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范文

时间:2023-03-24 14:0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敏c反应蛋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超敏c反应蛋白

篇1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感染;临床应用

各类炎症感染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实验室诊断,也是医务人员处理最多的一类疾病。造成感染的因素很多,目前公认的致炎因子有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异物、坏死组织、变态反应等,临床上最常碰到的炎症以细菌等生物性因子多见[1]。血常规是目前检测炎症感染的常用手段,根据患者的WBC以及中性粒细胞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但血常规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较差,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干扰,临床易出现漏误诊。本研究对137例炎症患者进行Hs-CRP的检查,阐述其在检测各类感染性疾病中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7例炎症感染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患者经检测均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感染。根据WBC计数的不同分为三组,并选取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A组:WBC(4-10)×109/L;B组:WBC(10-20)×109/L;C组:WBC大于20×109/L。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其中A组患者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1.2±4.6)岁;B组患者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0.5±4.1)岁;C组患者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1.4±4.9)岁;对照组135例:男性69例、女性6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0.1±3.9)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检测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检验当天清晨静脉取血4ml,并检验科进行检测。Hs-CRP正常值为(0-10)mg/L,WBC正常值为(4-10)×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值为50%-7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中性粒细胞以及WBC的不断增加,Hs-CRP在三组炎症患者中的水平不断上升。A组患者测得Hs-CRP平均值为(7.1±1.5)mg/L;B组为(22.6±11.5)mg/L;C组为(48.9±21.3)mg/L。Hs-CRP在正常对照组中的平均值为(3.1±1.7)mg/L,三组患者Hs-CRP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诊断的一项指标,史于上世纪4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近10年来围绕CRP的研究愈加深入,尤其在Hs-CRP的方面,认为其与CRP拥有一致的检测对象与指标[2]。但相比于CRP,其灵敏度更高,即使体内存在极其微量的CRP,亦能准确识别。目前,我国对于炎症的诊断,主要还是依赖于血常规的检验,特别是WBC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决定了临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很多炎症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显著的WBC升高或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的增加,当检测发现血象明显升高时,可能已经错过了临床用药的最佳时期[3]。有研究表明[4],当人体被细菌等感染时,CRP的浓度会在6至8小时内明显的上升,并于24至48小时达到高峰。另外,当炎症感染被控制时,其浓度则会迅速下降,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以防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引发的抗药性。

本研究对137例炎症感染患者进行了分组分析,发现即使在患者的WBC或者中性粒细胞处于正常或正常临界时,Hs-CRP已见到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当WBC、中性粒细胞升高越明显时,其浓度更呈现迅速增高(P<0.05)。所以,Hs-CRP与传统的WBC计数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但Hs-CRP的灵敏度较高、反应迅速,而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较小,结果也更能为准确。因此,Hs-CRP可作为一项检验炎症感染的指标在临床推广,与血常规相互配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王辉,李勤,龚志伟,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在炎症感染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9):1277-1278.

[2] 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等.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05(1):74-79.

篇2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85-02C反应蛋白早在1930年时就被发现,随后,在检验和临床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CRP的手段得到不断改进,可以用新的敏感的方法对非常微量的CRP进行检测,即超敏C-反应蛋白的定量测定。近些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hs-CRP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由于可以作为早期的炎性标志物,及动脉硬化和血栓类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hs-CR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取的对象是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或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0例,所选取的病人均符合WHO所规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包括男性115例,年龄在39岁-83岁之间,平均64.7岁;女性65例,年龄在41岁-84岁之间,平均65.1岁。对观察组按病因不同又细分为两组急性心梗组(AMI)患者98例,心绞痛组8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9例。选取健康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在32岁-63岁,平均45.3岁。对照组和观察组都排除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和内分泌紊乱。

1.2样本采集对所有研究对象静脉采血,观察组在病后1天内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并给与血清分离。

1.3检测方法标本采集超敏C反应蛋白使用美国公司生产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在本研究中试剂均选用Dade Behring公司产品。

1.4数据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比较,见表1。观察组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hs-CRP浓度测定结果

篇3

关键词:C-反应蛋白;脑梗死;预后

近些年来,炎性反应与脑梗死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被认为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研究较多的炎性反应标志物,目前多采用超敏法测定(High-sensitivity CRP,hs-CRP)。近年来研究表明CRP除对心血管病发生具有预测价值[2-3]外,对预后也有预测价值,在心绞痛患者CRP升高可以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生[4],在心梗患者CRP升高与死亡率及心梗复发率增加有关[5]。但在脑梗死方面有关CRP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国外研究表明在脑梗死发病后72 h内CRP水平增高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及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高有关[6],但脑梗死急性期后的CRP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文章旨在探讨脑梗死发病后7~10 d的CRP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2008年1月~2008年12月于本院住院,初次发病,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脑梗死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排除因动脉炎所致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既往有冠心病史及下肢缺血临床表现(间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的患者。排除以下可能影响血清CRP水平的情况:严重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支、肺气肿等)史及风湿免疫疾病史;入院前4周及入院后有明显感染征象(发热、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尿白细胞阳性等);入院前4周有外伤或手术史者。

