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03-14 10:5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原理

篇1

A.劳动创造了人脑

B.劳动使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

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E.劳动形成了社会关系

5.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ABDE)。

A.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B.劳动创造人本身

C.劳动具有社会性,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D.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E.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

5.3.人类不同于动物主要在于(ABCD)。

A.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C.人类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类能够改变自然支配自然

E.人类活动的经验和技能主要通过先天本能的方式继承

5.4.生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BCDE)。

A.生产者

B.消费者

C.还原者

D.分解者

E.非生物环境

5.5.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E)。

A.空气污染严重

B.世界性水源危机

C.森林惨遭毁灭

D.物种不断减少

E.臭氧层变薄

5.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ABE)。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国家政权

D.科学知识

E.生产方式

5.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BC)。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C.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社会发展

D.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E.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5.8.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D)。

A.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

B.人口生产始终是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

C.人口生产只是在一定阶段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D.生育后代是人口生产的必要环节

E.人口生产较少重复性和渐进性

5.9.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ABE)。

A.它不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不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D.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E.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5.10.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因为(ABCDE)。

A.人口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

B.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状况

D.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

E.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

5.1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AE)。

A.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也就越大

B.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就越合理

C.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就越不合理

D.对地理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E.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就越广泛

5.1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E)。

A.它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B.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篇2

1暴君被消灭之后,国家建立起来而进入法律统治的时代,对这一时代的公民来说:法律是一种不行动,某种准自然的东西,或神性的东西,他现成地接受法律,法律不是他通过一种有意识和有意志活动创造出来的东西。

2 正如那句希腊谚语所说:要过好的生活就必须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城邦之中。希腊时代的个体都是作为忠诚的公民存在的,他们并不具有独立的个体性。古典希腊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口头文化,其观念及文字上的表述首先是通过口述的形式传递与讨论,无论公共的或是个人的。除文学外,该社会的性质本身强调面对面的关系促进了各种形式的口头交流。在政治方面,陶片放逐法与放逐的重要性便不难理解了:共同体某一个人的身体迁移有效地阻止了他与其同胞思想上的交流。

3作为忠诚的公民的一员的苏格拉底将哲学的主题从天上引入进了尘世之中,他首次作为个人公开发言并进行关于作为公民个体的善的思考,他试图在人人都尽力成为好公民的社会之下寻找个体的善的存在,也就是在履行公民义务之外开辟出作为人本身的新的伦理领域。这样就出现了私人与公共、哲学与政治的交锋,个人作为其自身从此有了私人存在和思考的空间。这种个人对于自我的强调实际上就开辟了主体哲学的先河,而个人一旦分离出来,就意味着关系问题的出现,也就是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处理以上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个人对于自我独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问题,这种独立是一种何种程度和怎样意义上的独立?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依循城邦的习俗而生活,法和伦理都是以自然的形式呈现的。随着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的发展,人们需要从个体的强大之中去谋求权力欲望的实现,而权力又往往隐含在真理之后,即,民主制的发展以及个人权力的扩张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寻求知识的路径不仅是向外的探求,同时也是向内的深入,这种向内的深入实际上就是对于合理性的追寻。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就是典型的对于合理性以及对于知识的一种要求,在这一意义上,尼采说苏格拉底乃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就并非无的放矢了。但苏格拉底这种理性还不是一种主体的理性主义,他对于理性的追寻是在公共意义上的追寻,他实际上所做的是,通过话语,将思索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说在我的心之中进行的、我与我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公共化。

4而到了柏拉图那里,问题则有所不同,他的启蒙不是公开性的,他只以贵族为教授对象,他强调了哲学的至高无上性,同时也就强调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而近代到了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又一次和公共发生融合,这种融合就表现在哲学的理性在启蒙运动之中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此,阿伦特曾有言:自柏拉图的学园以来,各种学派和宗派就与公共意见、与整个社会、与他们相对立;到了启蒙时代,人们要求对于理性的公开的运用,这种公开运用又不同于苏格拉底的公共性,而是一种把主体理性推而广之的公开的、普遍的运用。对于这种运用,康德说:理性不是拿来自我孤立的,而是要和他人一起融入共同体。

5 康德的法是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之上的普遍有效的法则,人人都有维护自己生而有之的自由的要求,康德认为,这是人之为人道最高准则,而这就要求法律来满足这一要求,法律在康德这里归根结底是为了个人权利而存在的,维护共同体的权益和维护个人利益在康德这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于个体的理性与公共领域的法,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自从法律、公共道德和宗教被公开表述和承认,就有了关于法,伦理和国家的真理。但是如果能思维的精神不满足于用这种近便的方法取得真理,那末真理还需要什么呢?它还需要被理解,并使本身已是合理的内容获得合理的形式,从而对自由思维来说显得有根有据。这种自由思维是从自身出发,因而就要求知道在内心深处自己与真理是一致的。

6 黑格尔所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思维和理性精神的思考和理解,法的概念在黑格尔这里类似于卢梭,先由个人的自由意志扩展和发展成为公共的意志,公共意志得到确认以后就成为普遍的法,也就是普遍的公意。这种普遍化的原则也符合康德以来的传统普遍化和合理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普遍化是对于合理性与否的一种检验,对于对待个人和普遍的法的态度问题,黑格尔提出了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天真心灵的态度,这种态度代表着对于公众有着盲目的信任和追随,在黑格尔看来这种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第二种态度则是一种科学和哲学的态度,这种态度下的人完全依照自己的原则制定有效性的标准,但这种态度往往就意味着置普遍的合理性的原则和公意于不顾;第三种态度是依据实体性的法来进行自我调整,这种态度的困难在于人本身的理性和实体性的法的不合理性的遭遇,这种态度的困难通过黑格尔关于抽象自由发展的正反合题也可以得到一种理解。

