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范文

时间:2023-03-14 22:2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保护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保护法

篇1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建议

我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至今已施行20多年,在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环境治理压力重重的背景下,对这部法律不完善之处加以修订的必要性日益凸显。2012年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自环保法正式实施以来,第一次修改。此次修改的范围和力度相对有限,“建议稿”中曾被寄予厚望的一些举措在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送审稿”阶段被删除,虽然草案中存在着一些亮点,但从长远来看,对《环境保护法》进行彻底、全面的修改是必然趋势。对此,本文从现行环境保护法的主要问题、修正案草案亮点、以及修改建议和意见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继承了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当时的经济背景是计划经济,现行法颁布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管不重视,环保意识也远未深入民心,这些不足都反应在了《环保法》的规定上。

(一)立法目的存在偏差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的制定目标不仅是保护、改善环境,也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条款明显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而是仍局限于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衡量标准。立法目的的偏差导致了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不力,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重蹈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之路。我国环境仍在持续恶化之中,对《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重新定位已势在必行。

(二)政府环境职能缺失

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吉林市牛河水污染事件等一大批严重危及群众生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突然环境事件,都说明了我国政府的环保职能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环境法律缺乏明显的承担环境责任的问责机制。究其原因,政府责任不到位、环境保护中政府部门间出现利益扭曲、环境保护利益不统一是重要根源。最近数年,涉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政人员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探寻到根本,是因为当前中国的《环境保护法》还处于命令、管制式的阶段,约束的主体依然是企业,着重关注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义务和责任,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责任。而在涉及政府时,往往忽视政府的环境义务,不追究政府或者政府负责人的环境责任。同时,现行《环境保护法》及一些单行法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条款,但失之笼统,难以操作,且缺乏明确后果,对地方政府的行为缺乏实质性的约束力

二、修正案草案的亮点

(一)完善公众参与原则

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公益性与广泛性,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环境保护中。广大人民群众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必然对环境保护具有很高的参与意识。现行《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所有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实行监督权困难重重。实践中,一些可能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因为害怕公众反对,不敢公开信息,造成公众无法参与决策,只能被动接受结果,反而激化了矛盾,甚至引发。为解决类似问题,环保法修正案草案加入了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由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国家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同时,政府要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信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公开许可、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等信息,而公民通过申请可以获取这些信息。

(二)提高企业污染成本

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对排污企业的规定不完善,处罚力度过轻,造成企业宁愿以不多的处罚换取任意排放带来的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环保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排污单位的环保责任。同时,草案中限期治理的规定,补充了企业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限期治理计划、接受政府监督。草案还对排污费的缴纳和使用做出了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均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排污企业的环保责任,使得企业需要对排污造成的公共环境质量影响负责。

三、对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建议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是一部在世界环境法立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律,它以一系列立法创新为美国当代环境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对我国修订环保法也提供了新的思路。不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必然会走向“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我国目前已将“可持续发展”明确为基本战略的背景下,《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为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资源环境法律中得到确认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

(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公益诉讼可分为环境公诉和普通环境公益诉讼。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检察机关或政府机关,开始以提起环境公诉的方式,推动环境纠纷案件的解决。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尝试让检察机关与政府机关形成竞争性代表公益诉讼机制。笔者认为,在对《环保法》进行的修改中,可以将原告资格放宽至个人,形成公民个人和环保组织代表公益诉讼的竞争机制。这种诉讼方式将在最大限度上追究环境违法行为,是保护环境的最终,也是最具强制力的救济手段。(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巩固.政府激励视角下的《环境保护法》修改[J].法学.2013(1)

[2] 王曦.论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制的启示[J].现在法学.2009(4)

[3] 郑少华.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机制论[J].法学论坛。2013(2)

[4] 竺效.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法》之立法目的完善[J].法学论坛.2013(2)

篇2

一、精心组织。

今年2月,乡人大主席召开会议,明确了今年乡人大主席团工作将围绕环境保护工作,结合城乡环境治理开展检查和视察活动。乡人大主席团及早准备,通过提前调研,通知有关单位、人员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于4月18日下发书面通知。4月20日包括乡人大主席团成员,部分市、县、乡人大代表共10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三个村,两个场镇的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视察。

