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信息范文

时间:2023-04-11 05:5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招投标信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招投标信息

篇1

论文关键词:非对称信息,招投标,无标底

史记》中田忌赛马的典故常被引用反映以弱胜强的智慧和谋略,孙膑利用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比赛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美国的阿克洛夫、斯宾塞、斯蒂格利茨等三位经济学家因“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做出贡献而荣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让世界重视了在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性。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在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信息呈现出不均匀、不对称的经济状态。是指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就目前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无标底招标模式,为完善招投标管理进行探讨。

1研究的意义

1.1信息不对称在招投标中的表现

建筑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市场,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在交易中业主关心的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了解自己的建造需求,而对承包商的技术水平、项目部人员和项目经理管理水平以及营造能力等私人信息了解很少而承包商拥有自身的私人信息,关心的是如何在项目中赚取更大的利润,但对业主的详细营造意图和支付能力了解较少。

招标投标作为建筑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并降低了交易成本,保障了非对称信息下交易双方的利益。业主处于信息劣势,属于委托方,承包商拥有信息优势,属于方。招标投标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逆向选择问题,而合同签订后的履约阶段属于道德风险问题。

1.2无标底招标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无标底招标,是在业主招标过程中不设标底或者即使设标底也不作为评标标准,业主只需提出一个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即可的一种招标方式。有标底招标和无标底招标内涵的差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招标单位(业主)在招标工程中是否编制标底;二是评标时是否以标底为基准对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考评评分。不设标底,目的在于消除标底编制不够正确对招标投标过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有利于降低造价,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无标底招标采用了量价分离的科学形式,更加符合市场科学的要求,有利于加强招投标过程的竞争机制。

1.3无标底招标的现状

无标底招标首先在杭州提出,接着在深圳、上海等地实施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相结合、主体工程一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全面推行无标底招标,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州体育馆参考了国外先进的做法,结合实际情况,首开广州市重点工程施工招标全部进广州市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的先例,采用了严格的资格预审、投标保函、量价分离不设标底的招标形式。丽水市计委根据《丽水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特就丽水市建设工程施工试行“无标底”招标投标管理作出规定指出,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市重点建设工程和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及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项目,原则上应实行“无标底”招标投标。“无标底”招标投标的评标方法分为合理低价法和综合计分评标法两种。

2非对称信息下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

2.1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指因交易双方在合同签订之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投标人中标后会转为承包商,相对业主而言承包商具有专业知识在组织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严重不对称,如投标文件中承诺是否到位,采用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等,这些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造价,甚至使业主遭遇高价索赔。

2.2串通招投标

招标过程中,招标人不可能知道所有投标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招标方会面临由于投标人结成同盟而接受一个不合理价格的风险,给招标人带来高价中标风险。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损害其他投标人利益,使投标形同虚设。

2.3不合理低价行为

投标人宁愿选择无利可图的投标报价以寻求中标,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投标策略,下列情况投标者通常采取不顾成本,过分低报价参与投标比如说一些企业已经出现大量窝工、严重亏损的,急需寻求支撑的或者企业面临新的市场领域,投标人渴望打入,必须要对原有企业进行价格挑战。但是此外,有些投标人误认为工程施工阶段的众多不确定因素仍能给工程施工获利带来转机,比如采取低报价中标,施工中高价索赔。另外买方市场的竞争现实、鱼龙混杂的竞争环境也迫使投标企业的报价一味求低。

3有标底招标与无标底招标的对比

3.1有标底评标的方式

当众多投标人知晓谁的报价与业主的复合标底最为接近,谁就将胜出时,投标人将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接近标底报价上。他们知道,高报价中标概率极小,低报价中标的概率也极小。很明显的,投标人不会在如何降低报价上下太多功夫,因为相对合成标底低太多的报价,虽然价格上具有竞争力,但也是不被认可的。因此可以认为,有标底评标模式是不具经济效率的。

3.2无标底评标的方式

无标底招标是指业主在招标时,对招标项目不编制标底或者是即使设标底也不作为评标标准,投标人针对招标文件的条件与要求做出实质反映,业主只须提出一个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经由评标委员会按照评审标准对投标文件评审后确定中标人。

在实际操作中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无标底的最低价中标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每一个投标者把各自的投标装在一个密封的信封里面,这样的招标投标模式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最低经济性。但目前,各施工企业水平良莠不齐,竞争激烈,有可能出现不合理的最低标价,最终导致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危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②无标底的承包商的平均价格模式。这种模式优点是能够规避恶性竞争。其缺点是它具有与第一种模式相同的缺乏效益的严重缺陷,并且对于承包商来说,投标报价变成一件不可捉摸的事情。

③无标底招标合理最低价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第一种模式的修正,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理低价的出现。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式具有科学性,但是从实践的角度上,不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实业界,合理最低价的界定是一个公认难题,尚未有一种合理的、可行的确定方法。

4无标底招标在非对称信息中的作用

无标底招标建立公平、充分、合理有序的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存在标底泄露问题,消除了暗箱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地遏制了招投标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

②招标人和评委会对评标、中标的人为影响因素相对减小,使招标人和评委会对中标人确定的主观因素逐渐被消除。

③鼓励了公平竞争,促进投标单位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④招标人获得了合理低价的工程发包成本,降低造价,节省投资,提高社会效益;由于无标底招标一般是以低价中标为原则,投标企业在报价时及合同执行过程中会利用企业自身的先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上采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节约工程支出,因此其管理费用和施工成本相对是最低的,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工程投资。

⑤规范了建筑市场各方的行为,节制了转包行为的发生。无标底招标项目一般中标价格都较低,中标人必须尽心尽力地去完成项目才会有所盈利,再想通过转包来牟取非法利润根本行不通。

⑥有利于打破地区或部门保护行为。

无标底招标对招标前期准备工作要求较高,不但要求招标人对项目及潜在投标人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求制作出来的招标文件达到高标准。由于无标底招标没有确定工程的成本价格,这给评审工作增大了难度,也对评审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评标委员会成员必须是专家型人才。为了防止无标底招标时,投标人相互串标、哄抬标价或低于成本价中标,招标人亦应组织相关专家编制一个合理标底。

由此可见,无标底招标将控制关口一再前移,环环链接,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管理体制,完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这种招标方式有利于招标人完善风险转移体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5关于无标底招标的研究要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无标底招标对招标人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一方面招标人通过精心组织可能选择到理想的工程承包商。另一方面,这种招标模式对招标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标人承担了较传统条件下更大的风险。运用无标底招标模式,应加强以下几个环节。

5.1资格预审

标底虽然具有种种弊端,但其重要的筛选和过滤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招标人能够预见拟建工程的造价并有较强的控制力。而在无标底招标条件下,标底的这一积极作用不复存在,加强对投标人的资格预审以剔除滥竿充数的投标人就显得非常重要。

5.2评标、定标方法

无标底招标模式运用以来,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方一方面感到最低价并不是低价,或者最低价中标方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施工单位,或者最低价中标的单位的报价很有可能是正常的施工技术能力所不能完成的。这些问题逐渐使得人们对于无标底评标中的最低价评标模式进行了反思,从而提出了合理低价评标模式。评标和定标是招标工作中核心环节,制定规范严格和符合工程项目实际的评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3预控机制

无标底招标并不是招标人不编制标底或是不制定标价,恰恰相反招标人应在招标前通过踏勘现场、分析图纸资料和研究外部环境等制定完善和有效的预控机制。编制适合工程实际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规范、合理和科学。针对重点和难点,制定关键部位、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措施。编制主要或重要设备、材料的需用量计划。掌握所需材料、设备、机械、人工的价格信息和相关规费政策,预测投标人的报价策略。根据工程特点研究可能出现的索赔情形,制定反索赔措施。针对投标人可能出现的在报价或技术方案方面有显著差异的情形,制定质询方案等。

6结论

非对称信息下无标底评标模式相对于有标底评标模式更加具有经济效率,它可以使投标方更加关注与提高自身生产率、提高管理效率来降低自身成本,使招标方更好的达到招标效果,进而取得项目收益。标底并不是决定能否中标的标准价,取消标底,大力推行无标底招标,这不但是建设行业改革的内在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该思路,拓展有效的管理办法,无标底招标不仅用于大型建设项目,可以延伸到市政、园林、修缮等相关工程,在采购管理上亦可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国龙 顾红春 张友志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无标底招标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

