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范文

时间:2023-03-18 20:3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名著导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名激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从一提起名著就痛苦万状转变为抱着名著不肯放手呢?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如此看来,一切还得从激发兴趣做起。

1. 以名人名言激趣。我们既可以用名人名言来宣传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也可以借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我们借卢梭的“每一个成长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宣传《鲁滨逊漂流记》,借司各特的“《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来推介《格列佛游记》,借茅盾的“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来宣传《繁星・春水》,借“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来激发学生阅读这两部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名媒名片激趣。四大名著早已被拍成了电视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赏、评价,吸引学生走近文本。“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结合媒体热点,抓住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趣、拓展,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从导入手

导,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如果说阅读让学生神游驰骋于名著世界,那么导则是教师泼墨挥毫、尽情抒写了。

1. 从课文导入。名著中有相当多的名段妇孺皆知,我们可以以这些名段为诱饵,吸引学生走近名著。比如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真假李逵等;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又比如小人国官员选拔,飞岛国科学院等。这些片段生动精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快乐。

2. 让学生引导。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由学生主持“名著导读推荐会”,让学生畅谈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名著,自己从中汲取了哪些营养。如此现身说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情感,而且最有可信度,最契合学生的实际。

3. 以方法引导。先贤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利器就是方法。

(1)计划先行一步。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计划应该包括每学年读哪几本名著,每周要做多少读书笔记,要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特别要注意捕捉思维的火花。

(2)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所言:“读书既要精,还要博。有的书要细嚼慢咽,有的书要快读,有的书只要尝尝滋味就可以了。”无关紧要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对于重要章节则应该含英咀华。

(3)进行交流总结。要经常开展阅读成果交流和汇报活动,交流的方式应该灵活:可讲述故事情节,可谈作者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文风,可评析重点章节,可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自己对作品的感悟,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交流落到实处,以此推动、监控阅读过程。

三、自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治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1. 读后悟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辟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讽刺和抨击。感,不仅要心到,也要口到、手到。写下来,组织成文,让这些思想的精髓永远散发芬芳。

2. 读后悟写。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对众多学生影响深远,摹仿者众多。写的方式很多,仿写、改写、续写,对理解、体味文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颇有益处。

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如何更有效地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家校联手,合力培养

每接手一届学生,语文教师都应该和家长沟通,强调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语文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不好语文。同时也可附上教育部推荐的一些中外名著的目录,从而与家长取得共识,家庭、学校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促使学生在老师与家长的督促下进行名著阅读。

二、结合大纲,精挑细选

学生的阅读有其年龄的特点,同时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和社会性又是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自然存在种种不足。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大纲推荐一些优秀书目。

1.共同参与,确定计划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我们在选择、确定阅读篇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参与阅读计划的制订,合理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较深,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因此,在计划实施的初期,我们应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的名著,或者向学生推荐名著的学生读本。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便能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慢慢适应并喜爱上名著。

3.合理安排,把握进度

阅读要课内外相结合,每周把一节课作为固定的名著导读课,其余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每人每天读10~20页。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阅读的目标就能达到。

三、适当刺激,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人们只有在活动中对某种事物萌感,才会去学去做。”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前提。于漪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学生一旦对语文阅读这一科目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运用绘本,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名著一般都较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我们可以用绘本连环图片展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出示《香菱学诗》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进行图片的描述,并展开联想,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告诉他们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又是怎样来写这个故事的呢?这个人物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片段中还讲了哪些人物的故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播放影片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用影片片段可以很好地激起阅读兴趣。如播放《荒岛余生》的一个片段:主人公在一个荒岛上,赤脚艰难地走在水中,脚烂了,鲜血从红肿的腿脚上流出来。主人公咬着牙,脱下上衣,把他撕下,包裹在脚上,拄着棍子继续前行。主人公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才出现这一幕,学生都很想知道。这时候就可引导学生去阅读《鲁滨孙漂流记》。

3.成语俗语激发阅读兴趣

成语故事或是俗语一类的东西,学生比较爱听,我们可用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向学生讲“石迁偷鸡――不打自招”。如果学生不知道此故事,也可以先把这个故事说给学生听。接着告诉学生,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水浒传》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再给出几个有关的成语、俗语,让学生在下个时间,把和这些成语、俗语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4.课堂拓展,课外延伸