二、检查和视察情况。

检查的村、村、村及古亭寺居委会在代表们现场查看后,分别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汇报,代表们在听取报后,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了评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随后,专门听取了乡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对全乡落实《环境保护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汇报,代表们对全乡的工作和视察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认为:乡人民政府近年来对《环境保护法》的贯彻落实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制定的措施办法具体,工作落实得力,效果明显,全乡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为全乡人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尽到了最大努力。

2、存在问题:

(1)、场镇、新丰场镇存在商户摊位摆放不规范,有占街摆摊现象。

(2)、场镇、新丰场镇与居委会之间的责任区划不明确,有相互推诿现象。

(3)、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个别村(单位)的农产品堆放无序,影响面貌。

(4)、新镇村养鸭场污染影响人民生活。

3、提出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希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采取措施。

(2)、加大督查力度。希望加强对各单位落实情况的督查,扩大范围、督促整改。

(3)、尽快研究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制定长期保持环境整洁,长期保持场镇秩序良好的有效制度。

(4)、以书面通知的形式要求新镇村养鸭场限期整改排污问题。

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7-0268-01

我国环境保护法治的主阵地在城市,城市是一系列立法、制度设计的核心,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滞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以及相关制度较为笼统、陈旧,难以发挥实际的环境保护效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让我们尝到了物质文明的“甜头”,但生态文明现状却给我们当头棒喝,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均衡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流于形式。2014年,我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指出了建设“可持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主张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在城市,相关部门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将严重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进程。

(二)缺乏指导性综合性立法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没有根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立法,缺少类似《农村环境保护法》这种综合性法律,领域性法律法规也不健全,难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组织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除在城市地区开展系统的环保管理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才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政府应该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予以充分的认识,并树立环保先行、协调发展的理念。我国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环境保护法中有了理念性、思路性的突破,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仍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了解,做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汲取国内外农村环境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立法体系,统筹兼顾,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条例

我国的环境保护重心在城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更好地改善当前全国环境立法缺失的状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效力。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地方实际,加大尝试性的立法实践,不断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抓住农村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现实问题、紧要问题、突发问题,改善当前的立法方式,增加特殊性立法,结合地方的地利人文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

(三)完善地方立法规划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要想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制定一个完善的立法规划和程序,确保立法的前瞻性实施。当前我国的地方立法规划体系不完善,立法保护的效力难以有效地发挥。为此,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科学的制度、机制体系,按照法定成都评估和审查,确保立法规划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四)做好农村环境监督管理

从立法层面来看,农村环境监督主体一直不是很明确,这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管存在很大缺失。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应该积极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将其在监管方面的优势凸显出来,赋予其监管的权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乡镇地区设立环保所是比较可行的做法。环保所的监督管理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点:其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其二,改善当地的环保审批手续,改善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质量;其三,监管和治理当地的环境破坏、污染等行为,诸如生活污水和垃圾、禽畜养殖污染、企业排放污染等;其四,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其五,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相关的投诉、等案件。

(五)完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环境纠纷,基层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建立专门的非诉讼救济制度以及专门的纠纷救济机构。此外,还需要完善诉讼救济制度,结合当地的环境诉讼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诉讼的便利条件,改善诉讼救济的调解功能。

三、总结

农村地区占地广泛,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纠纷比较多,监管不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促进农村地区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林辉.关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5(02).

[2]祖龙飞.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J].能源与环境,2013(04).

篇4

    1.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正确处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台治理的原则。

    该原则是指预先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环境问题及环境损害的发生;在预防为主的同时,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而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办法,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整治,以提高治理效果。如合理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企业管理、开发综合利用等。

    3.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

    该原则也称“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是明确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其治理和保护的义务及其责任。

    4.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有最高的行政管理职责,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以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损害。

篇5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将于2005年6月1日正式施行。

    与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相比,《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对适用范围、立法程序包括立项、起草、审查、送审、决定、公布、备案和解释等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扩大了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

    《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指出,立法起草工作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创设行政许可事项,或者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有关机关、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的,法规司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可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也可以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这就是说,环保规章有关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可以由媒体公布征求意见稿,公众通过提意见或者参加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参与立法。

