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弃物回收范文
时间:2023-03-27 04: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废弃物回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充实丰富着人类生活的同时,电子废弃物的数量也逐年递增,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报废电冰箱4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洗衣机600万台,此外还有近500万台电脑进入淘汰期,这些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得当,可以从中分离提取出金、银、铂等大量贵重金属,便是一座金矿;若是回收利用不当,电子废弃物中含有的大量危险、有毒有害物质,将进入我们的生存环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何合理地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共建低碳生活,是一项十分严峻而紧迫的课题。
一、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不当的危害性
电子废弃物,主要是指已经淘汰或者报废的电脑、手机、洗衣机、空调以及电视机等家电或者电子类产品。
电子废弃物的基本特点就是其即具有资源性,又有污染性。一方面,电子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的潜在价值大。据测算,使用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的金属代替通过采矿、运输、冶炼得到的金属,可以减少97%的矿废物、86%的空气污染、76%的水污染和40%的用水量,节约90%的原材料和74%的能源,而且两种方法取得金属的性能基本相同。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危害性极大,无害化处理难度很高,电子产品制造的原材料成分复杂,电子废弃物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物质,电子废弃物若被随意掩埋、丢弃、焚烧、酸泡,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气、废渣,严重污染环境,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电子废弃物中含有的大量危险、有毒金属,通过正常的垃圾处理程序是无法彻底清除的。对电子废弃物进行一般性的垃圾排放,可能导致水源、土地、空气等人类基本生活空间遭受难以想象的破坏。如果对废旧电子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会对水、空气、土壤造成污染,对人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危害。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是我国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内资源短缺、价格上涨,进口电子废弃物可获得一些国内急需求的原材料,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中国的废旧电子产品等废物处理成本相对发达国家较低,非法电子废弃物进口的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惊人的利润,以至出现非法电子电器产品贸易。对这些电子废弃物的手工原始拆解、焚烧、填埋,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生产电子产品时并没有考虑到要对如此庞大的电子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的主力军是个体户,这适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拆解成本低、拆解力度高,因此利润大、发展快,且具有回收渠道畅通、经营方式灵活。但个体户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存在着下面严重的问题:一是严重污染环境。个体户回收模式下,电子废弃物拆解过程中往往都会排出大量有毒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严重损害拆解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个体户回收模式的拆解业以家族式手工作坊为主,是在利益驱动下自发出现的,其回收处理手段极其原始和简陋,且基本是露天作业,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三是拆解后的电子产品部件被用于简单加工和拼装成二手电器,手工拆解二手电器质量很不稳定,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比如电路问题,容易引起火灾、漏电事故等,影响居住安全,还有手工拆解二手电器,使大量残余部分被当作普通生活垃圾丢进垃圾场,容易带来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国家制定电子废弃物相关政策
由于电子废弃物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可以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纷纷制订了关于电子废弃物的法律法规。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持下,115个国家的代表于在瑞士巴塞尔签署了旨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理的《巴塞尔公约》。1990年3月22日,我国签署了《巴塞尔公约》。德国的《循环经济法》以及日本制订的《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都对家电制造商、进口商和消费者应对电子垃圾回收与处理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做出了规定。法国、瑞典等国家实行“制造商责任制”,规定由生产厂家和商家共同承担责任,对消费者个人也规定了一定的责任。
百万吨电子废弃物,正在威胁着环境的安全,而如何处理这些电子废弃物,无疑对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挑战。2006年4月,我们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实行污染者负责的污染防治政策,即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生产者(包括进口者)、销售者、消费者对其产生的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依法承担污染防治的责任。
2009年5月份,我们国家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这是在国务院领导的亲自推动下,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推出来的一项利国利民利企的好政策,这项政策与2011年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制度设计相一致。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家电“以旧换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生活。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实行家电“以旧换新”有利于提高家电能效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家电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通过“以旧换新”,加快完善家电回收拆解处理体系,可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11年1月1日,我国首部电子废物合理化再利用法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今后,违规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者最高将被处以50万元罚款。《条例》的实施将遏制消费者乱扔乱售、无资质小商贩倒买倒卖的混乱现象,并将有效规范目前国内电子废物处理行业的无序状态。
篇2
关键词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回收体系 管理政策 法规
中图分类号:X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74
Abstract Effective recycling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s (WEEE) has attracted every country's attention. The related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laws are essential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ycling of WEEE. The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laws of WEEE recycling in Germany, Japan and China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lso the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the WEEE recycling policy and law system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WEEE; recycling system; management policy; law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器电子产品的使用日益广泛,同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也与日俱增。与生活垃圾不同,废弃的电器电子产品成分复杂,其中既包含了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也包含了贵金属、树脂等可重新利用的再生材料。如何妥善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和有效利用加以关注。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以及建立相关政策体系来进行规范和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电子产品的报废和处置等方面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涉及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和电子废物的再生利用。①我国对相关问题也日益重视,近年来相继颁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及相关配套政策。②
本文首先阐述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管理政策法规及其实施况,并和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进行对比,据此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政策体系进行了探讨。
1 国外管理政策和法规
20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开始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立法。90年代末期,日本颁布实施了专项法规,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立法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1.1 德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
德国是工业发达国家,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以环保优先为原则。德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③1991年德国政府制定了《电子废物条例》,规定了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进口商承担接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返还的责任。1996年《物质封闭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确立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厂家承担“生产者责任制”,即应承担减少废物产生和废物处理的责任。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欧盟WEEE指令,2005年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关于电器电子产品销售、回收和环境无害化处置管理法令》,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再使用、回收再利用与其他再生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处置量。
德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集系统涵盖了公共废物管理机构设立的收集点、商业收集点,以及生产商的收集点。政府成立了废旧电器登记基金会(EAR)负责全德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产业基金的管理。基金来源于生产者付费,基金会负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费用的统一收集和支付。在EAR体系下,生产商被征收的费用有主要包括了注册费、资金担保费用、运输费以及处理费等,此外还有少部分的EAR机构行政管理费用。
1.2 日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
日本政府《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对建立“循环型社会”进行了引导。“循环型社会”是通过废弃物减量化、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利用及适当处理手段(简称3R),实现节约天然资源消费、减少环境负荷的社会。④为实现“循环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两个综合性法律,一是《废弃物处理法》,以废弃物适当处理处置为管理目标,二是《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上述两个综合性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各种再生废物的回收法。
