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混凝土范文
时间:2023-03-15 23:0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粒混凝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主要用于承重与受力部位。
陶粒混凝土具有保温、耐火、防震、抗渗等优点,不过强度自然会比普通混凝土低,属于轻混凝土,适用范围虽然逐渐扩大但较多作用于填充与保暖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 试验目的
主要研究陶粒是否满足沥青用粗集料质量要求,以及陶粒应用于沥青混凝土时各种集料的掺配比例,沥青的用量,混合料的马歇尔以及动稳定度性等技术指标,陶粒沥青混凝土生产技术参数以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点。
2 陶粒沥青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检测结果
陶粒从外观上区分有两种,一种为烧制出的天然形状圆球形,一种为经过破碎的块状陶粒。从路用性能上,块状型教适宜为道路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因此我们选取块状作为这次试验用陶粒。从陶粒与花岗岩的技术指标比较,可以看出来陶粒较花岗岩密度小,强度较接近,但耐磨性能较好。
3 陶粒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陶粒沥青混凝土选用5-20mm陶粒,花岗岩石屑、中砂,矿粉,沥青油采用泰普克改性沥青,ac-20i作为配合比设计目标。沥青原材料质量:采用的是泰普克改性沥青。经检验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要求,检验结果如下:
在室内将各种集料按照上面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拌,初步估计沥青最佳用量为6.2%,0.5%用油量为间隔试拌5组不同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合料用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从结果来看,陶粒沥青混凝土确实表现出密度小的特点,相比较普通石料沥青混凝土密度减小20%。陶粒沥青混凝土马歇尔稳定度以及流值等力学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说明陶粒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良好,同时车辙试验以及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同时也证明了陶粒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以及水稳定性能都良好。与普通石料相比较,高强度陶粒沥青混凝土在各项性能上与普通花岗岩石料沥青混凝土无明显差异。
篇3
关键词:轻质混凝土;减轻结构恒载;强度高、抗震、抗压耐磨;更换桥面铺装施工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A
1.页岩陶粒混凝土应用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交通建设快速发展,新建了大量公路桥梁。目前,由于使用时间长、交通量迅速增长、严重超载等多种原因,桥面铺装层损坏较多,有的严重损坏,不能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对其正常运行构成了安全隐患,必须对现有桥面铺装拆除更换。桥面加固改造中减轻二期恒载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桥梁使用时间长,产生结构疲劳,如果能大幅减轻二期恒载,就能更加保证结构安全。轻质陶粒混凝土的应用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2.项目概况及加固方案
2.1 加固工程概况
汉北河大桥位于随岳高速公路湖北省中段天门市,它是荷沙连接线上的一座跨越人工河汉北河的桥梁,主桥上部结构为55+80+55m三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单箱单室连续箱梁,主桥箱梁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桥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过度墩为双柱式桥墩,主墩为花瓶式实体桥墩,主桥墩台基础为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式桥台。
该桥于2009年底建成通车。2012年对该桥进行了第4次健康监测,监测报告显示,主桥边跨箱梁现浇段外部底板存在较多的纵向裂缝,主跨箱梁内部顶板存在一定数量的纵向裂缝和斜向裂缝,桥面铺装破坏严重,必须凿出重新铺装。
2.2 加固方案
首先进行施工前测量,对原桥面铺装进行定位测量;然后拆除原桥面铺装,桥面铺装层拆除应按照对称卸载原理进行。先中跨、后边跨的顺序,从桥跨跨中开始,纵向对称分层刨铣凿除;再涂刷防水层:基层处理,基层表面不得有浮尘、污物、油脂、积水等达到清洁干燥。喷涂第一遍桥面专用防水涂料前应适当加稀释剂,使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表干后喷涂第二遍桥面专用防水涂料,表面实干后再喷涂第三遍防水涂料,直到达到理想厚度。自然养护24小时,避免行人车辆通过,最后植筋并浇筑LC50陶粒混凝土。
3. LC50陶粒混凝土更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
3.1 施工工艺流程图
3.2 施工技术要点
3.2.1 原材料选用: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原材料
陶粒:900级高强页岩陶粒,由页岩为主要原料经破碎、筛分、烧胀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集料。本产品质量轻,同比石料轻1/3,强度高,同时具有热稳定性好、粘附性强、抗冻、抗渗、吸音等特点。
胶凝材料:三峡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052.5,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泥凝材料,色彩浅灰色、质量稳定,早期强度高,耐磨性、耐久性、和易性、外加剂适应性、抗冻性、搞渗性、稳定性等性能好,后期增进率稳定。
粉煤灰:F类Ⅱ级干粉煤灰,通过粉煤灰的滚珠效应,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抵制陶粒上浮。加入适量粉煤灰还可以减少水利用量,降低水化热,增强混凝土可泵性,粉煤灰控制掺量为10%~15%,见表2。
外加剂:SP010-R缓凝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浅黄色至黄色液体;无毒、无味、不燃。pH值:6~7;硫酸钠含量≤5.0%;氯离子含量≤0.2%;总碱量≤10.0%。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结构呈梳型,主链带有多个活性基因、极性强;侧链带有亲水性聚醚链段,因而具备对水泥颗粒的静电排斥作用和位阻作用,大大提高了水泥的分散性,减少了流态混凝土的需水量。
质量指标:检验评定依据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推荐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2%~1.6%。
3.2.2 设计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按照《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进行。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调整陶粒的用量来控制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同时增减一定掺量的水泥量达到强度要求,一般采用以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再选取与之相关±10%的相邻两个水泥用量进行试配,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标准养护28d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密度,既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和干表观密度又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配合比作为选定的配合比。最终确定的生产配合比。
3.2.3 陶粒混凝土生产
对混凝土生产过程及施工过程按搅拌楼出机下料检查、出厂搅拌车检查、及施工现场检查等3个环节进行控制。搅拌机出料的陶粒混凝土应保证良好的均质性,不离析,陶粒不上浮。出厂混凝土坍落度和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分别控制在150mm~170mm和130mm~150mm。