1.2  方法

1.2.1 记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血脂、影像学(头颅MRI或头颅CT)检查结果、住院日期。

1.2.2 C-反应蛋白测定: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7~10 d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由本院检验科采用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超敏法)测定(hs-CRP)。试剂来自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上海基恩科技有限公司经销,应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3 分组: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标准[7]将脑梗死患者按hs-CRP水平分为低hs-CRP组(hs-CRP≤3 mg/L)及高hs-CRP组(hs-CRP>3 mg/L)。

1.2.4 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选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由两名神经科医师在不知患者hs-CRP水平的情况下对入组脑梗死患者进行NIHSS检查,并检验两组数据的一致性。于入院及出院时各做1次。

1.2.5 随访:于2009年6月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终点事件设为新发的心脑缺血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复发脑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记录患者终点事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情况及随访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数据均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hs-CRP属于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自然对数转换后属正态分布,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及多重线性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hs-CRP组和低hs-CRP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见表1。共入选脑梗死患者125例,随访过程中10例患者失访,共随访115例,男69例,女46例,hs-CRP中位数2.98 mg/L(0.89~7.44 mg/L)。其中高hs-CRP组57例,低hs-CRP组58例。由表1可看出,高hs-CRP组年龄较高[(66.67±10.31)岁vs (61.53±12.70)岁,P=0.019],糖尿病合并率较高(47.37% vs 27.59%,P=0.028),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均较高[(7.84±4.92)vs(6.00±3.65),(5.56±4.28)vs(3.41±3.14);P=0.024,P=0.003]。

2.2  高hs-CRP组和低hs-CRP组患者终点事件情况比较:对115例脑梗死患者平均随访(9.70±2.25)个月,高hs-CRP组8例患者脑梗死复发,2例患者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3例患者死亡(均原因不明);低hs-CRP组3例患者脑梗死复发,1例患者死亡(原因不明)。两组患者新发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17.5%vs5.2%,P=0.036)及总的终点事件发生率(22.8%vs6.9%,P=0.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高、低水平hs-CRP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高hs-CRP组

(n=57)

低hs-CRP组

(n=58)

P值

年龄(岁)

66.67±10.31*

61.53±12.70

0.019

性别构成(男/女)

37/20

32/26

0.286

高血压病史(例数)

40(70.18%)

35(60.34%)

0.268

糖尿病史(例数)

27(47.37%) *

16(27.59%)

0.028

吸烟史(例数)

15(26.32%)

14(24.14%)

0.788

TC(mmol/L)

5.10±1.17

5.20±1.20

0.648

TG(mmol/L)

1.77±1.13

1.93±1.51

0.529

HDL-c(mmol/L)

0.96±0.30

1.07±0.33

0.076

LDL-c(mmol/L)

3.26±0.94

3.31±1.10

0.816

BMI(kg/m2)

24.00±3.55

23.86±3.59

0.838

梗死类型(结构影像)

     大梗塞(例数)

     中梗塞(例数)

     小梗塞(例数)

     腔隙梗塞(例数)

 

11

8

17

21

 

4

13

15

26

0.164

住院时间(d)

20.40±8.64

20.88±7.64

0.755

入院NIHSS(分值)

7.84±4.92*

6.00±3.65

0.024

出院NIHSS(分值)

5.56±4.28*

3.41±3.14

0.003

随访时间(月)

9.96±2.28

9.43±2.21

0.205

服药情况(例数)

     无

     阿司匹林

     波立维

 

10

32

15

 

12

37

9

0.361

2.3  hs-CRP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对可能影响出院时NIHSS评分的因素: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类型、入院时NIHSS评分、住院时间、hs-CRP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由表2可看出入院时NIHSS评分、年龄及hs-CRP水平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2  多重线性回归变量筛选结果影响因素

Beta(回归系数)

Std Error(标准误)

Std Beta(标准回归系数)

t值

Sig(P值)

入院NIHSS评分

0.800

0.032

0.908

25.127

0.000

年龄

0.031

0.012

0.094

2.620

0.010

hs-CRP

0.243

0.112

0.079

2.167

0.032

2.4  对可能影响新发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由表3可看出hs-CRP水平是影响脑梗死患者新发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变量筛选结果危险因素

B(回归系数)

Wald(检验量)

Sig(P值)

Exp(B)(危险度)

