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理念范文
时间:2023-04-10 20:3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营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企业经营理念是一种思想观念,是企业所特有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指导企业的方向,影响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决定企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被企业中的大部分人或全部人掌握了,每个人都能在其岗位上为共同目标发挥作用,可以形成合力从而对整个企业起到推动作用。
企业经营理念所包含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作为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员工之中的,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员工会自觉地按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和生活。企业经营理念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支配、决定企业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引导和推动整个组织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企业经营理念也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促使其成员自觉地按某一共同准则调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并转化为成员内在的品质,从而改变和提高成员的素质。企业经营理念还是一种心理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企业员工在各种环境中能有效地控制和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企业成员在激烈的竞争及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有旺盛的斗志、乐观的情绪、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因而形成企业的心理优势。
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基本信念,使来自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职员统一起来,从而把企业成员团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不仅如此,先进的经营理念还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能促进成员之间和谐的交流沟通,人和人之间有关心、有感情,从而使得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人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斗志是昂扬的,工作是有前途的,感觉是美好的。
先进的经营理念可以使企业摆脱经营思路上的被动和无力感,促使其成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同时规定了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因而可以使员工勇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
企业经营理念设计
企业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来引导和激励员工。企业经营理念设计就是企业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因此优秀的企业经营理念实质就是一种企业内部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使广大员工为企业崇高的目标而努力,使员工勇于为实现企业目标作出个人牺牲。如果设计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通过群体意识培育,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些企业理念,就可起到导向作用,可使企业员工与企业真正结成有机整体,就能形成向既定方向共同努力的巨大力量。
企业经营理念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确定企业的宗旨及愿景目标。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某种宗旨及愿景目标的追求,学校有其办学的宗旨,企业有其经营的目标。企业是经济实体,必须获取利润,但不能单纯把赢利作为企业的愿景目标或宗旨。许多企业经营实践证明,单纯把赢利作为最高追求,往往适得其反。国内外比较优秀的企业大都以为社会、顾客、员工服务等作为本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
其次,设计企业核心能力及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设计包括企业竞争战略、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向的设计及增强员工活力、加强企业的整体协调性等等内容。它应解决怎样才能取得并维持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问题。企业的核心能力表现为不同企业在获取战略性资源过程中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表现为企业在资源识别、资源转化、资源获取和提品过程中的独特的能力。企业拥有了这种独特的能力就可在同行业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设计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要寻找并保持企业在特定业务中能向顾客提供超过对手的价值。
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设计首先应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向的设计。企业所处行业结构极大地影响着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因此,研究行业结构是战略制定的起点,确定企业定位是战略制定的前提,战略正确,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向正确,企业就会取得理想的绩效。企业竞争战略设计由五个步骤组成:行业研究与对手研究、企业定位、战略设计与制定、市场绩效反馈、战略修改与完善。波导公司设计了“抢先一步,快速行动”的企业竞争战略,在与国外强大对手的激烈竞争中获得发展,坐上了“国产手机第一”的宝座。
在增强员工活力的设计中,需重点考虑员工活力来源并制定激励的政策。一般来说员工的活力源于对事业的追求,因此应设计使员工建立起事业心,使他们有目标,愿意为达到目标和完成目标做出贡献;在此基础上设计激励机制,对于完成目标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未能完成目标的员工给以惩罚。应鼓励员工的冒险精神,并由企业为其承担失败责任。尤其是各行业的领头企业,正在走前人未走过的路,遇到的问题无任何现成答案,应随时准备接受失败,应培养“失败者也是英雄”的观念。
确立企业优势中的一个关键内容是增强企业整体协调性的设计,企业若缺乏整体协调性,就无法形成整体优势。企业整体协调性的设计则应能够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或隐或明的不协调之处,经过系统协调后应能增加市场绩效。如果企业内部有内耗,各部门得不到良好配合,自然会降低市场绩效。例如企业的某一先进技术如果生产部门不愿采用,或采用后销售部门不努力进行产品推销,那么这一先进技术的市场价值就无法体现;再如企业的部门人员组合如果缺乏整体协调性,就不会形成好的团队等等。因此企业整体协调性设计首先应发现不协调之处,对于这些不协调现象拿出解决方案,从组织系统整体性角度加以整体整合协调。
第三,设计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评价事物重要性和优先次序的一套标准。企业经营理念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中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建立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上的企业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工作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其设计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工作制度设计。包括企业领导工作制度、技术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其中有计划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产品销售管理制度、经济核算及财务管理制度、生活福利管理制度、劳资人事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了企业员工工作中应遵守的主要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设计。这是指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各类人员工作的权限及责任制度的设计,其目的是使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使整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地、高效率地工作。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责任制、各职能机构及职能人员责任制,以及员工岗位责任制等。
其他制度设计。这主要是指企业的非程序化制度,如员工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干部竟聘上岗制度、员工与干部对话制度等,还包括企业特有的典礼如仪式、特色活动等。
企业经营理念结构设计及程序化步骤
企业经营理念的设计应考虑到经营理念不同结构层次,在设计时可将企业经营理念的结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外现层、中心层和核心层。外现层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表层部分,它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等,主要包括企业标志、标识和产品的外观设计等内容。如厂名、厂貌、厂服、商标、标语等,充当着企业理念的载体;而产品的外形、式样、品质、包装、维修服务、售后服务等,是企业理念的具体反映。企业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产品时,就能吸引顾客。
