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范文

时间:2023-03-21 13:5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像诊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像诊断

篇1

关键词 肺癌 胸部CT 胸部平片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肺内的癌灶,尤其CT检查对肺门分析发现支气管腔异常及肺门肿块,见到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有利于术前分期,对肺癌瘤体的断面、形态,并和胸膜的关系,能提供准确的信息。2005~2011年对影像诊断肺癌且有手术或支气管镜检病理证实计65例,总结的目的在于肯定影像诊断,尤其CT并分析可能误诊的原因,并探索影像所见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

临床资料

男58例,女7例,年龄36~76岁,平均56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59例,心慌、气促2例,本组均行胸部正侧位片和胸部CT检查,该65病例中,鳞癌32例,未分化癌20例,腺癌6例,肺泡癌3例,未有组织分型者4例,共65例。

影像学表现

中央型肺癌:两上叶支气管及其分支为本组中央型肺癌好发部位。占总数约50%,右下叶和左下叶支气管及其分支各占总数16%。本组中央型肺癌全部病例皆有支气管腔狭窄或阻塞,有息肉状瘤组织向腔内突出,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占总数74%,有肺门肿块占54%,本文以纵膈内非钙化淋巴结≥1.5cm,直径作为纵隔内转移的标准,有此情况占总数75%,有1例以吞咽困难为主诉,吞钡检查误诊断为食道癌及平滑瘤,后CT检查诊断为中央型肺癌,有隆突下和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病理为鳞癌。本组仅有1例漏诊,该例已呈现右上叶前段支气管狭窄,右上叶底部炎症,第二次复查出现肺门肿块。

纵膈型肺癌(2例):1例为右上叶尖段大块状瘤体直接侵犯纵隔,纵隔内巨块状转移,1例为左上叶与纵隔相帖,有主动脉窗及肺门转移。周围型肺癌17例,CT断面为圆形,分叶,平均直径3~4cm,无钙化,有短毛刺,棘状突起,癌性空洞3例,胸膜凹陷征5例,其中肋骨和肝转移及脑转移9例。腺癌1例,平片似右上叶片状浸润,CT断面则为近圆形有棘状突起,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小叶间静脉聚集,已有骨及脑转移。肺泡癌表现为肺内小结节灶及融合影或肺门区片状高密度影,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或有空泡征5例。1例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讨 论

本组影像诊断初诊正确为64例(正确率为98.46%)中央型肺癌CT影像对支气管腔的大小评价较准确,管腔阻塞或狭窄均为重要征象,后者反映管壁癌性浸润或黏膜下浸润。纵隔肿块,及纵隔淋巴结的诊断亦为重要征象。

熟悉正常肺门的影像分析,解剖层面可发现较小的肺门肿块,及CT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程度这方面CT优越于胸部平片,有疑问者可以定期复查比较。1例囊状肺癌当发现纵隔内淋巴结增大才肯定为恶性。2例因纵隔内巨块型淋巴结转移首先出现食管症状亦经CT肯定为肺癌。

本文2例纵隔型肺癌实系纵膈胸膜下癌向肺内发展的同时直接侵犯纵隔,故严格来说仍系周围型肺癌,胸膜不是阻碍肺癌扩展的有效屏障,如pancoast瘤实为鳞癌或未分化癌直接侵犯肺尖胸膜及其以外结构。

影像诊断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灶的鉴别有困难,因形态上缺乏特异性,肺内良性结节的标准,病灶2年不增长,肺内结节内有特异性钙化(结核球的钙化,肺错构瘤的爆米花样钙化),如果≥3cm有毛刺边缘的球状或块状,应以针刺活检为首选的定性检查方法。本组1例周围性腺癌平片类似片状结核浸润,但CT见到肿块周围有典型的胸膜凹陷征和成纤维效应。周围型鳞癌多表现为分叶状有短毛刺,后者反映癌性周围浸润及增殖性间质反映,瘤体和胸膜面相帖可出现胸膜增厚征只有当胸膜下脂肪线消失才能认为胸膜下转移。其中病例中有癌性偏心性空洞,胸膜凹陷征和胸膜下转移病例4例。

CT在强化方面,对于一些疾病的鉴别诊断、肿瘤的强化和大血管的关系及主要为结核和肿瘤鉴别上也很重要。CT易显示肿瘤的空洞及钙化,空洞不规则,钙化多为斑片或结节样,肺癌比平扫CT值增加15~80Hu,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呈逐渐上升的形态。

CT三维重建准确直观对气道疾病进行有效显示支气管肿瘤的侵犯范围,支气管狭窄的程度或长度,对支气管周围气道尤其管壁外的情况更好的显示。

MRI对肺部肿瘤的冠状及矢状面成像可用于判定神经是否受侵,横断面则检查脊柱及肿瘤和椎间孔延伸的形态,它有助于判断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肺血管是否受侵。

本文总结病例证实65例肺癌中,CT所见优于胸部平片,如CT在纵隔淋巴结,支气管官腔狭窄程度,肺门肿块,转移征象等。CT在鉴别肺泡癌之弥漫性结节方面优越性不明显,本组病例,影像诊断正确率为98.46%,当然,影像诊断不能取代支气管活检及针刺活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静脉肾盂造影;超声;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输尿管囊肿是泌尿系统少见的先天发育异常,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黏膜下囊性扩张,并向膀胱内突出,也称为输尿管膨出。根据输尿管开口部位不同输尿管囊肿有异位和正位之分。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资料,就有关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6~53岁,平均39.5岁,囊肿大小1.0~2.5cm,临床表现:尿频、尿痛7例,反复腰痛6例,全程肉眼血尿伴下腰疼痛3例,间歇肉眼血尿1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不尽感1例。

1.2检查方法本组12例患者检查中,腹部平片12例,IVP12例,超声检查12例,CT2例,MRI2例。

2结果

2.1腹部平片腹部平片12例,仅3例在患侧肾区及盆腔中部见结石影。

2.2IVPIVP12例,均明确诊断。表现为膀胱内一侧或双侧圆形充盈缺损7例,随膀胱内造影剂充盈完全,充盈缺损越清楚,边缘越光滑、锐利,大小在1.4~2.5cm,其中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左侧,1例右侧;4例囊肿侧输尿管下段扩张;2例囊肿内含结石,此例临床上罕见,另外5例显示“蛇头征”样充盈,大小在1.5~2.2cm,边缘见环状透亮影。

