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范文
时间:2023-04-12 05:5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德修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要求,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单一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养成,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超常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教师的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是科学的,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从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看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当今社会,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多地偏向于对功利的追求,缺乏爱心,许多学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口,由于长期受老师的影响,因而可能最终导致其难以建立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二、新时期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良好的师德不仅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必需条件,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并且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就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始终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从教者的判断和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首先,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加强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具备优良的素质。具体表现在,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进行教学,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严整刚毅的志向与力量,这样通过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教师,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如果这位教师不仅做不到以上方面,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语言粗俗,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势必对学生起着不良的影响,就无从谈起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影响着师生关系。
其次,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而融洽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然而然的会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不自觉中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进而才会出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这个教师没有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那么他便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第三,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增强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了解学生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出发来了解学生,并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相互关系。在教材内容方面,使教材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教材。只有这样他才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进而获得学生的敬爱,师生关系也因此增强。
第四,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而增进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闪光的哲理、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学生更加喜爱上他的课,而且增添了学生对他的敬慕,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
第五,良好的师德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进而稳固师生关系
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纯化和完善自我。具体表现在,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
三、新时期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第一,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篇2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要求,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单一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养成,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超常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教师的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是科学的,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从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看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当今社会,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多地偏向于对功利的追求,缺乏爱心,许多学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口,由于长期受老师的影响,因而可能最终导致其难以建立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二、新时期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良好的师德不仅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必需条件,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并且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就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始终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从教者的判断和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首先,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加强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具备优良的素质。具体表现在,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进行教学,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严整刚毅的志向与力量,这样通过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教师,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如果这位教师不仅做不到以上方面,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语言粗俗,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势必对学生起着不良的影响,就无从谈起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影响着师生关系。
其次,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而融洽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然而然的会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不自觉中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进而才会出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这个教师没有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那么他便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第三,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增强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了解学生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出发来了解学生,并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相互关系。在教材内容方面,使教材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教材。只有这样他才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进而获得学生的敬爱,师生关系也因此增强。
第四,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而增进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闪光的哲理、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学生更加喜爱上他的课,而且增添了学生对他的敬慕,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
第五,良好的师德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进而稳固师生关系
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纯化和完善自我。具体表现在,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