 

篇6

一、“三同时”制度的先进理念

不可否认,“三同时”制度的确是我国环保法上独有的制度,1937年“三同时”制度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被首次正式提出;1976年由中央批转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中对“三同时”制度进行了重申;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三同时”制度从法律层面做出了明确;自此以后,各时期出台的单项环保法律和国务院出台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均对执行“三同时”制度进行了规定;“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是:新建、扩建、改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以及技术改造项目,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70年代,我国环保意识开始萌芽。“三同时”制度在当时体现出了先进的环保理念,“三同时”制度强调“预防为主”,强调“源头控制”,强调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设施、教育、管理、监督控制等方法实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预防控制,在没有形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之前就尽可能减少造成污染、破坏的可能性。②。

时至今日,它的先进性依然可见一斑,从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直到“十一五”规划的循环经济思想,再到当前对《环境保护法》修订的呼之欲出,固有的环保制度都受到了新思维的推敲。即便如此,在“三同时”制度上依然容易找到如今各种先进思想的影子。

就拿“循环经济”来说,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思想与“三同时”制度并非排斥对立。首先,循环经济与“三同时”制度都强调以防治污染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其次,循环经济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生产方式,废物减量化(Reduce)资源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利用(recycle),“三同时”制度很好的体现了减量化(reduce)。再者,循环经济要求的理想生产模式是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式反馈式流程,这个模式中的生产与环保始终是紧密结合或者说是一体的,“三同时”制度通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在各个生产单位内部开通了一条环保与生产始终紧密相结合的路线,虽然其单个是线性的,但却是大规模或者局部循环的基础并使之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只要经过改良是可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的。

在当时环保制度刚刚萌芽的时候,“三同时”的出现无疑具有创举性,也是如今各种先进环保思想的一个古老的本土的先例。

二、“三同时”的立法缺陷与实践瓶颈

尽管,“三同时”的理念在当时的时代具有前沿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如果制度一成不变,必然会引起价值的贬损。

首先,考察目前“三同时”制度立法上的规制。

其一,我国《环境保护法》在这一方面的规定过于简单,缺乏统一、牢固的理论基础,在环境保护单行法日臻完善,法律规定也更加具体的状态下,无法为各单行法提供一个可行的理论指导③。因此,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以此来从制度构建、价值理念层面完善“三同时”显得势在必行。

其二,目前立法并未彻底摆脱“末端治理”的传统思维。《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④。由此看出,《环境保护法》中将“三同时”制度的规制客体规定为“防治污染的措施”,然而随着我国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防治污染的措施”显然已经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尽管国务院在1998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将“三同时”制度的规制客体改变为“环境保护设施”,突破了以往环保法律中关于“三同时”制度在规制客体方面的狭隘瓶颈。但是,“环境保护设施”中所谓“保护”依然是一种救济性措施,仅仅属于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的中间状态。只有在施工技术上改进,不留污染和环境创伤,而非依靠“环保设施”“防污措施”,才是真正的“源头防控”。

其三,在《环境保护法》以及若干单行法中,“三同时”制度表现出来的模糊与不确定。例如,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第26条第2款规定,防止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却有必要拆除或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同意。这里所提到的“确有必要”并没有进一步指出条件,没有规定清楚何为“却有必要”。与此相似的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单项环境保护法规也没有就上述问题进行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说明。除此之外,《环境保护法》第26条也未明确规定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期限。这样容易导致在主体工程和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完毕后,排污单位钻法律的空子,为减少成本而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申请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并在申请和审批期间仍进行排污行为⑤。

其四,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存在一些漏洞。例如: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种关于“三同时”制度的法规多是对“三同时”制度预防环境污染的相关法律责任进行规定,而关于环境破坏方面的规定较少。只有在《环境保护法》第15条中规定,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有关地方人民 政府协商解决,由上级人民政府协商解决,做出决定。类似这样的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了“钻空子”的机会。以上便是“三同时”制度立法上的一些缺陷和空白,然而,在实践中遇到的瓶颈更加复杂,也使得结果与立法的初衷相差甚远。