2001年日本开始施行《特定家用电器再商品化》(简称《家电法》),明确规定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商和进口商、销售商、消费者需履行的责任,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由生产商或进口商承担,回收和运输则由销售商承担,而涉及到的回收处理和运输费用由消费者承担。《家电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减轻了填埋场的处置压力。
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费用管理模式上,日本没有建立类似德国设定的回收处理基金,其处理所需的资金是由消费者承担的,资金流从消费者直接到处理企业手里,其优势在于节约了政府的管理成本。但是,由于少数企业垄断了市场,导致居高不下的处理成本。⑤
2 国内管理政策和法规
2.1 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法律法规概述
2003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借鉴欧盟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两项指令,研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其核心理念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规定电子电器产品生产者承担的环境责任不仅包含于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延伸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尤其是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和处置。⑥
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法律体系中,核心专门法规是2009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了配合《条例》的实施,有关部门又下发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审查和许可指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补贴审核指南》等。《条例》实施的一大亮点是:规定2011年1月1日起由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专门用于补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根据《条例》的规定,生产商和进口商负有缴纳基金的义务,从这方面看,基金来源与德国相似。《条例》还就如何规范利用基金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活动进行补贴作了规定。
2.2 国内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现状
目前国内涉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和处理的利益牵扯到众多方面,导致其流向具有复杂性。目前我国市场自然形成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模式主要有三种,包括个体回收户回收模式、供销社物资回收模式和电子废弃物专业拆解公司回收模式。⑦个体户回收是我国回收废弃电子产品的主要形式,我国90%以上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都是由个体回收户走街串巷回收得到。这种回收方式的成本低利润高,经营灵活,因此发展很快。但个体户作业环境简陋,防护措施少,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个体户本身的健康产生了危害。总体来看,我国的废旧家电实行有偿回收,回收价格较高,而德国等西方国家废旧电器是无偿回收,日本等国的电子产品废弃者更要向回收企业缴纳处理费。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若干有关废旧电子产品处理的法律法规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对废旧家电的处理方式都是随意拆解,完全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市场自发运行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已经实施了一段较长时间,并且在不断完善之中,对电子产品的生产者以及进口商、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明确责任要求。相比较而言,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才开始逐步认识到电子废弃物的危害,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对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也日益重视,但结合我国国情,有关法规及其实施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 结语
通过比较国外的回收管理制度,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以个体户经营为主,容易形成政府管理的真空地带。另一方面,从西方先进国家的报废电器的回收制度来看,既包含了一个高效完善的电子废弃物处置中心的运营和管理,也伴随了“谁污染,谁付费”的补贴金制度的存在,而就我国国情而言,从废旧家电有偿回收到丢弃废旧电器要付费的转变,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重点要建立解决废旧并行市场管理制度并且要完善资金补贴的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废旧电器回收经营渠道,建立废旧电器回收处理的回收网络;其次,实施废旧电器检测制度,建立二手电器销售的市场准入制度;最后,为完善回收处理企业资金补贴的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体系进行管理,包括督查缴纳回收处理费用的稽查机构以及专门负责基金管理的部门。
基金项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5- xjkj-072)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基金项目
注释
① 周全法.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4-9.
② 柳旭.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法学研究,2013:157-158.
③ Eurosta T.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EB/OL].(2012-10-25)[2013-03-20]
④ 李博洋,李金惠,刘丽丽.国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0(6):32-37.
⑤ 王亚涛,尹建锋,徐鹤,张墨.日本废弃小型家电回收体系及其借鉴[J].未来与发展,2014(10):32-37.
篇3
关键词:物流管理;废弃物处理;管控
电子产品废弃物的来源分散,搜集回收较为困难。居民和使用者的回收意识和环保意识较弱,回收的自觉性较差,回收网点分布不到位,回收工作组织不力,效果欠佳。
1.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难点
目前,从事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的很多是民间的小企业和个人。由于回收的废弃电子产品的利用价值有限,且回收利用的成本较高,回收利用废弃电子产品的供应链的整体收益较低,导致目前回收利用废弃电子产品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都很低。目前,好多地方没有较好地回收电子废弃物,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有些地方有回收,但也就是集中埋藏。大量的废旧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很多地区的环境不可逆转的污染损害,害了当代,还遗祸后代。但广大有识之士的呼吁需要有力和理性的措施去落实,才会使目前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现状有根本改观。
2.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激励机制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是对回收和处理电子废弃物的积极行为的奖励或者补助;负激励是对回收和处理电子废弃物的消极行为的处罚和强制补救措施。一般来说激励机制可以有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两种方式,本文在探讨这两种机制的同时,增加了行业组织的激励的设计分析和研究。
2.1市场机制下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市场机制下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激励机制,主要是经济利益的激励,部分企业还会涉及企业社会责任或者企业声誉等方面的社会资本层面的激励。
笔者认为,一般小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相比中大型企业更专注于企业的经济利益,较少顾及社会责任或者社会声誉,甚至有些企业会完全不顾社会责任和社会声誉。笔者认为社会资本概念的缺失是企业在电子废弃物而回收处理方面败德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经济利益的激励,由于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各个环节的成本越来越高,收益较低,导致出现很多电子废弃物无人回收处理的现状。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对于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没有或者少有效果。
2.2 政府管制下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政府管制对于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具有主要的作用。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政策来激励企业进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政府可以运用正激励和负激励的手段来搞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工作。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社会企业进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工作。比如对于该方面的回收处理企业减免税收,或者政府出资直接采购电子废弃物。政府也可以对电子废弃物的原厂家要求采取回收的措施。笔者认为,政府直接出资购买回收的电子废弃物,较为可行。因为政府的投入可以使整个回收处理的供应链上的价值增加,使得该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具有经济利益获取的可能。政府的正激励的作用就相当于在供应链上起了个核心企业的作用。该供应链的利润率应高于电子产品生产的供应链的利润率,这样市场的激励机制又对回收处理的企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企业的基本目标是追求利润,这个利润的高低是相对的,相对于其他供应链行业的一般利润率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样具有利润的吸引力,以及相对稳定的收益,可以让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的经济学效应得到较好的发挥。
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处理,需要相对专业的设施和设备,这让企业存在资产专用性的考量。资产专用性强的设施和设备对于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效率和效果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但是企业资产专用性强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未来企业的业务转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业务转型,资产专用性强的设施与设备就会失去效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政府的管制在经济上的正激励方面应当考虑企业资产专用性方面的风险与经济学问题。笔者认为此时解决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的风险和经济学问题的一个较好的方法是特许经营,也就是发特许牌照。企业在政府的经济核算下具有一定的利润,且在政府特许经营权的保护下规避了资产专用性的风险,这样就使得企业具有做好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的稳定动力。另外,企业在从事有利业务的时候,会存在败德行为的可能,需要政府管制的约束。
政府对于企业的负激励,体现在针对企业的违规行为的约束与惩罚。很多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只关注产品生产,而忽视或放弃产品售后的废弃物回收处理,导致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损害。政府目前对这类不负责任的企业并没有惩戒和约束的措施,也没有强制的要求。如果企业长期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不予重视,就会对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损害,也许会对我们人类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结果十分可怕。所以,笔者认为政府从长期政策的考量,必须对忽视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企业进行负激励。当政府管制的正激励和负激励都发生作用时,企业对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处理既有经济上的动力,也有经济上的压力,可以大大促进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工作。
结语
由于行业中间组织对于本行业的技术和管理较为熟悉,可以提出行业技术标准,为国家的管控进行辅助和参考。并可以在国家和政府进行正激励和负激励时,起到政府与企业沟通与桥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于行业中间组织的培育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洁,李军,魏航.电子废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5(01):28-30.