这是采用比较多的一种形式,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进行拓展,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自己去看。比如上《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里面的人物描写非常细致,于是教师就可告知学生,《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情不同。学生自然就会自己在课外找书看。

四、知识竞答,提高学生参与度

“开心辞典”之类的栏目,已深入人心,学生更是爱看,并且百看不厌。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知识竞答的方式保持阅读兴趣的持久性。

五、深度阅读,鼓励创造

对于名著的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这样的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探究性阅读,如“对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篇3

一、“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

1.教师――无底气

长期以来,由于课堂上不要求教学名著,造成许多语文教师对名著并不关注,甚至相当部分的名著从未读过。因此,现在突然面对“名著导读”,他们显得底气不足。另外,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除了附录中的有限资料外,没有其他权威的可供参考的资料。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教师面对“名著导读”真有焦头烂额、捉襟见肘的尴尬。

2.学生――无能力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多转向了“短、平、快”――他们更喜欢阅读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文字简短的内容。而名著多是“大部头”,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加上受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的限制,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真正走进名著,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这就很难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欲望。另外,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读名著,但因为有沉重的学业负担,最后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阅读。

3.家长――无意识

急功近利,一味关注考试分数是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名著需要大段的在家时间才能完成,而许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于是,教师布置的名著阅读作业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而学生也就借机逃避阅读。

二、加强“名著导读”教学的策略

几年来,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实践。事实证明,只要从学生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名著阅读就能“峰回路转”,实现“真阅读”“深阅读”。

1.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他们自觉地爱上阅读。教师需要巧妙地利用教材,抓住各种时机来激发学生一窥名著的欲望,以达到让他们主动拿起书本的目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方法一,利用相关影视作品来推荐名著。例如,上老舍的《 济南的冬天 》一课时,我顺势插入对名著《 骆驼祥子 》的介绍。课后不久,又利用班队课让学生赏析电影《 骆驼祥子 》。放完电影之后,我告诉学生原著比电影更精彩。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去找原著来看。方法二,通过比较阅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 隆中对 》一课时,我就引导学生比较《 三国志 》与《 三国演义 》中对“三顾茅庐”这一情节描写上的异同,从而引导学生重点阅读《 三国演义 》。此外,还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名人效应”以及教师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来唤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2.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

为了保证阅读的效果,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其中鉴赏名著的活动必不可少。对语言经典、文字优美的名著,可采用手抄报、朗诵会等形式进行鉴赏;对情节生动、故事精彩的名著可采用故事会、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鉴赏;对思想性强、内涵丰富的名著,教师则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鉴赏指导。此外,还可采用让学生写“读后感”,并推荐在墙报、班刊、校报等处发表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辩论会、知识竞赛、讲故事、名句朗诵等形式,检测他们阅读名著的效果。比如七年级时让学生读《 伊索寓言 》。寓言短小精悍,没有多大的阅读障碍,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其寓意,就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检测。总之,名著阅读后的检测十分重要,这并非多此一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实现二次阅读。当然,检测的方法应多种多样,切忌死板、单一。

3.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条件保障,这个条件保障概括起来是“三个保证”。首先,要保证阅读的时间。基本思路为“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营造氛围,以此来带动他们课外的阅读。在课外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充分利用各个假期,尽量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布置阅读任务。其次,要保证认识到位。这个“认识”,指的主要是任课教师和家长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语文教师要热情沟通,耐心讲解,努力提高他们的认识,只有当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认识提高了,误区消除了,他们才能成为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有力臂膀。再次,要保证书籍的来源。名著除了从图书馆借阅,更主要的还是要学生自备。学生在购买前,教师要引导他们购买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原著,尽量不买简写本、改编本。如条件有限,可以合作购买,互相借阅。总之,对于学生在名著阅读道路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替他们解决。这样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在书桌前端坐下来,有足够时间捧起名著,细细品味精神大餐。

篇4

关键词:认知过程;高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0-0014-03

教科书改革与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以下简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是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作为教科书重要组成部分的练习系统必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内容。安德森等认为认知过程依赖于它所用的教材,以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名著导读”的练习“思考与探究”为例,参照安德森“认知过程维度”,对“思考与探究”进行分析,以期为语文教科书建设和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运用安德森认知能力完善分类学,从认知过程维度对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名著导读”的练习进行分析,即对练习中题目描述预期认知过程的动词加以区分。泰勒认为“称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照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称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目标称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具体做法是:把题目中的每一个行为动词划分为一个认知活动点,然后依据安德森认知过程维度,按照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大类认知类目及其十九个亚类,对“名著导读”中的“思考与探究”的题目进行归类,并统计其题目的认识活动点的数量、比例,进而描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名著导读“思考与探究”的认知类目状况,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和统计结果进行反思讨论,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工具

