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范文

时间:2023-03-27 15:2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供应链金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供应链金融

篇1

“十二五”规划着力强调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推进“三农”改革发展过程当中,金融行业融通和杠杆作用也逐渐地凸显。龙江银行结合丰富的资源和股东的优势,探索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力地支持了差异化、特色化目标的落实,有效控制了农业金融的贷款风险,对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确定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为战略方向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度的加快,以工促农、以农带工的发展,产业协同和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也需要金融的支持。黑龙江省耕地丰富,粮食贸易非常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农业深加工日益发达,而传统的农贷模式授信额度不足,导致业务规模无法满足农业供应链个性化的需要,黑龙江农民25%左右贷款得不到满足。这就迫切需要有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能够跟上地方产业的发展。

从龙江银行内部的条件来看,龙江银行是2009年底挂牌,用了半年时间,使原有四家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成功,注册资本金30.8亿元,股东主要有大正集团、中粮集团、北大荒集团、上海上实和上海国际等股东。这种股东构成决定了龙江银行研究农业供应链金融具有先天优势,尤其是中粮和北大荒集团这两家涉农企业股东,是龙江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另外,龙江银行还有比较好的体制优势,一级法人决策链短,机制灵活,对客户需求能够迅速反应。

龙江银行没有按照传统农村授信业务单户考察、单笔监测、自上而下的点对点模式,而是站在农业供应链全局高度,根据当地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和消费者,逐步探索支持农业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这种运作方式,加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客户、产品和渠道的建设,落实了以“实贷实付”为核心的信贷管理变革要求,特别是通过供应链的信用转移作用来支持供应链各个成员,既有助于解决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问题,更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

差异化经营、专业化发展,打造农业产业银行

探索差异化经营。通过核心企业加农户,龙头企业加农户的方式带动,形成一种链条,用订单模式做批发业务,专门成立了项目组,研究供应链金融如何为供应链全产业链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龙江银行已经形成了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保险+农户+政府+银行+科技+信托的完整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针对具体情况,开发不同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比如涉及土地流转,黑龙江虽已形成很多信用社、农信合作社,但土地始终无法流转。龙江银行引进信托,和中粮做产业结合。中粮信托把土地使用权设立一个信托产品,并将其让度给银行,银行最后是受益人,农民无需担保和抵押物。

标准化、专业化控制系统性风险。一方面按照银监会“三法一引”,供应链模式采用实贷实付,只发放农民生产资料,避免挪用,确保农民把贷款用到农业生产上。另一方面,在市场风险上,锁定核心企业的能力,制定核心企业准入机制;针对农业生产的风险,引进科技指导和农业保险;对于客户违约的风险,确定核心企业的连带贷款责任。针对中小企业,引进担保公司等。此外,充分调研,完善农业金融产品的设计,使之更人性化。比如,一改以往贷款的期限定在农民卖粮之前,而是根据农业的生产周期去确定贷款的期限和定价。

篇2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 金融风险 调研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相关论述

国外文献研究中关于农业供应链的观点有:米勒等人重点研究了价值链的发展给农业和农业综合企业带来的潜在利益及引发的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克里斯丁等人提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可以参与现代供应链,并表明现有的研究集中在农场发展现代供应链。

国内文献研究中关于农业供应链管理观点有:张晟义等人在《供应链管理:21世纪的农业产业化竞争利器》(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4)一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机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将供应链管理导入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绩效,供应链管理导入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

国内文献研究中关于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观点有:贾彦乐在《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现代金融.2008,4)一文中将供应链金融理念引入服务“三农”中,从更宽泛的角度,阐释了服务“三农”的内涵。王影等人在《供应链金融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应用研究》(特区经济.2010,4)一文中对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村金融机构利用供应链金融开展微型金融服务的观点,加强供应链建设和管理是基础,控制供应链风险是关键,改善信用环境是保障的解决措施。贾俊萍等人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供应链管理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1,7)一文提出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应以客户供应链及资金流、信息流为核心,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强化资金管理的效率,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开展节点企业的融资服务,提升供应链整体流动性,逐步建立核心企业、银行、上下游客户之间的战略合作,实现渠道融资一体化。马九杰等人在《土地流转、财产权信托与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龙江银行“五里明模式”剖析》(银行家.2011,11)一文中从应用角度探索了龙江银行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典型模式,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探索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樊雪志在《如何有效规避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人民论坛.2011,27)一文中提出: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由核心企业道德风险、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农户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等四个方面构成。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调研概况

(一)调研背景

在农业生产格局由零星分布、单户生产,向区域化分布、规模化种植(养)、订单化转变的形势下,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为发展供应链金融贷款模式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链种类繁多,每种产品都拥有各具特点的产业链。农业产业链链条越长,其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就越高,价值活动就越多,融资需求就越大。为农业产业链的参与者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融资服务意味着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进而提高各个农村产业活动参与者的收入。结合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依托新型农业供应链,有针对性的分析不同供应链的内在结构特点和融资需求,向资金需求者提供灵活的融资产品和服务,使部分农村融资企业和农户获得信贷支持,这种创新的融资模式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三农”健康良性发展,分析与控制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研基本情况

我们采用实地走访的方法,进行市场调查。课题调研小组到台州市玉环县九山联合社及其旗下合作社进行调研,参观学习了九山联合社旗下的优+农产品超市,实地考察了玉环县山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樟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经过与工作人员接触,我们实地了解了九山联合社及旗下合作社的现状、结构和运转模式等相关情况,重点了解九山联合社及旗下合作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调研过程中,我们将设计好的调研问卷发放给联合社及旗下合作社的相关人员,指相关人员填写。我们共发出并回收问卷100份,问卷涉及的内容及回收信息作为本文重要的分析资料。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调研分析

根据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提取了一些主要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户在生产生活出现融资难问题

问题1:在生产生活中是否曾经出现融资难的问题?其中出现过融资难问题的占70%。

问题2:出现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中认为是资金成本高的占20%,认为手续繁琐的占33%,剩下47%的人则认为是授信审批速度慢,取得资金时间过长。

由此可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农户在现实生活中融资实属不易。

(二)农户当前选择的主要理财方式及存款机构

问题1:您当前选择的主要理财方式?其中选择存款的占57%,民间放贷的占15%,购买债券、基金的占15%,购买股票的占7%,购买理财产品的占6%。

问题2:当前您的存款机构是什么?其中选择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的占66%,剩余34%则选择在商业银行存款。

可见农户的理财意识薄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较强,当然这也反映了大部分农民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性格特点,但也不乏一些敢于创新的人。

(三)农户对当前农村金融的认知分析

通过调查,47%的受访者表示农村金融的总体风险略高,但只有25%的受访者对其有所重视,且有48%的受访者认为农村金融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由此可见,农村金融还有很多的欠缺与不足。

(四)农户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认知分析

关于农业供应链金融,根据数据统计,当问及当前农业供应链的实施情况如何时,有45%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只有20%的受访者认为很好,可尽管如此却有63%的受访者对“互联网金融+三农”的前景持肯定态度,有40%的受访者认为实体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对于解决三农资金需求的作用很大。下图为发放调查问卷后得到的相关数据统计。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调研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个别农企竞争模式逐渐弱化,新的模式将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抛弃了传统的个体授信模式,它将视角放在整个农业供应链的层面上,发挥链条内的结构及贸易优势,用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具体贸易资金的自偿性和货物的流通价值做担保,向整个农业供应链中的融资企业和农户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有效的调节了贸易及资金的不平衡,缓解了农村融资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问题,而且提高了供应链中信贷产品的使用效率。整个产业链凭借核心企业的主导,配合其他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形成了高效的、持续运转的有机生产组织结构,使得原来许多不符合银行信贷标准的企业和农户也能够获得信贷资金。推广农业供应链金融,为三农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晟义,张卫东.供应链管理:21世纪的农业产业化竞争利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

[2]贾彦乐.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J].现代金融.2008,4.