95%可信区间

hs-CRP

0.794

5.527

0.019

2.211

1.141-4.286

3 讨论

尽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梗死的治疗已有较大的改善,但脑梗死的致残率及复发率较高仍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寻找新的预后标志物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对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及对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均有帮助。

研究发现高hs-CRP组脑梗死患者其入院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比低hs-CRP组脑梗死患者高,提示高hs-CRP组脑梗死患者症状较重且神经功能恢复较差。多重线性回归提示hs-CRP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神经功能恢复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国外某些研究结果相符,Winbeck、Anuk等研究均发现脑梗死后CRP水平高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8-9]。CRP与预后关系的病理生理学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脑缺血后存在着继发的炎性反应损伤,引起症状的进一步加重,脑梗死后12~24 h内CRP水平对预后的预测可能与此有关。研究表明脑梗死后患者体内增高的CRP水平不仅反映了缺血后的继发反应,其水平持续升高反映了患者体内持续存在的炎性反应反应,但脑梗死后缺血继发炎性反应损伤持续时间目前尚不完全清楚。Napoli等的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出院时(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CRP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及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均比入院时CRP水平的预测价值大,研究者认为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出院时CRP水平可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系统的基本情况即内在的炎性反应系统的活性,可能是这部分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系统对同样的刺激较为敏感,存在着某些易感基因,对同等程度的缺血可以产生较严重的损伤,表现为CRP水平高的患者症状较重,而且恢复较差,并且这部分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及死亡风险[10]。而脑梗死后CRP水平一直正常的所谓“良性型”患者与CRP水平高的患者相比其预后明显好。本组脑梗死病例检测的hs-CRP均为脑梗死发病后7~10 d所测,结合国外研究[11]及CRP生物学特性[12],脑梗死发病7 d后hs-CRP较接近患者基础水平,能够较接近反映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系统的基础状况。本研究中高hs-CRP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可能与这部分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系统较敏感、反应较强烈以及脑动脉硬化较广泛且较严重、侧枝循环较差有关。因本研究均为检测一次hs-CRP,尚不能对何时检测hs-CRP对预测预后较好做出判断。

本研究对115例脑梗死患者平均追踪约10个月后发现高hs-CRP组脑梗死患者新发的心脑缺血事件(脑梗死、冠心病)发生率高(17.5%vs5.2%,P=0.0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hs-CRP是影响脑梗死患者新发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国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符,Napoli等研究一组193例脑梗死患者,追踪随访1年,发现出院时高CRP组新发心脑缺血事件(TIA、脑梗死、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RP组(24.6%vs8.5%,P=0.0024)[10]。CRP水平高的患者新发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高的可能原因有:CRP水平的持续升高表明患者体内存在着持续的炎性反应反应[13],提示患者体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CRP激活组织因子及纤维蛋白原[14-15],影响体内凝血系统功能,提示脑梗死后CRP水平高者存在着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另外CRP还激活补体系统,研究发现在脑梗死患者血中补体水平的升高预示着较高的复发及死亡风险[16],而CRP与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CRP对新发心脑缺血事件的预测可能与上述机制有关。因此对脑梗死后CRP水平高的这部分患者应得到更为积极的治疗,对触发炎性反应的启动因子及决定个体反应敏感度的因素的研究将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但CRP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相当复杂,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其在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尚需大规模的规范设计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明确。 

4 参考文献

Lindsberg PJ,Grau AJ.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s as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3,34(1):2518.

Ridker PM,Cushman M,Stampfer M,et al.Inflammation,aspirin,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J].N Engl J Med,1997,336(1):973.

Ballantyne CM,Hoogeveen RC,Bang H,et al.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and risk for incident ischemic stroke in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i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J].Arch Intern Med,2005,165(1):2479.

Haverkate F,Thompson SG,Pyke SD,et al.Produ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in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J].Lancet,1997,349(1):462.

Anzai T,Yoshikawa T,Shiraki H,et al.C-reactive protein as a predictor of infarct expansion and cardiac rupture after a first Q-wa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1997,96(1):778.

Di Napoli M,Papa F,Bocola V.Prognostic influence of increased c-reactive protein and fibrinogen levels in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1,32(1):133.

Pearson TA,Mensah GA,Alexander RW,et al.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03,107(1):499.

Winbeck K,Poppert H,Etgen T,et al.Prognostic relevance of early serial C-reactive protein measurements after first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2,33(1):2459.

Anuk T,Assayag EB,Rotstein R,et al.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admission inflammatory profile in acute ischemic neurological events[J].Acta Neurol Scand,2002,106(1):196.

Di Napoli M,Papa F,Bocola V.C-reactive protein in ischemic stroke: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J].Stroke,2001,32(2):917.

