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范文

时间:2023-04-08 12: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实践 措施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今教育教学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而化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化学教学如何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呢?

一、以探究性为主题的化学教学

为了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化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这使得探究性实验化学教学模式迅速崛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学生充当探寻者。在探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操作、决定每一个化学实验。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总结出化学的规律,进而将这种规律又应用于生活,这样使得学生既容易接受又得以学以致用。

化学课堂是化学知识传递的最好途径,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课后习题为补充,这是传统的最行之有效的化学教学模式。在经历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尝试了以演示实验为主题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开放的实验性探究的改革性教学模式后,化学教学的认知水平有了提升,化学教学认识得到了升华。化学教学过程中,博学多才的教师和追求真知的学生密切配合,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在高中实验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实验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应当考虑到高中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因此,教师务必对教学实验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及演示,并且在演示的基础上来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真正在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实际操作与理论讲解的差距,同样,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学生间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并且注重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评价以及总结。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与思以及思与行的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实验的有效进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改革为主体的化学教学

化学这门科学,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初中化学是趣味化学,高中化学是推理性化学,大学化学才是深究性化学。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对化学有不同的认识,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终会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化学的特点。在高中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喜欢观察社会现象的特点,创设与化学知识有关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够深刻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这相对传统意义的教学,无疑是一种大大的提高。改革就是应当摒弃旧有的缺点,全面地革新教学模式,全面地将高中化学推上一个新的阶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基于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力求生动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将枯燥乏味的知识通俗化、形象化,以此来提升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同时,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升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有效地借助诸如多媒体之类的工具来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例如,在讲授“酸雨的危害”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不良影响的视频或者图片,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酸雨,了解酸雨,并且教师应当进行相关的知识总结,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应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地认识以及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提升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完善实验设备

高中化学教学中对教学资源有着特别的要求,尤其是在实验设备以及教学资源方面。实验设备对于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的学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往往无法获得想要的资源,无法真正体会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快乐。

新课标要求学校完善自身的实验设备,并且强调教师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实验设备是一个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时应当帮助学生培养自主科研的能力,让学生自行选择恰当的实验课题,设计多种实验方案,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以及思维广度。

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方法和教学实验设备都有待改善,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是在实践中的浅显总结,希望所有高中化学教育者都落实新课程要求,为高中化学课堂的改进贡献自己的力量,使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樊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 数理化学习,2010(12).

[2]张惠萍.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45).

篇2

这里仅就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教材编写等问题提出初步的构想,以与同行们继续深入研讨。

一、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

没有一成不变的课程任务,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调整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以体现时代的特点和适应时代的需要。

确定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应该综合考虑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从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来看,要求高中学生能有较广泛的适应面,既能为各行各业输送合格的就业人员,又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也就是说,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具有多重性。

但近几十年来,化学的发展非常快,以致有不少化学家认为,化学将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化学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正越来越深入,信息和资料也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质被发现或从实验室里研制出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示出来,很难想象,一个对化学缺乏起码认识的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再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高中生的年龄一般为16-18岁,他们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已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开始辩证地思考一些化学问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理论为指导来分类学习一些化学知识。但对于这一年龄段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讲,大部分人抽象思维困难,学得较死,常常局限于就事论事,不大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则往往更多地习惯于死记硬背,缺少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能力方面则更差些。

上述诸种因素决定了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或培养少数未来的化学家,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授知识。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

2、发展能力。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关心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4、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刻苦、顽强、团结合作等优良品德。

二、高中化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的构想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激趣策略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任何情况下,兴趣都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的一种责任,也是每一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也说,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引起学生各方面的兴趣,那么,单纯地讲授教材就容易进入一种睡眠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便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也不可能实现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迫切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如何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偏大,致使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畏惧感,进而无法用心学好这门课程。笔者想这是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的状况,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学习的难关,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