[3]王影,杨明娜,朱盈盈.供应链金融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应用研究[J].特区经济.2010,4.

[4]贾俊萍,谢生业,李柏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供应链管理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7.

[5]樊雪志.如何有效规避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J].人民论坛.2011,27.

[6]马九杰,周向阳等.土地流转、财产权信托与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龙江银行“五里明模式”剖析[J].银行家.2011,11.

篇3

摘 要:金融是经济的剂,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这样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行业更需要现代金融创新的支持。为了探寻供应链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情况,本文定义了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对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得出了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供应链金融 运行机制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由于农业具有弱质性和高风险性,以及农企大多为小微企业的缘故,农业发展中金融资源短缺的现象严重,广大的农户和农企融资困难。本文通过对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的研究,了解供应链金融对崇义县农业的支持情况,分析崇义县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对一个产业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在真实的特定产品交易背景下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依据,以企业间的交易行为所能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的现金流为还款资金,采用相关的动产保护措施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融资[1]。

而农业供应链金融指的是通过把农业和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或个人与其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或消费者利益进行捆绑,结合担保和第三方物流的监督,科学合理设计金融产品,来满足农业供应链上各环节融资需求,推进农业供应链整体协调运转的系统性解决方案[2]。和传统农村授信业务的单对单和点对点模式相比,农业供应链金融从全局出发,以当地优势农业或特色农产品为依托,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联接上下游中小农企和农户,提供支持整个农业供应链的融资方案。这不仅能解决中小农企和农户的融资难题,同时能提高农业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二、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1、崇义县农户联保和中小企业联保的发展现状

为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由此无形中增加了贷款成本的问题,我国在1994年引入孟加拉联保贷款的模式[3]。该类贷款目前在我国发行多年,大多数商业银行都会从事此类业务。崇义县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崇义县支行、邮政储蓄银行崇义县支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崇义县分社、赣州农商银行等。开展农户联保、中小企业联保的情况(见表1),在崇义县,开展农户联保业务很普遍,但中小企业联保业务的开展很少。农信社最先开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如表2):

2、农村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崇义县农业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仅有赣州农商银行开展(如表3),其余多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向有往来的农业组织提供贷款,不属于农业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总体而言,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是:以农户联保和中小企业联保为主,农业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为辅的一个局面。

三、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症结

1、金融机构缺乏提供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动力

目前在崇义县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崇义县分社、邮政储蓄银行崇义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崇义县支行和其他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如赣州银行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相关业务,而大多实力雄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鲜有耳闻。即使是已经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多年的一些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因为成本和风险的原因也表达出想退出相关业务的想法,金融机构缺乏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动力。

2、农户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支持额度不够

目前崇义县开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于开展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金融机构,但是贷款额度小,相对成本而言并不划算。而且崇义县目前正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步伐,需要更大数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农户贷款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支持额度不够,很难对崇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更大的支持作用。

3、农村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面较窄

崇义县的农村合作组织提供支持的金融服务较少,而且农村合作组织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对象也多为有往来业务的客户,通过农村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较少,相关金融产品缺乏,资金量更是十分有限,制度尚不完善。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崇义县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崇义县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够,创新能力弱,经营理念也落后于其它地区。这些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中:

(1)不能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

供应链金融十分重视债项评价,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广义的动产担保物权尤为重视。这些担保资产的专用性强,需要金融机构准确评估其价值,达到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的目的[4]。而目前,崇义县的金融机构除了不动产的估价外,还做不到准确的评估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因此造成授信过程中“一刀切”的局面,限制了农业供应链的作用与发展。

(2)片面规避农户的信用风险

崇义县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对农户贷款等业务的管理不善,不能正确评估农户的信用风险,并通过产品创新来弱化有机农业的风险指标。是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才开展此类业务,看不到农业发展的良好前景,未曾主动去开展此类业务,甚至打算取消这类业务的开展,经营理念落后,片面的规避农户信用风险。

2、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企业

农业供应链融资实质上是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转化为上下游成员的融资能力,帮助供应链中各成员的解决融资问题。所以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规模实力对农业供应链融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崇义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虽多,如新视野公司,齐云山集团等等,但经营状况和实力一般,实际上起不到我们所预期的核心企业应该起到的作用。目前崇义县农业的核心企业本身都更多的依赖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带动不了供应链中的中小农企。而且,由于这些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崇义县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关金融机构出于对龙头企业经营状况的担心,在提供农业产业链融资上多持保守态度。

3、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保障体系建设不足

农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等特点,这些加大了农业活动的风险性,农业保险正好是降低分散该风险的有效措施。虽然崇义县农业发展的不错,设立了相关的农业保险。然而投保成本高、保障程度低,一直以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崇义县农业保险的缺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动力及效率。

五、推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金融机构提高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1)加强组织管理。银行需要设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管理机构。目前银行内职能部门分散,缺乏协调,很难形成统一的指挥,大大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竞争优势。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流程缺乏规范化管理,减少审批环节,能提高银行业务的办理效率。

(2)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要求银行和企业之间实现高度的物流,资金流链接和实时的信息共享,构建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有效的减少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目前大部分银行主要以融资信息的简单静态分析为主,再加以很难独立的收集和分析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使得银行对供应链金融很难有个全面的把握。银行有必要建立一套即使准确的预警评价系统,以便于银行能够有效快速的获得供应链的相关信息,及时的做出反应,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保证供应链的有效运行。

2、强化核心企业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

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金融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供应链的运转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核心企业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自己的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和农户提供资金,以维持供应链整体的良性发展。核心企业需要利用自己的大企业的优势,向银行推荐与自己长期合作的有信用的供应商或者销售商,并为其做担保,帮助上下游企业和农户们获得银行的贷款,来解决他们资金不足的问题。或者自身向银行借用于维持供应链金良性运作的贷款,并且自己根据上下游企业与自己的合作项目的大小来给他提供短期资金,并且签订相关协议,并且加以严格规定交货日期、还款日期等,以确保贷款的风险。这样核心企业不仅使得自身的供应链更加牢固,提高了自身资金管理的效率,而且也解决与核心企业相关的中小企业和农户们的资金问题。

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完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保障和配套措施

(1)加强农业保险建设

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是转移风险的一个工具,对政府来说是进行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应实行统一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方面既确保了农业保险的业务覆盖免,另一方面避免了农业保险业务过程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实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到户,确保农业保险规范经营。并借助基层服务组织的力量,不断加大农业保险政策、产品知识、操作流程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和政策水平。

(2)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治建设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为了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关部门首先要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监督,坚决打击企业做假账、假报表的违法行为。其次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进行真实准确的评估,严格监管企业的财务状况,减少企业的虚假信息。

在法制方面,政府应该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提供法律保障,促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从法律角度保护相关主体合法的权利,尽力简化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程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合同谈判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晓梅.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院报,2013.9.P14.

