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生范文
时间:2023-04-11 16: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人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自命价值;他命价值
一
人活着一般都有自己的生活欲求和人生看法,人的生活欲求和人生看法不仅实实在在地普遍存在,而且还因人而异或因时而异而有不同的内容。在人生理论里,我们把具有稳定性、综合性、持续性的,表现为非“冲动”之形式的,人在人生方向上对自身意义的价值定位称为“人生价值观”或“人生价值取向”。通俗地说,“人生价值观”或“人生价值取向”就是人对人生价值的最一般看法或取向。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定位和实际追求,人们会在纵横纷纭的社会利益关系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不一定一旦完成就一成不变。这,就是人生价值①的择定。
当然,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时,也往往会对别人的人生价值定位作出期望和预设。也就是说,人们一般不仅会对自己的人生应怎样作出心理期望和预设,而且往往会对他人尤其是对其亲近的人的人生应怎样作出心理期望和预设。这,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择定。因为人的存在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必定既具有自我性,又具有非自我性。
人的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其基本原则是利倾性原则。从个人角度说,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定位是围绕着人自己心理认定的利益进行的——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也包括以社会为中心并内化为自身需求的利益,它都直接或非直接、直观或非直观、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价值主体的利益倾向。
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依择定主体划分,可以分为自为和他为两种,即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两种。自命价值就是自己心理择定的价值定位或价值期望;他命价值就是他者择定而赋予个人的价值定位或价值期望。按价值择定主体的实际状况分,他命价值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我谓之“单性他命价值”。“单性他命价值”是指特定的社会个体对某一社会成员即对真正价值主体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其择定主体通常指一两个数的亲属、老师、朋友、同学、同事等。单性他命价值的择定主体一般与真正的价值主体关系较亲近,对价值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第二种类型我谓之“合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一社会成员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如某一单位、某一村庄、某一城市社区对某人的价值期望。这种社会群体和真正的价值主体在空间上较接近,能通过社会言论等对价值主体的价值定位之选择发生较直接的影响。第三种类型我谓之“复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是指整个社会尤其一个国家内的社会整体对价值主体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这种价值期望一般通过社会的主导性道德价值观和社会的主导性舆论倾向对价值主体的人生价值定位之选择发生相关的影响。
单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因择定主体与真正的价值主体的亲近性不同,而一般情况下呈现出具体性、直接性递减和抽象性、间接性递增的排列趋势。特别是复性他命价值,因为它是整个主流性社会文化对价值主体的一种最普遍、最一般的价值期望,所以它往往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要求,符合一般社会历史进程的价值期望——这里假定主流性的社会文化就是最合理的社会文化。当然,应当说明的是:文中把他命价值分为单性、合性、复性三种类型,是为了分析相对于价值主体的他者对价值主体自我价值定位的不同影响力,即为了分析非自我价值期望的多样性。实际上,三者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
为了深入地认清人生价值观尤其是“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的问题,下面再来详细分析人生价值观中的自命价值这一内容。
人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定位和追求,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物利的享有,第二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名位的享有,第三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道义的享有。鉴于从最一般意义上讲名誉追求、地位追求和道义追求也是一种利益追求,我们为讨论的需要就把这三个层次分别简称为“物利实现”、“名利实现”、“义利实现”,并把其价值定位的对象性体现分别称为“物利”(物质之利益)、“名利”(名位之利益)、“义利”(道义之利益)。
物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物质利益的享有;名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的享有;义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社会道义的享有。而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和社会道义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和社会道义的追求一般也就是对他人或社会实际利益的增长的推进。换句话说,具体的实际利益一般情况下的非共享性和非共生性,决定了对他人、对社会实际利益的增长的推进,往往同时就也是对自我实际利益(尤其是非精神之实际利益)的付出。当然,这里的“义利实现”是泛指一切自觉地把实现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为自我人生价值追求的价值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他人或社会给予的荣誉、地位、尊严等精神性利益,一般就必须为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出贡献,作出自己的付出;要实现自我认可也是社会认可的社会道义,一般也必须为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出贡献,作自己的付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付出。可见,名利实现的层次是对物利实现的层次的一种超越;义利实现的层次呢,也是对名利实现的层次的一种超越。物利实现为享有直接的物利,名利实现为享有外在的名誉、地位,义利实现则为享有社会道义及他人、社会实际福祉的增进。每一种层次的超越,都是对自我物利的相对否定和对他者物利的相对肯定,都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完善。实际上,在进步而合理的社会道德观和社会评价下,要获得他人、社会的巨大承认,要获得外予的名誉、地位、尊严,则他必须为他人或社会作出更多的工作,更多的创造,更多的成就,更多的付出。如果说名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定位还不是一种真正高尚、自觉的人生价值取向,那么义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定位则是一种主要为他人、为社会谋福祉的高尚而自觉的人生价值取向了。义利实现的追求是对自我能力实现的追求,是对他人或社会实际福祉的增长的追求,它已经提升到了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人生境界,而把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潜能并以此来推进他人、社会实际福祉的增长。这种义利实现的追求的最重要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物质利益,也不是为了社会名位,而是为了他人的福祉,为了社会的福祉,为了自我认可的一种道义或事业。可以说,借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念,本文所论及的义利实现之追求就是一种合乎社会道义的自我实现之追求,就是一种人生的利益指向和社会道义的利益指向相吻合的人生价值追求。
