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范文

时间:2023-04-05 10:5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环境

篇1

关键词:人文管理;人文环境

Abstract: Humanistic management is a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human society. Humanistic management can't do without humanistic environment, to build th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we must do three works, strengthening th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consciousness, improving th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facilities and creating the humanities environment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humanistic management;humanistic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B50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成功与否,需要物质基础和人文基础的支撑。目前,各个领域都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首要原则。的确,任何管理,最终都要回归到人的本身。由此,笔者认为管理不仅是简单的让人做事,要求所属人员取得成果,同时它还具有其特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也就是说,要倡导人文管理,而人文管理的基础则是构筑人文环境。所谓人文环境,就是指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体上,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因此,构筑人文环境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人文环境意识

一个人的涵养常在举手投足之间,一单位的水准或在社会的知名度也常在点点滴滴的不经意之处。当你看见一所外表恢宏气派的学校,门口的对联却颠倒了顺序,甚至还有错别字,你会相信这所学校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吗?

首先要认识到人文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具有导向作用。单位园区的一草一木,每个员工的一颦一笑,都可能对服务对象产生某种暗示,客观上起到引领、向导的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具有激励作用。在和谐统一的人文环境里,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钻研本职业务的兴趣。良好的人文环境还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意志及道德品质,是在个性与有意义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也证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文化氛围,都是一个单位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次要认识到人文环境建设是提升一个单位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员工通过人文环境有形无形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接受隐含在其中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习惯,进而又渗透于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人才的成长与进步,而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根据本单位的综合情况,专门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特定环境。构成这一特定环境的因素,需要经过一定的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需要人人都树立强烈的人文环境意识,人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学习范围内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促进单位的事业发展。

二、完善人文环境设施

整洁优雅、充满人类优秀文化的园区,能够激发人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合理设计园区布局。设施无须辉煌、奢华,关键是做到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艺术美、教育美的和谐统一。有的单位园区,虽然绿树成荫、鲜花烂漫,倒也干净整洁,可就是缺少“人文”的影子。有一种观赏树叫木瓜,果实很惹眼,可食用,有人看到了便要摘下来尝一尝,这客观上就造成了破坏。你揪一个果子,他摘一片叶子,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因此,不仅要绿化园区,还要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做文章。文化设施主要是指园区内宣传设施和建筑设施要体现文化特点,比如,有的垃圾箱设可以计成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形象,配上一些文字说明或宣传画,形成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宣传橱窗、网络系统,以及雕(塑)像、壁画、亭榭、俱乐部等,都可以体现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文景观,给人以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营造人文环境氛围

篇2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人文环境;和谐共融

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改革开放同步。大规模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带来了经济上的高度繁荣,人口的密集与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城市急剧扩张的进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国要珍惜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的成果,同时也要增强城市化进程的协调与发展,因为城市化与祖国现代化紧密相联。这就对城市人文环境提出了要求,雕塑作品在城市人文环境的积淀中往往能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教育与宣传作用,用好了雕塑作品,就能给我国的城市人文环境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城市雕塑对城市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公共雕塑可使人们生活得到美化,心灵得到净化,心理诉求得到满足,使城市形象得以塑造,城市气质得以展示,精神文明建设得以促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美好城市公共生活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建设城市公共环境的目标

环境是由物质层面、心理机制层面和心物结合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公共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四方面。城市公共环境建设重视的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改造与保护,和谐人文景观的营造,是物质富足的现代文明对精神的更高追求。城市雕塑是使公共环境活跃,具有人文气质的精神承载物,对环境起着重要的点睛作用。

三、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环境的和谐共生

雕塑自从走向室外,成为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公共性与开放性就成为其基本的特点,它与环境中各要素的关系与融合程度是城市雕塑优秀与否的关键所在。

(1)城市公共环境对城市雕塑的约束与要求

城市公共环境的构成复杂多样,不同的地点、类型、风貌和主要社会功用对置于其中的城市雕塑的影响和要求也不一样。首先,城市雕塑在环境中位置很重要,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们各自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城市雕塑应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

(2)城市雕塑对城市公共环境的适应

自然环境是一切环境之母体, 创作设计时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应提倡。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精神的承载物,其设计应把握环境的整体美,升华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城市的个性,注重民族特色及区域形式,不但满足人们提高所居住环境的艺术质量,并对其反映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的精神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我国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城市雕塑直接介入城市公共环境的营造之中,很多城市大力倡导建设城市雕塑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而导致了在数量上的追求,产生公共环境对城市雕塑批量复制、随意安置的局面。城市雕塑发展有很多不足,如城市雕塑的单一性。目前,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人文环境的不断提高,城市雕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题材广泛,风格鲜明,制作手法、色彩及材料运用也逐渐成熟。以此同时,城市雕塑的一些弊端也显现出来。

(1)我国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第一,材料的单一性。比较突出的是以不锈钢为主,以新余市为例,绝大部分雕塑的材料采用不锈钢为主材。雕塑的材料有: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锻铜、铸铜、不锈钢、玻璃钢等。这都是些比较常见的材料,但很多雕塑采用不锈钢,就因不锈钢是耐酸钢,能抵抗大气腐蚀及化学介质腐蚀,但一个城市多数采用不锈钢,就造成视觉的单一性和眼睛的疲劳感。

第二,题材的单一性。作为写作材料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一些城市的题材,要不就是崛起,要不就是风帆,乘风破浪等。总之,就是换汤不换药,不免有些落入俗套。

第三,颜色的单一。雕塑可以有很多颜色,颜色分为固有色和人工色,比如材质的固有颜色,钢材的铁黑,木材的土黄,纹理,不锈钢的灰白等,但是目前很多雕塑人工颜色没有合理的运用。城市雕塑颜色与主题不明确,没能突出主题的代表性用色。

(2)对我国建设和谐共融的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建议

第一,城市雕塑与历史文化的和谐。城市雕塑是一种文化形态。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但是一种欣赏品,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创意性更突出。综观以前的雕塑,无非是伟人及宗教等。以后的雕塑将创意十足。

第三,文化性更突出。比如武汉步行街的制作热干面的场景,突出当地的饮食文化。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雕塑遛鸟等。

总之,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环境应相互融合而不是磨合,应立足于现代生活的坚实土壤上,坚持创造性,继承传统,有时代特色,与时代紧密同步。同时又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在环境中体现出雕塑的美感,在雕塑中蕴涵城市文化内涵,使城市雕塑与城市人文环境达到和谐共融。