篇4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融资;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日

一、农民合作社农业供应链融资

农民合作社供应链融资是在农业供应链基础上,农民合作社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把农资供应、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同农业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组成有序的产业链条和运作体系,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评估整条农业供应链的信用和风险管理程度,整合农业供应链上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商业关系,为农民合作社提供灵活的融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新模式。

二、农民合作社融资困境分析

(一)成员异质性显著。农民合作社成员拥有的货币资本、社会资本、区域声望等稀缺要素的差异导致合作社产权结构异化,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权力分配不平等,形成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的角色差异。由于在农村地区货币资本的稀缺性,少部分具有资金优势的核心成员控制了合作社的决策权和分配权,普通社员出于资金约束和风险规避的衡量,仅愿意缴纳少量的会费获取会员资格,导致合作社内源融资动力不足。

(二)合作社产权结构不清晰。农民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组建,其民主治理模式不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和社员剩余索取权方面的约束,降低普通社员投资合作社的积极性,农民合作社内源融资受到限制;由于合作社内源融资不足,致使其信贷主体缺位,金融机构难以评估其信用等级和信贷风险,出于风险规避的衡量,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抑制有增无减,农民合作社独特的产权安排加剧了其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困境。

(三)抵押担保资产缺失。农民合作社盈利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用于信贷抵押担保的优质固定资产缺失,合作社拥有的最主要的抵押资产来自农产品销售收入、农地经营权、农业生产用房和农业机械设备等。由于农业本身属于弱质产业,农产品生产受到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重因素制约,农产品销售收入随市场供求关系等相关因素波动,难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为信贷支持提供还款保障,导致农民合作社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四)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农民合作社受到抵押物缺乏、盈利能力不稳定等诸多因素影响,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不足,现有金融支农产品的金额和期限难以满足农民合作社的融资需求。同时,由于农民合作社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缺乏与农民合作社的沟通和交流,对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缺乏了解,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金融机构的支农创新动力不足和对农民合作社贷款的抑制,形成了农民合作社外部融资困境。

三、农民合作社农业供应链融资特殊性

(一)融资需求受农产品生长周期影响。农民合作社是生产同类农产品或者提供同类服务的互经济组织,农产品生产有不同的生长周期,粮食、蔬菜和养殖类的农产品生长周期基本上在一年以内,而药材、茶叶、果树等经济类农产品生长周期基本上在三年以上,农产品不同的生长周期造成不同性质的资金需求,处于农业供应链融资核心节点的农民合作社应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合理安排融资结构。

(二)自然风险影响显著。农业供应链融资以农产品销售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而农产品生产受到病虫害、自然灾害等人为不可抗拒因素影响,例如一场病虫害可能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一场冰雹可能导致果树挂果率大幅降低。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产品销售收入的稳定性,而农产品作为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承载体,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销售产生现金流的波动性,影响到农业供应链融资链条的稳定性。

(三)农产品市场风险。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抵押物一般是农民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收入,而农民合作社是由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户联合组建,由于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农户违背市场供求规律的无序生产,可能造成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如果农产品供求失衡现象通过产业链传递,农产品市场风险将全部由农民合作社承担,这种情况恶化了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农业供应链融资中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加剧了供应链融资链条的不稳定性。

四、农民合作社农业供应链融资途径分析

(一)基于利益共享机制构建的农业供应链内部融资模式。农业供应链内部融资的关键是获取普通成员的支持,普通成员入社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合作社提供的产品销售渠道。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单一的农产品销售经济附加值较低,农户增收有限,合作社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使农户享受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增值收益,提高了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合作社在组织农户进行日常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发展以利益共享为导向的农产品深加工,组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农业供应链内部融资问题。例如,河北省迁安县富岭板栗种植合作社在2013年初建设鲜栗贮存库和听装栗仁建设项目,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年产板栗1,500吨,合作社由6名板栗种植大户领办,出资额在30万元到50万元不等,其余300名农户以各自种植板栗的面积和土地入社,社员每年缴纳300元会费作为合作社管理费用,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和销售板栗,按照板栗交易额的85%进行返利,按照15%对出资额进行返利,显然合作社内部收益分配处于不均衡状态。

但是,合作社在经营运作中,由于贮藏手段不科学和未及时深加工,合作社运营和销售风险较大,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调查显示,由于采后贮藏不当使板栗失水、霉烂、虫害等造成的损失可达15%~20%,为解决该难题,富岭板栗种植合作社拟建设1,000吨鲜栗贮存库及300吨听装栗仁小包装生产线项目,为解决投资建设项目所需基金,富岭板栗合作社以板栗贮藏和深加工项目为依托,成立农民互助资金,在该项目共同利益的导向下,项目建设资金的50%由6名种植大户协商各自出资比例,其余50%由300名普通社员各自认缴出资份额,合作社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社员支付年利息,同时按照各自出资比例,将板栗销售收入的3%向社员进行利润分配,截至2014年1月份,合作社已筹集项目建设资金600万元,项目当年投资建设,于2014年12月底竣工验收,其中,1,000吨鲜栗贮存库投资165万元,300吨听装栗仁小包装生产线投资382万元,剩余53万元作为项目营运资金使用,项目于2015年正式投产生产,产品投放国际市场后,颇受消费者欢迎,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能力。合作社通过农业供应链向内部成员融资,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基于利益共享机制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使农户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二)大型超市主导的农业供应链外部融资模式。农民合作社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供应链融资,合作社与大型超市签订的农产品订单是融资环节的起点,农民合作社与大型超市签订农产品采购订单,超市按照协议约定向合作社采购农产品,大型超市作为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以销售农产品获得的销售额度为限替农民合作社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同时合作社以农产品销售款向超市提供反担保,当合作社不能够偿还金融机构的融资本息时,大型超市将农产品销售款直接支付给金融机构,其中大型超市委托第三方物流为其提供物流运输,金融机构按照担保额度的一定比例向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当农民合作社得到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后投入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成熟后向超市及时供货,超市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物流运输,当超市将农产品销售后,支付农民合作社货款和第三方物流运费,农民合作社收到超市支付的农产品销售款后,归还金融机构贷款本息,农民合作社通过参与农业供应链融资,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超对接在运转过程中,合作社与大型超市组成了基本的链条,金融机构和大型超市建立合作关系,超市凭借农超合作协议为合作社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向合作社提供贷款。例如,河北省保定乐购超市与涿州绿缘蔬菜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项目,委托涿州顺达物流公司负责农产品运输,绿缘合作社主要生产西红柿、黄瓜、西葫芦和青椒等蔬菜,由于与乐购超市签订了农产品订单,需要扩建蔬菜大棚,但是受到自有资金的限制,需要从外部获取资金,该合作社进行融资创新,以农产品订单为保证,委托大型超市提供担保,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基于乐购超市与绿缘合作社签订蔬菜采购协议,每日向乐购超市提供西红柿和西葫芦2,000千克,黄瓜和青椒1,500千克,收购价在市价基础上加成3%,年采购300万元农产品,货款每月结算一次,绿缘合作社自有流动资金为25万元,投资蔬菜大棚需要80万元,相应农用物资采购、聘用临时工费用20万元,绿缘合作社委托乐购超市进行担保,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00万元,同时以300万元蔬菜销售款向乐购超市进行反担保,农村信用社在乐购超市担保的前提下,经过信贷风险评估和信用审查,向合作社提供100万元金融支持,合作社获得资金后,迅速扩建蔬菜大棚,验收后进行蔬菜生产,按照协议向乐购超市提供蔬菜,按时收回货款,通过农业产业链外部融资,实现多方共赢。

