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合作社范文
时间:2023-04-01 06:1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种做法的结果,首先是拆散了完整的家庭生产单位,影响了农民家庭的和睦团结,使他们不能安心搞好生产,有的农民家庭并因为子女单搞一套而突然失掉劳动力,生产发生困难,大大损害了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家庭采取这种粗暴的办法,不但不能促使农民从他们的实践中逐步感到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懂得只有组织起来是农民由穷变富共同上升的必经之路,而乐意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去发展生产,相反,这样做更会引起他们的思想抵触,增加他们对党的政策的疑虑,使党脱离群众。事实证明:就是脱离家庭单独入组、入社的那些团员,由于家庭和群众的不满和不安,生产上的困难等(如家庭不让使用家里的耕畜、农具,不供给足够的食粮和种籽等),也不能安心地搞生产,严重地脱离了群众,团员自己也不满意这样做。
总之,这种做法,对发展农业生产是有害的,是和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有的直接违背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主要是由于某些团组织布置任务时,不从团员的家庭经济地位出发,不麻及团员本身的能力、条件,脱离实际,要求过高过急引起的。如提出“团员要百分之百的组织起来”,甚至“不参加互助就要开除团籍”等,团员为了表示先进,服从组织,执行决议,或为了免受组织的处分,就这样做了。这些团的组织和干部还不明确了解目前农村是以小农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这一特点,而团员是家庭中的青年成员,并有男女、年龄大小等差别,不顾及这些具体情况,就不切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必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
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154-1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而农机专业合作社正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入手,谈一谈自己对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看法。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简单地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一种经济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正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依法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遵循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合作社成员和其他个人或团体提供服务的组织。
2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加强农机管理体系建设
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促进农机作业化,提高农机组织化服务水平。有效扩大作业规模,提高作业效率;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推动大型、高性能机械的使用和技术推广,有利于更新设备和技术,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使农机信息服务、农机保养与维修、技术服务等与机械使用有关的信息与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降低交易成本;可以有效发挥专业人员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培养新型科技农民,提高农机手水平,保证农机作业质量。
2.2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内容之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开展规模经营,推动土地经营方式的创新,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因此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之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
以上两点具体来说是加强了农机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农机作业化,提高农机组织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之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实也正是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体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具体来说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加强了农机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农机作业化,提高农机组织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之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体现。
在经济效益上,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整合了农机资源,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保证市场秩序,稳定价格,保质保量促进增产增收,这正是经济效益的体现。
在社会效益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在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因此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清溪.发展农机合作社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
湖南农机,2008(6):4.
[2] 郭明晖.宁都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农机新闻网,2005(7):56.
[3] 林军.浅谈顺昌县大干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11).
[4] 谭成波,贾文波,孟丽梅.双城市农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2(04).
[5] 姚怀强.做好玉林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的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7(03).
[6] 邹国云.对发展景洪市农机化的初探[J].当代农机,2010
(04).
[7] 曾亿东.乡镇农机站建设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4).
[8] 李常广,刘芳.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10).
[9] 舒正刚.怀远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5).
