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范文
时间:2023-03-18 18:3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会合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合作学习 策略 应用 注意问题
一、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支柱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1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和以任务为中心组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2 有效的合作方式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将合作学习的策略应用于英语文化教学,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文化内容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导入。
2.1小组问题讨论式(Group Discussion)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或学生提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各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本组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展示汇报。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和争论。
2.2角色表演式(Role-play)
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得体的交际,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角色扮演让学习者在模拟的社交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交际能力,为以后在真实社会环境中运用外语打下基础。在初中英语课文中许多交际文化项目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就餐、购物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等,都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导入。
2.3切块拼接式(Jigsaw)
切块拼接方法是一种进行文化教学、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将讨论的题目分成几部分,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学习事先就分割成片段的材料。然后备小组中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在一起讨论他们学习的那部分内容,直至掌握。接着学生们分别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他们的组员所学习的那部分内容,学生要想掌握其他的内容,唯一的途径就是认真听他们小组成员的讲解。因而他们具有彼此支持的动机并表现出对彼此作业的兴趣。
2.4团队游戏竞赛(Team Games Tournament)
团队游戏竞赛是合作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友好和合作的气氛。游戏竞赛有多种多样。为了训练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课上常用“句子接龙(Sentence After Sentence)”游戏竞赛。另外,为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编故事(Making upStories)”游戏竞赛。最后老师或各组代表在全班宣读每组写的内容,评出等第奖加以鼓励。
3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对别人和自己的发现、体会进行反思、评价,捕捉有用的观点和思想,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使认识深化,促使他们在宽松、开放的合作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反思。学会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 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用在重点和难点上,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上。合作在数量上不应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2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其次,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共同合作者:再次。在活动中,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的错误时,教师必须指出并作出更正;最后,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必须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到“协调、激发、合作、监控、反馈”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进步。
3 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两者应有密切联系。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应是: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展示交流-个体得到修正-获得新认识。在合作中进行互相监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篇2
学会合作 重庆市渝中区 重庆大同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 宋山 这次的大同体育节上,有一个有意思的集体项目--齐心协力向前冲。这可要考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20个同学的脚一个连一个的绑起来,一起跑30米,最先到达终点的班为第一名。
离比赛还有几个星期,我们班就开始了魔鬼似的训练。刚开始,我们都各走各的,一些快,一些慢,没走两步就“全军覆没”了,重重地摔在地上爬不起来。“就怪你,走那么快干嘛?”“是你走慢了!”……我们互相埋怨,怪这怪那。当时,我也是特别气愤,心想:怎么遇上这么些人,不知道齐心一点。要是把我复制20个参赛,准能拿第一!就这样,一气这下,全队解散了,谁也不搭理谁。后来,我冷静下来一想,发现这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我们缺少团队精神。想到这儿,我立刻跑去动员他们,重新开始了训练。这次,我们一边练,一边分析总结,找方法,找技巧。我仔细琢磨着:我们要是规定了每步的距离,并且喊起拍子,喊“一”时单数列出左脚,双数列出右脚,喊“二”时单数列出右脚,双数列出左脚,这样一来,20个人不就像一个人在走了吗?这下有了方法,我们走的速度明显提高了,从四、五秒一步到一秒一步。在烈日下,我们练了许多遍,大家都学会了互相鼓励。一直训练了很久,没有哪一个人不是汗流满面,没有哪一个人不是筋疲力尽,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提出要休息。说实话,练到后来我真的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摔在地上,不靠同学们拉一把,根本爬不起来。我时刻都鼓励着自己,坚持下去,再练几遍我们又可以进步些了,不要因为我一个人而影响了集体的利益,这样,我又强打起了精神,认认真真地参加训练。
不知练了多长时间,我们这次的练习才结束。解开绳子,我才发现自己的膝泉已经被摔破了,腿脖子都肿了,现在自己的全身都湿透了。
我们一直都在训练着,直到比赛那天。这场比赛我们得的第三名,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好,但在训练中,我们学会了合作,这也是我们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 [推荐给朋友] [显示打印]
篇3
上大学了,自己有好多好多时间可以挥霍了,但是我也发现了自己学会了好多坏毛病,总是爱显摆自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有大学生的通病,还是自傲的表现。
我是一名苦逼的医学生,但是我却很喜欢,因为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实验课,而内容当然就是解剖小动物了,每次实验课我总是冲在最前面,当实验动物领到手后,我就开始动手操作了起来,其他人都是两三个一起,而我或许是显摆自己多有能力一样,总是一个人,并且每次都能得到老师赞扬,但是,这样的情况却被一次实验改变了。
那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剖后的缝合,我向往常一样,拿着实验动物开始做了起来,虽然伤口有了,但是缝合时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必须有一个人帮忙控制伤口才行,我靠其他人都配合的很好,而我却始终完成不好,我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此时此刻我才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有限,一台好的手术,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一起的努力才能做好。
