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范文
时间:2023-03-18 19:3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本积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经历了由物力资本观、人力资本观到人才资本观的演进,在新经济时代,正由人才资本观向智力资本观升华。与之相应,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呈国际化趋势。让全社会认诅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注重人才的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在新经济时代将显得尤其重要。
一、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即人力是人类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简言之,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有两点:它是凝结在人身上的“人力”;它是可以作为获利手段使用的“资本”。
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已经有学者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在人力资本中,广义的“智力资本”,应包括智力、知识和技能;狭义的“智力资本”,应单指人力资本中的智力因素,着重理解为创新、创造发明的能力。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理解,都是从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角度出发的。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时展的要求。智力资本的内涵较人力资本、人才资本先进之处就在于对人才创造性元素的重视和强调。根据新经济时代复杂劳动的要求,创造性人才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的问题。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三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与智力资本
第一,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春耕秋收犹如给大地梳头,工业时代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则把地球刨挖凿钻得百孔千疮,无疑于是对地球的敲骨吸髓。人们有理由将这种以耗竭能源和短缺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型工业经济称为“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新经济时代则是信息化(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市场全球化和以人(能)为本的多样化这“三化合进”的时代。新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特别依赖于知识资源的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魄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如信息科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基因工程对资源的耗费甚少,传统技术不可同日而语;而知识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唯一不被消耗、且能不断增值的、并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可再生资源。
第二,它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灵魂。在新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知识、科技、智力已成为其主要内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不再仅仅依靠技术的运用,知识的积累,而更多地依靠科学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直接的资本和财富后,拥有知识的人才无疑也就成了资本与财富的不竭源泉,也就成了新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新经济给全球带来的迅猛而巨大的变化让许多人难以想象。“数字化技术”和“工业化技术”、拥有智力资本和缺乏智力资本,这种区别正在制造新的巨大鸿沟,并将继续对各行各业带来全面的冲击。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没有高大的厂房、堆积如山的原料和产品库房,只有软盘和软件知识、程序、信息,但却在短短的20年间,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使公司资产达到了460亿美元。美国投机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没有生产设备,没有雇佣工人,仅仅依靠对银行金融工具的认识和操作,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不断制造危机并积累了大量财富。知识要素的作用不但在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军事领域同样如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比谁船更坚炮更利,而主要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数字战争、信息战争可以在兵不血刃的状态下置对手于灰飞烟灭之中。
三、智力资本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资源
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学说”,在他的视野里。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能和知识是构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直接动因。国际经济运行状况也证实,现当代知识生产已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强大推动力,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如果说,舒尔茨的学说标志着人力资本在西方后工业时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话,那么,比尔·盖茨的崛起,则标志着智力资本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战略资源。也就是说,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中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都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这不仅改变了生产的方式,而且改变了生产的内容。过去的制造牝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是资源的凝聚,而现在信息业把智力资源转化为产品,为智力资本的凝聚和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并不断地创造和使用知识。所以美国管理权威彼得·德鲁克指出:现代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他还提出了一个后来被媒介反复引述的观点:”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来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来源。”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年均引进人才过万(引进人才占该国人才比重已由10%提高到25%以上),而且他们引进的均是具有较高智力资本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在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显然,美国在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智力资本”输入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参与国际经济的全方位角逐一定要摆脱20世纪“人力(人才)资本较丰,智力资本甚弱”的窘境。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由物力资本观、人力资本观、人才资本观的演进并正在由人才资本观向智力资本观升华,在新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实质上)正是潜在的智力资本的竞争。高度重视智力资本的积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将十分重要。对人才的渴求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新经济时代这样渴求贤才,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新经济时代这样将竞争集中体现在对智力资本的竞争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像新经济时代这样体现出智力资本的魔力,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新经济时代这样让智力和财富密切相联。从一定意义上讲,新经济就是智力经济,而智力资本的积累则是智力经济发展的基础。
四、智力资本积累的手段
在新经济时代,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将首先依赖于智力资本。智力使用的增值功能会显示智力资本不仅远远优于物力资本、人力资本,而且明显优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资本”。而智力资本的积累在智力资本的形成中具有决定意义。智力资本的积累方式主要表现在培养和引进二方面。
培养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则是依赖学校完成的。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对智力资本的需求,学校亟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改善课程结构,将开发智力真正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将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这三者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并将他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是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创造能力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的产物,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能力的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有通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获得,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期望。超级秘书网
篇2
关键词: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强调资本的作用,认为资本积累的快慢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1],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资本积累率的迅速提高[2],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积累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3],这种古典经济学忽视了其它因素投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关键的地位,西方经济学不再坚持“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而是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或约束条件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以索罗(R.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提出技术进步才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源泉[4],但他们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先天具备和无法预知的,经济增长完全取决于外生不可知的变量,所以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到了上世纪80年代,Romer和Lucas等人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虽然他们仍然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同的是,技术进步被内生化到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中,他们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体系中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揭示出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持续增长。[5]
一、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过去两个世纪中发达国家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技术革命和生产技术日益现代化;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全球化;人口趋势和私有化。生产技术的日益现代化使得资本的效率不再来源于其外延量,而是产生于其高科技的内涵,增加物质资本投入只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有限的促进作用,生产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生产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以能够提供有适应力、多技能、有创造力的劳动力为前提的,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既是技术进步的发动者,又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与传媒,并且是更具能动性的载体,因此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并能有效利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本是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这里的“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高,但这种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及劳动力等要素的高投入所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增长。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出现了类似于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低、资源过度耗费、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弊端。因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内外需失衡、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成为制约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这三个转变中,第三个转变是关键、是基础、是根本。要想降低物质资源投入,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就必须提高生产的科学和技术含量,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高生产的科学和技术含量依赖于科学知识的进步,科学知识是经济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但经济的发展不能只单纯地依赖科学知识的进步,如果不能将它恰当地应用到生产实践过程中,那么它将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任何科学知识只有由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了产品,才真正转化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要让科学知识发挥作用,还必须有能够在生产第一线实际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它们之间具有相互匹配的关系。这些劳动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技能,能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尽快掌握新的科学技术,这种技能型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途径
技能是主体应用技术的能力,是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练习形成的执行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6]它是一种内在于人的主观能力,是联系知识和实践的纽带。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业企业对固定资本的投资逐渐增多,能够合理使用并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用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工人技能的增强成为经济进步与福利增长的基本源泉[7],企业迫切需要能够将理论知识、技术和基于经验的竞争力有力地结合在一起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技能型人才担负着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责任,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他们的劳动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的思路和优良的技术。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高难度的手工操作与复杂的脑力劳动相结合;丰富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经验相结合;独特技能与复合技能相结合;传统工作方法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这种技能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是现今高度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中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许多企业之所以不能通过吸收和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生产效率的快速增长,就是因为其人力资本水平低下,引进的先进技术与人力资源不匹配导致技术模仿的失败及生产增长绩效的低下。