篇3
二、耕地分别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使用耕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履行保养耕地的义务,不断向耕地增施有机肥料,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严禁只用地不养地,掠夺式的经营。
三、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每年都应投入一定数量的优质有机肥。农业生产合作社要通过群众民主讨论,确定当地每公顷耕地投肥的数量,并定出标准价格。凡投肥的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者,由集体按价收取养地补偿费;对增加投入提高地力的,给予适当奖励;对因主观原因造成地力下降的,要限期恢复;对弃耕、荒芜、毁坏耕地的,给予经济处罚,直至收回承包田。
四、有条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要通过群众民主讨论,根据耕地的土质、肥力、产量等有关因素,确定土壤肥力等级标准,并据以划分耕地的土壤肥力等级以及不同肥力等级差价,将民主讨论确定的上述三项内容载入耕地承包合同中,作为评定培肥地力成果或转包耕地以质论价的依据。
五、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科技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土肥科研工作的领导,积极组织开展土肥科研工作。土肥科研单位要积极研究制定适宜该地的施肥方案和改良低产土壤的措施农业技术推广站要积极推广培肥改土科研成果,培训农民土肥技术骨干,普及土肥科学技术知识。在各地逐步建立土壤肥力监测网点,开展地力监测工作。
六、要把耕地保养工作作为考核农村基层干部的一项内容,并将其列入干部岗位责任制中,根据其工作情况,分别采取表扬或批评、增减奖金、浮动工资等措施,进行奖励或惩罚,以便调动干部组织开展耕地保养工作的积极性。
篇4
宋家坪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年试种棉花成功,今年扩大了棉田耕种面积百十来亩,县委会要我去作一次调查工作。那是八月间的一个早晨,我正准备动身,听说头天下午进城来的宋家坪社里的大车,碰巧清早再赶回去,我便搭上了这辆用一头牲口拉着的铁轮车。
赶车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精力饱满的老头,脸孔红红的,一毛淡淡的,留着两片小燕翅膀似的胡子,一见人就咧开嘴笑。他把车套好,一纵身坐在辕杆上,笑眯了眼睛对我说:“同志,坐好吧,这一跑,就把你拉到咱农业社的炕上啦,”看样子,老头还是个挺爱说笑的人哩。他把手里的鞭子在辕骡头上一甩,鞭梢发出了尖锐的响声,辕骡摆了摆耳朵,甩了甩尾巴,腰一躬,铁轮车就在不很平坦的石头路上,咚咚隆隆地颠簸起来。
出了城门洞,顾上下大路,老头便把鞭子收起来,用手轻轻在辕骡屁股上拍了一下:“哒啾”,然后回转身来,看了看我。他露出情不自禁的笑容,彷佛心里蕴藏着什么称心如意的事情一样。忽然,他样子很神秘地问:“同志,你知道不知道,省城里开的啥会?为啥还叫咱庄稼人去参加哩?”我一时不懂他所问的意思,正无法回答,他伸手过来,拉我一把,脸凑得快要挨住我的脸了,小声补充着说:“咱农业社还去了一个人哩,是上头指定的,是个闺女,在咱社里当地是技术指等委员,”于是,他直起头来,大有感慨地继续说;“是个能干的人呐。比我强,我这车,就是送她来的,”
噢。我想起了,省里最近正在召开农业生产会议,布置秋季评出检查,通知各地领导生产有成绩的先进人物去参加。于是我好奇地问:“你们那闺女是谁?”
“谁?“老头疑问地瞅瞅我,似乎奇怪我竟连这样一个有名的人物都不晓得。他竖起大拇指,样子很神气地说:“就是咱村那个青年团支书呀:人样子长的有点胖呼呼的,可是浑身是劲,下地干活,男子汉也抵不上她。人们都喊她“胖女子”,大伙叫宋桂梅。真是好样的,别看她表面上不言少语的。心里作事,谋心大,我们社里去年种成了棉花,她起了大作用啦”。
老头的话,特别是他那说话的神气,强烈地吸引了我。于是我要求他把这闺女的事情,详详细细给我讲一讲。他用手指夹着我送给他的烟卷,猛吸了一口,往两边理了理散乱的胡子,笑着说:“你不嫌絮烦?好——哒啾——不嫌絮烦,我就给你把她种棉花的事情说吧。”
事情是这样——
头年秋天,村里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上头叫社里派一个人到县农场受训。按县上的意思,是说这一带的土质,种棉花最相宜,想着来年叫社里先试种几亩,给大家做个样子。于是便决定帮社里训练一个种棉的技术指导员。
社长张云山把这件事给社员们一讲,社员们都不知道该派谁去,有的说要派种地有经验的老年人,可是老年人都推说人老心杂,学不成个样子,这当然也算理由。但更多的其实是怕将来种不成落埋怨。会计宋有财不是在会上讲吗,棉花这东西,可是样难侍候的庄稼,热了不行,凉了也不行,旱不得、冻不得,弄不好,又花资本又误工,事关全社的收入,岂是要的,老年人没人要去。有的说得派个有文化的,村里有文化能捞笔杆的人,扳指头数数,就那么两苗半:社长张云山有些文化,能去吗?社里的事多,党内的工作他还要领导。整天忙的马踩车;会计宋有财识几个字,就是能离开,去 了保险也学不好,因为试种棉花这事、他一直是个反对派,而且还打赌呢:“要能弄成,把我的头割下来当尿罐,”到底该派谁去呢?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党支部开了个会,决定派宋老头的闺女宋桂梅去。挑选这个闺女,张云山和别的党员有这么几条想法:第一,这闺女是青年团员,做工作热情认真,对党分配的任务,向来是积极完成的,去了放心。第二,她文化不能算高,只上过三个月速成班,可是平常自学努力。早就能咿哩哇啦地给团员们念报了,提起笔,也能歪歪扭扭地写两笔、学习起来进步快些。第三,这闺女虽然年轻,但人挺老实。一向是张云山的一个好帮手。党支部也是有意要培养她。宋桂梅一走三个月。过了年开春的时候,回来了。她回村的那天,村里很多人称不敢认她了:辫子剪了,留成个短头发,个子长高了一点,脸也更圆更胖了,穿身透蓝的制服,背个背包,手里还拿着粗粗一大卷,啥咚咚地走进村来。
