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30 16:2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科学研究

篇1

关键词:环境化学;环节科学;地位;作用

环境科学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出现、加剧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经过漫长的发展,环境科学已经成为了一门比较成熟的综合性学科,并且逐步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主要包括三大体系:社会环境科学、自然环境科学和综合环境科学。而环境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环境科学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一是因为引起环境污染的化学、生物、物理等因子中,化学物质占据较大的比例;二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开始转为对围微观层面的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环境化学。因此,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环境化学概述

简单来说,环境化学就是以化学为基础,对污染物进行一定的分析、鉴定,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如何实现转化和转移,进而认识污染物通过何种方式污染环境和生物,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治理措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环境化学主要有以下几类:

1.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主要是指借助一些现代仪器,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具体含量、污染物的形态、污染物的价态,以及污染物的结构。目前,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重心主要是环境中微量有害化合物分析和痕量有害化合物分析,主要是“三至”有机化合物的痕量分析和具体的超痕量分析,如室内空气中的剧毒化学物质;农业生产中的农药、除草剂、有机磷、有机氮;因工业固体废弃物挥发、分解、燃烧等产生的挥发烃、芳烃、醛、酯,以及工业废气等。

2.环境污染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主要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在水、空气、土壤等各种介质当中的产生、转化、降解、迁移、累积、危害和归宿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及其产生的一连串生态效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介质,基本可以将环境污染化学分为水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以及生态污染化学等各种不同的介质污染化学。

3.环境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污染控制化学是针对环境污染化学而产生的,主要研究如何控制污染物和控制污染物相关技术,以及一些相关的化学原理。目前,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所以自觉地提高了污染预防意识和清洁生产意识,逐步形成了一体化污染预防战略,而传统的对环境污染进行末端控制的思想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4.生态化学

生态化学,顾名思义,主要是研究各种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引起的各种生态效应,以及这些生态效应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各种影响。当前,对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物质主要有多氯联苯、有机氯化物、类雌激素有机污染物、农药和多环芳烃等。对物质有害性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开始由传统的研究直接毒性转变为今天的研究间接毒性,由研究人类转为研究各种野生动物,由研究局部环境转为研究全球性环境生态系统,如对寒带、温带、热带等气候差别较大地区的环境进行研究。可以说研究的范围更广、研究的对象更丰富,研究的更深入、更透彻。

二、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环境化学在对环境污染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被肆无忌惮地排放到环境当中,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这些污染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是通过何种方式危害环境的?除了危害环境它们还对什么造成严重的危害,是如何危害的?它们在环境中如何实现各种转化过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们就只能看到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表面现象,而且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危害和灾难。如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痛痛病、水俣病、四日市哮喘以及伦敦烟雾事件等重大公害,已经夺取了数以千计人的宝贵生命。而环境化学不但可以清楚地揭示化学物的具体来源,而且还可以给出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机理。通过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过程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以通过一定的理化作用,以及借助一定的生物发生转化、降解,或富集、增毒,进而改变其原有的浓度或其原有的性状,产生各种不同的危害。并且,污染物还可以通过水体、食物、大气、土壤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也就是说,通过环境化学,人们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更深入、更科学的认识,从而增强对污染的防治能力。

另外,由于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复杂多变,人们只是单纯地应用一般的化学规律,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反应的实质和全貌。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环境化学提出和探索新的课题,如大气中光化学反应和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有毒污染物在各种生物体内的酶化学反应、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物氧化和降解等。可以说,环境化学在对各种环境问题认识的具体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促进了环境化学的迅速发展。同时,环境化学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研究从过去的宏观研究转向了微观研究,使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少走很多弯路。

2.环境化学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化学是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在环境治理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这些污染物在水体、大气、土壤等介质中的转化、迁移等规律,才能找到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治理措施。如面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污染,要想实现有效的治理,就要对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的原因及产生的污染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治理措施。如人们可以通过吸收剂吸收,以及转化等两种方法,对石燃料燃烧产生的SO2、CO2等有害气体进行比较有效的处理;可以通过吸附、曝气、化学凝聚,以及沉淀、电渗析、氯消毒、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处理方法,对污染水进行处理,使之能够正常使用。以上这些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都是在对环境化学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慢慢产生的。所以水,环境化学在治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3.环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化学除了是治理环境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在环境监测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环境监测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重要的可靠信息,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情况,了解污染物的来源,以及污染物的组成和各种成分的含量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环境监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建立在环境分析化学基础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研究手段。如环境监测中常用的色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其理论支撑就是环境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说,环境分析化学的快速发展可以极大提高环境监测仪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结语

总之,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深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环境监测的理论依据。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物物开始多样化,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化,环境进一步恶化,环境化学在现代险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作用将更加重要,环境化学的发展将带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的全面进步,进而为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江桂斌,蔡亚岐,张爱茜. 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 化学通报. 2012(04)

篇2

㈠继续完成《哈尔滨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的上报工作;

㈡继续完成《哈尔滨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修改完善和上报工作,编制和实施好“规划”,对保障我市的环境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㈢继续推进《哈尔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实现在2007年底将哈尔滨市创建成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提出一个重点突出、因地制宜、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能力,为哈尔滨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城市轨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㈣把《哈尔滨市循环经济规划》列为我院2006年重点规划工作,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把生产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少)化,做到物尽其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科研工作

继续向市科技局申报《含硝基苯的活性炭(淤泥)治理研究》、《含硝基苯颗粒活性炭再生利用研究》、《硝基苯对沿江饮用水井污染的监测与防治研究》等三项环保科研课题;继续推进《低闪点烃醇类燃料在饮食行业的应用及相关灶具研究》以及《无冲击、低噪声振动铁轨》的技术研究和产品推广工作。

三、环评工作

全力加强政府下达的区域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努力为政府制定规划以及进行相关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同时继续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四、其它主要工作

㈠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指导企业减污、治污,创造效益,减少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㈡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咨询和认证工作。

篇3

【正 文】

环境史是在战后现代环保运动推动下所产生的历史学的一个新的次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各种社会关系。由于研究对象非常复杂,环境史的兴起,就为从事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传统上,人文社会科学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科学则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环境史的出现,则为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融合,也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桥梁。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就成为环境史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一、复杂的研究对象

对环境史这一领域而言,跨学科研究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其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人与自然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环境史学之所以要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首先是由于环境史学研究对象的两大组成部分——人与自然——都非常复杂。

环境史学中的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生活,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作为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而生活。但人又具有社会属性,他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使自然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对自然的干预和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决不能恣意妄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既然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人对自然的态度,人围绕利用自然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那么,环境史研究必然就要大量借鉴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政治学、法学等研究领域的成果。免费论文

