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新闻范文
时间:2023-04-09 16:5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新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记者要切实增强为农服务意识。要调整好心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去采访拍摄制作。只有真正关心农民,才能知道农民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才能更好地发现新闻,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故事,拓宽报道面和报道深度。把自己视为农民的发言人,就能真正从农民的视角出发,采写的报道才能贴近农民生活,为农民所接受。前几年,笔者在下乡采访时,听说一个上访专业村在镇村帮助下,发展木材加工业,最终由上访专业村变为木材加工专业村。凭着对农村情况的了解,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由于当时粮食价格低、农村致富项目少,农民收入很低,对一些小事都斤斤计较,上访告状的多,以至于越告越荒废生产,越告越穷。笔者抓住这个选题,走访以前的告状专业户、村干部、镇领导,采写出“昔日四处上访如今置业办厂”的新闻报道,播出后反响较好,也触动了许多上访户,这篇报道也在连云港市电视新闻评比中获奖。
其次,记者要带着深厚感情,做好为农服务。农村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不高,在交通、通讯等方面都给新闻报道带来困难,因此,到农村采访就要多吃苦、多受累。然而,如今我们的年轻记者往往缺少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扎实作风,在采访中很浮躁,坐着轿车到乡下转一圈,拍拍图像,找当地领导要个材料,回来编一编就算完成任务。我们说,基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更具备强烈的为农服务意识,满怀深情地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生活,放下架子,与农民和农村干部“心连心”交朋友。详细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状况,特别是深入了解农民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见物又见人”、“有真情、有思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稿件。
第三,搞好策划对做好“三农”报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基层新闻单位而言,在栏目设置、报道计划上加强策划,打好战役性报道,可以提升媒体在农民中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近年来,东海新闻在办台理念上作了大胆尝试,借助新闻栏目改版,巧做宣传新文章,新增“服务百姓,关注民生”板块,时政、经济、民生三类新闻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牢固树立为农意识,利用编前会、宣传例会、新闻评析会,发动采编播人员集思广益。搜集选题、策划每个时期的“三农”报道方案,在节目内容上,要求记者沉下去,到农家院里、田间地头,去看、去问、去发现、去感受。多摄取农民百姓的镜头,多倾听农民百姓的声音,真正把东海新闻办成东海农民心中的节目。去年夏收时,我们选择几个农业生产特色明显的乡镇作一组报道,每个点选定一个主题,采制了“丰收美景不胜收”、“千机大战米粮仓”、“科技丰产乐农民”、“农机优势显威力”四篇报道。这些报道各有侧重,基本上涵盖了我县夏收情况。每个单篇都有记者现场主持,都采访农民或技术人员或乡镇分管农业领导,有的还拍到挑灯夜战忙夏收的情景,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画面多样,播出后引起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第四,“三农”报道创新创优应注重同期声运用。在电视新闻中,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都是重要的声觉形象元素,它们与视觉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传播的功能。人物同期声因其能够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基层新闻单位许多记者都忽略同期声,认为可有可无,或只采访领导,同期声内容也不外乎摆成绩、谈措施、喊口号,内容空洞,脱离生活。现在新闻报道强调见人见事,特别是《东海新闻》改版以后,同期声的大量运用,使节目内容精彩、亮点纷呈,让人耳目一新,观众从繁冗的解说中跳出来,从陈旧的新闻模式中解脱出来,让不同的人不同的声音说出本来解说词要说的东西,让新闻也变得好听好看,观众对新闻事实的把握更为感性,形式更为新颖,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基层台采访报道地域性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使受众关心新闻当事人的活动和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农民来说,乡村土语比中央台主持人甜美的声音更中听,农民发自内心流露出的话语更具亲和力。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可以迅速拉近同观众的距离,并能弥补解说词的不足,提供更多的讯息,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可视性,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者在拍摄同期声时,要消除采访对象恐惧心理,与他们拉家常,从简单问题问起,逐步深入,使他们忘记摄像机的存在,在放松的心态下完成采访。也可乘他们不注意时拍摄,以抓取采访对象最真实的状况。
基层台与农村、农民、农业距离最近,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本地“三农”工作的新发展、新课题以及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的深层次问题,及时将它们诉诸报道,拓宽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并引起农民的广泛关注。
篇2
一、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识别风险
表现: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2、贷时审查存有走过场,没有堵住风险
表现:一是目前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的走过场。比如:以浙江省农信系统目前在使用的贷款纸质审批审查和电脑审批审查环节的实际操作来看,信贷员认为在纸质审批书的“审查栏”上签上已审查的字样,只要能确定借款人、保证人本人签字、合同文本填写要素齐全、相关证件真实的效证就可以,除此以外审查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在电脑上审查更是一种形式,因为可以没有纸质异地审查,审查人员更没有任何责任,只是一种电脑操作程序而已。二是对贷款调查报告内容真实性缺乏审查;目前基层各级在对审批审查时,只看下级上报的调查报告而定,对其内容真实性很少进行实地再调查、审查;三是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当前在有此地方信用社资产质较差,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这与当时在贷款发放审查把关不严,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有很大的关系;四是对借款办理手续、合同、借据要素没有严格进行审查;五是对贷款手续相关证件真假性审查不够严格、规范;六是对点贷贷款、介绍贷款、逆程序操作贷款、盘活周转存量贷款审查普遍较松;七是在贷款营销任务重的时候,就放宽了对贷款准入条件的审查。
3、贷后检查弱化,没有发现风险
表现:一是对贷后检查管理重要性缺乏认识,重放轻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对已诉讼贷款、表外呆销和票据置换的贷款,在有的地方不仅贷后检查弱化,甚至基本上放弃了对其跟踪管理工作;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制约了贷后检查管理的有效开展,而且影响了贷后检查管理的实际效果;三是缺乏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贷后检查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体,导致信贷人员责任意识谈薄;四是对贷后检查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五是贷后检查缺乏连续跟进性。信贷员对自已管片的贷款很少有真正进行跟踪检查(尤其是不良贷款、表外贷款);六是缺乏贷后预警信息风险处理机制。七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贷后检查弱化流于形式。
