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范文
时间:2023-03-19 06:1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丙种球蛋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59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c)-101-01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6~18个月婴幼儿。近2年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7月~2006年7月共收治川崎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7个月~2.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的诊断标准,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为2002年7月~2004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6个月~2岁,诊断亦符合MCLS研究委员会的标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①阿司匹林每天30~50 ml/kg,热退后减为每天3~5 ml/kg,持续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有冠状动脉扩张者加用Vit E每天20~30 ml/kg;潘生丁每天3~5 ml/kg,用至冠状动脉内径<3 mm;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0.5 ml/kg,15 d为1个疗程。②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抗生素用于继发感染。治疗组的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每天400 mg/kg,连用5 d,于发病5~6 d应用最好。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2.2 合并症、死亡率发生情况
治疗组有冠状动脉扩张1例(占10);无1例死亡。对照组有冠状动脉扩张2例,冠状动脉瘤1例,心肌炎1例(占33%);死亡2例。
3 讨论
既往认为本病病因可能与感染及免疫反应有关,对抗生素治疗无效[1] 。近年研究发现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明显变化,CD4+增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增高;由于淋巴因子分泌增多,促进B细胞分泌多种免疫球蛋白,因此血清中IgM、IgG等增高,即克隆B细胞活化。还发现血液循环中免疫复合物IC以及IgM-IC增高,而IgM-IC可促使巨噬细胞释放一种炎症因子(Cytokine),致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血管内皮损伤;由于活化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其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6(IL-6)亦增高,而NAF-α不仅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且抑制蛋白C活化途径,加强了血栓形成的机制。另外,IL-6活性增加与肝脏产生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计数增高有关。血小板增高合成的血栓素A(TXA2)亦随之增高,而TXA2有强烈的缩血管和诱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因此本病的冠状动脉瘤及血栓形成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2]。综上所述,本病病因与免疫反应相关,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机制是:①抑制内源性致热源并中和毒素;②提供高浓度特异性抗体;③丙种球蛋白和网状内皮细胞的Fc结合,减少免疫复合物作用;④抑制B细胞多克隆化,进而抑制抗体生成,同时还抑制B细胞活化,使淋巴因子减少。阿司匹林虽被认为其抗炎及抗凝作用对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及防止动脉内血栓形成有肯定疗效,然而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仍有20%~30%病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使病程明显缩短,且能减少冠状动脉病变,降低死亡率,故两药合用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棠,瑞萍,亚美.实用儿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82.
篇2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病人,其中男7例,女5例;11个月1例,1岁~5岁11例,临床特点:患儿入院时均有高热,11例有双眼球结膜充血、口腔咽部黏膜充血、唇红、干燥有皲裂、淋巴结肿大。6例全身遍布荨麻疹样皮疹,4例可见指趾端肿胀,2例心脏彩超显示有冠状动脉病变。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经及时诊断,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2g/kg/d,连用2天,同时服用阿斯匹林50~100kg/d,36~48h后热退,改为5~10mg/kg,维持至症状消失。除1例好转出院外,其余康复出院。
3 护理
3.1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过高对机体有一定损害,为此定时测温、密切观察十分重要。每4h测温一次,体温超过38.5℃进行物理降温,给予头部冷敷,鼓励患儿多饮水,对出汗较多者及时擦汗,更换内衣裤,保持皮肤干燥,以免受凉。给患儿以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为20~22℃,湿度为50~60%,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天开窗2次,每次1小时以上。
3.2 口腔粘膜的观察与护理
患儿都有口腔咽部粘膜充血、口唇皲裂、伴有口腔粘膜糜烂、舌面小溃疡。使用3%硼酸溶液每日轻洗口腔二次,操作时注意不使发生出血和疼痛、以免患儿恐惧、拒绝护理。同时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糜烂、溃疡及其演变情况。另外在进食前后帮助患儿饮用少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促使创面愈合。口唇皲裂用消毒石蜡油涂布、防止皲裂引起出血和疼痛。
3.3 皮肤的观察与护理
部分患儿全身散发红色斑丘疹、均无痒感、且不形成疱疹及结痂,在一周内都自行消退、应用抗生素和阿斯匹林后,也未见有药疹。部分患儿指或趾端有红肿,红肿消退开始见片状膜样脱屑,在出现脱屑时,反复告诫患儿及其家属不要人为撕拉,损伤皮肤的完整性,应让受损皮肤自行脱落。并告诉家属病期1~3个月内还可能发生脱发,出院后注意头部清洁,定时洗头,防止头皮损伤。有眼结膜充血的患儿,做好眼部清洁,按医嘱滴眼药水预防眼结膜感染。
3.4 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3.4.1 口服阿斯匹林的护理
①阿斯匹林作为川畸病的主要用药,应按时、按量给药,以保证药物的足量。②阿斯匹林对胃肠道的反应大,可引起恶心、呕吐,长期服用可诱发溃疡病甚至出血,因此,服用阿斯匹林宜采用饭后服药,将阿斯匹林溶解于少量温开水中饮服,以减少药物对胃肠粘膜的刺激。
3.4.2 静滴丙种球蛋白的护理
①丙种球蛋白为血清制品,容易被污染,在输注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在输注前先用0.9%氯化钠排除输液管中的空气,输毕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滴注,以免药液的浪费。②开始滴速宜慢10滴/min,密切观察15min后无不良反应方可快速滴注,但最快速度不宜超过60滴/min。③输注过程中应经常巡视,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热、皮疹等)[2]。
3.5 饮食护理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粘膜充血糜烂,均影响食欲,甚至不肯进食,为保证机体需要,要了解患儿平时的饮食习惯以及特别喜爱的食品,将其烹调成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盐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温凉,不会自己进食的患儿给予耐心的喂食。尚未断奶的患儿,则要求其母亲多进营养丰富的食品,特别要增加每天所进的液体量(肉汤、鸡汤、鱼汤等),以求增加奶量和提高奶的质量。
3.6 心脏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入院后密切监测患儿心率、心律,每4小时听诊心率1次。发现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脏杂音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做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抽血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动态监测及其他血液动力学监测, 以明确病情。
3.7 健康指导
向家属做宣教工作,解释本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注意事项及本病的发展过程,让家长对本病有一定的认识,以消除家长的紧张、焦虑心理。让患儿卧床休息,配合治疗。出院后遵照医嘱坚持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特别强调按期来院复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出诊性的小儿疾病,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炎,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出现硬性水肿症状、冠状动脉病变、口腔黏膜充血、颈部出现非化脓性的淋巴结肿大症状和多形性红斑等,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病变。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明显缩短患儿病程,降低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1]我院对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为3.1±0.5岁;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9±0.4岁。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静脉注射400mg/(kg・d)丙种球蛋白,连续注射5天;观察组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g/kg。两组患儿均给予一定的阿司匹林进行辅助治疗,并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阿司匹林使用剂量。