环境史学所谓的自然,并非是指整个宇宙和银河系,也不是指包括地核和地壳在内的整个地球,而只是指对人类有意义、与人类直接发生关系的地球表面。按照詹姆斯的定义,“地球表面是指从地面向下人类能够穿透,和从地面向上人类通常能够达到的一个圈带”(注: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地球表面通常被人们划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这几个圈层相互交接,彼此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物质、能量的交换并不是简单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又会复合出大量新的物质。既然环境史学家要把自然重新写入历史,那么,他们要认识和了解自然,就应该涉猎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气象科学、水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尽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自然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对局部的人为干预往往会牵一动百,其后果人类根本无法预料。在对待野生动物方面,美国就留下过惨痛的教训。在1870年前后,白人的猎杀使野牛在大平原基本灭绝,而狼则开始以牛羊等家畜为捕食对象,人们则采用投毒的方式毒杀狼群,甚至在国家公园里也没有了狼的踪影。只有在失去之后,人们才懂得珍惜,人们渐渐发现了狼的存在对于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可贵。狼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捕杀比它们大得多的草食动物,而且捕杀的往往是老幼病残的动物。对公园的研究表明,“冬季遭狼伤害的鹿中,有58%是6岁或年龄更大的鹿,而这个年龄组的鹿只占鹿的总数10%。这个事实说明了,狼所要消灭的正是应该消灭的部分。这些鹿大都已经老了,病残了,丧失繁殖能力了,它们的作用只是消耗更多的植物资源。消灭它们在客观上就是强壮了鹿的种群和保护了鹿的食物资源,对其他的草食动物也是如此”。此外,狼在食取猎物时,总会剩下骨头等残渣剩屑。而这些也都不会浪费,会成为狐狸、秃鹫、鹰、乌鸦等的食物。没有狼以后,这些动物就很难度过冬天。所以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黄石公园若没有重要的肉食动物,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除此以外,狼的灭绝也导致野牛大量繁殖,“目前在黄石公园内的野牛,数目就约有3500头,数量已经有点过剩”,它们“经常跑出公园骚扰私人牧场,不仅破坏牧场的围篱,牧场主人更担心野牛身上带有的‘布鲁斯杆菌’影响牲畜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公园管理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以每只20多万美元的价格从加拿大引进了一批灰狼,通过自然的食物链,来达到控制野牛数量的目的(注:理查德·福特斯:《美国国家公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环境史学所以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是由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那些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对自然的了解支离破碎,对人类行为的后果缺乏整体认识有直接关系。人类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往往一叶障目,顾此失彼。美国著名环境问题专家埃克霍姆就提到,“在阅读经济学家、林学家、工程师、农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分析报告时,有时很难相信他们所谈的竟是同一个国家。专家们的行动往往都体现出缺乏相互了解和一致的看法。工程师们接二连三地修建水坝,但却很少注意上游地区的耕作习惯和滥伐林木的情况,而这些会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决定水坝的寿命。农业经济学家利用精细的计算机化的模式去设计远期的地区性粮食生产方案,却没有注意到作为根基的土壤质量的不断恶化和被毁从而频频发生水灾等问题。水源专家在沙漠边缘开凿水井而没有作出安排去控制附近的畜群规模,造成过度放牧,并产生一片片新的沙漠。那些必须在农村的家畜和打柴人中植树护林的林业管理员,只受过植物学和造林学方面的训练,而没有在农村社会学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种上才几个星期的树苗便被牛、山羊和打柴人所破坏。”(注:E. P. 埃克霍姆:《土地在丧失——环境压力和世界粮食前景》,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然、社会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往往缺乏认识,这与条块分割的学术体系有很大关系。恩格斯指出:“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观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注: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360页。)而100年以后,英国学者斯诺则提到,西方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文化,它们分别以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为代表,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对立将人类置于危险的境地,社会在飞速前进,但不知会将人类带往何方。人类内心的困惑、迷茫与紧张就恰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的一段话所言:“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注:狄更斯:《双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人类在战后遭遇的一大困境就是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多重性和多层性的特征”(注:金玲、肖平:《关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科技导报》1994年第3期,第40页。)。环境危机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使任何单一的传统学科在危机面前都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就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必需。恰如有学者指出,“环境问题显然不属于社会科学任何学科独有的研究领域,没有哪一门学科足以为探讨人和自然的全面接触交往提供一种恰当的、独一无二的认识论;也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宣称它专以环境问题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事实是,存在着一个无形的学院,它超出和包括多门传统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行政学和地理学。其中每一门都能为某些特点的课题提供线索,此外更有许多广泛的范围,需要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和对话。”(注:萨利·M. 麦吉尔:《环境问题与人文地理》,《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1987年第3期,第27页。)

自战后以来,对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集中体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发起的一系列跨学科、跨国界的环境研究与教育计划。国际生物学规划(IBP, International Bio Program)于1964年开始执行,它重在研究各类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与开发利用。人与生物圈计划(MAP, 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1年起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它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着重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影响,为改善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在于通过全球性的科学研究、培训及信息交流,为生物圈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各国自然资源的管理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此外,大型的环境跨学科合作项目还包括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和“全球环境变迁中的人文因素研究计划”(HDGEC,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前者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于1984年正式提出,1991年开始执行,旨在探明全球环境变迁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原因及其后果,后者则力求了解全球环境变迁的人文原因及人文后果。

二、相关学科的影响

环境史既然以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跨学科研究方法就不可或缺。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对环境史的影响就可以等量齐观。相对而言,生态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对环境史的影响就更深刻明显。

生态学作为环境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其影响自不待言。而在美国以外,环境史多脱胎于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至于环境科学对环境史的影响,则散见于一些著作和文章之中。环境史与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的联系,可以参阅梅雪芹等学者的文章。梅雪芹曾经撰文指出,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史虽然都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侧重点及研究角度则存在差异,这几个学科的关键要素分别是“空间地域”、“生态适应”、“环境质量”和“人类文明”,这种区分“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各自所应承担的学科任务”(注:梅雪芹:《环境史学论纲》,《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载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笔者也比较认同上述见解。考虑到学界已有的成果,这里仅简单介绍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对环境史的影响。

环境史之所以要借鉴经济学的成果,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经济学的双重命题就是稀缺和效率”(注:韩德强:《经济学是什么?》,《读书》2001年第2期,第34—35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是通过生产、交换及消费同自然发生联系,并以生产和分配为基础形成种种社会关系。围绕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恰恰是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这就使环境史和经济学联系起来。

环境史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还在于经济学和生态学有相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从词源上看,经济学和生态学具有共同的希腊语词根oikos,该词根都与“家”有关系,所以二者都是研究家园的科学,生态学侧重于家园内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学则处理“家庭中的家务及其日常的活动和管理”(注: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4页。)。从历史上看,经济学,尤其是古典经济学,一贯强调资源的稀缺和总量有限,这与生态学家的主张不谋而合。在18世纪法国的重农学派那里,“农业是财富唯一可靠的来源”(注:麦克迈克尔:《危险的地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而马尔萨斯强调人口对食品供应的无情压力;李嘉图提到土地和地租吸收剩余价值而导致的“停止状态”;杰文斯则担忧燃料耗尽,“在那个时代,经济学曾经有一个绰号,叫‘阴郁科学’”(注:戴维·S. 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731页。)。从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来看,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环境经济学,已经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赫尔曼·戴利认为,人类经济系统是自然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所以经济的规模必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恰如自然系统演化不断趋于稳定,经济的稳定状态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注:赫尔曼·E. 戴利和肯尼思·N. 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但经济学与生态学对待人类—环境系统的态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经济学总是倾向于把“物质财富当作人类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人类征服自然就是实现了人类的使命”,而生态学强调“极限而不是不断增长,强调稳定而不是不断开发”;在时间尺度上,经济学“注重资本的周转,而生态学则要考虑生态系统和有机体的演化”(注: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4页。);从世界观来说,经济学家往往比较乐观,而生态学家则往往比较悲观。经济学家乐观的理由就在于他们相信市场和科技的力量,他们相信市场会自主调节资源分配,而科技能够不断发现新的可以利用的替代资源,因此增长没有极限。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他曾经写过一本题为《没有极限的增长》的著作。而生态学家则立足于自然提供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化解污染的自净能力的有限性,认为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

在有关科技作用的现实争论中,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的观点往往针锋相对。在《自然不可改良》一书中,“巴西环保运动之父”卢岑贝格就大量介绍了他所耳闻目睹的一些争论。他的一位朋友(物理学专家)曾在和一位经济学家谈话时说到:“如果我们科学家必须告诉你们,我们不能简单地发明出你们所要的技术时,您会怎样?”他的言下之意是指,人的能力总是有限度的,与发明并生的还可能有负面问题。但这位经济学家却认为金钱和市场万能,他说:“我会付给您双薪。”还有一次,卢岑贝格在参加有关能源危机的会议时,一位工程师批评环保主义者“对于市场巨大威力一无所知”,这位工程师同时声称,“如果可以卖得好价钱,石油是可以从我们的烟囱和汽车排气管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中生产出来的。”(注:何塞·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4页。)

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往往在和生态学家的争论中胜出,尽管政府和公众接受了生态学家的一些建议,但前提是不能在经济上付出太大代价。经济增长依然被作为判断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经济学家受到更多拥护的理由还在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是眼前的,而它所强加的代价则主要是未来的”(注:小约翰·B. 科布:《论经济学和生态学之间的张力》,《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环保工作在未来是否能够顺利推进,与公众环境意识的有无与强弱有直接关系。在传播和弘扬环境意识方面,在说服公众自觉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来规范言行方面,环境史学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环境史受社会学的影响也很明显。这首先是由于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都涉及整个社会和一切人类行为,从这一点看它们必然是知识的伙伴。我们可以视社会学为研究整个社会的科学,着重概括社会结构;历史学是研究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的科学,着重探讨其间的差异以及各个时期社会的变迁。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变迁寓于结构;结构包含变迁”(注:彼特·勃克:《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渊源》,《国外社会科学情况》(南京)1990年第5期,第26页。)。社会学注重社会调查,较多地依靠社会调查这种手段获取大量的、第一手的研究信息,在此基础上,探寻一般规律,提出理论分析模式。这恰恰可以为历史学取长补短。

其次,环境史与社会学的联系,还在于社会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一般地讲,“社会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现实进行宏观(结构的)及微观(社会心理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社会的一切体制作出综合性分析。为了对社会诸关系进行整体考察,社会学家必然要对人类取得生活资料的方式,以及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资源之间相互关系提出许多问题”。但社会学的人类中心倾向,又使社会学家往往相信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适应机制。社会学对这一传统观点的突破,部分体现在社会学内部衍生出的一个新分支,即环境社会学。在环境社会学家看来,至少在当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已经趋向于失衡,经济扩张引起的生态破坏还在加剧,解决环境危机,需要人们改变对环境的传统观点(注:弗雷德里克·H. 巴特尔:《社会学与环境问题:人类生态学发展的曲折道路》,《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7年第3期,第5、18页。)。