3.2.4 陶粒混凝土浇筑方法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箱梁顶面充分湿润,避免其在摊铺混凝土过程中吸收大量混凝土水分,确保陶粒混凝土到施工部位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顺序按照多工点,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从箱梁根部开始对称向跨中方向进行。混凝土采用星浩商混站的LC50商品混凝土,砼卸料后摊铺要均匀,砼卸料时要预留1cm~2cm的沉降高度。采用振动横梁或表面振动器振动成型。并辅以插入式振动器对振动横梁不能到位的地方进行补振。由于陶粒的密度小于砂浆,陶粒混凝土在振动过程中无法看到普通混凝土达到振动密实时出现的如砂浆泛起,停止下沉等表观现象。陶粒混凝土的振动时间应控制10s为宜,采用振动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同时应增加插点,振点距离应缩小至振动作用半径的1倍,从而保证振捣充分。陶粒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会有上浮的陶粒,首先用长刮尺刮平,待表面收干后,必须用木抹刀搓压表面,将表面压实收平,以防止表面裂缝出现和上浮的陶粒造成的表面不平整现象,抹压3遍,最后一遍抹压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可用手按压方法控制。
养护:陶粒混凝土最后一遍抹压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表面混凝土终凝或能上人后,立即用土工布等进行覆盖,并派专人经常洒水养护,每天4~6次,保证砼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严禁出现干湿循环,养护期为28天。
结语
页岩陶粒砼与普通砼性能比较,页岩陶粒砼具有保温隔热、吸音隔热、防潮抗渗、耐酸碱、耐火不燃、耐候、耐磨、轻质高强的特点。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0.187~0.51W/m・k,是普通砼导热系数的1/6~1/3;抗磨性能好,陶粒砼相对抗震系数109,普通砼为84,砖砌体为64;抗渗性好,以LC20砼为例,优于普通砼P8>P6;抗火性好,普通砼耐火2小时,陶粒砼耐火大于4小时;耐候性好,对寒冬与潮湿:不敏感、不发霉、不生锈、无味;耐酸碱性能好,不论是有机或无机酸及碱液都无法侵蚀;陶粒砼的线胀系数为5.83×10-6/℃,远小于普通砼。
页岩陶粒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混凝土,它是由胶凝材料和页岩陶粒配置而成的,容重不大于1950kg/m3。特点是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抗碳化、抗压耐磨、耐腐蚀,保温、防冻,体积稳定,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降低自重20%~25%,大大减轻结构的恒载,更加保证结构安全。随着科技的进步,页岩陶粒混凝土必将得到更加广泛地运用。
参考文献
[1]曹中杰,童营营,纪轶来,等.陶粒混凝土在旧桥加固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5):701-704.
[2]王喜,李鼎,许筠,等.高庙子大桥桥面铺装维修设计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03(7):72-73.
[3]刘阳杰.碎石型页岩陶粒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4]李文斌.陶粒轻集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陶粒混凝土 试验 比较 结果
一、试验目的
主要研究陶粒是否满足沥青用粗集料质量要求,以及陶粒应用于沥青混凝土时各种集料的掺配比例,沥青的用量,混合料的马歇尔以及动稳定度性等技术指标,陶粒沥青混凝土生产技术参数以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点。
二、陶粒沥青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检测结果
陶粒从外观上区分有两种,一种为烧制出的天然形状圆球形,一种为经过破碎的块状陶粒。从路用性能上,块状型教适宜为道路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因此我们选取块状作为这次试验用陶粒。
从陶粒与花岗岩的技术指标比较,可以看出来陶粒较花岗岩密度小,强度较接近,但耐磨性能较好。
三、陶粒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陶粒沥青混凝土选用5-20mm陶粒,花岗岩石屑、中砂,矿粉,沥青油采用泰普克改性沥青,AC-20I作为配合比设计目标,
沥青原材料质量:采用的是泰普克改性沥青。经检验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要求,检验结果如下:
在室内将各种集料按照上面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拌,初步估计沥青最佳用量为6.2%,0.5%用油量为间隔试拌5组不同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合料用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从结果来看,陶粒沥青混凝土确实表现出密度小的特点,相比较普通石料沥青混凝土密度减小20%。陶粒沥青混凝土马歇尔稳定度以及流值等力学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说明陶粒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良好,同时车辙试验以及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同时也证明了陶粒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以及水稳定性能都良好。与普通石料相比较,高强度陶粒沥青混凝土在各项性能上与普通花岗岩石料沥青混凝土无明显差异。
高强度陶粒沥青混凝土生产和施工技术与普通石料沥青混凝土基本相同,但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篇5
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再生利用;回收;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进入21世纪,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途径,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城市化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日与俱增。当前,全世界混凝土的年生产量约28×108m3,中国混凝土的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5% ,已达13×108~14×108m3。在这些混凝土原材料中,粗细骨料约占混凝土总量的四分之三。对于这么大的消耗量,对于地球的天然原生粗细骨料将殆尽,因此从资源合理开发使用及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寻求原生集料的替代品非常重要。
1.与混凝土粗细骨料的巨大需求量相对应是数量庞大的废旧混凝土。世界上每年拆除的废旧混凝土、新建建筑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工厂、预制构件厂的废旧混凝土的数量是惊人的。2006年年4月在厦门召开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与新技术推广研讨交流会”上有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拆出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2亿吨以上,新建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约1亿吨,两项合计约3亿吨。然而,对于这些废旧混凝土的处理方法目前显然不多,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这种方法产生的巨大处理费用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废弃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石骨料,如果能将它们合理地回收利用,生产再生混凝土用到新的建筑物上,不仅能降低成本,节省天然资源,缓解骨料供求矛盾,还能减轻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充分、高效、经济的利用建筑垃圾,特别是废弃混凝土已经成为许多
国家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