二、加强贷款“三查”工作的对策思考
由于放松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及贷后检查监督的贷款“三查”制度,导致,当前在有些地方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据对某一信用社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情况统计,借顶名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整个新增不良贷款的85%。借顶名贷款、垒大户贷款、多笔贷款集中在由一个保证人担保的贷款、在其他一家或多家金融机构已有借款的贷款现象是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根源,隐患风险巨大,风险存在着不可控性。针对当前农信社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切实提高贷款管理水平。
1、强化人本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好信贷工作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人。首先,各级管理者,要全方位树立以人为本信贷管理新理念。培养和任用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廉洁奉公,尤其信贷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信贷员队伍;其次,强化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文化教育和培训,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其三,注重培养信贷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其四,建立良好的信贷从业人员培养、任用、奖罚激励机制,培育对信贷工作的忠诚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四,建立信息联络交流网,推行信贷信息联络员。利用联络员人熟、地熟、对同行业人员及本行业发展情况熟悉的优势,可以真实了解贷款户的变化情况。
2、强化风险防控,完善“三查”评价考核
贷款“三查”是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首先,应突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物质保证性及按时回归性。防止借名贷款首要环节就是“三查”要到位,调查是是基础,审查是关键,检查是保证;其次,信贷调查必须严格遵循5C调查法;第三,增强信贷管理的科学性,切实强化信贷“三查”制度执行检查监督的力度。必须正确看待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光有制度而忽视管理,必须在切实提高“三查”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重制度轻管理已给信用社造成了惨痛的教训;第四,完善信贷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的信贷评价体系,重构规范信贷操作流程,突显贷款各环节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构成调查、审查、检查三道防线道道设防严格把关的风险防控体系。
3、强化责任问责,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篇3
收入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23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1年的236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7.3%,增速较快。但分阶段看,增速最快的时期是1979 ― 1985年,年均递增15.2%; 1985年以后的16年速度放慢,年均递增为4%;特别是1997年以后,增幅连年下降, 1997 ~2001年的速度分别为4.6%、4.3%、3.8%、2.1%、4.2%。后16年的±曾幅与前7年的增幅相差4倍,反差如此之大值得深思。据预测,今后20年年均递增速度要达到5.5%―6.0%,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人才有可能达到6860元,后20年的速度比近16年高1.5―2个百分点。要达到此目标,还需作很大努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计算,1978年为2.57倍,1985年缩小为1.86倍,1991年又扩大为2.4倍。以后逐年扩大,到2001年扩大为2.90倍,2002年预计为3.09倍,比1978年扩大了0.52倍,比1985年扩大了1.23倍。以上仅为名义上的差距,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社会福利,而城镇居民享受了各种福利和补贴,每年人均约3000多元,加上此因素,实际的城乡差距应为5―6倍。而据国际劳工组织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均小于1.6倍。据预测,今后20年,即使农民人均纯收人每年增长5.5%―6%,城镇居民收入增长6%,城乡收入差距仍达3倍多,如果对农村没有特殊的社会保障措施,实际的收入差距也不会缩小,仍是5倍多。到2020年如果城乡差距还这么大,就会影响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和温饱型人口
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近几年,经过扶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8000万人减至2000年的5030万人,2001年更降至29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0%降到3.6%。但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抽样调查,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农户仍占总农户的7.7%(根据各类不同收入水平计算,实际人均收入只有580元,仅能维持温饱);其中600元以下(实际为453元)的占3.9%,这部分为贫困户。根据农村人口,按7.7%计算,贫困和温饱型人口为6100多万人;按3.9%计算,贫困人口为3100万人,此数与2900万人比较接近。自然灾害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农村水旱灾害频繁,平均每年成灾面积达3000多万公顷,比20世纪80―90年代多500万―1000万公顷,而农村救灾救济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农村的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农村住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东部沿海地区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如浙江省与甘肃省比较,1991年为2.71倍,2001年扩大为3.04倍;如按东中西部比较,1993年的比例为1:0.66:0.54,2001年为1:0.61:O.46。 (另有统计显示,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5871元,最低的是和贵州,人均1400元。同是农民,地区间相差4倍,加上城乡之间相差3倍,可见城镇居民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有多大。)农民购买力低,消费不振
