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合作范文
时间:2023-03-17 22:3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权合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杭州________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原股东为乙方和丙方,分别各持有杭州________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________%的股权,现乙方和丙方分别将其持有的部分股权赠送给甲方。其中,乙方赠送丙方________%的股权,丙方赠送给甲方________%的股权。股权赠送后,杭州________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如下:
甲方持有________%的股权;
乙方持有________%的股权;
丙方持有________%的股权。
股权赠送后,三方按照持股比例享受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但杭州________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在股权赠送变更登记前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公司资产均与甲方无关,甲方不享有任何权利,仍由乙、丙双方按照原持股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甲方只对股权赠送后杭州________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形成的新增资产及利润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的义务。
二、甲、乙、丙三方一致同意,将'杭州________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三、三方一致同意将杭州________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变更为:住宅装饰、设计,住宅精装修、简装修以及相关住宅装饰领域一切业务,兼营建筑装饰材料等。
四、本协议签订后,由乙、丙负责责成杭州________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办理以上事项的变更登记手续,甲、乙、丙三方予以协助。
五、股权赠送后,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为甲方的子公司,业务上受甲方统一指导,甲方在业务上全力支持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全面开展,甲方在其总公司(位置:________)无偿提供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间办公用房,便于工作联系。
六、甲方承诺:
(1)甲方不再设立与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业务相同或相近的子公司或分公司;
(2)甲方不再直接与其它同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业务相同或相近的第三方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若确有必要合作,甲方指令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第三方开展合作;
(3)甲方自己开发的或甲方承接的所有的住宅类装修(含住宅精装修、简装修等)甲方全部交由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办理。
以上三款所指甲方包括甲方总公司和甲方的子公司。甲方违反以上规定,应支付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违约金________万元,给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数额的,赔偿实际造成的损失;同时甲方自动放弃在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所享有的一切股东权利,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股东及持股比例恢复到股权赠送前的状态。
(4)甲方同意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可以直接以甲方名义对外承接其它甲方经营范围内的业务,甲方在业务联系、接洽等方面提供协助,非住宅类业务按甲方内部统一规定办理。
七、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浙江________集团________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备存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浙江__集团有限公司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篇2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 股权转让 估值
当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依然是吸引外资的最多的国家。国外的大银行已经在纷纷抢滩中国无限潜力的市场,中国的农村合作银行不仅要面临着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还要面临着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后,拥有先进管理思想和手段方式的基金证券公司与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挑战。其中在我国银行业股权转让的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大量资金进入后的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引资时股权转让的定价估值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的概念
农村合作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指农村合作银行通过银行产权的有偿转让,出让全部或部分股权给其他机构资者的行为。目前,在我国,银行股权转让的案例中,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基金机构投资者。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银行引进外资,股权转让不能超过25%的上限限制。根据定义,银行股权转让时,当出让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收购银行获得了被并购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实现了资产经营的一体化即构成并购行为。
二、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常用的估价模型
目前国际上对于银行股的估值方法主要有两类,即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包括账面价值模型、调整账面价值模型、股息贴现模型、现金流量折现法模型、市场价值法模型等。
1、账面价值法
账面价值法就是用历史价值减去折旧后的价值。账面价值法是一种静态的估价标准,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忽略了资产的收益情况,也忽略了实际中资产的市场价值的变化与波动。在银行业的股权出售估值计算中,主要是以银行的账面价值为依据。每股的账面价值等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除以发行的股票数。
2、调整账面价值法
为了使计算出来的价值更接近实际价值,我们需要对账面价值法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方法有:清算价值法和重置成本法。清算价值法指以企业在停止运营时于市场上出售相似或相同获利能力之资产所能获得之价格,即假定将资产直接变卖所获的资产价值代替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估计之价格。此种方法估计所得出来的价格通常较低。如果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的阶段,那么企业就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企业价值只能是公司清算时所有财产的变现价值减去负债及清算费用后的净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价值适用于比较特定的情况,否则有失公允。所谓重置成本法指企业如要重置或重制相似资产所须花费之数额。以重置成本来估计无形资产之价值,即是以企业重置或重制相同获利能力之无形资产所需花费之成本数额。来估计其价值。
3、现金流量折现法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制定股权转让价格的原理是估计交易后可增加的现金流量和用于计算这些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对未来各年增加的现金流量用该折现率进行贴现后相加得出受让方银行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
4、市场价值法模型
市场价值法制定转让价格的原理是先选出一些在业务和财务方面与标的银行类似的银行。通过分析参照银行的经营资料、财务情况、股票行情和未来展望,选定估价指标和比率系数,再据此估计标的银行的价值。可供使用的估价指标可以是税后利润、账面价值、主营收入、现金流量等。选择估价指标要熟知各指标对银行的经济意义,从而选择出对银行未来价值有影响的指标。并且在确定比率系数时要注意它在各参照银行的稳定性。
三、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准确估值的难度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价值既不能简单地以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通常的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也不能单纯参照普通上市公司以净资产定价的方法来计算,双方在转让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与考虑等都给估值带来很大的问题和不确定。首先,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业绩良好。具有资本市场再融资资格,受让方通过未来的再融资,可有效增加银行的价值;其次,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后。可不受中国入世时在银行业对外开放方面在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客户对象等多种限制,提早进入中国银行业,掌握先发优势;第三,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一般来说股权轮为分散,受让方通过购买非流通股股东的股权,可以较少的资金取得银行的控制权;第四,从参股后的整合过程来看。政府一般会给予受让方多种协助与支持。因此,一般来说,转让价格应该溢价。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产权交易立法及监管尚未完善,外资股权交易时可能出现资产评估不准确和股权转让价格偏低的现象,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要尽快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引进外资的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估值的建议与思考
对于我国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的股权转让的定价问题,除了对定价模型进行完善外。还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银行在股权转让过程的议价和自身水平,这样才能做到在规范定价行为的同时,提高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转让定价价格。