2 顾永才等编,《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 王闻多 王旭蜂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中的资格预审[J].建筑经济.2004.4

4 张宇 工程量清单招标中的业主的风险防范[J].建筑经济.2004.9

5 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6 黄少颖 何燕莹 广州体育馆无标底招标的做法与体会[J]建筑经济2002.2

篇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速,招标投标方式从简单的一维招投标演变到现在的多维信息招投标。那么何为多维信息招投标呢?从招投标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多维信息招投标的维度肯定是大于三个的,其招投标的方式更为复杂,参与竞标的对手也比较多。许多学者根据多维信息招投标特点将其定义为:招标方为了能招到最合适的竞标方,而采取的不关心竞标方数量多少,不考虑能够竞标成功的竞标方数量,只要最后的项目工程能在最优的方式下完成的一种看似比较复杂的招投标方式。多维信息的招投标方式在竞标的过程中竞标方对对手方的博弈分析是相当深刻的,在竞标成功之后,对于在施工的过程中的监督和各方面的评定比低维度招投标方式又严格很多。所以多维信息招投标又是一种竞标方在竞标过程中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和反复的论证分析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度逻辑和层次感的一种竞标方式,这种竞标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只靠资金博弈就可以取得标的的招投标方式,它是一种更全面更符合未来发展潮流的一种招投标方式。

二、多维信息招投标的理论研究

多维信息招投标之所以在当今的社会广泛地使用,有其内在的道理存在,从招投标开始到工程的结束体现出了许多的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

(一)多维信息招投标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就是一段时间内,企业的各个部门有不同的分工,同时生产自己比别人更具有优势的那部分产品,这样在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是最少的,产品的质量是最好的,同时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也是最小的。多维信息招投标的竞标方式体现的不仅仅是竞标方的竞争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别人所不具备自己所有的比较优势。对于竞标方来说,各有各的优势,有的竞标方具有技术优势,有的竞标方具有管理优势,还有的竞标方具有资金优势等,如果招标方以多维信息的方式发出,在所有的竞标方中对所有的信息是透明的,并且可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与招标方所要求的条件进行对比投标,而招标方可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竞标方也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竞标组合来完成工程。在最优竞标的组合中,各个竞标方都具备自己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是其他竞标方无法模拟和超越的,这样在整个工程生产中个竞标方完成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工程量,最后在整个工程完成的时候,就能达到招标方对于成本、工期和质量方面的要求。

2.劳动分工理论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指出通过劳动分工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由具有专业化优势的生产者来完成。从招标方的角度而言,招标方将一个工程项目划分成多个部分,并以多维信息招标的方式发出。参与竞标的一方在成功竞标到其中一部分或者几部分项目之后并在招标方的要求下完成工程。也就说通过多维信息招投标的方式可以将大型的工程项目划分成许多小型的工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分工。这种劳动的分工恰好又说明了每个企业的资源不可能在每种资源上都是丰裕的,而是具有稀缺性的,也正是这种稀缺性导致了招标方要寻求外援来完成自己的生产活动。可以说多维信息招投标就是通过竞标的方式将不同的劳动按竞标方的生产能力进行不同的分工。

(二)多维信息招投标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所有业务的开展都是围绕某一个核心部分展开的,而这个核心的部分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占企业所有生产价值的绝大部分,同时这个核心部分是其他企业所不能模拟或者超越的。从多维信息招投标的角度来说,招标方具有拿到工程项目的渠道和竞标方具有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双方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通过这种多维信息招投标的方式能够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东西,同时能够通过发展各自的核心业务,以互补合作的方式展开企业的日常活动,这样招投标双方都能通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自己带来更大的附加价值。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招标方与竞标方之间通过多维信息的招投标方式各取所需来发展自己,不仅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自己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2.企业资源基础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发现了资源就等于发现了新的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利用这些资源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多维信息的招投标方式能够很好的使得招投标双方发现各自所拥有的资源,这样的招投标方式更能促进招投标双方更快更好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最后使得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双赢,获得经济效益。

三、多维信息招投标的不足

在多维信息的可视化实现上很大程度还是依赖于小维度的空间来实现。多维信息实施起来往往比较复杂,并且没有三维以下信息的招投标方式直观,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人们都习惯了三维以下的信息招投标的使用。虽然多维信息的招投标逻辑性层次性很强,但很难将其转化成人们更容易接受的低维度的招投标方式,不过这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将多维信息招投标的优势用低维度的招投标方式体现出来是将来的发展趋势。纵观国内国外的招标理论不难发现:在我们国内的招投标路线和国外的招投标路线截然不同,国内专注于其中的一种招投标方式,并对竞标的成本作比较和优势分析,完全忽略了其它可能对竞标方的报价所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国外往往是集中对竞标方可能造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但忽视了对多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多维信息的招投标方式考虑的因素很多,对每个因素的分析都必须到位才能真正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这个分析的过程中,还要研究各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均衡的招投标效果。在多维信息招投标过程中,竞价方不仅要考虑到对手方的报价,同时还要想在竞标成功后的施工中考虑到招标方的要求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招标活动使得整个工程从竞标到完成比较完美,但这种博弈分析的实施却比较困难,也比较费时。

四、多维信息招投标的最优机制

多维信息的招投标方式是为了在工程的实施管理过程中达到一种更为标准和规范的效果而产生的一种招投标方式,它对于工程的质量要求更为严格,施工水平要求更高。但对于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最优中的评价标准却很难拟定,所以必须加快对各种判定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种判定标准如何确定,笔者认为只要是符合招投标的最优机制的标准都是合理的。所以,从目前我国多维信息招投标的境况来看,没有一种固定的最优机制,只要能将各个环节分析清楚达到一种最佳的效果的相关指标就可以用来判定招投标的机制是否最优。

五、如何实现多维信息招投标最优机制的有效实施

由于多维信息招投标的最优机制是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形式,所以在实施上不能死板的套用,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实施。但我国有句古话就是万变不离其宗,这种最优机制的实施在性质和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上是一样的,不管怎样说都离不开在竞标中的博弈分析和在验收成果时的标注判定,只有这样才能是竞标方和招标方双方满意。所以,多维信息招投标最优机制的实施最重要的是要在竞标的时候认真地分析各个竞标方的优势和劣势寻找最优承包方或者承包组合,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和监督各个环节的质量环节,建立专门的审评小组对工程的最后成果进行验收。只有那些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完成方案才是最优的招标机制。

六、结语

在当今这个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里,多维信息招投标的范围将会不断的扩大,而且它将结合其他的方式不断的趋于更加的完善,实用性也将大大增强。通过不断的演化,多维信息的招投标方式将会以复杂而全面的分析方式而开始,以简单易行的方式让人们接受,最后以最优的机制实施并得到最佳的完工项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1.52;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75―01

从本质上来说,对招投标做到信息化管理这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智能模拟技术的利用,依托计算机和电子大屏幕屏等硬件,将网络传输当成媒介,把计算机信息软件的智能管理当成途径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而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这就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信息化。正是在我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下而新兴起来的重要一项市场经济行为就是招投标活动,这项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则必须受到经济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当前招投标管理活动当中所存在的一些痼疾可以有着一定的解决效果,当前经济学界所关系的重要热点性问题就是实施信息化招投标管理。而在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则必须对机电设备走信息化管理的道路的道理进行明确,这也对设计机电设备的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效果。

