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利得税范文
时间:2023-04-10 12:0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本利得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资本资本利得资本利得税
一、资本利得和资本利得税
资本利得税是指对纳税人出售或转让资本性资产而实现的收益额课征的税,常见的资本利得如买卖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所获得的收益。但在日本主要是指对股票、债券等金融商品收益所征收的税。从税种性质看,因其课税对象为收益额,它是所得额的一种形式,所以国际上仍然将资本利得税归入所得税类。因此,该税种的目的除了筹集财政收入以外,还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多得者多纳税。资本利得税可以针对所有企业与个人设计,如美国,英国等,也可以并入个人所得税系中,如澳大利亚。
中国个人所得税中的财产转让税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公司所得税中也规定了对财产转让所得征税的条例。因此,财产转让税实际上相当于资本利得税。在中国,资本利得税并不是一个新税种。
在新一轮的以简化税制,降低税率,扩宽税基为核心的税制改革中,各国纷纷降低了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与累进档次,其中资本利得税的改革也集中体现了这一趋势。在2006年,最大资本利得税为5%,15%,25%或28%。
二、关于是否降低资本利得税的争议
然而目前,国际上对是否降低资本利得税存在广泛争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Dri/McGraw和AllenSinai认为资本利得税是不公平的,意味着勤俭储蓄的人比挥霍无度的人承担更高的费用。这些经济学家认为:降低资本利得税能够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更加有益于中产阶级,通常能够鼓励企业家的积极性,带来技术突破,鼓励储蓄和投资等。然而,其他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资本利得税一般能起到“多获利者多交税”的效果,对资本市场的贫富两极分化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能自发调节市场起落,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行也有一定的效果。这种观点认为降低资本利得税将降低税收收益,并导致资产大量出售,造成股票市场价格的下降。同时会造成财政预算赤字以及联邦储蓄与投资的减少。经济的问题是缺少消费,并非缺少投资。因而降低资本利得税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增长。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利得税的改革绝对是税制大范围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资本利得的征税还未进行多大的改革与变化。
三、关于中外资本利得税制的分析
1.目前,国际上比较多的采用分税位。对不同收入的群体,不同投资期限的资产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美国从2003年起,长期投资的资本利得税为15%(对于归入最低和次低所得税缴纳人群的两类人,资本利得税为5%。短期投资的资本利得税率较高,最高为28%。
在中国个人财产转让统一按20%的比例征收,公司财产转让所得按一般公司所得税税率计算。可见我国对资产转让所得实行一刀切的税率,不同的收入者负担相同的税率,同时对不同投资期限的资产使用统一税率,不利于资本利得税的收入调节作用,以及对国内投资的调控。因此,从纵向公平角度和调控长短期投资上看,中国对资本利得征税存在缺陷。
2.在中国,对于企业,所有的资本利得总额都被并入到企业应交所得税计算总额中计算企业所得税。对于个人,资本利得税将被作为个人所得税的最后一项来确定税率。在个人资本利得方面,对于资本利得税的主要来源股票转让收益,鉴于目前证券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我国对个人股票转让收益暂不征税。
3.各国对资本利得税设计了各种的优惠措施,来加强本国资本利税的竞争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惠条件。这些优惠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种豁免,减免与抵扣。
(1)各国都有各种资本利得抵扣措施,在美国如果投资损失超过了投资收益,净损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税的减免中。每年每个个人可以申报3000美元的净投资损失,用来减免一般所得税。剩余的投资损失还可以归入下一年继续用来计算下一年的资本利得净值。企业还被允许将本年度的投资净损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资收益,从而获得一定的退税。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资本损失不能抵扣其他的一般所得税,增加了实际税负。
(2)年减免额的规定;每年个人在出售资产时所获得中有部分数额是可以免税的。这一数额每年都有些变化,并不断扩大。英国2003年个人的年免征额是£7900,而企业则不能获得此减免。而在中国仅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住房并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中国的资本利得减免只针对群体狭小,不具有一般的代表意义。
(3)各国政府均设计了各种减免措施,并允许企业与个人根据自身需要来组合各项减免政策,降低实际税负。如为防止因通货膨胀的指数减免措施;企业换购新的经营用资产时,可将出售的资产利得从新购置的资产原价中扣除,从而延缓当期缴税的滚动减免措施。
中国资本利得在设计上缺乏有效的优惠措施,如在固定资产转让上,资本利得税就不能发挥促进技术设备更新的作用,并使得目前中国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实际负税升高。
四、结语
在全球资本利得税改革的浪潮下,为了增强我国的税收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个人收入的调节,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中国的资本利得税都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国际的资本利得税的设计也给我们一些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TheImpactofCapitalGainsTaxReductionsontheU.S.EconomyMarch,1997.
篇2
是否对“大小非 ”征收暴利税,市场各方给出了不同的说法。那么,专家们又持怎样的观点呢?本期我们邀请了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满平、申银万国证券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英大证券综合研究部副总经理刘国宏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对“大小非”的巨额收益征税,不应该叫“暴利税”,而应该叫“资本利得税”。也就是说,应对“大小非”的变现股票收入计征“资本利得税”。这样做,完全符合我国税收征管的指导思想、新税种设立的机理和具有税收征管操作上的必要性。
同时,为了税收公平,在对“大小非”变现征收资本利得税时,也应该适时征收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税。国际通行做法,是对新兴证券市场只征印花税,不征资本利得税,成熟的市场才征资本利得税。目前,我国尚未开征个人证券交易所得税。事实上,中国证券市场征收的印花税率偏高,可以理解成印花税中含有资本利得税。从发展趋势看,以后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直至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而对个人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实现的资本利得征税,在操作上可以会计年度为单位,核定个人股票投资者年度盈亏,亏了的不征个人股票转让资本利得税,对盈利部分计征个人股票转让资本利得税。
如果对“大小非”征收资本利得税,在操作上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把有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登记结算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的交易结算数据,与税务部门计算机联网操作就可以了。对于之前“大小非”已经减持的股份,可以当做历史欠交的税收对待,相应的财务会计处理为“应交税款”和做追溯调整,并进行专项信息披露。如果不通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办法来规范“大小非”,是没有其他更好办法的,即使是目前采用的做法,由“大小非”特别是大非做延长变现的承诺,也只是延缓了矛盾,而非解决矛盾。
“大小非”变现的资本利得税率以20%为宜,这符合目前税法中的红利税标准,无须进行另外的讨论和测算。如果征收了资本利得税,应该说对“大小非”及股市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毕竟这一比例不低,“大小非”的减持行为必须充分考虑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另外,建议征收的“大小非”资本利得税和进一步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后的个人股票转让资本利得税,一律作为股市平准基金的重要来源,取之于股市,用之于股市。
篇3
一、资本利得税对比现行税制的优越性分析