2.再生骨料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和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到的骨料。而利用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按来源可分为道路再生骨料、建筑再生骨料;按用途可分为混凝土再生骨料、砂浆再生骨料、砌块再生骨料。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可实现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加工,使其恢复原有的性能,形成新的建材产品,从而既能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再利用,又解决了部分环保问题。这是发展绿色混凝土,实现建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将
来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现状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研究得较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日本等国对废弃混凝土进行了开发研究和再生利用,已经召开过三次有关废混凝土再利用的专题国际会议,提出混凝土必须绿色化。混凝土的利用已成为发达国家所共同研究的课题,有些国家还采用立法形式来保证专项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大量运用到
实际工程中。
(一)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非常重视将废弃混凝土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早在1977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并制定了多项法规来保证再生混凝土的发展。此外,日本还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强度、配合比、收缩、耐冻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二)美国美国政府制定的《超基金法》给再生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国除鼓励应用再生混凝土外,还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如根据密歇根州的两条用再生混凝土铺筑的公路进行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缩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大于天然骨料混凝土。美国的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做出回收的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其质量与新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料相同,而成本降低了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
染。
(三)欧洲各国欧洲国家如德国目前将再生混凝土主要用于公路路面。德国钢筋委员会1998年8月提出“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要求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必须完全符合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国家标准;奥地利的有关试验表明,采用50%的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强度值可达到奥地利标准,而且发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降低;法国还利用碎混凝土和碎砖块生产了砖石混凝土砌块,所获得的混凝土砌块已被测定,符合与砖石混凝土材料有关
的标准。
4.我国对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现状中国虽然在短期内混凝土的原材料危机不会突现,但是将来我国肯定也会面对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而且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同时对再生混凝土的开发研究晚于工业发达国家,因此我国政府也鼓励废弃物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已加紧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利用进行立项研究。像上海市建筑构件制品公司利用建筑工地爆破拆除的基坑支护等废弃混凝土制作混凝土空心砌块,其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上海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规范。将废弃混凝土破碎或粉碎后的碎块用作新拌混凝土的骨料,
在一些改建或重建工程项目中也有所应用。
我国再生混凝土不仅运用到建筑业,而且很多再生混凝土运用在在交通行业中,当混凝土道路的混凝土路面到达其使用年限,或者重物碾压等原因破损,则需要修补或者重建时,现在的一般做法是破除并废弃旧的水泥混凝土面层,修补基层后,重新进行铺筑。目前,在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中主要应用的是现场再生技术,即破碎或粉碎现有路面,然后将破碎或粉碎后的路面用作新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底基层,这一种做法在我国公路养护维修中普遍采用。例如,合肥至南京的高速公路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作为新拌混凝土的集料来浇注混凝土路面。合肥至南京的高速公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于1991年建成通车,随着交通量的增长、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病害,每年路面维修工程量很大,每年维修产生大量的旧混凝土。为此,在养护维修过程中,根据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的特点,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并加入早强剂,达到快速通行的目的。施工前测试了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值、坚固性和冲击值,并且充分注意了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用再生混凝土骨料代替天然集料,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 ,每年还可以节约大量骨料的运输费用。同时,节省了废弃的混凝土占用的土地费用。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养护资金,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全世界每年需要粗细骨料量之大,而我国建筑行业也正在全面地发展,对于粗细骨料的需求量很大,随着发展,将来还将越来越多。对于这么大的消耗量,
寻求天然集料的替代品非常重要。
篇6
关键词:混凝土;现浇;裂缝;质量
混凝土,简写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按使用功能分主要有: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艺分主要有。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分有;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
1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但根本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具体可归结为温度和湿度变化、外荷载产生的变形过大和施工方法不当这三种原因。具体类型有;
(1)水泥干缩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混凝土的表面,比较细小。水泥是水硬性材料,具有干缩性,在硬化初期如果养护不当造成水份不足则可能产生裂缝。
(2)温差变化,由热胀冷缩效应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及面积或长度较大,而又未在适当的部位留设伸缩缝的构件或结构上。
(3)应力集中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板的阴阳转角处或支座处。是由于板面负弯矩钢筋配筋不足或钢筋粗而间距过大造成的。
(4)使用不当造成过载,变形过大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拉区。
(5)张拉力引起的裂缝。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张拉后的放张过程中,如控制不好则可能造成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预应力构件的端部或板的上表面角部。
(6)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基础或圈梁、大粱及其它构件拉力过大而出现裂缝。