Pedersen ED,Waje-Andreassen U,Vedeler CA,et al.Systemic complement activation following human acute ischemic stroke[J].Clin Exp Immunol,2004,137(1):117.

Volanakis JE.Human C-reactive protein:expression,structure,and function[J].Molecular Immunology,2001,38(1):189.

Beamer NB,Coull BM,Clark WM,et al.Persistent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stroke survivors[J].Neurology,1998,50(11):1722.

Cermak J,Key NS,Bach RR,et al.C-reactive protein induce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to synthesize tissue factor[J].Blood,1993,82(1):513.

篇4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梗死;检测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区分低水平炎性状态的灵敏指标。近几年来,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C反应蛋白技术,能够更准确、更灵敏地检测出血清中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应用于多种相关疾病当中。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实验技术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的观察指标对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及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以心肌梗死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为例,来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肌梗死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心肌梗死患者9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改变;并排除有合并感染性疾病、外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其中男64例,女26例,年龄65~80岁,平均69岁;对照组为同时期体检的健康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50~77岁,平均64岁;治疗期间,患者用药均按照国家心肌梗死指南及药物说明服用。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应首先排除由糖尿病、外伤、合并感染、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检测使用的血液均在早晨空腹时抽取,离心机分离出血清,结果的测定用免疫比浊法进行,两组均用我院的全自动化分析仪及检验溶剂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范围0~8mg/L,按照无菌操作标准,严格执行;对观察组急性期(就诊期)和恢复期(病情平稳期)分别进行测定,并对治疗前后的测定结果与同时期的对照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判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8mg/L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数据用(%)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P

结果

两组阳性率比较:观察组阳性率97%,对照组阳性率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不同时期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比较:观察组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的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证。多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在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便秘、感染等均可诱发其发作;发病症状较重,多在数小时内心肌缺血坏死,危及生命,是较常见极危险的疾病之一。及时的正确诊断和正规治疗是挽救患者的最有效方法,由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较急,往往会容易误诊和漏诊,影响疾病的治疗有效时间,造成治疗失败或预后不良。目前研究表明,CRP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所以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的高低会反应出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篇5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4-0056-02

The correla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ZHU Haiy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Shangyu Cit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ngyu 3123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diabetic nephropathy, DN),and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N is designed to provide further theoretical support. Methods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0 in our hospital, 8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2DM group) and to our hospital for the same period 30 patients healthy as healthy control group (and exclude hypertension, diabetes , hepatiti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etc.) included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24h urinary albumin (urinary albumin, MAU) to T2DM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simple diabetic group (MAU <30 mg/24 h) 25 cases (SDM group);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I MAU(30~300) mg/24 h group of 30 patients (EDN group); clinical diabetic nephropathy (MAU>300 mg/24 h) 25 patients (CDN group). Detected in each group of hs-CRP, HbA1C, Cr expression level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EDN group, CDN group of hs-CRP, HbA1C, C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the CDN group hs-CRP, HbA1C, C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D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Hs-CRP in patients with DN and HbA1C, Cr a positive correlation(r = 0.286, r = 0.332, P <0.05). Conclusio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HbA1C, Cr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the clinical hs-CRP levels by monitoring the DN for the condition judgment and treatment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Diabetic nephropathy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Related

目前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是由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炎症在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以往常被用作风湿、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检测[2]。本研究旨在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且排除高血压、糖尿病、 肝炎、泌尿系感染等)纳入本研究。糖尿病的诊断符合 1999年 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MAU)将T2DM 患者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MAU <30 mg/24 h)25例(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MAU组 [MAU(30~300) mg/24 h] 30例(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MAU>300 mg/24 h)组25例(CDN组)。上述各组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细见表1。

1.2 检测方法

所有对象禁饮食10 h。嘱受试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 mL,不需抗凝,20 min内分离血清,并将血清置待检。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采用BNII全自动蛋白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测定。hs-CRP测定采用酶标法,试剂为日本IATROH的试剂,由上海盈科生物有限公司总;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 、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肌酐(Cr)。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及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hs-CRP、HbA1C、Cr比较