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患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情况,并用心电图和超声进行随访检查,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3例,占15%,对照组患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4例,占20%,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1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5%,对照组2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10%,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被成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出诊性的小儿疾病,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炎,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是发生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出现硬性水肿症状、冠状动脉病变、口腔黏膜充血、颈部出现非化脓性的淋巴结肿大症状和多形性红斑等。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会出现异常现象,从而致使人体冠状动脉发生炎性病变,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病变。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对川崎病的治疗越来越重视。[2]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脏血管系统侵犯,急性期会引发多种合并症,如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导致患者出现心脏衰竭或者心律不整的现象。患儿在发病大约10天后,可能会产生冠状动脉瘤,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瘤破裂或者急性心肌梗塞。都会出现猝死现象。患儿发病6―8周后,会出现心肌梗塞现象。疾病发作两星期后,会出现胆囊水肿症状,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在小儿川崎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传染性肝炎,联用抗生素后,可有效提高对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的临床治疗疗效,是小儿川崎病的治疗过程中,一项主要的药物治疗方式。首先,丙种球蛋白可实现对血液中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和单核细胞中的受体进行封闭,对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进行阻断,减少火花T细胞分泌淋巴,可抑制抗议的产生,以减少内细胞中的抗体,激活受体途径后,实现对血管损害的防治,具有较好效果。
根据上述,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主要的作用是:可有效抑制抗体的产生,减少针对内皮细胞的抗体,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和封闭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实现对受体之间免疫反应的阻断。激活受体途径后,可有效避免对血管造成损伤。应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具有不同程度的临床治疗效果。[3]将我院4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单剂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3例,占15%,对照组患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4例,占20%,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结膜充血恢复时间和口腔改变恢复时间,证明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黎建云.小儿川崎病5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10(7):167―168.
篇4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重症腺病毒肺炎;小儿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22-01
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不仅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还可导致肺炎。因婴儿生后保留母体的腺病毒抗体,故出生后3月内感染腺病毒肺炎的可能很小,但7月~2岁为感染的高峰期,小儿一旦感染腺病毒肺炎,病情十分严重。腺病毒潜伏期3~8天,临床表现为39℃以上的高热,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及口唇指甲青紫,腹泻、呕吐,严重时有半昏迷及惊厥,腺病毒肺炎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是医生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既往研究[1]指出丙种球蛋白可治疗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预防传染性肝炎,麻疹等感染性疾病,有学者[2]发现丙种球蛋白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后,可提高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为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40例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儿科病房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共计100例诊断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13.8±3.9)月,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12.9±2.5)岁,其中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入院后,病情程度采用小儿急诊医学第3 版危重评分,非危重为:>80分;危重为71~80;极危重为≤70分。 研究组和对照组病情评分分别为:76.5±12.7分、75.9±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抗病毒和(或)抗生素治疗,鼻导管吸氧、病情严重时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症治疗,如退热、解痉平喘、保护脏器功能;研究组使用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不使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使用方法:入院开始起400 mg/(kg・d),每日1次,连续使用5天。生产厂家: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23028。
1.3 评价方法
1.3.1 病情比较
1.3.2 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期间并发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为胸腔积液、肺不张、心肌炎和中毒性脑病。
1.3.3 治疗疗效比较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胸片分为[4]:①痊愈:无发热、咳嗽、肺部音消失,胸片提示病灶消失;②好转:无发热,咳嗽明显减轻,音减少,胸片病灶明显吸收;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无改善。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 ±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以P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和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和治疗疗效分别为(4.3±0.9天、20%、100%)、(5.1±1.3天、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5.6、7.1、5.4,P
3 讨论
腺病毒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因为小儿免疫力器官不成熟,抵抗力低下,一旦发生重症腺病毒肺炎易发生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腺病毒感染后易导致并发症,肺内并发症有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外并发症有脑炎、心肌炎、肝损。疾病愈合后小儿有20%左右遗留后遗症,如支扩、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因此在治疗腺病毒肺炎时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目前腺病毒肺炎的治疗暂无统一治疗方案。临床治疗主要以:以抗病毒药物治疗腺病毒肺炎,继发有细菌感染则需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氯丙嗪、异丙嗪等镇静、解痉。心力衰竭时加用洋地黄剂,支持对症治疗,如吸氧,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糖皮质激素改善中毒症状[7]。危重者行机械辅助通气。
我们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病情评分分别为:76.5±12.7分、75.9±1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研究认为2组具有可比性。而研究组经过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后,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使用丙种球蛋白配合抗病毒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不仅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秀云,江载芳. 腺病毒肺炎 12 例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分析 [J]. 临床儿科杂志,2007, 2(56):454-456.
篇5
【关键词】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Burton酪氨酸激酶(BTK);诊断;治疗
【Abstract】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XLA)belongstothe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PID),whichcallsBrutondisease.Recently,itcannotgenerateimmuneglobulin,becauseofthemutationoftheBruton’sagammaglobulinemiatyrosinekinase(BTK)gene,whichleadstodevelopmentaldisorderoftheBcell.Thisarticlereviewsthegeneticcharacters,mutationanalysis,molecularpathogenicmechanismandtherapyoftheBKTgene.
