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时间:2023-04-08 09:4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实主义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实主义文学

篇1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契诃夫;打赌

《打赌》一文,简短的篇幅却让我对现实主义文学有了新的感悟,感慨于青年律师洞悉生命的毅然决绝,同时惊叹于契诃夫那敏捷的才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赌》是契诃夫于188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精巧而深刻的故事:有一个轻狂的银行家与一个年轻律师打赌,如果律师能在一间房里孤居十五年,足不出户,不许接见任何人,不同任何人说话,那么就能得到二百万。十五年间,律师在屋里不断地看书,从消遣娱乐书籍到古典名著再到语言、哲学、历史典籍,最后到《福音书》等,读了近百万册书。但就在十五年期限的最后几天,银行家反悔了,怕自己输得倾家荡产,于是决定谋杀律师。到了小屋,他发现桌子上一张律师写的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从而违反契约放弃二百万的声明,银行家含泪离开。第二天,律师果然不知去向,为了杜绝流言,银行家取走桌上那份声明,锁进了保险柜。

一、人物典型化

现实主义文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认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单个人,有鲜明的个性和其他人无法重复的特点。”高尔基认为“艺术典型不是阶级特征的简单表现,而是个性鲜明富于时代性的艺术形象”。

契诃夫在《打赌》中运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细节等描法塑造了银行家和青年律师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契诃夫构思精巧,概括力极强,描写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洗练。《打赌》中写到“那些从小窗口监视他的人说,整整这一年他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哈欠连连,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将青年律师内心的痛苦表露无疑。读完全篇,银行家贪婪、狂傲、阴险、狠毒、虚伪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同时,青年律师果敢、坚毅、低调、聪明的形象令我震撼。

二、笔法含蓄化

在现实主义文学中“客观”和含蓄的笔法很重要,在艺术倾向上,契诃夫主张“客观”描绘,他在一封信中写到:“我写作品的时候,充分指望于读者,因为我想,小说中缺少的主观因素读者自己会加进去的”。这实质上就是主张让艺术形象说话,主张让倾向性自己从场面和情境中流露出来,这种客观描绘是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如《打赌》中两个典型形象的性格特征是我从契诃夫所描写的两个人物打赌的故事中感受到的,并不是契诃夫本人直接用语言告诉我的。

恩格斯在论现实主义艺术倾向时也说“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的把他指出来”,可见契诃夫的见解是与恩格斯的论述不谋而合了。契诃夫《打赌》最后对于银行家与律师的做法并没有进行评论,对二者最终的结局也没有交代,不难看出,契诃夫并未把艺术家当做一个能够正确解决“怎么办”问题的英雄人物来描绘,更没有把他当做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描写,而是作家的“我”完全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中。综上,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倾向问题上,含蓄是重要组成部分。

三、核心人道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它的功能在于恢复和建构完整的人性。现实主义文学也正是因为此,被卢卡奇称之为“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卢卡奇认为“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提供的是一种审美反映,对社会现实具有穿透性和超越性。契诃夫创作《打赌》是在19世纪末,这个阶段他创作的主要特点是对现实批判态度的强化。那时他从事创作的两个目的:一是“真实地描写生活”,二是表明“这生活多么反常”。《打赌》中,他暴露了有钱人的狂傲、虚伪、狠毒,批评了庸俗、金钱至上,也表露了他对勇敢、求知、低调的人的肯定。

《打赌》中年轻律师囚禁了自己十五年,他这十五年其实是寻找人生意义的十五年。第一年,看轻松读物。第二年,他索取古典作品,读古典作品是发现今天与昨天不同,透过不同预测现在事情发生的趋势。第五年,他要求喝酒,除了吃喝便是躺在床上睡觉。此时,他开始思考,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触动人的思索。第六年,他开始学习哲学、历史。这是想对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更为了解,寻找生命的起源和意义。第十年,除了《福音书》外什么书也不看,后来他又读了神学书籍和宗教史。在宗教中解答未知的困惑。在监禁的最后两年,他不加选择,读了很多书,他看书就好像他落水后在海中漂浮为救命抓住一块浮木,这时读书对他来说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十五年所学最终让他想明白了一些事,关于人生,关于金钱,他在给银行家留的信中写道:“你们的书给了我智慧。不倦的人类思想千百年来所创造的一切,如今浓缩成一团,藏在我的头颅里······为了用行动向你们表明我蔑视你们赖以生活的一切,我放弃那两百万。为了放弃这一权利,我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时离开这里,从而违反契约??”金钱对人意味着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契诃夫在文中深刻地嘲弄了人生和金钱,他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反思,以端正人生态度,恢复构建完整的人性,契诃夫曾说过,“我只想诚实地告诉人们:‘看一看你们自己吧,你们生活得多么糟糕和无聊!”

