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1 21:2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民道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民道德教育

篇1

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为基础。1873至1883年间,求学私塾,熟读儒家经典,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从1894至1899年间,留学德国,期间广涉西学,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等多种领域。这些为提出新教育思想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在中国近代,的惨败及之后迭起的民族救亡运动,使深刻地认识到,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清统治腐败无能,唯有教育才是救国、强国的根本。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理想,于1907—1911年再赴德留学,“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至少以五年为期,翼归国以后,或能效壤流之助于教育界”。当时的德国正值统一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懂技能、有素质的社会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该时期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提倡公民教育,将培养责任感、爱国心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迎合了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公民教育成为当时德国教育思想的主流。这对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成为其回国提倡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来源之一。此外,认真翻译了德国康德派哲学家腓力•泡尔生所著的《伦理学原理》,撰写了《中国伦理学史》《中学修身教科书》。这些专著和译著兼容中西文化,既梳理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也介绍了西方的伦理学说,还阐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适于今日社会”的道德教育内容。1912年1月,回国后的担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教育事业,确立新的教育方针。他在深刻反思清末“尊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教育方针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于一体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君”即“国”,“国”即“君”,“君国一体”的思想很严重,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多为忠君的顺民、臣民,国民因此缺乏国家意识和公德精神;并且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相符,尊孔与信教自由不相符,而提倡公德、尊重人权、追求平等、崇尚自由是共和时代的主要因素,从而否定了清末教育方针中的“忠君”、“尊孔”两项教育主张。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的“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军国主义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教育宗旨。综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在深刻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吸收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思想产物。

二、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内容颇为丰富,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具体阐述:

1.教育目的

面对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教育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才能够挽救国家危亡、民族得以延续,成为当时诸多仁人志士艰辛探索的时代课题。他们怀有教育救国的理想,反思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缺陷,以期通过教育改革改变国家和民族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时任民国教育部长的在充分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于1912年2月11日发表了关于新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教育分为两种类别,一是“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另一是“超乎于政治”的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则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则是超乎于政治的教育,且把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育的核心和根本。在此之后,当时北京市教育部则将这一思想作为“教育宗旨令”予以颁布。由此,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宗旨的重点内容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件中。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在看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共和精神的公民,唤起国民的公民意识、国家观念、民族责任感,使之既能够认识到国家、民族对于个人的存在价值和重要意义,也能够意识到公民个体对国家和民族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

2.教育地位

指出:“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一个不可偏废的有机整体,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处于这一整体的核心地位。其原因在于:国家发展固然离不开实利主义,但倘若国民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本职工作不能够尽职尽责,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国家的长久发展。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职业团体中,一个职业团体内的成员若缺少公民道德意识、协作精神,也会影响该团体的整体和长久发展。再者,军国民主义相比较于实利主义,更需要公民道德意识,公民道德意识是维持军队团结、培养军人互助精神的源源动力。倘若军队里缺乏公民道德,一盘散沙,那么,这个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此外,世界观教育、美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道德教育也是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内在旨归。综上所述,在看来,公民道德教育比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主义教育的意义更为深远和重要,实利主义、军国民主义只是人类通往幸福的手段,而公民道德才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此外,还强调“必以道德为根本”的思想也应当一以贯之地体现与贯穿其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中,这足以显示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在整个民国初期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3.教育内容

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既吸收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合理“内核”,也借鉴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这集中表现在其著作《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充分展现了对现代中国人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指出:“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吸收借鉴了法国大革命中所宣扬的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自由、平等、亲爱,且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层面分别对自由、平等、亲爱进行了概念界定。关于自由,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思想上的自由,如所说,“所谓自由,非放恣自便之谓,乃谓正路既定,矢志弗渝,不为外界势力所征服。”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义”意思相近,蕴含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不受宗教、风俗的束缚和左右,讲究个体身心的完全自由,且以良心为准绳,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能将个人自由建立在他人不自由的基础上。这相对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专制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培养顺民、臣民意识而言,是时代进步、思想进步的体现。将平等界定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恕”意思相通,意味着人生而平等,自己所厌恶的事,就不要再强加给别人,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彼此宽容。认为,亲爱主要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思想相通,意味着具有同理心,能够体恤弱势群体、关爱幼小。除此之外,在《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中提出了公民在自身、家庭、职业、社会、国家中的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他强调自我修养最为重要,但又指出道德修养并不局限于公民个人层面,而是将私德推己及人,上升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公德,培养自身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可见,冲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私德”教育,把培养“公德”作为当时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4.教育方法

在《中学修身教科书》第五章的“德论”篇中指出:“凡实行本务者,其始多出于勉强,勉之既久,则习与性成。安而行之,自能欣合于本务,是之谓德。”可见,一个人良好品德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后天自觉而长久的培养才得以形成。因此,培养方法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可以总结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借助科学与美术的教育力量。指出,“世之重道德者,无不有赖乎美术及科学,如车之有两轮,鸟之有两翼也。”科学与美术,在其不断地发生、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规律性、平等性和友爱性。如: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成果普惠大众,不仅为贵族所独有,这是科学所体现出的平等性和友爱性。美术崇尚自然,反映出自由性;包罗万象,不分贵贱是美术的平等性和友爱性的体现。科学与美术中所展现的自由、平等、友爱正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长期的科学与美术的熏陶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二是艺术熏陶。极为推崇艺术的方法,主张通过艺术作品于无形中对受教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激发受教者的美感、提升思想认知与思想境界,培养公民情感。诚如所说:“艺术者,超于利害生死之上,而自成兴趣,故欲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非艺术不为功。”三是自我教育。提倡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自我反省,提高是非观念和自治能力,达到“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的境界。四是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1912年7月,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忽视受教育主体地位和公德意识的缺失,他主张“受教育者本位论”,注重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和同情心的培育,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以促使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且赞成取消年级制,实行学分制、选科制等灵活自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应尽量少些竞赛类活动,取消考试排名,改变以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心态,化孤独为共同,培养受教育者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同理心。

5.历史意义

在我国近代,面对国家的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的动乱环境,先进的中国人将“救亡图存”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作为典型代表,主张教育救国,且他的整个教育思想都紧紧围绕着“救亡”这一核心,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就是集中的显现。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是他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创造了适合中国需要的公民道德教育,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最为普遍的影响。例如,从陈翊林的著作《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中关于公民教育的产生影响的阐述可见一斑,即“民国成立以后,小学的训育渐次由消极的管理变成积极的训育,在八年前,小学多有校训做训育的责任。不过训育尚无系统的理论做根据,多偏重道德一方面。民八之后,……小学生有从事各种实际事务的组织,如慈善团、新闻社等,又有练习社会生活的自治团体,如学生会、公仆会等……民八以前的中学训育与前清比较,实无何种重大进步,但到八年之后则有根本的改进。”同时,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领域,且在整个思想和文化领域里对封建专制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主义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对人们的思想和个性解放、和的兴起、社会改良都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正如梁漱溟所说:“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

三、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由于时代和认知的局限,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义”“恕”“仁”来具体阐释以法国大革命时期所提倡的“自由,平等,亲爱”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这种诠释虽然易于被中国人所接受、所理解,也体现了民国初立所需的时代精神,但这种阐述并没有揭示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亲爱的本真含义,而且在当时军阀混战、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和奏效。此外,主张的“公民道德‘五育’教育思想的根本”这一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根据的观点,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因而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并不构成社会经济的根本。但这些并不足以掩盖其所蕴含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较之前的旧教育是历史的进步,且对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在汲取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启发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因素,摒弃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带有落后的传统封建色彩的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以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批判地继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上的有用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必备条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品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和“仁者爱人”的博爱情怀等教育内容,知行合一、以人为本、率先垂范的教育原则,学思结合、注重内省、提倡慎独、立志为先、意志锻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都具有跨时空的恒久意义,值得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音乐等有形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切入点;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迹依旧赋予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等等。