通过那次实验课,我想了好多,在接下来的课堂里,我学会了与他们合作,并且我进步的更快了。
篇4
关键词:语文;培养;合作;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在学习语文中,我们提倡合作中学语文,语文中会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就是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有助于构建全班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学习的教学动态组织系统,通过师生、生生的多项互动交流,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表现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当前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众多家人的精心呵护疼爱下,因此失去了很多和别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从而变得不和群,攻击性强。而今天义务教育的目标中,就有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孩子虽然是社会中的一个个体,但他不会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每一个小学教师所必须注意,并逐步在教学中做到的。
一、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意识是需要的动力,只有使学生拥有这种意识,孩子才会有进一步去找合作伙伴,并进行合作的欲望。“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样的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我们不需要讲深刻的道理,只要举行一次拔河比赛,再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会失败(胜利)?与对方拔河,只选一个力气大的同学行不行?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就能从中轻易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这就是最初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各种形式的问题或活动,这些都是一个孩子无法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的,但是只要找一个小伙伴,两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可能一开始,刚入学的孩子只是有这种想法,却并不马上付诸实施,只要稍稍加以暗示,很多孩子就会马上去寻找自己身边的同学,并提出合作的请求。当他们从简单的合作中获得成功,于是就有了合作的快乐,从而逐步拥有进一步合作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提供学生合作的机会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其次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学生有了合作的意识,但不给他们这种机会,显然也是不可能学会合作的。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动物,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脱离我们的教育教学。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种机会还会更多。语文课上,我们可紧密结合语文课的学科特点,为合作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讲关于《春天》的课文,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借助书籍、网络、资料,找有关春天的诗、春天的画、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散文,写在规定的稿纸上,在教室里粘贴,并选自己喜欢的,在班上进行歌颂春天的表演会,看哪一组的资料找的最全,哪一组的表演最出色?这样既给学生表现的空间,也让学生学会合作。另外,语文课本上有许多课文可以编成课本剧。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编课本剧,并在班上举办课本剧大赛。编课本剧,也许一个人能够完成,但是要想演课本剧一个人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每一个学生都会挖空心思去寻找自己需要的演员,并下一番工夫进行排练。这个时候,他们选择合作伙伴已经由小组范围到班级范围,已经不局限于小范围了。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班队会,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在去郊外野炊时,我把班级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分开,每一小组的每一个人都按小组长的分配,拥有自己的工作,生火的只管生火,洗菜的只管洗菜,挖红薯的只管挖红薯,挖花生的只管挖花生……而所有同学的工作组合起来,正好作成一顿丰盛的午餐。有的小组因为没有分好工,或者小组成员合作不力,就弄得乱七八糟。我请做的好的谈自己的经验,也请与之相反的总结自己的教训,使他们懂得,只有更好的分工协作,才能做好一切事情。当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决不只是简单的学习和合作,而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的一个又一个过程,他不可能是短时间就会有很大提高的。
三、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具有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还必须有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作为一位老师,如果不去不断学习,使自己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先进的教改理念,就会和时代脱节,自己也会变得畏缩不前。“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去大胆开拓。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创新和开拓则显得犹为重要,因为我们不能只拘泥于现有的几种固定模式。有些前人的东西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可以拿来用,而有些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这种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用的方案,
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走出目前教育教学的误区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必须走出目前教育教学的误区。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告诫人们:“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错配了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误区之一:当前,只要一提起合作学习,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讨论,好象合作学了讨论就是讨论,再没有第二种方法了。而且,在一节公开课上,好多评价的标准就是学生讨论了几次,讨论次数多,就是课讲得好,否则就是不好,却丝毫不考虑学生真的参与了没有,学生真的在合作吗?于是,不管适合与否,课堂上充满了讨论,谁又去调查过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和学生的无奈?讨论常常会使优等生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而更多的学生只不过给他们充当了配角和铺路石,他们只是平淡地敷衍了事。误区之二:在城市户口完全放开的今天,国家正规公立中小学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学校都人满为患,在大班额的教室,学生别说讨论了,连转一下身都有困难,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吗?只适合小班额教学的讨论已失去了他固有的阵地,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沿用?再用下去还会受到多大效果?误区之三:合作学习只能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不同年级、班级几乎没有合作的机会和可能。一位教师,常常只注重在本班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很少把眼界放开,使学生能走出去、请进来,把家庭、社会、学校这三位一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更多参与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误区之四: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很多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学生和学生的合作,男生和男生的合作,女生和女生的合作,并且只局限于四人小组之内,师生之间的合作则很少。这些,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恰到好处寻找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的知识点,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讲是势在必然。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合作,培养这种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语文课的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语文,语文中学会合作,将是学生一生受益的事情。