一、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对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水平做到有效提高的必由之路则是必须进行对信息化管理的充分强调,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其必要性。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在传统的招投标管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弊端这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客观条件。通常来说,一般都会有专门的人来负责完成各个单位的招标管理工作,同样的道理这也适应于机电设备的招投标管理当中,并且对机电设备所做的招标管理这属于一项重复性和长期性的经济行动,所有各个单位所建立起来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如果显得不够完善,招投标程序显得暗箱操作过多,相应的检查监督工作不透明,这样就会让机电设备的招投标有着比较低的管理效率。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在受到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机电设备的招投标市场上有着越来越大的信息量和更多的数据来源,很容易丢失传统性的招投标表格、单据等形式的新型存储,与此同时,在整个具体性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当中有着比较低的效率、严重的对客观性和准确性的缺乏,更为严重的是在各个单位之间不能做到信息内部共享的实现在招投标当中。在这里通过对计算机信息化处理系统的应用,这样对于以上的问题可以有效的解决,通过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的数据库,则能够做到对于相关的招投标的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存储,并且通常来说进行存储使用的多个硬盘或者是备份,这样就会有着比较小的几率丢失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并且能够做到对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尽最大可能的排除,这样就有效的增加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借助使用,这样能够做到对信息共享的实现。

另一方面实现经济信息化的相关要求则必须在进行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当中走信息化管理的道路。由于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过程当中,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这些对于整个世界的行为方式和时空概念造成深刻的改变。通过对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将数据库作为其基础的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这都在各类的经济活动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在面临着当前信息化的大潮影响之下,对于机电设备所进行的招投标管理这只有对于这种环境所产生的变化进行适应,主动和自觉的将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和信息化发展这两者做到有机结合,逐步迈入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当中,这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二、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常来说,设计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这必须要对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过程当中的特点做到充分的考虑,特别是对招标、投标、开标、议标、评标、中标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当中的所有因素都要进行综合性考虑,从而做到对招标项目、招标设备、招标人、投标人等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分析和存储的要求做到完全的满足。在本设计当中选有的一个星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结构,服务器系统选有的是WINDOWS XP SERVER。基本设计是在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部门设立服务器,在各个部门设立服务站,工作站计算机上施工WINDOWS XP PREFESSIO,使用C/S的局域网结构。其中服务器中运用数据库技术开发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信息库,主要是为个部门的工作站和对外提供相关数据录入、管理服务。在内部使用当中使用的是IIS作为本地网络WEB服务,利用密钥口令控制系统内客户的WEB浏览功能。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语音服务器和电子邮箱,将这些功能与Internet,利用Internet实现拨号通话和邮件通知等功能,并实现系统内招标项目的及时。

参考文献

[1]刘剑锋.浅谈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7)

[2]段威,郭学洋.彭水水电站机电设备消防系统设计[J].水利水电快报.2010(03)

篇4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应该在各行各业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在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当中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超大量分析工作的需求,成为制约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的重要阻碍。而信息化管理借助于各种管理软件,能够轻易的实现数据存贮和分析的工作,能够解决招投标管理中数据效率、准确性、客观性等关键性的问题,因此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水平、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以及如何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关键词:招投标;信息化管理;设计

招投标信息化管理从本质上讲,是采用计算机智能模拟技术,以计算机、电子大屏幕模屏等硬件为依托,以网络传输为媒介,以计算机信息软件的智能管理为途径的现代化管理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招投标活动则是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重要的市场经济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加上招投标管理信息化对于解决当前招投标管理中的一些痼疾上的作用,如何促进招投标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当前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明确为什么机电设备要走上信息化管理的道路,如何设计机电设备的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

之所以要强调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水平的必有之路不是凭空无据的,而是有其必然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传统招投标管理中的弊端迫切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

当前在各单位的招标管理当中主要是有专门人负责完成,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也是如此,且由于机电设备的招标管理并非是一种长期的、重复的经济行为,因此各单位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招投标程序不公开、监督工作不透明,造成机电设备的招投标管理效率低下。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的招投标市场信息量越来越大、数据来源更多,传统招投标表格、单据等形式的信息存贮形式极易丢失,而在具体的信息加工与数据处理工作的手工处理也存在效率低、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的问题,而且各单位之间招投标信息不能实现内部共享。而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化处理系统,则可以轻易解决这些问题,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可以永久性存储有关招投标的各类信息和数据,且一般是多备份和多硬盘存贮,因此资料和数据丢失的几率很小。而且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采用标准化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所有的分析不仅非常迅速,而且能够排除主观因素的因素,使分析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大为增加,并且借助与企业的内部网络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1.2 经济信息化要求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必须走上信息化管理之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等深刻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时空概念和行为方式。借助于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各种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中,在信息化的大潮之下机电设备的招投标管理只有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自觉将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与信息化发展结合起来,走上信息化发展的道路,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的特点,综合考虑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的全过程,能够满足招标项目、招标设备、招标人、投标人等信息的存储、分析要求,基于此设计如下:

2.1 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机构和功能

在本设计当中选有的一个星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结构,服务器系统选有的是WINDOWS XP SERVER。基本设计是在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部门设立服务器,在各个部门设立服务站,工作站计算机上施工WINDOWS XP PREFESSIO,使用C/S的局域网结构。其中服务器中运用数据库技术开发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信息库,主要是为个部门的工作站和对外提供相关数据录入、管理服务。在内部使用当中使用的是IIS作为本地网络WEB服务,利用密钥口令控制系统内客户的WEB浏览功能。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语音服务器和电子邮箱,将这些功能与Internet,利用Internet实现拨号通话和邮件通知等功能,并实现系统内招标项目的及时。具体结构如下图:

按照上述结构设计本系统主要实现两大功能,也就是几点招投标管理的主流程功能和辅助功能。

第一,机电招投标管理的主流程管理,主要包括招投标项目审查、等级、手里、招标公告、售标书、自动生成评标委员会,接受投标、评标委员会评标、开标、中标通知、收退费和投诉建议。主流程的所有程序都是带有顺序性的,只有在前面的项目完成以后后面功能才会开启,且在招投标过程中所有功能不能回拨,且数据修改必须要经过管理员同意,且修改记录不能删除。

第二,辅助流程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有关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的查询,统计汇总各类数据表,专家库和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客户端口令及操作权限的设计和相应数据维护。

第三,将不履行承诺的投标人或不良行为能够进行自动甄别,并将结果通过编辑器自动上传的到管理系统的首页,提醒招标管理人员注意。

2.2 系统设计和功能的实现

2.2.1 机电设备招标准备功能的实现

这一功能的实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设计上采用的是模块划分理论,也就是根据需要将模块分成字子模块、登记子模块和核查子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是独立运行的,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套用。这其中核查子模块是最基本的部分,客户通过外部网络访问招投标管理系统,通过From生成一份招投标项目信息表ZB-QM,并且自动生成一个编号为2XXX+月+日+项目信息者的文件进入数据库系统。由于机电设备是明确的概念,因此在这部分设计上不需要区分设备,而是在招标或者投标过程中生成一份备忘录。此外在受理的过程中登记模块自动对项目序号和报表设备表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同时会在数据库中选择相应的招标人和人。在这里要注意相关操作权限的分配,招标项目受理权限应该与招标项目核查、项目登记以及招标人和人的权限放在一起。

2.2.2 信息滚动功能的实现

信息滚动模块主要是为了配合开标大厅内的所需要的动态信息而设置的,但是机电设备的招标规模普遍较小,一般没有开标大厅,开标在网上一般都是可以完成的。因此,在机电设备招投标信息化管理当中信息滚动功能就承担着信息及时的责任,功能实现的基本思路是实现的基本思路是:利用网页编程工程将需要滚动的信息都编辑成HTML/XML格式文件,并放在一个后缀“滚动”的特定文件夹里,根据需要编写一个ASP文件基本管理程序De-fault.ASP,作为滚屏显示的主页放入IIS指定的虚拟根目录中。然后用WORD 2000编辑后选择“另存为Web页”保存到特定的文件夹上传到网站程序当中即可实现。

2.2.3 评标委员会的生成功能

这一部分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数据库管理设立抓家数据库,将具备机电设备招投标评审资格的人员基本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当中,基本信息包括专业、当前所从事的职业、相关招投标经验、职业特长、专业特长,并根据需要自动生成10-20个搜索关键词。然后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利用SPSS数据分析系统将招标项目内容关键词,将这些关键词带入到SPSS数据分析系统寻找到3-5名专家,自动生成专家评标委员会。当前每一个关键词之下都有相应的权重,系统会按照最大权重自动筛选,如果某一人已经担任一个机电设备评审委员会职位,则会自动轮到权重较小的下一位并以此类推。此外,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对投标单位的回避评委进行筛选,如果该评委是投标单位的,能够自动在删选的时候回避。

