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力量范文
时间:2023-03-24 21:1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的力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从本质上看,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它以能动的方式把握世界,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力量,说服、劝导人们选择道德行为,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引导、激励人们自觉惩恶扬善、追求高尚、完善人格。道德的社会功能与作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紧密相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仁、义、礼、智、信始终贯穿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要让礼仪之邦名副其实,就必须把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抓紧抓好。道德力量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感情越来越淡。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出卖自己,不爱妻女,对父母不孝,甚至有人因遗产或其它利益之争视兄弟姐妹如路人、仇人,再加上许多人对善与恶,是与非的判断标准把握不准,社会歪风邪气上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正直和先义后利的朴实思想,既注重个体意识,又强调群体意识,提倡崇德重义,对见利忘义,打击歪风邪气,声张正义,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妥善地解决伴随深刻社会变革而来的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和社会问题。
篇2
关键词:道德;利益;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51-01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程度。现实社会中到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对于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各种相关决策的做出。作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企业,承担着生产会计信息的任务,而这种生产活动受到道德和利益的双重影响。
一、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义”与“利”的关系,我们的先辈早就对这一关系有了自己的认识。有认为“义”、“利”对立的,如《论语》中所言“见利忘义”、“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在孔子看来“义”与“利”是不能共存的。当然也有认为“义”、“利”相统一的,如墨子所说的“交相利,兼相爱”。两位思想家只着眼了一个方面,不免有所偏颇。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道德和利益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而在会计活动中来讨论道德与利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时,绝对不能割裂两者的关系。
二、利益与会计信息质量
在我国,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以营利为目标开展经营活动。企业通过资源的消耗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利益。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企业的营利性会驱使它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择手段。那么,当企业忽视道德,只以为追求利益时,必然会对会计活动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尤其是企业面临着向外部提供财务报告的压力。在这种条件下,利益与会计信息质量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治理模式下,企业的管理层有来自股东的高薪激励,有向外界传递良好经营能力信息的动力。此外,公司股东还面临着发行股票、躲避税收等的诱惑。这一连串的利益足以使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一同对会计报表的内容进行操纵,比如通过对不真实业务的确认来增加营业收入,多提折旧和坏账准备进行利润的跨期摊配等。这显然已经背离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引发了利益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冲突。最终的结果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广大投资者为企业泯灭道德的行为买单。
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既然企业过度追求利益会引起会计信息的失真,那么,当企业在合理的范围内谋求利益最大化,由此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将会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肯定是关心企业利益的群体,所以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其实也符合投资者的利益。那么,当企业的利益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一致时,其产生的会计信息将会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对规范人们的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延伸到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作为企业,不奉行“利益至上”是不现实的,但是当利益与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矛盾时,则要借助于道德的力量予以调节。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的竞争,道德作为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企业的社会评价。对企业来说,社会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个道德缺失企业的发展之路将会非常短暂。道德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管理者在做出经济行为时的价值判断。当管理者汲汲于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时,通常会将社会利益抛诸脑后。他们会面临来自各个层面的诱惑,并且为此有动力对财务报表进行操纵,结果就是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此时的道德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对管理者形成一种积极的推力,并指引管理者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不仅影响企业管理者,而且也会影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作为经济业务的处理者,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为生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的支配,往往会被要求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此时的道德就会在会计人员的心里积聚成一股力量来反对这种行为。所以,当管理层和会计人员都将道德作为意识自觉时,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着重要作用。
孔子曾说“过犹不及”,对于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本质就是追求经济利益,如果企业面临“不道德”的道德,比如在于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处于道德的考虑而放弃合法的利益,那么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就失去了有用性。
篇3