现实主义文学是伟大的,它真实客观又给人以启发。正如契诃夫,一贯提倡”客观”叙述,从不在作品中连篇累牍地发表议论,他从不求全,情节淡化是他小说中一个重要特点,这样他的作品就如《打赌》般不蔓不枝,既简练有紧凑,小小的篇幅就把一个故事完整的讲述清楚,给人以启发,关于人生,关于一切的一切。

现实主义文学犹如恒星,永远闪耀着耀眼光辉,照亮人们的心灵。

篇2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论文关键词:先锋小说,形式主义,马原,格非

 

先锋小说亦称“新小说派”,指的是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与创作形式。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格非、苏童、余华等,他们深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认为形式即是内容,强调形式对内容的决定作用。他们迈着形式主义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创作,作品中的语言肆意嬉戏,结构如同迷宫,叙述随意而不连贯,认为文学本体的意义只在于文本的生成过程和阅读过程,并不在于所谓的认识意义。最早的时候人们对先锋小说的关注是因为它注重叙事,先锋小说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并非故事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具体作品对马原的叙事圈套和格非的叙事迷宫的分析,粗略的探讨先锋文学作品是如何体现形式即内容的。

一、马原的叙事圈套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怎么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他把“怎么写”推向了极端。他认为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方式。他创作的《拉萨河的女神》中,把几个没有什么因果联系的故事拼凑到一起,并不在意故事的内容,关注的是如何去叙述这一故事。在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小说中,曾经写过,“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文学艺术论文,我写小说”,通过元叙事打破了小说所表现出的假定真实性之后,又进一步把现实和虚幻混为一体,让读者茫然失措、云里雾里。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就是打碎以后进行的重新组合,即是打碎以后造成时空交错的效果让读者落入他的叙事圈套。他开篇就直白的写到“信不信由你,打猎的故事本来就不能强要人相信的。”说明了他丝毫不在意文本的真实性,这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跟现实主义文学要求艺术的真实性截然相反。自此,马原为他的叙述拉开了序幕,并在这一过程不断的瓦解作品的真实性和意义。《冈底斯的诱惑》给人的感觉的“看不懂”,因为它没有故事情节上一点都不连贯,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它的随意性特别强,现在的时间和过去的时间随意颠倒、把没有因果联系的几个故事拼在一起。其中叙述了作家自己的故事、猎人穷布捕猎野熊的故事、姚亮和陆高去看天葬的故事、藏民顿珠、顿月这两兄弟的故事,它把一个个不相干的故事拼凑在一个结构框架中,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了很强的距离感,造成了陌生化的阅读效果。可以说,马原并不注重在故事情节上的叙述,他说追求的是怎样去叙述故事情节,注重的是在形式上的超越。

《虚构》是马原的又一部代表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到西藏去,误入了一个村子,而这个村子竟然是麻风病村子,在他经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人与事后,又出了村子。但是在小说的结尾讲到,“我”是五月三号进村的,明明已经在村子里过了好几天,可是外面却还是五月四号,这一结局说明了整个小说都是虚构的,一切都是马原的想象,不存在任何的真实性。而在小说的一开头,就写到“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他用叙述故事的人的身份直接进入了小说,让读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统的小说中作者一般都是特别注意隐藏自己,马原却不然,他的小说非常注重引入自我、强调自我。在《虚构》中,他有着两种身份,一是被故事中被叙述的人物,一是正在叙述故事的作者。明明是自己在写一部虚构的作品,但他又极想让作者相信他进入了作品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文学艺术论文,使得读者在云里雾里中掉进了他的叙事圈套。他讲究的是如何去叙事,如何让读者落入他的叙事圈套杂志网。在《虚构》中,马原说过,“我讲的只是那里的人,讲那里的环境,讲那个环境里可能有的故事。”可见他并不注重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而是怎样去叙述小说的内容。

二、格非的迷宫叙事

格非是先锋小说群体中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小说深受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形式主义”的特色。迷宫是博尔赫斯对世界存在的一种认识,是他的小说的母题之一,也是他作品中的独特想象。格非同博尔赫斯一样,他的小说中有一个个的迷宫,从而使他讲的每个故事都扑朔迷离。他的小说经过形式主义的改装,凸显了语言技巧和叙事智慧。格非的小说就是以故事体出现的“反故事”,他通过讲故事实行“反故事”的技术操作,来解构小说的“在场”,从而体现了他的故事迷宫里的神秘主义倾向。