【参考文献】

[1]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田自秉,吴淑生.中国工艺美术史图录.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3]赵慧宁 赵军.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第2期

篇3

关键词:校园景观;人文景观;人文环境营造

高校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营造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高校人文环境是指,围绕在师生周边的校园外部空间领域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组成部分,以及校园一切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学术圈子及制度基础,具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1] 这种环境的形成和塑造不是个别个体在短期内所能完成的,是需要特定的群体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共同生活和学习才能够确立。而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对于整个校园的景观建立乃至学生的求学氛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人文环境对于高校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人文景观又称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首先是在人文地理学科中被提出的,它是人文地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而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则可理解为校园文化所演变出的可供观赏的景观形式。高校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每个历史时代都在校园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因此,这些蕴含了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景观就具有了观赏性和精神感受的双重作用。

高校是培养和教育人的场所,校园环境作为大学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能使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传统的熏陶下形成公共意识、美的品德和创造性思维,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新内容。同时,校园景观在总体上给人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形成一种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相结合的整体环境氛围,以激发在校师生的好奇心和即兴交流的欲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校园景观中注重人文环境的体现是校园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2 高校人文景观的内涵

高校的建立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根源,每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历史传承和地域特征都会在不同层面上影响其校园景观的发展。

2.1 依循地域特征

高校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学术氛围的环境,它体现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因此,高校校园景观的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而其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地域文化中吸取的。众所周知,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环境塑造有着其不同的地域特点。而这种差异又使得各个高校的人文环境也随着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各有差异。

高校校园的地域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交通、植被、河流水系等方面,是高校校园环境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系统影响最深远和最难超越的制约条件。有很多世界闻名的院校,其本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例如与英国剑桥大学紧相毗邻的剑河(又译康河)、几所著名的学院都依着潺潺的剑河而屹立,如果没有了康河,徐志摩如何能在康桥边书写那首触动人心的再别康桥?所以若说剑河是剑桥大学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更凸显出剑桥大学那份学术的灵秀韵味,和浓郁的人文氛围。因此,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承载着校园斑斓的文化,折射了当地的文脉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

2.2 传承历史文脉

高校校园的历史文脉对校园人文环境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虽然是范围缩小的社会群体,但是其生活特征与城市环境并无差别。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校园和人们共同造就了反映校园特征的历史文化,而每个历史时代也在校园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因此,校园景观便成为了直观而立体的突现校园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认知对象,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2.3 体现学科特色

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学科体系,并以其学科优势来培养人才,而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质。高校在发展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符号等一系列观念形态会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载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知识的传承发展,并在校园景观的人文环境中有所体现。如著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是以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闻名世界的,因此其校园文化以及校园环境中就具有很浓厚的沉稳、严谨的特点;而与其同在一座城市的皇家艺术学院因其独有的艺术学科特性,使得校园内的景观成为了学生及教师展示创作作品的舞台,各处都充满了艺术氛围。

3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校园景观人文环境的体现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华中理工大学,于2000年与始建于1907年的同济医科大学和始建于1898年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建立起来的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研究型大学。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景观给人展现的是一种内敛而沉稳的美。

3.1 充分体现地域环境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喻家山南麓。因此,学校在规划之初便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将校区整体坐北朝南,形成了喻家山与喻家湖将校园相环抱的景象。校园内的景观充分延续了喻家山上环境的特点,郁郁葱葱、清新秀美,从远处看校园仿佛与喻家山合而为一。同时,校园景观中大量地将武汉当地的地域性特征融入其中,体现了校园作为微缩社会的载体所反映的环境特性。

3.2 注重校园景观的文化功能

一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它特有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有的大学蕴藏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有的大学敲响了时代的大钟,一些历史性的雕塑、建筑、纪念碑,犹如一本本形象生动的诗篇,它们默默地向人们讲述了大学的创始、发展和骄傲,也是人们唯一可以通过视觉体验感知到、并产生深刻印象的大学历史见证。作为学校的地标性景观华中科技大学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像,为每一届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校、感知历史的舞台。同时,具有古典风韵的醉晚亭在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让历史的记忆可以延续,用人文环境的感召力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3 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的地方。校园里的景观特征在设计时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宗旨等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彰显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为了体现这一特点,校园内的多处景观如世界名人苑、四大发明雕塑等,都展现了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文化校园等精神。

“厚学”意为崇尚校园知识,学问渊博。在校园中这一环境特征体现最为充分,不管是花香鸟语的青年园,还是绿草如茵的图书馆旁绿地,到处都为学子们提供了课堂外的学习空间。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环境育人”是希望通过塑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能够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学习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

“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充分体现了华科人严谨、求实的学研精神。作为一所理工科主导的综合性院校,校园内几何形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规整严谨的学校特点。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新建建筑附近,到处可以寻找到创新与创意相结合的景观元素,为古朴的校园环境注入一丝新的气息。

4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景观人文空间的构建

4.1 舒适的校园尺度

现今,许多高校的规划建设都刻意求大,使得空间领域感差,不宜交往。在这一点上,华中科技大学在整体校园庞大的基础上对小的空间环境做出了适当调整。在规划中,其将教学区与生活区有机相连,公共楼与各个院系楼按片分区,有针对性的划分区域、划分人流,在空间序列中有节奏的布置节点,把学生步行规模尽量限制在十分钟之内。有效控制和缩小学生最主要流线路程的长度,来赢得学生出行的便捷性,增加了其步行的舒适度。同时,控制园区内的建筑与空间的高宽比,形成友善的围合空间,借助绿化和其他景观改善空间尺度,弱化整体校园面积巨大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4.2 多元化的交往空间

校园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在强调“第二课堂”作用的今天,这些自发的学习、交往、观演、展示、游憩、集会、演讲等人文活动,对学生们的启发与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诱导、引发、增加、改善这些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创造人文校园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创造了适宜于这些活动发生的环境场所,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激发创造、催人奋进的人文化的校园。

作为校外课堂的典范,城建学院将系馆的一层空间与室外空间相连,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经营了一个院内咖啡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堂外交流和探讨设计方案的场所;咖啡厅外的架空空间为每一次的学术交流和设计展示提供了一个展示空间;咖啡厅通往系馆庭院的小花园被学生们改造成为一个小型苗圃,为景观课程中的植被认知训练提供了场所。

5 结语

当代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充满生活意义、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不仅要追求空间的功能,更要追求空间的品质,创造富有人文意味的校园环境。大学作为一个缩小版的城市,其形成因素也和城市类似,因此,高校的景观需要人文环境来体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园的建设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一个美丽、健康、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形成自己的校园人文环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给校园注入灵魂,然而一个校园环境的形成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校园的人文景观环境也需要不断地发展、更新、延续。

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高校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各项能力的基地,在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学习钻研的环境氛围的同时也要为他们规划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意境,使得学生在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受到最美的文化熏陶,带着青春的激情和踌躇满志走向社会,开创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主编.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2] 邱玉华,陈幼琳.生态空间?人本生活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

[3] 郑红午,侯怀根.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学科文化研究[J].山西大学,2007(07).