1、适度保护
当前,在金融自由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实行封闭的金融保护主义已不可取,况且适当引进金融资产确实能够起到对国内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市场化的前提下,监管当局要知道如何在在开放的条件下,合理的自己的强权特性,完善法律法规,在引进金融资产的情况下,既能吸取先进的敬仰,同时又能保护农村的金融业。因此对中国银行业中的股权交易可以实行开放条件下的适度保护策略,即确定金融资产进入的底线,只要资产没有触及底线,可以实行开放的自由政策。但一旦涉及底线,则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制。同时,遵循开放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实现监管与开放同步,有效降低股权转让对国内金融安全的冲击。
2、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银行金融资产进入的法制部分规则分散于不同层级的法律文件中。规则的适用范围有不同,使得立法缺乏系统性,法律的漏洞甚为明显。我们需要建立专门的“金融资产进入法案”来系统规范农村合作银行金融资产进入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比如要为农村合作银行引进金融资产确立统一原则和基本规则,以规范银行引进金融资产的行为,在银行引进金融资产法律规则的建立,必须重点关注引进金融资产审核批准的基本标准、审查的基本程序、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等问题,给与此项股权出售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如社会效应,长远的利益等。
3、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要解决农村合作银行未来的真正挑战,还要从自身找原因。这也正是此次股权改革最深远的意义所在,只有当这个历史问题解决了之后,才能发挥股票市场应有的融资功能,同时才能减轻银行的负担。(1)要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由技术性经营方式代替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国有银行应进行机构重组,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裁减职员,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技术投入,加速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缩小与国际大银行的技术差距和经营水平差距。(2)银行应对不良债权采取新措施,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呆帐准备计提的方法来冲销存量坏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通过提高经营水平优化资产运用,提高资产收益率减少增量坏帐,这应是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根本性措施。
4、拓展内部整合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型股份制银行建设,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农村合作银行可以通过互相股权出售重组或整合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方式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农村合作银行普遍具有机制灵活、经营行为规范、效益好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不利因素,还很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竞争,更不用说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因此,只有通过重组地农村合作银行,才可以迅速扩张规模,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竞争力。
作为高风险行业的农村合作银行,面临着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多种风险。防范风险不仅关系到银行的切身利益,员工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是银行的社会责任。因此,国有农村合作银行在股权转让估值管理中,必须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一)入股的是承包农户享有的土地经营权
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对这一问题并无明确界定。从各地立法实践看,到目前为止,有11个省级立法中规定了土地入股合作社,但却有3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有的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概念,如浙江、安徽、江西、辽宁、山东、山西和新疆;有的规定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预期收益入股,如黑龙江和四川;还有规定入股合作社的是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如海南和江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具有身份属性的土地承包权隶属于具有农村集体成员资格的承包农户,不具有可转让性,当然不能入股,可以入股的只能是土地的经营权。从权利渊源看,土地经营权源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权利。该权利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自主经营土地的权利,二是通过土地流转而受让的权利。土地流转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流转形式上包括物权变动型的转让和互换,也包括债权转移型的转包和出租。基于转让和互换关系取得的权利,是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概括移转,取得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
基于转包和出租方式取得的权利,以土地承包人与接包人或者承租人之间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为基础,由此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内容、权利的期限、权利行使的限制等均应依据土地流转合同。出资是一种对财产的处分行为,土地经营权人并不当然享有通过流转合同取得财产的处分的权利。出资,既意味着在合作社中以该出资额享有股权,也意味着以该出资额对合作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从实践看,以土地经营权偿债,更具体地说是以土地经营权的未到期收益偿债。这时,土地经营权的预期收益既是土地经营权人支付土地租金的基础,也是承担合作社债务的基础。土地预期收益承担了同时保障合作社债权人利益和保障土地承包人利益的功能。在土地经营权人与土地承包权人分离时,如果土地经营权人经营状况恶化,其结果必然是,或者因保护债权人利益需要而损害土地承包人利益,或者因保护土地承包人利益需要而损害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所以说,以土地经营权出资,加大土地承包人的风险,而土地承包人往往是以土地租金收入作为生计基础,该风险转化为农民生计安全的风险。如果是以转让、互换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土地的承包权也随之转移,该土地经营权与土地的承包权仍然属于同一主体,其土地经营权出资到合作社与土地承包人的土地经营权出资性质一样。因此,从法理、实践出发,以土地向合作社出资入股的,应当是土地承包权人享有的土地经营权,而不是租赁、转包的受让方通过流转获得的土地经营权。因此,具有出资资格的主体,应当是土地的承包权人。
二、土地经营权作价依据
(一)入股土地的作价基础
土地承包人以其土地经营权向合作社入股时,影响作价依据的因素有:基期土地的年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限。因为这两个因素同时也是土地流转价格的形成基础。因此,可以当地、同类土地的流转价格作为参考。具体的作价方式应由合作社全体成员认定,并在出资清单中注明。在地方立法中,个别省份(如山西、四川)规定,允许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作价出资,这样的规定存在不确定性。一是预期收益出资不意味着转移对入股土地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合作社是否能对入股土地进行支配存在不确定性;二是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导致合作社承担债务责任能力的不确定,由此会增大债权人实现债权的风险。同时,预期收益的作价原则过于复杂。科学的作价必须考虑未来收益的贴现,而由成员估价的作价机制可能与科学作价的差距过大,由此可能产生入社成员与合作社间对于出资估值的争议。土地经营权的价值,取决于向合作社出资后对合作社利润形成的贡献。基于土地用途管制的限制,土地经营权出资后原有的农业用途不能改变,合作社不能取得土地的用途变更收益,而只是用于生产农产品的价值,因此土地的年收益成为入股土地作价的基础。
合作社获得土地后,通过土地整治、改变种植结构、改善种植条件等,会使单位面积土地的收益增加,增加的收益是合作社的贡献,而不是土地经营权出资成员的贡献。因此,入股土地的作价依据应当是出资时正常年景的收益(可以前三年平均纯收益值作为依据),而不是入股合作社后的收益。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在法律中有明确限制,土地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合作社对出资土地的占有、使用期限也不能超过土地承包期剩余期限,因此该剩余期限也是入股土地的作价依据。即,入股土地的货币等值应是基期土地年收益与剩余土地承包期限的乘积。上述作价依据仅是确定入股土地价值的原则。在实践中,因土地位置、地力、耕作条件等的差异,如果要准确计量每个地块的平均产值,并作为实际的作价计算标准,则显得过于繁琐,计算过程也会产生诸多纠纷。如果是由第三方对土地评估作价,会增加合作社的成本。土地经营权作价的科学、公平,从外部看影响着合作社债权人利益,从内部看影响土地经营权出资人利益,也影响以货币、实物等出资成员的利益。从黑龙江等地的实践看,土地经营权的作价有三种方式,一是以当地的土地流转(租赁)价格为依据,二是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依据,三是以适当高于当地土地流转价格作为依据。问题在于,几种作价方式中均没有考虑土地承包权的剩余期限,即仅以一年的地价作为土地入股成员的出资额,这是对土地经营权入股成员利益的挤压。
(二)入股土地的作价方式
在现行的合作社法中,既没有出资方式的规定,也没有作价方法的规定,而是以全体出资成员签字的出资清单为依据。据此规定,合作社非货币出资的作价方式是全体出资成员的公认。对于土地出资而言,也可采取该公允方式,由合作社制定入股土地的作价方案,由成员表决认可。该方式的优点在于作价成本低,成员间具有共识性。缺陷在于作价不准确。在现有的地方立法中,对土地经营权作价的机制多以全体成员估价为依据。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存在的缺陷是,公允作价权的主体是全体出资成员,而不是合作社的全体成员。因为合作社中存在成员间出资方式、出资额等的差异,且法律允许合作社中存在不出资的成员。仅有出资成员公认,可能出现损害不出资成员利益的作价方案。因此,在法律修改时,应当将公允作价权赋予合作社的全体成员。
三、土地入股成员退社权利的限制
依照国际合作社的惯例和我国合作社法的规定,成员退社,可以请求合作社返还出资额及量化到成员账户中的公积金份额。对以土地经营权出资的,成员退社时当然也享有返还该出资额的规定。问题在于,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因货币是种类物,合作社可以返还其出资的等额货币;以实物形式出资的,合作社可以返还其等值货币;而以土地经营权出资的,合作社返还其土地经营权还是等值货币?
