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范文

时间:2023-03-18 15:4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贸易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贸易政策

篇1

争力较弱而又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宏观稳定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农业和金融服务业,而后者主要为了节省稀缺性的外汇资源和避免严重的冲击失衡。

(二)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中利益的多样化逐步得到政府的承认和重视,并且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和机制进行利益表达。他们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比以前得到加强,其中中央行政机构和地方政府具有较显著的影响,体现了“主义”的作用,而国内各类企业、外国投资者、特殊利益团体以及消费者对最高决策的直接影响效力则仍然是边际性的或趋向减弱。利益团体对贸易政策的疏通和影响作用在今后的政府过程中可能会越发重要,这表明中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简明、公正和透明度高的决策制度和机制,使更多的利益(特别是那些被忽视的集团,如消费者)能够在政策决策中被倾听,并避免“政出多门”的以及为少数特殊利益所左右。

(三)世界贸易体系和国际集体行动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接受国际通行的惯例和规则,在承担合理义务的同时享受外部市场准入的权利符合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但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面对和承受其他贸易伙伴国家的压力和要求,包括贸易摩擦和争端,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中国在加入以法规为基础的GATT/WTO多边体制框架中的谈判;中国在APEC区域贸易组织内的复边协商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争端与解决,特别是中美贸易关系。而外国政党的对华战略、外国政府贸易政策的基本理念、利益集团乃至公众的各种要求和观念将通过这些渠道影响中国的政策决策过程。外部压力和制度约束对中国贸易政策决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贸易改革的日程、幅度和速度必须跟上国际集体行动的步伐,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通过参加多边或区域贸易协定来推动国内的经济改革,以“锁定”的方式保持改革政治上的可预见性和可信性,当然这种对外承诺对于中国来说必须是建立在“可接受”的公平的基础上的。

(四)中国贸易保护的特征是平均水平较高,而且在结构上易变而分散。实际征税率与名义关税率的差别较大,以配额和许可证等数量限制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的频数比依然较高,同时关税保护和非关税措施之间多呈现出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改革,使贸易的扭曲程度和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贸易的中性刺

激增强了。实际保护率的水平和结构比名义保护率更高而离散,鼓励下游行业生产而歧视上游行业生产的倾向更明显,统计检验还表明名义的和实际的保护率在部门排序上是近乎相同的。不同贸易保护形式在工业行业之间的差别表明它们在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以及它们自身行业特征所导致的迥异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五)利用中国36个工业行业三个年度的实际数据对贸易保护率的计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促进和发展战略产业的“国家利益模型”最能反映中国贸易保护结构的政治经济决定因素,而“利益影响模型”的效果是“边际”性的,维护社会公平、减少调整成本和收入再分配的“公共利益模型”并不十分适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应用“向后法”和截面与时间序列合并数据法估算的“混合”模型也印证了这些结果。实证检验表明那些人均增加值高、比较优势大、对产业需求关联强、劳动密集型生产、创造利润和税收多、国有企业作用较小、反对势力薄弱的行业越能够获得更高的保护率,同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措施之间呈现出显著性的互补而非替代关系。

篇2

一、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中国采取的动员性金融,使金融规模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在数量上不断扩张,实现了充分的金融动员。虽然存在资金的损耗和运用的低效率,但在动员性金融支撑下的粗放式的金融总量增长,无论是输入国有企业还是漏损给非国有经济,都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资金供给。金融总量的增长,扩大了资本形成规模,加快了资本形成速度,并与中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结合,促进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发挥,而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金融体系提供的外部融资支持,更是满足了这些行业的巨大资金需求,促进了规模经济的获得、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乃至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导致金融总量的增加,其作用不仅仅体现为促进资本形成,改变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获取规模经济以及通过内生发展等途径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经济转轨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资本短缺,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则一直强调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对外贸易在积极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政府也一直在寻求通过提升出口商品的品质,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等途径,转变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这些政策意图,必然导致金融资源被大量输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之一就是,通常需要长期而巨大的外部融资支持。如果没有外部融资总量规模的保证,就会造成业已形成的大量资本要素被闲置,无法进行生产,正在培育或者已经获得的比较优势,无法得以实现或者充分发挥。因此,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金融总量的增加,一方面通过向经济体系提供外部融资支持,促进资本形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积累,实现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以及比较优势的变迁;另一方面,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各行业的融资需求,缓解了经济体系的融资约束,配合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变迁,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持续发展得以保证。非国有经济虽然未能直接或者更多受益于金融总量的增长,但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特别是转轨初期,非国有经济获取的金融漏损(卢峰,姚洋,2004),对于其起初的创立和发展还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非国有经济在经济转轨初期,大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基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融资需求特征,融资约束并未成为非国有经济利用并发挥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障碍。可是,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通过资本积累,正逐步进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或生产阶段,而此时非国有经济所面对的融资约束也越来越成为其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从整体上看,动员性金融形成的金融总量增长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向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漏损,对于促进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形成、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比较优势的变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整个经济体系融资约束的缓解,也保证了后期形成的比较优势的有效发挥。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效率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在提供融资支持方面并没有完全实现效率化和市场化,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国有企业、战略产业的金融支持与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歧视并存。从金融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在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并不是遵循市场经济要求的效率性原则,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控制。在中国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下,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得到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并享有各种利率和期限上的优惠政策,这对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的产品价格优势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获取的廉价金融资源,大多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其外部融资价格最终将回到均衡价格水平。如果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没能在丧失租金前形成企业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仍将导致价格竞争优势的丧失、比较优势的无法形成和企业的被淘汰。不可否认,政府通过对金融体系的控制,提供廉价资金着力支持某些特定企业和行业,可以使其获得低成本的外部融资,并可在短时期内促进其快速发展,但其负面问题则可能是资源配置上的扭曲,比较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并使比较优势的变迁受到阻碍。得到过度金融支持的企业或行业,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并导致其贸易条件的恶化。同时,由于获得大量低成本的外部融资,相关企业或行业也可能会失去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动力。对于非国有经济来说,在经济转轨初期,资本投入十分有限,而劳动力较容易获得并且成本较低,因此,非国有经济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生产环节。这些行业和生产环节通常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积累,以简单劳动投入为主,生产周期较短,资金投入不多,并能较快地收回,且企业多以小而散的形式存在,因而资金需求的主要特性是少而灵活,一般通过内部融资即可得到解决,内部融资也恰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需求相适应。但这种单纯依靠内部融资的生产方式只适应于发展初期的非国有经济,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进入到追求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的阶段后,就会对金融体系提供的外部融资产生强烈的需求。由经济体制、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体系的经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中国非国有经济外部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导致其即使通过自身积累拥有了较高内部融资能力,也无法实现经营方式和生产领域的转变,只能单纯依赖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长期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生产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即使通过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但由于金融发展水平低导致的融资约束的存在,也延缓了甚至阻碍了非国有企业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转换。