再次,社会学对环境史的影响,还表现在城市环境问题、环境正义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美国环境史的主要内容。社会学家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撰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大量社会调查报告,比如“理科逊在1974年曾对100多家工厂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已经实施污水控制法的企业对环境问题的态度;莫洛奇曾详细考察过巴巴拉纳地区官员和居民对当地石油溢出事件的反应,重点研究许多居民由此产生的‘激进化’倾向”(注:《环境社会学研究纵横谈》,《中国环境报》1988年9月15日。)。而且许多研究报告显示,“种族、民族以及经济地位总是与社区的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与白人相比,有色人种、少数族群和低收入者承受着不成比例的环境风险”(注: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观点》,《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第67页。)。可以说,这些调查报告的公布与发表,对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城市环境、环境正义进入环境史学家的视野之后,阶级、种族、性别等分析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环境史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采用,并带来了环境史和社会史的融合。

环境史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也异常密切。这一点已经为沃斯特、怀特等许多环境史学者所指出(注:唐纳德·沃斯特:《作为自然史的历史:理论与方法》(Donald Worster, " History as Natural History: An Essay on Theory and Method" ),《太平洋历史评论》(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第53卷,第1期(1984年2月);理查德·怀特:《土著印第安人与环境》(Richard White, " Native Americans and the Environment" ),载W. R. 斯瓦格蒂:《学者与印第安人的经历》(W. R. Swagerty, ed. , Scholars and the Indian Experience),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理查德·怀特:《环境保护主义和印第安人》(Richard White, " Environmentalism and Indian Peoples" ),载康韦、凯尼斯顿、马克斯:《土地、空气、火和水:对环境的人文研究》(Jill Ker Conway, Kenneth Keniston, and Leo Marx, eds. , Earth, Air, Fire, and Water: Humanistic Studies of the Environment),马萨诸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克雷希、麦克尼尔、麦茜特:《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Shepard Krech Ⅲ, J. R. McNeill, Carolyn Merchant, eds. , Encyclopedia of World Environmental History),纽约2003年版,引言,第xiv页。)。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自身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注:梁钊韬:《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中国人类学学会编:《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依照这两部分研究内容,它又可以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支。其中,文化人类学又衍生出考古学、民族学、生态人类学等次分支学科。“人类学从其形成到现在,经历了以研究进化为主到以研究行为及习俗为主的重心转移”(注:周大鸣:《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在19世纪人类学的形成时期,许多人类学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决定性和限制性的作用。受进化论的影响,人类学长期研究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社会。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类学逐渐对较复杂的乡民社会产生兴趣”,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学的视野也开始转向对都市的研究”(注:周大鸣:《我们从历史走来》,周大鸣编:《二十一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在人类学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决定论逐渐被或然论所取代,后者强调人类与环境的稳定的或动态的关系。这一观点被斯图尔特表达得最为充分。在他看来,环境和文化不是分离的,而是包含着“辩证的相互作用……或谓反馈或互为因果性”,“环境和文化皆非‘既定的’,而是互相界定的”,“环境在人类事物中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不仅仅是限制或选择”,同时,“在反馈关系中环境和文化的相对影响是不同等的”,“有时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时环境又占上风”(注:唐纳德·L. 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对环境和文化关系的一贯重视,及其或然论主张,使人类学与环境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类学对美国环境史的发展功不可没。首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环境与文化的研究,主要是由人类学家推动的。尽管美国西部史学家韦布和马林已经开始从环境、生态角度分析历史问题,但这一传统没有能够在美国历史学家中继续下去。沃斯特曾著文指出,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维塞勒(Clark Wissler)、朱利安·斯图尔特(Julian Steward)、罗伊·拉帕波特(Roy Rappaport)和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在发展和完善从生态角度解释文化进化的理论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认为环境史学家应该向人类学家学习。其次,人类学流派众多,其宽广的研究视野对环境史学也有较多的启发。文化生态学强调环境与技术的相互作用,着重研究技术、人口、能源和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态人类学家则将生态系统、生境、栖息地、适应等生态学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分析。历史生态学则通过景观变化来重建过去的生态。而人类考古学则非常有益于了解世界范围内人对古代环境的影响,对火的使用、动植物的驯化、城市化、集约化生产、传染病、气候波动和火山爆发的影响等许多问题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社会和文化生态学对环境史的贡献则在于人种学和历史分析,它研究的问题包括土著的自然观、自然的文化建构、人类影响的第二自然、长期适应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环境政治和环境正义等许多方面(注:克雷希、麦克尼尔、麦茜特:《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引言,第xiii-xiv页。)。最后,人类学对扩展美国环境史的研究领域也很有帮助。尽管环境史以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一直局限于对资源保护和荒野保护的研究,这与真正的环境史还距离遥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学著作,对环境史学家开阔思路而言,应该有很多帮助。另外,在印第安人与环境这一研究领域,尤以人类学家的贡献最多。

政治学与环境史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环境政治史得以充分体现。美国几乎所有的环境史学家都认为,环境政治史是美国环境史最重要的研究层面之一。在美国环境史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政治史、环境思想史、自然生态史一直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政治史之所以受到特别的关注,首先是由于,环境史是在现代环保运动的推动下直接产生的,所以环保运动本身,以及环保运动的前身,包括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运动,一直是美国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环保运动对环境史的影响,还表现在环境保护主义使环境史具有比较强烈的政治与伦理诉求,使环境史具有比较明显的文化批判意识。其次,环境政治史受到重视,还在于自然环境与政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个政权要得以稳定,就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基础。如果一个国家自然资源长期急剧恶化,人民衣食无着,那么就很难维系政局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民主自由也恐怕很难实现。在历史上,因为自然环境急剧恶化而导致政权和文明毁灭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环境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危,对国际局势的稳定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近年来,环境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再次,环境政治史受到重视,还因为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不再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国家职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国家服务职能的强化。在环境保护领域,国家通过颁布各种政策法令,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以缓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暴力冲突新根源的形势面前,在环境外交领域,民族国家在捍卫自身环境权益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环境运动、环境政策、环境法令、环境外交都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史学家的关注。

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环境史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学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历史学是一种历时性研究。环境史研究历史上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内部因素或主要部分的变化,“可能进行得极其缓慢,甚至难以察觉,但有时又相当突然,会在几年、几个月、几小时或几分钟内发生”。这种突然变化往往很少出自单个的事件,在更多的情况下它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环境问题研究如果不借助于历史,就不可能深入。正如有学者指出:“求助历史研究才可能作出贡献……因为各个系统都处于演变之中,人们对它们的观察便不能只从时间的某一点上着眼,哪怕关于某一系统的演变的大量数据只能在某一特定时刻收集到。只有联系过去的情况,才能对变化进行研究;对于缓慢的演变过程,或其生态系统中的后果要在几个月到几个世纪以后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要想认识到其影响,就必须从历史着手……研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但是如果要获得成果,就不能不用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即研究历史。”(注:哈罗德·布鲁克菲尔德:《论人与生态系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年第4期,第12—13页。)

三、史料利用范围

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也可以从它所利用的各种各样的史料反映出来。所谓史料,是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注:李良玉:《史料学片论》,《福建论坛》2000年第5期,第55页。)。依据其表现形式,史料主要可以分为文字与实物两大类。此外,口传史料也是史料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在民间流传的口头传说和史诗。在美国环境史研究中,利用较多的是文字与实物两类史料。这些史料大大拓宽了传统史料的范畴,反映了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美国环境史学家纳什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讲授环境史时,他就认为,景观是一部历史文献,它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所以他鼓励学生到野外进行考察(注:纳什:《环境史概况》(Roderick Nash, " The Stat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载赫伯特·巴斯:《美国史研究概况》(Herbert Bass, ed. , The State of American History),芝加哥1970年版,第249页。)。沃斯特提到:要理解“在历史上发挥最根本作用的那些力量”,“我们必须经常走出议院、育婴室和工厂,出门在田野、森林和开阔地带漫步”(注:唐纳德·沃斯特:《研究环境史》(Donald Worster, " 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载唐纳德·沃斯特:《地球的终结:关于现代环境史的一些看法》(Donald Worster, ed. , The Ends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9页。)。沃斯特最近还提到:“我总是告诉我的研究生去选择一块地方……然后发掘它的环境历史……去认识它的地质、植被、土壤、气候的类型以及人类到来后的影响。”(注:沃斯特:《为什么我们需要环境史?》,《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第11页。)这两位权威学者都意识到,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对环境史研究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谚语,所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每一个地方,每一处景观,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过去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地的环境变迁史。在环境变迁研究中,“断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各种环境变化过程和环境事件,只有将其置于时间标尺之上才有确切意义,也才能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注:黄春长:《环境变迁》,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在实际工作中,树木年轮、孢子花粉是环境史学家从事断代分析最常用的一些史料。

