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治理范文

时间:2023-04-02 18:1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金库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金库治理

篇1

一、从思想上治理“小金库

一要强化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级领导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廉政建设,不贪、不占、不向下级伸手,做到“正人先正己”;从自身单位做起,做到不图名、不图利、不攀比,严格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艰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从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友做起,不借名、不贪利、不狐假虎威,做到管好自己、管好单位、管好亲友、管好身边工作人员,铲除私设“小金库”的思想。

二要强化教育,发挥警示引导作用。要把廉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纪国法教育以及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次,要强化党纪国法教育。通过学习廉政建设准则,观看警示教育录像片,开展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腐败风险防控体系的法制教育;再次,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三要强化宣传,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大力宣传加强廉政建设、治理“小金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通过廉政建设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寓教于乐;将有关廉政文化资料编印成册,形成廉政文化丛书;设立治理“小金库”墙报、黑板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铲除私设“小金库”的土壤。

二、从组织上治理“小金库”

一要对自制收据进行重点审核。对自制收据的存根联与记账联进行逐一核对,看有无存在收入未入账的情况。

二要对往来账目进行反复审核。对单位可疑的往来账款进行重点核实,看有无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资金私设“小金库”。

三要对前后单据进行对比审核。对被审单位收取的房租、保证金退付要多加留意,与前期收入情况相对照,看是否有未入账收入。

四要对现金和固定资产进行监盘审核。用突然袭击方式对现金进行监盘,对单位所用的车辆、办公设备等进行监盘,再与固定资产账相对比,看账外资产有无来源于小金库。

五要对举报线索,通过审核调查进行取证审核。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视举报线索,保护举报人,搞好审计调查,看是否真的设立了“小金库”。

三、从管理上治理“小金库”

一要严格审查经营性资产管理情况,解决店面、房屋租金收入及水电费等收入金额入账问题。要摸清被审单位的原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情况,对有经营性资产出租的单位,要重点查清该单位店面房屋对外出租及水电费管理情况,认真查看出租合同,审核资金收入是否如数入账。同时,要建立资产形成、配置、使用、产权变更、处理全过程管理、监控体系,解决经营场所、重点建设、资源浪费、资金缺乏监管等问题。

二要严格清理存款账户,解决多头开户私设“小金库”问题。要对单位的收入来源、支出去向、银行账户和福利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摸查和清理,建立健全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规定每个预算单位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对资金流向大、工作资金特别多、确实需要多头开户的单位,也只能设立基本存款、基本建设资金、社会保险缴费三个专用账户,并要经常性开展检查,杜绝乱设、私开账号问题,使“小金库”无处藏身。

三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基本规范》和其他相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具体执行者,按照《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负有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责任。一是组织他们学习《基本规范》,熟悉其内容和要求,把握其实施重点,明确其责任,以提高执行《基本规范》的主动性;二是进一步学习《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以提高规范会计行为的自律性;三是继续开展诚信教育,带头遵纪守法,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不做假账。

四、从制度上治理“小金库”

一要建立健全实时在线预算监管制度,增强资金使用的公开性。认真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民主理财等监督制度,将财政国库支付系统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网,人大代表可以随时查询部门预算中每一笔国库集中支付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督。同时,要建立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办事公开制度,提高财政开支的透明度,有效防止小金库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二要建立健全财务核算集中监管制度,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在保持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权和会计核算权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大集中模式的财务核算监管系统,实现财政、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实时、直接和无盲点监督,有效解决通过零余额账户转移财政资金、做假账和设立“小金库”问题。

篇2

摘 要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近年来,国家对其查处力度不断加强,治理效果更加显著,但“小金库”现象仍未消失,仍需从严治理。本文基于“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提出新时期深入治理“小金库”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小金库” 表现形式 对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小金库”治理的措施,监督力度不断加强,体现了对“小金库”治理的坚定决心,同时,“小金库”违规现象明显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理“小金库”的工作可以松懈,“小金库”现象依然存在,而且表现形式更为隐蔽。因此,“小金库”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要巩固治理成果,构建“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小金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隐匿收入方式设立,其中表现最多的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二是虚列支出方式设立,如: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人工成本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三是转移资产方式设立,最为常见的是以虚假资产盘亏、毁损、报废方式转移资产,还有一些单位为了逃避监督,在“工会账”、“食堂账”中列收列支,将“工会账”、“食堂账”变成其私设“小金库”的“避风港”;四是其他方式设立,例如用假发票、假合同、假票据等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形成原因

小金库之所以屡禁不绝、屡查不止,由于其具有保管的隐蔽性,使用的随意性,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视法纪,利益驱动

小金库与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或个人利益通常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单位往往打着方便工作、为单位及职工谋福利的旗号,置国家和集体利益、财经法规于不顾,钻法律政策空子,设立小金库。更有一些人将小金库化公为私、侵占私分、中饱私囊。

(二)管理松散,制度缺失

由于有些单位内控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加上财经制度缺失,财务管理松懈,缺乏严密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制约机制,使某些别用心者轻易地截留上交款、收入不入账和虚列开支,借机私设“小金库”。

(三)缺乏监督,处罚不力

相关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不够,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未形成合力,没有建立起“小金库”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取得一定成效后,日常监督没有跟上,使“小金库”问题卷土重来。时下在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是以罚代刑,一罚了之,对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较少,想要处罚到某一个人的头上,让上级执法机关倍感为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顶风违纪”的不良风气,使小金库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三、“小金库”的治理对策

(一)提高廉政意识,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领导者自觉设立起一道抵御腐败的精神防线,建议起“内因主导型”的反腐败机制,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小金库”的产生。“小金库”问题的主要责任在领导,要通过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和廉政意识。一是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经常邀请一些被查单位现身说法,深刻剖析思想根源,痛陈“小金库”的危害,让一些单位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二是开展经常性廉政教育,让单位领导通过学习反思和对照廉政规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规范资金渠道,严格收支管理

