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范文

时间:2023-04-05 19:1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服务

篇1

甲方: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

1、乙方提供的服务内容:

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北京商业服务网(以下简称服务网)平台服务,供甲方进行对外宣传、内部管理、交易等方面服务,具体内容包括:网站广告、行业新闻、综合新闻、企业黄页、商业贸易、精品购物、企业招聘、中小企业asp服务、在线帮助等有关的网络服务。

2、使用规则

2.1 甲方在使用乙方服务网时,必须向乙方提供真实、准确的相关资料. 甲方保证不以他人资料在服务网进行注册或认证.

2.2 甲方在登记过程中,您将选择会员注册名和密码。您须自行负责对您的会员注册名和密码保密,且须对您在会员注册名和密码下发生的所有活动承担责任。

2.3 乙方为保障甲方的数据保密建议甲方使用ca电子数字证书。(企业无ca电子数字证书将无法使用服务网的信息、网上交易等功能,经甲方同意乙方可向甲方提供ca电子数字证书。年使用费200元)

3、甲方在使用乙方服务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使用信息服务不作非法用途;

3.2 不扰乱网络服务;

3.3 遵守所有使用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程序和惯例;

3.4 用户和会员应当保证其和传输内容的合法性;

3.5 用户和会员不得在商业服务网上论坛 、上传程序以及留言评论处、传播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和的信息资料(包括文字与图片)。

3.6 用户和会员不得散布、传输任何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资料;不能、传输危害国家安全的资料;不能、传输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法规的任何资料。

3.7 因用户违反以上义务造成服务网或其他用户损失的,该用户应承担赔偿费用及因受害方采取法律手段所发生的律师费用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费用。

3.8 履行本声明规定的其他义务。

3.9 用户应根据本协议的规定,及时向服务网支付所发生的各类服务费用。

3.10 用户违反本协议的规定,致使用户的信息被服务网删除以及被服务网中断或终止服务的,应当向服务网支付已经发生的各类服务费用。

4、乙方的权利义务:

4.1 乙方有义务在技术上确保整个服务网的正常运行,保证用户网上宣传、信息上传、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乙方有义务建立健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保证用户资料的安全。

4.3 在不可抗力情形下,乙方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用户因不可抗力而遭受的损失。

4.4 对甲方在注册使用服务网各项服务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反映的情况,乙方有义务及时做出回复。

4.5 对于甲方在服务网上有显而易见的违法行为、不当行为或违反本协议规定的行为,乙方有义务及时作出删除相关信息等处理

4.6 乙方有权对甲方的注册资料及交易行为进行查阅,发现注册资料或交易行为中存在问题,有权向乙方发出询问或要求改正的通知。

4.7 国家生效法律文书或行政处罚决定确认甲方存在违法行为,或者乙方有足够事实依据可以认定甲方存在违法或违反服务协议行为的,乙方有权在服务网上以网络形式公布甲方的违法行为。

5、其它

5.1 合同期满后, 如果甲方继续保留原有网上内容,需按时续费,乙方继续提供相关服务。甲方必须提前通知乙方续费事宜。

5.2 本协议书经双方签字,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后即生效。如乙方不能履行以上相关协议,需向甲方返还支付的服务费;如甲方不能履行以上协议,乙方不提供服务网的服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盖章有效。

特别备注:

乙方已从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科委得到了北京商业服务网初期运营经费的支持,所以入网的企业将免费获得乙方提供服务网一年期各项功能的服务。时间为XX年11月8日至XX年12月31日。

甲方:______(签字盖章) 乙方:_____(签字盖章)

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

篇2

政治经济学理论界为什么可以从普遍地否认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到了普遍地(指承认主体之众,而非客体之全)承认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性,一是由于近50年来服务经济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认识服务经济价值创造性的客观环境比之基本否定服务劳动价值创造性的政治经济学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有了根本改变,二是服务劳动形式及其成果的“非凝结性”作为人们认识服务劳动价值创造性的主观思想障碍在很大程度上被克服。马克思早在论述商品的价值对象性时就精辟地指出:“同商品体的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正好相反,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都没有。”①现在人们更是认识到,所谓劳动凝结在价值体的“凝结”两字只是一个借喻词。②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确实在文字上强调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物质承担者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的承担者。在当时,还没有供人们不把这个承担者与“物质”形态相联系的社会条件,今天,我们是完全可以用“对象承担者”来把物质承担者一般化的。对象承担者的含义是:劳动对象化为一种使用价值,由使用价值载体承担了劳动的价值。这个对象承担者可以是物质状态的,它是一种使用价值;也可以是运动状态的,它同样是一种使用价值。物质状态只是“对象承担者”的个别形式,它与运动状态是同一层次不同形式的“个别”而已。基于此,一般地肯定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性就逐渐普遍起来了。但是,到了具体层面上,明明是已明确了商品体的价值对象中本来就一个自然物质原子都没有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却对纯粹商业服务和银行服务的价值创造性做了否定。对此解释的理由之一就是流通不创造价值,另一个是利息乃对产业剩余价值的分割。两个具体的否定理由至今仍使人们对于服务劳动价值创造性的一般肯定处于非常不彻底的状态。看来,对于使用价值,从它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到对象承担者的认识转化还不能一般化,我们需要更具体地分析商业服务与银行服务的使用价值究竟能否承担服务劳动投入的价值性。

二、一般到具体Ⅰ:纯粹商业服务的使用价值能否承担价值

在经典与现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商业利润及对平均利润分割理论的分析中,仍认为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如果这是源于对经典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简单的惯性接受,那克服这种思想是容易的,理性地改过来就是了。如果是出于对商业服务劳动是否产生使用价值,或者这种使用价值是否具有可以承担价值的物质形态的这样的认识,我们就有必要做出商业服务有无使用价值和这种使用价值能否承担价值的分析。为使分析简单,本文只分析被肯定为不创造价值的纯粹流通领域的纯粹商业服务的价值创造问题。我们已经阐述了,任何劳动的价值创造与否必须通过其产品的使用价值能否承担价值来讨论。我们必须承认,一种服务产品应该对购买者,也只有对购买者带来能体验的、或实际的甚至是独立的使用价值,才能承担价值。那么纯粹商业服务具有什么样的使用价值呢?我们可以对分类意义上的不同服务产品做出比较性和归纳性分析。在各种服务分类方法中,多用部门外延和功能内涵作为标准,有一种常见的把服务分为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与分销服务三类的方法,它对本文的讨论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1.生产者服务