【Keywords】XLA;BTK;diagnosis;therapy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XLA),又称Brut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最早发现的人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PID)之一,Bruton(1952年)首次报道。患者临床上以反复细菌感染为特征,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明显降低或缺乏,对抗原刺激不能产生抗体应答,血循环中B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结及淋巴组织缺乏生发中心和淋巴滤泡,骨髓中无浆细胞,但前B淋巴细胞数量正常,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正常。典型病例为出生后半年左右开始反复化脓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或嗜血流感杆菌)或迟至幼年发病,患者体内缺少成熟B细胞,基本上不能自主产生免疫球蛋白,必须依靠免疫替代疗法维持体液免疫水平。该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危及患者生命。80%~90%[1]临床诊断病例可检出相关致病基因BTK发生突变,而其他10%~20%[1]的病人存在其他问题,有研究显示常染色体编码Igφ[2,3]、μHC[4]和LC的基因存在突变。
1BTK的遗传学特性大多数PID的遗传形式已经明确,几乎均为单基因遗传,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次为X连锁隐性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数情况男性发病,女性携带,但也有男性携带者不发病的报道。60%的PID突变基因的DNA序列已被克隆,突变位点(包括突变基因定位的染色体节段和基因位点)和突变形式(单个核苷酸缺失、替代、插入、移码突变、无义或错义突变等)也已确定[5]。在WHOPID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有关疾病基因库,记录登记全球范围的PID基因突变及其类型。多基因遗传性PID的确定较困难,至今尚无确切的报道。
1.1BTK的蛋白结构BTK蛋白为B细胞信号传递系统中的重要蛋白,属于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Tec家族的一员,该家族的成员还包括TEC、ITK/TSK/EMT和BMX。Tec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包括5个不同的结构区段(见图1),从N末端起为PH(pleckstrinhomology;PH)段,约有120个氨基酸,TH(Techomology;TH)段约有60~80个氨基酸SH3(Srchomology3;SH3)段约有60个氨基酸,SH2段约100个氨基酸,激酶催化段约280个氨基酸[6]。
图1BTK蛋白的组成(从N端开始)包括5个区域:PH、TH、SH3、SH2和激酶区。
注:图上边的数字代表各段的氨基酸长度,图下边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外显子及其相应的位置。
BTK蛋白的空间结构多数已测明,包括PH区、TH区的前半部、SH3区和激酶催化区[7],SH2区的结构可借用其他蛋白激酶的类似结构进行研究。这些三维空间结构可用于分析突变造成的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
1.2BTK基因的分子结构及其突变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多位学者应用DNA多态性标志分析的方法,成功地将XLA的缺陷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中部(Xq21.3-22)的2cm区域内[8]。Vetrie等用定位克隆方法在XLA病变基因区内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基因,该基因表达于正常人各期B淋巴细胞,在XLA患者中发生突变,故认为是XLA的致病基因。Tsukada等也找到XLA的KD致病基因。BTK基因全长37.5kb,含有19个外显子,除第一外显子外,其余18个编码BTK蛋白的65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KD[9]。cDNA含有2560个核苷酸,有一个编码659个氨基酸多肽的开放阅读框架,起始密码子在核苷酸第133位置上,在起始位置上游的15个密码子处阅读框架闭合。根据国际研究小组BTK突变分析,迄今已经在471个家族544个XLA病人中发现了BTK基因341个独立存在的碱基置换、插入或缺失,其中有13个大段缺失和2个大段插入。突变不仅存在于19个外显子,还涉及内含子和启动区域。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错义突变,其次是无义突变和拼接位点突变。错义突变主要发生在三联体密码子的前两位。外显子8和9的185~287位没有错义突变,这些位点可能不易突变或是功能上不重要。33%的替代累及CPG双核苷酸,这是目前认为的最常见的突变热点[10],而突变高频位点R520也属于CPG突变[6]。编码外显子蛋白突变的区域[11](见表1)。表1编码外显子蛋白突变的区域
2BTK的分子致病机制BTK属于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该类激酶广泛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影响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BTK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关键因素。正常人除T细胞和浆细胞外均有BTK表达,而BTK基因突变只影响B细胞的数量,这说明BTK在B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BTK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研究比较清楚的是BCR交联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其过程简述如下:BCR交联激活Pl-3激酶并产生一定数量的Pl-3,4,5-risphosphate与膜结合,Pl-3,4,5-risphosphate与BTK的SH3段作用使其定位于细胞膜。然后,BTK经过两步活化:首先BTK激酶段Y551位磷酸化(很可能是与Lyn作用),接着是SH3段Y223位的自身磷酸化。活化后的BTK与B细胞衔接蛋白(BLNK)结合并激活phospholipaseC-γy(PLC-γ),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胞外钙离子内流。该信号传导途径最终导致细胞增生加强和转录的变化。此模式仅限于以B细胞受体交联作为刺激信号,至于前B细胞受体交联是否也引起相同的信号传导目前还缺乏证据[1,12]。该信号传导途径受FcRⅡB和SHIP(SH2-containinginositol-5-phosphatase)磷酸酶介导的另一途径制约,通过水解Pl-3,4,5-risphosphate和Ins(1,3,4,5)-etraphosphate关闭钙离子内流通道[13]。BTK不仅可以由BCR和FCR介导激活,也可以通过其他很多受体激活,包括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IL-3、IL-5和IL-6,另外,CD19和单克隆抗体的交联也可激活BTK[13],近年来研究表明,CD40也是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受体,传递刺激信号影响细胞存活、生长和分化。与BCR介导的BTK活化途径相似,CD40的交联也可激活BTK。CD40和BCR可能是B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激活BTK的信号传递通路。但也有研究提示CD40不通过BTK也可提高NFKB和JNK的水平,是独立于BTK的信号传导通路[14~16]。BTK在细胞内与很多分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种微环境,在信号传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分子分别与BTK的不同区段相互作用,其中与PH段作用的分子研究得很多,R28附近区域与PIP3、IP4、PKCβⅠ、BP-135、F-ac-tin、STAT3和Fas作用。PH-TH区域与Gαq和Gβ双体作用;SH3与c-Cb1、WASp、Vav和sab作用;SH2与磷酸化的BLNK作用。另外,SH3与TH在BTK分子内作用,抑制BTK的活性。在BCR交联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Syk和BLNK对BTK的活化起正向调节作用,磷酸化的PKCs、sab和IBTK对BTK的活化有抑制作用。尽管与BTK作用的分子很多,但是它们如何协调地与BTK作用,完成BTK参与的信号传导,机制目前尚不清楚[17,18]。