要实现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需要构建与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质量、所积累的经验和人力资本、教育系统等决定了它创造新思想和利用现有思想的能力。教育和人力资本对吸收和利用国外技术、乃至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都是必要的。[8]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则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9]教育的过程是科学知识和劳动者相结合的过程,是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技能型人力资本转化和积累的环境,不仅能够避免社会经济发展受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制约,而且能够满足工人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需求,增加工人被雇佣的能力,使工人获得工作的机会。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越来越广博和复杂,每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只是整个人类知识宝库中的沧海一粟,早期形成的依靠经验方法行事的师徒式教育已无法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专业的分立和职业教育的兴起成为必然。职业教育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肩负着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它可以使学生具有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的能力,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生存发展机会。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之间形成高技能均衡的重要保障。如果企业觉得投资于研发无利可图,唯一的利益来源就是雇佣更多的人力资本,那么就不会投资于研发,工人一旦预期企业家不会进行研发投资,就不会投资于人力资本。那么企业继续使用现有技术的回报就会高于投资于研发可能获得的回报,因此,企业就不会投资于研发,工人也不会投资于人力资本,这样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工人预期工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动力就会增加,导致企业增加研发投资的预期回报,增加企业的研发投资积极性,最终形成高投资、高回报的高增长均衡[10],使整个经济处于高质量的持续增长状态。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为了缓解技能型人才短缺现状,避免中国经济受技能型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制约,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这是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
三、加快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工业产品附加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国目前经济正处于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的阶段,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长期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其主流的教育需求是职业教育,现阶段工业化进程决定了必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和战略举措。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尚未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构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待探索。
(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
职业教育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类别、阶段、形式和分布等要素组成的具有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概括和界定,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满足四个要求。一是要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二是要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三是要满足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四是要满足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类需求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反映了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型价值观。
(二)如何加快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社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和职业不断出现,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涉及领域不断增多,对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带动了职业教育内涵的不断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社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按照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总体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健全课程体系、改造教学过程,加强社会、企业与学校对接,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能够通过增加劳动者技能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反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社会资本收入,社会资本收入的增加又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改善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之间存在积累循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又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的一类教育,它可以提供直接的工作技能来提高工人的生产能力,能够获得更直接的社会收益,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关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应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和训练不同的劳动力胜任不同职位、不同水平的工作,使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在职业教育制度下,劳动者可以凭借对财富的牺牲和付出辛苦得到对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的积累,但也会由此引发社会分化,促进社会的不平等。为了确保低收入的劳动群体能够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社会在利用劳动者学费来维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通过地方政府补贴、国家财政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等方式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让人们能够在有充分的安全感、公平感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技能积累。这种通过社会福利等方式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一个将社会财富重新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另外还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的办法,由政府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上对企业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以设立专门基金的方式来投资职业教育,建立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水平,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这也可以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次,职业教育能够连续不断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需要直接参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是与企业竞争力联系最紧密的一类教育,它决定了企业的素质和能力,能够为企业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创造有利条件。企业购买了生产所需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后,要想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需要花费时间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与其相匹配的人力资本。劳动者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后成为专门的技能型人才,然后再让其从事生产就能提高生产效率。越是工业附加值大的产业领域,职业教育的贡献率越高。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会对技能型人才产生很大依靠,因为这类员工可以攻克实际生产中的难关、解决生产技术和设备维修中的难题,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企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增加。
职业教育还可以增加劳动者对该行业专业基础知识、产业发展方向及企业概况等情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关系网,这些对劳动者的改变都可以加大其与日后所从事工作的岗位匹配度,从而增加劳动者在相关企业工作的时间。这种低跳槽率使企业愿意花更多的资本对职业院校毕业的职工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培养更多高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互利双赢,企业需要直接参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尝试创造一个合理完善、健康活跃的专业技能教育环境。这不仅使职业院校能够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等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式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缺陷,使学生能够通过企业实习理解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践,而且能够使企业通过接纳实习生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校企合作招聘到优秀的未来员工,还可以通过承担社会教育责任提高企业知名度,获得良好社会声誉。
再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要以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来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开发并参与组织教学。
职业教育是对就业贡献最显著的一类教育。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理论教学,而是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希望能够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形成层次合理、比例合理的知识结构。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出同时具备理论性、实践性及创新性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但是对于劳动者所接受的职业教育,雇主通常只关心某个时期自己公司所购买的先进设备或先进技术所需要的对某种特定技能的模仿能力,只对自己手头马上要完成的工作感兴趣,而并不重视受教育者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及接受和创造新技术的能力,这是现今“市场导向”职业教育的一个弱点。如今推行的“项目式教学”,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开发、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还是督导评估,都再三强调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过于强调企业(雇佣劳动部门)对就业的导向作用,过于重视企业所需特定技能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日益现代化,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要继续实现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不能再依赖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模仿,而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某一特定时期市场对劳动力要求的短浅目光上,不应该拘泥于个别企业最近发展要求,而是应该着眼于受教育者长期发展,力求不仅提高劳动者的从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而且能满足他们对职业前景的要求,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更好地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它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够将学校中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以后的工作实践,并能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实质是一种技能创新能力,它是岗位适应与拓展能力的核心。科技和生产的快速发展为技能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但这种技能的创新不能仅依赖于对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技能的简单模仿与照搬,还必须要在自己对原有技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新的生产要素融会贯通到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技能的创新,以满足新时代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这种技能创新能力以对基础知识掌握为前提,因此加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的必然途径。
总之,我们应该通过社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通力合作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开发出基于专业领域、有利于帮助学生同时获得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不仅使企业能通过职业教育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对新型技能人才需求和对在职员工的技术培训、实现人力资本与先进技术相匹配的问题,而且能通过职业教育提高技能型人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能够按照开发设计人员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来操作使用机器设备以发挥机器设备的最大效应;能够创造性地变革劳动对象,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现实的前提下进行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开发出适合我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技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参考文献:
[1] 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62.236-237.
