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查标准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脂、高热量饮食、运动少和精神紧张等也可使水平升高。一般人群平均水平在2.1~3.1毫摩尔/升。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将LDL-C分成3个水平:≤3.10毫摩尔/升为合适范围;3.13~3.59毫摩尔/升为边缘升高;≥3.6毫摩尔/升为升高。
有文献将LDL-C分成5个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健康
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氧化LDL-C,当LDL-C尤其是被氧化修饰的LDL-C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众多研究提示,L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多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靶标。
LDL-C升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梗阻性黄疸、慢性肾功能衰竭、Cushing综合征等,但最重要的原因与日常生活饮食及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1.饮食不合理,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如牛肉、猪肉、全脂牛奶、蛋黄及加工和油炸食品等。
2.肥胖或缺少运动。经常不运动者或者肥胖者,体内常常会有很多热量,而高于身体实际需要的热量,就会储存为脂肪。
3.精神压力过大、心情郁闷时很多人会倾向于吃大量脂肪类食物、饮酒和吸烟,导致LDL-C偏高。
4.遗传基因对于血液中LDL-C的生产和处理速度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策略
1.改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血胆固醇;多吃鱼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多吃大豆制品,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异黄酮,有助于把LDL-C从人体中清除出去;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2.应用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药物,如依折麦布。
3.服用降脂药物。血脂调节药品种很多,效果各异,但其作用原理不外乎干扰脂质代谢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如减少脂质吸收,加速脂质的分解或排泄,干扰肝内脂蛋白合成或阻止脂蛋白从肝内传送进入血浆,等。包括:①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②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脂药物,已在临床上使用的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非越低越好
在关注高LDL-C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低LDL-C血症。因为LDL-C并不是越低越好,临床上应该依据指南确定降低幅度,同时需要考虑过多应用药物后的副作用。
LDL-C偏低可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消化吸收不良、恶性肿瘤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机体发育。总体来说,LDL-C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日常生活中运动量过大。②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③肝脏代谢异常及LDL-C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LDL-C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该依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策略,做到精准治疗,将LDL-C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相关链接
2016年欧洲血脂管理指南推荐
1.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LDL C的治疗目标值为
2.为达到治疗目标,建议应用最大推荐剂量或最大耐受量他汀类药物治疗。
3.对于男性55岁之前或女性60岁之前患冠心病、有近亲过早死亡或早发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近亲患腱索黄色瘤或LDL-C水平严重增高(成年人>5毫摩尔/升,儿童>4毫摩尔/升)者,应考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
4.推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且常需联合应用依折麦布。
5.确诊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推荐应用与中青年患者相同的他汀类药物治疗策略。
6.对于伴有微量清蛋白尿和/或慢性肾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无论基线LDL-C水平如何,均推荐将他汀类药物作为首选降脂药物,使LDL-C水平至少降低50%。
7.对于伴冠心病或慢性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虽无心血管病但年龄>40岁且伴一种或更多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证据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要治疗目标是LDL-C
篇2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EDTA-K2抗凝血浆;生化指标;对比分析
常规生化检测中最常用的标本是血清,但近年来对使用血浆标本的可行性报道屡见不鲜,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浆运用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常规生化检测的可行性一直未见报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低密度脂蛋白多种物质中的胆固醇部分,已经明确知道LDL-C的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3],LDL-C水平的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检测血清中LDL-C的含量对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证实血浆在LDL-C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保证临床生化检测质量,我科采用本实验室生化检测系统对110名体检者的血清和EDTA-K2抗凝血浆标本的 LDL-C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作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及处理
选取当天体检者110例,采静脉血两份,每份2 ml,分别放入促凝管(美国BD公司)和EDTA-K2抗凝管(美国BD公司)。以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和血浆,放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同批测定[4]。
1.2 仪器 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定参数严格按试剂使用说明设定,所有项目当天同批同条件下测定完成。
1.3 试剂 LDL-C采用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的试剂及相应配套的校准品定标液,所有试剂均在效期内,当天质控在控。
1.4 样本检测 由本检验科专业工作人员对血清和血浆标本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记录数据。
1.5 数据处理 对血清测定值和血浆测定值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除去5位严重乳糜血的体检者,实验结果如下:
由以上两表可知,血清和EDTA-K2抗凝血浆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比EDTA-K2抗凝血浆结果略高,略高(5.7±2.7)%。
3 讨论
常规生化检测普遍采用血清标本,并被广大临床实验室所采纳。现在生化项目的参照系统以及参考范围也大部分来源于血清。如今的生化试剂商品化、 生化仪器自动化、 操作标准化、 标本批量化,更要发报告的时间最小化,但由于用血清标本,血清析出时间慢,严重制约着检测的速度。如果标本在检测过程中凝固,还有可能使仪器的样品针和管道堵塞,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提高检验的速度, 近年来有关血浆在常规生化检测中可以替代血清的报道频频出现, 血浆代替血清用于生化检测有其方便标本分离、 快速上机检测出结果的优点。但血浆标本与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之间有没有差别,国内、外报道说法不一。而国内对EDTA-K2抗凝血浆测试LDL-C可行与否也一直未见报道。
EDTA-K2抗凝的原理是EDTA-K2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1]。抗凝剂EDTA-K2对血细胞形态影响很小[2],主要用于血液学检查,在常规生化检测中的应用很少。因此有必要对EDTA-K2抗凝血浆能否应用于LDL-C的生化检测作一对比实验,以验证EDTA-K2抗凝血浆在检测LDL-C中的可行性,从而为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保证提供依据。
本文实验证实: LDL-C生化项目EDTA-K2抗凝血浆的检测值与血清无明显差异,但比血清略低,因此本文建议为了保证常规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其参考范围不能简单地套用血清参考值,而应该有血浆参考范围。
参 考 文 献
[1] Hillyer CD.EDTA-dependent leukoagglutination.Am J Clin Pathol,1990,94(15):458.
[2] Narayanall S. The preanalytic phase.An important compone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Am J Clin Pathol,2000,113(12):439.
篇3
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磷脂(PL)和游离脂肪酸(FFA)等。这些指标在较大的实验室均可测定,现在最常测定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什么叫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即脂肪,98%以上分布在脂肪组织中,约占体内总脂量的95%,占健康人体重的10%~20%,可随性别、胖瘦而变动,如肥胖的人可高达60%左右。这部分脂肪为机体的存储脂,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存储和供给能量,是人体饥饿或禁食时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血浆中的脂肪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方可溶解在血液中,参与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脂肪是怎么组成的?
脂肪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脂肪酸在结构形式上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的碳原子不含双键,即每个碳原子都是单键,相应部位的氢原子呈饱和状态。饱和脂肪酸具有升高胆固醇的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其分子的碳链中只含有一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什么叫胆固醇?
胆固醇有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脂(CE),两者合称为总胆固醇(TC),临床上测定的胆固醇就是总胆固醇。
什么叫血浆脂蛋白?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液中不能单独存在。血浆中的脂类物质与蛋白质相结合而成的结合蛋白质称为血浆脂蛋白(LP)。血浆脂蛋白为微团结构,核心为疏水性的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被亲水的脂类磷脂,游离胆固醇和蛋白质所包绕。
血浆脂蛋白分哪几种?
血浆脂蛋白有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1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五种。
什么叫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是一种在小肠合成,主要运输外源性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可将甘油三酯运输至肝脏和脂肪组织。乳糜微粒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5~15分钟。健康人餐后4~6小时血中乳糜微粒达到高峰,禁食12~14小时后血中无乳糜微粒存在。
什么叫极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和小肠中合成,其密度极低,含甘油三酯45%~65%。极低密度脂蛋白是从肝脏运转内源性甘油三酯到脂肪组织或其他组织的主要脂蛋白。在人类约90%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转变为中间密度脂蛋白,进而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在此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核心的甘油三酯,表层的磷脂、游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C(apoC),转移给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6~12小时。
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胆固醇后称为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它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什么叫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分解而来,是正常血浆中最主要的脂蛋白,占总脂蛋白的60%~70%,它的密度较高密度脂蛋白低(1.019~1.063),其主要脂质是胆固醇,主要是载脂蛋白B100(apoB100)。健康人空腹时血浆中的胆固醇大多含在低密度脂蛋白中。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2~4天。
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胆固醇后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者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故称坏胆固醇。
什么叫高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在肝脏及小肠中合成,它是密度最高(1.063~1.210)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磷脂较高(45%~55%),并含有能激活脂蛋白脂酶(LPL)和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酰转移酶(LCAT)的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C,故在血浆中有助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以及胆固醇酯的合成。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在高密度脂蛋白中转化为胆固醇酯,因而可以阻止游离胆固醇在动脉壁和其他组织中聚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会小。高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5天。
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胆固醇后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血管的保护因子,故称好胆固醇。
什么叫载脂蛋白?
