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范文
时间:2023-03-30 01:5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地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题型回顾】
例1 (2014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1)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解题思路:(1)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该国位于南美洲。
(2)徐州(约34°N,117°E)与甲国首都(约10°N,67°W)同样位于北半球,徐州向东与甲国首都经度相差176°(180°),为优弧,距离长。因此最短航线应该向东,即穿越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人大西洋,而非向西经过印度洋再抵达大西洋,因此不会经过A、B、D三处。
答案:(1)D(2)C
例2 (2014年高考海南地理卷)某年3月P地(位置见图2)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1)~(2)题。
(1)图2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P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解题思路:(1)由于日本东部有自西南流向东北的日本暖流经过,其会将P地核泄漏物质顺着洋流带到丙地,因此C正确。
(2)P地位于日本附近,根据板块构造学说,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答案:(I)C(2)A
【解题准备】
1.东亚
考点解读:由于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到内陆气候的海洋性特征越来越弱,而大陆性则越来越强;受气候变化和地形的影响,沿海地区多为种植业,而内陆地区多畜牧业;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地区间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由日本、韩国向中国东部地区转移,以及由中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一是通过经纬线(度)定位。与东亚地区相关的重要经纬线有30°N、40°N、90°E、120°E、130°E。二是通过特殊地理事物定位,如蒙古包、朝鲜族服饰、日本樱花等。三是通过区域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如标注“8844.43米”的山峰为珠穆朗玛峰;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位于34°N等。四是利用某区域的轮廓和形状进行定位,如主要国家(中、日、蒙古等)的大致轮廓,以及比较典型的海峡、半岛、岛屿、边缘海的轮廓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①原因、现象(问题)的分析。②区位因素(条件)的分析。③意义、作用(影响)分析。不管是对哪方面地理要素的分析,都应遵循“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原则。如分析“东亚水稻种植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学生可以从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生产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等方面分析。在综合评价中要注意用辩证的观点展开。
涉及区域发展的有关问题,重点是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与解决措施,如东亚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学生需要首先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方向,然后比较产业转移对各区域环境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答题。
2.东南亚
考点解读:气候是影响热带经济作物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地缘相近、文化相似、经济互补是东盟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区位优势;经济、地形、地质等是建设泛亚铁路必须考虑的因素。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据经纬度定位。东南亚地区位于赤道两侧,10°S~25°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②据海陆位置及轮廓定位。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其中马来群岛为世界最大群岛。“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热”“湿”,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上游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从而形成平原;马来群岛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工业发展迅速,但以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旅游业发展迅猛。
3.南亚
考点解读:①三大地形,即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②两条河流,即恒河、印度河。③三种气候,即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另外,科技和人才、交通、环境、政策等是亚洲“硅谷”――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布局的重要区位因素。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10°N~30°N之间。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①比较南亚和东亚季风的成因。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亚季风的成因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分析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水稻为例:分布于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对应的自然条件是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③综合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如以恒河三角洲为例,分析其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4.中亚
考点解读: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是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由于人类活动不当,里海、咸海生态危机加剧。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掌握两条重要的经线,即60°E、70°E经线。②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中亚多内流河、内流湖,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中亚地区整体地理环境特征是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多草原、荒漠、内流河(湖)等景观。但是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自古以来为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且资源、能源丰富,我国与其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咸海面积缩小、荒漠化加剧是该区域发展中典型的环境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候异常等方面加以分析并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5.西亚、北非
考点解读: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间,还有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且以游牧为主;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有利的灌溉条件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根据特有的地理事物定位――“三洲五海之地”。②根据经纬线定位,如30°E、40°E、50°E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①对区域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如西亚的区域特征可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高原为主的地形(伊朗高原);炎热干燥的气候;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以畜牧业、灌溉农业为主;阿拉伯国家。②分析问题时要抓住要害,如石油资源丰富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本区域纷争不断的关键因素。
6.撒哈拉以南非洲