[2]陈小青.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参与主体的激励机制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
篇4
作者:赵婕冰 马晔 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
我国电子废弃物的立法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子废弃物立法现状目前,我国对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专项的《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从宏观层面进行限制,抽象性规定较多,原则性较强,执法上缺乏可操作性。近年来,相继出台的一些“方法”、“规则”、“草案”等,立法位阶低,法规内容重复,没有形成系统协调的管理体系,无法应对当下电子废弃物污染引起的一系列环境与资源的问题。(二)我国电子废弃物的立法困境1.相关立法不健全,立法层次低鉴于电子废弃物的管理现状,主要是一些电子废弃物的相关规定零星散见于《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之中。这些规定只涉及到电子废弃物管理的宏观方面,立法位阶低且分散,缺乏可操作性。2.管理主体不明晰,权责不明确我国对电子废弃物的管理模式采取的是分级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主管部门不明晰,各部门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重点各有侧重,导致在面对具体问题上存在职能交叉、部门的管理措施相互矛盾现象。3.多鼓励选择性条款,缺乏强制性在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法规中,存在较多的鼓励选择性条款,多次出现“鼓励”“支持”“奖励”“倡导”等词汇。现阶段我国公民环保意识薄弱,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无法单纯寄希望于依靠行为主体的自觉行为来维护生态环境。因此,立法中除应重视采用鼓励选择性条款之外,更应当强调强制性规范的作用,明确责任承担体制,否则法律则如一纸空文。
完善我国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制定系统的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日益庞大的电子废弃物所引起的污染现状与滞后的电子废弃物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平衡性,制定专门电子废弃物管理的法律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应修订《环境保护法》,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精神纳入其中定;其次是修订现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扩大该法的规制对象,将电子废弃物纳入该法规规制的范畴;再次出台《电子电器产品管理办法》和《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管理条例》,将电子废弃物列为重点管理对象,使之和《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其他相关的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组成完整的法律体系。(二)明确主管机关,加强政府监管职责为避免“多头管理”的现象发生,通过立法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从管理组织上来确保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应该在国家环保部中专门设立一个监管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机构,其他相关部门予以辅助和配合,这样可以有效得避免出现多部门皆有权责争相管理,出现问题时则互相推诿,导致有权无责的现象发生,更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三)促进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产业化目前的立法中,关于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的规定不多,近年来,国家倾向于回收主体逐步由个人、个体户向企业发展。应尽快在相关立法中对电子废弃物企业的回收资质进行限制,严格审核程序。同时国家应鼓励大型回收电子废弃物企业的设立,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支持,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各种方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四)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国家环保部门做为主管部门要联合其他部门发挥执法监督的职能,严厉查处违反电子废弃物管理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清洁生产审核,做到从源头控制。同时公众参与机制是政府环境法律调控、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形成政府和公众良性互动利益格局的常规机制。
篇5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选矿技术;矿物加工;工艺流程
引言
选矿技术也就是矿物加工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性质将矿物原料中的有用与无用的矿物分开的一门技术。随着对这门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正在迅速的向其它领域渗透拓展。目前世界上,选矿技术已经应用于环保、轻工业,化工材料、生物技术和冶金等多个领域。
固体废弃物指的是从工业企业和日常生活中排弃的以固体形式存在的物质。由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城市负荷增大,许多的一二线城市都已经处在垃圾的包围圈中,在城乡结合部区域,这些固体的废弃物已经把田地与江河湖泊等侵占了,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
“废弃物”只是相对于某一个特定的系统而言,事实上,这些废弃物当中还是有很多可以有效利用的成分,只要采取了正确的分离方法就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固体废弃物是有多种成分组成的,性质也不一样,而选矿技术就可以巧妙的利用这些性质差异,把固体废弃物分离成各种有用组分,达到处理与再利用的目的。本文综合介绍了选矿技术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中的运用,说明了选矿技术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1 我国固体废物的现状与选矿技术在固体废弃物中的运用
固体废弃物主要指的是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垃圾。通常按照来源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矿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等。据统计我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为10亿多吨,生活垃圾年产量2亿多吨。在产量如此之大的现状下,处理设备又不够完整,综合利用率十分低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预处理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回收废弃物中的可再利用资源,经再次处理后成为可以使用的资源。
选矿技术可以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是实现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有效手段,其能将固体废弃物中有用与无用的组分分离开来。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差异,可采用重力分选、磁力分选、浮选和电力分选等选矿方法。重力分选是根据固体废弃物在介质中的比重差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它包括重介质分选、跳汰分选、风力分选和摇床分选等。磁力分选是指借助磁选设备产生的磁场来进行铁磁物质组分离的一种方法。浮选就是根据物料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按物料可浮性的不同对物料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电力分选是指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各种组分在高压电场中电性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方法。
2 选矿技术在冶金炉渣上的运用
2.1 钢渣的再次利用
钢渣是练钢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是包括转炉渣、平炉渣、电炉渣等。一般正常的情况下,钢渣产量为粗钢产量的15%-20%。如果应用选矿技术对这些钢渣进行再处理就可以回收渣中的铁,流程中可采用自磨机,进入自磨机的钢渣破碎到60mm以下,而剩余的不能破碎的金属滞留在自磨机内,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自磨机里剩的金属就落入排料溜槽,进入金属料仓。经过这样分选出铁后的炉渣可根据性质的不同用于水泥的生产,也可以成为碎石和细骨料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还可用于生产钢渣磷肥。