(三)中国金融发展的结构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中国金融体系居于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通常规模较大,而在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中又通常以中小企业为主。金融体系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的不匹配,使得在获取外部融资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不是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就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中国金融体系以国有银行居于垄断地位的市场结构,不仅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水平,制约了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和领域获取比较优势。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历经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低加工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进入繁荣期或衰退期,面临产业退出和转型的压力,而以大量资金投入为特征的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进入形成期和发展期。如何在原有的产业格局下,实现新技术和新生产要素的引入,以及资源的合理转移和重新配置,就成为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对外贸易结构由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向金融体系不断提出更高、更复杂的要求。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不断更新金融体系供给特性,使其与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金融需求相适应。因而,金融发展对于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转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与经济体系中新的比较优势形成相适应,同时不断推动比较优势变迁的过程。但从相反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的滞后则也可能成为比较优势变迁的主要障碍。中国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尽管还可在信贷资金支持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变迁,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1)股权投资是以获取长期投资回报为主要目的,可以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连续的外部融资支持,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2)证券市场具有产业选择机制;(3)证券市场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衰退产业的退出提供了资本流动机制。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不足与低效率,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对于处于初创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面对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但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在成长性。可是,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灵活多样的直接融资方式,也抑制了高技术、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总之,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市场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获取外部融资,也因此限制了其发展并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

二、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金融发展政策取向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金融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制约。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乃至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一些政策建议:

(一)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利率更好地反映资本的价值,减少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促使企业真正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促进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

(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在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中,中小企业占有一定比重,通过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拓宽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更好地满足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为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应积极改善银行业的垄断市场结构,大力建立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以形成一个存在多元化市场主体的金融体系。

(三)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要素禀赋结构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与此同时,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的原有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虽然,民间金融是内生于非国有经济内部的金融组织形态,但是,由于民间融资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地将民间金融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对民间金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减少民间金融对经济体系乃至社会生活可能造成的危害。

(五)改善金融体系服务

降低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对于增强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和市场范围,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继续着力改善金融体系服务,降低外贸企业的融资成本。

(六)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控

金融效率的提升,企业监控能力的加强,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促使外贸企业在科技含量高和出口附加值更高的产品领域从事研发和生产活动,提升出口商品的层次。

(七)构建企业信用制度

篇3

[关键词]对外贸易模式;优化转型;贸易政策

[DOI]10.13939/ki.zgsc.2015.23.010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正在逐步增加,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导致我们国家的低成本优势不断削弱;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之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我国出口不断减少。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型,内外部均衡正成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不能再单纯地追求对外贸易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所以必须转变贸易模式。

1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面临着五方面的约束:第一,就业约束。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多而且大多需要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就业压力的存在要求我们不能过于激进地调整目前的对外贸易模式。第二,内部需求约束。如果我国的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能保持一定速度增长,贸易模式转型所造成的外部需求减少就不能通过内部消费需求的增加得到弥补,这会给贸易模式的转型带来较大的阻力。目前我们国家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消费需求增加不能够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为了提振消费,国家必须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第三,储蓄一投资机制的约束。在国内储蓄一投资机制障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之前,FDI大规模流入仍将是一种趋势,与加工贸易密切联系的FDI流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贸易模式的转型。第四,技术进步约束。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研发的投入,而且取决于制度设计。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仍不够,为使在长期内利于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应加快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步伐。第五,人力资本约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服务贸易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基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素质较低,而现代服务业又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将成为制约我国贸易模式转型的重要因素。

2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调整的目标与思路

2.1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调整的目标

我国贸易模式转型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在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前提下,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对外贸易规模,能够对WTO规则的制定与修正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改变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当中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和话语权。第一,通过内部均衡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居民消费拉动型转变;第二,政策取向要由追求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向结构转变和质量提高的方向转变;第三,加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实现我国的技术进步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通过技术、组织和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为重点的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使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

2.2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调整的思路

第一,逐步调整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三驾马车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协调。通过内部均衡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我国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宏观经济的内部失衡,而外部失衡又强化了内部失衡,所以我们要把我国贸易模式演进中存在的问题放在内外经济失衡的背景下来考虑。采取纠正内部失衡的经济政策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与优化,而对外贸易模式的优化既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利于纠正内部经济的失衡。

第二,改变由以数量规模粗放的外延增长为主的外贸增长方式,向以质量效益集约的内涵增长为主转变。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及片面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的方向上来,以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长期实施粗放性经营,导致利润率不高,缺乏长远发展理念,不重视及无力进行技术研发,致使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只有实现对外贸易的质量效益增长,才能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技术发明及技术创新,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

第三,适度控制总量,着力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一方面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例。另一方面,要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分工中的中低端环节向自行设计制造及自主品牌创造的高端环节转变,逐步扩大资本技术密集型(含人力资本)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科技兴贸战略的核心就是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意义重大。

3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与优化的政策选择

3.1 疏通国内储蓄一投资障碍,调整FDI政策

在疏通国内储蓄一投资障碍方面:第一,加快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打破国有银行的金融垄断体制,进一步扩大存贷款的商业利率浮动幅度,让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逐步实现意愿结汇,增强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转变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通过外贸体制改革和外汇体制改革向效益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减少国内企业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外汇管制。第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制,通过强化银行自身所有权约束,促使其经营管理的改善,形成对称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第三,注重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改变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贷款的局面。

调整外资政策方面:第一,促使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结构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高、增值率高的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另外改变FDI分布过于偏重制造业和过于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现状,通过金融、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外商企业更多流向现代服务业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第二,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一方面,提高一般贸易的出口份额,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加工链。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应该从以外资为主的结构逐步向以本土企业为主转变,克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联系上的“孤岛效应”和技术联系上的“锁定效应”。第三,逐步弱化吸引外资优惠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实施内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3.2 调整国内消费政策,保持对外贸易的适度增长