当我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的、双向征收的3.5‰佣金成本;二是固定的、双向征收的2‰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于是,在此种体系下,一笔交易的完成所需费用为5.5‰;与国际上佣金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变革趋势相比较,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明显偏高。分析现行税制的特点,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过高的交易成本损害了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而如我们所知,证券市场是虚拟资本市场,维护投资者的信心和利益对于这个市场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其次,高交易成本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培育;固定的高佣金制度实际上是对目前尚相当落后的证券行业的保护,不利于我国证券业的行业重组和业务创新,难以实现优胜劣汰。第三,高交易成本阻滞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和难度;这不仅削弱了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影响了现有企业的低成本重组,而且加速了我国资本的外逃。第四,现行税制对交易活动本身征税,而不论该笔交易的盈亏,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常常会起到拉大目前市场上已经十分悬殊的贫富差距的作用,有悖于税收理论中的量能原则和公平原则。
与现行税制相比较,资本利得税的优越性是比较明显的。
所谓资本利得税,简单而言就是对投资者证券买卖所获取的价差收益(资本利得)征税。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中,一般不征收或征收极低的印花税,代之以对资本利得征税。在这样的税收体系下,一般能起到“多获利者多交税”的效果,对资本市场的贫富两极分化能起到一定的自发抑制作用。不仅如此,当市场活跃时,由于获利者的绝对数量和获利程度都大大提高,税收收入将随之有一个较大的增幅,从而对正日渐升温的市场起到持续自发“抽血”的作用,有利于市场理性的维持和千衡发展的实现;当市场低迷时,获利者给予数量(通常会)下降,但由于做空机制的存在,市场上仍不乏投机获利者,此时对资本利得进行征税,在客观上起到了抑制空方投机获利空间、减轻(甚至免除)多方税收负担的作用,有利于市场走出低迷、重新振作。简言之,资本利得税体系及其内在的自发调节市场起落的机制有利于市场的稳健发展;当然,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也是经常起伏动荡着的,那是因为决定市场升降趋势的因素为数甚多,而税收对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也有其客观上的局限性。另外,资本利得税制度下“多获利者多交税”的具体实施效果比之印花税也更好地体现了税收征管的量能原则和公平原则。
在我国,以资本利得税代替印花税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税种,还具有特别的意义。
如我们所知,我国股票一、二级市场在实际上是相互割裂的,二者存在相当大的价格差;并且一级市场资本利得收益具有明显的短期性和单纯性特点,因此单对一级市场的资本利得征税,不但在现实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对解决目前市场中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按20%的比例税率计算,只要新股上市后涨幅在50%以上,则征收资本利得税所得就会超过按10%筹资额减持国有股的所得。因此,其现实意义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对一级市场征收资本利得税所获取的新增收益补充社保基金,就可顺势降低国有股减持售价,从而为有关利益方在定价问题上达成共识创造关键性的条件。其合理性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一、二级市场的割裂主要体现在二级市场价格水平远高于一级市场,由此造成绝大多数新股上市都有相当可观的涨幅,一些析股的涨幅甚至超过100%,一级市场普遍存在的这种超额收益与其所对应的风险是极不相称的,也是非市场化取向的。从公平税赋的角度看,应该对一级市场存在的这种低风险高收益征收资本利得税,这有助于维护投资者财富增量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其二,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股暂不流通导致了两个市场的割裂,那么对于由此在一级市场产生的超额收益,理应通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形式来“弥补”国有股暂不流通的“损失”。在一级市场引入资本利得税不仅是解开国有股流通难题的钥匙,而且它将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它实际上降低了一级市场的收益水平,对于申购成本很低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征税以后仍然能够保证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但对于申购成本较高的融资申购来说,征税将可能使其面临亏损;因此,征税将遏制融资申购行为,提高申购中签率,从而保护一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其次,根据所得税制的超额累进原则,对于涨幅过大(往往是小盘股)的还可以在20%的基础上实行加成征收,由此可以打击“恶炒”小盘股的行为,加强价值型投资的市场主导地位。再次,它可以促进新股发行市场化的改革,为一、二级市场的接轨创造条件,最后,先行在一级市场试点资本利得税可以为我国全面推行资本利得税政策积累经验;毕竟,如赫如玉先生指出的,一般来说新兴证券市场征收印花税,成熟的市场则以所得税为资本市场主体税种;免征印花税、改征资本利得税随着各国证券市场的日渐成熟日益发展,将成为全球证券交易税制演变的长期趋势;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以资本利得税代替证券交易印花税,也是大势所趋。
二、我国二级市场推行资本利得税的可行性分析
尽管单就理论分析,以资本利得税替代印花税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二级市场)的主体税种具有必然性,但就目前客观情况看,笔者认为立即推行这一税收体系的替代时机尚未成熟。过去数年中,证券市场对开征资本利得税时有议论,但最后都未能实施,2001年11月间,为扭转股市连续数月的低迷态势,财政部还调低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而资本利得税的推行则仍被排除在政府的决策选择之外,足见政府对开征此税的谨慎。就客观情况看,目前在二级市场推行这一税种存在如下困难;
1.技术方面的困难,也即“利润确定”的困难性。是按当笔交易课征或是按当月累计交易所得课征?如果出现当期亏损是否可以抵扣?又如何进行抵扣?如此等等,都需要有具体的规定。同时,开征此税需要有先进的税务电子化系统和科学的稽查技术,才能对利润进行及时准确的确定,而目前我国显然还不完全具备这样的科学技术条件。
2.就监管方面要求看,显然对利得征税有其合理性,但因为利得税远较交易印花税复杂,核算利得困难而且操作可行性差,因此推行开来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征收交易所得税的国家,均对交易的损失补偿作了相应的规定,使得交易所得税是在净所得的基础上进行征收,而这一环节的完善不但需要技术上的配套,同时还需要监管体系的更加完善,以防止投资者通过资产的转移以规避交易所得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监管机构要想做到这一步,短期内是有一定难度的。
3.开征资本利得税必须充分估计到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力。我国曾于1994年底盛传将开征证券交易税和股票转让所得税,引起轩然大波,股指巨幅震荡。而同期台湾证券市场也因拟开征资本利得税而造成股指大幅滑落,以至于台湾证券管理当局不得不宣布无限期搁置对资本利得税的课征。因此在国内设立资本利得税应持相当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目前印花税率本已较高的情况下,设立该税种可能会使投资者产生增税的印象,从而引发市场大幅振荡。
篇4
(一)缺乏独立的资本利得税制度
资本利得源于资本性资产增值,具有不劳而得性,与一般的劳动所得存在很大不同。能够获取资本利得的都是具备不俗经济实力的纳税人。另外,资本利得的回报收益往往远远高于普通劳动所得,所以对其课税完全符合税法的量能课税原则(abilitytopay)。虽然很少有国家会制定单独的资本利得税法典,但许多国家都会将资本利得税作为其所得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构建完善的所得税体系,独立的资本利得税制度必不可少。
(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散乱
为保证税收的公平正义,税法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法律形式正义的要求,其制定机关、制定程序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例如,美国宪法第十六修正案明确规定税收主体为国会,联邦政府无权征税。反观我国,原本应当属于资本利得税范围的税收规定散布于法律、行政法规甚至部门规章之中,房地产市场中与资本利得税存在联系的税种就有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这一方面令纳税人在面对浩如烟海的税法规定、税法解释时不知从何入手,大大增加了税收的遵从成本,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安定性与权威性,违反了税法的法定性原则。
(三)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足
面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房价持续上涨、投机性炒房现象严重、一线城市供给趋于饱和等问题,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本应起到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但可惜的是,无论是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还是房产税,都未对疯狂的房市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泡沫随时可能破裂的地步,及时引入资本利得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二、国际立法经验
(一)美国资本利得税制度
根据美国《国内税收法典》(InternalRevenueCode,下称IRC)以及美国联邦税务联合委员会最新的《与资本利得税有关的现行法律与背景信息报告》,美国资本利得税制度的主要规定如下:1.纳税主体。在美国,个人与公司取得的资本利得须计入普通所得进行纳税。2.征税对象。只要是为投资、使用、拥有、娱乐等目的而持有的非经营性资产都属于资本性资产,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股票、债权、房屋、土地等皆属于资本性资产。转让资本性资产而取得的收益为资本利得。持有期在1年以下的为短期资本利得,持有期在1年以上的为长期资本利得。3.税率。对于公司等企业纳税人,不区分持有期限长短,一律适用普通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对于个人纳税人,根据持有期长短适用不同税率。具体而言,在不考虑税收优惠的情况下,自2013年起,短期资本利得按15%、28%、31%、36%、39.6%的阶梯累进税率纳税;长期资本利得适用10%与20%两档低税率。