在“小金库”检查中发现很多资金都是截留收入造成的,因此要严格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必须全部上交公司“收入户”,尤其是非主业的收入,如,固定资产处置及租金收入、广告费收入等临时小额收入,不得直接用于任何支出。同时各项资金支出要按照预算用途,逐级下拨到各“支出户”。

(三)完善制度体系,重视贯彻落实

在构建“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过程中,要坚持制度建设和制度贯彻落实两手同时抓的思想。首先,完善制度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一是要实行领导干部任期责任承诺制度,因为各单位责任人是“小金库”的第一责任人,任期内要签订责任书,保证不设“小金库”;二是完善授权批准管理制度,使各项经济业务在规范的授权批准下执行;三是完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降低风险;四是完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从严控制新开账户,防范用新开账户隐藏“小金库“。其次,还要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制度的目的在于执行,执行制度必须不折不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四)发挥纪检作用,加大惩处力度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和枣财监[二一四]6号文件精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局机关各直属学校及科室认真开展治理“小金库”的“回头看”的专项治理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自查自纠的做法

1、为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我们转发了枣财监[二一四]6号文件,提出了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要求,并强调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积极进行小金库专项治理。

领导小组把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领导层层签字。

2、为使工作透明度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我们利用***教育网宣传文件精神,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通过宣传让大家理解“小金库”的定义及表现形式,认清问题,自我约束。

3、我局“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群众监督、举报,并要求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

4、对列入此次专项治理范围和内容的单位及项目,要认真自查,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共收到19个单位上报的情况(上报材料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并对报表认真进行了整理、分析和汇总。

6、为积极配合“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我单位内部审计委员会不定期对局属各单位进行内部审计,详细的审查各单位的账务情况,力争自查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二、自查自纠的结果

1、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通过各单位深入自查自纠后上报的材料分析,市教育局及下属各单位从制度上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严谨性和有效性,各项的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帐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无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以及以个人名义私存公款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2、各单位监管使用的票据由财务统一管理,各类票据均由财务统一到财政部门购领和销毁,按照有关的票据登记制度设置票据登记薄,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票据保管、领用和核销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备查薄。

3、按照财政集中支付要求,严格现金管理。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收坐支行为。严格按照财政、物价部门下发的收费文件及标准收取费用,没有违规收费,不存在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的现象。

通过单位自查自纠,我局及直属各单位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按照规定认真填报相关表格,没有私设“小金库”的行为。

虽然我局及下属单位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清理检查“小金库”及“回头看”的跟踪检查,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教育,强化了财务管理,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确保了资金合理使用。我们在前期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重点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加强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培训,使得财务工作更规范,更严谨。

 

 

市教育局

二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滕州市“小金库”治理及“回头看”工作总结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现将开展 “小金库”治理及回头看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面落实全省“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为做好今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位明就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落实省“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小金库”专项治理自觉性、主动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时行动起来,扎实做好“小金库”治理的自查自纠工作。

二、加强领导,建立专项治理工作机制

全省“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市在去年“小金库” 治理领导小组基础上,扩充了滕州市 “小金库” 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把国资、民政部门负责人纳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范围内“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具体负责“小金库”治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镇街、市直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细化治理工作措施,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三、广泛宣传,充分发动

为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形成声势,我市利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中央、省和市关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召开单位全体干部座谈会,深入学习“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各种文件和政策要求,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效促进我市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的开展。

四、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回头看”

6月份是我市“小金库”自查自纠和“回头看”阶段,对照“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着重对资产处置、房屋出租、票据(收据、收费票据、报销发票等)管理、经济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往来款项清理、上下级单位资金使用、工程预决算、工程招投标、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交通及车辆费、现金和银行账户管理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清理,确保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彻底清查、不留死角,自查面达100%。

        五、适时开展重点检查

在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我市“小金库”治理实施方案,适时开展重点检查,查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单位,有举报以及自查自纠措施不力、工作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等,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关于做好“小金库”治理工作“回头看”工作的报告

 

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播影视总台在省、市治理小金库电视电话会议后,根据(枣财监[二一四]6号)文件要求,积极响应,行动迅速,措施得力,精心组织单位内部“小金库”治理 “回头看”工作。下面,将我单位开展“回头看”工作简要汇报下:

一、领导重视。省、市电视电话会议后,单位主要负责当即召开相关单位、相关人员会议,按照省市“小金库”治理工作要求,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就“回头看”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通过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的开展,各相关单位、相关人员,进一步提高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识,促进了收支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强化对财经法规政策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的开展自查自纠及自查自纠覆盖和落实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督查和督导工作制度,督促“小金库”治理“回头看”工作顺利进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我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小金库”回头看工作,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成立“小金库”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健全了机制,形成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了并使之成为长效机制。

    三、广泛宣传。充分发动为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形成声势,我单位开展了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省、市关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多次召开单位全体干部座谈会,深入学习“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各种文件和政策要求,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效促进了本单位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监督。借总台成立审计部门例行审计的契机,总台对前广电局,前广播电台,前广播电视台进行自查,并设立“小金库”有奖举报制度,至审计报告发出未发现任何形式的“小金库”。同时,督促其他台站进行自查自纠,防患于未然。

6月18日,我单位就“回头看”工作召开总结会,认真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回头看”,我单位未发现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广播影视总台

二一四

篇4

为确保专项治理的顺利进行,成立由局长鲁平为组长的“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工作由纪检监察、办公室负责此次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关于深入开展__市 2009-2013年度“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我局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议,认真对待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要求相关科室和人员认真自查自纠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开展清查、实施长效监督。

(一)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未占用、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我局开设的账户有:1、基本帐户;2、有奖发票专用帐户;3、国库集中支付帐户;4、工会经费帐户;以上帐户经审核均符合开户条件。

