矿产行业范文
时间:2023-03-13 22: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产行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矿产可持续发展发展回用率
一、引言
进入21 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脚步进一步加快,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也均提高了一个档次。我国各大经济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进步,矿产企业也不例外。然而,尽管如此,我国的矿产企业发展水平较之国外,仍然落后很多。而且我国赖以生存的各类资源状况却不容乐观。我国有13亿人口,总矿藏量高居世界第三,约占世界总量的12%,然而平均下来,个人占有量却少得可怜,连世界人均量的一半都不及,仅为53名。天然气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5%,石油为11%。最让资源学家头疼的是,我国矿产资源保有量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几近枯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矿平均资源回用率仅为3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假如这种矿产经营模式不予改善,我国面临的就是矿产资源枯竭。然而,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来管理我国的矿产企业呢?“可持续发展”成为一致的呼声。
二、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尽管我国的整体GDP在进步,但是矿产行业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利用率低
矿产资源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目前,矿产资源不仅产出率较低,综合利用率及回用率水平也很低。从20世纪80 年代起,我国的矿产行业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引导下,得以迅猛发展。大量的中小型矿产企业星罗棋布,很多小私营企业配备的采矿设备不合格,矿产事故频频发生,矿产资源利用率更是低的惊人。比如,山西大部分煤矿企业的回用率不足30%,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平均回用率高达80%。资源利用率低,不仅威胁到国家总体矿产总量,而且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为,形不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企业成本降不下来,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也就无法上升。因此,我国政府需要采用有效的强硬措施来改善矿产利用率低这一现状。
(二)负面影响大
大量的废弃矿产品,如煤矸石,粉煤灰,高炉渣,钢渣,等等利用率低,不仅限制了给矿产资源带来威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更是占用了大片土地,矿渣渗出液有毒物质散发,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某些企业废弃矿产资源随意堆放,渗出液给周围村庄的村民带来很大困扰,某些村庄甚至成为了癌症村。
(三)需求度持续提高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当然也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21世纪以来,人类在物质水平和经济水平上要求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就要求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某些层面上依赖煤矿的总体数量。我国每年白白丢掉的可以会用的工业废弃材料价值约260亿。矿产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提高矿产资源回用率以及寻找可代替资源成为迫切需要。
(四)资源消耗与探明储量难以和谐发展
20世纪以来,我国现有矿产探明储量增幅量不大,甚至有些资源出现负增长,零增长,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矿产企业作为工业的龙头企业,其开采量,产出量与我国整体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在石头,天然气,煤矿等方面,联系尤为巨大。钾盐,铁矿等重要的化工矿产更是严重供不应求。加之税务改革后,矿产行业赋税加重,其税费几乎比我国其他工业企业高出一倍。大量矿产企业面临闭坑的局面。
三、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得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包括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面临探明储存量越来越低的威胁之下,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落实在矿产企业,具体含义为将材料勘测,采选,加工,利用等过程形成一条闭合的循环链,也就是整个过程没有废弃材料产生,低浪费,低污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矿产资源的深度利用下,对原材料的依赖度较少,降低了对低储量的威胁。
(一)提高资源回用率
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监督下,很多矿产企业资源回用率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很差。很多伴生矿,同生矿,尾矿肆意堆放,占用大片有效土地,有毒物质排放,并导致各种地质灾害发生,亟待于深度加工利用,减少对未开垦矿山的开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提高员工素质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进步的不竭动力,而矿山企业要进步,要发展,科学技术首先要过关。一个在技术上落后的企业只能犹如夕阳,难以维持下去。要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创建出一条循环链,将废弃的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并在开采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应不断尝试新技术,引进高科技人才,大胆试用高新设备,将科技有效的转变为一个企业的永久生产力。这就要求矿产企业的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转变产业政策,积极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员工素质提高档次,不仅要追求产品的质量,更要全面兼顾企业整体效益,降低成本。一个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是制约其效益的关键因素。
四、总结
只有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矿产行业才能够继续发展,依赖矿产行业的大量工业企业也才能够进一步得以辉煌。也只有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资源沉重压力也才能够得到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也能够轻松许多。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随之得以上升。
参考文献:
[1]林家彬,刘浩,李彦龙.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矿产 资源型产业 内蒙古 经济贡献
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资源性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得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内蒙古地区资源的强力开发,推动了资源产业发展。依托对资源的开发和强大的市场需求,内蒙古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内蒙古经济近几年的激进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学术界的关注。这样的发展是不是可持续的,会不会出现“资源陷阱”?需要从实际经济发展中探讨资源型产业对内蒙古地区经济贡献度问题。
一、资源型产业内涵的界定
在对资源型产业的理论研究中,目前尚没有给资源型产业内涵一个明确的学术定义,研究的角度不同,对资源型产业的内涵理解都不尽相同。对于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中贡献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稀土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等资源类的产业, 我们把依靠本地自然资源成长的这一类产业统称为“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Resources-oriented Industry)就是依赖于某种特定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及初级加工的产业形式,如煤矿、铁矿、乳品等。从生产要素构成看,自然资源占据核心地位的,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资源依赖型产业、资源依附型产业、资源依从型产业。按照我国经济统计的口径,资源型产业分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类行业。内蒙古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如鄂尔多斯、乌海的煤炭资源;包头市白云鄂博的稀土资源;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巴彦淖尔市的绒毛资源;呼和浩特、赤峰、通辽市的原奶、肉等动植物资源。促进了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从内蒙古统计部门对资源型产业的划分与统计来看,许多行业划分界限比较明确,但是农畜产品的资源类型数据获取比较困难,因此本文仅研究内蒙古地区的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度问题。
二、内蒙古矿产资源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工业经济增长带动的,工业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区域上的呼-包-鄂增长极和产业上的能源增长极。从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发展情况看,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区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占77.9%,其中能源一个产业占37%;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和仅占15%,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并且许多盟市经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过度依赖,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随着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也逐步出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各区域产业结构相似、产能过剩等特征。