企业经营理念的中心层是制度层,它规定了企业的行为准则,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和企业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规章制度。包括了企业成员在工作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是以生产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形式表现的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理念的核心层是企业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指导企业理念的表层和中心层方向的指南,是企业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企业理念的核心层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经营哲学设计。它是企业领导者为实现企业目标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只有以正确的企业经营哲学为基础,企业内的资金、人员、设备等才能真正发挥效力。有了正确的企业经营哲学,处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生的一切问题才会有一个基本依据。企业经营哲学的形成首先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同时也受企业领导者人文修养、科学知识、实践经验、思想方法、工作作风及性格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哲学是在长期企业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企业精神设计。它是企业有意识地在员工群体中提倡、培养的优秀价值观和良好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如北京WEDO软件公司的企业精神是:WEDO好比一只雄狮,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
企业价值观、道德观与信誉观念设计。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中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为组织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思想意识、信仰和日常行为准则,这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优秀的企业十分注意企业价值观的设计。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与制度都是行为准则和规范,但制度是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道德是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企业经营理念的外现层、中心层及核心层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外现层是企业理念的外在表现,是中心层和核心层的物质载体。中心层则制约和规范着外现层及核心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理念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核心层是形成外现层及中心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理念的核心和灵魂。
企业经营理念设计的程序化步骤可分为五个步骤:
首先寻找若干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组成核心小组。小组成员应该对企业的业务熟悉,对企业暗含的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应在同事中有信誉、有能力,有广泛代表性。
进行企业情况调研,弄清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为企业准确定位提供信息。
核心员工小组开会,请每个人发言,对企业经营理念进行反思,列出他们认为重要和合适的经营理念,把大家的意见集中,将重要的企业理念如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愿景目标、企业战略、企业精神等排序进行选择。
提出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愿景目标、企业战略、企业精神等企业经营理念设计的初步内容,并经企业员工广泛讨论。由若干文字功底较好的秀才组成写作班子,创作通俗的、准确的企业经营理念表述。应充分利用群体智慧并可考虑借用外脑。
在全企业范围内充分讨论,由大家发表意见,意见归纳后经领导层审议定稿作为正式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确定后还应接受实践的考验,并不断修改完善。
企业经营理念的设计过程应作为企业统一思想的过程,通过提出梳理企业经营理念的任务,在企业内部开展大讨论,逐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获得形成合力的效果,使经营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员工共同信仰和追随的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独立思考完成,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别家企业的经验。应通过信息反馈,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先进的经营理念应能使员工与企业真正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应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应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应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能推动社会理念的提高与发展,我国企业应重视建设先进经营理念,并形成先进经营理念思想库。而落后的经营理念则会造成企业观念和体制的僵化,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带来人心涣散的后果,削弱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甚至导致错误的企业行为。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广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摈弃落后的企业经营理念,使我国众多企业实现先进企业经营理念的导向。
参考资料:
1.芮明杰,“21世纪的选择:新经济、新企业与新管理”,《学术月刊》,2004,2
2.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难题与建议”,《新华文摘》,2004,10
3.张楠,“简述企业家战略思考的七个核心概念”,管理科学,2003,4
篇2
论文摘要:孔子“义利观”的核心内容为“见利思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义以生利”等。孔子的“义利观”对现代企业构建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经营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孔子以自己的思想体系为基础,对商、周以来的经济思想资料,尤其是春秋时代的经济思想成就,加以广泛的吸收和改造,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体系。他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义利观”的核心内容“见利思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义以生利”,逐步成为中国传统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在提倡诚信经营、重构社会信用体系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思想对构建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见利思义
孔子的“义利观”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义利关系上,义比利更重要,利应该受义制约。孔子所说的“义”是指道德规范,“利”是指“经济利益”。一个道德完善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见利思义”(《论语·宪问)》;人们从事经营活动,一定要“见利思义”,即首先要想一想,这种利以及求利的方式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如果合乎道德规范,那就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获取,这就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如果不合乎道德规范,那就宁可“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如果不是“见利思义”,而是“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即一味追求利而不问其是否合于义,那就是“君子而不仁者”(《论语·宪问》)。可见,按照孔子的观点,经商办企业必须遵循职业道德,要光明正大赚钱,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伤天害理的生意。
孔子的“见利思义”经济思想,对于现代企业构建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的经营理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成功地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确立企业经营指导思想的经营理念,而经营理念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企业经营“见利思义”则成功,“见利忘义”则失败。世界上一些长寿企业的发展史证明,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拥有良好的企业信用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注重信誉是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需素质,增强社会责任,也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必备条件。美国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企业虽然曾经创造过辉煌,但由于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和诚信经营的理念,很快就导致危机和破产。中国的一些大企业,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在资本市场上的违规操作,虚报利润,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的投向,或者采取恶意担保、’借款等违背道德规范的做法,虽然短期获得了利益,但这种建立在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上的利益,是不可能持久的,最终企业自食恶果。相反,那些“见利思义”守法经营的企业却能长期健康地发展。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经营理念产生的不同结果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两家公司原本经营条件极相似,上市后经过短短几年的经营,现在的经营状况却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就是两家公司经营理念的差异。双汇公司把企业改制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树立了“见利思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诚信经营理念,惜守信用,将募集的资金投人到所承诺的项目上,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投资者获益的良性互动。春都公司改制上市后,并没有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在经营理念上,没有做到“见利思义”,而是违背承诺,募集的资金长期被大股东和关联企业占用,致使公司运营资金严重不足,经营陷入困境,连续三年亏损后退市。