2001年,占总人口比重为62%的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额只占37%,而占人口比重为38%的城镇居民却占据63%的零售额;城镇居民平均零售额为4898元,比农民人均零售额1766元高1.8倍。反映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2001年城镇已降至37.9%,农村还高达47.7%。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低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口的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小学程度的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8.3%,高于城市的23.8%和4.0%的水平。每百名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上占59.6%,小学程度占32.2%,文盲占8.1%。农村科技人员奇缺,在农业第一线的农技人员更少,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力只拥有21人,与每万名城市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800多人相差甚远。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
农民缺乏生活安全感
篇4
有一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它就是母爱。母爱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甘甜并奏出优雅的韵律;母爱是一座巍峨高耸的大山,连绵不绝;母爱是一株繁茂葱郁的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曾聚沙成塔,爱感天地。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下午,刚放学回到家里的我扔下书包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看起动画片来。您看见了,朝我唠叨:“作业写完了啊?”“看完再做也不迟啊!”听我这样说您立刻关掉了电视,严厉地说:“做完再看!”我极不耐烦地做起作业来。吃饭时,看到桌上竟没有一道我中意的菜,气愤油然而生,再加上刚刚的“作业风波”,我怒气冲冲地吼道:“什么饭菜啊,没一道合胃口的,不吃了。”筷子一摔,我就回自己的房间了。您不忍心,只好像仆人一样恳求我,等我怨气全消吃完饭,您这才安下心来。母亲,您这样为我付出,我却无理取闹,现在想想,我当时的做法多么幼稚,真的很对不起您。
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夜里,在我睡得迷迷糊糊之际,一夜几次,您起身到我床前为我盖好被子,担心我生病、感冒。时光不停地流逝,您的爱仍旧如春风一般温暖。母爱一向是这样,极其平凡又无私伟大。试问:当我们在离家几里外的学校读书,是谁冒雨去学校为我们送伞?当我们遇到挫折垂头丧气时,是谁在背后默默鼓励支持我们?是母亲——最关心我们的人。
古有诗人孟郊作《游子吟》来赞颂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力诗人对母亲深切的爱。母亲呐,我也要饱含深情地歌颂您!
母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是一个悄无声息的动作,是一种朴实的表达……母亲,您给我的爱就像一个耀眼的太阳,散发出无比的光芒。整日沐浴在您温暖的怀抱中,也让我用您对我的关爱去孝敬您吧。
春晖难报,恩比天高。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感恩,感恩呵护照顾我们的母亲。哪怕是帮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您捶背、柔肩,消除一天的疲劳……“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将永远铭记您的深情重恩,我现在唯有好好学习,让您心灵宽慰。
母亲,我爱您!
篇5
他认为,30年前农村改革带来20世纪80年代农业农村经济十年的黄金增长,重要的原因是农业土地、资本、劳动力三要素留在农村内部,由农民自主地把三要素变成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资源,并占有了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来的资源资本化发展进程中的增值收益。因此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扩大了农村内需。
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三要素流出严重,到了新世纪,尽管强调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但三要素继续大幅度净流出,土地被大规模占用,农村劳动力外流,资金也在银行商业化改革中被大量从农村抽走,三农问题愈演愈烈。
温铁军认为,如果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所有政策不能针对生产力三要素的净流出,不能缓解这个趋势,三农形势还会严峻下去。
他认为,当前三农问题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分散小农经济与任何外部主体交易费用都会过大,造成制度成本必然过大,甚至无法形成契约关系。只有农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才能形成可履行的契约,达到市场经济下的信用要求。
期待农村有更多“大学生村官”
王 涛
在农村,相当一部分村级组织结构不合理,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难以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给这些村级组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下来的大学生还不多,农民企盼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来到他们中间。
农民企盼大学生村官要有“三劲”。
一是要有“闯劲”。大学生村官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解放,有朝气、有闯劲,这是大学生村官的共性。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发挥这一特性,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敢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敢干前人未干过的事,帮助农民制定发展规划,真正让农民看到希望,看到光明,鼓起他们实现科学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篇6
>> 解决“新三农”问题的对策分析 新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思考 “新三农三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三分农民”新构想解决“三农”老问题 基于新农合保险基金运行浅析保险欺诈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亟需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河南“三农”问题及对策刍议 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潜流痕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新农保”的三大亮点 助推“三农”发展的新引擎 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助县乡镇水管站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出路 贵州“三农”问题根源及解决措施探讨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温铁军,孙永生.世纪之交的两大变化与“三农”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12,(9).
[3]吴太贵,陈湘舸.“新三农”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6).
[4]陈林.“新三农”问题的十大关键[J].太平洋学报,2007,(10).
[5]张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新三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5,(5).
[6]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6-04-28)[2016-07-31]..
[12]蔡P.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J].经济研究,2013,(3).
[13]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9).