参考文献:
篇5
这次的大同体育节上,有一个有意思的集体项目--齐心协力向前冲。这可要考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20个同学的脚一个连一个的绑起来,一起跑30米,最先到达终点的班为第一名。
离比赛还有几个星期,我们班就开始了魔鬼似的训练。刚开始,我们都各走各的,一些快,一些慢,没走两步就“全军覆没”了,重重地摔在地上爬不起来。“就怪你,走那么快干嘛?”“是你走慢了!”……我们互相埋怨,怪这怪那。当时,我也是特别气愤,心想:怎么遇上这么些人,不知道齐心一点。要是把我复制20个参赛,准能拿第一!就这样,一气这下,全队解散了,谁也不搭理谁。后来,我冷静下来一想,发现这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我们缺少团队精神。想到这儿,我立刻跑去动员他们,重新开始了训练。这次,我们一边练,一边分析总结,找方法,找技巧。我仔细琢磨着:我们要是规定了每步的距离,并且喊起拍子,喊“一”时单数列出左脚,双数列出右脚,喊“二”时单数列出右脚,双数列出左脚,这样一来,20个人不就像一个人在走了吗?这下有了方法,我们走的速度明显提高了,从四、五秒一步到一秒一步。在烈日下,我们练了许多遍,大家都学会了互相鼓励。一直训练了很久,没有哪一个人不是汗流满面,没有哪一个人不是筋疲力尽,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提出要休息。说实话,练到后来我真的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摔在地上,不靠同学们拉一把,根本爬不起来。我时刻都鼓励着自己,坚持下去,再练几遍我们又可以进步些了,不要因为我一个人而影响了集体的利益,这样,我又强打起了精神,认认真真地参加训练。
不知练了多长时间,我们这次的练习才结束。解开绳子,我才发现自己的膝泉已经被摔破了,腿脖子都肿了,现在自己的全身都湿透了。
我们一直都在训练着,直到比赛那天。这场比赛我们得的第三名,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好,但在训练中,我们学会了合作,这也是我们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
篇6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而是常常和其他的教学形式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模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这一情况,在物理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必须要注重实效性。对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适时分组,有效探究
1.生活中许多问题都与物理息息相关,让学生带着物理问题走进生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所以任务多,时间紧。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条件和能力,如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就会很快捷。
在研究电热器的时候,我让学生课前分组去收集有关电热器的资料。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请学生分组去收集其它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的相关资料。收集的资料拿到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并以小组辩论的形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我要求大家以计算的数据为理论依据,比较电热器和其他发热设备的优劣,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踊跃发言,整节课情绪始终处于高涨状态,一节课下来,扩大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在愉快的合作中,大家轻松地掌握了电热器的知识和与之有关的其它知识。
2.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好的物理教师往往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这将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如教学《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此,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究。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下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就是验证。学生们采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课堂上人人动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进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学设想能力,在探究与实证间建立联系的思维能力,真正发挥了物理小组合作探究的功效。
3.有些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深刻,有些开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学生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单靠某个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或回答不全面。这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小组活动中提出各人的疑问,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切磋争辩中过滤问题,去伪存真,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从而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能力,扩展思维空间,丰富各成员的知识结构。
二、科学分组,全员学习
1.科学地组合探究小组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前提。
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每组四人,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等。小组各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确保每一次探究的质量。
2.教师应在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承担好探究促进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探究。如在探究电热器的教学中,让学生常带一些有范围的问题去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学生进行电热器与其他发热设备的优劣辩论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从收集的材料中选取有价值的数据,并对辩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地启发,做他们的“航标灯”。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并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比如在探究电热器教学中,学生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把游离在小组之外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拉进”小组的讨论中,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有效进行。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除了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以外,还要和学生一起平等讨论交流,是他们讨论小组中的一分子。比如在排除电路故障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参加小组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学生能完成的任务,教师决不代劳。