见表2. 由表2分析可知,EDN组、CDN组的hs-CRP、HbA1C、Cr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CDN组hs-CRP、HbA1C、Cr明显高于E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hs-CRP与各指标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DN患者hs-CRP 与HbA1C、Cr存在正相关(r = 0.286,r = 0.332,P < 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高血糖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以细胞外基质增生,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蛋白尿早期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近年来,炎症学说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且研究也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一种常见炎性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3]。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正常人体含量甚微,且半衰期较短,当机体处于感染外伤炎症病变时,hs-CRP急剧上升[4,5]。YoshimasaAso等检测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IL-6等炎症因子后分析,血清hs-CRP可能是最有相关性的血管炎症标志物。王松霞等[6]研究报道,糖尿病肾病各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s-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升高而升高。hs-CRP与UAER、TG、Cr呈正相关,说明hs-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显著相关,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显示肾脏受损出现血管病变。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组hs-CRP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 <0.05 或P <0.01),提示慢性炎症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超敏hs-CRP致DN的可能机制为慢性炎症可能通过造成肾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损害等多种途径使肾脏损伤[7~9]:炎症反应可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急,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为OX-LDL,后者可直接损害肾小球内皮细胞,增强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的黏附和浸润,炎症反应还可促进糖化和脂化终末产物修饰血管蛋白,引起管壁增厚、弹性下降,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炎症源性细胞因子IL-6、TNF可刺激血管内皮因子释放,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通过合成黏附因子及化学趋化物,促进白细胞合成,释放超氧化物和蛋白水解酶,引起组织损伤。本研究也显示,hs-CRP与Cr呈正相关,考虑可能与炎症刺激因子复合物如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细胞因子或氧化修饰活动的增加有关[10]。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HbA1C、Cr从不同途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临床通过监测hs-CRP水平对于判断DN的病情及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11,12]。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5.

[2] 牛, 赵施竹. 超敏C反应蛋 白、白细胞介素- 6、瘦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4-25.

[3] Yoshima sa Aso, Noboru Yoshida , Ki - ichi Okumura ,e t al. Resul t of blood inflammatory markers are associated morest rongly with toe - brachial index than with a kle - brachial index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 betes. Diabete Scare,2004,27(6):1381-1386

[4] 郑旭,王杰.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12(1):53.

[5] Saso Y,Yoshida N, Okumura K, et a1. Result of blood in-flammat or y markers are associated more strongly with toe brachial index than with a nkle brachial index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4,27(6):1381-1386 .

[6] 王松霞, 韦涌涛, 杨忠思,等.糖尿病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 关系[J]. 中外健康文摘,2008,5(8):83-84.

[7] 刘丽楠,程 晨,张 红. 糖尿病肾病与脂联素、超敏 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6):501-502.

[8] 任冬梅.血清 Cys-C、CRP、IL-6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1):48-49.

[9] 金 晓 华,顾国浩, 杨柄华.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655-656.

[10] 徐晓英,刘付敬樟.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30-31.

[11] 丁玉洪.血清游离脂肪酸、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54-55.

篇6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血脂

Detection of 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ZHAN Yan-hua, ZHOU Shi-feng.Guangzhou Friendship Hospital,Guangzhou 5105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level of HS-CRP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and its relations to other risk factors.Methods The serum levels of high-sensitive CRP(HS-CRP) in patients with CHD and non-CHD were measured by immunoturbidimetry, while triglycer ide(TG),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total cholesterol(T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were measured by enzymatic analysis.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HS-CRP in CHD and non-CHD(P=0.068), but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high HS-CRP in patients with CHD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CHD(P

【Key words】 C-Reactive protein; Coronary disease; Lipids blood

冠心病是常见的多发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理有多种学说。近年研究表明,炎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特征。冠心病是一种炎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作为常见的急相期蛋白,是体内炎症的敏感性指标,各种炎症、组织感染、损伤均会引起循环中这种急相期蛋白水平的增加[1]。笔者检测了138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观察了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HS-CRP的相关性,探究炎症与冠心病的关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2009年4月收治的302例患者,因胸痛、心前区不适或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术。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两组,冠心病(CHD)组:主要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和右冠脉)中任何一支狭窄程度≥50%被确诊为CHD,共138例,其中男96例、女42例;年龄52~74岁,平均(63.8±8.2)岁。非CHD组:冠脉造影正常者共164例,其中男110例、女54例;年龄45~68岁,平均(54.6±10.8)岁。其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均排除急性感染、创伤、肿瘤、风湿类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2]。

1.2 方法 患者均于造影前后半个月内空腹12 h后采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法测定TG、TC和HDL-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其检测极限为0.25 μg/L。按公式计算LDL-C值:LDL-C=TC-HDL-C-TG/2.2。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项指标与CRP的相关性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CHD组的血清HS-CRP水平为(4.77±3.24) mg/L,高于非CHD组的(2.72±1.43) m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以血清HS-CRP

2.2 血清HS-CRP水平与血脂的关系见表1。

3 讨论

CR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机体急性期反应蛋白,普遍认为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标记物。当细胞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机体产生急性时相反应,血清HS-CRP 浓度显著升高,可达几百mg/L。研究表明,所有的炎症与细胞因子中CRP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3]。CRP不仅是一种轻度慢性全身性炎症的标志物,还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刺激内皮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从而诱发核转录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IL-6刺激肝细胞合成CRP[4]。