尽管此制度以“保护环境”为最高目标,我们依然要考虑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而非顾此失彼。然而,在实践中,几种价值的冲突却屡见不鲜,源于“三同时”制度,又不能被它合理解决。

比如,由于该制度要求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过程同时投入,导致一些企业因资金短缺无法投资设施建设而停工,或者企业的环保设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而积压资本⑥。这种现象与“三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理念相违背,使得处境尴尬。

再者,在某些施工中,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也存在着矛盾,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在河谷比较狭窄的地区开发水电,在陡崖中开辟渣道路,边坡不稳定、坡陡、路窄等安全问题突出,而开道过程中如果就地弃渣容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为了强化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水电施工中需要结合施工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采取分布设计,而此时安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某水电站在施工方案审查过程中,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放弃了盘山道路的建造,第一次将斜坡卷扬道方案引入水电工程建设之中,而斜坡卷扬道对地质和坡度的要求高,从而大大地增加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施工难度和工程投入,但直接避免了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新建施工道路而引起的原始森林被毁⑦。

现实中,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对环保“三同时”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其次,由于管理时间跨度大,小型建设项目数量多,存在漏管现象比较普遍。再者,建设项目管理队伍力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⑧。以上种种,均说明现行“三同时”制度由于过于笼统导致无法合理指导实践。

企业尚且如此,作为起着监管作用的政府,依然存在着操作上的问题。

《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监管主体的职能划分、责任规定方面均不够明确,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以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在统一监管部门与分部门之间以及分部门之间在职能、责任、权力的行使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职能缺位和错位现象层出不穷。《环境保护法》中对“三同时”制度的规制及对配套执行措施规定的缺失,使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没有得到明确,政府责任的不明确显然造成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混乱,进一步造成了关于“三同时”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缺乏实效。

三、理念与实践冲突下的反思

综上,“三同时”作为一种古老而带有卓著“功勋”的制度,曾经引领了几个时代的环保理念,良法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因此,“三同时”制度的内涵必定要随着《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而完善和充实。根据上述提出的立法缺陷和实践瓶颈,笔者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三同时”制度若要保持生命力,必须要适应当今社会的环保要求。立法上,完善“三同时”的内涵,使得此制度形成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此指导环保单行法规范。其次注重将此制度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的环保思想相结合,注重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摆脱目前“不合时宜”的尴尬困境。再者,针对立法模糊等问题,则需要立法者仔细考量,使得立法规范化,清晰化。

然而,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瓶颈,必须加强“三同时”的宣传。在面对各种价值相互冲突的情况下,企业应秉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原则,同时,立法者应该通过制定合理制度和法律,司法监督者通过合理裁量,留给企业在几种价值中抉择的空间,而非不分情况地追究责任。

注 释:

①《环境资源法》.钱水苗,叶勇飞,赵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②《环境资源法学》.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③《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6期.

④《环境保护法》.

⑤《内蒙古环境科学》,第19卷第4期2007年12月.

⑥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年4月第13卷第2期.

⑦《浅析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何林.(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15).

⑧《三同时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济观察·管理视野】.王晨.河南省商丘市雎县环保局.

参考文献:

[1]钱水苗,叶勇飞,赵莉著.环境资源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3 .

[2]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98 .

[3]《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6期.

[4]《内蒙古环境科学》,第19卷第4期2007年12月.

篇7

2013年伊始,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北京PM2.5浓度指数多次“爆表”。空气环境的恶化促使汽车排放标准的进一步升级,自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市开始执行最新的“京V”标准,预计在2016年,北京市将率先实施第六阶段排放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即“国V”)将在2月18日二次征求意见。目前,世界排放标准共有三大体系:欧洲体系、美国体系和日本体系,全球70%左右的国家都选用欧洲体系,还有20%多采用美国体系,我国采用欧洲标准体系,见下表1。

据中国环境保护部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其中氮氧化物(NOx)637.5万吨,颗粒物(PM)62.1万吨,碳氢化合物(HC)441.2万吨,一氧化碳(CO)3467.1万吨。