把自命价值分为三个层次,也是为了讨论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单个的人往往既有名利实现的追求,也有物利实现的追求,甚至还有义利实现的追求。但我们认为一般一个人只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追求,并且这种主导性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追求在人的一生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物利、名利、义利实现的归纳与分类,也不能完全包括所有的人生价值取向类型,比如某些艺术的、宗教的人生追求,其主导性的人生价值定位往往既不在于物利实现,也不在于名利实现,更与所谓的社会道义的实现相距甚远。也就是说,有些人的人生价值定位及实际追求可能浮于这三种类型之间,也可能浮于这三种类型之外,也可能是这三种类型中的一种。
总之,从整个社会来看,自命人生价值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层次相关的上述三种基本类型。而从社会个体来看,自命价值也不是唯一的和不变的,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一样,都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三
很明显,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是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生价值定位或人生价值期望,两者往往是不一致而有冲突的。自命人生价值最能体现社会个体的自我利益要求,最能体现社会个体对自我人生的模式预设和价值追求;而他命人生价值最能体现他人、社会的利益要求,最能体现他人、社会对个体人生的模式预设和价值期望。各种人生价值观的矛盾和困惑,往往恰恰发生在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的冲突中,发生在自命价值和单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的各种冲突甚至是他命价值的内部的各种冲突中(如下图)。特别是他命价值中的复性他命价值,是社会整体对个人人生的最一般的模式预设和价值期望,它与自命人生价值的内容往往具有最大的差异和距离。自命价值最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具体性,而他命价值中的复性他命价值最具有非个体性、非直接性、非具体性,自命价值与复性他命价值往往也就存在最大的矛盾和冲突。——本文的“复性他命价值”这一概念与传统人生理论中的“社会价值”这一概念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人生价值矛盾关系图②③
A:自命价值B:他命价值B1:单性他命价值B2:合性他命价值B3:复性他命价值
在承认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事实是两回事的前提下,通过对人生价值定位的自命和他命的区别,通过对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各自内容的分析和相互关系的考察,我可以看到他命人生价值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可以看到自命人生价值的多样性和变动性。而一个人人生价值观的实际矛盾和心理困惑,就存在于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的冲突中,存在于具体的自命价值之内容和具体的他命价值之内容在排列组合上可能构成的种种关系中。依据我们现有社会的主导性道德价值观和社会的主导性利益倾向,则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应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超越,从物利实现向义利实现发展,从而不断地与他命价值中的最高价值类型——“复性他命价值”趋于吻合,也即与主流社会赋予的价值期望趋于吻合。只有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尤其自命价值和复性他命价值双向运动,特别是自命价值向复性他命价值趋向运动,自命价值与他命价值的实际紧张关系才能得以缓和或消除,自我和他人、社会的多维关系才能得以协调和统一。
【注释】
①本文文中的“人生价值”是“人生意义”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而不是“人生功过”意义的人生价值。前者属于人生观,后者属于人生事实;前者指向人生的未来,后指向人生的过去;前者存在于人的主观心理中,后者存在于人的客观事实中。本文的讨论,都是在人生观的层面上展开,而不是在人生的实际功过层面上展开。
另外,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心理择定和现实追求与人生目标的心理择定和现实追求是不尽相同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认定和追求固然也是一种人生目标的认定和追求,但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认定和追求是一种抽象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它与具体的人生目标的认定和追求是有差异的。抽象的这种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高于具体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但具体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又对象化地体现抽象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体现在直观、具体的人生目标上,甚至更直观、更具体的一些生活目标上。
篇2
关键词:互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活动;情感体验活动;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传统哲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名人名言、典型案例、漫画赏析让学生感悟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但是,部分中职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觉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自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厌学情绪。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制订与选择受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师特长的制约。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课堂活动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从而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所谓课堂活动法,是指以课堂为载体,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探索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素质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通过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学到知识,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全面、健康的人格。课堂因活动而精彩!
一、互动游戏活动
这种活动形式提倡愉快学习,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情景,符合“乐学”“寓教于乐”的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符合中职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了中职生对哲学学习的兴趣。
如,我在讲授“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时,设计了拍手游戏《可能不可能》:
设问1:10秒钟能否拍手50下?
(学生判断,举手,统计人数;行动,再次统计完成任务的同学人数)
设问2:60秒钟能否拍手280下?
(学生判断,举手,统计人数;行动,再次统计完成任务的同学人数)
设问3:你有没有放弃?(统计人数,请学生说明原因)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求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本课通过拍手游戏,学生加深了对自觉能动性含义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解,将枯燥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丰富的学习情境,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思考,从而自己领悟哲学道理。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应遵循“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成为游戏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活动”这一原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总导演”的作用,安排、组织活动,分析学生需要,提供咨询。这要求教师精心地设计游戏,有效地调控游戏,恰当地评点游戏,科学把握游戏的实质内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角色扮演活动