总之,信息化管理是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的重要趋势,各单位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自觉加强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信息化水平。

篇5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 诚信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伪造业绩、串通投标、履约失信等等诚信缺失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行政、社会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秩序势在必行。

一、招投标各方失信行为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只要招投标各方中有一方存在失信行为,就可能导致整个招投标活动呈现不公平,使其他守信者成为“受害者”。

1、招标人失信行为

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不按照规定在指定媒介资格预审公告或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改变中标结果;擅自提高履约保证金,强制要求招标人垫资等。

2、投标人失信行为

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虚假的项目负责人等情况参加投标;不遵守开标会场纪律,干扰开标、评标秩序,对招投标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工程;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或者向中标人索取好处费;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办理中标通知书等手续或者放弃中标,擅自变更、终止合同,无正当理由不按时缴纳履约保证金及差额保证金。

3、招标机构失信行为

超越资格许可范围、明知委托事项违法而进行业务;采取行贿、提供回扣或者给予其他不正当利益等手段承接业务;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与招标人或者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工程招标资格证书。

4、评标专家失信行为

应当回避而不回避,擅离职守,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评标,私下接触投标人,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诱导投标人澄清和补正,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

5、监管部门失信行为

对同一性质的不同当事人的违规行为,处罚标准不一;监督不力,对违规行为查处不严。

二、招投标各方主体失信的成因

工程招投标中发生失信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是违规操作、无序竞争,实质是利益驱动,根源在于法制观念淡薄、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等。

1、利益驱动。一是招标单位中掌握决定权的个别人,为了获取私人利益,千方百计与投标人和中介机构串通,使得“自己的队伍”中标,从中获得巨额“好处费”。二是一些机构为了获取更大经济利益,主动帮助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投标。三是随着招投标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 “僧多粥少”的局面,招投标各方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达到各自的目的而不择手段,采取串标手段获得中标。

2、法制观念淡薄。招投标主体各方当事人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民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或者明知故犯,心存侥幸心理,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

2、制度不健全。由于各项法规政策的不配套、相关部门配合不力,对维护招投标市场的信用机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信用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中虽规定国家建立招标投标信用制度,但并未出台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尽管有些地方可能制定了一些信用考核机制,但由于缺乏通用性和相关性,导致其参考性及实用性存在一定难度。

3、失信行为查处难。《招投标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均规定资质挂靠、串标等失信行为是违法违规的。但现实中,投标人资质挂靠、串标和围标等行为,行政主管部门实际工作中很难查证,即使调查取证,也很难认定。

4、监管不力。目前招标投标监督体制并不顺畅。现行招标投标管理体制,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管由多个部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容易引发矛盾和相互推卸责任,造成监管不力。同时,对失信的当事人,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惩罚规定,处罚也可能因为标准不一致,而导致不公平。这样致使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相对较小。

三、加强工程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要建立公正、规范、健康、有序的招投标市场,应从信息化建设、第三方信用报告、诚信“投标”制、多方位监督等方面,营造浓烈信用氛围,形成“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

1、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是建立“一网三库五系统”工程电子招投标平台。“一网”就是统一电子招标投标网;“三库”就是公司信息库、评标专家信息库和投标人信息库;“五系统”就是网上投标报名、业务监管、办公自动化、电子评标、电子监察等五个系统。电子标书制作模块使用统一模板格式,固化通用条款,凸显专用条款,同时对招标条件备案、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实行行业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双审”。二是网上全程留痕。电子招投标全过程中的事项受理、经办人的处理、重要节点操作等自动记录,在网上留下痕迹。纪检、财政、审计、住建等部门可实时查看,防篡改数据、扩大权限等问题的发生。实现综合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对交易过程实行实时同步监管、同步预警纠错。

2、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定《企业信用评价指导性标准和规范》、《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在参与本地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时,必须使用企业信用评级报告。企业信用报告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设定企业信用报告有效期年限,有效期内企业信用报告可重复使用。区外投标企业可向属地或该地区信用评级机构申请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报告采用本区制定的“标准”和“格式”, 促使投标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信用状况,而且招标单位更加关注投标企业的信用状况。

3、推行“诚信投标” 承诺制。一是投标人在投标前签定《诚信投标承诺书》,并与投标文件同时递交。对于不提交承诺书的投标人,其投标文件将不予接收。对于违反承诺内容的投标人,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二是推行“公正评标” 承诺制。评标专家在评标前,签定《公开评标承诺书》。对于不在承诺书上签字的评标专家,不得参加评标工作。对于违反承诺内容的评标专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三是推行“诚信” 承诺制。招标机构在提交招标文件备案资料时,应提交《诚信承诺书》,对于没有签定《诚信承诺书》的机构,其提交的备案资料将不予接收。对于违反承诺内容的招标机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4、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一是科技监管。建立电子监控系统、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系统、评标区域门禁系统、刻录系统、变声答辩系统等监督平台系统,运用网上异地评标系统和电子化招投标系统,让招标投标活动全程阳光运行。二是内部监管。内部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各个关键节点和环节,对所有进场交易的项目,采取“统一受理、分步操作,定岗定责、流水作业,规范透明、全程监督”的运作模式,责任分段承担,风险相互控制,权力相互制约,办事相互监督。三是联合监管。建立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检察、住建、招管办等部门联合监督机制,形成一个综合监管体,负责对招投标事项联合审议、对招投标过程联合监督、对施工合同履行联合管理,确保联审有高度、联监有广度、联管有力度。四是社会监管。增强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度、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实行社会监督员监督制度,聘请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新闻媒体的人士为招投标社会监督员。对项目招投标、评标、定标过程进行实时监督,按照文件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监督、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

四、结语

要使工程招投标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诚信体系建设在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必须杜绝招投标主体各方不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2、姜磊.关于加快工程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江苏工程招标投标》2014(3)

篇6

关键词:公路;招投标;关键问题;解决措施

公路是联通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公共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建设招标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公路工程实行“四制管理”制度,其中招投标制度是避免出现行业垄断而产生的,它能够引入公路工程竞争机制,防止工程项目受地方保护,还可以减少公路建设市场对公路工程项目的行政干预,有利于对业主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为公路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随着公路招投标制度不断的成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更加市场化。

一、我国现阶段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确保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能够健康顺利的发展,现根据目前在公路施工招投标的情况来看,由于少部分单位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公路的招投标制度,在管理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施工操作的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查不严格。一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者或行政主管部门,在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审查过程中,控制不够严厉,出现了部分施工资质不符合规定,部分没有投标资格的施工单位也能参加公路工程招投标的现象。此外,在公路的建设中,有部分具有高资质的施工单位,存在借用资质而并未真正参与施工的现象。因此,就出现了高资质单位投标、低资质单位中标、无资质单位施工的普遍现象。此类违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是目前公路施工模式的危险漏洞。

2、招投标的过程控制不严格。大多数的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往往缺乏法律、合同方面的人才,对合同内容中涉及到的建设施工、招投标机制在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建设单位不能够准确全面细致的制定招标文件。尤其是在公路施工前期的工程预算比实际过程中要多,出现了招标文件预算不准确、修改次数多、补遗频繁的现象,严重导致了投标文件的不公正性。

除此之外,一些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没有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招投标制度来筛选公路施工单位,且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对工程分包等问题缺少必要的监督条款,或者制定的监督条款存在着明显的漏洞,从而造成实际施工过程混乱不堪,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无法保障,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和工期。

3、行政干预、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某些公路施工建设单位受到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垄断,建筑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具备统一性和开放性。一部分工程项目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表面上是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也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出了招投标的交易规则,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不能单独进行。

由于受到各个地方行政部门干预对建设单位的制约,通过私下的方式把工程项目给提前内定好的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选择投标的施工单位,只是一种形式和过场。尤其是在县级的建设市场中,公路工程项目的建造没有进入到规范的工程交易招标流程,地方相关部门对于中标施工建设单位强制性的提供施工原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国家招投标的法律法规。