2燃油经济性

随着环境恶化与能源危机的压力与日俱增,各国纷纷将提升燃效、降低能耗作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手段。美国政府在2012年8月底正式出台CAFE(CorporateAverageFuelEconomy)标准体系,要求2016年企业新车平均燃效达到35.5mpg,2025年达到54.5mpg(见表2)。为此,各汽车厂商针对2016年的要求,打算通过发动机的小型化来提高燃效并扩大混合动力车的生产。但对于2025年的指标,仅凭这些方法难以达到要求,PHEV、EV和燃料电池车(FCEV)等新一代技术的导入不可或缺。

降低油耗将涉及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轻量化等多方面的技术,未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将逐步扩大应用,当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在这方面,美国EPA针对CAFE做了详细分析,估计了每项技术的CO2降低、成本增加。在发动机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分析如下(表3):

作为中国各个自主品牌车企,未来将不得不加入这场应对燃效法规的技术战争,因此在研发及应用节能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开发、并兼顾性能与成本,而EPA的分析可以作为自主品牌车企节能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参考。

3汽车禁用物质管理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保法规日趋完善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汽车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各国均陆续出台了汽车产品危险物质禁用的相关法规,2003年,欧盟通过了限制使用4种重金属(铅、镉、铬、水银)的法规。2007年,欧盟通过了新的化学品管理法规‘REACH’,要求对年使用量超过1吨的化学品进行注册、评估和授权。我国《汽车禁用物质要求》标准正在报批,预计2014年初,标准规定了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质:铅或其化合物、汞或其化合物、镉或其化合物、六价铬、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醚(PBDEs)。汽车材料法规的意义:一是减少汽车对人类和环境影响;二是提升报废汽车利用率,促进资源可持续化发展。

汽车禁用物质的技术应用见以下几个方面(见下表4)。

4总结

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全球汽车的技术格局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扶持的态势。汽车的环保节能作为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这就促使汽车技术不断升级以适应社会需求,实际上国内的自主品牌车企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双燃料汽车、BSG技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方面的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缺乏一定的技术积累,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在借鉴成熟技术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黄晖,马翠英.车用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J].公路与汽运,2005,05:4-7.

[2]李孟良,徐俊芳,戴春蓓.不同排放法规阶段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技术特征[J].汽车工程,2009,08:741-745.

[3]宗芳.我国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政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宋波.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及展望[J].科技信息,2012,25:408-

409.

[5]美国首度提高燃油经济效率标准[J].节能与环保,2008,03:6.

[6]车义.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7]江宗瑶.汽车禁用物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J].机电技术,2013,

01:138-140+143.

[8]汽车禁用物质检测及零部件再制造标准送审[J].交通标准化,2010,24:53.

篇8

对海外投资环境保护行为的规制,应采取以国内法规制为主,国际法规制补充的方式。首先,从法制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条约规范投资行为符合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方向。但从现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情况来看,许多国家政局不稳,国内动荡,双边投资条约将对中资公司的规制从道义责任演变成法律责任,如果企业受政局影响没有很好地履行条约义务而要承担各种不利后果,则明显违反了国际投资法中的公平公正原则。其次,为履行条约义务,东道国要对本国的国内法进行修订,增加了东道国招商引资的成本。再次,国内法规制更灵活,也更能体现中国的国家意志。

(一)中国保护海外投资地环境的立法规制

目前我国规制海外投资行为还是以政策指导为主。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2013 年商务部和环境部联合印发《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中国首个对走出去的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的指导性意见,虽然其不具有强制约束性,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投资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指南》对中国走出去的企业的环境责任规制分成几个层次:首先,企业要主动遵守东道国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其次,要求企业履行国际上通行的环保法律义务,如环境影响评价、达标排放、应急管理等;再次,倡导企业主动加强与当地民众的沟通机制,遵守社会、文化、民族风俗,促进就业。这些方面,虽然东道国法律没有规定,但却是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的因素;最后,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积极实施先进的环保理念和做法,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采购等。对海外投资行为的规范采取立法的方式更为理想。从法理角度来讲,中国作为投资母国,由投资母国对海外投资进行规制的法律依据是,属人管辖。虽然在国际法上的管辖权以属地管辖权优先,但不妨碍投资母国根据国籍对本国公司行使管辖权。另外,对投资地环境进行保护,有助于减少投资摩擦,维护中国的形象,维护中资的海外经济利益。

