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蛋白范文

时间:2023-04-10 00:5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血清白蛋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血清白蛋白

篇1

关键词 鲤鱼;血清白蛋白;提取工艺;等电点沉淀法 ;盐析法;优化法

中图分类号 TQ4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86-01

血清白蛋白是脊椎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且极易纯化的蛋白质,是血液系统的重要组分,具有结合和运输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和抗凝血以及影响动脉血管的渗透性等生理功能。在过去的30年中,它以其特有的地位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的一种典型的、理想的蛋白质,它也是血浆蛋白中研究的最早和最清楚的组分。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HSA)及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BSA)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于1975 年即已得到,1982年得到HSA 的cDNA 全序列。随后,对其他多种动物的血清白蛋白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展开,如爪蟾血清白蛋白,鲑鱼血清白蛋白等。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相对于大量的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研究文献,鱼血清白蛋白的提取工艺文献尚未见报道[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鱼为鲤鱼,体重1 kg左右,由实验室购买。试验鱼先在室内水族箱暂养3 d,暂养用水为实验室的自来水,期间用气泵进行增氧,暂养期间不喂料。试验容器为方形塑料水箱。试验用水为充分曝气24 d以上的自来水,水温变化范围10~12 ℃,pH值为7.5~8.0,DO值保持在5 mg/L。试验药物使用前,取2个水族箱装满水提前曝气3 d以备试验使用。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试剂:饱和硫酸铵、1 mol/L盐酸、抗凝剂、奈氏试剂。仪器设备:容量瓶、透析袋、pH计、数显恒温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电炉或加热板、抽滤泵、分析天平等。

1.3 试验方法

1.3.1 血清的制备。鲤鱼的血液从尾静脉中采取,方法是首先用针管吸入少许抗凝剂,然后沿侧线刺入,针头刺到椎骨位置后斜插入椎体腹侧,尾静脉血液顺势流入针管,每尾鱼可用此方法数次采血,但每次针头插入部位应在前次插入部位之前。放入用抗凝剂润洗过的带盖塑料离心管中,加柠檬酸钠抗凝,室温静置3 h,再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于-20 ℃冰箱冷冻,备用。

1.3.2 等电点沉淀法。将已制备好的冷冻鱼血清解冻,用移液枪吸取上清(血清)1 mL至2 mL离心管,将血清用1 mol/L盐酸溶液调pH值,当pH计显示到4.6~4.9后,静置2 h后将离心管放入高速冷冻离心机,于4 ℃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离心后沉淀溶于1 mL蒸馏水中,将溶液装于透析袋中,放入pH值为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中,搅拌透析过夜至蛋白质溶液中无NH4+存在。NH4+的检测:取1 mL透析液,加入5滴奈氏试剂,混匀,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仍有NH4+存在,需继续透析。

1.3.3 盐析沉淀法。用移液枪吸取上清(血清)1 mL至10 mL离心管,量筒量取9 mL底液,用移液管逐滴加入,在加的过程中需不断摇晃或振荡,4 ℃静置2 h后离心,于4 ℃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清,用1 mol/L盐酸调节pH值至4.5,用量筒确定上清液的体积,计算加入饱和硫酸铵(pH=4.5)的体积(0.11×V),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铵(pH=4.5),边加边振荡,4 ℃静置2 h后离心。4 ℃,3 000 r/min离心20 min,弃上清,沉淀用0.5 mL pH=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溶解。将剩余的0.4 mL蛋白质溶液加入透析袋中,放入pH=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中,搅拌透析过夜至蛋白质溶液中无NH4+存在。

1.3.4 优化法。取上清液0.5 mL,向其中加硫酸铵0.5 mL至50%饱和度放置2 h以上,2.4 ℃,3 500 r/min离心15 min后取上清液。上清液用1 mol/L的HCl溶液调pH值至4.0,放置2 h以上,4 ℃,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沉淀。用与库浆等体积的水溶解沉淀,加辛酸钠至浓度为1 mg/L。调pH值至6.4~6.5,70 ℃水浴保温30 min。冷却后加硫酸铵到45%饱和度放置2 h以上,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上清液调pH值到4.0放2 h以上,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沉淀。除盐:将剩余的蛋白质溶液放透析袋中,放入pH值为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中,搅拌透析过夜至蛋白质溶液中无NH4+存在[3-4]。

2 结果与分析

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沉淀法、优化法3种提取工艺1 mL血清提取的白蛋白分别为0.253 8、0.381 5、0.504 8 mg。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通常在溶液的pH值等于某蛋白质的pI值时,该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可是,大幅度改变蛋白质溶液的pH值,极有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危险,于是产生了另一沉淀法,即盐析法。其原理是蛋白质、酶在低盐浓度下的溶解质随着盐液浓度升高而增加,称为蛋白质的盐溶;当盐浓度不断上升时,蛋白质和酶的溶解度又以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盐析法就根据不同蛋白质和酶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的不同而达到彼此分离的方法。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硫酸铵盐析沉淀法和等电点沉淀法提取工艺产量还不够多,并且产品纯度也不够理想,而且某些步骤尚有改进的必要,血清白蛋白在体内有运载脂肪酸的作用,并且它结合脂肪酸后热变性温度升高,不同的脂肪酸影响程度不同,血清中加入脂肪酸盐进行加热处理可使杂蛋白变性沉淀,因此选用脂肪酸盐为保护剂,结合盐析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的优点,对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血清白蛋白的质量和纯度[5-6]。

3 结论

通过试验结果得出,等电点沉淀法所提取的鱼血清白蛋白量最少,其次是盐析法提取鱼血清白蛋白,提取量最多并且纯度最高的是通过等电点沉淀法和盐析法改进的优化法。

4 参考文献

[1] 徐云远,葛瑞昌,周桂花.牛血清白蛋白纯化工艺的改进[J].甘肃科学报,1991(1):51-54.

[2] 林浩然.鱼类生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2-83.

[3] 李家增.血液实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23.

[4] 季钟煜.从极度溶血的牛血中制取牛血清白蛋白[J].生命的化学,1990,10(3):35-36.

