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范文
时间:2023-03-23 22:0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检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是生态环境具有的周期长,范围广,数据繁多,加上生态环境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会造成形成生态环境数据的空间、结构和语义产生差异,这样就必须建立环境检测技术体系,不仅能够正确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指明方向,而且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二、环境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1、人们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环境保护是贯彻于整个经济建设当中的头等大事,关乎到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但是局部地区却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片面地强调经济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相关的环境检测机制。即使当地政府有相应的环境检测措施,也是应付于上级检查的面子工程,环境检测系统在人员力量和检测质量上都无法达到标准化的要求,一旦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突发就会显得束手无策。
2、环保工作在资金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环境检测技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给予的财政资金数目也非常有限,环保工作难以形成完善系统的检测、分析、反馈机制,因此直接导致了环境检测部门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环境检测工作的态度与作风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人员在检测工作中不按照检测规章制度来办事,检测工作做得极不严谨,甚至将检测数据故意造假,给环境保护决策者带来很大的误导。
3、环境检测制度自身的发展不完善
环境检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人才资源、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上都需要得到统一的管理和调配。而环境检测部门实际的情况却是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够扎实,不能独立制定出完整可行的检测计划,检测仪器的使用上也显得非常笨拙。在检测仪器的购买配置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仪器出现闲置和损坏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此外,环境检测部门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跟踪检测和信息反馈收集,这两项工作作为环境检测制度的重要内容显得极度不到位。
所以,为了进一步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战略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社会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环境检测制度,确保环境检测技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它主要注重经济增长发展的长远化模式,在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前提下,保证子孙后代还能享受到丰富的社会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自然环境所受到的威胁也变得十分严峻,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
我国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地处理好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人类文明前进的一大步。
四、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GIS作为多门科学交叉的产物,可以为现代环境的研究提供有效地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它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区域的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为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数字与信息,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地平台,为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1、关于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
生态环境的检测是以获取生态环境的信息为目的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表征不同,特征不同,所以有时甚至是对同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利用GIS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与理论都是最权威最科学的,所以说GIS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最准确的生态环境信息,还为获取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信息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所采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GIS中的数据库的技术,以及数据的采集,维护,操作,存储,转换,输出等都为人们的检测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其主要表现:
首先是数据的设置与组织,良好的数据设计与组织可以避免许多野外采集和进行时间上的顺序分析的困难,提高所采集到的生态环境信息的应用与组织,有利于生态环境信息的研究与。
其次是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技术保障。在生态环境的检测中有可能会出现引用错误的数据,造成检测质量下降的问题。GIS可以设定相关的容量值和技术值,数据误差校正等方法,把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生态环境检测的准确性。
第三就是数据的管理与存取的技术。对于采集回来的生态环境的检测值要经过质量的监控,分析等获取有效的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的可存取性决定了所采集的信息价值的大小,信息的利用率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生态环境信息的存储不仅要考虑其存储方式,还要考虑它的可存取性。GIS能够存储海量的数据,并且方便存取,大大的提高了所收集的数据的价值性。
3、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具有长期性和时效性,需要大范围的,实时的监测,数据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GIS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参数的定量,对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准确的定位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并且能够进行动态的、及时的监测。
4、生态环境的评价
生态环境的评价与管理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数据基础之上的。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参数,然后才能对环境进行规划和预测。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区域面分析等,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输入到生态管理系统的规划程序中,就可以制定出解决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有效的传播生态信息
GIS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的传播。GIS为生态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生态环境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媒体化与网络化,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生态环境信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四、结束语