[14]范辉.农村住宅空闲超一成[EB/OL].( 2014-6-20)[2016-07-31]..
[16][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7]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
[18]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J].浙江学刊,2011,(5).
[19]陈小玉.土地碎片化与农业规模经营――土地问题思想研究与启示[J].西部学刊,2016,(3).
[20]刘圣中.国家和集体压力下的农户产权: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及其缺陷的政治学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4).
[21]韩长赋.切实把《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J].农村经营管理,2015,(1).
[22]新华网.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61%[EB/OL].( 2014-11-03)[ 2016-7-31].http:///fortune/2014-11/03/c_1113097444.htm.
[23]冯创志.土地抛荒屡屡出现的警示 [EB/OL]. (2012-02-16)[2016-7-31].http:///comments/2012-02/16/c_111530572.htm.
[24]徐祥临.“三农”困境之根源:双重教条束缚[J].人民论坛,2011,(8).
[25].乡村・市镇・都会[M]//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53-254.
[26]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
[27]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64(10).
[28]祝金甫,冯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29]于水,丁文.土地流转纠纷的治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基于江苏SY县的田野调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30]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2).
[31]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5).
[32][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4-74.
[33]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34]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4).
[35][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 李华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73-78.
[3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EB/OL]. (2014-07-30)[2016-07-31].http:///yzyd/local/20140730/c_1111862094.htm.
[37]魏后凯,盛广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障碍与推进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5,(3).
[38]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
[39]刘远风.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农村空心化治理[J].经济经纬,2014,31(1).
[40]邓大才.改造传统农业:经典理论与中国经验[J].学术月刊,2013,(3).
[41]曹锦清.中国土地制度、农民工与城市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
[42]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篇7
孙强:首先是由于国家的经济形态开始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审视市场,我们会发现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一直是内需型经济的舵手之一。另外在国家“十、十二五计划”中都将“三农”问题重点提出,可见国家对农业、对民生的重视。再次,就陕西而言,我们调研了很多地方,发现陕西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然而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们调查市场的同时也注意到一般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只是进行商品交易,不再做其他用途,这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决定开创一种新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也就是你们现在见到的和生国际。
中国商人:和生国际建立以后,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什么?
孙强:和生国际的客户群体主要有三大块,第一是二级地市、县城、乡镇的分销和批发;第二是宾馆、饭店、酒楼、餐厅、高校食堂、政府餐厅的配送;第三是针对城市居民的零售。和生国际的产品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我们为消费者构造世纪金花式的购物环境,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的食品交易服务平台。
中国商人:对于和生国际这样庞大的食品交易平台,您在管理制度、人才任用方面有怎样的举措?
孙强:首先我们要建立专业化团队——我们对全省人才库进行筛选,与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进行合作。对于人才我们采用“前期筛选、中期交流、后期验证”的12字方针,遵循“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合适的人放在合适位置”的原则。而且我们要求他们能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让客户满意。我们这一行属于服务业,因此做好服务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至于在管理方面我们会将国际国内的优秀管理制度加以学习,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
中国商人:和生国际目前现状如何?
孙强:和生国际采用商场化经营,以军人服务社货真价实的口碑高标准要求自己,是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级重点项目。是集农副食品大宗交易、农副食品总部经济、农副食品会展经济三位一体的大型商业运营体。和生国际以“为民众生活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作为持之以恒的企业宗旨,以“全力保证食品安全”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集众多知名品牌于一身,坚持“名品荟萃,货真价实”的战略方针。目前,我们率先开展惠及农民和市民的“双百工程”,并通过建设8小时到达的物流圈、发展会展经济,打造“永不落幕的食品交易博览会”服务于更广大地区的民众及商家。
中国商人:据悉,未来五年,西安市将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将着力增强九大服务业重点领域竞争力,其中在餐饮业领域,西安市将用五年时间打造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美食餐饮之都”,面对这种情况、和生国际将会有怎样的举措?
孙强:和生国际作为中国首个楼厦式食品交易平台,商贸物流最完善的食品交易大世界以及西安市政府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项目所经营的各类农副产品、海鲜、冷冻品、水产品、副食品、干货、调味品、土特产、糖酒、饮料、小食品、茶叶等有机绿色食品,将为西安市打造“美食餐饮之都”提供丰富齐全的食物材料,为发展大众化餐饮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本地品牌连锁发展,加速建设覆盖居民区、商业街区、办公区等重要区域的餐饮网点,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中国商人:和生国际的“四大专业体系”、“竞争优势”、“六大商业配套”、“特色功能”分别指什么?
孙强:四大专业体系即统一形象、统一招商、统一宣传、统一服务。竞争优势指立体交通,多维度物流网络;高端楼厦“一站式”交易平台;实体商铺与电子商务互动经营;顶级软硬件配套;低风险经营,高性价比获益;空前的推广力度;强劲的消费潜力;省、市、区三级政府重点支持。六大商业配套指物流配套、办公配套、金融配套、设施配套、商务配套、网络配套。特色功能指:货物集散和现场交易功能、加工仓储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网络商务功能、质量检测功能、展示展销功能、价值导向功能、综合服务功能。
中国商人: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员,您个人对和生国际有怎样的期望?