我国要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针对低人力资本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通过缓解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来降低居民储蓄率。第二,扩大政府在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性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降低因公共产品的价格过高而对居民一般性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第三,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国民收入更多地流向居民部门,而非政府和企业部门。

3.3 疏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障碍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将逐步丧失,要保持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一,进一步完善产业、税收、信用担保、融资信贷的相关政策,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去。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参与风险投资,引导民间富余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进一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发展,放松对场外交易的限制,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多层次的上市与退出投资的渠道。第二,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各方在资金投入、风险分担、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诉讼成本,加大查处力度,有效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各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第三,鼓励国内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自主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营销,对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活动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把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自有品牌结合起来,推动产业链向核心产品延伸。第四,对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公共性领域和规模大、风险大、周期长等民间资本不愿从事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政府应当制订大型科技发展计划,以国家直接投资为主,社会资金为辅,弥补“市场缺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篇4

关键词 竞争优势理论 中国 外贸政策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迅猛,世界的贸易格局和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在不断调整,例如制成品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制成品贸易大幅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扩大,以及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虽然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并已跻身于贸易大国之列,但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飞速发展的贸易现状呼唤新的理论指导,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个前提下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括总结了一国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的研究成果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超越。他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波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 生产要素状况

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国家才能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

1.2 需求状况

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需求状况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某类产品的需求广阔,则该行业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建立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则会对厂商产生一种压力才会使企业在品质、性能、服务方面尽量努力改进,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1.3 相关与辅助行业

一国产业结构的上下游工业、辅助行业应该要了解彼此的活动与需要,协调配合。上游工业的产品有效率,下游工业才会有效率;上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工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1.4 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

不同企业的定位目标不同,相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也会不同。各国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美国公司实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等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这是他们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的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要求迫切,结果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

此外,波特认为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例如某种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石油危机、战争、汇率的变动等都是机遇。一国政府采取的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将成为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2 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即古典学派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学说。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得以进行。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别产生了各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理论受到了贸易现实的挑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强化了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步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竞争力却越来越弱。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较优势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不意味着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除了一些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比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明确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为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起至领导作用,并可促进环境预警、营销渠道、技术开发,顾客分析等系统的完善。

(3)有助于增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比较强的政策借鉴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却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迅速崛起,这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具有动态化综合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对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的划分上,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贸易学说静态分析的动态特色,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家、产业、企业的关系,这无疑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拓展。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3 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遵循的,单纯以我国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对外贸易的结构,最终势必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井”中去。而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

第一,出口规模难以扩大。2005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世界排名第三名,继续保持2004年的位次。这一庞大的基数意味着我国如果想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话,几乎等同于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容易达到的。

篇5

关键词:中韩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直接投资;技术差距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1-0012-08 收稿日期:2011-04-27 一、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加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也日趋频繁。然而由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错综复杂的原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全球的贸易格局呈现出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贸易政策合流的新形式――区域性自由贸易,即集团内部贸易更加自由,而在集团之外则形成一定的贸易壁垒。这种新的贸易政策形式的集中体现便是不断蓬勃兴起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全球自由贸易区正如火如荼建立的大背景下,中国也在积极寻求和努力争取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机会,力求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区域贸易份额和发展机遇。中国身处亚洲,与亚洲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自然成为其加快区域性经贸合作的首选。继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中国逐渐将注意力投向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篇6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

目前,世界农业生产已进入全球性配置阶段。在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逐步削弱,农产品贸易面临巨大挑战。

一、浙江省农产品的生产状况

图1反映了2002~2009年间浙江省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以及各个子行业的产值变化状情况。从总体上看,2009年底浙江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了1873.4亿元,相对于2002年的1040.5亿元净增长了80%还要多。从各个子行业方面来看,农业一直是这些子行业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遥遥领先于其他各个子行业,并且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渔业产值虽然超过畜牧业产值和林业产值,成为第二大子行业,但是从发展变化趋势来看,渔业产值的增长并不明显;畜牧业的产值在子行业中占据了第三的位置,且从发展趋势上看,处于一种上升状态,很有可能超过渔业产值成为第二大子行业;林业是这几个子行业中总产值最低的一个,但是林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林业三定”之后,林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二、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

表1反映了2002年-2009年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浙江省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2008年浙江省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161.0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3.4%,其中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18.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1.6%。在农产品贸易顺差方面,2002年-2009年期间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顺差分别达到32.92亿美元,39.81亿美元,42.89亿美元,54.41亿美元,65.17亿美元,67.34亿美元,75.20亿美元。但是从表中们还可以看出,2009年浙江省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明显比2008年要少的多,出口总额比2008年减少了24.55%,贸易顺差额也比2008年减少了11.80%,这主要是受到2009年金融危机、粮食安全等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浙江省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增加迅速,但是增长速度却在减缓,这表明了浙江省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虽然在持续增长,但是出口增长率以却有一种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浙江省经济结构的调整,浙江省在经济发展之期,一直把农产品的出口当做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地位越来越弱;另一方是由于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容易受到整个外贸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浙江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一国以更高的生产率水平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的能力,进而向国际市场提供优质低价的农产品并持续获得赢利的能力。因此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相比较而言的,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两项指标对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国某产业的出口额减去其进口额所得的差额(即顺差额)与该国该产业出口额加其进口额之和的比值,该指标主要从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上分析该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j产品的出口额,表示j产品的进口额。从公式中们可以看出TC指数取值范围为[-1,l],如若TC值大于0则说明该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TC值越接近1竞争力水平越强;反之,如果TC值小于0则说明该产品不具备竞争力,且TC值越接近-1竞争劣势越明显。

表2反应的是浙江省2003-2009年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

根据表2浙江省2003-2009年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可以总结出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若干特点:

1.从农产品总额上看,2003-2009浙江省农产品总额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都在0.45-0.55之间波动,均值为0.51,由此可见,浙江省农产品这整体上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水平。从变化趋势上看,浙江省农产品的的贸竞争力指数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这说明,浙江省农产品总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相对稳定。

2.畜禽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均值达到0.62,高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由此可见,浙江省的畜禽产品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且这种竞争优势地位比整体的农产品竞争优势地位还要明显。从变化趋势上看,畜禽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波动在0.52-0.70之间,相对稳定。