9月21日晚,第二届贵州省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克志等出席颁奖晚会并会见全体道德模范。强调,道德模范为全社会作出了牺牲和奉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关心道德模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会见中,、赵克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道德模范表示热烈祝贺并致以崇高敬意,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向全省道德模范和全省各族人民表示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说,道德模范们为全省道德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他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敬业奉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贵州精神的实际行动者。全省各族人民、各行各业都应该向道德模范学习,一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靠“贵州精神”和道德的力量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在黔中大地不断发扬光大,全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取得巨大成果。
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韦正雄,第二届贵州省道德模范彭、朱昌国等在发言中说,自己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党和人民却给予了很高的荣誉。他们表示,一定要把这份荣誉转化为动力,以更加努力的工作和更大的成绩报答党和人民的关心与厚爱。
晚会以“道德之光、爱传天下”为主题,讲述了道德模范们感人至深的故事,旨在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提高人文素质,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他们之中有为学生放弃出国之路的志愿者,五年如一日在贫困山区支教的彭;给农民说的每句话都兑现,把诚信看得比财富更重要的镇远县蔡酱坊董事长蔡英;常年独自照顾双目失明的父亲,带父亲上大学的铜仁学院中文系学生张蕾;勇救老人舍生取义、无私无畏浩气长存的贺兴永、贺远兄弟;旱灾面前思对策,良方妙法保丰收的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道德模范们的真情、大爱,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引起了大家强烈的情感共鸣。道德之光、大爱之辉光芒闪耀。
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永安,副省长谢庆生,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省军区副政委陈钢,省武警总队政委张生枝,以及省文明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颁奖晚会并参加会见。
1.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把勇救老人舍生取义、浩气长存的贺兴永的妻子紧紧搂在怀里。
2. 旱灾面前思对策,良方妙法保丰收的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接受记者采访。
3. 五年如一日在贫困山区支教的彭在晚会现场和她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篇4
----读《钓鱼的启示》
前段日子,我们学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父亲的做法让我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感慨万千,作者的话让我收益匪浅,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作者11岁时,和父亲去附近湖中钓鱼,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两个小时他钓到一条大鲈鱼,可父亲却坚持让他把鱼放回湖中。他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余地,只好依依不舍得把鱼放回湖中
篇5
一、要告诉学生:老师爱你们每一位
笔者想起曾经教过的学生小伟。小伟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同学们都不太愿意跟他玩,更不愿意和他同桌。尽管他身上也存在着不少的优点。就连做他小老师的学生,除了检查他的作业之外,也离她远远的……因此,他很少有微笑挂在脸上。有一次儿童节,全班学生互相合影留恋,三三两两好不热闹。小伟同学一个人站着发愣,自己站在一边非常自卑。
我想:这时候,如果最为班主任的我,给他一段幸福,也许他真的会一辈子幸福。于是,我和小伟合了影。而且,我给小伟洗了照片。当我把照片送给小伟的时候,他那稚嫩的脸终于笑开了……
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充满憧憬的眼睛,班主任要让他们的眼睛远离阴影。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没有忧郁。从每一个学生的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里,能够探寻到他们的灵魂在空中翔舞,而且是自由的,是明朗的,是阳光的……更何况,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班主任的天职。要知道,我们的付出有的时候,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成本,却能够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天价的效果。
因此,笔者以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微笑和行动告诉每一个学生:孩子们,老师爱你们,爱你们每一位同学……你们都是老师的好孩子。
二、要告诉学生:老师和同学们等着你
我经常看到一些钓鱼的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时,两小时……毫无疑问,这些钓鱼的人不都会钓到大鱼,徒手而归是常事。不过,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心境,也许明天这个时候,他们还会信心十足地守在河边重复昨天的故事……
我非常羡慕他们心如止水,能够独守着那份执着,涤尽烦琐,与自然景色相对。此情此景,发人深省,追究人生意味,可任思绪自由飘飞。
仔细思考,班级管理工作不也应该像钓鱼一样吗? 哪怕是成绩再差,品行再糟的学生,我们依旧希望他们会成功,希望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中越来越精彩。但实际上,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往往缺少耐心。我们不能因为特殊的情况,而不在这些学生身上付出耐心和信心。
笔者以为,班主任也应该拥有钓者的心境。对这些学生应该满怀希望,当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有了点滴进步时,我们应看在眼中,喜在心里。当他们遇见困难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那怕学生一段时间根本没有进步。我们也要像钓者一样,静静守侯,等待花开。
所以,班主任都要提醒自己:学生的心灵是一片最纯洁的雪地,在他们的心灵上走过的时候。我们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班主任要随时随地地告诉每一个孩子:以后的学习之路上,咱们不着急,老师和同学们等着你,你能行!
三、要告诉学生:老师一样热爱班集体
有人说过,班主任要当几回小学生,这样会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遗憾的是:学生读幼儿园的时候,读小学低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总会带着孩子一起劳动,总会看到老师忙碌的身影。可是,学生越来越大,劳动中,老师似乎越来越会“袖手旁观”,越来越会高高在上,指挥学生做这干那,把自己变成特别的“监工”。
笔者曾经想过,班主任如果做到几个“如果”,或许,许多的教育顽症就能迎刃而解了。
如果班主任带着孩子一起整理教室,和学生一起扫扫地面,一起排排桌椅,一起擦擦墙面,一起洒水拖地……那学生打扫教室还会没有顺序“画地图”吗?还会把桌子排成“蛇”吗?还会有人做事虎头蛇尾了吗?这是在告诉学生:教室是同学们的,也是老师的,老师和大家一样也爱班集体。
如果班主任看见地上有垃圾,主动弯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一弯腰的举动要比苦口婆心教育一堂课管用得多。慢慢的,孩子还会随便乱扔吗?教室的地面还会不干净吗? 这是在告诉学生:地上有了垃圾,那是我们集体的脸啊,老师带头捡了,大家要跟上。
如果班主任看见黑板没有擦,不要追问:“谁擦黑板?”自己轻轻而认真地擦一下,不光避免了某个大个子学生狂擦一顿,粉尘飞扬,而且这是在告诉学生:在班级值日表中,“擦黑板”一栏应该写上老师的名字,这是我们老师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自己擦。同学们也要像老师一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因此,笔者以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老师和大家一样爱我们的集体,大家看看老师吧!
