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范文

时间:2023-03-29 22:0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篇1

关键词:环境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法律人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由于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法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改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乃大势所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生态文明法律新型人才为目标,为我国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反思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1997年被列为法学二级学科以来,已有二十年,教育部于2007年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增列为法学核心课程。“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法治理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法无可比拟、也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方面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亦是近年来法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也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三江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学院为本科生独立开设2个学分32个课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选修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许多原则、制度和专业术语与宪法、法理、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多个法学学科紧密联系,其内容更体现出与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制式。与传统部门法相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并不是很强,但是该课程呈现出整体的理论体系比较分散的特点。笔者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多年,深知传统教学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法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它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讲授式教学法

如果仅仅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限于教材和教师的灌输,对知识点的掌握靠强行记忆,会导致缺乏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无法达到对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能力的培养。如何对现有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法学教育尤其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样一门具有强烈专业特色的学科教学中的瓶颈。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其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之利剑应运而生,是实践推动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建立和完善,其实践性、应用性更加明显,且环境要素本身体现出高度的社会性,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价值追求,此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意味着其必须反映自然科学规律,在理念上吸收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即较强的技术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状况的了解,是单一的教师中心型教学方法无法完成的。加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较为庞杂、课时较少,若教师细致讲解,会导致填鸭式教学,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若教师不讲,会导致学生只能了解教材上的知识,所学有限视野狭窄。

(二)案例教学法

在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等,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它的局限性:第一,如何保证高质量案例作为素材。第二,学生愿意深入思考案例而不是仅仅“听故事”。

(三)模拟法庭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内容包括了总论、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国际环境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法理、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基础学科的功底,且需了解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其他跨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跨度大,科技性强。这使得在32个课时的条件下,不宜选择模拟法庭等特别费时耗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否则可能会导致因教学基本信息量不足,致使学生无法较好应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较之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目前尚不处于“显学”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极少,这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降低;同时,现实的就业压力促使学生更加现实,多数学生在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准备研究生考试或准备司法考试,无心在课程学习中投入过多精力。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思路

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思维包括: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造性。

(一)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过去以讲述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师生共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设置若干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出参与教学过程的充分条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主导作用,在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促进教学目标整体性实现,实现教学效果多维度拓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式专题讨论”来实现。专题讨论由教师事先准备讨论内容,共设计14个选题,主要涉及实案讨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检察院诉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廉兴中污染环境案等,案例为2017年6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的10起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典型案例,(其他4起案例也较新颖并具有代表性)以此作为教学案例具有客观真实性、多样性,且与时俱进,及时跟踪最新立法和法律实施进展情况。这10起典型案例均为获评首届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优秀裁判文书的案件,案件涉及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大气、海洋、渔业资源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处罚等纠纷,涵盖大气、水、渔业、野生动物等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类型包括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类案件。所涉案件能够反映出最前沿的问题,如湖南省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何建强等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法院在认定七名被告人均具有在自然保护区内投毒杀害野生候鸟主观犯意前提下,正确区分各自的客观行为,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和共同犯罪理论区分主从犯予以裁判,既体现了从严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基本取向,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倪旭龙诉丹东海洋红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系因风力发电产生的噪声、光影及电磁造成养殖损害的新类型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人民法院在确定三种可致环境污染因素的基础上,依法认定了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了环境污染损害因果关系认定的特殊性。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谭耀洪、方运双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系由社会组织作为原告、检察机关支持,弥补了个体受害者诉讼能力的不足,无论对个人权益还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都非常必要和及时。海南桑德水务有限公司诉海南省儋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局环境行政处罚纠纷案,涉及对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程序合法性的认定,明确了不能证明取样程序合法的监测报告,不能单独作为认定被处罚人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主要证据的裁判规则。通过专题讨论可以真正体现学生参与,弥补传统单一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单向信息传输和“听故事”等局限性,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如锻炼学生的资料整合才能、案例分析才能、研究才能、授课才能、语言表达才能、团队合作才能等。全班学生通过抽签组成学习小组,各组推选1名组长,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每一小组专题讨论的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个案例熟悉多部法律,如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环境资源案例,可能涉及到《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诉讼法等,以及了解司法是如何将若干法律运用于实践当中解决问题。小组各成员基于他们的各自分工不同,又可以得到不同的能力培养。如讨论需要完成六步分工合作,第一步,课后收集、整合资料,在中国知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获取讨论详细内容;第二步,案情简介;第三步,判决结果简介;第四步,本案适用法律梳理;第五步,该案启示等;第六步,需要学生制作课堂演讲PPT。以上六步分别由六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互相配合、相互监督,每个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小组团队总任务的完成。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通过专题讨论参与者制作的PPT和演讲,了解多个领域。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各学生间存在差异,通过参与,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使得各参与主体思想相互碰撞、启发、互补,从而达到拓展学习的目的,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更新课程内容

不断更新、完善授课内容,结合最新教材及法律,讲授内容涵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理论和该领域前沿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件一套习题、形成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相关学习资料体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读写议材料”一套,教学视频素材文件50余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读写议材料”第一部分推荐网站,如中国法院网、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知网、环保部官网、及各高校、科研院所网站等;第二部分环保知识,如臭氧层被破坏造成的危害等;第三部分实例讨论,如最新案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检察院诉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廉兴中污染环境案”等;第四部分实例阅读,选取“最高人民法院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如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泰兴锦汇化工有限公司等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以及在环境执法方面选取“环境保护部公布12起新《环境保护法》执行典型案件”等;第五部分习题;第六部分法律法规汇编。

(三)完善考核方式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为考查课,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不拘泥于传统考试方式,期末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课程论文不少于3000字(由教师选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前沿问题作为选题),评分标准为: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30分;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论文观点正确性、内容翔实表达准确为30分;论文的创新性为30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为10分,共计100分。环境纠纷反映出新型化、复杂化等特点,我们必须夯实环境法治基础知识的传授,加强环境法治基础知识的“通识教育”以回应社会需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专注于我校“应用性复合型”全方位人才培养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参与式教学法”为突破口,改革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由传统教学方式向全方位综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教学目标整体性实现,教学效果多维度拓展。随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继续深入,将使学生获得更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文轩,王灿发.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J].当代法学,2009,23(2).