(一)矿产资源型产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受国际及国内大的市场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打破了以往从事矿产资源产业生产的企业连年面临亏损的局面。2005―2010年间,成为工业部门增长势头最快的行业。2008年国际及国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对于矿产资源型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整顿,使得矿产资源型产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2009年矿产资源产业增长速度为20.1%,出现了均低于轻工业(21.8%)和重工业(24.7%)的增长速度。但是整体上矿产资源型产业的还是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5―2011)整体而得。
(二)以矿产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向单一化
依托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内蒙古各盟市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平衡,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原料的呼包鄂增长极与乌海―乌斯太增长极。这些地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资源,经济增长要远大于内蒙古东部盟市。繁荣的资源产业及这种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财富,诱发了地方政府追逐GDP 增长的投资热潮。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的需要,会持续不断地将自身控制的稀缺资源投向资源型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又诱导了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集中于资源型产业,在短时期内地区发展会出现资源繁荣现象。受市场需求的强烈影响,资源繁荣会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与稀缺资源流向与资源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产业、生产业及满足特定资源消费的服务性产业,从而带动了资源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致使矿产资源型产业的主导性与依赖性的同步加强,进而形成资源型产业体系的自循环发展。这种产业单一的快速扩张区域资源产业体系,导致区域分工格局僵化,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得地区经济发展陷于区域功能、产业功能与相关核心企业功能的发挥,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刚性化。
(三)内蒙古矿产资源型经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
由于内蒙古地域广阔,许多盟市蕴藏着较为相似的自然资源。因此,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在各个盟市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同构化的现象。同时,依托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区域集中趋势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如鄂尔多斯、乌海、乌斯太、霍林郭勒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带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这些地区在原煤、铁矿石等产业方面不同程度存在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的情况。
三、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率分析
经济贡献率,是指在计划期内,某经济成分的产出占总体经济(GDP)的比重。结合内蒙古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类型,本文主要选取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等行业,将其界定为经济型的、量化的、直接的、当期的贡献。其主要表现为产值对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05-2011)整理。
通过对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内蒙古经济贡献率的计算可以看出,自2005年到2010年期间,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2005年的贡献率为15.58%平稳上升到2010年为26.02%。6年期间,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基本保持平稳的上升状态,各行业的贡献度也不尽相同,最低贡献率的非金属矿采选业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基本上在1%左右浮动。在主要的矿产资源型产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贡献率最大,2010年达到最高19.45%贡献率,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尽管是初级产品开发为主,但是在经济发展对于产业链的延伸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同时开发新材料,发展新能源,尽量利用基础资源扩展矿产资源型产品的应用领域。矿产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普遍较高,一些研究表明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关联度高达0.95,远高于机械、轻工等加工工业。资源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它的上游可以扩展到能源开发领域,下游能发展到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比如:鄂尔多斯、乌海、乌斯太的大型循环经济的煤化工产业,通过煤制油、煤制气大大提高的煤炭的附加值。对于利用煤炭初级产品形成一定规模的下游产业。国内外实践证明,资源型产业可以延伸为相当长的产业链,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矿产资源为基础原料的资源型产业属于第二产业的范畴,对于各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对资源型产业进行改革,为了能更好的保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石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资源,美国一直以来就想控制在自己手中,与伊拉克发生的数次战争实质是一场资源争夺战。在国际市场上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供给和需求大致处于供不应求的现象,所以价格居高不下,对资源的需求也随着各国汽车工业、化工工业和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增加,矿产资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是在同时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尽管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对于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些矿产资源还是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贯彻“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由于资源的开采带来的资源财富的利用不合理,一些地区也曾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借助于矿产资源优势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本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博茨瓦纳、智利、阿曼);一些福利国家通过出口资源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和社会福利增加(挪威)。所以,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对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很重要,有效的规避机制可以避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参考文献:
[1]赵连荣,胡剑,安雯.浅析资源型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6).
[2]徐建中,徐晗.资源型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4).
篇3
本报告是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委托Futron咨询公司而作。报告的结论是在对卫星服务、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和地面设备制造4个领域的大型公司的调查后得出的。考察的主要内容是每个领域的就业、收入及其它相关信息。Futron公司利用公开数据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补充,以充分地反映卫星产业的全貌。
发射业的调查数据包含了由私人公司为商业或政府所拥有的卫星提供的发射业务,未包括航天飞机的发射,也未包括国际空间站的有关发射业务。卫星制造业的有关数据包含了由私人公司为商业或政府用户所提供的制造活动。发射业和卫星制造业的所有收入均以卫星发射年为准,而不是合同签订年。所有的收入均以当年的美元汇率为标准,不作价格上涨因素的调整。
卫星产业概览
卫星产业包括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4大领域。
卫星制造业,可分为卫星整星制造和卫星零部件及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业,分为发射服务、运载火箭制造、零部件及分系统制造;卫星服务业,可分为直播卫星系统(DBS)/数字音频广播系统(DARS)、卫星固定业务和卫星移动业务。卫星固定业务包括①话音、视频和数据业务;②VSAT;③遥感;④转发器租赁。卫星移动业务包括移动电话和移动数据业务;地面设备制造业,包括移动终端、关口站、控制站、VSAT、DBS接收天线、手持电话和数字音频广播业务(DARS)设备。
全球卫星产业收入
2000~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如表1所示,期间年均增幅为6.7%。各领域的收入状况如表2所示。 根据表1、2,可以得到下列结论:
1)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的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7.4%,高于2000~2005年的平均增幅。
2)2005年发射业销售收入比2003~2004年有所改善,2003~2004年销售收入下降了几乎13%。
3)卫星制造业是相比2004年唯一的一个销售收入降低的部分。
4)卫星服务业销售收入几乎占销售总收入的一半,2000年占销售总收入的45%,2003年占到53.6%,2005年占到近60%。
1、卫星服务业收入
2000~2005年全球卫星服务业销售收入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2005年卫星服务业在全产业中增速最快,为13%。
1)直播到户(DTH)电视业务2005年增长14%,继续保持整个卫星服务业的最大份额。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业务的需求将继续推动市场发展。
2)全球DTH用户2005年比2004年增加11.7%,数量大约为8000万。