考点解读:以高原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泛;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借助特殊的地理事物定位,如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本区域环境特征可以用“高原大陆”“热带大陆”“黑色大陆”“富饶大陆”“贫穷大陆”加以概括并分析。区域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其解决途径包括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7.欧洲西部、东部和北亚
考点解读:拥有最广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区和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海岸线曲折,平原广阔;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世界上的河流,莱茵河航运最繁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乳畜业(英国)发达,种植业(法国)发达;鲁尔区是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代表。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掌握两条重要的经线,即0°经线,20°E经线。②利用某区域的轮廓和形状进行定位。如法国轮廓形似一个六边形,亚平宁半岛轮廓形似一只马靴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方面,本区域是世界上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范围最大的地区,学生可以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人文环境方面,本区域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无论是工业区位还是农业区位,学生都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考虑。如该区域乳畜业发展的条件包括海洋性气候适宜牧草生长、交通便捷、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技术先进等。
8.北美洲
考点解读:南北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对北美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深远;农业已经实现了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商品谷物农业具有代表性;工业(美国)由老工业区向新工业区扩散。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掌握两条重要的经线,即120°W、90°W经线。②据地理事物定位,包括五大湖轮廓、南北向山脉(如落基山脉等)、树枝状河流(如密西西比河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一方面,北美大陆气候相对湿润,同时多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其原因可从地形、气流运动等方面考虑。另一方面,北美经济发达(需特别强调的是美国的工业化、农业化、城市化进程),其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
9.南美洲
考点解读: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其东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利用经纬线定位,如60°W、赤道、南回归线。②据地理事物定位,如亚马孙水系、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南美洲的气候可以用“暖”“湿”来描述,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考虑。分析区域发展问题时应关注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0.大洋洲
考点解读:岛屿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三大类型。澳大利亚东、中、西部地形不同,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墨累-达令盆地有混合农业分布,但水源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羊毛、小麦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工矿业发达,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根据经纬线定位,如120°E、150°E、180°经线、南回归线。②根据地理事物定位,如日界线、大堡礁、三大岛群(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大陆轮廓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澳大利亚是全球唯一的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其原因可从地形、洋流、盛行风向方面考虑。至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则需要分析其生产特点,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对其他区域有何借鉴意义。
11.南极洲
考点解读:地球上位置最靠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资源和科研宝地;冰雪高原,寒极风库。
解题方法:(1)区域定位。①根据纬度定位,如南极圈、南极点。②根据地理事物定位,如极地东风、西风漂流、企鹅等。
(2)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学生可以据“冷”“干”“高”“风”四个字全面理解南极地区的区域环境。南极开发过程则应强调环境的保护与持续发展。
【命题预测】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考查全球重大热点、焦点问题所出现的区域,如对西欧、东亚、美国综合地理环境的分析和比较,以及人地关系中存在的人类不合理利用问题、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等。
2.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运用区域地图、联系图和表格、文字等材料,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都有出现。
3.从能力考查上看,重点考查学生读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并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的能力。
【能力测试】
(原创)以色列是世所罕见的自然条件恶劣的国家,但其农业不但满足了国内95%左右的需要,还大量出口农产品,并向世界上60多个国家输出农用物资设备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图3,回答1~2题。
1.影响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恶劣自然条件表现在( )
A.气候湿热、旱涝频发
B.热量不足、冻土广布
C.风沙肆虐、台风连连
D.土壤贫瘠、水源奇缺
2.以色列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交通
B.光照
C.技术
D.市场
(原创)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全长1020km,流域面积11.2万km2,多年平均流量875m3/s,年均径流量276亿m3。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73°20′~81°26′,北纬62°20′~67°19′。读图4,回答3~4题。
3.该河流( )
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
C.航运价值大
D.以雨水补给为主
4.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
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C.地形平坦,水能资源匮乏
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
5.(原创)据中国化工网2013年7月15日报道:全球排名前10位的化肥生产商、俄罗斯最大的化肥生产商Eurochem宣布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图5中②所在地)投资15亿美元建设合成氨-尿素综合厂,在美国和其他市场销售化肥产品。该项目建设期为4年,2014年可以最终做出投资决定,并确定项目规模和建厂位置。图5为美国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图5中B、D之间山脉走向的总体特点,并说明原因。
(2)从水运方面分析图中①城市发展的条件。
(3)分析俄罗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合成氨-尿素综合厂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
6.(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为“光伏产业”。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13年6月4日晚间,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宣布,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7月27日谈判达成友好解决方案。
材料三 欧盟某成员国轮廓图(图6)。
(1)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光伏发电有何优势?
(2)图示国家北部盆地成为世界重要农牧区的原因有哪些?
(3)图中甲处葡萄广泛种植的条件有哪些?
