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治理范文
时间:2023-04-06 09:3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纲要》提出,“十二五”要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小客车合理使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努力缓解中心城特别是核心区的交通拥堵,确保首都交通整体安全畅通。赵锦辉说,交通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是北京市历史上交通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于推动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起到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把缓解交通拥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服务市民生活。
而要破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专家、委员对此问题见仁见智。赵锦辉认为,要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最主要的措施有两条:优先发展公交,限制机动车总量。
专家们同时指出,已出台的治理交通拥堵的28项举措多是治标之策,要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还需要从治本上下功夫。赵锦辉认为,交通问题是系统性的问题,要治理交通拥堵,除了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强化交通管理之外,更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疏散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等手段,协调交通与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从而最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政协委员李长栓认为,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交通建设应该严防“摊大饼”,应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意识,提前做好战略性规划。规划要站得高一点,在规划中注重要将各功能区“打通”。他主张将视野放得更宽,他举了美国洛杉矶的例子。1999年时,整个洛杉矶地区的机动车保有量是1800万辆,但洛杉矶地区密布着发达的小城镇,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将各区高效连接。这在保证有效疏解城市功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均衡就业,切实缓解了交通拥堵。他认为首都地区也应着手疏解城市功能,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用综合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城市交通问题。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以深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建设活动为契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查处和纠正船舶违法违章行为,规范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创建水上交通安全安定稳定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工作,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除治理,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通过专项整治,提升执法水平、夯实安全基础、健全管理机制、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安定稳定。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我局成立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下设办公室在区地方海事处,联系电话:
四、专项整治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整治范围
1.辖管水域和渡口渡船;
2.辖管的水路运输企业和所属的运输船舶;
3.辖区内船舶违法违章频率高和水上交通事故多发的航段。
(二)专项整治内容
1.全面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基层、基础)建设活动。一是深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各类运输生产违法行为,突出“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段的现场监督检查。二是深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继续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除治理行动,创新工作方式,采取交叉检查、随机检查等方式,着力加大对渡口、船舶安全检查力度。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采取现场纠正、限期整改、跟踪结果等措施,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三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宣传方式,切实提高宣传效果,重点是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四是加大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基本技能培训力度,强化经营者、船员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2.继续深入开展乡镇船舶和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镇街船舶管理站、航运企业之间的安全责任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乡镇船舶和渡口渡船的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管,有效打击非法渡运,消除事故隐患;全面落实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四长”责任制,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和渡口、渡船、乡镇船舶及渡工档案台账;进一步完善乡镇船舶安全检查、安全管理等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切实做到船舶适航、配备齐全、船员持证上岗,确保航行秩序良好,杜绝非法载客渡运现象。
3.继续开展内河运沙船舶违法违章运输行为专项整治。继续加大对辖管水域现场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载运输、配员不足、非客运船舶载客等行为。重点对船舶超载运输、配员不足、货运船舶擅自改装加高围板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进一步规范船舶航行和船员管理秩序,创造良好的水上运输安全环境。
五、整治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月日一月31日)
要按照统一组织、条块结合的原则,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一要在渡口、码头和船舶集中区利用标语、横幅等有效形式进行宣传。二要通过船员培训班集中安全学习等方式进行宣传。三要组织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单位,深入到整治现场作深度报道,争取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二)集中整治阶段(月日一11月30日)