三、新时期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第一,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篇3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内容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要有无限的爱生之心。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为要保护在校学生的安全,这是教师群体所应该遵守的职业精神。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谭千秋等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书写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这种精神是值得广大教师学习的。为师之道不仅仅是要教书育人,还要用生命为学生谱写人性之美的乐章,要以实际行动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要强化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全体学生,哪怕是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学生,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会毁掉一个未来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整体素质较差,但是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但模仿和表演能力很强,且能歌善舞;有的学生学习数理钻不进去,但酷爱打球;还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上进心,但会察言观色,懂礼貌,会说话,善交际……只要是亮点,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就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学生一旦体会到被尊重、信任的感觉,就会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动力,就会自觉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再次,要严爱结合,严格管理,严而有效。严师出高徒,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不能一味迁就,要适当批评,适当惩罚,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但严中要有爱,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有赋予学生爱心,才能在心理上与学生接近,师生之间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二、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计名利。特级教师禄和曾说:“一个教师要解决三种能力问题即动力、能力、精力。缺乏动力不想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动力问题,而动力则来自于对教育的事业心。”可见,教师增强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从而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正是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促使我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正是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指引着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合国家需要的技工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并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三、良好的师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的道德修养上
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做到知行统一。例如,老师对学生讲在从业时要求做到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自己对工作却敷衍塞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讲大公无私,自己却仅仅计较个人利益,甚至为了一点“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并无多大价值的书籍及资料等,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老师的人格和修养。可见,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守住一片宁静,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四、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此必须有真才实学。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职教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接受和消化职业教育的新观念、新知识,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增强实践能力;如果不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那么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括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篇4
一、我们必须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他怀着“文化为公”“爱满天下”的胸襟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他拒绝高度,放弃高薪,为普及大众教育过着简朴,甚至困苦的生活,真正做到了“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今天,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不仅是教师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和国家规定的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家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首位要求。
二、我们应关爱自己的所有学生。
陶行知先生认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满天下”是他奉行的格言,他以博大的爱倾注在学生的教育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全面关心,做到既遵重、信任、爱护学生,又坚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而教师对待遇学生态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道德素质高底。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心中考虑的只是“爱生”,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始终把学生人格遵严放在第一位。眼中没有“好生”“差生”,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工作安排等都一视同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避免有害健康和不安全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方法教育学生。愿意听取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关于教师教学、管理、行使职权的意见。在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冲撞、伤害自己,能理智的对待,冷静地分析,正确地解决。
三、我们需诚待家长和同事。
篇5
师德,即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美德。以美德孕育人生,人生才有价值;以美德浇灌生活,生活才有意义。同样,承担着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的人民教师,他们的师德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活,关系到社会,关系到百年大计。
师德是调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本职工作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非强制性,对教师的言行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之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各种不良思想与意识难免会侵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从而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带动感染学生。
二、教师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协作。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职业是个体劳动。其实需要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在教学中,各门学科都是相通的,而各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各异。因此,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教师必须树立献身教育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被金钱所诱惑。选择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教师就选择了平凡。因此,我们要全身心的得投入到工作中,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拼搏。
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工作特性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当我写到这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5.12那场大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正是在地震中,出现了谭千秋与范美忠两位教师,他们的师德体现,引发一场关于人性的“地震”。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大灾中才能体现大爱。“我会牢记你那永恒的瞬间。你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当这段话在被救的学生口中说出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性的伟大,让我们感叹,这是真正的师德,从而使我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教师身上。谭千秋,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四个年轻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谭千秋,伟大的英雄,更是伟大的人民教师。那一刻,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崇高的师德体现,铸造了新时期教师的师魂。同样的一位人民教师范美忠在大难中独自逃生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忠的师德如何,答案毋庸置疑。虽然我们不能把他上升到道德败坏的程度,但是,他的这一优秀教师的身份在公众面前会大大降低。
“师德”这两个字是抽象的,我们真的很难衡量一个教师师德的好坏,虽然也有一定的标准。我们都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
一、张显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人生的引导者,应该把他们生命中最好的一面张显出来。我们不应侃侃而谈,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在地震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从而体现“人性”的神圣。师德的核心就是人性,我们应该把“人性”植根于学生心中,使每个学生闪耀“人性”的光芒。
二、学校应制定职业道德规范,逐步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作为一所学校,我们应制定适合本校的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中有明确的奖惩措施,可以作为教师的正身镜,时时检验教师的师德情怀。这样不仅可以约束教师的不良行为,而且可以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