(4)图示国家北部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同属温带,但气候差异较大,请简要分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以色列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土壤贫瘠,这些都是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台风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国家。
2.C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发达的科技是其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3.B从河流水系发育形状可以判断该河流由南向北流。
4.A普尔河流域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漫长而寒冷,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且流域人烟稀少,电力需求也不多。
5.(1)多南北纵列分布。原因: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影响。
(2)五大湖之间修建了运河,大型轮船可以直接由大西洋经过圣劳伦斯河进入五大湖区,便于①城市客货运输。
(3)减少原料和产品运输费用;打破贸易壁垒,开拓产品市场;为俄罗斯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6.(1)①原料丰富,永不枯竭。②地区适应性强,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③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④建设周期短,发电成本相对低廉。⑤适用范围广,也适合家庭使用。
(2)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湿润,降水均匀;③科技发达,市场广阔;④劳动力素质高。
篇2
读下图,回答1~2题。
1.站在图中MN与XY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 )
A.a B.b
C.c D.d
2.若a、b、c、d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
B.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c、d将被水淹没
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
读下图所示岛屿,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两岛位于大西洋,②④位于太平洋
B. ②④两岛屿上主要居住黄种人,①③两岛上主要居住白种人
C. ①②④三个岛屿上都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D. 森林和水力资源都丰富的岛屿是②和③
4.四个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处有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
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
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关于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
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
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
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8.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据此完成9~10题。
9.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 )
A.耕地和水能 B.地热和耕地
C.地热和水能 D.硫磺和水资源
10.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可反映东京气候特点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1.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A 、B 、C 、D 、E 。
(2)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气候和 气候,试分析这里气候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
(3)图中C区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1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 瓦汗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付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m,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 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左下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右下图)
(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汗走廊放牧的原因。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篇3
2、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
3、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
4盐度最的海:波罗的海 。
5、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
6、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
7、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8、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9、最小的洋:北冰洋 。
10、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
11、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
篇4
巧比喻,让孩子喜欢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小孩子天生喜欢图画,只要他们觉得地图有意思、好玩,就很容易喜欢上。我经常有意引导孩子去观察地图,利用形象比喻让儿子对地图感兴趣,比如中国地图像公鸡、江西地图像个老头等等,慢慢地,孩子就把地图当成图画一样喜欢上了。
玩游戏,让孩子认识名称
有意识地选择地理玩具可以更早地诱发孩子对地理的兴趣。儿子喜欢玩拼图,2岁时,我们就买了块数较少的中国地图拼图;3岁时买的是按省分块、边界不清晰的木拼图;5岁时买的是按每个省分块的边界清晰的磁性拼图。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在这个过程中,对很多地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还经常用地球仪来做“指国家、猜国名”的游戏;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也常把路上出现的积水、缝隙等当作江河湖海,要说出一个江河湖海的名字后才能跨过去。
有条件的家长,在出差时可以给孩子写张明信片,最好是印有当地风光的明信片,并且写上对当地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感受等,让孩子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
小课堂,有问有答更好记
上幼儿园后,儿子特别喜欢上课,也喜欢模仿老师。所以我们在家里开设了地理小课堂,隔三差五地上地理课。内容有时是我们认为要向孩子介绍的基本知识,但更多的是根据孩子的提问来教学。儿子不仅喜欢上课、提问,还喜欢教学,所以他也常当地理小老师,来我们家的小朋友都“被上课”过,小表妹就是他最忠实的学生。
到处走,活用知识印象深
带孩子出外旅游时,可以把在当地的行迹都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让孩子将现实的环境和地图上的地名联系起来。多带孩子乘坐不同的公交车,包括专线、郊区线等不同线路,进一步激发他对线路、方向的了解。
经常鼓励孩子运用地理知识,出去旅游前我们会和孩子一起研究地图;去公园、游乐场等场所游玩,也会让孩子仔细研读地图和标志,让孩子帮忙找出合理的出行路线。
在游玩中,更要注意地理知识的非特定性的教授。比如我们带孩子去过黄河口,让他感受到水天不一色的直观景象,回到家再跟他说黄土高原对于黄河的作用;又带他去汉石桥湿地公园种树、观鸟等,让孩子了解湿地的地貌。
小故事,打开世界的窗口
篇5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篇6
世界气候类型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本部分内容是初中地理教学乃至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气候类型的判断更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之一,学会判断气候类型有助于学生学习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而且高中对这些知识仍然有要求,所以世界气候类型的教学和学习很重要。
但现实情况是世界气候类型的教学很难、很枯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不感兴趣,课堂上学生面对众多的地理景观图、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资料图和分布图,都会感到无所适从,再次感觉地理好难,气候好难,抱着这种心态听课自然效率低下,有的老师填鸭式教学更不利于学生接受,或者把气候类型的教学拔高,介绍气候类型分布的成因,学生学得很辛苦。
二、对世界气候类型教学的思考
1.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如下: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从课程标准可以知道这部分内容应该重点让学生学会气候类型的判断,一是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图分析气候特征;二是根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气候类型。所以进行这部分教学要注意解决这两个问题,通过读图、比较、归纳等手段让学生学会判断气候类型。
2.世界气候类型的教学策略。
(1)按照地球五带的划分学习各种气候类型
按照地球“五带”的划分学习各种气候类型,本节内容可以安排四课时,按照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及高山高原气候进行教学,最后可以安排一节习题课复习巩固。
按照“五带”划分可以让学生明确热带和寒带气候类型的典型特点,热带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终年炎热,而寒带因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终年寒冷,然后告诉学生热量带的界限是不固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过渡带,如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带是“亚热带”。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初步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共性。