4、目前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工程交易机制的本身运作不健全。在公路工程建设的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钻空子”行为,甚至有腐败现象的存在。比如,在上网招标信息时,原本隶属公路工程的项目,却在房屋建筑中,或者,项目招标信息仅在县级网站,就有半公开、不透明这些弊端出现,在这里不论是工作失误或还是有意为之,都达到了减少竞争对手的效果,对于未参投的企业来说,明显丧失公平性;再比如,部分公路的建设施工单位通过利用自身拥有的招投标权利,在国家制定的公开招投标项目中,通过不正当的操作手段,排挤竞争对手,损害其他投标单位的利益,这种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工程招标项目管理。

5、评标方法存在弊端。最低评标法是现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控制造价,但施工单位低价中标后,会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综合评估法评标,人为因素较多,会给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公路招投标过程中的解决措施

为使工程项目建筑体系更加有序、规范,招投标过程更加公开、公正、公平,就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实行法人责任制。对公路工程项目而言,为使工程管理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法人责任制,让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间的责任清晰明确、科学管理。建立法人责任制,有利于加强项目投资方和项目管理间的沟通融合。

2、认真做好审核工作。中标的施工单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工作,工程项目的承建方必须是政府承认的、并且具备施工建设资质和法人的施工单位。在审核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曾经在公路建设中获得过优秀奖项的施工单位,以避免造成优秀的施工单位流失的状况。

3、严格的编制招投标书。目前公路建设业主大多采取委托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建设业主应选择业务技术强,经验丰富,服务质量高的机构完成信息、编制招标文件、开标等一系列活动,为自己选择到信誉良好的优秀施工单位打下扎实基础。施工企业为实现中标的目的,更应该注重编制投标书的质量。首先,由专业的人才编制招标书,并进行科学的分工;其次,对于施工原材的价格进行实地的调查了解,做好整个公路建设施工中的价格分析,编制科学合理的造价文件。

4、签订科学严谨的施工合同。投标结果确定之后,工程建设单位和中标单位应该达成一个更为周密严禁的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的工期、总造价、关键位置的施工技术、施工团队的资质和施工技术水平,且在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是否允许中标单位将工程外包,若可以外包,明确规定工程中的某些部分可以向外承包,并对转接承包单位的资质等做出相应的规定,从而使施工活动的尽可能的处在施工管理合同条款的监督和约束力之下,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5、强化公路工程招投标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建设。我国公路工程招投标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缺少明确具体的招标法律法规和制度对该活动的引导和约束,因此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构建,从而加强对招标活动的执行过程,并对招标活动中的不法行为按照规定给予严厉惩处。逐步构建更为全面的公路工程招标法律体系等。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市场的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对公路工程项目中的招投标进行组织管理和实施决策势在必行。建立健全《招投标法》,着重加强招投标过程的监管,从法律角度规范招投标的各项实施细节,使招投标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参考文献:

[1] 邹少强.对公路设计应注意问题的探讨与分析[J].广东科技,2008,(3):45-46.

篇7

关键词:招标机构;电子招投标;电子辅助评标;网络安全;招投标方式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016-03

1 概述

随着我国招投标活动在众多行业中的普及和发展,一些行业内部的招标机构也逐步进入市场承接业务,招标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严峻的形势下,强化招标机构科学管理和业务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招标机构必须转变经营方式,优化升级服务,途径之一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招投标方式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发展电子招投标,将使招投标流程实现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实现电子招投标促进招标机构进一步改革创新和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将提升行业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 传统招投标模式存在的缺陷

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传统招投标体制中诸如成本高、流程复杂、过程不公开透明、周期相对较长、不符合低碳环保要求等问题越发突出,传统招投标方式与大规模的招投标活动现状的相适应性越来越差。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期,新的法律条款和规范往往不能在招投标业务中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给参与招投标活动相关利益方都带来潜在风险。

2.1 成本高、效率低、不符合低碳环保要求

传统的招投标过程伴随着印刷、装订、邮寄材料、信息成本、投标商搜寻成本、考察成本、差旅成本、招待成本、人工成本等大量资金消耗,同时还伴随着招标审批流程、专家抽取过程、资料传递过程等大量时间成本消耗,不符合建立低碳环保、节约型社会的主导思想。

2.2 招标人用假招标的方式来规避招标

在实务操作中发现有些招标项目表面看来操作流程合法合规,但实质上不是内定中标人就是先进场干活后招标,项目中多数投标人都是陪衬,这类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招投标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

利益。

2.3 投标人的弄虚作假行为越来越隐秘和复杂

在实务操作中发现有些投标人用假的或挂靠的资质或者假的合同业绩投标,利用评标标准的报价分数计算方法、多家投标人商量报价策略、轮流中标等,这些行为由评标专家通过人工鉴定很难甄别,因此可能导致弄虚作假的投标人中标。

2.4 评标工作繁重难度大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评标过程中,除了总报价,还要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总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措施项目清单总价、主要材料价格以及计算错误进行检查,评标专家的工作量不仅巨大且繁琐,人工打分的难度越来越大。

2.5 招投标资源信息库管理难度大

在传统的招投标活动中,招投标全过程的数据只能通过人工登记录入的方式进行管理,使得项目经理在重复劳动上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在实务操作中,一般都是先开展项目后补录数据,导致项目进度和数据更新不同步不及时,造成业务与管理脱节。

3 电子招投标的优点

电子招投标可以克服传统招投标活动的诸多缺点,比如杜绝暗箱操作、降低操作难度、减少业务偏差、规避招投标相关利益方的风险、促进招投标活动的合法合规科学发展。作为新型模式,电子招投标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招标机构也只是用来信息,更多的优势并没有被应用。但电子招投标具备的高效率、低成本、透明化等优势已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许多招标机构也开始接受并研发运用这一新兴事物。电子招投标在招投标活动中的应用已渐显优势:

3.1 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电子招投标的整个流程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招投标文件的印刷、邮寄和传递等费用,还可以使报批以及审核等步骤的周期得以缩短。网络的实时性和同步性打破了传统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项目参与人可以在不同地点随时参与招投标并得到实时响应,能够有效提高招投标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贯彻低碳环保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导思想。

3.2 推行电子招投标能够有效预防暗箱操作以及腐败的发生

3.2.1 招投标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签合同之前双方无须见面,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暗箱操作。

3.2.2 招投标活动中的所有公告、变更、澄清、公示都要在网上,招标人必须在网上向所有投标人就某一家投标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澄清答疑,所有潜在投标人均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取澄清答疑内容,可以避免由于招投标双方和不同投标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性而导致的腐败行为。

3.2.3 招投标业务的各环节都在电子招投标平台上统一运作,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网上监管,提高了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对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构成一定约束。

3.3 减少评标工作量

利用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可以实现对投标文件数据的快速分析,例如快速定位呈规律性的投标报价、及时发现计算错误等。这样评标专家就可以从冗繁、单一、枯燥的手工查询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专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评审中,达到评标的最佳效果,使评标过程严格遵循三公原则。

3.4 建立数据库,便于数据的科学管理

3.4.1 电子招投标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所有参与招投标的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均记录在库,具体招标项目的每一个节点信息也都全部记录在案。一方面,招标机构可以对电子招投标平台记录的基础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例如对市场行情供求关系进行判断、为编制招标文件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对已存档的数据进行再次加工利用,加强招投标操作实务的案例解析以及疑难问题的研究,例如如何预防高价围标、低价抢标、陪标、串标等违规行为,否决投标及常见法定否决投标条件的分析等。

3.4.2 电子招投标平台能够提供可共享的信息资源库。例如建立招投标文件模板库,制作不同行业的招投标文件模板,既满足了招投标双方的需求,也为在线招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载体;还可以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将供应商的企业信息、资证信息、业绩信息以及诚信信息全部存储到库中,为设置投标人资质要求和专家评标阶段提供数据支持。

3.4.3 招标管理模块直接从线上业务流程中提取与招投标项目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且项目数据与项目进度同步更新,使得业务操作和经营管理实现同步。

4 电子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与单纯的电子商务行为相比,电子招投标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且环环相扣,业务流程相对复杂,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既要保障用户身份的唯一性,还要保障业务操作的有效性、合法性,更要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安全性。目前电子招标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 电子招投标活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电子招投标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将招投标法律法规要求与电子信息技术全面、规范地结合起来,促进和保障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研发、运营及其全电子或者半电子招投标活动的规范和统一。电子招投标的操作流程、权限、时效、责任以及主体身份识别与签名、信息的保密安全、资料存档等一系列特定问题的界定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依据和制度