3XLA的诊断XLA是一种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症,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因而,对该症进行产前诊断和女性携带者的鉴定就显得十分重要[19]。为了研究XLA家系女性成员的情况,Fearon等采用了X染色体失活的方法去发现携带状况以及验证B淋巴细胞发育的内在缺陷。根据这一方法用重组DNA探针同时发现RFLP和X染色体基因甲基化。在无携带状态的女性的外周血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发现X染色体的随机失活。相反,该症的三个携带者在外周B淋巴细胞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个优先失活,但不是T细胞或粒细胞。这一发现强烈地支持XLA是由B淋巴细胞发育的内在缺陷所致的假设。Lovering(1994)等[20]对BTK基因缺失患者DNA分子斑点杂交分析见到了已改变的DNA限制性片段,并对7个患者家庭用已经改变的限制性片段方法对与患者有关的女性携带状况作出诊断。随后,Schuster等[21]报道了对所有19个外显子。包括侧翼内含子边界采用PCR-SSCP方法成功地检测到两例男性患儿BTK的SH2功能区的新突变,并用一个已改变过的第一个引物做PCR扩增突变发生,作出三代中健康女性携带者的鉴定。接着,Hagemann等[22]对一个散发的XLA患儿及家庭的三代成员应用PCR扩增基因组DNA,采用序列分析的方法直接鉴定XLA的基因突变,结果诊断出患儿及其免疫学表现正常的女性携带者。以上这些方法均可应用于产前诊断。这无疑对优生优育是很有意义的。
4XLA的治疗研究免疫重建是采用正常细胞或基因片段植入患儿体内,使之发挥功能,以持久地纠正缺陷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1968年使用HLA配型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治疗2例致死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成功。至今已有近2000例PID患儿接受骨髓移植,总存活率为62%,其中同型合子骨髓移植达79%。无关供体配型骨髓(matchedunrelatedmarrowdonor,MUD)移植在近年已很盛行,成功率约为50%,5岁以内接受移植者可达85%[23]。近年开展脐血干细胞移植,存活率为75%。用母体骨髓CD34+干细胞宫内移植(腹腔注射)已有成功的报道[5]。将正常目的基因片段整合到患儿干细胞基因组内(基因转化),随细胞有丝分裂,转化的基因片段能在患儿体内复制而持续存在。理论上讲,凡能通过骨髓移植治愈的疾病均是基因治疗的指针[24]。基因治疗PID的尝试已经历多年,取得一定成效,但尚处于探索和临床验证阶段[25]。Faust等[26]的动物实验是通过免疫球蛋白的增强子和驱动子介导的小鼠BTKcDNA转录至两组免疫缺陷鼠(XLD或BTK-/-鼠)。转入1个拷贝的XLD或BTK-/-鼠经蛋白印迹法检测其BTK达到正常量的25%;而转录2个拷贝者其BTK达到正常量的50%。两组小鼠经检测均有正常数量的脾B细胞,两组小鼠对TNP一蔗聚糖刺激所产生抗体的反应和血清IgM、lgG3水平较正常野生鼠明显减低,但较XID小鼠有所提高。Drabek等[27]通过人类BTKcDNA与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区调节因子的转基因治疗,纠正了BTK缺陷鼠的B细胞功能,并发现转入的基因并不表达于前B细胞以前的分化阶段,此外它在胸腺上皮细胞、活化T细胞、单核细胞上表达,并在其他组织均有低水平表达。经蛋白印迹法检测转基因鼠的脾细胞产物发现,BTK蛋白总含量可达到与野生型鼠相同。这些研究均向我们提供了基因治疗XLA的可能性。此外,Rohrer等[28]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应用极少量正常骨髓细胞输注即可通过竞争使XID小鼠获得B系统免疫重建。这项研究推测,即使不成功的基因治疗也可对XLA患者有益,为今后开展人类XLA的基因、细胞治疗提供有利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总体上说,尽管目前基因治疗离成熟的临床治疗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但经过近10年的临床试验,人们已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临床资料。我们有理由相信,XLA的基因治疗将在不久的将来获得突破性进展。
5展望尽管80%~90%临床诊断为XLA的病人依靠BTK突变检测确诊为XLA,但是XLA的基因突变位点很多,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不强,同一家系中的XLA病人临床表现程度很可能各不相同。即: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是目前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29]。这涉及到突变基因产物蛋白质的功能、结构稳定性和二维构像[30,31]。这样,通过基因突变及其对蛋白的影响无法预知XLA的病程、复杂程度、B细胞数量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只有彻底明确BTK在B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机制,才能找到基因突变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完善XLA的基因诊断,并为治疗奠定理论基础[32]。1994年,国际上成立了BTK基因突变分析小组并建立了BTK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uta.fi/imt/bioinfo/btkbase/),为XLA的基因诊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数据库中的病源主要来自西方国家、日本和俄罗斯,而国内的BTK基因研究相对处于空白阶段。因此,目前开展BTK基因突变的检测工作应成为国内同类研究的重点,通过建立有效可靠的BTK基因突变筛查方法,研究中国人BTK基因突变的规律。因此,随着对PID认识的深入和检测方法的简化,将会有更多的病例被确诊,不仅可以用常规方法治疗,而且可以做基因分析,同时,建立PID登记网络[33],也将有助于了解确切的发病率和需要治疗的患者。总之,来自突变基因的BTK蛋白还没有被完全认识,在蛋白质水平这些突变的结果还不清楚。BTK基因突变在XLA发病机制中更详细作用还不清楚,但作为疾病基因,对其基因组结构的研究,将为未来的体细胞基因治疗创造条件。当然,体细胞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还不能达到此目的,但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基因治疗无疑是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和重组DNA技术迅速发展的一种结果。由于体内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的长期替代疗法有不少的副作用,且价格昂贵,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若能将缺陷的基因进行原位的修补,基因治疗将是最理想的根治方法。
【参考文献】
1LebienTW.FatesofhumanB-cellprecursors.B1ood,2000,96(1):9-23.