[2]陈海嵩.《环境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31(4).

[3]舒展,东,李玉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4]林云飞.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视域中的法学专业课程改革———以分类教学为视角[J].高教学刊,2016(03):139-140.

[5]黄卫东.完善案例分类教学机制[J].高教学刊,2016(15):107+109.

[6]陈娟丽.成果为本教学模式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5(21):26.

篇2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Yan'an, such as seeking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the protection. It explores a development road with virtuous cycle that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reasonably using resources from six aspects. Only in this way,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flourishing and realizes ecological tourism, green tourism, tourism makes people rich.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浅析

Key words: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310-02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业余时间外出旅游,延安市有众多的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延安市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有些区县,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些区县的支柱产业。在延安市,有不少的区县都开始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的发展当地的旅游产业,但是有些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只顾自身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经常造成自然环境或者文化遗产的破坏,这种旅游资源的开发,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重视环境和遗产的保护,要在开发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因资源开发而造成的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1 旅游环境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从全市看,延安市目前正处于旅游业的发展黄金期,每一个任期的政府将旅游业当做了重点发展的方向,也有的领导提出了旅游业当做延安市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多思考,延安市的旅游业到底具备不具备将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条件?因此,我认为有些地方在进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的时候,都带有一些的盲目跟风的特点。有些领导认为旅游业是绿色产业,其实,旅游业并不是绿色产业,相反如果规划的不当的话,还可能造成巨大的污染,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破坏。有人说,旅游业是无风险行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我国大概只有1/3的旅游开发项目是处于赚钱的状态的,有1/3的旅游项目是收支平衡,但是剩下的1/3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只是这些亏损的部分,大多都由政府买了单,也没有相关人员来承担这个责任。因此,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是不能完全替换的,不适当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只能造成生态服务功能的减弱,并对以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到这一点。

总之,在进行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环境问题,只考虑到经济的利益;我们不能够只强调了综合的收益,却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深远影响,这些损失是不能用经济效益来计算的。

2 保护旅游环境的几点对策

2.1 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观 我国的前任总书记同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就重点指出了:“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的开发离不开环境,环境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没有优美的环境的支撑,旅游业也无从发展,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旅游的开发的时候,要将眼光放远,杜绝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要在进行旅游业发展的时候在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行开发行为,时刻的用我们的环境现状的严峻性来警醒自己。

篇3

关键词:资源 ;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Abstract: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resource situation restric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duces increasingly serious damage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only the comprehensively utilizing of resources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finding best poi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economy.

Keywords: resourc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F46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由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证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社会经济发展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可靠保证.如果人们继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进一步采取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效措施,那么除“ 江山留与后人愁” 以外,最终会导致社会经济体系崩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回顾历史,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三者关系的失控和失衡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失误;面对现实,发民经济,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展望未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好环境,是2 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

资源状况制约着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之初,总认为大自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肆意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大自然不但资源耗费殆尽,而且引起了气候变化。台风暴雨、山体滑坡、赤潮等等,无不是大自然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惩罚性的回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存在经济发展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经济、环境、资源综合症”,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资源和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怍用。

从土地状况来看.我国国土面积大,但农业用地少,现有耕地只有946百万公顷,约合14.4亿亩,占国土面积10% 左右,加上森林面积和可利用的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46%,比世界平均的63% .美国的74% ,独联体的68% 都少。我国可开垦的荒地资源也不多.适宜农用的只有3千多万公顷。由于退耕造林还牧、工商企业和住宅基建盖房,耕地还在减少,而人口一直在增加.使人均耕地面积已经剩下不到1.3亩,只及美国的1/9。土地过分使用,又将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质恶化,水土严重流失,使土地承载能力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土地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这必然制约着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从淡水资源来看,我国实在也是一个穷国。我国是第一人口大国,而拥有的总水量只居世界第六位,总共2.8万亿立方米,论起人均占有量,则退到世界第88位,仅占世界平均量的1/4,为日本的1/2。堂堂的首都北京,人均占有淡水量只及被世界讥为“日本沙漠”东京的1/10,在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和主要城市中排列在百名以后。淡水的危机已经威胁到人民的生存,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平均每日缺水1240多万立方米,有150个城市处在严重缺水之中,农村则有5000多万人和4000多万头牲畜饮用水问题没有着落.靠地下水生活的北方以掠夺的方式:盲目超采,竟然在北方地下造成40多个大漏斗,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致使城市下陷,海水侵蚀,水质恶化.淡水的危机同样威胁到经济建设。

从其它主要资源看,我国的矿藏虽然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许多重要的资源探明量居世界前列,但贫矿多、富矿少.优质富矿尚未发现。更重要的是,不少资源都远离工业、商业和人口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例如,煤炭主要产地在长江以北的山西和内蒙古,水力丰富的地区是西南纵深地区,石油多藏于新疆和青海盆地以及东北地区大瞌架,增加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推进“北煤南运、西电东送” 计划的负担。紊有“绿色金子” 之称的森林状况又如何呢?我国森林覆盖率只达到13%,人均拥有林地面积在世界排名第120位以后,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8左右,人均木材消耗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9.4%,目前森林的采伐和生长量年赤字已达1亿立方米。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或再生速度缓慢,一方面与人口增长速度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与满足社会和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

可以说,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特别严竣.正在拖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不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越来越被动,不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工作,就将铸成不可挽救的大错。“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我国再也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去追求片面的经济增长速度,换取表面的社会经济繁荣。

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状况的破坏日益严重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患了一种共同的短视症―― 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惜牺牲子孙后代未来的生存权利,因而不断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和惩罚。人们由此随心所欲,忽视了生态系统自然参数的制约,大胆掠夺自然资源.肆意污染生存环境,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追求丰富的物资产品,以满足不断繁衍的大量人口无止境的需求,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变得越来越脆弱:人类在拼命搜寻耕地、牧场、建筑材料和木材燃料的同时,无计划地毁林,林木的采伐量大于生长量,加之有毒气体和酸雨数十载的污染、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影响,在过去的20年中,全世界森林爱盖面积减少l亿公顷左右,而林术越短缺,价值越昂贵,就诱使人们更多地采伐,