五、结论

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受其独特的产权结构和成员异质性等多重因素影响,资金缺乏和融资难是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合作社对融资困境进行创新,将自身融入农业供应链中进行融资,结合农业供应链融资的特殊性,开展农业供应链内部融资和供应链外部融资,在供应链内部融资模式下,合作社通过构建基于利益共享机制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进行融资,在供应链外部融资模式下,合作社在农超对接基础上,形成金融机构、大型超市和农民合作社参与的农业供应链,构建以大型超市为合作社融资提供担保,合作社以农产品销售额向大型超市提供反担保的产业链外部融资模式。农民合作社通过农业产业链融资,破解了融资困境,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资金,促进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潘婷,何广文.基于利益共享机制构建的异质性合作社内部融资路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2.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农村经济;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106-03

引言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在党和政府努力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对于改善社会收入结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这是建立在农民收入基数较低的条件上的,实际上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尤为突出,农村经济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必须得到更快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社会稳定和农民收入提高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农村经济大部分属于小微经济,具有生产规模小、现金流动不频繁、信息化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低、信用记录不易采集,受关注度低等特点,一直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歧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作为主要生产经营产品的一般农产品又存在风险高、收益低、周期长等特点,更加剧了融资的困难,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越发展越落后的局面,融资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是重要的原因。

由于农村经济活动未能获得良好的金融支持,使得农产品生产流通部分环节的成本畸形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年来物价的持续上涨。尤其是作为基础生活用品的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其上涨速度甚至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导致居民生活压力不断增大。

可见,金融未能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带来了多方面的不良后果,这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解决农村金融实施中的瓶颈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的效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Christin,Martin[1]指出,现代农业供应链的优势,提出现代农业供应链发展过于重视农场主等大规模的参与者,忽视了中小规模农户的参与。Suzuki[2]等指出,出口型供应链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但是生产效率偏低且易发生道德风险使得市场倾向选择垂直整合种植生产,以规避风险。国内的胡婉仪[3]等人研究温州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发现存在违约和监管问题,所以提出应加强农企信用意识,银行也应加强风险控制。郑文杰[4]研究了供应链融资对“三农”信贷风险的控制,总结了所采取的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我国的农村金融实践和发展

我国的农村金融实践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信贷体系的关键机制不完善

第一,缺乏信用观念。我国信用体系建立时间尚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不足,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主要是城市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评价和使用体系,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第二,尚无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在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还没有一个健全的跟踪机制,缺乏持续深度调查,在实际存在贷款逾期未偿还时,未能及时采取行动。因此,尽快形成信息收集和跟踪的制度,降低农业信贷中存在的道德风险,是当前农村金融创新的关键。

第三,落后的风险补偿机制。我国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制度也是近几年也刚开始发展,补偿标准不够细化,补偿额度不够高,理赔手续复杂,难以在发生风险时及时足额补偿农民损失,农业收入稳定性仍然较为脆弱,还款能力不稳定。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第一,中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5],契约精神不强,履约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与履约意识的高低有着明显的关联,我国农村地区生产交易缺乏合约精神,易发生道德风险。

第二,农民的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通过多年的教育提升计划,我国居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浪潮的到来,受过教育的高学历人才向城市集中,农村留守人群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鲜观念和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伴随着供应链分工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而产生的[6],基于真实存在的贸易信息,以订单或产品为抵押,以核心企业的信用和付款能力为担保,对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这种创新的金融模式解决了以往授信模式对小微企业的歧视,提高了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也显著地降低了供应链的成本,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随着农业生产由零星分布转向区域化生产、由单户生产转向规模化生产、由自由生产转向订单化生产,为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解决在授信审批过程中农户与金融机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7]。通过核心企业或组织的担保和资金流监控,既缓解了农户提供抵押的压力,又减轻了信贷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通过节约人力、时间成本,减少了金融机构开展授信工作的成本。同时,这种模式有利于批量化处理核心企业相关大批客户的贷款需求,大幅提高授信工作效率。

二、国外农村金融发展

本部分通过研究部分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美国

作为主要的发达国家,美国农业产业化水平高,金融体系完善。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以美联储为核心的商业性金融体系以及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合作体系构成,实现了全方位和多层次金融支持。

美国政策性金融体系[8]弥补了商业性金融体系和信贷合作体系运营中的市场空白,并通过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干预避免无效率的市场配置,兼顾了农业规划和农业政策的顺利实施。美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分工明确,并互相合作。农民家计局主要针对高投入、高风险的农户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无偿的公益性帮助。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则主要围绕电网布局、基础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商品信贷公司对农户或农场因系统性风险遭受的损失进行补贴,并对农产品提供必要的价格支持。最后,针对性为涉农的中小企业服务的工作主要由小企业管理局完成,并为它们的生产运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农业信贷合作体系是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以中央信用联社为核心,按照股份制的形式,统领全国的农村信用社,集中进行资金清算、融通业务。第二层次则是由三类合作性金融机构覆盖 12 个区域,各司其职。联邦土地银行主要针对辖区内的农场主和其他农业生产者进行放贷;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则通过中期动产的质押向农场主提供信贷服务;合作社银行通过对地方合作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再由基层合作银行向个人提供信贷服务。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既包括吸储、借款、债券业务,还有相当部分资金来自政府拨款。第三层次则是由金融机构的基层组织构成,一方面向农户进行直接授信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基层网点承担着普及金融知识,提供金融咨询的服务。

(二)日本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商业金融体系所占的比例较低,所以这里将主要围绕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合作性金融体系展开讨论。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是日本政策金融体系的主要主体,主要满足农、林、渔业生产者的资金需求,为其提供中长期的金融服务。在业务的形式上,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一方面可以自行开展政策性金融服务,向特定农业行业、产业的组织和个人提供贷款,另一方面也可以委托合作性金融体系来开展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如委托农林中央金库,并经由基层合作组织开展相应的金融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日本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由农林中央金库,农业信用联合会和基层农协三级组织组成的合作性金融体系。农林中央金库处于日本合作性金融体系的顶端,统领合作性金融机构,除了偶尔直接对农村客户开展信贷业务外,主要通过对农业信用联合会提供金融支持发挥作用。农业信用联合会处于这个合作性金融体系的中间,协调上游的农林中央金库和下游的基层农协之间的金融活动,并为基层农协提供金融咨询、资本融通等服务。农户可以通过加入基层农协参与金融活动,基层农协对其会员以及其他农户和涉农组织提供金融咨询和等服务。