(7)施工中,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因模板振动、变形或移位会使结构产生裂缝。
(8)加荷过早产生的裂缝。施工时因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而提前加荷。使构件过载而出现裂缝。
(9)施工缝处理不好则可能在施工缝部位出现裂缝。
(10)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脱模、运输、堆放、起吊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构件受压区处于受拉状态,都可能使构件产生裂缝。
2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害
混凝土是多组分复合材料,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骨料与水泥粘结面或水泥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我们一般称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互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度变化,养护不到位失水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连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裂缝,成为宏观裂缝,严重的形成楼板上下贯通缝,这就成为有害裂缝。这样的裂缝将对结构的承载力,防火性、抗渗性、抗钢筋锈蚀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产生严重的危害。
化学侵蚀,冻融循环、碳化、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等,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体产生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的发生或进行的快慢,除了受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的影响外,裂缝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从结构拆模到装修完成,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有的大型工程还要跨年施工。这时空气中的CO2、SO2气体及雨水等就会顺着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促成钢筋锈蚀的加快,碱集料反应及碳化速度的加快进行;从而引起耐久性的下降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混凝土裂缝裂缝处理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
3.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3.2 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人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3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3.4 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人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3.5 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 混凝土
Abstract: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rom the national unity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to diversificatio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joint venture (stock) enterprise, priva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way, each construction project enterprise of engineering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is uneven,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not strictly implement the project three system, not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 active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standard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ten for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requirement is not very strict, sometimes from save the Angle reduce investment, reduc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means to reduce cos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many factors, we will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method and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trol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analyse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to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concret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混凝土组成材料
1)水泥。水泥在混凝土中起到胶结作用,同时又是四种组成材料中价格最贵的材料。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材料。正确地选用水泥品种及标号,是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做好水泥入场的检验、检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检,对水泥进行试验的项目有水泥的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及细度、体积安定性等,通过对水泥材料的检验,使得所用的水泥均符合本工程的质量要求。施工中如将无出厂合格证或复试报告的水泥用于混凝土中,会造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混凝土产生膨胀裂缝的质量事故。
2)细骨料。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通常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大类。天然砂是由岩石经风化等自然条件作用后在天然水域中或山间适当地形中形成和堆积的岩石碎屑,人工砂是由岩石破碎而成。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是河砂,其分布较广,表面圆滑,比较洁净,质量优于山砂、海砂。人工砂是由岩破碎而成,人工砂有棱角,比较洁净,但含片状颗粒及石粉较多,由于人工砂要经过机器破碎,成本较高,只有在缺乏合格天然砂的地区才考虑采用。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对砂中各种有害杂质必须加以限制。当砂中有害杂质较多,但又必须使用时,可用清水或石灰水(有机质含量多时)加以冲洗,冲洗后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3)粗骨料。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大类,粒径大于或等于5mm,质量要求指标见表4:一般合格品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一等品用于强度等级在C30~C60之间的混凝土,优等品适用于高强度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4)水。施工用水也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浇筑要求,要对施工用水进行检验,符合施工用水要求的方可用于工程。先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验,其次对进场的材料砂、石、水泥按规定进行取样。对砂、石的检验项目有颗粒的级配、实际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水率、含泥量等,通过对原材料的检验,使企业掌握当地材料质量数据,并与材料质量标准相比较,借以判断材料质量能否用于本工程中。通过细致认真分析,在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保证用于本工程的混凝土原材料均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1.2 浇筑前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