形成地球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即原始森林和人工造林大面积地消失,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沙漠化不断扩大,气候逐步恶劣,万物失去生态基础,人类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地遭受干旱、暴风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轮番侵袭。

人类任意捕杀残害陆地上和海洋里的动植物,致使每年有数万物种在灭绝或涉于灭绝,而对每一种动植物灭绝给总的生态平衡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无知,又促使物种灭绝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物种多样性被破坏了,生物链失调了,再也没有很多自然物种为人类提供必要的服务:对有机废物进行再循环;降低化学污染物的危害性;净化土壤与水源;对谷物、牧畜的改良提供所需的基因物质⋯⋯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气雾剂、氮肥⋯ ⋯ 使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急剧增加。大气中不断增加的这些气体不但污染了生存空间,导致人类呼吸道患病率大大提高,而且吸收

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红外线,破坏了臭氧层,引起了人们所说的“温室效应”,造成地球表面和低空大气层的温度上升,从而促进两极冰雪消融,使海平面上升,将会侵蚀大部分海岸线,淹没沿海陆地,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饮用和农业灌溉。

人类实行”围海造田”、“ 围湖造田”之后.虽然一座座新的城市耸立了,一片片工商企业建立起来.但是,自然的合理布局和天然的水量调节区受到破坏,沿海环境受到污染,湖泊大面积“死亡 .湖水变质,鱼无法生存,水位太浅,船舶无法航行,甚至出现一片黄沙绿草,使周围一带的气候越来越恶劣,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一方面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膨胀,工厂烟囱林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可避免地导致“热岛现象”,把人们终年闷在废热气罐里。另一方面,城市柏油路面上的沥青,经太阳光照射后,缓慢释放出一些密度较大的有害气体,沉淀在地面上,与各种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橡胶轮胎和橡胶、皮革、塑料鞋底与地面沥青摩擦产生的有害尘埃、气体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城市的。超低空污染 ,严重伤害了人体的健康。

如此种种,人类在陶醉于自己对自然界的胜利中,是否也清醒地看到了为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上述资源和环境恶化的现象在我国亦是现实地存在着,而且相对世界平均状况,在许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问题在于,现在的形势是否已经糟到不能再糟的地步。 如果人们继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进一步采取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效措施,那么除了“江山留与后人愁”以外,最终会导致社会经济体系崩溃、重蹈玛雅文明毁灭的复辙吗?

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可以协调一致,并驾前行

以上分折似乎表明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经济发展了,必然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反之,保护了资源和环境,必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要么发展社会经济,牺牲资源和环境保护,要么保护资源和环境,放弃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二者必居其一。实则不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可以协调一致,并驾前行。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

深刻的剖析环保形势的问题,提出针对的措施,当前环境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存在矛盾和问题,如何实行对立的统一,辩证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实行经济与环境的科学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环保、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的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的问题,在实行三个转变、科学发展的同时,必须严格环保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实行责任追究,一票否决。

再是要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中,必须贯彻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参与的社会分工原则,在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的问题上,除了对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环境责任,还要动员和号召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加强社会监督,履行环境责任,参加环境公益,提高环保道德,做好身边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2、综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资源综合利用行业采用高效、环保的先进技术,对资源开采、生产过程中主料、辅料和伴生料综合利用,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既可以缓解资源匮乏和短缺问题,又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是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治污染这两个核心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这个涉及领域如此繁杂的行业,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需要重点推进。

一是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需要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提高石油、煤炭等能源矿产的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重点开展黑色、有色、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共伴生资源的多元利用、梯级利用和高值利用,发展非金属矿产伴生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二是提高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其重点在于排放量大、堆存量大、污染严重的固体废弃物大宗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继续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尾矿、脱硫石膏、磷石膏、冶炼废渣、建筑垃圾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加强对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及余压余热的回收利用。

三是推进废弃电子电器、废旧轮胎(橡胶)、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旧零部件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篇4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以及旅游资源开发遵循的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已经形成了一致见解。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角度,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对地球上的各种资源进行循环有效利用,并在资源开发中考虑到环境保护的理念。当人类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必须从依赖物质资源转向依赖人力资本、依赖人的智慧的时候,循环经济理念就出现了。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科技将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避免或者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废弃物的排放,这种理念追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被定义为:将循环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来源,将人类生产活动视为一种自然循环的过程,将发展经济同资源保护提到同等高度,使所有的资源能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合理、循环的利用,使自然环境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尽可能的缩小,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就会使我国经济逐渐由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最终达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遵循的原则

1.循环发展原则

实际上,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目之一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对旅游资源造成浪费现象,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追求眼前利益。要坚持循环发展的原则,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并落实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中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我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个性原则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重特色,并且要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将旅游区当地的特点体现出来。如我国的桂林山水、云南大理等旅游区,都注重民族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当然这些地方也体现了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是其主要的特色就是风景结合其独有的民族风俗来展现该旅游区的价值。针对当地特点,深入挖掘旅游潜力,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让旅游群体认识到这种特色,并愿意去亲自体验。

3.市场原则

一切产品的开发最终都是面向市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如这种旅游资源适合那些旅游群体,即找到这种旅游资源的目标消费群体。当了解到一定的市场信息,就要结合信息以及当地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适度开发,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结合旅游资源,设计多种活动项目,充分吸引旅游人群,调动其旅游热情。

二、实现循环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途径

(一)实现旅游资源再利用

首先,大力宣传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让旅游者逐渐存有保护资源的意识,从思想上建立环保意识,有效避免或者减少人为破坏资源的情况,使旅游资源能被可持续利用。例如,在景区设立指示牌,用亲切的语言解说该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以提醒并号召广大游客进行保护;其次,要注意在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能急功近利,急于获取利益而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从而给旅游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如在旅游旺季,对旅游区实施预约制度,分批、分阶段的接纳游客,有效降低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强度。