篇6
每个人心中一定会留下属于你的那份回忆,那份回忆是你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一道亮丽的风景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道亮丽的风景作文600字1我们的城市美丽多彩,有着许多靓丽的风景。有的风景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有的风景,却是城市中的人们不经意间所打造。
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我正漫步于街道,一位身着雨衣的老人映入眼帘。只见他手持一把小刀,蹲在一面围墙的墙角处,正在墙上刻着什么。啊?难道这就是前几天新闻里说的“城市牛皮癣”?我暗自说道。随后走上前正准备制止他。然而,当我走到他面前时,却惊住了。原来,他面前的墙上贴着几张小广告,而他,正在仔细地清除那些小广告。他是那样的专心,连我走到他身边都没有察觉到。
“老爷爷,您每天都来清除这样的小广告吗?”我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老人注意到了我,说:“小朋友,有时是我来,有时是我老伴来,我们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清理了几条街了。”“那您是怎么想起来做这件事的呢?”“这个嘛,一来,是看见有人在墙上画宣传画,受了启发;二来,自己和老伴年纪大了,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去做,就帮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没有画画的水平,但清除这些小广告也还是不费力的,也算给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让泰州有更多的风景吧。”
听完老人的话,我笑了笑:“原来是这样啊,谢谢爷爷!”我转身离开了,细雨渐渐模糊了老人的身影,但这身影在我心中却一直那么清晰。
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人,他们一件件普通到不为人知的小事,帮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在他们眼中,他们是给城市增添风景,在我们眼中,他们自己也已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道亮丽的风景作文600字2闲来无事时,我便喜欢趴在阳台的杂货柜上看天,这在别人眼中简直是再无聊不过的事了。然而这小小的阳台是我春天的世界,是天空带给我的极好心情,是我值得回味和珍惜的风景。
记得小时候,自己家的屋檐下放着一块大石头,春雨沙沙,日积月累,最终滴水穿石。从这件事中,我感悟到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道理。
我踏在村外的麦田里,太阳笑盈盈,耳畔没有一丝风,明媚的天空,温柔的大气,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像嗡嗡的蜜蜂,飘逸着融融的柔情。春天是诗,春天是梦,春天在我的脑海里弥漫,使人感到非常愉快和幸福,我置身于魅力无穷的春色中。
我踏着绿茸茸的小草,走进新黄的柳堤,闻着鸟语,嗅着花香,我脑海里一片歌的海洋。春像含苞的花蕾,萌动着缕缕情丝;春像怀春的姑娘,朦胧着脉脉衷肠。春是美妙的,给人温馨,给人慰藉,让人遐想,让人陶醉。我想着春羞红的面庞,迷人的眼睛,全然置身于爱河之中。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时的世界不娇柔,不做作,美得那么朴实。初春时节的树芽未免太柔弱,而今是绿茵茵的一大片,举目望去,翠绿、墨绿、茶绿……呵!绿的山,绿的水,绿得叫人心醉而神怡!
我喜欢暮春的绿,或许是因为她努力吸取着太阳的能量,为着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夏,更为着一个果实累累的秋吧!
在这暮春时节,走进大自然!走进沸腾的生活中去吧!在静动柔和的日子里积蓄力量迎来一个热闹的季节,迎来一个斑斓的世界。
在这暮春时节的夜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初春的夜里那么的美,那么的静,仔细思索,你会发现春真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道亮丽的风景作文600字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有些人认为是一座美丽的公园,是一条潺潺的小溪,是一座连绵不绝的山,是草原上的草,而我的心里却有属于自己最美的风景。
星期五的清晨十分清爽,小草上的露珠一颗一颗都晶莹剔透的,小花开得十分旺盛,我的整个人感到十分舒适,心情也格外的好——因为今天我要为一年级的同学挂上鲜艳的红领巾。但不巧的是,到校后就停电了,我和同学都一直不停的地念叨着:“快来电啊,不然我们怎么给他们挂红领巾啊!”我们一直期待着这一刻终于来临了,“叮——”一声,来电了,教室里又充满了原来的那般快乐。该下楼取给一年级的小朋友挂红领巾了,我们兴奋的下楼去,一路上有说不完的话,到了操场上,老师给我们每个人一条鲜艳的红领巾。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小心翼翼的捧着那条鲜艳的红领巾,不敢有一丝懈怠,也不敢让红领巾着地,脸上的表情端庄而严肃,随着活动的进行,那令人期待的一刻也到来了,主持人拿着稿子,高声地说道:“六(1)班对一(1)班,六(2)班一(2)班……”我们站到所对应的班级面前,只见我们面前站着一个个娇小又稚嫩的一年级小朋友,真让我想到了我一年级的时候,那些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为我们挂红领巾的情景。我不禁感叹到:时光飞逝的真快,六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也要为一年级的小朋友挂红领巾了……我们敬了礼,便认真地为他们挂上红领巾。当我转身要走的时候,那位小朋友对我说:“再见,大姐姐,谢谢大姐姐。”
听到这一句话,我泪眼盈盈,心想:原来这一条小小的红领巾,也可以得到最纯洁的感谢,毕业之后就再也挂不到红领巾了,在这临别之际就让我们再认认真真的挂几次红领巾吧,也表达我们对母校的不舍了。
在我的心中,红领巾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道亮丽的风景作文600字4在我每天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废弃的倒垃圾站点,人们路过时眼睛总会不自觉地望向别处,不禁加快脚步。
我一如既往地骑单车路过,突然发现垃圾已经被清除了,剩下的只是刻满污秽的墙体。我放慢了速度,眼角的余光映出几点新绿,风悄然间撩起我的头发,吹得我心里痒痒的。
阳光慵懒地躺在一草一木上,在叶与叶间流连。时间老人也不停地拨动着秒针,就这样,昼夜晨昏,日升月落流逝于指尖。那一抹绿竟在不断扩散。
终于,我不禁停下来看那半墙的绿,一条条蔓似爬山虎,却没有爬山虎的脚丫,一片片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原本难看的墙面也点缀了点点绿。我似乎感受到那蔓体内无穷的力量,在不断向四周迸发!
