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哲学范文
时间:2023-03-21 20:5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情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相互认同彼此统一两情相悦相互趋同
爱情是个非常奇妙的领域,爱情的审美特性尤其具有一种玄奥与神秘意义。本文拟探讨一下爱情的审美特点,以期在爱情的认识上能对人们提供帮助。
一、相互认同:爱情审美的认识论意义
在审美判断、审美评价活动中,人是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念来衡量和确认对象的。具体地说,只要客观对象的本质和特点等符合人的审美观念,人就认为客观对象美,就给客观对象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认识、审美反映、审美判断或审美评价。
这里,客观对象的本质和特点等符合人的审美观念,从的认识论意义讲,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深刻认同。爱情审美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在的认识论意义上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对贾宝玉、林黛玉的初次见面是这样描写的:
黛玉一见(宝玉),便大吃一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他们彼此都获得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
作品描写的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里具有普遍性。
从的认识论意义讲,这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美学家蔡仪这样讲:“男人心目中的美女人,女人心目中的美男子,偶然见到合意的对象,往往是一见倾心,感到确实是非常之美。小说中、戏剧中描写这种情况的很多,《红楼梦》里面,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林黛玉想,贾宝玉也想,他们同时都想,好象在那里见过。实际上是平时生活中得到的一种美的观念,就是对方那个样子,因而就相爱。”①“平时生活中得到的一种美的观念,就是对方那个样子”,这不就是指,自己的审美观念认同了对方,认同了对方的面貌、气质或神态吗?可见,这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就是一种认同,一种深刻的感受上的认同。正是这种深刻的感受上的相互认同,构成了爱情审美的认识论意义。
现代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也为爱情审美的这种认识论意义提供了证明。
德国《彩色画刊》1996年1月11日在《一见钟情有科学根据》一文中报道:“科学家对产生爱情的化学作用进行了研究。瞬间产生的爱情不再是秘密: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对象的情况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就像把数据储存在软盘上一样。”
“年龄越大,脑子里的这个图象就越具体。在第一次目光接触时,眼睛就把捕捉到的有关对方身高、体型、眼神、头发的颜色、发型、风度以及服装等最初的信息,以时速432公里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
“特征与所储存的理想条件越是吻合,大脑发出的信号就越是强烈:这就是爱情!”②
这一新的研究成果不就充分揭示了,男女双方的面貌、气质或神态等都与彼此的审美理想、愿望和要求等(“理想条件”)相一致,相契合,从而彼此之间才会由衷地感受到对方美,感受到对方的魅力吗?而从认识论意义上讲,这仍然不外是一种彼此感受上的相互认同。
在这里,我们应努力避免那样一种狭隘理解,即认为这种“相互认同”仅仅只是反映和体现在人的外在体貌方面,它无关乎人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实际上,人的外在体貌不是脱离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而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紧密联系和休戚相关的,因而这种“相互认同”就不但包含了对人的外在体貌方面的认识,而且也包含了对人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说,它毫无疑问是作为一种综合效应而显现、而存在的。
二、彼此统一:爱情审美的本体论意义
爱情中的男女双方为什么都强烈地认同对方,视对方为最美呢?进一步揭示这个问题,我们对爱情审美的探讨就直接深入到了本体论。我的看法是,男女双方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这就构成了爱情审美的本体论意义。
首先从逻辑上讲,如前所述,人的审美观念是人衡量和确认客观对象美与不美的主观尺度或意识标准。因为人的审美观念总反映和体现着人的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审美个性和审美趣味等,因而由人的审美观念所确认的这种特定的客观对象,亦即审美对象,就必然从现实上与人之间具有着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试想,如果它与人之间不具有这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那么反映和体现着人的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审美个性、审美趣味等的这种审美观念怎么可能从容地接纳它和认同它呢?而爱情中的男女双方都强烈地认同对方,以对方为最美,反映在本体论意义上,他们也就必然会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
其次再看客观事实。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光耀千古,堪称典范。他们为什么以对方为最美,视对方为最爱呢?这就在他们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革命统一性,即审美价值,他们具有共同的革命信念、革命志向、革命思想和革命行动等,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们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燕妮本人曾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他(马克思——引者注)的忧愁和快乐,同样也是我的忧愁和快乐,他的道路就是我的道路,他的思想就是我的思想。”
和邓颖超的爱情也为人们传为佳话。他们所以以对方为最美,视对方为最爱,同样基于他们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即审美价值。众所周知,他们都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伟大的献身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都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情基于男女双方本质上的统一性,这早为人们所认识。比如,俄国的别林斯基就曾讲:“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和谐的交融。”日本表演艺术家杉村春子在《一个女演员的自传》中说:“任何人身上都具有一种被别人喜爱的地方,不过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罢了。奇怪的是,尽管自己没意识到,在你所爱的人身上总会找到与你自己的相似之处。”保加利亚的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讲:“只要存在爱情,那么在共同生活的主要问题上,双方的愿望总是一致或者相近的。”科威特的穆尼尔?纳素夫讲:“爱情的含意就是共同的追求,有益的生活和心心相印。”所谓“相似的天性”、“相似之处”、“一致或者相近”、“共同的追求”、“心心相印”,不就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揭示了爱情是基于这种男女双方本质上的统一关系吗?
中国有几句俗话:“要知道妻子怎么样,看看丈夫就知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什么人爱什么人。”这些俗话同样深深地蕴含着,爱情中的男女双方是彼此密切地联系的,他们在本质上具有很多共同性、一致性的东西。
并且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在爱情的研究领域才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有影响的“同质说”。论家认为,条件相近的人往往容易聚会在一起,一个人非常愿意去与自己相像的异性约会和倾吐衷肠。尤其是男女在价值观方面的看法愈接近,他们进一步交往的机会就愈大,爱情生成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
论家特别提醒人们:“这些相似点可能是生理的、社会的、人格心理的特质。生理的特质包括肤色、年龄、身高、体重、穿着等;社会的特质包括宗教性质、教育程度和社会阶级;人格心理的特质则包括态度、价值和人生观。”③
遗憾的是,论家始终都没有看到男女之间的这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正是审美价值,是爱情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美感愉悦的直接根本原因,他们没有把男女双方的这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与爱情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心理愉悦和精神欢畅内在联系起来,贯通起来。
实际上,男女双方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他们彼此才能通过对方最大限度地感受自我,体认自我,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而当他们彼此通过对方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自我,体认到自我,感受和体认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时,他们彼此为什么不以对方为最美、视对方为最爱呢?哲学家黑格尔讲:“每个男子或女子都觉得他或她所爱的那个对象是世界上最美、最高尚,找不到第二个的人,……”④黑格尔的话是正确的。
相反,如果男女双方不具有这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那么他们之间就不会有共同语言,就不可能进行广泛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而只会自说自话,没有瓜葛,在这种情况下,人间美妙、圣洁、令人神往、叫人心动的爱情还怎么可能产生或形成呢?