(2)热带气候类型教学
先通过展示各种气候类型的景观图和“热带雨林”的视频,给学生一些直观印象,让他们列举各种气候类型的代表性动植物。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动起来,往往兴趣比较高涨,有助于接下来的教学。
为什么有这些景观的差异?引入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的学习。老师可以结合新加坡的气候特点介绍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全年多雨,每天午后基本都会有雷阵雨。经过新加坡的介绍,老师引导学生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然后老师归纳总结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气候特征=时间+气温+降水。一般来讲:
月平均气温>20℃可以描述为高温或炎热;
夏季月平均气温
冬季月平均气温>0℃可以描述为温和或温暖;
冬季月平均气温
月平均降水量>100mm可以描述为多雨;
月平均降水量
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描述其他几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并把这种描述方法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在学生学完热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之后,老师还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归纳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综合归纳能力。
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的异同点:共同点:全年高温,每个月平均气温均大于>20℃(反过来,每月气温>20℃可以直接判断其是热带气候类型);不同点: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最多,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最少,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都分为旱、雨两季,但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多,旱雨季更分明。
接着,展示“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介绍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入手,如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地区学生可以找到亚洲的西南部,非洲北部和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以及南北美洲西部沿海等,学生可以很容易观察这些地方被南、北回归线穿过,从海陆位置说,大多位于大陆西岸或大陆内部,这样学生就可以说出热带沙漠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的教学
老师先介绍亚热带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是温带的较低纬度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是它区别于温带其他气候类型的重要标志。
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一样不仅可以应用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画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的气候资料图,让学生在画中学,在学中画,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让学生画出这些气候资料图还有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可以更方便地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的异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些气候的特征。
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以按照分析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方法进行。
可以简单地按下列表格给学生总结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寒带气候类型和高山高原气候的教学
之前已经学习了九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本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老师给学生出一些气候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填空题即可。
(5)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可以出现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当堂检测,找出学生知识的障碍点,再加以突破,也可以让学生完成一整节气候类型的练习,补缺补漏,夯实基础。
3.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气候类型教学应该落实课程标准,落实图表,扎实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学会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对学生成长是很有利的。
篇7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1
一、本学期所做的工作
1、支持学校工作,积极完成任务。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组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教学计划;认真按时按质进行集体备课;积极落实教务处和年级组组织的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设教学公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在开学初针对高二、高三的学科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二本学期是复习和学习《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以及选修5《自然灾害及防御》的所有内容,学习任务较重,所以必须要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3、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的成员都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备课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方法,能够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中心备课人备出详案的基础上,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在网上收集到的或在别处得到的教学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二地理备课组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5、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教学大纲》、《高考考纲》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好课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6、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本备课组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利用辅导课和其他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你不教我不懂”引导成“你不教我也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自学教材的习惯,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立足高二,着眼高三,目标明确,稳打稳扎。
高二区域地理部分内容属于高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研、教学过程中,我们高二备课组始终坚持为高考备战的原则,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严格按高考要求讲授知识、考核学生,而且开创性地提出旧题新考,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扎扎实实抓规范。
8、重视定时训练,强化学生的考试能力和技巧。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双周星期一下午的第3节课作为地理的定时训练时间。为了认真培养、锻炼学生的考试能力和技巧,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备课组十分重视,每次定时训练前均要通过集体研究、讨论,确定命题内容、试题难度值,精心命制,确保质量。本学期在扣除节假日、阶段性考试时间外,共进行了8次定时训练,命题格式均按高考要求来进行(即12道选择题,2道综合题),定时训练后即时批改、即时评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和分班的某些个中原因,文科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或者是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的情况。
2、开放性题目学生的解答能力欠缺,学生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3、学生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较少,学生分析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今年努力的方向
1、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电化、多媒体等)改进地理课教学。
2、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使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进一步浓厚起来,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互助、互相关心,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再作不懈的努力。