三、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趋加快。我们不能永远啃“老本”,否则我们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学习是教师常驻教育行业的“灵丹妙药”。在工作中,多反思、多总结。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因此,我们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拓宽自身知识面。从而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四、善于承担责任、甘于平凡。教师的职业是枯燥的、乏味的。而又是具有艺术性的。因为它的职责是在教育人,活生生的“社会人”。所以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勇于承担这个神圣的使命。同时,我们也深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日日循环。生活似乎没有一点色彩,工作没有一丝积极性,从而贻误了学生--新时期的接班人。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平凡,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中寻找快乐,寻找幸福。生活中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篇6
首先,教师要以德立教,率先垂范。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完善人格的过程,因此,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师德魅力去感召学生。教师的人格力量主要体现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操和敬业精神以及学术品格与风范等方面。教师如何用人格力量和师德魅力感召学生呢?诚然,对学生进行正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需要的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因为现代教育是 “育人”,而非“制器”,是一种开放式教育,教育任务是在师生广泛的参与、交流与合作中完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学习、观察与思考。因此,教师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学术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为祖国而学,自己必须为祖国而教;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特殊的职业和特定的环境无不要求我们加强自身师德建设,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以言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树立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和严格的学习纪律,更主要的是教师要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规范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率先垂范,堪称楷模。
其次,教师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托尔斯泰说:“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是教师应具有的品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也如是称颂为师者。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美德。教师敬业爱岗,就是要敬重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专心致力于教书育人,千方百计将“传道、授业、解惑”的事情办好;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前行。
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大量事实表明:学生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反之则避而远之,甚至逆反厌恶。因此,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活动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立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境界。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更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对服务对象和所从事的事业无私奉献,甘当“孺子牛”。
第三,教师要博学多才,以身立教。
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广博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吸引学生,以超乎一般的才艺激活学生,以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目标,身体力行,以身立教。
篇7
师德是教师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作为教师应该以德为本,尤其是小学教师,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则。作为启蒙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正自己的灵魂,所以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蹲下来,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热爱儿童。”他还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可见,我们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是我们必备的师德。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阳光,自由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指引。
我从事教学工作25年了,我比较热爱我的职业,也比较爱那些天真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们。不论别人赐予老师多么美好神圣的描述,可是在我心中最好的老师却是“永远别把自己当做老师,而是要蹲下来,把自己看成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记得2014年我教的一个班,有一位男生叫李林,他学习有上进心,但是他个性自私又有些怪异,特别爱与同学发生矛盾。因为他的自私,同学们都很讨厌他,都不喜欢帮助他,慢慢的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越来越自卑,心理非常敏感、脆弱,稍有不如意他就会攻击同学们。根据这种情况,我开了一个主题为《我们是一家人》的班会,这次班会,我请李林当主持人。开始他一愣,后来在我和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们交流,同学们在他的组织下又说了很多好玩的笑话,大家很开心,李林也和同学的紧张关系缓解了很多。经过那次的班会,李林变得越来越懂事了。有一天早晨,他居然把自己的最喜欢吃的一个大火龙果送给了我。我当然是不失时机地表扬并鼓励了他。他和同学们的争吵越来越少了,值日,送餐具时也主动挑重担了,慢慢地,他由“异端”变成了一个懂事少年。
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是领导者,更是孩子们的知心人,我们应该做到了解每一位孩子,爱每一位孩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和谐中成长,对学生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二、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槲颐切Ы淌Γ不仅要有无私的爱心和奉献精神,要想加强我们的师德修养,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有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的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他们。他们经常会以我们为学习的榜样。纵然我们学问再高,教学思路再好,艺术性再强,如果缺失了良好的师德,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良的影响。因为我们的所为都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记得几年前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始阶段,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在模仿和萌芽中。有一次我因为讲完新课后口干舌燥,就从包里拿出一个苹果洗净后吃起来,那时还没有下课,很多孩子们都瞪着茫然的眼睛看着我吃,但我当时并没有在意。事情过了一周后的一节数学课,我正领着孩子们做练习,这时有一个小男孩理所当然地从书桌里掏出一袋牛奶旁若无人地喝起来。我气急了,一声呵斥,他却不以为然地说:“老师,我渴了。上课的时候不是可以吃东西么?老师你也吃过啊。”我瞬间无言以对。我想,这应该就是“榜样”的力量吧。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孩子们不能做的,自己也不能做。这些行为,看起来是区区小事,实际上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细微之处见表率。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严以律己,慎行反思
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坚持要严以律己,控制自己的各种情绪。切记不要把家庭中的不愉悦情绪夹杂在工作中,强加给孩子们。不以自己的悲喜而带给孩子们悲喜,不以自己的喜好而带给孩子们喜好。无论自己的情绪如何,状况如何,都要以饱满的情绪,平和的心境投入到工作中。不要把自己看做比学生高人一等的人,要把自己看做普通人,看做孩子们的榜样,看做孩子们的领路人。对他们要和颜悦色,情绪稳定,谆谆善诱,举止文雅优美,穿着得体大方。
篇8
不断地扪心自问,还是觉得“良心如枕”,来形容我的境界比较恰当,清白的良心如同一方温柔的枕头,伴我教书,还有育人……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
姑且从理想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
1、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艺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3、技高为师。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要有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拒绝吃喝及礼品,主动维护教师形象。
吃喝和送礼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一,这种风气在家长中也广为盛行。有点钱、有点权的家长都要想方设法请请老师的客,或送点礼品、礼金。有人可能会说,家长请老师吃饭、送点礼品,是尊师重教的体现,有什么不好呢?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家长请老师吃饭学生是知情的,并且多数学生之间包括家长之间是互相通气的,所以一旦你答应了一个家长的请客,就会有更多的家长要求请客且难以谢绝,因为其他家长会担心自己不请客孩子会不被重视或受委屈,所以我总在想,许多家长在刚开学就请客,与其说是尊重老师,不如说是家长不放心老师,更有甚者是想通过吃饭、送礼,拉近与老师的关系,从而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关注一些。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厌倦家长请客,我们何苦干这种既让自己受累、又影响我们形象和降低我们威信的事呢?所以我要说,谢绝家长请客、送礼,是对我们自身形象的一种主动维护,它既能有效避免老师受家长摆布、维护我们老师做人的尊严,又能树立老师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当然,如果有家长硬是不罢休,就让他在学生毕业之后再请吧!