保障。

4.2 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缺乏保障

电子招投标系统是一种网络信息系统,必然也具有同其他网络信息系统相类似的安全问题。网上投递的电子投标文件是否会被截获、篡改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还有电子招投标系统一旦受到黑客攻击或者是系统开发者和管理者的蓄意破坏,可能会导致文件泄密、信息丢失,甚至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将给招投标工作带来很大危害,直接影响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会制约电子招投标方式的推广及应用。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数据存取控制、数据归档、数据恢复、网络使用、客户验证、信息发送等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时难以得到安全性的保证。

4.3 缺乏科学先进的评标软件

目前的电子招投标系统普遍欠缺专业化、自动化、模块化的评标功能,如缺乏对报价表格中材料数量、消耗量和价格准确性的检查,缺乏对投标书中图纸设计未明确部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业分包工程是否响应招标文件规定的核查等,因而评标功能仍处于自检和辅助评标上,评标工作仍主要由专家人工完成,这就增加了招标投标中不可控制的人为因素。

4.4 业务人员缺乏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现电子招投标,要求业务操作人员不仅要熟悉电子招投标的执行流程与方式,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及相关业务能力。如果业务人员的培训和工作能力不能及时与电子招投标的开展相适应,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电子招投标活动就没有办法有效地推行。

5 如何解决电子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逐步完善电子招投标活动的管理制度

招标机构发展电子招投标,首先就要依据《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文件发放、递交投标文件截止、解密投标文件、开标、离线评标、中标通知”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招投标的操作程序的含义、方式、时效以及责任划分等给予明确规定,保证电子招投标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使得电子招投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优化电子招投标的实施环境。招标机构还应对电子招投标的范围、规则、流程以及各方权责等予以统一规范,包括投标企业账号与权限管理、电子辅助评标、电子文档存档管理、电子支付、电子签章等方面都要明确制定可遵照执行的

制度。

5.2 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

为解决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目前广泛采用PKI技术。它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一个完整的PKI系统是由认证机构、密钥管理中心(KMC)、注册机构、目录服务以及安全认证应用软件、证书应用服务等部分组成的。CA是认证中心的英文Certification Authority的缩写,也是PKI系统中的认证机构。为消除安全隐患,防范法律风险,取信于投标人,促进长远发展,必须提升招标机构电子招投标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最直接、最有效、最具公信力的方法是启用CA数字证书认证。CA的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认证,通过私有数字证书确认用户的身份,在数字证书和密码的双因素认证模式下,窃取密码或者UBS-Key都无法仿冒用户身份;二是签章,通过私有证书对操作数据进行签名,被签名的数据一旦被修改,签名立即失效,从而使数据具备不可抵赖性,有助于界定法律责任;三是加解密,通过私有证书对数据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经过某个数字证书加密的数据,只有该证书才能解密,从而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电子招投标的全过程在安全性有保障的基础上透明化,确保招投标活动各参与方的利益。电子招投标系统还应具备能够提供如实有效、详细操作、交互往来的日志记录和快速查询功能,保证项目的可追溯性。

5.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功能

招标机构需结合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评标办法来研发完善科学合理的电子评标软件,软件要支持定义多种评标规则,囊括如综合评分法、最低评标价法等规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子评标系统的强大功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切实保障招标投标工作公平、公正、有效进行。评标规则在信息系统中设置得越细,评标电子化也就越彻底越精确。

5.4 做好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针对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全部流程制定完整可行的操作规程,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得业务人员能够为投标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保证投标人遇到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除了业务人员,还需要评标专家及相关系统管理者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招投标业务知识是经济、技术、法律三方面的结合,专业性很强,一般的软件开发人员很难迅速掌握,在开发电子招投标系统过程中难以把握招标机构的需求,因此要在系统软件开发之前对开发人员进行全面深度的培训并考核上岗。

6 结语

电子招投标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逐渐取代传统的招投标模式,被更多的企业竞相采用也是必然趋势。电子招投标系统能够覆盖工程、货物和服务、自愿招标和依法必须招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一步开标和两步开标等类型,且各种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实现在平台上运行,兼具规范性和灵活性,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为招标人和投标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流程。招标机构需要做的是不断提高作为电子招投标技术基础的网络技术,逐步完善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对电子招投标进行保障,加强招投标各方主体的信息保密,使电子招投标系统能够更为有效、方便地服务于众多行业的招投标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原.招标机构的电子化招投标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2] 印保兴,张毅,周培康.招标机构如何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发展[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4,(2).

[3] 周桐.我国电子招投标现状及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招标,2010,(46).

[4] 吴宏.信息化背景下工程电子招投标的优点和发展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

[5] 徐秋林.浅谈我国电子招投标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0,(24).

[6] 孟小愉.电子招投标的优势及发展简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7] 孙咏梅.电子招投标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

[8] 陈文义.建设工程项目推行电子招投标的必要性与应用分析[J].科学之友,2012,(7).

[9] 许俊平.浅谈电子招投标[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0,(1).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解决对策

本着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基本原则,招标人可以在符合要求的投标人中选出最经济合理的投标人,使得招标人的利益得到保障,而这样透明公平公开的招投标系统也会吸引很多投标者前来竞争投标,因此招投标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应加大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推广力度,使得建筑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电子招投标系统促进了投标人之间良性竞争,对建筑工程行业有长期积极意义。

1建筑工程的电子招投标的优势

近期,管理部门加强对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投标人也对自己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越来越重视。电子招投标可以将招投标项目开展活动的细节(比如财政收支等)以互联网形式公布,并对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更好地接受公众的监督,也就是让公众阳光监督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这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的行为。电子招投标的所有操作都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传统招投标活动中需要装订大量资料,减少纸张的浪费,降低了能耗,实现了无纸化招投标,以前投标人投一次标需要往返招标人、招标单位和交易中心大概15次左右,而现在这些流程在网上就可以实现,只需携带CA密码锁和身份证就可以参加开标会,这极大地降低了投标人的投标成本,而匿名报名改善了围标串标的现象;由于电子招投标全面实现无纸化,那么就比纸质材料的安全性更高,也容易查找与存放,拟参与投标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的证件、企业正常经营的需要证件根据有关部门要求,进行确定和认证,就无须提供原件核对,将招投标变得高效便捷,有效地减少了证件造假的现象,有关监督部门根据自身的权限进入网络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查询开标时间,还可以远程监督交易中心的评标活动。

2建筑工程的电子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2.1标准不一

建筑行业目前使用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基本上都是由造价软件企业研发,存在部分人员为赚取更大的利益,在电子招投标系统上或者在动力数据格式上设卡等方式,将研发的成本转嫁给投标人的现象。虽然招投标管理部门对相关数据标准进行明确,但是在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存在各个地区的招投标标准不一致,因为数据的原因,导致投标人需要重新购买投标软件,这无形中增加了投标人的投标成本。

2.2评标功能不够客观清晰

电子招投标系统主要包括清标和评标等评标功能,所谓的清标就是找出投标人标书中投标报价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计算错误、大小写不一致的偏差等,为评委提供了有效的分析资料;所谓的评标就是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对投标人进行评分,这看起来只需要计算机简单操作即可,其实这里面很容易出现系统性的漏洞,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专业评标功能还不够,无法及时地对报价表中的材料损耗程度和数量进行检查,也无法对专业分包工程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核查,使得其对投标人优劣的判断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电子招投标无法真正完全自动化评标,导致最后的评标流程必须由专家人工完成,这不仅降低了评标的效率,还增加了招投标评标工作中人为的影响因素。

2.3安全性和公正性有所欠缺

电子招投标本身对数据的保密性、公正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电子招标系统由造价软件企业主导的,本身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其安全性与公正性就显得有所欠缺。电子招投标系统的规范化使得招投标活动透明公开,当该系统缺乏监管的话,那么只会让招标活动变得更加黑箱操作。纵观国际,电子招投标推广的最大阻碍就是其保密性,因此,电子招投标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企业有着潜在的腐败机会和控制能力,可以采取技术手段来进行一系列不为人知的操控,使得招标投活动的管控流于形式。换句话说,电子招投标系统如果监管不严格的话,那么腐败的权力只是从评标专家转移到系统管理员和系统开发企业罢了。