总之,本学期我们高二地理备课组全体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大胆推陈出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备课组将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为乐山一中明天的辉煌再做贡献!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2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本学期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此刻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及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资料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我总教育工作的同时,进取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善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此刻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资料注入新鲜血液。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可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必须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善和完善。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做以下两个方面的总结。
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内容是地球和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这一次是直接接触,而七年级的学生是刚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对“地理”这个概念笔记模糊,地理又是中国的会考科目,分数带入总分,所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为本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改作业
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效果,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
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
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程度的,因此对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我都给他们以很好的鼓励,对完成不好得学生,并不是改完就了事,而是在旁边给予正确的解答。
篇8
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同,和谐共存。传统上在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
活动起源
1969年美国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1] 。
篇9
世界地球日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但每一届的世界地球日又都会确定一个宣传主题,你想知道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什么吗?你想知道每一届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020年第51届世界地球日主题: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历届世界地球日主题
2019
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
2018
珍惜自然资源 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2017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2016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2015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2014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2013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2012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2011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2010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2009
绿色世纪
2008
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07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06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5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4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3
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2002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1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0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1999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1998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7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6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5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4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3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2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1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0
儿童与环境
1989
警惕,全球变暖!
1988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7
环境与居住
1986
环境与和平
1985
青年、人口、环境
1984
沙漠化
1983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2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1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0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8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7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6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5
人类居住
1974
篇10
史地知识介绍文常介绍特定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增长读者见识,开拓读者眼界。介绍历史知识时常以时间为推移介绍其政权归属和朝代更替;介绍地理知识时常介绍特定 国家或城市的位置、气候、资源、山脉、河流和环境。
史地知识介绍文常见题型有:
1. 第一批定居者何时到达判断题
介绍历史知识的阅读文章常常介绍当地居民的历史演变,因此易出现第一批居民何时到达判 断题,这种试题常以When did the first immigrants come to…?或The first immigrant s came to… in.为设问方式,认真阅读各批居民相对应的到达时间不难作出准 确判断。
2. 特定居民移民目的判断题
介绍历史知识时阅读文章常常介绍特定居民移民时有何特定目的,如寻找宝藏、殖民侵略等 ,因此常出现特定居民移民目的判断题,试题常以Why did… come to…?或For what reas on did…come to…或The…came to…because…为设问方式。认真阅读分析原文对 特定居民移民背景信息的介绍不难找到答案。
3. 特定地名现在何处判断题
历史知识介绍文还经常介绍某一地点在历史上的更名情况,因此常出现特定地名现在何处判 断题。试题常以Where is…now?为设问方式。认真阅读分析特定地点在历史上的更名情况,追根求源不难找到答案。
4. 地理位置判断题
地理知识介绍文常常介绍特定地点的地理位置,因此易出现地理位置判断题。试题常以Where does…lie?或…lies…为设问方式,以小型地图为备选项。解题时应认真阅读分析原文,了解特定地点的近邻、山脉和河流走向及城市分布,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解答试题。
5. 特定地点气候判断题
地理知识介绍文还常分季节和地区介绍特定地点的气候特点,因此易出现特定地点气候判断题。试题常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month/season in…?为设问方式, 解题时应弄清特定国家/城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准确找出题干所指地点和时段的气候情况。
6. 特定季节人们活动判断题
地理知识介绍文还介绍不同季节当地人的不同活动,因此易出现特定季节人们活动判断题。试题常以What do…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in…?为设问方式。解题时应认 真阅读分析原文对不同季节人们不同活动的介绍,准确找出题干所指的活动。
【典型考题】
(一)
London’s Chinese community[社会] dates back to the 18th century, when a smallnumber of Chinese sailors moved to the city to work in Limhouse, east London. Astime went on, other Chinese people came to this area and Limhouse began to be known as“Chinatown”. However, London’s Chinese community remained very smallfor many years: at the start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were just 545 Chinese people in Britai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y farmers in Hong Kong lost their jobs and came to London. As Limhouse had been almost destroyed during the war, they settled[定居] in a different area―a part of central London near Leicester Square. Thisarea is now what Londoners call Chinatown.