篇4

从现实社会来看,跟欧美相比,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有所落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但是由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非理性开明的态势使这种所需的“人化环境”不容易形成,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亚洲文化不是不鼓励创新,主要是怕失败,失败不起。其实亚洲的年轻人并不比美国的年轻人怕失败,但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总是会让这些科技创新的人付出的代价太多,在亚洲失败付出的代价要比在美国的高,美国人失败几次都没关系,且引以为荣。所以对科技创新来说,我们需要接受各种文化的冲击,对各种思想进行讨论,打破常规追求科技方面的进步。要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社会氛围这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科技成果方面,从2008—2010年的数据来看,在全国四大区域经济中:环渤海地区在这三年内登记成果数占登记成果总数比例最大,但成果数增幅不大,且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长三角经济地带登记成果数每年都呈递增状态;东北地区登记的成果数位居第三位,其数值远低于环渤海及长三角;而珠三角地区登记成果在登记成果总数所占比重最少,近几年来所占比例都不足5%。在高新技术领域分布上,技术成果仍然主要分布在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占27.63%,农业占16.18%,光机电一体化占13.58%,新材料占12.21%,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合计占69.60%。

2、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首先,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动力;但我们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新领域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于自然和社会时其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有的科技方面的发展带来的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转基因及克隆等生物技术在某些方面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之所以伟大,但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从长远角度看,我们需要做的是确保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任务;所以在科技创新必须重视人文环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要注重科技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有一句话说明了这一点,“科技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市场,市场不等于效应”。这个话说明了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到社会财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人文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经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及谁做决策,以及如何销售、如何分配利润等方面问题;都需要人文环境为之做铺垫。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人文环境在创新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没有当今世界多项有用的发明;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间接的。所以我们应注重发挥其重要作用,使人类社会能长期受益[2]。

3、创造环境,整合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人文因素

(1)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行科技创新就离不开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而人文环境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以人为本”口号的提出是中国整合人文环境的初步思想;那么中国的人文环境特点是什么呢?在我国,人本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3]。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应从教育做起,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不是把其看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应该把人才看做一种资源,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使更好地学习及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注入先进的生产力。培养科技人才应该像华为所崇尚的“狼性文化”,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即发展一群科技领域的狼,因为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敏锐地觉察社会的需求及市场的变化,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行列,寻找社会需求的科技点,加强团队合作互助,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所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及国家的快速向前发展。

(2)营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文化环境

创新是自由思想流动的产物,而能够使思想自由流动则离不开所谓的“文化环境”,任何创新都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自由的文化环境;使一整套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潜力最大化的优化机制得以发挥。我们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都为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及成果方面的转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形成创新文化环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接触创新信息的来源;二是科研人员的大量储备;三是能够吸引风险投资的基础性科研成果。充满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环境,会更有效地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也会更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创造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的系统,大力提倡敢于创造、敢于冒险、善于学习、勇于竞争、不怕失败和挫折,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形成全社会一片创新的良好局面。

(3)努力建立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社会组织

有创新活力的组织,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不管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科研院所机构,都对使用、扩散新技术发挥很大的作用,国家在政策方面也应该鼓励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交流;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项目能更多的进入大型集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及时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团队是以重大科研项目或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杰出人才为团队带头人,具有共同目标、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以及分工又合作的创新研究群体。建立虚拟科技创新团队(VTIT),它不仅能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而且能提高参与者的技术创新能力。VTIT是基于科技创新性任务,具有共同目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障碍,面向重大机遇整合优势力量的创新研究群体[4]。科技创新是一种组织和社会行为。要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组织,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调节各种科技资源的配置、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机制等。以科技政策、制度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来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4)建设科技创新型文化

篇5

区域“软实力”是“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合。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位,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人文环境是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个性和魅力的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是环境中的“软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总会受到投资者的眷顾,形成地方的软实力。人文环境主要包括人文学科发展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等等。在这里我们只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科技、教育、人才发展状况进行简述。

2内蒙古人文环境现状分析

2.1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一个地区的人文精神是该地区民族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产物。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蒙古民族是逐水草而动的民族,逐水草而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①在自然观中,崇尚“天人合一”,追求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自然、赞美自然、适从自然、保护和管理自然,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个体价值和个性的社会机制,崇尚英雄,追求无约束的自由生活;③发展观上,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提倡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同时,由于在草原广阔空间中生活,使其文化具有开放、吸纳、融合与创新特性。主张与外界建立广泛的交流与联系,吸纳多种文化为己所用,并使其成为自己逐渐强大动力;④道德观上注重恪守诚信,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正在受到剧烈冲击。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结构愈来愈复杂,在现代社会中,物质财富尚不完全充分、科技水平有待不断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对社会价值观的选择和评判就会受到物质反向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急功近利的价值趋向,从而造精神在一定层面上缺失,影响了和谐发展。另一方面,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创新科技的推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要想提高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在观念、知识、科技、体制、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创新过程又是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的过程,是人的各种素质能力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精神可以有效地传承与超越传统文化。反之,就会造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结构失衡,就会影响到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到的竞争能力。

2.2居民的收入

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居住环境选择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GDP增长连续九年处在全国前例,但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却位居全国的中位,2010年在全国的排位也有所下降,位于第15位。同发达省区相比,收入差距很大,从农牧民收入来看,同上海相比是1∶2.49,相差8216元。从区内看,区域和城乡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呼、包、鄂三市收入是兴安盟的2倍多;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纯收入之间的比为3.2∶1;牧民的收入低于农民收入,牧区逐渐成为贫困人口最多的区域。从行业看,的采矿业、烟草、金融、航空、电力和电信等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传统的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收入则相对较低。垄断行业的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收入的差距,必然影响着居民在教育、医疗、子女就业、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影响着社会结构形态及其变迁,引发出许多新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给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地认识和解决,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人文环境的宜居性。