篇2

关键词: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尿病;临床价值

糖尿病在临床中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并且病程时间过长,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因为患者血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所以会对患者的眼部、心脑血管以及肾脏位置造成一定的损伤,致使患者最终出现内分泌紊乱现象。就目前而言,临床中均选择空腹血糖对患者进行诊断,但是因为相关因素导致最终检测结果不正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53.7±8.4)岁;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54.9±9.5)岁。两组受检人员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差异性并未加大,统计学意义未产生,临床研究性逐渐加强。

1.2方法 两组受检人员均在晨间且空腹情况下实行静脉血抽取,其抽取的静脉血量大致为4ml。随后在其中抽取2ml通过肝素予以抗凝,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相关仪器以及相关试剂对受检人员进行检验。随后通过酮胺氧化酶对受检人员中血液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予以检测。随后选择葡萄糖糖化酶法对剩余的2ml血液进行空腹血糖检测。

1.3观察指标[2] 两组受检人员经检验后,对其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中所能够涉及到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以及整理,而最终计算结果则通过计量资料或者计数资料予以表示,两组间数据检验方法为t值以及χ2值,其数据经比对后如P

2 结果

观察组经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后,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9.45±1.33)%,对照组经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后,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5.25±1.18)%,经过比对后,t=16.7032,P=0.0000;观察组经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后,其空腹血糖水平为(9.86±1.82)mmol/L;对照组经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后,其空腹血糖水平为(4.15±1.32)mmol/L,通过对比分析t=17.9584,P=0.0000;观察组餐后2h血糖为(16.21±1.58)mmol/L;对照组餐后2h血糖为(5.58±1.79)mmol/L,通过对比分析后可知,t=31.4819,P=0.0000,通过上述数据可知,比对两组受检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论

由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进而因为糖尿病所产生的并发症也有所提升[3]。因此,及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有助于患者对糖尿病进行控制。然而糖尿病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此病的发生机制并未确定,因此临床中诊断此病均以空腹血糖为准。

然而临床中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存在一定的劣势,例如空腹血糖仅仅只能够对患者当时的血糖水平予以呈现,而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后,其最终结果会受到饮食、服用药物以及抽血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检测结果会存在偏差。由此能够看出,单纯选择空腹血糖对患者进行检测其最终结果会出现偏差现象。

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和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将心脑血管疾病排除后,此病的多发人群为老年患者[4]。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因素主要呈现为胰岛素抵抗,大大削弱了胰岛细胞的敏感程度。此外,糖尿病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空腹血浆葡萄糖测定在临床中通常选择氧化酶予以检测,患者无热卡摄入的时间在8h以上,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氧气以及水在氧化酶的效果之下,会形成过氧化氢。高血糖症则是静脉血浆葡萄糖的浓度在7.0mmo/L以上,当产生高血糖,使得患者体中的水分逐渐缺少,并且血渗透压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口渴中枢神经会产生相应的刺激性,同时产生口渴以及多饮症状。由于患者体中胰岛素逐渐减少,因此葡萄糖并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吸收,与此同时,大量蛋白质以及脂肪量逐渐增加,随后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以及乏力现象。

肌体中的葡萄糖以及血清蛋白N极易产生糖基化现象,大部分会和清蛋白链中的赖氨酸189位产生相应的现象并进行相互结合,最终组成酮氨结构,因此出现糖化血清白蛋白,而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比例在90%以上。所以,糖化血清白蛋白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一种代表。

而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糖代谢紊乱进行正确的判定。在临床治疗时,患者的主治医生可按照此检验结果对患者实际病情予以判定,从而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5]。由此能够看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选择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能够有效对其进行区分,有助于临床诊断。如果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自身的肾脏会受到严重的伤害,从而产生相关疾病。与此同时,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糖化血清白蛋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主要引发因素。而糖化血清白蛋白对患者进行检验能够对孕期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妊娠进行有效的区别。患者在就诊时选择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不会受到患者进食、尿酸、肌酐或者血红白蛋白的相关影响,与相关指标最终的检测结果相比较而言,此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并对临床诊断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以及血红蛋白共同组成了糖化血红蛋白。由于随葡萄糖浓度的不断提升,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同样会呈现上升趋势,然而会因为红细胞的衰亡现象而产生变化。然而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持续120d左右。说明患者血糖在3个月中可以通过此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在此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检测后,其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和对照组相比较而言,明显呈现上升趋势,经过数据比对后可知,差异性逐渐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综上,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提升了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并为患者的后续治疗以及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予以评估。

参考文献:

[1]吴冀川,李蓬秋,刘丽梅,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2):1240-1243.

[2]邵斐,李青,贾伟平,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在肝硬化伴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6):506-510.

[3]张亭,何Z,杨惠岚,等.糖化血清白蛋白用于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价值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2):274-277,298.

篇3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检验科,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及其比值变化。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100例具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间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以及空腹血糖值的比较上t=4.7116、4.1889、3.4300、3.3634、3.6761、2.3176,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具有相关性OR=2.391、2.433、3.613,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及其比值等密切相关,其比值越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大。

[

关键词 ] 脑梗死;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150-02

[作者简介] 赵开雷(1974-),男,本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安徽,宿州人,宿州市立医院检验科,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各种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白蛋白(A)是血清负急性期蛋白的一种类型。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其中一种为红细胞的聚集性升高,然而红细胞的聚集性升高与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和高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相关,虽然早期资料中有提示A/G的值可能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但是国内外相关脑梗死患者的血清A/G值的研究报道较少[1]。本文对脑梗死患者及具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展开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究A/G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现进行如下分析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在45~87岁,平均(61.8±6.8)岁;合并糖尿病35例、高血压55例、冠心病38例。另选取100例具有脑血管危险因素在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在46~88岁,平均(62.2±6.9)岁;合并糖尿病38例、高血压52例、冠心病36例。脑梗死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均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明确感染、消耗性疾病以及恶病质状态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清晨经肘静脉采集空腹血液约5 mL,经离心后分离出血浆,采用由美国进口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Coulter AU5400)进行总蛋白(TP)、白蛋白(A)、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以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测定,同时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BS)。检测所用试剂均为上海复兴试剂,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运用中位数( 四分位数) 表达,组间比较运用非参数 Kruskai-Wallis 秩和检验,两组间比较用 Mann-Whitney U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下降,球蛋白水平上升,白球比相对减小,研究组患者的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以及空腹血糖值明显上升,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改变。具体分析见表1。

2.2 研究组患者的分组标准

研究组患者根据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值的50.0%为临界点将其分为两组,即:白蛋白/球蛋白值>1.48 g/L为一组,白蛋白/球蛋白值≤1.48 g/L为一组,两组患者白蛋白/球蛋白值低的组与高的组相比脑梗死发生的OR为3.18.

2.3对各检测指标及危险因素对脑梗死的作用进行比较,具体分析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及颅外动脉中出现闭塞性的病变,拖延了侧支循环的及时供应,最终导致脑组织血液供不应求。临床大量的文献研究报道[3]: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无太大的关联。张珊珊等人曾经推测高血脂患者中纤维蛋白原等对内皮造成损伤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作用[4]。已经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主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液凝固性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对照组)相比较,其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较高,但是经分析后二者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无相关性,与上述结果一致。

目前,糖尿病是公认的会造成脑血管微病变的因素,但是空腹血糖值是否已经成为脑梗死的直接影响因素仍未明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只能说明脑梗死患者的空腹血糖值较高,并不能直接反应出其对脑梗死的直接作用。也有可能是因为脑梗死的发生而造成血糖的升高[5]。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白球比较对照组低。通过分析可得白球比的降低对脑梗死的作用明显(OR=3.613,P<0.05),充分表明了其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球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其在合成的过程中会受到转移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调节。张珊珊等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上升,可能与球蛋白水平的升高有关[6]。现代研究发现,白蛋白、白球比水平的下降和球蛋白水平的上升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白球比水平显著下降,本文研究结果与其相符。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血清中蛋白的类型会发生改变[7]。因为红细胞沉降率和球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呈正性相关,与白球比成负性相关,球蛋白水平的上升对血黏度也会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白蛋白、球蛋白以及白球比在脑梗死的发生中属于独立高危因素,因此在脑梗死的防治中应密切注意其水平的变化,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

[

参考文献]

[1]王文闻,黄旅黔.脑梗死患者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及其比值变化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10):1023-1026.