2MinegishiY,Coustarn-SmithE,RapalusL,etal.MutationsinIg(CD79a)resultinacompleteblockinB-celldevelopment.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1999,104(8):1115-1121.
3WangY,KaneganeH,SanalO,etal.NovelIg(CD79a)genemutationinaTurkishpatientwithBcell-deficientagammaglobulinemia.Ameri-canJournalofMedicalGenetics,2002,108(4):333-336.
4MliliM,AntunesH,Blanco-BetancourtC,etal.Aneecessiveagammaglobulinemiawithimpairedpre-BcelldifferentiationduetoalargedeletionoftheIGHlocus.EuropeanJournalofPediatrics,2002,161(9):479-484.
5ChapelH,GehaR,RosenF.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s:anupdate.ClinExpImmunol,2003,132:9-15CDC.
6VihinenM,KwanSP,LesterT,etal.MutationsofthehumanBTKgenecodingforBrutontyrosinekinasein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Humanmutation,1999,13(4):280-285.
7MaoC,ZhouM,UckunFM.CrystalStructureofBruton’styrosinekinasedomainsuggestsanovelpathwayfoxactivationandprovidesinsightsintothemolecularbasisof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001,276(44):41435-41443.
8孙金英,刘乐宇,刘桂兰.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4):191-194.
9王剑利,耿松海.BTK基因与XLA.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23(5):263-266.
10VihinenM,BrooimansRA,KwanSP,etal.ImmunolToday,1996,17(1):502-506.
11VihinenM,CooperMD,DeSaintBasileG,etal.ImmunolToday,1995,16(1):460-465.
12TanJE-L,WongS-C,GanSK-E,etal.TheadaptorproteinBLNKisrequiredforBcellantigenreceptorinducedactivationofnuclearfactorbandcellcycleentryandsurvivalofBlymphocytes.TheJournalofSiologicalChemistry.TheJournalofBiologicaltheMistry,2001,276(23):20055-20063.
13Mohamed,Nore,Christensson,etal.SignalingofBruton’styrosinekinase,Btk.ScandinavianJournalofImmunology,1999,49(2):113.
14BrunnerC,AvotsA,KrethHW,etal.Bruton’styrosinekinaseisactivateduponCD40stimulationinhumanBlymphocytes.Immunobiology,2002,206(4):432-440.
15MizunoT,RothsteinTL.Cuttingedge:CD40engagementeliminatestheneedforBruton’styrosinekinaseinBcellreceptorsignalingfoxNF—B.JournalofImmunology,2003,170(6):2806-2810.
16BrunnerC,KrethHW,OchsHD,etal.Unimpairedactivationofc-JunNH2-terminalkinase(JNK)1uponCD40stimulationinBcellsofpatientswith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JournalofClinicalImmumology,2002,22(4):244-251.
17KoyasuS.Beatingakinase.NatureImmunology,2001,2(10):897-898.
18LiuW,QuintoI,ChenX,etal.DirectinhibitionofBruton’styrosinekinasebyIBtk,aBtkbindingprotein.NatureImmunology,2001,2(10):939-946.
19黄海.Btk与XLA相关性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25(5):248-251.
20LoveringRC,SweatmanA,GenetSA,etal.HumGenet,1994,94(1):77-79.
21SchusterV,SeidenspinnerS,KrethHW,etal.AmJMedGenet,1996,63(1):318-322.
22HagamannTL,ChenY,RosenFS,etal.AmJModGenet,1995,59(2):188-192.
23AntoineC,MullerS,CantA,etal.Long-termsurvivalandtransplantationofhaemopoieticstemcellsforimmunodeficiencies:reportoftheEuropeanexperience1968一99.Lancet,2003,361:553-560.
24Hacein-Bey-AbinaS,LeDeistF,CarlierF,etal.SustainedcorrectionofX-linked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byexvivogenetherapy.NEnglJMed,2002,346:1185-1193.
25Hacein-Bey-AbinaS,VonKalleC,SchmidtM,etal.AseriousadverseeventaftersuccessfulgenetherapyforX-linked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NEnglJMed,2003,348:255-256.
26SatterthwaiteAB,CheroutreH,KhanWN,etal.BtkdosagedeterminessensitivitytoBcellantigenreceptorcross一linking.ProcNatlAcadSciUSA,1997,94(24):13152-13157.
27DrabekD,RaguzS,DeWitTP,etal.CorrectionoftheX-linkedimmunodeficiencyphenotypebytransgenicexpressionofhumanBectontyrosinekinaseunderthecontrolofthelossⅡ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Ealocuscontrolregion.ProcNatlAcidSciUSA,1997,94(2):610-615.
28RohrerJ,ConleyME.CorrectionofX一linkedimmunodeficientmicebycompetitivereconstitutionwithlimitingnumbersofnormalbonemarrowcells.Blood,1999.94(10):3358-3365.
29杨锡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中华儿科杂志,2004,42(8):561-563.
30冯雷.免疫缺陷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84-217.
31Applyingpublichealthstrategiesto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s:apotentialapproachtogeneticdisorders.2004,6.1stavailablefrom:URL:http://cdc.gov/genomics/info/conference/PIsynop.htm.