孙强: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两大特征:高标准硬件设施,优质高效的软件服务。和生国际发展方向清晰、思路明确、敢于创新,在市场定位方面,不但和其他传统市场的定位错开了距离,而且规划更为宏大。我们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实现100亿交易量,3年内实现200亿交易量,直接带动一万人就业,间接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为上游企业打开渠道,对下游企业进行联合,通过整合全产业链优势资源,构建和生国际的专业服务链,推动食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商人:对于和生国际未来的发展,您有怎样的规划?
孙强:在和生国际正式运营后,我们要在三年内完善这种运营模式,使其标准化、成熟化,成为一种可以在全国复制的模式。另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和生国际的优势,举行大型食品博览会,将和生国际打造成展现华夏5000年灿烂文明的中国食品文化馆,使和生国际再上一个台阶。总之,我们要通过产业整合与经营模式创新,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有益的探索。
篇8
关键词:构建;“三农”问题;金融体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表现
目前,黑龙江省的“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二是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发展缺乏有效的企业拉动力,缺少较强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三是农村建设问题。主要是三个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文化落后、乡村面貌落后。这三方面的问题实质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尽快解决上述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将大大影响黑龙江经济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在解三农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及其有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农信社自身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目前,黑龙江省市(县)的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已全面收缩,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经营业务伴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粮食流通市场化已逐步萎缩,邮政储蓄不断从农村抽吸资金,已经造成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一社难支‘三农’”的局面。
(2)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与其商业化经营模式之间存在矛盾。黑龙江省农信社的发展历史证明,在经过多次的重组和长期的行政计划管理之后,农村信用社从内容到实质都不再具备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经变为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农信社又承担着部分政策性的支农任务,并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农村信用社成了一个矛盾综合体,多元目标冲突。农民对农信社既没有控制权,也没有管理权和收益权,导致农信社产权关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寻租现象严重,最终发展偏离了设立时的初衷。
(3)农村信用社农贷业务以粮食生产贷款为主,规模化养殖及农产品加工营销难以得到贷款,农村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种植业小额贷款为主“春放秋收冬不贷”,贷款方式为3—5户联保,额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间。养殖业贷款占农业贷款额的比重在10%~30%之间,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发展禽蛋业、奶牛养殖业,最高额度在1—3万元之间,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多为一年期。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筹资更为困难。
2.农村消费型贷款处在起步阶段,民间借贷比较普遍。除农业扩大再生产外,农户迫切需要的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等分期偿付的中长期贷款,目前仍然很难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贷出。民间借贷(当地称“抬款”)现象比较普遍,一般由亲属、朋友担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少,地方财政基本上为“吃饭财政”,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量微弱。目前,中央与省级财政对市(县)支持主要是转移支付项目,包括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人畜引水补贴等,而农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硬化、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持渠道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总之,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支持作用,仅处在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推进阶段,与广大农户、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强烈需求极其不相称,由此形成了三个不衔接,即“零风险贷款”供给与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农业产业化资金强劲需求不衔接,农村金融机构的“恐贷”、“惧贷”行为与农户、企业强烈的贷款作为不衔接,农村金融自身发展壮大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不衔接。这种由于金融供给方式不合理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衔接、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制的建议
充足到位的资金供给、高效便捷的信贷经营模式和基地企业规模带动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关键。构建一种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为主体,以其他金融组织为补充,以担保、保险企业为保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必将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1.明确全省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理顺相互间的资金关系,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落实各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义务,按其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发放支农贷款,对投向龙头企业的贷款比照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办法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进一步发挥农发行的政策性信贷支持作用,调整职能,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开办“三农”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业务,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农业银行要继续坚守农村阵地,按商业化原则做好农业信贷工作,转变观念,讲求效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机遇,创新思路,办好信贷扶贫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等等;人民银行要继续运用支农再贷款提升农信社支农后劲;农信社要结合双流农村居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新情况,把服务“三农”作为业务经营的第一要务,把农民增收作为业务经营的根本出发点,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业务经营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贷资金,结合优惠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增加贷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现支农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2.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3.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政府要解决农信社的政策性亏损。建议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保值储蓄而多付的利息给予补贴,并对农村信用社历史遗留的和因承担政府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给予剥离。在税收政策上建议适当给予一定的扶持。调整信用社的税收政策,减征或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以减轻其经营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地方财政应对支农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4.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在大部分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缺乏担保抵押品的情况下,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的乡土信用资源,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服务。此外,还应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农村存款保险机制,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支农方式。
5.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民间借贷现象普遍存在,证明切实存在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有利可图。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部分农户、企业先富裕起来、手中握有资金,一部分农户、企业急需发展资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间借贷。因此,应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着手建立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紧张问题。
6.抓住契机,从根本上缓解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担保问题。积极促进各级政府和财政落实预算,安排专项贷款担保基金,尽快成立农村贷款担保机构。根据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尝试推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精简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镇、信用乡、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及信用个人为主线的农村信用资信、信用等级体系,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条件下,便利农民担保与受贷。其次,鼓励支持建立“会员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金融企业,采取“自愿入股、滚动发展、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过去单纯的“资产抵押”为“资产资金双抵押”,为股东提供股本多倍的贷款担保额度和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