[2]孙睿,苏泽,赵芳,等.血清白蛋白异常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91-92.

[3]魏勇,费民忠,贺茂荣,等.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1):23-25.

[4]张珊珊,张兆辉,汪宁,等.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521-2523.

[5]Jiang, Z.,Sun, J.,Liang, Q,et al.A metabonomic approach applied to predict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Talanta,2011,84(2):298-304.

[6]李爽,刘畅,张弘,等.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多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2012,40(1):10-13.

篇4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 可卡因 牛血清蛋白 相互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with cocain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Methods The quenching of fluorescence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fluorescence quenching spectra and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BSA interacted with cocaine.The type of binding foece was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themodynamic equation.Results The fluorescence of BSA interacted with cocaine was quenched regularly .The values of binding constants(Ks)to be 1.38×103 L/mol (30℃),and6.19×103 L/mol (37℃),amounts of binding sites(1),and themodynamic parameters(ΔH: 167.44 KJ/mol,ΔS: 612.71J/mol・K ,ΔG: -18.21 KJ/mol(30℃)and-22.50(37℃))we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data according to Stern-Volmer equation, Lineweaver-Burk equation and themodynamic equation,respectively.Conclusion It was shown that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process of BSA with Cocaine was attributed to static quenching. The force of the reaction was mainly due to hydrophobic action.

【Keywords】Fluoro-spectroscopy; Cocaine;Bovine serum albumin;Interaction

可卡因 ( cocaine) 化学名为苯甲酰甲基芽子碱 ,又称古柯生物碱。导致其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其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 欣) [1]。可卡因的滥用可导致机体多个系统、脏器的损伤[2],严重者可诱发心律紊乱、全身抽搐、呼吸衰竭而致死。对于长期小剂量滥用所致的慢性中毒,主要是心理依赖性反应, 生理依赖很轻[3]。

血清白蛋白是人和动物血清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与各种带正电荷的物质及电中性物质均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各类药物进入人体首先与血清白蛋白结合,通过血浆的存贮和运输,到达受体部位产生药理作用[4]。研究各种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来获取药物分子对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影响以及药物的药理等有用信息,已经引起了生命科学、化学、药学及临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目前研究生物大分子与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有荧光光谱法[5]、紫外光谱法[6]、圆二色谱法[7]、拉曼光谱法[8]、电化学法[9]和核磁共振法[10]等。

荧光光谱法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与药物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很有效的方法,发射峰的位置、荧光偏振、能量转移、荧光寿命等指标均可以对蛋白质中荧光发色团的结构及其所处的微环境提供有用的数据信息[11]。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定性研究可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其作用力类型,确定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再通过同步荧光法确定可卡因对BSA构象的影响方式,进而分析可卡因对人体的作用和运转代谢情况,获得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及其变化和可卡因的药理效应等信息。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1.1.1仪器

Cary Eclipse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型荧光分光光度计(Aglient Technologies);FA1104N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2数显恒温水浴锅(上海叶拓仪表有限公司)。

1.1.2试剂

牛血清白蛋白(B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可卡因(BR,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B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HCl)(AR,上海久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钠(NaCl)(AR,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3溶液配置

牛血清白蛋白(BSA)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纯度大于99%的牛血清白蛋白0.335g于50ml容量瓶中,以pH =7.4的0.1 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盐酸缓冲液(其中含0.1mol/L NaCl维持离子强度)定容为50ml,浓度为1.0×10-4mol/L,低温(≤4℃)保存于冰箱。

可卡因标准储备溶液: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4mg标准品于100ml的容量瓶中,以pH =7.4的 Tris-HCl缓冲液(其中含0.1mol/L NaCl维持离子强度)溶解并定容,浓度为40.0μg/mL,低温(≤4℃)保存于冰箱。

实验时所需浓度由Tris-HCl缓冲溶液( pH =7.4,内含0.1mol/L NaCl维持离子强度)稀释而得。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怡宝纯净水。

1.2实验方法

于编号为 0-7的4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2mL 1.0×10-4mol/L的BSA溶液, 使用移液枪分别加入的40mg/L 盐酸可卡因工作液0、10、20、30、40、50、60、70 μL,充分摇匀,并分别在T=30℃和T=37℃的条件下恒温水浴1h 。采用1cm石英比色皿,选择激发波长为292.03 nm ,狭缝宽度均为5nm ,光电管负高压为400V,扫描速率1200nm/min,扫描并绘制300-500 nm 的荧光光谱,以及固定荧光激发与发射的波长差λ=15nm和λ=60nm的同步荧光光谱。

2结果与讨论

2.1 荧光猝灭光谱

按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了30℃、37℃ 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可卡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光谱,30℃ 时的猝灭光谱见图1。由图1可知,随着可卡因浓度的逐渐增加,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特征峰逐渐降低。这是由于BSA中存在的色氨酸和酪氨酸,使其具有内源荧光[12],当固定BSA的量而不断增加可卡因的浓度时,可卡因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BSA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性的猝灭。

2.2 荧光猝灭机理及猝灭常数的测定

引起BSA荧光猝灭的原因可能有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两种。动态猝灭过程遵循 Stern-Volmer 方程[13]:

F0/F = 1 + Ksv[Q] = 1 + Kqτ0[ Q ] (1)

式中,F0和F表示不存在和存在猝灭剂时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Q]为猝灭剂的浓度, Ksv为动态猝灭常数(又称为 Stern-Volmer 猝灭常数), Kq 是由扩散过程控制的双分子动态猝灭速率常数。τ0为没有猝灭剂存在下荧光分子平均寿命,生物大分子荧光寿命约为10-8s[14]。

静态猝灭过程遵循下式:

F0/F = 1 + Ks[Q] (2)

式中,Ks是静态猝灭常数(即配合物的缔合常数)。随温度升高动态猝灭常数增大,而静态猝灭常数减小,可由此判断荧光猝灭类型。

以F0/F对相应的[Q]作图,得到可卡因对BSA之间猝灭的 Stern-Volmer 曲线,继而得到不同温度下可卡因对BSA荧光猝灭的 Stern-Volmer 方程。由 Stern-Volmer 方程得到在30℃和37℃时 Ksv分别为:Ksv30 =2.1162×104 ; Ksv37 =1.3099×104 。

由于生物大分子的荧光寿命约为10-8s,由方程:

Ksv = Kqτ0 (3)