树木年轮学创立于20世纪上半叶,通过树木年轮的宽窄来观察较长时期内影响树木生长的外界因子的变化。年轮是树木生长的“年谱”,“它不只记录了树木自身的年龄,还记载下环境和气候等综合外界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如光照、水分、温度、土壤条件及生物之间的作用等。现在研究还表明,树木年轮可记录环境污染及大气成分变化、地震、火山爆发等”(注:刘宏颀:《树木年轮——环境气候的档案》,《植物杂志》1993年第4期,第38页。)。因此,树木年轮通常被人们称为过去环境变化的“记录器”(注:马利荣、卜春林:《树木的历史“档案”——年轮》,《科学世界》1994年第7期,第23页。)。

树木年轮分析的成果在环境史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利用。比如,美国学者通过对巨松的年轮进行分析,发现了美国大平原地区干旱周期和雨季周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循环交替,每隔35.7年,这里就会出现持续时间不少于5年的干旱;大约每隔55.6年,就会再次发生持续时间不少于10年的大旱(注:道格拉斯·赫特:《尘暴:农业和社会史》(Douglas Hurt, The Dust Bowl: An Agri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芝加哥1984年版,第3页。)。又比如通过分析树木的年轮和过火后树木上疤痕的位置,就有可能知晓历史上该地发生林火的具体年份。另外,树木的形态也能反映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树冠特别巨大的古树,它所在之处以前应该是草原或比较开阔的地方;而分布在林区的树木,一般树冠较小,而且集中在树的顶部;那些长出丛丛新枝的树木,就表明它周期性地被人采伐(注:戈登·惠特尼:《1500年以来北美中部的环境变迁史》(Gordon G. Whitney, From Coastal Wilderness to Fruited Plain: 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emperate North America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孢粉分析是研究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孢粉。孢粉与植物的繁殖有关,每一种植物的孢粉都不一样。由于孢粉外壁坚固,能耐高温高压和强酸强碱,因而孢粉在地层中能完好地保存亿万年之久。同时它体轻量大,在几乎所有地层中都有保存,因此,通过孢粉分析,就可能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和古生态(注:王宪曾:《孢粉学的应用纵横谈》,《地球》1985年第6期,第16页。),重现自然的沧桑巨变。孢粉分析已经在考古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确定考古遗址各文化层及地层的年代;了解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历史,人类社会发展与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发展状况,如农作物起源及其扩散”(注:姜钦华:《花粉分析与植硅石分析的结合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94年第4期,第372页。)。

迄今为止,运用孢粉分析已经取得许多成果。孢粉学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并表明“在侏罗纪以前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仍然一体相连……两大陆块自侏罗纪以后才开始开裂和漂移”,“而印度和欧亚大陆在地质历史上长期分离,直到早第三纪印度板块才与欧亚板块相碰在一起”(注:王宪曾:《孢粉学的应用纵横谈》,《地球》1985年第6期,第17页。)。此外,在发掘美国贝科斯河(Pecos)新墨西哥萨勒堡垒南约24公里处遗址时,考古学家通过花粉分析,断定该遗址的“年代是公元900—1250年。花粉分析结果发现,以藜科和苋属花粉占优势,禾本科花粉在文化层上部显著增加,并在几个层位中发现很多玉米花粉,证明在公元1200年后当地居民由原来的狩猎生活逐步转变为栽培种植的经济”(注:周昆叔、严富华、叶永英:《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1975年第1期,第67页。)。

除实物史料外,环境史学家利用更多的还是文字史料。文字史料之卷帙浩繁,足令研究者望洋兴叹。美国学者惠特尼将历史生态学的史料分为文献资料、图表资料、统计数据系列、手稿四大类,他列举的资料对环境史学者说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注:戈登·惠特尼:《1500年以来北美中部的环境变迁史》,第10页。)。

关于美国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记载大量散见于有关的探险日记、移民自述、移民指南、地区手册等文献资料。由于这些资料比较分散,不容易收集,利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从战后以来,美国学者开始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目(注:罗伯特·唐斯:《美国印象:新大陆的海外来客》(Robert B. Downs, Images of America: Travelers from Abroad in the New World),伊利洛伊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加罗德·科尔:《美国漫游:从航海发现到现在,报刊游记文章汇编》(Garold Cole, Travels in America: From the Voyages of Discovery to the Present,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Travel Articles in Periodicals),俄克拉何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约翰·杰克勒:《俄亥俄山谷观感:1740—1860》(John A. Jakle, Images of the Ohio Valley: 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ravel, 1740 to 1860),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弗兰克·弗赖德尔:《哈佛美国历史指南》(Frank Freidel, Harvard Guide to American History),哈佛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奥拉尔·科德:《游记里的新泽西:1524—1971》(Oral Summer Coad, New Jersey in Travelers' Accounts, 1524-1971, A Descriptive Bibliography),新泽西州梅塔钦1972年版;罗伯特·休巴赫:《早期游客叙说美国中西部》(Robert Hubach, Early Midwestern Travel Narrative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1634-1850),底特律1961年版;R. 韦尔:《来自旧边疆的声音》(R. W. G. Vail, The Voice of the Old Frontier),费城1949年版。),为使用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便利。

探险日记、旅行自述非常有益于我们了解过去的景观,但在利用时,却不能不仔细甄别。因为这些文献有一些缺点:许多叙述相互矛盾,掺杂着大量对自然的偏见。许多新大陆的宣传手册渲染北美大陆的富饶,以吸引移民前来开发北美大陆。许多西去的移民是沿着已经开辟的路线前进,他们沿途所写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途经地区的全貌。一些来自欧洲开阔地带的移民则夸大了森林的面积。另外,一些人提到草原野火和森林飓风,但他们究竟是有感于难得一见或是触目皆是,现在则不得而知。

在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博物学者和生态学家留下了许多科学考察报告。早期的博物学者如德雷克(Daniel Drake)、希尔德雷斯(Samuel Hildreth)、柯特兰(Jared Kirtland)、拉帕姆(Increase Lapham)已经意识并记录了拓殖带来的生态变化。在19世纪末生态学出现以后,许多生态学家力争在开发之前将保存尚好的景观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对从事美国环境史研究的学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注:要了解早期的科学考察报告,可以参阅马克斯·迈泽尔:《美国自然史书目:开拓世纪,1769—1865》(Max Meisel, Bibliography of American Natural History: The Pioneer Century, 1769-1865),纽约1967年版。有关美国各区域和部分州的早期生态,则可参考埃玛·布朗:《美国东部的落叶林》(Emma L. Braun, Deciduous Forests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费城1950年版;埃塞尔·米勒:《俄亥俄湾植物生态学书目指南》(Ethel M. Miller, Bibliography of Ohio Botany),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1932年版;霍默·豪斯:《纽约州植物生态学书目指南》(Homer D. House, Bibliography of the Botany of New York State, 1751-1940),奥尔巴尼1941-1942年版;C. 达林顿:《栽培植物染色体图册》(C. D. Darlington, Chromosome Atlas of Cultivated Plants),伦敦1945年版;H. 格林、J. 柯蒂斯:《威斯康星植被:书目指南》(H. C. Greene and J. T. Curtis, Bibliography of Wisconsin Vegetation),纽约1955年版;保罗·里泽:《伊利洛伊植被:书目指南》(Paul G. Risser, Bibliography of Illinois Vegetation),伊利洛伊州尚佩恩1984年版;马文·罗伯特、罗纳德·斯塔基:《俄亥俄高校有关该州植被的研究生论文题录》(Marvin L. Roberts and Ronald L. Stuckey, Bibliograph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n Ohio Floristic and Vegetation in Ohi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

在统计数据系列中,《美国联邦人口统计》是美国环境史研究常用的资料。美国人口普查始于1790年,此后每隔10年进行一次。1840年美国第6次人口普查还对各地方县的农林产品输出进行了统计。而从1850年起,人口普查表格还统计了单个农场的熟田、荒地、庄稼和家畜的数量。这些资料大都由各州图书馆、档案馆和历史协会保存。从1925年开始,人口普查的间隔由10年缩减至5年,由此就能够提供更加详细丰富的信息。此外,从1928年开始,美国林业局周期性地对美国林业资源进行统计,并不断更新。这些数据已经被用来绘制以县为基础的全国树种分布图。

还应该提及的是,美国还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气象资料。19世纪早期,美国军队军医处就开始记录许多军事据点的气象情况,此后,美国军队管理局开始建立气象站。自1891年以来,美国气象局及后来取代它的联邦海洋与大气监测局,负责搜集全国的气象资料,并逐月发表《气象数据》(Climatological Data)。这些信息为环境史学家重新审视过去提供了参考(注:戈登·惠特尼:《1500年以来北美中部的环境变迁史》,第16页。)。

篇4

 

0导言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和需求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众人瞩目。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工作和休息之余的重要场所,它是城市的客厅,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展现城市精神文化面貌的重要地方。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对于建筑学及规划中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方面有哪些意义?针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出现的众多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思想和方法原则去处理这一问题?