[2]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 R·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问题[M].牛津大学出版社,1953.
[4] Solow R.”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1):65-94.
[5] Romer,Pau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6.
[6] 鲁洁. 教育大辞典第1卷[Z].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47.
[7] 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M].孙善春,李春长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8] Vanden Berg.,2001,“Human Capital and FDI Inflow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Empirical Evidence”,World Development,Vol(29): 1593-1610.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基础设施;人力资本;VAR模型;协整方程;
作者简介:刘晗(1989-),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曹祖文(1988-),女,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在1978-2010年这段时期内由1117.6亿元增长到6910.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74%,其中,增长率在10%以上的年份有9年,农业增长为负的年份有4年,农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稳定,不同年份的农业增长水平差别较大。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的影响,未来的农业发展将会面临来自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主要依靠追加土地、化肥等物质资本的投入量来提高农业产量。从长期来看,通过这些短期影响因素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寻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寻找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并减轻贫困。Binswanger等(1993)[1]、Mamatzakism(2003)[2]、Romeo和Kurada(2005)[3]分别对印度、希腊、菲律宾三个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以获得比人口增长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减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的增长。基础设施具有间接生产性,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来说更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鞠晴江和庞敏(2005)[4]采用双对数C-D函数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史明霞和陆迁(2007)[5]对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陈灿煌(2009)[6]研究了1980-2005年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发现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见,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Schultz(1961)[7]批判了传统增长理论的观点,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强调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Uzawa(1965)[8]建立物质和人力资本两部门生产经济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源泉。Lucas(1988)[9]通过研究得出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源自于人力投资水平差异的结论。Romer(1900)[10]提出人力资本较为富集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Mankiw等(1992)[11]、Caballe和Santos(1993)[12]、Barro(2001)[13]、Bloom等(2004)[14]通过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模型中,对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国外研究经验来看,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是否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对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是否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利用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黄振华(2008)[16]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剔除人力资本因素后,全要素生产率被高估近30%,由此提出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杜江和刘渝(2010)[17]运用面板模型分析了1997-2007年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土地、物质资本等重要影响因素外,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确实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确实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研究者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个因素同时纳入模型进行研究。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费用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任一方面资金投入量的增加必然降低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量,因而必须找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配比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者同时纳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为今后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提供参考,以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理论模型
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但考虑到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同时就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而言,不应该忽视物质资本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将私人资本投入也纳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方法选用
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就是考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属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最普遍的做法是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但是,使用OLS法的前提是各变量必须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否则采用OLS法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极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降低实证结果的可信度。为此,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总产出的影响。VAR模型不建立在任何经济理论基础之上,而是用模型的当期内生变量对模型中的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VAR的优势在于在估计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假设的约束和限制,相比传统的OLS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指标选取、模型设计及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和实证模型设计。
根据前述的理论模型,为了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教育资金投入(IE)以及私人资本投入(Kp)对农业经济总产出(Y)的影响,需要设定相应的指标。农业经济总产出(Y)用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用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来衡量,采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量主要是因为由于公共品有非排他的特性,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同样的道理,农村教育也属于公共品的范畴,并且农村教育的资金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因此选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来反映教育资金的投入(IE)。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以,采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来反映私人资本投入(Kp)。因此,本文最终建立以下形式的实证模型:
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5-2010年,共计26年的年度数据。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从2007年开始财政部报表制度调整,因而2007-201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由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得到。由于没有直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的统计数据,所以用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直接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获得。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所有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进行价格平减,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同时根据模型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四、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大多是非平稳的,因而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先要检验变量是否是平稳的序列变量,如果变量是平稳的,则可以直接使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就应该使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Dickey和Fuller在1981年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ADF检验的检验模型由AIC和SC准则共同确定,各变量的ADF单位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LNY、LNG、LNIE、LNKP这四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变量,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取变量的一阶差分值,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通过了检验,都是平稳变量,表明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VAR模型的确定
由于各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而这些变量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反映变量间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在协整检验之前,必须要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根据前述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要求,本文采用带有截距项而不带趋势项的VAR模型。另外,为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首先选择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为3,再应用LR、AIC、SC、HQ、FPE等统计量来确定最优的滞后阶数,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结果来看,除AIC准则认为最优滞后阶数为3以外,其余四项评价准则均认为最优滞后阶数应为2,因此,最终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
(三)协整检验