(二)英国资本利得税制度
根据英国税务与海关总署(HMRevenue&Customs)的最新资料,英国资本利得税的主要规定如下:
1.纳税主体。个人、公司以及基金和其他社会组织是法定的纳税主体。个人就其资本利得缴纳资本利得税,公司就其资本利得缴纳公司所得税。
2.征税对象。凡是个人或公司拥有的资本性资产都被视为资本利得税的征税对象,具体的征税对象包括:固定资产、股票、债券、土地及房屋等。
3.税率。2013年至2014年,英国个人的资本利得税税率情况如下:(1)在每一纳税年度,少于10,900磅的资本利得无需缴纳资本利得税;(2)超过10,900磅的部分,按18%和28%的税率计征资本利得税。而对于公司而言,其资本利得直接适用公司所得税税率。
三、我国的法律构建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形式不容乐观。虽然自2011年1月27日起,房产税征收试点改革率先在上海、重庆拉开序幕,但是,房产税只能针对房屋持有环节征税,其并不能对房屋流通环节征税,只有对房屋流通环节开征资本利得税,才能进一步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资本利得税制度进行构建。
(一)纳税主体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资本利得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房地产企业出售建成房地产获取利得;二,个人转让二手房产获取利得。所以,资本利得税应针对不同纳税主体设计不同规定:
1.针对房地产企业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其头等大事,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价值直接决定了建成房产的价值。因此,要想从房地产企业环节入手遏制房价的持续上涨,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严厉打击房地产企业的“捂地”行为。具体措施就是在商品房建成销售时,按持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期限的不同,对房地产企业按不同税率征收资本利得税,对短期持有适用低税率,并给予其他抵扣减免等税收优惠措施;而对于中长期持有,则按照持有时间越长,税率越高的规律适用税率,并且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2.针对个人(1)将目前征收的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契税、城建税等合并,统一按阶梯累进式税率课征资本利得税,并按持有期长短与购房需求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与税收优惠措施;(2)出售持有期较短的房产,应当认定属于投机性炒房,应按持有年限的不同,按远高于现行20%税率的较高税率课征资本利得税,并且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抵扣、减免、结转;(3)出售持有期较长的房产,如果该房产为售房者唯一家庭生活用房,免征资本利得税;如果房产并不是售房者唯一家庭生活用房,按略低于投机性炒房情况的税率课征资本利得税,但允许卖方将装修费、物业水电费等支出进行减免、抵扣、结转。
(二)征税对象
为配合国家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市场的资本利得税制度应对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做出区别对待。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土地供给趋于枯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给趋于饱和、城市资源趋于枯竭,为遏制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进一步上涨,并合理疏导人口向二三线城市分流,应对此类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适用高税率、无优惠的资本利得税,从侧面引导部分购房需求转向二三线城市。而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资本利得税税率以及优惠措施可适当地向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倾斜。
(三)持有期限与税率
持有期界限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是否能够准确区分不同需求、有效调控房市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建议:
1.持有期限不应一刀切。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城市之间房地产市场差异巨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市持续坚挺,而鄂尔多斯、南宁等地的楼市泡沫却濒临破灭,具体持有期限的确定应以当地房地产市场状况为依据。
2.累进税率的设计要按持有期不同作出区分。对于持有期限短、带有明显投机性质的资本利得,应设计多档税阶,适用高税率;对于持有期限长,属于满足改善性需求的资本利得,应设计较少税阶,并且税率要远低于短期资本利得的税率。
篇5
[关键词] 股票市场 税收制度 印花税 资本利得税
一、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1.证券交易印花税
(1)税率频繁调整不符合法制思想,缺乏政策的严肃性
从1991年至今,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印花税税率先后有过九次调整,凡是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变动,都是行情产生重要顶部或底部的位置,或者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但是几乎每次调整都是突然公布,让市场和社会公众措手不及,而且调整过程并不公开透明,强化了资本市场的行政色彩,不利于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使国家的税收政策反复无常,缺乏政策实施的严肃性,而且影响了我国税收制度的公信度。
(2)一级市场征税范围狭窄,二级市场的税收调节功能弱
目前我国仅对二级市场课征证券交易印花税,在证券发行环节并没有实行证券发行税的规定,这样就使停留在一级市场的巨量认购资金不仅享受这无风险的收益,又免去承担纳税义务的责任,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损失。再从二级市场来看,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设计单一,不计交易金额大小和持有证券时间的长短,一律按同一税率对双方课税,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频率,但对于须重点调控的资金大户对市场的投机操纵行为无能为力。
(3)印花税的 “双重”功能
目前,我国并未开征个人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的资本利得税,现行的印花税自然就担当起代征这种所得税的功能。然而,印花税是一种行为税,资本利得税是一种所得税,将这两种毫不相干的税种“合并”,显然是一种功能的错位。而且,资本利得税是对投资收益征税,没有投资收益就不用交税,而用高额印花税将资本利得税包含进去,投资者无论是盈是亏,收益多少都要支付这部分成本,有失公平。
2.股息红利收入所得税存在重复课税
按现行税收制度,企业股息和红利需列入企业所得应税收入总额中,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实际上,企业的股息和红利均是在企业所得税后分配给股东,对股东所分得的股息与红利再征收所得税属于重复征税。
3.目前我国许多的股票课税领域都是空白,没有制定相应的税收法规,主要表现在:没有课征个人资本利得税;对股票的继承和赠与行为没有明确的税收规定等。
二、改革的探索
1.依法建立证券税收制度,禁止随意调整税率,全面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多次调整印花税率的行为缺乏法律基础,完全是行政命令。但是税法作为法律,要调整必须经过法律程序,不能用行政命令代替法律。否则,政府的权力就太大了,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不相符合。而且也不利于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又破坏了法律的尊严。
2.只在股票发行环节征收印花税,这样既可以调节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避免重复征税,又可以防止国家税收的流失。
3.为了规范对证券交易课征的税种名称,遵循国际惯例,应当对二级市场交易行为不再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以证券交易税取而代之。
(1)证券交易税是以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为课征对象,并以其实际成交额为计征依据的税种。
(2)以证券交易的卖方为纳税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鼓励投资,抑制投机。抑制卖方,支持买方对于中长期投资者来说,实质是一种“延期纳税”的优惠,投资者会尽量增加股票的持有时间,这样就有助于抑制市场过度短期投机行为。
(3)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尚属初步发展时期,需要鼓励和支持,因此税率总体应当从轻。根据证券持有期限实行差别比例税率,持有期越长,税率越低,鼓励长期行为。
4.我国目前对股利所得课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公司法人和股东的重复课税问题,这在其他国家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我国可考虑从下列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这两种方法操作都比较简单,可行性较强。一种是股息扣除制。这种方法是允许公司将分配利润从应税所得中全部或部分扣除。另一种是税基排除制。就是将股东(包括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获得的股利收入从所得税应税所得中扣除。
5.目前开征资本利得税存在诸多困难,但开征此税是资本市场发展必然的趋势,应当如何设计?