(三)英国和法国

在英国,发达的商业银行服务网络体现在其遍布城乡的商业银行网点,它保证了商业性金融体系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商业银行、农业信贷抵押公司、土地改良公司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中短期或者长期的信贷服务。其中,商业银行主要提供中短期贷款,其庞大的服务网络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可以降低对抵押和担保的要求,从而使得农村居民获得贷款更为便利;农业信贷抵押公司和土地改良公司则主要提供长期贷款,并倾向于选择不动产抵押的方式向资金需求者提供最长可达60年的抵押贷款。英国政府会对这些涉农金融机构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以激励这些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服务。

法国农村合作性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大众银行、户主信贷联合银行以及对应的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构成。历经数次变革,起源于早期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现在已经具备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的多重属性。其农业领域的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制造贷款、农业再生产贷款和基础设施贷款等。主要向本组织的会员、中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提供中短期贷款的大众银行,受政府控制,其业务以涉农金融业务为主。法国土地信贷银行以利率优惠的长期贷款为主,将资金应用于农户土地、设备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其资金主要通过吸储、发放债权以及募股的形式筹措。由中央和基层两个层次组成的农业互助保险组织,一方面向其它合作性金融机构提供保险和担保服务,另一方面则通过直接向组织和个人提供保险经营自营业务。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考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由政府为核心的政策性金融体系、银行,保险为主的商业性金融体系以及民间互助信贷体系组成,但是受限于监管要求,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困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目前主要依靠政府和政府主导的银行、保险等机构,普遍存在工作人员较少,难以有效服务小微客户,因此应该培育建立第三方,与农户等进行沟通和服务。

(二)创新信用评价方式

一方面是创新信用评价单位。

针对传统农户信用记录缺失导致信用等级偏低的问题,以家庭、区域或者生产活动关联度为标准,由金融机构组织或者自发成立团体,团体以一定方式进行担保,金融机构不是对单个用户进行授信,而是对团体授信,团体在金融机构的监督下进行资金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参考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信用对企业进行授信,这样就可以借助人行征信平台和第三方征信平台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记录对企业进行初始信用评价。

(三)多渠道拓展农村金融的资金来源

第一,建设中小型融资平台,满足农村多样化资金需求,让更多社会闲余资金进入农村资本市场。第二,让有条件的企业或农户,以债券或股权形式获得直接融资。

(四)金融同业进行密切合作

如保险公司通过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创新保险产品,以实现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强有力的保障,可以显著降低农户偿还贷款违约的风险。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专业能力优势和渠道优势,如保险公司和金融类金融公司,在对同一客户进行农业保险服务信贷服务时,都要涉及到客户信息调查、经营状况调查等环节,可以采取信息共享的方式节约成本,并且能够获得各自渠道不能得到的资料。

(五)完善法律和政策环境,创新监管方式

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不仅可以帮助农民规避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开展支农业务。鉴于市场发展快速,政府也应该创新金融监管方式,以更大程度地激活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Christin,Martin. Supply Chain Differentiation Contact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Marketing Preferences[J]. Food Policy,2011.

[2] Suzuki,Aya Jarvis,Lovell S,Aya. Partial Vertical Integration Risk Shifting and Product Rejection in the High-Value Export Supply Chain:The Chana Pineapple Sector[J].World Development,2011.

[3] 胡婉仪,李剑锋,雷茹茹,马健飞,苏绣秀.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以温州苍南县为例[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2):44-45.

[4] 郑文杰.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三农”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

[5] 范丽霞.国际比较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101-104.

[6] 白彦其.供应链金融与产业集群的特点及联系[J].对外经贸,2012,(9):100-102.

篇6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风险防控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黑龙江省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研究”(编号:15JYD06)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0日

现代供应链金融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依托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物流的控制,降低资金风险,为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自深圳发展银行最早开始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起,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全新运作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供应链金融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自身信用级别较低、社会公信力不足、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少、经营管理不善、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不受银行等金融机构青睐。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

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国内开始开展货押业务,可以视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最早形态。2003年7月,该银行率先推出了“1+N”供应链金融业务,成为我国首先推出供应链金融的商业银行。2005年7月,提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业务策略,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当年荣获深圳市金融创新奖,成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新者。

随着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取得的成功,众多商业银行纷纷利用金融产品同质性、易复制等特点,改良出符合自身的供应链金融。例如,华夏银行的“N+1+N”模式、广东发展银行的“N+1+M”模式等,至今为止,95%以上的商业银行都拥有带有自己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

2008年之后,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较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处于银根紧缩、信贷业务收缩的状态,但供应链金融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在2010年末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授信规模达到1,755亿元,不良率仅占0.32%,这既体现出供应链金融风险较低的优势,也彰显出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一个重要利润增长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二、“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新发展

当下供应链已由传统模式,发展为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实现了信息与产业透明化。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及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带动物流企业等第三方企业的发展。以互动、协同、可视为理念,利用成熟互联网和IT技术构建平台,链接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各参与方,包括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物流服务商、保险公司等,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在线融资、在线结算等投资理财服务。

相对于电商领域企业,实体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需求更加的渴望,在当下互联网电商飞速发展,像淘宝、京东等对实体企业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实体企业希望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强实体企业的竞争力。

较之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可以利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IT技术构建平台,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密切合作,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通过对相关各方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归集和整合,提供适应供应链全链条的在线融资、结算、投资理财等综合金融与增值服务。这就扩展了供应链金融的规模,由原来的“链”逐渐扩大为“网”,这张“网”覆盖的范围更大,参与的主体更多,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变得更为复杂和高效。

我国互联网企业都在供应链金融这一领域努力发展,京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京东现在已经不单单是电商,而且集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于一身,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京东企业发展战略中,已将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的基础,京东自身建设的物流给它带来了很大的优势,经过京东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为上游企业提供资金与理财服务,为下游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模式。同时,京东拥有优质的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的精准大数据,成功搭建了较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框架。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大数据、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企业发展也必将依靠供应链金融这条道路,谁能使体系更加完善且成熟,谁就会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供链金融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网络化、精准化、数据化方面。从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看,存在着几种比较主流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模式。

第一种是电商平台发展模式。电商平台发展模式是指电商平台通过获取买卖双方在其交易平台上的大量交易信息,并且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即电商平台凭借在商流、信息流、物流等方面的优势,扮演担保角色(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或者通过自有资金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并从中获取收益。电商平台能够方便并快速地获取整合供应链内部交易和资金流等核心信息,由于积累了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和挖掘交易行为数据,分析、归纳借款人的经营与信用特征,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电商平台可以做到合理的风险定价和风险控制,且相关成本很低。电商模式包括综合电商模式和垂直电商模式两大类。目前,国内综合电商模式的成功案例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垂直电商模式主要有上海钢联、生意宝等。

第二种是P2P网贷平台发展模式。P2P网贷的供应链金融是网贷平台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平台直接接触此类企业的经营生产,通过数据共享、实时监控、产品抵押等手段,把企业通过平台的融资风险经由其生产活动化大幅降低,从而为投资人提供低风险高回报的标的项目。P2P的供应链模式面对的是整个行业而非单个核心企业,行业存量、市场空间将会给互联网平台提供更为巨大的成长空间。P2P网贷平台处理和整合信息能力以及审批效率、创新速度都远超商I银行,贴合市场、机动灵活,且资金来源风险偏好多元化,可以满足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P2P平台把相应债权标的可以打包设计成短期产品,符合目前P2P线上投资人的短期投资偏好,且收益率相比银行理财产品要高出很多。一些国内领先的P2P平台在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累积和专业的风控能力的基础上,纷纷深度介入能源、农业、旅游、珠宝等产业供应链领域。目前,国内成功切入供应链金融的P2P平台主要有宝象金融、银湖网、农发贷等。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