可见,企业树立讲诚信、守法经营的理念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孔子认为在使用、管理人的过程中,不可一味用暴力强制,而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即允许他们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使他们对劳动或工作较感兴趣,从而使劳动或工作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达到“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的目的。可见,孔子的“义利观”非常重视运用激励机制来发挥人的劳动积极性。孔子认为喜富恶贫是人的本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因此,应利用人的这种本能进行正确引导,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孔子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也”的观点对于现代企业构建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的经营理念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最缺乏的是人才,企业竟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竟争。因此,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以新的观念、眼光和要求去选拔、评价和配置、使用人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加大职工培训投入力度,切实搞好员工特别是研究与开发、营销等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尊重员工,给员工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使人的显性智能和隐性智能更多地发挥出来,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企业应不断探索有效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建立和完善企业员工发展带动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行年薪制,加大效益年薪的比重,实行以股票期权和技术人股等方式取酬。同时,应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让员工有成就感,以激励其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三、义以生利
孔子继承了春秋时代义利关系论的基本思想,并从多方面论述了义和利的相互联系。孔子的“义利观”一方面承认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合乎情理的;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一追求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做到取之有道。孔子强调“义”但并不否定人们对“利”的追求,孔子不是要人们不要财利,而只是要他们不可在道德规范之外去言利。同时,孔子认为“义以生利”(《左传》鲁成公二年)即道义可以用来产生利益,或者说守法经营能产生经济利益。孔子的“义以生利”是要先义后利而不应是先利后义。先利后义,职业道德低,只注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必定没有发展前途,甚至走向坑蒙拐骗的末路;先义后利,以国家、民众利益为上,胸怀宽广、高瞻远瞩,必定会取得理想的经营效益,既利国、利民又利己。
篇3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具体对策
近些年来,各个行业都获得了显著发展,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也逐步获得了完善。面对信息化以及市场化的新背景,企业只有密切关注内部管理那么才能获得更好的经营实效;反之,企业如果忽视了管理创新与经营理念的改进,那么很可能遭受竞争淘汰。因此可以得知,经营管理不能缺少全过程的理念创新。作为现代企业来讲,应当致力于最基本的理念创新,结合自身的真实状况来选择适当的理念创新途径。此外,作为管理者本身也应当意识到理念创新的价值所在,确保因地制宜运用适当的措施来推进理念创新,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地位与更强的综合实力。
一、理念创新的价值与意义
管理者具体在推行企业的日常管理时,不能缺少基本理念作为支撑。企业如果秉持了正确理念,那么将会有助于推进企业经营实效的提高;反之,如果忽视了最根本的经营理念,企业将会很难保持长期的竞争实力,甚至将会遭受激烈行业竞争的淘汰。由此可见,企业不仅有必要密切关注日常经营,同时还要把经营理念融入全过程的经营中。面对信息化的新环境,各个行业都承受了较重的竞争压力;面对这种现状,现代企业也有必要致力于转变模式,通过推行新型管理模式的方式来改进自身的理念。因此可以得知,现代企业只有在拥有全新理念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升自身具备的综合实力,从而为企业赢取良好信誉与更高的竞争效益。较长时间以来,很多企业及其管理者都把经济效益视作判断经营实效的唯一指标。受到这种理念的驱动,企业将会致力于谋求更高额的经济收益,因此很可能就会忽视其他要素。例如:某些管理者对于内部员工缺乏足够的关爱,为了获取利润而不惜剥削内部员工,这种现状实质上不利于调动职员本身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某些企业为了提升产能,通常就会选择损伤周边生态环境的手段,因此逐渐暴露了生态与产能的严峻矛盾。究其根源,就是由于这部分企业并没有认识到经营理念在整个经营流程中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也无法运用理念创新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好的经营收益,那么前提就在于创新日常经营以及日常管理的基本理念。面对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不仅应当密切关注产能的提高,同时更有必要关注生态保护以及人文关怀等要素。从塑造优良气氛的角度来讲,管理者有必要接受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对于职员予以真诚的关爱,在此基础上才能激发职员的积极性并且调动自主性。同时,企业如果要引进新型的生产项目,那么也不应当忽视周边环境因此遭受的影响;在全面开展生态评价的前提下,才能引进新型的生产项目。由此可见,新时期的企业有必要推行理念创新的措施,确保新型的经营理念能起到提升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探究完善思路
经营管理理念只有融入了全过程的企业经营,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作用。企业具体在推行理念创新的同时,也要密切结合自身在现阶段的真实状况,依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实现理念创新。企业及其内部人员都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在此基础上依照现行的管理流程来推行管理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的信誉。具体来讲,企业如果要致力于创新日常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那么有必要遵循如下的思路:1.重视知识管理。从目前现状来看,各个行业都已经进入了知识时代。面对新的背景,企业如果欠缺知识管理,那么可能会忽视引进优质的人才,这种现状不利于企业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由此可见,作为现代化企业有必要密切关注知识管理,对于知识管理的新理念进行全面的引进。从本质上讲,知识管理应当建立于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应当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知识系统。在知识系统的内部,企业及其全体人员就能分享实时性的经营管理信息,确保运用知识分享的方式来获得更多收获。实际上,知识经济在客观上需要企业接受知识管理的新措施,对于人力资源也要给予更多关注。企业为了获得支持自身长期发展的知识资源,那么应当提升知识利用的效率,管理者及其内部职员都要更加关注知识资源在日常经营中的具体运用。2.营造友爱的内部氛围。企业如果要持续提升自身的产能,不仅需要引入新型的生产流程或者生产技术,同时还不能缺少优良气氛作为保障。较长时期以来,某些管理者单纯关注了整体产能的提高,这种状态下很可能将会忽视职员的真实需要。情况严重时,某些管理者还会压榨职员,导致企业内部充满了压抑与紧张的氛围。为了改进现状,作为管理者有必要遵照以人为本的基本思路来健全内部管理,确保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营造愉悦轻松的氛围。管理者及其内部职员都应当真诚关怀彼此,确保密切交流并且实现经常性的沟通。管理者应当耐心倾听职员的心理困惑,对于职员的真实需要应当予以满足。只有增强沟通,才能拉近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人员的距离,确保企业能有序面对现阶段的竞争压力,在企业内部构建友爱和谐的良好氛围。3.关注环境保护。近些年来,很多行业都在逐步加快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很多地区却遭受了相对严重的生态破坏。企业如果忽视了环保,那么即便产能扩大的速度再快,企业也无法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因此,企业经营中有必要运用绿色经营的基本理念,对于现阶段的环境保护也要予以更多的重视。在绿色经营的基本理念引导下,企业应当致力于节省珍贵的资源,同时也要在最大限度内消除日常生产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干扰。企业应当明确的是:环境与生态构成了自身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要提升效益那么必须保持环境的洁净性。企业如果能秉持绿色经营的基本理念,那么就可以节省资源并且减少成本,这种现状符合了理念创新的宗旨。
三、结语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经营管理都需要基本理念作为支撑。企业如果单纯关注经营效益但却忽视了管理创新,那么时间一长将会表现为管理混乱的状况。情况严重时,企业甚至会很难适应现阶段的激烈行业竞争。因此,经营管理的前提与宗旨就在于创新管理理念,通过运用新型的理念来完成企业的日常管理。从目前现状来看,多数企业都已意识到了理念创新在整个管理与经营中的重要价值,因此也开始尝试着创新经营模式与经营理念。然而实质上,仍有某些企业并没有真正达到完善,对此仍然有待加以改进。未来在实践中,企业有必要不断接受新时期的新型管理理念,通过运用绿色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的新模式来推进企业管理的健全,在此前提下服务于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荆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理念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6(15):68-69.
[2]尉金珍.浅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理念创新[J].中国机电工业,2012(08):112-114.
[3]曹福庭.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03):237+239.
[4]关秋丽.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理念实施[J].企业研究,2013(22):26-27.
[5]张文杰.二次经营理念在项目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7):100-101.