人们欢欢侨吵吵地跟着她一直到社里去。都纳闷:她手里那大卷是啥呢?是扯的布?用指头弹弹,硬铮铮地崩崩响。打开一看,嚯,红颜绿色,原来全是画。仔细再一看,这画可不平常:上面有拖拉机,有马拉犁,有庄稼苗,有虫虫鸟鸟……。一时三刻,村里的人挤了满堂堂一窑,大夥儿挤着看,争着问,比供销合作社柜台上买花花布都热闹。桂梅搁下背包,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给大家一张一张讲:这叫啥,那叫啥,干啥用的;说到拖拉机,她还特别讲了讲她在农场看见机器耕种的情形。听的人免得怪有意思,谁也不想走了。
社长张云山,早就盼桂梅回来把社里的生产提高一步,这时见取回来这许多宝,高兴的嘴都闭不拢,
在人堆里挤来挤去,见人就说:“快去看,早给你们讲社会主义就是要用新法子,你们不信,看,新法子是好是坏!”
篇5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品牌经营 品牌声誉 砀山酥梨
一、引言
特色农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特色农业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主导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农业(李金良、贺洪海,2000)。[1]本文以砀山酥梨为例来研究特色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效应与对策可以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建言献策,提高经济收入。
二、砀山酥梨特色品牌的形成
(一)砀山酥梨特色品牌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
雍正年间的《铜山县志》中有“黄里石榴、砀山梨,义安的柿子居满集”的民谣。乾隆年间更有“丰县的烟,沛县的酒,砀山酥梨谢花藕”。[2]由此可以看出,砀山酥梨在我国古代已成规模且声名远播,不仅仅是种植技术醇熟,更因为名人效应使得品牌为更多的人知道。
(二)海外市场定位与政府扶持是品牌发展的支撑
砀山县委、县政府在党的以后,围绕着酥梨生产大做文章,梨树产量持续增加。政府的大力扶植推动了砀山酥梨品牌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砀山县抓住机会营销砀山酥梨。在1985年全国优质名特产品评比会议上,砀山酥梨被评为全国名特水果。当地政府更是将砀山酥梨推向大型博览会评鉴。随着砀山酥梨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最高奖、泰国“龙马金奖”、全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等诸多荣誉,砀山酥梨品牌走向国际。
(三)以成功的商标注册形成品牌市场力
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砀山县落实科技兴农政策,安徽省砀山酥梨协会抓住时机注册了商标:砀山酥梨,并且促使砀山酥梨载入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至此,砀山酥梨彻底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这时候的砀山酥梨收购价曾高达3~5元一斤,砀山县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在1994年砀山县被冠以“梨都”称号。
三、砀山酥梨品牌经营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砀山酥梨品牌估值走低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自2009年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开始农产品的品牌价值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砀山酥梨品牌价值排位落后,但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评估中发现砀山酥梨依靠传统品牌优势领跑梨类水果,但是在2014年的品牌评估中却不见踪影,让出了第一位。这表明传统品牌优势已经不足以支撑砀山酥梨的市场发展,砀山酥梨品牌的建设走入困境,重塑品牌是关键。
(二)砀山酥梨产品供过于求,产销困难
砀山酥梨品牌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在砀山酥梨发展的黄金时期,酥梨收购价格长期稳定在2~3元每斤。但是在新世纪来临后砀山酥梨开始走下坡路,最低时1角钱有人收购也会卖出,到现今砀山酥梨收购价格价位稳定在8~9角一斤。价格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合理,有利可图农户一拥而上,最终导致水果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量,供过于求。