因搭上“互联网+”快车而飞速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仍然面对着很多严峻的问题。首先,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滞后,在供应链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急需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这样才会使供应链金融业务走得更加长远;其次,一些行业不正当竞争,也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像一些O2O平台的虚假融资信息等;再次,供应链本身内部的风险也日益突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供应链金融由“链”向“网”发展,在更多企业享受到供应链金融利益的同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最后,当下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需要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从业人员业务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产业发展不是很完善,一些体制中还有很多漏洞,近些年互联网金融诈骗越来越频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发挥在于创新,而与产品和服务创新相伴而来的各种风险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因此,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整个商业银行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风险减弱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信息的了解和沟通,对潜在的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以最小成本、最优化组合对风险实行有效规避、实时监控,以保证供应链金融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燕.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

[2]刘达.基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

篇7

关 键 词:供应链融资;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2-0018-03

供应链融资是指在供应链产业的供、产、销活动中,金融机构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使物流产生价值增值的一种融资模式。利用供应链融资模式,可以将银行信用和资金注入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以此提升供应链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可为中小微企业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一、河北省供应链融资基本情况

(一)河北省供应链融资规模

近年来,河北省银行系统以支持经济发展为中心,依托产业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针对河北省钢铁、化工、制造、纺织、粮油加工等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企业联系紧密的情况,河北省银行系统紧密结合国家产业、环保和信贷政策,积极筛选、培育相关产业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研究制定供应链融资模式,优化产品组合,创新融资担保方式,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调查,截至2012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开办各类供应链融资产品47项。2012年上半年,中小微企业通过供应链及相关融资模式获得贷款1263亿元。

(二)河北省供应链融资的主要产品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通过与庞大集团、隆基泰和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合作,建立了“龙头企业+附属中小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融资模式,2011年末,产业链融资余额13.3亿元。同时,通过“四台一会”模式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以114个国内贸易融资核心企业和优质项目供应链、120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网上商品交易市场为三大重点,在汽车、钢铁、石化、粮油等产业链推出了“网贷通”、“置业通”、“互助通”、“粮贷通”等供应链融资产品,形成了品种丰富的小企业融资“超市”,2011年末,仅小企业“网贷通”贷款余额就达96.2亿元。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推出了“中银信贷工厂”服务模式,围绕辛集皮革、永年标准件、安国中药材、石家庄北国商城商圈、白沟箱包等16个国内知名的特色商圈和经济产业集群, 开办了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其中,“银商通达”、“货贷通宝”、“应收通宝”、“ 羊绒通宝”产品为800多家小企业融资18.2亿元。

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实施“信贷工厂”标准化运营,推出10大类供应链融资产品,涵盖了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如针对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特点推出了“账易融”产品,已为200余家小企业融资10亿元。针对下游企业的预付货款特点推出了“货易通”产品,为87家小企业累计融资8亿元。

浦发银行石家庄分行以工业园区、流通市场、供应链为重点推出了“银元宝”、“银通宝”、银链宝”的“吉祥三宝”融资产品,2012年1季度小企业贷款新增12.5亿元。

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围绕“一链两圈三集群”即供应链上下游、商贸制造业集聚圈以及市场、商会、园区集群,推出了组合贷、联保贷、订单贷、市场贷、商会贷、园区贷、货权贷等10类小企业“成长贷”产品,支持中小企业513户,贷款余额91.2亿元。

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推出了易捷贷、循环贷、组合贷、联保贷、动产贷、中小企业e管家、订单贷等10类“商贷通”产品。2012年3月末,“商贷通”贷款余额68亿元。

招商银行石家庄分行围绕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开展了“1+N”贸易金融业务。

(三)河北省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效果

供应链融资通过对完整产业链条或部分节点给予金融支持,不仅有利于增强核心企业及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有助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并能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稳定结算性存款,收到了一项创新三方受益的显著成效。

1. 核心企业全面受益。对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融资方式扩大了核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可使企业从供应链整体增值的部分直接获利,实现“零成本融资”甚至“负成本融资”,同时还可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近两年来,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与河北钢铁集团、冀东发展集团分别签署了总额为300亿元、10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利用多元化、国际化业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在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支持下,河北钢铁集团2011年粗钢产量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连续三年跻身世界500强。 冀东发展集团已拥有51家控股子公司、2家分公司、4家合营公司,水泥年产能1亿吨,综合竞争实力走在行业前列。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与廊坊新奥集团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给予新奥清洁能源战略项目100亿元以上的金融业务支持,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及创新的供应链融资、节能减排融资、并购贷款等。新奥集团目前总资产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机构分布在国内100多座城市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也是一家有潜力的龙头企业,河北省内多家金融机构为其进行供应链融资,金额累计达50多亿元。目前,汇福粮油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具有全国最大的现代粮食物流,年中转能力达1200万吨。

2. 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供应链融资项目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且成本合理的融资渠道,密切了其与核心企业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得到全方位的银行服务,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如,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就是通过供应链融资模式, 来探索与中小企业的金融合作,破解“三农”融资难题。该行在承德市滦平县,通过“龙头企业+政府合作机构+农民促进会+养殖农户” 的新模式,向滦平华都肉鸡公司发放项目贷款3亿元,同时发放农户贷款1.7亿元, 直接帮助2.73万人口脱贫,带动10万贫困人口增收, 解决了该县的贫困问题,推进了当地屠宰、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农业银行廊坊市分行以富沃德实业有限公司为核心,通过“融易达”产品,为其36家上下游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 廊坊市农村信用社出台了小企业联保、应收账款质押、货物及货权质押等管理办法,2011年支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86家,累计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17.2亿元。其中为核心企业贷款1.9亿元、上下游企业贷款15.3亿元。

3. 增加银行业务新渠道。 供应链融资为银行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业务渠道, 也增加了银行的利润。具体表现在:(1)突破资本约束。商业银行在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 对整个供应链中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调整客户结构, 分散客户风险,使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有利于突破资本约束的限制。(2)优化业务结构。银行根据企业交易行为设计产品营销方案,通过掌握供应链信息,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并通过营销活动带动存款、结算和新兴业务的发展,改良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3)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达到银行与供应链系统成员的多方共赢。如建设银行廊坊市分行2009~2011年,开办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分支机构分别为4家、8家和9家,开办机构近3年,利润总额分别为0.7亿元、2.6亿元、4.4亿元。

二、河北省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完整成熟产业链条少。实施供应链融资,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型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以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从而获得银行贷款。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是处于某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并以大型企业为交易对手,具有稳定、真实的贸易背景,才能通过供应链模式获得融资。但由于河北省产业集群多以自发形成为主,且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产业链条还不成熟。目前,供应链融资仅限于前述钢铁、化工、制造、纺织、粮油加工等几个传统行业,比较有限。即便在有些完整的产业链内,多数企业对于供应链融资方式认识不足,对供应链内的核心企业归属感不强,加之,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缺乏制度化的约束手段,链内成员之间处于一种松散状态,供应链融资体系还不成熟。