就这样,又下过几场毛毛细雨,春已驻足于南方的这个小镇,将整个冬天的枯燥与乏味,全然冲刷净了。
不经意间,我看见满片的绿中点缀着朵朵紫中带白的花苞,成为那单调色彩中耀眼的风景。原先的墙俨然被牵牛花紧紧遮盖住了,过往的行人不知不觉中也放慢了脚步,月光久久停留那群绿色的精灵上。
走过略带泥泞的路,我习惯性地望向这一片绿,惊讶地发现紫色的牵牛花开了,一朵又一朵紫仙子在阳光下享受阳光的洗礼。点点露水闪烁着耀眼的光,风轻轻吹动,它便摇曳着这满墙的绿,满墙的风景!
来来往往的人们不禁停下欣赏,久久说了句:“这牵牛花真美啊!”风轻轻吹来,衣柜淡香四处飘散,绕着那微动的叶,从这以后,那墙似成为了一道风景。
我从未想过,后来的它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道亮丽的风景作文600字5不知不觉,现已是秋冬之交了,城北大道上的那两排树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但大街上的树依然翠绿,只有城北大道上的那两排树是金黄的。也许,许多人更喜欢绿色一些,但在我看来,我觉得金色更耀眼,更璀璨夺目。也许是因为我更喜欢秋天吧!
沙沙沙,一位清洁工正在那儿清扫飘落下来的树叶,那是金色的。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要拍打那一根根瘦弱的树干、让那些树叶掉下来再扫呢?我不禁为那些树叶感到难过。也许,这就是它们本该有的命运吧,我不能改变。
我更喜欢这些树的原因是,它们像金子一样惹人喜爱。
因为它的树叶是金色的,远远望去,就像一棵棵金子树,闪闪发亮。一阵凉风吹来,金叶随风飘扬,它飘到哪儿,哪儿就会有好运;它飘到哪儿,哪儿就会富裕;它飘到哪儿,哪儿就会充满快乐。也许,这就是它们的本命吧!它们像一个个高大威武的将军伫立在那儿,很严肃,又很可爱。是啊,是金子,在哪儿总会发光。冬天到了,也到了它们生命的尾声了吧。但我相信,待到明年春来时,它一定又会开花、结果。
至今,我还不知道那棵树叫生命名字。虽然它的生命比绿树短,但它死得其所——留下了金色在人间。那些绿色的树,一年四季都是一个样,不开花也不结果;而金子树的花便是那一片片金色。对了,就暂且叫它金字树吧。
城北大道。
马路两旁,有两排金色的树。
树的名字叫金子树。
冬天到来,树上的“金子”都随风飘去了远方,那一定是一个更美丽的家园。
篇7
可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帮忙的热情高涨,但帮忙的技能还远远没有形成,因此“帮倒忙”的时候居多,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尝试而给爸爸妈妈添加更多麻烦。这个时候,是放手让孩子尝试,还是习惯性对孩子“叫停”,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不同。
正确看待孩子的“帮倒忙”
我曾经在家长课堂上遇到过许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对自己家那些千方百计想要“帮倒忙”的孩子爱恨交加,但凡“控诉”起来就有一言难尽之感。长辈们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与呵护,往往是采用连哄带骗加制止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自我探索。
妹妹家的小男孩庆庆,在这个独立自主意识萌芽的阶段,那“帮倒忙”的本事可真正是“上天入地”“惊心动魄”的。为此,从庆庆快两岁时候开始,姥姥就每天跟在庆庆的屁股后面像唐僧一样念叨:“这个太危险,姥姥来帮你”“这个你别动”“放下,我帮你拿吧”。老人爱护孩子的心都显露在各种担忧之中。但在有形无形之中,也消减了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勇气与热情。
在孩子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大人往往出于溺爱心理,或因为嫌弃孩子做不好,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让摸,从根本上剥夺了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也把孩子刚刚萌芽的独立意识扼杀在了摇篮之中。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缺乏自信,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缺乏独立能力。
动手能力是确定和强化“自我”的重要方式
为什么“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欢亲自去尝试呢?为什么他们即使一次又一次面对失败、累得满头大汗,也可以不厌其烦做得津津有味?甚至有时候,如果大人因为担心而让孩子放弃尝试,他们就会变得特别“不听话”,以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英雄气概来挑战所有的事情。他们在挑战面前一遍遍强调“我自己来”“我自己能行”“我自己也会”。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在通过尝试和自己动手来确定自己的能力,强化内在的“自我”。有时候,他们还会通过反对大人的意见来感受自己的力量。
如果了解了这些,我们就知道要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意愿,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也知道不能阻碍孩子对穿衣、叠被等各种生活小事的尝试和“帮倒忙”,那是他们在感受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不能武断否定孩子的意见,那是他们在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帮倒忙”中学习成长
不要拒绝孩子“帮倒忙”的尝试,并不是说要对孩子的“帮倒忙”不闻不问。这个阶段,正是我们引导孩子学习成长和生活技能的契机。
在孩子伸出小手自己拿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叠衣服被子时,我们不要在第一时间担心水会泼翻、饭会撒在身上、被子衣服会搅成一团……让孩子尝试失败,在错误中学习,并通过细化教导孩子每一个做事情的步骤,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在尝试中体会成就感和学习技能。
篇8
指导老师:周水华
公园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互相追逐,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河边,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飘逸着长发,摇曳着修长身姿,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葱郁的森林中,小鸟们叽叽喳喳,欢快的雀跃枝头,那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我身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便在某日的中午出现在我的班级里。