(三)砀山酥梨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良莠不齐
砀山酥梨的销售采用鲜果销售和制成品销售两种方式。气候状况和产地的不同影响鲜果质量,导致市面上鲜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制成品销售有酥梨罐头和梨膏,但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剥皮等多采用人工,农村劳动力外流,用工短缺严重,产品成本随之上升,前景并不乐观。
四、砀山酥梨品牌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剖解
(一)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品牌化意识淡薄
受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农产品种植户的品牌化意识淡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不完善,仍然以家庭为单位来劳作。农户并没有品牌意识,农产品一般卖给收购商。且砀山县为贫困县,当地缺乏龙头企业,当地水果加工商企业入驻原则是为了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输费用,并没有做当地酥梨品牌的意识。
(二)农户大面积种植,缺乏合理规划
90年代砀山酥梨的火热销售,导致农户大量栽植,到了2001年仅安徽省砀山县酥梨种植面积就达50万亩,砀山不仅售卖酥梨还售卖酥梨树苗,这样山东、河南等地也大量种植,酥梨市场趋于饱和。盲目种植导致酥梨供过于求,出现了售卖困难的问题,市场再也无法消化全部酥梨产品,至此酥梨价格开始下跌。
(三)品牌搭便车行为影响了酥梨整体质量
品牌声誉是特色农产品在长期的积累中获得的良好声誉,消费者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进行购买,表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有获得较高利益的可能。利益的驱动,完全可能导致不利于声誉积累的行为发生。[3]砀山县申请到了砀山酥梨的商标,但是并没有认真利用,由于砀山酥梨品牌属于公共品牌,特定区域内的散户因可以利用品牌声誉便不再提高生产种植技术,导致产品品质下降,这样就影响了砀山酥梨整体质量的下滑。
五、增强砀山酥梨品牌经营效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农技服务,引导合理种植
砀山县农民拥有熟练的酥梨种植技术,但是对国家的农业政策等并不了解。政府完善农技服务,知识普农宣传国家政策,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防止盲目扩大或减小种植,使得酥梨种植维持在合理面积。
(二)规范产品标准,准确定价
砀山酥梨有4个品系:白皮酥、青皮酥、金盖酥、伏酥。包装产品走精品路线,可划分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以白皮酥品质最好,黄河故道两岸为最佳种植区域。砀山县有种质资源保护区,应该大力推广适宜区域生产白皮酥品类,土质条件较差的区域选择低端路线。
(三)扶植龙头企业,强力带动品牌发展
政府应牵头创新科技,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给予政策支持早日实现罐头生产自动化。为了强力带动品牌发展,政府可授权龙头企业以砀山酥梨商标生产罐头产品,以此来保证砀山酥梨品牌的质量。
(四)区域品牌建设,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合作社
合理利用农业合作社,可以以合作社为单位创立农产品品牌。砀山县有专营油桃的砀山县宏远水果合作社,多种水果经营的利民水果合作社。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小额贷款、农村自筹等方式加大农业合作社的投资,专营砀山酥梨。譬如开发利民酥梨品牌。应为砀山酥梨每一个酥梨贴上专属商标。
六、结束语
县域扶植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是个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的道路。从砀山酥梨品牌的发展来看,农产品品牌的经营需要走专业化道路,政府应有利界定品牌使用范围,同时要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来保证农产品质量,另外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为农产品的加工制造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为安徽大学新校区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砀山酥梨产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编号:201410357085。]
参考文献
[1] 李金良,贺洪海.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师,2000(05):95.