在他的《褐色鸟群》中,采用的是两个故事的嵌套,一个故事是“我”认识多年的女人棋来“水边”看“我”,第二个故事是“我”跟棋讲述了自己和另外一个女人的故事。但第二个故事说得扑朔迷离,“我”对那个女人的雪夜追踪开始的时候挺真实的,但在若干年以后,“我”再次与那个女人相逢,但她说“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说明整个叙述都是虚构的。而在小说的最后,棋又一次来到“水边”的时候,却又显示出与“我”并不曾认识。作者又一次否定了整个小说的真实性,说明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都不是真实的。像迷宫一样嵌套的结构,这其实是一个本源性缺失的故事,它的出发点是为了证实“在场”,但它最后什么都没有证实,所谓的“在场”者根本就“不在”。格非从文学的虚构性出发,不断的用一个被语言所描述的事实去否定另一个同样是语言所描述出来的事实,让作品中的事实相互否定,从而使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努力去突破叙述在文中的支配地位,忽略内容的作用,使得一切都成为一种虚构、一种叙述,成为永远处于在场和不在场之间的滑动。内容并不重要,所有的一切只是一场虚构,那么如何去叙述自然是高于一切的,

《青黄》也是这样的一部小说,让读者在叙述的迷宫中穿梭。整个小说讲的是探访“青黄”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了“我”对九姓渔户历史的调查,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名词“青黄”的确切含义的寻找。在调查之前文学艺术论文,“青黄”便有三种解释,一是漂亮的名字;二是春夏之交季节的代称;三是一部记载九姓渔户生活的编年史。然而,通过“我”的调查,非但没有澄清“青黄”的歧义,而且让“青黄”的意义更加迷离了。作者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设置疑点,特别是在情节的交汇处留下空白。小说中留下了太多的悬念,比如收留张姓父女的那个老艄公端午节为什么会翻船?张姓男子到底有没有死,是不是还活着?李贵在麦村留宿的那个雨夜到底有没有出去?如果不是“梦游”,那他到底想遮掩什么?而李贵又是谁?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最终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让读者在作者的语言迷宫中茫然失措。格非的《青黄》是关于追踪“不在”的故事,而“我”在寻找“青黄”确切含义的过程中,却渐渐背离了主题,离“青黄”越走越远,叙事陷入了悖论,成为了一个永远不能进入、无法到达的彼岸。其实,小说《青黄》的意义已然超越了故事的本身,淡化小说的内容,在叙述的过程中把“形式即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它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它让小说几乎成了纯形式技巧的把玩,使得读者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从而走向了没落。的确,文学需要有新的突破,但这并不是只在形式上去进行研究,去走形式的极端,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双重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昌谷.当代小说家群体描述[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马原.马原中篇小说选[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5]格非.格非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6]曾文蕊.限制视角下的先锋——从格非的《青黄》说起[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04)

[7]张文.20世纪80年代探索小说产生的西方文学背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语文知识;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123-02

什么是语文知识,时至今日学者们各持己见,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在中学语文科内,语文知识是语言学、文章学、文学阅读学、写作、交际语言学的简化了的理论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的总称。[1]也有人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2]本研究认为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知识系统……大致包括读写听说知识、汉语知识(即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即初步的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鉴赏的知识)四个主要领域。但语文知识教学却越来越受到冷落,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不少学者认为是教学方式机械、单一,内容呈现枯燥、乏味等表面原因所致。笔者认为,教学理念陈旧不足以引领教学改革、不符合时展要求才是根本原因。如何转化教学理念并提高教学效率,后现代主义为我们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向导。

“后现代”作为一个术语,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学者费得里科•德•奥尼斯1934 年编辑出版的《西班牙和拉美诗歌选集:1882 - 1932》一书中。后来瞻明信把“后现代主义”界定为“当下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3]20 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步入后现代社会,以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引发了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质疑和解构。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在批判和继承现代主义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一) 从知识的客观性到文化性

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主观臆造更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本质相一致或相符合的正确反映。这种知识的获得过程中,认识主体应抛开所有个人的主张、意见、偏见、看法、情感、认知特点以及文化传统等,从而确保获得的知识准确性和客观性,“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活动的起点,是获得一切可靠知识的惟一方法。”[4]后现代主义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知识作为人类历史长河的积淀和精髓,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得不是向现代主义所说的是纯粹“镜式”反映,而是认识主体依据自身爱好兴趣、认知体系、生活实践经验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信息的重新加工和整理过程,因而知识的获得或传递都是受文化、生活环境、信仰乃至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的。

(二) 从知识的普遍性到境域性

现代主义认为,如果一种知识是客观的,那么它就会超越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的种种限制和约束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因此知识“无国界”、“无文化地域”,具有普遍性。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现代主义所谓的知识的普遍性原理与其条件不成立,并认为“任何的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而且更是由其所位于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离开了这个特定的境遇,既不存在任何的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知主体和认识行为” 。[5]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与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现象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时在知识领域内,各门学科、各类知识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三) 从知识的中立性到价值性