3)卫星广播业务继续强劲发展,2005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到2005年底,XM、Sirius和Worldspace用户数量共计940万,比一年前的440万翻了一番多,销售收入超过8亿美元,而2004年仅为3亿美元。
4)受不断增长的应急响应和军事应用需求的驱动,移动数据业务销售收入增长8%。
5)2005年全球商业遥感卫星业务的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18%左右,主要受以下业务的驱动:
-新签或续签的军事及情报图像合同
-包括在线绘图业务在内的日益扩大的民用及商业图像市场
6)转发器租赁业务销售收入2005年增长4%,其中包括全部或部分转发器租赁合同。
-卫星转发器利用率的提供弥补了在数个市场上转发器租赁价格持续降低的状况,转发器总体利用率从2004年的58%上升到2006年的61%。
2、卫星制造业收入
2000~2005年全球卫星制造业销售收入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2005年全球卫星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下降24%,而美国的卫星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仅为18%,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采购减少,2005年发射的政府有效载荷的平均价格比2004年降低了69%。2004年较高的销售收入主要归因于政府采购的3个有效载荷,总计近18亿美元。
b)全球卫星制造业销售收入中,美国的份额已从2000年的51%下降到2005年的41%。
2)过去3年所发射的有效载荷的总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商业卫星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3)政府有效载荷仍然是已发射卫星的主要部分。但是,政府有效载荷销售收入的绝对值在下降,而与此同时商业有效载荷的销售收入不断增长。2005年,政府有效载荷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总收入的71%。相对于2004年(82%),比重有所下降(2003年为75%)。
3、卫星发射业收入
2000~2005年全球卫星发射业销售收入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2005年全球发射业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7%,一改上年下降的趋势。
2)在2005年进行的39次商业发射中,46%的用户为商业用户,54%为政府用户。2004年共进行41次商业发射,其中商业用户和政府用户分别为37%和63%。
3)2005年,美国发射服务公司进行的发射占全球总发射数量的1/3,而2004年为46%。美国发射次数占总次数百分比下降的情况因为大力神-IV运载火箭的两次发射得到弥补,使美国发射服务业的销售收入占总发射收入的百分比与2004年持平,大约为50%。
4)进一步反映出发射业有所增长的数据是,2005年有17份商业静地卫星发射的新订单(6份归阿里安(Ariane),5份归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5份归海射/陆射(Sea Launch/Land Launch),1份归中国长城工业公司)。
4、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
2000~2005年全球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如表6所示。
由表6和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地面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11%。
2)地球站和其它主要设备销售收入有反弹,相比于2003~2004年2%的增幅,2004~2005年的增幅为10%左右。
3)2005年销售收入增长最大的驱动力是终端用户设备,特别是卫星广播和直播到户(DTH)电视终端。
-尽管诸如VSAT等某些地面终端设备的价格继续下降,与大众消费业务相关的硬件如卫星音频广播接收机的价格却由于新技术及新功能的引入一直上升。
卫星产业发展趋势
1)经过几年的艰难发展,卫星产业终于开始有所复苏:
-新技术得到资助
-新的应用正在驱动新的业务需求
-由于政策法规的改变,新的市场正在全球范围内开放
2)卫星产业复苏的主要因素有:
-消费者需求,尤其是视频需求
-政府需求和技术投资
-资本市场在现有及新兴业务上的兴趣及投资
-公司并购重组及卫星容量的理性化
3)由于新的用户解决方案会驱动对更多新型卫星的需求,这些因素将影响卫星产业的全过程。
产业展望
―――新的应用与市场继续驱动创新
1)新的标准和设备使得DTH和其它大众消费服务规模继续扩大。
-政策法规的改变,使得所提供的节目和面向全球开放的市场数量增加
-技术的进步,驱动高清晰产品、传输及接收机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
-宽带业务规模正迈上一个新台阶
2)设备更加灵活简洁。
-对新的卫星移动业务的需求正驱动着新型卫星的设计
-军事、应急及航空业务正驱动着宽带移动业务的发展
3)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正在融合卫星和地面的能力。
-捆绑式服务提供规模和与地面通信公司的合作正在扩大
-新的频谱分配支持这一发展,包括具有地面辅助设备(ATC)的卫星移动业务(MSS)
篇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5月19日
引言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浙江作为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种数据表明已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经济结构体制增效升级势在必行。经济调整期正是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期,新能源、生物医药技术、3D打印等各类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经济模式正形成潜移默化的颠覆,推进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国务院在2010年《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领域。浙江省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还包括海洋新兴产业和核电关联产业,共九大重点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合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520.8亿元,同比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7%;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744亿元,同比增长8.2%,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核电关联增速超过10%;2014年1~5月,增加值达到1,119亿元,同比增长7.8%,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浙江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拉动浙江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
2011年以来,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浙江省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和意见文件。针对不同的行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体制机制的完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并且规划引导发展;二是发展平台提升,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三是增强要素保障,即加大财政扶持。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2011年开始,省财政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然后是保障发展用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可以以工业用地最低标准确定出让底价;还要落实税收优惠,支持金融创新,浙江省金融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开展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试点,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可转债等方式进行融资;最后是引进高端人才,出台《浙江省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支持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在积极的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上市公司不断增加,本文选取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名录中浙江省的64家上市公司进行考察,这些企业的规模及行业地位在我国具有代表性。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官网和巨潮咨询等官方网站,手动下载样本公司各个年份的年度报告。
(一)经营状况总体向好。从2013年64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状况整体向好。具体来说,有35家企业净利润达到1亿元,有20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海康威视甚至净利润达到30亿元以上,大华股份、正泰电器等净资产收益率都将近30个百分点。一半以上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在40%以下。(表1)
(二)布局相对集中。根据本文所随机采集的64个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情况表来看,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地区。64家上市公司中,杭州有19家,绍兴有15家,宁波有8家,台州有6家,嘉兴有5家,其他地区都在4家上市公司之内。这种分布状况与战略新兴产业占浙江省、及各市区的比重具有一致性,据浙江省规划发展规划研究院公布数据统计,2011年,杭州、嘉兴、绍兴和宁波四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了浙江省的65%。四个市的总量位居前四。其中杭州占23.2%。其他7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整个浙江省的比重都未超过10%。2012年,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为3,030.94亿元,杭州为2,955.37亿元,绍兴为2,074.73亿元,嘉兴为1,232.62亿元,四个市的产值合计占了整个浙江省的67.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布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集聚性。同时,各市区也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如海洋新兴产业被舟山独占鳌头,新能源产业则是嘉兴位居第一,宁波、杭州等地则聚集了大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物联网产业。
(三)产业内部结构相对集中。如表1所示,在调查的64家上市公司中,生物产业占6家,节能环保产业占9家,新材料产业占14家,新能源15家,物联网产业占15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占4家,核电关联产业1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三大产业上,分别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