1、结合安全隐患的全面排除和整治,全面掌握乡镇船舶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同时加大对辖管水域渡口渡船安全检查力度。
2、围绕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突出主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计划,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防事故、保安全为目标,重点整治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3.按照专项整治的范围和主要内容,在结合日常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统一联合检查和集中整治,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力求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4.不定期地深入现场,对各类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及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整治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对专项整治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交流。
(三)总结评估阶段(12月1日一12月31日)
1.各单位要对专项整治活动的工作成效、工作经验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认真总结,全面评估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和水域监管现状,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2.对专项整治活动未开展或开展整治管理不力的责任单位领导、有违纪行为的有关人员,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强化领导。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做到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要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上报区地方海事处。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水上交通安全及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通过培训、以会代训、专访等多种形式对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增强水上交通安全意识。
篇3
一、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县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交通秩序治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分工。二是制定了《县交通秩序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各部门严格按照方案,积极部署各项治理工作。三是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层层落实责任,牢牢把握“以督导促管理、以管理促措施、以措施促实效”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工作。
二、强化建设管理
通过开展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治理,科学规划、管理停车、修洗车场点,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进一步规范停车、修洗秩序,严格查纠车辆乱停乱放、占道修洗车等阻碍交通的违法行为,达到机动车“停车进场、停放归位、朝向一致、间隙适当、规范有序”,非机动车“停车归点、停放整齐、朝向一致、规范美观”,修洗车场点“资质合法、设施到标、经营守法、管理到位”,城乡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和违规修洗车场点大量减少,实现良好的城乡道路交通秩序环境。
三、切实解决停车难
针对当前群众停车难的问题,认真摸排调研,切实采取有效办法,缓解群众停车难的矛盾。积极加强停车泊位数、周转率等基础数据进行摸排、收集、分析,深入调研,结合停车需求,调整、增设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点,并有序组织开展对停车场点标志标线的设置、施划工作。
四、取缔以街为市
积极协调组织乡镇街道、公安、城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省道s309线,三官楼以街为市、以路为市占用道路影响道路通行的行为进行排查摸底并取缔,目前已达到整治效果。
篇4
刚才,公路段路段长和县公路站建林分别就国省道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方面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做了汇报发言,连锁传达了市政府召开的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会议精神,并就我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和交通局____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具体,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加快路域环境治理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是我县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市、县高度关注,3月27日,市政府郝市长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相关工作部门、13个县区分管交通工作副县长、交通局局长、公路段段长参加的全市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专题会议,明确了路域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内容,把具体责任落实到各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将公路环境整治工作由行业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由部门行动变为社会行动。会后,我县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上重要议程,切实制定有力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过去的一年,我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和交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在各乡镇、部门的配合下,在交通部门的努力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农村公路等级低、服役时间长,路面破损严重;公路沿线乡镇村民路边乱修乱建、乱倾乱倒、破坏道路绿化树等现象时有发生;运输从业人员及乘客保洁意识差,窗外随意乱丢垃圾现象普遍存在;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交通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己成为制约我县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把握着力重点,进一步增强谋划发展的预见性,推动发展的创新性,加快发展的主动性,聚力攻坚,提升全县公路管理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全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和交通运输工作