由于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环境检测得不到落实,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但是由于GIS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它以其强大的空间存储量和精确地数据分析,在生态环境检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经具备了成为检测生态环境以它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薄晓放 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篇2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促进性
引言
环境污染的治理逐渐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社会整体的消费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自然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为此,加大环境检测的力度,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体现出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
1环境检测
环境检测是近几年出现的行业,有很强的技术性。随着各项环境治理政策的颁布与应用,检测工作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检测工作会预先根据现有的环境质量,分析当前环境污染的程度与形成这一污染的原因,经过分析后,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因为我国在自然环境的治理方面力度不足,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又因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制造业快速发展,加快了能源的消耗与使用,所以环境检测工作要把检测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根据不同工业生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让工业生产污染物达到标准,保护环境[1]。
2环境检测的分类与技术
2.1环境检测的分类
环境检测具有多个划分标准,其中包括目的、对象、区域等。
2.1.1按照检测目的进行划分
根据目的划分,可以分成监视性、研究性以及特定目的三种。首先,监视性检测是工作中最常见的工作形式,检测人员在检测某一环境的污染程度时,会制定长期的检测方案与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测,确定其污染程度,给出解决方案。其检测的内容包括污染物的指标、排放的数量以及污染的整体趋势[2]。其次,研究性检测是以科研为主,利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以某个科学课题为研究方向,对环境污染进行检测,检测时使用的方法要具有一致性,科学、合理。最后,特定目的的检测由多个检测项目组成,这些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污染事故、仲裁、考核严重以及咨询服务。污染事故发生后,检测人员会通过检测,快速确定污染源的种类及流入的位置,控制气向外扩散的范围,有效控制污染的传播,为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2.1.2按照检测对象进行划分
因为污染源的的形式不一,所以,按照检测对象进行划分,分为以下几类:噪声、水质、空气、光等。
2.1.3按照检测区域进行划分
按照区域的划分,可以分成厂区与区域检测,厂区检测要求工业企业或相关的单位,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的管理,增强环境检测意识。而区域检测则是在某个范围内,完成检测工作。
2.2环境检测的技术
环境检测会根据不同的检测环境与样板,用不同的检测技术。检测人员除了会运用测试技术外,还要对受到污染的土壤、空气或水质进行采样,测出样本污染指数,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涉及到的技术面较广。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并以化学分析为前提,把其他的知识作为辅助,通过检测方法与设备的使用,分析数据,给出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其工作过程为:抽取受到污染的样本,接着根据样本的形式,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保存,然后检测出污染源的种类以及受污染的程度,最后分析数据,给出结果。虽然环境检测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使用的检测技术却涵盖了很多方面,可以检测多种污染源,其中,经常使用的化学分析法经过细分后,可以细分为重量法、容量分析法等。
篇3
关键词:光谱匹配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产业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海洋污染也在日趋严重,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海水的温度改变,其光谱匹配系数改变,由此可以达到检测海洋的目的。
一、技术框图
二、技术原理
1.卫星遥感摄像头:
在地球同步卫星上架设高清光谱摄像头,拍摄海面,获取海水的光谱响应特性,计算出其匹配系数,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分析海水的温度报告给气象部门分析气候变化情况。
2.光谱响应特性:
光谱响应特性是指像管的响应能力与入射波长的对应关系,像管的光谱响应特性实际上是其光阴极的光谱响应特性,它决定了像管工作的光谱范围。像管的光谱响应特性通常用光谱响应率、量子效率、光谱特性曲线等来描述,像管的光谱响应之和成为积分响应率。
光谱响应率是像管对单色入射辐射的响应能力;响应率是像管对全色入射辐射的响应能力。他们分别以Rλ和R表示。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像管接受的往往不是单色辐射,而是某一光源的全色辐射,所以应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根据响应率的定义――入射辐射功率所产生的输出光电流,则
R=I/P=∫0∞PλRλdλ/∫0∞Pλdλ
考虑到Pλ=P(λ)Pm,Rλ=R(λ)Rm。
式中,P为入射辐射功率;I为输出信号电流;Pλ为单色辐射功率;Rλ为光阴极光谱响应率;P(λ)为单色辐射功率相对值;R(λ)为光阴极相对光谱响应率;Pm为单色辐射功率最大值;Rm为光阴极光谱响应率最大值,所以
R=∫0∞P(λ)PmR(λ)Rmdλ/∫0∞P(λ)Pmdλ
=Rm∫0∞P(λ)R(λ)dλ/∫0∞P(λ)dλ
假设:α=∫0∞P(λ)R(λ)dλ/∫0∞P(λ)dλ
则 R=αRm.
式中,α称为光谱匹配系数。它反映了在像管响应的波长范围内,光源与光阴极,荧光屏与光阴极及荧光屏与人眼光谱光视效率之间在光谱上的吻合程度。如果匹配良好,就能获得搞的整管响应度。下表给出了常用的辐射源和光阴极的光谱匹配系数值。
三、总结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水体、海底和海面上空的大气,以及同海洋密切相关,并受到海洋影响的沿岸和河口区域。通过这类技术,只能对气候进行监测,预防极端天气的危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洋环境的问题,但是这警示我们要爱护环境,海洋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爱护海洋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室内环境污染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door environment detects the concept and purpose, in view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 the severity of the hazard,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the problems of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oor environment detects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
Key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TU83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室内环境检测相关问题
(一)室内环境检测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
室内环境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
1、环境治理专家提出,室内装修后,各种人造板材、装饰布、地毯等散发的甲醛,对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都有不可忽视的毒害,可引起鼻、咽喉、皮肤及消化道癌症,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强烈致癌物质。
2、在室内装修中应用的各种油漆及油漆添加剂和防水涂料中,含有苯和二甲苯。苯化物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强烈致癌物质,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破坏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病,造成孕妇流产和胎儿先天性缺陷。
3、在民建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防冻液,主要成分是氨,它在室内发出的大量氨气,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极大降低了人的免疫力,引发肺气肿,成人呼吸窘迫症等多种疾病。
(三)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