在脂蛋白分子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英文缩写为apo)。载脂蛋白有很多种,目前一般实验室检测的是apoA1和apoB100。
什么叫非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总称。其计算方法是:总胆固醇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篇4
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证实,总胆固醇水平减少1%,冠心病危险性减少2%。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人体血浆总胆固醇的65%~70%。一般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平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已经采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取代总胆固醇,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评估指标。
他汀类――降脂的核心药物
以斯堪的纳维亚辛伐他汀存活试验(俗称4s研究)为代表的5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他汀试验,开创了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新纪元。试验设计均为中等强度剂量的他汀(辛伐他汀20~40毫克对等剂量)与安慰剂对照,治疗组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30%~40%,不但减少致命和非致命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而且还显著降低了总死亡率。这是他汀类药物不同于更早期降脂药物(如烟酸或贝特类)之处,从而奠定了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脂药物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核心地位。
依折麦布――阻断胆固醇吸收
人体胆固醇水平取决于其在肝脏的合成、清除以及在肠道的吸收情况。血浆胆固醇水平的30%~40%来自于肠道胆固醇(包括饮食来源及胆汁中胆固醇成分的肠肝循环)吸收。肠道上皮细胞刷状缘与NPC同源的蛋白(NPC1L1蛋白,NP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死性沉积症)具有特异性转运肠道内来自饮食及胆汁中肠肝循环的胆固醇成分,是胆固醇吸收入血的关键活性蛋白。
依折麦布是特异性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选择性与NPC1L1蛋白结合,使后者失去转运胆固醇的能力,因而具有特异性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的作用。研究证实,与安慰剂相比,单用依折麦布可将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17%~20%。在他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折麦布能进一步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20%~25%。
依折麦布+他汀,1+1>2
2014年公布的IMPROVE-IT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39个国家的1 159个中心参与了该研究;共入组≥50岁的18 144例发病在10天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40毫克/天)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10毫克/天)治疗组和辛伐他汀(40毫克/天)加安慰剂治疗组;随访9年(中位数6年)。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降至54毫克/分升和69毫克/分升;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较单用辛伐他汀组进一步降低6.4%,绝对风险减少2%,每治疗50个患者可减少1个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其中,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以及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终点事件的相对风险分别降低13%、21%和10%。联合使用他汀和依折麦布是安全的,不增加肝脏和肌肉不良反应。
IMPROVE-IT试验进一步证实,不论用高强度他汀,还是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都能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更好。该研究再次证实了“胆固醇理论”,即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地位,也证了降低胆固醇是硬道理。
降胆固醇的“中国特色”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组认为基于现有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根据患者整体心血管风险水平确定适宜的降胆固醇目标值是实用且合理的。明确治疗目标值,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基线胆固醇水平选择适宜的药物种类与剂量,保证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与治疗费用。
专家组建议应用他汀类药物对于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推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分别为
篇5
1.降压药 硝苯地平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具有较好的降压及扩张血管等功效。但是人们若长期服用此药,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就会明显增高,从而可引发血脂异常。此外,复方降压片也会使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升高。因此,人们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应严密监测血脂的水平,一旦发现血脂水平异常或血液黏稠度增高,则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 利尿剂 双氢克尿噻和氯噻酮是临床上常见的利尿剂,这些药物可使人体内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临床研究表明,人们如果每天服用双氢克尿噻50~150毫克,连续服用3~6个月后,其甘油三酯的水平就会比服药前增高43.2%,其胆固醇的水平会比服药前增高29.3%,其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会比服药前增高17.8%,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会比服药前增加10%,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则会比服药前降低12%。此外,人们若是长期服用利尿剂,还会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并能加速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可使其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而使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因此,人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剂。长期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还可使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
3.β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是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临床研究发现,人们若是连续两个月服用心得安,其体内甘油三酯的水平就会明显升高,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则会降低。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不过,人们如果能用吲哚洛尔等具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代替心得安,则不会对血脂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这类药物还能有效地提升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4.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哮喘和关节炎等病症。虽然有研究证实,人们在短期内服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对血脂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人们如果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就会使脂肪堆积在人的面部和背部,并能使其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因此,人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类药物,并避免长期使用。
5.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是临床上应用较早的一种抗癫痫药,具有抗焦虑和抗心律失常等功效。可是人们如果连续服用此药3~6个月,人体内胆固醇的水平就会升高19%。因此,人们应避免长期服用此药,如果一定要使用苯妥英钠进行治疗,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服用降脂药物。
篇6