2.2 铜渣的再次利用
铜冶炼厂铜渣中的主要成分有cu、s、fe和sio2,采用多段磨矿与多次浮选的方法,可以对铜等金属再回收。经过处理后剩余的矿渣无需再磨,只要通过磁选选出铁后就可以直接成为水泥的添加原料。某冶炼厂炉渣经过处理后,1吨的炉渣获取了500元的利润。高炉瓦斯泥也是高炉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对此采用浮选回收碳,重选摇床回收铁。
3 选矿技术对化工渣的处理
硫酸渣是化工厂用黄铁矿生产硫酸时排出的废渣,这类废渣中一般都含有40%左右的铁,采用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联合的方法去处理这些矿渣可以取得较理想效果,见表1。
表1 硫酸渣
别试验结果
4 选矿技术对工业垃圾的处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率也在增快,废弃的电子产品,如家用电器、办公与通讯器材、手机和电脑等的数量也日益的增大。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一类废弃物也是迫切的需要进行处理的。通过对废弃电子产品的处理来看,目前德国的机械分选法处理废弃电子产品是比较先进的。废弃电子产品经过人工简单拆卸后,其中部分废弃物料经过粉碎、磁选、涡电流分选一系列处理后可得出有价值的物质。
在这个要求快速、便捷的时代,一次性的使用物品日益增加,特别是一次性的塑料产品。工业塑料的消耗也很大,如何处理这些塑料垃圾是环境保护的重点。据研究,用浮选法来分选聚乙烯氯化物(pvc)、聚碳酸脂(pc)、聚乙缩醛(pom)和聚苯基醚(ppe)这四种塑料比较合适。
5 选矿技术对粉煤灰的处理
燃煤发电厂会排出一种叫粉煤灰的固体废弃物,而我国正是以燃煤为主要发电方式的国家,每年粉煤灰的排放量接近亿吨。在粉煤灰中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成分,用选矿方法处理后,可实现粉煤灰的再次使用。用浮选的方法从粉煤灰中回收出碳,电选法是利用炭粒与其他矿物比电阻差异进行分选。用重选法、磁选法或浮选法从粉煤灰中回收空心玻璃微珠。
6 选矿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现在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随着我国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目前世界上对城市垃圾处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由德国亚琛(aachen)工业大学选矿系所推荐的处理工艺流程,这个工艺的目的就是取得高回收率的条件下,从城市的生活垃圾中回收有价值的物料。
7 结束语
本文所介绍的选矿技术是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一部分,在现实的运用还有很多,人类社会的进步必是伴着一定的环境污染,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污染降到最低,重视自然资源的再利用率,加大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选矿技术在这方面已经开了先河,加大对选矿技术的研究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亓昭英,张红茹.选矿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0,9(1):88-92.
[2]陈天柱.选矿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2(3):30-32.
篇6
一、重视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目前已非常成熟。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在此基础上,德国于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在主要领域进行一系列实践后,德国于1996年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1991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1996年制定《家电回收利用法》;1997年,日本又颁布了《容器包装再利用法》。2000年是日本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史上关键的一年,他们通过和修改了多项环保法规。它们是:《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特定家庭机械再商品化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上述法规已在2001年4月之前相继付诸实施。
美国到目前为止,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各种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
二、加大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力度。近几年,日本每年要废弃1800万台电视机、冰箱、空调和洗衣机,重量达60万吨。在日本,电视机、空调、冰箱和洗衣机4种家用电器是必须回收利用的,同时规定具体回收利用率为:空调60%以上、电视机55%以上、冰箱50%以上、洗衣机50%以上。截止2002年底,日本的家电生产厂家已经在全国建立了40家废弃家电回收利用研究中心和处理工厂,负责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研究和处理。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环境循环室发表的统计数据,2002年度(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日本全国的40家废弃家电处理中心和工厂共接到1015万台废弃的空调、冰箱、电视机和洗衣机,基本上达到了政府规定的要求,一些家电企业还“超额”完成了任务。例如,三洋电机公司2002年度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了81%、62%、61%和80%。可以说,日本的废弃家电循环利用已取得了良好成果。
在德国,垃圾再利用行业每年要创造410亿欧元的价值。所有生产部门产生的垃圾被重新利用的比例平均为50%,其中一些行业如包装和玻璃行业甚至达到80%。在《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的框架下,德国还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促进各行业垃圾再利用的法规,使饮料包装、废铁、矿渣、废汽车、废旧电子商品等都“变废为宝”。德国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重新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年有2000万吨废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不断提高,到2006年废旧汽车的再利用率将达到85%;另外,废电子产品、废纸、废油、废玻璃甚至淤泥等的再利用率都在不断提高。
在美国,消费者通过一些商业网站进行旧货买卖来开展循环消费,如电子港湾旧货拍卖网站,网民在这个网站上的月交易额已高达近3亿美元,该网站2003年赢利也达4.4亿美元。
三、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对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征收废弃物处理费用,集中起来设立专项基金,补贴给处理废弃物的企业,如中国的彩电企业向日本出口彩电时,要向日本政府交纳废弃物处理费。
在韩国,如果生产者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品达不到一定比例,政府将对相关企业课以罚款。罚款比例是相应回收处理费用的1.15倍至1.3倍。同时,韩国成立了一家名为“资源再生公社”的公营企业,专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的实施。“资源再生公社”依据有关管理章程,通过抽查和现场调查等形式,堵塞废弃物循环使用中的漏洞,如果生产企业违反“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将被处以最高100万韩元的罚款,自从设立“资源再生公社”并实施管理监督以来,韩国废弃物品循环利用率提高了5%至6%。
在德国,生产企业必须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的能力回收废旧产品,才会被允许进行生产和销售。产生垃圾的企业必须向监督部门报告生产垃圾的种类、规模和处理措施等情况。每年排放2000吨以上具有较大危害性垃圾的生产企业有义务事先提交处理垃圾的方案,以便于有关部门监督。
四、企业和国民积极响应,主动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工作。在日本,消费者必须为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承担部分费用,费用标准为空调3500日元、电视机2700日元、冰箱4600日元、洗衣机2400日元。消费者在废弃大件家电时打电话给家电经销商,由它们负责收回废弃家电。家电经销商将废弃家电集中起来,并送到主要由家电生产厂家出资设立的“废弃家电处理中心”,将其分解,并按资源类别进行循环利用。日本每年大约要报废500多万辆汽车,《汽车循环使用法》规定汽车生产厂商有义务回收和再利用废弃车辆。处理废弃汽车的部分费用由购买新车的用户承担,预计每辆普通轿车的回收处理费用在两万日元左右。