 

1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与实践的起源

 

希腊建筑师C.A.杜克塞迪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研究人类聚居的理论,又称城市居住规划学、人类环境生态学。1965年在希腊雅典成立人类聚居学世界学会。

 

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仅仅各自研究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侧面,而人类聚居学则要吸收上述各学科的成果,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类聚居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方法,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的发展规律;一方面要解决人类聚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创造出良好的人类生活环境。

 

杜克塞迪斯按规模大小把人类聚居分成15级层次单位:个人、居室、住宅、住宅组团、小型邻里、邻里、集镇、城市、大城市、大都会、城市组团、大城市群区、城市地区、城市洲、全球城市。这15级单位上下互相联系构成人类聚居系统,要想解决各层次中的问题,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研究。

 

2当今城市空间的意义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一方面由于社会模式的变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减少,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因此在建筑学科上,比如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人们迫切需要一些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近些年,学界已经提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能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空气和生活垃圾污染,气候异常等再次让人们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不再是只重视经济发展的局面,而是要达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3我国人居环境的科学研究和城市公共空间

 

中国古代是以"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思想来造城的,城市设计是在做如何能更好的体现"君权神授"思想,而不是在满足普通人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多是自发形成。近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建筑理论及实践经验的传入,对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的建设触动很大,城市空间建设方面基本上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于是,当今流行的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很多理论大多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4中国当今城市空间设计的具体实例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的趋势开始抹杀地域文化,致使当地文脉出现断裂,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在商业街的建设问题上,全国的商业街不计其数,而商业街上的商铺品牌内容大同小异,建筑立面和围合空间也基本上清一色全是国际化,现代化,缺少地方特色。另外由于汽车越来越多,后期管理存在问题等,更加恶化了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使这些空间变的不合理,不自然。

 

当然,结合科学人居环境的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也是屡见不鲜,接下来说几个关于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间例子。

 

4.1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保持了与城市道路,周围步行系统的合理联系,增强了广场交通的便利性与易达性,由于景观连续性的需求,而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来联系从雁塔路到广场上的人群,整个广场作为一个交通岛避开城市交通对广场人流的影响。广场保持了与城市环境的联系,将广场与大雁塔,陕西民俗大观园,陕西戏曲大观园和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之间进行了整体化研究。广场的人行出入避开了公交汽车站点,但又保持有一定的联系,停车场设置在人行入口的西面,阻止了汽车对广场空间的干扰和侵占。通过序景(喷泉)--主景(大雁塔)增强了广场的统一性和可识别性,产生了方位感,秩序性和导向性。

 

地面以及周边实体建筑限定出了大雁塔广场的空间形态,大雁塔北广场是三面围合型广场,南广场是三面开敞型广场,广场周围建筑物的围合形态很好的保持了广场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通过轴线,序列的空间组织方法,有效的达到了喷泉池--大雁塔--玄奘雕塑这一空间虚实有序的连续性。设计中利用了多种空间组合方式及物质设计要素,形成了广场空间的标志性视觉主导界面,在尺度,轮廓,底部构图,细部处理等方面协调呼应,保持了界面的连续性。

 

4.2书院门步行街区

 

书院门步行街区结合了西安市总体布局,保持了街道与城市地形地貌的协调,与历史,地域文脉的呼应,成为一条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的博物馆。根据街道的性质,服务对象及交通承载能力,确定了街道的形式,剖面宽度,结构模式;充分考虑了城市街道静态,动态景观构成要素,并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实用性,观赏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街道两侧种植落叶树种,满足正常需求的同时也加大了绿化。出入口设计采用了牌坊和跨界牌楼的形式来限定环境,减少了外界交通干扰,增强了街道的标志性。内部街道与顺城巷的关中民俗体验长廊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结合的很好。街道内部合理安排了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停车区域以及相互关系,景观小品,座椅和垃圾箱的外形与周围环境十分融合。

 

街道内部具有很好的空间封闭感和序列感,由于书院门步行街是折线型的街道,在街道转角处设计有小型广场,放大了空间节点,形成小的供人们驻谈,欣赏的空间。书院门步行街具有很好的空间连续性,通过建筑,景观要素的视觉连续性,强化了街道的形态特征,很好的表现出了与人文景观相一致的建筑立面尺度,轮廓,门窗,色彩,质感,风格及符号。考虑到步行运动方式的人们对场景重复变化的时间和距离的感受,注重了对场景的细节,空间节奏变化,景观的丰富多样化,以达到人们慢速行进中步移景异的感受体验。

 

5结语

 

引用一段吴良镛先生的话:"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栋建筑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要融合经济,社会,地理等,从城市走向城乡区域的整体协调;景观学要融合生态学等观念的发展,从咫尺天涯走向大地园林,为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上来说,或许只有系统化,生态化和人性化是建筑以至于城市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当今建筑学科的高速发展,我们更要在建设和营造公共空间上以系统化为手段,生态化为目标,人性化为职责,相信我们能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方法论将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亲切。

篇5

一、会计环境是现代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会计环境论是现代会计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指人和事物周围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人和一切事物,必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一定的平衡关系,才能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人虽有一定影响或改造周边环境的能力,但是有限度的,一旦过度,向自然或社会强取豪夺,必然遭受严重的惩罚。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中的一个信息与控制系统,要得到生存和发展,也必须适应其客观环境,与其相关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相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促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对会计环境的重要性,当前人们已有认识,但对它的地位,尚有不同认识。有人主张,把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开端;有人主张把会计环境作为处理会计事务的一个客观条件;也有人认为会计环境不应包括在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之内。为了深入地对它进行研究,以取得共识,本文对会计环境的内容、地位与作用作以下探讨。

二、会计环境的内容

研究会计环境论,必须对会计环境的内容及其与会计模式的关系做一些分析。

(一)会计结构体系

会计环境是会计模式周围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会计模式一般指会计活动诸要素及其基本结构的有机组合,又可称为会计结构体系。对其组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①会计结构体系是由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工作体系、会计管理体系等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基本框架。②会计结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职能结构、会计行为的基本特性、会计管理体制及其诸因素综合表现的总称。③会计结构体系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工作方式、会计组织三要素。④会计结构体系是指会计主体对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帐务处理方式和方法。

以上四种表述方法,前两种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结构体系及其组成内容;后两种主要是指一个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结构体系及其组成内容。但对会计结构体系中所包括的内容要素,也是各不相同的。笔者认为,会计结构体系和会计理论结构体系是虚实两个方面。会计结构体系既有宏观的一个国家的会计结构,又有微观的企业内部的会计结构,还有中观的一个部门或地区的会计结构。如果把会计结构体系分为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工作体系和会计管理体系三个部分,虽然在理论上说得过去,但把它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则难以分别表述其结构要素的内容。因此,可以把会计结构体系表述为:会计结构体系是由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人员、会计法规、会计方法、会计技术和会计对象有机结合形成的会计模式。

(二)会计环境的内容及其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影响会计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有:

1.政治环境。在各种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对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政治体制的不同,会计模式就有很大的区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拥有全部固定资产、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很少有甚至没有企业财产的私人占有权,政府成为企业所有者和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政府规定的会计任务就是企业的会计目标。但是在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对企业实行宏观调控,企业会计目标自行决定,但以不违反国家法律、政府法规为前提。

2.法律环境。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也是影响会计工作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设置会计组织和配备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项的依据,也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我国西周时期的会计规范都规定在《周礼·天官篇》司会、司书、职内、职岁、职币等官吏的职掌之内。我国历代王朝的会计规范,均散见于政府的行政法规之中。进入民国以后,才制定颁布了单独的会计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秩序靠法律来规范,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职工群众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也要靠法律来保护。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颁布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有些国家还颁布了商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税法以及投资、保险、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企业的会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颁布的会计法、政府财政部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的需要,拟定企业会计制度和内向型的管理会计制度。会计人员还必须学法、懂法,用法律来维护企业权益。如果开展对外经济交流,还要熟悉国际法和外国有关经济法规。

3.经济环境。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没有经济业务活动,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会计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的。会计既反映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要求,又反映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经济愈发展对会计的要求愈高,这已被会计发展历史所证明。所以,会计人员特别要注意和关心经济环境的变化。各国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企业制度,而不同的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不同的企业会计模式。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就要建立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规模巨大的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要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提供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还要向社会公众。商业秘密与会计公开的存在,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的发展,境外分支机构的创办,多种形式的投资保险业务的兴起,房地产事业的开发,科技开发区的出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都在扩展经济业务领域,都要求会计人员去学习,去适应。

4.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设备和收款设备的更新换代,不仅使会计工具和会计方法有了很大变化,也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满足了多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现代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工作予以适应。因此,现代财务会计是传统财务会计的发展;而现代管理会计,则是电子计算时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断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会计信息输入、传送和使用方法的深刻变化。

5.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过去由于长期孤立地上建设项目,很少考虑水源、大气、废物或噪声等环境因素,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于是环境保护法规纷纷出台,环境会计、环境审计也应运而生。自然环境虽然和会计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对企业投资效益会产生巨大影响。推行环境会计已成为国内外会计界的共识。