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室内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内环境规划、室内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室内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室内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发展趋势和速度,追踪污染源,为实施室内环境监测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检测资料,为研究室内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预测预报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4、为制定、修订室内环境标准、室内环境法律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5、为室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室内环境检测的不规范现状
(一)检测机构资质不够,检测价格差距大
当今对装修的信任危机,催生了越来越大的室内空气检测市场。然而,一些机构未经资质认证就四处招揽业务,违规出具检测报告,名头各异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的收费标准更是差异巨大。检测机构的收费标准由100元到上千元不等。这主要是检测环境、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的构成不同造成的。正规的公司都有专业的实验室和经培训上岗的检验员,还应获得CMA计量认证资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收费自然高。然而由于检测行业兴起的时间不长,市场体制还不健全,一些检测机构只是到工商部门注册拿个经营证,再买几套设备就开始营业,检测后出具的装修治理检测证明并不准确,但是消费者一般不会再做一次复检来核实结果是不是准确,检测证书起到了一个哄骗消费者的作用。
(二)行业有待法律规范
室内空气检测和治理行业的混乱,与法律规范的缺失有关。目前,国家对这一行业尚未出台专业法规,只有关于室内空气检测主要有两项标准,分别是《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 《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前者是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的国标推荐性标准,是一种指导性标准;后者则是建设部的强制性标准。一般来讲,GB/T18883—2002较多用于家庭和精装修的房子。
(三)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有待提高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属于一项新兴的技术,首先,国内具备室内环境检测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十分短缺,具备室内环境检测资格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其次,一些检测机构由于资金短缺,缺乏技术性能良好、灵敏度满足检验标准、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这些因素造成室内环境检测的技术含量不高,检测结果不准确。
三、规范室内环境检测的措施
(一)建立市场分级管理机制
一个正规的从事室内环境检测验收并出具检测报告的机构,应该有符合检测要求的实验室、设备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建立起相应的检测程序和质控体系.有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正规资质.并通过质量技术监督机构CMA认证。但由于目前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可以实现分级管理体制。对具有资质并取得CMA认证的单位,可以批准其进行室内环境工程验收和室内装饰装修检测,并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作为解决法律纠纷、居民维权和政府工程验收的依据;对大多数居民进行室内检测环境.只作为治理或评价参考的.可以由部分资质不深或未取得CMA认证的机构进行检测,降低成本。
(二)加强政府管理力度
争取政府早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物价及其他部门应出台固定的收费依据,抵制不良竞争,价格定位大致可分为工程验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出具普通检测报告、简易检测4种费用。
(三)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的技术研发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企业内部的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对研发出的监测治理技术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并适当的向研发企业拨助款项,来鼓励企业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技术自主研发,努力提高全国的室内环境监测治理水平,保证我国的室内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人体健康标准。
(四)培训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人员
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效果与开展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联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知识和技术,合理开展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还应当出台和完善规范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从业人员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标准,保证从业人员在认知国家相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
(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要加强对室内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室内环境健康意识,加大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及污染源头的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室内环境监测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污染控制与预防。可利用新闻媒体对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室内污染预防与控制的新经验、新进展等进行报道,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在全民中开展环境科普教育,让公众对环境有知情权,提高公众的环保自觉性。同时还可通过环保信息机制的建立,让权威的专家学者参加环境知识普及,避免误导公众的现象发生
四、室内环境检测的规范施工
(一)布点与采样
布点和采样采样点位的数量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要能正确反应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2个点;50~100 m2设3~5个点;100 m2以上至少设5个点。布点方式: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应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0.5~1.5m之间。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经装修的室内环境,采样时间应在装修完成7d以后进行。一般建议在使用前采样监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室内环境,空调应正常运转。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现场情况及要求而定。
(二)监测项目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新装饰、装修过的室内环境应测定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人群比较密集的室内环境应测菌落总数、新风量及二氧化碳;使用臭氧消毒、净化设备及复印机等可能产生臭氧的室内环境应测臭氧;住宅一层、地下室、其它地下设施以及采用花岗岩、彩釉地砖等天然放射性含量较高材料新装修的室内环境都应监测氡(222Rn);北方冬季施工的建筑物应测定氨。
结束语
室内环境检测是一项关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工作,对室内环境检测进行规范,认真开展监测工作,努力为广大居民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环境监测人员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人员要本着大胆实践、认真钻研的工作态度,规范检测行为,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努力探索规律,切实提高室内环境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GB50325-2010.
[2]李先庭.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与发展[J].暖通空调,2009(30):36-40.
[3]李金荣.家装污染及其检测治理技术[J].舰船防化 2006.(1):13-15.