1 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妙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良好的课堂导入为我们成功开展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便利。一堂课的开端是导入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好奇心。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争取设计出别出心裁的课堂导入,以便顺利引导我们的学生进入之后的课堂环节。在我们的高中化学课的教学中,关于课堂导入的设计可以采取实验引入法、温故法、引用生活事例法、情境模拟法等等。我们的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推进我们的整体教学流程。帮助我们的教学取得相应的成就。面对高中化学这门具体的学科,笔者想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实验法进行新课的导入,这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新奇的。因为,高中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各种物质之间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学生面对这些新奇的内容,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这也就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2 高中化学中的某些知识点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生活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让课堂为我们的学习活动搭建一个平台,让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产生“缘分”。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很多知识内容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把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搬到课堂上来也不愧是一种好的教学策略。面对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情,经过教师的课堂演绎,学生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知识。并且这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人格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教师要看到这种长远的作用,进而帮助我们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进步和提高。关于生活实例与我们的高中化学学科的结合,笔者想最主要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以及一些气体性燃料的使用。例如,甲烷这种气体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使用甲烷这种气体作燃料的一些好处。相信很多学生都会结合教材中所讲的甲烷的性质、特点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这种气体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3 化学这门学科是博大精深的,因此,历代的化学家都为化学事业的进步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着向学生讲一些著名化学家在研究化学现象过程中的奇闻轶事。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的研究是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的,因此,很多化学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都是废寝忘食的,他们的努力为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便利,我们要在心理上深深地感谢他们。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不妨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家的奇闻轶事。这样做可以极大地缓解紧张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这种氛围,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前辈化学家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成长都是很有意义的。其中,针对历代化学家的奇闻轶事。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让了解某位化学家的学生来向全班同学讲授,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也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动手在课下查找相关化学家的事迹,然后分享给班内的学生。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来向学生介绍这些化学家,可以通过视频短片、朗读材料、图片等等多种形式进行。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篇4

一、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化学教学中,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差别很大,高一学生普遍感觉化学很难,如果不及时引导,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会感到特别的难,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没希望了,就会放弃化学。

在化学教学中,首先,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由浅入深,否则会使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其次,对化学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很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没有重点的讲重点知识,或是把“难点”的当成了“重点”知识讲,这样会使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下降。

教学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并且两头兼顾,要掌握好平衡。教学要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课后还要因人给予不同的指导,学习能力强的要提优,学习差的学生,要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挖掘潜能,制订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计划;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化学知识水平、能力、兴趣和潜能了解,对不同层次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二、要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教学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在一定的大框架下有多种的尝试,把教学的多样性、稳定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有机地结合和统一。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理论依据,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根据校情和学情的不同,要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在抓住教学大纲重点的前提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不同的教师领悟不一样的教学知识点,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起的是参考提示的作用,不再是纲领性权威文本,多样的学习和丰富的学习参考资料给学生们展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很多模块,应根据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优化教学策略,而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例如,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是高中化学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好地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在教学中要注意注重整体把握,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解时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联系学生已学过的化学知识与经验,通过化学实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三、要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化学实验功能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只有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熟练掌握,才能产生创新欲望和激发创新潜能。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强烈的视觉刺激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喷泉实验、钠与水反应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化学学科以化学实验为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和多元化。加强训练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创造设计化学情景,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堂教学演示实验。不要仅仅局限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发现、探讨和解决问题。根据新教材中一些研究性课题和学生实验,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实验教学,多开展一些课堂演示小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等等。

篇5

高中化学盐的分类:有含氧酸盐,无氧酸盐,或者根据酸根分类。其中正盐就是简单阳离子与阴离子组合,如Na2SO4等,酸式盐如NaHSO4,碱式盐如Cu2(OH)2CO3。

盐在化学中,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₄+)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也有其他的反应可生成盐,例如置换反应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化学;实验

现在新课程改革提出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这对化学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地方化学实验的开展并不好,实验室被当作教室,学生去实验室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甚至有些老师连演示实验都不做,仅仅是讲讲或者让学生课后看录像,这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

只有通过化学实验才能对化学教学过程加以落实。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的化学教学将实验教学作为极其重要的内容,改变了应试教育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化学实验已经不再仅仅是学生验证化学知识、训练操作技能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将实验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只有改进思路和方法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才能符合探究性教学的初衷。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形成新概念、认识并理解化学原理,才能使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端正化学教学指导思想

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出发,基础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中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化学教学要端正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能力;能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化学实验能生动、直观的展示化学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实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课程改革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应由激发学生积极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学习,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求异创新。为了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