我个人认为,爱情审美的这种本体论意义不仅突出地表现和反映在男女双方的内在方面,即彼此具有共同的精神境界,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共同的期许和愿望,比较接近的文化修养和内在修为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心心相印”,而且颇非同寻常和耐人寻味的是,它同样强烈地反映和表现在男女双方的外在方面,即彼此在长相、容貌上都明显地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相近、相似和相象等特点,这就是所谓的“貌貌相似”。现代科学研究业已表明:夫妻感情越融洽,生活越美满,他们彼此面貌相象的程度也就越高。
尚需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夫妻之间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并不是说他们之间不可以有一些个人的生活或活动空间等。实际上,夫妻之间在具有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又能具有一些相异性,这对他们的爱情反而是十分有益的。一些专家早指出:“不同的需要和倾向可以丰富爱情,使相互关系富有吸引力,令对方对自己感兴趣。”并且许多保持了多年爱情婚姻关系的人都承认,他们在家庭之外还有自己的兴趣和活动。
由爱情审美的这种本体论意义,我们再来反观一下爱情审美的认识论意义,我们对爱情审美的认识论意义就会有一层更深的了解,那就是爱情中的男女双方相互认同对方,实际上都不过是在相互认同自己。
三、两情相悦:爱情审美的感情论意义
从感情论意义讲,人类爱情的审美特点突出表现为男女双方两情相悦,彼此感到极大满足。
爱情的产生是有规律的。有时候我们不惜一切去找爱情,可就是怎么也找不到;而有时候呢,我们并没有去找它,它反而与我们相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的情况呢?这就在爱情的产生是有规律的,仅仅依靠人为的努力难以奏效。
有人说,“一切随缘”,“爱是一种缘”,“良缘不可求”。这些话可不是说爱情不要追求,或不可以追求,它们实际上就是讲,爱情的产生是有规律的,因而在对爱情的追求上我们应该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别人,就象列宁所讲的:“爱情是不可以强求的。”
对一些美满、幸福的婚姻,人们时常称许道,“天造地设”、“天作地合”或“天仙配”。这些话也同样不是要否定爱情中的人为因素,它们实际上仍然是说,爱情虽然不能没有人为的努力,但冥冥之中更有一种不假人为的客观规律在发挥作用。
爱情产生的规律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前述两点,即第一,在认识论意义上,男女之间相互认同;第二,在本体论意义上,男女之间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也就是说,只要具备这两点,或者说以这两点为基础,那么无论怎样伟大、神圣和惊天动地的爱情就都会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地生成和展开。
进一步讲,这种爱情在审美方面具有怎样的感情特点呢?
如上所述,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而这种情况,就必然客观地决定了,只有他们才能通过对方最大限度地感受自己,体认自己,即领略和赏鉴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那么,当他们彼此通过对方最大限度地感受自己,体认自己,领略和赏鉴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时,他们为什么不在感情上两情相悦,彼此感到极大的满足呢?而这种两情相悦,彼此感到极大的满足,就构成了爱情审美的感情论意义。
实际上,爱情审美的这种感情论意义也早为一些大师、学者所认识。比如,费尔巴哈就曾讲:“对于恋爱对象来说,最大的幸福就在于爱情以自身的存在而使他(她)感到快乐,……只消瞥一眼心爱的人,我们就会心醉。”今道友信说:“爱包含着喜悦,也包含着颤栗。”⑤
蓬勃发展的现代科学为这种两情相悦、相互满足的爱情审美的感情论意义同样提供了有力证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在爱情状态时,“人体内的化学工厂便开足马力”。随后出现的情形之一是:“间脑释放调情激素。这些激素消除了任何疲倦的感觉,精力大增,心情愉快。人的感觉是,处于兴奋的。”⑥
而人们没有爱情时,就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拥有了爱情,就爱得死去活来,刻骨铭心。所有这些也显然与爱情审美的这种感情论意义密切相关。
四、相互趋同:爱情审美的意志论意义
维克多?雨果说:“爱就是行动。”今道友信说:“爱虽然属思想问题,但它以行为来体现。”⑦那么从意志论而言,爱情审美在人类行为上具有什么本质特点呢?我认为,彼此走近,相互趋同,这就是爱情审美在人类行为上的本质特点。
从逻辑上讲,如前所述,人类爱情生成、存在的前提、基础是男女双方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爱情审美的这一本体论意义,就必然从根本上要求和决定了,男女双方要建立和维护他们之间这种无限美好和无比纯洁的感情,使他们彼此的爱天长地久,永驻于心,他们二者在行为上就必须不断地彼此走近,相互趋同,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换句话也就是说,男女双方在行为上不断建立彼此本质上的统一性,寻求相互主要方面的共同点,这是他们构筑爱巢,维系爱情的内在必然要求。
从客观实际看,爱情中的男女双方,不论是彼此身体上的接触,亲近,包括抚摸、拥抱、接吻以及婚后发生的等等,还是彼此内在的沟通与交流,包括思想上的广泛沟通,感情方面的深层交流等,这些实际上就都是在不断地彼此走近,相互趋同,是在最大限度地建立和加强彼此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寻求和巩固相互根本上的共同点,一致点。因为很显然,只有多一份统一性,他们在一起才会多一份共同的语言;只有多一些共同点,他们在一起才会多一些共同的体验。而正是在这种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体验中,他们的爱情才会被不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更深厚的境界。试想,如果不是这样,如果他们彼此通过这些接触、亲近、沟通和交流等,不是建立和加强了彼此之间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而是破坏和削弱了彼此之间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不是寻求和巩固了彼此之间主要方面的共同点,一致点,而是在主要方面彼此走向了对立,甚至导致对抗等,那么他们相互之间还会有什么爱可言呢?