篇4
【关键词】经营管理理念;创新;价值取向
当下,我国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必然从封闭型趋向开放型并处于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新环境、新形势对我国企业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企业管理仅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已远远不够了。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保证。
1 新形势发展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创新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我国企业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它要求企业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在经营决策上注重掌握和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在作业流程上进行重新安排或彻底更新;它要求企业减少管理层次,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提高管理效率;它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尽快转变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在管理思想上从重视物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并提高企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环境管理。面对外国跨国公司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必须精心谋划、运筹帷幄,找准跨国经营的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战略创新,这是跨国经营获得成功的重要战略要素。为此,我们要在经营的战略观念上不断调整、更新,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要求,提高国际化竞争水平。
2 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2.1 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清楚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科学管理思想,在此基础上,更新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2.2 建立有效机制,培育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企业家缺乏不无关系。因此,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职业化。
2.3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也需要文化渗透,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人本文化。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为此,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构建企业管理创新的软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表彰创新英雄人物,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礼仪以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来感染员工。
2.4 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制度间的竞争。企业制度先进与否,企业制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对原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造,实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对企业产权关系实行全面的重组和建设,这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原因和制度保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加快了经营的步伐,为企业更快地奠定一个坚实的制度平台。
2.5 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抓好经营服务。供应在于输入经营所必需的要素和条件;生产是按照顾客要求进行转化;营销则是对经营成果的实现,经营的三个职能令经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对外交往,并与其他经营实体结合为社会经济实体,从而满足所有经营活动参与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操作者。以及经营相关者,投资者、供应商和顾客等的需要。这种要求决定了经营的根本作用在于服务,以提供满足需要的服务作为从事经营和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经营的三个职能都围绕着服务而发挥作用,体现经营的组织性、开放性与持续性。经营的服务作用反映在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每一个环节上。例如,企业的对外服务;企业内部活动的前后阶段和不同环节的相互服务;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管理者之间、以及操作者之间的互相服务,构成以服务为特征的经营组织活动系统。
3 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调整
应该看到,在现实的社会中,一些企业的高速增长带着对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明确企业和决策者的对外价值、决策者的使命感和责任尤为重要。企业家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企业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创新价值取向的核心。
3.1 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发展尽一些义务。既要讲究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能够长期存在、永续经营的根本所在。
3.2 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注重社会效益和企业长期利益的一致性,在注重和追求社会效益的过程中获取企业自身的最大利益,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以社会伦理规范自身的经营活动,以民族责任感审视企业行为,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企业的发展不是以损害他人为前提,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企业经营者人人自律,企业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整体发展环境。
管理创新,知易行难。创新未必成功,成功必须创新。关键在于动态而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立足有限,找对位置。
4 管理的作用在于追求效果
企业经营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管理行为、手段、方式和要求,无不围绕着追求经营效果这个核心,并且总是从企业经营的效能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实施管理,以最终效果作为管理的目标。所以,企业的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目标是相一致的。效果以及效能和效率,成为分析、理解企业管理行为及其作用的切入点。
4.1 操作与管理。为了解释管理的这种作用,我们把企业活动分解为操作和管理两种基本行为。操作是指运用技术制造出实际结果的行为;管理则是指对操作提供引导作用的行为,管理在于令操作结果符合经营目标需要,又按照经营条件和环境要求而有效进行,最终产生预期结果。
4.2 管理的三个职能。管理透过以下三个职能来发挥对操作的引导作用:
4.2.1 计划:计划包含目标和规划两个基本元素。目标是指根据现实条件,按照行动的目的要求,预先设想、可行的、代表未来结果的预期构想;规划则是对实现目标的操作行动过程的事前构思和安排,包括操作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为进行操作提供依据。因此,计划具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
4.2.2 领导:领导包含决定和促动两个基本元素。决定是对如何进行操作作出指示;推动则是促使操作按照决定发生在对他人活动的管理中,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这种促动的作用是明显和必要的;对自我从事的操作,也存在促动作用。
4.2.3 控制:控制包含反馈和调整两个基本元素。控制在于对操作结果状态与环境条件的变化作出反应。首先透过反馈掌握操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变化,一旦发现或者预测当前的操作所造成的结果不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对操作内容、方式或者操作环境、条件进行调整,保证操作所产生的结果符合目标要求。控制总是在变化出现之后才发挥实际的作用,所以,控制具有后援性的保证作用。
4.3 管理的作用在于协调。在经营过程中,管理的根本作用在于促使所从事的活动产生满意的效果,它依赖于三个职能来发挥前瞻引导、当前实施和后援保证作用,从而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理性地完成经营活动过程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活动目标的必要条件。管理的作用表现在既反映人们进行活动的主观要求,以及对活动目的、活动能力和活动环境条件发挥人的能动性的体现,这种体现是从活动者对活动的内在目的与外在条件进行协调,透过人的活动能力促使外部环境要素转化成为目的结果的一种活动方式及其有效性,从而实现了人的主观愿望与物质环境的结合。
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得经济利益,首先要考虑如何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便与顾客进行交换。顾客能够交换的,往往不是经营者所需要的,市场活动的社会化,令到顾客拥有的价值支付获得普遍接受,价值支付表现为顾客手中的货币。通常,顾客的需要也并不是经营者个人有能力去满足,市场经济的组织化,使到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利益交易集合经营资源要素,按照有效的组织活动方式,整合形成企业经营组织实体,建立与目标相应的活动效能,以企业身份对外从事经营活动,籍此追求在不同程度上代表所有企业成员共同利益的组织目标。企业经营的成果则又是按照市场交易机制来分配个人利益,企业成员则通过参与和承担企业活动来换取个人利益,其所得也总是高于成员个人独立经营所能够获得的利益,反映了企业组织经营的有效性,企业经营也因此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
经营必须以外部环境的组织化为条件,表现以为存在市场交易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没有外部的组织环境,不可能出现企业经营。企业经营具有目的与效果的要求,决定了管理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核心,企业经营过程能否完成,取决于管理的作用水平。对企业进行管理,则是透过组织作用体现出来,并且分别从组织三个职能发挥管理的作用,企业的组织活动结构,也就是在管理作用下所产生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活动的最终成果,既取决于外部环境系统的组织状态,包括经营的输入和输出条件,外部环境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规范程度;又取决于管理透过组织作用所建立的内部活动结构,在经营的三个职能环节上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有效性。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分工状态下,企业的组织职能是由专职管理人员或部门承担。提供组织职能管理,在于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组织活动效能。例如,对企业人才、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组织规范建立与实施。与承担的组织职能相对应,这些部门分别称谓行政部门、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不应把这些部门视为只是参谋或者后勤部门,而忽视它们在企业经营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就拿人事职能部门来说,它对企业经营活动成功的决定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财务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则在目前十分盛行的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资本营运、上市集资中充分反映出来;行政规范已经成为政府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管理,则由直线管理人员来承担。即是说,企业经营的效能由组织职能管理负责,而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则由直线管理负责,表现为对供应、生产和营销活动的管理。各个职能分工共同承担着企业经营的全部活动,协同促进企业经营实现目标。
所以说,企业经营,就是发现并利用提供服务的机会,以市场交易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按照组织活动方式整合环境资源,从而完成获取经济利益的持续活动过程。
篇5
“安利希望人性变得更高贵,而不仅仅是富有。”美国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10月11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天,把企业社会责任视为发展基石的安利了2008年《安利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篇报告完整地诠释了安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构成及相关原则的理解,介绍了安利在全球领域谨守商业道德、维护顾客利益所作出的努力与实践,展示了其在世界各地积极投身公益、与社会分享经济增长的过程与成果。这是美国安利公司首次在全球公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且将地选择在了中国。
《新营销》:美国安利公司在全球首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什么选择在中国?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安利如何看待企业社会责任?