笔者检测了138例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与164例非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进行比较,两者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HD组高HS-CRP水平发生率远大于非CHD组,说明冠心病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感染或炎症。在对血脂的观察发现,TG与血清HS-CRP水平的相关性最强。目前认为,HS-CRP与TG水平的内在联系与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特别是在血管内膜细胞受到创伤或炎症时,IL-6不仅调节CRP的产生,还可增加肝脏合成TG[5]。

以往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侧重于代谢、行为因素以及凝血系统的改变。作为冠心病危险预报因子的HS-CRP与传统的其他危险因子比较,具有相对的独特性,HS-CRP可作为亚健康人群发生冠心病危险的一个重要预报因子,也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预报因子,连续性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更有助于了解及确定患者病情的变化。当然,由于机体内其他慢性损伤和炎症反应均可导致HS-CRP不同程度的增高。因此,在作为冠心病危险预报因子时最好能联合其他一些危险因子,这样可进一步提高HS-CRP的预报价值[6]。

本文研究发现,HS-CRP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并与TG相关。总之,炎性标志物CRP的增高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CRP浓度测定加上血脂谱可显著提高心血管危险的预测价值,并因其检测简便、敏感、经济,可作为临床上判定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Ridker PM, Hennckens CH, Sclhub J,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relation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J]. BMJ,1996,312:1061-1065.

[2] Ridker PM, Cushman M, Stampfer MJ, et al. Inf lammation, aspirin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J]. N Eng J Med,1997,336:973-979.

[3] Yudkin JS, Schalk CG, Kuller LH, et al.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react ive protein is increased in type I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clinical macroangiopathy and correlates with markers of endotheial dysfunction: evidence for chronic inflammat ion[J]. Diabetologia,1999,42:351-357.

[4] Ridker PM.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potential adjunct for global risk assessment in the pr 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 vascular disease[J]. Circulation,2001,103(13):1813-1818.

[5] Kimberly MM, Vesper HW, Caudill SP, et al. Standardization of immunoassays for measurement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Phase I: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s[J]. Clin Chem, 2003,49(4):611-616.

篇7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缺血性卒中;超敏C反应蛋白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tains on the plasma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atins therapy group. Statins were givien to the treatment group.The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 was similar to the therapy group except statins.The changs of plasma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apy group in plasma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P

【Key words】

Stains; Ischemic stroke; Plasma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他汀类药物是脑血管病的常规用药,通过降脂、稳定斑块作用在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炎症反应在此类疾病的形成、发展方面的作用亦逐渐被大家重视。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作为低水平炎症的敏感标志物,已被列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测定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变化,研究洛伐他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sCRP的影响,以明确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本院住院确诊的缺血脑[1]血管病患者7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除外感染、肿瘤、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及入选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者。将7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治疗组,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其中脑梗死17例,腔隙性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年龄(67.8±5.5)岁;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其中脑梗死18例,腔隙性脑梗死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例,年龄(66.4±6.3)岁。以上各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及改善循环、脑细胞代谢等药物治疗。入院次日空腹采血后,治疗组加服洛伐他汀胶囊,20 mg/次,每晚餐时服,疗程4周。HITACHI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浆hsCRP检测,参考值

1.3 统计学方法 SPSS 13.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hsCRP水平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对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始终是相关学科的重点、热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是肝脏分泌的白介素6(interleukin6)调控下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炎症标记物,在血管炎症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Rost等[1]通过对1462名TIA和脑卒中的老年人12~14年随访,认为升高的血浆CRP水平是老年人患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另有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前的CRP水平是预后不良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出院前CRP>15 mg/L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许多前瞻性研究证实,hsCRP是将来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过对内皮功能的改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和抗炎等方面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减小斑块,稳定斑块从而阻止动脉硬化进展,对于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抑制单核细胞激活和CD11b等的表达,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直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r干扰素导致的许多细胞类型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分子的表达等多途径起到抗炎作用[1]。本研究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正常组,与 Rost等研究[2]结果一致,可见炎症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应用洛伐他汀后其血浆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er等[3]对785例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现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升高患者冠脉事件的复发率。迄今为止,尚无降低血浆hsCRP的特异性药物,对hsCRP升高患者的治疗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CRP可作为脑血管事件的预报因子,观察血浆hsCRP水平的变化,对脑血管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应按照危险因素分层,尽早他汀类药物干预[4]。

参 考 文 献

[1] 陈路明,徐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1):18851887.

[2] Rost N S, Wolf P A,Kase C S, et al.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crea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Stroke,2001,32(11):25752579.