这种活动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角色、巧妙营造表演环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表演相应的语言、动作和表情,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通过具体的互动、感受和领悟,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如,我在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时,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洪战辉与马加爵的一次邂逅”,让学生进行角色的选择、揣摩、评价、演练,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深刻体验扮演角色的心理,在活动中明白是非,懂得道理,从而正确对待人生境遇,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自贱,顺境时有忧患意识,逆境时要保持健康人格,仍然不懈奋斗,不放弃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和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角色扮演活动能诱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表达,提高表演能力、参与能力和活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来选定角色扮演者,注意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所选材料和表演过程应该具有正确的引导学生行为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教育性,活动安排要适度,次数不能过多,要简单易行,真正体现教学需要,并做到适可而止。
三、情感体验活动
这种活动形式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学生情感高涨之时正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人的情绪在随意起伏,感知在暗暗积聚,情感在与时俱增,这正是情感体验活动要追求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讲授“认识客观实际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时,设计了“我是谁”的情感体验活动。
首先,每个学生完成一张自我评价表,主要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缺点、兴趣爱好。
其次,根据自己对某个同学的观察与了解,在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然后大声朗读给这位同学听。
最后,每个学生分享回馈后的感想和收获,对比我对自己的评价与其他人对我的评价(自我评价过高、过低、一致)。
通过“我是谁”的情感体验活动,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传达了正能量,让学生自尊、自信,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能对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
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20%;但所经历过得事,我们却能记得80%。”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通过自身的经验主体地建构。情感体验活动正是“主体建构”的充分体现,要求教师创设丰富多彩、感染性强的体验情境,做到以“境”激情,借“境”生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境体验,它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篇3
邵晶坤作为徐悲鸿现实主义教育体系培养出的第一代佼佼者,曾和董希文、吴冠中一起深入写生,基本功扎实了得,即使耄耋之年仍画得一手精彩的写实静物,无论是构图、布局、体积、光线和色彩处理上都可看出功力深厚。然而邵晶坤似乎更喜欢印象派的色彩,即使在早期的写生作品中,仍然有一种跳脱现实的梦幻之感,《洗氆氇》中色块运用产生恬淡的光影感,使人想起傍晚的阳光;《麻妈族女孩》和《经堂内》则用沉稳的笔触和色彩表现出一种历史感,有着令人安静下来的力量。上世纪80年代后,邵晶坤最常画的是花卉,她的花卉不注重细部造型,整幅画面却光华灿烂,色彩的运用看似大胆泼辣,实则细腻用心,笔触和笔触之间的关系都经过了苦心经营。如《晨》这幅作品中,红色的花朵热烈抢眼,却伴着一些橘色、浅粉、紫红去增加层次和质感;绿色的枝叶茂盛蓬勃,间杂一些水蓝色、蓝黑色、蓝绿色营造一种花间晨雾的氛围;画面远处淡蓝、橘红、蓝绿三层颜色处理,很好地表现出朝雾,霞光、天空三者的关系。记得有一年坐火车,五点多晨光初起的时候,远处农田上竟升起一层蓝色的雾气,伴着霞光和水蓝的天空。看了这幅画,我竟像又回到了那个地方。这是绘画作品口里说不出来的好处:准确地营造一种情境,唤起读者相似经验的最大共鸣。
邵晶坤的作品总有一种烟雾袅袅的感觉,像视力不清的人观察世界,所有肮脏的细节都被略去,只剩一种天地间模糊的美好和纯净。她笔下的藤萝颜色清艳,远处“仿佛若有光”,枝叶摇动,水汽氤氲,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样也渗透出女画家看待世界那种美和母性的角度。
这种角度也“遗传”到了邵飞的画中,她作品的内涵童话般瑰丽,形象超凡脱俗,色彩丰富细腻。同她母亲一样,邵飞对颜色非常敏感,粗粗一看,画中布满各种颜色,但细看颜色的处理非常讲究,笔触之间的色彩关系都经过苦心经营。然而邵飞并不止于此,近年来她的画作喜欢回到古代神话中去找原型,用变形的手法再加以表现。最典型的便是《山海经》,雷公电母,飞龙走凤,人面鱼身,鱼形隆兽,无所不有。这些形象都以一种敦煌飞天壁画或者大型浮世绘的布局型态在纸上分布,或飞或坐,或团抱或舒展,或交流或对峙,出其不意地布满画面,然而其中却自有另一种秩序。
画家面对一张白纸创作,其实是创造一个自己心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来源于俗世,却和俗世不一样,慢慢的,画家自己的世界,也就和他创造的这个世界融为一体。邵飞的性格温婉与世无争,和气却又不甘于庸常,正如她画中的世界,初看明艳动人,流光婉转,但种种类似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变形,以及对立颜色的冲撞,展露出一些怪诞甚至愤怒的气质来。这样一来,美就有了内容,美不仅是空架子。这是邵飞自己性格气质和审美品格在画中的展现。邵飞的画作中,有《采莲》这样表现女性美好娇柔的作品,也有《相生》、《作鸟兽状》这样风格怪诞,讥刺世人丑恶嘴脸的作品。
正如邵晶坤在画展开幕式上说的:“邵飞没上过大学,但她画画是我亲自教出来的”,她不仅继承了母亲精湛的基本功,还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渐行渐远,在线条、形象、色彩、构图上有着扎实的技巧,技巧化于无形,为创作提供周到的服务。
邵帆则走得更远,更加当代。作为一个男性画家,邵帆比母亲和姐姐都更加理性,但透过他的画作,看到的是一种有深厚古典基础的当代性。邵帆前期的油画作品无论是光影、体积、笔法处理都非常精湛,然而在他展出的新作里,他却减去了这些炫技的部分,用无光影的方法,将宋画中的兔子进行大幅而有控制地发挥。在邵帆看来,兔子是一种较为中性不易使人产生倾向性联想的动物,所以选择它作为绘画的对象。这一组兔子,造型类似宋画禽兔图,头部略小,体格肥大,但却看不出表情。抛却光影的画法,使得兔子的皮毛质感非常逼真,然而眼神却看似空洞无物。观看这样的兔子,发现兔子也在和你对视,我们无法言传这种对视的感受,这也许正是艺术家所要达到的效果。此外还有《兔照镜》、《猴照镜》等带有深意的作品,同样是在表情单纯的动物形象上赋予了多种深层含义。
邵帆自称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古典主义者,但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个极度冷静克制和中立的创作者。他要着力表现的是作品的形式本身,而不突出艺术家的丁点儿用意,他不用简单的符号去逗引观者的思维方向,不用带有明显风格的传统形式将作品进行无言的归类,他要作品站在艺术家前面,让作品本身去展示一切,而解读的任务则交给了观者。
篇4
在辽宁省海城市,随便一问,人人都可为你指出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的位置所在。一个老旧的大门,一块并不显眼的牌子,让人无法想象这就是规模颇大的企业一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党委书记蔡鑫是辽宁省山西商会的副会长,也是此次重点采访的对象。蔡鑫声音中浓浓的大同口音,让采访在毫无距离的乡情中开始。
超越本职去思考
蔡鑫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抱着知识改变一切梦想的他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鞍山冶金技术学院,主修会计财务,毕业后分配到辽镁(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的前身)工作。在千里之外的海城,孤身一人开始在会计领域的工作。用蔡鑫的话说,先工作几年看看,不行就调回大同去。工作了两年下来觉得还不错,于是就一直呆了下来。三十年过去了,蔡鑫也由普通的财务升职为企业的党委书记,分管党务和企业的市场销售工作。