At first, the new immigrants[移民] found it difficult to get jobs. In the 1950s, however, a small Chinese restaurant opened in London. Many British people visited it and said that Chinese food was wonderful! Suddenly, Chinese restaurants a nd take aways started opening in every part of the city. Instead of too littlew ork, the new Chinese immigrants now found that they had too much! They worked ascooks, managers or waiters. Most of them enjoyed their lives and arranged theirfriends and relatives to join them from overseas.
As time went by, London’s Chinese community became more and more successful.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original restaurant workers studied and worked veryhard. And most went on to get highly paid jobs. Many Chinese families left China town and moved to the more expensive outskirts. Chinatown, however, is still as lively as ever.
( )1. When did the first Chinese immigrants come to London?
A. In the 1950s.
B. More than 200 years ago.
C.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D. At the start of the 20th century.
( )2. Why did many Chinese immigrants come to London in the 1950s?
A. Because it was easy for them to get jobs there.
B. Because Limhouse had been almost destroyed during the war.
C. Because many British people enjoyed Chinese food.
D. Because their children could study there and get highly paid jobs.
( )3. In the 1950s, Chinese immigrants came to London and worked as _________.
A. sailors
B. farmers
C. sailors and farmers
D. restaurant workers
( )4. Where is London’s Chinatown now?
A. In the east of London.
B. In Limhouse.
C. Not far from Leicester Square.
D. Outside the city.
( )5.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if people live in the outskir ts of a city, they live _______.
A. in the village
B. far away from the city
C.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D. in the outer areas of the city
(二)
Dear Lin Tao,
How are you?Right now I’m watching the weather report on TV. It says it’s snowing in Beijing. But here, in Australia it’s summer!Our summer is in December, January and February. It’s really hot now. I like summer because my favorite sports are swimming, beach volleyball and surfing.
Our autumn is from March to May. Some trees turn yellow and orange, but many tre es are green all year round. The weather is warm and sunny. We often drive to the Blue Mountains to enjoy the fresh air!
Winter in Sydney starts in June and ends in August. The weather is not very cold. It never snows, but it rains a lot. Helen and I like to watch football games, even in the rain. Sometimes we go to a beach and watch whales swimming in the sea.
Spring here is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I like spring best. The weather gets warmer and everything begins to grow. Trees turn green and flowers come out. My family often have a barbecue at a park or on a beach.
What about the seasons in Beijing? I know they are really differen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different seasons?
Please write back soon!
Best wishes,
David
( )1. What’s the season now in Australia?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D. Winter.
( )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autumn in Australia?
A. It’s really hot.
B. It rains a lot.
C. It’s warm and sunny.
D. It gets cold.
( )3. What do they often do in winter in Sydney?
A. Go surfing.
B. Climb the mountains.
C. Watch football games.
D. Have barbecues.
( )4. When is spring in Australia?
A.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B. From March to May.
C. From June to August.
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 )5. What does David want to tell Lin Tao about Australia in his letter?
A. The time of different seasons.
B. The weather of four seasons.
C. Different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D. All of the above.
阅读理解答案
(一)
【导读】
长期以来伦敦的中国人居住地是如何演变的?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伦敦唐人街的历史变迁 。
1. B 原文首句London’s Chinese community[社会] dates back to the 18th century, when a small number of Chinese sailors moved to the city to work in Limhouse, east London.体现答案。
2. A 由原文第二节首句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y farmers in Hong Kong lost their jobs and came to London.可以得知答案。
3. D 由原文第三节可以推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移民来到伦敦是做饭店工人的。
4. C 原文第二节中…they settled[定居] in a different area―a part of central London near Leicester Square. This area is now what Londoners call Chinatown.体现答案。
5. D 由原文末节倒数第二句中的left Chinatown and moved to 和画线词的构词特点可以 推断画线词义为“郊外”。
(二)
【导读】
澳大利亚和我们处在两个不同的半球,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春夏秋冬完全颠倒。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奇特的地理现象。
1. B 原文第一节中But here, in Australia it’s summer!体现答案。
2. C 原文第二节中The weather is warm and sunny. 体现答案。
3. C 原文第三节中Helen and I like to watch football games… 体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