2.3B超检查B超12例,11例明确诊断。6例见患侧输尿管下段明显扩张,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呈液性暗区,大小在1.0~2.1cm,5例囊肿者有间断收缩及膨胀。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有肾盂积水。2例发现输尿管下段结石。B超11例明确诊断。8例为正常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内膨出,3例为异位开口的膀胱内膨出。

2.4CT表现CT检查2例,CT平扫囊肿为类圆或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光滑,位于膀胱轮廓线以内,囊内密度均匀,与膀胱内尿液等密度,囊壁厚度均匀一致,为环形。

2.5MRI检查MRI检查2例,患侧肾盂扩张,全程输尿管扩张,患侧输尿管末端可见约1.0cm×1.2cm大小类圆形病灶,边缘呈环状T2低信号,中心部分呈等信号。

3讨论

3.1分型、病因及临床表现

3.1.1分型根据输尿管开口部位不同输尿管囊肿有异位和正位之分,正位输尿管囊肿多发生于单一输尿管,囊肿常常较小,多见于成人女性;异位输尿管囊肿的开口于膀胱内或异位开口于膀胱颈或更远端,囊肿多较大,常见于女性婴幼儿,左侧多见,80%发生在重复肾上极肾的输尿管异位开口末端,常合并有上极肾的发育不良和积水。

3.1.2病因关于输尿管囊肿的发生,儿童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而部分成人则可能是后天性因素,其可能的学说有:(1)在胚胎第4~7周时,自中肾管分出的输尿管,其下端有分隔,输尿管和膀胱的薄膜正常情况下薄膜可被吸收,如果不能被完全吸收,可以造成输尿管异位开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继而逐渐形成囊肿。(2)输尿管下端壁的先天性薄弱合并输尿管开口狭窄。(3)输尿管膀胱壁段过长、过斜,过于弯曲。(4)输尿管口本身和周围炎症、外伤等引起的瘢痕狭窄,因为本病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因此可以伴有泌尿系统的其他畸形,特别是异位输尿管囊肿者[1]。

3.1.3临床表现此病早期无症状,如果有则为囊肿梗阻及其继发感染引起,输尿管及肾积水能导致腰腹胀痛,囊肿增大阻塞尿道内口可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潴溜,女孩由于异位性输尿管囊肿的开口部位多低于尿道外括约肌,常因不断滴尿而裤裆常潮湿,而男孩异位开口的部位通常高于尿道外括约肌,往往不见此现象;有的学者将正常排尿、持续尿淋漓及一侧肾功能低下列为此病的三联征,认为有此表现提示存在此病;而最常见征象往往是泌尿道感染,肋腹部疼痛,也可出现脓毒症、脓尿、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副睾炎以及因肾盂积水而扪及“肿包”,女孩若囊肿脱出可见粉红色“肿物”堵于尿道口等[2]。

3.2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3.2.1腹平片腹部泌尿系统平片无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若囊内形成结石,可于平片上相当于输尿管末端部位发现结石,并根据结石部位偏高或靠外,不随改变发生移动的征象,提示为囊肿内结石[3]。

3.2.2IVPIVP是显示输尿管囊肿的基本方法,单纯型输尿管囊肿:可以清晰的显示膀胱三角区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异常密度影,其密度取决于囊内尿液的所含造影剂的浓度(与膀胱内尿液所含造影剂浓度对比),浓度高其密度亦高,反之亦然。在膀胱内造影剂与囊内充盈造影剂的衬托下,囊肿的壁所形成的环状透亮影即光晕征,加之输尿管下端扩张,全长片显示整条输尿管酷似头向下潜入膀胱内的“眼镜蛇头”,此为输尿管囊肿的典型X线征象[4]。本组5例可见此征象。当肾功能受损时,囊肿显影的密度比膀胱的密度低,呈淡薄而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异位型输尿管囊肿:膀胱内仅见透亮的充盈缺损,做逆行造影或膀胱尿道造影,有时可见异位的输尿管开口。患侧重复肾下肾之肾盂肾盏向外下移位,肾盏数较正常少,其最上缘与肾上缘距离增大,输尿管偏离中线较健侧远等表现,提示输尿管囊肿合并肾、输尿管重复畸形[5]。IVP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肾脏形态、功能,输尿管的走行全貌还能借助监视系统观察其排泄情况,可作为诊断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3.2.3超声检查输尿管囊肿表现为光环出现,呈圆形、椭圆形位于膀胱三角区偏一侧,光环时而膨大,时而缩小,有节律性改变,光环内偶尔可见一移动性虚线光点,是由输尿管排尿所致[1]。B超由于具有快捷、方便、分辨力高,价格经济并可观察囊肿变化,诊断正确率亦较高。但有时受仪器性能及检查者水平的限制,同时;对于异位型输尿管囊肿与来源于盆腔的囊性病变,如附件的囊性包块、膀胱憩室、前列腺囊肿等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其诊断价值不如IVP[6]。

3.2.4CT表现平扫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如果囊肿内并发结石可一起显示。CT检查不做为常规检查项目,因其检查费用高,无法动态下进行观察,不能显示囊肿的舒缩变化。

3.2.5MRI及MRI水成像检查可清楚显示肾、输尿管、囊肿大小及囊壁厚度,可准确诊断囊肿开口及囊肿分型,当囊肿内液体与原液信号相同时,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检查费较高,临床应用较少。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IVP和B超联合应用,相互补充,可对此病作出准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822-823.

2陈炽贤.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91-692.

3吴恩惠.贺能树.李景学,等.泌尿系统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7-218.

4ChavhanGB.Thecobraheadsign.Radiolofgy.2003,225(3):781-782.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临床资料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经CT、MRI诊断为CSDH的患者共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60~82(72.4±11.5)岁。12例患者有明显头部外伤史,经追问病史5例有轻微头部外伤史,4例否认外伤,发病原因不明确。主要症状:根据血肿不同部位表现各异,主要临床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偏瘫、颅内压增高、记忆力下降等,1例有突发性昏迷失语,偏盲、抽搐各1例。1.2检查方法MRI扫描仪采用SiemensAvanto超导高场强1.5T磁共振机,9例均进行平扫。扫描参数如下:采用自旋回波(SE)T1WI(TR375ms,TE16ms);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TR2875ms,TE375ms)及FLAIR[TR8000ms,TE130ms,反转时间(TI)2200ms]。CT检查:扫描层厚5mm,扫描层距5mm,采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16层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1.3影像学检查头颅CT21例,MRI9例,该组病例均显示为一侧血肿,血肿位于额颞顶部15例,顶枕部3例,颞部2例,额部1例,血肿量13~225mL,有占位效应12例。CT示:病灶多为高密度灶,少数为等密度灶。MRI示血肿主要为高信号,在T1WI、T2WI上均较脑灰质信号高,即短T1、长T2信号影。1例患者中可见分层混杂信号影,上层为水样低信号,下层为血肿高信号。1.4误诊情况未经CT或MRI确诊前有9例误诊为其他疾病,其中脑梗死3例,2例老年性痴呆病,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高血压脑病、老年精神病各1例。