(一)扎实做好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因此需要各部门、各乡镇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一是公路段和县公路站要及时处理路面病害,清理公路路产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私设摊点、洗车点和利用公路边坡种植农作物等行为,维护交通标志标线的齐全完整无遮挡。要加强绿化树木和苗木的日常管护;公路段要牵头组织开展好309、210国道路域环境已整治路段的“回头望”活动,完善安全设施;县公路站要加强县乡道路养护工作,倒排工期,严把质量,加快在建大中修工程进度,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公路、路政部门要全面落实路域环境整治执法主体责任,针对过村镇路段脏乱差治理、平交道口的分类管理、非公路标牌的清理、违法建筑治理上要逐项调查摸底,分别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标准和要求,逐项落实责任人和整治措施,实行领导包片,责任到人,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运政部门要加强公路沿线的砂石料场的源头监管,落实人员,进驻装载源头运输单位,确保覆盖运输,从源头上制止超限超载和抛洒污染。路政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309、210国道和县乡道路夜间突击拉运砂石、抛洒污染垃圾的有效治理。要加强巡查,运用流动治超检测车、路政巡查车,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三是公路沿线各乡镇要按照“属地治理”的原则,及时组织人员、机械对公路两侧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塬面乡镇要重点做好清理公路两侧堆积果树枝,治理倾倒焚烧果袋、反光膜等果园垃圾的行为;川道乡镇要重点治理占用路面碾场晒粮、公路两侧乱倒污水、垃圾等行为。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公安部门要严厉查处和清理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路域范围内违法违规行为;林业部门要做好公路直观坡面绿化造林;住建部门要加强建筑工地管理,严禁施工车辆公路抛洒和乱倒建筑垃圾行为;水务部门要依法整治桥涵的非法挖沙采石行为;工商部门要严格规范公路两侧门店经营行为,会同城管部门做好城区占道经营摊点、乱摆乱放摊点、违法广告等违规行为的治理;交警部门要组织开展公路通行秩序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各乡镇、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全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是____分公司、____高速公路富县管理所要切实对各自运营的高速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负责。要按照3月24日召开的全省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庄省长讲话精神,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室全力抓、相关部室配合抓的工作合力,确保路域环境整洁美观。
(二)全力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办好交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一是全力推进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要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国内需求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强协调调度,做好210国道富县过境公路暨309国道改建工程项目立项、征地拆迁等工作,确保项目年内顺利开工建设;抓好年度交通基础设施各项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全力推进城洛路12.5公里四级油路、直罗老街改造项目、北教场至双翼路项目建设。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
设计施工,切实加强管理,严把质量关。对新建和改造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坚持现场蹲驻检测,确保建设材料质量符合规定标准。要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层层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是大力促进交通运输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农村公路服役时间长,养护任务艰巨,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要坚持“建养并重,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更多的资金、力量用于养护管理,努力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彻底解决农村公路失养失管的问题。县公路站要做好县乡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要以畅通、洁净、安全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及时修复养护病害路段,提高管理养护质量和效率,争取在最佳养护期完成任务。交通路政稽查队要大力宣传公路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严厉打击破坏路产等非法活动,确保公路路产安全。
三是努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交通部门继续围绕“人、车、路”三个关键环节,抓好源头管理,细化安全措施,切实落实道路交通运输安全责任。运管所要强化驾驶人员资格审查和培训工作,不符合资质的人员绝不允许上岗,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关,落实运输企业坚持按期例保例检制度,加强对车辆技术性能检测,对达不到技术等级要求的车辆,一律不得上路营运;客运办要继续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打击力度,规范公交车、出租车营运秩序,对在城区随意乱停、私自抬价宰客、甩客、拒载等行为严厉打击,努力提升我县客运市场优质文明服务水平。“两路”协调办要认真做好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征迁、协调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化解,坚决杜绝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和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今年重点工作的部署上来,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实行局主要领导亲自抓,要牵头负责、带头实干、把握重点、协调推进,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找准位置、敢于担当,及时研究解决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和交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二是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各乡镇、部门要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路沿线群众、道路运输人员、施工单位及人员树立路域环境保护意识和护路爱路、文明出行公益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三要完善协调机制。县政府将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由公路部门调查摸底,交通部门联合相关单位,组成公安保障、建设规划、国土清理、水务林业环保配合的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的生力军,扎实推进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各项工作。交通局要围绕____年工作安排,尽快制定工作措施,细化方案,涉及到工程建设的乡镇和部门,要切实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工作,形成部门和乡镇之间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氛围。