(二)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没有设账外账和“小金库”行为。没有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放。

(三)按照国库集中支付要求,财务报销严格按照“三级审核”审批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

(四)严格按照(新财监〔2010〕1号)文件中对“非税收入的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对资产出租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自治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规定上缴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五)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没有以各种名义擅自发放奖金、福利和津贴等,用于职工待遇方面的支出,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按照地区局的制度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篇5

【关键词】审计 小金库 治理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在本单位财务部门列收列支或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也就是说,“小金库”资金属于部门或个人隐性资金,只为个别领导和少数人知道或使用,并逃避政府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审计及监督。“小金库”不仅严重破坏政府部门及国家干部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还损害了单位和集体利益,极易诱发贪污以及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金库”产生的问题,加强对“小金库”的治理。

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小金库”出现的领域极为广泛,不仅包括党政机关,还出现在事业单位、金融部门以及企业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极坏。“小金库”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一)收入不入账。这是“小金库”最为常见的形式。个别单位违反法律规定,采取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方式,把所得收入存入“小金库”;个别单位使用非正规收费票据甚至自制票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将收取的房屋租赁费、管理费或者设备折旧变卖所得收入等不入账;个别单位有意截留或挪用本应上缴的相关费用;还有个别单位把该收的费用留在下属单位或部门,然后使用一些发票在下级单位进行开支,从而逃避上级单位或部门的检查。

(二)虚列开支。个别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以及在执行其他任务时,故意编造假预算,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虚列支出,通过开假发票来套取现金,并将这些现金打入本单位“小金库”,化大公为小公,甚至化公为私。

(三)以收抵支。个别单位在预算外经费的管理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相关规定,直接将支出与应收账款相抵,这样就不仅逃避税款,而且逃避审计监督,并在账外形成了“小金库”。如某单位将房屋出租给其他公司开展经营活动,该公司只需上交部分租金,其余租金直接冲抵单位在该公司的相关费用,这种收支相抵的方式,既使公司少交了税金,又有助于该单位隐瞒收入和支出。

(四)通过其他账户套取或转移资金。个别机关部门由于受到经费开支相关法规的限制,把可以动用的经费通过开展项目建设的名义拨付到相关下级单位,然后,由这些单位采取编报假项目、假预(决)算等方式来套取资金返还给上级单位。还有少数单位利用伙食账目管理混乱、实施监督比较困难等漏洞,通过伙食补贴的名义向本单位食堂拨付一定数量的补助款,然后借用一些购主副食品的票据将其从伙食费中领走转入“小金库”。

二、“小金库”形成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个别单位的领导不重视财经政策的学习,法律法规意识比较淡薄,有些人认为只要不把“小金库”的资金装入个人腰包,就不算违法违纪;个别单位领导对截留收入设立“小金库”抱有幻想与侥幸心理,认为这种行为很普遍;还有个别单位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小金库”的危害性,把“小金库”当作是个人随意支取的“私房钱”,甚至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二)规章制度不全。由于极个别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内部监控体系不够健全,使少数人能够轻易截留本应上缴的经费,采取收入不入账或者虚报冒领单位资金。尽管当前财务管理已经电算化、信息化,极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方式也容易遭到破坏,其危害更具隐蔽性,往往不留痕迹,且出现问题时还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后果,这实际上就为设立“小金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小团体”思想及利益作祟。“小金库”与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或个人利益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极个别单位及个人打着方便工作、为单位及职工谋利益的旗号,置国家和集体利益于不顾,故意违反财经制度,通过设立“小金库”,将相关资金大量用于请客送礼、滥发钱物等,造成挥霍浪费、中饱私囊等严重后果。

(四)监督机制缺位。由于在当前阶段财务人员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单位内部财会人员的任免、奖惩和升迁等都是由单位领导决定,这样的管理体制导致一些财会人员即使发现单位内部有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情况时也不敢进行抵制,甚至有很多财务人员同流合污,通过制造假账、销毁财务记录等方式,逃避审计调查和打击。

(五)处罚力度不够。总体来说,当前在对“小金库”的处理上,更多时候采取经济处罚而忽视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对其单位领导的追究较少。由于处罚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反而助长了一些部门或单位“顶风违纪”的不良风气,使“小金库”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三、基于审计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小金库”现象已经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诱发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加强审计的方式,堵住财务漏洞,从而根治“小金库”。

(一)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法纪意识。在众多案例中,我们发现,“小金库”的出现,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领导行为,没有单位或部门主要领导的支持或者默许,“小金库”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必须开展针对有关领导干部和财务工作人员的财经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培训,采取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使广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小金库”的危害性,不断增强相关人员的财经制度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其遵守制度和维护纪律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二)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追究责任。要充分认识到“小金库”的危害性,采取有效措施对设立“小金库”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政府纪检和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审计部门的沟通及互相配合,对一经发现设立“小金库”的情况,无论属于哪个单位、涉及到什么人,都要对其资产来源和走向进行深入追查,对有渎职违法行为的单位领导要坚决处理,对已经触犯刑律的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们认为,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对其他设立“小金库”的责任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三)深入开展制度建设,堵住制度漏洞。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举报机制。在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在上级单位及单位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设立举报电话,并根据有关规定,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另一方面加强监督巡查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单位内部的纪检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联合组成监督巡查小组,在单位内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清理“小金库”专项活动。努力从制度上、机制上、管理上堵塞漏洞,从源头加强治理,坚决堵住制度漏洞。

(四)发挥审计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弄虚作假、无视财经纪律的行为的监控和处置。通过核查相关单位的银行账户,认真梳理其资金往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突击盘点相关单位或部门的库存现金、存折等,及时发现财务漏洞;加强票据管理,对票据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对票据领用、缴销等各个环节的监督。

四、结语

“小金库”问题严重损害政府部门及国家干部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损害了单位利益,极易引发贪污以及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审计工作,及时发现财务制度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彻底消除和根治“小金库”。

参考文献

[1]申展.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王红.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8(36).