2.自我教育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于学生自治的主张启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它与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辩证地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相对于教育来讲的,是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即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该方法是人们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通过反省、反思、自我改造、自制、自律等形式,自觉接受正确的思想和先进的行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思想认知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活动。要在教育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的风气,需要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格,积极引导而非强压说服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和行为规范;积极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在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学会友好合作,彼此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教育者注重启发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3.关于艺术熏陶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启发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美育

篇2

关键词:个体化社会;公民道德教育;个人主义情感

个体化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从传统关系网络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承担社会责任、面对社会现实的概念。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一社会现实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公共性,但是,不同国家的社会个体化进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特殊性。

1流动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趋势及特征

1.1流动性

首先,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现代生产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将人从传统劳动中解放出来;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多样缩短了社会区域的空间距离,增强了社会交往的流动性。科技进步在增进跨地区的社会交往互动、促进社会联系更加多元化的同时也使得个人身份、地位、居住场所等流动变换,个体生存压力增大。其次,社会转型。“中国个人曾经深嵌于家庭、亲属、地方社区等传统关系之中,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开启了将个人从上述传统关系中解放出来并置于社会主义集体建设的进程。进入改革时代以来,集体化逐渐解体,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出现了个体的崛起。”[1]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那些曾经可能会在一块土地上生活一辈子的农民也有了去别的地方生活的机会。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环境的农民在选择了新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游离于传统的农村价值与规范之外,社会流动性增强。

1.2分化与个体化

首先,个体解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人意识的增强、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改变都推动着个体从集体中释放出来。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生活、个人利益,不再视群体为生活的全部内容。个体的解放削弱了曾为个体生存提供庇护与支持的传统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其次,身份转变。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关系网络以及局限的个人生活空间使得每个人的身份在一生当中很难发生改变。但是随着个体的身份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个体不再如以往那样深深扎根于某个地区或者群体。社会转型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给个体身份转变带来可能。

2个体化社会趋势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挑战

2.1身份焦虑

社会转型、科技进步、时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改变给个体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个体自由度加大。个人可以突破传统地区、群体的局限改变自己已有的身份地位。同样,即使个人已经通过努力获得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如果他在之后的生活中停滞不前,也会失去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这种身份地位的不确定性使现代人生活在巨大的焦虑恐惧之中,导致社会竞争加剧。“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使得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心态。个体在面对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同时,还要面对个人重新整合的问题。个体在摆脱了血缘关系、邻里关系的束缚后,同时也导致了个体之间情感的淡化、人际冲突的增加。正是当代社会的个体化促成了社会的差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个体化社会中,个体处于惶恐不安的矛盾和忧虑之中。”[2]因此,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突飞猛进,但是个体却普遍焦虑。因为社会个体化趋势像一把双刃剑带给人们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增多带来的希望使人们有了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欲望,而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不得不面对可能随时失去手中得来不易的东西的挑战,所以个体为此而感到焦虑和恐惧。

2.2个人主义情感泛滥

托克维尔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3]。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易于陷于一种彼此隔绝的原子化的状态之中,并相应地产生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情感。因此,当公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社会后,他们就不管大社会而任其自行发展了。随着现代社会个体化趋势的发展,社会个体化进程不可阻挡,进而催生了个人主义情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个人主义情感在增强个体主人翁意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等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见诸报端的社会道德事件,不乏由个人主义情感太过旺盛而引发的。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从传统的诸如家庭、邻里等支持网络中脱离出来形成新的社会结构。由于没有可靠有效的中介,人们生活在彼此相互隔绝甚至冲突的社会结构之中,原有的社会关系变得松散、不稳定,个人不得不以自己单薄的力量去面对社会,进而日益关注自我,使得诸如自私、功利的个人主义情感泛滥,成为自由却孤独的个体,也因此带来了诸多道德问题[4]。公民道德教育的培育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识和支持。这些弊端成为当今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公民道德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3个体化社会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途径初探

3.1引导主体意识,规范主体行为

首先,积极引导。道德教育的主体是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个体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才能为道德教育的传播、发展奠定良好的主体基础。当今社会已经赋予社会成员一定的自由,但是自由发展反而会让社会成员感到迷茫,所以在给予个体自由的同时,国家和社会也要积极引导,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行为,使其能够主动发展为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个体并能自觉杜绝个人主义情感的消极欲望和行为。其次,主动干预。公民来自于社会,其道德成长本身也发生在某一社会之中,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与社会成员道德状况、政府政策息息相关。在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健全完善、个人主义情感又普遍盛行的情况下,即便主体已养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单单依靠主体的自觉去完成道德教育的培育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个体化趋势下个体的从众、随大流心理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团结合作的精神,培育良好的道德气氛,对道德教育进行主动干预。通过这种干预道德的方式,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耳濡目染,形成广泛的道德共识,最终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最后,选树典型。中国在以往的发展阶段中曾涌现了大批的道德典型,雷锋、焦裕禄、刘胡兰。他们的优良品格植根于国人心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道德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穿透冷漠,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感化人们的心灵。在个体化趋势下,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树道德典型并充分利用当今社会的信息化优势,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以及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大力弘扬道德典型的优良品格,使当今社会优秀道德模范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进行无声的道德教育。总之,通过积极引导、主动干预、选树典型培育主体意识,规范主体行为,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公民道德教育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扶持社会群体,加强社会保障

首先,变更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同时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但随着近年来社会政策的变更,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正在慢慢缩减。所以,社会政策对于宏观调控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政策的支持。社会政策既可以作为引起社会转型促进个体化趋势积极发展的因素之一,也可以反过来缓解个体化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现代性社会的社会政策应努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加广泛的就业机会,通过改善个体的发展环境,缓解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公民道德教育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其次,关注社会群体。虽然传统社会群体功能日益弱化,个体的独立性增强,但是个体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支持。个体化并非去群体化,社会发展离不开大小不等、功能各异的社会群体作为沟通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媒介和桥梁。个体化发展侵蚀削弱了传统社会网络中的各种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群体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培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给予社会群体更多的关注,鼓励社会群体的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它们的权益,使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依然可以良好的运转、发挥作用,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良好沟通互动。通过社会群体的协调互动作用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规范有序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最后,加强社会保障。乞讨作为当今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线,相关的披露报道已经多见不怪。抛开他们用以乞讨的故事真假不说,他们即便身体健全却选择乞讨做职业,其中也必是有很多无奈。虽然时代赋予了个体很大的发展空间,毕竟社会资源、社会空间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相同的生存竞争条件。公平不是统一标准,个体存在居住区域、环境等的差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与个体有关的社会关怀和发展规划体系,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通过工、青、妇、其他社会组织及群众的大力协同,有效整合地域资源,对在社会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者及失利者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帮助和情感的支持,以促进其从挫折中恢复过来,并最终实现个体发展的目标。”[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保护个体利益,实现个体发展,从根本上缓解相关负面道德事件的发生。总之,通过变更社会政策、关注社会群体、加强社会保障外部机制保障社会群体、成员的权益,有助于保障群体发挥社会功能、促进个体公平竞争,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

4结语

伴随着社会转型、时展,现代社会个体化趋势不可阻挡。个体化趋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其消极作用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阻力,而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增加社会凝聚力、构筑社会成员道德共识意义重大。因此,只有站在公民、社会、国家的高度,认清社会现实,分析个体化趋势的特征和挑战,通过引导主体意识,规范主体行为、扶持社会群体,加强社会保障的内外机制,营造良好的公民道德教育环境,才能找到在当前个体化形势下培育公民道德的正确应对,最终达到流动性现代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作者:孔伟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荣荣.从“为自己而活”到“利他个体主义”———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理论中的一种道德可能[J].学海.2014(2):106-111.