在法哲学原理的导言之中,在对于自由意志和法的探讨中,黑格尔认为:法是一种客观自由,是主观自由所制定的一种制度,以确保人的最大限度的自由意志的实现。所以法是对自由意志本身的客观规范,是一种客观的自由意志。因此法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自由意志,在法这样的一种自由意志里面,主观意志在表现于客观对象中的同时,仍然是留在其自身中的。我遵守法,好像是一种客观的规律,但是法是我的自由意志规定的,那么我在遵守法律的时候,我就仍然是在遵守自己的自由意志。因此我是自愿地遵守法律的,在这个时候,我丝毫没有感到任何外来的、偶然的强制性规范。所以法仍然是保留在主体自身。

7 这就提供了处理个人理性和公共的法的关系的范本,让法成为自由意志的主观和客观形式的结合体,两者相统一。现实之中两者的统一是难以达成的,但是在黑格尔的看来,在绝对精神的发展和扬弃之中,这种统一终将达成。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关于抽象权利的理论也体现出了对原始状态下个人领域与公共空间的思考,首先是个人在拥有抽象自由的状态下对于外部世界的所有物的进行占有,这种占有就使人进入了__公共领域之中,进行一种个人的自由和利益同他人的自由和意志的协调,也就是契约。在契约形成之后有催生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对契约的违背,即一种对抗权利之权利的出现。这种对抗权利之权利又被黑格尔区分为无犯意的犯法、欺诈以及强制与犯罪三项,其中的强制与犯罪对于权利的普遍性造成了严重威胁,这就意味着法律必须对此进行惩罚。至此,抽象自由在犯罪中否定自身,又在惩罚中进行否定之否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反合,抽象权利得到扬弃,客观精神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即道德阶段。

黑格尔意义上的法并不是这种原始意义上的契约,而且黑格尔本人也并不赞同这种原始的契约,法和伦理以及法恶化伦理的现实世界是通过思想而被领会的,它们通过思想才取得合理性的形式,即取得普遍性和规律性。

篇3

[关键词]《法哲学原理》;劳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046-05

王文臣(1976-),男,上海政法学院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上海 20170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本论(含手稿)》的世界历史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项目批准号:11YJA710029)、上海政法学院院级课题“‘大思政’下的哲学通识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的结合机制”(项目编号:DSZl21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黑格尔晚期唯一的正式出版物,《法哲学原理》被视为代表成熟时期黑格尔对国民经济学诸如法的关系、财产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尤其是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全面阐释。黑格尔自耶拿时期便开始研究劳动概念,继而涉及国民经济学,又在《精神现象学》中得以深刻阐发,从而最终在《法哲学原理》中得到系统论证。马克思在1842—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着手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对国民经济学的看法做出批判,直至最终彻底颠覆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而使哲学重新奠基。这个重新奠基的过程便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展示的哲学革命及其成果。

可见,深入分析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劳动概念,对于领会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具有重大意义,即切实领会马克思哲学作为当代哲学对当前改革与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对劳动概念的全面阐述

早在耶拿时期黑格尔便开始研究“需要的体系”这一问题,可看作是对劳动概念的最终探索。“一般情况下,需要的体系已被视为一个高于普遍的自然依赖性的系统。人们自身的劳动或满足需要的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这就需要一个异己的力量来满足自身需要。”黑格尔在这里就已经看到劳动创造产品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他利用需要——劳动(交换)——满足的论证方式来阐述劳动的存在论意义。劳动在这里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中介,倒可以说是人的存在之根本确证方式,在存在论之根基处显示出劳动的根本意义。这为后来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论述主奴关系的辩证运动,以及在《法哲学原理》中阐明所有物——契约——不法等环节作了准备。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对“需要的体系”做出更为完整的论述,他指出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两个因素:(1)自身劳动或他人劳动所创造的外在物,马克思称其为“物质生活本身”,自身劳动的产物是他人需要的对象,同样,他人劳动所获也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黑格尔这种论述符合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市场、分工以及交换等观点,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受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影响。(2)个体之间满足互相需要的“中介”是劳动。“通过活动和劳动,这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中介。这里,需要的满足是满足主观特殊性,但普遍性就在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政治经济学就是从上述需要和劳动的观点出发、然后按照群众关系和群众运动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以及它们的复杂性来阐明这些关系和运动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是从现实社会的经济活动——生产劳动——开始来论证整个经济活动,黑格尔在这里同样也是坚持这种观点,也认为劳动是满足个体之间需要的中介。因为没有这个中介,就没有满足需要所需的客体;同时,失去这个中介,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复存在,需要的体系或说市民社会从何谈起呢?如果每个个体都没有劳动活动,那么满足彼此需要的对象——那个后来被黑格尔称为“一般社会财富”又怎样产生呢?因此,黑格尔在《耶拿实在哲学》中指出:“每个人的劳动就其内容来看是一种为一切人的需要的普遍的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具有一种价值;他的劳动和财产并非对他个人来说的那样的意义,而是对一切人来说的那种意义。需要的满足是一切人相互之间的一种普遍的依赖性。”这里,黑格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通过劳动及其产品实现相互满足的依赖性,而且称其为普遍性。

篇4

 设计一个全功能的操作系统

 参加Windows、Linux或Solaris课程的学习

 阅读分析一个实际的商用操作系统源代码

如果读者能够在理解本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上述三点建议中的任何一点,则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将大大加深。如果能够完成上述任何两点建议,你就是一个操作系统专家了。如果能完成上述三点,则你就是操作系统领域的泰山北斗!