2结果

该组2例血肿较少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其余病例均在基础加局麻下手术,单孔钻颅或双孔钻颅冲洗,17例预后良好,无颅内感染并发症,1例术后复查有少量颅内积气,经自然引流后积气消失。1例因全身情况差,保守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脑生理性萎缩的特殊性,本病常被忽视和误诊。

3.1发病机制

目前对于CSDH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定论,但当前大多数研究表明[1],老年人易患CSDH是由老年人颅脑的特点决定的,老年人生理性脑萎缩,脑组织体积缩小,颅腔容积相对增大,在遇到轻微外伤惯性力作用下,颅骨与脑组织产生一定相对运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表面桥静脉撕裂出血进入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硬膜下血肿,血肿内的纤溶酶导致血肿范围不断扩大,导致硬脑膜内层继发炎性反应形成包膜,其包膜可以产生组织活化剂,进入硬膜下腔,血肿内局部纤溶酶增多,使纤维蛋白降解物提高,降解产物的抗凝作用,致使血肿腔内凝血功能消失,导致包膜中新生毛细血管不断血浆渗出及出血,从而导致血肿再增大,晚期出现颅内高压和临床局灶性症状。

3.2临床外科特点

颅内CSDH发病率约占硬膜下血肿的25%[2],占颅内血肿的10%,常发生在额颞顶大脑半球凸面。该病发病常常隐袭,临床上早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智力衰退、易疲劳、双下肢无力、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变化,症状不典型,早期因此其易误诊。如果血肿再增大而出现颅内高压或脑缺血或脑疝形成时,相应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如能迅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效果往往满意[3]。钻颅引流是目前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手术是采用单孔钻颅还是双孔钻颅依据血肿部位、大小而定。术别注意的是,双孔冲洗时,在高位孔放软管于血肿腔中,勿插入脑皮质,低位孔引流血肿腔内液及血块。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中心,一定要彻底,冲洗后不要残留过多纤维蛋白降解物,否则血肿内膜又会缓慢持续渗血,再次形成CDSH。但血肿液清除速度不宜过快,避免颅内压迅速下降,造成硬膜塌陷,硬膜与颅板之间的小血管撕裂,形成硬膜外血肿。

3.3影像学特点

CSDHCT影像表现较典型,CT像显示颅骨内板下方可见弧形、新月形或半月形不规则的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区,血肿期长短不一,阴影亦呈不同密度表现,可为高、等或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能更清晰显示脑组织与血肿内缘交界面呈条带状强化密度增高,血肿内无脑回、脑沟影。国内学术报道,35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发现CT图像上为等密度者占约7.0%,给诊断带来困难[4]。进一步MRI扫描方发现新月形异常信号。MRI图像由于无骨伪影,而且骨内板为低信号可以勾划出血肿外缘的大致轮廓。由于血肿的信号在T1加权或T2加权像中与脑实质信号比较均明显增高,因此可以在脑组织外侧勾划出血肿的内缘,对等密度CSDH,MRI像较CT更清晰更直观地显示出血肿的形态。

3.4临床误诊原因

通过分析该组全部病例,部分患者被误诊为老年性痴呆、老年精神病、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性脑病等,未给予及时的影像检查而给予相应治疗,耽误疾病的尽早诊断。分析原因如下:该病起病缓慢,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常见高血压、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硬化等疾病造成错误导向[5];老年人常常伴有脑萎缩,颅腔空间较大,蛛网膜下腔常扩大,脑组织代偿能力较强,早期临床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神经系统临床定位体征缺乏或出现晚,缺乏特异性体征;部分临床医生对病史询问不详细,且对本病没有深刻了解和认识;对有些无明显临床体征的患者未及早行颅脑CT或MRI检查而误诊。

3.5避免误诊的对策

应该详细追问病史,多数患者有轻微颅脑外伤史。由于外伤时未对脑组织造成明显损害,容易被忽略。充分认识、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特点及临床症状,提高对本病的全面认识,对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而无明显定位体征者,应首先考虑为CSDH的可能。就诊病人治疗前或内科疗效不佳时应尽快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综上所述,对老年人出现上述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者,应仔细询问有否轻微外伤史,同时及时做颅脑CT或MRI等影像检查,以除外CSDH的可能,为及时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惠国桢.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学,2005,8:80.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张志杰,郑钧,徐伟,等.CSDH的非手术治疗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8):463.

[4]将建刚.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发生机制分析(附376例临床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5):339.

篇4

(一)反流性食管炎

又称消化性食管炎,为最常见的一种食管炎,系因胃食管连接部的抗反流功能不全,造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

【影像学表现】

X线钡餐检查:

1.早期不敏感,可为阴性;

2.炎症进展可表现为食管壁毛糙,粘膜增粗走行紊乱,粘膜糜烂所致针尖状钡点;

3.胃内对比剂反流,尤其在卧位时;

4.晚期由于瘢痕形成可致食管腔狭窄;

5.部分病人可显示食管裂孔疝。

【鉴别诊断】

1.与其他食管炎相鉴别(念珠菌食管炎、病毒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

2.管腔狭窄时需与硬化性食管癌相鉴别。食管炎时狭窄段与正常部分分界不清,为渐进性;癌性狭窄与正常部分分界清楚,且狭窄段较短,一般不超过5cm。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

X线造影简单易行,特异性差。内镜除可确定有无食管炎外,尚可对其程度进行分级。

(二)腐蚀性食管炎

由于吞服或误服腐蚀剂造成食管的损伤,其病变范围和损伤程度与服用腐蚀剂的性质、浓度、剂量及吞服速度有明显关系,也和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影像学表现】

1.X线钡餐造影:依据病变损伤程度及病史长短,造影表现不一。病变轻者:早期食管显示轻度水肿,粘膜增粗、紊乱,后期可未见明显异常表现或食管壁稍显僵硬,管腔轻度狭窄。病变严重:早期则有广泛狭窄,食管壁不规则,可伴有多发溃疡,后期有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严重者呈漏斗状或鼠尾状。特别注意如临床考虑食管穿孔时应用碘水造影而不用钡剂。