篇6
“播种虽然晚半个月,但后期管理精细些,不会影响产量!”林甸县东兴乡义和村种粮大户吴永德告诉记者,他家的5000多亩耕地有1/3受涝,受涝地块整地每亩要增加费用40元,扣棚清雪每栋增加成本150元以上,今年成本要增加10万元。但曾经让他最头痛的资金问题,农行春节后就给解决了。像他一样及时得到农行资金支持的农户,全省超过了30万户。
年初,该行制定了《2013年农户贷款投放指导意见》,《农户金融业务工作要点》和《金穗“惠农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意见》,并紧密结合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热点,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服务模式转型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实施了“垦区城镇化建设服务模式”、“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小企业联保贷款服务模式”、“保证担保+专业合作社+互助金”等9项模式创新探索。目前,全行已发放农贷资金超过158亿元。惠农卡新增12万张,卡存量达314万张。县域贷款增速为10.44%,高于总行三农金融部贷款平均增速10.02个百分点。
进入4月份以来,黑龙江省平均气温严重偏低。春耕生产面临播期推迟和抢播质量下降的“双风险”。对于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的黑龙江省而言,发挥大农机的作用是抵御风险的重要保障措施。对此,黑龙江分行年初制定相关办法,积极开展大农机贷款业务。截至目前,全省已发放农机贷款近亿元,新购置的近千台各类大农机在除雪散墒、抢排积水等抗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7
一、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特征
农业标准化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其自身特征可以有效规范各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在理论研究中从宏观角度了解到农业标准化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市场化、地区性、技术性以及政府推动性这几个方面。农业标准化的市场化特征表现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李小洁等(2012)从生产方面对农业标准化的市场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由生产的标准化决定的,缺少了标准化也就失去了市场的支撑,标准化生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2]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受中国农业区域特征不同的影响,导致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受到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张帆(2014)指出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而我国地域的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只有在合适的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收益。[3]科学技术的使用贯穿整个农业标准化发展过程,同时保障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安全性则是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技术性特征。刘晓利(2012)通过研究了解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农户作为生产主体要以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技术标准以及质量安全标准作为生产行为准则,而覆盖整个产业的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更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保证。[4]政府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标准化发展的直接性,缺乏自主经营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形成了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政府推动性特征。王翔(2008)指出农业标准化不完全是市场发展中自然产生的,政府的强制性推广一定程度上是标准化快速发展的成因,“一刀切”的政策执行使许多不具备标准化发展的地方跨越式发展。[5]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发展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基本平台。根据农业标准化发展特征,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发展现状也呈现出以市场化、地区性、技术性以及政府推动性为主的四种发展态势。以市场化为主的发展态势注重市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的影响,四川省郫县锦宁韭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以合作社为纽带联合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应对市场压力,形成统一的标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先进技术为指导,使韭黄的市场价格不断提高,农户收入逐渐增加,很快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6]以地区性为主的发展态势注重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四川西峡县农丰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发展猕猴桃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同时以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为依托将观光农业作为发展的另一个重点,逐渐形成以观光标准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经营局面。