2.3文化

从文化资源来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历史上曾有乌桓、柔然、敕勒、回鹘、鲜卑、匈奴、突厥、契丹、女贞和蒙古等十多个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特殊的历史文化积淀,创造了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如:大窑文化、夏家店文化、红山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朱开沟文化、匈奴文化、蒙元文化、和秦直道文化等等。在这众多的遗存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文化遗产堪称亚洲之最;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居全国之首;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的数量和艺术价值也是全国之最。现已发现各类文化不可移动文物点21000余处,其中新发现12000余处,馆藏一级文物1500多件,二三级文物1.1万多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2个,国家级的49个,自治区级的251个,26位民族民间艺术家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个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外,还有神秘庄严的宗教文化,淳厚质朴的民风,异彩缤纷的民族节日,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闻名于世的民族史诗,风韵独特的祝词、赞词,曲调悠扬的民族声乐,柔美奔放的民族舞蹈,斑谰多姿民族体育;以及以优质的天然草场、原始森林和自然景观为载体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使之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区。现有自然保护区184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23处。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内蒙古浩繁博大的文化宝库。从文化产业来看,产业结构不优,总体数量偏少,规模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不足6万人,从业人员数量居全国第24位,占全国的1.01%,占全区就业人口的0.5%;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居全国第26位,占全国的1.01%;资产拥有量居第27位,占全国的0.42%;年营业收入居第24位,占全国的0.49%。文化产业产值仅占GDP的1.08%,不仅远低于发达省市5%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而鄂尔多斯文化产业产值却占到GDP的2.5%,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文化产业中,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及产值所占比重过大,非公有制企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占份额较少。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产值就超过50%;而软件业、会展业、现代传媒业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动漫、创意等高端文化产业刚刚起步。一些盟市旗县文化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项目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产品内容单一、高度同化、产品粗糙,很难在文化产品市场上获得一定份额;再加上体制和缺少高端文化创意人才。这就使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很难有效转化成文化竞争优势。

2.4科技

科技是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文环境的积极力量,也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了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大幅提升,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总体水平排在全国第2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标排在全国第14位,已经进入全国中等水平。到2010年底,共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家,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共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家;自治区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企业研发中心69家。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89.8亿元,同比增长37.03%,占自治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4%。高新技术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新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稀土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民生科技第七大领域,实现了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如:在新能源方面: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领域突破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使风电国产化率达到了85%以上,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光伏制造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生物质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再如: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试验成功,取得重要技术成果4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1项;首创世界最大的3.6万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垂直挤压机再创辉煌,并使该技术成功地走向产业化;包钢重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为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技发展中的不足。从R&D投入经费现状来看,区科技投入仍然不够多,2005年~2009年科技研发经费占GDP分别为0.30%、0.34%、0.40%、0.44%、0.54%。依据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研发经费占GDP不到1%的国家和地区,缺乏创新能力;在1%~2%之间的国家和地区,会有所作为;大于2%的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比较强。因此,区现在还是一个非常缺乏创新能力的地区。2007年政府制定了“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力争实现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1.5%,2020年达到2.5%的政策目标。但2010年已经过去,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还不到规定的一半。如此缓慢的速度,到2020年很难实现2.5%的政策目标。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科技投入的状况,到2020年也很难成为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地区。从科技在全国和西部的相关排位来看,2010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连续5年排在全国第21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标列全国第24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排在全国第25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标排在全国第28位;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量和授权专利量,都位于西部的第8位;签订各类技术合同,位于西部的第4位。这些都说明了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还很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有逐步缩小的趋势;科技本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有限;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不能充分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2.5教育

从教育投入来看,“十七大”之后,按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积极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教育投入,使其增长大幅度提高,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攀升。到了2009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已达到1096.09元,已排在全国的第8位;2010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1356.28元,位次还会有所提升。教育投入的加大,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底,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了37.14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4.0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3.47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8.2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94%,比“十五”末提高7.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73%,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6.26%,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73%,都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每十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1020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1512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3921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分别高出6405人、1365人和4420人;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高出1278人、1093人和430人。在看到教育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教育在发展中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2010年为最高,分别达到14.40%和2.82%,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教育质量和水平整体不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同发达省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素质偏低,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缺乏学术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89.62%;初中专任教师学历本科以上学历比例71.32%;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1.07%,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学历合格率93.94%。全区专任教师中各级骨干教师近1400人,只占专任教师的31.8%。③中、小学建网学校比例偏低。2009年小学建网学校只有8.03%,位于西部的第5位,全国的第20位;中学建网学校只有15.14%,位于西部的第9位,全国的29位。④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全区大部分旗县“两基”达标水平偏低,旗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某些重要生均值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⑤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质量较低,结构不尽合理,实习实训条件不足。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两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学科等科研硬指标总体都处在较低水平,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成果不多、转化率较低。⑦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这些不足,是制约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影响人文环境建设和“软实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2.6人才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状况有所改善,但人才滞后仍然是发展中的软瓶颈。2004年之后,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先后实施“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511人才培养工程”、“333人才引进工程”、“新世纪321人才选拔工程”、“院士引进与培养工程”、“11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培养工程”、“草原英才工程”等一系列聚才引智项目,并逐步探索出了刚性、柔性和弹性3种引才引智方式;形成了政府参与、产学研联盟、中介机构介入、企业自发、搭建平台五种人才引进模式和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创业人才3种培养模式;建立了引才、用才工作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引进大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设立人才储备周转编制,采取“借脑引智”、引进“候鸟型”人才等柔性储备机制,实现为用而储,储用结合,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连续性。到2008年,人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才流入与流出比为4∶1。到2010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85万人,较2003年增长76%;每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达到960人,比2003年增长1.5倍;全区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三支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占33%,较2003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5人,排在全国第7位;全区20个重点工业园区从区外引进人才22468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1222人,占引进人才的49.95%;76家自治区重点企业从区外引进从业人员5428人。但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来讲,差距还很大。人才总体水平还处在全国后列,据相关统计,各类人才总数占全区人口总量比重为6.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3个百分点,人才综合竞争力为全国第25位,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为全国第26位。而且85%的人才集中在城市和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层、发展一线和一些重点领域人才短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益突现;另一方面,高技能产业工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经营管理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短缺和人才闲置已成为现实人才的突出问题。