混凝土标号配合比的合理性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施工企业对混凝土成本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首先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当地的混凝土原材料,通过试验,调整出适合于本工程的最优混凝土标号配合比,为企业原材料采购计划提供可靠依据,为混凝土的浇筑做准备。
1.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基础面处理,对于砂乐地基,应清除杂物,整平建基面,再浇10~20cm低标号混凝土作垫层,以防漏浆,对于土基应先铺碎石,盖上湿沙,压实后再浇混凝土;对于岩基,在爆破后,用人工清除表面松软岩石、棱角和反坡,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刷洗油污和杂物,最后用压风吹至岩面无积水,经质检合格,才能开仓浇筑;
2)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按照原来试验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用量的准确度,混凝土的浇拌要均匀,控制好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水利工程一般不设拌和楼或专门拌和站,主要是使用鼓筒式浇拌机拌和,要求控制好搅拌时间,一般为3到5分钟。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泌水、流浆等现象。
3)混凝土的入仓、平仓、振捣。采用适宜的入仓方法,限制卸料高度,防止产生离析。按照定好的浇筑路线组织施工,避免出现冷缝,采用斜层法浇筑时,高度不能超过1.5m,采用阶梯浇筑法时,混凝土厚度为50cm,有规律的振捣整个仓面,振点均匀排列,振点间距为影响半径的1~1.5倍,并应使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cm,以利上下层结合。振捣过程中不应使振捣器碰到钢筋,还应和模板保持1/2影响半径的距离,严禁漏振和过量振捣。
4)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增长、不发生开裂的必要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通常采用的养护方式有洒水、安管喷雾等。对于已经拆模的混凝土表面,应用草垫或锯末覆盖,正常和养护时间约为2到3周,有时更长,碰到冬夏季施工作业时还应制定专门的养护措施计划。
2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督控制
2.1多种检查方法共用
见证、旁站监督、巡视、平行检验,具体视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确定采用的方式。目前,对于水利工程,主要的检查方法是对工程上关键的部位进行旁站监督,并对工程的重点部位、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工序等可设置质量控制点或待检点。目测法、量测法、测量法(借助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检查)、试验法(通过试件、取样进行试验检查)等。通过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取样、试件及时掌握现场
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质量要求。
2.2 三检制质量检验制度
建设单位同时充分了解和掌握承包单位现场“三员”(即调度员、施工员和质检员)的到位和工作情况,根据各人弱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防发生重大过失,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促使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现场调度员、施工员、质检员到位,逐步强化以承包单位自身三检制为基础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提高工程质量一次报验合格率。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监理部门)对混凝土质量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处理为辅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质量,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3 利用科学手段掌握混凝土施工质量
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科学手段,选用适宜的数理统计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混凝土施工质量数据,找出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时掌握混凝土施工质量情况,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措施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目前,国家已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三项制”,增加了监理部门按照国家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大大提高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控。
3 结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先要调整好适用于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入手,直至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通过对混凝土浇筑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混凝土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无论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都从水利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角度出发,做好混凝土工程质量各自职责的管理工作,使得水利工程成为真正造福子孙后代的光荣事业。
参考文献:
[1]叶荣芳.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0,""(10)
[2]陈松尧,宋柏宏,范金娥.水利船闸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8)
篇8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沥青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
1、熟悉设计图纸等相关文件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了解,熟悉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项目部的负责任向施工主管进行讲解,同时还要了解业主的意图,以便在施工中能够更好的执行。对于与工程有关的相关文件都要有所了解,以便在施工中能够更好的履行项目合同,维护各方的利益。
2、人员配置
合理的人员配置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保证,尤其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因为是连续的施工作业,各个工序之间连接的比较紧密,所以在人员配置上基本都是双班制。这就要求在关键的工作岗位中要多安排几位责任心比较强的人员,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凝土需要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配比,由业主指定的实验室进行配比试验,在完成后再进行各种原料的准备,在施工之前,做好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工作。
4、拌和场设置