1.高胆固醇血症:该症的诊断标准是: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超过6.2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正常。此类患者可首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2.高甘油三酯血症:该症的诊断标准是: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超过2.26毫摩尔/升。该症患者可首先进行基本治疗,若通过基本治疗不能将甘油三酯降至4.07毫摩尔/升以下,或已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时,应选用贝特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的目标是将甘油三酯降至1.70毫摩尔/升以下。
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该症的诊断标准是: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低于1.04毫摩尔/升。该症患者应以基本治疗为基础,并可配合进行药物治疗。一般来说,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烟酸等都具有升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其中使用烟酸的效果最佳。
篇7
【关键词】 常规血脂; 检验; 冠心病; 诊断
doi:10.14033/ki.cfmr.2017.9.0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9-0055-02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其生活与饮食习惯都出现可大幅度的变化,大部分人群的作息规律严重失调,使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1-2]。本次对应用常规血脂指标检验方式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确诊患者47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7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体重40~78 kg,平均(53.7±8.6)kg;年龄46~83岁,平均(61.4±7.3)岁;男26例,女21例;冠心病史1~12年,平均(4.6±1.5)年;心功能:
Ⅱ级24例,Ⅲ级15例,Ⅳ级8例。对照组体重43~74 kg,平均(53.2±8.9)kg;年g44~86岁,平均(61.1±7.7)岁;男28例,女19例。研究组与对照组上述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并入组之后,在晨起、静息、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3 ml,将血液标本置于离心状态下处理15 min左右,然后取血清作为标本,放置于-20 ℃的环境中待检,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六项常规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3]。
1.3 检测结果阳性判定标准
当总胆固醇水平检测结果高于5.98 mmol/L时候,可以认定为该项指标检测结果为阳性;当甘油三酯水平检测结果高于1.21 mmol/L时,可以认定为该项指标检测结果为阳性;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结果高于3.12 mmol/L时,可以认定为该项指标检测结果为阳性;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结果低于0.9 mmol/L时,可以认定为该项指标检测结果为阳性;当载脂蛋白A水平检测结果低于0.11 g/L时,可以认定为该项指标检测结果为阳性;当载脂蛋白B水平检测结果高于0.99 g/L时,可以认定为该项指标检测结果为阳性[4]。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六项常规血脂指标水平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常规血脂指标水平检测结果
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常规血脂指标水平检测阳性率
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六项常规血脂指标水平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类疾病,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理学变化的出现导致血管腔出现严重的狭窄甚至是堵塞,进而使患者的心肌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缺氧缺血的状态下[5-7]。胸痛属于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如果病情程度较为轻微,患者仍然能够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其不会出现心绞痛现象;如果病情程度相对较为严重,患者就只能够卧床进行休息,一活动就会有心绞痛症状出现,会使猝死的概率增加,对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该疾病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10]。
常规血脂检验指标中主要含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四项基本内容,近年来临床上又将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列入其中[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则可以说明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四项或者六项指标均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就可以判断冠心病的发生[12-1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可以对冠心病预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过使患者机体内的虾青素和维生素E水平升高,使冠心病的实际发病率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血脂指标检验能够保证及时发现广大患者存在的血脂异常情况和具体程度,所以这些指标在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实际临床工作所遇到的大部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会同时合并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异常,因此,同时对患者的常规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使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14]。
参考文献
[1]牟蓉.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24):44.
[2]熊将军.脂蛋白(α)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0(28):173-174.
[3]张玉美,韩雅玲.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20(3):126-127.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循证医学评论专家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9):793-794.
[5]谢睿彬,彭育欢,张小新,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对PCI预后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119-120.
[6]冯绍文,张成功.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0(6):97.
[7]万军.他汀类药物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12例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76-77.
[8]R勇跃.血脂检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16-17.
[9]唐伶俐.探究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EB/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1(14):33-34.
[10]刘振江.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519-4520.
[11]李亚霞.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8):238-239.
[12]刘伟.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3):41.
[13]徐百友.心脑血管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10(7):813-814.
篇8
高先生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师。两年前,他在去医院体检时被确诊患有冠心病和血脂异常。医生曾建议他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并郑重地告诉他,他的血脂必须达标,否则病情可能在短期内恶化。但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3个月后,高先生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仍为3.0毫摩尔/升左右。于是,他将辛伐他汀的用量增加至两倍,继续用药治疗了两个月。此后他在去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他的血脂依然未能达标,而且肝功能还受到了损害。那么,像高先生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用药治疗呢?