此类服务为厂商所购买,用于生产性投入。典型的生产者服务如产品设计,其服务对象多为实物产品生产。这种服务生产可提升它所服务的对象产品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就被追加到其对象产品上,所以被称为“追加服务”。生产者服务与对象物融合在一起,改变了对象物的状况,但最终消费者购买的核心对象仍是实物商品,并非服务。这类服务的使用价值性质以及它的价值在实物商品上的追加,是目前大家都承认的。

2.消费者服务

这是满足人的多种生活消费需要的服务。比如旅游、交通、理发、教育培训、娱乐等等短距离的体验式服务,这类服务本身就是消费者购买的核心对象,所以它们被称为“核心服务”。此类服务的特点是消费者购买的核心对象是服务本身,与物无关。而消费者之所以购买这些服务,是因为它们可给自己带来不仅是实际的,而且是独立存在的使用价值。这类服务的独立存在的使用价值直接承担了服务劳动的价值。它不需要经过对实物商品的价值追加而迂回体现其自身价值。只要承认服务劳动可以创造价值,那么现在人们对消费者服务的价值创造性大多也没有多大分歧。

3.分销服务

这是消费者为获取实物商品而连带购买的流通服务。它有着比较复杂的特点:第一,服务对象是最终消费者(这里仅指零售商业服务),这一点似同于消费者服务,但与作为消费者服务的核心服务又不一样,因为它没有脱离物而独立存在。消费者购买分销这种商业服务时,同时是购买了实物商品的,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实物商品而购买商业服务的。第二,它与物一起被购买,这一点似同于生产者服务,但与作为生产者服务的追加服务又不一样,因为它与物没融合,也基本不改变物的状况。那么,这种服务承担价值的使用价值载体是什么呢?它就是:纯粹商业服务给购买者带来能体验的、或实际的、或独立的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是它给了消费者以便利。便利是一种效用,是一种使用价值。物质产品生产厂家明明可以以零售价格自行销售,但它们还是更多地选择了通过商业企业销售;消费者明明知道厂家生产该商品,而且有厂方的对外零售,但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从商家购买。生产者与消费者需要的都是一种效用,即便利。便利里面包含着体力的节省、时间的节省、信息成本的节省和运输费用的节省等等。从生产者角度看,若没有商业服务,生产者不容易得到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也将承担更高的销售成本。从消费者角度看,若没有商业服务,消费者不容易得到商品信息和购买渠道,也将支付更高的实际价格和支出其他成本。所以,生产者为了获取便利,才以低于零售价格的出厂价格将产品给商业企业(假定工厂自销,也要在出厂价格之上加上流通成本),消费者为了获取便利,才在出厂价格之上另外支付商业服务的价格,选择从商业企业购买商品。其实,马克思本人也看到商业服务的经济功能的,他说:“一个商人可以由他的操作,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的时间。因此,他可以看作是一种机器,有助于无用的力量支出的减少,或有助于生产时间的解放。”①马克思接着又指出,商人“就是一个出卖自己劳动的人。他在W—G和G—W操作上支出自己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他以此为生,和别个劳动者靠纺纱、靠制造药丸为生一样,他尽着一种必要的职能”。但马克思却将这种职能称为非生产性的,因此尽管“他和别个劳动者一样劳动,不过他的劳动的内容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产品。他本身属于生产的杂费的范围”。②我们现在可以分析到,看到了上述经济功能便是看到了商业服务的效用或使用价值,但是,只是当时没有把价值承担者一般化为对象承担者,而只把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唯一的价值创造活动,把物质形态看作是唯一的价值承担者,才没有贯彻劳动价值创造于服务生产而已。在肯定纯粹商业服务创造价值后,合乎逻辑地就可以看到,商业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商品进价和各项流通费用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商业利润。更确切地说,商业企业在投入了生产性流通服务和纯粹流通服务的劳动后,才获得了全部毛收入,即商品加价(进销差价)在扣除了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后,剩余部分是商业利润。可见,商业利润是商业工人自己创造的。

三、一般到具体Ⅱ:“息费分离”———银行服务的使用价值承担价值

在《资本论》与其他经典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没有专门的关于银行服务不创造价值的具体论述,不像商业服务是明确被界定为流通的,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是银行利润(指传统银行借贷业务利润,不含现代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一直被看成是对职能资本,更确切地说是对产业资本平均利润的分割。理由是:银行利润来自银行收入,而银行收入来自贷款利息。这里的逻辑已包含着银行服务是不创造价值的。再进一步说,由于利息是产业利润的一部分,所以银行利润就来自于对产业利润分割了。问题是出在人们传统地将银行收入看成来自贷款利息了。如果我们现在不把银行收入看作来自贷款利息,事情会不会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在银行工作实践中与经济生活中,人们把存款人获取的存款利息加上银行的存贷息差叫做贷款利息,把它看作银行的收入。银行部门自己也会这样看,他们都认为本行收入的大部分来自贷款利息。而银行利润就是这个收入的一部分了,所以银行利润也就变成来自于利息了。其实,所谓的贷款利息并不全部是利息。我们在这里郑重推出一个概念———息费分离论。它的含义是:所谓的贷款利息由存款利息加银行服务费构成。银行丝毫未从借款方收取任何利息,它只中介地将存款人诉求的利息搬到借款方获取货币使用权的代价上,它在此之上又理所当然地加上了银行的服务费。银行的服务费对应的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劳动。银行服务费应该是银行服务劳动价值创造的货币表现。问题是:银行服务作为一种劳动投入,它是否创造了价值呢?这还得从银行服务劳动价值的对象承担者,即它是否对服务接受者提供了使用价值来分析。作为一种金融服务,银行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列为生产者服务,国际统计也列它为生产者服务,因为它主要为厂商所用。银行服务也可以是消费者服务,因为它也可以为居民个人所用。但作为生产者服务,它并非追加服务,因为它没有使服务的对象产品的价值增值,不像产品设计那样的生产者服务。作为消费者服务,它也不是核心服务,因为它不是居民购买服务的核心内容,不像旅游那样的消费者服务。银行服务在功能分类的意义上讲,近似分销服务。因为它也是一种中介服务,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与物在一起,又不在一起。这个“物”就是货币。说银行服务与货币在一起,是因为它的内容就是集散货币、融通货币;说银行服务不与货币在一起,因为它不能附着到货币上面去。既然银行服务近似于分销服务,它的使用价值也同样为“便利”,是为存贷双方提供的便利。存贷双方是货币的真正供给者与需求者,但他们两者的自我衔接会非常不方便,存在大量信息成本与漏配的损失。有了银行介入所提供的便利,包含着双方体力的节省、时间的节省、信息成本的节省和资金供求漏配损失的避免。存款人和借款人从银行那里获得了不仅是能体验的,而且是实际的,甚至是独立的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当然承担银行服务的价值。它与消费者购买某种实物商品具有价值是完全一样的。如何进一步看待银行利润呢?如果把贷款利息看作银行收入,然后刨减所有成本,包括存款利息和其他各项管理费用后,将其剩余部分看作银行利润,那么银行利润就成为利息的一部分,即为对其他部门的剩余价值的分割甚至是瓜分。迄今为止的所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是这样看的。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不合理的。以银行服务的价值分析为基础的“息费分离论”完全可以让我们这样看:存款利息外的银行服务费是银行收入,刨减各项管理费后的剩余部分成为银行的利润。由于存款利息外的服务费是银行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作为服务费的一部分的银行利润就完全是银行员工的服务劳动创造的。