(1)纳税人为中国境内通过证券交易取得收入的单位个人。为了方便征收,可以规定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2)征税对象包括股票,债券以及其他有价证券的买卖所得。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证券转让的增值额,只有当资产被出售或转让,账面增值已成为现实的增值时,才能对资本利得部分征收利得税,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税所得额=出售转让证券的收入总额-取得证券的支出-证券交易税额。
(3)对资本利得采用低税率,并且区分不同资本项目设置不同的税率。在证券市场上对投资性收益采用较低税率,对投机性收益采用较高税率。
目前,开征此税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开征资本利得税是必然的趋势。
总而言之,我们应以合理投资为导向,倡导长期投资,抑制短期投机,保护中小投资者,建立起以证券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和资本利得税为主的相对完整,全方位课税的股票市场税制,在保证税收收入的同时,转变政府的职能,体现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音频主著:《资本市场税制优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篇6
整个2008年度,市场舆论没有停止过对“大小非”的指责,只有在9月19日这一天是例外。
由于财政部决定下调印花税、汇金公司计划增持工行、中行、建行股票、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次日,上交所和深交所所有交易的股票涨停,其中,大部分股票从一开市就被封在涨停板上,此后,在涨停板上排队的买家一直等待到收市都没有买到股票。
这一天,中国二级市场的股票断货了。在专家、学者和股民一致声称拥有数以千亿的“大小非”急于抛售的中国特色股票市场,突然一夜之间出现“股票断货”的奇观涨停板上排队买股票的投资者恨不得“大小非”赶紧抛出来,可是,在2067点的指数位置上,解禁的“大小非”突然不够卖了。
困扰“后股改时代”资本市场的所谓“大小非”难题一夜之间消失了。我们可以把这一市场奇观,称之为“9・19股票断货案”。这其实告诉公众一个事实2008年中国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不是股权分置改革惹的祸、不是“大小非”造成的。市场已经证明所谓“大小非”数量巨大、成本极低造成股市暴跌是一个不成立的伪命题。无论“大小非”数量多大,解禁的非流通股并不是股权分置时期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财富。
如果考虑了“大小非”的机会成本和长期锁定投资风险,那么,“大小非”真实成本远远高于账面成本。这是“大小非”惜售的主要原因,也是大量解禁的“大小非”存在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仍然出现“股票断货”的主要原因。
面对泡沫的双重标准
法制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限制已解禁的“大小非”的流通,践踏了资本市场的法制原则。
股权分置改革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取得了非流通股的流通权。非流通股拥有流通权和流动性,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建立市场化的股权定价制度、防止股权贱卖,同时,可以极大地提升该类资产的信用等级,并通过提高信用等级来提高该类资产的质押能力和融资能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就是财富,信用甚至是比实体财富形式更重要的财富形式,因此,信用财富受到同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
发达国家已经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将这类信用财富创造到极致,甚至制造了巨大的信用泡沫,并将这类信用泡沫推销给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中国央行所管理的外汇储备已经变成了数以千亿美元的信用泡沫,仅持有濒临破产的美国“两房”债券就高达3600多亿美元,而与中国比邻的印度仅仅持有“两房”债券区区2000万美元。
这表明,政府有关部门不仅不厌恶信用财富,甚至已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动用了巨额的外汇资金去拥抱巨大的信用泡沫。遗憾的是,这张面对海外信用泡沫呈现出来的虔诚笑脸,一目,转身面对国内的信用财富,却立即变得狰狞起来。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非流通股的解禁创造了巨大的信用财富,这是值得珍惜的国民财富,它同时标志着从今以后,海外资本按照净资产购买中国公司股权的惯例将成为历史。
但是,非流通股解禁所创造的信用财富需要相应的货币供应量与之对应,正如GDP的增长需要相应的货币增长量与之对应一样。但中国央行的政策却是拥抱海外信用泡沫,与美联储配合,辅助美元泛滥。
而证监会、交易所和国资委则纷纷动用行政权力制定各种限制“大小非”流通的软规定和硬规定,同时大量审批新的QFII参与处理“垃圾”,企图把这笔巨大的信用财富进行压缩、贬值甚至消灭。
非流通股的流通权是经过分类股东大会表决、以不同股东之间订立的契约为法定依据,而形成的财产权。“大小非”的流通权属于物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物权法》的保护。
行政管理者所制定和颁布的有关限制“大小非”流通的规定,把《物权法》和分类股东大会约定的契约视为废纸,把巨大的信用财富视为包袱,由此暴露出政府部门的经济管理者缺乏经济意识、缺乏信用财富意识、缺乏法制意识、缺乏依法行政意识。
也许,“大小非”股东的集体诉讼是唤醒行政管理者法律意识、阻止执法者违法的捷径,但是,执法者限制已解禁“大小非”流通的违法事实,已经动摇了资本市场的法制基础。
资本市场伪命题所主导的舆论环境,正动摇着其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法制、公平、自主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的基石,从而也是资本市场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但是,如果拿原则去做交易,牺牲资本市场的法制原则、公平原则、自主原则去追求某些短期目标,将对资本市场乃至国民经济造成长期伤害。
解除限制与资本利得征税
在股票市场暴跌、投资者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既要坚守原则,又要积极救市,二者不可偏废,尤其不可以牺牲原则来救急。从股市K线图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到,牺牲原则的救市方法只能昙花一现,无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和发展。为此,有关部门需要解除有关限制“大小非”流通的一切限制,以此体现并坚守资本市场的法制原则。
解除限制的同时,财政部应该抓住指数处于低点的合适时期,尽快对包括“大小非”在内的所有流通股开征资本利得税,从而,建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公平税赋体系,压缩跨境金融资本的套利空间,减轻热线入境的压力。
在资本市场低迷期间,开征资本利得税有利于减轻广大投资者的税负,避免市场大起大落,开征资本利得税能够真正落实投资实名制,有利于增强市场投资主体的透明度,有利于市场监管,从而形成公开、透明和公平的投资环境。
对所有上市公司股东(包括“大小非”和其他流通股股东)开征资本利得税是减轻实体经济税负的重要条件。
实体经济需要直接承担增值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并间接承担着员工个人所得税,税收支出往往占企业收入的30%以上,有些企业的综合税负甚至超过企业总收入的50%,相反,如果投资者以个人名义进行股权投资然后通过二级市场出售,或者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挣取差价,只需在出售股票时缴纳1/‰的印花税。
实体经济税收太重和虚拟经济税收太轻造成了社会税赋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在发达国家普遍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中国免征资本利得税加剧了热钱涌入套利的压力,也加剧了中国国民财富的流失。
在现阶段开征资本利得税,对于“大小非”股东而言,可以将利润或者超额利润的一定比例比如20%归于国家财政,对于大部分普通流通股股东而言,股价回升仅仅意味着减少亏损,并不存在缴纳资本利得税问题。
在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同时,应该解决企业和个人因投资活动所产生的重复纳税问题,并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的税收负担。开征资本利得税、降低实体经济税赋、避免重复纳税是体现市场经脐公平原则、提高投资者透明度、增加市场规范和抵御海外套利热钱的基础性工作。
证监会“还权”
证监会应该尽快把企业的资本自归还给企业,取消一切约束企业资本自的行政管制,根除中国资本市场低效、低能的制度根源和官僚腐败的制度土壤。
“资本自”是指企业根据资本市场上资金供给状况、股票价格走势、利率走势、投资者需求偏好状况,以及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内部资本结构最优化的需要,自主选择并决定发行或回购股票和债券的数量、价格、利率、时间及其资本用途的权利。
尽管中国经历了20多年企业改革的历史,落实企业自已经成为一个陈旧的话题,但是,迄今为止,国内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仍然没有取得资本自,资本自依然牢牢掌控在证监会和国资委等行政部门各级官僚的手中。
没有资本自的企业就不是真正的企业,没有资本自的上市公司就不是真正的上市公司。在企业和上市公司缺乏资本自的情况下,准确地说,在企业还不是真正的企业、上市公司还不是真正的上市公司的情况下,我们跨越式地搭建了一个缺乏稳定根基的资本市场。
在指数疯狂涨到6000点的时候,企业无权进行“闪电配售”募集资金、囤积购买力,相应地,当指数暴跌到2000点以下的时候,企业无权“闪电回购”股票。
尽管最近证监会颁布条例,把企业回购股票的权利归还给企业,但是,这些企业没有在指数高位募集到资金,再加上银根收缩,企业拿什么资金回购股票、稳定市场?