7.建立和创新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一些费率比例低、农民又急需的养殖业、种植业、抗灾、农业运输等方面的险种,既可使其成为农业保险新的业务增长点,又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杨雍哲.论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之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汪金敖.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及宏观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2,(9).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农问题;破解
“三农”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任何时候都应倍加重视。切实加强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而要让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须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壮大第三产业,高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致使财富、技术与产业部分从城市流向农村,增加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乡村旅游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遏制农业走向衰退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极佳手段[1]。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开放产业与民生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紧密相关,在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大有作为。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对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与创新城镇化的明智之举[2]。这也契合了中央有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构全新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有力地助推“三农”问题解决。
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简评
1.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于19世纪出现在欧洲。1865年“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在意大利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从此诞生。相较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晚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兴起,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3]。以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标志,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了组织化、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4]:(1)城郊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利用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乡村差异性资源与城市市场相邻关系,开发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项目。(2)景区农家乐型。此种乡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设计各类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包括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需求。这些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旅店(以景区为依托),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旅游的客人提供食宿服务,其产品优势是兼有自然环境与风景名胜。(3)农村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散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其产品优势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宜人的气候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带薪假期制度不断完善,人们对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的向往与追求,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1.2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
1.2.1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相关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国外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对案例发生地进行分析,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感悟。MartinOppermann(1996)[5]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改变居民传统观念,同时也得出乡村旅游由于规模小且受季节影响致使其贡献较小;RosaMariaYaguePerales(2002)[6]以西班牙为例,深入研究了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差异;ChristopherS.Thompson(2004)[7]指出乡村旅游除了是商业机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当地居民认识乡村生活意义的理想途径。对于乡村旅游中居民态度与感知问题的研究,M.DolorsGarcia-Ramon、GemmaCanoves、NuriaValdovinos(1995)[8]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案例发生地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增强了女性家庭责任,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女性环境保护意识也得以提升;M.JeannieHarvey、JohnHunt、CharlesC.HarrisJr(1995)[9]选取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与旅游高度发展三类地区,探索了三类地区女性与男性对旅游感知的差异以及三类地区女性旅游感知的差异;MichaelD.Smith、RichardS.Krannich(1998)[10]则通过收集美国四个乡村旅游地数据,深入探讨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状况。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MoyaKneafsey(2001)[11]探讨了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旅游的影响因素以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RobertMacDonald、LeeJolliffe(2003)[12]通过研究法国Acadian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认为该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需坚持五个原则(即真实性与质量原则、教育与解说原则、保存与保护原则、当地优先与容量原则、合作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MaiaLordkipanidze、HanBrezet、MikaelBackman(2005)[13]在研究瑞典Soderslatt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合作因素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2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内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意义的研究,粟路军、王亮(2007)[14]指出乡村旅游开发对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唐建兵(2007)[15]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直接效应(如实现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乡风文明等)明显,而且关联带动效应(如促进乡村社会、文化事业及环境保护发展)亦十分显著;贾红风、李云霞(2009)[16]则认为乡村旅游业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张进伟(2016)[17]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传统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关于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唐建兵(2007)[15]在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措施;曹国新(2008)[18]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总体上经历了由“游客之极(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到“遗产之极(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再到“多元互动(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的演变过程。程哲等(2016)[19]指出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注重产业融合,加强生态环保,创新开发模式,重视社区参与。关于乡村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李桐、张晓智(2008)[20]指出: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市场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农民的素质偏低等是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卢冲、张晓慧(2008)[21]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钟晓鹏、陆林(2010)[22]以合肥市民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余兵(2015)[23]对新媒体语境下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营销方式。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对策方面的研究,李俊梅(2012)[24]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主体两个角度研究了基于地方旅游产业促进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蒋述东(2012)[25]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乡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经营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彭顺生(2016)[26]在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早于国内,相关研究也较全面成熟,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方面。相较国外,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相关研究不及国外成熟,但国内学者从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将起到积极作用。