安德森等认为教学目标旨在促进保持知识和迁移,在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的基础上,把原来一维的认知分类修订为认知维度、认知过程维度二维。认知过程是指学习者头脑内部对不同知识的认知操作,相当于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过程维度包括六大认知类目十九个认知过程亚类:(1)记忆: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信息,包括再认、回忆;(2)理解:从口头、书面和画面传播的教学信息里建构意义,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3)运用:在给定的情境中执行或使用某程序,包括执行、实施,执行即把某程序运用到熟悉的任务;(4)分析:把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联系以形成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包括区分、组织、归属;(5)评价:依据标准或规格做出判断,包括核查、评判;(6)创造:将要素整合为一个新的内在一致或功能统一的整体(“产品”),包括生成、计划、产生(创造)。

二、结果与分析

(一)名著导读练习中认知过程维度各类目练习题概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名著导读板块的“思考与探究”共30道练习,依据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的行为动词可以细分为51个子问题,分析如下(见表1):

安德森等认为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目标是促进知认保持和迁移[1]。在六大认知类目中,记忆与保持密切相关,其余五个类目与迁移联系紧密。不难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练习中没有属于促进保持的“记忆”认知类目的题目,全部是属于促进迁移的题目。其中,属于“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五大认知类目的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比分别是43.14%、5.88%、5.88%、17.65%、1.96%,各认知类目的题目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差别大(见图1),理解类题目比例最大,其次是分析类题目,创造类题目比例最小。从认知过程的十九个亚类来看,题目在各个认知过程中分布是不均衡的,除再认、回忆、核查、生成、计划五个认知过程外其他亚类均有题目,其中以“说明”比例最高,占21.57%,“区分、评判”比例相当,均占17.65%,其他认知过程类目的练习比例较小、差别不大。各认知类目中不同认知过程中练习的分布、比例不同,有的认知过程中没有题目,如记忆类目中各认知过程下均没有题目,创造中生成、计划没有题目,评价中核查没有题目;理解类目下,说明认知过程的比例最大,其次为解释,其他认知过程亚类的题目差别不大;运用中执行多于实施;分析中区分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组织和归属。

(二)各类目在每册教科书中的概况

分析可见:各类目在每册书中的比重差别大,且分布不均衡(见图2)。理解类目的练习题在每册的比重都是最大,其次是分析类目的练习题。且分析、理解类目练习题的比重都大于等于评价、运用、创造和记忆类,但是这两种类目的练习题在每册中所占的百分比不是逐年增加的。五册教科书中,评价类练了必修1和必修3外其他册都有,且数量变化不大;运用类练习仅有两个,创造类练习仅在必修3中有一个,没有记忆类练习。

(三)分析与反思

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有诸多的好处:它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可以让学生们了解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品位。那么有这样多的好处,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量,现在通用的各种教材里面都相应地有关于名著导读的栏目,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外名著,以便于使他们爱上这些名著。在近年来的中考中,实行新课标的实验区相继出现了关于名著导读的题目,这些题目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有的是要求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整篇名著的故事情节,有的是要求同学们来介绍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还有的是要同学们对于名著进行一点点的点评。那么之所以名著阅读要走进教材、走进中考,它的根源在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质和量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每册教材也都规定了学生本学段必读的名著篇目及相关导读内容。可见,新课程设计“名著导读”栏目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然而,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冲出“少慢差费”的怪圈,教学中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方法不当,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的状况更令人堪忧,完全不能完成《标准》中的要求。我们实际教学中出现许多与《课标》相悖的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也容易忽视“名著导读”教学。一般会让学生自行多看几遍,为了应付考试,在期中、期末等大考之前就“简介和评价”,“精彩选段”部分跟学生讲一下,划一下重点,根本不指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很难保证,名著阅读更是极其贫乏。学生阅读兴趣本身就不浓,许多学生一看见厚厚的一本书,就产生畏惧心理。一些年代久远的名著所写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情感无法激起学生们的阅读欲望。加之,学生生活阅历尚浅,领悟不了其中蕴含的情感,根本无法和人物形象深入对话,体验不到阅读的快乐。还有就是学生时间不够,农村初中生虽有寄宿制,在校时间长,但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少,课业负担重,没有阅读时间。总之,教师对“名著导读”的漠然,学生对名著阅的贫乏,再者书籍资源的稀少,“名著导读”教学根本就是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那我们应怎样解决问题,走出困境,让学生真正享受名著阅读的快乐呢?