尽管各变量都属于非平稳的序列变量,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法来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协整方程的似然比统计量为121.89,各变量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12)式中可以看出,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各变量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衡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为负,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LNY)将下降0.071578%,这与鞠晴江和庞敏(2005)[4]、史明霞和陆迁(2007)[5]、陈灿煌(2009)[6]的研究结论相反。一般认为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也应该注意到,对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将会对其他如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能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张海燕和邓刚(2012)[21]、李强和郑江淮(2012)[22]的研究结论中得到佐证。因此,本文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会对其他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增长。以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衡量的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有正向作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375777%,表明教育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这与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杜江和刘渝(2010)[16]、黄振华(2008)[17]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衡量的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同样有正向作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477432%,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杨丽和陈莹(2009)[23]、曹跃群等(2011)[24]、魏勇等(2012)[25]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的范围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教育资金投入、物质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比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更能促进农业总产值的提高,表明物质资本投入仍然是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李宪印和陈万明(2008)[26]、闫俊强和李大胜(2009)[27]、左伟和张夏妍(2010)[28]的研究结果也都证实了物质资本投入确实要比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大。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证实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后,可以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刻画各变量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在VECM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以及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的滞后1期和滞后2期系数也都未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短期内各因素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很小。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物质资本的投入都属于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因而短期内这些因素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可能性较小,只有在长期内这些影响因素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五)方差分解
协整检验只能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不能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强度。所以,本文在前面确定的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方差分解,全面了解各方程信息对模型内所有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农业总产值(LNY)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总体上在滞后5期内,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都不是太大。从滞后6期开始,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开始显现,并且影响力在不断增大,各变量在滞后10期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共计达到了75.3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6期内先上升后下降,从滞后7期开始影响力逐渐增强,最高时达到8.71%。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5期内缓慢上升,从滞后6期开始影响力显著提高,最高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达到了40.14%。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长幅度不大,最高时影响力为26.47%。方差分解的结果同时验证了前述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与农业总产值间不存在短期波动关系的结论,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都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短期内不会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其中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私人资本投入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小。可见,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篇4
[关键词]落后地区教育投资人力资本
一、教育形式与人力资本
教育分成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即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中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些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基础人力资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和专业化人力资本(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可普遍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形成很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基数,是基础人力资本。中等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是专业化人力资本,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则是精英教育,所形成的可叫做高等教育所形成的是高水平的专业化人力资本。
教育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的重要作用,但对于资金是投向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上,各国采取的政策导向也各不相同,由此带来了人力资本形成水平的差异,进而对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木桶理论”与教育投资
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人以启迪: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要想使一只木桶能够装更多的水,就要认清哪块是最短的木板,并设法改变这块短木板的现状。
用“木桶理论”来分析三种教育投资:即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比作木桶的三块木板,这三块木板构成了木桶的周边,木桶里的水代表了人力资本对于生产的总产出水平。在富裕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强,财力雄厚,对三种教育形式的投资大多处于平衡状态,即木桶三个周边高度基本平齐,不存在对哪种投资的偏倚问题;发展中国家或者落后地区由于财力有限,所有的教育形式基本上是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来完成的,而且在三种教育形式上的投入政策也不相同。一些国家将主要教育资金投向了高等教育,即木桶中代表高等教育的那块木板较长,他们在短期内也获得了不俗的经济增长水平;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投资,即木桶中的代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那两块木板都较长,经济增长也显得更具潜力。
由此可以得到两块不同形状的木桶:木桶1是一个高等教育的木板较长,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两块木板较短的木桶;木桶2是一个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两个木板较长,而高等教育这块木板较短的木桶。木桶1由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两块木板都较短,在经济中的表现就是由于缺少大量的、众多的基础人力资本和部分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缺失而使经济增长能局限在部分高精尖的产业,各种产业发展不平衡。这都直接限制了落后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木桶2给经济带来的效果会更好。
三、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选择
1.基础教育应是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重点
大多数落后国家的地区在发展之初都会面临着这种困难选择:既要迅速普及教育,扩大广大国民的受教育机会,又要尽快培养出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的专门人才。部分落后国家选择了走精英主义路线,他们的教育投入大多投向了高等教育,而使该国的基础教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淘汰性,学科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成为“世界之最”,同时也使该国出现了大量低素质的国民。当今,低下的国民素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这正是对这种精英主义路线选择所付出的沉痛代价。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进行投资?即把教育经费投入这场雨下在哪里?如果从对整个社会的收益率来看,基础教育的收益率最高。教育水平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可以更快地掌握各种技能。而且,全民普及教育也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包括文化与道德素质。这也是经济成功的重要条件。而高等教育在很多国家的经费是有保证的,更重要的是许多高等院校在经济上是有收入的,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才是最需要资金投入的领域。在许多落后国家,国民素质的低下,技术工人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国的经济腾飞。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是收益率极高的投资,落后国家和地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投资,经济才会持续、稳定的增长。
2.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投资选择
如果一国之中的落后地区要追赶先进地区,就要采取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更加倾斜的政策,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保持适当的投资比例,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能过多地投向高等教育。即使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也要采取明智的策略,即对与落后地区的高校所设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所需的专业要优先扶持、加大投入,扩大这部分专业的招生人数,待这部分人力资本形成后,由于本地区的优势产业能给其提供发挥其才能的机会,而先进地区的这些产业由于不具有比较优势,自然需要的这部分人力资本的就少。所以,这部分专业的人力资本形成后流失到富裕地区的机会就会比较少,落后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就会增加,从而给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推动力。
当然,落后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保持适当的规模。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本地区人力资本的存量,但是,一国之内的落后地区也可以和落后国家采取相同的策略,即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建设等方法来吸引富裕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只要落后地区的产业能够集聚到一定规模,城市化水平的有大幅度的提高,人力资本自然也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原本比较落后的地区,而一国之间的人力资本力流动由于其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少,相对于国际之间的人力资本流动来说流更加容易和顺畅。因此,一国区域内的落后地区在进行教育投资时,由于采用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等方法可以在今后比落后国家更容易吸引到高水平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所以,应该比落后国家更加侧重基础教育投资和中等教育投资,而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应适度保持规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边干边学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收入由个人的生产能力决定,所以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将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1954),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已经接近为零,从而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消除这种二元结构,就必须将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为生产力。
人力资本及其积累途径
人力资本是指一系列人的能力的组合,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应付经济失衡能力、组织资源配置能力等等,最初是由舒尔茨(1960)研究落后地区时提出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水平成正向关系,而人力资本的水平又决定于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有三种途径:正规的教育、边干边学以及边看边学。
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从微观层次上看,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边际贡献。从宏观层次上看,社会普遍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
边干边学的概念首先由阿罗提出,他发现一线的生产工人由于具有更多的机会改正错误,并提高熟练程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生产技能。而研究表明,大多数技术改进以及生产创新来源于一线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探索。事实上,干中学在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时能起到更直接的作用。
边看边学理论认为,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与具有不同层次、社会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观察成功的经验、方法并进行模仿,吸取大量的外部知识,培养提高自身的技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是怎么通过上面三种渠道积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呢?