德・狄维士:选择在中国我们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因为在中国我们正在开展许多慈善活动方面的项目。目前中国是我们安利全球最大的一个市场,通过一系列慈善活动,我们希望安利中国会给全球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对我们公司来说,从成立之初就已经有了企业融入社会的理念。在我的父亲开创安利之初,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理念,而当时公司的生意还不太好。可以说,无论我们家族还是我们公司,都非常乐于参与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公益慈善活动中。
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更好地鉴定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我们是怎样的一家公司。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积极地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中,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对于一个企业,诚实经营是基础。除此之外,积极地利用企业资源积极地回馈社会也十分重要,我们要做一个很好的企业公民。
《新营销》:那么在你看来,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是不是被夸大了?就像你所说的,企业的责任首先是提供好产品和服务,提供就业机会,然后是纳税,而不是“夸张”地履行所谓的社会责任。
德・狄维士:你提到的这些的确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基础的层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要想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它首先应该是一家非常好的企业,它要依法运营,它要依法纳税,同时它要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这是最基础的层面。如果一个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做不好的话,它拿什么果实来与社会分享呢?但是,一家公司除了这些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之外,还应该做得更多。你所提到的那些责任,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做的,而一个企业如果经营成功,它应该超越这一个基础的层面,应该做得更多。
《新营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可是也有人担忧:如果一家企业过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它如何运营呢?
德・狄维士:前面已经提到,对于我们来说,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大的荣幸。所以,我们的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并不是两者之中必选其一,而是齐头并进。我们的企业把社会责任作为我们的经营理念之一,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这两个方面同时推进,在经营业务的同时,很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社会,这对我们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
《新营销》:安利长期从事社会责任活动,必然会涉及安利内部的诸多部门,你们内部确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彼此之间怎么进行配合?比如汶川地震,安利是反应最快的跨国企业之一,你们如何做到反应如此之快?
德・狄维士:我们的美国总部有一个工作小组,协助全球各地的安利公司能够更好地作出慈善公益方面的决策。所以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无论是海啸,还是印度尼西亚的地震,我们都可以很快地形成决策的共识,这也是我们可以在灾后迅速采取救灾措施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么一个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小组,才使得我们在汶川地震后可以迅速了解灾情,而且可以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展不同形式的抗震救灾活动。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相信各个地方安利分公司的管理层,所以当一些灾害发生之后我们充分相信当地安利分公司的管理人员,所以当他们告诉我们灾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时,我们充分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除此之外,我们营销人员的反应也很快,他们主动找到我们的分公司希望开展救助活动。在汶川地震中,我们发起的救助活动中有1/3是由我们的营销人员自动发起的。
《新营销》: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曾在一本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书中提到,企业社会责任已经逐渐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你是否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安利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德・狄维士:我个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更应该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企业的某一项战略。所以从战略层面来说,我们首先要有企业社会责任这样一个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会具体地考虑经营战略,然后制定经营战略,更好地投入企业的资源,投入我们的时间、精力,使企业的社会项目做得很集中。
如果仅仅把企业社会责任当成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在经济不景气、企业的业绩不好的情况下,企业很有可能放弃社会责任,这样做实际上是不对的。
《新营销》:很多企业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这些企业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列为自己的企业经营理念之一。安利在这一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执行这一理念?
德・狄维士:任何一家企业都要经营好自己的企业,然后再做公益活动。实际上从经营角度来说,我们在做资金预算的时候,会留出一定比例做社会公益活动,安利各地的分公司也有这样的预算。
每一年回顾、审视一年来的经营状况的时候,也会具体地回顾一下哪些经营伙伴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当作我们的一个业务项目来进行经营管理。我们并不是仅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投入一些资金就可以了,我们更多的是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关注项目的具体运行,使之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当然,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家族企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我们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至于通过什么方式证明相关项目是好的,我觉得时间就是最好、最终的证明方式。
《新营销》:我们注意到安利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更多地是关注环保和儿童,为什么安利会关注这些?
德・狄维士:确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重点,实际上与我们企业的经营理念相关,我们企业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添色彩。关注儿童,是为了在未来我们有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而环境问题,确实是目前社会的一个关注热点,也和我们的很多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关注环保、儿童等方面,并不是只有我们安利在关注,很多企业的公益项目都在关注环保、儿童等方面。
篇6
【关键词】 医院;虚拟化;经营理念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获取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不仅仅表现为方便与快捷。由此所导致新的观念、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使得一切传统的观念、模式和方法受到严重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虚拟化”。在虚拟化概念的引导下,出现了虚拟社区、虚拟社会、虚拟学校、虚拟企业、虚拟医院、虚拟组织等一系列虚拟化的形式。因此,研究虚拟化及其相关问题成为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
1 企业的虚拟化经营
目前,对于虚拟化经营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即虚拟化经营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并且,虚拟化经营作为一种战略手段,已经被很多企业成功运用。比如说Nike公司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通过虚拟化经营,取得了同时代、同类型的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发展速度与业绩。许多像Dell这样的国际知名的大公司,有很多是在近一、二十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的,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传统的产业巨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虚拟化经营模式的成功运用。如果没有虚拟化的经营战略,企业还是继续采取原有的经营模式,新生的企业还是走那些已经成功企业的老路,那就很难,甚至是不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这些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果有可能,那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虚拟化经营不是“乌托邦”式的新名词,也不是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副产品,它自身的确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内涵,这就是所谓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是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经营与管理变革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虚拟化经营方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与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虚拟化经营成为每个组织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这就是今天组织环境的一部分。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频率在不断增加。比如我国刚刚经历的SARS危机,已经完全超出了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全球范围内恐怖事件的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使得企业和组织等所处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与传统组织形式相比,当这些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虚拟化经营对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非典”流行期,一些企业就是运用网络,采用虚拟组织的形式,实现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大限度地弱化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非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对虚拟化经营的认识水平。
尽管虚拟化经营已经存在,并且在不断发展,但是,对虚拟化经营的理论研究却是非常滞后的,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虚拟化经营策略应用的重要因素。加快虚拟化经营的理论研究,建立关于虚拟化经营的一般结论,已是当务之急。
2 虚拟化经营的本质
信息化是一种趋势,这已经形成了的共识,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相应地,关于虚拟化经营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科学中的一个热点。
美国NIIIP(national industr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rotocols)关于虚拟企业的研究项目耗资6千万美元,有18个组织参与,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示范和传播用于工业虚拟企业的关键支撑技术。欧盟在ESPRIT计划框架下,对虚拟企业的基础结构展开了一系列包括LogSME、X-CITTIC和MARVELOUS在内的研究项目。
我国政府也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从微观的层面上,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制定优惠政策,甚至提供专项资金,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我国,由于可以利用后发的优势,可以使很多工作在较高的起点上展开,导致信息化的进程还是比较快的。如今,我国的一些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硬件设备、局部的应用系统以及很多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