[7]以技术性为主的发展态势注重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标准,陕西眉县齐峰富硒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取得订单值前就与社员签订标准化生产协议,并定期举办标准化方面的培训,还专门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进行实地技术指导,不断保证技术更新。[8]以政府推动性为主的发展态势政府占有主导的地位,四川安岳柠檬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政府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柠檬产业发展的决定”和2004年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柠檬之都的实施意见”,逐渐形成了柠檬标准化生产的产业链,农户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比较明显,并开发了全国柠檬生态旅游基地,产业影响力开始辐射全国范围。[9]
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发展的路径
(一)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完善农业服务标准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现实需求,稳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助于市场化良好的运行,而完善的农业市场服务更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吴棉国(2011)认为农业标准化的建设应该以标准体系发展为前提,而标准化体系发展应该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在发展中形成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体系。[10]李小洁等(2012)从完善农业服务标准出发,认为应该加快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标准,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建立服务性合作社并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的互助合作。[2]
(二)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品牌化发展
在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解决区域性发展差异和农户标准化意识的缺失是现阶段标准化推广的主要工作,同时要发展地区农产品品牌化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范小菲(2011)认为农业标准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形式,必须保证基层标准化内容的充分宣传,搞好对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并加强对合作社内部人员的广泛宣传。[6]乔德华(2012)认为树立品牌意识,发展品牌化经营将是农产品在市场化发展中新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断加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工作,鼓励倡导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龙头企业和示范生产合作社生产出消费市场信任、竞争力强的农产品。[11]
(三)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监测能力建设
农业标准化有助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同样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在农业标准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钱永忠(2013)指出充足的生产经验和较高的文化水平作为高技术水平的优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12]范小菲(2011)从科技支撑体系出发,认为完善的科技体系有助于标准化生产过程的进一步提高,还要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6]郝阳阳等(2014)了解到农业标准监测体系建设也是推行农业标准化战略、促进合作社标准化发展的保障措施。[13]
(四)增强政府主导作用,完善资金政策扶持
篇8
1958年1月1日,富顺县约1.7万人在罗浮洞广场举行了农业生产动员誓师大会。县长吴纯儒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宣布:确保1958年亩产405公斤,把我县农村建成社会主义的幸福乐园。2月16日,富顺县被评为“泸州专区农业生产、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首次竞赛第一名,获“跃进帅旗”,城关各界万人空巷迎帅旗。为保帅旗,3月12日全县召开“除十害”(增加蟑螂、臭虫、跳蚤等)发起总攻势誓师大会。会议决定,不让“十害”过春天。
当时的百花村还叫柏树村(大概在1958年9月,该村与贺下村合并为百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后又叫百花管理区)。为抓好“农业”和开展“除十害”运动,乡里派了精明强干的乡干部,当年24岁的周德蓉任柏树村党支部书记,与另一名年轻的高级社女社长张仁政配合抓生产和“创卫”。由于她俩工作努力出色,县上决定在该村设点,特派代寺区委副书记张爱群到中石乡兼任党委副书记并长驻柏树村蹲点。
春耕过后,村上及时抢抓农事间隙搞“创卫”。一连几天的层层动员,全村上下统一了思想,定下奋战目标:三天内家家疏通阴沟,除尽杂草;五天内各社田坎、崖壁无杂草,私人厕所掏尽撒石灰;全村建八个公厕,撒上石灰,用竹编篾折加盖,请来代寺小学美术老师在公厕外墙上书画“除害灭病”图案……为保证质量,村里组建了三支突击队巡视突击,县里派防疫站周开岳等三位同志驻村进行业务指导。
一阵忙碌,柏树村“创卫”工作成效显著,起到了以点促面的作用。于是县里多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推广“创卫”经验。省里和泸州专区先后派检查团前来检查,发现四处洁净,甚喜,于是报告了中央。
9月秋收后,该村农业又获丰收,报道称早稻亩产250公斤,连同晚稻亩产200公斤,超过了县上亩产405公斤的指标。10月中旬,村领导接令中央检查团要来百花村检查,村领导兴奋之余又有些顾虑:没有通村公路,怎样迎接中央检查团呢?于是决定抢修公路!