3.粮油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是最低的,均值为-0.78,这表明浙江省的粮油产品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从发展趋势上看,粮油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一直在0值以下,并没有得到改善。

4.花果蔬菜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达到0.86,是所有这些类农产品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最高的一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从发展趋势上看,花果蔬菜类产品贸易竞争力值一直保持在0.8以上,表现出既稳定又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5.烟酒饮料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达到0.62,这表明浙江省的烟酒饮料类产品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变化趋势上来看,烟酒饮料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值呈现出一种下滑的趋势,到2009年已经下滑到了0.28,这表明浙江省烟酒饮料的国际竞争优势虽然存在,但是正在逐步削弱。

6.木制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达到了0.53,高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同样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从其发展趋势上看,木制品的贸易竞争力值表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状态,到2009年其值已经增长到了0.62,这说明木制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在持续上升。

7.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均值达到0.84,仅次于花果蔬菜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表现出相当强的贸易竞争力。从发展趋势上看,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值一直较高,呈现出相对稳定且很强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8.其他农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33,低于江省农产品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这说明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并不明显。从发展趋势上看,其贸易竞争力水平有所起伏,但整体相对稳定,波动幅度不明显。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 Advantage,RCA)是由巴拉萨提出的,它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某商品出口额占某国总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该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之间的比值。一般认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能够更好的反应一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这是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剔除了地区总量波动与全国总量波动的影响。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S地区i产品的出口额,表示S地区同期全部产品出口总额,为i产品的全国出口总额,为全国同期所有产品出口总额。RCA指数值越大说明竞争优势越大,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竞争力;若1.25≤RCA

表3反应的是2003-2009年浙江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

根据表3浙江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可以总结出浙江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若干特点:

1.从农产品总额上看,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大部分年份都处在1以上,其均值为1.57,这表明浙江省农产品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变化趋势上看,浙江省农产品的RCA指数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稳定、持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浙江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在持续加强。

2.畜禽产品的RCA值都在2.20以上,处于较高水平,其均值为2.40,高于整体的农产品RCA值,表明浙江省的畜禽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变化趋势上看,畜禽类产品的RCA值也呈现出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浙江省的畜禽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

3.粮油产品的RCA值除了在2006年以外,其余大部分年份都处在1以下,均值为0.74,表现出弱竞争力。并且从变化趋势上看,其RCA值整体上也趋于一种下滑状态,到2009年已经下滑到0.39,这说明浙江省的粮油产品的竞争劣势越来越明显,且再持续恶化。

4.花果蔬菜类的RCA值基本都处在1以上,只有在2005年的时候其值在1以下,其均值为1.22,这说明浙江省的花果蔬菜类产品还是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从发展趋势上看,花果蔬菜类产品的RCA值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并且自2005年以后,其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

5.饮料烟酒类的RCA值都处在1以下的水平,其均值为0.66,处于一种竞争劣势地位;从变化趋势上看,至2003年其值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到2009年其值已经下滑到0.43,这表明浙江省的饮料烟酒类产品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而且这种劣势越来越明显。

6.木制品的RCA值基本都在0.7-1之间,均值为0.79,没有太大的波动,这表明浙江省木制品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这种贸易局面也没有得到改善,还会持续下去。

7.水产品的RCA值至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大于1的水平,均值为1.86,这表明浙江省的水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且从变化趋势上看,水产品的RCA值波动较大,虽然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但是也比较容易受到国际市场、自然因素等的影响。

8.其它农副产品的RCA值呈现出一种波动的状态,但其波动范围保持在1.7和2.29间,均值为1.96,这表明浙江省其他类农副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且这种竞争优势虽然比较明显,但是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因素、自然灾害等),波动稍大。

(三)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农产品质量价格因素

农产品的质量、价格会直接影响到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水平。目前,浙江省许多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上同类农产品价格,而且浙江省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还不够健全,缺少有效的行业标准,严重影响到了浙江省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给浙江省的农民和农产品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出口企业因素

浙江省的农产品外贸企业较多,但是缺乏统一的管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同业竞争在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过渡竞争同样会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外贸企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

(1)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供给主体较多,过于分散;

(2)农产品已经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供给过剩;

(3)农业退出成本较高。

此外,浙江省农产品大多是以贴牌的方式销售到国际市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浙江省农产品的品牌、信誉,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3.政府因素

尽管浙江省近年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但是,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没有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的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市场规范管理与市场信息服务不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技研究、推广与培训还远远不够等方面。除此之外,政府的一些政策和体制因素也制约了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开展,例如: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不够、运费过高等因素。

四、提升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1.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价格。浙江省虽然早已取消了农业税,但是在种子、农药、化肥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却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降低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价格竞争力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2.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往往拥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一流的管理经验,可以更快的与国际接轨,采取国际上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突破国外的种种贸易壁垒,还可以综合利用技术优势,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和深度的加工发展,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由此可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出口品牌建设,发展有浙江省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是提高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知名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会提升农产品档次和形象。

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浙江省农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式管理经营的体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管理作用,统筹安排,采取一系列得措施,具体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职能、制定完善的农业政策、以功能性贸易政策为主导,构建新型政府服务平台等。

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的生产总值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而且贸易额也基本呈上升势态(2009年除外)。从整体上看,虽然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值基本都在1以上(2004年除外),贸易竞争力值都在0以上,这都充分表明浙江省的农产品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而土地、技术、资金密集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参考文献

[1]Buckley et parative Advantage in Agrieulture・Agricultural Eeonomies.August,1998.

[2]Williaxn parative Advantage in Agrieulture.Agricultural Eeonomies.August 2004.

[3]Yuichiro Uchida,Paul Cook.Centre on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University of Machester.University of Machester Party,Brazil 18-20 November,2006.

[4]丁珏,朱颖.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9,1.

[5]蒲文彬.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6(15).

[6]翁克瑞.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

[7]吴杨.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实证分析[J].经济学研究,2007,1.

[8]应远闻.浙江优势农产品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4(4).

[9]郑莹.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投入因素分析及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8(5).