三、研究会计环境理论,搞好会计科学体系建设

会计环境是客观存在,如能顺应环境变化规律,抓住机遇,处理好各种关系,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变小利为大利。反之,如果逆境而行,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目前对会计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尚未引起国内外会计界的普遍重视。

1. 要正视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关系。过去一段时期,由于把会计视为一种应用技术,或称管理经济的工具,会计环境常被忽视。事实上,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法人实体,是不能脱离社会中的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而单独存在的。企业是会计的主体,没有企业和其所从事的经济业务,也就不需要会计。以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中,起基础作用的是经济,它是企业、也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会计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会计搞不好,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制约经济的发展。如企业违法经营或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或破坏,就会被关闭,会计也因而失去赖以生存的载体。所以,要求得会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运用整体观,处理好与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2.要从发展观点分析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法制建设的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际交流领域的扩展,必将引起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人员必须运用哲学观点,关注会计环境,采取正确措施,搞好会计工作,当好领导参谋,促进企业发展。

3.要以人本观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为国内外管理学、会计学界的有识之士所共识。会计部门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必须依靠会计人员处理好各方人际关系,做好会计公关。会计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必要时,还要调查了解企业经济往来单位的经济实力和信誉状况,密切会计人员与各部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单位的关系,和企业全体成员一道,共同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服务。

篇6

关键词:磷酸盐氧;同位素技术;环境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1引言

近年来,不少学者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重塑古气候环境(Longinelli,1965,1966,1965,1976,1980,1984;Leone,1985;Leoneetal.,1989;D,Angela,1990,1993)。利用生物残骸(或化石)中的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来定量、半定量地研究古气候条件。美国芝加哥大学Tudge(1960)首次建立了生物残骸磷酸盐的氧同位素分析方法。随后,Longinell(1965)、Kolodny等(1983)和Chilon等(1994)分别对Tudge的氧同位素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氧同位素测试数据及相对SMOW的子80%。符号表示,国外测量精密度为士0.2%。~0.3%。。本方法的测量精密度为士0.1%。~0.2%。。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我国农田土壤普遍缺磷,在很多地区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的因素。磷矿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磷矿资源正在加速耗竭;被开发的磷矿制成磷肥,进入作物生产系统成为农田累积态磷或通过食物生产流失到环境中。肥料磷作物的利用率为10%~15%,只有5%的磷通过植物性食物进入人体;而经过饲料转化为动物食物再进入人体,只有1%。大量未被利用的磷存在于土壤以及秸秆、畜禽粪尿、生活垃圾和污泥等有机废弃物中。这些磷可能通过土壤侵蚀、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到环境中,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诱因(环保部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因此,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磷肥利用效率对于化解磷矿资源短缺危机、保证粮食安全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定量跟踪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中磷的形态、数量变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被广泛使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放射性磷同位素技术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应用的进展,介绍了磷酸盐中氧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标记方法、核磁共振技术在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中不同形态磷酸盐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新进展,以促进磷在生态系统中迁移与利用的研究。

2放射性同位素磷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磷转运的研究

对磷肥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过程及其有效性的认识,是合理施用磷肥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理论基础,同时对磷肥品种的发展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放射性同位素化合物在自然界的比例非常低,研究所用的放射性磷同位素必须通过中子堆照技术活化。对不同形态磷的追踪可通过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的方法来实现。

2.1磷肥直接标记方法的应用

放射性磷肥标记的方法很多,水溶性磷肥可以通过用无载体放射性磷与可溶性磷肥经化学交换进行标记,难溶性磷酸盐则通过放射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或直接在反应堆中用中子堆照技术活化得到32P标记的难溶性磷。土壤有效磷(也称为易交换态磷)可以通过用无载体放射性磷与土壤充分混合获得标记。还有一些研究通过32P标记的磷肥得到放射性植物残体。

2.2间接标记法研究土壤难溶性磷酸盐的生物有效性

很多种类的磷酸盐,如污水污泥、动物粪便、堆肥中含有大量的磷,但是其磷酸盐成分十分复杂,无法采用直接标记方法研究这类磷源。对于纯化学方法合成的难溶性磷酸盐同样也难以通过直接标记方法获得标记化合物,因为标记过程会改变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特性。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间接标记法。间接标记法是指用放射性磷同位素标记土壤中可交换磷,通过植物体内来自土壤和肥料的磷量来示踪施用磷肥的方法。该方法仍基于同位素稀释原理,即没有施磷源的土壤和施过磷肥的原初土壤可交换磷肥的放射比活性相同。

3磷酸盐氧同位素(18O)标记在环境和植物-土壤系统中磷循环利用的应用

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初期采用间接法测定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后期采用直接法,使磷酸根离子形成磷酸鹽沉淀,经石英管石墨加热还原法,氟化法,高温还原/裂解法及改进的高温还原法释放的O2,CO,CO2进行质谱测定,激光原位技术可以对样品直接测定。氧同位素组成测定方法已经成熟,改进的高温还原法应用较多,测量样品的范围由实验室纯化学试剂扩展到各种复杂天然样品如海水、河水、沉积物甚至土壤,针对不同样品需要不同方法将样品中磷酸盐分离出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分析氧同位素组成。

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技术从标记到测量等环节都已经很成熟,在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中的固定与活化、利用与环境损失、回收与循环过程等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可根据不同磷酸盐形态和研究目的选择直接标记或者间接标记的方法。但是,放射性磷同位素只能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应用,无法在真实的生态环境中应用;另外,因为半衰期短也限制了磷在生态系统中的长期行为与过程的研究。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示踪磷属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范畴,具有放射性磷示踪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用于在野外和田间条件下磷的迁移、形态转化和环境行为的长期研究。磷酸盐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水体中磷循环的研究,但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磷酸根的氧原子与环境中水分子的氧同位素的分馏过程。可以预期,在未来这一方法有可能成为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磷素动力学过程的主流方法。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对不同形态的磷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土壤样品提取方法的改进推动了土壤-植物-动物养殖-环境连续系统中磷的动态过程的研究,但该方法成本较高。未来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示踪技术与核磁共振技术的结合将为揭示土壤-植物-动物生产-环境系统磷循环过程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杨超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教学实践;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27-02

“环境经济学”本科教学科目是普通高等学校在经济学与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种联系日趋紧密。因此,它具有环境学和经济学交叉性和融合性的特点。环境经济学被引入我国学科体系的时间较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环境经济学家泰坦伯格、皮尔斯的外文影印教材将该科目介绍到中国,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资源节约问题的重视,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提出,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带来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知识和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早起的一批环境经济学专家和教师,将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已在舒适性资源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计量、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与创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1]。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和教材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欠缺的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本科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经济学基础较为欠缺的现实,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构建适宜的教学改革思路势在必行。

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本科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偏少,基础知识缺乏。环境经济学属交叉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环境学基础、经济学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对于本科层次学生来讲,缺少对环境学、经济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效应等规律缺乏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授课教师在讲解课程核心问题时,缺乏先期知识铺垫,造成讲解不够深入,学生领会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2.学习过程中互动交流较少。目前,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是典型的理论学习课程,教案设计与安排缺少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无法顺利开展,缺乏对环境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二、基于“教―学”互动视角的教学思路构建

1.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环境经济学从环境―经济大系统的视角,研究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提升与福利最大化,解决环境资源在系统内外的高效配置问题。笔者认为,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和质量的首要前提,教材内容应该是本学科领域内最为成熟且不存在过多争议的东西,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应注意:一是教材的难度不宜过高。环境专业本科学生缺乏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又缺乏环境学基础知识,因此,教材的选择必须兼顾环境学和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内容、练习题方面注意深浅程度,为学生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创造条件。二是针对新的环境问题所形成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作为专栏或者选读的形式在教材中体现。尽量不要作为大纲中重点考试内容,原因是这些新观点在某些方面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三是优先选用精品教材和推荐教材。如“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等。这些教材内容较为严谨,更加准确地把握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并且能够借鉴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己所用。

2.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参与式教学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以环境经济学经典概念、环境学基本理论、环境经济学基本方法、环境经济策略分别设定主题,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参与式教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合理设定主题。专题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新近的一则相关新闻,也可以是一种法律法规的颁布等,也可以是资源环境的难点、热点问题。教师将讨论专题分角度设计若干个研究题目,并对讨论的方向和内容做出简要的说明。由4~6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在充分查阅资料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次,打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互动式教学中,充分注意任课教师与讨论组之间的交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学习氛围,打破只有老师说得对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探寻和思考,发挥学生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前准备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提前制定讨论时间和内容安排,制定引导学生的分析思路及逻辑体系框架。客观要求发言的学生所做的研究问题切入和问题评述,有理有据,系统全面,制定课堂讨论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打分的形式,给出学生讨论成绩,给分标准包括观点鲜明程度、逻辑清晰程度、内容完整程度、汇报人讲解水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是否合理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3.典型教学案例的引入。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学生无法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自如的分析进而予以解决。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提高《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即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应用于商业相关领域的职业培训中,由于该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机动灵活,能调动受培训人的积极性,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进而被广泛应用[2]。例如在“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章节中,其中有关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机会成本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4.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我国的《环境经济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而较少涉及《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在结合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经济分析测算、环境政策模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应用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模块:①环境经济建模与动态分析研究;②环境统计、计量与核算研究;③生态环境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④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这一系列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协调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之间关系所需的应用技能而展开的,旨在培养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10.