近十几年以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企业管理实践的高层管理人员从环境、技术和管理等不同的角度,对虚拟化经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现有的关于虚拟化经营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对虚拟化经营的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来看,企业进行虚拟化经营的本质是采用一种新型的组织职能形式——虚拟组织的形式,实现对经营过程的有效控制,完成预定的经营计划。从技术的角度看,虚拟组织给人们的直觉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结果;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既不是虚拟组织产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是推动了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虚拟组织的发展。
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或者称作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s)、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扩展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虚拟集成(virtual integration)、网络化企业(networked enterprises)、动态联盟(dynamic alliance)等,甚至有一些研究成果将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也归入虚拟组织的研究范畴。但是不管叫做什么,都是指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一些相互独立的商业过程或企业的暂时联盟,这个联盟可能是一个增值链条,联盟各企业在增值链的不同环节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技能共享,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快节奏的市场需求。当然这个联盟可以是一个“企业簇”,或者是其他形式。
首次提出有关虚拟组织的概念,是在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敏捷企业学报》(Agile Enterprise Journal)主编肯尼斯·普瑞斯(Kenneth Preiss)与斯蒂文·L.戈德曼(Steven L.Goldman)、罗杰·N内格尔(Roger N.Nagel)合作完成的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1]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1991年美国国防部根据美国国会的要求,委托里海(Lehigh)大学的艾柯卡研究所,组成了以13家大公司为核心、100多家公司参加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对美国工业界的现状以及当时比较优秀的400多篇理论成果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进行这项研究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意识到自己在制造业上与日本存在的差距,并开始学习和借鉴日本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但是,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结果发现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向日本学习的效果并不非常有效,这种情况下,为了重新夺回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而对美国在改变世界工业格局中的作用和角色进行研究。这份报告指出:在市场环境变化加快、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己内部资源的整合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报告首次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并提出了以虚拟企业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即以竞争能力和信誉为依据,选择合作伙伴,组成虚拟企业,以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
2002年,美国学者O.Felix Offodile和Layek L.Abdel-Malek教授在《国际产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virtual manufacturing paradigm:the impact of IT/IS outsourcing on manufacturing strategy”[2]的文章,文章认为:全球化为厂商打开了更多的市场,并由于快速、经济和高适应性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产生非常大的压力。就中小企业来说,这种压力更多的是一种阻碍,而采用虚拟组织能够使中小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力。
3 中国医院的虚拟化经营
虚拟医院是采用虚拟组织形式与职能的医院。客观上,中国医院的虚拟化经营已经开始,比如说医院的连锁经营、松散型的医院集团、医院合作、医院的委托管理、医院的成本经营、远程医疗等形式,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虚拟化经营的特征。尽管中国医院的虚拟化经营已经存在,但是,这种存在具有非常鲜明的自发性和随意性,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虚拟化经营是一种发展战略,又是一种经营策略,还是一种组织方式,更是一种竞争手段。然而,中国的医院没有从主观上主动地去应用虚拟化的经营理念。
目前,中国的国有医院还没有完成产权制度的改革,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国有医院的市场化经营还没有真正开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营要经历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务竞争阶段。医院首先要经历的是医学服务(产品)的竞争阶段,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具备服务质量或服务价格优势的医院,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但是,支撑医院服务质量或价格优势的能力和创新具有天然的外溢性,而竞争者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当服务竞争进行到一定程度,就变得比较充分,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方面的差距逐渐被缩小,也就意味着不同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淡化,最后将不足以带给医院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时的医院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超过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
然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实现超越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不变的选择。所以,在医院服务竞争的后期,必然导致医院的经营向第二阶段过渡。
第二阶段:资本运营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是医院经营的第二阶段;医院只做好服务产品的经营是不够的,还必须搞好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可以实现医院的低成本扩张,将为医院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资本运营阶段的核心是资本,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投资、收购、兼并、重组、上市等手段,实现对产权不同层面、不同组成部分的运作,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在资本运营阶段,与医院发展的机会和目标相比,所需要的资本、资金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同时,资本运营与服务竞争相比,具有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第三阶段:虚拟化经营阶段。为了克服资本经营中的种种限制,有效规避资本运营中的风险,进行虚拟化经营成为医院经营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虚拟化经营以项目为导向,以契约为纽带,以Internet/Intranet为工具,在更高的层次上整合医院的内外部资源,应对个性化的医学服务需求,实现医院的快速成长。虚拟化经营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彻底摆脱了传统经营发展模式的桎梏,摆脱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限制,是对组织边界的重新认识与界定,是更大范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的国有医院还没有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方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方式的彻底转变情况下,又要面对资本运营的考验,同时还要应对信息化条件下虚拟化经营的冲击。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研究虚拟化经营更具有迫切性。虚拟化经营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环境变化必然结果,现时也充分体现了经营管理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
4 结语
虚拟化经营是一种趋势,无法回避,但对于很多中国国有医院的高管人员来说,虚拟化经营还是个新事物,缺乏对这一问题应有的认识。因此,加强对医院虚拟化经营的研究,逐步提高对虚拟化经营的认识水平,是做好医院虚拟化经营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在结构上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人类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逐渐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转移,因此,中国企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来讲,必须要找到适合企业经营发展的管理观念,用来促进企业的发展。鉴于此,笔者就针对管理观念创新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供读者参考,以便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创新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每一次变革首先是思想和观念。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得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在经营观念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只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先进的主导思想,才能使企业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起来。
1.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
1.1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生产观念的挑战
对于观念的创新来讲,也就是对过去旧观念的否定,给予重新定位。我们都知道,观念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反省的过程,它不仅要超越以往已经形成的习惯以及利益格局,还要转变以往的思维模式以及方式,如此一来,便会在心理、物质以及精神等不同方面来承受很大的压力。这是从量到质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蜕变的过程。在工业经济社会,主要以资源、劳动力、资本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却被排除在外。但是对于当前的知识时代来讲,对传统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依赖性是越来越低,相反,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逐渐取代了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的地位。
1.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
对于“泰罗制”管理,我们都非常的熟悉,它是以机器为中心,工人只是相应的辅助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就被相应的异化成了物,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物便成了管理的中心,为了达到所谓的标准化管理,每一位工人都必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标准人”。对于这种将人异化管理的方式来讲,有血有肉的工人将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例如,繁重的工作量、严重的惩罚、失业的威胁、禁锢个人的创造力等一系列的限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的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如果再不将这种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那么,将无法真正达到管理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开始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那么,人起到了主宰性作用,无论是才能、个性,还是创造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讲,管理的中心将由过去的物转移到了现在人,开始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柔性管理”。对于柔性管理来讲,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积极性等才是管理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2.知识经济环境下观念创新的内容
2.1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知识价值观念的不断创新