篇5
关键词:h境检测;地表水监测现状;改进方法
如今,水资源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后续发展。水资源保护已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同,并能按照规范要求开展相关保护活动。在此过程中,地表水监测不仅是水资源保护重点内容,还是决定水资源保护走向的关键,因此对其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处理措施,对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1 地表水监测重要作用
环境为人类生存重要空间区域,会对心理、身体健康与情绪等造成直接影响。水作为生命之源,滋养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水是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关键性元素。如今,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环境恶化不断加剧,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如果被污染的水被人们使用,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统计表明,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死于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1]。为确保水资源安全性,需对地表水检测工作进行全面强化,深入了解当前的污染状况,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使用高新技术改善水质。由此可见,大力实行地表水监测对于水资源污染防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地表水监测现状
2.1 重视度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地表水开展的检测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监测力度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检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关监测人员将工作的重心过多放在环境治理方面,忽视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分析实践发现,地表水污染物的种类十分多样,比如氨氮、挥发酚与氰化物等,这些污染物的存在都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果没有得到重视将引发严重后果。
2.2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如今,我国针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强制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使得相关机构不重视地表水监测,并且具体的监测流程与要求也未得到有效约束,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检测数据可知,现阶段的地表水水质主要含有以下物质:金属离子、矿物质和微生物。在以往的检测过程中,不能对水质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检测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另外,地表水中一些污染物也未能得到相关人员重视,通常都会根据BOD与COD指标对水质污染进行评估,仅依据这两项指标完成评估还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衡量出污染所造成的实际危害。如今,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国内地表水主要污染源,这一理论已得到相关专家认可。对此,必须强化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和检测,再根据研究成果明确污染物种类,同时积极研发新的污染检测技术,以此完成高水平的地表水污染评估。
2.3 监测技术水平较低
地表水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必须得到先进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大力支持,而且监测技术水平也决定了监测的质量。在我国,由于地表水监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在设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限制了地表水监测在国内的开展[2]。目前来看,我国对于地表水的水质检测,大多运用理化监测法,其他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较为落后,极少在实际检测中使用先进技术,比如在国外得到广泛普及的自动检测技术还没有在国内开展试应用。对此,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
3 地表水监测改进方法
3.1 加强重视度
实践来看,监测意识和重视度是影响监测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不能对水质检测给予正确的认识,势必会对监测实践造成影响。对此,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对于地表水监测重视度,认识到水污染严重性,构建专业监测团队,并开展一些相应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以此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排放,缓解环境治理压力。另外,由于地表水监测具有很高的专业性,所以政府部门必须积极介入,从宏观角度统筹规划和组织,增大资金的投入,安排人员学习进修,从国外引进成熟技术,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地表水监测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地表水监测的法律法规约束还不够完善,所设指标很少,无法对监测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对此,必须成立专门的地表水监测法律条文,将法律法规作为有力武器提升监测过程中的约束性与规范性。此外,相关学者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证实有机污染物为地表水的重点污染成分,因此应针对有机污染物特征,找出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从而保证监测质量,发挥为水资源保护提供重要指导的根本作用。
3.3 积极引进先进监测技术
如前所述,我国在地表水监测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造成地表水监测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即便相关监测人员具备较高的监测意识,且能正确认识监测重要性,但没有技术与设备的支持,也难以开展正常的监测活动。对此,首先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监测技术,比如采用生物检测技术对地表水水质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量化成具体指标,监测和分析水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实际危害性,以此确保水源安全性;遥感检测技术能为相应的检测结构提供详细的水质污染物检测信息,指导机构给出正确的环境治理对策;水质自动检测技术具备良好的针对性与实时性,能对水质现象实施动态监测,同时在不同的水环境下采取相应的监测方法。虽然当前有一部分检测技术可供相应机构选用,但这些技术都处在发展初期,在实际应用方面还不够成熟,仍需通过参与国家交流会等方法,研制出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监测技术体系,实现和国际接轨的目标;其次要做好实践,在掌握一定监测技术后,要通过实践发现技术存在的不足,以此对技术体系进行改善,适应实际发展需求;最后应加大投资和科研力度,在引进一批先进的监测设备后,应对其原理、构造与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关键技术,自主开发监测设备,这样不仅能减少地表水监测的后续投资,还能更好的满足实际条件,得到更为理想的监测成果[3]。
4 结束语
水资源保护需从地表水监测工作做起,但当前的地表水监测还存在重视度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限制了地表水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使人们认识到地表水监测重要作用,并对其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完善,增加投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还要自主研发新型监测设备,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体系,从而确保地表水监测发挥最大化作用,为水资源保护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华洛.环境检测中地表水水质监测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13,10(02):75-80.
[2]窦乾.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J].科技传播,2013,10(22):134-135.