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企业规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规模经济理论可知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的利润有直接的影响,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规模。根据表1看出,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企业的净利润与总资产有一定的追随关系,总资产大的企业其净利润也相对较大,总资产小的企业其净利润也相对较小。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规模与其利润有着正向关系。总体来说,一个企业规模越大,其单位成本会减少,产值会增加,利润也会相应增加。(二)政府补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是政府补助,所以政府补助可以映射出政府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由此,认为政府补助资金可以作为衡量政府财政政策的指标。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各个企业当年享受的政府补助资金都相差不大,居于几百万、几千万的水平,与企业净利润比较起来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数据。各个企业的净利润确实相差甚大,各个企业净利润额起伏波动非常大,净利润最大的企业海康威视达到30多亿元,而最小的只有500万元;但他们得到的政府补助为人民币3,903万元和456万元,差异并没有如净利润的差异明显,由此可以认为政府的直接财政扶持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关系,但是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
(三)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表1中所呈现的各个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即税收返还额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比较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从表中数值看出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存在着一定关系,而且呈现出正相关,税收优惠大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也大,两者有一定相关性,可见政府税率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效果,政府的扶持政策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税收的优惠对新兴企业的成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四)R&D经费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企业R&D经费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实现的“血液”,是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一块的经费投入,大多数企业都维持在3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也不乏部分企业存在偶然性,报告期的营业收入不乐观,导致比重较大,此类企业可忽略不计。从表中可以看出R&D经费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如税收优惠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R&D经费投入具有一定滞后性、高风险性、时间长、不确定性的投资回报率等特点。但却是企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
三、结论及建议
从调查64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结果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势头良好,企业主要集中布局于杭州、绍兴等地,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是9大培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作用明显,政府补贴和企业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在产业政策完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对产业的扶持,转而运用政府采购或其他方式加强对产业的支持;同时,要注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完善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苗苗,肖洪钧,傅吉新.财政政策、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4.8.
篇5
关键词:煤矿行业 安全生产管理 对策
据统计,2011年我国煤矿发生事故85起,死亡359人。虽然同比分别下降14.4%和19.0%,但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距,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煤矿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在安全监管、安全认识、生产技术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一、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监管不到位
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或者存在收小费、敷衍塞责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不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煤矿安全监察体制虽已建立,但是监管执法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交叉,有些地区将煤矿监察机构和煤矿生产管理机构合并,执法人员与管理人员关系复杂,同事关系、领导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等关系网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了执法渠道的畅通和执法力度,严重影响监察形象和检查效果。
(二)安全认识不够
现行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处理好安全、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也能创造效益、创造利润,没有理解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致使矿井安全存在缺陷,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同时,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在初中以下,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知识接受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大,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安全生产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煤矿行业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技术装备不足,在“一通三防”,矿井深部地压,冲击地压,煤矿热害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瓦斯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人员伤亡最多。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事故查询系统”检索,2011年煤矿死亡事故85起,死亡359人,其中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事故38起,死亡228人。由检索结果可知,瓦斯事故占44.7% ,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63.5%。
二、防范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监察队伍建设
对于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企业,政府监察部门要责令整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企业要坚决取缔,对个别企业胡干乱干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条令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并且不定时地组织进行抽样调查,对企业的安全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同时,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安全监察人员队伍,对于保证井下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监察过程中要严密防范,彻底消除麻痹和侥幸心理,拒绝一切不规范、不安全操作行为,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能够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一是分操作层、决策层、管理层等3 个层面,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二是招收新工人严格把好素质关和培训关。三是对新工人的培训必须系统化,培训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检查、考核、验收制度。四是对培训工作必须常检查、常考核。五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重实际操作、全能培训、重在对现场的安全隐患的检查处理上,应建立起一套对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安全隐患等能力的考核办法。六是对班组长的培训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在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大打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于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支持范围和力度。大力支持研发先进技术装备,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安全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研发、集成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在安全生产技术使用上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地面救护人员使用电磁式语音和编码电报通信系统与井下被困矿工联系;矿工逃生时使用自给式氧气呼吸器;采用临近探测器技术;采用计算机维护系统检测和报告电机温度等。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房晓飞.我国中小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煤炭技术,2009(10).
[2]张龙昆.对当前国有煤矿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反思[J].中国煤炭工业,2008(4).