篇6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冠状动脉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GG)可治疗急性川崎病(KD)、预防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已经被大家公认,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丙种球蛋白必须在10天内应用才能有效防止冠脉瘤的形成[1]。但对于病程10天内已无发热的KD患儿是否用IVGG治疗尚未达成共识,对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47例KD患儿中21例热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观察,探讨此类患儿应用IVGG治疗的必要性。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147例KD患儿,均符合2004年美国川崎病研究会提出的诊断标准[2],其中21例确诊之前未用过IVGG,确诊时已退热未发现有冠脉病变,且疗程在10天内,男15例,女6例。冠状动脉扩张诊断标准参考文献[3]。21例患儿中9例(A组)因经济问题未用IVGG治疗,其余(B组)均给予IVGG静脉注射1g/kg,共2次,其余治疗两组相同。
辅助检查:入院后均查血、尿、便常规,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学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患儿出院后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统计学处理:样本率之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病程1个月经UCG证实发生CAL9例(42.86%),其中A组7例(77.78%),B组2例(16.67%),A、B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0.5年,发生CAL者5例(23.81%),其中A组4例(44.44%),B组1例(8.33%),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均为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表现异常(管壁回声增强、管壁增厚、回声模糊等),无1例发生冠状动脉瘤和死亡。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后CAL发生情况
讨 论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由于本病病因未明,临床表现较复杂,全身多系统均可受累,尤以冠状动脉为甚,在日本和美国已经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疾病,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并可能成为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
冠状动脉病变(CAL)是KD较特异的表现,且对预后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临床医师关于CAL相关因素的分析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年龄小于1岁,发热时间长,贫血显著,血浆白蛋白低于3g的患儿。国内皮氏研究结果显示[5],发热时间与CAL发生有较强的相关趋势性,即随着川崎病热程的进展,其发生CAL的风险加大,从这种意义上说,发热时间应是川崎病发生CAL非常重要的暴露因子。然而本组资料显示,21例患儿尽管已经退热,仍有9例(42.86%)发生CAL;结果还显示,未用IVGG治疗组CAL发生率明显高于应用IVGG治疗组,且有显著差异,表明体温降至正常并不是血管炎性病变停止的标志,体内仍有免疫反应存在,IgG仍能少量合成,血管内皮的免疫性炎症仍存在,体内尚残存不清楚地致病病原体或毒素。这一结论为及时给予IVGG治疗,控制免疫炎症反应,防止发生CAL,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总之,川崎病CAL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可能由人种、地域及环境等多因素组成,也可能与感染及自身遗传密切相关[6]。关于川崎病治疗与CAL发生的相关性问题,目前已公认川崎病患儿早期大剂量IVGG可以预防CAL的发生,且最佳时机在发热10天内,可使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由15%~25%下降到2%~4%,巨大冠状动脉瘤下降到1%。其原理可能是IVGG封闭了血液中单核细胞、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阻断了血管表面的免疫反应。尽管IVIG大量应用,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发生CAL,其原因仍不清楚。因此,川崎病CAL发生危险因素应是多方面的,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志军,陈继昌.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华夏医学,2004,17(4):659-661.
2 杜军保.进一步提高川崎病的临床诊疗水平[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21-323.
3 马战英.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扩张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3,18(4):321-322.
4 Newburger JW,Takahashi M,Gerber MA,et al.Diagnosis,trentment,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a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ommittee on Rheumatic Fever,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Pediatrics,2004,114(6):1708-2771.
篇7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纳洛酮;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各种不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尤其重症病毒性脑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遗留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从2004年5月~2005年6月,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纳洛酮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5月~2005年6月在榆树市医院儿科确诊“病毒性脑炎”的住院患儿4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6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5.3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8个月~10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7个月~10岁。所有病例均有高热,持续1周以上,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昏迷持续时间2~10天,惊厥时间>3天;43例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20例有肢体瘫痪,2例伴有呼吸衰竭。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辅助检查 全部的病例均行脑脊液检查,蛋白轻至中度升高,其中47例细胞数增高[(10~3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定量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脑电图检查38例,重度异常25例,中度异常13例,EEG示基本节律不规则,有多灶性或广泛性、弥漫性的高幅或低幅慢波活动,也可出现局限性慢波、尖波和棘波;头颅CT检查30例,20例异常,其中15例示局灶性及散在性片状异常低密度改变;脑室系统稍扩大,脑沟回稍宽2例;5例头颅MRI检查中3例异常,显示脑室、脑干内局灶性或多灶性脑软化灶。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止痉、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0.4 g/(kg·d)静滴,连续3~5天;纳洛酮0.01~0.1 mg/(kg·d)加入葡萄糖静滴,疗程为7~14天。用药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神志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神志转清,遗留轻度的智能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有效:神志转清,遗留明显的智能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无效:植物人状态,甚至死亡。
转贴于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总治愈率、有效率比较 见表1。
2.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起病急、病情重,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持续高热、反复抽搐,甚至合并有呼吸及循环障碍。其神经受累是由于:(1)病毒迅速增殖,直接破坏神经组织;(2)患者神经组织对病毒抗原的剧烈反应导致的脱髓鞘病变和血管周围损伤及其所造成的供血不足[2]。此外,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还存在体液免疫异常,故免疫调节反应失调也对本病起重要作用。丙种球蛋白能中和病毒,并且通过增加免疫杀伤细胞的功能,改善及减轻病毒对机体的侵袭。丙种球蛋白还能通过体液免疫调节,阻断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护脑细胞,促进脑功能恢复。病毒性脑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内源性阿片受体(OLS)主要是β-内啡肽(β-EP)的大量释放,而β-内啡肽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参与许多生理功能调节,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损害中枢和外周神经功能,减少脑血流,促进脑水肿的形成,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对神经感觉传入及运动传出通路均有抑制作用,产生迟发性的神经元坏死,从而加重脑细胞变性坏死、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纳洛酮作为β-内啡肽的抑制剂,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维持脑的有效灌注压、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及增强了脑的代谢进而促进苏醒。结果表明,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能较快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缩短病程,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儿;病毒;脑炎;丙种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 R37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b)-0126-03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dose gamma glob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
LIU Peng
PICU,People′s Hospital of Meizh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Meizhou 514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large dose of gamma globulin in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Methods 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6,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in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gamma globulin.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by comparing the time of fever relief,the time to stop seizure,the time of turn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total days of hospitalization.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time of fever relief,the time of seizure,the turn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Children;Viral;Encephalitis;Gamma globulin