拌合场应尽量设置在施工现场附近,减少运输的距离。拌合场的场地要宽阔平整,利于运输车辆的掉头,各个车辆之间互不干扰。拌合场选择的位置,要避免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且不会受到洪水的侵害。
5、设备的安装调试
机械设备的使用对于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对各种施工设备做好安装调试工作,保证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拌和机、摊铺机以及压路机等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基本设备,要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所以施工之前要进行一次调试。
6、工作面的提供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在基层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基层的强度、平整度以及弯沉的大小等都对路面的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要为其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平整的基层。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施工技术
1、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这一工作是在沥青混合料拌制场进行的,通过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拌制场电子设备检查无误以及原材料的检测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开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在拌合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间以及控制好拌制时的温度,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在拌制完成以后需要运送至摊铺现场投入工程建设。在运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在前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工作中已经确定了料场运料机械,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吨位比较大的自卸汽车,在往自卸汽车上面装料的过程中,没装一下都要移动一下机械的位置,从而降低离析率。装料完毕之后,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需要使用油布将自卸汽车上部进行覆盖。
3、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沥青混凝土摊铺的方式为采用二台摊铺机组成梯形队联合铺筑,相邻两幅的摊铺留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梯队间距为10-30m。主路底面层施工的时候,摊铺机应该外侧走钢丝,里侧控制好底面层的高程,在主路顶面施工的时候,应该注意控制好面层的高程及横坡。钢丝基准线最大紧线长度控制在200m以内,钢丝线直径控制使用0.2-0.3cm,高程以设计高程、横坡计算得出,提前放置在已调制完毕的可调节器支座上,保证摊铺机摊铺前已调好。
摊铺开始的第一车沥青混合料应是刚刚运到工地的时间最短或最后面的一车(即温度最高的一车)。在接茬处均匀地涂刷好粘层油,将已预热的熨平板直接压放在接茬油面20-50cm部位的合格铺筑面上,然后用预热后的摊铺机布料,用热料将冷却接头预热时间长一些,一般不少于30min或使沥青砼达到或超过70℃以上为宜,摊铺机平稳缓慢启动进行摊铺,由最有经验的推耙工人来负责横接缝的找细推平,用3m直尺检测横接缝平整度,以保证起步位置2-3m左右距离的虚铺变化段接缝处理质量。
摊铺机在行驶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速度,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速度的变化而引起施工的质量,本项目摊铺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3m/min左右,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工作面积水的时候,不得摊铺,被雨淋过的沥青混凝土料也不得使用,施工中若出现离析现象,也应该及时找补,对于大油量混合料、焦糊料等严禁使用,若已经摊铺了应该立即清除。摊铺时,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确实需人工修整时,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踪检测摊铺温度并详细记录,力争使每一个混合料满足摊铺温度。
4、沥青混凝土的碾压
碾压设专人测试摊铺后的油面温度,标出初压、复压、终压施工段以插小旗方式控制,前方以跨越小旗半个压路机身为控制线,后方以重叠5-8m为原则,以便指挥碾压合理全面均匀的压实。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刮平后必须及时进行碾压,碾压设备组合及程序应该有实验路段确定。碾压分三个阶段:初压、复压、终压。通常采用的压实机械有轮胎压路机、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三种。初压要求的是平整、稳定,因此,采用6-8t的双驱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初压应该紧跟摊铺机,初压的温度应该在130℃-140℃;复压要求的是稳定、密实、成型,因此,可以采用11-13t振动压路机及20-25t轮胎压路机,使得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要求,复压的温度应该在100℃左右;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一般采用宽幅重型压路机。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阶段应该严格按照试验阶段的相关数据确定碾压的温度、碾压的遍数以及碾压的密度。碾压的过程比较繁琐,主要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环节。初压的碾压温度最好控制在140℃左右,使用双轮双振进行正反向碾压。复压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30℃左右,一般情况下复压的碾压次数不能小于4次,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型号的压路机,比如轮胎压路机和双轮双振的压路机都可以采用,从而确保路面的平整度。终压一般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2次左右的静压。
5、沥青混凝土的接缝施工
接缝是高速公里沥青路面施工中必然存在的一种施工现象,如果不进行一定的施工处理,对于交通运输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沥青路面接缝主要有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为了保证路面的完整性,必须要对接缝进行严格的施工处理。
(1)横缝的处理
横向接缝的碾压采用双轮振动压路机横向碾压。压路机轮宽的10-20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碾压,压路机位于压过的铺层上。然后每压一遍逐渐横向移向新铺的混合料移动15-20cm,直到整个滚轮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开始时先用压路机静压,然后振动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2)纵缝的处理
纵缝一般采用热接缝处理,压实方法如下,先压实两边20cm以外的地方,最后跨缝压实中间剩下来20cm的窄条,从而形成良好的结合。每天摊铺结束后,都应该根据存料的情况缩短摊铺机停机的位置,方便第二天的施工,减少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道路工程建设中逐渐占据主置,其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完善与优化。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只有把握好其施工技术,才能控制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为人民的行车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载体。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桥梁预应力施工;施工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8文献标识码:A