那天中午,天气闷热,一些贪玩的同学在外面的阳台上追逐打闹;一些同学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聊天;而我则在班里帮值日生一起摆桌椅。临近上课前,周老师抱着电脑从外面走了进来,环视教室四周,突然,老师眼前一亮,脸上顿时露出了喜悦之色,老师拍拍我的肩膀,指着后面的一个方向,我迷惑不解,顺着老师指点的方向,我终于发现了,在这自由而放松的中午,绝大数同学们都想趁机好好玩耍的时候, 曹阳却在聚精会神地看课外书。虽然耳边也会不时传来同学的嬉笑声和打闹声,可她却丝毫不受影响。老师即惊喜又无奈的说:“唉,多用功自觉的孩子啊!要是我们班能有十个这样爱看课外书,而不浪费宝贵时间的同学,那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提高得很快的。只是……”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看到眼前曹阳同学的认真劲,我心里感到愧疚极了,低下头,红着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了《教与学》,也开始认真的做了起来。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
篇9
风景依然:我感觉排比修辞在写作中很实用!过教师节时,我就在贺卡上写了这一段话:“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纯洁而美丽的心灵……”
红山晓雨:写得好!你这段优美的文字就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颂老师的无私和伟大,表达出你发自肺腑的情感。
小荷尖尖:老师,你能具体谈谈写排比句的要求吗?
聊坛主持:运用排比一般要符合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短语或句子的结构要相同;第二,内容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第三,短语或分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我们来分析“风景依然”赞颂老师的排比句:整段在结构上都是以“您不是……却……”展开,都是围绕“歌颂教师”而写,并由三个分句构成,所以这段就属于排比。
红山晓雨:我归了一下类,构成排比的种类大体有以下几种:(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3)单句排比。如: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你没有哭!(4)复句排比。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学海泛舟:老师,请您看看这句话是不是排比?“什么时候外公才能天天和我们生活在一块儿呢?像外公这样漂洋过海的人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亲人身旁?台湾的亲人什么时候才能和大陆的亲人欢聚一堂呢?”
红山晓雨:这段虽然由三个句子组成,但第二分句在结构上与其他两个分句不同,所以不属于排比。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出现的错误。
冰上舞蹈:老师,“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是排比句吗?
红山晓雨:这句不符合第三个要求,短语或分句只有达到三个或三个以上,才可以考虑是否是排比。但这句是反复修辞句。不少同学容易把排比与反复混淆,排比和反复的区别在于:(1)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2)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两次以上;(3)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是词语或句子完全相同。
聊坛主持:在写作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好处很多。用排比叙事,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排比写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感情洋溢;用排比说理,条理分明,适合详尽。最后,大家就现学现卖,完成下面这个题目吧!
篇10
关键词:解释学;“回到马克思”;“回到列宁”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1-0027-05
作者简介:王金福(1942- ),男,江苏无锡人,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十年前,张一兵教授的《回到马克思》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书名到内容,都遭到一些人的批评。俞吾金教授就批评说:“回到马克思”是“回到康德”命题的翻版。针对这一批评,我写了《“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康德”》一文(原载《唯实》杂志2003年第5期),指出“回到马克思”与新康德主义者提出的“回到康德”虽然在表达形式上相似,却是不同学科视野中的命题:“回到康德”是一个认识论命题,它认为只有康德的理论是真理,要求人们的认识回到康德的理论上去,这显然会助长教条主义、思想僵化,不利于理论创新;而“回到马克思”却是一个解释学命题,它不是要求我们今天的认识都要回到马克思的理论,而是说,马克思的思想是什么,必须以马克思的著作为依据,正确地理解这些著作表达的真实思想。显然,在解释学视野中,“回到×××”只涉及读者的理解与文本意义(文本表达的作者的思想)的关系问题,不涉及作者思想的真理性问题。因此,一兵的“回到马克思”的命题绝不是新康德主义者“回到康德”命题的翻版,俞吾金对张一兵的这一批评是“无效的”。
俞吾金对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的命题还有一个有效但在观点上却是错误的批评。俞吾金说,“回到马克思”是以设定有一个不依赖于理解者的马克思为前提的,而实际上没有纯粹客观的、不依赖于理解者的对象,作为理解对象的马克思是受到理解者的“污染”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回到马克思”,只能回到我们理解创造的马克思;我们不能言说马克思,只能言说我们理解创造的马克思。这一批评之所以是有效的,是因为它是在解释学意义上的批评,是在“回到马克思”的同一视野中的批评;这一批评在观点上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的理解实践,包括俞吾金自己的理解实践。