三、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距离太远,观察现象不明显。而分组实验是学生与化学物质及反应的近距离接触,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身临其境地体验化学验证的全过程。同时,分组实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实验内容中有丰富的实验方法、环保意识教育等等,需要我们去充分认识和深入挖掘学生实验的内涵。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化学分组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

四、激发学生的探讨精神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的内容书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达到学习和认识的目的。教师把学生的实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实验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得到较满意的结论,从而就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所谓绿色化学实验是指设计对环境没有污染或者只有污染很小的实验。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有害气体,直接影响师生健康。实验时应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们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如无法密闭操作的,加强回收、通风或其它防护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污染,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篇7

关键词:化学计算;复习;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92-01

化学计算不等于数学计算,必须在化学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计算是高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它贯穿在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等多方面的知识中。化学中的计算综合性强,是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习题,总复习中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提高化学计算的复习效益问题 ,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下面就谈谈本人粗浅的看法。

一、高考中化学计算的主要类型

高考中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分子式的确定;2.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3.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4、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5.溶液pH值与离子浓度的计算;6.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7.化学平衡中的计算;8.电化学中的计算;9.综合计算。

二、复习中应注意的环节

1、分散突破。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计算类型分散到各个知识板块中,逐一击破。例如把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溶液pH值与离子浓度的计算穿插在基本理论的复习中。而大多数化学计算题,绝大多数命题的知识点都无不与化学反应有关,对于某些重要的知识点、典型化学反应,只是以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深度、不同的题型或隐或现于命题中。有的还集多个典型化学反应于一个命题中。由此可见,抓好典型化学反应是搞好化学计算复习的关键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时候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线按照各主族中最典型的化学反应,分门别类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刺激,促进深刻理解并强化记忆。如钠和水反应、硫铁矿煅烧等等,均是化学计算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典型反应,所以教师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多次出现,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让典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脑海中烙印。

2、串典型习题。总复习阶段,学生手中的参考资料、习题浩如烟海,师生如果想靠打题海战术,势必师勤而功半。在复习阶段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参考资料、模拟试卷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找典型的、新颖的习题去串汇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在串汇习题的过程中学会辨析命题的知识点,学会分类归纳。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各种复习资料和习题的作用,又不至于深陷题海还能够提升能力。

3、练习评析。利用每次的周周练,教师可收阅试卷后评析也可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员之间互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总结同一知识点的习题,由易到难汇集成串,虽有不同的命题形式,也有数据差异,但大都有相同的解题依据或者解题思路,因此,将串汇精选的少量习题让学生重点练习、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为目的来强化训练,练中求活,熟中求巧。在学生的演练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注重诱导、解疑,针对要点评析,进行解题思路和解题要领指导,尽可能多的讲透,授以方法,以少胜多。

三、计算方法的引导

在复习过程中,有关计算方法的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好这些方法无疑对化学计算有很大的帮助,在复习中将重点放在解题思路的分析和计算技能、技巧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益。因为学生在不同档次的测试中,如果遇到综合性比较强,文字叙述繁琐或者题型新颖的计算题,常常茫然不知所措、思路不清、或者无从下笔等,这大多是因为每次做题后缺少了反思所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诱导他们思考:例如本题还有什么解法?那种解法更简单?不同的解法之间是否有相似之处?通过反思学会归纳,辨别优、劣、简、繁。教师应侧重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解题思路的点拨,授以审题的方法和解题技巧,以利于掌握解题规律。

例如在硫酸和硝酸的工业制法中涉及到多步反应的计算,若按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步骤繁琐又容易出错,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做这种题时应用关系式法来进行计算。在复习电化学章节的时候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守恒的思想来进行相关计算。又如,在对于二元混合物问题运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在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分子式的主要方法是平均值法。此外还有对数据处理推向极端的时候用极值法等等。