篇5
关键词:交通拥堵;公共治理;参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U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56-04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尤其是大中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小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普通城市家庭。2001-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至49.6%,截至2011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亿辆,位居世界第二。虽然同期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但城市交通开始出现拥堵并变得日益突出,从京、沪、穗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快速蔓延,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
交通拥堵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造成城市资源的非有效利用,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转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阻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各大中城市人口和汽车保有量仍将会继续大幅度增加,城市交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压力和挑战,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特征
(一)交通需求增长迅速
从供需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有限的交通供给,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增长迅速,城市交通运输服务呈现供不应求的格局。近些年,我国的城市化在表现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还体现在了各类城市新区的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使得城市居民出行距离扩大,导致了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增加。城市道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消费的非竞争和受益的非排他,社会公众可以共享城市路网资源。但是在交通出行流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对城市道路资源的使用便会产生竞争性和拥挤性。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与人们对道路等资源的需求相比总是显得滞后。无论是新建城市道路、新增轨道交通,还是地面公交车的扩容,其发展速度都慢于人们因交通距离延伸、出行频率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带来的交通需求增长,交通需求的扩张明显快于交通供给的增加,交通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二)私家车机动出行的趋势明显
城市中人们的出行方式多样化,包括搭乘地铁、轻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或借助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出行,也可搭乘出租车或者步行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出行对舒适、快捷与方便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动车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强,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私家车出行的比例迅速上升,曾作为城市居民最重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正在成为一种休闲锻炼的工具。除了电动车对自行车的快速替代以外,城市交通中以小汽车为出行工具的私人交通发展最为显著,居民出行方式正在由过去以步行、自行车为主转向以私家车出行为主,各个城市私家车的保有量和新增量都进入显著增长时期,城市交通受到私家车增长的严重挑战。私家车的出行方式在便利化家庭和个人的同时,导致了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呈现不合理性的居面,增强了对城市路网资源的高消耗和占用,动态上造成城市车均道路面积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而无论道路等基础设施如何拓宽或重建,日益增加的私家车都使得城市道路产生了拥挤性,并变得日益严重。
(三)交通出行的“潮汐性”显著
城市作为人们居住、工作和休闲活动的地理聚合体,传统上在城市中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商业、办公和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成为交通出行最为集中的区域。近些年的城市新区建设中,各地也都重点建设呈“中心-环线”向外辐射的“行政服务区”、“商务中心区”,为了尽快建成规模,往往都是高密度投资开发,而旧城区的“都市村庄”又在市场利益的导向下被改造为高密度的住宅与商业楼群,同时把大量的住宅小区修建在城市区域,形成“摊大饼”式的城区发展格局。除了城市中心的高密度的交通流外,还叠加了居民早晚通勤时段往返于市中心的单位和环线附近的居住区之间,在市区主要交通干线和连接环路的放射线上,形成上下班高峰时期交通流的“潮汐现象”:早晨大量车流人流从各自居住点出发,经支线道路汇集到主干道上涌进市区,进城市中心方向交通流量大,出城方向流量小;晚上出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流量大,进市方向流量小,造成了早晚时段性城市交通双向流动的不均衡现象。再加上同一时段接送幼儿园和小学学童,大大加剧了城市中心区域、主要交通干道出入口、重要节点道路及学区附近交通的拥堵状况。
(四)人们的交通文明意识薄弱
发达国家由于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时间较早,出行基本依赖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工具,在历经几十年的汽车社会后,交通文明已经深入人心,秩序意识、排队意识较强,文明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我国社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交织重叠,小汽车进入家庭在短短几年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城市历程,在法律约束不健全、价格杠杆调节又缺乏正确的社会导向的情况下,城市居民虽然具有购买私家车的经济实力,却不具备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的理性心态,人们的竞争意识远强于秩序意识,在交通出行中规则意识、秩序意识等文明意识薄弱,公共汽车、私家小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争抢道路、插队、抢红灯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同的交通出行工具相互交叉、混行,造成一定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畅通能力,在中小城市尤为突出,就连最基本的文明排队候车、行车,在很多城市都难以实现。有时一起严重的道路拥堵状况往往起因于个别车主的抢道和违规等不文明交通行为。