其次,本书覆盖的内容与有些读者所期待的操作系统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无容置疑,一本书的内容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是见仁见智,而操作系统尤其如此。操作系统从无到有,在经历了许多年的发展后形成了许多子学科,而这些子学科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单独的学科而从操作系统学科中剥离出来。例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安全、分布式计算等。由于这些领域均已经有了自己的课程,它们自然不应再包含在操作系统的教程里。

篇5

关键词:哲学原理 高职院校 教学效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54

转型阶段的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冲突愈演愈烈。精神领域的碰撞,为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新鲜元素,但更多的是随之而来的价值观冲突。这些冲突的缓和,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科学的思维力量,即的哲学理论。学校开设《哲学原理》(以下简称马哲)课程,也是为了缓解文化碰撞过程中的负面倾向,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不过,课程虽是开设了,但收效并不显著,尤其是职业院校,专业性的教学特色更是使得马哲等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低下。因而加强马哲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务之急。

1 与时俱进,重新定位马哲课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齐头并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是同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精神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就导致社会发展出现片面性。面对凸显的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人文精神的提倡。这种思潮也对马哲产生了影响,因为马哲便是一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学科。

1.1 马哲具有人文色彩

马哲除了探索世界的本源,也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探索。科学思维的提倡,可以培养人的社会人格,生活素养,更能帮助人树立理想信念。这样的哲学,适应于政治领域,更适应于生活领域。

1.2 马哲具有科学内涵

马哲的科学性,更多的是体现在马哲的革命性上。理论实践中的扬弃能够与时俱进地为国家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正如中国的革命道路一样,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最为实际的国情之上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崭新道路。

1.3 马哲是人文与科学的完美统一

马哲是人文与科学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是指在坚持统一的前提之下,以科学理论为媒介,结合科学的世界观和国情实际,指导人们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又极大地发挥马哲的人文导向和激励功能,引导思潮,激励国家、个人的不断进步。

2 加强马哲课程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学生学习接触到的第一手资料,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马哲的思想与时俱进,教材也必须要体现这一优秀品质。例如:马哲的教材要以史明论,哲学通史的结合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的内涵;马哲的教材要论著结合,不光是理论,还要有经典论著,这有利于学生把握哲学的精神实质;此外,还要立足实践,论比东西。结合西方哲学的研究,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使教材具有鲜明的时效性,才能真正体现时代的精华。

3 提高重视,改善环境

学校除了提高对马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质量监督以外,更要重视教学氛围的建设。德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职业教育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4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4.1 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哲学修养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提高马哲教学课程的关键之一。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荣誉感,是马哲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思维方式更是马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

4.2 联系实际,走到学生中去

学生的思想最为活跃,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更好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职业院校的这种特殊性使学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专业领域中去,但是专业课并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潮,这就导致在遇到社会冲撞时,学生无法有效地寻求合理路径。只有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4.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

第一,增加实践环节。马哲提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使学生形象地了解马哲理论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第二,丰富教学形式。通过运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马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增加论文的写作,让学生把自己不便通过语言表达的思绪表示出来。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哲学有很强的思辨性,要想让学生学好,就必须时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简单让学生记住某个概念和原理。运用辩论的最大优点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两种不同观点的直接交锋,促使学生对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进行论证,在对话和论战中理解哲理的真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文成.近年来哲学教育改革研究评述[J].教学与研究,2002,(2).

[2]刘西瑞.理论课的现代性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2,(6).

[3]肖冬松.哲学总体性研究综述[J].哲学研究,2002,(2).

[4]王宏维.哲学教育改革之关键:哲学的教学与教材[J].哲学原理,2000,(9).

[5]干春松.学生眼里的20世纪中国哲学[J].哲学动态,2000,(4).

[6]欧阳康.关于哲学教育的理解与反思[J].哲学动态.2000,(4).

[7]何永贵.走出哲学“贫困”之路[J].教学与研究,2000,(7).

篇6

事物的概念自其产生之初,并非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与外延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之中。若要准确地理解“法哲学”与“法理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对二者的词源发展有所了解。

(一)“法哲学”的词源发展

“法哲学”一词英文为philosophy of law,德文为Rechtsphilosophie。“法哲学”一词出现的历史远比法哲学这门学问悠久得多。在漫长的法律思想史中,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新自然法学派、功利主义、社会法学派等各大法学流派无不提出了自己对于法律的深刻思考。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法学教学的新方法》(1667)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19世纪以前,在主流的自然法思想的支配下,法哲学的讨论范围仅仅限于自然法的一般原理。从康德开始,对自然法的批判成为潮流,法学家们的研究中心转移到实在法上,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更是使用了“法律的形而上学原理”以取代“自然法原理”。胡果在其《作为实证法的哲学的自然法教科书》(1797)一书中首次使用“实证法哲学”一词,这被认为具备了“法哲学概念雏形”。之后克乌格将德语中的Rechts(法)与Philosophie(哲学)相结合,组成了“Philosophie des Rechts”,缔造了德语的“法哲学”(RechtsPhilosophie)一词。

1831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使得“法哲学”的概念得到更新,并被人们普遍接受。“法哲学这一门科学以法的理念,即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为对象”。其“法哲学”实际上是以实在法为研究对象。1839年,文科尼西《作为法的自然学说的法哲学》一书使其被部分学者称为完整使用“法哲学”一词的第一人。

“法哲学”很快在整个德语区和欧洲大陆为人们所接受,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法哲学”为名的专着与教科书层出不穷,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内容。20世纪20年代, 近代法哲学的理论体系基本确立,斯塔姆勒的《法哲学教程》(1921)成为其中的代表作,法哲学自此便专注于研究共同普遍适用的法的一般理论,成为了一门独立的法律基础理论学科。之后欧洲大陆法哲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逐渐影响了拉美和亚洲的法哲学理论,并传播到中国。

(二)“法理学”的词源发展

法理学”(Jurisprudence)一词由拉丁文Jurisprudentia演化而来,原意是“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19世纪以前,哲学为学科之王,法学还只是哲学与政治学的附属,其内部亦没有划分部门,因而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法理学”。在欧洲大陆普遍接纳德国人创立的法哲学概念的同时,处在大西洋彼岸的英美学者却有了另一个选择。直到边沁和奥斯丁之前,“法学”着作侧重于探讨自然法亦即应然的法,法学家大多都由哲学家“兼任”。经验论哲学的兴起使得英国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边沁、奥斯汀等人对唯理论的法学传统产生了强烈反感,于是他们没有选用法哲学这个看似高深艰涩的用语,而是用法理学(Jurisprudence)一词去表明他们的实证主义主张。边沁所着《法理学的范围》(The limits of Jurisprudence Defined,1782)便是这种主张的代表作,该书第一次对法律概念作了翔实的实证主义分析。奥斯丁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实证主张,其《法理学范围之确定》(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1832)一书更被视为英美法理学的开端。