[3]张齐尧.煤矿安全管理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篇6
前三季度,各种积极因素共同发力,确保广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广西建筑业生产运行实现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也不断提升。但一些不利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应引起重视和努力消除。
一、多因素支撑广西建筑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一)建筑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
前三季度,广西1381家建筑业企业(资质以上总专包,下同)完成总产值3002.2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3%,比上半年提高5.7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位。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85.35亿元,现价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不变价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个、1.2个百分点,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从完成产值结构看,建筑工程产值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广西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609.0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占总产值比重为86.9%,占比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主导地位稳固。安装工程产值243.42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1.9个百分点,在建筑业总产值的占比为8.1%,比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其他工程产值149.78亿元,同比增长3.8%,占总产值比重为5.0%。
2.从企业类型看,房屋类生产仍占主体地位、领先发展。
受广西房地产开发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前三季度,广西房屋类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344.75亿元,增长19.2%,高于建筑业企业产值增速0.9个百分点,占建筑业总产值的78.1%,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对建筑业增长贡献率为78.1%,在广西建筑行业中继续保持主体地位。土木工程类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572.36亿元,增长17.7%。建筑安装类建筑业完成产值59.13亿元,回落1.2%。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6.04亿元,增长4.0%。
3.从全区14个市看,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均实现正增长,但区域发展速度差异较大。从建筑业总产值增速看,最高为河池市69.9%,最低为防城港市9.4%,两者存在60.5个百分点的巨大差异。
(二)支撑广西建筑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1.战略性发展的政策因素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广西在多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首先,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其次,广西也是精准扶贫决胜小康重要战场。随着2020年接近,广西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广西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我区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实施意见》、《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等政策和措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在各项促进建筑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有效推动下,广西建筑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2.十三五时期的阶段性发展因素
国家发改委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在10个方面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其中有多项内容涉及广西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航运、港口、新兴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建设。当前阶段内,由于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推进精准脱贫、实施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南向通道等阶段性投资建设任务的集中实施,给广西建筑业企业带来工作量快速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的更多重要发展机遇。
3.新旧动力转换的创新发展因素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广西建筑业企业积极开展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管理提升、技术提升、效益提升和资质提升,确保企业的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内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也持续提升,推动广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
二、广西建筑业发展质量提升
(一)市场占有率提高。前三季度国家反馈广西建筑业总产出为3980.11亿元,广西省内完成总产值为2484.18亿元,占总产出的62.4%,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二)高资质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能力加强,主导作用明显。截止2018年前3季度,广西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9家比去年同期多了3家;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2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前3季度广西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为特级、一级的高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09.29亿元,同比增长21.3%,高于总产值增速3个百分点,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为70.3%,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4.77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为16.5%,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下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1.46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为13.0%,比上年同期降低0.9个百分点。大型高资质龙头企业对广西建筑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有所加强。
(三)企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前三季度,广西建筑业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提高施工机械设备装备科技含量,有力地推动了建筑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按总产值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为26.89万元/人,与上年相比,人均创造建筑业总产值高出3.99万元,增长17.4%,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8.6个、13.9个百分点。按营业收入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也保持较快提高。前三季度,广西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人均营业收入21.96万元/人,同比增加4.0万元/人,增长22.7%,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9.2个、25.6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经营效益提高。前三季度,广西建筑业企业营业利润为49.62亿元,同比上年提高19.8%。按企业平均实现利润382.01万元,同比增长9.6%,比去年同期提高20.8个百分点。
实现应交增值税5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8.5%。按企业平均纳税413.2万元,同比增长26.7%。
三、广西建筑业发展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业总量规模仍然偏小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建筑业发展总量规模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前三季度,广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3002.28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列第18位,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0%,总量规模仍然偏小。
(二)大部分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偏低
从结构上看,前三季度全区1381家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三级的建筑业企业共有793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57.4%;资质等级二级的建筑业企业共有370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26.8%;资质等级特、一级的龙头建筑业企业共有137家,仅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广西建筑企业仍以资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为主,在日益激烈的建筑业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
(三)本年新签合同额大幅减少
前三季度,广西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3293.88亿元,同比回落18.3%。本年新签合同额的减少,将对下一阶段建筑业市场生产规模扩大和保持较快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四)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效益空间严重挤压
由于人力与建材价格不断攀升,广西建安价格指数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17年1到4季度广西建安价格指数分别达到104.85、104.79、105.21、106.20,2018年1到3季度建安价格指数分别为107.28、106.33和106.14。
建安价格指数过高对全区建筑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提高了在建项目的经营风险,造成在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可能超过投标时的预算成本,导致企业毛利率下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不利于建筑业市场健康发展。
四、几点措施建议
(一)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在确保政府“放管服”措施到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引导,推动广西建筑企业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施工领域,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施工领域的结构调整,改进经营方式、提升技术能力,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
(二)合理调控建筑材料市场价格
从建筑材料所占的比重来看,价格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建筑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项目工程造价的过半甚至更高。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宏观上调控好建筑材料市场价格,降低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建造成本。
(三)抓住机遇,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2018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广西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一是积极探索本地企业优先承接区内工程项目,特别是二、三产建设项目,鼓励引导企业通过PPP模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切实提高建筑市场本地企业占有率。二是协调金融机构,积极为区内建筑业发展提供宽松的资金环境,不断努力寻求银企合作的办法,对参与本地建设的区内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担保等方面的金融政策支持,为企业参与本地工程建设解除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全区优质建筑企业名录库,把资质高、实力强、专业优的大中型建筑企业纳入名录,在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建设中优先选用名录中的企业。
篇7