2.4信息资源的沟通与共享功能欠缺

建筑工程行业的电子招投标由于地域差异和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等原因,各地区的电子招投标流程存在一定差异,信息技术的标准不统一,信息数据的交互共享与规范接口的服务平台欠缺,无法完成协调与规范指导的功能,使得电子招投标系统功能运用、研究开发和信息等都是相互断裂和隔离,无法满足全面统一和完整配套的需求,使得电子招投标活动的整体整合与协调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等功能无法实现,这就为一些投标人弄虚作假创造了空间,这无形中降低了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公平性。

3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

标准化是目前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大力推广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工作之一,假如标准不统一,那么将会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信息封锁。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的推广的进度不一致,使得各地区的招投标活动技术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招投标管理制度存在差异较大,电子招投标的继续发展缺乏协调统一的制度支持环境,目前电子招投标所采用的电子签名、安全标准和产品标准均不统一。因此,国家应健全电子招投标法律法规,统一规范各地区的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标准,使得各地区的招投标信息能够资源更加开放共享,确保建筑行业电子招投标市场的规范性与公正性。

3.2完善客观的评标功能

电子招投标系统应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电子招投标法律法规相结合,制定规范合理可行的评标标准,使得系统的评标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投标人的报价清单能够自动识别,根据招标文件及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来对投标文件进行自动化评分,选出合格中标人。电子招投标系统的评标模块设计应与技术标准牢牢地结合一起,从而实现准确和专业的评标功能,有效地减少人工干预,使得招投标活动中各方主体的合理利益得到保障,使得招投标活动符合公平竞争要求。

3.3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公正性

首先,电子招投标系统应采取切实可靠的系统架构设计和完善技术体系,确保系统的高效和稳定运行,其次,按照信息化部认证要求对投标人进行CA认证服务,使得投标人的投标数据和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得到保障,目前数据运输一般采用SSL加密方案,避免信息被黑客窃取而造成一定的损失;最后,按照招投标制度定期审核投标人,规范投标市场,禁止不符合投标资格的投标人进入投标系统,对管理部门和各方主体的责任进行明确,严禁电子招投标系统成为某些人的捞钱的工具,保证系统的公正性。

3.4构建统一的交易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沟通与共享

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信息集成化高,招投标各方都可以在平台上查询相关招标项目的信息,使得招投标信息的交互共享功能得以实现。因此,构建统一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不仅可以将各地区的招投标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公开投标人和招标的企业财务状况、信誉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名单等信息,减少投标人和招标在电子招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平与公正。统一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可以将各方的信息与数据集中到一块,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共享数据的技术上挖掘与分析,从而发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电子招投标活动能够有序地合法进行。

4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优势得到广大招投标人的认可,在实践操作中还应加强对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制度,定期定时对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实现系统的技术标准统一,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与公正性,完善系统的自动化评标功能,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创建统一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郭春详.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5(07).

篇9

关键词:电子化招投标 发展应用 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电子化招投标,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按照广义的理解,电子化招投标是指招投标活动的主体按照国家现行的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现代网络信息和互联网为技术依托,以数据电子文本为主要载体,运用电子化手段通过互联网完成招标项目的信息、招标文件下载、投标、专家抽取、远程开标和评标等的全部或部分招标的工作流程。

一、推行电子化招投标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招投标活动中腐败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公众越来越关注政府和公共资金的支出情况。加强招投标活动的公开、透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公众持续阳光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招标中的不和谐现象和预防行业腐败现象的发生。

2、有利于提高招投标的活动效率,节约成本

基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电子化招投标能够缩短项目的招投标周期,大大减少招标信息的、招标文件的下载、有关文件的澄清以及投标、开标、抽取评标专家、评标等活动流程的时间,提高招投标的活动效率。同时,实行电子化招投标,可以大幅度降低目前招标人、投标人、招标机构所必须负担的差旅接待、交通运输、印刷装订等直接费用[1]。

3、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许多行业在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多达一正四副的资格自审申请文件和投标文件,而在实际过程中,投标人往往需要准备的文件份数更多。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可以把目前需要几百张、几千张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表格、技术文件方案和图纸所表达的信息以电子文本的形式通过网络技术提交给招标人和招标机构。

二、电子化招投标的应用

1、电子化招投标流程

(1)项目备案。招标机构在线提交《招标申请表》,主管部门对招标项目信息进行审查备案。

(2)招标公告。招标机构提交招标公告,电子招投标系统根据设定的投标人资格信息,能自动对报名投标人进行过滤。

(3)网上投标报名。使用电子化招投标后,投标人不需要离开办公室就可以完成投标报名。投标人需要使用 CA 锁登录电子招投标平台,系统会核实企业诚信库信息与招标条件的符合性,给出结论是否允许报名。如果符合条件,则使用项目经理 IC 卡在线刷卡报名。

(4)网上发售招标文件。招标方上传招标文件,并设置招标文件发售起止日期。

(5)网上购买招标文件。报名成功的投标人,在线支付购买招标文件费用后,系统开通下载权限,在发售时间截止时,系统自动关闭招标文件购买功能。

(6)网上提交投标文件。投标人下载招标文件后,利用投标文件编制工具,按照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和格式编制投标文件。生成电子投标文件后,使用 CA锁进行加密,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

(7)网上开标。电子招投标平台对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签名认证,按顺序读取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内容。

(8)网上评标。评标专家进入指定的虚拟评标室中,下载项目的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根据设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使用系统提供的电子辅助评标系统进行评标,系统自动汇总出各评标专家评标结果,提交评标报告,并推荐一至三名中标候选人[2]。

(9)中标通知书。招标机构将中标候选人在网站上公示,公示期过后,系统自动生成中标通知书,相应信息记入中标单位的诚信库中。

(10)项目经理锁定。对于中标单位的项目经理,电子招投标系统自动进行身份锁定,将该项目经理与在建工程绑定,不允许中标的项目经理参与其他项目投标,以避免一个项目经理管理多个在建工程的情况发生。

(11)施工销号。项目竣工后,需要对项目经理进行解锁,这就是施工销号。由投标单位在线提交完工证明,主管部门审核后,项目经理自动解锁。

2、电子化招投标实施

2.1 监管部门

电子化招投标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建设工程招投标主管部门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宣传推广。监管部门要实时关于电子化招投标的动态信息,宣传国家、省市有关电子化的要求,阐述电子化招投标的意义、特点和做法,建立交流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第二,培训普及。组织招标机构、评标专家、潜在投标人及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普及电子化招投标的概念和运作规则。第三,建立投标人诚信库。指导投标人在网上完成投标资料的录入工作,指定专人现场核对投标人资质证书、业绩等证明材料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投标人有关入库信息向社会公示。第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五,系统试运行。对电子化招投标系统进行阶段测试和全流程测试。测试工作应邀请招标、投标人、评标专家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优化并完善电子化招投标流程[3]。

2.2 招标

招标机构作为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主要应用者,要响应建设工程主管部门的号召,积极参与电子化招投标的推广工作。例如 : 学习电子化招投标作业流程,认识传统工程招标的弊端,逐渐由传统招标模式向电子化招投标模式转变 ;在新项目中应用电子化招投标模式,逐渐以新模式取代传统模式等。

2.3 投标企业

在电子化招投标的实施过程中,投标企业属于被动的一方。为了保证能顺利地参与投标,投标人首先要完善本单位的诚信库信息,保证资料的真实有效性。同时,投标企业应指派专人参加有关部门的培训,学习电子化招投标系统以及电子投标文件的制作,为参加工程项目的电子投标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4 评标专家

评标专家虽然只参与评标环节,但是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却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评标专家要认真学习电子化招投标流程,尤其是评标功能的应用。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要进行考核测试,确保培训效果。

三、完善电子化招投标的建议

1、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行电子化招投标

电子化招投标工作应作为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上级主管部门应主动介入,统筹协调,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数据接口和标准,制定配套法律规章强制推行。