“法理学”一词深受英国经验论的影响,早期的经验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经验实践的观察与证实,使得自然法的研究受到冲击。后来这种割裂经验与理性、观察与思辨、否定思辨的意义的信念和方法论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因而后实证主义为校正早期实证主义的信念,在坚持经验方法优先的前提下,恢复了对理论的信念。

之后社会法学派创始人庞德相继批判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诸法学流派并进行整合,重构了“法理学”的概念和内容。“法理学(Jurisprudence)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乃是指法律科学(the science law)。这是其原初的含义和词源学上的含义,亦是与其最上乘用法相符合的。”在他看来,法理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法律领域中的所有应然问题,而且应该包括将实然转化为应然的方法论等问题。

汉语中的“法理学”来自日本,1881年,法学家穗积陈重认为当时流行日本的“法哲学”名称之“主观性”的形而上学气味太重,提出“法理学”这个译名,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开设法理学课程。他所说的“法理学”实际上是英美法系的“法理学”与大陆法系的“法哲学”的糅合体。中国最早接触的便是日本的“法理学”,解放前的法学界受到日本法学理论的影响,导致部分人把法理学和法哲学两个概念混用,而且采用“法理学”的概念。当欧陆及英美的法哲学与法理学理论相继传入,我国法学界对“法理学”和“法哲学”两个概念使用上的混乱现象产生随之成为必然。

二、法哲学与法理学的关系 法哲学与法理学是在漫长的法学思想史中分别由两大法系提出来的概念,是在不同的哲学语境下产生的。我们需要以历史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二者的关系。

(一)法哲学与法理学的区别

1.性质不同。我国多数学者倾向于将法哲学视为法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在“法哲学”一词产生之地德语世界,法哲学一直都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德国《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科,它以一定的方式,有系统地从事法律和哲学的一般原理(意义和目的,起源和效力)。”在此意义上,笔者看法与德语世界一致,法哲学的性质最终归宿应在哲学。法哲学是法的形而上学,是对法律世界永恒问题的思考,是自由的理性思辨。就其渊源而言,“法哲学”一词由康德至黑格尔赋予其特殊意义时的初衷就是对法的理念的思辨,而其他的法学基础理论问题,就交给所谓的“法律教义学(Rechtsdogmatik)”去研究了。

至于法理学的性质,它是一个法学流派气味十足的词语,是经验论影响下由分析法学派所创,经过后实证主义法学修正,并为社会法学派、综合法学派所继承并发展的“法理学”。其自产生之初,就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的代名词,亦即“法学基础理论”。经过庞德和综合法学派修正后,它既研究实证法的一般原理,也向法的理念、抽象法的原理扩张。这实际上是经验论哲学向唯理论的一种妥协,但其基本立场未变。当代的法理学(西方法理学),已经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它的性质最终归宿仍然当属法学学科。

2.研究对象不同。虽然法哲学与法理学都宣称对法律世界的一般现象进行研究,二者所研究的对象有根本的不同。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正如黑格尔所言,是以法的理念,即

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为对象,它试图从应然的角度去寻找法律世界的最普遍原理。换句话说,法哲学研究的就是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的形而上学问题。它是对法律世界的一般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抽象的法的思辨。 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相比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所限定的范围,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超越。庞德《法理学》就提出,法理学应该研究什么是“法律”、 法律的目的、法学的方法、法律的价值以及法的理论体系。

3.研究方法不同。法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理性主义的思辨传统,运用抽象思维以及精密的逻辑体系,是站在形而上的高度上对从形而下的法律现象中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的再加工。这样重理性的思维方法显然不同于法理学研究所持的方法。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最开始的分析实证主义的简单的分析方法,经过社会法学派和综合法学派的继承发展,已经扩展到分析方法、历史方法、社会学方法与哲理方法等实证方法与抽象思维并用的状态。

4.研究目的不同。法哲学探索法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试图寻求法的理念和绝对必然性,从而从哲学的高度给法学研究以理论指导。而法理学的研究目的,由于英美法系经验论的传统,从其产生之时发展演变到今天,其强烈的实践目的性不言自明。亦即是说,法理学的研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立法、执法、司法工作提供统一明确的意识形态,为实现社会秩序的协调而努力。这是近现代法理学、尤其是社会法学派的主张一直以来从未改变过的立场。

(二)法哲学与法理学的联系

首先,“法哲学”与“法理学”是两大法系学术传统的折射,它们各自反映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理论的哲学传统,同时又体现了两大法系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在西方法学舞台上相互碰撞,“法哲学”与“法理学”分别成为了两种哲学传统的折射,并不断发生着演变和交融。

其次,分析法学派创造“法理学”一词之始,实际上是经验论不满唯理论理性主义的滥觞,转而寻求经验分析的方法进行法学研究,走向了法理论研究的实证主义道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英美法系“法理学”一词的发展演变,体现了法学家们对早期极端实证主义的校正。而在大陆法系,虽然没有“法理学”一词的存在,法学家们却用了其他的词汇弥补“法哲学”以外的法学基础理论的空缺。这已然说明了“法哲学”与“法理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是大陆法系的概念层次显得更加清晰,理论体系上显得更加分明了。