篇9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必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42―03
法人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较完善的法人制度。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导致了实践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作用受阻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压抑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力和生机。因此,要使经济繁荣并富有活力,就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问题,笔者从法理和实践的视角透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从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最广义的理解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这种界定过于宽泛,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两个有区别的市场主体;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大部分已经异化为营利性企业了,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追求有了本质的不同。(2)广义的理解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除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以外的各类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界定也是宽泛,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属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狭义的理解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各种类型的专业农业合作社,即指同类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这种界定过于狭窄,有另外的组织没有包括其中。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定义应先明确其特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下列特征:(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有相同业务或利害关系一致的人,自由结合的组织,亦即是由社员共同经营的团体。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人都是想利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经营的业务,解决他个人力量不能解决,或能解决而极不经济的业务。(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的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成目的乃是帮助社员解决其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对社员提供经济方面的服务,而并非只为谋求利润。如果年终有了盈余,即按照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的比例退还给社员,这就是各国合作制度中所说的(按交易额分红)的制度。(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行经济民主制度的组织,这也可以说是合作制度的本质。就是不论认股多少,每一个人有同等的表决权,亦就是在合作社可以充分发挥民主的精神。(4)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员人数及股金总额均可变动的团体。笔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可以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织起来的、是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在生产、生活上谋求社员经济利益与生活改善、实行民主制度的自主性经济组织。
二、中国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规定
中国《宪法》第8条规定:“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显然,在中国《宪法》的上述规定中,“合作经济”是等同于“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国《民法通则》以《宪法》为根据,仍将农业生产合作社确定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但是,合作经济与农业集体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成分,有多方面的区别。《农业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农业法》的上述规定,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放在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列平行的地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为确定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创造了一定的空间。但由于中国《宪法》的前述规定,《农业法》的上述规定,实难发挥作用。通过《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可知,合作组织在中国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登记注册资格。与此同时,中国有关行政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也排斥合作社的登记。在上述的法律法规中有的法律法规只对其进行了笼统规定,但它们均没有关于合作组织主体地位的专门规范。
三、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必要性
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法律环境的制约日益突现出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管理体制上的混乱、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帮扶不力、以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松散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快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
(一)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化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法人地位不独立,不少企业因无法估量风险预期,不愿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交往,进而发展缓慢、畸形,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无法发挥;还有在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时也经常会陷入两难境地。由于法人地位不明确很多农民经济组织不知是向民政部门注册登记还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于是他们选择了不注册,这样就无法取得单独法人地位,只能在没有法律保护的环境下运作。此外,由于缺乏独立的法人地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无法形成有效的资金融通机制,缺乏融资渠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只能从农村信用社中获取小额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其规模经营的需要。因此,根据实践的要求我们应尽快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
(二)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是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客观要求
因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是主体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直接影响着其他方方面面的规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是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主体的立法,将构建一个新的主体制度,承认其主体地位,赋予其职权,规范其组建、组织和运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法律拟制的主体,其主体身份首先需要法律的认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内容应当包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成立、组织、经费、职权、责任等,法律对其主体地位的定位,直接影响其他方方面面的规定。因此,
法律文件的统一性和事物间的相关性决定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问题。
(三)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确立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中国的合作经济已经与30多个国家的合作经济有经济往来,如果中国不尽快确立合作经济独立的法人地位将不利于中国的合作经济与国际接轨;不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经济友好往来和联合与合作;将制约中国合作经济在国际合作经济舞台上的活力和影响力。
四、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立法建议
(一)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