四、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与社会平均利润

篇3

商业服务用地的房子是有房产证的。

商业用地是指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所规定该宗地块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用房屋,出让后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

商业用地建房办理房产证需要的手续、资料包括规划许可证正本(复印件、档案馆章),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发改委批文(复印件盖档案馆章),总平面图(规划局章),公司章程,办理人委托书,法人、委托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出示原件、收复印件),土地证(出示原件、收复印件),工程竣工备案表(建设局窗口),消防、环保验收。具体流程为首先规划局将规划许可证副本换为正本,然后质监站进行验收,接着消防验收办理房产证,最后环保试生产申请,时间在三个月左右。

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40年,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70年。按照现行土地出让办法的规定,其出让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公开进行,工业用地原使用人和买受人不得自行进行买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如今,以“便民”为属性,扎根于社区并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早点快餐店、日用品小超市、便利店、废品回收站、美容美发店等各类商业网点,随着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走到了百姓身边,这些以“便利”为核心的商业群落,依托百姓的衣食住行,正向生活消费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大多数家庭不出居住区就能买到日常所需,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快捷服务。据市商务委一组最新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商业网点10368个,培育发展多功能综合性社区商业中心121个。瑞江、水木天成等7个商业社区,被商务部评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市内九区七种业态仅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商业网点722个。如此发展速度,表明市区各级政府推进社区商业的态度和决心,以及政策的倾斜度。

政策扶持资金引导

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商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连锁经营、便民便利”的大思路,从*年起,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商业进社区实施意见》、《*市商业进社区试行标准》等指导性文件。对筹集社区发展扶持资金、贴息贷款、安置下岗人员、减免经营税费等政策做出一系列新规定。各区政府作为社区商业的直接操盘者,也先后出台了扶持政策,减除了占道费、绿化费等各种行政收费项目,并给予一定的资助奖励。近两年多,仅市级财政投入社区商业发展的资金已达2000多万元,各区财政共出资9000多万元。市区财政的大力支持,带动连锁业各品牌向社区延伸,总投入网络建设资金高达13亿元。

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来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在居住地500米范围内完成?市政府依据本市现有的商业规模和产业基础,确定以便民商业进社区为基点,区域商业中心为主体,不同规模、不同业种的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共同支撑起服务于居民的社区商业群。

从*年始,在市内各社区以早点快餐店、便利店、物资回收站三种业态的普及作为铺垫,首先解决了新老社区吃早点难、购物难的困扰。许多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买到品种丰富的早点,实实在在享受到购物的便利。目前,市内六区960个居民社区中,这三种商业网点覆盖率达到了99%以上。

市场运作连锁经营

社区商业推进过程既遵循市场化规律,又离不开政府的直接“干预”。市、区两级商务主管部门出台鼓励政策,吸引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商业品牌和服务品牌。通过外引内联,抓大带小,辅之以贷款、贴息、奖励、提供网点等非常务实的最惠待遇,在政策支持下的各连锁品牌,成为支撑社区商业的主要担纲者。

至*年初,一批植根于社区,消费者认知度较高,操作运营较为规范,以津工超市、华润超市、食为天、大方便利等为代表的直营连锁店总数达到714个,占连锁网点总数的三成。以吉祥馄饨、盛记白吉馍为代表的加盟连锁网点1336个,占总量的一半以上。除此,河东区汇通基、红桥区大红碗等连锁品牌,以自愿连锁形式,在区域内铺设了295个店,15大类商品实行了统一配送,扩大了规模,降低了经营成本,让多数居民不再为吃早点、日常购物而发愁。目前全市社区商业网点的连锁化程度达到80%。

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非商品性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对餐饮、娱乐、休闲、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早点快餐店、便利店、废品回收站的快速布局,带动其他行业走进社区领域。一批放心主食、放心肉、洗染、维修、照相、美容美发等便民利民的小型专卖和服务网点,围绕着居民的日常需求,相继落脚新老社区,带动社区商业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在不同社区出现了富有特色的专业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服务项目。如和平、南开区以居委会为主体,设立了需求量较大的家政服务中心,并统一挂牌命名,为居民提供了有安全保障的社区家庭服务。

篇5

关键词:商业服务网点;重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34-01

一、前言

商业服务网点对建筑设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因为弄清楚建筑用房是否属于商业服务网点,直接关系到建筑消防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GB50016-2006中第2.0.14条关于商业服务网点是这样定义的: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

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重要特征

关于消防的安全性:如果建筑用房属于商业网点,就可以按照商业服务网点来做消防设计,如果不属于就必须按照商住楼或是其他规范的规定设计了。对于商业服务网点的术语,每个设计人员对其都有各自的理解,我认为要想透彻理解商业服务网点的术语,必须要抓住规范中的几个重要特征:

(一)“居住建筑”商业服务网点必须是居住建筑中才有的。居住建筑是指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这一点的规定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GB50054-95第2.0.17条关于商业服务网点的术语不同。高规是“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高规规定是“住宅”显然适用范围比“居住建筑”小的多。为什么会不同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高层建筑和多层或低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方式不相同,高层建筑人员更为密集,火灾扑救难度更大,只规定了住宅底部为商业服务网点是而不是居住建筑是谨慎的办法;二是高规是在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建规是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是建规术语最新的解释。办公、商业、展览等其他建筑形式底层的以商业服务为目的的小型营业性用房不属于建规中“商业服务网点”的范围。

(二)使用性质:仅限于小型营业性用房,例如:理发店、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这些用房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火灾隐患小,人员不是十分密集。像网吧、迪吧、饭店等则不属于商业服务网点。

(三)设置位置: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首层一般是指+0.000以上的一层,是指地上。所以说商业服务网点必须设置在地上。地下和半地下均不允许。可以设置一层,也可以设置两层即一层和二层。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商业网点不可以单独设置在二层的问题,如果要第二层设商业服务网点必须带上首层。其隐含的意思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营业性用房,由一层上到二层,由二层下到一层,便于疏散;2、商业网点也不可以设置在三层的问题,商业服务网点用房层数不能超过两层(最多是二层);3、设置成首层带一个地下室的问题,这样做即使不超过两层也是不可以的,因为商业服务网点用房必须设置在地上,不允许有地下部分。

(四)允许面积: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对于这点,应该有两个理解:一是作为商业服务网点最大的面积就是不能超过300㎡;二是这300㎡可以是一层,也就是首层。也可以是两层就是首层及二层。

假设有这样一个两层的独立建筑,有很多组成营业用房组成。每个营业用房都小于300㎡,其使用性质也符合商业服务网点的定义。请问这个建筑属于商业服务网点吗?答案是不属于。这应该属于商业性建筑。原因是只有建在居住建筑底层的才算是商业服务网点,其应该是与居住建筑一体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营业性用房。

(五)耐火极限及网点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对照低规表5.1.1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可以看出,楼板和隔墙均为一级耐火等级。其中隔墙是采用住宅分户墙的标准。“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这些都是为了消防安全性考虑的。如果商业服务网点一旦发生火灾,隔墙与楼板能有效阻止火势的扩大,把火灾控制在一个独立的网点内。长时间的耐火极限更有利于对火灾的扑救,而不至于影响整个建筑尤其是住宅部分的安全,充分保证了人员疏散及逃生的时间。

(六)疏散要求: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也就是商业服务网点应该独立设置自己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这些是为网点内的人员疏散准备的。严禁与居住部分或是其它(如邻近的商业网点)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混在一起。例如:不能把商业服务网点安全出口的门开向住宅部分的楼梯间内;也不能让住宅或其他网点的人员通过本网点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逃生到室外。在发生火灾时应有各自的逃生路线,逃生人员不发生交叉,这样更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

(七)商业服务网点内是否需要设置消火栓的问题。依据建规8.3.8条,不超过7层的建筑商业服务网点内不需要设置消火栓。但是当建筑面积大于200㎡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轻便消防水龙是一种在自来水供水管路上使用的,由专用消防接口、水带及水枪组成的一种小型简便的喷水灭火设备,非常适用于没有消防管而有自来水管道的小型商业营业性网点。用在不设消火栓的商业服务网点,可以作为消火栓的一个替代,它具有重量轻、操作简单、经济适用等优点。

三、结语

综合以上几个特征来看,对于商业服务网点术语,每个做建筑设计的人员都应该全面、透彻的了解。确有争议的地方应该互相探讨,让商业服务网点方便居民生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更好的为经济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篇6

一、美国社区商业和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1、社区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完善

美国社区商业和服务业是顺应城市住宅郊区化而发展起来的。社区商业中心的主要形式是现代化的大型超市和相关知名连锁企业,同时还汇聚着各种不同规模、不同业种的专业店、专卖店。由于美国土地辽阔,居住人口密度不高,社区具有相对独立性,社区内便利店、快餐店、特色餐饮、洗衣店、美发店、快递服务、票务服务、邮局、银行网点、ATM机、文具店、宠物服务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服务网点较为完备。其中,社区家政服务内容广泛,包括送饭上门、送医上门、定期探望、紧急救助等。社区银行通常规模较小,主要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并支持小型企业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便利。

2、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完善

由于美国老年人口数量众多,他们对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推动了社区医疗、养老服务的发展。医疗服务方面,美国社区医疗资源配置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通常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固定的家庭医生,居民就医时,通常先找家庭医生,如需专科服务,则由家庭医生转诊到有关医院进行诊治,诊治及时高效。养老服务方面,社区除了配置养老院、收容所的基本养老设施外,还普遍设立老人活动中心,为老人提供养老午餐,为老人组织文化、娱乐、教育、旅游等活动。同时,社区还为老人提供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包括成人日间照顾、家庭健康扶助、个人照料、杂务服务等。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社区已经形成了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的较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3、政府高度重视对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美国历来重视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1974年,美国颁布实施了住房和社区发展法案(Hous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t),并在此后的30多年内以修正案的形式不断完善。HCD法案要求美国各届政府不断以政策扶持、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推动地方社区建设。HCD法案之后,联邦政府又设立了CDBG(Community Development Block Grant)专项资金,支持城市范围内的社区发展,支持范围涵盖社区公益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建设、社区就业促进、弱势群体保护和扶持以及社区规划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美国各州、市政府也安排专门资金配套使用CDBG项目下的联邦投资。在社区管理上,美国各级政府分工明确,共同推动社区商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其中,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其中涵盖社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并通常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州(省)一级政府通常在联邦立法的框架内,制定具体的社区商业发展执行计划,偶尔也实施有针对性的社区商业开发项目。市(县)政府是美国最基层的政府,也是社区发展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主要负责联邦或州(省)制定的社区发展项目的落实,为本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

二、美国社区商业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借鉴

社区服务业,主要分为公共业和商业化服务业。其中,公共主要由政府部门提供无偿和低偿服务为主,强调服务的基本保障功能;社区商业化服务由市场主体提供,主要为满足社区居民对于生活方便的需求及部分居民对于提高生活质量而产生的个性化需求,强调便民利民功能。