2、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

电子招投标系统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使用标准统一的接口,保证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开放性和通用性,最终实现电子招投标系统跨地区应用,让招投标双方以最低成本快速地应用电子招投标系统。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应尽快出台、完善电子化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科学规范的评标标准,保证电子招投标的合法、有序进行。电子招投标系统中的评标模块要与法规标准紧密结合,实现专业、精确的评标功能,保证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招标单位的合理利益。

4、加强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

为了保护招投标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电子招投标系统要采用严格的安全权限设置和保密性规范。比如:提供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严密的权限控制体系、关键数据加密、详细的操作日志记录等安全措施,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等级,最大限度保障电子招投标业务的顺利展开。

结束语

工程项目招投标涉及的部门较多,而我国各地区和部门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阶段不一,信息共享机制不畅、信息孤岛等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招投标模式数据共享比较困难,也不利于上级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电子化招投标是对传统招投标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对招标投标监管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消除当前政府的信息孤岛,整合资源,使信息高度共享。

参考文献

[1]. 张莹.推进招投标电子化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招标.2010(49)43-44

篇10

一、电子化招投标概述

1.电子化招投标的概念

电子化招投标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依托网上招投标交易平台,以全程电子化、文件标准化、评标远程化、信用信息化和监管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由网上招投标交易平台、共享信息数据库、CA身份安全认证系统和标准招投标文件制作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招投标交易平台。

2.电子化招投标的意义

(1)投标信息保密,增加违规难度。各投标企业通过自身加密锁登录系统,通过网上下载招标公告、网上投标报名、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答疑、网上支付等功能的应用,可以实现隐身报名。系统也自动对报名情况进行屏蔽。这样,报名投标人信息在投标截止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使意图围标串标者,因难以掌握彼此相关信息,而无从串通投标。

(2)文件模板规范,避免量体裁衣。采用专用的标书制作软件,使文件编制更加规范、统一,便于阅读、审查,同时也防止了招标人或机构设置倾向于“意中人”的条款,逃避监管,排斥潜在投标人,从而打破了招投标人之间的利益链。

(3)操作过程留痕,强化节点监控。系统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完整记载,将所有资料完整留存,通过监控点的设置,对违规操作实时预警、及时纠正,方便了招投标监管部门、纪检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后续检查,保证招投标监管适时准确、全面到位。同时,科学合理地固化相应办事流程,特别是对政府投资项目,可以规范办事程序,强化监督管理。

(4)人为因素降低,减少行贿行为。推行全程电子化,使得评委、招标人、机构等人员对招标结果,人为因素影响大大降低,减少了投标企业行贿的冲动,降低当事人的腐败风险。通过网上办公,按照统一的办事程序、规则、实现和工作标准,隔开了有审查权和决定权的监管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

二、目前电子化招投标现状及问题

1.电子招标投标安全可靠性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电子招投标系统研发运用缺乏统一的协调、指导、管理办法以及技术标准,大多数电子招投标系统属于自行研发,自己使用,各搞一套,自成一体。电子招投标的操作流程、权限、时效、责任以及主体身份识别与签名、信息的保密安全、资料存档等一系列特定问题的界定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2.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开发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地区各搞一套,互不协调兼容,且造成各系统使用者需要重复购买有关的技术服务,重复浪费资源去配套对接各个不同的系统和管理平台;招标投标运用电子信息而产生的一系列特定问题又缺乏操作和处理的依据;系统设计的招标投标流程是否合法,能否有效堵住招标投标活动的“后门”,以及主体身份识别与签名、信息的保密安全等既无权威机构鉴定认证,更缺乏相关制度保障。由此造成现有的一系列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均存在“拆迁重建”的巨大潜在风险

3.招标投标系统信息和功能不能共享。由于各地处于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开发和运用初期,又被招标投标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和有效协调,造成目前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功能零打碎敲,且与各服务管理平台信息技术没有统一标准,信息数据没有规范接口和共享服务平台,由此形成电子招标投标信息和功能相互隔离、断裂的孤岛,无法实现电子招标投标全流程功能的协调整合和市场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整体的真正优势。

4.网络问题威胁电子招投标安全。

网上电子招投标系统也是一种网络信息系统,同样具有与其他信息系统类似的安全隐患。由于电子招投标涉及到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和存储,容易受到黑客、病毒攻击,造成公文失密、信息被盗、被删除或被改写等严重后果,都可能给网上招投标业务带来很大的危害,影响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5.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电子化招标采购是一种高效、透明、环保的操作模式,但目前国内电子招投标面临法规不足和标准缺失的难题。 现有招投标业务法规缺乏对招投标电子化的支持。我国首部招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市场,约束不到招投标的法律空子,这就给招投标工作的相关人员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提高电子化招投标水平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电子化招投标平台

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是为各类招标投标项目提供执行系统与服务管理,通过全程在线操作,实现招标、投标、评标、监督监察、信息与数据库管理等全部功能,并为健全招标投标社会监督机制,转变与规范行政监督方式提供全面、实时服务的信息交互平台。交易执行平台涵盖政府采购、工程招标、产权交易、土地交易业务模块,包括项目受理、网上报名、网上招投标、协议供货、电子辅助评标等功能。

2.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1)制定技术规范。制定《电子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将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要求与电子信息系统全面、规范地结合起来,对电子招标投标的“投标签字、送达时间、密封解密、开标方式、评标隔离”等一系列特定操作含义和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2)建立诚信制度。要求投标人在报名时提供属地检察机关出具的“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等相关诚信资质凭证,要求招标人在受理投标人报名时严格审核把关,将失信企业拒之门外;

3.创新电子化招投标技术

(1)完善电子评标功能。要使电子评标系统真正推广并达到应用的效果,还必须确定电子标书的合法性。目前,电子评标系统进行数字证书签名与加密,保证数据不被与项目无关人员的修改与窥视,来维护投标人的利益,以此来维护电子投标文件的合法性。

(2)创新识别围标串标技术。开发建设工程自动评标软件。通过建立科学的评标模型,利用计算机快速的运算能力,在几秒内可以对几十万个数据项进行全面核算、分析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优的商务标,解决了标书数据量大和评标时间短这一长期困扰评标工作的突出矛盾,提高了评标的质量和效率。

(3)网上虚拟开标技术。利用网上开标标系统提供网上虚拟开标室,各投标人在开标时间登录虚拟开标室,以视频在线直播方式参与开标。投标人用自己的数字证书对自己的投标文件进行解密,并将相关服务承诺及所有投标产品报价以只读方式让参与者看到。

(4)电子监察技术。监察部门的有效监督是源头预防腐败、规范招投标市场、确保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监察部分是为相关管理部门监督项目流程合法、公平的接口,作为监察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管理的一个窗口,可以对招投标机构进行的投标活动实施行政监督,用于对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方案、审批流程进行核准,公告、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结果公告、招标投标情况报告备案监督。

4.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举办电子化招投标交易平台专题培训,组织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招标机构等各方交易主体的人员参加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讲授电子化招投标信息平台功能、全程电子化招投标业务流程、招标信息填报、招投标文件编制、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功能及有关管理制度等内容为帮助各交易主体尽快熟悉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交易平台的各项功能,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政府对电子招投标的法律监管制度,通过立法明确监管的主体、对象、原则和程序。建立投标企特别是要建立信用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对评级的结果复审、评价制度。一是尽快出台《电子招投标法》。出台《电子招投标法》,完善电子化操作法规。对电子化招投标流程进行规范和统一,构建统一开放的电子化招投标市场。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企业信息,防止信息泄露,保持公平操作;四是对电子操作围标串标行为的形式、标准、处罚进行认定;五是对电子招投标监管部门职责作出规定,电子招投标应该由谁管,如何协作,如何处罚等等。二是出台《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通过建立一套完整技术规范制度,将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要求与电子信息技术全面、规范地结合起来,促进和保障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研发、运营及其全部或局部电子招标投标活动依法规范和统一。

电子招投标是公共资源交易的的发展趋势,是解决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完善电电子招投标法律法规、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强化监管力度,招投标电子化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高,为招投标事业加快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达峻,推进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的再思考,《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