在韩国,为了加强对生活废弃物和垃圾的管理,他们推行法定卫生塑料袋,即实施一种叫“垃圾终量制”的措施。每个区政府分别组织生产卫生塑料袋,并印有本区的标记,通过商店销售给居民家庭。居民使用本区的卫生塑料袋为法定义务,不得违反。同时,卫生塑料袋所装的生活废弃物和垃圾必须分类,否则将退回给丢弃者。销售卫生塑料袋所获得的资金,便是保护环境和实现资源回收的费用。实行卫生塑料袋后,如果居民丢弃的垃圾越多,使用卫生塑料袋越多,为此花费的钱也就越多。2002年,韩国全国生活废弃物和垃圾的排放量比实施这种制度前的1994年减少了40%。
五、设立各种回收公司,加强地区、部门与行业间的协作。2002年12月29日,法国政府将废旧轮胎列入国家强制回收项目,责令法国境内的轮胎生产与销售商自2003年起,每年投放市场多少吨新轮胎,次年必须回收吨数相等的旧轮胎,回收费用全部由生产和销售商承担。2004年3月,法国旧轮胎回收与环保协会发动米其林、固特异、普利斯通等14家生产销售商成立联营公司承包其废旧轮胎的回收任务,并与100多家环保企业签约,组织协调旧轮胎的收回、分类、翻新、分解和再生材料生产,以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实现旧轮胎回收一条龙服务。
篇7
1.1生产者责任延伸在废弃物物流体系的作用
废弃物物流活动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生产商、分销商、第三方回收商、第三方处理商、消费者和政府。生产商是回收物流中物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分销商则是生产者功能的延伸;在中国第三方回收商更多的是以小商贩为主,是现在废弃物回收的主体,而第三方处理企业是目前整个回收体系中盈利点所在,消费者是废弃物流的发起点。现有的第三方处理企业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处理知识,如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的电子产品处理地,拆解依然是以家庭作坊为主,所采用的方式被称为“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的垃圾”,除了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还对操作人员及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处理方式的专业性需要产品生产者参与。为了充分利用废弃物,生产者参与到废弃物回收也变成了一个社会共识,但是成本必然比较大,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要求,因此,政府的角色便是约束、监控实施各方的行为规范。
1.2生产者责任延伸在回收处理中的责任与权益分析
生产者责任的界定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全部责任和部分责任。全部责任是指生产者对废弃物流的回收及处理全程负责,包括废弃物物流的每一个环节,如收集、运输、分解与再利用,由此产生的费用也由生产者来承担;相应的部分责任则是生产者仅对处理环节负责,而回收等环节交给其他各方来处理。现实来看,生产者很少能够全程负责的,因为回收的分散性,物品与其他厂商物品混杂一起,在废弃物分拣中心也不大可能按厂商来分拣同一类型产品,因此全程责任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我国幅员辽阔,如果全程由生产者来负责,成本支出巨大。将生产者看作废弃物物流中的一分子,即它负部分责任。由于废弃物品在处理时的复杂性,所以通过法令规定强制生产者参与属于被动负责,而生产者由于考虑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因素自发参与属于主动负责,主动负责的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被动负责的企业受法律约束,一旦脱离责任将会受到法律制裁。生产者参与能获得良好回报,会给企业带来收益,通过分析废弃产品,企业可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提供更加良好的售前或售后服务,通过废弃物回收和重复利用部分产品或原材料能改变传统物料管理只注重企业内部物料的现状,并且必然带来采购成本的下降,部分原材料直接可使用能减少原材料库存,增加企业效益。另外,在国际化绿色经营的环境下,部分国家要求相关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废弃物物流体系,以作为产品在该国销售的前提,并且通过实施废弃物物流加强环境保护也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给企业带来无形资产。废弃物物流中除了生产者参与外,其他各方也要负相应责任。消费者是回收物流的起点,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生产者有直接促进作用,不环保的产品将被淘汰出市场,应该提倡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识。由此,在废弃物物流体系中,生产商承担主要责任,消费者和销售商承担次要责任,政府在整个责任体系中负责监督与扶持,并且对生产者进行补贴以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1.3生产者责任延伸下废弃物物流中的资金支付分析
废弃物物流中的费用项目主要有回收过程中的回收费用、运输仓储费用、处理费以及为实现废弃物安全回收和处理所涉及的费用。资金一般都是流向政府,政府向各个支付主体收取回收费用,在具体施行时,一般为税收部门向征收客体即回收参与者征收回收处理费用,再分派到各个回收系统中。因为承担的责任最大,所以生产者是费用的最主要支付者,废弃物物流难以普遍发展起来原因之一就是回收的成本过高,在废弃物物流的各方参与者中只有生产者能够负担如此大的费用,并且通过政府的监管可以将部分回收费用以承担责任的比例为准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对于消费者来讲,除了部分来源于生产者的回收费用转移外,部分发达国家还规定消费者的责任除参与收集之外还要为回收处理支付一定费用[9],主要有两种模式:预付费模式与废弃时付费模式。预付费模式是在购买产品时就支付的部分回收费用,如德国、法国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和欧盟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等,生产者可将这部分费用用于回收处理,而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这样就将成本转移给了消费者。这种方式容易使中间费用处理不透明,因此产生了另一种折中的方式,即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额外支付一笔用于回收产品的保证金,这笔钱与商品价格相分离,经经销商转给生产者。总体来看,预付费模式的费用很可能无法完全应用于废弃物回收,因此有其固有缺陷。另外一种消费者付费模式由消费者将废弃物带到指定地点并支付一定回收费用,这种模式被日本采用,该方式的特点是过程比较透明,但由于消费者要收集并交费,所以产生大量非法丢弃行为,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1.4生产者责任延伸下废弃物物流回收模式
按照生产者参与废弃物物流的强弱程度可以将废弃物物流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生产企业自营回收模式、生产企业联合回收和第三方回收模式。自营模式即生产企业投资建设逆向回收体系,使产品通过逆向渠道最终回到自己手中,这种模式与正向物流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完全的闭环循环。优点在于能够根据销售准确把握产品流向,生产者拆解产品效率更高,回收利用率也最高,通过接触消费者可以获得产品信息的反馈,能及时进行改进,并且有利于维护产品品牌形象。但这种方式的投入比较大,而且产品往往专业性强,生产者各自建立回收体系浪费了社会资源,生产商一旦倒闭,其产品就变为“孤儿产品”了。因此实施较难。生产企业联合回收的模式解决了单个企业回收的成本问题。这种方式可以由生产企业联合组建也可以生产商与其他回收企业联合组建,联合回收方式解决了“孤儿产品”问题,并且产品容易形成规模经济,通过流程、信息及整个回收体系的共享能够实现企业共赢。第三方回收模式与生产企业联合模式的区别在于负责回收的企业不是生产商的联合体,而是生产商直接与第三方回收企业建立回收的上下游关系,属于业务外包的形式,第三方回收需要的回收规模比较大,所以经常将第三方回收与生产企业回收相结合,由第三方回收企业负责若干个企业的产品回收。
2适合中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下废弃物物流体系
2.1生产者责任延伸下各关联部门的参与性分析废弃物物流回收体系的主要参与者有生产商、分销商、第三方回收机构、联合回收的企业以及消费者。在社会环境及法律制约下,生产者必须要参与到废弃产品回收中,分销商也作为生产者责任延伸的一部分参与废弃物物流回收之中。第三方回收机构纯粹以盈利为目的,废弃产品本身的价值以及生产者向回收机构的“让利”才是他们参与的动因,消费者作为废弃物物流的发起点在整个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消费者的产品喜好、环保意识、生活习惯、对待回收产品的态度、居住地回收设施建设、产品分类意识都对废弃物物流的流程产生影响。生产者对影响消费者回收的因素并不能完全掌控,尤其是与公共设施、回收习惯相关的因素,因此需要政府引导监督,一方面扩大宣传,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回收环境。使消费者回收的意愿能够实现。从各方的参与动因来看,生产者责任延伸下的废弃物物流需要政府监督,强制生产者参与,分销商与第三方回收机构获利,消费者回收习惯培养,通过政府行为加市场手段来实现。
2.2适合中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下废弃物物流体系保障措施