篇6
关键词:云计算环境;软件检测;分析
一、云计算体系的结构分析
云计算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云计算是基于软件和硬件互动,在互动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运行模式。云计算需要借助互联网络开展工作,因此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征。另外,云计算能够基于众多主机或服务器构成资源集群,通过对资源集群进行协同化管理,有效提升其功能。
二、云计算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背景下,云计算环境开始形成,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软件测试技术中,产生了云测试技术。在云测试中主要应用到的云计算核心技术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会产生大量复杂的数据,这种数据是天文量级的海量数据,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就成为研究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并将之应用于分布式存储设备中,需要应用到云计算的数据管理技术,这种技术是云计算发展的核心技术。
(2)分布式存储技术。云计算能够产生海量数据。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运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存储到多个设备上, 通过互联网技术对相关信息途径进行拓展,可以有效提升云计算系统的利用效率,提升云计算系统的可靠性能。这能够为云测试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保障。
(3)平台管理技术。云计算的数据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进行存储,这些设备较为分散,如果要保证这些设备能统一工作,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云计算或者是云测试结果的有效输出。要保障云计算功效的发挥,必须应用平台管理技术,保障多平台的统一有效管理是很关键的,这也是目前云计算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只有实现平台管理技术的突破,才能实现云计算高效率,保障云测试的有效运行。
三、基于云计算环境的件测试的优势
1.强大的云平台统一管理可以提升软件测试的质量
传统的软件测试模式容易导致出现软件检测质量参差不齐现象,软件检测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软件测试是通过强大的云平台对测试工作进行管理,通过强大的云平台进行管理,可以实现软件测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有效保障软件检测质量。
2.能够实现检测技术平台化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软件检测,不需要进行本地化的软硬件投资,这种软件测试可以得到云测试平台提供的测试基础设施的支持,可以得到云测试平台提供的各方面的资源支持,通过云平台的支持,就可以实现其功能。云环境下的软件检测能够通过众包模式获得专业领域专家型人才支持,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投入。从本质上讲,云计算环境下软件测试技术可以实现平台化,通过平台化方式,将众多测试技术要求内容从本地移植到云计算平台上,能使测试工作更容易开展,能够降低软件测试的准入门槛,能满足软件测试的资源人才需求。
3.能够有效降低测试成本
传统的软件测试模式需要依靠大量的基础设施及人力投入才能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做一些特殊项目时,其投入的成本更大,容易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云计算环境下软件测试可以通过云平台的协同效应开展工作,这样,就能够减少测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能够有效降低测试的复杂度,能够节约成本,提升软件测试的效益。
4.能够实现专家服务
专业知识服务是最高级的软件测试服务,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可以提供专业知识服务,这些专业服务可以通过提供测试用例、测试数据、自动测试服务等方式实现。
总之,虽然目前云测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相比于传统的软件测试方式,这种云测试方式的优势已经显露出来。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云计算服务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测试技术也会得到快速发展,云测试技术的功用和价值将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环保 检测 方法
一、现行年检测制度及其弊病分析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1]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公国务院和水果内、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环境状况公报。”[2] 据此,我国现行环保法中的年检测制度是由环境检查制度与环境监测制度组成的。所谓环境检查制度,就是指由环保主管部门及其他的相关职权部门依照法定的职权与程序,并按照相关的环境标准,对污染物排放单位或个人的排污情况进行检查的制度。而所谓环境监测制度则是指特定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按照环境标准对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制度。[3] 目前,我国的年检测是以环境检测为主的,在此基础上,由法定的环保职能部门每年不定期地对本区域内的排污单位和个人的排污状况进行执法检查。我们认为,我国现行的环境年检测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弊病:
(一)年检测的对象不包括个人
《环境保护法》第11条在规定环境检查制度时,仅规定环保主管行政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检查,并且也只规定了排污单位对检查进行配合的义务,然而,却没有规定对排污的个人进行检查,也没有为排污个人在配合检查方面设置任何任务。我们认为,这是我国环保法年检测制度的一个重要缺陷。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也已经成为我国污染物排放的一类重要主体,例如,城市中的各类小地摊的摊主、农村养殖户、机动车的驾驶员等等,这些个人所排放的污染物也正在日益影响着我国的环境。然而,我国现行环境年检测制度却并不适用于这些对象。我们认为,这在客观上纵容甚至刺激了某些排污个人的排污行为,是我国环境年检测制度的一个重大失误。
(二)年检测依据的标准过于落后
我国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对排污单位进行检测时必须依据相关部门制定的环境标准来进行,但由于在环境立法指导思想方面的滞后性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很多环境标准都无法适应环境检测的需要。例如,在城市区域噪声排放方面,我国迄今还在适用1982年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而在企业噪声排放方面,我国迄今也还在适用1980年制定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而这些环境标准由于制定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仅与我国当时环境问题的状况相适应,因此,现在依据这些标准进行年检测,不仅会导致标准过低,无法使排污主体得到本应有的惩治,且也极易使人们对我国环境执法的力度产生怀疑。这已成我国环境年检测的又一个弊病。
(三)在责任承担上重罚款轻防范
从实践方面来看,我国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依据检测结果追究相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时,往往都将罚款作为首选,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使违法排污者受到惩戒,还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4] 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只要一次性缴足罚款,就可以“一劳永逸”,从而导致不少排污大户能够随心所欲。这种在责任承担上的重罚款而轻防范的做法,不仅不利于防治环境污染,且极有可会放纵企业排污,加重环境污染。
(四)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较低
当前,由于没有国家机构设置法的规定,我国在环保的机构设置上极不健全。目前,“在全省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中有近半仍归口建设部门,地市一级则更多。”[5] 而这一点不仅使我国环境年检测缺乏必要的执法机构,并直接影响了我国执法队伍的建设。此外,在我国某些环保机构特别是地方环保机构在进人问题上,由于把关不严,或屈从于各级政府的人事安排(如在本单位安排某些军队专业干部等),使许多不懂业务、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进入了环境执法队伍。这些人员由于不熟悉环境法律规定且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素养和能力,在执法过程中,对某些具体案件,或随心所欲,或凭个人利害去处理,或相互推诿,使违法执法、执法不当或怠于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6] 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成为影响我国环境年检测公正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因素。
二、完善我国环境年检测制度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我国环保法中现行的年检测制度的上述弊病,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应对策建议:
(一)修改《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年检测主体的规定
具体而言,应当修改现行《环境保护法》第14条的规定,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的规定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或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这是完善我国环保法中的年检测制度的立法客观需要。
(二)适时更新现行的环境标准
针对不少环境标准已经明显落后于我国环境保护需要的现状,我国应当对现行的各类环境标准进行及时清理,制定新的、适合我国环境保护实际需要的、相对更为严苛的环境标准,并废止那些已经不利于我国环境保护而失去实际意义或意义不大的标准,以便提高国家对污染物排放的要求,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能够依据更为严格的标准对排污企业或个人进行年检测。这不仅是适应我国环境保护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环境年检测制度的需要。
(三)在责任的承担上,要更注重某些防范性的惩治措施