三、合理评价,巩固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的成功是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必须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最大潜能,讲求整体目标达成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评价时要把探究过程评价与探究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评价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时,主要应从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小组合作方式是否恰当、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情况,对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整理报告是否科学等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合作任务的执行完成情况、与别人合作探究的好与坏、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来评价。
篇7
小班化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内学生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以小组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英语教学中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互助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提高整体学英语的兴趣。小班化分组合作学习因学生之间用英语交流的频率增高,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学英语的能力。
在农村小学开展小班化教学的背景下,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跨越学科语言的障碍?如何有效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我们课题组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并期盼达成的价值目标。围绕我们英语组的小课题研究主题,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课堂实践和思考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语言语境,培养小组合作学习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染力的情景或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可适用于教字母、单词、词组、句型、对话等。实物、图片、录像、多媒体、表演等都可以作为情境教学的手段。
优质的小班化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的多少。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教师应该更好的利用小班化教室的环境布置,四周墙上都可以贴卡片,课桌椅可根据需求任意变动,为创设语言情景提供有利条件。
“情境”的运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正如教育理论家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二、利用评价手段,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近年来国内外在外语课程评价上,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验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伴随与此的是学生评价的产生,同时开始认识到评价学生的因素不单单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他像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更应关注、更应评价。
随着小班小组的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教师就必须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达到目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共同达到目标,即小组成员不仅要自己努力,还要耐心帮助小组同伴,更好地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也同样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由于小班人数少,教师与每个学生交流就增多,对学生性格了解更加地透彻,每个学生性格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有高低,学生表现的欲望也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评价手段有序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小组内部或小组间的问题。
“小班化教育”要求开放性地进行教学,多元性地进行评价。对小组分工的合理性,个人分担任务的态度,执行及完成情况,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与同伴互助合作,个人对小组的贡献等进行评价,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和内容丰富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的小组合作兴趣,激发他们参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更进一步规范小组合作,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真正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语言学习效率。
三、针对学习重难点,发展小组合作学习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评价英语教学成功与否,重要的是看学生最终能有效地输出多少英语,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英语。真实英语环境中的英语语言应该是语言精炼、结构紧凑、即兴讲话,边思考边说话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有时中间免不了重复、修改、停顿。而在非英语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最大的弊端在于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缺乏口语实践和运用语言的基地,学生“难开口”“怕开口”,所以才会产生一些只会考试不会说话的“哑巴英语”。教师明确了英语语言学习重难点在于“听、说”,英语课堂就成了英语环境创设的“主阵地”。在英语课上教师应排除母语的干扰,针对“听、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习得”了英语。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小组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信息,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因素,同一小组的成员具有相同的集体学习目标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语言信息,易于激励学生参与意识、实现英语课堂交际化,增加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从而加速促进学生掌握英语进行交际的进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使得他们都自发地积极交流,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不仅使他们的语言应用得到了提升,还使他们由原来的听讲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交流,扩大他们的语言输出,最大限度的运用英语,让学生享受到语言运用的快乐。
四、设计任务型活动,丰富小组合作学习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任务(活动)、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真实情境的模拟,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和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丰富知识和提高素质。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利用小班人数少,易于组织小组活动的优势,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任务,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不仅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也要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玩”。