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剥离了四大商业银行近万亿元不良资产,自2002年以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即4大国有银行和其他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2003年比2002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分别下降1750亿元和5.7%,2004年比2003年分别下降3946亿元和4.5%。据中国银监会2005年三季度末贷款五级分类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9月末,我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下降5501.8亿元和4.28%。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持续看好,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呈现“双降”。其中,由于工商银行于2007年处置了7000多亿的不良资产,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分别下降5575.6亿元和5.45%。与此同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下降了0.45%、1.95%、0.96%。但在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总体“双降”的情况下,除四大商业银行外,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了上升的势头。根据各家股份制银行披露的2005年第三季度报表和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9月末,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00.3亿元和3.5亿元。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产风险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信贷业务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业务,利息是风险收益。目前,国内的银行业改革正处于风起云涌阶段,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有建行、中行、工行先后上市,此时,如果能冷静地反思一下各大行在改制上市前的巨额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对于各行今后的健康发展是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的。
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会有着规模如此巨大的不良资产呢?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原因。从银行方面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非市场化及缺少健全的信贷约束机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一,贷款的发放部门与评审部门在分工上是各有侧重的,既互相协作,又相互制约。贷款发放部门主要是拓展客户并对项目进行初评;审查部门则对贷款进行后续评审决策。但长期以来,银行审贷合一,缺乏必要的内部制约机制。在审贷合一的情况下,政府指令授信使得执行畅通无阻,人情贷款,工作失误与偏差屡见不鲜,极易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体制不尽合理,资金与规模脱节,信贷人员素质低,不利于风险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中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短期贷款的长期化,增加了银行贷款回收的风险。最后,商业银行总行对贷款规模的要求而形成的“倒逼机制”也是造成不良资产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原因。第一,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企业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影响到企业本身,更影响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业绩。对于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出面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为企业今后在商业银行的合作中争取更为有利的地位,在价格上取得更多的优惠;对于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主管部门的出面可以为企业的生存争取更多空间,许多单凭企业自身资信状况无法争取到的贷款,可以通过主管部门的一揽子协商从而办成。正是由于利益的趋同性,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热衷”于为地方企业或下属企业争取贷款。第二,银监会(或中央银行)监管不力,监管手段匮乏。银监会监管手段不科学,由于以非现场监管为主,根本无法对商业银行发放高风险贷款做出事前反应,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上下级行之间的贷款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监管部门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而且监管部门的独立性不够,政策目标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也使得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3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不良资产的策略建议
我国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对外开放,大量的外资银行将在几年内涌入我国金融市场。国内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极大威胁,使得不良资产引爆经济社会问题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因此,尽快处置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资产证券化。
所谓贷款证券化就是将已存在的信贷资产加以组合并以其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在市场上发行证券,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的、非标准化的贷款转化为可转让的、标准化的证券,并转售于市场投资者的过程。利用资产证券化,可以达到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产流动性、满足机构投资者对固定收入证券投资的需求、促进资本市场深化的目的。如前所述,商业银行现存的巨额不良资产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严重危害性,而现存的处置方法又有极大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运用新的金融创新技术——资产证券化来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2)使用信托。
利用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原理,完成标的资产的风险隔离。操作方式是,委托人(即标的资产的原始权益人或发起人)通过将标的资产设定为信托财产,将证券化标的资产移转给受托人持有,然后由委托人向投资者发行优先级信托利益权,或向投资者出售优先级信托利益份额或其他合同权利。
篇8
2018年以来,二七区严格落实省、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会及文件精神,坚持以融合化、生态化、智慧化、现代化为战略方向,以“定布局、固优势、增供给、优服务、补短板”为主攻路径,加快推动二七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科学谋划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了《二七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我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举措。
(二)组织举办民宿培训活动。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旅游专家对我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负责人详细讲解旅游民宿的有关政策、标准以及乡村旅游民宿开发与运营探索,并赴赴修武县、栾川县考察学习,引导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进一步丰富我区旅游服务功能。(三)开展乡村旅游文化提升。贯彻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欧转型升级的意见》(郑政〔2018〕8号)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了书法楹联增色乡村旅游、农耕文明扎根乡村旅游、非遗文化入驻乡村旅游三个活动。目前,书法楹联增色乡村旅游已完成各申报单位楹联主题的创作审定,农耕文明扎根乡村旅游、非遗文化入驻乡村旅游已与相关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到申报单位实地查看,正在规划设计各申报单位的方案。
(四)稳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严格按照年初旅游厕所申报计划,督促指导旅游厕所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加快推动旅游厕所建设。截止目前,我区共完工5座,开工24座。
二、重大旅游项目推进情况
(一)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项目:该项目东起人和路办事处,西至侯寨八卦庙村,干渠两侧各200米。公园按照“一级水源保护地绝对安全、生态保护、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五大原则,建设景观型、公园型绿地,打造集“生态涵养、文化传承、休闲游憩”于一体的二七区生态文明魅力风景长廊。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绿化总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85%以上。
(二)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项目位于金水河上游两岸,郑登快速与绕城高速辅道合围区域,总占地约8000亩。项目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00亿。项目空间规划为“三园三带四组团”,布局31个文旅产品和一个大型生态修复示范区,涵盖体验商业、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三大板块。截止目前,金水河以西区域控规已获市政府批复,以东区域控规已通过市政府联审联批会;首批4宗建设用地226亩即将挂牌出让,7宗土地(426亩)正在进行征收;起步区游客服务中心两个场馆正在加紧施工,A馆一层主体结构已完工,B馆基础施工已完工。
(三)瑞光创意工厂:该项目是河南省瑞之光文化产业集团利用瑞光印务公司老厂房改造创办成立的具有瑞光自我特色的文创产业园。园区占地近40亩,由三个院落组成,建筑面积3万方米,一号院为主办公区,二号院为原貌特色项目区,三号院为生活配套区。目前园区已入驻的创意设计、广告传媒、书画摄影灯项目近百家,招商完成率80%以上。
篇9
关键词:恩施州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可持续发展
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研究》(课题号:10BMZ045)的部分成果。
一、引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课题。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矛盾也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恩施州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凸显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资源能源利用率低, 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这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恩施州在这些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如何彰显其比较优势是当前恩施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关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致使我们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总结尤其值得关注和深思,特别是在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即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三大规律的指导下,恩施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转型是当前乃至于今后努力的主方向。
因此,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认识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结构自身的特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优化升级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行为。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的情形下,恩施州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很有必要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很好解决的中心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二、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现状描述
(一)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概述
恩施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做法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向城市经济为主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恩施州经济结构以民营化为主体,民营经济比重达到80%;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卷烟工业、水电工业、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工业、药化工业、建材工业,同时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实施园区战略,集团化战略和名牌战略,做强五大工业,把恩施州建成鄂西南重要的卷烟工业基地、洁净能源基地、富硒绿色食品工业基地、药化工业基地和建材工业基地;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烟叶、茶叶、林果、药材、畜牧、特色蔬菜等六大绿色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绿色产业州。
(二)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证分析