2. 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信息技术、流程设计、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1)产品和技术上存在局限性。供应链融资方式属于贸易融资,大多数贸易融资集中于信用证下业务,其他品种很少,而且金融产品多是针对供应链单一节点,整体方案较少。同时,商业银行技术支持相对薄弱,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供应链融资中信息技术含量偏低,如有些银行在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确认等环节还需要人工确认,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供应链融资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2)业务流程亟待改善。按照一般的信贷业务流程处理供应链融资,每一笔业务都要逐级上报,每一层级有几个部门审查,有的还需要信贷委员会集体审议后签批,环节多、链条长,不能适应供应链融资业务频率高、时效性强的特点。(3)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体系尚不完善。从各商业银行机构设置看,大部分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并未单设部门,不便发挥营销优势,而且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3. 配套信用体系、评估体系等不完善。(1)信用体系不够完备。由于银行与供应链上多数的中小企业之前没有业务往来,而且供应链上的很多企业相互之间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银行很难得到可靠的信用保证,不便于银行做出正确、及时的信贷决策。(2)流动资产评估体系不够完善。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重要参与者,负责监管在途货物、存货等抵押物品。由于流动资产易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或者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其价格变动,因此要对流动资产价值进行准确、权威评估。目前,对流动资产价值评估存在多种标准,难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也加大了银行贷款回收的难度。

三、推动供应链融资发展的措施建议

1. 营造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 发展供应链金融,涉及诚信体系、银行监管系统和金融电子系统等多方面的建设, 因此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 要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可能完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降低法律风险。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以及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

2. 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服务网络平台,为供应链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1)搭建公共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参与方对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和有效管理,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2)建立产、供、销的完整供应链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不同行业、产品的基础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 为供应链整体管理创造条件。(3)可借鉴、推广廊坊市研发的《廊坊市金融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 全面整合散落在税务、环保、缴费、行政监督等社会各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息, 数据采集范围为34大类796项指标。其具有信用档案、信息查询、报表分析、综合评价、信息、互动交流等10项功能,并据此每年筛选300户优秀企业给予政策扶持。目前,该系统已为2万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整合信息50多万条。

篇8

天胶供应链的贸易环节拉长了供应链,引发橡胶供应链的波动。大量的投机资金介入橡胶的期现货交易,橡胶现货和期货贸易商利用供应链的影响因素,伺机大肆进货囤货,做高价格,加剧了天胶市场价格的波动。同时,融资胶盛行,通过贸易融资获取资金的使用权来获利。据统计,目前青岛保税区的37万吨库存中,有20万吨左右是融资胶。橡胶贸易商们通常会以20%左右的保证金从银行开到90天的信用证,然后迅速买入橡胶船货,继而迅速卖出,以套取资金,除去船货在途的路程,贸易商至少可获得80天以上的资金支配权。天气的变动,外贸政策的变动,下游轮胎汽车产销的不稳定性等都给天胶贸易商在期现货市场投机炒作的机会,造成天胶价格的大幅波动,给天胶上下游的稳定经营造成严重困扰。

2天然橡胶供应链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天胶供应链上的风险因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保险、期货以及供应链整合协调等方法进行管理应对。

2.1运用天气保险规避天气灾害风险

天气灾害对天然橡胶种植、收割影响巨大,应逐步建立天然橡胶保险体系,在农场建立基层的相互保险合作社。政府可以在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以支持我国农业的具体规定。政府对天然橡胶保险进行补贴,可以将保费降至大部分农场可以接受的水平,让天然橡胶产业得到发展。实践表明,天气灾害保险发挥了灾害补偿和转移风险的功能,是传统的抗灾自救与借助市场分散风险的有益结合。

2.2建立期货套期保值机制规避库存价值风险

天胶生产和贸易企业通常持有天胶大量成品库存。面对天胶市场的剧烈波动,天胶种植、生产和贸易商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有效地规避或分散现货市场上价格波动对所持有库存造成的贬值风险。天胶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以通过适度参与期货市场的卖出和买入,达到指导和掌握现货定价和销售节奏的目的。通过期货市场的交易,获取大量的生产、销售、天气、价格等信息,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作出经营决策。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把握好市场节奏,在高价位区间进行供给销售,从而提高整体的售价。

2.3供应链整合协调

天胶供应链较长,供应链信息从最终客户到原料供应商传递的时候,由于无法有效的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在向上游传递时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供应链整合可以缩短天胶供应链的环节和长度,以便天胶供应链上下游更加紧密的合作。随着橡胶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以及银行意识到风险之后对贸易融资有差别地停贷,大宗商品的去金融化将拉开序幕。未来天胶贸易商尤其是天胶融资贸易将逐渐萎缩,并向两个方向转化:一个是向上游发展,自己做胶厂,另一个则是做类金融公司,结合利用期货期权工具来做天胶贸易,做天胶供应链上的信息沟通者和风险管理者。

天胶供应链上的贸易环节将被压缩,原先的多环节供应链:胶农—原料二盘商—橡胶加工厂—贸易商—轮胎厂—汽车制造及轮胎经销,将缩减环节成为:天胶种植—天胶加工—轮胎生产。上游橡胶厂和下游轮胎厂将跨越传统贸易商,进行一对一的交易,个性化的定制,以实现下游产品品类多样化的需求。由橡胶厂负责橡胶生产和管理库存,为轮胎厂提供VMI和JIT的物流服务,来降低轮胎厂买方的仓储和运输成本。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及时响应供应链终端市场变化,协同应对供应链上的风险。

3结论

篇9

应链金融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中票据贴现、保理等金融产品即为供应链金融的代表。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也逐渐开始运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方法来提高自身的交易效率,并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

供应链金融市场存量可观

“供给侧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供给侧改革,金融端是关键,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总理对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要求,是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门槛,亦或刺激用户消费潜力,以拉动经济发展。而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无疑是最能体现互联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之一。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兴起的新产业。大量的小微企业以及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经营过程中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即便国家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但是由于体量轻、可质押资产少,所以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因此,迫切需要新的金融业态来支持这些小微企业的发展,产业链上的供应链金融就应运而生。

“我国中小微企业有40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比例中占比较低,且贷款成功率极低。其中,中小企业普遍运营时间较短、财务账目不清晰、信用记录空白是导致融资难的关键因素。”上海证券分析师虞婕雯向《经济》记者表示,供应链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信用记录独辟蹊径,互联网将解决线下成本相对过高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模式,是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利用其在供应链上的信息优势和枢纽地位,整合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资源,从而为相关参与方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的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还包括为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或者提供其他方式的支持,或者通过应收账款的转让、质押等方式,为供应链上的企业盘活资金,解决账期问题。

对此,大丰收金融总经理谢海青向《经济》记者表示,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此前的《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可达近20万亿元,市场空间存量可观,且处于非常高速的增长过程中。

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是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的核心企业不同的行业,为其设计的金融产品也会不同。“现在有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会为自己熟悉并能掌控的不同的细分行业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这不但能为金融平台带来大量的风险可控的优质项目,也能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扩张提供资金的保证,满足不同的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融资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并且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控制流程能大大提高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的掌控度,降低企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上下游链条的不可控性带来的风险。”谢海青表示,这也符合我国近年要发展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