1、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服务业

生活服务业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从美国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实践看,主要是积极支持社区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是传统的人口大国,社区生活服务业不仅直接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更影响着我国就业的扩大、内需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因而在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推进社区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首先,积极制定和修订生活服务业各行业的准入标准,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生活服务业领域的自主创业,推进生活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境外投资,加快形成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生活服务供给体系。同时,依托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公共事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集约化布置生活服务网点,为周边居民集中提供优质、便捷、放心的各类生活服务,促进生活服务网点的合理布局。

2、进一步完善政府对社区发展的职责定位

从美国社区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在本国社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借鉴其成功经验,我们要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社区发展中的工作职能。一方面政府要科学制定规划,加大对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推动社区发展。同时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行政命令、包办代替为服务、引导、监督,建立政府与社区的长期沟通渠道,为社区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明晰政府各部门的责任,通过规划、政策、资金、法规等手段,切实形成推动社区发展的合力,使社区商业、服务业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得到利用。

3、加大建设社区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

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前提和保障。由于社区生活服务业主要是公益和非营利性质的,所以应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并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在社区建设上的投资比例。与此同时,应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借鉴美国政府的投资经验,尝试通过贴息、补助、公建民营、共建共用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商业、服务业建设。

篇7

一、 国际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

1、发展概况:21世纪全球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信息通信网络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一个无疆界的数字世界,产品和服务几乎可以瞬时在世界各地交易,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席卷了全球每一个行业,并重组着全球财富,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上各个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世界范围内的政府部门、公众服务机构、电信企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各类型企业和数以亿计的个人用户,都纷纷投入并参与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股无法可以阻挡的历史潮流。

今天,我们不难发现在几乎每个产业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许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给同行业的对手带来挑战。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幸福》100企业中,近8成已经通过网络同伙伴保持商务联系。以美国贸易公司为例,其新增业务中有85%是通过电子商务开拓的,95%的企业将把电子商务作为主要的贸易手段之一,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间、企业对个人的重要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网络舞台上的主角。

2、发展形式:B2B电子商务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形式

B2B电子商务相对低廉的经济成本、简化的贸易流程、巨大的利润和大笔交易毫无疑问地成为电子交易中的主要形式。美国波士顿的AMR研究公司去年5月2日了一项有关在线销售的大胆预测:到2004年,B2B销售额将由1999年的2150亿美元飞升至5.7万亿美元。而网上交易EDI方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Web方式所代替,而所有的电子、服务、生产公司都会跳上Internet B2B平台上来。

近一段时间来,B2B电子商务发展到了更能体现网络经济时代的直接经济、服务经济的本质特征的电子交易市场阶段,并掀起电子商务的第三次浪潮-一传统经济与互联网共同打造电子交易市场的浪潮。以波音、福特、通用等传统产业巨擘纷纷与网上交易市场的缔造者CommerceOne合作建立自己的网上交易市场,拉开了这次浪潮的序幕,世界范围内包括CommerceOne、Ariba 在内的世界级电子商务经营者们已在全球建立了600多个网上交易市场,一个全球化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悄然形成。

二、 电子商务服务基础产业的形成

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正逐渐变成为标准的业务活动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将多种业务流程集成到一个无缝的联机环境中,因为每一个网上贸易的参与者都希望在其交易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只同一家厂商打交道,而不是一大堆的厂家,即便是由合作伙伴来共同提供电子商务开展的关键性支持。拨开这次世界电子商务发展浪潮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国外电子商务的快速与国外电子商务基础服务是怎样的息息相关。

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是以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为对象的一种全新的产业,它不仅仅拥有了电子商务基本核心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技术标准以及完善的商业服务,而且还具备了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互通的手段。就像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够出现专门提供网络维护服务的公司,IDC应运而生一样,需求是任何应用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目前围绕电子商务的应用,在国外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体系:

1.软硬件服务体系

1) 接入服务业(ISP):包括电信、网络的基础设施运营和接入这类企业。

2) 托管服务业(IDC):包括提供服务器托管、整机租用等在内的企业。

3) 加密认证服务业:提供电子商务的资格认证等服务的企业。

4) 技术平台服务产业:包括为企业提供技术平台和ASP服务的厂商,像HP、IBM、SUN等类似的公司。

5) 应用软件服务业:包括提供电子商务中贸易、销售和营销的应用软件的企业,这些公司中比较出名的有Infobank、Bea、Ariba、CommerceOne等以及一些传统的ERP软件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包括:SAP、Oracle、PeopleSoft等。

2. 商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1)认证支付体系:包括各大银行提供在线的认证和支付服务体系。

2)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基于网络化、电子化的发达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3)专业化的电子交易服务体系:包括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电子交易市场,它有水平与纵向之分,提供各种市场交易机制(拍卖、交易、社区),来促进买方和卖方的交易。以及其他包括电子保险、商检、电子海关等服务的体系。

北电网络预测包括:电子交易解决方案服务、应用软件服务(ASP)、数据中心服务(IDC)、接入服务(ISP)等在内的全球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业市场规模,在今年可达到940亿美元,未来三年內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54%,即在2003年时间,市场规模可达到3,240亿美元。

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一方面依赖于其先进的信息化基础,另一方面与其工业社会中所形成的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及发达的物流业、信用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三、我国电子商务的基础服务产业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现状

在ISP领域:我国网络接入市场高速增长,包括传统网络运营商---中国电信以在内,联通、广电、移通、网通、吉通、铁通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IDC领域:电信级别的、大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目前在我国发展很快,从去年的几家到今年的几十家。像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等运营商都会向大规模甚至是超大规模发展,在IDC的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等方面以及行业的IDC也是它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据IDG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02年,中国IDC的市场需求将会达到每年20亿元左右。

电子商务所需要的商业环境包括认证体系、支付方式、物流配送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无须讳言的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刚刚开始。去年以前,很多的企业涉足运营,希望在资本市场上有所收获,但是失败的确是大多数,这与国内的基础环境状况及企业意识息息相关。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体系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基础服务产业的发展。

2.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并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如下:

从商业角度上看:

1)、商业服务标准不统一: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企业之间、各电子商务运营商之间往往是各自为政,交易规范及商品代码的不同,致使许多信息无法在所有网络之间真正实现共享。尤其随着WTO的临近,竞争范围的扩大,标准的阻碍将成为中国应用电子商务价值受阻最大障碍。

2)、缺乏完整的商业服务体系:由于缺乏完整的商业服务体系,目前我国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运行中,还没有一个多元化、集成化的商业服务联盟,虽然我国在物流配送、认证支付方面已不断完善。