2.CT可了解食管穿孔并发纵隔炎的范围、程度。

【鉴别诊断】

病史很重要,结合X线造影可诊断。必要时需和硬化型食管癌及反流性食管炎相鉴别。食管癌时管壁僵硬,病变与正常分界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可见胃内容物的反流或食管裂孔疝的存在。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

X线造影首选,CT可了解并发症范围、程度。

(三)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是门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发生率相当高,主要见于肝硬化、脾静脉或脾门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及上腔静脉综合征等。依据病变发展的部位可分为始于食管下段的上行性静脉曲张和始于食管上段的下行性静脉曲张,一般指前者。

【影像学表现】

1.X线造影表现:食管静脉曲张早期可见食管下段局限性粘膜增粗或稍迂曲,管腔边缘略呈锯齿状。随着病变加重典型表现可见管腔内呈串珠样或蚯蚓样充盈缺损,管壁边缘明显不规则,管腔扩张,管壁蠕动减弱、排空延迟。严重者可见管腔明显扩张不易收缩。胃底部静脉曲张可见胃底及贲门附近粘膜皱襞呈多发息肉样,呈圆形、椭圆形或弧形充盈缺损。偶有呈分叶状团块影。

2.CT表现:胃底后内侧壁团块状或结节状软组织肿块影,突向胃腔,可单发或多发,表面光滑。增强后明显强化,与同一层血管密度相当。食管、胃壁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增强后可见由多数扭曲条状或圆形高密度影组成。腹部侧支循环形成,肝门及脾门可见增粗扭曲血管影。并可见肝硬化表现。

3.MRI表现:不仅可显示CT所见,还可显示门脉系统血流变化。MRI对显示腹部静脉曲张是一种无创伤的技术,能使侧支静脉及其他邻近结构同时显示。

4.血管造影表现:可明确显示食管及胃底静脉迂曲、扩张。

【鉴别诊断】

1.食管癌:其管壁僵硬,管腔狭窄固定。

2.裂孔疝膈上的粗大胃粘膜:在胃内充盈钡剂时易鉴别。

3.食管第三收缩波:造成的锯齿状食管壁是形态多变的。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

早期病变X线造影不能发现,中晚期较典型;CT可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还可显示门脉高压的病因,并显示腹内的侧支循环。MRI不需造影剂可显示血管,在显示血管方面优于CT。血管造影为最可靠的方法,但为有创检查。

(四)食管平滑肌瘤

其来自食管壁的肌层,肿瘤质地坚硬,边缘光滑,包膜完整,向食管腔内外膨胀性生长。多发生于食管下段,单发为主,亦可有多发,大小不一。

【影像学表现】

1.X线造影:充盈相时病变显示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充盈缺损,边缘光整。切线位时病变呈突向腔内的半圆形阴影,与食管影常成钝角。管壁柔软,扩张良好,粘膜完整无破坏,典型的可见肿瘤表面粘膜呈桥样绕行。

2.CT表现:可见食管壁增厚,呈等密度软组织肿块。

【鉴别诊断】

1.食管的其他良性肿瘤:脂肪瘤CT值为负值,血管瘤增强后明显强化。

2.纵隔肿物:CT可加以鉴别。

3.血管异常对食管的压迹:可通过血管造影来证实。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

食管造影首选,CT可显示肿瘤的腔外部分的大小、轮廓、边缘、密度及与周围脏器的相互关系,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五)食管癌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河南林县为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食管癌多发生在30岁以上者,50~70岁者占2/3,男性多于女性,食管癌以中下段多见,鳞癌居多,因食管无浆膜层,癌易穿透肌层而侵及邻近器官,也可淋巴道及血行转移。

【影像学表现】

1.食管钡剂造影:早期食管边缘略显不规则,扩张性略差,粘膜面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粗细不均、扭曲、聚拢、中断。也可呈不规则斑片状隆起,颗粒状或小节结状。中晚期影像学诊断较容易,粘膜破坏,管壁僵硬,管腔狭窄,不规则充盈缺损,腔内龛影等。

2.CT表现:主要用于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显示为管壁环形增厚或偏心性不规则增厚或呈现不规则肿瘤团块,并可显示肿瘤的临近侵犯情况,有无肿大淋巴结,以利于对其进行分期。

3.MR表现:三维成像,还可清楚显示肿瘤是否侵及周围气管、心包及主动脉等,显示纵隔有无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

1.食管炎:其溃疡较小,粘膜皱襞放射状分布,无破坏中断现象。

2.贲门失迟缓症:管壁光滑,无粘膜破坏。

3.食管良性狭窄:常有明确病史。

4.食管静脉曲张:管壁柔软,无粘膜破坏。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

诊断食管癌的方法各有其特点。X线造影方法简便,能很好的显示病变形态、大小、对早期病变显示较差。内镜除可显示病变以外,可作组织活检。CT、MRI主要对中晚期癌,可了解肿瘤浸润范围、程度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食管癌进行分期,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篇5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省株洲市41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像诊断与内镜活检病理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经过CT影像诊断与内镜活检病理鉴别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CT影像诊断可以准确显示出患者病变的部位,了解肠壁厚度与溃疡的形态、分布,是否出现肉芽肿和炎症肉等病变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准确26例,准确率达到86.7%,内镜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CT影像诊断可以实现多平面成型,表现出疾病的病理特征,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要准确鉴别患者结肠炎还是要配合内镜组织活检,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取得准确的鉴别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影像诊断;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应用药物治疗无法治愈,通过规范化治疗,患者良好依从性的配合是可以使病情缓解的,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可是,如果诊断出现错误,就会出现误诊,开展不规范的治疗,就会使患者病情发展成慢性活动性的状态,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准确率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现阶段,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多选择术前CT与X线钡剂造影影像诊断和内镜活检病理鉴别进行对照确诊[2]。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5.2±3.8)岁;病程20d~12年,平均病程(3.5±1.1)年。所选30例患者均经过X线钡剂灌肠与结肠镜窥视下完成活组织的获取,并对活组织进行病理形态的检查。

