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范文

时间:2023-03-27 07:3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篇1

方法一:一般通过饮食来调整和适量运动,不要吸烟喝酒,如果固醇高的比较多,就要服用相关降脂药物。

方法二:要注意可能引发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的因素,不要劳累过度,要适当的休息、饮食要合理、不要酗酒,可以用降脂药物如辛伐他汀等。

方法三: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瓜果,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尽量少吃煎炸食品;坚持天天锻炼身体,比如,打羽毛球、跑步、跳绳,天天锻炼身体可以增强抵抗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096-02

冠心病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其干预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这些危险因素中仍有一些指标无异常发现[1]。本研究以被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索FERHDL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患者120例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60例,年龄34~85岁,平均(64.5±11.3)岁;非冠心病组60例,年龄36~82岁,平均(62.3±9.5)岁。

1.2 FERHDL测定

受试对象清晨空腹时采集静脉血,置于含有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的具盖试管中,轻轻颠倒混匀,2 h内离心分离血清,-80℃保存。测定时将血清样品融化并使之恢复到室温,混匀。首先去除VLDL和LDL,制备HDL。将HDL转移至2只试管中,0.45 mL/只,置冰水浴中,分别加入0.045 mL 0.9%氯化钠溶液和0.045 mL 80 mmoL/L的2-巯基乙醇(mercaptoethanol,ME),混匀,密封各试管,置37℃水浴温育1 h。温育后将各试管置冰水浴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DL游离胆固醇(HDLFC)。FERHDL(%/h)=[HDLFCME(-)-HDLFCME(+)]/HDLFCME(-)×100%。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正态性检验的主要指标,测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ERHDL比较

冠心病组的FERHDL为(21.70±8.73)%/h,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的FERHDL值[(18.65±6.26)%/h],经t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冠心病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的FERHDL比较

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有18例,双支病变23例,三支病变19例,这3组的FERHDL值分别为(19.96±7.59)%/h、(21.09±9.16 )%/h、(24.00±9.22)%/h。比较非冠心病组与这3组的FERHDL发现,FERHDL在非冠心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间有升高趋势,其中,非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FERHDL与脂蛋白代谢过程,尤其是HDL代谢过程密切相关。HDL是颗粒大小不均、组成不同、功能不一的一类脂蛋白,测量的是游离胆固醇转变为胆固醇酯的速率[2]。由于测量方法所限,国外关于FERHDL的研究较少,且多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测量[3]。本研究结果发现,冠心病组FERHD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FERHDL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说明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4]。上述研究结果有一点令人疑惑,通常认为FERHDL升高有利于HDL的成熟和胆固醇逆转运,因此,应该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护作用,但本研究结果与此相反。笔者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体外测量的FERHDL升高并不代表体内的胆同醇酯化速率高,反而可能反映体内的胆固醇酯化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体内不良因素的影响使酯化速率降低,HDL成熟缓慢,小颗粒HDL堆积,当离开这些不良因素,即FERHDL进行体外测定时,由于底物(小颗粒HDL)充足,胆固醇酯化速率升高。FERH与冠心病的关系还可用脂蛋白亚类解释[5-7]。

总之,FERHDL是一项反映脂蛋白颗粒分布与代谢情况的综合指标,其对冠心病的危险预示能力可能优于现有血脂指标,FERHDL对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目前仍处于继续研究阶段,仍然需要大规模临床研究的结果给予可靠的证实。

[参考文献]

[1] 毛雯,董军,李红霞,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402-405.

[2] 陈文祥,董军,王抒,等.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337-339.

[3] 国汉邦,李红霞,满永,等. 血清脂蛋白亚类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的生物学变异[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12):1135-1138.

[4] 陈文祥,董军,王抒,等.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05:469-474.

[5] 陈文祥.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C]//2007全国心血管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7:21-24.

[6] 毕燕玲,张嘉琳,宁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7(20): 23-24.