现代主义认为,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须“搁置”认识主体的不同理念、认知习惯以及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等主观因素,直接面向被认识的“事物本身”,并在陈述和传播“文化无涉”的知识过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命题、语言符号、数字及其关系等等都应是价值中立的。知识是纯粹经验的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与认识主体的民族、信仰、文化传统以及性别等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后现代却认为,不论是个体、群体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价值做引导,都有自身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同时个体、群体、社会的目标实现过程以及过程中所需要求也就是价值的体现过程。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对象: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生成者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传统教学中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储存器,未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现代主义所谓的知识客观性和普遍“无地域性”的“关怀”下,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心理学和大量教学实例研究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不是停留在被动的消极接受层面上,而是大脑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生活经历、信仰、价值观体系等对反映信息进行的有选择性的深层次加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也不是被动消极、无选择的接收过程,而是依据学习兴趣、迁移习惯对新知识主动加工、整理,并产生新意形成自我理解的过程。但我们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时,要防止忽视或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在教师的有效激励和策略性引导下进行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完美人格的培养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上到教学大纲下到教学实施,无不强调知识的生硬记忆,在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中也总是以知识的识记和背诵量为检测指标。这样既没有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不能实现对学生的创新型意识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独特的性质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风格。从教学目标上来看,语文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形成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和策略,发展阅读、聆听、说话、写作和综合应用能力,最终实现言语提高、道德情感高尚、思维灵敏开放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要以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前提,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目标理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完美人格的培养。

(三)教学关系:从被动的知识授受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对话式的新型合作关系

教学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一同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形成的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传统教学中常常受到冷落和错误定位,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是知识的代言、美德的化身,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天经地义,进而对教师教授的知识也不容学生置疑,学生只能在压抑、被动的环境下机械的记忆,从而简单地将教学关系定义为机械的知识授受关系。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高效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活跃、民主的,教学过程应该有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沟通。教育工作者只有在理念上形成这样的认同或转变,才会在课堂上形成行为的转变。

(四)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讲授式转变为以情激情、情感交融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

传统教学中,讲授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创新和学生多样性差异性的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遵循教学规律和社会的高标准需求,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在过程中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启发性教学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乐于探索和追求的学习兴趣。就语文教学而言。首先,要通过教师的情感来激发和影响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形成情感共鸣,要在学生情感流露和积淀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和审美追求。其次,在教师的有效性引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知识为内容的小组式合作学习,小组内或小组之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和学习其他学生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展开合作性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言语组织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探索问题和谋求发展的能力。

后现代主义自产生以来在全球各领域、行业形成了强大冲击,也为人们的深刻反思和全新思考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知识教学只有站在全新的理论高度,全面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才会在理念和思维上发生质的转变,改变进而教学行为。

[注 释]

[1]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篇5

关键词初中问题教学 教学效能 策略运用

1 数学问题的设置应凸显教学主旨,实现学生对整体知识的准确把握

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不是简单的“随心而意”“信手拈来”,而应该在认真的思维和甄别中选择具有能够展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数学问题,达到“一夜而知秋”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通过典型问题这一“桥梁”,实现对教学整体知识要点和内容的掌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做好问题的选择和准备工作,在有效掌握知识内容基础上,选取能够体现知识体系数学问题,加深学生对整体知识内容的掌握和了解。

如在教学“相似性”章节知识内容教学时,教师根据“掌握比例的性质,会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理解黄金分割点的概念;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以及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理解相似比的概念和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等相似形教学目标的要求,在问题练习环节,设置了“如图1,abcd是矩形,ah = 2,hd = 4,de = 2,ec = 1,f是bc上任一点(f与点b、点c不重合),过f作eh的平行线交ab于g,设bf为x,四边形hgfe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学习探知解答活动。学生在探析问题过程中,通过对问题条件极其内容关联性的分析,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对相似形的章节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掌握,从而促进和巩固学生对相似形知识点内容的有效掌握。

2 数学问题的讲解应凸显指导效应,实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灵活解答

“教师为了不教”。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要诀和本领。因此,在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解题活动,让学生在解题活动逐步领会和掌握进行问题解答的基本“精髓”和“要义”,为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打下能力和方法基础。

例题1:已知雅美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可获利50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可获利45元。设生产m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①求y(元)与x(套)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m型号的时装为多少套时,能使该厂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

这是一道有关“一次函数”方面知识的数学问题,在进行这一问题教学活动时,教师为增强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掌握解题要领和解题精髓,采取先让学生找寻并思考问题条件中所出现的内容以及问题条件之间的关联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条件关联点中,寻找出问题解答的“方法措施”,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开展问题解答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写出问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解:①y=50x+45(80-x)=5x+3600。

两种型号的时装共用a种布料[1.1x+0.6(80-x)]米,共用b种布料[0.4x+0.9(80-x)]米,解之得40≤x≤44,而x为整数,x=40,41,42,43,44,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5x+3600(x=40,41,42,43,44);

②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44时,y最大=3820,即生产m型号的时装44套时,该厂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820元。