篇4
评估工作背景和意义
现阶段,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飞速创新发展和进一步普及扩散,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入、持久,信息化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和制高点。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但信息革命浪潮已经席卷全球,所以走两化融合的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内生需求,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推进两化融合需要在现有工业化基础上,快速增强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环境下的竞争能力,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两化融合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其推进工作需要顶层的设计和把握,必须不断转变观念,摸清发展现状、找准科学路径,创新推进模式。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是走中国特色两化融合道路的有力抓手,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中央、地方、行业和企业不同层面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具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框架体系,以引导各地区、各行各业和企业在统一框架下开展两化融合推进工作,框架体系所蕴含的两化融合理念和内涵也能够帮助各推进主体统一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增强工作合力。
促进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体系化和规范化地开展。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是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顶层设计,其评估视角、要素是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保障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从全局考虑出发、符合两化融合发展规律和方向的重要依据。依据评估框架体系和结论,能够支撑各部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项目资金支持等工作体系化和规范化地开展,增强工作的连续性。
摸清两化融合发展现状,找准目标和定位。评估工作能够正确评价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帮助政府准确的总体把握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显著提升决策科学性。帮助行业管理机构摸清本行业两化融合总体情况,挖掘共性问题,提升为行业内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明确所处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找准标杆定位,设定发展目标。
加强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科学引导和务实推进。企业是两化融合的推进主体,信息化对我国工业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标准化,以及业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性、阶段性、以及指标间相关设计,能够引导企业找到发展路径,务实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评估工作历程与成效
2009年~2011年,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会同相关司局,以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总支撑,重点在行业层面开展了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探索,分两批在钢铁、冶金矿山、化肥、纯碱、水泥、电解铝、重型机械、机床、轿车、商用车、造船、造纸、家电、棉纺织、服装、肉制品加工和乳制品等17个重点行业,试点开展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设计了一套总分结合的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开展了两化融合内涵、发展进程和战略研究,并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基于对研究和现状数据材料的分析,形成了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关键要素的基本认识和发展水平的真实判断,提炼了大量工业企业先进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
评估体系采用总分结合的方式,设计统一的顶层框架,细分指标突出行业特色,既能够用于掌握总体水平和趋势,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又能够加强对企业有针对性的引导。评估体系广泛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为目标,重点评价信息技术促进企业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产生的效果,激发企业内生评估需求。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在三年的评估实践中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得到各行业企业、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
开展17个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试点评估工作。基于两化融合总体框架体系,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形成行业评估工作组和专家组,分两批试点开展了17个重点行业的两化融合测评工作,行业范围涉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点民生产业和产业振兴规划领域,覆盖各工业门类和不同生产类型。
首先是,研究制订了17个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调查问卷。各重点行业的评估体系均是各行业典型企业先进经验的表征和体现,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水平,还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其因行业特点不同而各有侧重,直接针对信息技术在与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环境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点选取指标,综合考虑反映现阶段企业两化融合实际水平和科学引导未来发展等因素。各行业评估体系充分调动起行业内先进企业和资深专家的力量,各行业龙头企业均参与到行业评估体系的构建工作中。
其次是,开展17个重点行业企业的实际测评。评估工作组对近1000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实际测评,在广泛培训的基础上获取了近800家企业两化融合现状的有效数据,数据覆盖30个省和直辖市,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民营、外资,大型、中小型等多种企业类型均有涉及。在多场企业培训过程中,统一了企业对两化融合评估框架、行业评估指标和调查问卷的理解,强化了对企业的引导和数据有效性。
最后是,形成和推广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成果。依据测评数据,总体和行业工作组形成了两份《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总报告》和17份《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选取了近百家标杆企业。各行业还分别召开了评估报告和结果会,让参评企业共享评估成果,并针对每个企业给出反馈,提出改进建议,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和各指标对比情况,引导企业梳理薄弱环节,实现对标赶超。
制订并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评估总体工作组充分提炼企业最佳实践,总结和提炼行业评估成果,制订了面向整个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并于2011年11月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下称“评估规范”),用于指导行业评估标准制订、企业自我评估以及与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各项工作,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及其持续改进。12月,工作组面向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召开了评估规范高级培训班,详细解读了评估规范核心理念和内容。
《评估规范》是覆盖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全局的顶层评估框架和引导体系,能够指导和引导各地方、各行各业构建具有区域和行业特色的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开展评估工作,帮助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动评估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实现对工业企业的促进和引导,更加体系化和规范化地开展两化融合推进工作。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目标
经过三年的实践,以企业为评估对象,立足行业开展的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下一步要逐步从“试点开展”走向“全面推广”,形成全局统筹、各有特色、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促进两化融合评估工作走向体系化。建立和完善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织保障体系,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的协同工作格局。促进评估工作流程和制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增强不同区域、行业间评估工作的协调性。