篇7

提要: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节节攀升。本文在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剖析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合理调控外贸依存度。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外贸更是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与此相对应,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

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增长。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几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2003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开始超过50%,2006年达到最高点67%,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跌至45%。2001~2009年的9年中,有6年依存度超过50%。

(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外贸依存度处于较高水平。有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中的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世界各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数据测算,2000年即我国“入世”前一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但在“入世”后的2005~2007年间,我国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大幅提升,大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外贸依存度过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的对外依赖性增强,贸易摩擦增加。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进出口市场仅集中于少数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我国进出口对美、日、欧盟的依存度很高,若在与他们的贸易中出现问题,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如果他国或地区的经济发生波动,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由于影响到别国从而对我国产生间接影响。

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度依赖也成为近来贸易摩擦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根本原因。从1978年8月到2010年6月,近32年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共157起,其中反倾销案152起,反补贴案1起,保障措施3起,特保1起。而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38起,其中欧盟对我国发起了7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5起,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各1起。“数量多、频率高、影响大、花样多”,业内专家用12个字为近来频繁的贸易摩擦做了定性判断。

(二)对重要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入世”后,我国进口依存度高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两大类:

一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根据赵瑾2005年对我国各种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测算,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进口依存度分别是35%、36%、47%。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额达到337.88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96%;原油进口额达到797.73亿美元,增长303%;其他用于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如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等进口额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如,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和高精度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几乎是100%。

对于能源、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易使一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出口商对资源进行控制或出口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对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则会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一旦大量进口,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也将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三)加工贸易层次低,不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一种贸易方式,通常从事低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从事高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事的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我国的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出口依存度高,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要素。这种竞争力格局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恶化了贸易条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使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着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低层次竞争局面。

三、对外贸易依存度高速增长的原因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大力鼓励出口创汇。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运用了价格、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等手段调整进出口结构,这些外贸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我国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提升,我国贸易规模列世界排名也不断上升,1997年位居世界第10位,2004年就上升到世界第3位,直到今天,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3位。从这一点来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升甚至出现偏高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的产物。

(二)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贸易比重高。加工贸易主要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客供辅料和不作价设备四种形式,是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大量外商将中国作为加工基地,开展对外贸易。从1978年8月广东省珠海县香洲毛纺厂与港商签订了全国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开始,我国的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呈现出年均30%的高速增长态势,30年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形成的经济环境对加工贸易的影响非常大:中国将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扩大了外商开展加工贸易的领域;同时,其他国家市场也对中国开放,使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销售空间,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三)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较小。GDP包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但因为第三产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技术输出、服务贸易等方式,所以其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在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时,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越大,计算得到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小。

四、调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对策

(一)扩大内需,稳定外需。首先,近几年,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但这三者的发展明显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需求拉动;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改变这种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形成三大动力协调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其次,扩大内需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国际经贸摩擦。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屡创新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引来了诸多的贸易摩擦,引发贸易国不满,各种反倾销诉讼也加大了国内经济和财政风险。目前,国际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我国,这使得我国连续10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可见,要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对外矛盾和争端,提高解决对外摩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方针,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内需与外需的平衡发展。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出口的产品以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种产品必然伴随着“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样的增长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对资源投入的过度依赖,提高利用率,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开展节能和资源替代技术和产品的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要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在不断引进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核心产业竞争力,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积极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扶持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同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的资源信息产业。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优化了一国的产业结构,扩展了一国的经济规模,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而且其中的信息、通讯和金融等专业部门的发展更能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和货物贸易的显著增长。我国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比较落后。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瑾.精算实际外贸依存度—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的风险分析与主要对策[J].国际贸易,2005.1.

[2]裴长洪,彭磊.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J].财贸经济,2006.4.

篇8

[关键词]西安 成都 外贸竞争力

对外开放是一个地区振兴经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对外贸易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发现西安外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选取了同为西部城市的成都与西安进行比较。

一、西安、成都对外贸易的现状

1.对外贸易规模

2011年,西安进出口总额125.79亿美元,增长21%,其中出口58.04亿美元,增长9.2%,进口67.75亿美元,增长33.5%,贸易逆差为9.71亿美元,在18个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五位,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同为西部城市的成都2011年进出口额为379.06亿美元,增长53.61%,其中,出口229.56亿美元,增长65.46%,进口149.5亿美元,增长38.38%,贸易顺差80.06亿美元,在18个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由图1可看出,自2001年以来西安与成都的的外贸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特别是在2007年后,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在2011年进出口总额的差距达到了253.27亿美元。

2.对外贸易方式。2011年,西安进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进出口75.3亿美元,占同期西安进出口总值的59.9%,加工贸易为36.71亿美元,占比为29.2%,由表1可以看出,西安近年来贸易方式呈现出一般贸易比重下降,加工贸易比重上升的特点。2011年,成都一般贸易出口93.57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40.76%,加工贸易出口114.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49.96%,激增2.6倍。由于富士康、英特尔在成都的落户,成都加工贸易增速加快,也远高于西安的水平。

3.出口商品结构。西安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矿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见表2)其中机电产品所占份额最大,2009年为64.26%。2010年为72.45%,2011年为66.20%。成都主要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鞋类、农产品和医药产品。机电产品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快,比重加大。2011年出口便携式电脑75亿美元,而2010年仅为1,6亿美元。机电产品均为西安与成都的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在整个出口额中所占份额基本相当,但出口规模相距甚远。

4.西安与成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西安与成都利用外资的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如图2所示,成都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都远远高于西安。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对促进外贸规模的扩大,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都具有正向作用。因此,成都2007以来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成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密不可分的。

二、基于进出口数据的竞争力的分析与比较

1.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是一国(或地区)某种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或地区)某种产品出口的整体实力,即:

MSij=Xij / Xwij

其中,MS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出口;Xwij表示世界j类产品的出口额。该指标反映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总额与世界出口总额比,反映国家在世界出口市场的比重。比例越高说明出口竞争力越强。出口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

西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00年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西安出口额为10.6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过为0.0166%,而到2011年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至0.0318%,这说明西安市的外贸竞争力总体上是不断增强的。成都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11年已升至0.1257%,说明成都外贸竞争力也是不断增强的。而且由图3可以看出,成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速至2005年以后明显加快,增长幅度也远高于西安,因此仅从国际占有率指标看,从2005年以来成都的外贸竞争力是强于西安的。

2.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 (TSC), 它反映了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某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 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利工具。计算公式为:

TSCi=(Xi-Mi)/( Xi+Mi )