[2]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81-86.

[3]王小章.论以积极公民权为核心的社会建设[J].浙江学刊,2013(4):176-187.

篇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网络的盛行,使得各种道德相互激荡,再加上西方文化的侵蚀和网络文化的洗礼,模糊了道德善恶界限和评价标准,造成了人们道德上的困惑与行为上的失范。而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由于没有了升学压力,成天不学无术,没有法制观念、无视校规校纪,讲哥们义气,打架斗殴,酗酒起哄,扰乱校园秩序,大大损害了职校生的整体形象。并且也腐蚀了一部分本来道德规范做的比较好的学生,严重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生活和教学秩序。

二、问题的分析

(一)社会原因

职校生与普通教育学生相比,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世界的机会更多。在社会中看到了许多善行,也看到了很多恶行,还看到了许多善恶交叉错综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在道德“滑坡”的今天,一些人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目标,沉醉于歌舞酒宴、声色犬马之中,污染社会风气;一些干部贪图享受,挥霍公款,甚至收受贿赂,贪污腐化;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钻空子的非法分子和不道德现象,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偷税漏税,黄色音像书刊、,毒化着人们的灵魂;再加上网络交流中的攻击、谩骂、粗俗、下流的语言腐蚀;致使一些人道德沦丧,见利忘义,哥们义气……这一切的一切都影响着职校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学校原因

由于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社会转型还很短暂,职业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这就使得目前职业院校教育的理念、制度和行为均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走入大众的生活,传统的先教后学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复存在,职校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普通教育的学生要充足得多,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超过最起码等于教师,而网络文化可谓沙泥俱下、精华与糟粕并存,尤其在道德领域,处于道德和世界观尚未形成阶段的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在加上职业院校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学生接受公民道德教育受排挤,实效性非常差。

(三)家庭原因

进入职校的学生很多在初中阶段就经常上网吧打游戏、聊天,经常要离家出走,甚至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背着“败家子”的罪名。随着中考的失利,无奈来到了职校,他们不再有理想、不再有信念,家长也彻底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他们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也就是“不做坏事”。然而,面对新时期网络文化的冲击,他们的反应却显得那么无力。许多家庭没能承担起对孩子指导与监督的责任,而且有些家长在电脑、上网方面还得向孩子请教,至于网上传播什么内容、孩子交流什么主题、如何进行交流,跟谁在交流,怎样有效监督他们的网络语言,他们根本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

三、问题的解决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职校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过程,而是一项开放的系统工程,单靠学校之力是难以为继的。我们必须根据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横向联系,拓宽教育渠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网络。以此来增强职校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结合职教特点和专业特色丰富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要在《纲要》所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职教特点不断丰富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二)更新道德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在道德素质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更新道德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提高,传统的观念受到了有力冲击,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更新,如荣辱观念、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变化等。有许多新的观念,如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勇于创新、鼓励竞争等,正推动着人们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学校层面,可以针对职校生的社会性、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通过和谐、集中、生动和热烈的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理论课的系统讲授,激发、培养、深化职校生的道德情感,从而进行道德教育。

(三)拓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完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1、学科间渗透公民道德教育

职校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以体现教育整体性的特点。职业教育除了少量的文化课外其他大多是专业课。各科在教材的编排上是文质兼美的,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所以,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应把握好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寓公民道德教育于愉快的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如会计课通过开具发票、填制凭证、编制报表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诚信做人、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作风。这样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既学到了专业技能知识,又受到了公民道德教育,一举多得。

2、活动中实践公民道德教育

职校生的公民道德教育还应与课前课后的活动相结合,以体现教育连续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各学科课堂上的学习,明白了一些道理、提高了道德认识,进而激发了道德情感,但是如何把学生对公民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的行动·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前课后活动得以实现。因此,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可以开展以下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企业和实训基地、聘请法制校长来校作报告、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引导、延伸、巩固学生对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3、家庭中感受公民道德教育

家庭的教育对学生公民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往往父母自身的道德修养比较好、为子女做道德表率且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大多是成功的,让我们做教师的也能感受到这部分学生的懂事和他们家长的理解和尊重。针对这一点,我们班主任应该通过家长会或网上家长学校经常与家长沟通,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同时要告诉家长如何调整自身的注意点、如何掌握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公民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职校的学生正在成长中,他们是平凡的,他们即将要作为一名公民走入社会。作为职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更要教育学生努力做一个有尊严、有道德的公民,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尊严所在。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科研论丛(7)》2004年8月《道德教育的内容、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南京市力学小学分校,林敏.

[2]《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选》2004年《净化青少年的网络语言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常州市新桥中学,姚流齐.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

篇4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现今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公民道德教育是针对全体社会公民的普遍教育,它要求公民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公民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从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和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出发,以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为起点,逐渐培养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操、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公民为目标的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观念基本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和整体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社会公德的内涵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有理想的、有道德的,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但是随着社会成分的复杂化,外来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学生道德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的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诚信意识存在部分问题

大学生绝大多数同学在思想上认同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是在行动上却与道德责任相冲突。比如: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就产生各种消极的思想,不认真学习,但在考试中采用各种方式作弊,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网上搜一下,不会认真去思考,作业经常一个班出现雷同;还有很多学生贪图享乐、互相攀比、故意拖欠学费、把学费用来买名牌衣物、造“假学历“找工作、利用虚假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给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在社会注意市场体制下,中国出现了价值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过去我们提倡和认同无私奉献、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取向受到怀疑,金钱至上。个人享受、惟利是图等功利化观念却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信奉。因此,导致大学生道德理想失去了方向,大学生刻苦学习为了获得奖学金,表现积极为了获得表扬,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3)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公民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全社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关心集体,但部分同学缺乏主人翁的意识,没有把自己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脱离群众,很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团队合作的责任意识。

二、影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受到国际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在社会的某些领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使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开始减弱,对公正的社会规范开始产生动摇。分不清楚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懒惰,不认真学习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一心想着不劳而获,模仿现在网上出现的“郭美美”、“风姐”等网络红人,把这类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雷人“的方式走红。

(2)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呵护下长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他们还存在社会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是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对要承担的历史责任不明确,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层面的享受;二是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漠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承担的基本责任;三是社会行为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做事随意性很大,遇事好冲动,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负有明确的责任。发现自己做出了不当的行为后,不是正确面对和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是尽量地隐瞒,躲闪和推卸责任。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影响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主要是大学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自身的素质,人格品质、职业道德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大学生是比较叛逆的时期,如果老师就没有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学生就会更加的肆无忌惮的去做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加上现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新颖,无法深入的去落实到每一位同学,满足不到所有人的要求。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评价的手段单一,这就影响了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途径

(1)建立具有规范、可操作性的校园公德制度。

对于大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和培养,不仅要使他们明确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具体规范和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知道如何去做,校园公德建设只有制度化、可操作化,才能使大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道德认知转变为自觉的公德行为,并不断巩固成为优秀的公德品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舆论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结合社会公民道德教育要求,利用现代化的设施、手段、校园媒体,加大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大学生公德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注重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规章制度。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大学生的文明习惯和行为特别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并努力实现方法、方式上的创新。

道德是以实践的方式掌握世界的,道德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同时我们要注重公德道德教育的创新工作。大学生是社会道德的实践主体,要把道德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进而转化为自觉的社会公德行为,就必须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实现。在大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社会实践的锻炼,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体现自己的价值,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4)增强公民道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以思想导师、专业教师、生活良师和情感朋友为要求的“三师一友”的教师队伍,把学习、生活、情感等全部纳入教育之中。

总之,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培养具有较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大学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有机组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整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高低。

参考文献:

[1] 王立才:浅谈家庭教育[J].林区教学,2010年第12期

[2] 潘朝晖:试论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与实践[J].读与写杂志,2010年9月

[3] 王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诚信与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文化教育,

篇5

【关 键 词】现代化进程/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关系

【作者简介】付轶男(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9)06-0025-06

近年来,综观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全球实践,一些现象正吸引着我们:在许多西方国家,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公民教育的新开始以来,其道德教育亦相伴左右,蓬勃发展;与此相反,在一些东方国家中,人们在改革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公民教育的发展势头也日趋强劲。在中国,实行公民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一种认为德育应向公民教育转型的观点颇为流行。①这些现象不由得促使我们在讨论相关教育实践问题前思考一系列前提性的问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它们为什么会彼此呼应?公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吗?