充分激发企业参与评估的内生动力。增强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引导性,明确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评判标准和依据,将两化融合水平等级提高与产业升级、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和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企业主动参与评估工作。
创新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评估数据收集效率和质量,促进成果提炼和共享。将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与政府相关推进工作相结合,更深层次地发挥评估工作的重要作用。
积极推动评估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立足服务,以能够为企业带来切实效益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第三方评估服务机构等市场力量的积极性,研究建立良好的利益分享和市场运作机制,催生第三方两化融合评估咨询服务业态,逐渐形成两化融合评估咨询服务产业。
未来重点工作
根据苗部长指示精神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重点工作计划,下一步要进一步夯实评估工作理论体系基础,更广泛地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等级认定工作,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估服务平台和组织保障体系,并在区域层面开展探索。
完善两化融合评估理论体系,开展标准制订工作
不断深化评估理论体系研究,修改完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推动评估规范成为国家标准。
选择若干重要行业,研究并制订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标准草案,完善并申请成为行业标准,开展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开展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组织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认证相关专业培训,涉及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主管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企业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等。
全面开展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
依据评估规范,开展重点行业评估工作,两年内实现对主要产业领域的全面评估覆盖的目标。指导和支持行业制订行业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开展实际测评,撰写和行业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参评企业。
开展各行业两化融合水平的对比分析,总结和提炼行业两化融合的共性关键问题和发展规律,定期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报告。
推进各方共享评估数据和成果,全面梳理行业评估成果,挖掘标杆企业的典型经验,总结和提炼先进模式和解决方案,进行全国推广。
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工作
依据评估规范,研究和不断完善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关键理论问题,界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评判的标准和依据,明确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要素与各水平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制订并出台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标准和工作管理办法,规范等级认定工作流程、内容和方法,完善工作机制。
与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作,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工作。
建设和运营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
开发建设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提供统一信息、成果交流共享、咨询培训、评估认定等服务。支持各单位依托平台分别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和等级认定工作,实现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和充分共享。
搭建数据直报体系。依托各评估认定实施主体,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行业等数据直报系统,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和行业管理,实现产业链优化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开展两化融合项目评估和全流程监管。依据评估规范建立两化融合项目绩效评估体系,依托评估服务平台对两化融合样板企业和重点项目申报、审批、监管和验收等进行全流程评估和管理,提高样板企业和重点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好支持经验挖掘、规律提炼和成果推广。
搭建两化融合评估认证实施组织体系
成立两化融合评估认定专家咨询委员会。依托两化融合评估专家组,成立评估认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层面两化融合评估以及水平等级认定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建立两化融合评估认证中心。依托两化融合评估总体工作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立两化融合评估认证中心,承担两化融合评估和企业水平等级认定总体工作,完善评估认定实施组织体系,建立和运营两化融合评估公共服务平台,代部行使两化融合评估认定相关统筹、监管、协调等职能。
开展区域两化融合评估工作试点
建立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建立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指标的权重、评估规范和测算方法。
开展评估数据搜集及调研。搜集有关统计数据,并请专家及各省市针对指标体系提出修改意见。请各省市协助评估工作小组调研和采集数据。
篇5
关键词:abaqus;气化炉;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U294.8+99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IGCC系统及特殊设备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IGCC特点的联合循环系统模型,开拓了基于全工况特性的IGCC联合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新方法,并研究开拓IGCC系统无约束时多变量综合优化设计方法。但是对于IGCC系统的工艺与设备评价方面的研究的还不多,尚需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其安全可靠性进行研究,使IGCC的研究更加充分。
2 气化炉的数值模拟
2.1 气化炉仿真建模
本文以shell气化炉为模拟对象,实际模型见图2.1,其简化的模型见图2.2。建模区域为气化炉本体上部至激冷缩口,出口直径为917mm,下部至排渣口700mm,在用ABAQUS模拟时简化为二维平面模型。其材料利用以上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气化炉在不同的压力、不同炉衬材料和不同炉温条件下,炉体的温度分布。下面给出应用该模型的某种结构气化炉。
炉体的温度场分布计算实例。计算条件为:外炉壳材料:普通碳钢,厚度为96mm
气化炉炉内壁温度:1 300℃~1 500℃,气化炉周围空气温度:20℃,运行压力约 2.6~2.8Mpa。
2.2 用ABAQUS计算气化炉由温度场引起的应力应变
2.2.1 ABAQUS/CAE分析气化炉温度场过程
在ABAQUS/CAE环境下建立计算模型,定义材料,定义截面属性并将其赋予模型,完成装配体,定义分析步,根据需要修改历史变量和场变量的输出要求保存模型。对模型施加载荷并确定边界条件。划分网格,再次保存模型进行计算。图2.3为简化的模型(因对称性只考虑一半),图2.4为模型的网格划分。
(1)在job模块,我们可以得到气化炉壁温度场分布情况如图2.5所示:
2.2.2 气化炉热应力计算分析
本节计算为气化炉内温度分别为1300℃和1500℃时热应力和热应变。打开tecplot,导入fil文件,查看热应力分布云图与位移分布云图,如下图2.6和2.7。
由以上图2.6和2.7不同温度下气化炉顶部和底部应力应变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该种材料下,气化炉正常工况下即炉内温度为1300℃时,炉壁在高温的作用下产生了热应力,进而造成了热应变。
2)正常工况下,该种材料的气化炉虽然产生热应力热应变,但变化极小,在安全范围内,并不影响气化炉的正常运行。由图2.6(c)、(d)及2.7(c)、(d)我们还可看出炉壁沿X、Y方向的位移都是极小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3)由于气化炉内温度最高为1300℃,既然在此温度下气化炉是安全可靠的,那么在该温度下应该是安全的,所以该设计满足安全性要求。
3 数值模拟结论
本文主要采用ABAQUS软件对IGCC关键设备气化炉进行安全性评估,对其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炉壁产生的应力应变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一下结论:在ABAQUS中对气化炉进行简化建模,利用其对称性,我们仅研究了其对称结构的一半,在ABAQUS计算处理模块,计算出气化炉在正常运行温度下,炉内壁产生的应力应变;通过在tecplot360里后处理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炉内温度1300℃应力和应变较小,故气化炉在正常温度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
参考文献
[1]迟全虎.IGCC联合循环系统建模与设计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4.