例题2:如图2,在abc和dcb中,ab = dc,ac = db,ac与db交于点m。求证:abc≌dcb ;(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试判断线段bn与c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此题是关于“三角形全等判定”方面的一道开放性问题,在进行这一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向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教师在解题中发挥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而将问题解答的主动权和机会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结合所学知识,采用“分类、划归”等数学思想进行问题解答,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自主进行问题的解答 。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适当性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不同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解题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素养。

3 数学问题的辨析应凸显教学功能,实现学生对解题习惯的有效形成

人们经常说:“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而教学评价以其激励功效、评判功效、指导功效等方面的作用,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起到总结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在问题解答环节,引入教学评价机制内容,有意设置出具有矛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解题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评析问题解答过程中,得到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解题习惯的养成。

例题:已知:抛物线y = ax2 + 4ax + m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1,0)(1)求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2)d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以ab为一底的梯形abcd的面积为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e是第二象限内到x轴,y轴的距离 的比为5:2的 点,如果点e在(2)中的抛物线上,且它与点a在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同侧,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三角形ape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篇6

本校近期赴大连育明高中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与交流,笔者有幸在该校上了一节公开课。大连育明高中为辽宁省省级重点高中,该校在学生高一入学时就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了几个探究合作小组,每组约6名学生。笔者采取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切身体会到了探究的魅力和学生无限的思维空间。

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把探究落到实处,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是为了完成知识的生成和内化而探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让探究变得有目的?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设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师生合作探究或生生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核心知识的构建,从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的课堂教学。笔者以“群落的结构”为例,探究该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问题主线的设置流程

问题主线的设置流程见图1。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设置有价值的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② 设置探究性的问题,突破教学的重难点;③ 要随时关注生成性的问题,从而凸显生物科学观点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④ 通过经典题型,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升华。

2 教学过程

所谓“问题串”,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因此笔者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达成新知识?W习的目标。

2.1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材以池塘为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而笔者所在地区为内蒙古,学生都亲身体验过宽广的草原。由此笔者以草原做切入点引入新课的学习。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有亲身体验,所以容易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课堂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教师展示草原群落图片,并设置问题:① 图片的草原上都有那些动物?它们是一个种群吗?如果不是一个种群,它们是什么呢?② 草原上除了看到的动物和植物以外,还有别的生物吗?③ 如果草原上狼减少,对其他生物还有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问题①能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图片上的动物有狼、老鼠、鹿、苍鹰等。要面向全体学生,该问题的设置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学生根据种群的定义,很容易说出它们不是一个种群,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为新知识的“群落”的引入做铺垫。问题②引导学生说出草原上还有看不到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从而得出群落定义的核心问题: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一般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这样从而很好地突破了“群落”这个核心概念。关于问题③,教师提示“从吃与被吃的关系出发”,学生相互讨论得出:老鼠会增加,鹿会增加,草会减少等答案。虽然草原是由各种生物构成的,但是某一种生物的减少对整体的影响却比较大,也即整体由部分构成,但又大于部分之和,进而引出生物学观点: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2.2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的物种组成

该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看书可以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问题的答案:① 观察草原群落图片,说出草原群落研究的问题是什么?② 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什么?③ 阅读教材,说出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否相同?④ 丰富度与种群密度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远离题海战术,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对问题④,教师从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两个方面给予引导,为下一课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究”的学习做准备。在对比教学中,学生对群落具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驱动其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3 种间关系

笔者将种间关系的竞争和捕食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关于竞争的学习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 阅读P72的资料分析,获取资料中的关键词。② 结合教材竞争曲线图,描述该曲线。③ 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象的物质,意味着什么?探究①竞争的结果是什么?竞争的原因只有食物吗?

设计意图:问题①、③意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将教材资料作为解决问题的素材,引领学生回归教材。问题②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答题的严谨性,培养理科思维。探究①引入恰当的例子,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相互探究,在探究中体会概念的生成过程,在分析图表中领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实现概念的内化。最终,学生会深刻领悟:竞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竞争除了争夺食物还有空间和资源等。

教师介绍教材捕食曲线的来源,拓展学生思维:“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哈德逊湾公司从18世纪中叶开始就成为北美唯一的皮毛商业中心,它保存了多年的皮毛统计资料。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从1924年起利用该公司的资料进行研究,作出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结合教材曲线,教师设置以下问题:① 分析图像,你能发现雪兔和猞猁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② 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到什么作用?探究②捕食者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因为这三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回答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后面设计了相应的提示。问题①旨在培养学生识图、获取信息、表述能力,对捕食关系有初步的理解;问题②体现了必修3的“稳态”观点:稳态不止发生在个体水平,生物群落通过自我调节能力也可以维持稳态。探究②的答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和实现共同进化。学生在探究时,有的小组认为生物多样性减少,有的认为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被捕食者的发展……这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从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做切入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该探究的设置同时凸显了又一个生物学观点,即生物进化的观点,从而将生物学观点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到学生思维中去。

在寄生和互利共生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教材,让学生了解种间关系的多样性即可。同时设置探究③大肠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如何?