二、关爱全体学生,营造令人鼓舞的、温暖的学习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时间长,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有责任让他们在重重重负之下,至少在精神上感到愉快一些,心里温暖一些,让他们活得有信心、有动力。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令人鼓舞的、充满温暖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作为教育者的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关爱。记得20__年时我担任六二班的语文老师,班上有几个倒数几名的学生,成绩差,习惯差,到下学期想努力学习了,但由于基础差,所以学得相当吃力和苦闷。由于基础原因,我和其他老师再怎么帮助他们,他们成绩也提高甚微,但我们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成绩难以提高就放弃了他们,作为科任老师的我还经常与他们个别交流,鼓励他们。半年之后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但当半年之后他们回来特地来看我时,我很吃惊的发现,他们脸上一扫过去的那种苦闷和烦躁,显得很阳光,一改过去的沉默和倔强,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各种趣闻。我想如果当初因为他们成绩不好而冷落、歧视他们的话,他们绝不会来看我,也绝不会有那一脸灿烂的笑容。如果我们冷落甚至歧视了他们,他们极有可能破罐破摔,继续捣乱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应该是我和其他几位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温暖了他们,才使得他们能够自信地、开朗地生活。因此,我认为老师只有给学生营造了这样一种充满希望的、温暖的环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同时我也认为能够给学生营造这样环境的老师,也才真正称得上“良师”。
三、尊重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
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很关心也很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师德是否合格的体现。惩罚性作业、罚站、罚跑步等都属于常见的不尊重学生的行为。现在我班有一名叫徐子海的学生,以前因为作业未完成而被老师罚扫清洁区一周,因此与老师发生冲突。该由此可见,老师不得法的严格教育会激化师生矛盾,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极大地损坏教师的形象。老师必须学会尊重和爱护学生,因为我们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回报社会什么,我们尊重爱护了他们,他们才会自重及爱人,才会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罚站也是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方式之一。罚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不管犯了什么错误,我们老师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讲究教育方法。就如迟到,也有无数种原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和学生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做,老师才能称得上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合格老师。一味地罚站,罚来罚去 ,学生的问题依然是问题,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却会大打折扣。
篇9
1.对本职工作简单应付。有些高教老师物欲太重,不能安守清淡,不能安心于本身的现有教学科研活动,一门心思的想着赚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第二”职业上,从事着其他经营活动,把本职工作反当成另外的“副业”对待,工作时无心教学,拿一本陈词滥调的教案对付着几届学生,对教学采取应付了事的办法,更不用说去育人了。我们知道,教师本身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就是其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没有这种精神,教师就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本质工作,这无疑属于师德失范的范畴。
2.不学无术,不思进取。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本身具有学术性与专业性,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是系统化、规范化和专门化知识的载体,是作为学科分化或分工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其在高校中所从事的各种与其职业相关的活动,主要就是围绕着“知识”展开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知识以令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更新着,终生学习已成为这个社会的必须,而作为高校教师尤其首当其冲。有些高校教师却很少自主学习新知识,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自己原来的那些已经过时的旧知识与陈观念应付着日常的工作,得过且过,这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误人。也正因为此,那些不能紧跟时代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不追求教艺的精湛与独到,不注重学习与探索,也是教师师德失范的表现之一。
3.不能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师益友的真诚关系。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高校许多教师平时与学生交往与交流很少,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十分淡薄。教师上完课就离开教室忙于其它各类事物,把与学生的接触交往看成是多余的,很少有主动去接近了解学生。二是一些教师的个性品质上的某些缺陷也使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难以建立。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不良的个性品质则会使师生间产生相互排斥、疏远甚至冲突。三是有一部分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过程中,或者由于性格、或者由于某些心理、或者由于自身水平能力方面的原因,总是不能真诚、平等的与学生相处,也不能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方面给予及时帮助与耐心引导。以上情况,其问题的根本仍然是教师师德缺失的表现。师生关系如何,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教师与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去熟悉教育对象,对他们没有了解认知,缺乏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怎么会有责任意识呢?又怎么能去谈教育呢?
二、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精神与品质不够
篇10
一、拥有专业学识,散发迷人魅力
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人没有全才,不是万能的,但选择了做教师,就必须“有所为”,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每位教师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潜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自身价值做一个“特色教师”:在教学上做一个悉心指导的“好导演”,做一个带来语言盛宴的“艺术家”,做一个对信息技术驾驭自如的“高手”,成就孩子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在班务管理上做一个“规范严明”的“好当家”,培养出自主管理的“小机灵”;思想教育上做学生知心的“大朋友”,用足够的爱心呵护他们成长;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有一项特长、有个人教育风格的特色教师。
语言表达对老师这一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我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李宝兰老师她是东北人,说一口标准动听的普通话,让我这个当年刚从乡下返回小县城准备读书,一句普通话都不会听更不会讲的我非常的羡慕和崇拜。因着对老师的热爱和崇拜,我也爱上了朗读:悄悄地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小朋友上课,模仿电视台的播音员播报节目,模仿电影中的演员自己进行角色对话,经常地在语言的魅力世界自我陶醉。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们整个班同学的普通话都学得出奇的好,不会一开口就是浓重的潮汕口音(本人在陆丰土生土长),而潮汕方言里只有后鼻音没有前鼻音,潮汕人讲普通话常常会闹笑话。(如今天晚上没有电,天天吃面片,就念成了jingtiangwangshangmeiyoudiang,tiangtiangchimiangpiang。)我的老师凭着她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成为我们全班同学生命中的重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