3)、电子商务服务应用不深入:现阶段电子商务不能够深入到对企业价值链的应用中进行,不能够支持电子商务对企业价值链的整合,造成电子商务服务应用各自为政、离散无序的局面。

从技术角度上看:

1).缺乏统一的电子商务技术服务标准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和深入,HTTP和TCP/IP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真正的电子商务人深刻地感受到:无论电子商务的概念或者模型怎么变化,技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而技术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之上。

目前世界范围内所应用的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包含:EDI标准(EDIFACT标准和ANSI X.12系列标准)、识别卡标准、通讯网络标准和其他相关的标准。目前涉及到我国标准约1250多项,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采用了很少一部分,这势必影响和拉大了与国外之间的差距。

因此加快电子商务技术标准的制定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迫在眉睫的、十分重要的事,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重中之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的电子商务势必造成国内乃至国际电子交易混乱和麻烦。在我国电子商务还没有真正成熟之际,未雨筹募,抓紧制订相关标准并大力推广和实施,这对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一件非常利好的大事。

2.没有真正成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虽然国内厂商不断努力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软件,但仍然改变不了落后发达国家特别与美国之间差距的事实,在现阶段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市场上,国外成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占据主导地位仍是不争的事实,而国内真正有能力的开发厂家更是屈指可数,仔细算来也只有实华开、四通寥寥几家,但没有一家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标准,这与未来在网络经济中以Commerce One、Ariba为主的的国外基础标准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四、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的建设步伐、建立我国统一的、成熟的、先进的、标准的、与世界接规的电子商务服务基础平台。

1.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们知道,在美国,其良好的电子商务的应用效果离不开应用技术、完善的物流体系、金融信息化等发达的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的支持。同样道理,要实现我?quot;信息技术要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也必须大力建设和完备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的建设步伐、建立我国统一的、成熟的、先进的、标准的、与世界接规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目前在国外,提供完整电子商务基础服务平台的CommerceOne、Ariba在电子交易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短短几年间建立了300多家电子交易市场,传统行业的巨头波音、福特、通用也纷纷与之合作建立自己的网上交易市场,IBM、微软等IT业界的龙头也争先恐后地与他们联手设定新的电子商务标准。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宋玲在珠海举行?quot;全球化时代的电子商务"会议上指出,实现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化的关键是要在现有的各种网络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统一的电子商务应用和服务平台,把复杂的电子商务归结为简单的平台运营,从而创造一种先进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机制和基础设施,使传统企业也能迅速建立电子商务新经济模式。

由于我国现状这些基础建设环节薄弱的情况,导致了交易的阻碍以及电子商务应用的良性发展。所以要实现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建设坚实有效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 正是是中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就其必要性与重要性而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能否加速发展与尽快成熟,甚至可以说是攸关中国电子商务生死存亡的大事。 2. 怎样才算一个通用完整的电子商务基础环境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平台应包括:

1)完整的商业、技术标准。一个通用的、交易标准及商品规范是电子商务实现全球无障碍贸易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系统不断容纳新技术,因此该标准还要符合开放系统环境。并具有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

2)完善的电子商务商业服务体系:完善有效的商务服务集成是基础中的关键环节作为商业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分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已经或者还在为社会创造新的职业。

3)开放的体系结构: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要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和跨越、集成多种企业复杂业务流程的能力,还能满足合作伙伴和客户对高度个性化、安全性和持续可用性的要求。

3.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的意义

1)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可以将电信服务、技术服务、商业服务以及各行业融合在一起,通过平台接入统一、应用统一和管理统一的综合服务机制,实现各种复杂的电子商务应用,降低企业步入真正电子交易的门槛,从而建立一个多赢的电子商务合作圈,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2)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基础平台,使得国内的企业不必专注于复杂多变的信息技术,而用最小的资金投入、最简单的接入方式去联系最广泛的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最先进、最有效的电子商务应用服务,从而使各个传统行业迅速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商业模式,建立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

3)通过完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建设公共电子商务的导购平台,建立综合电子商务体系、安全认证和安全支付体系以及完成税务、银行、运输、商检、海关、保险、电信、认证等部分的协调作业体系,将使电子商务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重用,能使电子商务的相关对象更加专业、更加合作、更加协调。形成一个应用开发、产业生产、技术支持、商业交易、运营服务的产业链。从而形成整体优势,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4)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带领国内企业加入网上WTO体系,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体系中,并通过这些企业与众多关联企业、政府部门、事业机构的供应链的形成,可以带动成千上万个关联企业在生产、销售、采购等诸多方面的业务,形成以市场为主线的全新的国际化电子贸易体系。并加速促进对外贸易和国家信息化、国际化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4.我国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产业乍现

1) 我国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技术标准

3月30日,在首届中国电子商务技术及标准研讨会上,由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挑头,联合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cnXML联盟,旨在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交易规范语言--cnXML。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标准。

2)网络支付和配送服务体系已建立

我国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子支付服务体系。电子邮政服务体系也在积极的建设中。

3)我国第一家完全定位于电子商务基础建设者的出现

今年2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厅,国研电子商务(ChinaEB)携手世界领先的B2B电子商务技术提供商Commece One以及HP、Mcrosoft共同打造国内电子商务的基础环节,我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的出现,将为国内企业带来电子商务新的曙光。

五、ChinaEB在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产业的价值和地位

(一) ChinaEB的定位和服务

1.ChinaEB的定位

ChinaEB是国研科技为推动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应用专门成立的公司,作为国内具有深厚背景及实力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者,ChinaEB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及专业的顾问咨询服务等手段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同时ChinaEB还利用已经搭建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枢纽,为中国的企业提供连接全球贸易平台的通道,以此推动我国的经济与世界同步发展。

2.ChinaEB 的服务能力与范围

1)通过建立全球贸易枢纽,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

Chinaeb通过自己与国际最具权威的电子商务公司也是第一家全球贸易平台的搭建者COMMERCE ONE的战略合作,把自身建成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枢纽,为中国企业提供全球贸易平台的接入服务,使中国的企业与世界贸易市场实现无缝连接,从而为中国企业真正享受全球信息资源提供了实现途径。使中国企业占据生产经营的国际制高点具有了可能:

① ChinaEB全球电子交易市场解决方案提供连接全球化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枢纽(GTW),