从2009年来看(这里选择2009年作为参照年份,主要是因为2009年恩施州产业结构首次由过去的“一二三”转变为“三一二”型,截止到2012年末仍然还是“三一二”型,以下同),全州生产总值(GDP)为249.18 亿元,是1952年0.86亿元的290倍,是1978年5.8亿元的43倍。扣除价格因素,1953~2009年年均增长5.6%。其中1953~1978年平均增长3.4%,1979~2009年年均增长7.5%。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4.91亿元、164.42亿元和192.86亿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156倍、630倍和50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3.5%、9.1%和8%。其中,1953~1978年年均分别增长3.1%、5.9%和5.5%;1979~2009年年均分别增长3.9%、12%和10.3%。2009年,全州人均GDP为6337元(按公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比1952年的46元增长137倍,比1978年增长33倍。扣除价格因素,1953~2009年年均增长4.2%。其中,1953~1978年年平均增长仅为1.4%,1979~2009年年平均增长6.4%。解放初期,恩施州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二、三产业极不发达。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要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恩施州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52年的66:12:22调整为2009年的37.7:23.6:38.7,57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8.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11.6和16.7个百分点,特别是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顺序首次实现由一三二排列向三一二排列的转变,第三产业比重首次比第一产业比重高1个百分点,打破了长期以来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从表2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的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但扩大的速度不一样。通过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52.19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9.3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4%,其环比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09年呈现出W型,其中2004年达到最低点,2006年达到最高点,两者相差30.3个百分点,说明恩施州第一产业的发展不稳定,具有很大的波动性;第二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29.50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49.6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5%,其环比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08年都处于缓缓上升趋势,但从2008年到2009年开始出现下降状态,但环比增长速度还是达到4.6%;第三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36.67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1%,其环比增长速度除2005年之外,每年都超10个百分点,而且从2003年到2007年长达5年内的环比增长速度都几乎趋于10.8%的水平。这说明恩施州第三产业发展是很平稳的,到了2008年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好转,恩施州旅游业不断提升,恩施州第三产业开始出现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三次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规模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规模增加的幅度最大,从2002年到2009年增加了近1.2倍多。也就是说,恩施州三次产业从2003年到2009年期间,产业规模都在增加。然而,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的变化状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呈现出太大的波动性,这说明恩施州农业的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大,甚至可以说恩施州农业的发展基本上没有一个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从而导致其发展表现出不可持续性,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特点;第二产业总体来看还比较稳定,从2003年――2008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都趋于逐步上升态势,只是到2009年有所下降,但是发展的速度不大。由此可以基本判断恩施州的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前进性,但其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速度不高,这对恩施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太有利,更不太有利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绿色转型;第三产业相对第一、第二产业来看,其发展水平是最稳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交通条件的改善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之外,还说明恩施州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有引起了一定的重视。这多少有利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的实现。
三、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性判断
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关系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般而言,一定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越高,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越好。同样的,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又会直接反应出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也就是说,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越合理;反之,则相反。因此,判断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状态加以判断。为此,从恩施州三次产业内发展的质量水平来加以具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表2中的数据,我们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农业内粮食、烟叶、畜牧、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等几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3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其中药材平均增长速度只算到2004――2008年间
根据表3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农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7大支柱产业除粮食生产和烟叶生产两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处于负增长之外,其它5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趋于正增长状态。可是,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从2003―2009年,恩施州的畜牧、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的增速基本处于良性增长,而粮食和烟叶都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畜牧、蔬菜、林果和药材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茶叶基本上处于平稳增长状态;关于粮食和烟叶的增长,之所以具有波动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到产业布局的影响。 纵观恩施州农业内七大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来看,农业产业的发展总体质量在不断攀升,产业内的结构水平在不断提升,从过去以粮食、烟叶生产为主逐步向以茶叶、畜牧、蔬菜、林果、药材等综合性发展为主的方向发展,突破性发展药材、林果和蔬菜产业,重视畜牧和茶叶的生产,不放松粮食的生产,结构性减少烟叶的生产,根据自身优势,努力实现恩施州农业综合化、规模化、一体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工业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表2 中的数据,我们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工业产业内业内卷烟、电力、建材、矿产、药化、食品等几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4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根据表4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工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六大支柱产业除卷烟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处于负增长之外,其它5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趋于正增长状态。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 建材、食品加工和矿产业地增长基本处于良性之外,其它产业都或多或少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建材业的发展增速是很快的,矿产业除了前两年增速是负值之外,其它时期都是正增长,并且增速很大;卷烟、电力的增速的波动性是很明显的,这一方面受到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资源开发的限制。总体来看,恩施州工业的发展表现出不环保、不持续,外生增长强、内生增长弱,科技含量偏低、资本密集度偏高的特点。因此,恩施州第二产业内结构优化升级亟待解决。
(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表2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服务业产业内商贸、交通、房产、金融、旅游、通讯等六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5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根据表5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服务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六大支柱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趋于正增长状态。并且旅游业和通讯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0个百分点,甚至于通讯业超过了400个百分点。可见在这一期间,恩施州的第三产业发展是非常迅猛的。从其环比增长速度来看,除了金融业的增长具有波动性之外,其它行业的发展都大致趋于稳定上升态势,特别是通讯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是很快的,而房地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次之,商贸和金融业的发展就相对滞后一点,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相对来说就严重滞后了。
四、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恩施州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恩施州产业结构在转型时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突出的表现在农业发展不稳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大,表现出不可持续性,并且产业内主导产业也表现出不明显的状态;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速度不高,特别是产业内个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还是普遍存在着;服务业的发展虽然表现出突飞猛进,但发展的基础薄弱,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服务业的内部出现太大的瓶颈。因此,当前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新的机遇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改变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无法缩减的困境,扭转结构升级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拓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等。基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举措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实力,提升利用核心技术资源的能力, 加快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此,针对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这一现实状况,特别提出如下个人几点建议:
(一)建立产业间协调联动机制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都促使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是产业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建立,充分利用产业间联动机制,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平衡各产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规模,这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势所趋。当前,产业发展的规模日益壮大速度越来越快,也势必要求各大产业在充分发挥传统产能的前提下,实现产业间合理机制的建立,从而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最终实现产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坚持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被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自主创新,不是放弃技术引进,而是要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自主创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重点跨越。
(三)充分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各县市要按照恩施州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要完善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投资的方向。配合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制定出台了汽车、水泥、电解铝、钢铁等行业的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积极合理地引导投资的流向
在积极引进资金的同时,也要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导向,使投资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调要求基本上趋于一致,改变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格局。由注重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有选择地引进外来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设立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刘勇.经济发展与地区产业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
篇10
关键词:宏观调控;信贷投放;小型房地产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5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5-0050-04
一、调查与选择小型房地产企业信贷为对象的目的
(一)本轮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控制信贷、特别是房地产等过热行业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
2006年5月29日,为进一步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国务院转发了建设部、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银监会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该意见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统计显示,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于6月份已有所显现。
(二)近几年来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贷款增加较多、企业群体较大
2006年以来,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商品房屋价格在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基础上仍不断上升,贷款投放增长较快,需密切关注,重点调查。1至5月份,天津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额130亿元,同比增长23%;新开工面积7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现房、期房销售面积为338万平方米和15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9.6%;现房、期房销售额为147.26亿元和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和38.1%;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合计为333.06亿元,同比增长20.3%。5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108.25亿元,比年初增加129.75亿元,同比多增加65.2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比年初增加74.75亿元,同比多增加45.36亿元;购房贷款比年初增加42.51亿元,同比多增加14.35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比年初增加23.6亿元,同比多增加7.43亿元。从市场的整体运行来看,绝大多数指标增速虽呈回稳势头,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尤以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为甚,值得重点关注。
(三)作为各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大中型优质企业受信贷紧缩政策影响较少,对政策反应不敏感
1998年以来,天津各商业银行始终将房地产贷款作为优良资产加以重点发展。统计表明,近年来,一方面天津市金融机构贷款向房地产业集中的态势非常突出,房地产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比例逐年提高,2006年5月末,天津市房地产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比例为22.6%;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贷款向大中型房产企业集中的态势也日趋明显。这固然有利于实现资源集中,优胜劣汰,但也不能排除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过快扩张、过度依赖信贷资金而存在风险积聚效应,房地产行业在土地交易等方面固有的非市场手段往往放大了这种风险。同时,对房地产市场的紧缩政策表现最敏感的恰恰是大量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规模紧缩时极少对大型房地产企业实行贷款回收,大量的非短期开发贷款也不可能予以回收,以票据和短期贷款为主的小型房地产企业贷款是最主要的紧缩对象。
(四)中小房地产企业调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天津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环渤海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所带来的对中长期经济看好、以及大规模旧城改造与拆迁所导致的需求集中释放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天津市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较快,商品房产销两旺,房屋价格涨幅较大,房地产市场整体收益率远远高于所投入的资金成本。据调查,由于利润可观,天津市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信贷投入规模不断加大,有信贷余额的小型房地产企业已经超过300家,这部分企业的经营现状怎样?对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反应如何?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如何?信贷资金风险程度如何?我们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
二、样本选择情况
(一)根据所有制分类
我们将选取100家小型房地产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所有制类型不同,将100家样本企业分为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港澳台合资、外资等七类,其中私营25家、股份制16家、国有12家、港澳台合资10家、外资6家、集体4家(见表1)。
(二)近两年多来各个时点的信贷情况
近几年来,天津市房地产行业投资持续大幅增加,新开工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大规模旧城改造与集中拆迁,居民房屋需求量也持续集中释放,两者客观上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旺,房屋价格逐月上扬,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
天津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必然带来资金向这一市场的快速流动,银行信贷资金也不例外,对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开发贷款也保持了快速增长。从2004年5月(近年来对过热行业的第一轮宏观调控)至2006年5月,我们所选择的样本企业中有信贷业务发生的企业数从21家增加到了100家,贷款余额从22.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93.09亿元,户均贷款从6300万元提高到9310万元。
三、天津市小型房地产企业信贷的整体情况与近两年来发展趋势
(一)整体情况
据调查,截至2006年6月,天津市有信贷余额的小型房地产企业共计301家,贷款余额最大的企业为天津市西青区经济开发总公司,贷款余额为12.63亿元;余额最小的企业为天津开发区华景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为6万元。小型房地产企业贷款总余额为106.65亿元,户均贷款余额为3670万元。其中贷款余额最大前10家合计达38.5亿元,在总额中占比36.1%;前100家贷款余额为93.09亿元,在总额中占比达87.29%。
从所选取的100家样本企业所有制性质来看,股份制企业贷款余额合计24.77亿元,占比26.61%,居首位;国有企业贷款余额合计20.02亿元,占比21.5%;私营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5.04亿元,占比16.15%;港澳台资企业贷款余额合计4.57亿元,占比4.91%;外资企业贷款余额合计3.95亿元,占比4.25%;集体所有制企业最少,贷款余额合计2.03亿元,占比2.18%;其他企业贷款余额为22.7亿元(见表1)。
样本企业在2004年5月份的整体不良贷款比率为35.61%,不良贷款余额为8.01亿元;这一比率到2006年5月末已降至8.88%,不良余额为8.26亿元。
(二)发展趋势
由于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住房为不可贸易品),各相邻项目之间无论从价格还是市场定位都同时具有“攀比刚性”,这反映到房地产项目贷款投放数量上就是一种投放惯性,即本期的开发贷款投放与上期(或上两期)贷款投放高度相关。为了有效分析天津市小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发展趋势,我们设定了以下时间序列模型,对其进行预测:
我们将样本企业月度信贷余额进行季节因素剔除,使其可比,然后进行回归,根据上图输出结果可得出以下模型:
从模型(1)可知,天津市小型房地产企业本期开发贷款余额与上期余额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34,与上上期余额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由于两者之和为1.03,可得出以下结论:天津市小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计算期贷款余额是前两期贷款余额的简均值的1.03倍。
(三)在人总行连续出台紧缩手段后的政策效应
2003年以来,包括人总行在内的国家相关宏观调控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重点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过热势头,严把土地与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审批门槛。据我们调查了解,天津市大部分金融机构在各项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也陆续做出了反应,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发放条件作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结合天津市在这一目标群体放贷情况我们重点选择了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等四家银行进行详细调查,农行天津市分行严格按照农总行文件规定,为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提升客户层次,优化客户结构,实现信贷资金有效、集中配置,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客户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及时建立了行业散、小、差企业退出机制,改进客户甄别模型,力争超前预见信用风险。具体来说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明确了商品房开发客户准入最低标准,严把客户准入关,并出台了八条具体措施进行细化,使政策操作性更强。第二,严格进行项目预选,提高项目质量,要求商品房开发贷款客户除满足客户准入标准外,在申请开发项目贷款时必须符合项目准入的最低标准,同时对各种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量化。第三,制定客户退出标准,对已经发放的、但不符合现行条件的房地产项目贷款一律抓紧清收,并不再进行投放。同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退出方式,分步有序退出,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工行与建行天津市分行则主要加强了对房地产贷款的审查力度,并相应提高了房地产贷款的准入门槛,具体规定:第一,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四证”审查审批;第二,提高对项目资本金比例、土地和商品房空置率审查门槛。第三,加强对已经发放开发贷款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资金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本地区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分析与监测,集中力量与资金,拓展重点优质客户,以提高房地产行业贷款的整体质量。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则没有采取具体措施,仅仅强调了要要按照监管当局要求,加大支农力度,控制对非农项目的资金投放。该行对样本企业的信贷投放余额居全市金融机构的第四位。
四、问题与启示
(一)从数据上来看并未出现明显调控效果,应该做进一步的连续监测
单纯从所调查的100家样本企业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增长势头并未因为人总行等部门出台宏观调控措施而得到明显的遏制,原因有可能是政策实施的滞后效应。我们也应该看到各主要商业银行总行虽然大多已经出台了实施细则,但其分支机构能否在“做大做强”资产规模的考核机制下切实落实这些细则还未可知,对房地产企业信贷投放所做出的宏观调控措施在天津的实施效果还需作进一步的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