篇3

摘要:

本文目的是提供一种血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配方,用于沉淀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与VLDL),并与其它进口及国产同类试剂进行比较。结论是本法测定结果稳定,操作简单,并且通过调整血清与沉淀剂的比例,提高了酶法测定HDL-C的吸光度,增加了仪器测定的灵敏度。

论文内容:

近年来,国内外对HDL-C测定的讨论及推荐意见(1)有不少详细报道。其测定方法主要还是离心沉淀法。虽然已有一步法HDL-C测定试剂盒问世,但国际权威机构并未对其认可。而硫酸葡聚糖—镁(DS--Mg2+)测定法以其分离特异性好,Mg2+不干扰酶法测胆固醇,不受保温温度,离心温度及放置时间的,并且较少受PH影响等优点被广泛作为推荐方法[1]。但由于其原料国内无厂家生产且进口价格昂贵,而商品试剂盒又不能得到持续供应。因此,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主要采用与DS—Mg2+法接近,试剂易得,稳定的磷钨酸—镁(PT--Mg2+)法。但此法对温度,PH的变化很敏感,使得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降低,不利于临床前后效果的判定。我室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提高了试剂对PH及温度变化的稳定性,测定结果与DS—Mg2+法有很好的一致性。

1. 材料与方法

1) 沉淀剂:

试剂一:Sclavo公司提供的商品试剂盒。主要成分为DS-Mg2+。该试剂为干粉试剂,临用前复溶。使用时沉淀剂与血清之比为1:10。

试剂二:北京化工厂提供的商品试剂盒。试剂组成为:磷钨酸盐浓度4.4g/L,镁离子浓度54.2 mmol/L。使用时沉淀剂与血清之比为1:1。

试剂三:采用自配试剂。配制方法如下:

Tris—HCL缓冲液:将48.0g Tris溶解于500ml无例子水中,加入浓HCL 40ml。

称取鳞钨酸钠41.25g

,MgCl。6H2O 203.3g 溶解于上述缓冲液中,并以HCL调PH至6.1+ 0.1。将该溶液以无例子水稀释至1000ml即为液。使用时沉淀剂与血清之比为1:10。混合物10分钟,2500转离心15分钟。

2) 胆固醇测定:

酶法测定胆固醇。采用北京化工厂提供的商品试剂盒,操作方法见试剂盒说明。

3) 胆固醇标准液:

采用宝灵曼公司提供的方法定值人血清质控物。

4) 使用仪器:

荷兰Vital半自动生化仪。

5) 标本来源:

取自正常人体检及患者血清。于取血2hr内分离血清,当日测定。

2. 实验结果

将自配试剂和北化提供的试剂盒分别与Sclavo公司的商品试剂盒作配对比较,所

得结果如下:

自配试剂:回归方程 y=0.993x-0.025 相关系数 0.971。

北化试剂盒:回归方程 y=1.09x+0.5相关系数0.893。

篇4

如今,测定LDL-C已是医院检验中的常规项目,测定结果也比过去准确得多。那么,我们血中的LDL-C含量有多少才好呢?在1997年,我国有关专家联合制定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将LDL-C的含量低于3.12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定为合适范围;3.15~3.61毫摩尔/升(121~139毫克/分升)为边缘升高;3.64 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以上为升高。2002年,我国进行的大规模血脂水平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中的LDL-C含量逐步升高。而且,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困农村。根据这一情况,2007年中华医学会多个有关学会联合研讨,结果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南中将血LDL-C调整为低于3.37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定为合适范围;3.37~4.12毫摩尔/升(130~159 毫克/分升)为边缘升高;4.14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以上为升高。可见新的指南将三个水平的判定标准都提高了。这是因为人群中的LDL-C水平均有升高。我们应该以这一新标准作为临床判断。

根据血LDL-C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女≥55岁)、吸烟、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肥胖和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家族史,可进一步判断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指南中将危险程度分为低危险性(低危)、中危险性(中危)和高危险性(高危)三类。判断时,如LDL-C在边缘升高范围,则

1.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不足3个者为低危。

2.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有3个或更多者为低危。

3. 有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1个或更多者为中危。

4. 有冠心病及相等的疾病者为高危。

如LDL-C在升高范围,则:

1.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不足3个者为低危。

2.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有3个或更多者为中危。

3.有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1个或更多者为高危。

篇5

关键词:脂蛋白胆固醇代谢异常急性脑梗死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acute cerebral infaction. Methods 8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cerebral infaction group, non-cerebral infaction group group. All zhe patients were taken the blood with fasting after admission, the total cholesterol(T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triglyceride(TG) were measured and 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 calculated.The date were analysed with SPSS 3.0.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cholesterol(T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abnormal metabolism of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non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dicate that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occurs eventually may have other more risk factors involved in.