2发展乡村旅游对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旅游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面广且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根据相关统计,旅游业每提供1个直接就业岗位,便会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岗位。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首先,乡村旅游对从业人员的进入门槛要求较低,而且不存在年龄、性别等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行业就业难度较大,但在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乡村旅游中,由于村民对当地文化、环境等较为熟悉,通过一定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便能从事导游接待、卫生、景区管理等工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找到用武之地,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其次,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可以兼顾旅游与农耕。当进入农忙时节,农民从事农耕操作;进入农闲时节,农民可从事乡村旅游,极大地拓宽了就业渠道[27]。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其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据统计,旅游从业部门每增加1元收入,将为社会带来6-7元的综合经济效益[28]。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促进产业链延伸,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的无形资源(如农业生态效益、乡村文化等)转化为经济资源,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由于乡村旅游具有投入成本低且收益回报快、经营风险不大、经营方式多样且灵活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带动辐射,能大大提高该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由于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农耕生活、民俗民风等,村民可以不离开乡村在家经营乡村旅游。另外,村民也可以选择入股的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为广大农民一条强劲的收入源泉。
2.3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其借助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及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者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以市场为导向,变革原有农业结构,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文化景观,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提高农业的观赏性,塑造宜人的自然人文环境,为游客提供灵魂的归宿。而这样必然会增大经济作物的比重,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形成区域农产品特色化。乡村旅游的高关联度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如商业、农产品加工业、咨询业、建筑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与渗透,产生诸多新业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乡村旅游突出乡土性与农业特色,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29]。
2.4有利于提高乡村居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众所周知,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乡村旅游给农村物质层面带来的变化。精神层面,乡村旅游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乡村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城镇旅游者,他们为乡村带来大量信息与先进的理念,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思想与行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化交流室等,开办了各种文化补习班与技能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另外,有许多村民为了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与游客沟通交流,积极学习普通话和外语(通过阅读、网络自学等方式),个人素质得以全面提升。部分农村还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乡村居民素质提升,乡风日益文明。
2.5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为乡村地区带来富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有力地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资金加速流转,积累农村建设资金,缓解广大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源泉。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与维护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要务。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优化接待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美化村容村貌,形成天蓝、水绿、山清、人和的优美乡村画卷。
2.6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能引导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传向农村,促进乡村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物质与文化交流。来自城市的乡村旅游者在价值观念、消费水平等方面处于强势文化地位,会对处于相对弱势文化地位的乡村居民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促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有利于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各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如集体出资、个人投资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日渐缩小,为城市乡村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乡村农业由弱转强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加速乡村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30]。
3发展乡村旅游以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基于我国国情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培育乡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突破口。具体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努力:
3.1政府引导,规范管理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政府应加强引导,在政策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以推进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初期,政府主导是取得显著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政府引导,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如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工业企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休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以及畜牧养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等)[31]。(2)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各地政府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资源评价、市场调研与科学规划,努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制定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3)协调好各方关系。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惠及村民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切实协调好当地政府、旅游投资企业以及乡村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力避消极现象产生,使乡村旅游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3.2科学规划,力避盲目开发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是农民在“农家乐”的基础上自发发展起来的。许多项目在开发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市场调研,致使重复建设严重、项目特色缺乏、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项目整体建设水平低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旅游环境较差。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低下及技能培训缺乏,其接待服务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地方时常发生“蒙客”“宰客”现象,严重损害了旅游形象。乡村旅游要健康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重要保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做到规划先行,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农村其它发展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结合,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持续利用相统一,努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环境,制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提升其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1]。
3.3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
乡村旅游要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朔造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品牌营造。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和营造乡村旅游品牌,挖掘资源特色,形成不同的规模,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迈向健康之路。(2)努力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质量是品牌延续的保障,国内外所有著名的品牌都是因为有质量一流的产品,乡村旅游要朔造品牌,增强竞争能力,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旅游服务和流连忘返的旅游体验。(3)强化乡村资源特色和文化挖掘。乡村旅游的意蕴在于优美的自然生态风貌与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因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应凸显乡村宜人的自然环境资源,挖掘与包装好乡村文化,突出乡村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民俗风情,以此吸引外部资金投向乡村旅游。(4)重视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意义重大,品牌定位不准确(定位过高、定位过低以及定位模糊等)将对产品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资源、市场等条件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5)做好广告宣传。品牌形象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其好坏取决于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也对品牌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要以旅游者为中心,加强广告宣传,不断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3.4挖掘内涵,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线,亦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乡村旅游的特色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1)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特色(乡村旅游区与一般旅游区的差异)。“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而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特色,体现“土”、“新”等特点,立足农业本身建设各类设施,避免乡村城镇化而导致自然风貌与民族特色的丢失。(2)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色。目前,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以及经营理念雷同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没有发挥出来,造成“千村一面”的状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游客向往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居住地的多种文化体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也为多样性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当地资源,深挖其内涵,将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朔造强势旅游地形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自主旅游品牌。