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可卡因和BSA之间猝灭过程的速率常数 Kq数量级均为1012。Kq大于各类猝灭剂对生物大分子的最大动态猝灭速率常数2.0×1010 L/mol?S[15],所以加入可卡因导致BSA荧光猝灭不是由动态碰撞引起的,可以初步判断猝灭过程是以静态猝灭为主,而随温度升高,Stern-Volmer 方程的斜率(即动态猝灭常数)逐渐减小,进一步表明猝灭过程是以静态猝灭为主。

2.3 结合常数及结合点数的测定

当小分子与大分子结合时,其表观结合常数K与结合位点数n可由下式求得[16]:

K + n (4)

式中:K为结合常数;n为结合点数。

对30℃和37℃时的lg[(Fo-F)/F]-1-lg[Q]-1作双对数图,如图3。

根据截距和斜率求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点数n(见表1)。由表可知在实验条件下结合位点数n接近1,说明盐酸可卡因与BSA可形成1个结合点数。而在30℃和37℃时的K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则更加印证了可卡因对BSA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

2.4 BSA与可卡因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和作用力的确定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等4种。当温度变化不大时,反应的焓变ΔH可认为是常数。根据反应前后的热力学参数焓变H和熵变S的相对大小, 可以确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类型: 当H0时为疏水作用力[5]。由热力学公式: (5) (6) (7)

结合K,分别计算出不同温度时可卡因与BSA作用的自由能变ΔG、焓变ΔH和熵变ΔS(结果见表2),可得30℃,37℃时的可卡因和BSA的热力学参数ΔH均为167.44KJ/mol,自由能变(ΔG)分别为-18.21,-22.50KJ/mol,ΔS均为612.71J/mol・K。

根据Ross等总结出的判断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结合力性质和生物大分子自身结合力性质的热力学规律[17],推断出可卡因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2.5 同步荧光光谱

对于蛋白质的同光荧光光谱,λ=15nm时仅表现为酪氨酸残基的荧光,λ=60nm时则显示色氨酸残基的荧光。因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的最大发射波长与所处环境极性有关,若其最大发射波长改变,说明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由发射波长的改变可判断BSA中芳香氨基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变化[12]。

由λ为15nm和60nm的同步荧光光谱(如图4)可知,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的特征荧光光谱峰均随可卡因浓度的增加而产生猝灭,但对酪氨酸和色氨酸特征峰的位置影响不大,表明可卡因对牛血清蛋白构象的改变不大[18]。相比之下,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程度比酪氨酸残基更显著,表明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残基。

在可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可卡因浓度升高,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呈有规律下降。在可卡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中,随温度升高,猝灭常数降低,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两者以物质的量比1:1结合,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扫描结果显示,可卡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影响不大,两者的结合点可能位于色氨酸上。

3 结语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可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可卡因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两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38×103 L/mol (30℃)和6.19×103 L/mol (37℃)、结合位点数n为1、热力学参数ΔH、ΔS、ΔG分别为167.44KJ/mol、612.71J/mol・K、-18.21 KJ/mol(30℃)和-22.50 KJ/mol(37℃)。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热力学参数间的关系,可推断两者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从同步荧光光谱法可知:由于两者之间的反应,BSA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并推测可卡因和BSA的结合点位于色氨酸残基上。

参考文献:

[1]孙文平,卢延旭.可卡因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2004,20(11):1212-1214.

[2]夏瑞,马红霞.可卡因毒性研究.文章编号:1003-8507(2007)11-2091-03中图分类号:R996文献标识码: c.

[3]Kramer LD,Locke GE,Ogunyemi A,et al.CocaineCrelated seizures in adults[J].Am J Drug Alcohol Abuse,1990,16:307-317.

[4]胡艳军,刘义,侯安新.稀土杂多酸盐EuHSiMo10W2O40 ? 25H2O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4,62(16):1519-1523.

[5]梁彦秋,臧树良,赵雪.头孢他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J].光谱实验室.2009,26(6):1638-1642.

[6]崔艳,陈建秋,严拯宇.盐酸土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0,27(3):1064-1069.

[7]闫淑莲,樊媛洁,叶玲,等.咪唑斯汀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305-307.

[8]陶清,韩莉,徐金光 等.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拉曼光谱研[J].河南科学,2007,25(3):391-394.

[9]曹福悦,任凤莲,宋鸽 等.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J].分析化学室,2012,31(6):92-95.

[10]吴丽敏,张美玲,娄依依 等.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J].分析化学,2011,39(8):1223-1227.

[11]徐丽繁,王瑞玲,黄振钟 等.4-(4-三氟甲基)苯基-2,6-二(4-氨基苯基)吡啶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3,32(7):20-25.

[12]尚永辉,李华,孙家娟.荧光光谱法研究木犀草素、芹菜素或葛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47(2):186-190.

[13]YANG Manman,XI Xiaoli,YANG parison of Reasonableless of the Fluorescence Quenchrng and Enhancement Equ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J].Acta Chim Sin,2006,64(14):1437-1445(in Chinese).

[14]Lakow icz J R,W eberG. Quenchig of Proterin Fluorescence by Oxygen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Fluctuations in Proteins on the N anosecond Time Scale[J]. Biochemistry,1973,12(21):4171-4179.

[15]孙丽莉,陈宁生,夏雪文.噻嗪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11,27(2):223-226.

[16]刘永春,胡之德.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概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42-49.

篇5

【关键词】 腹膜透析;尿毒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

Abstract: [Objective]Verify the influence of PD on TC, TG and Alb.[Method]Measure the 3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PD treatment, compare their difference.[Result]Alb was markedly reduced, TG obviously rose.[Conclusion]Uraemia patients’ Alb was much lowered after dialysis, lipid rose; in clinic, indication evaluation shall be made for long PD, or made corresponding remedy.

Key words: PD; TC; TG; Alb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腹透液品种绝大多数以右旋葡萄糖为主要渗透剂。本文对34例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PD)病人透析前后相应的TC、TG、Alb作了检测与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9年来34例尿毒症患者PD病人,34例病人均符合尿毒症诊断标准。采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PD2透析液进行透析,每日交换4次透析液,每次2000ml,同时根据腹膜平衡试验及超滤情况作适当的浓度调整,治疗时间为12个月,选取治疗前后PD病人相应的空腹血清TC、TG、Alb检测数值作统计。平均年龄为(38±5)岁。男性20例,女性14例。其主要病发症,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激素,输白蛋白等特殊治疗用药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检测材料 检测仪器:日本岛津产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均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 治疗前后TC、TG、Alb变化情况,见表1。表1 患者治疗前后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值比较( x±s)透析前后比较:Alb P

2.2 结论 PD病人治疗一年来可引起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PD可一定程度上引起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升高,特别TG升高明显。

3 讨论

由于透析液是利用葡萄糖来排除多余水分,所以可能在透析时吸收了部分的葡萄糖,故易导致体内糖、脂肪的代谢紊乱,进而出现高血糖、高血脂等症,感染情况也易发生。PD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腹膜孔径等因素,弥散作用过程中透析液会带走少量白蛋白,一般腹膜透析病人一天的腹膜透析液蛋白质流失量为7.3g左右。透出液蛋白的丢失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炎性反应状态等因素呈正相关。[1]长期PD病人由于高脂、高糖、低蛋白因素会对心血管造成危害。有报导称终末期