篇6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措施
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渐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建设规模也逐渐的扩大,城市化的脚步也渐渐的加快,伴随着机动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在加上城市的基础道路设施的狭窄跟不上交通工具的增多,所以在城市中可以随处可见有堵车的现象出现,它已经成为我国广大人民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发展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交通拥堵的主要现象
1.大面积的拥堵
近些年,由于城市化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经常会出现大面积的堵车现象,时间较长、蔓延的速度较快,甚至由每天的高峰期蔓延到全天,这仅仅导致人们出现不便,也不利于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间接的影响。
2.高峰期大面积拥堵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也逐渐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也逐渐的提高,相应的人们的工作地点和居住环境的距离较大,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导致交通主要干道的车流明显增多,尤其体现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车流量增多,时间较长,这样就导致早高峰期拥堵范围逐渐的扩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加强交通拥堵的措施
1.加强违章行为的惩罚
人、车、路是道路交通中重要的交通要素,其中“人”是关键的交通要素之一,也是具有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决定者。要想良好有效解决交通问题,加强人们的交通意识是尤为重要的,提高人们出行的安全意识,提高人们的文明交通素质,在改善交通道路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对违章出行的车辆进行惩罚,这也是改善交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要定期对市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正确车辆行驶规章制度,并且对那些较为严重的违章车辆,要制定曝光制度,这不仅仅是其他司机的警告,也是对交通知识的普及,对于一些微小的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应及时离开现场,避免交通拥堵的现象发生,可以通过电子眼进行了解,让电子眼子在交通安全中起作用。
2.加强交通法制的建设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交通实施成为了一个新的时展的标志,它也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变成股份制、合资和独资的模式发展。这不仅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我国应该结合当地城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交通法则,对交通行业的管理进行加强和规范,通过服务质量、价格政策和经营方式等措施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公平竞争有着一定程度的保护,这样有利于交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发展。同时,有效合理的交通法则是对行人和机动车的保障,对违法的行为要按照交通法则进行严肃的处理,让交通法则的制定起到真正的警告作用。
3.城市交通规划进行加强
城市交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城市轨道的我建设,城市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量不断加大,车辆也逐渐增多,例如: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车辆拥堵的现象是最为严重。所以,有很多经济发展加较快的城市建设了地铁这项交通工具,它的建设对缓解交通拥堵有着巨大的作用,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象征,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象征,因此,地铁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城市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它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它的发展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趋势。
4.加强交通系统的建设
城市交通拥堵是在每个城市较为普遍的现象,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机城市经济发展。所以,交通问题的解决是非常迫切的,解决交通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有个全面的制定方案,在科学的基础上制定全面有效的交通规划,结合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制定适合每个城市交通发展的方案,对交通法则进行完善和加强,对车辆的购买进行限制,定期的进行交通法则的宣传,对违法行为进行大力度的惩罚,并且依靠现代的智能交通系统等多方面措施,是城市交通有个良好的发展,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常有序的进行,出行有个良好通畅的交通环境。
三、结束语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交通法则的管理手段,还应该使市民都参与到交通拥堵的治理当中,将每个市民反映的问题都变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利用社会人员的力量,让交通拥堵得以缓解,建立有效的交通设施,是市民在出行时不只有一种选择,这样不仅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加快了城市化经济的建设,同时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省橡.对深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战略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报),2014,01.
[2]郏国中.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学思考[J].中州学刊,2014,076.
[3]汤啸天.关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01.
[4]胡兴华.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思考[J].运输经理世界,2011,101.
篇7
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第二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分析形势,统一思想,部署下步工作,确保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顺利推进。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省集中治理以来工作情况
全省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领导,协同作战,勇于克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