3对策和建议

3.1培育人文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

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培育人文精神,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选择。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核心的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人潜能的发掘以及个性的张扬,是人全面发展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标志。它的本质在于对于精神境界的真善美和德慧双修的追求,它是通过人们的思想言行、智慧力量、情感意志和心理等表现出来,它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它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承认与尊重,并强调在社会整体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培育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是统一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劳动者在良好社会氛围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培育人文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弘扬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核心价值理念,用人文精神培养公民意识,规范公民的行为,讲诚信、讲创新、讲奋进,使人文精神成为维系居民关系的重要精神纽带。同时,要提升地域的文化品位。总结地域内的文化特质,提炼文化精神,集聚文化力量,尊重地域的差异,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地能体现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而营造出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塑造地域人文形象,增强地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扩大的影响力,从而提升的“软实力”。

3.2加大财政支出向民生方面倾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民生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只有加大财政对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实现政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的基本平衡,才可以弥补多年来在民生领域的欠账。

3.2.1要加大收入在财政支出的比例。要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财政收入增速远远高于个人收入增速状况。要藏富于民,要用GDP的增长来推高民众的幸福指数,让居民收入、幸福感与GDP的增速获得同步提升。同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差距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导致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收入的差距也会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2007年贫富差距指数就达到了0.44,如果继续扩大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就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发挥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实施合理的政策调节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努力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以拉动社会需求。只有缩小收入差距,让居民的腰包鼓起来,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才会有幸福感,区域经济才能更加稳定健康增长,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和公平。

3.2.2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人才,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研发经费的投入,加大技术引进与消化以及创新经费的投入比例,优化创新环境。通过科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在新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稀土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民生科技等领域,逐渐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2.3加大教育和人才方面的投入。牢固树立“教育优先,人才强区”的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政府服务于人才工作的自觉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教育、人才的投入,为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资金保障,并通过建立投入增长考核制度和投入持续增长监督机制,来保障教育经费的逐年递增,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多样化人才需要与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加强基层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2.4加大文化的投入。政府应当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政策的研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的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增进居民的精神幸福。

3.3更新发展观念,将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成竞争优势

要改变传统的文化发展观念,将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成文化竞争优势,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3.1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文化建设的现状是: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文化产业的经营性并存。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就要以政府为主导,改革管理体制,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主导,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在产业谋划、项目引进、资源整合等方面,打破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在产业集群的培育方面,尤其要吸收工业、商业领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以改革的途径,推动文化优势项目的集聚与发展,从而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篇6

一、辽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工作重点

(一)抓住培养环节。培养是基础,健全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二)抓住引进环节。引进是重点,完善人才、之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项目、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

(三)抓住使用环节。使用是关键,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围绕营造人才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留住、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辽宁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辽宁人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区、县(市)人才市场为依托,专业和行业职业介绍机构为基础的市场体系。

篇7

关键词 贵州 人文 广播节目 利弊影响 发展问题

一、引言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着汉、苗、布依、土家等18个世居民族,民族分布呈交错杂居和成片聚居的状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的门户,正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将贵州建设成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

而贵州省的特殊人文环境,为广播行业创造了不一样的发展空间,也使广播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广播节目对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殊的人文环境对广播节目带来的影响,是广播节目体制创新和流程变革过程中重要影响因素。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了节目形式,拓展了广播节目的发展渠道,但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与封闭性特点,其中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十分丰富并呈现出“隔山不同语,隔村不用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都给广播节目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广播节目发展进程缓慢。

因此,深入研究贵州地区人文环境对广播节目的影响问题,探讨其广播节目发展方式,对构建具有特色文化氛围的广播节目产业并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二、贵州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分析

伴随着文化大发展的步伐和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贵州省的广大广播媒体从业者,在经办节目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地区的特色和风格。

(一)贵州广播节目发展的显著特色

在节目内容上,贵州广播媒介突出地、大量地传播了改革开放的意识和实践信息。包括黔东南电台的《苗语新闻广播》、黔西南电台《民族之声》和安顺电台《政风行风热线》都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贵州人的创新和改革开放精神。这种改革开放意识,已经渗透到节目传播内容的各个方面,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贵州地区的广播媒体所播出的文艺节目,如,贵州广播电台的广播剧《偏坡轶事》、音乐类节目《阿仡山寨的歌谣》,黔东南电台《黔东南游记》、《唱响苗乡侗乡音频》都是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同时,贵州有其独特的饮食习惯,为了宣传本地美食,广播电台开办饮食节目,比如贵州交通新闻广播《美食天下》,经济广播《美食每刻》等,充满现代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贵州广播在普通话播报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特点,采用民语和方言播报,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贵州风味”。如,贵州广播电台《开心码头》、黔西南电台《民族之声》和黔东南电台《苗语新闻广播》等。值得一提的是,贵阳交通广播采用本地方言直播中超比赛。贵州人和足球队俱乐部、贵阳广播电视台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合作,确定贵阳交通广播频率(FM102.7)为足球队主场广播直播指定单位。市民可通过广播收听普通话和方言结合播报的赛事直播,以突出本土特色,并设有竞猜、球迷互动等环节。节目一经播出,便收到广大听众的好评。

(二)贵州广播节目发展的制约条件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由于特殊的地理面貌,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许多地方民族散居于大山之中,相互接触及信息交流少。所以尽管贵州许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隔山不同语,隔村不用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的特点,使广播的资源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尤其是民语类广播节目的发展进程缓慢。

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积淀在各民族中延续和发展,说明其有积极方面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是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因而必然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它们可能会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作用,甚至成为阻碍民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而对于贵州民族地区广播节目的发展来说,民族传统观念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因此贵州地区的广播电视、特别是民语广播节目发展远远滞后于其它民族地区。

三、贵州部分地区人文环境对广播节目的影响分析

(一)特殊人文影响下广播节目发展的利弊

广播媒介在组织社会关系、表达社会文化意义、帮助人们寻求自身生活的符号意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而人文环境不仅体现于外在的人文景观,更体现在一个社会群体所包含的健康的科技文化、和谐的社会氛围、深厚的学术与文化的积淀。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这表明一个地方的特殊人文环境,会为当地的广播行业创造了不一样的发展空间。

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给广播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贵州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的各民族生产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让贵州广播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存在着以下有利及不利影响因素。

有利因素:1、广播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与其他传播媒介一样,是文化的表述和传送工具,所以广播本身也容纳人文环境的发展变迁。广播节目在融入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播节目的内在文化价值,并强化了广播媒介的引导功能、审美形象与文化担当。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理念,对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受众提供了多样的精神食粮。

篇8

(一)缺乏面对面的语言交流

交流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必要方式,利用语言进行交流是最常见、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而强调面对面的交流,就不仅仅涉及语言一种媒介,它还应该包括非语言交流,诸如眼神、表情、动作及肢体语言等范畴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正因为如此,从事教育工作时,教育者的语言表达技能、技巧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相反,参加远程教育的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时空上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传统教学方式上的天天见面、面面相授。