肾脏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透析龄较长、血甘三酯水平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等呈正相关。[2]因此对这类年龄较高,体重偏高,有糖尿病,血脂过高,伴炎症等病人应用PD时要评估其适应性,密切关注,定期检测血清TC、TG、Alb等指标,以便临床作出相应的措施,如适当增加蛋白撮取量,控制血脂过高,以减少PD给病人带来的副作用,更好地提高生存质量。定期检测PD病人血清TC、TG、Alb等指标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体系,提高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ScFv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融合基因(ScFv637HSA)的蛋白表达质量.[方法]扩增ScFv637HSA融合基因,经酶切处理后,克隆至真核载体pPIC9K,线性化处理后,电穿孔入毕赤酵母GS115.[结果]经电泳观察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2.6kbp的融合蛋白ScFv637HSA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PIC9K基因片段.[结论]ScFv637HSA基因已准确地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基因组中.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抗体;融合基因;真核表达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a fusion gene of 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directed against acetylcholine receptor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ABSTRACT:OBJECTIVETo increas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of fusion gene of 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637)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by using eu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METHODSThe fusion gene (ScFv637HSA) was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o pPIC9K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vector pPIC9KScFv637HSA. The recombinant vector was linerized and transformed into Pichia Pastoris GS115 by electroporation.RESULTSThe sizes of the fusion gene and the pPIC9K were found to be approximately 2.6kbp and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which bears the fusion gene of ScFv637HSA, has been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Key words:myasthenia gravis;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fusion gene;eukaryotic expression

重症肌无力是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依赖细胞免疫及补体参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分别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上2个相邻的α亚单位结合后,通过加速乙酰胆碱受体发生抗原调变及激活补体,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出现肌无力和麻痹症状[1].由抗乙酰胆碱受体α亚单位主要免疫原区抗体制备的抗原结合片段或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与乙酰胆碱受体的主要免疫原区结合后,可特异性地封闭致病性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位点,从而对乙酰胆碱受体起到保护作用[2].本实验室曾制备了人源性抗乙酰胆碱受体主要免疫原区的单链抗体ScFv637[3],为了克服ScFv637半衰期短的缺点,又将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相连,构建了ScFv637HSA融合基因[4].为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质量,选择了真核表达系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与质粒 大肠杆菌DH5α由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院神经系神经免疫学实验室提供,质粒pPIC9K及毕赤酵母菌GS115由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章金刚教授惠赠.

1.1.2 试剂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naB Ⅰ,EcoR Ⅰ和T4DNA连接酶为美国NEB公司产品;SalⅠ为大连TAKARA公司产品;High Fidelity PCR System5Kb,氨苄青霉素及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Wizard Plus Minipreps/Midipreps DNA Purification System为美国Promega公司产品;TAKARA DNA ATailing Kit,TAKARA DNA Ligation Kit和pMD18T Simple Vector均为大连TAKARA公司产品.

1.1.3 引物合成 根据原核表达载体pHEN2ScFv637HSA[4]中ScFv637前10位氨基酸序列设计5′引物,再根据cmyc后10位氨基酸互补核苷酸序列设计3′引物,VH 5′引物为GACTTACGTAGAGGTGCAGCTGCTGGAG,cmyc 3′引物为CGGAATTCATTCAGATCCTCTTCTGAGATG,其中画线部分分别引入了SnaBⅠ和EcoRⅠ限制性酶切位点,引物由大连TAKARA公司合成.

1.2 方法

1.2.1 PCR扩增ScFv637HSA基因 在50μL反应体系中依次加入无菌去离子水37.5μL,20×PCR反应缓冲液(氯化镁Free)2.5μL,氯化镁3μL,4×dNTP1μL,VH 5′引物(10μmol/L)1.5μL,cmyc3′引物(10μmol/L)1.5μL,模板DNA(pHEN2ScFv637HSA, 0.57g/L)1μL,Taq DNA 聚合酶1μL (1U),Pfu DNA聚合酶1μL(1U).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5℃退火1min,72℃延伸4min,共进行30次循环,其后72℃延伸5min.取5μL反应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1.2.2 PCR产物加“A”处理及TA克隆 按Wizard PCR Preps DNA Purification System试剂盒说明书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按TAKARA DNA ATailing Kit说明书对产物进行加“A”处理,按照TAKARA DNA Ligation Kit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得到ScFv637HSAT Vector.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扩增后测定序列,证实其结果准确.

1.2.3 ScFv637HSA与pPIC9K连接 采用SnaBⅠ和EcoRⅠ对ScFv637HSAT Vector和pPIC9K进行双酶切,回收酶切产物切胶,用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并将连接后的pPIC9KScFv637HSA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进行克隆.

1.2.4 重组载体的酵母转化 制备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及用于电转化的DNA样品,转化条件为:电压为1.5kV,电容为25μF,电阻为200Ω,转化时间随DNA样品的不同而变化,并由仪器自动给出,通常在3.5~4.0ms范围内.电转后行单菌落PCR筛选阳性转化子.

2 结果

将目的基因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后,应用扩增目的片段时使用的引物进行PCR筛菌.电泳结果可发现,GS115(pPIC9KScFv637HSA)扩增出相对分子质量为2.6kbp的目的条带,表明pPIC9KScFv637HSA已准确整合到GS115菌株染色体中(Fig1).

3 讨论

在PCR扩增过程中,除了使用Taq DNA聚合酶以外,还应用了Pfu DNA聚合酶,该酶具有3′5′外切校正活性,可提高PCR反应的保真性.Taq DNA聚合酶催化形成产物的3′末端通常有1个非模板依赖的dA[5],T载体的末端有1个悬挂的dT,刚好可与PCR产物末端的dA配对.但使用了Pfu DNA聚合酶后,该酶会将PCR产物3′末端的“A”切除,故在TA克隆前要先对PCR产物进行末端加“A”处理.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表达载体不含酵母复制起始点,导入酵母体内的重组表达载体只有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外源基因才可稳定存在,外源蛋白稳定表达,整合的转化子一旦形成就非常稳定.转化后的重组表达载体若未能整合到染色体上,而以游离的附加体形式存在,这种转化子就不稳定,重组载体极易丢失.因此重组载体必须整合入酵母基因组DNA中才能实现外源基因的稳定及高表达.Wetterholm等[6]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后蛋白得率为0.5~1.0mg/L,为了得到高表达的蛋白,本实验选择了该系统.毕赤酵母的转化常使用原生质球法和电穿孔法,二者转化率均较高,一般可得到高拷贝重组,其转化效率均可达到105/μg,但原生质球法操作繁琐费时,而电穿孔法简便、快速及高效,是目前效率较高的DNA转化方法.制备用于电转化的GS115感受态细胞时,其OD600应控制1.3~1.5间,让细胞至少完成2次分裂,在细胞的第3,4次分裂期间转化效率较高且相对恒定.从酵母菌落获取模板进行PCR是快速可行的分析酵母基因组的方法[7],而用酸洗玻璃珠通过物理机械作用破坏细胞,使核酸释放,再用经典的核酸纯化方法即酚氯仿抽提及乙醇沉淀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提取效果.此种方法制备模板行PCR时,结果受模板浓度的影响小,实验结果较稳定.本实验用PCR方法扩增了融合蛋白ScFv637HSA基因,克隆到中间载体后,经过酶切及连接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9K,提高了外源基因的表达质量,为后续的蛋白功能检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Engel AG, Lambert EH, Howard FM, et al..Immune complexs (IgG and C3) at the motor endplate in myasthenia gravis: ultrastructural and light microscopic localization and electrophysiologic correlations[J].Mayo Clin Proc,1977,52(5):267.