3.5强化参与性,确保旅游者与乡村居民利益
参与性原则包含旅游者参与及社区居民参与两个方面。旅游者参与方面,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旅游者开始将目光由观光转向参与及体验。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渴望参与而选择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初级产品(观光农业)将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开始转而选择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风味、参加农事活动等)。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把握市场需求,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凸显旅游者的参与性需求,在各类旅游产品中丰富参与性内容。在乡村居民参与方面,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是增加其收入、确保其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因此,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应遵循乡村居民参与的原则,因为旅游发展如果只让少数人受益,扶贫与解决“三农”问题将是一句空话,只有农民广泛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才能真正让乡村居民脱贫致富,“三农”问题才能最终破解。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一方面,通过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能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增强乡村特有的文化氛围,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乡村居民通过参与旅游,能够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满足其利益诉求,认识到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对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并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3.6培训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人才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旅游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在农民进入乡村旅游行业之前,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旅游管理、市场经营、服务技能、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乡村旅游工作,这将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对农民的培训应持续不断,将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努力建设学习型农民旅游服务团队,这样才能达到培训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服务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培训、投身乡村旅游活动,对乡村居民而言,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提高收入水平;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3.7加强环境保护,彰显生态性
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乡村旅游源于人们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负面效益的逃避以及对乡村恬静、温馨、宜人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其基础是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乡村旅游应遵循生态性原则,注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旅游者提供无污染、无危害、让人心旷神怡的健康旅游环境。在具体设计乡村旅游开发时,保护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培养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开展乡村旅游时,能够自觉保护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2)厉行节约。广大农村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提倡节约,这样才能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持续性;(3)建筑材料应与乡村生态环境相适应,尽量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为主(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力图减少对乡村地区空气的污染;(5)采取措施禁止“视觉污染”(如滥倒垃圾、污水横流等)。
篇10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新时期“三农”事业发展的又一次浪潮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而掀起,我国的“三农”事业发展自此进入了高度发展阶段。然而财政支持力度和投入量的日益增加,使得新的矛盾不断暴露。本文揭示了财政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三农”事业;财政支持;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01-01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杨如馨(1992-),女,甘肃兰州人,山西财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一、新时期“三农”事业发展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三农”发展需求剧增,财政支持总量难满足
从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对“三农”事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额度逐年增加,然而却总是难以满足其与日俱增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央财政用于“三农”事业发展的资金占整体财政支持资金的比例不高。在2006年至2013年八年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投入的支出金融相对最初2006年3517.2亿元上升了到了2013年的13799亿元,然而在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不满两成;第二,中央财政对“三农”事业的支持范围较大,其中不乏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过分夸大了“三农”支持资金金额;第三,中央财政对“三农”事业支持后劲不足。中央财政支持的增长率从2008年达到最大值后就处于下降态势,这就说明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逐渐减弱,缺乏一定的支出后劲。
(二)“三农”区域发展不均,地方财政资金难到位
如果中央财政对地方涉农项目进行转向转移支付时,这就要求地方财政具有相应的配套资金项目,然而实际上,由于各个区域的“三农”事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配套资金处于短缺状态。
(三)“三农”发展资金分散,财政使用效率难提高
从财政支持“三农”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其涉及部门较多,资金管理鱼龙混杂,使得“三农”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出现了极为混乱的局面。很多支农资金的管理部门分割严重,而支农资金却由多个部门支出,整体的作用效率大大降低,支农资金的使用也难以到位。以财政对农业生产事务支出为例,支出项目繁多,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不高,很难保证不出现多部门管理而引起的重复和交叉现象。
(四)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制度不到位,使得资金配套难以实现、专项资金挤占及挪用等,即便是在事后进行大幅度整改,也很难达到预期的财政支持目标。根据云南省2012年7月至11月的县市审计结果显示,挤占挪用资金为1422.7万元,虚列支出为789.75万元,未按规定安排拨付的资金为1176.07万元,由此可见在财政支持过程中资金未做到专款专用,其监督管理机制存在极大的漏洞。
二、新时期“三农”事业发展中财政支持对策与建议
(一)财政杠杆作用重提起,农村金融新投入
新时期“三农”事业的发展更倾向于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必不可少,如果仅仅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将很难达到预期的突破效果,“三农”的发展需求也同样无法满足。此时就要求以财政支持为杠杆,撬动农村金融的新发展,实现农村金融的“自我开源”。现如今我国的“三农”面临着成本与风险的双重压力,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出台适宜的税收优惠与财政支持政策,以此来引导“三农”事业获取更多的信贷投入。
(二)财政支持资金新模式,使用效率再提高
财政支持资金在“三农”事业发展中的投入不能单单停留在“开源”模式上,还要结合“节流”模式同步进行,在这里最为明确的实施方法就是清理与归并支农资金。首先,通过对财政预算编制环节的改革,实现财政部门内部的支农资金协调、统一安排和规划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状况确定财政支农资金的应用范围,积极做好各级涉农部门的协调,尽可能以支农资金的本质与初衷有效整合支农资金。加强部门支农资金使用预算管理,完善安排与规划;其次,做到中央、省级、县级三级支农资金使用的合理配合。以中央财政支持为大环境,大力发展省、县两级支农资金的整合,同时增强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资金使用监督工作;最后,重点加强县级财政支持发展。将贴近于当地发展的农业生产、小型支农项目等交给县级相关部门,提高本地资源的利用率。
(三)财政支持监督新机制,“三农”发展创新高
财政支持“三农”事业资金的规范以及利用率的提高都离不开监督机制,财政支持监督新机制的建立为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强化财政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在安排与规划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监督政策,同时做好责任追究体制,对于资金的贪污、挪用、挤占等行为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乡镇的财政监督作用,建立科学绩效考评体系。将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情况、使用效益等进行有效地评估与审核,从而提高财政支持“三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综上,结合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创建监督新机制,优化支农资金结构,创出“三农”发展新高。
参考文献:
[1] 黄黎平.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