篇7

一、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哲学本质

简言之,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就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主体与人力资源管理客体之间的特殊矛盾性,因而它不仅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意识形态(ideology)为研究对象;而且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在的矛盾法则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思想、逻辑、伦理(ethics)、心理、法律、人际关系等等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主客体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研究并不仅仅是理论思维的图式(graphicmodel),它更关注其研究对象的“实践化(practicization)”问题。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研究就是要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客体的物质性,树立人力资源管理唯物论的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服从人力资源管理客体的内在规律;反对运行过程中主观臆造(subjectivefabrication)、盲目武断(blindlyarbitrarydecision)的唯心论倾向;指出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必然会导致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迷失方向而屡受挫折。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是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和矛盾关系,以及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的处于矛盾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比如,系统地分析科学技术与经济实体中的生产力结构的矛盾,经济运行过程中高度的比例性和创造性、连续性的矛盾,知识经济时代日益精细的劳动分工与复杂严密的劳动协作的矛盾、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信息和控制的矛盾、职责与权限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客体的矛盾原型和本质。人力资源管理主体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矛盾法则,考虑和利用规律的力量,有利于控制和协调各种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中的矛盾,取得领导决策的成功。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研究将揭示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在实践中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认识路线,指出人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同于那种被动地、消极地适应外界的活动,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人力资源管理客体的能动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任何认识、决策、指令只能在实践中产生。这是因为只有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对象才能成为主体的对象。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人们才能接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个层面,获得真正确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认识。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研究,其范围十分广阔,其中蕴藏着多种社会科学分支发展的系列课题,它注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属性方面来进一步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指出各种社会科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渗透。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研究,奠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最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故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烈地感觉到在即将破晓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世界来临前,多么需要哲学这一人类思想的闪电给人力资源管理以照耀,以加强其自身主体哲学意识。这就是说,人们需要对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向它告别,同时,对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世界进行联想、展望和思索,以期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倾向上首先突破。

人力资源管理主体能否树立正确的综合价值观念,对于活跃思想,开拓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提高思维的逻辑力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加深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有着重大意义。这对于处在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践中的决策者来说,就可以经常不断地从各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哲思动态中吸取养份,估量其对人力资源管理渗透的理论价值,以推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构思和提出;就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科学价值观念与哲思是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现代化思想和创造性精神的渊源。

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哲学属性

我们知道,形成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首先要有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即说明由谁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其次要有人力资源管理客体,即说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或人力资源管理什么的问题;再次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即说明为何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有了以上三个要素,就具备了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但是,要真正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还必须运用为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目的的管理职能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即解决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应想到,任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不是孤立的活动,它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和条件,也难以解决为什么而人力资源管理和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根据上述,我们就可从一般意义上来概括人力资源管理。即一般地说,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根据上述对人力资源管理要素的理解,综合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一般地说,人力资源管理在本质上有以下特征: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二重性特征是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提出的。通常,我们把管理的二重性称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任何社会劳动或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要求,它要从有效组织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出发来发挥职能、采取措施。这一点不以国家制度和阶级属性的不同而转移。所谓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既然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它又要体现一定阶级的意志,并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必然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所制约。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二重性,不但有利于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特征,而且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建立,对于如何正确地学习和借鉴别国的管理经验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性

管理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它有明确的目的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本质特征,是我们区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那些非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志。首先,它区别于人类社会中那些盲目的、没有明确目的的活动。也就是说,凡是盲目的、没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就不能称其为管理活动;其次,它区别于自然界有些看起来是有组织、有目的,其实纯属是由生理功能所驱使、无意识的本能活动,如某些鸟类和昆虫的群体活动;再次,就多数情况来说,管理的目的性一般表现为社会劳动和社会团体的共同目的,而不是表现为某个成员或管理者单方面的目的。否则就难以形成协作的意愿,也就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往往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它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指导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为此任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必须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作为首要任务。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

任何管理活动都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要通过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以达到系统的协调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这就是管理的综合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分析问题、进行决策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外的各种影响因素;组织实施和进行调节,要综合运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要综合分析各种不同人员的心理和思想状态,等等。管理活动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复杂性和边缘性。因此,只有运用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各门学科的知识,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力资源管理规律,并提出普遍适用和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性

在任何管理中,人是决定的因素。为此,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好人际关系、满足人的正当需求、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这就是管理的人本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特征,不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人本原则,而且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中,也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对人的研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

实践证明,管理不仅是进行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不但参与创造价值,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特征远不只表现于此,它的真正涵义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不但能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历史上,人们往往只注意技术革命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忽视管理变革的推动作用。实际上技术革命必然会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而只有技术革命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8、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无疑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管理没有真正完成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之前,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企业的生产都远远达不到在技术上的设计能力的要求。只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泰罗等人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变革,才使人力资源管理由经验转向了科学,才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使新技术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事例充分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特征,有助于克服我们目前尚存在的重生产、轻经营,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真正把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经济起飞的两个翅膀。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2、李明德:《管理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3、徐国华,张德,赵平著:《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篇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学术界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解答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和主客体相统一的怡然效应等基本问题。和乐原理就是对和谐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怡然效应的概括。

一? 和乐是“和谐”价值的真正实现

在遵循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不断追求与递进实现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既是活动主体、责任主体,也是享用主体,和谐必须最终落实到人的生命感受。努力提高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度,积极推进系统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统一,主旨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人生更加充实和幸福。客体和谐状态构成主体怡然体验的客观基础,没有它,主体怡然体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客体和谐状态最终还得落实在主体的享用尤其是主体的“心理享用”,让主体能够感受到它,体验到它,并由此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和谐的价值才算真正实现。客体和谐状态的保护及创造是对象性的外化过程,主体怡然体验是主体性的内化过程。“外化-内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缺少“内化”环节的和谐就是半截子的、异己的,因而是无意义的。“和乐”作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理效应,作为主体因客体和谐状态而生发的主体怡然体验,是和谐价值的真正实现。