黑格尔讲:“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止停留在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⑧今道友信讲:“爱,往往包含着与所爱对象结合为一体的愿望,也就是说,爱即合一,爱之中必然包含着统一、结合的原理。”⑨这些看法显然揭示的就是爱情审美的这种意志论意义。
中国有句俗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果从积极方面来理解,这句俗话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它所包含的也就是爱情审美的这种意志论意义,即你要用心地维系爱情,守护爱情,那么你就必须在思想和行为上不断地走向对方,与对方在本质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有人认为,人类普遍存在着“喜新厌旧”的心理,一种东西,人们一旦获得了,它的重要性、意义就降低了。爱情也是如此。我不能同意这种观点。实际上,男女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亲近,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等,是一些示爱的表现,但同时更能激发爱和召唤爱。为什么呢?因为从美学意义上讲,只有与人建立了现实联系或统一性即审美价值的东西,才能为人所喜欢,所欣赏,而男女双方如果不断地建立这种彼此现实的联系或本质上的统一性即审美价值,那么他们之间的爱怎么可能会枯竭,会消亡,而不是走向更浑圆、更深厚的境界呢?
恩格斯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荷兰画家凡?高说:“没有爱情我就无法生活,……我认为没有爱情的生活是一种罪孽的和不道德的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减少我们社会中的这种“不道德的婚姻”、“罪孽的和不道德的生活”而共同探讨爱情、追求爱情吧!
注释:
①《美学文摘》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第49至50页。
②⑥转引自《参考消息》1996年2月16日“科学技术”版。
③彭怀真:《爱情学问》。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第260页。
篇2
据企业并购分析刊物Mergemarket统计,2012年全球并购活动减少2.7%,交易价值呈现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但当年中国完成的并购交易却达到了创纪录的1580亿美元,同比几乎高出20%。
“企业并购量的变化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且并购完成并不意味着并购成功,并购之后的整合重组才是并购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1月5日,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亚盛集团独立董事崔凯做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DP中心,为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企业并购重组实务”的讲座。“两只手”
“中国企业并购量大增是由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操纵的结果。”崔凯解释说,所谓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市场的力量,与行业集中度有关,即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
在中国,大部分行业进入者过多,集中度较低,亟待进一步整合,以保护企业的利润。比如,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前十大超市运营商仅占有8%的市场份额,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75%。
“除了市场自身的淘汰机制,行业整合的过程需要依靠并购这一重要手段。”崔凯说,一个行业的整合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起步——分散的市场里充斥着各种规模的参与者;积累——最大三家厂商的市场份额总和达到30%~45%;集中——三个领先厂商将取得60%的市场占有率;联盟阶段——最大三家厂商将拥有70%一80%的市场份额,行业的资源分置基本完成。
以家电行业的十五年洗牌为例,从1997年到2011年,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这“四大件”中全国有竞争力的品牌经过并购重组,数量已经从315个减少到35个。
而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其中关于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的具体意见就提出要以汽车、钢铁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
紧接着钢铁行业就了《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啦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今年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等12部委又联合《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汽车、钢铁等九大行业兼并重组的目标和任务。政策的连续推进给部分行业整合重组带来了很大的推动。
除此之外,崔凯认为,企业的并购还与变幻莫测的经济周期有关,所谓“牛市融资、熊市并购”就是这个道理。
2011年中国熊市蒸发超过5万亿元,是自2008年以来中国A股史上第二大熊市,但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却完成1157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98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669.1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6%和92.3%。
并购“罗曼史”
虽然并购增量受到市场、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在崔凯看来,几乎所有的并购都有一套可遵循的模式,其过程就如同一段青年男女的“罗曼史”。
“起初,帅哥和美女的相遇相识就相当于找项目的遇上找资金的;紧接着确立恋爱关系,就是并购中的受理并立项;恋爱中需要增进了解,也就是做尽职调查;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也就是企业家投资协议条款的谈判;一旦双方家长认可,意味着投资方和融资方对项目合作进行了决策并通过;马上就是订婚环节,相当于签订投资协议;接下来买房、买车、筹备婚宴就是安排出资;真正到了领结婚证的那天,一切就尘埃落定,也就是工商注册变更;最后,就将步入难挨的‘七年之痒’,即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整合重组。”
崔凯同时提醒企业家,在并购过程中,还有两大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在尽职调查环节中不要指望中介机构给出最终答案。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绝大多数中介机构经理人缺少足够深的行业背景,企业家苦心经营十余年的企业,岂是别人一两个月能看透?而且,将来是‘你’要和目标企业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中介机构往往只注重短期收益,看不到心理层面。你的婚姻,最终你是希望自己拿主意,还是听别人拿主意?”
其次,千万不可盲目提高企业估值。
崔凯解释说,一旦估值过高,投资决策者在更大的质疑和压力下,会助长短期行为,比如过度裁员;同时,赢利预期必然水涨船高,一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便会暴露,合资合作甚至“闪婚闪离”!