1.2方法

选择GEProSpeed螺旋扫描机与X线造影机作为CT扫描设备。在扫描前为患者肠腔灌入对比剂,灌入量控制在300~500mL,患者也可以选择口服造影剂,服用量控制在600~1000mL,在开始检查前的1h,患者要饮水500ml左右,使膀胱保持足够的充盈。以X线钡剂双对比造影选择由患者进行100ml硫酸钡的注入,注入后即可开始检查[3]。

2结果

CT影像诊断可以准确显示出患者病变的部位,了解肠壁厚度与溃疡的形态、分布,是否出现肉芽肿和炎症肉等病变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准确26例,准确率达到86.7%,内镜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为100%,如表1所示。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发生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由直肠或者直肠的乙状结肠位置处开始,朝处蔓延,也会累及不同范围内的结肠,诊断可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确诊。当患者反复出现腹泻和粘液脓血便,同时患者还伴随着腹痛与里急后重等症状,并且患者病程在4周以上,出现关节位置、皮肤和眼等位置的肠外表现,就可以确诊。进行鉴别诊断时还要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肠炎及肠结核等病症及时排除,根据临床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观察肠过肠镜观察发现患者存在轻度的慢性结肠炎时,就要认真找出发病原因。溃疡性结肠炎要注意和其他疾病区别诊断,具体区别疾病如以下几种:

3.1与克罗恩病的鉴别

轻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表现不明显,而克罗恩病症状表现明显;溃疡性结肠炎多见脓血便,通过内镜检查,患者病灶有连续性表现,病变间的黏膜表现不正常,有弥漫性的充血和水肿,呈现出颗粒感与黏膜脆,而且接触后容易出血。克罗恩病的肠黏膜则呈现出韧性,而且活检后的出血不多。溃疡性结肠炎的浅表呈现出糜烂状,而且直肠多发生病变,克罗恩病则大多没有直肠受累。溃疡性结肠炎很少出现口疮样溃疡,克罗恩病则常见口疮样溃疡;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下层的增宽并不明显,而克罗恩病黏膜下层增宽较为明显。

3.2与细菌感染性结肠炎的鉴别

慢性细菌性痢疾对大便培养后可以找出病原体,活检组织培养表现出高阳性率,经过抗菌治疗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血吸虫病患者多有疫水的接触病史,肝脾多表现过大,对大便检查有血吸虫卵,呈阳性反应,活检组织发现有血吸虫卵。

3.3与显微镜下结肠炎区别

显微镜下结肠炎指淋巴细胞性和胶原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多表现出非血性水样腹泻。经结肠镜检查患者未有异常表现,内镜对黏膜活检,发现患者出现特异性病理表现。例如:患者淋巴细胞浸润和胶原带沉着等。

3.4与肠易激综合征区别

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很容易受到情绪变化的影响,患者粪便出现粘液却无脓血,经结肠镜检查,未有器质性的病变。

总之,结肠各种病症表现和并发症只能作为诊断重要的参考指标,最后确诊还是要依靠内镜检查与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做出鉴别诊断。 搜集3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结果 32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1)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2)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强烈支持球形肺炎诊断;(3)抗炎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4)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5)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首诊平片显示病变的病例,平片可作为、简便有效的随诊方法。结论 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机;诊断,鉴别

Imaging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herical pneumonia:a report of 32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spherical pneumonia (SP)and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other spherical lesions,particularly in pulmonary carcinoma.Methods 32 cases of SP clinically prove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CT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1)Bilateral margins of the lesions were perpendicular to pleura with a straight cutedge presenting a square sign.(2)Following manifestations strongly means SP:adjacent pleural thickness;symmetrical bronchial wall thickness without bronchial stenosis;intensified vascular markings but not hardening;small patches of slight high density around lesions apart from pleura (3)Reduce of lesions after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was inclined to SP.(4)There were not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 enlargememt.(5)“Halosign”,“bronchiologram”,“vacuole” were not special to SP.Conclusion CT exam is a effective way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to SP.

[Key words] pneumonia;tomography,X-ray computed;diagnosis,differentiation

球形肺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肺部炎症,被认为是误诊率较高的病变。笔者继1996年及1999年报告[1,2]后又搜集近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再行进一步分析、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7年6月~200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5~68岁,其中35~40岁5例,41~60岁23例,61~72岁4例,平均52.4岁。无临床症状12例,占38%,咳嗽13例,占41%,痰中带血丝7例,占22%,脓痰4例,胸痛10例,发热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0×109/L)6例,血沉>20 mm/1 h 5例,痰菌培养12例,阳性5例,其中肺炎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各1例。痰查癌细胞21例,抗酸染色18例均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3例,10例为病灶段支气管腔黏膜充血、水肿或脓性分泌物,未见肿瘤直接或间接征象。经皮肺穿刺活检14例,其中3例行两次活检(共17病灶次),抽出血性物12病灶次,3个为脓性分泌物,2个为暗性血性物,均找到大量炎性细胞或血细胞,而无肿瘤细胞。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2~6次CT检查,其中22例同时摄胸部X线平片,CT或(和)平片随访18天~13周,除2例手术外,其余30例均经抗炎治疗,病变吸收。抗炎治疗2~3周病灶吸收者22例,占未手术30例中的73%,其余8例中7例抗炎4~6周,1例8周病变吸收,且遗留少许索条状影。

2 影像学表现

2.1 病灶部位 右肺21例,左肺11例。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外侧段及背段23例(72%),上叶8例,右肺中叶2例。29例位于胸膜下并与之相连,其中26例与胸膜广基相连(图1a~c),仅3例位于肺叶近中心,与胸膜距离较大。

2.2 形态大小 CT上28例病灶不同层面呈类楔形高密度影,尖端朝向肺门,其中21例可见1~4层以胸膜为基底,两侧缘垂直胸膜呈类方形(图1a~c、图2);7例呈山丘状类高张三角形。4例呈不规则类圆形。病变大小2~7 cm,平均3.8 cm。

2.3 病灶边缘 大部分侧缘清楚,但不锐利。于肺窗图像上25例可见边缘较均匀分布的柔软短毛刺(图1a、图1b),纵隔窗毛刺消失,呈边缘光滑、多浅分叶(波浪状),仅7例侧缘相对光整。

2.4 病灶密度 14例呈均匀密度,18例欠均匀,其中6例可见充气支气管征;9例中心密度较高,周围为带状低密度呈晕圈样。

篇7

关键词:脑膜瘤;CT; MRI;影像诊断

脑膜瘤是颅内好发肿瘤,具有典型影像表现的脑膜瘤多能术前正确诊断,而不典型脑膜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且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T、MR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14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21~73岁,平均46.3岁。病史2w~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伴恶心呕吐8例;头痛伴抽搐2例;肢体运动障碍2例;头痛伴视力下降1例;反应迟钝1例。