[3]陈小悦,陈璇.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J].会计研究,2005(11).

篇6

一、加强领导,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推进,我矿区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提出要站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局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将专项治理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乱设“小金库”问题。随后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并下发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时间推进表,成立了以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专门机构,落实责任、细化分工,确保了专项治理工作思路清晰、机构健全、态度坚决、措施有力。

(二)明确目标,有序推进

为确保专项治理抓实、抓透、抓出成效,我矿区明确提出治理工作总体目标是: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彻底清查、不留死角。对没有私设“小金库”的要加强监督,深化防范意识,巩固“零问题”,杜绝死灰复燃。对发现问题的,要查找原由,查实金额,查清责任,依法处置。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按照“三步走”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第一步是先期申报,确定重点。领导小组下发通知,要求先期申报是否存在“小金库”或帐外设帐及其他相关问题,经认真梳理,确定清点对象。第二步是自查清查,发现问题。按照专项治理工作时间推进表,组织进行自查,上报自查报告。领导小组对自查结果逐项进行审核评估,根据掌握情况深入各部门,针对收入支出票据、现金往来等进行全面清查,将清查结果上报审核,完成系统自查报告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步是回头看,强化整改。通过自查和排查结束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派专人进行清点,在充分掌握人数和钱数的情况下,将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并责令主要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定期向上报收支账目,随时接受审计监督。

(三)完善机制,综合治理

在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中,我们充分认识导致“小金库”成为“顽疾”难以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执行上欠缺、管理上有漏洞、监督上不到位。要做到“连根拨起”不再反弹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并逐步完善以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长效机制,实行标本兼治、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

一是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首先是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将各项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其次是实行集体决策和财开制度。制定了《》,明确规定大额支出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由大会表决通过方可实施。同时要求设公未板或公示栏,定期公开财务支出账目。第三对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严格实行集中支付制度,规范财务支出。

二是建立健全举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小金库”隐蔽性强,情况复杂,直接检查往往不易发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内部知情者举报。为此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对举报者实行重奖。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认真执行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依纪从严从重惩处。

三是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强化审计监督。依托会计核算中心,定期对收入和支出进行专项审计,对领导离任进行任期财务审计。同时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加强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审计,对财务收支状况做到时时监控,不留空间,确保产生“小金库”问题的可能性。

(四)加强教育,警钟常鸣

把规范财务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做为一条主线贯穿教育财务基建工作的始终。利用各种会议,反复强调“小金库”存在的危害和治理“小金库”重大意义,强调市治理“小金库”的坚定态度,让防范意识入耳入脑,使“小金库”专项治理由外部约束变成自觉行为。主要措施有两项:一是强化财经法纪意识和业务培训。计划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举办教育主要领导和财务负责同志培训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将“小金库”治理与规范财务行为紧密结合,推动财务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轨道。二是建立行政问责制和违纪行为曝光制。对单位出现化任何形式的违法、违纪等腐败现象,除追究具体责任人行政或刑事责任外,还要追究主要领导行政责任,视情节予以行政处罚。同时规定对查出的私设“小金库”问题的责任人,要在报刊上公开,在屏幕上亮相,以形成震动效应和威慑力量,真正使“小金库”成为一个“”,一道“高压线”。

二、检查的具体情况

通过的专项检查,各部门都能够按照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主要领导亲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各部门能够制定符合实际的预防小金库发生的措施,真正从制度上、措施上加强管理。

1、资金来源及管理情况

部门经费来源基本上是矿区核拨,在经费开支上能够按照部矿区的各项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真正做到党委理财科学化、经费保障制度化、预算管理规范化、经费供应标准化、监督检查经常化。

2、银行账户管理情况

各部门均能按规定开设、撤消银行账户,银行账户档案管理规范;按规定使用银行账户,无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或为其他单位、个人套取现金现象;及时与银行对账;银行预留印鉴实行分管。

(1)从上级领用的各类收费及往来票据由专人保管,领用手续完备,领用的票据与财务印鉴实行分管,有效杜绝了私开票据现象的发生。

(2)对外来及自制的原始票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对要素不全、挖补涂改、无经办人员及填制单位签章的票据及虚假发票不予受理。

3、经费开支报销的发票自查情况。对发票真伪、要素内容、支付形式、报销手续等进行全面检查。

(1)发票真伪。内部的收费票据按规定使用统一配发票据,发票和收费票据的印章齐全、清晰,有防伪标志,全部使用专用机打票据。

(2)要素内容。发票的付款单位、填制日期、商品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单位印章、开票人等要素齐全完整。

(3)支付形式。各项经费支出超过结算起点的支出均通过银行转账办理,无大额现金支付的发票。

(4)报销手续。会计审核严谨、认真,发票报销审签手续齐全,无经办、审核、审批签字和实物验收手续不全的问题。

4、专用收费票据自查情况。对收费票据的领用、使用、注销、保管等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1)收费票据领用。收费票据、往来票据均在总财务科领取,严格按规定领用专用收费票据,购领手续完备。

(2)收费票据使用。使用统一印制的机打收费票据,无使用替代票据或原过期手写票据收费的;按规定要素和内容开具收费票据,无出具要素不全、内容笼统或过期票据;开具的收费票据与发生的经济业务相一致,无为单位或个人出具虚假内容票据用于报销的。

(3)收费票据注销与保管。已使用的收费票据按规定进行审核,存根按规定期限保管;过期空白收费票据按规定退回注销;财务部门有专人、专柜保管票据,购领数与发放数、库存数一致,登记手续完备,无丢失或被盗现象。