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生成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目前全球教育活动中的两种重要形式,从性质上判断,两者同属于与智育、美育相区别的社会化教育。②社会化教育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具有两大主要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概括地讲,社会功能可以进行社会动员、社会整合和提供政治合法性证明;个体功能能够帮助个体完成社会化,实现自我发展。显然,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同属性使它们在上述功能方面存在某种可能的相关性。如果仅从公民教育中浓烈的政治教育倾向来解释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似乎很轻松,因为道德教育与一定的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从来都是它们的存在状态。但是如此推论必定是表面化和平面化的,因为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都是历史与文化的范畴,它们的关系会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模式。所以如果我们要讨论两者间存在的某种必然联系,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找寻它们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的相关性。公民教育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它同道德教育的关系是在人类社会开始现代化以来才得以形成并发展的,由此,现代化进程自然成为我们探讨两者关系的历史视角和逻辑起点。

(一)现代化与公民教育的产生

公民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好公民的教育。公民身份是对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成员身份、地位的表达,是社会资源与利益分配的单位,代表了一组保证及实践权利与义务的制度,甚至还包括群体认同的情感。公民身份的一系列丰富内涵来源于经济、政治、社会的现代化。具体说来,就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产生、而且孕育了具有相应品性(即独立、自主、自由、民主、平等、参与)和相应交往方式(即公共领域交往与私人领域交往分化)的行为主体。进而,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全新教育形式,以培养这些“现代人”。因此在上述经济基础、制度保障和生活环境之外,作为公民诞生及再生产的一种非制度条件,公民教育显然是必需的。[1]

18世纪末,民族国家的建立,不仅为公民身份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保障,更使现代公民教育具备了真正的有形载体。由于国家层面的积极建构,公民教育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公民教育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功能:一方面,它通过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解释与反省,培养公民意识与行动能力,帮助公民完成个体的社会化,塑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即培养一定政治共同体的合格成员,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主体,从而通过公民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效参与来实现个体在公共领域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它通过培养公民意识来形成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从而为民主政治提供合法性证明,完成社会动员和整合。公民教育功能的实现渠道主要是通过相对统一的价值观、目标与课程来发挥上述功能,维护现代公共生活。因此可以说,公民教育是现代化所孕育的现代社会化教育形式。

(二)现代化与道德教育的转型

道德教育是传统的社会化教育形式,其历史几乎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长,在公民教育出现以前,它不仅赋予个体以生存的社会性,还与政治、宗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培育时代所需要的政治文化。前现代化时代社会以封闭的自然经济、权威的君主统治、政教合一及人身依附关系为主要特征,政治是社会的统合中心,社会秩序的生产依赖于政治的整合。因此,社会化教育除了传递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外,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灌输对权威的顺从来直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而这正符合道德教育追求善与义务的特性。于是在权威与服从的斗争中,无论道德在上帝(或是其他神)那里找寻神圣的根据,还是充当准宗教(如儒教)的逻辑杠杆,道德教育都能顺利地与政治、宗教权威相结合,直接充当政治统治的御前侍卫,成为当时几乎惟一的和全能的社会化教育形式。

当人类社会开始现代化以后,政治的中心地位逐渐为经济活动所替代,“社会秩序的生产无须仅依赖于政治的整合作用,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走向了公共生活”。[2]民族国家出现后,现代民主政治又要求与宗教及一切政治意识形态化的道德相分离。政治和社会情况的变化迫使道德教育的功能逐渐转型,即由前现代社会的全方位功能转向更具基础性的个体社会化功能。现代道德教育所发挥的政治作用变得越来越间接而隐秘,在世界许多地区,直接提供政治合法性这样的政治功能已经成为越来越传统的记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分化和全球化过程中,道德的多元化正在使道德教育与一些共同价值相疏离,变得越来越相对化,甚至成为某种程度的个人私事,以至于道德教育在稳定和整合社会方面的功能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怀疑和挑战。

实际上,道德教育的转型预示着用道德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时代的终结。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运行更为复杂,随着公共生活空间的增大、公域与私域的分离,许多现代社会问题已经超越了道德的范围,它们需要新的公共秩序话语、价值形式、社会规范来解决。这就再度解释了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在功能上所形成的相关性:转换与合作。

(三)现代化进程与关系的生成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一般性关系就在前者的产生和后者的转型之中形成了,并通过它们的功能互补体现出来。所以如果从关系的发展历程看,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通过两者功能的转换与合作所形成的一种动态相关性。由于两者关系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从现代化的进程推论,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关系应是一个与现代化进程一致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现代化发展的各阶段都呈现出相应的关系状态。也就是说,在非宗教社会模式中,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动态关系应该类似于一个连续统,连续统的一端是现代化启动时期道德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与政治和宗教尚存在直接联系,在社会及个体功能方面都发挥着全面作用;另一端是在现代化的高级阶段,道德教育功能的最小化与公民教育功能的最大化,③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合作;中间是诸多连续的过渡状态(即与当时现代化发展阶段相应的关系状态),它们形成一个与现代化进程相对应的由道德功能最大化到最小化、公民教育功能从最小化到最大化的连续的运动系统,它们还表示两者关系从诞生到密切合作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两者之间功能转换与分工合作范围的变化。

不过,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虽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同,所以两者关系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亦有不同。

二、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表现形式

由于创新性变革与传导性变革两种方式的不同,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通向现代化的多样化道路大致可概括成两大类不同的起源,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过程。一类是内源的现代化,一类是外源的现代化。[3]由于上述现代化路径的不同以及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异,在教育实践中,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有西方型和东亚型两种,即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和东亚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形式。④

(一)西方型

内源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下孕育起来的,它的原动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内部孕育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强的自我发挥能力。内源型国家的现代化开始都比较早,而且大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相对平稳、逐渐推进和罕有爆发性突变是其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特征。[4]因此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以及道德教育的转型都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自然发生的,从而两者的关系也呈现出功能的自然过渡。所谓自然过渡表现为公民教育地位的确立和日渐完善,道德教育在世俗化、科学化以及相对主义转向中实现功能转型。其历程主要分为3个时期。

1.混沌(现代化启动与上升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20年)