1.2 方法 14例全部行CT平扫,6例CT增强扫描,CT采取横轴位扫描;11例行MR检查采用常规横轴位T1WI、T2WI及FLAIR,矢状位T2WI,4例加扫冠状位T2WI扫描,8例行马根维显增强扫描,采用T1WI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所用设备CT为 GE Lightspeed VCT-64排容积CT,MR为德国西门子Avantou全景成像1.5T超导型MRI。

2 结果

肿瘤的部位:大脑凸面5例(见图1~图3),大脑镰及矢状窦旁4例,桥小脑角区1例,鞍旁2例,脑室内2例。肿瘤的大小:肿瘤直径1.9~5.8cm,平均4.25cm。肿瘤的形态:类圆形9例,不规则形3例,分叶状2例。肿瘤的CT、MRI表现及强化特点:11例病灶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CT呈略高、等或低混杂密度(见图1),MRI肿块实性肿块呈等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其中5例存在钙化(1例几乎完全钙化),其中4例病灶以囊实性肿块为主,部分囊腔较大(2例),边界清晰。瘤体内密度及信号均匀3例;增强扫描后可见11例肿块邻近脑膜出现短粗线状结构的"脑膜尾征" (见图3)。肿瘤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情况:14例中12例肿瘤存在占位效应,其中11例肿瘤周围存在水肿,2例周围水肿带〉2.5cm,5例在2.5~1.5cm,7例〈1.5cm;。肿瘤颅板变化:8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坏,另6例颅板无明确变化。

顶部不典型脑膜瘤

3 讨论

不典型脑膜瘤首先归属于脑膜瘤的范畴,但是因其CT、MRI表现不典型,其存在脑膜瘤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使其并无一个固定的含义,经过对上述病例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将具有2种以上的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并可能对影像学诊断产生一定影响的脑膜瘤[1],定义为不典型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约占脑膜瘤的5%~8%[2],其CT、MRI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

典型脑膜瘤的CT、MRI表现:肿瘤平扫多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均一略高密度或等信号肿块,边缘清晰锐利,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或硬脑膜相连,其内钙化常见,肿瘤周围水肿轻或无,瘤灶邻近的脑实质受挤压,推移出现所谓 "白质塌陷征",肿瘤邻近的颅骨增厚,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可有"脑膜尾征"。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①瘤体内密度或信号欠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及出血;②肿瘤边缘多不规整,多呈分叶,"脑膜尾征"短粗而不规则,③局部颅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坏[3];④多伴有轻重不等的水肿,瘤周水肿的程度与脑膜瘤的良恶性的关系存在争论,有学者[4]认为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⑤强化扫描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位于不同部位的不典型脑膜瘤诊断较困难:①病变位于脑室内的需与室管膜瘤鉴别,室管膜瘤多呈分叶状,可钙化,囊变坏死更常见,往往呈侵润性生长。②位于鞍区的不易与垂体瘤鉴别:垂体瘤常位于鞍内向后下生长,正常垂体结构消失,强化程度不及脑膜瘤,且蝶鞍常有增大,矢状位及冠状位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结构的关系。③位于脑凸面的钙化性的脑膜瘤须与骨肿瘤鉴别,主要看瘤体的主置及来源。④位于桥小脑角区的须与听神经瘤鉴别[5],听神经瘤常引起内听道的扩大,囊变常见,钙化少见; 强化程度低于脑膜瘤;脑膜瘤很少侵犯内听道。

不典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而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影像临床手术方案,CT和MRI各有所长,CT对肿瘤内部钙化较敏感,MRI平扫和增强相结合,以及多位置、多序列扫描对肿瘤定位较准确,对钙化不敏感,CT与MR两者相结合能明显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崔保刚.张爱琴.赵保明等 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与临床[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 8(2):5-6.

[2] 崔世民.只达石,廉宗潋.颅内肿瘤影像与病理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6-250.

[3] 杨全新,付建设,孙弘弘等 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5): 475-476.

篇8

1评价方法

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生进行阅片,按照影像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不一致时,由1位主任医师做出最终诊断。

2结果

本组病例中,X线均摄有头颅正侧位、脊柱正侧位、骨盆正位、胸部正位,部分病例拍摄四肢关节骨骼片。CT检查分别扫描颅底、下颌骨、椎体、骨盆、胸部,部分病例扫描四肢关节。其中均有椎体异常,并同时或部分表现为骨盆、肋骨、头颅、下颌骨、肋骨、肩胛骨、胫腓骨、股骨等一个或多个部位异常。影像表现主要为骨不同程度硬化、髓腔变窄消失及一些特殊征象。

3讨论

3.1石骨症的分型石骨症分为良、恶两型:①恶性型: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数患儿因TCIRG1基因(质子泵基因)或CLCN7基因(氯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而发病[5],临床有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视力障碍、肝脾肿大、脑积水和自发性骨折等。一般发病早、进展快,多数小儿不能生存至儿童期。②良性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主要见于成人,临床症状轻多见于成年人,因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故而常因其他原因偶然发现。如自发性骨折、下颌骨骨髓炎、视听障碍、肝脾肿大或体格检查时被发现。一般病情稳定,经对症治疗后效果良好。本组中就诊原因:1例因视觉障碍,1例因下颌骨骨髓炎,其他3例为体检中偶然发现。

3.2石骨症的影像表现

3.2.1基本影像学表现广泛均匀对称性骨硬化。显示为全身骨骼(颅底骨、椎体、肋骨、盆骨、四肢骨)均有广泛性密度增高,皮质增厚,硬化骨小梁变模糊,骨髓腔变窄,甚至闭塞消失(图2)。CT值升高,部分部位可达1000HU以上。