古人云我无为则民自化。如果证监会能够采取“还权于民、还权于企”的“无为”态度,把企业的上市权、融资权、回购权、增发权、重组并购整合权都归还给上市公司及其股东,那么,去年中国股市不可能涨得那么疯狂,今年中国股市也不可能跌得这么深。
中国证监会公开宣称,可以根据资本市场的涨跌情况加快或放慢企业上市和融资的节奏,并把调控企业上市和融资的节奏作为调控指数的手段之一。这表明证监会掌控着企业的资本自,拥有主导企业上市和融资的权力,换句话说,证监会收缴了中国企业的资本自。
证监会收缴了企业资本自、并替代企业行使本该属于企业的资本自,其法理依据是什么?是谁给予证监会的授权还是证监会下属部门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候的自我授权?这是值得质疑的问题。
如果证监会剥夺企业资本自的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自主原则,那么,证监会应该取消一切旨在剥夺企业资本自的行政管制,废除相关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归还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资本自,以此体现并坚守资本市场的自主原则。
法制原则、公平原则和自主原则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石。落实法制原则、公平原则、自主原则是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三大核心内容。
中国资本市场必须改变目前企业不能上市和融资、投资者不能盈利、“大小非”不能顺畅流通、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和配置、国家不能征税(资本利得税)的“同输共赔”的被动局面。
为此,政府需要废除一切违背法制原则、公平原则和自主原则的行政管制,最终形成企业可以自主上市和融资、“大小非”可以自主流通、中小投资者可以盈利、国家可以征税(资本利得税)的共赢局面。
篇7
(一)美国证券税收
美国证券税收的税种主要有:(1)流转税。印花税、证券交易税;(2)收益税:证券投资收益并入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3)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与普通所得合并征税;(4)遗产和赠与税:总遗产和赠与税制。
1.流转税,包括印花税、证券交易税。近年来,美国政府因为证券税收中的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其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小,同时注重资本的流动性,所以,现已取消此税。
2.收益税。对个人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所得并入普通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公司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并入公司所得,征收公司所得税。对个人投资所得和公司投资所得分开征税,则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为此,美国采取扣除已税所得额的办法,从而避免证券收益的重复征税。具体办法是,股东一年取得的第一个200美元股息可以免征所得税。
3.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并入普通利得征税。对长期资本利得和短期资本利得,采取差别税率,最高达28%.资本损失区分个人和公司,采取两种办法。对个人资本损失可允许扣除,并规定短期资本损失先扣除,长期资本损失后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额不得超过3000美元,当年没有扣完的,可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扣除。但是,公司的资本损失不采用扣除的办法,而是用资本利得冲抵,当年未冲减完的,可前转3年,后转5年冲减,如还不能冲减完了,则不得再冲减。
4.遗产和赠与税。实行总遗产和赠与税制,其办法是将证券方面的遗产并入死亡人的总遗产额征税,采用有免征额的累进税率。免征额为60万美元,税率为18%—55%的超额累进税率。具体为:1万美元至250万美元之间的证券财产转移,征收18%的税;250万美元以上的,征收50%的税。对证券遗产和赠与税实行统一的抵免额,其额度为19.28万美元。
(二)日本证券税收
日本证券税收的主要税种有:(1)流转税:包括印花税、证券登记许可税、证券交易税、证券交易所税;(2)收益税:对个人单独设立资本收益税,但可允许个人选择申报,法人资本收益并入普通所得征税,不单独征税;(3)资本利得税:对个人单独设资本利得税,而法人并入普通所得征税,不单设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对法人和个人居民征收;(4)遗产和赠与税:实行分遗产和赠与税制。
1.流转税。(1)证券登记许可税,在发行公司办理许可登记时缴纳此税,并将完税证明贴在登记申请书之上,其税率为应税证券金额的0.1%—0.5%.(2)印花税,在证券发行时,除征收证券登记许可税外,还要征收印花税。按发行证券的票面金额,实行全额累进的定额税率。税率具体为:股票金额500万日元以下的,印花税税额为100日元;股票金额500万日元以上至1000万元的,税额为500日元;股票金额1000万日元以上至5000万元的,税额为1000日元;股票金额5000万日元以上的,税额为5000日元。(3)证券交易税和证券交易所税,证券交易税以有价证券转让方为纳税人,征税范围具体为公债、地方债券、股票、受益证券等,计税依据是成交金额,税率为比例税率,最低为0.01%,最高为0.3%.除证券交易税外,还征收证券交易所税,纳税人是证券交易所,计税依据为手续费金额,税率为12%.
2.投资所得税。采取对个人和法人分别征税的办法。(1)个人投资所得税。对个人证券所得,单独征税,但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愿选择纳税申报方式。具体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源泉扣税的办法。个人取得的股利收入在10万日元以下的,公司在发放股利时代扣20%的税额,支付给股东的是税后的股利金额,所以,投资者在申报个人所得时,此部分已纳税股利所得不再进行申报。第二种方式是选择分项代扣或综合申报的办法。从同一公司取得股息金额一年高于10万日元,而低于50万日元,并持有股票占该公司发行股票总数的5%以下的,此种情况纳税人可选择纳税,一种选择是按股息的35%比例税率,由支付者扣税;另一种选择是综合申报纳税。当选择代扣办法时,其已税所得不再申报纳税;选择综合申报纳税的,如有被代扣的税款,可在综合申报时进行抵免。第三种方式是综合申报纳税的办法。对不符合以上两种办法的,实行综合征税,实行10.5%—70%的累进税率;在综合纳税时,可从总所得中扣除红利收入的10%.对借款买卖股票者,其借款利息费用可扣除。(2)法人投资所得税。对法人所得,并入公司一般所得征税,不单独设立税种征税。对股利所得,在支付时先扣缴20%的税金,在征收法人所得税时,可在公司应纳税额中抵扣。而对股息所得,为了避免重复征税,对来自国内的股息,不并入应税所得(除非股息收入大于股息支出)征税。
3.资本利得税。对个人和法人资本利得分别征税。(1)个人资本利得税。实行20%的比例税率,另外还征收6%的地方税。但对公债、公司债券等特种证券免税。(2)法人资本利得,并入法人总所得中征收法人所得税,其法人所得税的税率为42%.