中国的合作社是否为法人,关键看它是否具备《民法通则》规定的四个构成条件。《民法通则》规定,法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则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看,比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固定的场所,有自己的章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机构一般由社员人会或社员代表人会(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执行机构)和监事会(监督机构)组成,已完全形成了能够代表组织体实现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健全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一般来源于社员股金、积累资金和银行贷款等,并以这些可支配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这些构成要件符合《民法通则》中法人的成立要件。因此,我们应尽快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其独立的法人地位。但有的学者认为,“对规模不大,组织程度较低并且承担职能比较单一的合作组织赋予其法人地位,容易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大和社会信用的泡沫化。”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一节中对其进行特别规定,对规模不大组织程度较低并且承担职能比较单一的合作组织实行最低资本金制度(该注册资本比一般的合作组织的注册资本要高);并且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加强对其财务监督,杜绝合作组织的财产与社员的财产发生混同;如果混同,该合作组织的社员就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多方位的规制就可以避免社会信用的泡沫化。
篇10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广大农村实现小康目标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基础,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联系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搞好工程建设,为民造福。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十三五”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方式、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五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事关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我们联系工作实际,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十三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1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辉煌业绩有目共睹,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
1.1在工程建设目标上,存在国家和农民的目标不同的矛盾
国家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目的是要粮食和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农民种粮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跟着市场走,市场农产品什么价格高农民就种什么,国家无法强迫农民种什么。这样就会出现水在田边流,农民就不用问题,灌区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标准,甚至出现严重萎缩问题。
1.2在投资方向上,出现建设和改造的矛盾
我们建议国家对新上水利项目要进行科学论证,要在宏观上对新建项目和现有工程改造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坚持上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能改造省钱效益好工作难度小项目就坚持以改造为主,不要盲目上新项目,浪费钱,浪费资源。
1.3在经济效益评估上,出现理论值过高与实际不符的矛盾
我国在工程建设效益评估上采用理论公式计算,不考虑现行政策和实际情况,仅从技术上进行规划,缺乏政府宏观把关,缺少全面经济论证,往往出现一项工程经济评估很可观,但建成就亏损。
1.4在投资上,出现投资多元化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矛盾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大量投资,这是一个好的政策。然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有其自己的规划和政策要求,有的部门干的是头,有的部门干的是尾,有的搞土地整理,最后工程都建在灌区。由于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各自工程建完后,工程运行出现新建末级渠系建的高供水上不去,没着还的把新建工程扒掉才能供水,劳民伤财;还有的土地整理表面看很平,灌水后高低不平,地无法种,农民非常反感,对这样工程水利部门和农民不认可。
2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我们建议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坚持改革创新,注重效益,注重民意,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发展之路。
2.1注重工程效益,坚持建设和改造并重方针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应坚持新建和改造两条腿走路方针,要在宏观上对新建项目和现有工程改造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坚持上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能改造省钱效益好工作难度小项目就坚持以改造为主,不要盲目上新项目,浪费钱,浪费资源。严把新上项目关,建立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纳入政绩考核,避免一走了之。几十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工程项目覆盖面大,多数工程已需要更新改造,工程稍加改造,经济效益巨大。那么,我们何必投巨资,浪费资源进行新工程建设呢。据我们调查,很多灌区设施不配套,支、斗、毛渠不健全,跑、冒、漏水严重,水利用率低下,工程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生存发展难度大。可以说,灌区更新改造上档次是我们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亮点。我们认为对现有灌区进行更新改造是一项工省效宏的路子,应作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重中之重。
2.2搞好顶层设计,实行财政资金一元化管理
我们建议改革现行中央、省、县、建设单位配套投资的方法为市场化运作。我们想国家实行配套资金政策的初衷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实际运行中看出现的问题较多。凡是需要加大水利投资的省、县都是农业大省、农业大县。省、县经济都比较困难,财政部门对农业生产只是付出没有回报,他们很难拿出更多钱修水利。这样就使应该干的项目没钱干,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改革思路是水利建设要实行市场化运作。中央对各省实行砍块包干,按各省粮食贡献率进行水利投资;省级规划项目对县进行招标,招标主体可以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农业生产公司、自然人。可以改变现在党让干群众没意愿变群众积极干的新局面。这样,投资主体有了积极性,资金筹集有办法了,建设投资可以大大节省,工程建完非常实用,管理责任明确了,经济效益可以大大提高。
2.3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资
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中央加大水利投入的一揽子政策,多渠道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一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二是要敞开大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大力推行PPP以及BOT、TOT等项目融资和经营模式筹集资金;三是要调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农业生产公司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农业生产后劲;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出台水利中长期信贷扶持和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和水利建设企业开展债券融资,解决好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2.4对新上水利工程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严把审批关
我们建议各地对新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时要吸收政府人大、政协和涉及相关的政府、农民参加,倾听他们的意见,防止规划部门在办公室进行单纯的理论设计,工程一干问题百出,效益长期发挥不了。重大水利工程要分级进行审批,要经过政府、人大审批。经过严格审查,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防止工程设计宏伟,实际运行两回事,浪费资金、浪费资源,群众不买账,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
作者:冷淑芬 单位:黑龙江省林口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关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两江一湖”干流沿岸灌区规划的批复(水规计〔2006〕50号).
[2]水利部水总〔2015〕196号文批复的《黑龙江省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改农经〔2013〕1644号文对《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