同时,崔凯也给出了几个参照性的企业估值尺度:净利润的10倍左右;净资产的1~2倍左右;销售收入的1倍左右;年均投资回报率的10%~20%。
整合重组的“七年之痒”
“但无论如何,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有时候一段成功的婚姻往往寄托在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身上,企业并购也是如此,并购后必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行,但相当一部分企业都熬不过‘七年之痒’。”
显然,并购后的整合重组是企业并购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其中,人力资源整合、财务整合和文化整合是关键所在。
“一项并购是否真正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整合双方企业的人力资源。”崔凯援引数据显示,有50%以上失败案例是因为缺乏或不重视对融资的有效整合,其中85%以上与人力资源有关。企业并购后如果不对员工进行有效整合,在并购的第一年中,47%被并购企业高管人员将辞职,三年之内,将有72%骨干员工最终选择离职。
对此,崔凯提出了自己的三步解决之道。第一,优化组织结构,确定高层管理人员去留,明确解聘对象和留用对象,对于敏感角色,可“调虎离山”;第二,中基层岗位定岗定编,根据自愿原则,选择竞争上岗;第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核心人才“留人更要留心”,除了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之外,还要给予一定的期望值和激励,尤其在薪酬设计上可采取年终奖、工龄奖、期权制度等多种形式。
至于财务整合,则要注重财务人员培训、财务管理统一、财务分析加强、固定例会制度等方面。
而最难的一点,在于文化整合。崔凯建议,企业对于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要,比如保留原有品牌;高管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要注意人员各方面的互补性;还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非关键议题可暂不处理,通盘考虑,赔钱的业务不要“一关了之”。
他指出,这一点在跨地域并购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而在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首推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尤其是在2006年,中国化工集团控股的中国蓝星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法国罗地亚集团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时,任建新在公司餐厅和茶室里挂上法国油画等做法在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同时,又建立起双方主要人员之间的朋友关系。”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9-2012年秦皇岛市接受检测和调查的曾有过同的1043例男性。
1.2方法及内容
采用国家开展的MSM哨点监测方案,通过同志QQ群、VCT门诊和外展干预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以滚雪球的方法,对自愿寻求咨询的MSM进行一对一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等。知晓率调查采用国家统一的8道问题问卷,评分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指标(8道题答对其中6道题为知晓)进行计算。在知情同意下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5mL进行HIV,梅毒和HCV检测。HIV和HC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筛查,梅毒血清学试验采用RPR进行筛查。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WB法确证,梅毒RPR阳性标本用TP-PA实验确认。
1.3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调查资料数据进行双录入并核对校正,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见表1。1043例MSM接受调查者年龄14~59岁,平均(26.9±7.160)岁。16~40岁年龄段占本次调查群体的93.48%,本市常驻的本省籍、汉族、未婚、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是接受本次调查的主要人群。
2.2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
本次调查知晓艾滋病知晓919例,知晓率88.11%,具体情况见表2。
2.3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见图1。1043例MSM中,最近6个月898例(86.10%)发生过男性,他们最近一次时有623例(69.38%)使用了安全套,而仍然有275例(30.62%)进行了无套,坚持使用安全套384例(42.76%),从未使用安全套59例(6.57%)。从未使用安全套中未婚43例(72.88%),年龄18~34岁,平均(23.4±3.61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3例(53.49%),本地居住时间超过2年以上者34例(79.07%)。近1周次数0~20次,平均(0.96±1.456)次。81例(9.02%)发生过商业,最近1次商业时使用安全套65例(80.25%),43例(53.09%)坚持使用安全套。311例(29.82%)有过异性,186例(59.81%)在最近1次异性时使用了安全套,115例(36.97%)坚持使用安全套,66例(21.22%)从未使用过安全套。从未使用者中未婚18例(27.27%),在婚和同居者46例(69.70%)。
2.4药物滥用情况
调查期间3例(0.29%)有吸毒经历,其中静脉吸毒者仅1例。2.5性病感染及血清学检测结果接受调查者最近1年内有71例(6.81%)曾诊断为性病感染,其中梅毒31例(2.97%),尖锐湿疣22例(2.11%),淋病和生殖器疱疹各6例(0.58%),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5例(0.48%),其他性病3例(0.29%)。所有调查者均接受了血清学检测,共检出并确认HIV感染者60例(5.75%),梅毒阳性75例(7.19%),HCV阳性2例(0.19%)。
3讨论
篇4
关键词 胆固醇 肝癌 血液
资料与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①肝癌患者组:2002~2007年经病理确诊的未经治疗首次入院的肝癌患者74例。平均年龄56.4岁,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糖尿病、冠心病等除外)。②非肿瘤患者对照组:随机抽取非肿瘤住院患者86例,均已排除冠心病、糖尿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平均年龄52.3岁。③健康对照组:体检患者88例,平均年龄50.6岁。④低蛋白癌症患者组:血清白蛋白0.05)。
方法:四组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用酶法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其中低白蛋白癌症患者测定蛋白纠正前后的胆固醇含量。测定仪器为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合由迈克公司提供,我院检验正常值为2.9~5.5mmol/L。
统计学处理:测定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肝癌患者组总胆固醇均值3.42±0.14mmol/L,非肿瘤患者组总胆固醇均值4.95±0.81mmol/L,健康对照组总胆固醇均值5.01±0.63mmol/L。肝癌组与非肿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35,P0.05)。低蛋白
讨 论
国外学者报道死于癌症的人其基线血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并且指出癌症患者血胆固醇水平每3年以0.13mmol/L速度递减[1]。有文献报道宫颈癌、卵巢癌、肝癌、肝癌、胃癌等患者体内LDL代谢率明显增加,使细胞大量从血液中LDL颗粒内摄取胆固醇,导致血胆固醇含量降低[2,3]。低胆固醇血症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细胞膜的稳定性而干扰机体的防御机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致癌的发生。
本资料显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肝癌之间呈负相关。血清总胆固醇降低是癌性病灶存在时过多地消耗胆固醇所致。低白蛋白的癌症患者在纠正蛋白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提示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是疾病进展中代谢变化的结果;也说明癌症代谢消耗或营养情况引起血胆固醇水平下降。因此,血清胆固醇水平在临床上可作为肝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的一项辅助指标。
参考文献
1 Cambein F.Total serum cholesterol and cancer mortility in a middleaged male population.Am J Epidemol,1980,112(4):388.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方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唾液酸(SA)含量,用以评价肺癌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结果:与正常人血清相比,肺癌患者血清SOD活力明显降低(P
【关键词】 肺癌;脂质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唾液酸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它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许多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吸烟、大气和空气污染、病毒等有关。许多环境因素在体内通过激发自由基反应,可加剧细胞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而导致生物膜损伤,这可能是毒物介导所致的病理损伤乃至致癌的基础[1]。为了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对40例肺癌患者的血清脂质过氧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进一步认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检验以及预防提供部分理论和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正常血清:取自体检正常人群,共计30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14人,年龄范围23~58岁,平均年龄40.7岁。肺癌患者血清:取自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包头市肿瘤医院具有病理组织诊断的肺癌患者4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49~68岁,平均年龄58.5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唾液酸(SA)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盐酸和冰醋酸均为北京化工厂生产。75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2 方法 SOD用黄嘌呤氧化酶法、MDA用硫代巴比妥酸法、NO用Griess法、SA用5-甲基苯二酚比色法测定,均按试剂盒说明方法进行。
2 结果
与正常人血清SOD活力相比肺癌患者血清SOD活力明显降低(P
表1 肺癌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指标(略)
*与对照组行t检验 P
3 讨论
自由基是一种十分活跃的中间代谢产物,它可以通过产生脂质过氧化物(LPO)效应介导肿瘤的发生[2]。正常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往往维持着一种较低水平的动态平衡。如果体内氧自由基含量增高,或抗氧化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就会受到自由基的攻击而引发各种病理过程。氧自由基能够引起癌变,主要是通过脂质过氧化物与DNA大分子作用而致癌。SOD是机体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活力大小可间接反映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水平的高低及LPO效应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受损情况[3]。MDA为过氧化脂质在体内的最终降解产物,其水平高低可直观地反映机体LOP水平及细胞受损程度。SOD和MDA同时测定不但能了解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而且能知道机体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4]。SOD/MDA反映了体内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能力。本实验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SOD/MDA值明显降低,说明肺癌患者存在氧化代谢异常,氧自由基对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NO在心、脑、血管和免疫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5],其作用具有双重性[6]。正常浓度NO起生理信息传递作用,病理因素下NO过量及长时间释放,对组织产生细胞毒性或神经毒性作用,导致损伤的发生进一步加重[7]。过量的NO被认为是神经毒性因子,但只有在其它因子(如超氧阴离子)存在时产生毒性作用[8],本实验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NO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肺癌患者没有受到NO的影响。唾液酸是神经氨酸N-乙酰化、N-羟乙酰化或O-乙酰化的衍生物,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成分,参与细胞表面的多种生理功能。本实验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增高,与文献报道一致[1]。血清SA升高的机制是由于细胞恶变,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结构和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膜分泌增加,唾液酸苷酶活性增加,大量脱落进入血循环所致[1],本实验结果支持这一结论。
参考文献
[1] 张俊平,张巧,周舫,等.煤焦沥青接触者血清SOD、MDA及唾液酸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2):374-375.