4.遗产和赠与税。遗产税包括遗产税和赠与税两部分,分别采用分遗产税制和分赠与税制,都是从价征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可允许纳税人采取实物纳税的方式。(1)遗产税。纳税人是继承人或受赠人,免征额为4000万日元,税率为10%—75%的超额累进税率。(2)赠与税。纳税人是赠产的受赠人,免征额根据亲疏程度而确定。
(三)香港证券税收
香港证券税收的主要税种有:(1)流转税:印花税:(2)收益税:利息税,已停征,资本收益并入综合所得征税;(3)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一般不征税;(4)遗产和赠与税:实行遗产税。
1.流转税。主要是印花税。具体形式有:(1)对股票等证券的交易,按成交金额向买卖双方征收印花税,税率为0.25%,纳税人为买卖双方,税款由交易所代扣;当交易成交后,在进行过户登记时,证券的卖方还需缴纳转手印花税,转手印花税实行固定税额,每张股份转让书税额为5港元。(2)不动产转让证书等有价证券征收印花税,按照财产价值高低,实行累进税率,税率最低固定税额为20港元,而最高为2.75%.(3)对不记名股票的发行征收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发行市价,实行3%的比例税率。
2.收益税。对证券的股息、债息等资本收益,征收利息税。自1989年4月1日起停征利息税,将资本收益并入综合所得征税。
3.资本利得税。对资本增值不征税,但如果投资者在短期内频繁炒作而获利,其所得可被税务局裁定为经营性所得,并入其他所得计征薪俸税。
4.遗产和赠与税。遗产税计税依据为遗产总额扣除葬礼费及被继承人的债务之后的纯遗产金额,以遗嘱执行人和转让财产的取得人或管理人为纳税人。实行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18%,免征额为20万港元。虽然不单设赠与税,但是,对于赠与者,符合条件的需征税。即赠与者若死亡,对在死亡前三年之内赠与的财产,应并入遗产总额中,作为遗产征税。
(四)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特点及比较
1.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日本的证券税收体系,独立、系统、完善。税种齐全,征收面广。充分发挥着税收在证券方面的调控作用。相比而言,香港证券税收体系比较简单,税种少;而美国没有独立的证券税收体系。对证券相关收入、所得,采取并入或合并到相关收入、所得征税的办法,难以体现国家对证券税收的政策重视,以及税收对证券市场的调控。
2.日本证券流转税方面也比较健全。同时征收证券印花税、证券登记许可税、证券交易税、证券交易所税,对证券的发行、交易均征税。而美国当前不征收证券交易税或对证券征收的印花税;但是,香港由于对证券交易买卖双方征税,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且对卖方还要征收转手印花税。科学的证券流转税设置,应该是税种全面,有较为完整的体系,税种多而不乱,系统而不是重复征税。
3.日本对法人和个人的证券投资所得、利得,分别情况征税,这是日本证券税收的一个突出特点。对法人的证券投资所得、利得,并入普通所得、利得征税,不单独征收法人资本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对个人的证券投资所得、利得,不并入普通所得、利得征税,而是单独征税。但证券投资所得,可由个人选择纳税方式进行申报和纳税;美国、香港对资本利得不单独征税。美国对证券资本利得虽然不单独征税,而是与普通所得合并征税,但是,资本净损失可以扣除,只是有扣除限额的制约。香港不单设资本收益税,其所得并入综合所得征税。由于资本所得和勤劳所得性质不同,取得和支付形式有别,所以应分离课税,即实行二元所得税制。
4.证券继承和赠与,美国实行总遗产和赠与税制,日本实行分遗产和赠与税制;香港实行总遗产税制,不设赠与税。相比而言,分遗产和赠与税制更能体现税收的差别对待,公平税负。但是,总遗产和赠与税制简便易行。
由上述比较,综合得出。第一,证券税收涉及证券的相关各环节。证券的流转(交易)、出售证券的收益、持有证券的利得、证券作为遗产和赠与的财产等环节、方面或行为,都可作为征税的“点”。征税范围大,广覆盖面。第二,各国税种差异较大。不仅,证券税收的名称不同,而且,具体征税的范围、税率、环节、办法差别更大。这与一般的流转税、所得税,各国税制相趋同的现象,差异较大。
二。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启示
(一)证券税收充分考虑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方面,证券税收取决于证券市场的建立、完善和发展程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因其建立早、制度健全、功能完善,所以,其证券税收体系建立比较早,而且完善。另一方面,证券税收又反作用于证券市场,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行为。所以,即使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其证券税收充分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以能有利于证券市场得以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二)券税收体系的建立与税种的开征,因具体情况而定
证券税收体系是一个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灵敏、综合性强,被称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税收制度的影响可见不同一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而宜,是证券税收非常突出的特点。所以,各国证券税收呈现出较多的特殊性。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证券税收差别较大。
(三)证券税收内容方面,主要有证券交易税、印花税、资本所得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各国的证券税收因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证券市场情况不同,而差别较大,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税种主要是证券发行环节征收的证券登记许可税或印花税,证券转让(买卖)环节的证券交易税,证券持有环节的资本利得税,证券出售环节的资本所得税,证券继承环节的遗产税和赠与税。虽然各国的税制具体内容差别较大,但是,这些税种,涵盖了证券市场的各个环节。
(四)证券税收优惠较多
美国为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已废止了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在资本利得方面,虽不单独征税,但是如纳税人发生资本净损失,可允许其在总所得额中扣除。日本对已征税的所得、股息收入,采取抵扣、不并入总所得征税等办法,避免重复征税。在其他方面规定了较多的优惠措施,以此减少纳税人的手续,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提高税收的效率和促进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
(五)证券税务给予纳税人更大便利
为使纳税人的纳税更方便、快捷,日本税法规定,纳税人可自愿选择个人投资所得税的纳税和申报的方式。证券税收在其他一些方面规定了较多方便纳税人的内容。
(六)证券税收的征收效率比较高
首先,证券税收基本采用源泉征税的办法,征收阻力小;其次,由于集中征收,代扣代缴,所以征收费用低;再次,证券税收的偷税、避税难度较大,实征税款占应征收税款的比例接近100%.
(七)建立立和完善我国证券税收
借鉴美国、日本、香港的证券税收,充分认识我国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从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全面考虑,我国证券税收的建立和完善,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建立我国证券税收体系,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税收蓝图,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条件的逐步成熟,调整证券市场税收结构,分步开征一些证券相关税种。
2.开征名符其实的证券交易税,停止征收现在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实行单项征税,解决重复征税,只对卖方征收证券交易税。
3.开征证券发行税,对证券发行按照发行证券金额征收比例税,税率可定在5%左右,加强证券一级市场管理,调节证券发行者的收入,为国家集中适当的财力。
4.开征证券业税,对证券交易所、券商的发行、证券业务征税,按照手续费、佣金的金额,征收比例税,税率可定在8%左右。加强证券二级市场管理,调节证券交易所、券商收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5.将现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投资所得单独列出,征收投资利得税,对证券投资者持有证券的利得单独征税。
6.设计投资收益税。但是,买卖证券的所得,对我国居民投资者目前可暂不征税,等到条件成熟时开征,并实行证券投资损失扣除的办法。投资收益税,区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设计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以调节高所得者的收入。
7.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证券作为一项重要的财产,对其继承和赠与,要纳入征税的范围,以适当调节。
总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证券市场的状况、发展,借鉴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成功经验,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证券税收体系,逐步开征和调整我国证券税收,促进我国证券市场长期、有序、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内容和特点。对证券税收涉及证券的各个环节,证券税制内容的差异,作了简单的评价。提出了对我国证券税收建立和完善的启示。
[关键词]税收;证券税收;税收制度
证券税收体系,是税收体系的一个子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市场。众所周知,证券市场被认为是对国民经济反映最敏感、快速、综合的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政府对市场的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税收体系。所以,证券税收在证券市场体系的建立、发展、完善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武,李汉国,吴东梅。证券市场管理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176.