设计意图:探究③的答案为大肠杆菌与人主要是互利共生关系,但是偶尔也会变成寄生关系。这主要取决于大肠杆菌在人体内存在的位置、数量以及人体的免疫力等多方面,从而凸显了又一生物学观点:结构决定功能。两种生物的关系往往不是非此即彼,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该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比较与归纳、观察与分析等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使生物学核心素养得以体现。

3 教学反思

探究不是满堂探究,而是抓住重点问题突破时才探究,一节课有那么2或3个便可,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挖掘思维广度和深度的作用,切不可从头探究到尾,教师真成了旁观者。因为面对目前的高考,必要的基础夯实还是要做到的。

篇7

摘 要: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小学生熟读背诵古诗文,可以将书面语言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情感教学能激发背诵兴趣,促使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文、名篇佳作,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体现语文素质。根据心理学的有关规律,结合情感教学,采用以下四条途径科学地指导学生背诵:以情找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以情找“支撑点”,提高背诵效果;以情激情促读,体验背诵的愉悦;以情尝试回忆,调节背诵的兴趣。

关键词:情感教学 小学生 古诗文

一、情感教学,激发背诵兴趣。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识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培养、调动学生的情感,满足学生情感因素需要的教学。 李吉林曾说过:“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素质可言。”蔡起福《语文教学心理学》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一定的情感,能激发起一定的意志行动。因此,让“情感进入课堂”是我们教学中不懈追求的极高的教与学的境界。故此,课堂教学我们除了善于借助激情的语言、优美的动作、可亲的举止,即以教师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之外,还通过幻灯、录像、光盘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来诱导学生,调动起学生内心相应的感情。在情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情感和认识,让情感变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实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情感教学,挖掘背诵潜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在古诗文情感教学中发现,儿童的情感非常易于被激起,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有极大的兴趣。课堂上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思维相当活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读诗后,能说出不同的理解,谈出各自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认识更为丰富、深刻、主动,由于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单纯复诵,死记硬背为主动参与,乐于记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记忆能力,提高了背诵的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以情感教学为主线,科学地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四条途经: 1、以情找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在学生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诗文的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所谓理清线索就是让学生明确材料的内在逻辑联系,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记忆的网络,背诵起来就比较容易。2、以情找“支撑点”,提高背诵效果。儿童在背诵的过程中,最初的记忆形态表现为原始的直接的“自然记忆”,以后随着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才转变为利用某些“媒介”的“文化性记忆”。这里说的“媒介”即是记忆的“支撑点”――重点词,它可以提高背诵的效果。如我们分析朱熹的《春日》时就是抓住“新”字作为“支撑点”。告诉学生: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由“寻”而“识”,步步深化,而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这是一首有哲理的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就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学生便听懂、读透了。3、以情激情促读,体验背诵的愉悦。背诵必须通过出声的朗读,再加上手抄,那么视觉、听觉、运动觉多种感觉通道,在大脑皮层上留下较多的同一意义痕迹,从而加深记忆的效果。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教师重点和学生一起探究――诗人在枫桥夜泊的时候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尤其后两句,请学生想象动静结合的意境: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从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让学生欣赏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学生在背诵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声朗读,加深记忆。4、以情尝试回忆,调节背诵的兴趣。课前把诗文输入电脑或准备好教学光盘,在学生兴趣的时候可以在反复识记的过程中插入重现的方法进行。具体做法是不等背得非常熟练就尝试看作回忆。遇到背不下去了,打开电脑就像翻开书一样看看,易错的地方用红字出现,非常显眼,一目了然,只要插入重现,既调节背诵的兴趣又对难背或容易背错的地方作重点突破,记忆深刻。

三、情感教学,丰富背诵内容,拓宽背诵空间。情感是伴随认识过程产生的。人的认识可以起整理、组织人的情感的作用,但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它影响人的认识活动,能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向纵深发展,丰富充实人的认识内容。我们认为“情感”不仅是驱动孩子主动发展的纽带、手段,更是主体性发展课堂的教学目标。情感教学使学生对古诗文学习有极大的兴趣,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变为持久的动力,变为理性的思考,变为主动探究的需求,而且使学生增加记忆力,活跃创造性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注意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加强背诵指导,重视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力求在整个过程中把老师的情、学生的情和作者表达之情融为一体,通过教学关注学趣和经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激励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课堂所学的背诵方法,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名言警句,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丰富充实自己,在写文章时下笔如神,必要处引经据典,体现语文素质。总之,背诵作为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切不可忽视。我们一定要抓住小学这一记忆的黄金时期,让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储存知识,加深理解,随时体会,这无论在哪门学科中都是重要的。对于语文学科,提高语文素质尤为重要,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都需要几十首、几百首诗篇熟记于心中,如果忽视了背诵优秀传统名篇、经典之作,学生大脑中没有储存上百篇优秀文字,口不能说,手不能写,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