把化学计算融于整个教学内容之中,抓、串、练、导四步法复习,始终围绕“抓典型、导思路”的教学原则,讲练结合。抓纲带目,连点为线,串题成串,练中求规,练中求巧。这样对启迪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化学计算的复习效益等方面均有正向催化作用。典型化学反应经多次出现温故而知新;典型习题在汇串过程中去粗取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演练中不断提高;逐步掌握解计算题的一般方法、规律和技巧。相信长此训练化学计算技能将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的丰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板书基本上被各种各样的课件所代替,课堂教学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可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常听老师说:“同样的问题讲了许多遍,学生仍然出错,甚至有的学生还是一点思路都没有,现在的学生真笨,不知道怎样教才能把他们教会。”其实我们教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了,在复习课上我们怕学生不会,怕遗漏知识点,所以我们教师不怕辛苦从上课讲到下课,一点都不给学生和自己喘息的机会,学生自己支配、主动思考的时间全部被我们削夺了,学生的能力也被我们抹杀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板书的书写,板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给学生联想、分析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要让学生上台板书,不但可以很好地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也能很好地暴露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复习课上,让学生上台板书,看起来好像是浪费了课堂时间,实际上这段时间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高效。如:化学用语的学习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上台板书,并让两位学生同时上台引入竞争意识,而下面的同学在座位上完成,并与上台的两位同学所写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学生的错误大多情况是相同的,这样就可以把问题放大,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如果学生书写确实还有问题,而学生找不出来时,教师也不急于告诉学生,应故意吊起学生的胃口说,书写中还有几个地方不妥,再仔细观察一下,不知有没有同学能把它找出?当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再进行讲解、强化,效果就十分明显了。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利用学生板书的错误,加以因势利导,是值得一试的好方法。

二、重视“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景,问题情景对学生来说,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是思维的导火线,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被激活的状态。教师根据所要复习的内容设计成系列化的问题,这样无形之中给学生一种活动的线索、思维的方向,操作的细节、讨论的要点等都得以顺利地展开。在元素化合物复习时,大多数教师常采用“物质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工业及实验室制备、用途、典型例题进行解析、巩固”这样的方式进行复习教学,这样操作实际上就是重复以前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来讲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不能很好地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如果能够从实际应用或从学生的疑难问题角度入手,不仅能够完成对知识目标的复习,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复习硫酸和硝酸时设计如下问题:①如何区分浓、稀硫酸?浓硝酸如何存放?②Cu片加到稀硫酸中不反应,如果加入某白色晶体,铜片就会不断地溶解使溶液变蓝,这种白色晶体可能是什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还可以加入(或通入)那些物质也能实现上述变化?③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什么现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NO2或Cl2或NH3可观察到什么现象?④如何制取纯的NO气体,并验证NO气体?⑤总结高中所学制备Cu(NO3)2的方法,并评价那种方法最适宜?⑥请同学们在空白纸上建构一张氮(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交流展示。在教学过程中,这样从学生疑难问题或知识的实际应用的角度来呈现所复习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让学生多讨论。这样做能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被激活、深入,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重视“习题”的呈现方式,提升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在习题课的复习上,很多教师习惯于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而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思维的训练,这样只解决在知识的记忆层面上,而不能很好地深化其内涵,如果把内容稍作变化或遇到新的题目时,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快速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果复习过程中,设计一些情境问题,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教学效果可能会大大改观。

四、重视“实验”功能,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能力

篇9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的独立学习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就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也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这样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得到及时验证,从而增强其自学信心,激发其自学乐趣。

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如设置悬念,反复比较,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纵横网络。如在讲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告诉学生,每一族学习一种代表元素的知识,再推及同族其它元素,并找出同族元素结构、性质的异同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同时还应增加课堂讨论与练习时间,此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参与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参与行为。

二、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成,这种现象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其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可将某些演示实验(简单的试管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开放实验室,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教师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10

多媒体设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协助教学开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还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助手.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将多媒体设备合理地引入课堂,协助教学的开展,推动教学的实施,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创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教学,可以直观、清楚地展示有关的内容,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集音、像等为一体的特点来更好地实施教学.由此可见,多媒体设备是创设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例如,在讲“蛋白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氨基酸的原子结构图,继而引申出———氨基酸分子是如何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学生可以透过多媒体设备更加直观、清晰地认识到蛋白质这个物质的特点,以及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肽键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如何产生的反应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的课堂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生对有关知识点的认识,从而在实现有效性教学的同时,创设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在借助多媒体设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所谓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一方面是指要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即不是任何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多媒体设备的参与,如习题教学等;另一方面是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即是课件展示,是视频播放,还是其他.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课堂基础之上的,所以高效课堂的创设与有效性教学是分不开的.同时,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部分,也是创设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因此,要想创设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还要注意加强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具体是指教师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更多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