在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公民教育完全是现代化进程的自然产物,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现实基础,包括许多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准备。革命后,民族国家的建立使公民教育具备了真正的有形载体,公民教育的推行顺理成章。但是公民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现代化启动时期,这些国家由于建国时间短,国民教育体系还不完善,所以公民教育真正实现制度化,成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形式已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了。在这段时间里,道德教育其实担当了大部分的思想、道德甚至是政治教育任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公民教育还不成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惯性使道德教育仍处于功能强势地位。虽然政教分离使道德教育失去了神圣的依靠,但在新的教育形式尚未成熟之前,道德教育仍是主导的社会化教育形式,其世俗化转型进展缓慢,浓厚的宗教色彩弥漫其中,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不过是如美国人一样“按照清教徒严格的伦理规范形成儿童孝敬、忠诚、勤勉、节制等习惯”。[5]而这时的公民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主要为民族国家的建构服务,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尚不明朗。虽然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意识及公民道德为目标,但形式上主要是道德训练。对道德的笃信使早期的公民教育成为一种纯粹的道德教育,就连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也难以逾越这一樊篱。不过,在公民的社会及观念基础还不完善的条件下,人们还不知道公民教育应从何处着手,以人的美德作为公民教育的起点自然是最朴素的方法。

2.博弈(现代化成熟与过渡期,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末)

20世纪初,现代化已经在早发国家中取得重大成就,现代性的集中显现使道德教育开始了更深入的转型。如果一百多年前开始的世俗化是道德教育的初步转型,而此时开始的以相对主义、科学化和民主化为特征的世俗化则是深入转型。道德教育的进一步世俗化与宗教在20世纪的世俗化密切相关。世俗化不仅仅意味着与宗教分离,它还意味着一种与宗教相反的发展方向,即科学化与民主化。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促进了道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目标与内容乃至方法与途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革新。道德教育从此开始了一种“退隐”的生活——由价值绝对主义转向相对主义、由注重社会需求到关注个体的选择、由显性课程变为隐性课程。与此相反,随着民主的深化、城市化和移民潮的出现,公民教育则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彰显”时期,真正实现了制度化,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和学校课程。一战后,在这些国家中,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已经趋于稳固,过分强调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公民教育开始受到批评,于是公民教育开始转向更广泛的社会公共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诸如社会学科这样的课程开始担负起公民教育的重要责任。

3.和谐(第二次现代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早发现代化国家纷纷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和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社会的转化。现代化高级阶段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成为刺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发展的一些重要变量。由于70年代以后出现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危机,人们开始意识到单独依靠国家力量来解决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做法日渐不可取。于是人们开始寻找“第三条道路”(third way)——公民社会。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希望通过公民社会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发言权和影响力,希望公民社会能够解决社会问题。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在90年代后借助公民社会发展的东风实现了深度发展,开始注重培养公民的参与精神和技能,因而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2000年,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也将公民教育作为国家课程引入了中小学。道德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世界广泛的社会运动而得以空前繁荣,摆脱了战后遭遇的荒凉时期。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更深地跌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80年代以后兴起的社群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相对主义的影响,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道德教育与共同价值间的疏离。于是,许多欧美的教育家试图通过公民教育来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并“坚信两者必须携手合作,不能分离,才有意义”。[6]在美国,许多蓝带学校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在公民教育框架下实施道德教育反映了在现代化高级阶段两者密切合作的关系,同时也表明这种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公民教育为主导的基础之上。

(二)东亚型

晚近的外源性现代化大多数发生在非基督教文明地区,是在外来的异质文明的撞击下激发或引进的。其现代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的文化要素都是从外部移植的,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自动运转机制,政治权力即中央国家作为一种超经济的组织力量,在现代化过程中长期发挥着巨大的控制与管理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这样的现代化进程通常启动较慢,且很不平稳,充满了爆发性的剧烈震荡。[7]公民教育属于众多舶来品之一,其发展往往受到本土文化传统的顽强抵抗。道德教育的现代化道路也在社会的巨变中充满荆棘。如果说西方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是一个功能自然转换的过程,那么在东亚,这种关系就是一个斗争的、非自然的转换过程。

1.关系的史前时期(现代化启动时期,19世纪下半叶至1945年)

东亚国家的现代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殖民入侵时期,在二战以前,东亚国家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由于东亚国家基本都还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状态,虽然革命时有发生,但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与意识形态仍然支撑着整个政治和社会制度,即便是日本也只是“学问技术采于彼,仁义道德存于我”,所以东亚道德教育基本仍是旧式的,一切功能依旧。如果说到它的革新,那么当时日本在明治初期改革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儒学信条的政策应该属于这方面的尝试。由于缺乏基础,西方公民教育虽为有识之士所倡导,但通常不是流于空想,就是变成了臣民教育。可以说,此时的公民教育还无法以社会化教育的形式生存下来。

2.博弈(现代化高速发展与成熟期,1945年至今)

二战结束后,日本实现了第二次现代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其他东亚国家也摆脱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位,开始独立发展。东亚国家成为第三次现代化浪潮的核心地区,东亚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便形成于这一时期。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东亚的现代化的特性使道德教育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儒学的影响,东亚国家在传统上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正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在历史上,儒学传统代表了东亚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和主导性的意识形态,而宗教从未成为东亚前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标准。因此在前现代的东亚,政治权力常常依靠儒学传统来维持其合法性。⑤“可以说,儒学体系被制度化在传统的东亚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它代表了东亚社会的道德公识。”[8]二战后,由于旧制度的解体,与皇权结构相结合的制度化儒学被遗弃,但就其基本价值而言,儒学传统仍就存在于东亚社会中,它所蕴涵的实践理性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以至于“儒学的世俗主义使它成为东亚现代性的特殊成分”。[9]如果说二战以前东亚道德教育的绝对地位是(旧)儒学在价值领域与政治体制中的惯性使然,那么二战以后它能够得以新生的原因则来自这一文化传统(新儒学)在现代社会所展现的全新生命力。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在东亚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得到了儒学的一种潜在支持。传统价值观的延续使东亚道德教育在转型中获得良好的过渡,而不必像西方道德教育一样因传统价值观断裂而在转型中陷入相对主义的价值争端。东亚道德教育源自儒学的核心内容,如培养自律、义务、家族本位、大一统意识等,顺利的转型为东亚现代化提供了所需要的义务、责任、奉献精神、爱国主义、集团主义教育。于是东亚国家秉承传统,大力扶植道德教育,利用其作为传统社会化教育形式的优势,调动和传承潜涵于民族深层文化中的积极的儒学政治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因素,以此来推动现代化形势下的社会、政治力量整合。在这方面,新加坡就曾于1982~1990年间在中学直接设置《儒家伦理》课程,希冀用东方传统美德来抵御西方消极文化的影响。在取消儒家伦理课程后,又从革新后的儒家思想中提炼出“共同价值观”来指导道德教育。可以说,虽然人们遗弃了制度化儒学,东亚道德教育失去了与政治的直接联系,但是传统价值观的延续使它在提供政治合法性方面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只是这些功能的实现途径变得更间接。目前,结合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威权政治的需要,借助传统价值观塑造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成为东亚道德教育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主要途径。

与道德教育新生般的转型相辅相成的是公民教育的新生和发展。二战后,现代公民教育终于借助战后民主化浪潮的力量出现在一些东亚国家。但初期的公民教育多限于对欧美国家的模仿,多少有些水土不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使实施公民教育已经逐渐成为真正的现实需要。目前,公民教育已经成为东亚的社会化教育形式之一。不过由于东亚社会仍然缺乏普遍的公民观念和坚实的公民根基(尤其是东亚政治体制的局限性),在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中公民教育尚处于从属地位。出于对秩序和伦理的偏爱,在价值取向上,东亚公民教育尚停留在以公民知识、义务及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消极公民教育层次,所以东亚公民教育的从属地位更多地体现为与道德教育在社会功能上的兼容性。但公民教育已经日渐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它在增强公民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培育公共理性、公德、法律意识和民主理想等方面是道德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如日本政府和民间教育团体“在不否认社会科所具有的伦理性的同时,确保其作为日本民主社会建设的核心课程的学科地位”,[10]就是对公民教育独特功能的一种肯定。其实,正是由于现代社会的问题并非都是道德问题,道德教育不能解决一切现代社会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公民教育在东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形之下,此时的东亚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与20世纪之前西方国家的情况倒有些相近。显然公民教育发展的社会及观念基础的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但是它们所处现代化发展阶段又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东亚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将向何处去呢?将来它们能够和谐共处吗?答案也许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布莱克(Cyril E.Black)所认为的那样:“现代化的过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导向一种趋同状态,或者说,导向一种功能的普遍化,但只要世界上175个社会作为各种系统保持着彼此相对分离的状态,就不可能导向体制的普遍化。”[11]