其中TSCi表示第 i 类商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Xi表示第 i 类商品的出口额,Mi表示第i类商品的进口额。TSCi 的值介于-1 和+1 之间。TSC>0,表示该国(或地区)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对于世界贸易来说,该国(或地区)是此类产品的净供应国,具有较强的外贸竞争力,TSC 指数越接近于 1,表明 i 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国际竞争力越弱;TSC

西安从2001年到2011年TSC 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趋势,而且在2009年和2011年为—0.08,说明西安的出口从2001年至2008年还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之后已经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是2009年和2011年是处于劣势的。成都的TSC 指数除2001年以外均大于零,而且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成都的出口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且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由图4可以看出,在2009年之前西安的TSC指数均高于成都,但从2009开始,西安的TSC指数低于了成都,说明西安的外贸竞争力在2009年之前是高于成都,而从2009年后就落后于成都了,而且差距明显拉大。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于 1965年提出的,它是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值占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用以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邱亦维(2009)为了比较国内几大外贸大省的贸易竞争力情况,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思路,构建了一个地区间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其计算公式如下:

RCA=(Xi/GDPi)/(∑Xi/∑GDPi)

其中,Xi表示某地区i类产品的出口额,GDPi表示该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Xi表示整个国家i类产品总出口额,∑GDPi 表示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一般认为,当 RCA>2.5 时,产品i(或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 1.25

如表5所示,西安历年的RCA指数均小于0.8,说明西安的出口缺乏竞争力。成都在2011年之前也是小于0.8,但是在2011年达到了0.81,说明成都出口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而且竞争力的提升速度较快,西安与成都的差距也被拉大。

三、西安外贸竞争力的提升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西安近年来对外贸易一直呈上升态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进一步增强,但通过与同处于西部地区的成都市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西安在拥有交通优势和人才等诸多优势的背景下,却在外贸规模以及外贸竞争力方面却已远落后于成都。在新一轮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西安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以及提升外贸竞争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西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西安的外贸竞争力。

1.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对促进外贸规模的扩大,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是具有正向作用。成都近年来外贸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与其外商直接投资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西安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型,引进了资金,就等于引进了货币形态的技术和产品,引进了潜在的市场空间。因此,西安因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具体要做好:一是转变招商引资的战略。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是其优势产业,因此西安的招商引资工作应围绕这些亮点开展,同时因该由主要吸引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小型投资项目转向重点吸引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资本密集型的大型基础设施、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以及通过并购方式将西安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分工体系。成都成功引英特尔、富士康、德州仪器、普惠、莫仕连接器等企业对成都外贸规模的扩大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功不可没。二是全力做好招商引资的综合开发利用。要为现有境外在西安的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追加投资扩大经营。

2.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作用,扩大外贸规模和提升外贸竞争力。2010年10月18日设立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2011年实现进出口184.4亿美元,其中实现出口97.5亿美元,增长2.7倍,2012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为68亿美元,增长1.4倍,是推动成都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西安已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有两个,一个是2011年2月14日设立的西安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行,截至2012年4月共实现3.7196亿美元;一个是2012年9月22日批准设立的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将承接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尚未封关运行。有鉴于成都的经验,西安应利用好两个综合保税区,把西安位于亚欧大陆桥枢纽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扩大西安的外贸规模。

3.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外贸经营主体。目前,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起成为西安进出口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大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他们出口的动力,进一步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进出口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按照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为各类外贸经营者创造平等条件,为中外双方创造公平的合作环境,从而促进西安对外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4.积极培育出口支柱产业。从目前看,西安已逐步形成了机电产品、农产品、矿产品和纺织服装四大类骨干出口产品,但总体上来看它们的支柱作用仍不太明显。出口最多的机电产品也缺乏竞争优势。因此,一是要扶持一批前景看好的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二是要建设壮大一批出口商品基地。三是要做好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业务。四是要发展一批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名优地产品。

参考文献:

[1]邱亦维. 新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对外贸易 合作 战略 特点 趋势

前言 我国与印度的贸易往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两国在摆脱了殖民统治之后,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国从计划经济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印度比我国的经济制度更加先进和完善,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和印度的贸易增长速度一直位于世界的前列,两个国家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以制造业为主,对外的依存度很大;印度则是以服务业为主,经济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拉动内需。

一、中国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

对外贸易政策有自由和保护之分,纵观各国对外贸易的历史,都经历了从自由到保护的过程。中国外贸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开始于贸易保护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在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特点,理论依据也在不停的更新,具体的贸易措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外贸易的国别和区域政策开始逐渐得到重视。

1949年9月,国务院通过的政府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实行对外保护政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选择了在资金短缺的经济中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对外贸易成为调剂余缺的手段。目标是换取进口必要机器设备所必需的外汇,基本上忽略了对外贸易的效率原则。具体而言,在对外贸易体制上建立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独家经营、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主要是靠计划和数量来限制干预进出口,不会参加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很少参加双边贸易合作。政府的目的主要就是增加创汇,他们为了满足必须的进口对外汇的需求,高估人民币的币值和外汇汇率政策。

以后,中国实行是改革开放的政策,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外贸体制的改革。前一时期是改革初期,对外贸体制的改革主要是下放了对外贸易经营权,开始了工贸结合,对外贸易计划得到了简化,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度。后一时期的重点是对外管制制度的放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的建立、开始鼓励发展加工贸易。

1992年以后,中国的贸易制度改革已经不仅仅限于贸易权和外贸企业等内容,中国的贸易政策开始以国际化原则为指导,涉及到了国内的各个方面。1992年10月,在十四大上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零售等领域开始了外资开放的试点,陆陆续续的颁布了一些短期的和过渡性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随着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的电信等敏感产业也开始同外资合作。

二、印度对外发展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

印度的对外经济战略,在20世纪70年代是时候,印度实行进口替代型的外贸政策。20世纪80年代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并存的外贸政策。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

在吸引外资的方面,印度国内的民族、宗教等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一会反对党的力量强大,非政府组织的影响比较大,对政府利用外的政策起到了制约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印度曾经严格限制外资的进入,而现在,印度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印度效仿中国,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全国设立了20个经济特区,招商引资。