(二)缺乏人与人的情感关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有增力或减力两种不同效果。乐观的、饱满的、良好的、愉悦的、忘我的情感体验可以加强人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能量,促使人竭尽全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学习效率自然也随之提高。减力效能恰好与其相反。远程教育虽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完备的技术支持、自主的学习方式等优势,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学员遇到学习障碍时有可能借助冰冷的机器获得解决,然而教师那种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扬鼓励等一系列人文情感关照完全缺失;再如学员之间的坦诚相待、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真诚关心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几乎未有体现。

(三)缺乏相互间的交往沟通

和谐的人际交往、恰当的人际沟通是一个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表现。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员,一方面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其适应社会需要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电大开放教育或奥鹏网络教育的学员年龄大都在20岁至40岁的范围,他们正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强调协作的工作环境,社会、单位甚至家庭都要求其具有广泛的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能力。然而,面对学习者自身有限的网络学习时间、灵活机动的学习环境、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差别明显的气质性格,学员们基本上没时间、无条件、没机会、不善于通过远程教育的模式来改善或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四)缺乏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与熏陶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强调: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作用,离开环境也就没有了教育。他指出:所谓环境,不仅仅指个人周围的环境,更主要的是指能促进或阻碍人的某种活动的情境[3]。这种情境可以理解为校园文化环境,它是每所学校在其自身的发展运行进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能够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独特的文化形态。然而,参加远程教育的学员,从报名入学、缴费注册、取书听课,到完成形成性考核、集中实践环节、期末考试等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跨入校园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那么,校园文化环境对其认知能力的影响、情感意志的培养、品德艺术的熏陶、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几乎缺失。

二、远程教育人文环境构建的主要措施

(一)从加强教学环节着手,打好人文环境构建的坚实基础

1、高度重视入学教育工作。

入学教育既是参加远程教育学员的第一堂课,也是学员初步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新的学习环境、方式的起点,更是其掌握基本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开始。此时的学员充满陌生感、期待感、好奇感或是轻视感、速成感;而教师或管理人员应该细致分析其学习动机、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因素,以端庄的举止、和蔼的态度、坦诚的语言、得体的行为让学员感受到尊重、平等、期待,让其从第一印象上认同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同样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在讲述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网上学习、作业考核、实践环节、课程考试时,在演示利用远教平台的注册登录、选课学习、论坛交流、网上作业、交流互动时,我们教师要特别意识到此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长远地对学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新生的入学教育既要让其明确不足、有所收获,又要使其树立信心、激发兴趣,更要让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参加远程教育的人文关怀。

2、认真做好导学、助学、促学工作。

导学工作包括每门课程的一体化学习方案设计和章节、课时的重难点提示,它重在指导、引导学员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及合理、恰当的学习方法上。进行助学工作,要全方位的体现出帮助、协助,即教师帮助学员优化组合各种教学媒体资源、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我校实际来看,不仅要在文字教材征订和发放上体现及时性、准确性,要在录像、录音、CAI课件等资源选用上体现针对性、精选性,要在网上文本、IP课件、视频点播、课程论坛等资源上体现出独特性、流畅性、时效性,而且更要在面授辅导、网上集中答疑、个别回帖答疑、集中讲座和“基于网络的统设课程考核改革试点”课程辅导等多种教学形式、手段运用别重视有效性、监督性、敬业性、关怀性。促学是督促、促进学员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贯穿于远程教育学习过程的始终。当学员完成形成性考核时、进行网上作业时、开展网上集中互动时,教师或班主任应该提前通过移动短信平台、班级QQ群、网站、电话等方式督促、提醒学员按时按要求完成。在导学、助学、促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增进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交往、沟通,将人文关怀渗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3、做好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远程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自主学习,但结合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组织学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特别重视培养学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学员间的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使参与其中的每一名学员在探讨知识与形成能力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尊重、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动机。根据远程教育的历次评估、检查结论显示: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借用的、共建的实践基地,强化学员亲手实践能力,解决仅在网上演示、模拟操作的弊端;可以分期分批地将相同专业的学员召集起来,当面交流沟通、当面探讨争论、当面分工协作,增进师生间、学员间的情感传递,让远程教育的实践环节充满尊重、理解、关爱。

(二)从提高支持服务着手,做好人文环境构建的有益补充

支持服务是否贴切、有效和全面,也影响到人文环境能否和谐构建。通过工作实践来看:我校使用蓝卓移动校园平台、专业主任自建班级网站、QQ群等形式,大力构建班级成员的网上人文精神家园,促进各类教学信息的及时提供、增强成员间的日常交流;制作学习流程示意图,详细标注远教平台的使用、学习资源的获取、多种媒体配合使用的方式等等;印制宣传电大开展远程教育简介、标语、网址、联系方式的精美手提袋,既可方便学员携带书籍、资料,又可提高学校及远程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针对学员工学矛盾突出、休息时间集中的现象,我校将教职工每周休息时间调整到周三、周四,要求双休日全体在岗、方便学员,杜绝学员来校教师脱岗现象。向全体学员推广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访问技能,让“CNKI系列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各类图书文献服务于学员的毕业论文写作、学科知识检索。

(三)从搞好校园文化着手,带动人文环境构建的全面提升

开展校园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实践化的过程[4]。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创建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同时它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的引领、指导、示范功能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对学员的影响,关系到远程教育人文环境构建的全面提升。首先,要大力营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以人为本和资源共享的远程教育高校独特校园景观,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其次,经常邀请当地各行业成功人士举办名家名人名师讲座、论坛,拓宽学员知识视野、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全面提高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结合学员专业和工作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模拟法庭、金融知识技能竞赛、公文写作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歌舞晚会等等,独特的成人校园文化,既可以荡涤成人学员的功利与浮躁又可以陶冶其的情操、健全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提高学校知名度,强化学员归属感。学校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公交车报站、LED显示屏等形式,大力宣传远程教育、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等相关政策、知识,让参加远程教育的学员听到、看到自己的学校时,充满自豪感和归属感。