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业务和产品是多元的,一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转而围绕某一家核心企业,整合了原材料采购、销售网络、消费者等供应链的主要环节,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于一体,从而为供应链上的多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无疑扩大了融资对象的范围。

工业企业供应链金融获力挺

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是一大关键。供给侧改革对商业银行而言,是改变过往基于需求侧的粗放式经营方式,提高商业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最终完成银行的变革发展转型。

对商业银行来说,未来如何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成长途径,更好实现产融结合,亟须加快探索。自平安银行在2006年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后,目前国内主要的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已经完成了旗下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化改造。例如,工商银行的易融通,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中国银行的融信达、融易达、销易达、融货达、融通达等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建设银行的网络银行“e贷款”系列产品以及交通银行的蕴通供应链,招行的U-BANK电子供应链金融平台和光大银行的阳光贸易融资等,这些创新服务和产品都已经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升级。

但目前供应链金融更多的还是“中小银行的游戏”。四大国有银行依然沿袭着行政区的管理,因此一旦涉及异地授信,各家分行之间难以协调。供应链金融则多服务于贸易行业,上下游企业涉及全国各地,四大行由于业务管理流程长、效率偏低,始终做得一般。

整体而言,虽然各家银行擅长的领域不同,但热度还是集中在产业链成熟、核心企业明显的几个行业,如汽车、钢铁、快消等。

与此同时,传统工业企业也正在成为这轮供应链金融的踏浪儿。供应链金融的电商大佬、供应链管理企业等,都在加大这一领域的开发力度。

2016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联合保监会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该文件除了支持工业企业以传统方式拓宽融资、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融资效益外,还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专门表述,提到了两点相关内容:一是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二是探索推进产融对接融合,探索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

这一规定,为大型企业财务公司转型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金控集团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对此,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卫明向《经济》记者表示,本次八部委的表态,体现了政府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支持态度,“质押、债务人确认应收账款等问题,恰恰是长期以来困扰供应链金融的难点”。

吴卫明认为,现代金融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产融结合。在国家强调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扶持其主业,增加社会新产品、新技术的供给,是金融支持实业的应有之义。“金融自身的创新,也能够创造新供给,从而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力。供应链金融是实业与金融的结合。”

在他看来,供应链上占据优势的大型工业企业,将成为本轮互联网金融创新后半阶段的重要参与力量。“随着大型工业企业逐渐进入互联网金融服务市场,供应链金融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事实上,传统领域的众多产业巨头正纷纷抢滩供应链金融市场。据《经济》记者观察,五粮液、海尔、格力、TCL、美的、联想、新希望等行业大佬均开始抢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市场,从而催生出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现在实体经济的日子不好过,产业巨头开始把目光盯上了供应链金融,通过导入供应链金融来改善上下游紧绷的资金链关系,现代商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吴卫明表示,只有整个供应链链条上的企业资金流顺畅后整条供应链才会具备竞争优势。

供应链金融除了正从银行业向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渗透外,也实现了从国内到国外的路径延伸。

跨境电商正风起云涌,而一批专注于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公司也异军突起。除了大量资本和企业投入到跨境电商领域外,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推出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行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更成为跨境电商的新机遇。“互联网+传统外贸”,催生了跨境电商的崛起,掀起了全球贸易资源的再分配。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导入将为广大跨境电商商家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二级市场有不俗表现

在过去一个月中,供应链金融产业股的表现不俗,涉足供应链的个股频频冲击涨停板。如此的赚钱效应也就驱动着越来越多的热钱将供应链金融板块拉入到股票池中。供应链金融板块的未来走势值得期待。

《经济》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金融行业,租赁、小贷、保理、典当、担保、P2P等细分行业共同构建了供应链金融大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促进了供应链生态圈的形成。供应链金融平台将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了有机整合。

“不少上市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资产并购、资产剥离等方式进行业务转型,进军供应链金融领域。”兴业证券研究员吴畏向《经济》记者表示,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大蓝海,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一些转型力度大、切入点准确合理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都还不错。

据介绍,在当前A股市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行业资讯门户网站转型做供应链金融,二是大型物流公司转身从事电商进而延伸至供应链金融业务。

供应链金融产业业态流露出的旺盛生命力,有望成为A股市场未来高成长股的摇篮。2016年开年以来,与房地产产业相关联的供应链金融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势头更为迅猛,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强劲复苏,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供应链金融的业务量在迅速增强。

而在二级市场,随着中国已成为全球GDP排名第二的大国,宏观经济年GDP体量超10万亿美元,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巨大。

篇10

牛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在上海,在上海南京两地均设立了研发中心,在云南投资了农业云数据中心和农产品供应链运营公司。公司注册商标为“e批购”,以“e批购优品”为核心品牌,以“溯源优品、同城拼单采购、农村金融服务”为定位,主要从事高原特色农产品B2B供应链服务。以及开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农业科技云服务、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全程可追溯技术服务、B2B(企业对企业)和B2C(企业对个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研发与运营服务等业务。该平台立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面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为产地提品溯源、订单农业和数据归集等服务,为销地提供同城拼单、物流协同和一键采购等服务,连接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在展会现场,记者见到了亲力亲为的云南牛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女士,谈及此次南博会,她告诉记者,这是公司成立之后参与的重要展销会之一,对于他们这样一个刚起步不久的年轻公司来说,南博会是他们向其他成熟的大企业学习和取经的绝佳机会,希望通过南博会能够帮助企业推广品牌、扩大知名度。

“云南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气候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大部分农业种植区消息闭塞,农民的农业现代化意识不高,还在沿用传统的销售方式,导致销路打不开,价格提不上去,农民增收成问题,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达的一线大城市对优质环保的农产品有较大需求,但是由于地域限制,运输成本较大,源头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消费者购买价格也普遍偏高。”李女士这样跟记者讲述的公司的创业缘起,正是看到了市场上存在的这个问题,“牛众”应运而生,“‘牛’表示我们在信息化时代要做互联网的脱耕牛,而非传统的耕牛;‘众’意味着集众人之力并肩创造,共同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通俗来说,我们致力于搜集各地农产品信息,融汇到平台上,帮农户和购买方或者经销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生产者打开销路的同时,也使得销售者和消费者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放心农产品,可谓是实现了三方共赢”。

作为农业供应链服务商,牛众信息以创新、协调、绿色、诚品、共享为理念,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帮你种”、“帮你管”、“帮你卖”的现代农业供应链综合服务。李女士进一步透露,未来牛众致力于做成4个平台――电商平台:为供应商或区域研发“前端多样化,后台一体化”的B2B信息平台,为品质经销商或门店搭建自主可控的B2C交易平台;技术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帮助区域或企业搭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云数据中心,沉淀数据资源,开发数据价值;金融平台:依据供应链交易数据,帮助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展农村征信和风控服务;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金融和技术促进科技新农业、智慧新农村建设,助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远程医疗、医养结合及大健康产业。

采访即将结束,李女生表达了企业的愿景和对南博会的美好祝福,“我们会一直专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让更多的人享用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希望在牛众的努力下,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交融,城与乡的均衡,也希望南博会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