篇8

 

1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科学最先在发达国家设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早,环境问题的出现也比较早。因此,西方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也相应较早,现在已经基本成熟。80年代至今,在中国是环境科学得到较大发展的阶段。环境科学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环境的品质,也培养了一批本学科的科研人员[2],这些人员包括环境化学研究人员,也包括保护环境的设计人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为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已经成为各区县的环保领导和骨干。同时,各种国际行动也为环境问题提出了许多倡议,典型的如欧盟,不仅加强内部合作,而且寻求向亚洲发展。这些都为开展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1992年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大国,更需要将环境保护变成世界范围的统一行动。因此,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中国第一个提出本国21世纪议程,将保护地球环境,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于保护地球环境意义是深远的,因此,人类对生产的概念要重新诠释。人类要对环境治理,改变传统的观点,要由原来的末端治理观点,转向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方向转变,最终实现零排放。这样就导致了绿色技术、绿色化学、绿色标识、绿色食品等也应运而生[3]。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就成为当前城市公园的任务。

 

2现代城市的公园介绍

 

现代城市的公园的设计,就是需要设计出适宜于城市居民需求的城市公园,利用城市公园,使城市居民在自然化的环境中游憩,使人们在城市公园中得到休息,城市公园又是城市的绿色设施,在这里种植各种植物,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市民文化的传播阵地。城市公园中五彩缤纷的植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观赏、开展户外科普和健身活

 

动的场地”。使城市居民在城市公园中得到欢乐,这完全改变了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使城市公园成为各城市居民的乐园。在传统的中国,园林建设的成果都是归权贵人享受,城市居民是无权享受的,只有今天的城市公园,才真正属于人民可以享受的公园。城市公园的建设,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才得到发展的,城市公园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城市公园不仅改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城市公园的发展,对于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4]。城市公园在国内功能上具有综合功能,城市公园具有其它任何场地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突出的表现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功能,这些功能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很大的功能,城市公园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公园的发展,可以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目标,是为了向城市所有的公众开放,城市公园的设计,是为了向城市居民提供游憩的功能,因此,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就必须设计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可以提供城市居民娱乐,除这些设施之外,城市公园的设计者,还要注重具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这样才能够完善城市公园的设计要求,使它成为适合城市居民需要的公共用地,使城市公园能够为城市居民服务,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环保的建设用地,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情况,可以展示城市的环境水平,也可以比较出不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城市公园设计和建设,可以探讨如下。

 

3.1城市公园设计需要绿化覆盖率

 

城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关系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绿地的覆盖率,它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城市公园绿地的增加,在现代城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面积上增加的可能,要比其它类型的绿地面积大很多,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城市中除了公园绿地,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之外,几乎很难再找到其它的任何面积的连片绿地。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的大面积提高,是保证现代城市绿化覆盖率的保障,显然,在现代城市,增加城市绿地率,是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的主要成分。因此,要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覆盖率面积,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速增大城市公园的绿地面积,才能提髙现代城市的环境质量。

 

3.2城市公园建设与提离乡土植物发展

 

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可以种植许多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大量氧气,其中大部分植物都属于乡土植物,还有一部分植物来自于世界各地,它们都可以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得到生长,在成长过程中,它们会给人类带来氧气,它的种植比例,也会比城市中其它类型绿地要高出很大比例[5],因此,对于这一类的公园绿地,需要加强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研究,这样才能在城市公园中多保留些半自然的绿地,增大现代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公园成为较为多样化的绿地,这样才可以为各#生物在城市公园中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它们在城市公园中得到成长,特别是对于那些较少花卉资源的搜集和保育,这在城市公园的种植中,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种植也可以保证城市公园绿地成为五彩缤飞的胜地,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高植物的发展环境。

 

3.3城市公园设计要利于野生动物生存

 

在城市公园绿地中,要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这是由于城市公园的植物群比较丰富,这样就可以满足禽类生存的条件,为禽类满足食物链的需要,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加大,这尤其对于野生动物的候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环境栖息地,它可以为野生候鸟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保证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但仅仅是为野生动物的候鸟的生存提供了条件[6],而且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野生禽类的发展,对于减少城市园林的病虫害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制约效果。4城市公园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4.1城市公园绿地可以调节温度

 

在城市公园绿地,由于植物较多,它必然会对环境发生降温效果。这种效果尤其在炎热夏季,就一定会使公园里的气温要比外面的气温低许多,这主要是由于绿地的原因,它吸收了大部分的热量,才使公园的气温,可以比其它建筑群间温度要低,这就可以证实公园绿地,由于植物吸收热量,可以产生凉爽空气,而且这种凉爽空气,可以通过空间的循环使风流到周边地区,这会对周边环境的气温达到降温,给人以舒服的感觉,这显然可以对城市降温有显著效果。所以城市公园绿地可以调节温度,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公园绿地的这种调节作用,可以在夏季无风的情况下,使公园绿地较为凉爽,如果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越大,就会使绿地的周边环境的气温调节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公园绿地可以调节城市的气温,它对于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4.2城市公园绿地可以调节湿度

 

城市公园绿地,由于绿地的面积比较集中,绿地植物的叶面具有蒸腾功能,在植物的蒸腾中,可以提高周边空气的湿度,尤其是公园绿地的生长环境较为稳定,由于它不受其他环境的干扰,湿度调节能力也一定会比其它类型的绿地的蒸腾能力强,据调査资料显示,城市公园的湿度数值要比其它绿化少的地区高30%左右,显然可以证明,城市公园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生理需要的舒适感。

 

4.3城市公园可以生成大置新鲜氧气

 

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由于大量植物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新鲜氧气,所以在公园绿地就会汇集大量的氧气,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需要时刻呼吸,它就会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氧气消耗来支持燃料燃烧,燃烧后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数量当达到一定的数值,就会对地球的平衡带来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类带来致命的影响。但植物是对二氧化碳的调节者。据统计显示,地球上60%的氧气是由植物释放出来的,因此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的“肺”,它能够对城市的生存提供大量的氧气。

 

5基于环境科学的公园设计策略

 

5.1城市公园成为活动的公共空间

 

对于城市中的居民,要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这对城市公园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首先应出于营造人们交往的空间,同时还要能够注意吸引城市居民的社会性活动,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提高城市公园的空间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愿意走出家门,主动来到城市公园中,享受城市公园的公共空间,被这里的环境吸引,愿意在城市公园中停留,感受优美的空间环境。因此,就需要设计师首先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才能使人们能够喜欢来到城市公园,享受各种休闲娱乐的活动,第二,还要增加城市公园的吸引力,设计者要具有足够的设计能力,使城市公园建设成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他们设计的公共空间,必须使游人感到丰富多彩,只有这样,城市公园才贵称为具有多样性的公共空间,它们的功能和环境,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第三城市公园需要发掘多样性,只有城市公园成为不同用途的场地,才能使城市公园成为人类行为活动的公共空间。

 

5.2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需要人的感知,也就是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中,就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需要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就必须利于交往空间,使城市公园能够达到人们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还应该具有满足人的舒适尺度感。显然,对于人们的交往空间的设计,就需要有一个标准规范,它应依据人的视觉行为和活动需要,才能确定最适度的尺度,来满足人的需要,需要指出,这里所提出来的“适度尺寸”,是指城市公园要适合人们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需要,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才符合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5.3要提供各类人群活动的固定场所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要满足城市居民各种需求,不同的群体,他们需求的活动内容不一样,这样就会使他们需求的活动场所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必须将这些承载不同需求的场地,首先进行细致的划分,否则,人们在公园游戏场所进行活动时,就会因为其他原因,使游人感到不舒服,有时就会使游人感到一团混乱,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城市公园的发展。在城市公园设计时,就应该在城市公园中必须考虑到专用用地,在公园中,要固定使用群体将某个分区作为自己的专用活动领地,这样在整个公园的设计中,就会形成一种向心的环境,为各类人群的活动,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各享其乐。

 

6结语

篇9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Abstract】My province common senior high school new the lesson have already change implement for two years, two in the last years, conduct and actions new the lesson change the thing in the contents to turn to living experiment teaching at course of set up, teacher's troop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of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research etc. all have very big of exaltation.But allow of no what to neglect B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implement still face budget devotion shortage, system guarantee not enough, shortage of teachers, teaching usefulness not Gao, evaluation system not sound etc. difficulty and problem.Therefore, each section and school want to be further regular to course of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 management, then can realiz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norm turn, normalization with keep on turn development.