篇8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手足口病组。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7],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健康儿童50例。其中手足口病组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3.1±0.9)岁;身高64.3~124.7 cm,平均(90.7±7.2)cm;体重7.0~22.6 kg,平均(12.6±2.8)kg。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3.0±0.8)岁;身高66.3~122.1 cm,平均(90.1±7.4)cm;体重6.9~22.1 kg,平均(12.4±2.5)kg。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两组患者入组前父母均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组患儿常规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补液、治疗口腔溃疡、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测定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及心肌酶谱中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而对照组仅在治疗前测定1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儿童均在检查当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mL,分别注入2支试管中。hs-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仪器选择QuikRead 101 CRP分析仪,试剂盒选择上海基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K、CK-MB测定使用上海易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试剂盒,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

手足口病组患儿治疗前hs-CRP、CK、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2.90、3.17,均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手足口病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

手足口病组患儿治疗后hs-CRP、CK、CK-M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2.14、2.29,P<0.05或P<0.01)。见表2。

表2 手足口病组患儿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

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传染性,主要传染源是患者与健康携带者,可以通过患者的痰液、唾液等经过空气传播或通过患者的密切接触物经粪口途径传播,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造成暴发流行[8]。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仅表现为发热及疱疹等症状,发生后可自行吸收,不留癜痕,预后良好,多在1周内即可自愈[9]。但部分重症患儿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危重、进展快,极易造成患儿死亡[10]。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治疗是改善患儿预后、减少重症患儿死亡的关键[11]。以往诊断手足口病往往结合临床症状及血白细胞计数,但许多手足口病为隐匿起病,临床症状不明显,而血白细胞受多种因素影响均可使其升高,特异性差,临床价值不高[12,13],仅仅通过临床症状及血白细胞计数早期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延误患儿的治疗,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

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其是急性期反应物质,能和多种细菌、真菌、原虫等的荚膜C多糖、卵磷酸或核酸结合,稳定性强,不受放化疗、体温升高、糖皮质等药物治疗等影响,常使用抗病毒、补液、治疗口腔溃疡、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一般通过1周左右的综合治疗患儿hs-CRP、CK、CK-MB水平能明显降低。提示血浆hs-CRP、CK、CK-MB水平的变化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疗效随访和预后观察的指标。如果治疗后患儿hs-CRP、CK、CK-MB水平仍维持较高水平或较治疗前升高,应考虑重症手 足口病,往往提示患儿治疗的预后不佳,治疗中监测hs-CRP、CK、CK-MB水平能有效的评定治疗效果,可以指导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s-CRP、CK和CK-MB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均未阐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阐明。

总之,hs-CRP、CK、CK-MB是手足口病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及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浆hs-CRP、CK、CK-MB水平的变化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疗效随访和预后观察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成,李彬,冯小三,等. 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6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281.

[2] Guimbao J,Rodrigo P,Alberto MJ,et al. Onychomades is outbreak linked to hand, footand mouth disease,Spain,July 2008[J]. Euro Surveill,2010, 15(37):19663-19664.

[3] 魏华.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7-8.

.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7,13(7):677-682.

. Am J Trop Med Hyg,2007,77(1):188-191.

. J Infect Dis,2008,198(7):1002-1006.

[7]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6.

[8] 林裕锋,黄幸红.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44-145.

. Fems Microhel Rev,2006,26(1):91-92.

. Pediatrics,2006,118(6):e1785.

[11] 王文丹.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4.

[12] 方静霞. 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治的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8):106-107.

[13] 王晓卫,钟天鹰,戈建军.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2):1936-1937.

[14] 章震花,张晓凤,夏良萍. 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2946-2947.

[15] 陈国强,张玉霞,张勤,等. 手足口病患儿血浆hs-CRP检测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4):362-363.

[16] Shekhar K,Lye MS,Norlijah O.et al.Deaths in children during an out-break of hand,foot and mouthdisease in peninsular Malaysia-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 Med J Malaysia,2005,60(3):297-304.

篇9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较严重的疾病,通过对该病152例患儿的实验对比,我们来探讨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检测对象:2008年5~8月怀疑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新入院病人,年龄1~30天,抽取标本前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

测定方法:用上海产的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原理为免疫比浊法,用日产7060生化仪测定hscrp;同时,对所有病例应用法国生产的3D血培养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血培养检测。

结 果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hscrp的正常参考值为0~30mg/L,hscrp大于30mg/L则为阳性结果,检测的42份阳性结果hscrp升高范围为301~1835mg/L,其中有8例hscrp阳性的患儿其血培养结果为阴性。见表1。

hscrp阳性的42例患儿,在治疗前hscrp测定的平均值为959mg/L,经抗生素治疗1~2周后测定hscrp的平均值为082mg/L。

讨 论

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本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菌血症指细菌侵入人体循环后迅速被清除,无毒血症,不发生任何症状。