篇8

关键词:黑色幽默;先锋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79-01

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海勒的文学创作始于四十年代末,他只发表了四部作品:两部小说《出了毛病》(1974)和《像戈德一样好》(1979),两个剧本《我们轰炸纽黑文》(1967)和《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在海勒的所有作品中,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的主要成就,《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他对美国当代文学所做的最大贡献。

“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这句出自王小波的名言,便是约瑟夫·海勒的“黑色幽默”被彻彻底底中国化的凭证。如果说海勒的“黑色幽默”是源于美国人骨子里的民族幽默感和自娱精神,那么中国的“黑色幽默”则是源于中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苦中作乐。本来是两种南辕北辙的民族信仰,却在文学领域里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这便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80年代初,中国正处在“”之后的社会,国人对其荒唐和残酷在心中仍有余悸,与海勒作品中荒诞的内容、深刻的反思以及悲愤的命运体认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其边缘化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先锋作家的写作,王蒙的自嘲与反讽、余华的冷漠叙述、王朔笔下的顽主、苏童对历史故事的现代性阐释、北村的语言迷失等都以反叛姿态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明显映照了海勒的创作模式和语言技巧。

在众多受海勒影响的先锋作家中,刘索拉算是最登峰造极的一位了。她的《你别无选择》甚至可以算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翻版,从人物、情节、场景到语言、风格、主题、隐喻,甚至连书的名字都是异曲同工的,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意思就是“你别无选择”。

然而,中国式“黑色幽默”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移植、变异和超越。海勒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其新奇的文本下蕴涵着凝重的现实意义:拷问美国社会、政治体制和教育体系,关怀当代人性、精神维度和,悲悯人的无助和现实的荒诞。而中国先锋文学从最初的文本形式推陈出新到回归中国传统精神传承、重铸中华民族灵魂史诗这一华丽的转身,已经超越了海勒作品其本身的文字和形式。中国人开始创造自己的先锋文学,描写故乡或自己熟悉的区域,特殊的时代或自己的经历。文学本土化,是海勒中国化的具体实施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中国形成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标志。

例如:余华的《活着》,其作品本身除了以荒诞的文字语言幽当时既可悲又可笑的社会现状一默外,故事背后还有沉重的思考、严肃的反思,从艺术解构学上来说,也算是海勒的“黑色幽默”中国式延伸;但从艺术本性来看,《活着》的审美层面是设置在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下的,和海勒的美国国情势必截然不同,这便是中国作家原汁原味的国产文学了。

如果说先锋文学是一种文学主义的前期状态,那么,随着时代变迁、百姓沉浮,应运而生的,就是海勒中国传人的当代掌门人——后现代主义文学。先锋文学将最初的大门造得像潘多拉魔盒一样充满诱惑,在开启这个魔盒的一刹那,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就横空出世了。

例如:苏童的《妻妾成群》,用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来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浪漫余韵,开创了中国小说的新天地。不再是模仿海勒的风格,而是基于中国国情,注重文学本土化,由最初的反叛传统到回归传统,凸显中西文化差异和作家不同的价值观。小说中,没有了海勒式“反英雄”人物形象,而是神秘高贵的东方美感和含蓄委婉的悲恋美学。

无论是海勒作品的译介、评论、研究,还是海勒风格的移植、发展、延伸,约瑟夫·海勒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深深的,光荣印记一样的烙印。对这种宝贵的西方文学艺术,传承和发展,吸收和融汇,都是很有必要的。

先锋文学只是创造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大门,真正描绘出通往这一圣殿的最初的地图蓝本的人,是伟大的艺术家——约瑟夫·海勒。

本文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IHLB)“约瑟夫·海勒写作研究及其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avid Seed .The Fiction of Joseph Heller: Against the Grain. Macmillan Press LTD, 1989.

[2]王约西.模糊的文学——从海勒新作看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个特征.外国文学1997.5.

[3]成梅.小说与非小说——美国20世纪最重要作家海勒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9

摘要:当今人类已经走入“地球村”时代,人类之间的交往已经关切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历史课教学不只是学史.鉴今,而且还要弘扬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理念,因此,历史课教学以和平文化为主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代中学历史课教学应以和平文化为主流的必要性

1,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史鉴今是历史课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目前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的基本现状似令人忧虑,多数教师只是泛泛讲述某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就事论事,对于该历史事件有何深刻的内涵与现实影响,或给中学生以怎样的启示等方面做得很不够;相反,有的教师即使想挖掘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但是不正确的教学论、世界观给中学生以极大的伤害与误导。如在对“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这一历史事件的讲述和现实愈义的挖掘上,以不同的语言和观点来处理,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后果。