〔2〕魏兴耘。证券税制设置的国际比较与相关建议〔J〕。证券市场导报,2000,(8)。
〔3〕王玉英。美、日、香港证券市场财税政策之比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12)。
篇8
【关键词】证券税制 证券交易税 证券交易所得税 证券投资所得税
证券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其自身的不断规范、约束,同时也需要一个良性的外部环境,税收便是这个外部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证券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国家调节证券市场的经济杠杆和重要手段。因此,合理而完善的证券税收法律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在证券课税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一、对发达国家证券税收制度的简介
在证券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证券税收制度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展、完善的过程。纵观他们的证券市场的税收状况,进行征税的环节主要有四:一是证券发行环节,主要针对申请发行并经登记许可的有价证券征收登记许可税,如荷兰、日本等国;另外一些国家则要求公司在登记时便缴纳固定比例的资本税,如英国、爱尔兰和比利时。二是证券交易环节,指对股票、证券以及其他有价证券的买卖成交额所征收的一种行为税,主要具有抑制过度投机等宏观调控作用。[1]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是这种税收的代表性国家。但也有国家认为,征收交易行为税将提高交易成本,造成资本市场流动性受阻,因此没有开征这种税收,如美国、英国。三是对证券交易所得环节课税。证券交易所得有两部分:一为持有所有,即持有证券期间所获股息、分红等收入,绝大多数国家都将股息、红利纳入所得税征收范畴,分公司和个人征收;二是转让所得,即买卖有价证券的差价所得,多数国家将这种价差视为一般所得,或作为资本利得税的一部分又或者与一般所得合并征收税收。四是对于证券继承以及赠与环节征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证券列入财产税的征收范围,当所有权发生移转之时,同样进行课税。[2]
(一)美国证券税制
美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属于直接税体系,以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为整个税收体系的核心,政府比较偏重于对准个人投资者的证券投资进行课税,其中又以个人资本利得税最为重要。美国证券税制对个人征收的税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证券流转税。以交易额为计税依据,定率计征,只要有交易,无论盈亏均要交税。流转税可以采用印花税或证券交易税的方式进行征收,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但也会增加交易成本,因而可能会妨碍资本的优化配置。美国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可能并不担心市场投机现象,却对资本流动不足心有余悸。故美国于近年废止该税种,以确保市场资本的流动性。[3]
2.资本利得税。指对证券买卖的差价收入进行课税的税种,包括联邦个人交易所得税以及公司资本利得税。美国个人长期净资产(指持有一年以上、扣除借款利息后的资产)利得税率为20%,最高不超过25%;公司资本利得税税率较高,大概为28%。
3.财产遗赠税。美国的遗产税实行总遗产税制,采用有免征额的超额累进税率,免征额为60万美元,税率为18%~55%计征,实行申报缴纳制,纳税人为遗嘱执行人或委托管理人。赠与税同样采用总赠与税制,由财产赠与人按18%~55%的超额累进税率课税。
总体来看,美国证券税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税种覆盖较为全面;二是资本利得与普通所得同等对待,不享受优惠税率;三是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形式神似,互为补充。
(二)日本证券税制
日本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与之对应,其证券税制也十分完备,当前证券税制是1989年税制改革的结果。
1.证券流转税。证券流转税的突出特征在于既征收证券交易税,又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纳税义务人均为证券卖方,都属于日本国税,实行代扣代征的方式,无减免优惠。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有价证券等凭证,税率为按凭证面额课征定税额;证券交易税的征税对象是交易额,税率为差别比例税率。此外,日本证券交易税中包括一个特殊部分,即针对证券交易所、交易人、交易会员的交易行为进行征收的交易所税。
2.证券资本利得税。主要分为个人资本利得税和法人资本利得税两种。个人资本利得税的税率为20%的单一税率加6%的地方税,采取就源扣缴法、申报分离课税法的征收方式,按总平均法确定证券交易的增值所得,并对公债、公司债等特种债券免税;法人资本利得税则实行将纳税人的证券资本利得纳入法人的总所得中,统一征收法人所得税,税率与公司所得税的42%税率相同。
3.证券投资所得税。在日本,投资所得税对个人和法人采取分别课税的原则。对个人证券投资所得税,无免税优惠,实行将利息、股息从全部个人收入中分离出来以综合累进税率单独进行课税的方式,这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做法大相不同;对法人证券投资所得税,除有特别规定外,一般都计入公司应税所得一并征收所得税。[4]
4.证券遗产税与证券赠与税。日本对二者都实行以超额累进税率从价计征。同时实行实物纳税,即在继承人或受赠人所得到的遗产或赠品不能及时变现的情形下,允许使用部分财产纳税。在纳税人方面,遗产税的纳税人是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对其所继承来的有价证券进行缴纳,税率为10%~75%,起征点为4000万日元,采用申报制;赠与税的纳税人是财产受赠人,纳税对象是所获赠的有价证券,税率随受赠人与赠与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同样实行申报纳税制。
二、我国证券税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各国的证券税制都相对简单,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税制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从而规范市场行为,形成有序市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算得上是新兴市场,其中的税收制度还有待于逐步改革与完善。
(一)我国现行证券税制
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已有20多年,但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证券税制度。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税基仅涉及证券交易额和投资所得,主要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辅之以证券所得税和营业税。具体而言,我国现行证券交易税制如下:
1.对证券交易行为征税,以股票交易额为计税依据,原先是对股票交易的双方分别课征1‰的印花税;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
2.对证券投资所得课税,证券投资所得包括股息红利和利息收入。我国对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对分配给法人的股息和红利征收33%的企业所得税,对个人与企业获得的国库券利息和金融债券利息免征所得税。
3.对证券交易所得征税,证券交易所得是指股票、债券转让所得的增值。目前,我国企业的证券交易所得纳入企业所得,课征33%的企业所得税,而对个人的证券交易所得,现暂不开征所得税。
(二)我国证券税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这种以印花税为主的简单的证券税制已经不能适应证券市场高速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1.证券市场税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现行的所征收的各税种对证券市场的调节,其性质大多数都是对证券市场上出现问题后的进行事后补救的临时性措施。[5]这些措施不仅很难达到规范证券市场健康、良性运行的目的,且容易造成各项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另一方面,在如今缺乏前瞻性的相关法律规范的情况下,一些政策的施行也难以找到有说服力的法律依据。
2.征税范围过狭窄,难以体现公平原则。现行中国证券市场税制仅对个人股权的转让征收印花税,而对其他证券如交易国债等却未作规定。对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征收所得税,而对上市公司所持有的国家股、法人股的股利不征收所得税。在股票转让所得中,暂不对自然人征税而对法人所得并入企业其他应纳所得税额中,缴纳企业所得税。这种状况不仅仅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容易引起资金不均衡的流动,不利于证券市场结构的合理化,违背了税收公平的原则。同时,实行固定1‰的印花税税率,容易使得市场上的大户与中小投资者出现税负不同,利润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另外,由于不考虑持有债券的长短,中长期与短线投资者也按相同税率纳税,违背了抑制市场投机的初衷。
3.对证券所得税重复课税。我国现行证券税制对证券交易收益所征收的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企业分配给股东的股息、红利是从其税后的利润中进行支付的,而我国个人所得税又将个人所取得的股息、红利纳入其课征范围,对其征税个人所得税。因此出现了对同一来源的收入进行两次征税的情形,这不仅仅影响了整个税收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而且导致税负不公,也极大地打击了股东将股息所得进行再投资的热情。
三、关于完善我国证券税制的对策与建议
作为规范证券市场行为的税收政策,其应当避免市场大起大落,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同时也要加强对证券市场的优化配置,促进市场公平、有序、良性竞争。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借鉴国外发达证券市场税收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求改进我国证券税制。
(一)取消现行证券印花税,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一个有效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交易成本低而配置效率高的市场。我国现行证券交易税的存在,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延缓了资本流通。而印花税的实行增加了相应成本,无疑会损害资本市场的长期竞争力。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90年代以后纷纷废除或降低交易印花税,以减少税收政策对资本市场的耗散作用,提高市场效率。从发欧美达国家政府的废除证券印花税的一些措施来看,取消印花税这一总体趋势已得到充分响应。[6]
(二)改革现行证券投资所得税,消除重复课税的现象
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证券投资所得股息、利息和红利是投资者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应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畴,实行全额计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所获的股息、利息、红利一并并入其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一并征收企业所得税,且股息红利所得可计算税收扣除额。这种重复课税的现象,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极为不公平。但如采取相同税收待遇,也会因为税收扣除法对扣缴义务人要求较高而耗去大量税收成本。因此,应维持对个人、机构投资者的征税水准,在消除重复征税的问题上可效法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归属制度”。即将股息、红利等应缴纳个税的收益分配给自然人股东时,可以把该笔股息的已纳税款连同股息一并转移给股东。股东可以用该笔已纳税款在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中进行抵免,以冲抵其缴纳股息的所得税义务。
(三)适时开征证券资本利得税
目前,我国尚未对证券买卖的差价增益部分独立课征税收,而发达国家却普遍征收。资本利得的获取是偶然的、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我国在计征所得税时首先应当明确,要采用较低的税率,并区分与证券投资所得,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其次,纵观已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国家,其中的长期资本利得所适用的税率通常要低于短期资本利得所适用的利率,并且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我国也可借鉴此做法,以鼓励中长期投资行为,促进证券市场的长期繁荣。最后,对于证券转让利得征税应允许企业在出现亏损时,用未来一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得进行弥补,以连续5年作为弥补期限;而对于自然人投资者的亏损,同样可以以1年取得的证券转让所得来计征个人所得税,投资损失允许以连续5年为弥补期限并规定每年的弥补限额。[7]证券资本利得税的开征需要有成熟的证券市场机制以及完善的税收制度为依托,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征收此税尚不具备完全条件,应进一步开展对证券市场税制的建设和改革,待到时机成熟时开征资本利得税。
四、结语
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税制与我国证券税制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一套科学、合理的证券税收体系对于一国的证券市场乃至于财政收入、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国现阶段的证券税制尚不完善。因此,我国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证券税制,在继续稳步保持财政收入、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的基础上,逐步采取法律措施对证券税收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
参考文献
[1]张炳淳.税法新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30,132.