[2] 王立明,郑灵,马宽生,等.氧自由基对体外胆管癌细胞增殖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3):144.
[3] 王顺祥.肿瘤酶学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70.
[4] 田建华,张肖楠,吴军.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DA含量和Cu-Zn SOD活性变化[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7,4(4):4.
[5] Nemoto EM.A complex role for nitric oxide in ischemic stroke[J].Crit Care Med,2000,28(1):280.
[6] 帅杰,叶建宁,高光正,等.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I区神经元死亡与一氧化氮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0.
篇6
[关键词] 卵巢癌;胸苷激酶1;糖类抗原125;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2(b)-0039-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um thymidine kinase 1 (TK-1) level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ovarian cancer. Methods The research included 116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ovarian cancer group)from March 2010 to June 2014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 Qing New North Zone and Southwest Hospital of Chongqing, while the 54 patients with ovarian benign tumor (ovarian benign tumor group) and 56 cases of healthy control (healthy controls group)were select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ree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levels of serum TK-1 and CA125 were detected.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es were analyzed by Pearson and Spearman coeffici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TK-1 [(4.89±1.85) pmol/L] and CA125 [(647.08±208.83) pmol/L] of patients in the ovarian cance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varian benign tumor group [(0.59±0.23), (22.71±9.62) pmol/L]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0.61±0.20), (22.11±9.94) pmol/L]. The TK-1 levels were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linical stageor and distant metastasis than others (all P < 0.01). The level of TK-1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A125 level and clinical stage (r = 0.657, 0.567, all P < 0.001). The long-term (about 30 month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 high level of TK-1 (≥4.00 pmol/L)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w level (
[Key words] Ovarian cancer; Thymidine kinase 1;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Prognosis
卵巢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生殖系统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每年全球约有超过22万女性发生卵巢癌,美国每年约新增22 500例,病死约14 600例,病死率高达67.7%[1]。卵巢癌早期与晚期预后差异巨大,且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及特异性诊断方法,导致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同时,治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也是导致临床上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CA125)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公认的用于卵巢癌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的血清肿瘤学标志物[2]。然而CA125的准确性仍不够理想,假阳性率较高,临床上亟需寻找更为准确的指标或联合指标来改进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人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是参予DNA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是嘧啶补救合成DNA的关键,与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3]。大量的研究显示,TK-1在多种恶性肿瘤性疾病(如肾癌、急性白血病、胃癌、乳腺癌等)中都有过度表达,是重要的临床诊断及预后指标[4-5]。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TK-1并以CA125作为对照,长期随访患者,探讨TK-1水平差异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6月重庆市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及重庆市西南医院诊断为卵巢癌的初治女性患者116例(卵巢癌组)。卵巢癌患者均经由组织活检病理确诊。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按照最新的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制订的标准进行[6]。患者的临床分期情况:Ⅰ期13例(11.2%),Ⅱ期26例(22.4%),Ⅲ期29例(25.0%),Ⅳ期48例(41.4%)。病理分型情况:浆液性囊腺癌70例(60.3%),黏液性囊腺癌21例(18.1%),子宫内膜样癌10例(8.6%),透明细胞癌7例(6.0%),恶性畸胎瘤4例(3.4%)及分类不明型卵巢癌4例(3.4%)。同时纳入我院经影像或组织活检确诊良性卵巢肿瘤女性患者54例(良性肿瘤组),健康体检者56例(健康对照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病理分型情况:浆液性囊腺瘤14例(25.9%),黏液性囊腺瘤8例(14.8%)、卵巢巧克力囊肿7例(13.0%),畸胎瘤13例(24.1%)及其他类型卵巢良性肿瘤12例(22.2%)。本研究(病历资料及标本使用)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检测项目在检测时均向患者进行了告知并知情同意。
1.2 血清TK-1及CA125检测
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于就诊或体检时采集静脉血,卵巢癌组患者于首次住院时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冻存于-20℃冰箱备用。血清TK-1的检测使用人可溶性TK-1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方法按照试剂盒相关步骤进行(每份血清标本设置2个复孔),使用酶标仪(Scientific Multiskan FC,Thermo公司)进行定量检测,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单孔TK-1浓度,患者血清TK-1浓度由复孔检测浓度取平均值。血清CA125测定使用电化学发光法,使用COBAS6000(罗氏)电化学发光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试剂为配套试剂。
1.3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及随访
初次就诊时采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检测信息,住院进行B超、CT或病理活检确定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所有接受治疗患者均进行定期门诊及电话随访,根据临床查体、B超、CT、实验室检查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效果及肿瘤复况,记录患者失访情况。无进展生存期定义为患者手术或药物治疗后肿瘤无复发、增大及远处(淋巴结)转移。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GraphPad Prism 5.0软件绘图。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均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改用中位数或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生存曲线分析使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影响预后因素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一般情况及血清TK-1及CA125水平
各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绝经情况、吸烟及饮酒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卵巢癌组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也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见表1。
2.2 不同临床资料卵巢癌患者血清TK-1及CA125水平