(二)创新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其灵魂,而对于旅游资源来说,创新能给其资源的开发带来更多价值,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以“桃”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泰安肥城刘台村,将“桃”产品进行了创新开发并深入挖掘了其内涵。除了春天可以赏桃花,秋天可以采桃之外,刘台村人还将桃木再次利用,制作成了各种工艺品,并将桃木具有辟邪之说赋予在桃木作品上,使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三)利用技术保护旅游资源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同时也要注重对其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除了一些自然资源之外,还有属于娱乐性质的资源,如游乐场,这种旅游资源是为了减轻或者释放人们在工作以及学习上的压力而开发,是丰富人们课余或者业余生活的娱乐活动项目。首先,这种资源本身就是依赖科学技术来设计和建设的,因此对其保护和维护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来支持。这就要求充分利用技术来保护旅游资源,从而实现其循环利用。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正文:

引言:

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力度,通过对其的深入研究发现,致使生态环境受损的因素有许多,这些因素的产生与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有直接关联。尽人皆知,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工作,但在实际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时常出现乱砍滥伐的现象,如此一来便导致了我国水土流失等问题出现,使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遭到影响,所以,提高对地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重视尤为重要。

一、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中时常会出现生态环境遭损坏的情况,首先,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开发,从最初的勘探到后期的加工的整体流程中会产生诸多废弃物,比如勘探材料的排放、烟尘、废气等,所产生的废弃物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当其进入到环境中,会给土地与大气的质量、人们健康带来影响,并且成为导致环境污染的主体;其次,传统的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为了切实降低开发难度,时常会利用转换地质状态的方法,但此种方式与自然规律是相违的。当资源开发完之后,此区域极易出现地质灾害,还有部分地区会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状况。在开发地质矿产资源时,只要是不当的管理都会使矿区周遭环境遭受威胁,并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影响。虽然一些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在勘探、加工时采用了一些保护自然的方法,但此种现象并不广泛,很多单位并未意识到此方面,所以无法将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在根本上解决掉,若是此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加大了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力度,各个行业都有义务与责任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当然矿产单位也不例外,这便需要在矿产单位在开发矿产资源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应用无污染技术来完成生产作业,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提供有力依据。

二、推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1.加强宣传。在对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宣传,加强宣传能够使更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对于他们提高责任意识具有促进作用。若想提高开发人员环境保护意识,单位领导需要起带头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适度的原则,杜绝出现过度开采资源的现象产生,需要结合实际状况来进行开采,从而为后代留下充足的矿产资源。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不管是矿山扩建,还是改建都需要以保护自然为主,若是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伤害,一定要及时停止工作,切勿继续施工。另外,在开发地质矿产资源时需着重注意社会伦理引导,它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影响,正确的引导能够使其传统的功利价值观发生转变,使更多的群众意识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开发地质矿产资源时,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需兼顾社会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同步发展。

(二)应用生态开发技术

开发矿产资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但对地质矿产资源来讲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需将目光放长远,若是因为当前对矿产资源不注重保护,一旦资源被挖空,不但无法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还会使后代生活质量受影响。因此在开发矿产资源时需注重利用生态开发技术,不但要注重清洁生产技术,还需给予资源利用技术与视废弃物利用技术高度重视,因其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比如在矿产资源开发时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能够使生产过程变的无污染化,或是降低加工污染能力,将其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中,推动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朝着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健全的的内部管理制度

1.坚持以生态技术为主,将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做到位,明确责任主体。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前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的主要工作,为了切实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矿产开发单位需在开发中展开保护,并且把各类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比如在生产环节,需要将环境保护责任分配给生产部门,保障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不造成影响。

2.加强对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力度。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同步发展,这便需要构建健全的考核管理制度,需基于多样化考核为主,在对干部政绩考核时,需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当作考核内容,在注重生态审计机制建设的同时,还应将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基于此才会使更多员工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中,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

(四)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政府的支持力度

对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直接关系,因为政府是市场调节的主体。为了推动地质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政府需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并且对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动态监督。比如,政府可以为矿产单位提供补助资金,降低单位处理废弃物时的资金压力,对于应用新兴处理设备的单位也需要给予适量的资金补助,提高了单位优化设备与技术的重视。除此之外,还需建立技术生态扶持制度,因为矿产单位所在地区经济的差异性,会使技术生态化的作用效果受影响,因此对矿产单位增加政府在技术生态方面的扶持力度,从而提高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达到完善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诸多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单位并未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需加大对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视力度,通过降低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中废弃物排放量、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注意生态开发技术应用,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为促进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俊霞,贾志敏.内蒙古草原地区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律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3(06):133-137.

[2]杨永均,张绍良,朱立军,安艳玲.贵州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09):232-235.

篇6

是实现县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惟一出路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经济、资源、环境都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系统发生变化,并对整个大系统的状态产生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意识,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要求,人们只考虑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相关系统的健康发展,使县域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不协调的关系,造成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

首先,县域经济产值的增加靠消耗大量资源来换取,以至于乱采滥挖、浪费严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断退化,资源基础持续减弱,一些主要自然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保证程度下降,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严重制约,资源供需前景不容乐观。

其次,随着经济的增长,大部分县域的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固定废弃物及土地污染日益严重;而过度砍伐,盲目开垦,乱杀乱捕,使县域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野生动植物品种数量不断减少,濒危及面临灭绝的物种数量急剧增多。这些情况的存在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保证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惟一出路。

一、实现县域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弱化、消除它们之间的消极关系,同时充分利用和发展其积极关系,从而实现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的总要求就是县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即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要以不破坏其再生机制为前提,使自然资源基础得以维持和加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相对丰富的县域也将逐渐面临资源不够的压力,资源供需矛盾会日益突出,为了保证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资源无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观念,增强资源的人均意识,认识到资源相对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实现县域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全面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针对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各种协调配套措施,大大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期,全面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这是保护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法规,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资源管理职能,落实资源产业的生产经营权利义务,建立各类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并形成内外结合的资源监督机制,防止对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毁坏浪费。

二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开发与产业建设协调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地开发各类矿产资源,防止乱采滥伐,造成浪费。