[2] Papanastasiou D, Poulas K, Kokla A, et al..Prevention of passively transferred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 by Fab fragments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the main immunogenic regio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J].Neuro Immunol,2000,104:124.

[3] Meng F, Stassen MH, Schillberg S, et al..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 derived from thymus of a patient with myasthenia gravis[J].Autoimmunity,2002,35(2):125.

[4] 范华英,孟繁平,齐栋,等.抗人乙酰胆碱受体scFv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22(4):507.

[5] Clark JM.Novel nontemplated nucleotide addition reactions catalyzed by prokaryotic and eukaryotic DNA polymerases[J].Nucleic Acids Res,1998,16:9677.

[6] Wetterholm A, Molina DM, Nordlund P, et al..Highlevel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recombinant rat leukotriene C4 synthase from the yeast[J].Pichia pastoris. Protein Expr Purif,2008,3:23. [Epub ahead of print]

篇7

[关键词] 肝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094-02

血清白蛋白(ALb)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和代谢功能,但多在病情较重时才发生变化,并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1]。而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是由肝脏细胞合成、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肝脏蛋白质合成的敏感指标,它比白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它的血清浓度明显受营养状况及肝功能改变的影响[2,3]。有30%患者白蛋白正常而前白蛋白降低,多数肝病患者前白蛋白均降低50%以上。为了探讨其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我科检测了240例肝病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240例已经确诊的肝病患者,其中,男性170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34.8岁。其中,急性肝炎80例,慢性肝炎66例,肝硬化39例,肝癌30例,重症肝炎25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为健康献血员,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5.2岁。清晨空腹采血,分离血清后于当天检测。

1.2材料和仪器

东芝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A试剂盒购自中科院北京生物研究所。

1.3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正常参考值为200~400 mg/L。

1.4统计学方法

血清PA在各型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以及各型肝病组的差异比较均采用t检验。

2结果

见表1。

前白蛋白在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与肝硬化、急性肝炎与肝癌、急性肝炎与重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肝炎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肝脏是机体蛋白合成的主要场所,各种肝病均可影响蛋白质合成功能,引起多种血清蛋白浓度变化。前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快速转运蛋白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甲状腺素,也参与维生素A及去甲肾上腺素的转运。由于血清前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其分子量为54 000万,生物半衰期约为1.9 d,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前方,多数肝病患者于白蛋白改变之前,PA下降50%以下,较ALT和ALb敏感[4]。ALb的半衰期长达17~23 d,当肝功能受损较轻时,ALb的变化较迟缓,不能灵敏地揭示肝脏的受损情况。而PA由于血清含量少,体内转化率高的特点,其在肝内合成降低后,可迅速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其含量较低,表明它与肝脏实质性损害程度呈负相关,同时在反映急性病变方面也比ALb敏感。因此,血清前白蛋白的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反映肝脏损害的实际情况,并可作为肝病患者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次观察肝病病例中,各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其前白蛋白水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急性肝炎时因肝细胞损伤以水肿为主,损伤数量及程度较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轻,故前白蛋白水平仅略低于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以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甚至桥接坏死为主,PAB下降较急性肝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参考文献]

[1]梁扩寰.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93.

[2]王宝恩,张定凤.现代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4-196.

[3]宋润花.338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3,12(4):276.

[4]朱明德.现代临床生物化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18.

[5]陆卫英,孙莲娜.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1):32-33.

[6]徐勉忠.实验诊断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21.

[7]漆德芳.肝硬化[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8.

[8]林益振.多指标评估肝脏储备功能[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3):113-115.

篇8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对于临床肝病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14例肝病患者和98例正常标本,分别检测其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PA水平,并且比较这三者在肝病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别,还比较血清PA水平在肝病组中的差别。结果:肝病组和对照组中的三项对比发现,肝病组的血清PA水平变化具备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血清前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

Detection 214 Cases Of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Analysis Of Serum Prealbumin

Huang Shengjin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rum prealbumin (PA) test for the detection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liver disease. Methods 214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and 98 normal samples were measured in serum albumin (ALB),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serum PA levels, and compare these three control groups in the hepatitis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 but also the level of serum PA group differences in liver disease. Liver dise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the three comparison, the liver disease with serum P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 (P

【Keywords】serum alanineaminotransferase prealbumin serum albumin

【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67-02

血清前白蛋白(PA)指的是肝脏合成的急性时加以反应的蛋白,其色氨酸含量较大,而分子量是54980的一种蛋白质,并且电泳速度较快,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短(只有1.9天),当肝实质细胞在受到损害之时,其制造会变少,并且变少的功能程度和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基本一致。所以,当出现肝病之时,能发现其血清含量明显减少,真实反映出肝脏的功能。血清PA检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等都是要比其余的常用肝功能试验要高,这对肝脏方面疾病的诊治与愈后判断等方面的临床价值高[1]。为了更好研究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肝脏病中的临床使用情况,本论文主要是对214例肝病患者和98例正常标本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进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所有肝病患者都是我院住院和门诊中已经确诊的患者,其中男性为61例,女性为46例,年龄22~68岁,其中急性肝炎患者41例,肝硬化59例,慢性肝炎患者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其余肝病(比如肝囊肿等)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都是来自门诊体检人员,其中男性50例,女性48例,年龄为19~67岁,没有肝病史。

1.2 方法:ALT测定使用的方法是速率法。ALB测定使用的方法是溴甲酚绿法。PA测定使用的方法是透射免疫分析法。全部仪器都是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全部数据都使用均数±标准差(x±s)来进行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的是t检验。以 P

2 结果

2.1 肝病组与对照组的ALT、ALB、PA水平比较见表1可知PA水平变化具备统计学意义(P

表1 肝病组与对照组 ALT、ALB、PA水平比较(x±s)

2.2 各肝病组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比较

肝病组内肝硬化组PA水平下降尤为显著,其他按照次序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其余肝病组(比如脂肪肝等)。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和别的组相比较来说,其都P