中国入世以来,大规模修改了国内法,《对外贸易法》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知识产权等法律都作了修改,但我国一直没有制定《对外投资法》。虽然一带一路战略中贸易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对外投资同样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专门的立法来约束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行为,颁布专门的对外投资法很有必要。在《对外投资法》中应该专门就环境保护作出规定。《对外投资法》应该是和《对外贸贸易法》一样的投资母法,其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同样也是概括性的规定。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行业,还应当将《指南》由指导性文件上升为《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法》,且要修改《指南》中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在《指南》当中没有规定走出去的企业要遵守较高的环境标准,只要求企业遵守东道国的环境法律,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环保标准低或者根本没有环保方面的要求,这是导致中国企业污染当地环境的主要原因。《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法》当中应该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适用投资母国环境标准的规定,还要增加对违规企业的惩罚措施,要求企业应承担污染东道国环境的法律责任,在海外投资活动中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尽量避免或减少破坏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除加强对海外投资行为的规范外,还要对国内的诉讼制度进行调整。虽然《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不方便法院原则为由拒绝案件的受理,但在实践中法院确有适用不方便原则不受理案件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 年公布的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第7 条中规定,在审判实践中,一方当事人就其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另一方当事人往往以中国法院为不方便法院为由要求中国法院不行使管辖权。如果人民法院依据中国法律规定对某涉外商事案件具有管辖权,但由于双方当事人均为外国当事人,主要案件事实与中国没有任何联系,人民法院在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重大困难且需要到外国执行的,人民法院不必一定行使管辖权,可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放弃行使司法管辖权。从这条规定来看,我国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条件是:(1) 一方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2)双方当事人为外国人;(3) 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重大困难;(4)判决需要到外国执行。即人民法院决定中国是否方便法院是根据法院工作的难度和判决执行的难度,而不是采用英美等国以是否存在替代法院作为审查条件的标准。对于发生在海外的环境侵权事故,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和调查取证方面明显存在困难,从方便当事人原则出发,人民法院不应受理这类案件。然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国作为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拥有管辖权。笔者认为,对此类案例是否受理还应当以是否存在可替代法院为依据进行审查更为合理。如果以是否方便当事人为条件,这类案件必然会被驳回,如果东道国法制不完善也不受理此类案件,将使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污染行为得不到任何制裁,受害人也无处伸张正义。因此,笔者建议,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应当就不_方便法院作出明确规定,且应将是否存在替代法院列为受理的条件之一。

(二)政府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战略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其中社会责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走出去的企业和境外合作项目,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目前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性文件基本是以政策引导为主,2008 年国务院国资委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通知》、《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都不具有法律强制力。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于用工方面的社会责任的规定,《公司法》笼统地规定公司要遵守社会责任,没有就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作出规定。2015 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因此,我国立法中关于社会责任的规定明显不足。发达国家对海外投资的环境监管,多以社会责任法律来调整。例如,美国通过逐渐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来规范美国的海外投资,其联邦法律《反海外腐败法》、《清洁空气法》、《水污染法》等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还具有法律责任的性质,从根本上讲法律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仅靠企业自觉提高道德水平或为追求长期利益、市场竞争的压力等内在动力,则进程缓慢。社会责任的实现还要依靠外部动力,如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等的推动。即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需要企业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在企业的外部动力中,最重要的推动者是政府。这是因为政府是市场最重要的监管者,且具有绝对权威。政府依法监督和管理市场主体及其行为,通过制度建设、宣传鼓励、沟通合作、加强监管等手段来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制度建设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即在制度层面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行为,确定企业最低的社会责任标准,运用法律强制力迫使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其次,通过积极宣传和各种税收减免手段来刺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再次,通过加强与东道国和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自然环境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最后,政府还要建立惩罚机制,对不履行社会责任或履行状况差的企业通过罚款或提高税率等手段进行处罚,以便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特别是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政府还可以通过对法定代表人进行行政处罚的方式来增加惩罚手段的威慑性。我国的《公司法》对社会责任的规定过于笼统,建议在分则中增加一章公司对社会的责任,使公司对社会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具体,让走出去的企业承担较高标准的社会责任,在做决策时能够将社会责任考虑进去,尽量减少对当地环境污染,同时也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一带一路造福当地人民的战略目标。