结合消费者的习惯,我国的废弃物物流回收要突出回收起点的重要性,为使整个回收流程更加高效,造成的环境损害更少,应该跟踪培养居民的废弃物处理习惯,引导形成良好废弃物处理理念。还要加强政府监督和惩罚措施,使生产者或消费者回收行为规范化,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模式:(1)政府监督,企业参与,动员社区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企业能够直接从各个居民社区回收废弃产品,企业可以在居民社区建立回收点,同时可以培训居民产品分类的知识。对企业来讲能更近距离接触消费者,获得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从而改进技术,提高产品满意度,并能从废弃品中获取价值,贴近居民的环保活动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增加其无形资产。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投入比较大,成本难以控制,所以在实施时可以将社区部分进行外包,以避免由于分散点太多而难以管理及成本过高的问题。(2)政府监督、企业参与、行业联合模式。这种模式将同类生产者的产品通过联盟回收的方式进行归类处理,产品相似度高企业之间可以将自身的回收责任外包,形成行业内部专业化的产品回收处理,从消费者处回收产品可以采用第三方回收的形式。其优点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各方行动透明化,易于监管。缺点是企业将产品回收责任以指标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可能造成指标倒卖,具体回收时又出现推诿、回收质量下降等问题。
篇8
2、耳机使用的频率很高,因此很容易坏掉,而坏掉的耳机属于可回收垃圾。在电子产品中,除了坏掉的耳机以外,还有旧手机、手机数据线、充电宝、充电器都属于可回收垃圾。
3、耳机中很多小零件拆下来还可以重复利用,手机、充电器中的零件也是可以拆卸的,因此有着很高的可回收价值。
4、但实际上,像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脑等电子废弃物都会有专业回收的人员来回收,因此最好还是不要直接丢弃在可回收垃圾处。
5、但是像耳机、充电器、充电宝这一类小型的电子产品就可以直接投放到垃圾分类箱中,但是要避免污染,保持可回收物的清洁干燥,而且在投放的时候一定要轻投轻放。
6、可回收物主要是指通过综合回收处理利用的废弃物,这样可以重复利用资源,绿色环保,减少污染,如废纸、塑料、金属等。
7、手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一类的废弃物中还是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又存在着可回收的价值,因此需要专业的回收人员进行专业的回收处理。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 农村逆向物流 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下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只有构建起顺畅的逆向物流,才能形成闭环的循环流程,物质才能高效、低成本循环,否则循环链将断裂,循环经济将不能实现。
农村逆向物流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县以下地区),农村居民用于生活、生产的资料沿着原方向返回,以及对已经废弃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再使用、再循环的过程。农村逆向物流物品品种多样,传统的农村逆向物流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生活垃圾的逆向物流、日用品逆向物流、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徐建国,2010)。
农村逆向物流的建设将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发展新农村逆向物流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整个农村逆向物流体系、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满足和拉动农村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王新利,2007)。
笔者通过对农村逆向物流的实施方式、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村逆向物流的运作主体
(一)以村民为运营主体
由于农村逆向物流链条初始端大多都是由村民自身完成的,所以,以村民个体为运营主体也就是村民自身把逆向物流物品送到指定的地点。这种模式由于多靠村民自觉完成,因而成本较小,但是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回收的效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村民的素质要求较高。
(二)以乡镇政府为运作主体
其实施主体为乡镇级行政单位,所属各村均为参与者。由乡镇政府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负责对农村可再生物品进行回收,从事商品回流等逆向物流相关事务。这种方式便于实现规模效益,但相对成本较高。
(三)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运作主体
这是指通过合同形式将农村逆向物流回收处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以付费等方式,交由社会上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在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下,企业成为农村逆向物流的主要实施者,乡镇政府和各个村庄都应给予一定的辅助支持,使得村镇资源能够重新利用,农村环境能够得以优化,同时要根据当地逆向物流规模、交通条件、地理因素等恰当选址并设置合理的回收中心。这种由专业的逆向物流服务商对回流产品进行处理的模式专业性较强,可以减少回流品的不确定性,降低成本,规模经济性比较明显,信息反馈也比较及时。
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渠道
(一)共用正向物流渠道
逆向物流共用正向物流渠道,即农村完全利用原有的正向物流系统实现逆向物流的功能,逆向物流的设施、运输、路线相对正向物流系统没有变化。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物流成本,风险性低,但劣势也非常突出,容易造成业务重叠,与原有正向物流渠道中的节点发生冲突。
(二)新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
为了避免共用正向物流渠道方式的缺点,农村可以选择新建逆向物流回收和处理中心,以期形成规模效益,从而降低逆向物流的成本,提高逆向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其实施的方式可以是如下两种:
1.各村自建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由农村自建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业务重叠的原因与原有正向物流渠道中节点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可以更及时地为村民服务,主要缺点在于,农村要开展组织新人员、设立机构、购买设备等活动,负担过高的成本。
2.建立联合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鉴于逆向物流业务的特殊性,如果是农村自身单独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除了少数村庄外,大部分村庄自身没有实力去独自建立回收处理中心。联合建立回收中心的优势在于能够分担成本和风险,减轻单个农村的资金压力,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但是,对新建回收中心的管理业存在各个农村文化的融合障碍等问题。
综上,从逆向物流渠道这个角度分析所实施的三种逆向物流模式各有利弊,可以通过表1进行综合比较。
农村逆向物流的回收物品
(一)生活垃圾的逆向物流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不仅仅是制约新农村发展建设的一大顽疾,同时也是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之一。根据生活垃圾的性质,将其分为有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和无回收价值高污染的生活垃圾两大类。
第一类:有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此类生活垃圾主要分为五类:焚烧类、堆沤类、入池类、喂食类和可回收类,为有效处理这五类生活垃圾,应采取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级管理机制(见图1):
户分类。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进行垃圾管理,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处理。一是将草木腐殖质、瓜果皮、灰土等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分拣出来,送至田间肥田,这样既减少了垃圾转运量,又生态环保增加了土壤肥力;二是将其余生活垃圾按类送至垃圾箱,由村收集后进行处理或运转。