圣雄甘地、建国之父尼赫鲁等一直在寻找适合印度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走得很曲折,部分学者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部分学者认为印度应该选择一条比中国更加健康,更加持续性的发展路线。如果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由物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扩张推动的,属于汗水推动型。而印度的经济增长是由它的制度基础设施和企业家精神推动的。中国的经济实力更多的物化在了建筑物上面,而印度的经济实力则是由他的潜力决定。在印度的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是软件业,印度是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总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设施有60%是来自印度。

三、中印两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和趋势

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我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增长的特点,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一大关注点。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比较大,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的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

2.印度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印度的对外经济增长速度在不断的加快,近几年来,印度不断地加大对海外企业的并购,扩大了其自身的规模。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的比较慢。不断的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经济的联系,对英美等国的依赖性有所降低。

总之,中印两国的对外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双方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中印两国的外贸增长速度很快,尤其是我国的外贸出口额,一直位于世界首位,第二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经过分析,我国的在外贸易中要注重调整贸易结构,加大服务产业的比重,完善相关的贸易制度,建立行业协会制度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总之,两国想要更好地发展贸易,就应该不断的进行研究分析,达到更好的合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目标定位,贸易效应,技术创新

    近几年来,尽管一方面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同时,国内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隐忧却越来越大。“中国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得到的只是一些漂亮的数字”,“中国出口成绩单的亮色仍然主要来自独资企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同时,中国政府也改变了先前“千方百计地扩大出口”的初衷,而是越来越多地强调扩大内需。笔者认为我国对外贸易之所以产生上述结果,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追求的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存在着从最初的定位不当到现今的目标缺失的问题。为了便于分析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演变历程进行一个较为客观的回顾及定性评价。

    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演变及其评价

    1.“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目标——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中国寻求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方针,因而“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自然成为这一方针下的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在这一方针下,对外贸易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是生产的简单延伸,因而处于一种辅助的,从属的地位。1953—1978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23%下降到0.75%,在世界上所占位次由17位后移到第32位,从中便可窥见一斑。

    “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目标从根本上摈弃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比较利益原则。虽然这一时期国家通过垄断贸易及计划贸易,达到“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政策目标,但成本巨大。追求这一政策目标产生以下三种主要经济损失:第一,国际贸易利益的损失。  “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使中国既不能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及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本国劳动力生产力丰富这一比较优势,又不能借助于国际贸易弥补自身资本稀缺的比较劣势,从而未能实现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第二,形成垄断造成的损失。为实现“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目标,国家需要控制对外贸易活动,进而形成对贸易垄断。这使国内产业和企业处于不受外来竞争的地位。持续的保护使企业失去了技术创新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从而未能实现国际贸易动态利益。日本在1953年—1971年的国民收入增长中有 55.16%是技术进步贡献,而中国在1953年—1977年的 24年中,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只有13.27%;第三,规模经济损失。计划贸易限制了国内企业通过对外贸易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利益的可能性。这三种经济损失增大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本。50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差无几,而80年代只有日本的1/4。这虽然可以归咎于,但与对外贸易目标定位不当,抑制对外贸易正常发展不无关系。诚然,这一目标是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使然,也是无奈之举。但它说明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目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中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时中国理论界对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借助外部资源发展得快些,还是封闭起来发展得快些,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还是逆比较优势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过热烈而又充分的讨论。中国计划经济多年实践证明,开放比封闭好,顺应比较优势比逆比较优势好,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比消极地将对外贸易看作是“调剂余缺”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因而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由“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转变为“利用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国外资源)发展经济”。对外贸易目标亦相应调整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目标”。80年代中期“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以进养出”,  “三来一补”等一系列提法,就是政府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思想的具体体现。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目标较之先前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目标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它顺应了比较优势原则。在追求这一目标过程中,我国通过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本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大大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32位上升为1

990年的15位。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  由1978年 0.75上升到1990年1.8%。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12%左右上升到90年的40%左右,对外贸易在本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增强。但“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政策目标定位仍有不妥之处,在于它重视的只是国际贸易资源配置的静态利益,而忽视了对外贸易能够通过引入适当国际竞争,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等的动态利益。整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国执行着严厉的限制进口和国家管制有限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1991年中国关税总水平达 44.05%,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42%平均关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目标下的垄断损失及规模经济损失依然十分巨大。国内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缓慢。日本进入80年代国民收入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高达80%,而我国只有25%-28%。这也是九十年代初我国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的缘由之一。

    3.“推动经济增长目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理论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将9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调整为“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问题,如何实现目标却是另一个问题。在如何实现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目标的问题上,我国认识似乎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是单纯通过扩大出口实现的。为此,进入90年代,中国加大鼓励出口政策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税率,提高外汇留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等。这些政策确实见效很快,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出口规模迅速扩张。

    然而以后出现的情况是政策制定者事先没有想到的也是不愿看到的,那便是出口量增加了,外汇收入相比之下却减少了。有资料表明,直至90年代底,中国单位商品的价格平均每年递减1%。这是因为政府为达到迅速扩大出口的目的,其鼓励措施都是直接针对产品的价格而进行的财政性支持,它使企业能够在不侵蚀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不断降低价格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许多出口产品创汇能力连年下降。现今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利润微薄,惨境经营,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出口只是赚取出口退税。

    客观地说,中国对外贸易目标从改革前摈弃国际贸易利益演变为80年代追求贸易资源配置的静态利益再演变为90年代追求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动态利益,表明其演变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推动经济增长”定位仍有不妥之处。诚然,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是通过其终极形式——出口来实现的。但出口增长应是通过产品的高价格实现的,产品的高价格是通过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的,产品竞争力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技术创新实现。  “推动经济增长”贸易政策目标过于宽泛,在如何通过贸易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缺乏指导性。而忽视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效应,使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我国对外贸易的静态利益不断被蚕食,加大了我国从事对外贸易的成本。有关当局认为我国已进入高成本的外贸时代。

    4.对外贸易政策目标的缺失——20世纪九十年代底至今

    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国经济学界曾对中国未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进行过激烈的辩论,辩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对外贸易是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好一些,还是竞争优势发展战略好一些。经济学家们见仁见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培育国家竞争优势,而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中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其国情不适应竞争优势发展战略,中国仍应沿着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发展。虽经过几年的大讨论,学者们始终未能就这一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最终这一大讨论还是归于沉寂。因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