和乐体验作为和谐内化过程的心理效应,必定伴随着主体一系列的心理转换,具体包括感知转换、理解转换、想象转换和情感转换。

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状态都具有一定的形式结构。这种形式结构必须通过感知通道实现从物理到生理再到心理的转换,形成主客观同构对应的心理图式,其中包含着期望、取舍、抽象的主观选择性转换,它往往遵循情感逻辑,以情感分类,按形象思维进行。如枯藤、老树、昏鸦虽是三种不同的事物,但由于情感表现相同,便形成了同一类意境,在主体则转换成统一的心理图式。若这种心理图式与主体需要、审美经验契合,就会产生怡然的心理体验。

人的感知与动物不同,往往有理性思维介入,因此,“内化”过程中的心理转换常表现出理解性。如果说感知转换侧重于客体和谐状态之形式的内化,如城市中的园林,那么理解转换则主要是客体和谐状态之意义内容的内化,如园林中的文化。

主体要充分感知、深刻理解客体的和谐状态,想象的牵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和谐的内化过程还伴随着想象转换。借助想象转换,主体可以更全面地内化客体的和谐状态,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1],超越时空界限和一切因果关系,突破感知的局限,在心灵的自由翱翔中体悟和谐的妙处,把握和谐的真义。借助想象转换,主体可以进行和谐要素的创造性组合,为从“和乐”转向“乐和”、“内化”过渡到“新的外化”提供图式。当然,想象转换要以表象为基础,要用理解去规范。

不管是感知转换、理解转换,还是想象转换,都必须与情感转换相结合。情感转换既是感知转换、理解转换、想象转换及其协同运作的推动力,也是意象构成的亲合力、中介力,还是和谐价值真正实现的必要环节。若没有情感转换,登山不能情满于山,观海不能意溢于海,处人不能爱憎分明,就难以做到感知敏锐、理解深刻、想象丰富,就谈不上愉悦感、幸福感等怡然体验的产生,也就无所谓和乐,和谐的价值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和谐的内化是由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这四种心理转换交融组合而成的一个动态网络,四种心理转换缺一不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价值的实现程度显然呈提高之势。和谐“内化”过程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主体的审美趣味,二是信息传输的手段。这两个因素在古代有很大局限,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社会,“桃花源”所代表的自然山水之美,只有陶渊明之类少数的文人墨客才去感受它、体验它,其和谐的价值远没有显示出来。当代社会人的审美趣味普遍提高,发达的信息网络传输手段,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人在面对自然、社会、人与自然时,能够更好地产生怡然体验,真正实现和谐的价值。就此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高和谐价值的实现程度。

二? 和乐是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

和乐是由客体和谐状态所导致的主体快乐,是人们在审视客体和谐状态时所体验到的愉悦心态、怡然心境。而和谐乃美的表征,主体审视、感受、享用客体和谐状态的过程也就是审美活动过程,由此产生的幸福感、愉悦感等主体怡然体验就是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

和乐作为审美之乐不仅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而且托载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现实的和谐状态是客体的美的状态,有自然和谐美、社会和谐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美三大类型。太平湖五光十色的山影、水影、云影、树影、波影,那漫山满壑的浓影、疏影、浅影、淡影,那岸边杨柳飘、树上鸟儿闹、湖中鱼儿跳的场面,就是自然客体的和谐美状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社会系统的和谐美状态;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与生活领域的循环消费以及自然系统的生态循环相耦合的超循环,则是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美状态。怡然体验是主体受激后产生的与客体共鸣、谐振的状态。人们游览太平湖美景时油然而生的那种物我交融、流连忘返的心情,审视社会和谐时情不自禁的那种人我相依、发展相偕的感受,观照人与自然和谐时不由自主的那种天人合一、心旷神怡的体验,就是主客体统一的和乐效应。作为客体美的现实的和谐状态是一种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和谐事物、事件和事态,它能引起主体的怡然体验,说明它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就是一种价值,价值所反映的就是人的需要以及人的需要的满足。因此,作为主客体统一的和乐效应,也就体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客体事实美-主体价值美-事实与价值统一美”构成了和乐的审美过程。

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既是保护和创造客体和谐状态的当然要求,也是实现和乐这一审美之乐的必由之路。这也就是说,人们在遵循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进行和谐状态的保护和创造时,就应考虑人的内在需要。马克思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2]人的需要、价值目标是多样的,包括物理、生理、心理、伦理诸多方面,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在当今中国,美化主客观两个世界、建设美丽中国应是实践活动的最佳选择。美化主客观两个世界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和乐这一审美之乐的实现程度。

和乐作为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往往要与人的物质需要、生理调适相伴而行,伴随基于物理刺激的生理调适而乐。《乐记》中说:“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和谐之乐可调适人的情绪失序、心理失衡、精神失常,伴随耳聪目明、血气畅通,而致和美愉悦,并收到移风易俗、天下安宁的效果。《诗经》讲的“和羹”,《国语》讲的“和味”、“和政”等致乐机制亦当如此。现代学者发现,快速和愉快的乐曲,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音调和谐、节奏徐缓的乐曲可以使呼吸平衡、脉搏跳动富有节奏感;优美的歌曲或悦耳动听的乐曲可以调节植物神经,使大脑得到休息,有助解除疲劳。伴随这样的生理调适,人当然会有愉悦感、怡然感。更重要的是,和乐作为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要与人健康的心理、进步的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需要相契合。

三?和乐是主客交融的怡然心境

哲学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因此对和乐的哲学探究不仅要考察和乐的过程特征,而且要剖析和乐的结果属性。

由和至乐,乐在主客交融,人与万物同体。与万物同体不仅指物我一体,而且包含人我一体、人与社会一体。这三个“一体”展现了主体审视、感受、享用客体和谐状态的内化过程,若从结果的角度考察,则表现为主体内在的怡然效应,产生包含着宇宙生命奥义的、富有哲学意义的乐。