具体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检测结果确定排污主体的责任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多重视并采取那些更易防范环境污染的惩治措施,例如责任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等等,对于那些严重违反环保法的规定,造成重大环境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提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能“以罚代刑”,偏袒或放纵相关责任主体。
篇8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监测,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文章就对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环境检测;应用;三层架构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在水质、大气、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改善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就要借助各种技术来加强对生活环境的检测,从而制定更好的保护措施。物联网技术是一种信息收集、监控的网络技术,在环境检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检测中的运用。
1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1.1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有很多,其中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为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比如,借助物联网技术来对饮用水水质检测的时候,只需要将物联传感器安放在饮用水的水源上,然后就可以对饮用水的水源地水质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掌握饮用水的水质情况。在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工业污水检测的时候,特别是对工厂的废水排放检测中,需要在废水排放的河流中建立自动的水质监测站,时刻对废水的排放进行检测,然后再将废水的排放情况及时地上报,从而更好地起到检测的作用。传统的水质检测是通过取样然后进行化验,在此过程中不仅耗时较长,还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因此水质检测的效率降低。在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帮助后,可以通过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相应的预警监测设备,一旦发现水质污染的情况就可以及时上报,及时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保证我们的饮用水质量。
1.2在大气检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应用在大气检测中,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然后再将检测数据及时地传递上报,从而帮助环境检测员及时地掌握大气污染的情况,保护我们的环境。在借助物联网技术来对大气进行检测时,主要是对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某些气体的含量超过相关的指数,就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当地的大气质量。因此,物联网的传感器应该安装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地区,这样才能准确地检测出人们生活中的大气质量。通过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大气检测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我们对大气质量的掌握,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结合大气检测结果来制定和开展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1.3在海洋检测中的应用
海洋面积占到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因此海洋的环境质量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检测,保护好海洋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在进行海洋环境检测的时候,也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帮助,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传感器来对海洋的组成物质进行分析。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海洋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的帮助来对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进行信息收集,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及时地将海洋环境检测数据进行上报。借助物联网技术进行海洋环境检测,主要是加强不同海洋区域的传感器之间的连接,还要掌握好传感器安装的高度,更好地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为环境检测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海洋环境数据。
1.4在重金属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加强对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控制,我们可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检测中的应用。重金属污染与其他环境污染最大的区别就是重金属污染持续的时间较长,一旦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就很难进行根本上的消除,因此一定要做好对重金属污染检测的工作,避免重金属污染的发生。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帮助来对重金属污染地区记性样本的采集和化验,并且及时地将化验结果传输到污染地区,进而及时地制定解决措施,降低重金属污染对我们的影响。
1.5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除了可以应用在水质检测、大气检测、海洋检测、重金属检测,还可以运用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特别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针对于生态环境检测的物联网技术也逐渐成熟。针对于生态环境的物联网检测技术主要有视频监控技术,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动物的生产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来对沙漠的绿色植物的种植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制定沙漠植被保护措施。
2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三层架构分析
2.1感知层
物联网技术三层架构包括有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技术的最基本架构,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因为物联网是通过感知层来获取相应的信息。感知层中的关键技术有很多,比如有二维码、识读器等,要实现智能化的感知层,就要加强智能卡、RFID等技术在感知层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技术,让环境检测传感器在收集到数据的同时能够将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输送,从而大大地提高环境检测信息处理和传输的效率。由于各种原因,感知层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功能损耗,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运用,工作人员就要努力研究和解决感知层中的功能损耗问题,降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投入成本。
2.2网络层
网络层是物联网技术最为重要的架构,因为网络层在物联网技术中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也被比喻成物联网技术的神经中枢。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信息的传递,包括信息中心、智能处理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等等。通过网络层中的各种技术之间的协作,可以让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加简单和智能化。网络层中的信息传输方式有很多,用户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传输效率。网络层中主要的信息传输方式有WIFI、CDMA、GPRS、3G、ADSL等等。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网络层技术的研究,降低技术的复杂性,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2.3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的第三个架构,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应用层借助各种技术的帮助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数据,降低筛选信息的时间。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收集到海量的环境检测信息,借助应用层技术的帮助,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进一步对环境进行检测,提高环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应用层中,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数据中心、支撑平台、环保业务以及门户应用。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数据中心是对数据体系进行设计,支撑平台主要是为数据的运行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传输,环保业务主要在数据中心和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环境检测系统,对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对策。
3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分别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实际运用以及物联网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运用,加强对我国环境的监测,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丹娜,江洪,张金梦,等.环境监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076-3079.