致病菌随着抗生素的应用不断发生变化,欧美国家20世纪40年代以A组溶血性链球菌占优势,50年代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0年代以大肠杆菌占优势,70年代以后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成为最多见的细菌,大肠杆菌次之,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也颇重要。近年来表皮葡萄球菌成为美国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我国仍以大肠杆菌(多具有K1抗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L细菌感染常有报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不断增加,GBS虽有报道但不多。以上细菌在产前或产后发生感染,但以产后为主,产后感染多从新生儿皮肤损伤、脐带污染、口腔、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侵入。

欧美国家常见的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败血症,我国也有报道。美国孕妇阴道和直肠GBS带菌率高达20%~35%,出生的婴儿生后3天内约有40%~75%带同型细菌,但发病的仅1%~2%。GBS败血症分早发和晚发两型,早发型感染来自宫内或产时,GBS Ⅰa、Ⅰb、Ⅰc、Ⅱ、Ⅲ各型都可能是病因。主要累及肺脏。婴儿在生后0~4天发病,临床表现和肺部X线片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相似,甚至病理改变也相仿。晚发型感染多来自医护人员,90%由GBSⅢ型引起,起病多在出生5天后,约80%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病毒感染时CRP不增高,临床上CRP一般作为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首选指标,也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检测,以及抗生素疗效观察等。高灵敏度(0005~010mg/L)的方法检测的CRP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正常人血清中hscrp含量极微,一般低于3mg/L,大于此值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CRP在血清或血浆浓度的增加是因炎性因子,如IL-6释放所致,他几乎恒定不变地显示有炎症存在。临床上对新生儿败血症主要采用血培养检测来诊断,但其实验时间过长,易受抗生素干扰,因此临床上不易快速诊断。而CRP在感染6~8小时便开始升高,因此更为快速灵敏。通过实验比较,可以看出:血清hscrp的测定与血培养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用hscrp的结果对新生儿败血症做出初步判断。

hscrp测定值高于正常参考值的新生儿,但其血培养为阴性,经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患儿存在着其他组织的细菌感染,如新生儿肺炎或黄疸,细菌并未入血或血液中的细菌量低于血培养的检测范围。②由于复杂的病理学原因,如胎儿窒息、窘迫、胎粪吸入等均可引起CRP水平升高。③可能是由具有严重袭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引起的组织损伤,也可引起CRP升高,容易看出,hscr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不如血培养。CRP结果的阳性率2763%与文献报道的敏感性11%~472%相符。

对42例hscrp阳性的患儿不同程度地使用抗生素治疗,绝大部分患儿hscrp降至正常水平,且明显与治疗效果有相关性,说明hscrp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hscrp可辅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并能及时监测抗生素的疗效及合理性,克服了血培养回报结果慢的缺点,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

2型糖尿病(T2DM)是免疫和慢性炎症性疾病[1],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炎症学说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认为DN是一种低度炎症性疾病,DN的发病在代谢紊乱与血流动力学机制基础上,慢性炎症是其持续进展的关键因素[2]。为了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T2DM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58例早期DN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s-CRP进行了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已确诊的58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50~67岁,肝肾功能均正常,尿蛋白定性(-);正常对照组为55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50~68岁,各项指标均正常。两组的年龄、性别及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排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其他并发症。

1.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进行血清hs-CRP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58例早期DN患者的hs-CRP含量为(15.87±8.38)mg/L,55例正常对照者的hs-CRP含量为(3.92±2.81)mg/L,经统计学处理,早期DN组的血清hs-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3 讨论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病群,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组织的慢性进行性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DN)早期常缺乏明显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传统的肾功能实验室指标难以准确判断。因此,探讨可用于DN早期诊断的有用实验室指标十分重要。1998年PICKUP等提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2型糖尿病存在着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时相反应的假说,这种假说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在炎症因子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是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非糖基化的聚合蛋白,是机体存在亚临床炎症最有效的血清学标志之一。CRP的升高反映了介导炎症的细胞因子(如TNF-α等)的存在,这些细胞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内皮功能紊乱又可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两者相互促进。CRP长期处于高位会损害血管壁,含量可急剧增加,而且几乎与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是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3]。CRP致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涉及两方面:炎症因子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内皮通透性的降低和外周血流的减少会限制胰岛素的转运,促进胰岛素抵抗;炎症使β细胞结构与功能发生障碍,部分与脂肪细胞的异常代谢有关,另外炎症因子触发的氧化应激过程也是导致β细胞凋亡的原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血管炎症反应的更敏感的指标,也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笔者对58例早期DN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s-CRP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早期DN患者的hs-CRP含量为(15.87±8.38)mg/L,正常对照者的hs-CRP含量为(3.92±2.81)mg/L,经统计学处理,早期DN组的血清hs-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参 考 文 献

[1] 张恩丽,岳卫平,柴华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9):4558-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