篇6
关键词:县供电企业;控股;安全管理;措施;提升
控股县供电企业由于基础薄弱、专业化管理能力不足、员工综合素质不强等原因,其安全管理一直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难点。根据近些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做好控股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找准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逐步推进控股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好转。
1、改善硬件设施
1.1结合隐患整改做好网络规划,加强项目储备,借助国家出台的“十项措施”中加快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的政策,对农网和配网加以改造,逐步完善农村电网,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1.2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逐级监督落实制度,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对电网、人身、供电安全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消除。严把工程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1.3加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健全各级电力设施保护组织,完善保护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制。
2、完善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只有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用制度启动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安全管理向深层次拓展,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地运转。
2.1修订修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理清各部门、单位管理界面,明确安全职责,理顺生产流程,确保各环节安全责任落实不脱钩,各专业安全管理不留死角,坚决杜绝安全管理“谁都管、谁都不管”的松散、脱节和重叠现象,逐步实现安全生产从经验性管理到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2.2加强基层班组管理,按照专业管理要求,对班组各项工作及员工的行为作出规范要求,努力达到行有根,动有据,确立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规范化,用规范守护安全。着力培养提高班组长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班组长的重要作用,把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按规定、按要求从最基础环节抓起,以具体、有效的手段确保班组精细化管理。
2.3坚持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把工作抓严、抓细、抓实。抓严就是要在安全管理中采取重奖重罚的原则,一视同仁;抓细就是要深入实际,从细微处做起,防微杜渐。从控制异常、减少障碍、防止事故上做入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进行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岗,落实到人;抓实就是脚踏实地,规章制度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口头,而是要以身作则,深入实际,扑下身子抓落实。
3、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管理者和执行者,而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管理过程和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据有关资料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必须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3.1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和良好行为规范。一是,要加强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培训和考核,以考促学,加深记忆;二是,要树立员工良好的尊章守纪观念,把服从指挥按章办事作为保障自己和他人不受伤害的重要屏障;三是,要教育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生产环节尽职尽责;四是,要做好超前防范,做好员工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关心、理解、尊重、爱护职工,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和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员工安心工作。五是,要做好事中保障,把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在员工的行动上,要认真开展危险源分析与控制,做到针对性强、切入点准、措施全面、落实严格,同时要加强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六是,开展事故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进行讨论,培养员工事故防范意识。
3.2提升员工队伍安全作业技能,完善安全保障措施。①在教育培训内容上,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安全规程,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通过开展技术比赛和资格准入考试,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技能。②在方法上灵活多样,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因地制宜采取基地培训、印发资料、专家授课、联合反事故演习、集中轮训和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和方法。③建立实训基地,和上一级培训中心形成二级培训机制,由内训师和经培训合格的各专业骨干担任师资力量,通过手把手的现场培训,教会一线员工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提高全体员工安全作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对公司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要深层次培训,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使得他们具备指导基层班组、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加强人员交流,控股公司内部各专业选派人员到电业局各单位跟班学习、操作;各单位选派人员到控股公司指导帮助工作,推广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⑤强力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开展视频教学,将典型作业项目按照标准化作业程序进行全程摄录,制成光盘,或编成手册,组织一线员工学习。⑥在培训中注意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多方面多层次培训,抓好公司专业技术骨干、班组长、技术员的培训工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达到全员提高。
4、强化执行力
企业安全生产最大的黑洞是没有执行力,而安全的执行力必须从严抓起,要做到严密实施、严格落实。从公司领导层开始,细化各级安全管理职责,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直至最基层,明确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的的安全责任,指标分解,压力传递,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加大对管理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执行层落实规章制度的管理和考核,把检查的重点放在班组、生产一线,把考核的重点放在管理层,通过规范管理、标准作业、遵章守纪、奖惩分明,防止执行力层层递减,必要时电业局选派安全总监充实到控股县供电企业领导班子,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5、加强标准化建设
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是国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活动,准确掌握企业安全状况,及时整治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促使企业安全发展。控股县供电企业应按照“贵在真实、重在整改”的原则,从安全目标、组织体系与责任制、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两措计划管理与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工器具与施工机具及安全设施管理、风险管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例行工作、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认真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价,通过评价、整改、管理标准化,逐步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用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用人成本的上升、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等问题,大大削减了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用工问题,不仅有效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而且对于旅游服务行业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充分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企业一线技术技能型人员的素质要求为教学依据,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及培训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校企合作可以解决学校资金短缺、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
校企联合的主要内容是产教结合,其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为教师学习、实践提供更广的途径,促进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改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能够进一步促进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速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协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设备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共享。
(二)校企合作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校企合作是加强学校与企业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有于学校了解社会和行业的发展状况,扩大信息接收范围,并可以有效提升学院知名度与品牌形象。在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就业渠道的同时,有效吸收优秀员工。学生能更早地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
(三)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对于具有理论基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而对于一线企业而言,对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校企合作在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优秀储备人才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形式多种多样,以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方式为依据,可将其分为企业配合式、校企实体合作式、校企联合培养式三种模式。以产学研合作模式为依据,可将其归纳为9种模式,即订单式、2+1式、实训-科研-就业式、学工交替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工学结合式、双定生模式、校企双向介入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
三、构建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形式多样,结合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实际情况,坚持校企双方共赢原则,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缓解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的用工问题,同时为学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效果的最优化。