三、结语

在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适应,同时也是这两种教育形式自身现代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分工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它们在伦理性上有共通之处,却又是各自独立的、分属不同领域的社会化教育形式:道德教育是基础性的、趋向于私人领域的;公民教育是深层次的、属于公共领域的。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它们的分工还会越来越明确,而合作也将越来越紧密。不过,两者之间功能的转换、合作范围的变化始终与不同类型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了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必须依据现代化进程的情况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

注释:

①在中国,尽管“德育”在许多情况下具有广泛的外延,但针对德育转型问题的讨论却起源于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观点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应向公民教育转型。

②从广义上讲,任何教育类型都具有社会化的功能,但是它们并不都是社会化的充要条件,例如一个没有接受过智力教育的文盲不一定社会化不成功,但是没有接受过道德或公民教育的人却一定面临着社会化的困境。这里把这种成为社会化充要条件的教育形式称为社会化教育,即狭义的社会化教育。本文所讨论的关系限定于那些以公民与道德教育为主要社会化教育形式的地区。

③此处的“最大化”与“最小化”相较于历史上两者各自的功能强度而言。第二次现代化则是目前人类社会现代化以来的最高发展阶段。

④某种教育形式的功能(即它本来能够做什么)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而只是根据人类的教育实践作出的历史的、客观的、综合性总结。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考察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理解比考察教育实效更能体现教育功能的变化,从而避免起源的绝对化。因此,在考察公民与道德教育关系的表现形式时,本文所依据的功能转换与合作线索主要侧重于对能够体现教育功能观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地位、目的等方面的分析与比较。

⑤儒学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皇权主义、等级观念、集团意识等,其核心是信奉“大一统”,要求实行中央集权。参见: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9.

【参考文献】

[1]蓝维,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2.

[2]刘悦笛.“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论[EB/OL].Philosophy.cass.cn/facu/liuyuedi/02.htm,2008-12-07.

[3][4][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1,132,133.

[5]Hersh, Richad(ed.). 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 An Appraisal[M]. New York: Longman, 1980.14.

[6]Schaeffer E. F.. Is there civic education without character education?[R]. 2002. 18-19.

[8][9]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从文化的角度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21,192.

篇6

德育概念是中国德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论争的一大问题。我国解放后,特定的国情使得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采取的是大德育模式。“大德育”主要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德育模式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弱势空间(见图1)。一个是在传统德育影响范围与法治体系影响范围之间出现了“公共空间”。另一个是在传统德育作用力范围之上的“道德信仰”领域。

“公共空间”是现代生活的活跃区,是时展的产物,比如网络道德、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公共空间”的出现及该领域德育研究与实践的滞后性,使得这个领域往往成为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薄弱区。例如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在公共空间内表现出一种相互矛盾的公民素质缺陷,即:一部分人公民意识冷漠,缺乏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的热情,使得本来可以因为公民的有效参与而避免或降低的负面社会现象不能得到应有的、有效的遏制。而另外一种情况是许多人常常过激地使用自己的民利而产生的对于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生活的伤害。[1]这种新现象和新问题正是德育所需要面临的时代挑战。

“道德信仰”领域是随着传统道德文化力量的减弱及外来多元价值的影响等因素而成为问题的。社会的道德信仰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化,表现在人生信仰方面往往存在着空白,而这个区域往往是大德育所难以达到的深度和层面。同时,很多社会问题,究其根本,又往往要追溯到这个层面。因此,这个领域对德育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十分迫切。

面对来自这两个方向的需求动力,在德育界内部也出现了德育的“适应论”与“超越论”两个导向。适应论导向着眼于德育的实用、适应现实的性质并指向对市民生活的底线伦理要求。超越论导向着眼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的本质并指向对人生自我超越的德育本质追求。

在改革传统德育的同时,公民教育的发展势头日趋强劲。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提出德育应该向公民教育转型,认为公民教育与德育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公民教育丰富创新了德育,或公民教育比德育更宽泛,可以整合德育。[2]也有学者提出公民的培育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应该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3]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观点是就教育意义和培养目标而言的,并非指道德教育的整体转型。因此,对“大德育”模式之后的新时期的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定位以及相互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二、超越“大德育”模式的德育新格局预期

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传统的伦理宗法与封建法律组成了社会教育的主体。封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根本上是以培养与教化忠臣、顺民为指向的。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于现代化的内在属性认识的深入,我国的公民教育近年来也日益引起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公民教育是国家走向现代化、步入现代文明的一项“基本建设”,它与现代国家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并不为某种国家制度所专有。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的必然选择。[4]致力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对称,以及以公民行动能力培育为核心目标的现代公民教育设计,已成为或正在逐渐成为公民教育研究领域内的共识。

一般认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思想来源于西方政治民主思想,于清末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被借鉴、移植到中国。帝制、建立民主制度,1912年颁布的《》第一次在法律上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5]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在公民教育领域有一些独特的背景或环境。首先,西方的公民教育基本上是基于宪法的教育。比如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的美国,其公民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宪法教育。宪法教育几乎伴随着美国宪法的制定而产生,并作为公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贯穿于美国学校教育课程的始终。这种基于宪法的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6]其次,除了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西方国家大多还有宗教文化提供信仰支撑。西方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发展也是从宗教教育中逐步脱离分化出来的。[7]第三,西方的公民教育有着长期而深刻的启蒙运动作为思想准备,以康德、密尔、罗尔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们的思想对民众思想起到了长期和充分的激发,并且逐步形成与之对应的社会公共空间。

因此,我国公民教育的出现,不会也不应当是大德育范畴内原有的思想、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内容与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的简单结合与改头换面,更重要是要深刻认识到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我国的公民教育一定会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对于大德育模式之后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会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互相支撑又各有侧重的特点(见表1)。在两者的支撑点方面,公民教育应该以宪法精神为基石,道德教育则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教育重点方面,公民教育指向自由、平等的精神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道德教育将回归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公民教育的主要领域以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为主,道德教育的主要领域以个人修养和个人生活为主;两者的教育途径都是综合性和多方面的。但是公民教育会更突出认知与参与结合的特点,社会与学校将发挥优先于家庭的作用,而道德教育突出情感与体验结合的特点,家庭与学校需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道德教育中的公德教育会成为与公民教育相重合的部分,而且,这个广阔的领域,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区间。而道德教育自身也会因为公民教育的出现,而完成对自身定位和目标的超越或返本归真,并且应该担负起重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信仰的使命。

三、超越“大德育”模式的德育改革与创新

西方思想家有关公民教育核心思想的内容应该被我们以更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挖掘和完整分析的必要性首先在于,如果我们不深入了解当代西方民主和公民教育根基及来龙去脉,我们就难以建立超越西方民主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其次,很多西方思想在得不到深入分析和教育的情况下,社会个体往往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接受和行动,这导致了很多由于理解偏差而产生的公共生活的问题。比如认为自我利益最大化就是自由,而无视他人和公共利益,就是典型的对西方功利主义的误解。或者认为完全按照西方的政治和社会模式才是民主社会等等。这些误解严重制约了公民教育的实质性推广,急需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深入的澄清。基于西方道德与公民教育的经典文献进行的教学和研究,有必要作为公民教育的理论准备和师资准备而加大力度。