3.2.2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脊椎特征性改变:呈“夹心蛋糕”征,椎体的上下部分骨质密度增高,中间部分密度较低,整个椎体呈“三明治”样改变,也称“夹心蛋糕”样改变。椎间隙一般不受影响,另外椎体的棘突、横突及上下关节密度均可相应增高(图1)。其形成原因有学者认为由于椎体上下软骨板富于血管,该部适于增多的类骨质沉着,从而对破骨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椎体中部缺乏上述类骨质,故而被破骨细胞侵蚀,形成椎体上下高密度而中间低密度,形如三明治样。螺旋CT扫描见椎体及附件骨质密度明显增高,CT值在1000HU左右,中央部密度低且不均匀,CT值在300HU左右,如仅进行常规横断扫描无法形象显示该征象,需要进行矢状位、冠状位重建才能显示。髂骨翼特征性改变:年轮样改变、扇形“同心圆”征,X线片上表现为髂骨翼见层状相互平行排列的弧线形高密度影,两线之间骨密度相对减低,形成典型的同心圆状(图3)。CT横断扫描显示密度高低相隔的线状影像,如对此征象比较熟悉,加上连续层面观察,也可以做出识别和诊断,但未见其他文献对此征象的CT表现做相关分析。本研究中此征象有4例出现。有学者认为此征象与骨生长方式有关[6]。颅顶骨、枕骨、面骨等特征性改变:顶骨、枕骨骨质明显增生形如“鞋底”样。面骨呈典型“面具”征。颅底骨骨密度均匀性增高,尤其以颞骨、蝶骨和枕骨最明显。蝶鞍前后床突骨质增生,板障消失,蝶骨岩部及乳突骨质增生显著。乳突硬化,气房消失。CT检查用骨窗位,可清晰显示各部骨质改变,颅底部:岩骨骨质明显增高,CT值在1000HU左右,有的高达1510HU,乳突气房发育差,蝶窦、筛窦、额窦、上颌窦发育未见异常,枕骨下部骨质密度不均匀(图4,5),CT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以上特征性改变也多为X线征象,CT横断无法显示整体效果。长骨特征性改变:“粉笔”状骨,由于长骨骨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使长骨骨质结构消失,呈均匀一致高密度,呈“粉笔”状(图2),有时可伴发骨折。CT检查显示和X线显示类似,并能更加清楚骨髓腔的狭窄程度。

3.2.3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确诊依靠X线检查,典型的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诊断不难。结合CT检查,更有助于诊断。良性型石骨症主要见于成人,临床偶然发现或症状轻微,特征性的影像表现为多部位广泛性骨质硬化,有典型椎体呈“夹心蛋糕”征,髂骨翼呈年轮样改变、扇形“同心圆”征,顶骨、枕骨骨质明显增生呈“鞋底”样。面骨呈典型“面具”征。但早期病变不明显或局限时,应与其它骨质硬化性疾病相鉴别诊断。氟骨症:可表现为和石骨症相似的广泛性骨增生硬化。但前者临床上有地方性氟骨病流行区居住史,氟斑牙是其特点。影像学氟骨症患者韧带或骨间膜骨化明显,如骨盆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髂腰韧带等,尤其是肋骨呈“玫瑰刺”样改变对诊断具有特殊意义。氟骨症病变范围主要以躯干为主,四肢较轻,且骨纹理呈网样,也可鉴别。

篇9

关键词:影像学;肝泡性包虫病;诊断 肝泡型包虫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棘球蚴病,又称泡状棘球蚴病,据相关报道显示[1],该病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等农牧区,肝泡性包虫病生长过程和肝癌极为相似,一经发生,迅速蔓延,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2]。患者多数是由于食入棘球属绦虫卵,蚴虫经门静脉入肝而造成感染,蚴虫生存能力极强,可以寄生在人体内各个部位,以肝脏最为常见。其中肝泡型蚴病对人体的侵害能力最强。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对该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95例,男性55例,女性40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7.3±6.9)岁,其中43例为汉族,52例为少数民族。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轻度发热、肝大、腹部胀痛以及腰背部不适。经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抗体凝血实验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术前均进行了B超、CT或MRI检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疼痛严重程度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采用B超、CT及MRI对患者进行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浸润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术中所见患者病灶的具体形态,总结肝泡型包虫病的影像学一般性规律及具体特征。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使用t检验法对比组间资料,以P

2结果

2.1病灶浸润特征 95例患者中,82例病灶浸润型(86.3%)。泡球蚴在患者肝内大量繁衍,形成不均质、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的占位病灶。CT扫描结果显示,病灶形态不均质、不规则,呈现出密度较肝组织低的阴影状物。不同层面形态结果不同,易误诊为多发病灶。B超结果显示,探查高低密度并存的、周围边界较为模糊的回声光团,后方声束呈现衰减现象。患者肝脏异常增大。MRI检查结果显示,T1 、T2 加权像一致呈现出有不规则肿块存在,信号较低。小泡球蚴在肿块周围繁殖、生长,对患者肝组织造成侵害,而导致低信号的晕带征出现。并呈现蔓延趋势

2.2病灶钙化特征 95例患者中,85例钙化型(89.5%)。病程初期,泡球蚴便开始侵袭患者肝组织,导致钙盐沉积,出现斑点状钙化颗粒。病程中、晚期时,钙化颗粒开始聚集、融合成大片的钙化灶,形态不规则,并散在钙化点。CT扫描结果显示,泡球蚴有向外周繁衍的趋势,该片区域密度较低,有浸润性,又称为浸润带。虫体增殖区域逐渐衰亡、病变,导致钙盐沉积,而转变为钙化带。浸润带、钙化带两种病理特征连续出现,不断演变、扩展,形成具有年轮状、多层状指征的图像,即"年轮征"。B超结果显示,探查中低密度的病灶时,有不规则的大片回声光团出现,呈现钙化状、伴声影,内在散有钙化点。MRI检查结果显示,STIR或FSE可见年轮征,扫描结果显示的高信号带与CT检查结果显示的低密度带相符[3]。CT检查结果中钙化的致密层在MRI诊断结果中表现为低信号,泡球随着患者病程逐渐延长,呈现坏死、衰亡、及纤维化趋势,点状钙化聚集形成大片钙化,病灶表现收缩呈凹陷状,即"内陷征"。

2.3病灶液化特征 95例患者中,82例液化空洞型(86.3%)。泡球蚴不断繁衍、增殖,成长成巨块病灶。形态不规则、部位不定,内部发生实质性病变,缺血坏死,血管阻塞,形成液化坏死空腔。CT检查结果显示,有低密度空腔出现,内有积液,形态不规则,大小不定,空腔周围为密度较高的钙化壁,形成岩洞征。部分钙化壁深入低密度空腔内,呈现半岛征。泡球蚴持续向患者肝组织侵袭、增殖,呈现出小泡状。本次检查中,最大的巨快病灶直径为28 cm,内部病变腔直径为20 cm。B超检查结果显示,有无回声、形态不规则的液态性暗区出现在不均质强回声光团内部,呈现空腔征。MRI检查结果显示,空腔壁形态不规则,边界为肥厚的纤维状物质,可见空腔内部等高信号,外部浸润带低信号,即地图征[4]。