[2]冯果,廖焕国.论证券税制的发展趋势及中国证券税制之转型——基于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考量[J].法学评论,2007,(1):93.
[3]温希波.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比较及启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3):66.
[4]张学森.东方财税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1,203
[5]王一舒.完善我国证券税制的构想[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6):89.
[6]闻媛.我国证券税制的改革与完善[J].税务研究,2010,(6):66.
[7]易茜.我国证券税制的框架设计[J].税务研究,2007,(11):23.
篇9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李雅芳,在提交给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一份提案中呼吁,降低证券交易成本,维护投资者信心,稳定证券市场发展。
李雅芳认为,证券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率先打破固定佣金制度,实施竞争性的佣金自由协商制的带动下,国际上主要的27个证券交易所都相继对证券交易的佣金和税收负担(即证券交易税、资本利得税和对利息、股息、红利征收的所得税)做了大幅度的下调,从而大大降低了证券交易成本。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的、双向征收的3.5‰佣金成本;二是固定的、双向征收的2‰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与国际上佣金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变革趋势相比较,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明显偏高。2000年我国投资者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478亿元,加上按标准支付的佣金(不考虑返佣),年度交易成本高达900亿元,超过沪、深两市净利润832亿元的总和。
过高的交易成本首先损害了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证券市场是虚拟资本市场,维护投资者的信心和利益对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其次,高交易成本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培育。固定的高佣金制度实际上是对目前落后的证券行业的保护,不利于我国证券业的行业重组和业务创新,难以实现优胜劣汰。第三,高交易成本阻滞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和难度。这不仅削弱了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影响了现有企业的低成本重组,而且加速了我国资本的外逃。
李雅芳建议,在当前仅下调佣金还不足以降低证券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政府应考虑选择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对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应采取渐进改革方式对我国现存佣金制度进行改革。可考虑实行逐级递减的差别费率制。第三,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证券市场的税收政策。在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同时,应考虑增设个人资本利得税和完善企业资本利得税,以改变税收结构,改善税赋不公的问题。
篇10
一、企业购并中的税收优惠
1、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购并的税收抵免
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均存在着税收差异,这为企业购并的税收筹划提供了机会。如在跨国购并中,若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经营是纵向联系的,通过购并,一方面可达到加强各生产环节的配合,进行大协作生产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产品和劳务的转让定价,即高税国一方降低对低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或低税国一方抬高对高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实现纳税利润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转移,以达到减少集团总体税负的目的。又如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我国对在经济特区注册经营的企业也实行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时可选择能享受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作为购并的目标企业,从而获得税收减免。
2、经营亏损的税收抵免
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企业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对于有效高盈利水平且发展稳定的企业,可以选择一家近年有大量经营净亏损的企业为目标企业,通过购并使企业盈利与目标企业亏损相互抵消,获得所得税减免的利益。有时这还是某些企业实施购并行为的主要目的。但这类购并中,购并企业还必须充分预计亏损的目标企业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购并后企业整体效益滑坡可能导致股价下跌,股东财富受损,购并企业还需花费大量资金对亏损企业进行整合改造等。因此,如果亏损企业没有其他方面可利用的价值,纯粹的税收抵免购并是不足取的。
3、债务融资的税收抵免
购并企业通常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来实施购并,其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我国税法规定:债务融资利息允许在税前列支,而股权融资股息只能在税后列支。为此,购并企业可以大量采用债务融资,以充分利用其利息抵免税收的效用,在整体上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但购并企业同时也必须考虑因大量债务融资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较低,通过债务融资适当提高负债比率是可行的;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比较高,继续采取债务融资可能导致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升、财务状况急剧恶化、破产风险增大等负面影响。此时,更好的融资方式也许是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并用,以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
4、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
企业通过购并取得了目标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该历史成本也是计提折旧的依据。企业购并时若固定资产重估的市场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购并企业以市场价值购入时则可按购入价值入账。就同一项固定资产而言,购并企业计提的年折旧额将高于目标企业的年折旧额,故而可获得增加的折旧成本的税收抵免。但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获得的。税法规定:只有当接受的固定资产中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已经确认实现,才能按经确认评估的价值确定有关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否则,只能以固定资产在原企业的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即购并企业若是以股票换入的固定资产,则无法获得该项税收抵免。此外,如果目标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由于前期多提折旧使后期多形成的收益将被视为普通收益缴纳所得税,购并企业反而因后期少提折旧而增加税负。
5、将经营收益转化为资本利得的税收抵免
大多数国家规定的股利所得税要高于资本利得税。有些企业的股东为避免缴纳高额的股利所得税而倾向于少分红、多留存,企业保留了较多的盈余。通过购并,目标企业的保留盈余在股价中得到了补偿,这部分经营收益即转化为股东的资本利得,目标企业股东只需缴纳资本利得税,而免除了更高的股利所得税。
二、企业购并出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企业购并可以通过各种出资方式来实现,主要有现金收购、股票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它们给企业税收带来不同的影响。
1、现金收购
现金收购是企业购并活动中最简单而又最迅速的一种出资方式。现金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购并企业可享受到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②目标企业股东必须迅速确认因此获得的资本收益并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如果采取分期支付现金的方式,既可以减轻购并企业一次性支付大量现金的负担,也可以使目标企业股东获得延期支付资本利得税的好处;③目标企业的净经营亏损将消失,任何相关方都无法获得其税收抵免。
2、股票收购
股票收购是购并企业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或资产的出资方式。主要类型有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相互持股合并和股票换资产合并等。股票收购在购并活动中不发生任何税费支出,但会影响企业将来的税负。
①目标企业股东不需要立刻确认因换股所形成的资本收益,直到他们出售股票时才确认并缴纳资本利得税,即获得了延期纳税的好处。
②股票收购的具体类型不同,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如采用权益汇总法和购买法对购并资产的确认、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等的处理就有不同的规定,对购并后企业整体纳税情况也将带来不同的影响。
③股票收购后,目标企业若是以购并企业的子公司形式存续,母子公司的所得税是分开计算缴纳的,子公司的经营净亏损不能给母公司带来税收抵免;目标企业若是清偿后成为购并企业的分公司,购并企业才可以获得目标企业经营净亏损的税收抵免。但目标企业的清偿将被迫收回过多的折旧及带来其他不利的税务后果。
④购并企业不能享受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3.综合证券收购
综合证券收购是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证券组合出资购买。其中采用可转换债券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除与上述现金收购类似外,还有:
①可转换债券在转换前的利息支出可抵免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