从接受正规教育的角度来看,虽然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被广泛接受,但是在我国现阶段,通过学校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不现实。首先因为教育成本较高,昂贵的教育费用使农村义务教育名存实亡。农村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农民并不能为其教育投资进行足够的融资。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作本身之间存在一个权衡,而接受教育相应也就损失了工作所得。所有这些都使得面临收入约束的农民不愿意为教育进行投资,他们最好的选择是边工作边学习,而这正是干中学等渠道的优点。
从干中学的角度来看,通过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可以看出,以前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是赚钱,在外打工几年之后要么是年纪过大,要么是家庭的原因使他们不得不回乡,而且大多数人还是从事以前的种植业。而现在回乡的农民却在性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学历相对较高,利用在外打工的机会,学习基本的生产技能以及企业管理的细则及方法,并利用打工积累的资金回乡自主创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边看边学的角度来看,现在也有部分农民通过走出去学习、体验和观察,包括外出参观、向能人学习和上职业培训学校深造等方式积累他们的人力资本,而且他们外出的目的地也不局限于大城市。他们学习的过程一般先是模仿已有成功企业的产品设计,包括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企业管理层次的布置;然后再学习这些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最后把这些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创新能力,使自己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这是一条有效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
结论及政策建议
提高农民收入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可以通过边干边学、边看边学等渠道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为此我们需要: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的转移扫清制度。彻底改变户口的二元结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常住地登记入户,以适应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部分人口常住地变动频繁的现实,解决目前大量人户分离的矛盾。促使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训练和就业的机会。
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尤其是职业培训教育。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且希望尽快走上工作岗位的现实需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并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转移”前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能力,从而有利于其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一、人力资本投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人力资本投资――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源泉
区域创新主体包括创新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集成,因此区域创新能力直接取决于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积累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较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更具能动性的载体,它既是技术进步的发动者,又是新技术的载体与传媒,通过它的作用将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全面改善。贝克尔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加主要是技术进步”,并“增加技术人员的相对供给”,从而导致“许多工人通过在工作中学习新技术并完善旧技术而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率”。因此,人力资本存量越大,表明区域劳动力的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由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这使在劳动力数量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劳动供给增加,使劳动边际产品曲线向外扩展,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同一劳动将更有效率地推动物质生产要素,导致人均产出不断增长。
(二)人力资本投资――资源型城市社会全面发展的保证
人力资本投资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体现在维持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上。社会贫富差异的扩大是影响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整体生产能力提升带来了丰富产出,与此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和谐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在产出水平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更有效的社会公平,使更多的人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力资本投资――资源型城市环境能力提高的关键
人力资本通过对不同贫富程度资源的有效选择,以及更高效技术的选择与开发,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生态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其本质,而可持续发展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强调发展的代际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从这一观点出发,在经济发展中既要重视物质资本的积累,更要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和积累。
二、人力资本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作用的数理经济分析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提升是由经济发展能力、生态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城市创新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能力体现在运用各种要素进行生产活动,满足人类全面发展的各种需求。社会发展能力为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劳动者生产活动的积极性。生态发展能力体现吸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而城市创新能力是其他三种能力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四种发展能力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发展能力居于核心地位,而社会发展能力、城市创新能力和生态发展能力是通过经济发展能力产生作用的。生产活动带来的收入是影响其物质及精神消费,享受优美环境等福利水平变动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公平、环境改善等方面也离不开各种生产投入活动。社会发展能力提升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了生产活动带来的福利水平的改善,产生更强的生产激励,从而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生态发展能力通过对生产活动废弃物吸纳能力的提升而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都有赖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综合以上分析,假设区域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型:
Y=KαLβSγRδ C1-α-β-γ-δ
Y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变动, K为经济发展能力, L为劳动力数量, S为社会发展能力,R为生态发展能力,C为城市创新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动为:总产出的一部分用于储蓄,体现在物资资本(如机械设备、基础设施等)会传递给下一代人使用,s为储蓄率,同时经济发展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折旧(即机械设备的磨损、基础设施的老化等),σ为折旧率。 劳动力数量的变动为: L=nL n为人口出生率,此处假设所有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一致的,是一种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并假设人力资本存量一致带来的是工作能力的一致。即随着人口的增加,区域人力资本总量呈现相同比例的增长。
现实中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差别,不可能都达到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另一方面,从人口出生到一定存量的人力资本水平,需要一个积累过程。
假设不对生产活动添加任何限制和作用,则会出现社会、生态及城市创新发展能力下降的可能,即S
因此,由于社会发展能力、生态发展能力以及城市创新发展能力的减弱,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产出在更低的水平上达到稳态。在社会发展能力、生态发展能力以及城市创新发展能力递减的情况之下,人均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产出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并且负增长的速度与人口出生率成正比,即人口出生率越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目标越难实现。
三、结论及建议
篇7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中国云南 650500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围绕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代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价值观普遍:是个体与集体之间更重个体,物质与精神之间更重物质,理想与现实之间更重现实,传统与时尚之间更重时尚。针对时代下的竞争背景,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将走入社会就业,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整体人口质量,而教育又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核心方面。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竞争,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显得苛刻,当代高校毕业生应该如何进行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经历、能力、素养,才能在就业中变成佼佼者。