Key words:lipoprotein cholesterol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acute cerebral infaction

血脂代谢异常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之一,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强相关性[1-2],且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其独立预测因子[3-4],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正相关[5] ,这仍存在一定争议[6] 。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胆固醇代谢异常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最终发生时所表现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总结我院住院88例临床患者,经头颅MRI分为急性脑梗死组与非急性脑梗死组,通过检测血脂相关数值,对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结我院住院患者,排除肿瘤,感染,甲状腺功能能低下,其它严重内科疾病等并发症患者。住院患者共88例,通过头颅MRI弥散成像(DWI)检查,分为:急性脑梗死组47例,非急性脑梗死组41例。

1.2 实验室检查 两者均在入院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x±s),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各相互独立随机样本经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总体方差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组与非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基础临床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2 急性脑梗死组与非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脂指标: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血脂异常以及与其他血管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治血脂异常对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与蛋白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通常指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TG)升高,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是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外的其他脂蛋白含量总和,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c),中间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还包括了有胆固醇形成的乳糜微粒,尤其对混合血脂异常患者。脂代谢包括脂质外源摄取,内源性合成以及机体脂蛋白受体和酶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正常情况下,血脂的分解利用和吸收合成保持动态平衡,血脂含量变动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与非急性脑梗死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经统计学分析,急性脑梗死组与急性非脑梗死组差异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脂蛋白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导致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7] 。本研究显示脂蛋白代谢异常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时表现弱,表明脂蛋白代谢异常参与脑动脉硬化发生过程,急性脑梗死发生是一个极为复杂过程,同时有诸多危险因素参与其中,最终促发急性缺血脑卒中发生。这就提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应重视调控血脂[8],同时还应注重其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参考文献:

[1]Manoj Sigdel1,Binod Kumar Yadav2,Prajwal Gyawali3 et al.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versus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s adiscriminating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Sigdel et al. BMC Research Notes 2012, 5:640

[2]OrakzaiSH.NasirK.Blaha M.et al. non-HDL cholesterol is stronglyas 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 A therosclerosis.2009.202(1):289~295.

[3]江柳月,刘建平,陶如琦,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差异[J].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2007,15(2):117一119

[4]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5]李宝民梁雨露李纪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2, 14(5):540-542

[6]SnidermanAD.WilliamsK.Contois JH.et al. Meta-analysis ofLDL-C.non-HDL-C and apo B as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risk.Circulation 2011.4:337~345.

篇6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血脂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b)-057-02

Research on blood lipid chang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HEN Xiaoming1 YOU Yunhui2 LUO Hui2 PENG Yangang1

1.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Shaoyang City Central Hospital, Hu′nan Province, Shaoyang 422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al South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lipid chang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86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rheumatoid arthritis received anti-rheumatoid drug and small doses of hormone treatment, after 1 year, ESR, CRP, rheumatoid factor, TC, TG, LDL-C and HDL-C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lood lipid change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for the valu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on ESR, CRP, TC (P < 0.05), but HDL-C was significantly rise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LDL-C and TG had no significantly change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ESR and HDL-C had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P < 0.05). CRP, rheumatoid factor and HDL-C did not appear correlation (P > 0.05). Conclusion Blood lipid change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lipid metabolism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Blood lipid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全身炎症性病变,机体免疫系统对此将做出反应,随着炎症因子的作用一起,对体内的物质代谢产生反应,特别是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和脂肪,蛋白和脂肪代谢的紊乱,使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骤然升高[1-2]。为了了解血脂变化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价值,至此本文将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以期通过分析得出血脂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筛选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患者均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987版)进行诊断[3]。86例中诊断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46例,其中,男18例,女28例;平均年龄(38.4±8.6)岁;病程1.5~28年。非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9.8±7.8)岁;病程1~30年。同时期入选体检健康者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6±8.8)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活动期患者、非活动期患者和健康组之间在年龄、性别两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分析,应用直接测定的方法对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检测,记录检测数据[4]。血沉检测采用魏氏法检测,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5]。将所有类风湿关节患者根据临床病情,采用抗风湿药物加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治疗1年后,再次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对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指标间的关联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与健康者比较,治疗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血脂指标关联度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指标中,血脂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沉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 = -0.514,P < 0.05),而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r = -0.009、0.13,P > 0.05)。