表2 各肝病组 PA水平比较

3讨论

肝脏作为合成有机蛋白的重要场所,其同时也是蛋白质进行代谢的器官。在蛋白质中除了和免疫功能相关的γ球蛋白之外,全部的蛋白都是由肝脏来加以合成的。血清前白蛋白(PA)是加快干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加速运转蛋白之一,而血清前白蛋白(PA)其主要功能是转运甲状腺素与维生素A,并且具备胸腺激素的活性,能通过加快淋巴细胞成熟来增强人体免疫力。血清前白蛋白(PA)在发生电泳分离之时,其能显示在白蛋白前面,所以被命名为是前白蛋白。PA和ALB在变化的机理方面相似,都和蛋白质代谢有一定关系。肝病都能影响到机体蛋白合成力,产生多种血清蛋白浓度上的改变 [2]。肝脏功能受到损伤,其表现为白蛋白降低;PA半衰期为1.9 d,血浆白蛋白的半衰期则为15~19 d。由于PA半衰期短,在肝脏发生急性病变的过程中其ALB可以更早的反映肝脏损害程度。

血清酶水平一般都是当作肝病诊治的参考,然而其对干细胞反映肝脏损害程度方面还是不准确,所以,使用PA检测能更为准确的反映肝病在早期蛋白质合成上的障碍,这是肝功能损害的指标。相关学者对多种乙型肝炎患者的PA水平进行了研究,并且和对照组进行了充分的比较,其研究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的PA浓度都不同程度的下降,除了慢性肝炎较轻之外,和对照组相比较,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尤其是以肝硬化组最为显著[3]。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A水平和对照组相比起下降比较明显,并且其变化的整体趋势和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等在延长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但是在那些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患者当中其PA出现的异常率要远远高于PT异常率,但是和ALT的异常率相比却低,灵敏度不如血清ALT[4]。经过相关的研究证明,PA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损害上要比ALT更加敏感,能反映出肝功能减退度与治疗效果,和凝血酶原时间一起判断病情程度方面和愈后效果较好。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分级中的各个组的PA下降明显,并且按照A级、B级、C级分组时,其PA差异都比较显著,能提示血清PA是为肝硬化分级诊断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当出现PA

Yasmin等学者经过研究表明,急性肝炎患者的PA出现显著下降之时,可以认定对血清PA检测,并将其当作是急性肝细胞损害检测的重要指标,这与本论文中资料显示一致。另外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急性肝炎患者愈后较好的话,那么肝功能的恢复将会较快,PA也能上升至正常水平,但ALB在变化方面却比较缓慢,所以血清前白蛋白是反映急性肝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6]。从前对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清PA报告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对本组测定之后的研究结果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PA值和代偿期相比要低一半,失代偿期血清PA

在本文观察的全部病例中,和对照组相对照,肝病组ALT水平变化方面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A水平变化的统计学意义显著(P

参考文献

[1] 朱明德. 现代临床生物化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18.

[2] 陆卫英, 孙莲娜.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5, 21(1):32-33.

[3] 粱扩寰. 肝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93.

[4] Chien RN,Liaw YF,Chen TC,et al.Efficacy of thymosin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a random ized controlled[J],1998,27(50):1383-1387.

[5] Kanda Y.the am into acid sequence af human.P mlibem in[J].J Biol chem,1974,249(20):6795.

[6] Yasmin MY,Aziz B,Nazim M,et al.Prealbumin rather then albumin is a more sensitive indicator of acute liver disease[J].Malays J Pathol,1993(2):147.

[7] Hutchinson DK. Serum prealbumin as an index of liver function in human hepatobiliarydisease clin chem Acta,1981;114:69

篇9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诊断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4年1月48例确诊为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bAlc和GSP水平、HbAlc和GSP异常人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bAlc和GS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HbAl和GSP异常人数所占比例(85.42%、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0%、48.00%)(P<0.05)。结论 检测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HbAlc和GSP水平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关键词 ]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妊娠糖尿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01-02

[作者简介] 胡文静(1971-),女,江苏徐州人,本科,主管检验师,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主修免疫学。

妊娠糖尿病(GDM)在妊娠妇女中约占4%[1]。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新生儿畸形率可达4%~12.9%[2]。该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虽然空腹血糖大多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严重危害着胎儿的健康。第三届国际糖尿病会议及美国糖尿病协会均建议,非糖尿病孕妇可做50 g葡萄糖负荷实验(GCT),对于经过GCT实验发现异常者,要做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以便及早诊断GDM。但由于GCT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难以广泛应用。近年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逐渐应用于临床妊娠糖尿病的诊断。该文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月在该院进行产检的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HbAlc与GSP在GDM筛查中的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0年5月—2014年1月来进行产检的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确诊为GDM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6.4±5.2)岁,平均孕周(23.7±1.3)周;50名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7.1±5.4)岁,平均孕周(24.6±1.5)周。GDM临床诊断依据为[3]:超过2次空腹血糖≥5.8 mmol/L;或者75gOGGT4项值中至少二项达到或大于标准为GDM(空腹≥5.8 mmol/L、l h≥10.6 mmol/L、2 h≥9.2 mmol/L、3 h≥8.1 mmol/L)。两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HbA1c测定, 由罗氏公司生产,并用溶血剂使抗凝的全血溶血后测定释放的血红蛋白(Hb)转化而成的具有特征吸收光谱的其衍生物, 用所得的HbA1c和Hb数值计算得HbA1c%。采用定量检测GSP试剂盒(格雷普GlyPro)测定GSP,测定仪器为Bayer ADV IA 1650。采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比较两组血清HbAlc和GSP水平、HbAlc及GSP异常率。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HbAlc和GSP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HbAlc和GS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27.73,P<0.05)。见表1。

2.2 两组HbAlc、GSP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HbAlc、GS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17.38,P<0.05)。见表2。

3 讨论

GDM对母婴均有较大的危害,妊高症发病率是普通孕妇的4~8倍,孕妇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对胎盘血供十分不利[4]。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妊娠糖尿病十分重要。GDM病程复杂,临床症状及体征隐匿,容易误诊和漏诊[5]。最常用的检查糖尿病指标是空腹血糖定量、尿糖及餐后2 h血糖,但都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轻易的将血糖作为诊断疾病的绝对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比较缓慢且不可逆,无酶的参与,存在于细胞整个生命期,含量与多种因素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的成分是HbAlc,可以通过检测HbAlc来反映测定前6~10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体内HbAlc水平与GDM的发病率有密切的关系[6]。HbAlc检测准确性高、特异性高、操作方便,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并用于GDM的筛查和早期诊断[7-8]。GSP是血液中葡萄糖通过与白蛋白、其他蛋白质分子N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而形成的酮胺键糖化蛋白,GSP能够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干扰。该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HbAlc和GSP水平分别为(9.34±2.32)%、(362.75±22.51)μmol/L,HbAlc和GSP异常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1例(85.42%)、42例(8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张俊丽[9]研究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观察组血清HbAlc和GSP水平分别为(9.87±0.21)%、(386.00±19.5)μmol/L,HbAlc和GSP异常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68例(87.18%)、65例(83.33%),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刘婷芝等[10]将441例孕妇根据血糖检测情况分为娠糖尿病组,糖耐量受损组,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三组GSP、HbAlc、CRP血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P灵敏度82.5%,好于HbAlc的73.4%,HbAlc相对特异度较好,阳性预测值较高,表明GSP、HbAlc、CRP对诊断妊娠糖尿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Yuka等[11]主张在早孕期可以筛查GDM,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检测体内HbAlc与GSP水平可以早期发现GDM,还可以用于围产期的监护,对预防畸形儿、巨大儿、死胎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等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1] 华红.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8):132.