[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就业;多元化
一、人力资本的由来
关于人力资本的定义有如下:
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美国学者T·W·舒尔茨在“应付非均衡能力的价值”一文中的分析,区分了五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人类能力,分别为:学习能力、完成有意义工作的能力、进行各项文娱体育活动的能力、创造力和应付非均衡的能力。
国内学者李忠民在此基础上,将人类能力分为四种:一般能力,即基础性能力;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如生产技能;组织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实际上,区分了一般型、技能型、管理型和专家型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此外,国内学者还有同质人力资本与异质人力资本之分;一般人力资本与特殊人力资本之分等等。
在本文对人力资本下一个定义,人力资本从广义上来讲,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应具备的种种能力,比如完成重要工作的能力,按部就班行使职权的能力,有效做好与同事、顾客、上级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创造力的实践能力等等;从狭义上来讲,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些多元化的积累包括:一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资本;另一方面的能力资本,竞争与合作,组织与管理,待人处事,应急事件的运筹帷幄。下面就以这些狭义定义,论述人力资本积累对其就业的影响。
二、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对其就业的关系
(一)专业基础知识资本积累对其就业无显著影响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构架。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文化知识对就业起着积极地作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定向性。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计划普遍具有计划性、具体性、特质性这些特点,而这些基本特点产生了大学生专业的定向就业,另一方面就业单位负责人会特别重视符合本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程序法律化。
第二,选择就业的非自愿性。大学生就业的渠道非常广泛,狭义上来说有:人才市场,学校推荐,电子网络,依赖校友,媒体广告,职业介绍所,自主竞争性。广义上来说有:湖北省近年来实施的就业政策有大学生村官工作,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自主创业援助,应征入伍和选调生。而专业化的知识积累可能选择的维度非常少,所以形成具有专业性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非自愿性。
第三,选择就业的自主性。从图中看出,具备专业型知识的积累有利于获得市场化报酬的就业以及适当的自主创业。
总之,专业化知识积累是高校人力资本积累的前提,也是其它能力积累的核心,强化专业学习对于就业的选择具有优先于他人的专业优势,但专业化知识资本积累没有实践性,理论不能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对其就业无显著影响。
(二)能力资本积累对其就业有显著影响
本文把能力资本积累定义为:竞争与合作,组织与管理,待人处事,应急事件的运筹。
第一,在人力资本积累中,竞争与合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毕业生在入职应聘时,许多就业单位会采用无领导小组的方式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考验。这考验了高校大学生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在无领导小组中,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并进行综述评价,各抒己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表现为市场激励体制下的企业型精神,企业型精神需要有竞争力的合作型员工,推动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所以,在企业甚至改革后的企业型政府中,竞争与合作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尤为重要。
第二,组织与管理能力资本积累体现一位高校毕业生协调工作的能力。在政府、事业单位中,规范化的程序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统一,才能提高工作日常化效率;在企业中,效益原理强调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每位员工作为一个经济人,为实现企业的阶段目标,必须具备组织与管理能力。
第三,待人处事的能力资本是人际沟通交流中的必备。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将要踏进社会网络中,不仅要有兢兢业业的工作能力,还需要待人处事的能力。社会学中陈述,待人处事能力是踏进社会网络中的一项基本参照能力。
第四,高校毕业生对应急事件的运筹处理能力要逐步加强。在政府中处理应急危机中对此人才有共同需求,在企业中产生的产品质量缺乏,临时性事件也不在少数。
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更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大学生不应过分注重外形包装等先赋资本投资,而应注重自致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技能资本与能力资本投资。一方面,大学生应该重视能力资本投资。大学生应当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通过社会实践以及实习、兼职等活动,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该重视技能资本投资,增强人力资本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分割、国有部门等主要劳动力市场职位竞争十分激烈的条件下,大学生更应提高自身的各项技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
三、以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需求差异现状
第一,大学生的基本人力资本积累对其就业的影响。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基本人力资本积累构成主要包括专业知识、道德素养、责任心、实践、创新等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毕业大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构架上具有优势,这也是大部分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基础。大学生的专业成绩、获奖、素质拓展、参与实验等基本情况都会由相关部门予以证实后直接显示出来。从现有调查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就业单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评价也普遍较低。在竞争与合作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待人处事能力、应急事件的运筹能力等方面,大学生的能力状况和自我评价与社会需求之间都存在差距,尤其是组织与管理能力,据调查欠缺度达到38.0%。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加强自己的人力资本积累
第二,大学生的依据人力资本积累的自我定位对其就业的影响。大学生择业的自我定位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是要求工作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吻合:即所谓的“专业对口”。
2、是要求待遇好。到大城市、机关、外资企业等待遇好的单位,到基层就业吃苦的意识不够。
3、是工作薪酬要求过高。
4、是部分大学生有返乡情节,要求回家乡参加工作。
大部分的定位失误是在就业的追求和目标设定上存在偏差,妨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第一点失误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大学生在知识够架上存在缺陷。现代社会是知识迅速更新的社会,不断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在未知领域里积累知识量,是重要的能力。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图钉型的,顶部是广博的知识构架,钉部是<<上接8页专业知识,钉尖是核心知识。顶部要有支撑,钉尖要有力度,要钻得进去。据调查显示,64.5%的大学生希望今后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这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过分看中专业学习,知识拓展的广博度不够,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大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勇于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信心和能力不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第三,大学生应对不确定性和持续创新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创新能力是面对未来、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根据环境的变化综合判断,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是突破既有框架的限制,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行动意图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人力资本精英素质的体现,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是就业能力最强的人。
四、结论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推动一个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大学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并且是一种高成本高收益的人力资本投资。
但中国目前呈现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是一种“人力资本失灵”现象的映射,这种现象无疑会影响到人们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
我们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岗位在面临就业之时,大学生不可盲目的投简历、或者过于依赖于他人的建议和安排。首先应了解个人的资本积累和性格特点,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其次明确自身对专业的掌握程度,了解所学专业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最后在选择岗位前积极收集有意向的企业信息资料,知晓所选企业的文化。将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与专业适度的融合起来,并且学会如何表达自身的优势、更好的展示自我,从而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参考文献
[1]汪浩,高琳琳,葛忠强,胡曼琳,陈阳春.《9O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为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
[2]张莉.《大学生求职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研究——以西北地区三所大学为例》.20070401.