在心理学上,心境乃是指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心理体验。和乐作为由客体和谐状态内化的结果之乐,是主体价值需要与客体和谐状态交融所引发的怡然心境。怡然心境主要是因和而生的愉悦体验、恬淡之乐,它伴随着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常常乐而忘其乐,因而能够长久维持,使人生幸福有加。恬淡、乐而忘其乐,既充实、自由,又从容、洒脱,标志着人身临和谐之境而生发的持久内心和谐状态。朱熹说:“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3]所言正是恬淡、持久之乐的征象。

怡然心境的恬淡性和持久性,固然要求精神上的享受,让人生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它绝不否定物质上的消耗。人作为耗散结构,必须从环境中输入有序结构和有效能量方能生存与发展,合理的物质之需是和乐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的合理物质之需应该是按保健需要、工作需要、幸福需要确定的,符合科学标准、绿色低碳消费潮流。

合理的物质之需是对穷奢极欲的否定。穷奢极欲是生活富有而精神空虚的反映,是一种有悖生命奥义的逆命论,它鼓动人们贪求生理享受、强求欲望满足,以生理享受和欲望满足替代精神情趣,其结果必然是人为物役、心为形役,使人生理、心理及生理与心理间失去和谐,而决不能使人享有怡然心境、幸福人生。以穷奢极欲为生活目标,显然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和谐,更谈不上共享和乐。我们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不仅要转变生产方式,努力维护和创造客体和谐状态,建设美丽中国[4],而且要转变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倡导绿色低碳的循环消费。

合理的物质之需也是对贫穷落后的否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符合人道主义。安贫乐道是生活资料匮乏的心理折射,是一种违背人的需要结构常态和梯次规律的认命论,它要求人们安于贫穷生活,乐于精神寄托,以玄虚的精神生活补偿贫困的物质生活。这不是人类生活的科学标准,更不是当代人的生活信条。物质上低消耗,并不是说物质消耗越低越好,而是说低耗高效,能满足人们的保健、工作、幸福需要。否则,人类将失去创造物质文明的动力,进而丧失其类本质,如此还有什么和乐可言呢?目前,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硕果累累,举世瞩目,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谋求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是人民群众享有怡然心境、幸福人生的基础,因而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

篇9

关键词:运动训练;一元训练理论;二元训练理论;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106-03

2003年7月茅鹏在《体育与科学》第四期发表的“一元训练理论”一文中提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并对概念进行了阐述。他同时强调了一元训练理论的重要性,并认为二元训练理论在训练工作的发展史中,越来越暴露出其收效的局限和偏差。之后,一些学者就一元训练理论如何指导训练实践展开相应研究。但是,撇开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对应的外在表现,一元训练理论和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带给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本研究将从一元与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人手,探析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及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客观认识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及更好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定位

整体论和还原论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体现了人类基本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原则和知识构造原则。整体论者是把复杂事物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功能角度提高整体,从宏观上把握整体,重综合,这是一种综合思维。还原论者是把复杂事物人为分解,把复杂事物简单化,通过分解后整体的部分认知,最终还原出一个整体,这属于分析思维。

一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认识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技术与体能就象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人为地予以分离)。”一元训练理论把运动员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要求运动训练从整体出发,发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如果把体能和技能等子能力割裂开来发展,将不利于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性的提高。一元训练理论是从竞技能力整体性出发,居高临下,从宏观上认识、把握竞技能力,注重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处理竞技能力问题时,总是把它放到一个包容它的更大的系统之中,属于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例如,刘大庆教授在对竞技能力研究中,强调在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约束下,探讨各子能力问的互补效应。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分为若干子能力(如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等子能力)分别加以认识、提高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复杂的整体简单化,从简单的个体或部分人手,通过部分的认知最终解决整体的认知。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将难以捉摸的复杂整体进行分解,在分别对部分的理解后加以整合的能力。竞技能力的复杂性,使得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者及教练员不得不把竞技能力肢解为各种子能力,将认识过程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和部分,从整体训练分解到器官、组织水平,通过各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整体的提高。二元训练理论从“部分”出发,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复杂的竞技能力系统。这种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所得出的结论去代替对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认识,属于还原论分析思维方式。例如,体能训练理论中,体能划分为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稳定等能力。训练中教练员通过各种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运动员体能的提高。

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是分别基于整体论和还原论,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不同思维模式下形成的理论体系。

2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把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认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可分割的。竞技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子能力之间不是孤立的,并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另外,整体内的每一个部分都受整体规律的约束,整体规律决定着竞技能力整体的特征和每一个子能力的特征,整体规律在竞技能力整体内赋予每一个子能力的属性要远比这些子能力在竞技能力整体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这就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发展,每一个子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竞技能力的整体规范下进行,否则,子能力的提高难以还原出提高了的竞技能力,同时子能力之间的发展会出现相互抑制的问题。

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从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出发,强调了运动竞赛是运动员之间整体竞技能力的较量,而不是力量、速度、技术和战术某一个因素的比较。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竞技能力整体功能的提高,而不是提高某一子能力。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强调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还原论的分析思维以个量分析为基础的线性方程的局限。一元训练理论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事物的思路,尤其是在对运动训练宏观控制和竞技能力发展方向性问题上,其价值是不能否定的。如,功能性训练理念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是典型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功能性训练强调训练从一系列的符合专项运动需求的身体运动的功能出发,强调运动的多关节,多肌肉,多解剖面,本体感受的活动,使神经肌肉等系统功能整体、协调发展。功能性训练理念转变了长期以来受片面二元训练理论影响下的结构论训练理念。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竞技能力整体分解为若干子能力,通过对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的整体提高。还原论方法是近现代经典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托夫勒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拆零”法。把整体分解不是目标而是实现对整体认识的途径。二元训练理论把竞技能力分解为多种子能力,并分析各子能力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子能力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恰恰是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在运动训练理论的积淀中发挥巨大作用,并将运动训练转变成为一个对运动科学知识依赖极高的竞技活动。如,体能训练理论、技能训练理论等的发展,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的结晶,促进运动训练分工的出现,专业的体能、技术战术教练员,大大提高了训练质量。