对于知识价值来讲,它是包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所决定的。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有效的提高产品以及服务价值,因此,经济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知识的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所以,知识便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将超过工业革命多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机器、原料以及设备已经不再是创造财富的中间力量,此时的中间力量已经开始转移到当今的知识。对于知识来讲,技术以及人类的智慧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同样,这也是知识价值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对此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才能将企业的资源充分的调动以及利用。
2.2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本观念的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当前人力资本的作用远远超过物质资本的作用。就以目前来讲,对经济进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将是科学技术。鉴于此,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实际上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且,还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人是创造万物的本体,同时,他还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在知识时代人将成为时代的中心,对此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来进行有效地证明:在人力资本上不断加大投入是企业快速发展以及成长的有效手段。从企业振兴的根本来讲,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当前的党务之急,以便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依托以及资源支撑。
2.3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本绿色管理观念的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人们的价值观、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等都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因此,而出现了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等一系列的新时尚。对于知识经济来讲,它以最先进的理念来为人们服务,将当前最为炽热的话题纳入自己的产业领域。就目前来看,符合国际的环保产业以及绿色产品将各大企业的竞争的主要内容,并逐渐成为国际市场在营销上的重点。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看作最有希望的“输出产业”,并给予相应的扶持以及保护。为了跟得上时展,绿色管理思想已经开始在广泛实施,各大企业都在不断地向社会高举绿色旗帜,那么,如果还有个别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还在不断危害环境,必将被社会淘汰。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必然会超越传统的产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看做是知识取代相对而言比较传统的物质投入,进而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其经营管理将会出现一个与以往相比全新的局面,将会对知识产品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企业在经济管理观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关系到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生存以及发展,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珊珊.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3(16)
[2]蔡欣明.浅议印刷企业向知识经济管理的转型[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篇8
0引言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不同于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等,相对于较完备的财务风险数据,电力企业安全风险没有定量细致的指标,现有安全指标大多都是文字描述并且其目标值均为“0”。同时,各管理部门提交的安全风险统计报表中大部分安全风险相关数据也为“0”。安全风险相关数据为“0”并不意味着电力企业不存在安全风险,但大量“0”风险数据给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的深入分析和定量管理造成了困难。因此,本文提出将海因里希法则应用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直接研究安全风险的“0”数据,而是对安全风险背后的各种事故进行挖掘分析,并研究各类事故间的影响规律,从而管理“0”数据背后的安全风险。
1“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1941年美国人“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即300∶29∶1法则,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这个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该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不同程度的事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特定的规律,即特定次数的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因而,若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分析模型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对电力企业整体或某项工作任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构成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而采取措施,实现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本文围绕“海因里希”法则,结合“决策层—管理层—工作层”管理金字塔模型以及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构建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分析模型,(图略)
2.1核心思想“海因里希”法则体现了在同样的工程活动中,不同程度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即小事故的积累引起中事故,进而导致大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因此,应用“海因里希”法则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小事故:通过限制小事故的积累,减少中事故的发生,最终杜绝大事故。
2.2管理金字塔模型依靠各级组织和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建设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决策层:负责建立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监督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审议并批准风险管理办公室和风险监督部门报告。由公司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管理层: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日常工作。设立风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为工作组主要负责人。执行层:各风险领域工作组负责本领域内风险管理方案的设计和具体推行。工作组组长由牵头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本领域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各个部门确定1名联络人,负责本部门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对外联络工作。
2.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
2.3.1风险识别根据“海因里希”法则的核心思想,电力企业安全风险识别的本质工作就是要识别出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根据长期的调研结果和对电力企业各类事故数据的分析,本文构建的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分析模型把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事故分为3种,分别为人身事故、电力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具体划分(图略)
2.3.2风险态势预测风险态势预测是利用各种模型或方法对风险进行度量或预测,由风险分析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基本属性,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据此,本模型将风险态势预测分成了3步。1)对事故的“大、中、小”类型进行划分。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违章操作、各类事件,特别重大和重大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进行合理划分,以确保准确的风险态势预测,图3为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及其划分图。2)根据图3划分的结果,统计“小事故”、“中事故”、“大事故”发生次数的计算式分别为(公式略3)借助“海因里希”法则,依据统计结果对安全风险的整体态势进行预测,给出整体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公式略)
2.3.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风险防控指电力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电力企业安全发展战略,经过安全生产风险态势预测,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选择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等适合的风险策略,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处理方案。根据“海因里希”法则的核心思想,本模型风险防控应从“小事故”抓起,以达到“控制小事故,减少中事故,杜绝大事故”的目的。在人身事故风险方面,应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组织其认真学习各种作业的安全措施,减少违章违规操作;在电力安全事故方面,首先应认真研究地区电网的结构,分析负荷分布特点,严肃电网主要设备检修工作的计划性,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在设备事故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设备事故风险:1)严格核准设备制造厂家应具备权威机构颁发的生产许可证;2)设备制造厂家出具设备的质量合格证和相关出厂质量检测数据;3)考察该设备在网运行的履历及质量跟踪情况;4)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地对关键设备进行监造。
3实例
通过梳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相关业务和对安全风险事故类型的划分,对山西省某供电分公司2010年1—10月经营活动,开展了风险识别工作。该公司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安全违章、缺陷,一般电力安全事故、一般设备事故,重大人身、电力安全和设备事故未发生(图略)根据表1中给出的2010年1—10月风险识别结果,对供电企业风险态势进行预测:1)统计“小事故”、“中事故”、“大事故”的发生次数。按上述给出的计算式计算有:(公式略)2)借助“海因里希”法则,依据统计结果对安全风险的整体态势进行预测,给出整体安全生产风险等级。通过上述计算分析,山西省某供电分公司2010年1—10月安全风险事故分析模型(图略),该模型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控制了小事故,减少了中事故,杜绝了大事故。考虑到“海因里希”300∶29∶1的比例系数不完全适合电力企业,模型中还增加了调整“海因里希”系数的功能。
篇9
1.轻视非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
一个企业要想达到自己的营销目标,根据买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来看,首先我们要分辨出那些没能达到顾客的需求,或者是还没被提及的客户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营销策略的同时首先要对市场进行细致划分即市场细分,从而确定自己的市场目标及定位,用特定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目标及定位中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于这样比较单一的思考方式,在目标市场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真实感受,也增长了一些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服务,违反了道德规定、非健康性的追求。
2.导致过度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
市场对营销观念的追求其利益标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影响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实现客户的需求,合理的利用各种营销搭配来占取市场地位,为自身谋取更大的利益及份额,企业在市场利益竞争中,为能能够打败其他企业,从而竞争越演越烈,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优胜分明,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而且在人力资源的浪费及垄断方面也有所体现,然而激烈的竞争在市场营销观念中是在所难免的。