一、老师应高度重视“名著导读”,做好指导

人教版教材中“名著导读”栏目的设置,体现了国家将名著阅读已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旨在引导一种健康理性的阅读风气,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深刻认识到“名著”中人性的光辉,对学生成长,人文素养养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名著中情节、语言的运用,对学生阅读、写作有着莫大的帮助,比单纯的技法指导有事半功倍之效。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阅读。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气质修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个性和人格。教师文学底蕴的深厚,决定了教学的高度。教师也应经常阅读名著,提高自身文学修养,与学生交流,带动学生激情,提高名著阅读数量和质量。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前提。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便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可以精心设计导语,抓住学生情趣激发点,点燃名著阅读导火线,让学生在兴奋中阅读。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精彩视频片段,从网上下载如《品读》、《百家讲坛》《人物》等精品栏目,通过视觉,听觉刺激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近的作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初中生可阅读简易读本,降低阅读难度,这样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学生容易接受。当然,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多种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之中足够重视,主动引导,便一定能有更多适宜于学生的激发兴趣方法。

三、学校要着力营造“读名著、讲名著”氛围

学校应组织开展读名著、讲名著中的故事等主题活动,开展好“经典诵读”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阅读名著后有收获和提高。全校养成一种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生课业量相对减少,统一上课时间相对缩短,学生的晨读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相对增多了。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晨读和课外活动以及晚自习时间,安排其中一部分时间开展读名著、讲名著中的故事等主题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可分小组进行,教师流动监督、指导,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也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竞赛、演讲和读书讨论活动。长期坚持,就能促进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从而激发兴趣,形成习惯,既积累知识,丰富大脑,又能锻炼语言组织、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当然,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家长不要把学生禁锢在作业中。教育主管部门应支持和资助学校,要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多添置一些中外名著等书籍,充分利用好图书资源。

【参考文献】

[1]《用多种方式引领学生阅读名著》

篇6

关键词 导读;导读课;课外阅读

一、激发兴趣,引导“我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前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导读的目的之一就是导趣。这不仅体现在求知和学习的层面上,而且还要体现在心理的层面上。也就是说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心理需要。

(1)精选优秀读物,激发其阅读兴趣。在《一百条裙子》的导读中,教师从谈话激趣开始,引发孩子的阅读期待。在上课伊始问孩子,你拥有多少条裙子呢?有一个小女孩说她拥有一百条裙子,你相信吗?孩子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往往是不敢相信,因为他们会以为那是真正的一百条裙子。就这样,他们的阅读的欲望被激发,深入阅读也就顺理成章了。

(2)利用媒体资源,激发阅读兴趣。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电视、网络以排山倒海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年龄、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孩子对直观的、生动的多媒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春光灿烂猪八戒》,孩子们看得前仰后合,都觉得猪八戒很可爱,这时教师可告诉孩子,吴承恩的《西游记》写得可精彩多了,除了猪八戒,唐僧、孙悟空等在作者的笔下更是活灵活现,教师可推荐给孩子少儿版的《西游记》。

(3)以成功的典型引路,使孩子心有所动,兴从中来。《一百条裙子》这本书,每读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教师在课始就跟孩子说,这本书老师已经读了三遍,今天和孩子们继续读第四遍,第五遍,相信会有更多的感受,更多的收获。

二、巧妙切入,引导“读什么”

1.以“情节内容”为切入点

故事情节是吸引孩子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选择精彩的内容情节串讲,以“情节分享”贯穿始终。如《一百条裙子》的导读中,就主要选择了这样几个章节:“旺达为什么被人嘲笑”、“旺达为什么伤心地转学了”和“旺达为什么令同学刮目相看”。使孩子既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对旺达的可怜和可敬有所感知,并能带着这样的情感基调兴趣盎然地去阅读整本书。