没有想到,时过10年,张一兵自己的解释学立场却后退了,退回到俞吾金当年批评他时所主张的那种解释学立场上去了。张一兵在《回到列宁》一书中说:他已经“从假想的真理向主观构境论后退了”(见“作者的话”第16页)。当然,一兵自认为这一“后退”是一个真正的进步,是“我在独立的哲学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又一次新的方法论创新尝试”,“是对我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创立的文本学解读法的一次超越”(见“作者的话”第10页)。一兵在2008年又出版了一部新著,叫《回到列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从书名的文字和表达方式来看,人们会以为这只是“回到马克思”命题的翻版。然而,认真读了《回到列宁》一书的“作者的话”、“导言”和“后记”,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回到列宁”既不是“回到康德”命题的翻版,也不是“回到马克思”命题的翻版。“回到列宁”和“回到马克思”一样,都是解释学命题而不是认识论命题,因而都不是“回到康德”命题的翻版,这一点应该没有分歧。但据一兵自己说,“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一样,都是表示要“回到事情本身”。张一兵在《回到列宁》一书中说:“‘回到列宁’与我十年前提出的‘回到马克思’一样,都不是那种诸如从今天回到过去、从现实生活回到尘封的书本一类的可笑肤浅的知性判断,从我自己的原初思想构境出发,这不过是借喻了胡塞尔-海德格尔那种现象学意义上的‘回到事情本身’的逻辑方法”(见“作者的话”第2页)。而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事情本身”在“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的命题中有了不同的含义。在“回到马克思”的命题中,“事情本身”指马克思著作自身的意义或这些著作所表达的马克思的思想;而在“回到列宁”的命题中,“事情本身”不再指列宁著作本身的意义或这些著作所表达的列宁的思想,而是指读者阅读理解列宁著作时的思想状况,即读者的理解。这就是说,在“回到马克思”的命题中,“事情本身”是读者意识之外的存在,是不依赖于读者意识的存在;而在“回到列宁”的命题中,“事情本身”变成了读者意识中的存在,是依赖于读者意识的存在。由于对“事情本身”有着不同的理解,“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就表现出不同的解释学立场。这样一来,“回到康德”、“回到马克思”、“回到列宁”等命题实际上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说明要正确理解一个文本的意义,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看,而是要把握这个命题所表达的作者的真实思想,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赋予的而不是由读者赋予的。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一下“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在解释学立场上的对立。
一、关于理解的对象
抽象地说,“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都承认所要“回到”的那个人的客观存在,而且,任何人(包括过去的俞吾金和现在的张一兵)都无法否认在我们的理解之外有马克思、列宁、康德等等的存在,他们不是我们思想的产物。在解释学的视野中,马克思、列宁等是作为思想者看待的。在理解对象上,解释学的问题是:马克思、列宁的思想是否是我们理解的“客观”对象?当然,我们这里只是在省略的意义上提出这个问题的。因为,从直接的意义来说,马克思、列宁等的著作才是我们理解的对象,而他们头脑中的思想是不能直接成为我们理解的对象的。只是在阅读他们的著作是否就是要把握他们的思想的意义上,我们才提出他们的思想是否是我们理解的对象的问题。
“回到马克思”,就是承认马克思的思想(通过他的著作)是我们理解的“客观”对象。正如俞吾金所说,“回到马克思”是以承认马克思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但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假设”,在事实上,理解对象不具有“纯粹的客观性”,它是受到理解者“污染”的。而承认理解对象(马克思的著作,或马克思的思想)的“客观性”,即承认理解的对象不依赖于理解者而存在,承认理解的对象不是理解者的思想创造物,这是“回到马克思”的基本的解释学前提。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一书,就是以马克思的思想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的,是他所要“回到”的目标,是他的整个理解围绕的轴心。在写作《回到马克思》时,一兵并不认为这里的马克思是他的思想创造物。
“回到列宁”却持相反的理解对象观。写作《回到列宁》时,一兵不再承认列宁的思想(通过他的著作)是自己理解的“客观”对象(当然,是以一种矛盾的、犹豫的、动摇的方式来否定的)。一兵虽然抽象地承认列宁及其思想的“客观”存在,但却不承认它是理解的“客观”对象。在他看来,作为理解对象的“列宁”,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创造物,是读者“构境的存在”。一兵说,他的《回到列宁》一书,不是构建(也就是理解)列宁的思想,“而是重新建构出我所理解的列宁的思想之境”[1]11(引文中的黑体均为原文所有)。在一兵看来,列宁的思想当然是不依赖于理解者的,不是理解者的创造物,但它并不是理解的对象,理解的对象只是“我所理解的列宁的思想”。这也就是说,理解的对象不是客观存在的列宁,而只是读者构建、创造的产物。这相当于俞吾金当年说的,没有纯粹客观的对象,理解的对象是受理解者“污染”的。一兵把他的《回到列宁》一书的新的文本解读方法叫做“思想构境论”,而“思想构境论”不过是他的总体性哲学“构境论”在文本解读方法上的一个应用。一兵在谈到“构境的存在”时说:“构境之存在就是当下同体发生的建构与解构性。情境之在不存留,只是每每辛苦地重建。”[1]13这一观点应用于文本解读,实际上就是把理解的对象看作是由理解者“辛苦地重建”的。一兵还说:“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根本不存在离开了读者的文本。”[2]53如果说,“文本”是相对于“读者”的概念,没有读者也就无所谓文本,在这个意义上说“根本不存在离开了读者的文本”是对的。但被一兵当做需要有很大的勇气才能说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离开了读者的文本”这一命题,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思想:“文本”是读者的构境的存在,没有读者的构建,就没有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一兵在另一些地方直接表达了这一观点。他说:“这类文本本身就是被建构出来的,因为它们本身不存在。”[3]“历史学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所谓的‘历史事实’是被建构的。”[4]