[2]黄宇.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7:62-63.
[3]赵一凡.环境监测对于物联网技术的运用[J].品牌(下半月),2015,03:40-41.
篇9
文章在阐述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发展趋势和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环境检测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有序培育和发展社会化检测机构,促进社会化环境检测市场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化环境检测对策建议
环境监测市场化是指引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属环境监测以外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机构提供环境监测服务过程。随着环境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任务也快速增加,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为主开展监测活动的单一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监测市场的需求,亟需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时在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下,环境监测领域第三方治理步伐明显加快,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发展现状
十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环境监测市场化作为环境监测领域一项新的模式,近年来在探索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出台后,很多地方细划出台了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从准入条件、能力设定、运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更为明确的规定。比如江苏省作为试点省份于2014年1月就出台施行政策文件《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于2016年10月正式实施《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近年来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市场初步成型,通过备案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数量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不乏监测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规模化监测机构;检测业务范围上逐步扩展,实现由企业自行委托延伸到政府或职能部门的委托。
2存在问题
2.1法律制度相对缺失
我国的社会化环境服务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法制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相对宏观,仅在顶层设计方面提出了原则性和指导性要求,虽然一些地方开展了监测社会化的有益探索,但在实际具体操作层面无据可依、无法可依的现象仍有发生。在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大环境下,出台必要的措施又遭遇政策窘境。比如,一些地方为严格准入,便于监管,在通过质监部门CMA论证的前提下在地方环保部门备案需由环境保护部门重新开展一轮论证,不仅提高了社会监测机构成本,也存在交叉审批和行政浪费的问题。
2.2监管体制不尽完善
在目前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法律体系不健全,备案机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大背景下,严格监管尤为重要。但当前监管机制建设、监管人员力量等相对薄弱,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化环境监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在市场化竞争条件下,不利影响已开始逐渐显现:价格上恶性竞争,为挤占市场故意压价;数据上弄需作假,为赢利不惜为企业主谋利益;质量上无法保障,技术人员流动性强、监测行为不规范等。如何加强政府监管,纠正不良行为,维护市场良性运行,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3体系建设亟待规范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社会化监测相对起步较晚,管理体系不尽完善。比如环境监测人员的持政上岗管理,环保部门直属的环境监测机构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考核制度,在人员的岗位培训、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上岗证等考核上均有严格的制度规范。社会监测机构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考核培训制度不完善,由谁来对技术人员执证上岗情况进行考核也无据可依。
3对策研究
3.1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政策扶持。出台国家层面的社会化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具体指导各地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使各地在操作层面有法可依。同时鼓励多部门共同出台适合各地实际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办法,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各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专项用于对社会监测机构的业务培训、能力论证、技术扶持等方面。加强技术支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上岗证培训、能力大比武等,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规范监测行为,确保专业化上没有“水分”。
3.2强化监督管理
创新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考评机制、黑名单等监管制度,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实行动态监管,约束其服务行为。采用日常监督、飞行检测、年度监督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实行监管检查,严格中后端监管;制定实行星级化管理评定办法,鼓励优胜劣汰;加强信息公开,对通过备案的社会检测机构以名录管理方式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对弄虚作假、扰乱市场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3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方式,是一个行业自我规范、自我协调的行为机制,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公平竞争、促进健康发展、维护行业利益的重要措施。通过制定健全行业自律规约、职业道德准则等,深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要求社会监测机构重承诺,守信用,严格按照认证的标准方法开展环境检测,坚决杜绝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结语
社会化监测机构的良性发展,将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弥补了政府部门监测力量的不足,缓解了监测市场供需矛盾。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正确引导、逐步推进、加强自律,公众监督,将促使环境检测社会化的路子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高峰亮,张守斌等.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监管到位是关键[J].环境经济,2016.