[3]程介明.《人力资本新定义》[J].上海教育半月刊,I2006,12A:16.
[4]成春.《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完善》.天府新论2009年第5期,P64.
篇8
关键词: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有效积累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03-02
进入21世纪,南北半球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仍在以发展中国家难以企及的速度向前进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利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本国的渗透并在该基础上进行创新,成了发展中国家创造后发优势的关键。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就必须有效加快自身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便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转化为我国的现实生产力。所以,人力资本才是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那么,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呢?这个问题牵涉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于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形成诱致作用的理论分析。
一、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内生增长理论中的卢卡斯模型说明,经济增长是通过不断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推动的,在最有效增长路径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保持着适当的比例。所以从长期来看,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少,人力资本贡献比率正在逐渐增大。其中,技术进步成为其关键性因素,而现代技术进步的主要形式是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是决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核心,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
自第三次世界新技术革命开始以来,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正在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第三次科技革命孕育和发生的时期,其实也是知识经济孕育和产生的阶段。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 从人力资本角度看,知识经济的形成实际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发展,知识的价值在全面提升,由此也就导致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提升。三种经济形态的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技术进步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减小。高技能型人力资本因为能很好适应市场对其提出的技术要求而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而低技能型人力资本则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高、低技能型人力资本收入差距的拉大,加强了低技能型劳动力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欲望,他们会通过学习与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积极进入劳动力市场。而高技能劳动力也会通过干中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加强巩固自己的人力资本存量,保持自己在劳动力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恰恰正是这两者对人力资本的不断投入,使得整个市场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升,从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加,人力资本价值不断提升。
二、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根本诱因
技术进步能够不断带来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是因为长期以来,人类的技术进步基本上是沿着人力资本偏向型的方向展开的。
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经济发展史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物质资本驱动转向了人力资本驱动。阿布拉莫维茨指出:“在19世纪,技术进步主要是沿着使用物质资本的方向展开,而在20世纪,物质资本作用逐渐减弱,技术进步重要沿着人力资本方向展开;人力资本在21世纪中,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显得越来越明显。”
考察英格兰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随着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1760—1830年),物质资本占GDP的比重显著上升,而成人识字率却基本稳定,说明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物质资本驱动的。由于没有人力资本需求,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几乎为零,而劳动力只能通过实践的“干中学”来获得相应生产技能,儿童劳动参与率非常高,童工价值也非常高,结果在1750—1830年间,成人识字率几乎没有上升。那时,生产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很低,且这种技能通过传统方法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只有一些监工和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以能够进行相应的记录、阅读和计算,工厂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不具有任何技能的文盲完成的。
然而,到了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由于技术进步开始偏向于人的技能,生产就必须由具备一定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来完成了。从1760—1831年,物质资本投资率从6%上升到了11.7%,而在1856年到1913年,物质资本投资率一直稳定在11%左右,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反,男性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虽然直到19世纪80年代都基本没有改变,但是到了1900年左右,这一数字却几乎增长了200%,10岁儿童的入学率也从1870年的40%增长到了1900年的100%。 这说明,技术进步是显著人力资本偏向型的。
三、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投资诱因的经济学分析
由于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偏向性,只有具备相当技能水平的劳动力才能够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生产活动,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而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就会减少。劳动力市场上新的均衡结果必然是: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份额和工资水平上升,而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份额和工资水平下降,进而出现了“人力资本升水”。在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较高的人力资本收益率形成了强烈的人力资本投资诱因,当劳动力市场上的诱因信号传递到了人力资本投资市场时,就会引致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形成。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在固定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情况下,个体在预期人力资本收益时是面向未来的,他必须对未来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做出估计,以估算出未来收入的折现值。而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技术进步是形成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相对工资差距的根本原因,所以技术进步(往往伴随着投资增加)就成了预示未来收入变化的信号,个体能够通过观察技术进步信号的出现,预测出未来可能产生的相对工资,进而做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即是否延长受教育年限。
丁伯根(1975)指出:人力资本水平不同的劳动力间的工资差距,是由技术(人力资本需求)与教育(人力资本供给)两种作用相反的因素决定的。当技术进步引致的人力资本需求大于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供给时,相对工资差距就会拉大;当技术进步引致的人力资本需求小于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人力资本供给时,相对工资差距就会缩小,即存在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供给之间的“竞赛”。
丁伯根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可以用下面的图形(图1)来分析技术进步形成人力资本投资诱因的过程。
其中:A1的坐标为(Nh/Nl)0 A2的坐标为(Nh/Nl)1
B1的坐标为(Wh/Wl)0 B2的坐标为(Wh/Wl)1
h表示高人力资本水平,l表示低人力资本水平。
假设有一个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中存在两组人力资本水平不同的劳动力,一组是高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和一组是低人力资本劳动力,而厂商对两组劳动力都有一定的需求。在这一劳动力市场中,均衡决定于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也就是s曲线与D1曲线的交点,均衡时人力资本的相对工资为(Wh/Wl)0 ,人力资本相对供应量为(Nh/Nl)0 。
当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到来的时候,厂商会多雇佣高技能劳动力,而少雇佣低技能劳动力,这会引起两组劳动力间相对工资差距拉大,使人力资本相对价格上升。在图中,技术进步使人力资本需求曲线外推至D2,这时均衡的相对人力资本价格为(Wh/Wl)1,人力资本量为(Nh/Nl)1。显然,相对工资(Wh/Wl)1>(Wh/Wl)0 ,这将诱使因需求减少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低技能劳动力对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在具备了相应的人力资本后,重新就业于高技能劳动力组。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供给增加了(Nh/Nl)1-(Nh/Nl)0。人力资本供给增加,是在技术进步诱因的驱使下,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实现的。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势头和动力,而科技进步则是促使人力资本有效积累的重要催化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切实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将本国人力资本水平与外部国际环境要求相链接,才能获得保持国家持续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国家财富,国家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劳动力商品与人力资本[J].北京大学学报,2001,(6).