上面说过,一兵对理解对象的客观性的否定不是坚决的、彻底的,而是犹豫的、动摇的。作为一位者,他很难公开地、坚决地否认理解和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但他确实明确地说过,他的《回到列宁》一书的文本解读立场是对《回到马克思》一书的解读立场的“后退”、“超越”,是从“客观真理论”向“主观构境论”的后退。这一后退,在逻辑上必然要求从否认理解对象的客观性开始,从肯定理解的对象是读者的“主观构境”开始。因为,若不从理解的对象观上后退,一兵的整个“思想构境论”将很难逻辑彻底地建立起来,“回到列宁”就真的成了“回到马克思”的翻版了,而这又是他决不肯承认的。
二、关于“文本的意义”
理解的对象是文本。文本有其物质存在方面,又有其意义方面,而后者才是其本质。文本的物质方面的客观性,是任何解释学家都不会去否定的,但是,文本的意义是否具有“客观性”,不同的解释学家就有不同的看法了。
“回到马克思”的命题肯定马克思著作的意义是由马克思赋予的,马克思的著作表达的是马克思的思想而不是读者的思想,马克思文本的意义决不会随着时代和读者的变化而变化。文本一经产生,文本的意义就固定了。只有肯定马克思文本意义的“客观性”、“不变性”,才有可能“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就是正确地理解、把握、还原马克思著作自身的意义,即马克思著作所表达的马克思的思想。
《回到列宁》一书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矛盾的。它有时也承认列宁的著作有自身固有的意义(“原初语境”)。但是,作为对“回到马克思”命题的“后退”、“超越”的命题,“回到列宁”必然要否定文本意义的“客观性”、不变性。一兵说:文本的有些意义“只是生成文本以后才可能意外地‘客观存在的’。这就使这种所谓文本的原初语境本身留给后来文本阅读者的不是一个锁定的、封闭的意义空间……”[3]。在“生成文本以后”发生的意义,当然不可能由作者赋予,而只能是由读者赋予的;文本阅读者面对的“不是一个锁定的、封闭的意义空间”,就是说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随着读者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兵还说,“根本不存在离开了读者的文本”;“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始终为上”[2]53,这实际上也是说读者决定文本的意义。正因为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赋予的,所以,“回到列宁”就不是回到列宁本来的思想,而是回到“我所理解的列宁”的思想,也就是回到我们创造的列宁著作的意义。不过,当把列宁文本的意义看作是由读者赋予的时候,“回到列宁”的说法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病句。只有把所要“回到”的东西看作不是我们头脑的产物而是他人的思想时,“回到×××”这一说法才有意义。若“列宁”只是我们头脑的产物,“回到列宁”就成了回到我们头脑中的思想,这显然是毫无意义的。例如,当恩格斯说“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时,[5]他是决不会把“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看作是自己的思想创造物的。
三、关于理解的目的
从文字、表达形式来看,“回到马克思”和“回到列宁”似乎表现了共同的理解目的观,即理解的目的是要回到文本作者的思想。其实不然,它们在理解目的观上是对立的。
“回到马克思”表达了这样一种理解目的观:阅读理解马克思的著作,目的就是要把握马克思的思想,或者叫还原马克思的思想,或者叫走进马克思,或者叫让马克思走进我们。
“回到列宁”表现了另一种理解目的观:阅读理解列宁的著作,目的不是要把握、还原列宁的思想,而是要构建、创造列宁的思想。一兵明确地说出了他的阅读目的观。他说:“阅读不是为了还原,而是指向创造性的生产。”[2]50客观主义解释学也把理解叫“重建”,理解就是重建文本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从字面意义来看,“重建”与“构建”并无多大区别。但是,客观主义解释学所说的“重建”与“回到列宁”所说的“构建”的实际意义却是不同的。“重建”是通过读者的理解活动使文本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在理解者头脑中复原、复现,也就是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而“构建”则是创造出文本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作为“构建”的理解,在目的上就不是要复原、复现文本自身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
四、关于理解的结果
“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在解释学立场上的对立,最明确、最集中地表现在关于理解结果的性质上。如果说,在理解对象观、文本意义观上,“回到列宁”的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还存在着明显的犹豫、动摇、妥协、折中的话,那么,在理解的目的观和理解的结果观(性质观)上,“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的对立就以比较明确、坚决、彻底的形式出现了。
“回到马克思”,就是承认理解与文本自身的意义有同一性,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这样那样地把握了马克思的思想,还原了马克思的思想,我们走进了马克思,或马克思走进了我们。所以,马克思创立的学说能够得到流传,或赞成、坚持、发展,或反对、否定、抛弃。在马克思创立他的学说一个半世纪以后,我们今天还可以言说马克思,还可以坚持和发展,就是因为马克思的思想能够通过对他的文本的阅读理解为我们所把握。当然,人们也可以赋予“回到马克思”以这样的意义: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绝对地、完全地回到了马克思,马克思的思想能够绝对地、完全地为我们把握。显然,我们和现在的一兵一样,不能赞同这样的解释学立场。但我们不赞同的不是它的客观主义立场,而是它的绝对主义立场。我们反对在绝对的意义上讲“回到马克思”。我们认为,绝对地、完全地“回到马克思”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相对地、历史地“回到马克思”。但既然是“回到马克思”,就总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把握了马克思的思想。离开这一点,就谈不到“回到马克思”的问题。