整体不能简单归结为部分的总和。分类、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事物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难以回避的缺陷。“静止的、孤立的”的发展各子能力,然后将其“组装”起来,容易忽略子能力之间的关系及竞技能力整体的发展。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在对运动和连续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切人为的分类都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错误”。能否有效解决竞技能力的整体发展及子能力间的协同发展问题,是二元训练理论指导训练实践价值高低的重要标

志。例如,孙海平专门为刘翔设计的“起跨腿负重提拉练习”,在促进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屈髋肌群的力量,有效的提高了起跨腿的整体能力。

3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

从整体和部分的系统关系视角,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即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补性,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一元二元训练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哲学基础,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发挥着各自的指导价值,但两者都具有指导实践的局限性。教练员如果过分的强调某一理论作用,有可能落入理论自身设定的逻辑陷阱。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在认知层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它脱离不了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实践的推动。整体发展离不开部分的发展,相反,部分的发展应该在整体的规范下才能更好的提高训练效益。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即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一元训练理论为运动训练指明发展的方向,而在解决速度、力量、耐力、技术等具体问题上,显示了操作上的不足。如果没有还原论形成的知识的积累和结晶,是无从下手的。罗素的“假使一切知识都是关于整体宇宙的知识,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了。”观点进一步阐明整体论是难以摆脱还原论事实。例如,20世纪以系统论思想而闻名于运动训练界的模式训练方法,充分体现运动训练的整体观。但在训练实践层面中,实现对运动员整体控制必须运用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在强调子能力的发展服从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子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薄弱子能力。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木桶理论给予的启示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受到部分的制约,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即短板效应。

运动生物学科发展的限制及其分析思维的局限性,二元训练理论在解决复杂联系的体能与技能子系统时显得力从不心。在此困境下,运动训练研究者和教练员寻求旨在把握整体性的一元训练理论有着一定的意义。二元训练理论离不开一元训练理论的宏观层面的指导。例如,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体能的发展必须在项目运动特征的规范下进行,传统的躯干训练忽视了躯干在整个运动中的屈伸、扭转、稳定的整体功能认知,导致腰腹难以有效发挥其在运动中的功能。

4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

以整体论为理论基础的一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体现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注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不能忽视子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强化训练的整体效益。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必须站在宏观的从面上,处理具体的训练实践问题。多年运动训练计划制定,在最终的目标下,肢解不同阶段中的训练任务,它充分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此外,体能训练领域,核心稳定性概念的出现,整体论的训练理念。大多竞技运动都是机体的整体运动,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过多的强调身体某一部位力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在竞技运动中各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导致整体运动功能的下降。核心稳定性训练理念有效的解决了身体能力整体功能提高的困扰。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不要忽视部分的重要性。在训练实践中,有时很难实现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在提高整体运动功能前,必须首先解决系统中薄弱关节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整体,容易导致整体难以快速提高的问题。例如,“100米成绩的提高是跑出来的”观念,由于过分强调整体性,忽略了力量对速度的制约,最终由于力量发展不足导致运动成绩的止步不前。孙海平教练在强调整体论的前提下,剖析力量和速度之间的紧密联系,改变了跨栏运动员忽视力量训练的传统观念,取得较好的训练效益。

一种新的训练理念的提出都是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的结合。其特征是在强调对竞技能力的整体把握的同时,又要注意整体规律约束下子能力的发展,获取运动训练的增补效益,避免出现整体和部分发展的脱节。训练实践中,过分的强调二元训练理论,容易导致片面追求子能力的发展而忽略子能力间的协同性问题,使得训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强调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则容易导致忽略较弱的关键环节的提高,造成低效的重复训练。

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遮掩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49-0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交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不但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而且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也非常重要。随着现代教育媒体(软件、硬件)的出现和推广,其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同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好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也能优化课堂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一直是根据身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划分的"三段式教学"。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训练过程的色彩,而且在时间少、内容多、课时短的条件下进行设计,教学中"教不会"、"教学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思维的启迪、情感的体验、社会性和表现力的培养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限制。如传统的小学立定跳远课堂教学:课前准备部分是慢跑300-500米,然后做徒手准备活动操。(较单调乏味)课的基本部分是练习立定跳远,首先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这中间的练习过多,学生处于被迫接受知识的状态。(缺少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与爱好,没有产生主动去学习和想学习的动力,致使小学生消极、厌恶地被迫学习,效果较差)课的结束部分是放松活动,也是徒手放松操。(较单调、平淡)因此,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了。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以小学生的直接兴趣为出发点,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为了兴趣和爱好,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很有必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一些音乐,一般可在准备部分及放松整理活动时安排音乐(但要与内容相配),这样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所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既避免了僵硬、枯燥的教学方式,又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能力,给小学生体育锻炼创造出最佳学习氛围。为此,在小学立定跳远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活跃情绪"为中心的情境教学法,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活跃情绪,激发兴趣

用欢快、热烈的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做准备活动,跟着音乐节奏边跑步边围成一个大圆圈,并在圆上做小跑、前踢腿、后踢腿、侧踢腿及跨步跑。设置情境教学,用《小青蛙找妈妈》配乐引导小学生成为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动物朋友,指导学生模仿它们做准备活动。模仿大雁飞(上肢运动),小鸭子走(下肢运动),小猴摘桃(头部运动、体转运动),大象走(腹背运动),兔子跳(跳跃运动)等活动,调动小学生对立定跳远运动的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并把身体的各个关节、韧带、肌肉群都活动开,为进行基本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保持活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

按照教材内容设置情境,并配乐《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遇到了小河,要踏石过河(专项练习),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练习两组之后,继续设置情境:要过比较宽的河,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把立定跳远的动作、要求和跳远方法融入游戏中。看谁学得快,学得好,跳得远,鼓励学生积极练习。小青蛙学到了本领勇敢地过了河,在稻田里灭了许多的害虫。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技能,身心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及水平,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3.稳定情绪,恢复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