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水平、语言材料和语言学习的真实过程等多个方面。任务活动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教师在设计任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小组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五、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篇8
1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感知了解合作技能
愉快、成功的合作,有赖于良好的交往技能、合作的意识和习惯。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如看录像、情景表演、讨论交流、榜样示范等,让幼儿发现问题并习得合作学习的交往技能与方法,努力做到五个“学会”:学会说话,轻声和气,谦虚礼貌;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学会欣赏,不要看不起别人,不要妒嫉比自己好的幼儿;学会宽容,小组竞赛失败后不要相互埋怨;学会分享,互相谦让等。
当老师把生活中的情景以录像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孩子们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很是激动:“成成最爱捣乱了。”“就是,晨辉也喜欢破坏别人的东西。”……在孩子们的议论中成成、晨辉几个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这时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分工才能又快又好地布置小路?合作时有人捣乱怎么办?怎样才能和小朋友好好商量、解决问题?小组长应该怎么做?”孩子们的发言很踊跃,提出的办法有的被同伴当场反驳,有的被大家认可、接受了。通过矛盾的再现和讨论,将幼儿置于旁观者的位置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幼儿在发现问题、讨论分析、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人员分工、任务分解、沟通商量、友好合作等的方法技能,这些比教师的说教更深刻。
2认真观察,适时介入,引导幼儿更好地合作学习
幼儿年龄小,协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教师要对小组进行调控,认真观察和倾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适当干预。当合作任务太难影响了幼儿的活动进程时,教师要适当降低难度;当任务太简单时教师要及时提高任务难度,增加协商和合作的机会,使合作成为一种需要;当幼儿遇到当前知识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合理搭建支架,引导幼儿越过难关,使合作深入进行。
看着小组合作建构的大桥摇摇欲坠,苏凡智、诗婕、小沁唉声叹气,一脸的茫然:“唉,还是站不稳。”“我的手都扶酸了。”……一旁观察的教师及时介入:“这左右的桥墩怎么不一样啊?”诗婕首先醒悟:“对了,我和妈妈去江滨大桥时,妈妈告诉我两边的桥墩应该一样大一样高,这样大桥才能很稳地立在江面上。小沁建的桥墩比张森建的矮了一截。”孩子们受到启发恍然大悟,又开始忙了起来。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的思维敏捷,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文静细心……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地创设不同的合作学习情景,一方面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促使幼儿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优势,从而体验合作的乐趣。
申静宇由于生活在单亲家庭,性格孤僻不合群,常独自一人活动,很少与同伴合作游戏,但动作发展好。在体育活动“小巡警练兵”中,孩子们用纸棒、体操圈高兴地玩了起来。蓉蓉等5个幼儿聚在一起很快用纸棒搭起山洞玩起来;成成和肖凯把棒当成了剑“砰砰砰”玩起了击剑游戏;小雨等3人合作在纸棒上玩双脚跳的游戏。申静宇却在一旁玩起了单脚跳房子的游戏,时不时看看小雨那组的活动情况。老师抓住申静宇“单脚连续向前跳”这一动作发展优势,作为她在同伴面前表现自我的切入点。于是教师提高了声调:“申静宇,你单脚跳房子真好玩,你教教老师怎么跳好吗?”蓉蓉等幼儿循声好奇地围了过来。老师故意跳得东倒西歪。申静宇涨红了脸小声说:“一只脚抬起来,一下一下跳,就是这样跳。”她说着便又示范了起来。“我试试!”“我也试试!”其他幼儿模仿着跳,但没成功。教师及时说:“我们请申静宇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吧。”申静宇接受了邀请,当起了小老师:“小雨,你慢点跳,这样就不会踩在棒上。”“成成,你在房子的第一层要把一只脚先抬起来。”申静宇声音由小到大,一会儿讲解一会儿示范,一幅生动的幼幼合作学习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3鼓励团队竞争,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合作的意义
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在组际竞争中幼儿为了共同夺取荣誉,会更加投入地参与合作任务,他们不仅要认真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还要相互补充、相互帮忙。竞争能推动幼儿合作的兴趣和愿望,进一步激发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篇9
一、要合理分簇
每个学簇总体成绩要相对均衡;其次,簇内在每个科目上尽可能都有一个相对突出的成员,但是不能过分集中到某个成员的身上,学科的相对优势学生占到一半以上;再次,注意男女比例的协调与配合。最后,有意识的考虑学生的意愿,让学生从内心中初步接受所在学簇。
二、加强学簇文化建设
学簇文化建设达到三个目标:激发热情、目标明确、合作进步。
班主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激发学簇建设的热情,完成学簇元素设计,如组名(组名内涵由来)、口号(学簇精神)、组员划分(组长及成员)等等。班主任要把“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能成功!”作为班级每一名同学的信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团队发展促自身发展。一组6人,组内设各学科代言人,人人平等,各学科代言人是所代言学科课堂上的组织者,有义务有责任对学科课堂上的活动组织、分工、合作、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权处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让他在某一门学科方面建立自信,进而扩展到其他各门学科。
学簇考评要到位,要科学制定学簇学习效果评价表并及时作好评价。让各学簇从“自学展示”、“质疑补充”、“评价反馈”、“学习状态”四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制定更为科学的计分办法和操作规程。班级进行学簇考核时,注重团队建设的考核,学生展示以团队形式有序进行展示的,考评要靠前。建立“课堂学习每日情况公示表”让各学簇每堂课学习情况透明地展示在师生面前,接受全班师生监督。
三、掌握学簇学习方法
“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加强学簇培训,逐步掌握合作技巧。许多学簇学习的失败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加强学簇培训,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为学簇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为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学簇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做事的品格;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以及表达与沟通能力;在进行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及目标,做到目标具体化;簇内学习要处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把握学簇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有效的学簇合作。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问题涉及面大而学生回答不全面时……都最好及时地安排学簇合作。具体来说,就是:(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学簇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同认识与理解的效果,从而能顺利将旧知迁移到新知。(2)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学簇合作学习。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教师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学簇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簇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与协作精神。(3)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学簇合作学习。在政治教材中,大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的。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自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个性差异,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学生自学完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互通“有无”,以使“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学簇合作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学簇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有依据地展示出来,对学生的不同解法广泛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四、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篇10