近年来,我国专家在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后发现:在国内的血脂异常患者中,只有不到58%的人在进行调脂治疗后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会基本达标。高先生同时患有冠心病和血脂异常,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应降至2.6毫摩尔/升以下才算达标。他应首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但不可随意增加此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的用量。这是因为,血脂异常患者若是服用比常规剂量多一倍的他汀类药物,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仅能比服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时下降约6%,而且会发生较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横纹肌溶解等)。血脂异常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后若血脂未能达标,还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等)来提高疗效。但这种用药方案无法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于是,人们不得不将治疗血脂异常的希望寄托在开发新药上。
瑞舒伐他汀是新一代的他汀类药物,被称为“超级他汀”。在现有的他汀类药物中,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最强,而且是唯一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药物。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它具有以下4个优点:①疗效好,初始用药量小。瑞舒伐他汀的调脂作用远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有82%的血脂异常患者在使用此药后血脂能够达标。此病患者若每天服用10毫克的瑞舒伐他汀,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可降低45%。此病患者若每天服用40毫克的瑞舒伐他汀,连续用药2年,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可降低53.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可增加13.8%,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也可得到改善。据两项有47万多例血脂异常患者参加的大型调研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在服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可明显降低。此外,和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的初始用药量最小,可增加药量的空间很大。研究发现,血脂异常患者在使用初始剂量(每天服10毫克)的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后,所取得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效应分别是这些药物最大用药效应(在使用最大有效药量时所取得的疗效)的83%、72%、62%和68%。②副作用少。研究发现,患者在适当增加瑞舒伐他汀的用量时,其肝脏和肌肉不会受到明显的损害。老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脑卒中的人每天服用20毫克的此药不会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现在,瑞舒伐他汀已经在90多个国家获得了上市许可。在全世界,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的患者使用此药进行治疗,使用结果证实此药的安全性很高。③具有多种功效。瑞舒伐他汀具有抗炎、抗血栓、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降血压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相关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此药还有明确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外,瑞舒伐他汀还可使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几率降低约50%,而且不会增加其发生出血性卒中的几率。
篇9
临床上肾脏病患者常会出现血脂异常。它既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又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能促进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影响其预后。因此控制慢性肾脏病,血脂是“不能被遗忘”的重要因素。
肾病患者血脂异常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常表现为血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a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等。随着肾功能及蛋白尿水平的不同,血脂谱的异常也会发生变化。如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出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而随着肾功能减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比例逐渐下降。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很多患者还未进入终末期肾病就由于心血管并发症而死亡,因此预防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非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对慢性肾病患者特别是非透析肾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且危险性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那么,对于心血管事件高发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降脂治疗能否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呢?2010年发表的心肾保护研究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这项针对9 438例主要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无论对透析患者还是透析前患者,降脂治疗均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心血管事件,而且使用较为安全,未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多数他汀类药物有减少蛋白尿排泄的作用,提示对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他汀类药物能否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为保护心脏、保护肾脏,应重视降脂治疗。降脂治疗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使用贝特类,高胆固醇血症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使用他汀类药物,混合增高则应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治疗上应该根据医生的意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肾功能、血脂、营养状况等综合考虑,采用恰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和医生联系。另外,降脂药物也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在应用时要密切随访相关症状和生化指标。
篇10
关键词:踝肱指数;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ased on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LUO Qi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Sichuan Province Construction Hospital,Chengdu 610051,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based on ankle brachial index.Methods 68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There 34 patients with no peripheral arteries were divide into control group,34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y,were tak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kle brachial index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se factors,age,total cholesterol,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urinary albumin,uric acid.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Conclusion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very effective,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results are accurate.Age,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urinary albumin,and total cholesterol were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Key words:Ankle brachial index;type;2 diabetes mellitus;Peripheral artery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并发症之一就是外周动脉疾病,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极有可能导致患者足部出现溃疡或者下肢截肢[1],临床上常用踝肱指数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为了探究其诊断价值,本文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没有外周动脉疾病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伴有外周动脉疾病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9.45±6.35)岁;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74.57±6.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检查患者生化指标,进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酸UA等检查,并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采用踝肱指数检查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操作简单,患者没有创伤[2-3]。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踝肱指数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操作简单,也比较准确,患者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是影响踝肱指数的独立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春香,曹春芳,宋彩霞.西洛他唑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踝/肱指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6):761-763.
[2]黄海泉,赵静,藏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踝肱指数检测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14(11):2170-2171,2172.
[3]罗勇,马建华,李惠琴,等.踝肱指数在老年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27-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