共有9项可以作为确诊肝泡性包虫病的图像特征。分别是:半岛征、岩洞征、晕带征、小泡征、空腔征、内陷征、年轮征、地图征、钙化征。符合上述九项中的一项,既可以确诊患者为肝泡型包虫病。本次病例结果显示,95例患者最终经病理证实94例,确诊率98.5%,见表1。

3结论

据最新寄生虫病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肝泡型包虫病的主要疫源地为我国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随着泡球蚴在人体内寄生,繁衍,增殖,肝脏代偿增大,表现为边界清晰,表面平滑的肿块,无痛感。极易被误诊为肝癌。不经及时确诊,患者最终会因病灶向肺、脑部转移而恶化,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及早发现并确诊肝泡型包虫病意义深远[5]。本次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总结出肝泡型包虫病的三大类型,9种特征。95例患者中,82例液化空洞型(86.3%),85例钙化型(89.5%),82例病灶浸润型(86.3%)。9项可以作为确诊的图像特征分别是:半岛征、岩洞征、晕带征、小泡征、空腔征、内陷征、年轮征、地图征、钙化征。最终经病理证实,94例患者确诊,确诊率高达98.5%。

综上所述,应用CT、B超、MRI综合全面的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进行详细检查,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寅,邵英梅.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14,20(9):1592-1593.

[2]玉苏甫・艾则孜,阿依甫汗・阿汗,等.肝囊型包虫病合并肺囊型包虫病41例诊疗分析[J].现代医学,2014,42(8):889-891.

[3]李奎,郭桂钢,阿迪力,等.肝囊性包虫病49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448-2449.

篇10

【关键词】粉碎;重叠;水肿

小议外伤骨折的医学影像诊断

目前平片、CT、磁共振成像(MRI)和骨扫描为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互相补充[1]。平片的缺点是软组织对比差,只能根据间接征象推测,另外就是结构重叠问题,对头颅、脊柱、骨盆等病变显示不如CT。对微小骨折或损伤,对骨髓内的隐匿性骨折和生长性骨折,X 线和CT 检查很难发现,而MRI 能早期发现,且对X 线平片未能检出的没有移位或成角的骨折特别有用。外伤患者作医学影像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明确有无骨折,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如果骨折漏诊,那可能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后果,也可能使外伤患者的纠纷更加复杂化。X 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 线拍片检查,必要时复查或进一步做CT 和MRI 检查,可有效防止骨折的漏诊。随机抽取100 份外伤患者的X 线片,并调阅其CT 和MRI 片,现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8年及2010 年100 份外伤患者的X 线片及CT 和MRI 片,年龄3~81 岁,大部分为中青年患者。交通事故外伤患者较多,还有一部分因打架其他原因所致的外伤。

1.2 主要临床症状:全部患者都有明确的外伤史,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压痛、肿胀、淤斑、畸形、功能障碍、肢体异常活动和骨折断端的摩擦音,少数患者呈现休克。

1.3 影像表现:100 份外伤患者的X 线片,大部分骨关节正常,存在骨折漏诊的X 线片都有各种各样明显或不明显的X线征提示骨折确实或可能存在。对骨皮质皱折、成角、凹陷、裂痕,松质骨骨小梁中断、扭曲或嵌插及儿童骨骺分离时骨骺的明显或不明显移位,干骺端少许骨折片及头颅、躯干及四肢长骨骨端相对不规则且重叠多的部位的X 线片,片质欠佳,中心线不是对准骨折部位时,骨折X 线征均不明显或未能显示,而CT 和MRI 片对上述骨折征较敏感,特别是MRI片能发现隐性骨折。

2 结果

100 份X 线片中最后确诊存在骨折的有45 份。其中第1次平片确诊有骨折的40 份,复查X 线片确诊有骨折的10份,经过CT 进一步检查确诊有骨折的2 份,最后经MRI 检查确诊有骨折的1 份。1 份X 线片提示存在极可疑骨折的患者既无X 线片复查片,也无CT 及MRI 进一步检查,未能得到进一步证实。外伤骨折患者X 线首次平片漏诊率高,特别是头颅、躯干及四肢长骨骨端相对不规则且重叠多的部位。

3 讨论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折裂或粉碎。翻阅2008年及2010年100 份外伤患者的X 线片发现头颅、躯干及四肢长骨骨端相对不规则且重叠多的部位的骨折容易漏诊,且以片质不佳,骨折线不明显的骨折漏诊多,进一步复查或作CT 及MRI 检查,可有效防止骨折的漏诊。笔者认为X线首次平片骨折漏诊主要是骨折线在平片上有时难以发现,特别是投影不适时。加之,主观上又不耐心全面细致地观察整张X 线片,骨折就容易遗漏。平片的分辨力最高,但组织对比度差,它的主要缺点是很难区分软组织。另外平片是平面投影,所成的影像是在视野内所有结构的重迭像,对头颅、脊柱、骨盆部位显示重叠[1]。这些部位形成的X 线解剖就相对较复杂,有些投照时不靠片的骨骼影像容易失真。如无明显移位,片质不是很好或对骨折线的暴露又不是很适合时,就容易造成这些部位观察不佳,骨折线也难以发现,骨折就容易漏诊。上述复查X 线片确诊骨折的有5 份,就说明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而CT 为横断面扫描,解决了结构重叠问题,对于头颅、脊柱、骨盆、胸部及四肢大关节的损伤,CT 能发现X 线平片难以显示的骨折线、骨碎片和软组织出血、水肿[1]。上述100 份X 线片经CT 确诊有骨折2 份。其中1 份为胸部左第7 肋骨折,无移位;1 份为右膝胫骨髁间隆突小块骨折,平片未能发现(因临床申请投照部位为右小腿中上段,投照时X 线中心线肯定不是对准右膝),因右膝肿胀明显才进一步做CT 检查;1 份为第2 腰椎左侧椎断裂,平片未能显示,进一步做CT 检查才确诊。隐性骨折,亦称骨挫伤,为骨小梁微骨折,骨髓内沿折线出血,X 线照片不能显示骨折线。隐性骨折多发生于松质骨内,骨折后2~3 周X 线片或CT 扫描有时可见骨折裂缝。MRI 可明确骨折线,T1 加权像为低信号, T2 加权像为高信号强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