2.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

人物形象鲜明(众多)的作品,我们可以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的导读设计不仅引发孩子的阅读欲望,而且引导孩子在阅读作品时随着人物命运变化的过程加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一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均个性鲜明,性格丰满。导读一开始,教师出示书中描写桑桑的小故事:把家里的橱柜的腿都锯了,改装成鸽笼了,妈妈气得不行。用家里的蚊帐到河里去抓鱼。夏天最热的时候,把棉袄穿在身上,因为他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棒冰裹在棉被里不会化,可能夏天穿得越厚越凉爽。有一次,把爸爸最珍贵的荣誉本拆了,装订书本。读着这些小故事,当兴奋和微笑写在孩子的脸上时,教师问孩子: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调皮的孩子是谁呢?他还做了哪些事情呢?既而扬起《草房子》:书中还有许多和桑桑同龄的孩子。他们都在书中等着你们!

3.以“作品语言”为切入点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经由语言的通道,孩子找到了进入作品的途径,在语言的曼妙境界里感受形象,领悟情感,为精神增色。不同作家的作品晖映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导读时,可以从精彩语言、特色语言入手,“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教师可以声情并茂朗读精彩片断,带着孩子初步感知作品语言,也可以和孩子互动,师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在朗读中迈入语言的殿堂。

三、方法渗透,引导“怎样读”

导读课仅仅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还要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孩子怎样阅读一本书,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采取讲述和大声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导读,“讲述”是用精彩的叙述性语言把章节内容经过概括后生动地讲给孩子听,而“大声读”则是有选择地把精彩片段念给孩子听,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了解内容情节,又对语言风格等有所感知。

(1)观察封面。在指导孩子看封面图时让孩子了解小女孩住在荒凉的山坡上的一座简陋的房子里,感受到小女孩的孤单和贫穷。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疑问:这样贫穷的女孩为什么会有一百条裙子呢?这样激发了孩子想看这本书的热情。

(2)自主阅读。教师适当地选择几个章节,让孩子自主阅读,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不要避免像“交流课”那样把主旨内涵都提炼出来,局限了孩子自我阅读时的多元理解与感悟。更不能像课内阅读课那样,要求有深刻的感悟,因为,儿童文学是在快乐中感动孩子的,只要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就行了!

篇7

名著的阅读想要有收获,一定要讲究阅读方法,而学生因为受到主客观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很难把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一来,想从阅读方面获益就成了一个较大的难题,而教师的引导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那么,教师的“导”该从哪几个方面去着手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不能仅为考试而阅读,阅读的目的在于阅读本身,而阅读的动力则在于对阅读本身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读书时,无需分课内、课外,无需分大俗、大雅,而应尊重学生的阅读爱好。作为高中生,他们的好奇心理、探究心理又面临着一个大爆发的阶段,一些神话故事类的作品可能会引发他们极大的阅读兴趣。比如,希腊神话中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世界的起源,英雄传说等故事内容都可能引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当然,尊重学生的阅读爱好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放任自流,我们老师可以帮忙学生做最基本的引导:只要思想内容健康,行文规范绝少错误,任何报刊书籍都可以去读。因为阅读达到了一定的量,就一定能摸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对于大部头的名著,其密密麻麻的字迹,厚重的分量往往会让学生望而生畏,老师可以尝试着给学生进行名著“导”读。名著因为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学生的阅读爱好也各自不同。比如,《三国演义》吸引的读者基本是男生,作品中一个个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之间的心心相惜以及一场场描写得十分精彩的战役,这些都让男生恨不得化身于其中去驰骋、去厮杀,最终成就自己的理想;而《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故事以及作品中大量的好词好句吸引的则是感情相对细腻的女生,因此不可能一开始就布置学生必须读某某几本名著。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着让不同的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名著、各自喜欢的人物进行解读分析,然后在课堂上作精彩的讲解。例如,在组织学生读《红楼梦》之前,我先找了一个对《红楼梦》很感兴趣的学生,让他对其中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探究分析。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对林黛玉如是评价:“黛玉是一个水边的女子,她有着如水般的灵动,如水般的圣洁,如水般细腻的情感,用水来形容黛玉,不为别的,只为她那不尽的泪水……”最后他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解更是博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对其他同学所读的名著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就有了再继续从头细读的欲望,这样就达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的目的。