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小金库治理;防范治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资金挪用处理隐蔽。为了不让上级领导和监督人员发现账目上的猫腻,有些人员采用修改经费数目加大合理开支,以增加单位自身的可支配金额,最终将经费隐蔽地转移到小金库,私吞公款,中饱私囊;还有一些单位为了增加逃避税款而私设小金库,并鼓励员工作为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这种无视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赋予的使命,,违背组织纪律的现象频繁发生,最终导致了国家政府资金流失。

第二,管理疏忽监督不力。一些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制度的漏洞帮助单位合理避税,虚报开支,转移资金,这种看似合法合理的行为实质是侵吞国家和人民财产的行为,应该坚决取缔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应立刻追回资金并对相关负责人在职称、财务、通报批评方面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审计人员要具有道德职业操守,认真履行自身的职务责任,切实完成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并令其纠正,严格把关,监管不严将直接导致小金库存在和资金外流的情况发生,给截留单位资金创造了条件。

第三,相应治理法规缺乏,治理力度不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一直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利益的诱人导致一些单位为其铤而走险,截留国家资金;另一方面是由于针对这种想象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现行的会计准则对单位的约束力还不够,在处理小金库问题时要避免领导袒护下属,或者上下级相互包庇,为了保护单位的名誉得过且过,减轻对相关人员的处罚,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助长了一些单位违纪行为的不良风气,使小金库现象更加难以治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

第一,现金不如账,直接进入小金。事业单位在收到现金收入不计数到会计账簿中,而是转移到小金库当中,如单位的罚款收入,各类捐赠、赞助等额外收入,或者其他回扣、咨询费用等其他形式的非生产经营收入都可以隐蔽地转移出来,不体现在会计账簿上。会计人员或财务管理人员对现金收入的票据,采取撕毁或对现金收入不开发票等手段,将现金转移到小金库。

第二,伪造凭证,虚报开支套取现。一些单位为伪造一些凭证,利用假发票等在账簿中造成虚假开支,隐蔽地消化了资金,达到资金转移的目的。或者单位会计人员相互串通,采用虚开的发票、虚报费用支出等手段多报金额或职工人数,最终达到多领款额的目的。

第三,非生产经营收入不列入收入账。行政事业单位有许多资金来源的渠道,对于非法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不记录在会计账目里,存入小金库,如广告收入、租赁收入、咨询收入、培训收入、各种会议的会费收入,还有股票、债券等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各种形行政事业性收入,包括捐赠、赞助等收入。对于这些收入,事业单位可以直接存入小金库。

第四,废旧物资的处理收。行政事业单位中低值易耗品中的废旧报纸,及没有保存价值的纸质资料变卖,固定资产报废等销售收入,这些都可以创造收入,但由于会计制度对其控制的缺乏,最终流入到小金库当中。

第五,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收回后存入被截。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已经核销的坏账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又收回,会计人员没有按原有的渠道冲回,而是将这部分资金截留下来转移到小金库。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资金来源渠道,而造成小金库现象普遍存在,对防范和治理的措施也要根据其特点给予不同的方式,加强审计管理,避免会计人员舞弊的行为而导致小金库的存在和存续,要彻底治理这种情况还需要各部门各阶层人员的积极配合以及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行政事业单位防范和治理小金库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及其危害性日趋严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小金库的治理力度,确实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和合理支配。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治理小金库现象,就要做到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综合举措,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的一个顽症。

第一,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强化内部监督和控制力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做到责任明确、严格考核、加大惩罚力度,将财务管理体制制度落实到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完善会计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和手续,明确单位的各项收入,特别是对非生产经营工作产生的收入,要明确地记录收支情况,保留好原始票据以供检查。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监督机制,有效防范资金被转移的风险,必须明确划分各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不能出现责任重叠或疏漏的情况,各负责人要职责明晰,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分离。在处理重大财务问题时,如重要的资金处理、资产处置及涉及重要经济决策的事项要请示上级领导,严格审批核查,建立健全审批程序,批准的领导要签字、盖章确认,同时也要有财务、会计部门的签字说明,对于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给予提示。对财务报表要定期审计,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并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第二,加大对财务人员舞弊造假的惩处力度和执法能力。国家财政部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严厉打击财务会计人员违纪行为,财政部要与国家司法部协调配合,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并配合以刑事处罚等手段,贯彻和执行相关法律的权威性。新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加大惩罚力度和执法能力,才能以法律手段遏制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第三,加强审计工作,防范小金库虚假票据。行政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需要采取隐蔽措施转移单位的资金,通常的做法就通过伪造票据列开支,将一些非生产经营性开支通过合理的票据来报销,这种虚假票据很难辨识,需要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审计经验总结规律来发现其中的真伪。假票据以餐费居多,而且餐费的数额巨大且整,这时审计人员需要提高注意,仔细查看发票的时间、数额与开支预算的差额,是否有漏洞;或者对票据填写的内容与生产经营范围不符,如票据内容是高档皮具的购物发票,审计人员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虚假报销的行为。

第四,内部审计与外部调查相结合。审计人员发现了小金库的违规行为的疏漏和线索,一些单位会出现了推三阻四的现象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工作,这时就需要审计人员外出调查对相关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解。在外部调查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与相关的财务人员心平气和的沟通,要以咨询的方式了解情况,切忌盛气凌人,不利于内部审计调查。外部调查可以说是履步维艰,很难短时间内获得重大的发现,单位间都是相互包庇,搪塞审计工作,怕受牵连的心态,因此,切实做好审计工作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第五,防范与治理相结合,监督单位的日常财务工作。通过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可以有效地防范单位小金库现象,对于已存在的小金库情况要坚决治理,全面而彻底的清查整顿小金库,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惩罚,并监督其清理整顿的结果,避免出现反复的情况,帮助单位逐步纠正违规的财务操作,使生产经营活动重新回到正轨。

第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单位领导的法律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约束而帮助企业铤而走险做出违纪行为。因此,不仅财务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还要提高现有的业务能力水平,学习新的法律法规,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从提高单位运营效率的角度完成财务管理的工作。同时,单位的领导要提高法律意识,不能鼓励会计人员从事违纪行为,坚决抵制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合理利用和处置国家资金,提高责任感,维护单位的公共形象,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结束语

当前,我过仍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小金库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切实保证国家政府资金的安全。尽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侥幸的心理私设小金库,但是面对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最终还是要坚决取缔这种违纪行为,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安全、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展.会计舞弊与查账技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王红.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8(36).