不同临床资料卵巢癌患者TK-1及CA125水平结果为:临床分期为Ⅳ期时TK-1及CA125最高,不同病理分型中浆液性囊腺癌患者TK-1及CA125最高,有远处转移患者TK-1及CA125高于无远处转移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根据是否已绝经、有饮酒史及吸烟史区分的患者之间TK-1及CA125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TK-1是一类在细胞周期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正常生理状态下,TK-1主要表达于成人的高增殖细胞(再生的肝组织)或胎儿组织(骨髓、脂肪组织)中。TK-1的分子量约为25 kD,在血液循环中主要以四聚体形式存在,而且在低温环境下活性及浓度十分稳定(超过5年)[7]。人TK-1组要参予调控细胞周期中的S期(DNA合成期),与细胞分类增殖密切相关,其生物学功能的发挥也主要依靠四聚体的重构来实现[8]。随着对TK-1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疾病中,病灶组织及循环中的TK-1表达可出现显著升高(甚至达到生理水平的2~100倍)[9]。现有的关于TK-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肾癌、乳腺癌、胃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等,这些肿瘤一般是存在高速恶性增生的实体肿瘤,细胞DNA合成旺盛[10-11]。
大量的研究证明了TK-1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存在差异性表达,有重要的诊断价值[4]。如在Li等[12]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 = 250)的研究中,肿瘤患者血清中TK-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升高水平与癌症分期相关,转移组也显著高于未转移组。Chen等[13]开展的大规模筛查研究中(n = 35 365)发现,不同的血清TK-1水平可以反映肿瘤的大小、分期及是否转移情况,而且TK-1的降低提示了抗肿瘤治疗的效果。血清TK-1作为可靠的无创性指标,对多种恶性肿瘤有着早期预测及诊断的重要价值。然而,针对卵巢癌患者TK-1表达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本研究中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是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而且是否有远处转移及不同的临床分期患者之间的TK-1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别(Ⅳ期及有远处转移患者TK-1水平显著升高),但不同病理分型患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同时,CA125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卵巢癌诊断预后血清学指标,其特异性及灵敏度都得到了大量临床数据的验证。本研究使用CA125作为对照观察血清TK-1水平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血清TK-1与CA125呈显著正相关(r = 0.657,P < 0.01),也为寻找与CA125联合来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提供了参考。因此,血清TK-1可用于作为卵巢癌的无创血清学诊断指标,其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转移情况。
卵巢癌易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这也是导致患者病死的最重要原因。临床上一直在寻找优良的无创预后判断指标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14]。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远期随访观察,探讨了不同血清TK-1水平患者的远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初始KT-1水平高低分组的随访显示,中远期(30~40个月)高TK-1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比率较低TK-1组更低,预后更差。其中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临床分期、初始CA125及TK-1水平(均P < 0.01)。而患者的年龄、BMI、是否吸烟饮酒及病理类型并不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比率的危险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显示浆液性卵巢癌的预后就其他病理类型更差[15],但在本次研究中并未显示出相似结果。可能是因为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无法均等纳入各类型肿瘤(包含不同阶段临床分期),造成了选择性偏倚。并且TK-1作为反映细胞恶性增生的指标,更与肿瘤组织的大小、增生程度及远处转移相关,用作区分与预后相关的肿瘤病理类型反而不够准确[16]。
本研究检测了卵巢癌患者血清TK-1水平,研究了TK-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通过长期随访研究,分析了TK-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TK-1作为近年研究关注的一类肿瘤标志物,其在卵巢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中都显示出了重要的价值,TK-1水平与临床分期及CA125水平有着良好的相关性,高TK-1也是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本研究也存在样本量较少,纳入患者存在一定偏倚的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对TK-1与卵巢癌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为更准确的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Jayson GC,Kohn EC,Kitchener HC,et al. Ovarian cancer [J]. Lancet,2014,384(9951):1376-1388.
[2] Meyer T, Rustin GJ. Role of tumour markers in monitoring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J]. Br J Cancer,2000,82(9):1535-1538.
[3] Huang ZH,Tian XS,Li R,et al. Elevated thymidine kinase 1 in serum follow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redicts poor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J]. Exp Ther Med,2012,3(2):331-335.
[4] Bolayirli M,Papila C,Korkmaz GG,et al. Serum thymidine kinase 1 activity in solid tumor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adjuvant chemotherapy [J]. J Clin Lab Anal,2013,27(3):220-226.
[5] Alegre MM,Weyant MJ,Bennett DT,et al. Serum detection of thymidine kinase 1 as a means of early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 [J]. Anticancer Res,2014,34(5):2145-2151.
[6] Mutch DG,Prat J. 2014 FIGO staging for ovarian,fallopian tube and peritoneal cancer[J]. Gynecol Oncol,2014, 133(3):401-404.
[7] Welin M,Kosinska U,Mikkelsen NE,et al. Structures of thymidine kinase 1 of human and mycoplasmic origin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4,101(52):17970-17975.
[8] Mutahir Z,Clausen AR,Andersson KM,et al. Thymidine kinase 1 regulatory fine-tuning through tetramer formation [J]. FEBS J,2013,280(6):1531-1541.
[9] Aufderklamm S,Todenhofer T,Gakis G,et al. Thymidine kinase and cancer monitoring [J]. Cancer Lett,2012,316(1):6-10.
[10] Bjohle J,Bergqvist J,Gronowitz JS,et al. Serum thymidine kinase activity compared with CA 15-3 in locally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within a randomized trial [J]. 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3,139(3):751-758.
[11] Korkmaz T,Seber S,Okutur K,et al. Serum thymidine kinase 1 levels correlates with FDG uptake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Biomarkers,2013,18(1):88-94.
[12] Li HX,Lei DS,Wang XQ,et al. Serum thymidine kinase 1 is a prognostic and monitoring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Oncol Rep,2005,13(1):145-149.
[13] Chen ZH,Huang SQ,Wang Y,et al. Serological thymidine kinase 1 is a biomarker for early detection of tumours:a health screening study on 35,365 people,using a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dot blot assay [J]. Sensors (Basel),2011,11(12):11064-11080.
[14] Arie S. Routine testing for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J]. BMJ,2014,348:1200.
[15] Sung PL,Chang YH,Chao KC,et al. Glob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istological subtype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a database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J]. Gynecol Oncol,2014,133(2):147-154.