【Key words】New course;Experiment teaching;Teaching present condition;Problem and counterplan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自然和自我的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受陈旧的课程理念和学科教学中心论的影响,我国的实验教学严重滞后,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和模式呆板僵化,社会支持不够等问题,从而导致中学生的实验技能明显不足,学生学习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国家在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现代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2007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踏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目前我省的实验教学的现状是什么,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为了摸清这些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为省教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对本研究的一些说明

2.1课题概念的界定。实验教学主要指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

2.2研究的内容。新课程环境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2.3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

2.4调查对象、工具。我们首先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然后设计了问卷和和访谈问题。对于学校的教师、领导、管理人员及学生,我们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结合的办法;对于各地的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家长、及社区管理人员,我们主要采用座谈和访谈的形式。对于学校的一些硬件建设,我们还专门进入实验室、器材室、专用教室等活动场地进行考察、测量和计算。

2.5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于2009年2月底设计了第一份调查问卷,向参加陕西省高中校长研训班的高中校长发放了课题调查问卷300份;第二阶段,我们于2009年3月份对第一阶段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每种问卷采用选择题(包括多选)、填空题、简答题三种类型。设计问卷时主要从政策执行、领导管理、硬件建设、师资建设(包括师资水平、管理及培训)、教学(学习)现状及效果、教学评价、制度管理、保障措施、问题及建议等几个维度设计问题,力图全面了解目前各个学校的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2009年6月2日至20日,我们分别调查陕北高中5所,关中和陕南各7所,共19所学校,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7所,市级标准化高中6所,普通高中6所。对每所被调查学校的理化生教师、实验员以及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我们原则上鼓励全部参加;对于学生,每所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各随机抽样60人,共120人。发放问卷2890份,回收问卷2525份,有效问卷为2345份。同时我们走访政府教育管理人员95人,家长356人,社区管理人员128人,并做了访谈笔记。

3. 新课程环境下我省高中实验教学的基本现状

3.1师资情况。

3.1.1年龄和学历。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许多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的教师居多;92%以上的实验员的学历都达到了大专以上,基本上能满足高中实验教学的要求,但实验员数量不达标,特别是专职实验员比较缺乏。

3.1.2技能与培训。问卷统计显示,有16.22%的理化生授课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缺乏指导与培训,尤其对专职实验员基本上没有培训,实验员更多的是承担仪器保管的作用。

3.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情况。调查发现,95%的高中都有单独的理化生实验室,但个别农村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却各只有一间房;现有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和药品普遍短缺,而且更新不及时,实验教学指导用书偏少,实验室档案管理不完善、不规范;85.74%的学生认为实验室仅在实验课时对学生开放,说明实验室使用率较低。

3.3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在调查“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教师的处理方式” 时,问卷统计中显示有29.82%的学生回答是“简单的学生演示,复杂的老师演示”;有35.91%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形式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材安排摆放仪器,学生做验证性实验”;只有8.82%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并充分进行自主探究,老师只进行帮助指点”。由此可见,目前的实验教学是:重理论,轻实验;重验证,轻探索;重结果,轻规范;学生的创造、探究能力得不到发展。

3.4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在座谈中,许多老师认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较多,而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很少;而且由于缺乏专家指导和理论引领,教师想成为研究型教师比较困难,所以教师整体科研水平普遍较低。

3.5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制度。在问及“你校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时,问卷统计中显示,学生回答 “以试卷分数和实验技能测试成绩为准” 的达41.90%,教师达52.51%。由此可以看出:新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以书面测试为主,对学生实验的过程和动手实践能力考查不够,需继续完善。

4.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教师队伍建设。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教师的配备不及时,编制和职称认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落实,导致专职实验教师数量不足;由于师训部门对实验员的培训不重视,甚至有些培训中就没有这门科目,或者培训只是走形式,所以实验教师的技能不高。

4.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对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试行)》,调查中发现实验室的数量不足,药品短缺,实验设备和器材没有增加和添置,有些设备器材已老化,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各学校经费紧张,领导重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和督促不力。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学校由于经济、师资力量、管理水平不同等原因,在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差异较大:城市中学、经济发达地区、级别高的学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较高、较规范;而农村中学、经济欠发达地区、级别低的学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较低、不规范。

4.3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实验教学内容缺乏整体规划,忽视学生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心理指导,导致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加之教师担心做实验浪费学生时间,进而影响高考成绩,所以在教学方法与模式上缺乏创新。

4.4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由于有些实验教师对国内外新形势下实验教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关注不够,加之教师平时工作量大,时间和精力不够,研究意识淡漠,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同时由于教研部门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不重视,对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从而导致了科研型实验教师偏少。

4.5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制度。相当一部分学校对课改还处于摸索状态,实验教学评价制度还没有健全、完善,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对实验教学进行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将学生实验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没有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也没有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去。

5. 新课程环境下对高中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通过这次理化生实验教学的调查,我们已经感觉到实验教学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因此我们经过仔细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供教育行政部门、课程制定部门、教研部门、师训部门以及学校参考,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

5.1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及时解决实验教师的编制和职称认定问题,督促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实验专职教师;切实做好实验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将培训的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使实验教师更好地掌握普通高中各学科实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能,并对其教学技能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奖评,帮助和督促教师开展好实验教学。

5.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按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试行)》的标准配齐实验室及探究室的设施、设备、器材、药品等工具,结合新课程的需要,我们必须尽快配备适合新课程的仪器设备:

首先,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密切联系,尽早制定出新课程标准下的仪器装备目录。在管好、用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能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和药品。同时要制定原有配备仪器的再利用指导意见,让放在仪器室的仪器重新发挥作用。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新课程环境下的实验室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要克服困难,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特别是平时闲置的器材,自制教具,设计开发出新的实验。或者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等进行合理改进,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充实实验教学项目,努力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第三,组织省内外专家编写实验教学指导手册,以指导学校的实验教学,同时鼓励学校自编实验教学校本教材,不断更新实验手段;学校还要高度关注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加强高压电源、危险性物品、放射性材料的管理,加强消防以及发生伤害的应急性措施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与防范,将实验环境的安全、环保落到实处。

5.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目前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中都有实验内容,教师平时的测验中也经常涉及实验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计划的制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对原有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材料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还要积极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模式,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发展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5.4实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活动:成立活动小组,观察实验、实物、模型,并动手去做实物标本、水果电池等;收集查阅资料,了解理、化、生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科学发展的前沿事物,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开展讨论(辩论)会,讨论各学科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5.5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制度。笔试是教师的主要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实验教学的另一种评价方式是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在高考中渗透实验技能的考核,使实验试题不再是课本中的实验,而是一个全新的情境,考查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5.6改进新课标对理化生实验的要求。新课标中没有明确划分哪些是学生实验?哪些是演示实验?目的是让学校做更多的实验,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学生实验几乎都可开可不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课程标准制定部门应该现实一点,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以及基础教育的现状,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列出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按照新课标统一进行配备仪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学校在新课标没有明确实验类别的时候,无法制定实验教学计划,老师也就无法开设实验。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探究 新课改 初中数学 教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的过程中会学数学,已成为许多数学老师的共识。

一堂课应该怎样上?传统的数学教学法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包办代替的“填鸭式”教学,老师是整堂课的主角,学生是配角,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例如在常见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详细地讲解定理的证明、例题的解题过程,累得满头大汗,疲惫不堪,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理想。即使你讲得再明白也没有学生自己发现的好,正如俗语所说的“自己煮的饭香”,就是这个道理。

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学,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好课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讲堂变学堂,引导学生自己去排疑解难,亲身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失败。

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老师的教应当是一个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是要点拨引导学生亲自去观察、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感知、感悟和体验,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列表、描点、连线,感知双曲线的形成过程,预测双曲线的发展趋势,根据所画图像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在探讨双曲线是否与两坐标轴相交时,老师可先故意把双曲线的两个分支画成与X轴、Y轴相交,让学生思考这种画法对不对。思考结果,大多数学生意识到如果图像与X轴、Y轴相交,就会出现交点纵坐标y=0或横坐标x=0。在反比例函数式y= (k≠0)中, 若x=0,则分母为0无意义,所以图像与Y轴不可能相交;若y=0则k=0,这与条件(k≠0)矛盾,所以图像与X轴也不可能相交。

略加点拨,便引导学生探索得出了“双曲线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X轴和Y轴,但永远不会与x轴和Y轴相交”的结论。 转贴于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必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老师的教,应当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可以产生无穷的力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活跃轻松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这节课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计算(x2+y2)(x+y)(x-y)。老师说:“同学们,谁能在几秒内算出这道题来?”20秒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能算出来,这时老师插话:“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在几秒钟内算出这道题来。现在请大家看书,看谁能先掌握。” 学生内在的自觉性、主动性被老师的了了数语挖掘了出来,于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迫不及待地开始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

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老师并非闲着没事干,这时老师要认真听、认真看,亲身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的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