三要对现有产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大力推广节约资源、降低原材料、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成果,使一批重大的工业共性技术广泛地进入企业的技术改造,对那些耗能、耗水高的重工业,应重视提高矿山的采选冶炼水平,扩大生产能力,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和资源回收率。

四要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对煤炭、木材等的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的再生处理,对伴生、共生的矿产资源加强综合勘探、综合开发和深度加工,重视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

五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把节约资源推向市场,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投资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监督实施、独立核算及检查验收等制度,使项目的节约效益及时得到反映,确保效益好的节约项目获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六要实行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维护资源的国有权益,防止由于资源无偿开采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国家经济权益大量损失。

三、实现县域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与整治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更新思想,树立和普及生态观念、环境意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头上的天空,地上的河流,山上的一草一木,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我们无权浪费和毁坏子孙财产,也不能留给子孙一个无法生存的环境,加强环境保护与整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责任。

在发展部署上,必须明确地把环境保护与整治作为县域经济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高度重视,使经济开发与环境治理同步协调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要使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维持在环境容量所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变普遍的资源浪费为资源节约外,还要特别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整治工作。

一是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耗能量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工艺,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在审批项目时要严格把关,凡是采用落后工艺、布局不当、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

二是现有企业必须明确治理污染的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加强对自身污染的治理工作,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三废”资源化。

三是城镇要实行以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使污水、固体垃圾、生产垃圾、噪音等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必须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各科研部门要加强对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在生态环境整治方面,县域特别是山区县要坚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原则,大抓植树种草、封山育林,严禁乱砍滥伐,恢复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资源。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 环境资源 资本化。

一、引言

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自然资源,如桂林山水就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城市人口,越来约追求精神享受,把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和少数民族风情,欣赏田园风光作为逃避城市紧张生活的替代。广西是农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域风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跨境旅游资源,以及历史遗迹,这些正符合了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因此,近些年广西的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最初的自发性的、小规模的经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广,使广西的旅游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与农村人文活动等资源,以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等各种消费需求。该类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尤为重要,由于无节制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严重,因此,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农村的环保一向投入甚少,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投入。在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开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的情况下,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目前我国关于旅游环境的法律非常欠缺。当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是以“市场失灵”①作为理论基础的,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多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规制,以期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解决环境保护的“外部性”问题。但是,由于政府部门也有自己的私利,在保护与治理环境上总显得动力不足,特别是乡镇政府,有着更为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单纯发展农业在大多数农村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如乡镇企业就成为乡镇政府的优先选择。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政府肯定会牺牲环境而选择发展经济。尽管有人建议把环境保护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可是官员们除了有谋求政绩外,更有谋求经济利益的愿望。这就是所谓“政府失灵”。现有的法律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发展旅游与环境的矛盾冲突,需要寻找新的路径解决发展乡村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和谐问题。

二、广西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得到较好地发展,截止2009年底,广西建成常态性经营的乡村旅游点达300多个,“农家乐”500多家,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192个,分布在广西14个市80多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广西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排全国第9位,西部省区第2位。广西旅游局与农业、建设等部门合力打造了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广西主要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有以下几种:1.农家乐(渔家乐等);2.现代农业新村;3.民俗(族)文化寨或古村落;4.集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农园;5.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6.依托乡村名胜开展乡村旅游;7.乡村红色旅游。

虽然广西的乡村生态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缺乏整体科学规划,暴露出很多问题,制约了广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认识不足,不能够准确把握和认识自由资源,及资源的开发,也没有很好地针对目标客源进行开发。

2.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体现为分散、小规模无序经营。

3.基础设施较差,如交通不便,卫生条件较差等,影响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旅游服务整体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由于法律缺位,监管不力,规划欠缺,出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人文环境特色弱化甚至恶化等问题。

广西已提出将旅游也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打造旅游大省的口号,而乡村旅游又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当前已出现的问题,已对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造成阻碍作用,使乡村旅游处于较低层面的发展,而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解决这样的矛盾,以及上文谈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符合当今经济与环境关系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而且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构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自然资源是最为重要的条件,特别是对于乡村旅游更多地依重农村或山区自然资源。可是现实是,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几乎全部投入到城市,对农村几乎没有投入。虽然自去年起,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甚至中央财政安排了10亿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但是在具体的防治工作当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目前我们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是针对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的,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适用性不强;同时由于我们在开展农村环保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工程、轻制度的现象,使得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措施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等。再加上农村地广人稀,污染太过繁杂分散,农村环境保护的机构队伍薄弱、基础能力薄弱、法规制度薄弱、管理手段薄弱、技术支持薄弱,农村环保问题严重。

(二)传统环保法律制度的弊端

在我国,在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下,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更谈不上将之作为资本来看待。长期以来,中国资源行业的发展一直是行政权力为内生变量的,包括对自然资源的配置,也大多是通过无偿的行政委授实现的。从法律上来说,自然资源只是行政管理的附属,其自身的价值或是资本属性无从谈起。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环境只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市场机制的目标是人造资本的最大化,并以此实现经济在总量上的增长,环境要素在此仅是作为生产对象存在,市场机制对人造资本最大化的推进同时意味着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无限扩张。由此也形成了“环境保护与市场机制天然排斥”的普遍观念。对应到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也同样如此:旅游开发程度越高的地方,往往自然环境,乃至人文环境破环越严重。就是由于传统理论下,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是排斥在市场之外的公共资源,没有资本化,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由于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市场主体不愿意付出成本进行环境保护。不仅如此,由于使用自然资源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再加上监管不力,经营者往往无节制的地消耗环境。对于行政监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也显得力不从心。

转贴于

(三)环境资源资本化的转变

人类发展到今日,人类已面临着资源紧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峻环境局势。因此,有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理论”。在该理论下,宏观经济被视为一个包含内容更多,更有支撑能力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即经济只是生态经济的一个子系统,而将环境保护提到比经济发展更优越的地位。以生态规律影响和支配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下,要求立法将自然资源作为自然资本的基本构成,并不断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通过投资扩大供给。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法律应将生态环境等资源纳入到物权理论框架中。在传统的物权理论框架中,土地和海域早已纳入物权中,对除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构建的较为完善。其他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可以按照使用权等他物权的创设②,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的权利,按照物权制度,将这些权利市场化,通过拍卖,由经济实力强,开发最为合理者获得使用或开发的权利。旅游环境资源不再是无偿的公共资源,而成为“自然资本”。如果要获得自然资本的使用权或利用权,需要通过市场交易。