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将业务放置全球,在全球范围内扩充商业合作伙伴的范围,发掘并获得最大的商业机会。

②该平台随时随地的支持商务活动,支持跨时区、多语言交易。作为中国唯一服务完备的通往全球电子交易平台的枢纽,ChinaEB解决方案赋予用户这一业务能力。

③协助用户搭建最具活力的全球网状商业关系,同时帮助用户有效管理企业的成本及资源

2)核心的电子商务技术及标准体系的推广

面向未来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并支持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整合。基于这种认识,国研电子商务在建造自己的全面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之初,就将开放和标准作为努力的目标。支持用户与其合作伙伴能够实现协同工作,实现了内部外部的整合、与合作伙伴的整合及服务共享。

3)多元化、集成化的商业服务联盟:

过去是每个运营商或者每个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单独去解决商业服务问题,这样对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国研ChinaEB将该服务纳入到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中,并通过与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整合来建造一个基础的环境。

ChinaEB,为用户的经营提供强大的第三方服务资源,包括:CA认证、资金结算、物流、电子海关等。这些服务能使用户将精力能够集中于自己的业务及管理领域。无形中提高了用户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能力。

4)为企业提供新型的智力服务:ChinaEB依靠公司自身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背景,汇聚了各行业的资深专家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强大的顾问咨询服务,通过智力服务,将新兴的网络技术直接用于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与改造,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将网络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

(二)chinaeb在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中的价值和地位转贴于

ChinaEB作为一个将自己定位于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者,不仅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电子商务核心技术、全球化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枢纽,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本地化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这种全面服务解决方案能力,加强了ChinaEB在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产业的优先优势和领导地位。

ChinaEB通过致力于建设我国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环节,改变了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从无到有的局面,提高了我国应用服务产业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信息化的进程。

1) 它改变了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使得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纯粹的商业利益关系而转变为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2)它改变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对企业来讲,参与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分散的、单打独斗的个体行为,它将是一种与经营生产的伙伴以及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建立了一定产业链关系的行业整体行为。

3)实现了联盟共享优势。通过多元化、集成化的商业服务联盟实现协同电子商务,形成联盟共享优势,营造市场共赢的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环境。

六、结束语

如果说九十年代企业发展的主题是业务再造( Reengineering)、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公元两千年企业的竞争关键是速度。谁能够在全球资源平台中迅速的把握机会作出反映,谁将是二十一世纪的赢者。

很多专家都认为,不必过多久,世界贸易组织可能在对待电子商务方面改弦易辙。如何及时掌握全球市场动态、并迅速把握各方面的资源,优化企业生产链和供应链、改善客户关系,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企业尽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中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对全球竞争及WTO要做的关键事务。

篇8

1、全区新引进国际一线品牌5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影响力强的国内外连锁企业15家以上,形成高档商贸集群。

2、以新街口商圈核心区为中心,打造以总部经济为特征的高端商务集聚区,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现代商务业,形成高端商务产业群。

3、争创国家、省、市“社区商业”示范区,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的社区商业服务。

4、商贸商务业总税收年增长35%以上,,年税收达22亿元以上。

二、重点发展领域

1、加快发展现代百货业。

2、突出发展金融、保险、中介等商务服务业。

3、创新发展科技产品流通、汽车汽配贸易等商贸流通业。

4、大力发展新兴电子商务业。

5、积极发展社区商业。

三、加快产业集聚

1、加快高档商贸中心建设,重点商业楼宇,引进国际著名百货企业入驻的,给予50万元以内的房租补贴。加快高品质商务中心建设等甲级商务楼宇,与我区签定战略合作协议的,根据其招商投入和经济贡献度情况,给予100万元以内的项目补贴。

2、加快、商贸商务中心建设,对积极入驻该地区、对商业中心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内外知名百货企业或大型超市企业,给予30万元以内的租房补贴。对开发商或业主单位按区域产业规划进行开发、改造特色商务楼宇或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的,根据其建设改造投入和经济贡献度,给予50万元以内的建设改造补贴。

3、对区域内各类特色商业街区,鼓励引导形成消费特色,提升综合消费能级。对经认定的特色街区,根据其开发投入、集聚规模、贡献度情况,给予投资方30万元以内的项目补贴,用于街区公共设施改造和品牌企业引进。

四、实施品牌战略

1、对首次进入市场的国际一线品牌,在成立独立核算法人企业,可给予50万元以内的一次性租房或购房补贴。对经营业主引进国际一线品牌的,根据其引进投入及纳税情况给予30万元以内的一次性补贴。同一企业只给予其中一方补贴。

2、对首次进入市场的外地品牌连锁企业,在成立独立核算法人企业并汇总纳税的,可给予30万元以内的一次性租房或购房补贴。

3、对引进国内外著名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各类事务所,根据其影响力、带动力及贡献度等综合情况,给予30万元以内的一次性租房或购房补贴。

4、对新引进国内外知名总部型企业,按市、区有关政策给予扶持。

5、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每年表彰奖励对全区商贸商务产业发展贡献突出企业(综合贡献前十名、成长进步前十名企业)的负责人,给予10万元以内的奖励。

五、突出创新发展

1、对新引进的服务外包企业,或积极参与国内外服务外包业务的区内重点企业,根据其外包投入及贡献度情况,给予30万元以内的项目补贴。

2、对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升级市场环境、经济贡献快速增长的商贸流通企业,根据其投入及贡献度情况,给予10万元以内的项目补贴。

3、对新引进或自主创新的电子商务企业,根据其研发投入或发展前景,给予10万元以内的项目补贴。

4、对引进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成长性商贸商务企业,由区商贸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出具体意见,报区长办公会研定。

六、发展社区商业

1、对积极参与新型“社区商业”开发、创立社区商业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社区商业形态、创造社区商业品牌,且成效显著的,给予其20万元以内的项目补贴。

篇9

(一)我国服务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服务业是我国相对落后和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我国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未来GDP的增长、就业的扩大和税收的增加,相当程度上要靠服务业,服务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部门,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在我国,服务业产业发展的滞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增长,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制约了市场的有效开拓。