二、学会精读

因为课外阅读时间的限制,因为理解能力的局限,很多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时往往是粗略地、走马观花地阅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习惯。这样就难以从阅读方面获益了。

要让学生学会精读。精读是其他所有阅读方法之基础,学会了精读,掌握阅读本领才会成为可能。当然,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对所有的作品进行精读,那么学生在阅读课本中的名著节选等美文时,因为有老师的指导、有同学的交流,就一定要进行精读。比如,选入课本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之外,还应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布局谋篇(处处埋下伏笔),甚至文章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手法(大量的细节描写)等方面作精细的分析鉴赏。只有在课堂上进行反复的精读训练,学生才能够学会精读,才能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时去阅读鉴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朵朵奇葩。

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消遣活动中,阅读无疑是最高尚的。”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尤其少年人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名著作为整本的书,有着一般文章所没有的深厚内涵和复杂结构,需要学生调动各种阅读技能和知识积累,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思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因此,教师对名著的“导”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语】课标  名著   阅读

 

初中语文每册后面都有名著导读,名著导读推荐的都是文学名著。那么什么是文学名著呢?

文学名著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充满着浓厚的文学意味和人文气息,蕴藉着跨越历史时空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首先,文学名著应当是进步的,催人奋进的。文学名著素来被视为一个国家文学的精神所在,它是时代民族生活的艺术概括,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文学名著有着高雅的审美情趣,独特的艺术开拓,是人们生活的指南,理想的寄托;文学名著是理想、正义等精神的化身和社会时代的代言人,充满了对人类精神价值和终极关怀的不懈追求。其次,文学名著具有潜在的强大的文明动力。人类历史不断超前发展,但人们对理想、正义、幸福、美德的追求是永不间歇的,文学名著就是理想、正义、幸福、美德的载体。譬如:阅读《论语》会告诉我们如何做人,阅读《傅雷家书》你就懂得怎样教育子女,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你会知道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与之搏斗,阅读《巴黎圣母院》你会知道什么是美和爱 ......

因此,初中语文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在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都有名著导读,如初中语文人教版的每册语文书后面都推荐了二三部文学名著让学生阅读。由于中考语文试题中考查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分数只有三五分,因此长期以来,许多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课标规定的文学名著阅读持冷漠态度。有些语文教师不要求学生买名著阅读,只要求学生把语文书后附的名著导读节选的精彩片段读一读。有些语文教师不问不管,认为名著阅读是语文课本的附属物,不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自己把阅读课文和习作训练上好即可。

我认为文学名著是古今中外长期考验认定的优秀文学作品,它语言规范、流畅、精当,内容、思想情感健康积极向上,以形象的文学语言、鲜明的文学形象教育人,激励人。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应该很好地指导学生阅读好课本后推荐的文学名著。学生读好它,一方面能规范、锤炼他们的语言,增强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在人生之初,可塑性强,受到文学名著中主人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能心怀大志,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语文课本后面的文学名著阅读属于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师不应该袖手旁观,也不应该只让学生泛泛读一读,浅尝辄止就算了。而应该指导学生去读,把课标规定的文学名著阅读落到实处,让学生读出成效来。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落实新课标规定的文学名著阅读呢?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七年第一学期一开始就让学生购买课本后推荐的名著,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做到周周阅读。让学生采用泛读和精读两种方法进行阅读(自己认为精妙的词句段落要精读)。精读中要做批注,即结合语言环境对自己有感悟的词句段落进行赏析,赏析的角度有:修辞方法的作用、写作手法、语言特征、文章结构、思想情感的表达等等,学生自选角度。教师对学生每周读的页数作出规定,并定期收上来检查阅读情况,用甲乙丙打出阅读等级,表扬读得好的,鼓励中等的,批评并帮助读得差的。从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寒假开始至九年级第一学期的寒假 ,提前让学生购买下学期语文书后面推荐的名著,利用寒暑假并按老师要求的去读,把它作为一项假期语文作业。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学生每读完一部名著,教师应要求他们写读后感,只选一个角度写好即可。要么从思想内容角度写,要么从写作手法角度写,要么从语言运用角度写 。学生写后,老师批阅,把写得好的读后感放在班内朗读、点评,以便其他同学借鉴。这项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又使他们获得了精神食粮。譬如:读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有位同学写了《冰心奶奶教会了我写现代诗》的读后感,文中写道:写现代诗并不难,只要你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就容易捕捉到生活中刹那间的灵感,然后用三言两语书写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读起来有意味即可。还附一首小诗来说明。