对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需要更加广阔的视角和深度。“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不能提供现代公民发育的土壤”,“民主与公民权利义务的思想来自西方”,这两种思想往往容易被简单推论成进行公民教育就要很大程度上的全盘西化。关键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存在着关于人的平等、公平、以民为本等公民教育的核心元素,比如《老子》和《黄帝四经》等都包含了大量相关的文化精神、法治精神、管理哲学,佛家和先秦儒家思想中也不乏深刻内容,只是这些内容被先秦之后的封建统治思想所掩盖,成为中华文化长河中并不成为显学的文化根性,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种本土化的文化基因加上当前的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可以创造性地产生中国特色的民主社会和公民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从中挖掘和继承的深度。

作为民间道德信仰中的内在“良心”与天道“老天爷”的道德价值,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与引导。这种本土性的道德信仰,作为文化的特质,通过各种传统故事或者文艺形式耳濡目染地传播,沉淀在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之中。对内在“良心”的道德信仰,曾经是中国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底线要求和强大的动力来源。对天道或者民间所谓“老天爷”的道德信仰,不仅是中国古代道德哲学深入人心的一个反映,更是人们面对错综复杂的道德状况和人生境遇之时,能够充满信心和希望的重要保证。这种指向内在“良心”与外在天道的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与宗教道德信仰有区别也有联系,但是却更为朴素与普遍,具有着强大的生命潜力。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这种中国特色的朴素的道德信仰观,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强化,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冲破了道德底线的悲剧,都与这种道德信仰的缺失有着密切联系。指导下的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与中国民间道德信仰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教育观的本土化和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必将会增强当前道德教育的感召力和实践性。这种结合有必要在积极和审慎的态度下,以多元文化对比的视角,深刻而细致地展开。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 (15/16):4-6.

[2] 梁金霞.公民教育:现代化中国的深切诉求与德育的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18-25.

[3] 檀传宝. 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5):497-503.

[4] 王啸.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1.

[5] 朱小蔓,冯秀军.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12):3-11.

篇7

一、确定专人抓好落实。

公司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结合企业实际,在3月6日召开了宣传动员大会,对公司公民道德建设月“宣传教育月”活动进行了深入宣传和详细部署,制定了工作计划,对工作及活动均作了安排。通过宣传动员,全公司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一致认为这项活动的开展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组织各部门、项目部工会小组长和相关工作人员召开了专门会议,工作人员具体落实,各项目部由工会小组长负责,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把此活动落到实处。

二、区分层次务求实效。版权所有

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公司分别以部门、项目部为单位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宣传活动,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知识有奖问答,公司职工踊跃参加积极竞答,有效扩大了宣传面,强化了宣传效果。同时,公司党委还组织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学习和宣传,大家都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或者晚上下班回家自学,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有关党报、党刊的内容。通过学习,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提高在新形势下坚持“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自觉性。公司宣传科在党委安排部署下,精心制作了“公民道德建设”专题宣传栏、采编内部刊物《成都安装》的“公民道德建设”专题等,加深了职工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性认识。

公司各项目部以“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现场诚信宣誓、民工夜校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相关资料的发放等,引导项目部广大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项目部职工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诚信”成为项目部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进一步树立了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促进了和谐建筑企业的建立。

篇8

关键词: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借鉴价值

所谓公民教育,实质上就是为现代社会或国家培养公民,即立体的“人”的教育。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冠以“公民教育”等名称,“其本意是培养人们做个好公民”,或者说,“是教育人们做一个合格的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经过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想侵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新加坡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加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概况

(一)教育目标

新加坡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总的目标是为未来培养有道德的公民。其宗旨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美德的好公民。归根到底,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即培养“新加坡人”。李光耀给“新加坡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新加坡人是一个出生、成长或居住在新加坡的人,他愿意保持这样一个多元种族、宽宏大量、乐于助人、向前看的社会,并时刻准备为之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具体来说,“新加坡人”要具有以下品质:国家意识、正确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修养、明辨是非能抗拒西方颓废思潮和腐朽精神生活。

(二)教育内容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实施的。中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态度等三方面的教育。“知识”是指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需要注意的道德准则;“技能”是指教会学生在面临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态度”是指对学生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明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这三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的行为符合业已形成的价值观。而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好公民》为中心教材开展的,课程内容重点是随年级而发展的,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二年级以“家庭”,三年级以“学校”,四年级以“邻居”,五年级以“国家”,六年级以“世界”为中心。整个教材内容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按严密的、循序渐进的逻辑结构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扩展。

(三)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

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设计的,采取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训练学生道德能力的目的。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社会。因此,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东方文化传统,在课程内容上大量吸收儒家伦理的精华,同时也面向世界,在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构了一套适应本国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所谓文化传递法,就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积累下来的某些优良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教师利用实例、生活事件、故事、诗歌等,引导学生进人所呈现的生活情景或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道德情景中,并通过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等活动教学法,使学生辨别正误、明白是非,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思想。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2.设身处地考虑法。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就是通过教学来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恐惧和不信任感,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要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设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做判断。其目的在于注重社会所接受的行为准则,着重对人对己的一般态度,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的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学生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呈现道德情境时,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当时的困境中,以扩大学生的道德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演示来达到教学目的。

3.价值澄清法。这种教学法为美国拉斯・哈明所创,分选择、反省、行动三个阶段和七个步骤,这种教学法重视公民道德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新加坡教育界把它引进后加以改造,并简化为5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清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当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供选择时,需要经过仔细的思考,比较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对于任何事情做决定之前都要考虑到其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比较分析,最终努力寻找一个最优的方案,进而做出最后的决定。(4)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对于任何事情,选择一旦做出,一定要珍惜自己所做的选择,并且愿意向大家公开自己所做的决定。(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采取一定的实际行动。

价值澄清法的运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指导学生并传递社会文化所具有的价值观,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因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4.道德认知发展法。这是引进美国德育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德育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由低层次循序渐进,每个阶段都以不同的观点做出道德判断。因此,教师在使用该方法时,要预估班上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然后提出比学生现阶段更高的价值判断的取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解决办法并说明原因,倾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然后做出选择。该方法通过教学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便于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学校提出了“六顺”、“七结合”的教学原则。“六顺”是:一顺情,即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动之以情;二顺理,即要求在讲授中晓之以理;三顺性,即针对不同的个性和特性进行教育;四顺势,即根据不同的形势提出适时教育;五顺利,即因势利导;六顺真,即讲真话,实事求是。“七结合”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德育与生活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无形教育与有形教育相结合,大节教育与小节教育相结合,物质奖励与荣誉感教育结合。

二、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借鉴价值

新加坡作为一个亚洲国家,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劲冲击,积极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不仅抵御了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而且成功地提高了国民素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转型期的中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把公民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新加坡一贯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政府十分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与对共和国忠诚的教育,重视东方的道德传统和道德观念教育。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西化倾向不断严重的情况下,新加坡把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作为清除西方消极文化的影响,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措施。正是把民族的振兴同民族的精神品质紧紧相连,同时也寄希望于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来整合新加坡多民族的文化价值,因此新加坡学校一直强调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并把它列为培养目标的首位。新加坡政府认为,学生必须在学校接受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公民素质和整个国家的地位。新加坡十分重视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从幼儿园开始抓起直至大学,常抓不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精心设计教材与教学活动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的国家之一,并且注重设计公民教育教材与教学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新加坡重新修订了《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课程纲要》。为此,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好公民》教材组,负责修订及发展新的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好公民》新教材是采用综合设计,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和视听教材视为一个整体。主要表现在:课文以两个家庭及其亲友、邻居的日常生活为骨架,故事尽量保持连续性。此外,课文中也穿插适当的历史故事。学生活动作业力求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化,不得单用文字作答,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手册提供各课的教学要点、教学方法、参考答案。此外,还设计一些辅助教学的教材,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视听教材包括录音带、大图书和电视教育等。