(二)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商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商务服务业(Commercial Service Industry),又称“商业服务业”,是与WTO关于服务贸易12大类分类中的商业相对应的一类服务产业。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在乌拉圭回合中期审评会议后,在对以商品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服务贸易统计和服务贸易部门开放的要求,提出了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WTO成立后,继承了这一分类标准。商务服务作为其中的一个大类,主要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既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具体细类分为: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不动产服务、设备租赁服务、展览管理等其他服务。目前商务部所主管的服务业主要是与商务直接相关的服务,这些服务业可以统称为“商务服务业”。

实际上,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无论对外贸易行业还是国内贸易行业也,都属于服务业或第三产业范畴。虽然由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但WTO对服务贸易的分类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国公认的一种分类办法,国内由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行业分类标准,对第三产业的分类虽然仍有计划经济色彩,但也比较接近WTO的服务分类标准。鉴于上述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服务业需要大力发展,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从体制上看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政府主管,需要政府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实施管理,因此,商务部应该是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

(三)会展业等商务服务业既是商务促进的重要载体,更应被看作是重要的服务产业

长期以来,由于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研究与咨询业等商务服务产业本身的功能与商务促进的宗旨有很强的同一性,一直被作为重要的商务促进载体。这些商务服务业不仅自身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创造产值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且由于它直接为商业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直接促进商品流通与服务交换,并且有着很大的“乘数效应”,客观上对促进商务发展发挥着特殊作用,因而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普遍介入。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些服务业首先应当被当服务产业来看待。实际上,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这类商务服务业在被作为载体开展商务促进时引入市场机制,既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商务促进的效率和水平……

(四)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有赖于相关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能否有效开拓市场也是经济快速增长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无论是开拓国内市场,还是开拓国际市场,都需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而我国物流产业落后,信息系统不发达,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开拓。

当前,服务业的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8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已经快于实物贸易的增长。1997年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显示,1980~1995年,服务贸易年均增长8.4%,而同期实物贸易年均仅增长5.2%.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竞争正在从产品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将逐步开放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开放将对国内服务产业提出严峻的挑战,大力发展服务业,也是迎接这种挑战的需要。

二、改革基本思路

(一)改革理顺商贸、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体制

“十一五”期间加快商务服务业发展,关键是要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从管理体制、法律环境、人才战略、市场机制等方面加快改革进程,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1、推进产业化——把发展商务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国家要把信息咨询、管理咨询、研究与开发、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会议服务、广告服务、市场及公众观点调查、公共关系服务等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作为独立的产业来对待,进一步明确商务部门作为主管部门。

二是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服务产业的不同情况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包括拟订行业发展规划,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向企业及时提供相关行业与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适当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探索政府资金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商务服务业投资机制;制定商务服务业在用电、用水、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等。

三是要支持建立商务服务业行业同业商协会组织,制定相关商务服务业行业服务指标体系、规范和标准。

2、推进市场化—完善市场机制,增加竞争主体,鼓励公平竞争

一是要加快立法进程,重点完善展览业、物流业、旅馆业等商务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规范政府行为,另一方面规范市场行为,形成有序、有效的竞争环境,解决市场无序、恶性竞争等问题,建立有利于商务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的公平经营环境。

二是加快培育研究顾问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翻译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市场研究及公众观点调查等新兴服务服务行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商务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

三是要把发展商务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微观主体。营利性机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非营利性机构也要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政府商务促进体系中面向促进对象提供的信息咨询、市场调查、贸易展览、专业培训、技术辅导等许多服务项目,可由政府直接推荐有良好经营资质的研究机构、市场调查事务、会议展览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商务服务机构进行商业化服务(如服务市场较成熟,政府也可不必做任何推荐,由企业直接面市场即可),服务项目完成后再由政府对相关企业予以认定资助。

四是要加快形成统一的适用于内外资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

3、推进国际化—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服务出口

加大商务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应与国际化配合起来,相互促进、互动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进服务业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服务产业的改组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形成新的科学的营销方式和业态;二是要大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引进先进管理和优秀人才,带动服务业水平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废除或调整那些与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不相适应、不利于商务服务业走向国际的规定和做法,制定鼓励服务出口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服务业出口的法律、法规。考虑对服务业出口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三是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扩大服务业对外投资;

四是要加强人才培训。通过举办学习班、辅导班、研究班等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改革理顺服务贸易的管理促进体制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而加快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措施,因此,要抓紧理顺服务贸易管理与促进体制。

1、明确服务贸易主管部门

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贸易大国对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宏观管理都是明确由同一个政府部门负责,如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德国经济部等。而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已经高达800亿美元,但是服务贸易的主管部门实际上一直未完全明确(本届政府商务部的“三定方案”仍没有明确这方面的内容)。当前的体制是,商务部主要负责服务贸易的国际多边谈判、对外事务协调、服务业利用外资政策等事务,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的管理,其余服务贸易事务分属几十个相关部门。相应地,服务贸易战略发展规划、服务贸易立法、服务贸易业态划分标准、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等涉及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大事项,一直未能得到研究落实。因此,尽快明确商务部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与发展的归口部门已是当务之急。目前商务部外资司、WTO司和合作司虽然各有一个服务贸易处,但都分管具体事务,尚不足以形成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宏观管理。服务贸易管理部门明确后,建议商务部组建服务贸易管理司,加强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

2、建立国家级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

商务部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主要是负责发展战略、出台进出口促进和管理政策、协调各产业在进出口环节的利益关系,参与谈判。由于服务贸易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商务部的宏观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成立由国务院主管副总理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国务院服务贸易协调小组”,统筹全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相关政策。协调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以便推动相关工作的进展。

篇10

我们说服务也是商品,道理就在于,服务作为商品,它完全具备商品所具有的二重属性, 即使用 价值和价值。众所周知,目前银行卡的功能已不再仅限于存取钱,而是能为持卡人提供各种 综 合金融服务功能,如外汇交易、基金买卖、税费交纳、工资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它使用 电话

银行和网上银行。这一切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银行卡的使用价值。而其价值的体现对于每 个使用者来说也是不尽相同的。"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尽管此话有些夸大,但也从另一 个角度体现了银行卡自身的价值。有价值就必须通过价格来表现,抛开硬件条件不说,仅就 银行工作人员一年时间为一张银行卡付出的工作量来讲,公众和媒体面对银行的收费大可不 必"如临大敌"。

其实,对于银行卡收费,还有其政策依据。2003年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 会颁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对包括银行卡在内的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服务收费行为 都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其中提到"所称的商业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收费方式向

客户提供的各类本外币银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