(一)校企联合,提供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对于高校而言,企业是其增强办学能力的重要后援,企业技术是其重要的科研内容。古兜温泉旅游综合度假区应努力寻求多样化的投资渠道与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搭建全新的人才培养平台,增强企业团队素质,与此同时,通过人才培养平台,在旅游旺季期间开展顶岗实习,由学校组织在校生到企业实习,大大缓解了用工短缺问题,减少企业用工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创建与学校文化相通的企业文化
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积极与学校进行合作,促进企业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效缓解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冲突与矛盾,提高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资源的共享,从而缓解学生角色认同冲突。总之,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面对新问题,不断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培养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在工作中学习。
(三)高校师资互聘,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能够进一步增强科研的能力,为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企业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的实践教学或专题讲座,不仅能够达到补充师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更能将实践带入课堂,尤其是实践性很强,师资水平跟不上的院校,通过高校师资互聘共培,使学生能更好掌握工作岗位所需技术技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能通过师资互聘共培,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减少员工招聘和培训费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四)共同创建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与高校实验课程存在很大不同,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实战式人才培养环境。校企之间共同创建实习基地,不仅缓解了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季节性用工严重短缺问题,而且能大大提升度假区的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五)科研项目合作
作为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科研项目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之一,同时也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发展最为成熟的形式。培养人才主要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并依托校企共同创建的人才培养实体,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对科技前沿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风险评估;安全监督;电力企业
中国的电力工业的一百年的发展史,尤其是在1949年以来在电力方面的努力,促使了我国的电力工业在安全管理上的制定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型性体系和制度,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促使了电力企业作业时候对安全声场的管理进行了深究和分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具有法律依据的规章制度,但是在这些理论与办法,和国外具有先进的安全检查管理和实践性的操作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我国在作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电力安全检查上,主要重视的是事后处理,对与防护的工作还是相对较为薄弱,并且导致事故频频发生。
1.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电力安全督查的想法
通过了辨别、衡量和分析风险,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效地把风险降到最低,用合理经济实惠的办法综合系统的处理了企业中的风险,在最大的限度内实现了科学合理的保证安全的管理的方法,我们就电网企业为依据,电网企业加大力度实行安全的生产管理督查体系,主要的中心是风险的管理,根据在电力当中应用的规范和科学的办法去辨别和评估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风险的问题,建立了控制作业风险的解决措施,实现控制了风险的监查管理的工作,尽可能的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作业风险的评估指的是电网企业进行风险的监查和管理中的重要的环节,主要的工作是对作业当中的每一项任务在实行的过程当中的危害和风险性的评估,主要的目的是了解了导致危害的原因在每一个工种当中的分配和所要面临的风险危害的程度,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控制管理风险的方案,减少和降低事故和损害。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电力安全督查之间的不同之处是可以根据作业当中对风险的评估实现了风险的量化,可以根据风险的程度给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在进行作业的同时,对风险比较高的作业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合理的措施。
2.作业风险中的评估和控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督查中的应用
2.1应用的重要意义
安全督查实质是对风险的管理。制定安全与作业风险的管理督查制度,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主要的任务,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实行安全风险的管理体系、应急的管理体系和事故过后的管理体系,即三个管理体系的只要的建设的重点,这也是我国电力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完善安全生产和预防的体制,降低减少了作业的风险,确保了电力企业的安全,推进了电力企业和谐的发展既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方法是在实际操作的经验基础上,对作业的安全进行具有了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对安全的作业工作应该有指导性和促进的意义,这也是对历史阶段中安全作业风险工作在经验和教训方面的充分的表现,总是落后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安全作业的工作上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安全作业生产工作的进一步的发展。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以控制风险为只要的依据,提出了控制风险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且重视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实现了安全的管理制度,解决了在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在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理念上和管理工作上的内容,保障了安全作业的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2.2应用的主要方法
怎样将作业中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电力安全督查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了作业当中的风险更好的应用到电力的安全管理当中,更好的为安全的管理和督查进行服务,必须要求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并在进一步深刻的进行的。依据作业当中现场对作业进行的安全管理督查的步骤对实际应用当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1)制定风险制度的管理督查的规划。在生产中安全管理督查部门必要要总结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概况,有关的管理部门的停电之后作业信息的有关的风险的状况,并且依据相关的信息资料,制定的管理督查的计划,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侧重在作业风险程度比较高的任务上,在电力企业管理督查和作业现场的工作,管理安全自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工作,在极有可能给施工现场的作业带来了风险,因此,电力企业管理督查的工作人员应改确保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不会影响作业的安全。我们必须制定出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规划,要综合季节性的特征和所处的环境进行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与控制的侧重点放在减少交通事故、车辆在行驶当中的突发事件、高空坠物和地面物体受到的损害等防范的措施。把这些充分的应用到作业的施工现场管理督查当中去,还有就是安全管理督查人员在施工作业现场中发现了违法的行为,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这些行为做电力作业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2)作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在进行现场管理督查中的应用。①按照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后的结果,问作业施工的现场风险进行系统的排列,分级别的管理,检查作业当中比较高的风险。②在对电力现场安全督查的过程当中,进行人员的检查、设备的检查和现场的检查的方式,利用了问、检查和观察的多种不同的形式相结合的方法,除此之外,对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的结果与作业现场的状况进行了比较之外,还依据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办法与思绪对作业施工的现场进行检查,补充个进一步的完善作业风险的评估行业控制。
(3)在进行安全管理监查中发现问题进行反馈的部门,并且指出当中作业风险评估忽然控制的不足,要求尽力完善的作业风险评和控制的实践库,为下一次的作业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时候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更要进行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的培训,让管理人员更好的认识到在作业风险当中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
(4)依据作业风险当中的评估和控制的方法对作业之中的风险和危害的类别方式,对安全督查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我们在总计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诸多的问题,采集了作业的风险危害的信息数据,当做是下一个年中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修改以及风险评估动态的更新信息的数据的来源。在以往的管理督查的总结分析当中,更加的重视不同种类的违法违规的总结分析,忽略了违法违章背后的对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分析,进而不会很好的建立风险和预防的措施,实现了风险超前的控制。
3.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电力安全督查当中的应用,在部分的电力企业当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作业当中,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论是怎样的表现形式和应用的实际性的问题在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当中理论思想,根据了作业风险当中评估和控制的方法这个形式,很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当中安全的管理和督查,引导电力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企业的安全和管理部门拓展工作新思路,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促进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督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政尧.浅谈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电力安全督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2]冯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电力检修工作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0(12).
[3]孟炜,李巍,杨建民.在电力生产管理中运用风险控制的思考[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05).
[4]仝世渝,宋伟.石云龙.电网作业风险评估及预控制系统的开发[J].安全.2012(08)
[5]王昆林.供电企业风险评估与管理[J],云南电力科技,2011(01).
[6]吴敏博.风险评估与控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15).