一个在当地毫无背景的外地人,一步步成为企业高层,这和蔡鑫的勤勉爱思考,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绝对的关系。
从基层的出纳干起,蔡鑫就开始为企业财务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出谋划策,因为工作出色,27岁被提拔为财务科副科长,30岁任矿长助理,在当时的辽镁(海城镁矿原母公司)系统,财务蔡鑫是绝对有名气的。主管销售和利润核算,能够做到精准,年轻的他开始得到了领导的赏识,领导到外地去考察,也愿意把他带上,参与企业间的商务谈判。在开阔眼界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到商务谈判的技巧和方法,这为蔡鑫在超越财务领域日后成长为领导积累了重要的基础。
如今身居党委书记要职,蔡鑫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大,众多的员工要有饭吃,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断胜出并保证利润,这对于蔡鑫而言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的管理之道是:国企也好,民营企业也罢,首先自身得有很好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制度上管理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领导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带头把制度执行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而当言及企业的核心高管团队如何发挥作用时,蔡鑫的见解是:只要是核心团队能够很好地去开拓创新,这对企业肯定是好的。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是典型的能源企业,要在行业内做好,从严管理企业是最根本的。
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作为辽宁省唯一一家独立性竞争性领域耐火原料企业,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磷矿资源。因矿而建厂,后发展了耐火材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处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矿产资源都由国家冶金部统一安排调度生产。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矿产资源逐渐走向了市场。
在2012年,尽管受国际、国内钢铁等行业的影响,耐火材料需求量锐减,且回款不畅,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困难。但在蔡鑫和全体海镁人的共同努力下,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06855万元,上缴税金8031万元。
继承诚信精神
说到诚信,蔡鑫这样回答:“咱们山西人,从老晋商那儿就诚信,现在我们更得诚信,我现在管销售,不管是卖货也好,买货也好,采购也好,这些事首先要做到诚信,要讲信誉,尤其是销售这个环节更要讲信用。诚信对于扩大市场、逐渐地把企业销售渠道拓宽也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在海镁宣传部长的印象中,从蔡鑫担任党委书记起,企业的春天也随之来临。他最大的特点是把山西人豪爽诚实、认真的品质在工作中发挥出来了。他能处处为企业大局着想,创新工作,这是被大家认可的。除了实干,蔡鑫的为人亲切,没有架子也让同事们印象深刻。
海城的山西会馆在当地人眼中起初仅仅是个关帝庙,是当地人祈福的重要去处,香火很旺。而蔡鑫在第一次发现山西会馆时,即注意到这是和家乡有关的。在他加入辽宁省山西商会后,还组织发动商会的会员企业为海城山西会馆的修缮捐款21.6万元,如今的海城山西会馆保存完好,承载着当地人的精神寄托。
蔡鑫的家就在山西会馆附近,休息时他更愿意溜达到山西会馆内,想想山西的祖先也曾到过海城,也慰藉一下自己的思乡之情。
印象:
老乡蔡鑫
篇5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一、《庄子》概说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在唐朝又被尊称为《南华经》,由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现今已失传。目前所传的三十三篇,已经是由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做。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的思想核心,而外篇、杂篇的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了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架构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
二、庄子哲学思想的特征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的人生哲学典型地代表了道家的人生观,对后世的影响很是巨大。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谋求个体精神独立自然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人格的人生实践实际上就是企图克服、摆脱必然性的一种努力,它同时具有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的三重特性。
首先,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是指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摆脱由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而产生的精神纷扰,从而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庄子对于死生大限的突破是一种观念性的突破。《庄子》写道:“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庄子・内篇・德充符》)意思是死生的观念界限被超越,死产生的恐惧,生带来的欢欣,既对死生的不同情感界限也就不存在了。庄子理想人格中这种超脱世俗事物和规范的生活态度,蕴藏和体现着一种安宁恬静的“定”的心境。如《庄子》中写道:“死生存亡,穷打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不知能归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庄子・内篇・德充符》)可见,庄子的“游乎尘垢之外”的精神境界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精神过程:当一个人理性的把自己的存在和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整体结合在一起,理智地感受他个人的存在也是一种无限之时,胸襟就会变得宽广起来,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这里有道德的人不是指一般的道德,而是智慧充实、有完美的世界观,视宇宙、自然、社会为一整体,并能将这种统一世界观用于人生的人。能在这个高远的位置上来审视人世,得丧祸福,贫富也就无足萦怀了,世俗的纷扰也就化成心境的宁静。所以,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主张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应该因顺于自然,相通于大道。