[2] Jacob Mincer.人力资本研究/张凤林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张凤林.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篇9
[关键词]本体论;大学本体;资源分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25-03
大学本体是大学得以存在的根本, 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学本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对于“高深知识”“学术”“大学文化”的表述也较为抽象,对何为大学本体并未达成共识。本体论(Ontology)有“是论”、“存在论”等多种译称,是西方关于“存在”的学说,是哲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受功利浮躁的价值观影响,人们对大学价值的认识在发生着变化,大学在发展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从探究大学本体这一问题切入,探讨大学本体是什么进而转向研究大学本体构成要素是什么,通过对大学本体要素内涵的阐释,探索大学内部资源分类。本研究有助于决策大学内部资源配置的总体方向,也有助于解释大学内部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
一、大学本体的内涵及属性
“本体”在中文语境中的基本含义是事物的主体或自身,事物的来源或根源。人们在探求存在物的“本”和“根”,研究某一现象、观察某一事物时总要去问它的“本体”是什么?本体论实际上包含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事实,讨论“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承诺,即理论或学说许诺了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那么大学本体是什么?目前总的研究认为,大学是人与人之间围绕高深知识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场所。实质上大学本体也是一种理解,它是与人的目的和需要相联系的,本体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于人们对其所做的解释是否合理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只要人与人围绕着高深知识在机构中发生交互作用,大学就永远是大学,不会因为机构、理念、设备、地理位置或管理制度的更新而变成其他。从大学的发展历史看,大学存在依据和存在方式受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在不断变化,但大学始终是以人为根本、以人和高深知识发生关系为存在基础的;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机构,不论中世纪乃至更早,它都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大学培养的人应是社会有用之人、文化人或社会精英;在大学与国家的关系上,从有独立的教育机构以来,政教从来不分家,国家通过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目标等,对大学等教育机构进行管控,大学也承担着文化发展及国家赋予的责任。
本体论在对本体属性作描述时,涉及一个常规的问题即本体和现象,而本体和现象可以理解为事物不同的属性。本文认为大学本体属性分三个层次:一是实体属性。在大学中,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和学科是构成大学本体的五个基本要素,而任何一所大学都必然包含这五个要素,这些要素是基于大学组织之中可感知的“实在”的存在,具有实体属性。而实体属性是大学本体的第一属性,其他属性依附于其上;二是学术属性,学术属性是大学本质属性,也是大学特有的属性;三是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但不是大学特有的属性,属于大学的功能性范畴。大学虽然是以专业教育为主业,但专业教育实际上与文化素质教育是相互渗透、贯通和融合的,专业教育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学术和文化属性是依附于大学本体所展现出的一种本质属性,大学一旦产生,其文化属性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消失或转移。由于学术和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难以割裂,本文将大学的文化属性和学术属性通称为大学文化,或者说大学文化彰显着学术和文化的特性。
二、大学本体构成要素及内涵
本体论承诺是一种通过“物与词”的对应关系,来寻找事物根源和本质联系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法能够让持不同分类方法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得到共性的结论,但对事物的认知可能由于分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6]我们对大学本体作以下假设:
(一)高深知识存在关系的人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其始终是围绕学生和教师而建立的,学生和教师是大学中最重要、最具活力和不可分割的一对要素,也是大学得以存在的根本。在大学中,教师既是文化和知识的传递者、生产者,也是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的生命载体,是大学之灵魂。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进入大学通常是其求知欲望和发展的内在和外在的需要,学生与教师围绕着高深知识发生关联。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和初步的研究,涉及的内容也是高深知识。一个好的大学能否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关键在教师,而教师存在的价值在于学生。
篇10
谷物是草本植物的种子,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磨成面粉。草本植物的类别——大麦、玉米、燕麦、稻子、小麦——决定了谷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将买来的干燥谷物储存在密封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处,保质期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有些谷物,例如玉米粉和燕麦片,更容易受到昆虫幼虫的侵害,因此要尽快食用。
· 大麦如果要直接食用,则需在烹饪之前将其彻底冲洗干净。去除的外壳可以制成珍珠麦,这种珍珠麦通常用来烧汤,或做砂锅菜。
· 荞麦由一种大黄科属植物的种子碾磨而成。它是日式食物原料,用来制成面粉或者做荞麦面。因为不含麸质,所以对于那些对小麦过敏的人来说,它是不错的选择。
· 玉米可以碾磨成粗玉米粉(玉米粥)和精玉米粉、玉米片或者玉米渣。
· 蒸粗麦粉是由粗粒小麦粉做成的微小谷粒,或者说是硬质小麦的坚硬部分。蒸粗麦粉是中东的烹饪方式,其中要加入蔬菜和调味品。
· 燕麦一般会在除掉外壳后做成燕麦片。去掉外壳的燕麦经过蒸碾,即可制成扁平的燕麦片。
· 黑麦通常会在碾磨好后,添加到白色的全麦面粉中,以制作黑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