二、一带一路环境保护的国际法规制

对海外投资的规范虽以国内法制为主,还可以通过国际层面上的制度安排来督促企业更好地实现其环境保护的目标。

(一)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

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柱。其建立的宗旨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是亚投行最大的股东,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是一带一路优先建设领域。虽然目前亚投行尚未投入运行,但可以预见,亚投行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融资机构。因此亚投行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面可大有作为。亚投行在向成员国贷款时,可要求申请人将项目是否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由于向亚投行申请贷款都在项目建设之前或项目建设前期,因此亚投行可以要求各成员国谨慎注意,尽量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或减少环境损害的发生。具体做法是:将拟贷款支持的项目进行分类,明确列出要求环境影响评估的项目类型。在具体审核时,要求申请者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就可能导致不良环境影响提交预防、减轻及补偿方案或替代方案。对当地环境有明显不良影响的项目,应当拒绝提供贷款,对于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就采取全程监测的方式,对其投资过程进行监督,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另外,亚投行还可效仿世界银行的环境措施。世界银行从上世纪50 年代开始就关注环境保护,其了环境发展指导方针,在业务手册、业务指令、业务政策、良好操作中都列出环境政策。世界银行的环境政策并不限于减轻环境损害,还包括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气候、水源、森林、生物多样性等人类共同所有的资源。且世界银行的环境政策不是只以环境为目的,还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贫困问题,帮助东道国进行能力建设、政策改革、人员培训等来提高当地的环境保护水平,努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亚投行未来的业务运作中,亦应当将促进贷款国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努力的目标。

篇9

    【英文摘要】 In Chinese countrysid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s of pollution by pesticide, chemical fertilizer, domestic animal breeding, household garbage, industrial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not only obstru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 economy, but also imperil rural people life and health. China is urgent to re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To solve problems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the new countryside, China should give even more attention to make and enforce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improv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s,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heighten the peopl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农村;环境法;政策

    【英文关键词】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law; policy

    【正文】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表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应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群众等广大公众环保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农业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的后劲。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质量退化,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给食品安全构成隐患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工厂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导致我国1.5亿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现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复杂情况,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1995~1999年黑龙江、江苏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生药害2000多起,药害面积达200多万亩,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工业和生活污染导致的环境酸化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环境。酸雨(pH<5.6)从1985年的约175万km2扩大到1993年的280万km2,受重酸雨(pH<4.5)影响的区域由1986年重庆和贵阳等局部地区至1993年扩大到南方广大地区。环境酸化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森林、草地的衰亡,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减产等。

    农膜污染的面积也逐年扩大,1995年已达到64913万公顷,农膜年均残留率约20%,平均每公顷达60公斤。

    2、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导致的水源污染日趋严重,难以有效控制,造成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水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

    农村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全国1995年是1978年的4倍。2003年的每亩化肥投入量从1980年的每亩12.3斤(折吨量)提高到43.1斤,比1980年高出348%.而且,目前盲目偏施化学氮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现象比较严重,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的富营养化,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农村养殖业排污量剧增,目前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 湖北省每年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约2亿吨,其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工业和生活污水的5倍以上。

    农作物秸秆污染。我国每年秸秆产生量约6.5亿吨。由于缺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秸秆的经济实用技术,且产业化水平不高、出路不畅,造成秸秆的大量焚烧和废弃。不仅浪费了生物资源和能源,而且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体,给居民生活和交通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湖北省每年产生约3000万吨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不到40%,很多都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使4 540万hm2耕地受损,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4.3%.水土流失从黄土高原向其他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扩展,使我国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从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在南方省区的丘陵与山地(母岩以花岗岩、砂岩、砂页岩、红色粘土及碳酸盐岩类为主),以水蚀形成的劣地及石质坡地为标志的土质与石质荒漠化土地,呈小面积斑点状分布的型式,当地群众常以“红色沙漠”、“白沙岗”、“石漠”等名词以形容其土地退化。其侵蚀方式以面蚀及沟蚀为主,在花岗岩地区还有水蚀与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崩岗侵蚀,在碳酸盐岩类地区溶蚀是主要的侵蚀方式。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威胁农民健康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有3.6亿多人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工业的转移,导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镇及工业建设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实施,使得农民生活条件雪上加霜;小作坊式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