其次,庄子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本质内容是对一种绝对超越世俗的、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具有理想的性质。自由作为理想,不仅成为人类活动的深层内因,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构成了人类全部活动的价值性基础,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对自由的渴望无疑是人类活动最强大、最内在、最持久的动力,而庄子思想中色彩最鲜明感人、最能深植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的内容就是他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和热烈追求。这一自由境界的情态,《庄子》中是这样描述的:“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子,一龙一蛇,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外篇・山木》)这种自由是超越时空局限的、无条件的、绝对而又永恒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现实性的自由,而是内在的精神上的自由。因为庄子把人不自由的原因从本质上归结为对心灵的束缚,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不是源自于外,而是源自于内,源自于个体精神的自我束缚,即心存“桎梏”、怀有“心结”的结果。所以,庄子认为个体生命的自由,不能靠对外在必然性规律的积极认识、支配和改造而获得,而因充分意识到必然的不可抗拒性,从而对之采取不执的态度,即在精神上对现实存在的必然性予以超越。因此,庄子所谓的“解其桎梏”(《大宗师》)乃心灵的自我解脱,其自由也只能是精神上的自由。正是由于对自由的深度理解和热切渴望,《庄子》全书布满了种种超越生命困境,实现精神自由的理想人格形象。显然,这种自由的理想毫无生人之累的绝对自由,在现实世界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着,而只能以想象的形态在观念世界中显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庄子的理想人格形象却在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却在心灵上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庄子的自由观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自我性、内在体验性,只能以某种感性直观的形式来显现,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予以证成。因此,这种理想的自由只能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绝对理想性质的心灵自由观。
三、我的观点
关于庄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毫无疑问,中国文化史上不能缺少这样一位空前绝后、飘摇不俗的至圣人。作为道家杰出的代表,他对整个中国的哲学、政治、历史、诗词、美学、艺术、医学、养生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行文恣意诡谲,渗透着深远的人生智慧,通透、练达,直指生命的真理。庄子的思想绝非简单、粗鄙,事实上其每一个方面都是值得玩味和深思的。但由于文化偏见,很多人提到庄子就把他和“消极无为”联系在一起,甚而认为庄子的思想是一种逃避世间、完全消极的出世学说。但其实,他着重探讨人在顺应自然实现物化的过程中能够追寻个体精神上的自由,这是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状态,在现实中,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感染,以无所羁绊的思想和意志自由昭示着人们,引发人们对个体尊严和个人意志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对当今社会来说,物欲的充盈、享乐的泛滥以及对名利的追逐,让人们的心智蒙上了灰尘,因看不清世界的本源而像飞蛾扑火般冲入泥沼中不能自拔。庄子的思想就在时刻警醒着世人,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往往更重要,世界本就是浑然一体的,一切顺应自然就好,以一种超功利的的心态,坦荡真诚的心胸去面对一切,世界自然不会这么污浊不清。庄子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受名利所困的人们能够暂时得到精神上的自由,从而放松身心,找回自我。
结语
庄子及其著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的,当然,庄子思想也并非是完美无暇,今天看来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是他在传统文化中不可撼动的位置依靠的是自身价值,庄子被后世作为追求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象征,借以争取自由逍遥生活来抵抗高压的坚强盾牌。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刁生虎.庄子的生存哲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5] 刘文朝.庄子的人生哲学探微[J].传统文化,2005.
[6] 肖云恩.忘情之情―庄子的“真情”思想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
篇6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上课就睡觉、看到就头晕的哲学。
哲学的发展也如同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样轰轰烈烈,虽然不见刀光剑影,鲜血淋漓,但也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哲学中有一部分,对于我们人生有很大影响。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样子。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怀疑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
下面我就说说哲学给我的人生的两点启示。
一、人生中的辩证法
哲学就是在你人生中遇到拐点后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篇7
第欧根尼,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史料记载,此公经常穿一件比一般斗篷大一倍的斗篷,即使睡觉也在里面。除斗篷以外,第欧根尼还随身带着一个小袋子,里面放着他的食物和所有的家当。有一次,他因为生病身体虚弱得实在不行,只好拄着一根拐杖走路,可能是拄的时间长了一点,以至于他竟然习惯了拄拐杖走路,病愈后仍旧使用。于是,斗篷、小袋子、拐杖就成了犬儒学派的标记。
第欧根尼被柏拉图称为是“发了疯的苏格拉底”,这是因为第欧根尼在行事风格上颇像苏格拉底。有一次,第欧根尼应邀到柏拉图家用餐。结果他用脏兮兮的赤脚踩遍了柏拉图家的锦缎沙发,并说“我践踏了柏拉图的骄傲。”还有一次,他应邀到一个富人家作客,环顾过四周华丽的地毯和家具后,他把一口痰吐到主人的脸上,然后又连忙用自己的斗篷把对方脸上的痰抹去。道歉说那是整个客厅里唯一肮脏、让他觉得可以吐痰的地方。第欧根尼鄙视权贵,他曾说:“亚里士多德什么时候用晚餐i得要看腓力王的意思,但第欧根尼却喜欢什么时候吃晚餐就什么时候吃。”据说,有一次,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这位古往今来最有权力的人慕名前来拜访第欧根尼,问他有没有什么可以为之效劳。“有。”第欧根尼回答说:“走开一点,别挡住我的阳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伟大的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竟声称自己的老师是一只雅典的老鼠。据说,有一天,当第欧根尼在沉思人生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只老鼠在跑来跑去,神情极为无拘无束。它既不害怕黑暗,也不向往一张舒适的床,总之,任何人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去获得的东西,它一概都不感兴趣。从这只老鼠身上,第欧根尼为他的贫穷找到了救赎,也为他的哲学找到了基础。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有一个人是因为老鼠而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学,那就是秦相李斯。《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牛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絮,近人犬,数惊恐之。斯人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日: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苟卿学帝王之术。李斯通过对厕鼠、仓鼠的观察、比较,而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并进一步得出“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的结论。李斯既然洞悉了人的高贵贤能、有无出息,是因人所处的环境的优劣而决定的,那他当然要奋发图强、出人头地。于是他审时度势,弃楚奔秦,去做秦相吕不韦的门客。做了秦相之后,他又辅佐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制定法令,维护和巩固了秦的统一,充分地显示了他的才华与智慧。然而“仓鼠”终究还是鼠,再怎么蹦跶也难逃龌龊。在那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关头,李斯在明知赵高险恶用心的情况下。依然向其妥协,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与赵高狼狈为奸,废扶苏立胡亥,上演篡权丑剧。这说明李斯的人生哲学就是追逐权势,贪图富贵,为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不惜代价。有道是:聪明反被,机关算尽反丢卿卿性命。秦始皇死后。李斯很快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临刑前,面对捆绑在一起的儿子,他老泪纵横:“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追狡兔,岂可得乎?”这最后的哀鸣该包含着怎样的哀痛?