篇8

本文通过作者在社团组织的工作经验,浅议社团组织中“小金库”的表现形式、成因,并对此提出了预防措施。社团组织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更好地承担起政府职能部门转移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团组织在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就要实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从法律制度上提高对“小金库”治理的认识。

【关键词】

社团组织中“小金库”;表现形式;成因;预防措施

0 引言

目前社团组织中存在的“小金库资金来源渠道复杂,并且以各种形态存在,主要存放形式有:现金、有价证券、债权等。 “小金库”表现形式分为四类:截留收入式、套取式、虚列式和转移式。第一类截留收入式包括:一是违规收取会费;二是国有及自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收入;三是经营收入未纳入法定账簿;四是财政专项收入结余部分。第二类套取式包括:一是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二是以会议费、培训费、咨询费及专家费等名义套取资金。第三类虚列支出转出资金。第四类是一级社团组织与下属专委会、中心等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后三类资金操作的共同特点是先在法定账户上以不当手段转移出去,再另行使用。

1 社团组织中“小金库”的成因

“小金库”问题的长期存在、蔓延,且不断的向隐蔽化、模糊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其危害性在不断地加大。公款被沦为“私房钱”,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此种现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1.1 制度不健全是“小金库”产生的根源

“小金库”是财务违纪行为中比较多见的现象,各项规定制度和文件涉及查处“小金库”的条款较多,但是没有一个完整或单独法规可作为“小金库”违纪问题的依据。现行财政预算管理暴露出改革不到位,为“小金库”的产生提供了制度上的温床。有些管理制度侧重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其下属或所属的经济实体,特别是依附于行政职能而设立的社团组织却没有制度效力,出现制度约束力“盲区”。这些依附于行政职能部门的社团组织利用行政职能部门的权力和影响力给自己本社团业务活动的开展带来了相关的经济收入,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利益收入的回报。这些回报收入又不能纳入社团组织的部门财务预算内核算,只好将其回报收入用于设置“小金库”。

1.2 利益驱动是形成“小金库”的内在动力

从市场经济运行角度来考察,利益是市场机制的根本驱动力。就个人而言,利益驱动激发了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由于利益追逐使得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或个人利益时常结合在一起。有的社团组织领导为了维系个人职务权利或小集体利益,为了提升本社团组织在主管部门中的知名度,为了搞好社团与主管部门之间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关系,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于不顾,偏离正常的社团组织的服务目标,授意、指使和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做假账、转移国有资产、偷税漏税,设账外账、将不符合免税收入性质的地方或企业捐赠收入私自化归成免税收入、对不取得票据的个人会费收入不纳入到法定账簿中进行核算,凡此种种财务行为为形成“小金库”提供了条件。更有甚者,少数人将“小金库”化公为私、侵占和私分。

1.3 缺乏内外部监督,对“小金库”处罚不力

由于社团组织独特的组织形式、内部组织结构及人员构成相当松散和缺位,很难保证机构岗位设置完整及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及执行到位。社团组织的领导大部分是由离休的领导或在职的行政领导担职,工作人员一般也是由少数在职人员和多数离退休返聘人员任职。从内部监督来看,社团组织内部监管不严。内部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到位,支出审批“一支笔”,会计出纳“一肩挑”,重大行为由一人经手,领导直接经手钱物,甚至审批人又是经办人等。从外部监督来看,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责任不清,如社会审计追求经济效益,只看账理账,不查问题;财税部门只注重国家财政收入收缴的专一性;纪检监察部门只是事后的处理机关,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监督机关;而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明确规范“小金库”的外延,对“小金库”的处理处罚机制、标准的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纪检、检察、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机制,造成上存在一定的盲点和死角。

2 对社团组织中的“小金库”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

首先要加强对社团组织领导及财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办事,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自觉抵制违反法制的行为。其次要对社团组织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使整个社团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最后要结合案例对社团组织的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把治理“小金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作为端正党风和净化社会风气的大事来处理。

2.2 加大责任追究,强化处罚力度

对查出的“小金库”问题,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对社团组织时行处罚,而且要追究到社团组织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且构成犯罪的案件应移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处理。消灭“只对单位处罚、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的现象,要切实做到维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查出的典型案件严肃处理并给予曝光,从而起到强有力的威慑力量。

2.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

社团组织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盈利组织性质。会计核算执行《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税务部门要求社团组织要严格区分收入性质,财政部门也只对符合要求的会费收入及捐赠收入予以免税。但是,现实情况是社团组织要想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要有一个良性的经济运行方式,提供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要有相应的回报,可是相关政策不允许社团组织有盈利收入,这就使社团组织难以维系本社团正常的组织动作和对外服务功能。有些社团组织精简内部组成部门,精简部门人员,造成有些岗位不相容岗位不能相互分离。只有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规范社团组织的收入分配制度,制订符合社团组织本身提供服务业务性质的财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社团组织中“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9

一、铁路工程建设领域容易滋生“小金库”的主要环节

通过对近几年工程建设领域通报的大案要案进行梳理分析,将工程建设领域容易滋生“小金库”的几个案发环节分析如下:

(一)工程发包环节

工程施工单位较多,既有国有、合资也有集体、私营单位,既有国家级资质企业,也有无资质的挂靠企业,龙蛇混杂,一项大型工程从立项或者从有意向起就受到多方竞争、暗流涌动,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个别掌揽工程大权的人员容易发生,收受回扣、酬金、馈赠等私设“小金库”现象。