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流程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流程:锚具及钢绞线检验合格预应力梁底模安装非预应力钢筋安装按设计坐标及高程焊接波纹管定位支架安装波纹管及排气管安装锚垫板及螺旋筋预应力工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并养护钢绞线下料编束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拆除模板张拉设备及仪表配套校验安装锚板及夹片安装千斤顶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张拉质量检验预应力孔道压浆切除多余长度钢绞线封堵锚具孔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影响因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控制包括结构线形控制、结构应力控制和结构稳定性控制。线形控制就是严格控制每一节段的竖向挠度及其横向位移,保证成桥后的线形趋于设计线形;结构应力控制则是控制主梁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成桥后的应力,尤其是合拢时的控制,使其不致过大而偏于不安全,并符合设计要求;桥梁的稳定性不仅包括桥梁的稳定性计算,还包括施工各阶段结构构件的局部和整体稳定。
(一)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对钢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当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砂浆接缝时,砂浆强度不低于15Mpa。对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端部预埋铁板与锚具和垫板接触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等应清除干净。应采用先穿束的方法时用压气、压水较好。钢筋穿束前,螺丝端杆的丝扣部分应用水泥袋纸等包缠2-3层,并用细铁丝扎牢;钢丝束、钢绞线束、钢筋束等穿束前,将一端找齐平,顺序编号。
(二)施工控制影响要素
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线性和受力)相吻合。要实现上述目的,就必须全面了解可能使施工状态偏离理论设计状态的因素,以便施工实际有的放矢的有效控制。
三、施工注意事项
(一)注意预应力管道的保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振捣,挤压等原因很可能造成预应力管道的移位变形,甚至破裂,造成漏浆,影响张拉工作,这就要在张拉过程中注意预应力管道的加固和保护,制定详细的振捣方案(浇筑方案),在预应力管道位置振捣时,一定要注意管道的保护。
(二)梁体钢筋在预应力钢绞线附近焊接时,一定要注意预应力钢绞线的保护,不能让焊接时的高温灼烧预应力钢绞线,以免发生预应力钢绞线回火,在张拉时发生断裂。
(三)预应力钢绞线在下料时,首先要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其次考虑张拉设备应用情况,最后还要考虑施工现场存在的特殊情况等,通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下料长度,以免盲目下料,造成浪费。
(四)钢绞线的定位一定更要准确,符合设计要求,如果钢绞线安装时的坐标与设计有出入,那么在张拉时的张拉力很难保证满足要求,因为坐标发生变化时,张拉力的合成也会发生变化。
(五)张拉前对张拉设备的配套情况进行详细的试验,尤其是工具锚和工作锚孔洞的同心是否精确,如果不精确2个锚板势必造成对钢绞线的切割,削弱钢绞线的受力截面,造成断丝等质量问题。
(六)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张拉前对张拉端外露钢绞线做好保护工作。
四、预应力钢筋张拉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问题1:后张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与否, 直接关系到预应力构件永存内力的稳定性及耐久性。
(一)孔道压浆不密实有如下几种表现:
1、多波曲线孔道,特别是竖向多波曲线孔道波峰顶排气孔未冒浆。
2、压浆增压时,不能保证恒定的压力。
3、压浆初凝后,从进浆孔或排气孔用探测棒可探测到不饱满,有空洞。
4、计算浆体压进孔道总量小于孔道总空隙量。
5、上下或左右孔道串孔。这些压浆不饱满,不密实的质量隐患,如未被及时发现并进行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6、梁体因蜂窝., 孔洞, 裂缝等内部隐蔽缺陷而漏浆。
7、封锚不严而漏浆。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治理孔道压浆不密实的措施:
1、优选配合比。水泥浆配合比是压浆质量的关键。优良的配合比设计是控制孔道压浆质量的前提, 优化组合的水泥浆配合比,既能有效地控制泌水率及有效膨胀系数。
2、慎用膨胀剂。在水泥浆凝固过程中,膨胀剂和水泥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水泥体积产生微膨胀。
3、适当提高压浆稳压持荷压力。压浆过程中,压力一般应保持在0.4—0.6MPa之间, 稳压持荷时间不少于5min,稳压压力应保持在0.6—0.8MPa之间。
4、采用后期加压补浆法补充密实。对于竖曲线锚固点处在上部的孔道,因泌水无法排出而占据孔道空间,水干后此处形成空洞 (此缺陷在封锚前可从进浆孔用探条探测到),可用高压黄油枪或按此原则制手动压力补压充实。 对于长线连续结构竖向多波孔,不论锚固点在什么位置,其波峰处(孔道最高点)都有可能因泌水、浆体收缩而形成局部空洞。排除这种隐蔽缺陷的方法是,在孔道波峰处事先设一排气、压浆两用管, 压浆时排气, 压完浆后, 可以此管用探条检测,发现不密实,可从此管接上手动补浆泵进行后期补浆,效果较好。
5、采用真空压浆。
问题2:滑丝和断丝钢筋张拉过程中出现滑丝和断丝现象, 其结果会使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甚至使空心板不能达到足够的预应力。
(一)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1、锚圈放样不准,支承垫板倾斜,千斤顶安装不正。
2、钢丝编束时,由于没有认真梳理,造成钢丝束交叉混乱。
3、钢丝束存放不好,表面存在油污、锈斑等。
4、锚具加工尺寸不准确,锥度误差大。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
1、在施工中要加强材料的检验,选择较好的锚具类型,施工时遵守操作规程。
2、滑丝和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顶锚之前,应立即停止张拉,并使千斤顶回油,认真检查滑丝和断丝的原因,更换已断的钢丝或更换已损伤的夹片,再重新进行张拉。
(三)滑丝和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顶锚之后,其处理程序如下:
1、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安装好;
2、张拉钢丝。当钢丝受力伸长时,夹片稍被带出,这时立即用钢纤卡住夹片,同时千斤顶回油,钢丝回缩,夹片因被卡住而不能与钢丝同时回缩。千斤顶再次进油,如此反复的进行,直至夹片退出为止。在退夹片时,钢丝的张拉应力不得超过钢丝的极限张拉应力的0.8 倍。
3、如钢丝已断,应更换钢丝束,重新张拉并锚固。
五、结束语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强度性能,有防止混凝土裂缝,减轻结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刚度,同时有行车舒适等优点,为了确保桥梁安全可靠,桥梁的施工控制将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预应力施工中,一定要按技术规范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华堂编著.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技术.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徐犇编著.桥梁检测与维修加固.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颜海主编.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萧绍统编著.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预防.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5]刘效尧,朱新实.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4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169-01
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并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中技术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检测工作,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安全使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以保证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构件的安全、稳定、经久、耐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拌和以及运输方法