     友谊

友谊犹如田地里的禾苗,

不除草,施肥,浇水,

它会瘦弱,枯萎,消逝。

友谊的禾苗

需要呵护,滋养。

读了法国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有同学写了《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幻小说》的读后感,文中写道:凡尔纳有非凡的想象力,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如临其境,还对现在的海底潜艇做出了预言,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因此科幻小说一定要有想象,要有符合科学原理的想象,才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

读了英国夏洛蒂.勃朗特写的《简.爱》,有位女同学写了《女性美不在容貌而在品行》的读后感,文中写道:简爱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感情和自尊自爱自强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我们女生应该向简爱学习,学习她的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品质。在现在读书的黄金时期,不要注重外貌,好穿好打扮,应趁着青春年华勤奋学习,为将来自己能自尊自强地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召开读名著交流会。当学生读完一部名著,写完读后感之后,教师主持召开一次读名著交流会。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确定一个主持人,负责交流。每位同学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论自己感悟最深刻的。每组评选一位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讲解,最后老师以高屋建瓴的方式,把自己和学生与众不同的感悟,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深刻解读,进而达到师生互动交流。这项活动,既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又开阔了学生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演讲能力,还能使他们广泛汲取文学名著的精神养料。

例如:学生读了傅雷的《傅雷家书》,开了一次读书交流会。学生们只会从父母和子女建立朋友关系的好处去谈读书感悟,这与他们认知水平有限有关。傅雷挚爱儿子,以朋友式的口吻教育儿子怎样做人,我从四个方面给学生谈论:1、事业,要不断精钻。2、婚姻,要志同道合,宽容体贴。3、家庭,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4、处世哲学,要有旷达的胸怀。学生不但获得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再如:学生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开了一次读书交流会。

学生能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发表富有个性化的谈论。有同学读了《范爱农》发表了《爱农悲在社会,更悲在自己》的演讲。其中讲到:爱农悲在失败的社会没有他的用武之地,更悲在他自身。在逆境中没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抗压力太差了。他是留过学的人,在家乡把私塾教好也能混碗饭吃。再不行,凭自己高大的身体种几亩田地,也能养家糊口呀!而爱农不能,他遇事不顺就一味发牢骚,发牢骚能解决问题吗?发牢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使他越来越糟糕。

篇9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阅读是它的起点。因此,要求教师的“导” 要有充分的针对性,而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是实现教师、学生、名著三者间互动的有效交流方式,阅读评价则是检测阅读效果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阅读教学;导-学-评;合作;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74-02

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与之相应的阅读教学也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获得自己探究和发现的喜悦。但是,现实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名著导读教学,常常让高中语文教师无所适从,而名著导读课则往往沦为学生重量不重质的课外自读方式,有些学生甚至不读原著,只看故事梗概,这样,从文学作品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与发现就无从谈起。

针对这一尴尬的阅读现象,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课题研讨交流,收获很多,笔者通过所在课题组的教学研讨活动,对高中语文“导—学—评”阅读教学模式下名阅导读教学的实施途径有了一些认识。

一、名著阅读学习小组的建设

福建语文教学高中阶段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主要有七部:《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子夜》、《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这七部名著涵盖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不同阶级的人物众生相,内容丰富,但学生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兴趣却并不大。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阅读、个性阅读的渠道,给教师提供一个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搞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学习小组的组建宜以“互助、互补”为原则,以便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每组成员以六人为宜,并要注意各小组间语文能力的均衡,以利于推动小组间的竞争性阅读。小组成员由师生共同选出。组长由组员推举、自荐产生,并负责语文教师与同学间的阅读沟通工作,进而更好地激发每个组员的表达欲望。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各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让组内成员更好地分享名著阅读快乐,激发每个成员的阅读热情,可让各小组自拟组名,组织“最优点评”、“最佳团队”等评选活动。例如,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每个小组的组名都各有特色,像“凯旋在子夜”、“分久必合”、“一家人”、“圣母院的歌声”等,甚至有的小组每个成员都仿照大观园诗会模式自取雅号,如“学中仙”、“思无邪”等。