一种讲述是片面强调联军罪行,这会使学生形成狭胜的爱国主义观点和民族复仇主义,盲目排外。这不但影响当前的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更不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第二种讲述是片面强调外国实力强大,这会使学生形成崇洋的观点。中学生的鉴别力较差,听了这种论调的讲述,容易在心里造成妄自菲薄,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衣、食、住、行都讲究洋化丧失了民族自茸心和自信心。

第三种讲述: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痛恨战争,希望和平;同时,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才能不被欺辱,才能维护世界和平”。这第三种讲述,较客观,教学观也较正确,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爱国激情、位憬和平、向往美好的情感,培养中学生的和平发展观点。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主题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弘扬和平文化的主旋律和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从上面列举的三种讲述不难看出,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以不同的教学观去讲述,会使学生形成截然不同的历史观,对他们身心成长起着积极或消极作用。一个历史事件有不同的层面,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全面、准确把握某一事件的性质、影响,而且他们世界观尚未成熟,分析、观察问题的观点极具易变性,如果以一种片面、消极的教学观去引导他们,在其抵制错误力极低的情况下,他们会毫无防范地接受这种片面观点,一旦这种观点被他们所接受,在他们个体中产生的影响又是很深远的,因为中学时期又是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当前中学历史课教学必须以和平文化为主流。

2,是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要求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强调和平文化,以和平文化为主旋律,不但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更是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要求。在《教学的使命一一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宜言和行动纲领)一书中指出:“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导通过全面教育来促进和平与民主,重申了“和平文化”的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并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过去那种“只教权力史而不教知识史,只教战争史而不教文化史”的局面。又指出“和平文化是一种广泛的、多层面的和总的概念,它意味着要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和平文化是信息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作出反应的方式。

3、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是“地球村”时代,国际关系已不是单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关系,而是全人类的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而是全人类的问题。因此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应尽责任和义务,也是涉及每个地球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二、如何弘扬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和平文化

1、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更新中学历史课教学内容,树立和平发展的历史观,以历史的“和平文化”为主流。如果我们不顾及中学生的实际认识情况,不顾及当今人类和平发展的现状,大讲特讲权力之争、暴力战争等一些所谓“斗争文化”问题,那么就势必在中学生圣洁的心灵上打下暴力、复仇、争斗、、尚武等烙印,这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都是不利的,他们会用一种不健康的手段和观念来搞宗派、搞权术、搞争斗等,不利于形成和谐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同时对中学生本身来说也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特别是在当今改革开放接纳外国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时,以及国际间团结协作谋求共同发展时,强烈的民族复仇心理会对此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这与当前经济发展、和平共处的国际大气候相违背。

2、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适应时代需求和中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加大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知识史、文化史和发展史的含呈与比重,并贯以和平发展的理念,让广大中学生了解到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文化文明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以及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这样不仅充实了广大中学生的知识含量,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激情、热爱人类文明的激情、热爱和平的激情,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篇10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以学为主;教学模式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实现了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有非常大的限制,很多教材难以表现出来的知识课堂教学中难以表现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传统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教材编排的内容具有代表性,但并不全面,这也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多媒体构建“情景――探究”教学模式

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构建教学情景、拓展课程资源等方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构建“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情景的吸引下,积极参与探究教学内容,不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东方之珠”》为例,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出了一系列“东方之珠”图片,如金色的沙滩、顶着球的海滩、璀璨的焰火、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等,学生被精美的图片吸引注意力,然后教师巧妙引入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对图片有一定的认识,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脑海中自然会呈现出一幅有趣的画面,使得学生对探究教学内容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提出一系列问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从朗读课文中你感受到什么?哪些句子写得优美?”“海洋公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等。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探究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剖析,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为主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认识到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吸引力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自主探究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建立校园课程网站,构建分层学习模式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种能力,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校园网课程网站。一方面,建立学生素质档案,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综合情况,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个别学习机会,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水平,选择网站对应课程进行自学,通过网站课程学习弥补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现以“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为例,古诗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在学生学习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阶段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古诗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展开,即要求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由于古诗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依然对故事表达出来的感情不甚理解。为此,教师专门建立校园课程网站,将小学阶段所有古诗及其详细剖析放在网站中,使学生可以在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弥补课堂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同时,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可以在网站中进行超前学习,提前认识尚未学习的古诗,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建立以学为主教学模式,校园课程网站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学生利用课程网站弥补知识空缺和漏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构建探索性学习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突出优势在于,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拓展,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构建出探索性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例,通过学习课文,可以使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产生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入网络资源“保护环境”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污染环境实例的看法,分享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环境的事例。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导入探究性话题,由学生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对话题进行探讨,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也通过课程资源拓展,实现了对学生知识和思维的拓展。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构建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探索性学习模式,由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不但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玲.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新教法[J].学周刊.2016(02)

[2]卢玉霞.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方法步骤探究[J].学周刊.2016(03)

[3]胥炜,徐学福.我国探究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