    据2005年做的典型调查,9省三县74个村105项做了调查,其中40%村庄没有集中供水,6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晴天是车拉人,雨天是人拉车,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90%的垃圾是随处丢放(访谈者认为:“显然这样一种人居环境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5、农村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增多,环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工厂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农民往往难以寻求法律途径,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而且,有关环境纠纷往往涉及者众多,处理困难,例如屏南榕屏化工厂造成屏南县溪坪村环境污染,1700多村民身心健康、财产损害严重,事件、纠纷与诉讼历时十多年难以解决,等等。

    (二)造成农业环境问题的原因

    农村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仅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及其他有关社会经济因素,才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面广量大的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以及日益增加的畜禽养殖业排泄物所带来的污染。化肥、农药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见效快、效果高、面广等特点保证了作物的增产丰收,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费用,因此,使用种类日益繁多、范围日益扩大、用量增加。但是,由于低效率的或不合理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篇10

一、环境法消极保护态度的形成原因

(一)陈旧的立法指导思想我国最初的环境法成立的背景是在1989年国内环境问题频现,国外上掀起一股环境保护浪潮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1989年中国经济水平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处于温饱线上的人民并未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而环境法只将人身利益、财产利益和行政管理秩序作为调节的目标,而并未对环境利益做出正面的保护。此外,环境法是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的,因此立法思想本身的行政隶属色彩浓厚,立法指导思想也更倾向于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制思想的逐渐成熟,虽然立法者对环境法进行不断的修订,但是也并未突破最初立法时期的陈旧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对经济妥协,导致环境利益保护在环境法中较为消极[2]。

(二)盲目的法制建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与实施,中国环境保护法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但是新的环境形式的出现,环境法的修订仍然盲目照搬立法之初尚不成熟的法律框架,导致现行环境法的不合理、执行性差。翻开法律法规研读,从中不难发现其它国家法规或者其它部门法规的影子。盲目的照搬导致了环境法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法重视污染防治工作,轻视生态保护;法律空子相对较多;环境法的司法途径较少,执行性较差等。

(三)理论研究的薄弱与浮躁目前在国内环境法理论研究领域中,尚未形成广泛、科学的研究体系。甚至有学者存在环境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等作为环境法的立法目标,导致环境法环境利益理论研究相对停滞。当今时代金钱、经济至上的观念较为普遍,人们更为看重的是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发展需求。又由于环境的破坏导致的后果出现的过程较为缓慢,浮躁的心态之下人们的眼观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并未注意到未来的发展,错误的发展思想之下导致理论研究的薄弱。

二、对环境利益消极保护的反思

(一)将环境利益作为环境法的基础不同的法律在利益调整时侧重的保护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环境法要协调人身、财产及行政管理秩序之间的关系,并未对环境利益作出明确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不仅作用于当代人的身上,甚至会对后代人造成影响。因此环境法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需要,将环境利益作为环境法立法的基础,正面直接对环境利益进行保护[3]。

(二)以实际环境形势为基础,加强环境法的理论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形势也给环境法立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环境法要着眼于实际,不断对理论经验探究,探寻切实可行的环境治理制度方针。环境法的立法研究要基于当前的环境保护现状开展,制定合理、可行的方针。此外,国家加大对环境法理论研究的扶持力度,为环境法的立定与执行提供扎实的指导思想。

(三)完善环境利益保护,增加司法途径应完善法律空白,对现行法律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增加环境保护与行政、刑法处罚司法途径,切实保障环境利益。在环境利益的保护中,相关政府及司法部门要加强干预,对各种破坏环境现象进行严肃处理;畅通环境利益保护的维权通道。

(四)加强对环境利益保护的宣传工作通过公益广告、广播、报纸等形式宣传环境利益与人类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环境利益保护,严禁破坏环境利益的行为并对破坏环境利益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抵制。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