    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演变历程可以看出,贸易政策目标始终存在定位不当的问题,它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方向——贸易促进技术创新。而现今的目标缺失更使贸易发展无的放矢。其结果是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国民福利流失,技术水平落后。2005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中技术贡献率仅为33%,而日本在80年代就达到80%的水平。目前我国企业竞争力普遍低下,参与国际贸易水平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大半壁江山,这与贸易忽视技术创新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贸易-[飞诺网feno.cn]

    二、九十年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调整评价

    1.九十年代美国对外贸易目标政策调整

    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在日益强盛的日本经济冲击下岌岌可危。90年代初克林顿执

政后,及时调整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提出了对外经贸政策的四项基本目标:即打开外国市场;坚持公平竞争;实行激进的贸易促进战略(即战略性贸易政策);将贸易政策与全球经济战略相结合。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克林顿政府推出了有史以来美国第一个系统的贸易综合改革措施,又称“国家出口战略”,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6大重点出口产业,目的是强化美国企业的对外竞争能力,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的外贸政策是要保证投资源源不断地流向新兴科技领域,创造21世纪的高工资就业机会,从而使美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位居世界首位,在一些关键技术的出口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增强了美国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竞争实力,带动了美国出口的迅速发展,重新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2.美国对外贸易目标调整评价

    从调整后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可以看出:首先,其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长远性、战略性。美国是将对外贸易发展纳入其全球经济战略的宏图之中,为其全球经济战略服务,而不是让贸易游离于其外,追求贸易单独发展;其次,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准确性体现在目标是必须打开国外市场。贸易强国是近代历史以来铁的定律。从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到上一世纪日本的崛起都是这一原则的应用。因而要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必须打开国外市场。具体性体现在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6大重点出口产品,而不是对所有出口盲目鼓励;最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到位,有的放矢。到位不仅体现在国家通过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保证投资资源不断流向新兴科技领域,使新兴科技领域具有竞争力。也体现在美国政府施展外交手段,促进公平竞争的努力上。因为政府很清楚若没有公平竞争,美国在高科技产品上的优势会被大大削弱;有的放矢体现在要使美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位居世界首位,在一些关键技术的出口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从而强化美国企业对外竞争能力,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用一句话高度概括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那便通过提高新兴科技领域里的产品竞争力打开国外市场。

    美国鼓励企业的出口政策主要有:

    (1)政府开展积极的经济外交,为企业排除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美国政府官员忙碌的身影常年穿梭于各国之间,或劝诱,或威胁,其目的是为美国企业产品的畅通无阻地进入他国铺平道路。

    (2)金融上大力扶持。美国通过美国进出口银行、农业部、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加尼福尼亚亚洲出口贷款办公室直接为企业出口商提供出口贸易信用担保、出口流动资金担保和出口信用担保。2000年有2, 176家企业从进出口银行中获出口贷款23亿美元,比 1999年增长土3%;2000年美国又推出“企业快速贷款”,申请到批准时间仅36小时。

    (3)技术上支持。美国联邦贸易部、美国进出口银行一起建立了19个美国出口推动中心;美国国内有30个国际贸易中心、企业发展中心专门从事企业出口准备工作;进出口银行,国际贸易贷款计划处联合开办出口风险分析热线网站,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国际市场信息。

    可见美国鼓励企业的出口政策也与我国有很大不同。一是多渠道地帮助企业出口,二是主要通过金融和技术方面的帮助,不似我国一味诉诸财政性补贴。调整后的美国贸易政策目标的结果是显着的: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不仅促使九十年代美国出口快速增长,而且使美国相关产业的出口价格指数稳步提高。据统计,如以1990年为基数,美国商品的出口价格指数1992年为101%,1993年和1994年分别为101.4%和103.6%,1995年和1996年进一步提高为 108.8%和109.4%。尽管1997年和1998年略有下降,分别为107.7%和104.4%,但1998年与1990年相比,出口单位价格仍提高了4.4个百分点。横向比较,美国同期出口价格指数也明显高于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法国。这表明,这些贸易促进措施既使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也增加了美国的国民福利。这和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国民福利流失形成鲜明对比。

    三、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几点建议

    美国情况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我国是正在转型

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国内一些条件我国并不具备,比如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因而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经验。但它还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借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的调整经验,我国今后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应准确,具体,具有针对性。

    1.树立“谋求国家竞争优势”对外贸易政策目标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是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还是竞争优势发展战略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追求创新的世界里,具有创新产品才具有竞争优势,而创新产品并非局限于高科技产品。2002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来全球十大创新产品,传统产品,如橄榄公司的to tal牙膏,吉列公司的马赫3型刮胡刀同仁天堂电子游戏被评为全球十大创新产品。可见传统产品进行创新后,同样具有竞争优势。此外,笔者认为竞争优势发展战略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非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二者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出口产品成千上万种,有些产品可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些则可遵循竞争优势发展战略。例如,有些产品短时期内都难以改变其劳动技能密集型产品的特点,如珍贵的药采,稀缺的水产品,精美的艺术晶等,这些产品获利都很丰富,但它们占中国出口额的份额很低,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便是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情况。但我们也不应固守比较优势,而应用高科技对其进行不断创新。私营企业青岛金王集团推出的一系列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蜡烛,克服了蜡烛燃烧时冒烟的弊端。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对蜡烛进行了创新,产品大受国外消费者欢迎,三根蜡烛的出口平均利润等于一台冰箱。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正是通过这林林总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综合构筑的。

    2.将出口同提升企业竞争力联系起来

    在出口方面应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首先政府应建立高新产品和创新产品的鉴定及认定机构,对高新产品或具有创新产品给予认可。据一些高科技企业反映,他们的一些产品问世后,由于国内缺乏权威性的机构给与认可,他们的产品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及推广,因而难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其次,对高新产品或创新产品的出口采取倾向性鼓励措施,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效仿美国做法;再次,政府建立一套使企业受制于要求创新或提高质量的制度。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使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减少无效供给。

    3.注重进口创新效应

    许多先进技术及创新作为商品可以引进,从而节省了发展中国家在这些产品上的研发及创新过程和费用,实现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加速本国经济发展。因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政府应在进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政府可在最新技术、知识等方面的收集、传播及技术援助等方面加大力度,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这些技术还可以“外溢”到国内其它行业。政府同时还应引导企业走上进口技术一消化吸收一再创新的轨道上,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