同样是人。同样是面对一只老鼠,但却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学和命运结局。一个成了安贫乐道、留名青史的智者,一个成了利欲熏心、遭人唾弃的冤死鬼,这其中除了个人因素外,恐怕也与东西方文化的政治传统、历史背景文化差异不无关系。
篇8
那年我参加瑞士巴塞尔博览会,除了接单做贸易还零售产品,以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
一天有位中年女子领着孩子来参观,那是个非常招人喜欢的小男孩,他趴在我们橱窗前,不愿走开。当时我们出售一款活动体闹钟,图案是“鸡啄米”,随着秒针走动,鸡群会一下一下啄米吃。看得出小男孩非常喜欢,两眼满是希冀的目光,他多次拖住妈妈的腿,好想妈妈能掏钱买下这款闹钟。我看到后拿出闹钟想送给小男孩,他妈妈有礼貌但坚决地拒绝了,她十分真诚地对我说,虽然闹钟很漂亮,但瑞士人从不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对孩子不能满足他不合理的欲望。看着小男孩失望地离去,我觉得这位母亲有点小题大做,但他们对待欲望的态度又令我钦佩。
用余热将鸡蛋煮熟
博览会中国日那天,东道主举办酒会招待各方来宾。我发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些端着酒杯四处寒暄的瑞士客商,葡萄酒杯里装的都是啤酒。我问个中原因,一位瑞士客商笑着说,巴塞尔人商场应酬时都喝啤酒,在他们眼中喝葡萄酒很奢侈,有违清教徒传统;即便在家中也很少喝葡萄酒,葡萄酒比啤酒贵,他们不喜欢花太多钱在吃喝上。他问我知不知道瑞士人煮鸡蛋的故事?瑞士人习惯在平底锅里放一厘米深的水,等水沸腾了就关掉电源,利用余热将鸡蛋煮熟,这样可节约一半电费。我从心底里钦佩他们富而不侈、始终守住节俭的心态。
创造财富靠自己的勤奋
有位客商买了我们好多商品,开了一辆小货车来提货。随车来的那个充满稚气的搬运工,搬铁皮封带木箱时手指被勒了条口子,鲜血直流。客商掏出创可贴让搬运工简单处理一下再接着干活,我想这下算是亲眼看到老板对雇工的厉害了。装完车我才知道这是老板的儿子,因学校放假临时来帮忙,“我会付他工钱”,客商郑重其事地补充。记得那天孩子穿了条舶来品牛仔裤,他很自豪地对我说,这不是老爸送的,是去年冬天为邻居扫雪挣钱买的。我顿时明白了瑞士人的生存哲学,几乎所有瑞士家庭都靠自己的勤奋创造财富,这样,花钱的时候就不会讲排场、求奢华。
国际都市日内瓦的“欧洲农民”生活
巴塞尔博览会结束后我们还随访了日内瓦。日内瓦是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有几万名各国外交官,每年要召开几千次国际会议;是法国服装设计师、意大利皮鞋制造商和纽约珠宝行争相来开店的地方;是查理・卓别林、奥黛丽・赫本等明星喜欢和居住一生的场所。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全城都是十几层火柴盒形状的办公楼和公寓楼,很少玻璃幕墙,更没有贴金箔之类花里胡哨的建筑。有天晚餐后,长驻日内瓦的老陈开车带我们观赏夜景,大多数商店都已打烊,没有看到灯红酒绿、笙歌艳舞的夜生活,很多当地居民竟早早熄灯睡了。
瑞士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可耕地不多,矿产资源又贫乏,加上冬季漫长、气候恶劣,所以瑞士人世代养成勤劳、节俭、居安思危、常为未来做好储备的美德。当今瑞士人均年收入5万美元,居世界第一,可这丝毫没有改变传统主流道德观。家庭主妇还喜欢买简装洗涤用品,回家后再灌进旧瓶;会开车去邻国购买价格较为便宜的食品;保持了修砌贮水池接雨水冲洗厕所的习惯。
篇9
[关键词]《春来冬去》,人生;哲学
如今,电影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家庭。以一种更具有艺术特色的方式,向人们述说着不同的人生哲学。
《春来冬去》,是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主要展现了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小和尚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最后步入老年,这一平凡的人生轨迹被导演描绘得不再平凡,娓娓动人,虽像画卷一样真实客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却又得观众自己去思考。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故事按照四季交替的顺序开展: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在这部展现人生思考与意义的影片中,不仅具有浓郁的佛学色彩,更展现了丰富的人生哲学。
一、春之心――成长与改变
“春”这个片段主要讲述:小和尚八九岁模样,与师父一同上山采药。无趣之时,小和尚抓来了鱼、蛇和青蛙并绑上小石子,很是开心,这一切被师傅看在眼里。于是师傅在小和尚熟睡之时,在其腰间绑上重石。小和尚醒来告知师傅;“难受”。师傅反问:“那些动物不是和你一样么?如果有一个动物死了,你以后心里就会背上沉重的石头。”小和尚连忙去解救那些动物,可是鱼早已死去。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因此也有人说孩子就是原始社会的缩影,是残忍的,更把这一点作为。人之初,性本恶”的根据。人初之性到底是善还是恶我们在这里不做讨论,但是笔者更相信“人之初,性向乐”的观点。孩子不懂得什么是是非善恶,他们行事的标准就只是自己快乐不快乐。老和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与《论语・为政》所说“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不谋而合,如出一辙,这对于小和尚的教育效果也是最好的。