通过环境资源的资本化设计,将原来视为公共产品的自然资源等环境资源“内部化”,使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再是“免费的午餐”。一旦环境资源权利成为资本,纳入到投资者的成本之中,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或利用权的拍卖,而获得资金,专款专用与当地旅游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样既解决了政府在环保上资金投入不足和“政府失灵”的问题,也可以真正实现“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

四、对广西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制度框架的构建

针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与环保发生冲突的困境,基于环境资源资本化的制度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相关法律制度:

(一)制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法规

目前有不少地方盲目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无序经营,没有对环境污染的评估,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要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发展,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制定符合旅游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地方法规。法规应制定当地乡村旅游的目标和宗旨,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手段;禁止性行为;法律责任等。在地方法规的指引下,地方各级旅游部门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引进投资及项目开发应符合规划要求。

(二)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

对于自然资源,可以根据其所有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权利,如开发利用权,使用权等。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有两类:国家所有权和农村集体所有权。而经营者也有两类:外来旅游企业和本地农户。将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就是要经营乡村旅游服务的经营者有偿使用青山、绿水等传统上属于公共产品的资源。对于旅游企业,如果使用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自然资源使用费,这个制度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权的制度设计;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应与该地的农村集体组织签订承包协议,有偿使用。而经营者是当地农户的,由于经济能力弱,他们经营旅游也是在其传统的生活习惯基础上进行的,原则上不需要象旅游企业一样付费,但应当缴纳适当的,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保证金。

(三)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

目前广西的农村生态旅游规模化经营的不多,很多都是当地农民自行个体经营。分散式、小规模经营往往经济实力较弱,没有长远规划,比较急功近利,带有较强的“靠山吃山”的心态,很少关注环境问题。对此,应制定地方法规,规定较高的进入门槛,引进具有先进开发与管理经验的旅游经营企业进行整体性开发。这样可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较为有效、协调的利用。地方政府在进行招标引进旅游项目时,应重点考核其对当地环境保护的措施的可行性,使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及环保纳入经营企业的运营成本之中,从而达到旅游开发与环境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环保双赢的局面。

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并非指仅投资多的旅游企业才能经营乡村旅游产业,而将当地农民排除在旅游发展之外。这里所指的高门槛,更大程度上是指对环保的贡献。对于当地农户经营旅游行为,更多的要靠行政力的约束,如收取排污费等。

(四)有效地将农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农民纳入旅游产业中

对于风光秀丽的生态旅游景区,往往也是相对贫困的地区,如广西的大化县、田东县、东兰县、巴马县都是有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年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的经济与农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如果鼓励当地农民从事旅游,农民分散的、小规模可能对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都不利。引进外来投资,又可能将当地农民排除在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之外,而他们还很有可能要承受因为开发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让当地农民参与旅游业,享受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实惠,同时又不会造成不经济、不环保的效果呢?

这需要当地政府在引进投资时,要求旅游经营者做好规划,将当地农民作为其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双方的合作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1.农民可以通过村委会等集体组织与经营者签订协议,以他们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入股。这要求首先将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他物权利划分成股份,并且作价,转化成资本。这种方式的合作,恰恰与上述制度设计相吻合,也是当地农民最深的参与旅游开发的一种方式。通过自然资本入股,农民成为股东,可以参与开发与经营决策,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表决权,这也遵循了环保民主原则。

转贴于

2.无论当地农民是否有自然资本入股参与,都可以加入旅游服务、甚至经营管理行业之中去。当地农民世代居住在本地,与当地资源形成天然一体,其实他们也是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民俗资源作为开发旅游的重点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主要是苗族风情,消费者除了欣赏秀美的山水风景之外,更是想要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当地农民的生活和民俗,通过旅游企业的良性包装,呈现给消费者。而当地农民可以在保持自己的生活传统和习俗,同时又不离开家门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生活。参与的方式有二:第一,受雇于旅游经营企业;第二,与旅游经营企业签订协议,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承包给农户或农户联合体。协议中明确约定承包项目与范围,旅游经营企业统一管理,指定服务标准,由经营者就农户经营项目对消费者承担责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民俗资源的时候,法规应做适当的引导,避免将民俗风情展示舞台化、商品化。在开发的同时,注意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破坏与冲击。经营者应配合文化部门对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3.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劳动资源的农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分享利益:第一,通过所在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自然资源入股方式获得分红;第二,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按照与经营者的协议,从旅游经营者处获得补偿款。该补偿款是用于弥补因开发乡村旅游使其遭受到对原有安宁生活破环的损失或容忍。

(五)当地政府成立专门的监管组织

通过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环境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得以有效利用与保护,政府的环保压力大大减轻。但并不是说政府对此就可以无所作为,而是要转变职能,从执行者变为监管者,保证市场的良性、有序运行。针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政府监管组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2.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旅游开发经营企业;3.监管自然资本权利交易过程;4.监管经营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如果他们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依法采取行政手段;5.对农户分散经营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培训。

在进行行政监管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行政权的过分膨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常常喜欢当场上的“运动员”而不是“裁判员”,因为直接参与经济,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立法就是要政府回归本位,成为市场的监管者,防止恶性竞争或破坏竞争的行为。对于难以资本化的,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公共资源,难以用市场手段调节的,需要政府投入加以保护。

五、结语

良好的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但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优势可能难以发挥,最终成为制约产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障碍。笔者试图跳出传统环境保护的思维,在生态经济的视角下,构建一个农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将原本作为无偿使用的自然资源资本化,从而将“外部化”的问题转为“内部化”,以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制度的具体构建仍需不断探索,本文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注释:

①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的状态,特别不能按最优化原则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自然资源一直以来作为公共产品,存在产权不明的状态,市场运作无法组织和实现自然资源的提供。自然资源被排除在市场交易之外(外部性),市场交易主体不会为消耗自然资源而付出成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这类外部性和搭便车一般不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当然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

②对于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我国的法律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自然资源国家和集体所有。这样的制度设计也是基于我国公有制和当前的政治体制,具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这一点已达到基本共识。所以这里讨论的权利为非所有权的他物权。

参考文献:

[1]余小军,马融.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综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2]走进新农村“2010广西乡村旅游”正式启动.人民网广西视窗.people. com. cn/GB/179409/179464/10817241.html.2010-1-15.