病毒性脑炎是指急性中枢系统感染,由病毒引起,病毒种类较多,病情有轻重,严重程度取决于脑膜或脑实质受累的相对程度。一般硭担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本病无特异性治疗[1]。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特别是重症病例,贵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进展并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病毒性脑炎,除了病毒直接侵害脑细胞外,免疫损伤在病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甚至起主导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免疫治疗,充分发挥免疫治疗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6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内关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诊断主要依靠下面的几项要点:①主要病史、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有无呼吸道、消化道等前期感染;②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和病原体检测;③血液、分泌物或大小便等病毒检测;④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⑤影像学检查:如胸片、头颅CT及头颅磁共振等;⑥排除颅内其他非病毒感染、Reye综合征等急性脑部疾病。两组患儿均有发热、反复惊厥发作、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症状,部分有颅内高压症状,部分年长儿诉有头痛,存在生理反射异常、肌张力及肌力改变和病理征阳性。排除标准:合并脑瘫、精神运动发育迟滞、遗传代谢病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患儿。将所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32.5±0.2)个月;病程1~5 d。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个月~9岁,平均(31.5±0.3)个月;病程1~6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按病毒类别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根据抽搐严重程度单用或联合用,选取地西泮、苯巴比妥、咪达唑仑或芬太尼,甚至丙泊酚控制惊厥发作。甘露醇、呋塞米和3%氯化钠,三种药按病情严重程度单用或联合用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防治细菌感染、营养神经、合理营养供给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合并有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患儿,予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并积极保护各脏器治疗。两组患儿接受上述常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3060)治疗,剂量为1 g/(kg・d),连续用2 d。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发热消退时间、抽搐停止时间、意识转清时间及住院天数。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防治不良反应发生。
1.4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7 d以内,症状、体征均消失;有效:7~14 d内,症状、体征均消失;无效:>14 d,症状、体征均无消失。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发热消退、抽搐停止、意识转清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作为一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目前在临床上较常见,各层次医院均常遇到病毒性脑炎患儿,不同季节均有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小儿病毒性脑炎确定具体致病病毒较困难,仅有极少一部分可检测出具体致病病毒。根据国内外文献及我院临床经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情况比较特殊,病情较严重,常出现频繁抽搐和合并颅内出血,后遗症较重,重者出现严重继发性癫痫、言语进食困难、肢体异常不能行走、甚至去皮质状态或去大脑强直,应引起足够重视[4]。急性病毒性脑炎主要是大量病毒对脑组织的直接入侵和破坏,但若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可导致脑细胞脱髓鞘,血管及血管周围组织严重损害,可见免疫损伤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病毒感染激发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参与[5]。病毒性脑炎一直无特效的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6]。病毒性脑炎患儿应该重视应激性损伤,过度的应激反应应得到有效控制,对呼吸道、心血管功能等的支持治疗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7]。目前临床上有尝试应用大剂量激素[10~20 mg/(kg・d)]冲击治疗病毒性脑炎,并证实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较大的副作用,学者尚有争议[8]。丙种球蛋白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表明,可提供大量特异性抗体,在病毒性脑炎免疫损伤中可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Assa等[9]通过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急性脱髓鞘病变,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得到较好临床效果,并建议在病毒性脑炎脱髓鞘病变中或类似疾病中,可将丙种球蛋白作为常规用药。
丙种球蛋白含有的大量IgG抗体和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表明,存在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的患者,通过丙种球蛋白治疗,可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10]。另有研究表明,输注丙种球蛋白后能提高受者的血浆渗透压,协同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促进炎症细胞凋亡,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在抗炎和吞噬病原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1]。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和抗巨细胞病毒抗原多种功能,丙种球蛋白中还存在抗链球菌制热性外毒素和抗葡萄球菌肠毒素抗体,可直接中和毒素使其血舛认陆担从而改善临床症状。②丙种球蛋白直接抑制未成熟T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分泌和产生,丙种球蛋白中有特异性抗白介素1、6、8和肿瘤坏死因子,可直接中和上述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使其血浓度下降。丙种球蛋白中大量IgG的Fc段可与吞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其不能与自身抗体以及相应的细胞因子结合,吞噬细胞不被激活,故使机体组织和细胞不受破坏。③丙种球蛋白对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增强作用,提高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大量IgG可与患者血中抗原结合,改变其比例,使免疫复合物分子变小,不易沉积,从而避免补体激活沉淀后产生的免疫性血管内炎症[12]。
文献报道[13]丙种球蛋白可使全身感染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改善,受损器官的个数减少,休克发生率或28 d病死率下降。Ravi等[14]通过研究日本脑炎病人得出结论,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浓度越高,病死率越高,可见肿瘤坏死因子在脑脊液中含量的高低和致命性脑炎的预后密切相关。国内亦有报道[15]研究表明颅内疾病患者中若脑脊液中含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高,对脑细胞的损伤将较严重。提示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可能是病毒性脑炎的病变严重的表现之一,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下降,可见丙种球蛋白可以阻断病毒性脑炎的免疫性损伤[16]。
综上所述,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价格较高,应用时应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毛萌.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9.
[2]李梅华,杨芳.康复护理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1):179-181.
[3]候立S,纪冬桦,李相文.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78-79.
[4]赵康仁,陈楷.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10(3):304-305.
[5]龙胜敏,刘佳丽.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3):223-224.
[6]卓仪,陈怡禄,谢燕如.国内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进展[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4):43-45.
[7]戚刚.从肺肾肝脾论治病毒性脑炎[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70-71.
[8]魏涛,黄颖,吴海江.甲波尼龙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2):65-66.
[9]Assa A,Watemberg N,Bujanover Y,et al.Demyelinative brainstem encephalitis responsive to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herapy[J].Pediatrics,1999,104(2 Pt 1):301-303.
[10]孙泰,龚涛,刘亚军,等.病毒性脑炎患儿内环境变化及其相关性评价[J].西部医学,2016,28(2):260-262.
[11]于新生,邵海霞.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45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4):196.
[12]吴保敏,王华,叶露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7):385-402.
[13]Pitter D,Harbarth S,Suter PM,et al.Impact of immunomodulating therapy on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60(3):852-857.
[14]Ravi V,Parida S,Desai A,et al.Correl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levels in the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with clinical outcome in Japanese encephalitis patients[J].J Med Virol,1997,51(2):132.