“春”这个片段还向我们传达了“慎独”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慎独”是一种自我修身的方法,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特色。“慎独”一词出自《札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通俗点说,“慎独”就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坚持平日的信念,谨慎自己的行为。“慎独”一词历史悠久,而令仍积极宣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瑰宝,是我国大力提倡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保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影片中将“勿施于人”变为。勿施于物”,是一次道德的升华。“你走不动,你又怎么觉得鱼,蛇和青蛙背着石头就能走动呢?”老和尚对小和尚的反问,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的“和”的思想传递出来。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即使是自然界的动物也应如此。人与自然应该是共生、共赢、共荣的关系,而不会只是裸的破坏、改造和索取。如今,我国正大力建设和谐社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离不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物”,“勿施于社会”,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万事兴”的理想状态。
二、夏之欲――情爱与戒律
“夏”主要讲述:数年后,小和尚已经长大成人,与一个来寺庙疗养的年轻姑娘在朝夕相处之中,发生恋情,并破了色戒。当老和尚将姑娘逐出寺庙之后,小和尚终不忍朝思暮想之苦,也离开寺庙。
片段以小和尚看见两条蛇如胶般缠在一起开始,暗示着对其“色戒”的考验即将来临。蛇在东方文学中,向来有着多重的象征,“将蛇视为邪恶的象征和将蛇视为邪恶的象征”导演在此以蛇为喻,告诫人们邪恶的就像蛇一样的危险,控制不住,就会冲破道德的底线,做出不可原谅的事情。虽然“”是人之本能,《礼记》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即生存问题,男女,即问题。”可见,对于这一问题,古人就已觉得是正常的,不必遮遮掩掩。可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放纵自己的情感。孔子就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这实际是孔子对人性本能的一个批判。他认为,我们在追求原始欲望的同时,不能以丢弃道德为代价,更要摆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沉迷其中,久而久之麻木了心志、丢失了本性,心灵就成了杂草丛生的荒芜。孔子还曾告诫我们:。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老和尚说:“欲唤醒占有欲,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这与佛教从人生解脱角度宣扬的禁欲主义如出一辙。方立天教授提到过:“佛教认为人是由物质、感受、理性活动、意志活动和对外界的认识分别能力而构成的,并没有恒常的实体,但人对人生自体都有炽热的爱和执著的欲望,……人对外界也有强烈的追求和占有欲望。这种欲望和希求就使人的身、口、意都活动起来,产生各种各样的恶业形成生死轮回的痛苦。……因而佛教主张通过修持来消除欲望……”依照佛理,人只要做到无欲无求,便不会产生恶业。而叔本华在《禁欲论》中说:“其实,美德就是帮助否定自身,因此也就是帮助否定生存意欲的一种手段。……谁要是无条件地、发自内心地信奉这一美德,就得为此做出牺牲,就得失去使生活变得有声有色的甜美享受……”
人类来自动物。因此无法彻底摆脱兽性。像影片那样以为在五官贴上“闭”字,就可以无欲无求,只能说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理想状态。作为人性的基石――欲望,又何尝不是一种发展的动力呢?没有进取之心,又何来进步之举?只是,我们要加强对自我素质修养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控制这把始于人性的双刃剑。
三、秋之凉――生命的救赎
“秋”主要讲述当年离开寺庙的小和尚,因为妻子的背叛,而将其杀死,为了躲避警察追捕而潜回寺庙。在压力下欲寻短见,被老和尚及时发现。随后警察将小和尚抓走。而老和尚则在小船中自焚圆寂。
影片中,当老和尚发现小和尚有轻生之念,便立即乱棍怒斥:“蠢家伙!”这展现了生命之贵,人无论身处何境,身受何苦,都不应该有轻生之举。孔子和孟子都十分重视生命。《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 通俗地说,就是人活在世上,要先将 活着的人考虑周到了,再去考虑死亡。从生死顺序,看出孔子的生命观。因此,当孔子说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不觉得奇怪了。
孟子则是发扬了孔子的关爱生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仁政”的思想上面。“从孟子所言‘仁政’的具体内容来看,无一不是关注人民的生计冷暖,力图使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充分享受人生的天伦之乐与生命的欢悦。孟子如此关注民之养,其目的是使人民摆脱‘饥色’‘饿殍’的非人状态,而其关注所依凭的价值观念,正是应‘善待生命’”
片段结尾,老和尚自焚虽也属于自残生命,却与小和尚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和尚的行为是对生命的彻底参透,是对死亡的一种超越。佛教将“对死亡的超越”分为三个层次“人天乘、净土、涅”而在通往涅实践当中就有。燃身供养”一说。可以说,涅是“对死亡的终极超越。已经超过生存论意义的死亡,代表佛教修正的最高境界,具有绝对性质。”“佛教对死亡的超越必然是对生命的超越,内涵是对生命之中所有苦难的超越。”
片段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镜头:当警察抓住小和尚,准备划船离去时,奈何怎样划桨,船却纹丝不动。而当小和尚回头与师傅望别,船也开始前行。笔者认为,导演是在告之观众:“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的人生哲理。当人做错了事,无论什么样的惩罚,如果并没有来自内心的反省,那还是在“苦海”里挣扎,心也只是停留在原地,无法摆脱痛苦。作恶之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还是可以变成一个行善之人的。