1.集中开展了路面治理工作。全省交通、公安等部门从6月20日开始,“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集中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各部门密切配合,联勤联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9月7日,全省累计投入执法人员26236人次(其中交通执法人员23403人次,交警2833人次),累计检查载货车辆56.95万辆,其中查处超限超载车辆约4.97万辆,卸载1744辆,卸载货物总量累计9344吨。通过加大路面执法力度,使得严重超限超载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2.进行了“大吨小标“恢复和非法改装企业的整顿工作。公安部门和交通稽征部门在各地开设了“窗口”,并且主动上门服务,按照国家发改委先后4次公告的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更正表,主动为“大吨小标”车辆恢复核定的吨位,目前已恢复完成3255台。
3.全力保障鲜活农产品和重点物资运输。为保证取得治超与促进经济发展双成果,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和化肥、粮食、煤炭等重点物资的正常运输,全省准备了1120辆应急车辆,并要求各检测站灵活掌握政策,积极妥善应对。坚持对鲜活农产品运输途中的车辆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想尽办法做好运输保障工作。总的看,治超期间,全省鲜活农产品以及煤粮油等物资运输正常,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4.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及时交流反馈有关信息。全省坚持每天对治超工作情况、运输市场情况、车辆使用情况和公路交通流量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统计汇总,对全省各地的市场和物价进行跟踪调查。对全省重点运输企业的运输情况和国道主要干线的交通流量,进行动态跟踪,并开展了量本利调查分析。同时,向社会公布了投诉咨询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通过工作简报及时反馈信息。
5.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治超工作的督导力度。为做好治超工作,公安、交通等部门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围绕执法标准、规范检测及收费罚款行为,提出了执法工作“五条禁令”的纪律要求,坚持以卸载为主,不消除违法状态不准放行,自觉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同时,为监督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多次进行明查暗访,充分发挥治超工作督查组、监察部门、内部纪检、新闻舆论、社会等五个方面监督作用,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严肃查处。
6.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治理声势和氛围。省委宣传部专门下发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宣传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省交通厅成立宣传领导小组,下发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发挥一切宣传力量,通过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强化路面宣传和深入开展走访宣传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促使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监督和配合治超工作。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树立长期作战思想
全省统一治超以来,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超常规、超负荷的工作,克服了方方面面的困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严重超限超载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因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通过对全省31个检测站过往车辆检测统计,超限超载车辆所占的比例由治超前的46.7%,下降到现在的19.2%左右。二是公路运价出现合理性回升,群众生活生产和市场未因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出现异常。社会年均运价由治超前的0.42元/吨.公里,上升为0.47元/吨.吨公里,其中蔬菜及鲜活产品基本上持平。三是运力结构得到调整,未出现道路严重堵塞和运力紧张状况。恢复吨位的车辆按照车辆实际承载能力从事运输,同时运输企业和用户开始转向经营和使用多轴大吨位卡车和轻型卡车,集装箱车的数量也开始出现增长,汽车生产企业也开始调整相应的生产计划。四是社会对治超给予了极大观注,治超的舆论氛围较好,未出现暴力抗法,集体冲关现象,社会稳定,生产生活正常。全省治超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车主、驾驶人员的支持理解。我省治超工作的成效得到了国家治超领导小组领导的肯定。7月13日至15日交通部翁孟勇副部长到我省检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吉林省在贯彻七部委通知和开展治超工作上,态度是坚决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在起步阶段起好了步,开好了局。”
前一阶段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成效、成绩的取得,是全省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省政府对你们的辛勤工作非常感谢。但是同志们切记在成绩面前要戒骄戒躁,不能就此而放松下来,甚至出现厌战情绪。要再鼓士气,做好长期作战准备。要认识到,我们面前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问题和困难还相当突出,如全省治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配合还不够紧密;“大吨小标”恢复和源头治理工作进展不理想,据公安部门调查摸底,全省有“大吨小标”车辆17595多台,目前已恢复吨位的仅3255台,仅占总数的16.2%,运输企业和车主还存在侥幸心理和观望态度,主动恢复吨位的还不多;汽车改装厂的治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改装厂的底数还不十分清楚,已掌握的全省已有18家停止或不开展改装业务,有转入地下的迹象;路面治理中个别路线出现了超限超载车辆夜间集中通过和绕行损坏农村公路的现象,伤农问题更应特别引起重视;执法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还存在执法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气力去认真研究解决。因此要正确认识治超工作的形势,既要防止把问题矛盾看得过多,产生畏难情绪,又要防止由于开局良好,就盲目乐观,把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在加强领导、职责划分、落实责任和时限,完善治理的规章制度等方面作好调整,进一步加大治超工作合力和工作力度,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打好治超的攻坚战、持久战。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推进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按照全国第二次治超电视电话会主要精神和国家三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治超工作,层层落实责任。要重申各级政府是治超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治超成效负有重要责任。能否抓好治超工作,取得成效,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下一步,各市、州政府必须把这项工作进一步重视起来,加强政府的统一领导,要建立与长期作战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切实抓好落实。