(二)履行管理职能环节

铁路工程建设发案环节较多,涉及土地、环保、集采、监理等较多部门单位,一炷香没烧好工程就可能卡住,有一些领导干部也热衷于牵线搭桥打招呼递条子,容易发生权钱交易,私设“小金库”请客送礼拉关系造成“不认制度认好处,不看资质看门路”的现象。

(三)工程承包环节

个别施工企业为了打通关节、勾兑关系,用钱开道,巧立名目翻新形式设立“小金库”保障“活动资金”,平时寻找机会送礼,加强感情联络;在投标阶段拿金钱开道,打通关系;施工、验收期间用金钱打点,图个一次“过关”。其结果不仅造成工程质量无保障,甚至还危及到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物资采购环节

材料供应商贿赂采购人员的主要形式是给回扣,某些单位从局部利益出为发花钱方便,利用收取的回扣私设“小金库”,必然会出现材料以次充好,双方得利,却造成工程质量低劣,严重扰乱工程市场秩序,最易导致“豆腐渣工程”。

二、滋生“小金库”的原因分析

(一)不重视执行内控制度,资金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工程项目存在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内控制度不力的问题,一是铁路很多项目建设机构的负责人红线意识不强,往往只注重工程进度质量,轻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个别单位为了争取工程进度、完成工作任务,尽然冒风险大量借款给承包商或者没有抵押质押的情况下违规大量为路外委托单位垫付款项,使建设单位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二是个别不讲诚信、履约能力差的承包人得到工程预付款后,用不同的方式套取资金,将本项目的资金挪用到其他项目、向其上级单位汇缴资金或者支付非本项目的其他费用,有的承包人甚至无视国家强令禁止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恶意拖欠民工工资和材料款,造成施工安全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三是那些为委托单位垫付的建设资金一旦对方单位经营不善破产倒闭将会血本无归,给建设单位的资金管理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二)铁路建设点多线长,资金监管存在漏洞

近几年铁路基础建设频繁,投入资金众多,工期长,工程承包商或材料供应商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出手大方。而铁路工程点多线长,一个单位的机关要管理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下属部门,下属部门独立性较强,工程建设又点多线长,施工地点远离单位所在地,施工单位独立性较大,而这些施工单位又工种齐全、官小却握有实权,监管难度很大,虽然铁路企业制定了制度,但监督制约力度显然不够,监督盲区仍然存在,职务犯罪还有生存的缝隙。

(三)勘察设计和预算编制深度不够,财务监管后期变更比较困难

由于设计深度不够或预算编制漏项等原因,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大量的工程变更。而目前的现状是财务人员很少参与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工程项目发生的变更仅局限于事后核算,加上审批变更的过程透明度不高,很容易产生工程变更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隐患较多。

(四)工期拖延现象普遍,工程概预算失控财务难以控制

由于没有编制周密的施工计划,加上征地拆迁工作滞后、雨雪天气无法施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工程项目都存在工期拖延现象。一旦工期被拖延,工程的建管费、监理费等各项费用支出都会增加,工程概预算失控导致财务人员难以控制,无法进行会计监管。

虽然容易滋生“小金库”的环节多,形式复杂,涉及项目主管、建设、施工、材料供应等多方单位,但归根结底能够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失控。因此,如何在工程项目中发挥财务监管作用,保证工程项目资金的有效、合理、安全使用是值得我们三、健全工程项目的内控制度,重点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控制,初步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源头治理

一是针对制度缺陷或缺失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相关制度之间的配套与协调,初步建立和完善了结构合理、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二是加强追踪问责。初步建立完工项目后评估制度,重点评价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投资效益等,并以此作为建设单位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不定期对工程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资金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给予责任追究。

(二)强化企业内控机制建设

1、职责与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将“小金库”治理与工程项目业务规范同强调、同部署,不断加强对重要环节风险点的防控治理。针对风险控制点明确界定工程项目的岗位职责、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配备合格的、德才兼备人员办理工程业务;修定工程项目业务流程,明确工程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台帐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开展情况,确保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2、实行严格的工程监理制度。明确规定未经工程监理人员签字,工程物资不得在工程上安装或使用,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得拨付工程价款,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3、加强与施工单位沟通。建设单位财会部门主动拓展自身业务范畴,加强与施工单位沟通,力求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并严格根据合同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不得无故拖欠或随意超拨工程价款。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本企业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

4、加强竣工环节内部控制。及时组织内部竣工决算和建立竣工清理制度,明确竣工清理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如实填写竣工清理清单,加强对工程剩余物资的管理,对需处置的剩余物资明确处置权限和审批程序,处置收入及时入账。

5、严格开工审批制度,精心编制施工计划。为避免拖延工期现象,进一步严格开工审批制度,减少开工前的筹备时间;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要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精心组织施工,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受各种不利施工的因素影响工程进度。

6、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对勘察设计和编制预算阶段的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更好地控制工程投资;改变传统做法,让项目建设单位相关人员提前介入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对工程概预算编制依据进行调查核实,减少初步设计和预算的漏项,使批复的预算更加经济合理、完善。

(三)加强资金使用成本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完善资金申请手续。落实单位内部工程、物资、征拆等部门的管理责任,在每次申请资金时,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要提供结算资料,以证实资金需要量;提供银行存款证明材料,以证实项目的存款情况;

2、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使用资金。建立建设资金预算编制的审核、报送制度,每月对施工单位的用款计划(或资金支出预算)进行审核;路局财务处负责工程项目资金的集中管理,项目拨款由路局统一向上级申请,项目计量结算、采购材料和设备等所需的大笔资金由财务处直接支付,基本支出由财务处根据预算核定数分月下拨。