村收集。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垃圾池(台),合理配置垃圾箱,并设公益性保洁专员,报酬由村落负担。保洁员主要负责村内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洁管理。其中,对收集的生活垃圾中非高污染的部分,可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中填埋。
乡/镇转运。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垃圾填埋点。垃圾填埋点要根据人口密集度、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特点科学设置。村落的生活垃圾在集中收集后要运转至乡镇级填埋点进行集中处理(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村落除外),转运车辆可由各村采取承包或租赁的方式解决,发生的运输及人员费用可以是政府财政支持,也可以是村落自主解决,亦可以是两者结合。
县填埋。县级政府要建立标准化生活垃圾处理场。其垃圾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容积、占地、服务年限、工艺、处理方法等均应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投入运行后,农村以及乡镇的生活垃圾都将转运到这里进行填埋、碾压或覆土处理。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终环节,是垃圾处理成败的关键。
第二类:无回收价值且高污染的生活垃圾。比如打碎的瓷器、农用塑料薄膜、废电池等。对于这种无回收价值且污染大的生活垃圾,更需引起重视,村落应设有不可回收专类垃圾箱,协助村民树立分类意识,由村统一收集后交由乡运转至县级垃圾场进行最终处理。由于其高污染性,所以对此类垃圾不仅要及时处理,源头回收也要及时。
(二)日用品的逆向物流
农村生活的日用废弃物种类众多,大致可以分为塑料系类、金属类、玻璃类、橡胶类、衣料类、纤维类等,其中金属类、纸类和塑料类等已经较好地得到了广泛和自发的回收利用(马香娟等,2009),随着农村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子消费品和电子废弃物的数量也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电子废弃物的逆向物流也显得日趋重要,如废旧家电的回收等等。因此对农村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进行管理时,应参考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将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宏观角度对农村废旧电子产品的发展进行指导(王亮,2010)。
(三)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
首先,农产品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动物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通常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
农产品废弃物具有差异性、分散性、季节性等特点,基于此,农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必须向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建立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改变分散经营的格局,促使其走上规模化生产发展道路,这就为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条件,为企业进入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创造有利条件。
开展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一是由产生农产品废弃物的农户联合回收;二是由需要农产品废弃物的企业回收;三是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回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应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进入农村市场,在我国现代农业废弃物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并进行资源整合。
其次,生产资料中被广泛使用且可重新利用的包装物、容器(箱、托盘)等。这些包装物除部分破坏不能修复外,其余均可以回收循环反复使用。
最后,可进行再制造的物品,包括农机具等的重要零件,可以将这类物品收集后加以检验和拆分,进行再制造后可出售。
发展我国农村逆向物流的相关建议
在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规划阶段。制约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对逆向物流认识不全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健全,责任机制不完善,缺乏先进管理技术,资金支持不足等,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建议:
一是政府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树立现代逆向物流管理理念,提高全民的资源和环保意识,提高逆向物流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建设。二是政府应制定和健全逆向物流产业法规和政策。在逆向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好管理者、扶持者和建设者的角色,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和扶持从事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建立健全逆向物流的市场规则。三是抓好示范点。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标杆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培育农村逆向物流市场,以便发挥集散效应和发散效应。四是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
结论
作为整个逆向物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逆向物流是从地域的角度出发,从整个逆向物流中分支出来的。农村逆向物流具有分布区域范围广泛、交通条件差异大、服务层次差别大等特点,此外,各地区的人文、经济条件不同,经济和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同都导致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逆向物流。本文论述了构建农村逆向物流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做了初步探索,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还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的关注。
参考文献:
1.Marisa P.de Brito,Dekker R·A.Framework for Reverse Logistics.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2003
2.徐建国.农村逆向物流发展模式初探[J].商品时代,2010(9)
3.王新利.论农村逆向物流及其网络模型设计[J].中国流通经济,2007(2)
篇10
1 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急剧上升,报废汽车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由此所产生的资源短缺和报废汽车遗留垃圾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进行报废车辆的回收并尽可能地提高其再利用率己成为当前汽车工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汽车逆向物流管理水平较落后,既缺乏削减汽车废弃物排放的激励措施,又缺乏对汽车废弃物的收集/中转/运输/处理等全过程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导致汽车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由于汽车逆向物流过程中具有的地理信息特点,本文将探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汽车逆向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并建立基于GIS的汽车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对于提高汽车逆向物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方便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汽车逆向物流综述
2.1 汽车逆向物流概念
汽车逆向物流是以满足顾客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对汽车产品实行从下游到上游的物流活动,如图1所示。它包括回收逆向物流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两大部分。回收逆向物流指不合格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物等从需方返回到供方的物流活动。废弃物逆向物流则指将己失去经济活动价值的原使用物品进行回收、检测、处理,并将其送到专门的处理中心所进行的物流活动[1]。