省政府已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责任落下去,各市、州政府也要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形成层层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2.切实加大路面治理力度。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下发的统一标准进行治理。对检测设备的检验和对检测站执法的认定要加快,体现依法行政。二是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公安部门做好超限超载车辆的指挥引导,维持好检测站点的交通、公安秩序,交通部门主要负责检测站点的维护、管理、检测稽查、卸载等工作;要科学调配人员组次,加大夜间执法力度。三是严格执行在检测站内检测和必须消除违章行为后放行的要求,避免重复处罚。四是确定新增加的检测站点,要尽快实施协调落实好,确保下步超限超载车辆检测和治理的需要。五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肃工作纪律,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为加强检测站的管理,省治超办要尽快制定下发检测站管理办法,使管理走入规范化轨道。认真贯彻治超工作国家规定的“五不准”和我省治超人员“五条禁令”,加强岗中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对违反纪律和执法不规范或违纪人员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以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形象。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治超工作进度和执法情况加强督查。
3.加快在用“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工作。要进一步摸清全省“大吨小标”车辆的底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进度,确保12月底完成任务。公安部门要为车主提供便利服务,开设专门窗口,有条件的要在检测站设立窗口和登门服务。同时大力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做好引导工作。对恢复车辆养路费的征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征缴,即:更正后吨位变大的车辆,仍按恢复前的标准征收;更正后吨位变小的车辆,按更正后的吨位收取公路养路费。根据我省在用“大吨小标”车辆吨位恢复工作的实际情况,对2004年9月10日前恢复吨位的“大吨小标”车辆已征收多出的吨位部分,要给予退费或顶费;对更正后吨位变小的车辆,经核实从2004年6月1日起给予办理退费或顶费处理,以体现政策的公正、公平性。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重申从2005年1月1日起,对更改的“大吨小标”车辆追缴自发改委公告之日起吨位差额部分的公路养路费等规费,并征收滞纳金,用经济手段促使加快“大吨小标”车辆吨位恢复工作。并且对不按该通知的要求期间更改的车辆要坚决给予处罚,以表明政策的严肃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量推进“大吨小标”的恢复工作。否则,要有完不成任务的危险,这也是一项治本措施。
4.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消除超限超载行为。一是加大汽车改装企业的治理,打击和取缔非法改装行为。工商、公安及商务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加大清理力度,对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市场,机动车维修及汽车零配件销售行业进行全面检查,摸清非法收购、拆解、拼装的底数,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加强汽车市场经管工作意见》要尽快下发执行。二是严禁“大吨小标”的新车出现。大力宣传国家强制性标准,从10月1日起严格执行,从明年4月1日起,如出现新的“大吨小标”车公安部门坚决不得办理上牌手续。同时要高度重视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移运输市场及物价等变化情况的调查,跟踪分析,及时提出应对的措施。三是各级公安、交通要深入货源生产地和集散地,禁止违规车辆上路。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加强正面引导。前一阶段,省内一些主流媒体对治超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下一步的宣传工作也不能放松,根据国家治超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的情况,这次我省治超领导小组也将宣传部纳入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这对下一步加大宣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宣传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宣传工作将更加扎实有效。要充分发挥正面宣传引导作用,宣传国家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新的政策措施;宣传治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宣传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要注重宣传的效果,防止新闻媒体对农产品和生产生活用品运输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炒作,避免带来的不良后果和负作用。
篇8
1 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进步,但这些成绩和进步并未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一方面,交通运输还未完全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与许多行业的同期发展相比还较为滞后,突出的例证就是与公路事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相比较。另外,即使是交通运输所取得的上述成绩在根源上有些还来自于汽车工业和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纵观全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交通运输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我国交通运输业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交通运输缺乏主导性企业;我国交通运输缺乏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从业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存在问题等。
2 发展交通运输的对策
2.1 调整运输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从治理机制入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的方向,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成客货运站场;同时做好站场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倡导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化,扭转交通运输业多、小、散、弱得局面。在运输组织结构方面积极推进高速快客、超长线路实行集团化、公营化;跨地区线路、危险货物、现代物流、站场经营公司化、多元化。在运力结构上,高速公路和过道主干道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城乡客运以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为主;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辆。