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将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均匀拌和成为可供浇筑的混凝土料即为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拌和
将配好的一次拌和用料送入混凝土搅拌机内进行均匀拌和,制成新鲜的混凝土料即为混凝土的拌和。机械拌和和人工拌和是混凝土拌和的两种方法。
1.机械拌和
采用机械拌和混凝土能提高拌和的质量以及生产率,可以节省人力费用,制备混凝土的基本设备是混凝土搅拌机,它也是混凝土搅拌楼和搅拌站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拌和
人工拌和是在小规模的混凝土工程或施工初期缺乏搅拌机械时才需要的。人工拌和具有劳动强度大,混凝土质量不容易保证的特点。
(二)混凝土运输
连接拌和与浇筑的中间环节是混凝土运输。将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口运送至浇筑仓位的工序即是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通常由两个过程组成:从建筑物前到浇筑仓位的运输为垂直运输;从出料口到建筑物前的运输为水平运输。
1.混凝土运输一般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混凝土运输,为了增强混凝土质量并保证浇筑工作顺利进行,对混凝土运输有下列几点的要求:
(1)防止水泥砂浆的损失。运输混凝土的工具应做到严密不漏浆,在运输过程中,装料不要过满,防止浆液外溢,转弯速度不要过快。
(2)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防止混凝土出现初凝现象。混凝土初凝会使浆体变稠,降低可塑性,影响上下层的结合并且无法振捣密实。
防止混凝土拌和物发生离析的现象。所谓离析就是粗骨料与水泥浆分开,失去了均匀性,难以振捣密实;或粗骨料下沉,水泥浆和水上浮。
2.混凝土的垂直运输
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又叫人仓运输。可选用快速提升斗、井架、各种起重机及混凝土泵等进行垂直运输,主要用起重机械完成。
3.混凝土的水平运输
可选用手推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自卸汽车、机动翻斗车、皮带机、轻轨斗车等的水平运输。
(1)人工运输。常用手推车、架子车和斗车等人工运输混凝土。使用手推车或架子车要求运输道路路面平整,并随时保持干净。以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振动。一般要求道路的纵坡水平,局部应小于15%,一次爬高不宜超过23 m。运输距离应小于200m。
(2)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运输车分无轨和有轨两种类型。无轨混凝土运输车中的小容量者为3~4,是用卡车底盘改装而成的;大容量者为6~9,是用铰接转向底盘单轴牵引车牵引的。有轨混凝土运输车的罐体容量为6~9。
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一)浇筑前的准备作业
1.基础处理
对于岩基而言,首先要清除岩面的软弱、松动、尖峭和反坡部分,然后用高压水和泥土、风将油污及杂物等冲去,使岩面保持洁净,以保证岩面与混凝土结合紧密;对于土基而言,应该先挖除开挖基础时预留下来的保护层,清除里面的杂物,然后再用碎石垫底,盖上湿砂并加以夯实,然后才可以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理是指在已凝固的混凝土面上浇筑时,应清除混凝土表面的乳皮并形成粗糙的表面。它的目的是使新老混凝土结合紧密,方法有冲毛、凿毛、喷毛和刷毛等。
3.钢筋、模板及预埋件的检查
除了用风水枪将缝面冲洗干净外,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应对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进行检查,使其达到合格的规格、尺寸、数量、位置与稳固程度。
4.浇筑仓面布置
主要检查仓面布置,脚手架是否牢固,机具设备是否完善齐全,风、电、水是否可靠供应,是否恰当进行照明布置以及劳动力的组合等。
5.振捣和平仓
1)振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关键作业是振捣。它可以使混凝土密实,并使混凝土与钢筋、模板及预埋件紧密的结合,保证混凝土的最大密实性。
2)平仓
将卸入仓内的成堆混凝土,均匀铺平到要求的厚度是平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平仓,混凝土的骨料架空、分离和漏振等质量事故将会因平仓不好而造成。一般使用插人式振捣器垂直插人料堆顶部,借振动作用铺平混凝土。但使用振捣器平仓是不能代替下一个工序的振捣密实的。
(三)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指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硬化条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外露面保持足够的湿度以及适当的温度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养护时间一般是从浇筑完毕后12~18小时开始的,持续养护 14.28天,具体要求根据当地的天气、水泥品种和结构部位的重要性而定。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内部均勺密实,外表光滑平整,符合规定的强度保证率,满足设计强度及耐久性,达到强度均匀性的指标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因此,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各个工序及硬化质混凝土质量在施工时应进行控制与检查。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
水泥混凝土施工中是最为主要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质的稳定性和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受水泥的质量的影响,因此,应对进场施工的水泥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杜绝劣质水泥的进场,另外,工地技术管理人员在使用水泥进行施工前还应将其样板送到试验室进行复验,检验的内容包括水泥标号、 凝结时间、细度、稠度、体积安定性、密度和水化热试验等。
2、砂石骨料
水利混凝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是砂石骨料,在进行检查时,要在拌和厂检查砂石的含水量、砂子的细度模数以及骨料的含水量等方面的系数是否达到合格。
3、外加剂
外加剂应该经过试验才可以得到认可并要加有出厂合格证。
(二)拌和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拌制混凝土的时侯,配料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配料单进行,严禁擅自更改。控制检查的项目有:
1、拌和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保持均匀,需要经常检查其均匀性;
2、定期进行取样检查:按规定在现场取混凝土试样进行抗压试验,检查混凝土强度。
3、拌和时间:每班至少抽查两次拌和时间,充分拌和混凝土,拌和时间应该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检查
1.混凝土的运输
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定是不定时的查看混凝土拌和物是否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渗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不良现象。
2.施工缝、基础面的处理及模板、钢筋、预埋件安装
技术管理人员在开仓前要对模板、钢筋、预埋件安装作最后一次检查,复查基础面、施工缝的处理,保证施工技术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
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检查接缝砂浆的铺设、平仓、振捣、混凝土人仓铺料、养护等内容。
(四)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缺陷检查
表面平整度、碰损掉角、麻面、露筋 、空洞、蜂窝、表面裂缝等是混凝土外观质量主要检查的对象,如果是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还要检查内部质量缺陷,如用回弹仪检查混凝土表面强度、用超声仪检查裂缝、钻孔取芯检查各项力学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