[3]谢晓岗.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百色市为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篇8

我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村水电不仅成为广大贫困山区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强大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在一些地方显露出来:一是农村水电开发同当地农民利益脱节。农民不能从农村水电开发中得到直接的好处,既不能分享经济收益,又用不上廉价电。电站周围的山区农民仍然使用高价商品电,除了电灯之外别的电器用不起;二是农村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脱节。开发商开发农村水电主要是向电网卖电,获取商业利益,电网买进后再加价卖出,农民更加用不起电,不能实现以电代柴,当地农民生活燃料仍然靠砍柴烧柴,环境、生态难以改善;三是留下了影响稳定、和谐的隐患。农村水电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的稀有资源,但在这些地方常被开发商无偿或以极低的价格占有进行开发,当地农民却无钱无资源自己开发或参与开发农村水电,常造成矛盾,有时还很尖锐,成为当地不稳定因素。

充分说明家宝同志批示的针对性、必要性和具有的重要意义。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家宝批示,实现农村水电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对农村水电资源的条件与优势谈以下看法。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径流总量丰沛,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根据最新水能资源复查结果,我国单站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农村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1.28多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农村水电资源点多面广,除上海市外,遍及30个省(区、市)1600多个山区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70%左右集中在西部大开发地区。尚未开发的农村水电资源还有近8000万千瓦,可建小水电站7-8万座之多,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左右,相当于4个三峡水电站的电力电量,可直接惠及贫困山区亿万农民。

西部大开发地区(含广西、内蒙和湘西、恩施、延边)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8694.7万千瓦,占全国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总量的67.7%;中部地区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2082.2万千瓦,占总量的16.2%;东部地区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2069.2万千瓦,占总量的16.1%。在流域分布上,长江流域农村水电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珠江、黄河流域。

篇9

论文关键词 海岛及周边海域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海洋综合管理 风险预防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或岛是指四面环水并在涨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我国拥有6536个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海岛总面积约80km2。海岛四周被海水包围,成因、形态和价值各不相同,但都与其周边相关海域一起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由于偏重海岛海域的经济开发,而忽视了对海岛海域环境的保护,造成目前海岛海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局面。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近40年来,与海洋相关的法制建设已得到重视,在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基础上,我国关于海洋的综合立法和单独立法陆续出台。一些海洋、海岛和海域环境保护立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研究成果逐步为各级立法机关所采纳,海域环境保护立法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原因,与主要海洋国家相比,我国海域环境保护立法,尤其是在海岛海域环境保护立法上仍相对落后。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环境保护立法中出现了一些适应海洋发展需要的新原则和新理论,例如风险预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海洋综合管理理论、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及生态修复原则等。但我国现行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中对上述原则和理论的借鉴和体现还显不足。我国需要将海岛及其周边海域作为整体,综合考虑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建立立足国情并与世界接轨的环境保护法律框架。

一、我国海岛及周边海域的环境问题

由于海岛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稳定性差、易遭到损害且被认知度不足,一旦受到人为的破坏,就难以或根本不能得到恢复。目前我国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第一,资源开发无序。很多无居民海岛上存在掠夺式的开采现象,采石、挖沙、挖掘珊瑚礁和贝壳堤、砍伐树木和捕捉岛鸟等,都严重干扰和破坏海岛资源。第二,海岛海域生态失衡严重。由于非法开发及陆源污染物的影响,在华东、华南的海岛周围海域赤潮频发,不顾及海岛的环境容量,超负荷接待游客,加剧了海岛及周边海域污染、干扰海岛生物的繁衍栖息和生存、造成了海岛及周边海域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失衡。第三,监管不力。海岛具有四面环水的自然特点,这也就决定其与大陆之间交通不便,经济交流不畅,国家对海岛进行法制监管存在困难。我国相当一部分海岛仍存在着炸岛、炸礁,修建实体连岛坝和海岛大面积围垦等严重改变海岛自然属性的行为。

二、我国的相关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海岛资源全面开发中,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海洋和海岛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加强了海洋、海岛相关立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于1994制定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我国第一部关于海岛保护与管理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于2010年3月1日开始施行,这填补了我国海岛保护法律体系的立法空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一道初步建立起海岛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在规范海洋环境保护行为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我国海岛及海域环境保护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尚未成熟,表现在立法上就会出现一些立法空白,例如,严重改变海岛自然属性的行为,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矿产资源的勘探,鱼类资源开发及合理捕捞,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影响海岛海域环境的问题都亟需法规制度建设。

三、思考与探究

篇10

一、“三同时”制度的先进理念

不可否认,“三同时”制度的确是我国环保法上独有的制度,1937年“三同时”制度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被首次正式提出;1976年由中央批转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中对“三同时”制度进行了重申;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三同时”制度从法律层面做出了明确;自此以后,各时期出台的单项环保法律和国务院出台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均对执行“三同时”制度进行了规定;“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是:新建、扩建、改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以及技术改造项目,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70年代,我国环保意识开始萌芽。“三同时”制度在当时体现出了先进的环保理念,“三同时”制度强调“预防为主”,强调“源头控制”,强调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设施、教育、管理、监督控制等方法实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预防控制,在没有形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之前就尽可能减少造成污染、破坏的可能性。②。

时至今日,它的先进性依然可见一斑,从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直到“十一五”规划的循环经济思想,再到当前对《环境保护法》修订的呼之欲出,固有的环保制度都受到了新思维的推敲。即便如此,在“三同时”制度上依然容易找到如今各种先进思想的影子。