篇9
[关键词]钙尔奇D;唑来膦酸;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a)-002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 of Zoledronic Acid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altrate D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osteoporosis.Methods 7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osteoporosis and who accepted treatm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were grouped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9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38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the conventional hypoglycem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Caltrate D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n,the change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bone metabolism and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femoral neck,lumbar spine and Ward′s tri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he treatment,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level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an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he treatment,the ALP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ther indexes(P>0.05),and the changes of th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Caltrate D;Zoledronic acid;Diabetic osteoporosis;Bone density
糖尿病骨质疏松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相关性疾病,其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早期不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有研究证明[2],糖尿病与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症发生呈密切相关性。糖尿病患者会引发骨矿含量及骨密度下降,严重者可能产生病理性骨折。因此,针对糖尿病骨质疏松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钙尔奇D可促进骨矿化,是临床常用的钙补充。唑来膦酸是新型双磷酸盐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提高骨密度。本研究将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用于糖尿病骨质疏松治疗中,对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7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52~77岁,平均(63.8±5.3)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5±0.3)年。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50~79岁,平均(64.1±5.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骨质疏松诊断标准[3];18~80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甲状腺疾病者;严重肾、肝、心功能不全者;3个月内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唑来膦酸过敏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29,生产企业:惠氏制药有限公司)600 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70127,生产企业: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5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时间>15 min,1年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后进行效果评估。
1.3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治疗前后以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腰椎骨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②分别在治疗前后取空腹晨血,离心后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磷(P)、血钙(Ca)、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以免疫法检测骨钙素(BGP)、降钙素(HCT)。③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骨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股骨颈、腰椎骨、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LP、Ca、P、HCT、BGP等骨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ALP低于治疗前,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6例患者出现恶心、骨痛、低热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消失。
3讨论
糖尿病为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防治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而骨质疏松作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尚未引起重视。糖尿病骨质疏松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受轻微外伤时即可产生骨折。糖尿病骨质疏松病理特点为骨皮质变薄,骨松质小梁变细、骨骼坚度下降,易产生骨折。有研究显示[4-5],我国有1~2亿人存在低骨量,50%以上的50岁以上妇女存在骨质疏松症。由此可见,糖尿病骨质疏松大大提高老年人群的伤残率,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骨质疏松病因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6]认为与内分泌、遗传、药物、营养等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为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骨合成受抑制而产生骨质疏松[7]。骨质疏松会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是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不仅限制患者活动,还可能缩短寿命。因此,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接受降糖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钙尔奇D是最常用的促骨矿化药物[8-9]。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低于观察组(P
唑来膦酸是新型的双膦盐酸类药物,可抑制骨表面破骨细胞形成及活化,也能抑制骨吸收,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10-11]。唑来膦酸作为新型药物,是具有针对性抑制破骨细胞骨质再吸收的双磷酸抑制剂,可阻断甲羟戊酸通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从而达到预防骨量流失的作用[12]。唑来膦酸靶点为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经给药后能快速扩散至骨,持续产生作用[13]。且双磷酸化合物对矿化骨有高度亲和力,能选择性作用于骨骼。有相关研究表明[14],唑来膦酸每年给药1次,连续1~3年能将骨折发生率降低30%~50%。同时,每年给药1次能减少患者用药时间,具有较高依从性,而经济性也较其他双膦盐酸类药物更具有优势。
本研究将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用于糖尿病骨质疏松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骨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合上述,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安全有效,能提高骨密度,也能改善骨代谢水平,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效果优于单用钙尔奇D。对于唑来膦酸用药后不良反应尚在研究阶段,需要更多研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Pang WY,Inderjeeth CA.FRAX without bone mineral density versus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screening tool as predictors of osteoporosis in primary screening of individuals aged 70 and older[J].J Am Geriat Soc,2014,62(3):442-446.
[2]潘颖,郄素会,刘国强,等.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5):4953-4955.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后插1-后插36.
[4]Peng S,Liu XS,Huang S,et al.Intervention timing of strontium treatment on estrogen depletion-induced osteoporosis in rats: Bon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s[J].J Orthop Res,2014,32(3):477-484.
[5]韩瑞D,武子朝,刘少军,等.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104-106.
[6]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等.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研究[J].四川医学,2015,36(1):69-71.
[7]薛晨祺,张宏秀,袁冬兰,等.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6,42(6):630-632.
[8]冯和林.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COPD患者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10(4):458-461.
[9]方向明,王玉容,叶文春,等.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 62 例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8):949-951.
[10]王芳,任汉强,沈晓波,等.胰岛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血清BAP、TRAP-5b、BGP水平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3):1387-1389,1393.
[11]张亮,王静成,冯新民,等.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283-285.
[12]高远,周云,张萌萌,等.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57-1859.
[13]陆琳松,孙俊刚,钟惠琴,等.唑来膦酸对新疆哈萨克族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1):1553-1556.
[14]冯和林,王进,许建发,等.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药,2016,38(13):1953-1956.