(三)注重传统道德教育,立足本国国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新加坡是近年来世界上大力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把传统道德价值作为抵御西方消极影响的支柱。新加坡各级学校十分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注重向学生灌输儒家伦理道德价值观。强调在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中渗透儒家伦理道德观,例如:仁、义、礼、智、信、责任感、协作精神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世界上首先把儒家伦理编成教科书,倡导忠孝纲常,在教材中编进了多个有关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

(四)注重生活教育与公共知识的传授

新加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注重把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要求单纯的个人道德完善,转变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品德素质上来。强调在低年级阶段着重个人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方面的教学,而在高年级阶段则扩展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世界方面的教学。具体地说,就是在小学阶段注重加强学生的生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辅导学生适应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价值观以及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方面的教育。在中学阶段注重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授及伦理道德教育。通过给学生讲授有关国家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的社会,认识自己的公民权利及公民义务,协助学生适应社会变迁中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群体意识的养成和社交能力、理解他人、与人合作的共处能力的提高。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中的这部分教学内容,使学校道德教育更能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了其教育的成效。

(五)创新教育方法,注重提高实效性

新加坡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大胆借鉴国外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他们不仅注重德育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而且注重把学校德育与社会公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其成功之处是德育与社会结合,利用法制手段净化学校的德育环境,为学校德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综上所述,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有其独具特色的地方,也是其国家长期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建设取得进步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成果和经验,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鸿燕.儒家论语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4).

篇9

【关键词】道德教育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负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师生群体是全体公民中应该具备更加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一部分,高校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和窗口作用。

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近几年,高校通过思想品德课、道德教育进网络和实施素质教育,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生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1 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现状

1.1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

篇10

关键词:社区教育 青少年 道德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38-02

社区教育是为了解决社区社会问题和满足社区成员身心发展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习不应是有利于社区之外的文化孤岛,而应主动假设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和致力于社区问题的解决。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上海、天津试点,随后相继在二三线城市推广,现今已经推向农村。我国社区教育的出现,虽然说受到西方国家社区教育成功经验的熏陶,但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创造。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青少年德育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参与,因为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责任。所以,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为重点的。其次,这是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建设学习社会的内在要求。最后,这是贯彻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办学理念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实现青少年道德的社会化,它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它本身也对青少年具有独特道德教育功能。本文在阐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对社区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认识论认为,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在于社会道德互动中接受社会道德文化教化,学习道德知识,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情感,完善道德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包括:道德教育培训过程,是社会道德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即把道德体系所确认的道德思想、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道德内容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青少年承担“道德学习者”和“道德参与者”的过程,是将特定社会环境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外在教育和自我内化的共同作用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具体而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重要阶段,指青少年由一个自然人通过习得而掌握社会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遇到的选择能力,获得道德人格,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道德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化的内容是将道德准则、标准和道德规范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其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使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把青少年培养成具备良好的品德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接班人。

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通过道德内化而实现,青少年的道德内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通过自我意识的心理机制实现的,这使得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呈现出持续性和反复性、共性与个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四个要素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四个要素,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实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认识、体会、判断和理解。”道德认知是青少年道德社会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认知能够指导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更好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道德情感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情绪、态度的体验,是促使青少年道德认知升华为信念的催化剂,是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道德意志是青少年对认同的道德规范遵守的一种力量和毅力,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动力,青少年时期道德意志在青少年道德实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实践是青少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和外化,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青少年道德认知是否正确的主要途径。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四个基本要素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少年可以通过道德认知来指导道德行为,也可通过道德实践来检验道德认知的正确性,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缺一都会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变得步履维艰。

二、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三个基本途径。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开放性建设平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逐步弱化,青少年道德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组合化的发展趋势。社区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整合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格局已经成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建设的必然。之所以说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因为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和心理凝聚、沟通协调、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等作用,因为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因为有着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丰富的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可以有效继承和发挥社区的社会互动功能,创造良好的社区互动环境,增加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之间的认同感和整合力,特别是可以带动青少年群体与社区成员的交流和增进对社区、社会、国家的了解,从而达到统一社区成员思想认识和营造良好社区环境的目的。为此,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展开,认识的直接来源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化理论认为,社区是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学习为人处事道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的地方。社区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培育和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的职责。社区教育以适应社区发展、社会建设为目的开展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效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个体态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人格成长,它通过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对青少年传授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相关知识和锻炼了他们的道德意志,也给青少年道德实践提供了场所,进而带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实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是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社区教育将青少年置身于社区网络中,青少年的心理受到社区内外部的影响。青少年为了适应社区发展需求主动塑造着环境,同时也被环境塑造着。在生态系统视野下,只有将促进青少年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才能实现青少年与社区的动态平衡。

社区教育是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与社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息息相关的,这些资源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社区有着社区“公仆”、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先进人物、知名人士、特长居民等可供开发的、能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力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针对性;有着社区所辖范围内工厂、机关、不对、商场、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运动场等可供建立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的物质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教育行政部门、社区教育机构、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管理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科学性。

三、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

关于社区教育本身的道德教育功能,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内容涵盖科学、道德、法律、信仰等方面,有着提高青少年道德、政治、法律素养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是由社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有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和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

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道德认知作为作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到的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往往是以简单、便捷、直观的方式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品德纪律、心理健康等教育的,能够起到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法制意识和提高青少年德性认知的积极效果。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往往是借助法制宣传活动、社区文化氛围、社区公益广告、社区历史文化遗迹、社区建筑风格等实物开展开的,这种“实物教育”较家庭与学校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言更直接、更有 效。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法制教育进校园、道德实践进社区的工作办法。社区丰富教育资源给青少年公民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这为尊重青少年自由内心世界、实现有效外在引导与规范和增强青少年的公民道德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能够营造积极、上进、健康、乐观的社区文化,这一文化通过与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的交流、融合,在借助社区文化设施、制度、活动载体和采用人格感化、环境熏陶方式运作时,却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呆在社区这一环境里,自然也时时刻刻地受到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生态、民风民俗等的熏陶,而这种熏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品德、品质、性情、信念等的形成。此外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也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离不开社区的支持与社区其他成员的帮助。社会交往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满意度和集体认同感,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遭遇的各种生活难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地缘感。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的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符合社区要求的价值取向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进而起到增强社区凝聚力、亲和力的作用和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得于己,外德于人”的教育效果。

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青少年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分为意识参与和行为参与两类,指青少年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态建设中的过程体现。青少年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维护自身权利需要社会参与,但是这种社会参与必须是有规范的社会参与。通过对青少年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对青少年的意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爱党爱国、关心集体、遵章守纪、讲究卫生、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参与公益活动、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德性、习性、行为等进行有效地规范。

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是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内部优化组合和良性互动的基本保证。社区教育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建设得以实现的:其一,社区通过开展有关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道德教育、学习先进等服务,切实解决好事关青少年利益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软件、硬件支持和搭建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其二,通过调动社区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知名人士、社会团体等社区资源,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保证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大学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互动机制析论[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健.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成亚慧.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2)

4.桑标.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6.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李松林,金志远.学校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J].职教论坛,2006(19)

8.王福益.社区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