3 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由于类风湿因子、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的失调,使得体内血脂代谢异常,临床上常依据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来判断血脂水平是否发生异常[6-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在于将多余胆固醇逆运至肝脏,通过肝脏代谢分解,同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作用,并抑制巨噬细胞在血管内皮的黏附作用,防止血栓的形成,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大大增加了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常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本文86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前后变化较明显,治疗后明显升高,且血沉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由此可见,慢性炎症与体内脂肪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过程中,血脂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影响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基于该疾病自身慢性炎症的作用,诸多炎症因子对机体的破坏作用,如促进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得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加用小剂量激素。本文加用激素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比治疗前升高,此外,激素能够起到抗炎作用,改善机体脂肪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采用激素配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效的对脂肪代谢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但相信该治疗方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类风湿关节炎与脂代谢、慢性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应加强对血脂的检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9]。因此,血脂变化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嵩,刘桂玲,郑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变化及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2):156-160.

[2] 陈晓明.类风湿关节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72-73.

[3] 杨静,董建玲,田岚,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脂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1):98-100.

[4] 林小军,李伟念,何志翔,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1-12.

[5] 孔梅,王坤,田松平,等.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血脂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7(7):768-769.

[6] 曾家顺,莫英曼,李龙.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20例类风湿关节炎后血脂水平的变化[J].贵州医药,2009,33(3):235-237.

[7] 林小军,李伟念,何志翔,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1-12,27.

[8] 郝彦会,邹德惠,于庆海,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脂异常对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9):58-59.

篇7

【关键词】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66―01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临床掌握患者疾病情况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冠心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39至84岁,平均年龄(59.24±2.10)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方法为查阅病历以及询问当事医护人员,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吸烟史、血脂、血压、血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等内容,并对其进行Gensini积分判断。结合患者上述资料,对其Gnsini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 2 Gensini积分 对6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其体内每支病变血管均进行病变程度定量评定,评分标准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不大于25%计1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在26%至50%之间计2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在51%至75%之间计4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在76%至90%之间计8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在90%至99%计16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为100%计32分。最终所得结果为患者体内所有发生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分支血管Gensini评分平均数。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60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史、血糖、血脂、血压等)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男性及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mmol/L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及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且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即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CHD,临床常称为冠心病,是临床发病率极高的心脏疾病之一,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疾病控制,将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研究表明 [1],若患者具有吸烟、高血压、肥胖、家族史、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情况均较易发生冠心病,且男性患者显著大于女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结构发生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 [2],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包括脂蛋白(a)[即Lp(a)]、脂蛋白颗粒(即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non-HDL-C)中则含有上述所有物质,且可对患者血管内皮造成一定损伤,增高血管内皮通透性及粘附性,对脂质在冠状动脉内膜中发生沉淀具有促进作用,最终导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因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判断冠心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可知,冠心病患者体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程度与性别及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关,与黄聪 [3]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可利用医学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预测患者可能发生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给予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危险性,提高冠心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 姜红,赖建峰,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2, 78(1): 336-337.

篇8

在临床上,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目前认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病(CHD)是等危症,合并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更大。通常,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TG)的水平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的水平则较低。虽然该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变化不大,但其中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颗粒浓度较高,而这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合并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如何选用降脂药进行治疗呢?

甘油三酯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高血糖,如果通过控制血糖仍不能有效地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则应进行药物治疗。以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可首选苯扎贝特(必调脂)、非诺贝特(力平脂)或吉非贝齐(诺衡)等贝特类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选用烟酸、阿西莫司(乐脂平)等烟酸类药物进行治疗。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同时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可选用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可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该类患者可联合应用贝特类药物与消胆胺或降胆宁,也可联合应用烟酸与消胆胺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不能将贝特类药物或烟酸类药物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否则容易增强这些药物的毒性反应。此外,烟酸、阿西莫司等烟酸类药物不仅可降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升高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这种功效是其他降脂类药物所不具备的。而且,若将烟酸类药物与他汀类以外的其他降脂药物联合使用,还可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合并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该类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至100毫克/分升以下。已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脑血管病等高危因素的该类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至70毫克/分升以下、将甘油三酯水平降至150毫克/分升以下。男性该类患者应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升至40毫克/分升以上,女性该类患者应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至50毫克/分升以上。■