四、冬之悟一生命的感悟与轮回
“冬”主要讲述若干年后,小和尚出狱后再次回到破旧的寺庙继续修行。一日,一位蒙面妇女来此寄养孩子,当夜晚离去之时,却不慎掉入小和尚早些日子在湖中凿开用以取水的冰洞。这次,小和尚主动将重石缠身,手拿佛像,爬上山顶,合十而坐,祈祷涤罪……
片段中,小和尚身负重石,步履蹒跚地爬上山顶,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执著,一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小和尚为了涤罪,即使双脚磨破,也要将佛像至于心目中的最高地,这就是一种势如破竹的精神力量,也是佛教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意念。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就将“锲而不舍,终身以之”作为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他认为,一旦一件事他觉得是有意义的时候,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它,不管中途会遇见什么样的困难。
小和尚在寒冷的冬天,赤膊执意将佛像搬至山顶,让人想起《庄子》的一句话:“外化内不化。”于丹老师曾经说过:“外化,就是最大限度的顺应……内不化,就是有生命的执守,自己用全部的精神世界九死未悔坚持的一个信念”。小和尚做到了外化,最大限度的顺应着自然,与其和谐相处,也做到了内不化,一心向佛,心灵变得坚强。这才是真正的“内外合一”,也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篇10
女人上学的时候学的专业并不一定是哲学,她们的哲学思辨能力应当是像蜜蜂会采蜜、老鼠会打洞一样,是上帝赋予的天性。
在下不敢讨论诸如“天下女人如此浩荡”的题目,只是对自家三年前有幸娶得小女人一例,就此管中一窥。
据我斗胆查考:女人的哲学兴趣大约在孕期前后最浓厚。举例证明如下:我曾经问,女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个孩子了?
答,否。因为有了孩子,女人就失掉了自我,成为一个不完整的女人。所以我们不能要孩子。
问,那么我们就不要孩子了。
答,否。因为一个没有孩子的女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也便是一个残缺的自我。所以我们不能不要一个孩子。
哲学上的讨论终究归于理论,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中的女人已身怀六甲,随着她的肚皮日益丰盈,脑子里的哲学问题也越发高深。
女人问,你会爱我们的孩子吗?
答,当然爱。
女人说,错。因为你答应过,你只爱我一个。如果婚姻的目的在于生育,是男人的猥琐,同时也是女人的悲哀。
那我答,那么我只一个,孩子暂且不爱也罢。
女人说,错。因为连自己亲生儿女都不爱的人,会爱他的女人吗?再说了,我的孩子你不爱,怎么证明你爱我呢?常言道,爱屋者及乌,爱妻者爱子……
记得有位文学家说过一段经典:娶一个贤妻,你将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娶一个悍妇,那,你将成为一个哲学家。近来我常想:不论在今生还是来世,遇到这位导师,一定要当面请教:如果,我有幸娶到一个哲学家做女人,应该怎样?
高深的理论之于平俗的现实之间是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这也更让我们这些夹缝中的男人左右为难,不知所以。
女人说孕期最需要补充营养,否则将来孩子容易怪胎畸形。那我马上搞来一三轮车的高蛋白:鸡鸭鱼肉王虾。女人看一眼说,头痛,看第二眼说,恶心,第三眼没看只略一动念头,就能吐个倒海翻江。
问,想吃点什么?请大人明示。
吐的间隙,女人说只需三样。哪三样?烧饼、稀粥、老咸菜。女人的理论基础是,孕期最需要好心情,随心所“欲”便是最佳境界。否则,将来孩子出生后容易弱智痴呆,精神变态。于是我开始奔忙于小摊陋巷,搜寻女人旨意中的随心三样。然而心中毕竟不安,只怕日后的孩子,不论男女,若生得烧饼似的扁脑袋、咸菜似的小身板,外加一肚子稀饭糊糊。岂不苦煞人哉。我斗胆把心中疑虑说于女人,多亏她老人家圣明,决定当日罢饭,从此,非科学配餐不吃。女人说过,据科学权威资料某教授指点,我们东方人,最佳营养搭配,当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话说得很科学,但实践起来太困难,只是因为这量上的问题不好把握。除一个鸡蛋外,都不好界定,如多大“一把”,掐紧点还是掐松点?尤其是肉的问题,多大点合适呢?钢笔“一点”是不可能了,那么如多大号的毛笔“一点”呢?关于“把”和“点”的问题,我再次请教女人,女人如观音坐莲,叹口仙气,吐露答案是,多就是少,少便是多!我只好踉跄出门,不敢再做一声。
女人说,宜运动,锻炼孩子健康;女人又说,宜静养,保证孩子安全。
女人说,胎教应当用民歌国粹,利于培养孩子传统精神;女人又说,胎教应当用世界名曲,利于教导孩子国际意识。
女人说,孕妇当情绪平稳,孩子以后才能心智健全,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女人又说,孕妇应适当发泄情绪,今后孩子才能感情丰富,有哭有笑,有爱有恨。
女人还说……一直说着高深如禅的哲学命题,我一直也扮演着一个愚钝而虔诚的教徒角色。不觉间,也已是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看着襁褓中的赤子五官健在,四肢齐全,依稀间似有我儿时的颜色,我不禁喜形于色,手舞足蹈,且泪水潸然了。
女人强撑起产后虚弱的身躯又问起一个哲学问题,若是我和儿子同时落水,你只能救一个,你会如何?
时光荏苒,儿子已渐渐口吐人言,他的哲学妈妈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每一个教化对象,她给儿子出示最多的哲学题目是,假如,爸爸妈妈离婚了,你跟哪一个?
儿子问,什么是离婚?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