篇7
【关键词】 肺癌;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
微量元素与各种疾病关系密切,虽然含量极微,但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毋容置疑。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者过量均会造成平衡失调,引起中毒及各种疾病[1]。为探讨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特征及变化,确定肺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谱。本文就肺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为加深对肺癌的发生、发展的认识,为疾病防治提供指导。探讨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04例,男73例,女31例,年龄38~69岁,平均(55.4±9.4)岁,均经X线诊断,并经病理活检证实如淋巴结穿刺、纤支镜活检、细胞刷检及手术等;收集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122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84例,女38例,年龄27~72岁,平均(53.7±11.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测定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铜、锌及其它微量元素[2]。患者入院后在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与健康对照组同期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后离心;取受检者分离好的血清0.5 ml,经混合酸加热处理至呈现澄清透明性状,定容至50 ml,采用WFX-1F2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验证:(1)准确度的测定:随机取血样10份,各取100 μl,分别滴加标准溶液进行定量,经消化处理后,选择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含量测定,同时以不加标准液的10份血样作为对照,计算准确度。(2)精密度的测定:血清样品10份,每个样品各重复10次,按测定结果计算标准差。
1.3 观察指标 观察铜、锌、铅、钼、锰等微量元素在两组中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准确度及精密度检验 准确度在95%~105%之间,精密度为96.7%,符合微量元素痕量分析要求。
2.2 两组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比较 肺癌组患者铜、铅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锌、钼及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受各种因素的调节,如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均对其产生相应影响;同时也受地区、环境、营养状况、生活条件及疾病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微量元素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异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一旦发生肺癌,将会诱发体内元素失调,这不仅仅通过额外补充就可得到改善的。究其原因可能是人体金属元素受到如各种蛋白质、核酸等受到配位体及缓冲液值、激素等上述其它因素的影响。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机体内组成多种酶的必要活性成分。但有报道,体内铜过多,不但会对细胞的组织结果造成损害,还可能干扰重要酶的功能并影响细胞的代谢。过量的铜会与组织酶、核酸和DNA等大分子相互作用,导致细胞恶性分化[3]。本研究中,铜在肺癌患者中高达(23.15±3.16)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锌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产生的过程中的不同位置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铜含量在肺癌患者中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还发现,以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为考察指标,确定肺癌组血清异性强的元素还有铅、钼、锰等,肺癌组的钼、锰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而铅含量显著增高。这可能与肺癌患者多数吸烟有关。
总之,通过对肺癌患者的微量元素谱线进行分析,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再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识别、处理,应用微量元素鉴别、诊断早期肺部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Shankar AH,Prasad AS.Zinc and immune function: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altered resistance to infection.Am J Clin Nutr,2008,68(suppl):447-463.
[2] 王子玲,张伟,张虹妍,等.肺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临床荟萃,2003,18(4):183.
篇8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癌胚抗原;临床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90-02
CEA(癌胚抗原)是细胞表面高度糖基化的糖蛋白,在大肠癌细胞在诱导分化期间,CEA是重要的表达产物,它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其在大肠癌的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为研究血清CEA检测与结直肠癌患者间的关系,我院对大肠癌患者、良性肿瘤患者、健康人的血清CEA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A组、35例良性直肠肿瘤患者作为B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健康者作为C组。A组患者均经影像学、内镜检查确诊,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在40-81岁,平均(61.5±3.5)岁,直肠癌12例,结肠癌23例。其中6例为粘液腺癌,13例为管状腺癌,16例为状腺癌,均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B组均为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在42-80岁,平均(63.5±2.8)岁;C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在30-69岁,平均(56.2±3.5)岁。
1.2方法3组患者均应用外周静脉血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清CEA值,血清CEA值≤15ng/L为正常,>15ng/L为阳性。对A、B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做第1次检测,术后6周做第2次检测,比较两次检测结果,术后第1年,每季度检测1次,术后第2年,每半年检测1次。对3组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
2结果
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EA水平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A组患者的血清CEA阳性检出率为57.1%,显著高于B组(8.6%)和C组(2.9%),P
A组患者中,结肠癌患者和直肠癌患者的CEA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术前的CEA阳性检出率为57.1%,术后6周的CEA阳性检出率为17.1%(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癌胚抗原最先在胎儿结肠癌、小肠癌中被检测出,此后便被作为监测结肠癌复发的重要标志[2]。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3],CEA不仅是糖蛋白,同时也是CAM(细胞粘附分子),其在健康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但是在肿瘤患者体内,则发挥着调节肿瘤细胞对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敏感性的作用,从而让肿瘤细胞免于攻击。目前在临床上,CEA水平检测已经成为了判断结直肠癌病人预后,观察治疗效果,检测肿瘤转移、复发的主要手段。据国内文献报道[4],术前CEA水平上升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CEA下降,表明手术疗效较好,若术后CEA仍然有上升,则说明肿瘤出现了转移或复发。
在本研究结果中,A组患者的血清CEA阳性检出率为57.1%,显著高于B组(8.6%)和C组(2.9%),P
参考文献
[1]杨根源.术前血清CEA检测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D].中山大学,2009.
[2]路晓雯.
篇9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血清瘦素
资料和方法
子宫颈癌组:选择我院2003~2004年23例住院患者。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年)标准:Ⅰa-Ⅰb 16例;Ⅱa期7例。病理分级:G113例,G26例,G34例。病理类型:鳞癌19例,其他4例。
子宫内膜癌组: 选择我院2003~2005年18例住院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12例,腺鳞癌3例,癌肉瘤2例,黏液癌1例。癌细胞高分化(G1)占56%(10/18),中分化(G2)占17%(3/18),低分化(G3)占27%(5/18)。
正常组:选择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妇女20例,平均年龄26.3±2.3岁,体重指数19.7kg/m2。
三组妇女年龄、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每一研究对象均排除既往有肝肾疾病、血栓性疾病、应用激素、有内分泌异常疾病及6个月内体重明显改变者。
主要试剂:人LeptinELISA试剂盒,购于深圳晶美生物技术公司。
主要设备:SN-682型放射免疫γ计数器测试,上海核福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标本的收集:测定三组妇女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空腹抽取肘前静脉血3ml,以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后取血清,存放于-20℃,待测Leptin水平。
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试剂盒由深圳晶美公司提供,最低可测浓度为20ng/ml,批间变异系数及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0.105。主要步骤如下:①从已平衡至室温的密封袋中取出所需板条。②除空白孔外,分别将标本或不同浓度标准品(100μl/孔)加入相应孔中。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室温(20~25℃)孵育120分钟。③洗板4次。④除空白孔外,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100μl/孔)。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室温(20~25℃)孵育120分钟。⑤洗板4次。⑥除空白孔外,加入酶结合物工作液(100μl/孔)。封住板孔,室温(20~25℃)孵育20分钟。⑦洗板4次。⑧加入底物A、B(各1滴),避光室温10~30分钟。⑨加入终止液(1滴),混匀后即刻测量OD450值(5分钟内)。⑩以标准品浓度作横坐标,OD值作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查出各样本血清中Leptin的浓度。
统计学方法: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三组间Leptin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Leptin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各组血清Leptin水平情况在三组中子宫内膜癌组的Leptin水平最高,子宫颈癌组的Leptin水平居中,正常组的Leptin水平最低。子宫颈癌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讨 论
研究表明,Leptin不仅对食物的摄取和能量的消耗起中枢性调控作用,而且还发现它作为一种增殖因子,作用于造血细胞[1],促进血管生成[2],影响胃肠道细胞对脂肪的摄取[3],直接作用于T细胞逆转免疫抑制,阻止胰岛素转录和抑制基础以及葡萄糖刺激所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另外,Leptin还作用于生殖系统,与妇产科许多疾病有密切关系。
本结果表明,Leptin在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两种妇科恶性肿瘤的检测指标。
参考文献
1 Bennet BD,Sola GP,Yuan JQ,et al.A role for leptin and its cognate receptor in hemopoiesis. Curr Biol,1996,6(9):1170-1180.