(四)从端正师生态度着手,培养人文环境构建的核心要素

美国演讲家、作家、“成功学家鼻祖”罗曼·文森特·皮尔的《态度决定一切》畅销世界十余年,其书名作为口头禅则誉满全球。参与远程教育工作的人包括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科研人员,虽然各自工作侧重有所不同、工作性质有所不同、福利待遇有所不同,但是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强调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价值观,更要强化制度约束机制、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疏通职工上升渠道,从根本上促进教职工爱岗敬业、服务学员的良好工作态度。从现阶段学员的学习态度来看,的确有部分人存在急功近利、敷衍了事、心浮气躁等倾向,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员学习兴趣;又要改进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促使学员认真学习;还要完善支持服务体系,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学习;更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远程教育人文关怀新境界。

三、结束语

篇9

摘要无障碍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语。身处在一个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环境之中,对无障碍的分析和理解也应建立在宏观和综合的基础上。在建设和完善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信息交流环境的同时,更需要营造无障碍的人文社会环境。

关键词:无障碍 物质环境 信息交流 人文坏境 综合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无障碍环境从狭义上讲是消除残疾人在移动、操作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障碍环境,强调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健全人平等参与的重要性;从广义上讲,是为所有的人创造更为安全、方便、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整体环境。

一 无障碍环境的提出

1 无障碍环境的发展过程

残疾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公元13世纪古罗马就己经有了类似于福利院的机构,用以收容和安置残疾人。但直到1960年联合国提出“完全的参与和平等”的主题,才正式揭开了无障碍环境普及工作新的一页。无障碍环境的发展经过了三个时期:

(1)萌芽期

1950年末西方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劳动力的短缺,残疾人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价。美国1960年民权运动的开展促使 “无障碍”的概念开始形成,并于1961年制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强调了残疾人在公共社会中与健全人一同生活的重要性,指出以健全人为中心的社会是不健全的。

(2)发展期

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总结了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历史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1975年联合国了“伤残人权力宣言”,并将1981年定为“国际残疾人年”,以唤起人们道德意识的觉醒,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3)深入和普及期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无障碍环境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和系统的阶段,城市重要建筑物内如电梯、停车场地、观众席及其他场所都考虑了无障碍设施。在进行城市无障碍环境改造的同时,各国政府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环境改造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强调在住宅中也要实现无障碍。

2 促使无障碍环境发展的因素

无障碍环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残疾人口的存在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无障碍环境的普及变得更加迫切。

(1)残疾人口的存在

据联合国根据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测,全世界共有5亿以上的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或是感官上的缺陷而导致残疾,其中的8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在多数国家中所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实力不足以发现和防止残疾,更无法满足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支援的需要。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残疾人口也随之增加,所有这些都使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2)人口的老龄化

世界范围的人炸使地球资源面临着消耗殆尽的危险,而人口控制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残疾人一样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其期限,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压力,减轻家庭负担。

3 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平均地分享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善的生活条件”提供了可能性,而人类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观念的提高则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此外,科技的发展使消除环境障碍成为可能,如轮椅、助听器、电动假肢等已使许多残疾人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无障碍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环境

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及建设等方面。如城市道路应满足轮椅乘坐者、拄拐杖者和视力残障者安全的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楼地面、楼梯、电梯、扶手、卫生间、房间、柜台等设施,残疾人可方便到达并使用。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和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主要体现在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推动信息无障碍的目的是使尽可能多的人对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加强。

三 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诉求。《辞海》对“人文”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这样理解:“人文”一个是‘人’,一个是‘文’。所谓‘人’,就是要关心人,第一是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第二是关心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所谓‘文’(文化和文明),就是要关注‘文’,首先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延续,其次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发展。因此人文精神就是关乎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的内核,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价值观、情感和素养等。

1 无障碍理念

在无障碍环境中,无障碍理念的建构是最重要的。无障碍环境理念的发展取决于整个人类社会对残障者的态度和对人类自身生命过程认识的转变,具体可反映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有爱无碍,只有对他人充满着理解、关爱的思想,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着理解、友爱、互助精神的人性化空间。“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对待残疾人,一个社会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随着人类自身生命进程认知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认识到每个社会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能力限制,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不同的场合可能遇到与残疾人一样或类似的障碍,自始至终的健全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消除的不仅仅是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更是为社会所有成员创造一个在人生不同生命阶段都能自由活动、交流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有了正确的无障碍理念,即使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仍不够完善,也能获得残疾人的理解和体谅;相反,如果缺少无障碍理念,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利益碰撞就会无处不在,物质环境无障碍条件再好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缺乏意识支撑的物质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无障碍整体环境理解的一种消减,更是一种僭越。构建无障碍环境关键在于提升公众整体的文明意识,真正建立起无障碍的理念,带动全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社会对待残疾和残疾人的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阶段一――残疾医疗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非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特殊群体。在这种模式中残疾人的价值被忽略、被否定,他们被当作社会财富的消耗者、包袱和累赘。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当中来,残疾是残疾人个人的命运。

(2)阶段二――残疾社会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受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

(3)阶段三――残疾权利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人权的主体而非客体,残疾人理应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平等地享用所有的社会资源;残疾人理应参与和自己相关的各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而非由其他人来决定残疾人的立法和政策制定;立法赋予残疾人的“特殊”权利不能视为对其他人的一种歧视。

从救助对象到权利主体,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残疾和残疾人态度的一种根本性变化过程。评判残疾存在的与否及其程度,不再是简单地观察其生理或心理状态如何,而是对应为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活动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极大地扩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服务对象和领域。

2 无障碍与法律制度

残疾人的障碍虽然同残疾人自身的缺陷有关,但更多则是来自社会的排斥,因此应对整个社会和环境进行引导和营造,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顺利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消除障碍需要全社会的集体行动,这种新认识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体现出来。《美洲国家关于消除对残疾人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指出:

“残疾一词是指某种生理、心智或者感官上的缺陷,永久地或者暂时地使人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重要活动的能力受限,且该缺陷可由经济和社会环境导致或者加重。”

因此,立法是消除这些障碍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法律中涉及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项条款,保障了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各方面权益,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3 无障碍与教育

对于残疾人终身的发展,教育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使残疾人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无障碍包括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估等各个方面的无障碍。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这些观点与无障碍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当今无障碍教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态势,一是提倡“全纳性教育”,残疾学生尽可能到普通学校学习,将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两者之间不再存有鸿沟;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促进人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加注重个别化的教育。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残疾人可以选择普通教育学校,也可以选择特殊学校就近入学。在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更是为残疾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上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

4 无障碍与福利政策

2006年我国残疾人口总数为8296万人,到2025年我国残疾人更达到1亿之多。残疾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由于生理残疾的障碍,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种种不利的地位,使原本可以发挥的作用受到许多限制,因而残疾人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无障碍环境是所有残障者的迫切需要。随着各项福利政策的出台,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在帮助他们生活自理、走出家门、接受平等教育与就业、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无障碍环境。