名著阅读学习小组的有效建设,是高中语文“导—学—评”阅读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二、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名著因其篇幅长、容量大,不可能在课堂45分钟内读完,因此,指导学生积极、持续地进行课外自主阅读是名著阅读教学的起点。

首先,教师可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在学生阅读名著前设定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解答问题的热情跳进名著阅读的殿堂。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就设置了三个开放性的阅读问题:①贾宝玉与现代青年间的异同点?你有贾宝玉身上的哪些特质?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红楼梦》中一些诗、词、曲的隐喻义,并与结局作对照,发现其中的联系。③红楼女性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几个?为什么?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有针对性地获得发现的、思考的乐趣。而这些与乐趣又能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持续阅读,为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交流做思维上的准备。

其次,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进行“圈点批注”,让学生在读书时也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化旁批,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课外交流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的书中密密麻麻地批注着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例如,有学生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理解为:曹操形象的塑造最贴近生活中的人性,他既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又有多才多艺的一面,既能写诗作文,又能指挥作战,因此他的形象塑造更接近真实。

再次,指导学生“反复看”。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或不甚了解的部分反复阅读,不断深化对名著的理解。有的学生说自己因为对《红楼梦》的喜爱而反复阅读其中的经典情节,发现阅读感受常读常新,而且因对其人物情节的熟悉,在写作时不由自主地引经据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合作品读、学习

在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讨论,是实现“学”与“评”的有效手段。

首先,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讨论氛围。课堂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思维含金量。教师可在课上设置质疑环节,引导各学习小组讨论可解决的问题,提交组内讨论却未能解决的问题,让全班共同讨论。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交流中的“首席”作用,通过恰当地点拨、充分地鼓励、积极地评价,创造性地引导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讨论积极性,不时穿学习活动,如让各学习小组组织名著知识竞赛、演讲、精彩情节再现等实践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思考、感悟,充分领略从名著阅读中获得的成功与喜悦,从而获得一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快乐。

其次,师生的质疑、答疑是课堂合作阅读交流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质疑。例如,在课堂合作阅读《红楼梦》一书时,有的学生质疑:“《红楼梦》一书大多笔墨实际上也不过在对日常生活琐事进行描述,为何却成为流传百年的名著?”有的质疑:“秦钟这一角色似与全书主线无关、他的存在有何意义?”有的质疑:“如果林黛玉没有死去,贾、林二人有可能成就姻缘吗?”课堂上,一个提问引发另一个疑问,如此,学生的思维更活跃,阅读热情更高涨。

另外,教师的答疑与解疑要有启发性、渐进性,不必一步到位。要留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思考,同时让其他学生酝酿回答,让课堂留有一定的空白,以此显现名著阅读的效果。例如,在针对学生的质疑“如果林黛玉没有死去,贾、林二人有可能成就姻缘吗”时,笔者提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与爱情所考虑的问题一样吗?”回顾《红楼梦》中贾、林的爱情中考虑的问题与家长们考虑的问题,把思维之“球”再传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思考,并在讨论交流中针对相关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打造高效、愉悦的阅读教学课堂。

四、阅读成果的展示

本环节是针对课堂交流中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果,让组间同学整理、分享阅读的成果。让那些或受到他人问题的启发而拓展开去的阅读体验,或在自读时形成的个性化解读,或在交流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或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新思维火花得到充分的展示。展示者可以是学习小组组长,可以是推举产生人员,也可以是小组全员参加,轮流亮相。同时,展示的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同样以《红楼梦》阅读为例,在展示《红楼梦》阅读成果的时候,有的学习小组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有的以诵读的形式,有的以报告的形式,有的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各具特色、各有创意。

五、课堂阅读评价

评价环节主要由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组内自评由小组长组织完成。教师的评价应客观,防止全褒或全贬的评价语出现,同时要能及时捕捉各组展示的问题点和闪光点,力求评得学生心服口服。在《红楼梦》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笔者和学生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并就“《红楼梦》中人的个性与时代特点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一番深入的探讨,一起归纳了几个经典情节中的人物个性,评选出最佳小组与个人。该环节重在促进参与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总之,“导—学—评”阅读教学模式下名著阅读教学的各个实施途径并非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导—学—评”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可操作的阅读教学模式,该阅读模式的实施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永彬.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J].考试周刊,2009,(31).

篇10

沈杰

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还应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 兴趣导入法: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 典故联系法;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 巧设谜团法: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 设题助读法: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五、 分段承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