2.2 汽车逆向物流的特征
(1)随机性。即退回或回收汽车的来源地点、回收数量、召回时间等的不确定性。
(2)复杂性。由于汽车逆向物流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预测困难,同时回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决定了其规划操作和控制相对于汽车正向物流变的更加困难和复杂。
(3)物流成本较高。汽车制造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它不仅生产工序复杂,而且对专业化程度的要求非常高。同时,随机性也使得规模效应难以发挥,最终导致物流成本偏高。除此之外,对回收汽车进行人工检测费用也是导致高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4)价值递增性。即报废汽车在消费者手中是零价值,但随着逆向回流,报废汽车的价值逐级递增,最终在逆向物流的终端—生产商那里实现价值再造。
(5)风险逐级放大性。虽然汽车逆向物流可以使下游消费者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了相对宽松的回收政策会加大企业自身的风险。此外,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也会导致上游汽车制造企业信息失真,风险加大。
3 GIS在汽车逆向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输出[2]。
在汽车逆向物流系统中,汽车废弃物的产量和分布、收运设施、处理处置设施以及交通状况、区域功能等,都具有很强的空间分布特性。对汽车废弃物物流进行设计、规划时,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能更方便地处理汽车废弃物物流的收集、装卸、运送、储存等各环节的分析和规划,不仅可以实现汽车废弃物物流系统管理区域的地图矢量化,还可以对系统中的汽车废弃物收运路线选择、汽车废弃物收运设施的选址、运输车辆的调度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 [3]。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GIS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物流系统规划中。比如鲍婧(2007)将GIS运用于农产品物流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中。
4 基于GIS的汽车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及系统集成
4.1 基于GIS的汽车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系统选用ESRI推出的GIS组件MapObjects,同时应用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环境,实现基于GIS的汽车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其基本思路是先对采集的地理空间数据和物流信息数据集成;再在此基础上加入 GIS组件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管理,然后应用Visual Basic 6.0和MapObjects相结合,进行二次开发,将MapObjects引入到传统的MIS平台中,进行无缝的系统集成,使得用户面对一个屏蔽了技术细节的操作方式简单、系统功能齐全的可视化界面。
4.2 基于GIS的汽车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4.2.1系统的总体结构的选择
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共分为四种,分别是:主机/终端结构、File/Server结构、Client/Server结构和Brower/Server结构。
主机/终端结构的系统过分依赖于主机,主机价格昂贵,对技术人员和环境要求较高;File/Server结构对数据的完整性难以控制,并且对网络要求比较高,容易造成网络瓶颈,不能满足数据传输量大、用户多的现在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当今系统开发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 Client/Server结构和Brower/Server结构,下面表1总结了这两种结构的优缺点分析[4]。
本系统针对为汽车逆向物流设计的管理信息系统,考虑到交互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因素,本系统选用Client/Server结构体系。
4.2.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汽车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包括汽车废弃物从产生、收集、暂存、加工、运输、中间加工利用与处理、直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的所有相关信息。根据汽车废弃物物流系统的特征,本管理信息系统将由五大子系统组成,分别为电子地图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分析预测子系统、网络规划决策子系统。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4.2.3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系统的设计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和可扩充性原则。以下是各子系统的功能描述。
(1)电子地图子系统:系统的电子地图模块。其功能是对地图实现分层综合显示,以及无极缩放、任意漫游、直接选择定位等功能;还可以对地图进行地理编码,将数据库的数据与地图有机结合,实现对地图数据库的操作。
(2)数据采集子系统:系统的信息收集模块。通过采集某城市的基础地图(包括行政地图、等高线、交通地图等)、汽车废弃物分布图(包括汽车废弃物收集点、中转站以及处理场所等)、收运车辆的属性数据(包括车辆的种类、型号、燃料种类基本技术资料、驾驶员信息等)以及各种图形数据(包括汽车废弃物收集点照片、中转站照片、处理场所照片等),来建立GIS的空间数据库。这样,就可以快速精确地查询、检索所需要的图层。同时,对汽车废弃物进行分类,包括钢板,轮胎,电池,废油废液等,并对这些汽车废弃物的数据进行采集。
(3)数据管理子系统: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块。具体包括数据输入输出、数据检索、数据更新和数据维护等功能,另外,还将为各级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实现包括地理信息在内的多种信息的管理、更新及维护。
(4)数据分析和预测子系统:系统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块。该模块将通过数据分析,并运用相关预测模型对未来汽车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预测,包括数据加工分析、信息预测等功能。
(5)网络规划决策子系统:这是针对汽车废弃物物流系统特点而设立的模块,其功能是进行汽车废弃物物流系统网络节点规划和收运车辆行车路径决策。
4.2.4 系统的集成
本系统是利用ESRI提供的建立在OCX(OLE Custom ControlsH OLE自定义控件)技术基础上的GIS功能控件MapObjects,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平台,直接将GIS功能嵌入其中,进行二者的集成开发。
在本系统的集成开发中,最关键的技术是数据的集成。汽车废弃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主要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因为空间数据是非结构化的、不定长的,而且施加于空间数据的操作需要通过MapObjects来实现,我们采用文件结合关系数据库管理方式,利用文件存储空间数据,而借助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管理属性数据。
在进行存储、显示、查询和分析时,由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分开存储管理的,所以需要通过地理编码来实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即为文件中的每个地理事物都分配一个唯一的地理编码,而在关系数据表结构中也对应有一个编码,这样数据表中的每条记录可以通过该编码确定与文件中对应地理事物的连接关系。本系统的集成开发结构按照数据流主要分为两大块,如图3所示。
(1)利用MapObjects控件显示电子地图数据,并对地图数据进行查询;
(2)利用ADO组件访问电子地图数据的原数据,通过对原数据的查询可以进一步查询地图数据的分类信息。
5 结语
本文将GIS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汽车逆向物流系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分析了汽车逆向物流系统和GIS的特点并归纳了GIS应用于汽车逆向物流的主要问题;然后在分析系统设计的思路,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从研究的实际出发,选择了C/S系统结构体系,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实现了系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