篇10
关键词:股权质押;担保方式创新;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3-0059-04
一、引 言
所谓股权质押,简单而言,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作为一种担保方式,股权质押具有权利性、表征性、便利性和风险性等特征。虽然股权质押的担保功能具有相对不稳定性,但总体而言,在权利证券化和市场信用高度发达的今天,股权质押已与动产质押一起,成为现代质押担保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越发显示出其融资方面的潜力。在学术界,关于股权质押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股权质押的法理研究。而政府部门及产权市场等实务界则多从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进行了分析。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对于股权质押融资的探讨均仅限于城市地区公司制企业的股权质押问题,而对农村地区股权质押这一创新担保方式的重要意义、适用基础等问题却没有涉及。当然,这与农村地区以股权为质押取得融资的情况极不多见有关。股权质押源于实践,它并不是与质押同时产生。权利制度体系只能由一定的社会经济需要决定,股权质押只能是商品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有当农村地区存在一定的股权形式作为质押基础时,农村地区的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才可能随之兴起。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新型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使股权在农村广泛发展、存在,为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了基本条件。2009年年初,浙江宁波市开展了村股份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业务,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这说明在中国农村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而,由于中国农村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在农村推广股权质押融资业务也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政策扶持予以推动。
二、股权质押担保对金融支持“三农”的意义
当前,针对农村的担保方式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类新型的担保创新方式层出不穷。基于农村股权的存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目前在农村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不仅具备其原本的简便、快捷的优点,还有利于满足农村宽领域、多层次的融资需求,有利于融资机构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有利于满足宽范围的融资需求。经过股份合作制改革,当前的中国农村涌现了一大批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经济组织,主要包括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及股份合作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中都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股权形式,农村大到村集体、企业,小到农民个人,都持有着各种各样的股权,股权的存在范围十分广泛。如果这些股权能用来质押获得融资,那么将惠及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满足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
2.有利于满足多层次的融资需求。由于各类农村经济主体持有的股权种类多样,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将更有利于满足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以农民为例,一般农户持有的股权为资格股、身份股,多数为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最基本的股份,股份面额不大,其融资需求多为金额较小的简单生产需求。农村专业大户除持有资格股、身份股外,还持有投资股,股份面额较大,其融资需求也为金融额较大的扩大生产性需求。股份持有的数量、面额与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基本匹配,使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农村有较强的适用性。
3.有利于消除农户与融资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农村股份合作社经济组织的范围都不大,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镇企业的范围更小一点,经济组织中的成员大都是相互熟识的,彼此之间的信用状况也都了解。由于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股权一般只能在内部转让,融资机构在进行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时,一般要与股权代表单位签定同意内部转让股份的协议。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机构可以了解业务办理者的资信状况,最大程度地消除融资者与提供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中国农村股权结构与推广股权质押担保的现实基础
目前,在中国农村地区,经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中都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股权形式(表1所示)。入股各类经济组织的农村经济主体即是股权持有人。农村股权分布范围很广,农民、农村各级经济组织、乡镇企业等各类农村经济主体都持有一定量的股份,这些分散在农村的股权正是开展股权质押融资的坚实基础。具体股权持有情况见表2。的股权而言,农村的股权有其独特的性质。
一是分布范围较广。农村的村集体、乡镇企业等传统农村经济主体一般改制成为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而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也采用了股份合作制加以建立。股份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广泛存在,使农村大到村集体、企业,小到农民个人,都持有着各种各样的股权,股权的存在范围十分广泛。
二是股权形式多样。个人股、集体股、成员股(身份股)、投资股、自然人股、法人股等各类股权形式都可在农村找到身影。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及农民个人所持有的股份根据其自身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农户所持有股权为村股份合作社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股、身份股等基本股份。农业生产大户或农村个体工商户则可能持有除了基本股份之外的投资股,农村经济组织则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持有其他农村经济组织的成员股或投资股。
三是转让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合作社的原则之一是“自愿与开放”,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享有了国家诸多优惠政策,为了保持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农”姓,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里都对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股权转让进行了限制。如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规定:“量化到人的股权可以按《章程》依法继承,也可以按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的规定并经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代表)同意后在股份合作社股东之间转让,但不得退股提现。”某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规定:“股份可在经合作社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转让(一般限于成员内部转让)、买卖、继承。”
四、推广农村股权质押担保面临的主要困难
相对于城市中的股权,农村股权存在范围广、形式种类多,给股权质押融资业开展打下了丰厚的基础。然而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自身的特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村股权都不能公开自由转让,这些性质也为农村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
(一)股权转让受到限制,存在一定法律障碍
股权由于无法完全自由转让是农村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最大障碍。一种权利要成为质押的标的物,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要件:一是具有财产性,二是具有可转让性。在债权届期不能受到清偿时,按照法律的规定,得处分作为质押物的股权以使债权人优先受偿。对股权的处分,其结果是发生股权转让的效力。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可以出质的股权为“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无法自由转让的股权,将对接受质押股权的融资公司或银行产生较大的业务风险。当融资人无法还款时,融资公司或银行处置股权的方式将会受到一定限制,不仅增加业务成本,还可能造成放贷损失,使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融资公司或银行产生顾虑。
(二)股权存在形式繁多,增加融资机构业务成本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股权存在形式更为多样。数量多、种类多、结构复杂,不利于农村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农村经济主体的股权存在形式与转让方式多由其章程决定,而随着农村经济主体种类及发展阶段的多样化,致使农村不同经济主体中股权的存在形式和流转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同一种经济主体的不同发展阶段中股权的流转方式也会有所区别。股权存在形式多样,一方面使得管理部门难以出台统一的股权出质规范,另一方面也使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机构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针对不同的经济主体制定不同的股权质押融资业务规则,增加了股权质押业务成本。
(三)股权融资意识淡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尽管早在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的《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但在农村,股权质押融资还是新生事物。首先,农村融资机构开展股权融资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农村融资机构较为热衷于开展动产担保及林权、土地经营权、应收帐款等其他权利担保融资业务。股权担保方式由于转让受限、股权处置难度偏大不受融资机构重视。其次,农民办理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摄性不高。由于宣传不足,农民对股权质押融资知之甚少,大多数农民没有用手中股权作担保融资的意识,就是在宁波市江北区,在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初期,由于农民对股权质押业务的不熟悉,也曾发生过三个月的时间里只发生两笔股权质押贷款的尴尬局面,后期经过大力宣传推广才有所改善。
五、推动中国农村股权质押担保方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零星的农村股权质押融资业务试点,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融资业务试点。据统计,截至2009年8月11日,江北区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的户数为451户,贷款金额1299.98万元。江北区的成功经验说明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农村仍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推动农村股权质押业务的发展,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农村股权质押融资意识
要促进农村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树立股权质押融资的意识十分必要。一方面可由政府部门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局,通过举办银企见面会、研讨会、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向融资机构宣传股权质押优势,使融资机构意识到开展农村股权质押业务是丰富自身业务品种、抢占农村市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通过办讲座、发传单等方式,加大在农村对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及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村经济组织认识到股权质押融资对于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股权质押融资是激活资本、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使农民意识到股权质押融资手续简单,贷款费用低的长处,提高办理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
(二)出台指导意见,规避农村股权转让受限的法律障碍
农村股权质押融资业务要顺利开展,必须克服股权不能自由转让这一障碍。农村股权虽然不能自由转让,但可在农村股份合作社经济组织内部转让,给股权处置创造了一定条件。在宁波实践中,为了规避股权不能自由转让这一障碍,宁波市江北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相关政策的指导性意见》。《德见》从政府的角度明确了开展出质的股权可以以拍卖的形式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内部进行转让。若股权流拍,股份经济合作社可以对股份进行回收,规避了股权无法自由转让的障碍,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融资机构的资金安全。
由于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形式多样,在促进农村股权转让的政策上要坚持一社一策的方针。根据每个经济组织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其成员利益的股权转让方案,转让方式可由经济组织自身决定,可选择在内部拍卖、经股东大会同意后对外转让等方式。转让对象和数量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应不改变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在股权转让登记方面也应作出明确规定。也可结合农村股份合作组织的条件,确定是在经济组织内部登记、年末送工商局备案或是直接在工商局进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