篇10
【关键词】XMEGA;温室环境检测仪;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
1.引言
温室又称暖房,在环境参数恒定的温室里培养植物,能为植物提供更合适的生长环境。温室包括栽种槽、供水系统、温控系统、辅助照明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等。要实现温湿度等理化指标的调控,必须先获得当前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参数。因此,可在温室中的各个分布点放置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参数的采样模块,根据当前各项理化指标参数及预先设定的各项理化指标的阈值,利用继电器控制外部设备的开关,则可使温室维持恒定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理化指标。
2.ATxmega128A1介绍
ATxmega128A1是ATMEL公司推出的强化性能的8位AVR微处理器。其具有128KB闪存,工作电压为1.6~3.6V,是目前唯一使用1.6V电压工作的闪存微处理器,功耗超低且具有丰富的片上资源:4路模拟比较器、4通道DMA控制器、8通道事件系统、4个SPI接口、4个I2C口、8个16位定时/计数器、2个16路12位A/D转换器、2个2路12位D/A转换器、1个AES加密引擎、1个RTC,以上资源均不用CPU资源,可最大限度提高系统性能且降低功耗,最高可达32MI/s的处理性能。由于其丰富的片上资源,使得电路得到极大的简化,同时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3.系统总体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温室环境检测仪,要求可以对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进行采样,并用液晶屏显示各个监测点的环境参数,其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各个传感器模块把被测的非电量转换为可测量的电压值或数据,ATxmega128A1微控制器根据各个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协议与其通信,获取各个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储存器中进行数据处理,最终获得当前温室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参数。
温室环境检测仪采用了低功耗的的微控制器ATxmega128A1、传感器模块以及低功耗的器件,因此该温室环境检测仪具有功耗低的特点。另外,传感器模块的线性度、灵敏度、迟滞性、重复性、漂移等静态特性良好,能够满各种温室场合。温湿度传感器具有瞬时响应快的特性,使温室环境检测仪在温室环境参数失调时能及时检测出温室环境参数的变化并输送给控制电路进行调整,从而使温室环境稳定,维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最适宜的环境参数。
4.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系统硬件电路由ATxmega128A1最小系统、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电路、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电路、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模块电路、光照强度传感器模块电路、按键显示模块电路、报警模块电路和系统电源模块电路组成。
4.1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采用SLHT5土壤温湿度采样模块来测量土壤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其硬件接口电路如图2(a)所示。该传感器模块把传感元件与信号处理电路集成起来,输出全标定的数字信号。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测湿敏感元件、一个能隙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并在模块内集成有14位A/D转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具有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和极高的性价比等优点。
4.2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采用SHT75空气温湿度采样模块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其硬件接口电路如图2(b)所示。模块内部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包含有一个电容式聚合体测湿元件和一个能隙式测温元件,并与一个14位A/D转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在同一模块上实现无缝连接。其结构大致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电路相同,但两种模块应用场合不同。
4.3 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模块
采用MG811二氧化碳感应探头作为敏感元件,其硬件接口电路如图2(c)所示。模块可设定阈值,当环境参数超过阈值时,DOUT引脚输出低电平。模块亦可在AOUT引脚输出模拟电压,根据电压大小查表即可得知当前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参数。测量范围为0~10000ppm。
MG811二氧化碳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良好、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的优点。模块内部带有温度补偿输出,当环境温度变化时,输出电压信号变化,温度变化量转换为对应电压输出变化量,从而通过程序补偿该温度变化量,使探头能更有效的检测。
4.4 光照强度传感器模块
采用BH1750光强采样模块来测量光照强度,其硬件接口电路如图2(d)所示。该模块光谱范围与人眼相近,对光源依赖性不大,具有测量范围宽(1~65535勒克斯)和高分解的特点。内部带有1.8V电压的逻辑输入接口,照度数字转换器,I2C总线接口,因此无需任何外部器件即可实现实时的光照强度采样。
4.5 键盘显示、报警、电源模块
键盘与显示模块是用户与温室环境检测仪进行信息交流的模块,键盘由多个按键组成,显示电路采用Nokia5110液晶显示模块,报警电路则由发光二极管、三极管、蜂鸣器组成,其硬件电路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采用稳压芯片使蓄电池电压转化成所需要的供电电压,其硬件电路如图4所示。
5.系统软件设计
温室环境检测仪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按键扫描设计、Nokia5110显示程序的设计、I2C通信接口设计。系统软件设计总流程如图5所示。数据采样成功后进行处理并送液晶显示,再判断是否偏离预先设定的阈值,若没偏离,则继续采样,若偏离则控制外部设备如供水、温控、照明、湿度控制等系统进行适量的调控,直至采样数据回到阈值之内,则达到检测的目的,从而维持温室环境参数的稳定。
6.结论
温室环境所需控制的理化指标众多,为了能实现自动控制这些理化指标并使多项理化指标测量一体化,采用单片机及传感器实现的温室环境检测仪,先采样温室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超标或过低,从而控制外部设备的开关,实现平衡温室各项理化指标参数,使温室环境参数维持稳定。经过实验验证,该设计方案达到温室环境参数检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易艺,于新业,窦文淼.基于XMEGA的室内环境检测仪设计[J].电子世界,2012(18):105-106.
[2]周益驰,习友宝.基于XMEGA的便携式仪表设计[J].电子世界,2013(4):119-120.
[3]洪利,吕敬伟,杨强生,陈仲钱.AVRXMEGA高性能单片机开发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4]魏学业.传感器技术与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朱筠(1992―),男,现就读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郝建卫(1956―),男,高级实验师,指导教师,现供职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电视技术、电源技术。
易艺(1983―),男,学士,实验师,指导教师,现供职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器仪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