篇9

关键词:分级检验;血脂生化检验;方法学

血脂生化检验是临床常规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分级检验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以各检测项目的诊断灵敏度不同为参考[2]。本研究通过将随机抽取患者的临床标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以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抽取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临床患者共325例,年龄为22~84岁,平均年龄为(50±0.48)岁。本研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间等,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即将血脂生化检验中的检测项目进行组合并分级,如表1所示。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为一级检测项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二级检测项目设置在TG、TC一级检测项目下,载脂蛋白AI(ApoAI)作为二级检测项目设置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作为三级检测项目设置在二级检测项目LDLC下(表1)。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拉网式检验方法,检测项目与研究组相同,并且同时进行。

1.3分级阈值 各检测项目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分级阈值,见表2。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单位对比用t检验,计数单位对比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方法和分类方法,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分级检验与传统拉网式检验相比,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水平相当(P>0.05),不具有差异性,但是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的检测分别为76.4%、2.0%和37.3%,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怎样进行合理有效的项目组合实现不同的检验目的,是现如今医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3]。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循证医学理念逐渐被引进到项目组合中,为临床诊断研究、疗程观察、病情转化提供了有效、实用、经济的依据。

本研究通过对TC、TG、HDLC、LDLC、、ApoAI、ApoB进行分级(表1),根据各自具有的特征及联系建立新的分级检验模式。采用分级检验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发现,虽然传统拉网式模式和分级检验的阳性率都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分级检验模式在LDLC、、ApoAI、ApoB的检测水平提高更多且有效的降低了检验项目和检验次数,给医院检验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验方法。

目前,我国对高脂血症的检测由于该病的临床特征不典型,通常是需要对全部的血脂项目进行全面检测。根据高脂血症特征建立起来的新的分级检验模式通过上一级检验结果进行辨别是否需要进行下一级检测项目,在实现快速准确得出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减少了检测项目和检测时间,一方面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检验费用。

参考文献:

[1]sheng-kai yan.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blood lipid measurement [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2003, 26(3):53-55.

篇10

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高血脂”,指的是血脂代谢异常,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甘油三酯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一种异常状态。

胆固醇在人体内以四种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游离胆固醇(FC)。临床上最常用的观察脂代谢状况的指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纵观国际研究可以看到,LDL-C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即LDL-C越高,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率也越高。除HDL-C外,其余的胆固醇越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强。HDL增高可以起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又把HDL胆固醇叫“好胆固醇”,把LDL-C以及VLDL-C称为“坏胆固醇”。

我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血浆总胆固醇≥180mg/100ml,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就大大增加。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中华医学会确定国人血脂正常值为:总胆固醇小于200mg/100m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30mg/100m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40mg/100ml,甘油三酯小于150mg/100ml。

引起高脂血症的因素

高脂血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及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而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后天不良生活方式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所致。常见的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阻塞性肝胆疾患、胰腺炎、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性厌食等。通常当这些疾病被治愈后,继发性高脂血症就可以得到纠正。此外,一些药物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如利尿剂(速尿、双氢克尿塞等)、β受体阻滞剂等。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血脂高低与胖瘦无必然联系,体瘦者也会患高脂血症。患高脂血症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吸烟、长期紧张或精神刺激、妊娠等,但多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程度多较轻,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低于正常水平,这类患者也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不可“见好就收”

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终身综合治疗,切不可“见好就收”,否则适得其反。打个形象的比喻,血脂高低就像弹簧一样,降脂药就像压在弹簧上的力,如果降脂的措施持续存在,这个压力持续存在,这个弹簧就可以始终被压缩在一个合适高度,即血脂可以处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如果把这个压力负荷去掉了,即把降脂的措施去掉了,那么这个弹簧一下子就会再弹起来,在初期,弹簧弹起的高度要比原来压缩之前的高度还要高。所以说突然停药,尤其是刚停药的阶段,反弹起来的血脂水平可能会比用降脂药之前还要高。所以对高血脂的治疗都强调持续不间断的用药,但是药的剂量可以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