就拿“循环经济”来说,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思想与“三同时”制度并非排斥对立。首先,循环经济与“三同时”制度都强调以防治污染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其次,循环经济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生产方式,废物减量化(Reduce)资源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利用(recycle),“三同时”制度很好的体现了减量化(reduce)。再者,循环经济要求的理想生产模式是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式反馈式流程,这个模式中的生产与环保始终是紧密结合或者说是一体的,“三同时”制度通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在各个生产单位内部开通了一条环保与生产始终紧密相结合的路线,虽然其单个是线性的,但却是大规模或者局部循环的基础并使之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只要经过改良是可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的。

在当时环保制度刚刚萌芽的时候,“三同时”的出现无疑具有创举性,也是如今各种先进环保思想的一个古老的本土的先例。

二、“三同时”的立法缺陷与实践瓶颈

尽管,“三同时”的理念在当时的时代具有前沿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如果制度一成不变,必然会引起价值的贬损。

首先,考察目前“三同时”制度立法上的规制。

其一,我国《环境保护法》在这一方面的规定过于简单,缺乏统一、牢固的理论基础,在环境保护单行法日臻完善,法律规定也更加具体的状态下,无法为各单行法提供一个可行的理论指导③。因此,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以此来从制度构建、价值理念层面完善“三同时”显得势在必行。

其二,目前立法并未彻底摆脱“末端治理”的传统思维。《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④。由此看出,《环境保护法》中将“三同时”制度的规制客体规定为“防治污染的措施”,然而随着我国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防治污染的措施”显然已经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尽管国务院在1998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将“三同时”制度的规制客体改变为“环境保护设施”,突破了以往环保法律中关于“三同时”制度在规制客体方面的狭隘瓶颈。但是,“环境保护设施”中所谓“保护”依然是一种救济性措施,仅仅属于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的中间状态。只有在施工技术上改进,不留污染和环境创伤,而非依靠“环保设施”“防污措施”,才是真正的“源头防控”。

其三,在《环境保护法》以及若干单行法中,“三同时”制度表现出来的模糊与不确定。例如,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第26条第2款规定,防止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却有必要拆除或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同意。这里所提到的“确有必要”并没有进一步指出条件,没有规定清楚何为“却有必要”。与此相似的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单项环境保护法规也没有就上述问题进行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说明。除此之外,《环境保护法》第26条也未明确规定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期限。这样容易导致在主体工程和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完毕后,排污单位钻法律的空子,为减少成本而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申请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并在申请和审批期间仍进行排污行为⑤。

其四,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存在一些漏洞。例如: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种关于“三同时”制度的法规多是对“三同时”制度预防环境污染的相关法律责任进行规定,而关于环境破坏方面的规定较少。只有在《环境保护法》第15条中规定,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有关地方人民 政府协商解决,由上级人民政府协商解决,做出决定。类似这样的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了“钻空子”的机会。以上便是“三同时”制度立法上的一些缺陷和空白,然而,在实践中遇到的瓶颈更加复杂,也使得结果与立法的初衷相差甚远。

尽管此制度以“保护环境”为最高目标,我们依然要考虑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而非顾此失彼。然而,在实践中,几种价值的冲突却屡见不鲜,源于“三同时”制度,又不能被它合理解决。

比如,由于该制度要求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过程同时投入,导致一些企业因资金短缺无法投资设施建设而停工,或者企业的环保设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而积压资本⑥。这种现象与“三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理念相违背,使得处境尴尬。

再者,在某些施工中,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也存在着矛盾,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在河谷比较狭窄的地区开发水电,在陡崖中开辟渣道路,边坡不稳定、坡陡、路窄等安全问题突出,而开道过程中如果就地弃渣容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为了强化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水电施工中需要结合施工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采取分布设计,而此时安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某水电站在施工方案审查过程中,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放弃了盘山道路的建造,第一次将斜坡卷扬道方案引入水电工程建设之中,而斜坡卷扬道对地质和坡度的要求高,从而大大地增加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施工难度和工程投入,但直接避免了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新建施工道路而引起的原始森林被毁⑦。

现实中,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对环保“三同时”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其次,由于管理时间跨度大,小型建设项目数量多,存在漏管现象比较普遍。再者,建设项目管理队伍力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⑧。以上种种,均说明现行“三同时”制度由于过于笼统导致无法合理指导实践。

企业尚且如此,作为起着监管作用的政府,依然存在着操作上的问题。

《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监管主体的职能划分、责任规定方面均不够明确,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以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在统一监管部门与分部门之间以及分部门之间在职能、责任、权力的行使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职能缺位和错位现象层出不穷。《环境保护法》中对“三同时”制度的规制及对配套执行措施规定的缺失,使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没有得到明确,政府责任的不明确显然造成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混乱,进一步造成了关于“三同时”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缺乏实效。

三、理念与实践冲突下的反思

综上,“三同时”作为一种古老而带有卓著“功勋”的制度,曾经引领了几个时代的环保理念,良法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因此,“三同时”制度的内涵必定要随着《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而完善和充实。根据上述提出的立法缺陷和实践瓶颈,笔者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三同时”制度若要保持生命力,必须要适应当今社会的环保要求。立法上,完善“三同时”的内涵,使得此制度形成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此指导环保单行法规范。其次注重将此制度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的环保思想相结合,注重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摆脱目前“不合时宜”的尴尬困境。再者,针对立法模糊等问题,则需要立法者仔细考量,使得立法规范化,清晰化。

然而,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瓶颈,必须加强“三同时”的宣传。在面对各种价值相互冲突的情况下,企业应秉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原则,同时,立法者应该通过制定合理制度和法律,司法监督者通过合理裁量,留给企业在几种价值中抉择的空间,而非不分情况地追究责任。

注 释:

①《环境资源法》.钱水苗,叶勇飞,赵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②《环境资源法学》.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③《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6期.

④《环境保护法》.

⑤《内蒙古环境科学》,第19卷第4期2007年12月.

⑥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年4月第13卷第2期.

⑦《浅析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何林.(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15).

⑧《三同时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济观察·管理视野】.王晨.河南省商丘市雎县环保局.

参考文献:

[1]钱水苗,叶勇飞,赵莉著.环境资源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3 .

[2]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98 .

[3]《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6期.

[4]《内蒙古环境科学》,第19卷第4期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