[2] 余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5):3152-3153.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

[4] 李茜晖,张学真,翁廷松.159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J].广州医药,2010,41(4):31-32.

[5] Xiaohong LI,Xiufang LU.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C- reactive protein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2007(6):382.

[6] 林国新,李素梅,陈金星,等.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9):647-649.

[7] 毕小云,李千音,张莉萍.妊娠糖尿病的糖脂代谢改变特征[J].重庆医学,2012,41(34):3597-3600.

[8] 王生兰.妊娠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649-4650.

[9] 张俊丽.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91-1692.

[10] 刘婷芝,成小英,王陆荣.GSP、HbAlc、CRP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增刊1):56-58.

篇10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血清蛋白电泳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hepatic fibrosis and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for hepatic diseases

TIAN Yongfang,PANG Xiuhui,GUO Shuli,et al.Clinical Laboratory,People’s Hospital of Xin Jiang,Urumqi,Xin Jiang 8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hepatic fibrosis,total protein,albumin,and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for hepatic diseases.Methods A total of 420 hepatitis Bpatients(220 cases were Han,200 cases were Uygur)were divided into acute hepatitis group 79 cases,chronic hepatitis group 164 cases,severe hepatitis group 81 cases,cirrhosis group 96 cases according to diagnosis as the test groups,100 healthy subjects(50 cases were Han,50 cases were Uygur)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Hyaluronic acid(HA),Laminin(LN),Procollagen type Ⅲ(PC Ⅲ),Ⅳ collagen(ⅣC)were detected by radio immunity analysis method,Serum levels of TP,ALB and the A/G ratio were detected b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was analyzed by Hydrasys Sebia electrophoresis system.Results The hepatic fibrosis of the test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nd the level of HA,LN,PC Ⅲ,ⅣC of severe hepatitis group and cirrhos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cute hepatitis group(P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hepatic fibrosis,TP,ALB and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hepatic fibrosis.It is helpful formonitoring and treating hepatitis B.

【Key words】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肝脏纤维化是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中间过程,故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预防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或活动度最可靠的方法是肝组织活检,但其属于创伤性检查并有一定风险,临床上难以广泛的重复开展,故加强对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检测汉族维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含量,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和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以探讨上述指标联合应用对肝病进展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420例,其中汉族男125例、女95例,年龄31~49岁,平均42.5岁,维族男108例、女92例,年龄28~52岁,平均46岁。根据诊断将患者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另外,按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原则选择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其中汉族男35例、女15例,维族男28例、女22例,年龄20~45岁,平均43岁,作为对照组。各组的年龄、性别、民族构成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剔除标准:有甲肝病毒(HAV)、丙肝病毒(HCV)、戊肝病毒(HEV)感染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损害等。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在受检者知情同意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当日无法测定的标本及时分离血清,20℃保存,1周内测定。

1.2.2 肝脏纤维化指标的测定 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仪器为MPC1型微孔板单光子计数仪,每周测定一次,试剂盒由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使用说明操作。

1.2.3 总蛋白、白蛋白的检测 总蛋白采用双缩脲法,白蛋白采用溴酚绿法在罗氏Modular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

1.2.4 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利用法国Sebia Hydrasys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及原装配套试剂盒进行测定。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P

2 结果

2.1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各组乙肝患者的HA、LN、PCⅢ、ⅣC平均值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 。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的HA、LN、PCⅢ、ⅣC平均值较急性肝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TP、ALB的改变 各实验组患者ALB水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但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TP、AL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的TP、ALB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血清蛋白电泳的改变 各实验组患者除α2结果较正常对照组低外,α1、β、γ平均值均较对照组均有所升高。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的β、γ平均值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纤维化指肝脏内弥漫性过量的细胞外基质尤其胶原的过量沉积,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由纤维化导致肝硬化[2]。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程是肝细胞反复受损、细胞外间质逐渐增加的过程。间质主要包括胶原蛋白(Ⅰ、Ⅲ、Ⅴ和Ⅳ型)、非胶原蛋白(如层粘连蛋白等)和蛋白聚糖(如血清透明质酸等),以上成分由肝间质和肝实质细胞合成且受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间质各组分中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是目前公认的肝纤维化标志物[3]。

本研究在排除相关性疾病的情况下,探讨维族汉族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变化,结果显示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的平均值较急性肝炎组明显升高(P

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器官,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减退,ALB,α1、α2、β球蛋白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升高,血清总蛋白可无变化。血清蛋白电泳可直观地反映各种蛋白的百分比。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我们通过检测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发现,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所减低,但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且白球比值倒置,表明肝实质细胞已严重受损。该结果与张占卿等[5]的研究相符。Kashiwabara 等[6]认为在肝损害时可使白蛋白的合成、细胞内运输和释放发生障碍,引起血清内白蛋白减少,其减少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可将白蛋白浓度改变作为肝病严重程度判断的依据,提示白蛋白的变化可能是最灵敏的指标。

健康人血清蛋白电泳扫描图分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5 个区带,其中为血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4 种蛋白质由肝脏合成,γ球蛋白主要是免疫球蛋白,由单核-吞噬系统合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乙肝患者α1-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比对照组均有所增加。而作为副急性时相蛋白的α2-球蛋白,则有所降低。本研究与李自微[7]等的研究一致。该结果表明随着肝脏严重程度的增加,部分肝细胞变性坏死,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从而主要由IgG、IgA、IgM、IgD、IgE 免疫球蛋白组成的γ区带明显增加,因而在肝硬化患者出现了典型的β-γ桥。

本文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提高,患者血清中HA、LN、PC Ⅲ、Ⅳ-C 的含量亦增加。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等)和降解(透明质酸等)的主要器官,提示临床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TP、ALB量及血清蛋白电泳分析以明确其合成功能,通过检测患者血清HA等含量以明确其代谢功能。从而,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的进程,并对乙肝患者纤维化状况进行诊断、辅助诊断以及分析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为临床肝纤维化监测提供非创伤性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 Hayasaka A,Saisho H.Serum markers as tools to monitor liver fibrosis.Digestion.1998,59:381.

[3] 欧晓娟,王晓明,王宝恩,等.再评价血清学指标诊断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附83例肝穿病例.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6):413-415.

[4] 张凡,邓林,王波.腺苷脱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3):367-368.

[5] 张占卿,陆伟,崔晨蓉.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诊断意义.实用医学杂志,2009,25(3):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