3、采取措施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的具体监控。将建设资金监管事项纳入施工承包合同,定期对建设资金监管制度、规定和协议、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对承包商取得结算资金的流向进行监管,实现资金拨付和使用过程的有效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大量借支工程款现象,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

(1)严格账户开立手续。施工单位项目部及分部开立账户必须事前报建设单位同意,开立后办理备案,并开通网上银行查询等功能,按照资金监管协议的约定授权建设单位使用该功能。

(2)完善合同备案制度。施工单位物资采购、雇佣劳务以及设备租赁等合同备案资料定期报建设单位、银行备案,除支付本单位职工工资性支出、直接发放农民工工资、管理性质的支出及零星配件、材料采购外,其他资金均在合同范围内办理支付。

(3)坚持预算审批。每月末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报送次月资金使用预算,预算严格依据合同、支出类别及工程实际进度编报。严格审核批复施工单位资金使用预算,3日内完成审核并签署意见,传协议银行及施工单位据此办理资金拨付。施工单位本月内超已批资金使用预算又必须拨付的资金,及时编报资金使用调整预算,按照程序报批。

(4)强化银行柜台监管。协议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按照批准的资金使用预算及合同,建立相关台账,每笔支出必须预算、合同同时齐备方能支付,达到实时监控施工单位资金使用的目的;对施工单位无资金使用预算或超资金使用预算的资金支付不予受理。

(5)加强网络监管。利用网上银行查询、审核等功能,对施工单位资金的流向进行监管。

(6)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管理。对各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额度定期进行核定,施工单位银行账户余额日常不得低于该限额,专门用于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当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建设单位可按资金监管协议约定要求施工单位使用该保证金支付清偿。

篇10

关键词:水库施工质量;进度管理;实施效果

水库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工程质量和后期有序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实际当中的水库工程施工还存在较多问题,进而对工程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地方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应当对水库工程施工管理活动进行强化,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文章将对水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探索水库施工进度管理策略,进而推动地方水库工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1 水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第一,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活动进行强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施工单位保证制度、监理单位制度、项目法人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对参建单位而言,应当保证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并且对他们的分工和职责应当进行明确。应当严格遵守《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件》规定,严格监督管理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

第二,对现场协调和调节制度进行完善。在管理水库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当严格监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并通过开展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有效沟通,为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程序管理,进而保证各参建单位能够各司其职并实现有效配合,最终保障工程建设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三,推动三检制的有效落实。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有效实施项目负责人全面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对于工程质监部门而言,应当有效完成施工区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项目部质检人员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负责施工工序复检工作,各施工工序的最终检验工作则由驻工地质检员负责,最后的验收和签证工作由监理工程师完成,实现以上内容就达到了三检制的要求,进而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工程质量。

第四,技术措施的相关落实方案。在水库工程建设前应当对分项工程进行科学划分,同时还应当组织测量人员、施工人员、班组长参与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测量放样,为了保障测量放样的有效实现一方面应当选用精密程度高的仪器设备,保证施工精度符合要求,在复测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建设单位提供的交桩点和相关水准点,然后在从相关的施工情况出发进行临时水准点的增设。另外还应当对工程技术复核制度进行强化,在测量工作中进行签发和复核,进而保证获得准确无误的结果[1]。

第五,硅浇筑桩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应当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经由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行。接下来应当有效完成测量定位工作,将每根桩的位置偏差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需要认真记录浇筑桩钻孔施工,通过检查浮渣性质确定地层地质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地层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参数的施工,对于泥浆比重的测定工作应当定期进行,同时还应当在充分考虑地层地质变化情况的条件下确定泥浆比重。在浇筑桩硅前应当检查桩孔质量,并且对孔内沉渣厚度进行测量,保证其不大于规范规定标准。在浇筑桩硅前应当保证导管的埋深符合一定要求,并对相关拆管活动进行有效记录,有效避免导管拔空问题的产生。应当对硅拌和物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塌落度的选择保障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第六,控制其实施工质量。应当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石料的选用,并且应当严格避免风化石料应用于施工中。应当保证浆砌石座具有合格的饱满度,砌筑表面具有合格的平整度。同时还应当对砌筑用砂浆及硅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当由试验人员通过抽样检查完成。完成浆砌石施工后,应当对浆砌石体的养护工作进行强化,对于完成施工的工程部门应当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养护[2]。

第七,质量等级评定。在具体施工中工程人员应当科学合理的运用施工技术,在工程竣工后还应当对分分项程施工质量进行认定,同时还应当确定工程质量等级,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应当根据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进行单位工程检测结构分析。最后市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还应当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定》的规定,对水库工程质量等级是否合格进行评定[3]。

2 水库施工进度管理策略

在水库施工过程中,应当强化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水平,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施工进度管理水平的好坏。在开展施工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编排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进度。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从施工工期要求出发,对施工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分阶段制定,对于闸站硅浇筑、土石方开挖、闸站基础处理等重点工程应当进行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对本公司施工经验丰富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实现流水作业流程的压缩,各个环节施工进度严格保证,保证工程整体进度符合要求。同时,还应当强化水库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计划管理,通过流水作业的开展实现对施工计划的详细编制,利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向每个工人传达安全措施、施工质量、材料设备、编制依据,确保每个人心中有数。

第二,通过强化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进度。为了保证能够按期完成工程项目必须明确工程目标,并且开展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进而实现全面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道施工工序紧凑衔接也能够得到保障,实现工序间非施工等待时间的压缩。最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达到最大限度压缩施工进度的目的。同时还应当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运用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在具体施工中应当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提前预防,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不可控制的影响。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地方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水库工程建设,所以地方政府部门还建设了相应地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水利工程建设充分重视,并通过一定有效措施提升水库工程建设水平。文章分析了水库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管理措施,力求提升我国水库工程建设水平,但文章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闫甲振.谈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4):257.

[2]闫方杰,闫甲振.谈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