3.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企业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观念通常是以创新、研发和达到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的核心点,有效的运用营销方式来实现“创造”人的想法,开展和销售规定的产品及服务要求,最终发现并满足人们的需求,最终目标是为了能让产品达到最好的销售、企业的利润达到最佳效果。针对人们的欲望需求而言,不仅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比较稀有,就连资源的存量和翻新也是有限的。根据企业在市场营销的引导下,我们首先要顾及到的是如何合理的运用有效资源存量多创造出能够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在消费过度期和自然资源存量中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导致资源更新的根本受到严重的破坏。虽然人们能够运用自然资源的再生功能,或者在其他地方找寻可替代的资源,但是,当人类运用资源的速度要比资源重生及技术翻新的速度快时,资源就变成了不可持续再生资源,因此企业和人类本身的发展也将不能够持久生存。
二、企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途径
1.关系营销
在关系营销中死板的4P组合策略已经被超越,如今有效的运用各种资源,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让企业和其相关利益者比如分销商、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等长期建立合作关系,使彼此间成为相互信任、相互得利并且牢固的友好合作伙伴,其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在关系营销中体现出了大部分人对色彩的关怀,而直接的金钱交易关系去逐渐变少,更着重于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针对顾客服务来实现并方便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忠诚度,从而使市场份额量有所提高并得以达标。怎样留住消费者,并与其长期建立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关系营销的核心。要想留住现有消费者,培养对企业长期并高度忠诚的客户,企业一样要重视与客户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以客户的需求为基准,为客户切身利益多考虑,并为顾客提供能带来增值的服务。在关系营销管理的同时,对于顾客的服务是企业在市场中能得到高份额的重点,同时也是企业获得竞争的优势。
2.利用资源创造财富的营销理念
人类的本来面目是最自然的。彼得#杜拉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抹去了人们给创新涂上的装扮,归还创新的根本。根据杜拉克的讲述而言,我们也许会认为创新就是价值的发现和展示。发现价值就是意识到事物自身的价值,并不是人类的创新。展示价值就是人们所发挥的作用。杜拉克还在他的理论中添加了运用资源来创造财富,也是新意,这样的阐述只是对于展示价值的急躁补充罢了。
3.不断追求顾客价值营销理念
篇10
论文摘要:市场营销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最核心的思维方式,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从邮电企业的管理与运营出发,谈谈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战略资本经营通信网络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研究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性,其核心概念是交换。交换的一方是销售者,另一方即是有特定的欲望和需求,而且有能力满足这种欲望和需求的全部潜在客户,前者构成行业,后者形成市场。各种行业与市场通过交换纽带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国家和世界的整体经济概念,作为研究他们之间交换关系的市场营销学就成为了当今世界上一种最核心的思维方式。市场营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各方面所重视。
市场营销活动是在一定的经营哲学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受企业在处理企业、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所持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经营观念,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直到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观念决定着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不注重客户,营销仅处在一般职能地位;市场营销观念以客户为中心,营销作为整体职能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
一、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人力资源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如果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优势,实现人才最大价值,就达到了市场营销的最高阶段:人才经营阶段。从资本经营到人才经营是现代营销的又一次飞跃。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邮电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战略构想中,实行人才经营不仅可夯实人才这个企业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人才纽带把效益、服务和新业务及网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企业营销的最高境界。与财、物一样,人才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必须运用市场的观点,在市场中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对企业的人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的预测及合理配置,建立起对人才的使用、考核、培训和管理一体化体制。在奖金分配及待遇问题上,要体现按人才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要面向人才市场,招募企业所需人才。与通信网的基础相比,邮电人才基础显得非常脆弱,邮电职工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因此夯实人才基础非常重要和紧迫。要通过强化在职培训、吸收大专院校毕业生和政策性分流等三种形式调整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重点搞好三支队伍的建设,建立跨世纪的领导干部队伍、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尤其是要培训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懂得现代管理、具有市场观念和创新思维的邮电企业家。只有培养出懂得市场经济的企业家才能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二、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总体性的谋划,是企业纲领性的文件。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必须牢牢树立市场营销的中心地位,用市场营销这种核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战略问题。邮电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营销(经营)由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部分组成,网络表示邮电通信网和邮电人才队伍两个部分。因此用营销观点论述企业战略思想,即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营销总体,立于网络基础之上,这就是“三足鼎立”的邮电基本战略思想,其中效益是代表企业内部收入与成本的关系,是典型的企业营销目标。服务则代表企业在社会上和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信誉,服务是现代市场营销一个新观点,充分反映了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新业务代表企业未来的效益和服务,是企业创新观念的体现,特别适合于属于高科技信息产业的邮电通信业。网络基础的硬件可视为通信网络,这是邮电的最大竞争优势,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反映了保持网络统一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性。网络基础的软件部分可视为邮电人才队伍,体现了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的原则,是企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根据“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并加以具体化,企业就可以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资本经营
在邮电企业“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中,营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网络之间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联系运作是营销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企业从自身出发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生产经营。现代市场营销认为,要通过资金纽带把他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生产资源得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把财务和资金当成经营管理的核心,这就是资本经营。要实现资本经营,企业就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进行改造,造就一个合乎要求的市场主体。考虑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邮电全程全网特点和普遍服务的责任,要在一个地区内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资本经营还需要一段时间。实现资本经营归根结底还是要按市场要求配置资源,资本增值也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实现。因此,资本经营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新阶段。要逐步创造条件推进资本经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企业内部模拟公司制运作,拓宽融资渠道,面向资金市场、发展多元化投资结构,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基础上确定投资方向、加快资金周转、确保资本增值,要通过资本经营发挥网络优势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市场营销和通信网络
邮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规模容量大、技术先进、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保持网络的三性是邮电企业发展始终不能动摇的战略基础。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趋势。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的通信网已不适应。邮电企业一方面要继续加快基础通信网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速向信息网的转变,加快通信宽带化进程,构筑能够容纳所有信息业务的宽带大平台。对长途干线、长途和本地交换机和本地接入网的建设要大胆实施规模投入。对具有市场潜力的业务,如移动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网要加大投入、扩大覆盖面,提高综合通信能力。要积极跟踪,适时采用新技术,特别是要把握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视像技术三者的发展与融合趋势,把握IP技术和ATM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网络的技术层次,努力建设以数据处理为基础的新一代通信网。在信息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电信业排位第二的MCI公司被排位第四的Worldcom公司兼并,就是因为后者采用的IP技术比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优越。信息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网络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信息业务是通过采集、加工、处理并传输信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信息业务是以信息资源为本的。我们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成绩很大,经验很多,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也可以把握方向、逐步推进,
但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仍处在摸索阶段。还是要按市场营销的观点,认真分析买卖双方市场,本着联合建设、开门纳库、突出作用、讲究全网效益的原则进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专业采编队伍,建设好各地的信息港或信息热线借以引导,带动其它行业数据库入网和用户使用,培育市场。其次是鼓励、动员、接受各种专用数据库入网,实现联合建设、共同受益、服务社会。数据库的多少,信息量的大小、信息更新速度和信息源的档次是衡量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要统筹规划协调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步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企业效益,才能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网络营销是邮电市场营销的特点。邮电经营的就是网络,要努力提高网络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全网接通率、电路使用率、交换和实装率,增加网上的业务流量。
参考文献:
[1]胥学跃,何山东.知识经济时代的邮电市场营销.四川通信技术.2000.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