2.2 发展主导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
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营过度分散,势必造成经营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发展交通运输主导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充分利用企业的管理、技术信息等经济资源,分散经营风险。扶持发展主导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合理市场结构的形成,带动交通运输市场竞争合理化。大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运输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全完善企业决策机制、动力机制、自我积累和发展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一批大型运输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其在运输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2.3 促进交通运输市场有效竞争
运输业来说,要确保有效竞争的实现,在放松管制的同时还需要重建规章制度,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但是,当前交通运输市场呈现有效竞争不足,过度竞争和行政垄断并存的局面,导致了无效竞争加剧,运能浪费严重,运输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等现象的出现。政府要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宏观管理,强化交通运输的安全监管。加快完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实行不同的管理。
2.4 突破传统运输体系,建立综合运输体系
由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体系在运作方式上存在隔离,缺乏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突破传统运输体系,实现运作方式转变,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建设的必然,也是大势所趋。要建立完善区域运输协调机制,探索不同区域间综合运输发展统一协调的政策、规则和标准、促进区域运输一体化发展。统筹城市间的各种运输方式,稳步推进交通一体化,推进城市间的综合运输一体化,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整合和共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协同运转,提高紧急联动能力,积极探索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2.5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合理规划运输站场。科学规划城乡交通运输站场,合理确定站场数量和规模,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发展。此外,加强管理,一是要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公众对破坏路面、路标、里程碑、路碑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大爱护路、保护公路设施,严厉打击破坏公路设施违法行为的宣传力度。三是加大对损坏和盗窃公路设施违法犯罪分子打击力度,从重处罚。
2.6 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交通运输信息化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期待是:以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行业的总体科技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发展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运输市场监管能力,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保证,科学决策,智能管理,满足公众信息服务需求,服务公众,便捷出行,以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交通运输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篇9
【关键词】城市噪声;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一种非稳态、不连续的流动声源,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危害程度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从1992年起车流量每年平均以16%的速度增长。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
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篇10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按市、县治理办文件精神,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下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强力推进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工作。
二、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系统各单位在全县公路上设置了有关交通秩序治理工作标语,并设置宣传栏,宣传展板进行宣传,同时利用出租车led电子荧屏等宣传载体,营造了专项行动的强大舆论声势。
三、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在开展2015年交通秩序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中,下属各单位在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认真按照交通秩序专项工作确定的目标任务执行。
(一)公路养护治理。
1、加强各养护站的日常管理,对养护站人员的出勤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抽查,确保出勤率高达90%。每月对公路路面、水沟的清理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任务完成得比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
2、对县范围内的公路标识标牌损坏情况进行了调查清理整治,对破损的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更换,其中新增标志标牌43处87块,修复32块,确保公路标识标牌醒目。
(二)公路路政管理。
1、以县城为中心,三个主要出口通道路段为重点,强化道路路面秩序的管控,通过强化路政巡查和公路建控区管理,做到路面整洁,无乱堆乱放乱建占道经营等现象发生,全年共清理路面各类障碍物320处,计490平凡米,290立方米,基本保证了整治路段的道路畅通。开展路域空间净化行动,对公路沿线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建控区内设置的非交通标志标牌开展专项治理4次,清理非交通标志标牌28块,布标80幅;清理公路沿线交通标志标牌等设施上张贴的各类小广告86处,计165张,拆除破损污染陈旧标志广告12块,净化了路域空间环境。
2、深入开展车辆超限治理,强化货物运输车辆规范行为,共查处超限车辆50辆,办理超限处罚案件48件;对运输易抛洒、易污染公路的货运车辆开展专项检查治理2次,查处污染公路车辆1辆,处罚金1000元;配合经信局专项治理土石方施工现场、石材加工厂和建筑工地,广泛宣传道路扬尘治理的相关政策8次,纠正不规范运输工程施工车辆14辆,向企业和石材加工厂发出责改通知书16份,基本遏制公路沿线扬尘和工程施工车辆污染道路较严重的问题。
(三)路运输市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