篇9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84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会所修订的诊断标准,将患儿根据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进行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控制感染与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家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热程、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沉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显著(P<0.05)。讨论:在阿司匹林抗炎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川崎病,有效缩短患儿热程、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控制血小板、C反应蛋白含量和血沉速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川崎病
【中图分类号】R207.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64-02
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84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会所修订的诊断标准,患儿就诊时间据发病均不超过10天。患儿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5个月~12岁,其中2岁以下的患儿15例,2~5岁患儿43例,5岁以上患儿22例。所有患儿均伴有发热症状,入院前发热时间3~11天,平均(5.9±1.8)天,症状大多为弛张热。患儿中49例精神较差,28例伴有咳嗽,13例伴有关节痛,腹泻、呕吐患儿共15例,54例手足硬肿,67例眼球结膜充血,34例肛周脱皮,48例各种形态皮疹(荨麻疹样、麻疹样、猩红热皮疹,发病时间为2~6天)。患儿中咽喉充血14例,心尖部位听诊有收缩期杂音2、3级9例,肝脏较大17例,3例心包积液。经过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的患儿为84例,其中29例患儿白细胞含量低于10×109/L,38例患儿白细胞含量为10 ~20×109/L,17例患儿白细胞含量超过20×109/L;患儿血小板升高61例,血小板含量为296~413×109/L;患儿中14例轻度贫血;36例血沉过快,29例血沉速度超过每小时75mm;53例C反应蛋白升高;19例患儿ALT升高但程度较轻;心电图异常41例。将患儿根据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与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进行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控制感染与对症治疗,阿司匹林急性发病期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30~50mg,持续治疗6~8周。当患儿血小板与血沉正常后停止服药,超声检查无异常。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进行潘生丁治疗,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3~5mg,服药方式为口服,每日两次,疗程以冠状动脉症状消失为标准。观察组患儿家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每天每千克体重400mg,服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连续用药5天[1]。
1.3评价指标:详细观察患儿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血沉[2]。
1.4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的结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患儿热程、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的结果比较(x±s,d)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结果比较,见表2。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沉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结果比较(n42)(x±s)
3讨论
川崎病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曾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3]。1970年以来,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以亚裔人发病率为高。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四季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推测感染原的特殊成分,如超抗原(热休克蛋白65,HSP65等)可不经过单核/巨噬细胞,直接通过与T细胞抗原受体Vβ片段结合,激CD30+T细胞和CD40配体表达。在T细胞的诱导下,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和凋亡减少,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IgG、IglVl、IgA、IgE)和细胞因子(IL-1,IL-2,IL-6,TNF-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和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内皮细胞性白细胞黏附分子-1等黏附分子,导致血管壁进一步损伤。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机制可能为:①对抗抗内皮细胞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②抑制细胞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激活;③直接起免疫调节效应,如刺激产生低亲和力的IgGFc抗体或激活T抑制细胞;④中和未知的病原或毒素;⑤结合补体活化产物和防止补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系统损伤。一般认为,在发病10日内大剂量滴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可有效地改善症状,减少冠状动脉病的发生率,缩短发病时间并有解除其它临床症状的效果,但因其价格昂贵,可考虑应用于有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患者。本次临床研究在阿司匹林抗炎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有效缩短患儿热程、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控制血小板、C反应蛋白含量和血沉速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易日霞, 马钻.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佐治川崎病25例[J].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06)
篇10
关键词:心肌炎;重症;成人患者;丙种球蛋白;临床效果;抗生素
重症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一种,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的特征,在所有病毒性心肌炎中约占5%[1]。患者有极大可能在发病后立刻出现重度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肌梗死等现象,部分患者甚至可能猝死。部分患者在度过急性发作期后,心腔将会出现持续扩大,心功能有可能不全,患者普遍预后不佳。对于患有重症心肌炎的儿童,多以免疫球蛋白进行成功治疗。本文选择丙种球白蛋,试探讨该药物在成人患者中取得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症心肌炎成人患者30例,按照不同用药进行分组:15例以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15例以抗生素作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1~69岁,平均(44.81±10.26)岁。研究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2~68岁,平均(44.42±9.87)岁。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前1 w出现了身体乏力、胸闷气短、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入院后的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可发现ST-T段发生明显变化,或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与室性期前收缩。两组患者就上述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即吸氧、卧床休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以广谱抗生素作为治疗药物进行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并以0.25 g/kg剂量的二磷酸果糖为患者营养心肌,连续治疗2 w。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或出现心律失常,则为其作对症治疗,以缓解失常心律。若患者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则为其安置临时起搏器。而研究组则是在抗生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2 g/kg,以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者进行2~3 d的治疗。治疗期间,针对使用大量激素的患者,要为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保护患者的胃粘膜不受损伤。
1.3 观察指标 治疗总有效率与相关心脏功能指标均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其中的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相关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检查正常;②有效: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相关症状有所改善,心电图检查有一定改善;③无效:生命体征、相关症状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处于异常状态[2]。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 SPSS 17.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χ2值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行(x±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
2 结果
2.1疗效 研究组的治疗状况为:显效9例(60%),有效5例(33.33%),无效1例(6.67%),其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的治疗状况为:显效8例(53.33%),有效1例(6.67%),无效6例(40%),其总有效率为60.00%(9/15)。研究组的疗效远远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χ2=4.66,P=0.03
2.2心功能指标
2.2.1 CK-MB 研究组为(5.12±0.55)ng/mL,对照组为(12.41±3.11)ng/mL,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t=8.94,P=0.00
2.2.2 BNP 研究组为(248±142)pg/mL,对照组为(388±70)pg/mL,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t=3.42,P=0.00
2.2.3 cTnT 研究组为(0.19±0.09)pg/mL,对照组为(0.87±0.21)pg/mL,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t=11.532,P=0.00
3 讨论
重症心肌炎是一种可发生于儿童与成年患者的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容易出现误诊,若患者的抢救时机被延误,则有可能使患者在数小时或2 d内死亡。一般而言,临床可以借助心肌酶谱、心电图或心脏彩超准确检查,目前临床可凭借CK-MB、cTnT等心肌损害敏感指标实现重症心肌炎的准确检测。
关于重症心肌炎的治疗,临床的常用药物有丙种球蛋白、激素、抗生素。这三种药物对于重症心肌炎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激素和抗生素在使用中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否则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相比之下,丙种球蛋白要更加安全有效。针对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给细胞带来的凋亡以及长时间免疫介导给心脏带来的损伤,丙种球蛋白可以清除病毒,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介导反应对心脏功能造成的伤害[3]。而本文中研究组远低于对照组的心脏功能指标(P
丙种球蛋白对于重症心肌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用于成人患者同样可以改善患者受损的心功能,故应在临床范围内作强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秀华.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