【关键词】小组合作活动 ;作用和实施
维果茨基(Vigotski)的“认知发展潜能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认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我校开展了“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课题,组织有效的合作教学对课题的开展,对英语教学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approach)的实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英语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作为外语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用于语言教学之中,成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英语小组合作活动的作用
1.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
在大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不足是一位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照教材,赶进度,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提高差生、扶持优生。因而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更谈不上在各自基础上有所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已弥补了这一不足,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在担任完成共同任务中承担个人的责任。
2.有助于创设良好氛围
班级中包含了各种性格类型、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有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怕在公众场合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至少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至于直接暴露学生自身认为个体的不足,如语音语调、内容表达、或非专业上的如声音的洪亮程度、表达的流利程度、站立的姿势等而受到约束和感到不安。同伴之间有一种安全感,或许还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某些帮助安慰,建立自信,从而更好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
新课程要求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班级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差异、个性差异较明显。小组活动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不同的目标。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极大兴趣。而小组活动可以使不同学生张扬个性,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展示才华,进一步激发动机和兴趣,更好地使用学习策略,也有利于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4.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现代教育主张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还要学会合作。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强调集体意识,善于合作被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提了出来。一个人若想生存,就必须审时度势,学会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合作。因此,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他们消除自我封闭的心理,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合作学习帮助我们改变了老师的一言堂,开辟了师生间、学生间平等交流的好场所。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各有差异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来启迪自己的思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批评,学会了接受,而且还展现自我、认识了自我、完善了自我,使个性得到了和谐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小组合作活动的应用范例
1.词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师生都感觉词汇教学单调乏味,时间花了但收效不佳。如果老师在词汇教学时利用小组合作方式,那结局就不一样了。词汇教学时,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约 6人一个小组进行比赛。教师说英语,学生抢答其汉语意思或教师说汉语,学生抢答其英语发音和拼写。第一次可以让学生看书回答。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好好发挥自己的反应能力。第二次让学生合上课本进行对单词的巩固。回答对的同学给他(她)这个小组加一颗星。当然也可以用卡片的形式或学生自己提问的形式。最后老师可以抽查几个学生,看看他们是否已经学会。这样学生不但学得主动而且记忆深刻。既记住了生词又提高了听说能力。
2.写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写作以“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理论为依据,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小组合作写作的教学模式使写作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过程。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对写作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和关键词汇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请各大组代表发言,并根据学生的讨论列出提纲,写出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动笔写。当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室巡视并解答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引出话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及如何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等。
在学生完成了初稿之后,要求组内同学彼此交换自己的作文,由同伴来批改自己的习作。在初次进行此项活动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互改策略与技巧的训练与指导。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符号来批改作文,譬如下划线、划圈、问号、缩略(如 “Sp.”表示spelling,“Gr.”表示grammar)等。待学生互改后,选择两篇学生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其他学生上来纠错并讨论其优点与不足。这个环节很有意义,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最后让学生完成书面作业。
3.语法教学中的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