除了上述几方面内容,人文环境无障碍还包括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阻碍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行为不便者独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因素不仅包括城市物质方面的有形障碍,还包括社会在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心理等方面造成的无形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必须消除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建设与物质环境建设同等重要。通过制定法规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实施;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了解、熟悉相关知识,自觉遵守法规并能主动帮助残障者;通过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共同努力,使社会的每个成员能够真正平等地享用社会资源。

注:本文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科研基金资助项目(HSJG20080402)。

参考文献:

[1] 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谊:《中美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 成斌:《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化之比较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 李双喜:《建筑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美术大观》,2008年第2期。

[5] 赵敬辛:《当代建筑师如何创造适宜的无障碍环境》,《山西建筑》,2004年第17期。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绿色 环保 和谐发展

1 益阳概况

从地图上看,益阳犹如一头雄狮,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益阳北近长江,比邻湖北省石首县,西与本省常德市相邻,西南与本省的怀化市接壤,南邻娄底市,东临长沙市,东北与岳阳市相互紧靠。

全市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益阳的南半部坐落在雪峰山余脉上,属于丘陵山区;洞庭湖通过淤积进一步形成北半部平原。

益阳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其中矿藏种类多达20余种,在储量方面,锑、钨、钒、石煤等矿产资源稳居全省第一。此外,对于石料、潮土等资源来说,益阳也非常丰富,这些丰富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对于益阳来说,其水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资江贯通益阳南北,并且在平原地带,益阳河网纵横交错,遍布湖泊,水路经洞庭湖外通长江,内联湘、资、沅、澧水道,在一定程度上为灌溉、航行提供便利。在水资源总量方面,全市约为2779亿立方米,蕴含丰富的水能发电资源。

益阳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境内的东北部地区遍布着众多的湖泊,水草丰茂,盛产乌鲤、鳜鱼、优质鲤鱼等。

全市的土地质量非常优良,是粮、棉、麻、油、糖的主要生产基地,同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益有十分便利的水陆交通。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319国道穿越境内,这是省会通往大西南的主要干道。

2 绿色益阳: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经济高速发展且环境保护获得更多关注与重视的今天,每一位益阳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与当前经济发展的规律相比,那种注重经济总量、速度的发展模式早已不再适应,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来说,更关注的是低碳、绿色、环保,以摧毁自身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会要落伍与被人唾弃的,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是每一人,每一企业,每一国家都在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对于不具备区位优势,并且基础工业非常薄弱的益阳市来说,如何采取措施,实现自身的后发赶超呢?按照现代化的山水城市和节能减排标准,对益阳市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将益阳建设成为宜居生态的新型工业城市,这是否只是梦想中的空中楼阁,还是可以实现的美好愿景呢?

对于益阳市来说,通过对绿色、低碳经济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通常情况下,这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途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益阳市发展的全局。在益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绿色低碳纳入其中,进而使其成为益阳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统筹兼顾新能源、绿色产业、节能建筑、可持续交通等,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整体推进,确保益阳市形成全面、系统的绿色经济发展框架。

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对结构进行调整,对方式进行转变,进一步促进发展,进而加快“绿色益阳”建设?首先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将招商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结合,同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积极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抓好园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推进益阳高新区东部新区建设。建设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这是东部新区总的发展目标,形成生态型产业新城,对山、水、园、城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对建材、造纸、化工、竹木加工,以及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重点改造,淘汰落后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益阳地处洞庭湖腹地,在节能减排方面肩负任重。对于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方案,全市要严格落实,同时在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纳入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且重点推进 “严格执行水污染物(COD)新的排放标准、推广应用污水净化及再生回用技术”等节能减排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快治理速度,对其进行坚决控制。

3 绿色益阳:“现代、绿色、低碳、环保”发展方向

3.1 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采取措施对节能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积极推广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的管理水平,以及能源股的利用效率。通过积极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3.2 加强对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投入,树立品牌意识。无论是安化的茶马古道、森林园区,还是桃江的红山竹海,抑或是沅江、南县的南洞庭湿地保护区,都是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绿色资源,如何将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更好的进行文化与品牌包装,从而更广泛的推向市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之一。

3.3 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推广力度,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如何在保持原有农业强势的基础上,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换,如何将新兴的绿色有机农业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实施想必也是任重而道远的。

3.4 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研究开发清洁能源、减排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采取措施减低益阳经济发展对石化能源的依赖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能源链向低碳环节转移,加快建设桃江核电站和漉湖风力发电站。

3.5 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不断完善。通过对公共交通线网进行不断优化,对于快速公交要优先发展,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之间平衡配置道路资源,同时对机动车阻塞费进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运营、管理系统。

3.6 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LED等绿色技术和产品,同时对现有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3.7 鼓励公众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出行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对购买节能节电消费品进行补贴。

3.8 多多考察与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建设先进经验,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使益阳向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基地方向发展。

4 绿色益阳:烟草行业对于绿色的思考

首先,绿色烟草业的发展离不开满足消费者(烟民)需求这一根本,没有消费者的厚爱和支持就没有烟草业的发展。因此,实施烟草绿色化产业,既是为了广大消费者(烟民)提供高安全性产品,答谢广大烟民,同时也是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烟草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次,基于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烟草业发展现状以及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要实施绿色烟草发展战略,应采取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的逐步展开。一方面积极开发安全烟,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研发新的绿色产品,逐步替代传统香烟。目前重点是解决安全烟问题。

第三,在实施绿色烟草发展战略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产品本身的开发、设计积极探索降低焦油含量的方法,全面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生产安全烟。二是抓好生产环节,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使生产环节尽可能少的产生废水、废渣、废气,不重新造成生产环节的污染,或充分利用绿色环保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三是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培孕出绿色原材料,为进一步降焦、生产安全烟奠定基础。同时,改良烟草品种为研发新的绿色环保卷烟替代品提供原料。四是大力开展新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回收的研究,解决烟蒂的降解和烟灰的回收利用问题。

总之,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们可采取和利用的措施、方法将越来越多,开发更加安全的卷烟,实现绿色烟草的发展为期不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绿色烟草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更联系着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不仅是烟草从业人员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所有人共同关注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5 结论

“崇文尚义、通达超越”这是益阳城市精神。益阳人民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正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朝着“现代、绿色、环保、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省会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郭云飞,雷越毅,杨治军.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N].湖南日报,2010-03-30.

[2]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大连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N].大连日报,20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