篇10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膀胱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复发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VEGF measurement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SHAN Zhong-jie,YANG Qing-xiang ,HAN Qian-he ,et al.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 Zhengzhou 4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arch for the relation of the serum VEGF to the staging and grading of bladder cancer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VEGF changes preandpostoperation. Methods There are two groups,named bladder cancer group(62 cases) and contral group(50 cases) which consisted of normal people . The ELISA method was taken to measure serum VEGF.In bladder cancer group,there are 41 patients with BC、19 patients withrecurrencepostoperation and 2 patients with distantmetastasis.The total 62 cases were measured for the level of serum VEGF at one months pre-and postoperation;after recurrence and distant inetastasis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serum VEGF of BC group( 269.2±58.3) ng/L is higher statistically compared to norrmal contral group(125.5±22.3 ) ng/L ( P
【Key words】 Vascular endol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ladder cancer; ELISA; Recourrence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多发、高复发及浸润的特点。近年的研究表明,新的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转移和转移灶生长的必要条件。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调节新血管生成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我们采用ELISA法对62例BC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复发或有远处转移患者的外周血中血清VEGF水平进行检测,并以50例正常人做对照。旨在研究VEGF与BC分期、分级的关系及手术前后VEGF水平变化在监测复发方面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泌尿外科住院且术后随访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BC患者62例(男44例、女18例),年龄39~76岁,平均(53.6±7.8)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移行细胞癌,按TNM分期标准:Tis 期5例、T1期14例、T2期19例T3期12例、T4a期7例、T4b期5例。病理分级采用WHO标准:G1 级12例、G2级34例、G3级16例。肿瘤汽化电切术3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7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8例,T4期中5例未手术治疗。术后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1次。复发19例,肝、肺转移各1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6~65岁,平均(48±5.3)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月以及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后抽取空腹静脉血;健康体检者于空腹时抽取静脉血;标本置室温自然凝固后,以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小管分装后置-20℃保存待测。
1.2.2 检测方法 血清VEGF的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盒购于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由专人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根据标准曲线求出VEGF浓度。最小可检测的浓度为15 ng/L,批内及批间变异均
1.3 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
2 结果
2.1 见表1 B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269.2±58.3) ng/L,与正常对照组(125.5±22.3) ng/L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见表2 术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减低为(142.4±31.8) ng/L,与术前相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膀胱镜检查复发及发现远处转移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再次升高为(256.3±93.2)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量研究证明,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无血管时,肿瘤直径≥2 mm,肿瘤细胞主要依靠弥散活动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不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而新生的毛细血管进入肿瘤后才能提供给丰富的血液供应和养分,促进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才具有浸润和转移的恶性生物学特性[1]。VEGF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特异地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引起内皮细胞分裂、增生, 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正常情况下,新生血管受促血管形成因素和抗血管形成因素的共同调节,维持在合理的动态水平,但在实体瘤内,肿瘤细胞或肿瘤间质的免疫细胞释放的10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主要是VEGF)的病理性异常分泌导致肿瘤血管的大量形成。VEGF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是组胺的5万倍,能促进血浆纤维蛋白原外渗,致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肿瘤迁移、浸润所必需的基质。VEGF还可以通过抑制宿主的免疫系统、加速肿瘤细胞自血管的溢出、促进淋巴管生成等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2]。
生理状态下许多组织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VEGF微量表达,仅起维持正常血管密度和基本渗透的功能。而在胃癌、结肠癌、肺癌、肾癌等许多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则有VEGF高表达。Karayiannakis[3]发现胃癌患者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肿瘤的病变程度及转移情况相关。O’Brien[4]采用核糖核酸酶保护分析法对45例膀胱癌和8例正常膀胱标本进行检测,发现膀胱癌中的VEGF的表达是正常组织的3倍多。Bernardini[5]测定了膀胱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发现其与肿瘤的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燕尾服细胞恶性程度最高的G3胞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G1和G2 。浸润性癌T4的VEGF水平亦明显高于浸润性癌T2-T3及浅表性癌Tis- T1,各组间均有显著的差别,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提示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细胞的诱导血管生长的能力更强,随着病程的发展肿瘤组织产生释放了更多的VEGF。Karayiannakis[6]的研究发现,在手术切除结肠癌后,患者血液中的VEGF水平显著下降,而且部分患者肿瘤复发的同时VEGF水平再度升高,因此认为VEGF同肿瘤复发联系密切,可对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病情变化进行评价和监测。本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肿瘤切除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降低,略高于正常对非党员照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VEGF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测定血清VEGF水平有助于术前明确临床分期,术后作为病情监测及判断复发的一个新的有价值的瘤标。
参考文献
1 Li CY, Shan S,Cao Y,et al . Role ofincipinent angiogenesis in cancer metastasis.Cancer Metastasis Rev,2000,19(1-2):7-11.
2 崔大明,车晓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抗肿瘤研究进展.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33(4):566-568.
3 Karayiannakis AJ ,Syrigos KN ,Polychronidis A,et al.Circulating VEGF levels in the serum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orrelantion with pathological variables,patient survival,and tumor surgery.Ann Surg,2002,236:37-42.
4 O’Brien T,Cranstod D,Fuggls,et al . The angiogenic factor midkine is experssed in bladder cancer and over correlates with a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Cancer Res ,1996,56(11):2515.
5 Bernardini S , Fauconnet S, Chabannes E,et al.Serum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bladder cancer . The Journal of Urology,2001,166:1275-1279.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