“回到列宁”却表现了对理解结果的另一种相反的看法,就是否认理解与文本自身的意义有同一性,否认对列宁著作的阅读理解总是这样那样地把握了列宁的思想。也就是说,理解只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创造和建构,而不是对列宁思想的把握。对此,一兵有大量的论述,试举几例:
(1990年阅读列宁的“哲学笔记”时)“我第一次还原式地体会到了列宁读书时的真实情境(这一方法后来也是我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解读马克思《巴黎笔记》等摘录性文本时的做法。可是,现在的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现代性文本学的幻象了)。”[1]5
“我在一定的意义上承认了后现代文本学的合法地位,特别是晚期巴特那种‘文本阅读的本质不是还原,而是创造性的生产’的思想。”[1]10
“我逐步意识到,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过多地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历史文本之上,当我们拼命坚持说‘马克思认为’、‘列宁的辩证法’或‘海德格尔主张’,并试图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争取真理霸主地位而吵得面红耳赤时,我们都没有觉察到,这些观念不过是我们让文本在当下语境进行我性言说的结果,而非对象文本语境的真实绽出。所以,在这一次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中,我首先自觉地放弃把自己的主观认识直接等同于列宁原初观念的幻觉,从一开始就将文本作者的不在场认定为前提,也承认这种心得性文本的原初语境绝对还原的不可能性。这样,我只能依据已经成为历史的不在当下言说的文本及其所有可能的征候细节,重新建构出我所理解的列宁的思想之境。”[1]11
“毋庸置疑,面对静态的历史性文本,我们绝不可能完全复原原初文本的语境。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反对简单的反映论。”[2]44
“写作时的原初语境……不可还原。”[2]48
“与原先的文本学解读不同,我不再口口声声宣称列宁哲学的思想逻辑是什么,而是小心翼翼地指认这种今天由自己生产出来的本质为模拟的思想构境。也因此,我也真正做到了内心中的诚实和学风上的踏实。我的就是我的,别硬说是他人的。”[1]12
“文本作者尚在当代,处于同一个时代背景、同一种文化情境和语言系统中的人们在面对其文本时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指读者的理解与文本意义之间有‘间距’),倘或面对远距时空、另一种文字系统中的文本时,读者与作者思想构境之间的鸿沟自然就更加难于超越了!解读已经是思想的重新拟现和再构境,而非对原初语境的还原。”[2]51
“每一种文本诠释,其实都是读者以文本的名义进行一种当下性的为我式言说,而非对象性文本语境的真实绽出,甚至在历来以史料客观性为追求的文献学研究中,情况同样如此。”[2]58
需要指出的是,一兵有时候会用“不可绝对还原”这样的说法,这使有些读者以为他反对的只是绝对还原论,而不是反对还原论。实际上,一兵反对的就是还原论。在他那里,还原就是绝对还原。这种情形在过去的争论中也存在。例如,“超越论”者有时说马克思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有时又会说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后一说法似乎表明“超越论”者认为马克思反对的只是唯旧物主义而不是反对唯物主义。其实,在“超越论”者那里,唯物主义总是被看作一种旧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存在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思维方式的变革就是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不是创立了新唯物主义。
五、关于理解中的争论
“回到马克思”的解释学立场,肯定理解既然有客观的对象,理解的目的和结果便是把握文本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我们言说的是马克思,那么,我们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就存在一个是否回到了马克思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回到了马克思的问题。也就是说,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总是存在着一个对错的问题,不同理解者之间关于文本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究竟是什么的争论就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实际上,人们只能在自己的视野中理解马克思,任何理解既不可能绝对正确,也不可能绝对错误,通过理解者之间的争论,有利于正确地“回到马克思”。
而“回到列宁”的解释学立场,认为理解的对象是由理解主体建构起来的,文本没有自身固有的不变的意义,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赋予的,文本的意义随着读者的变化而变化,理解的目的不是要回到列宁而只是回到我们自己建构、创造的列宁,理解的结果也不是这样那样地回到列宁,我们不是言说列宁,而只是言说自己阅读时的真实思想,“我的就是我的,别硬说是他人(例如列宁)的”。这样,就必然要否定读者的理解有一个正确性的问题,进而否认理解者之间争论的必要性。怪不得一兵在从“回到马克思”的解释学立场后退到“回到列宁”的解释学立场后,要对理解者之间的争论加以嘲讽,说这是在为“争取真理霸主地位而吵得面红耳赤”。我们当然不应为“争取真理霸主地位”而争论,但却应该为“真理”(理解的正确性)而争论,哪怕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要紧,这难道不正是“真理”发展的正确途径吗?
总之,“回到马克思”和“回到列宁”,在这两个命题的提出者张一兵那里,实际上表现了两种对立的解释学立场,前者是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后者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是张一兵在解释学立场上的一种后退。而这一后退,在我们看来,会对理解运动的健康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一兵.回到列宁:作者的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张一兵.回到列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张一兵.“思想构境论”想说明什么?――答王金福[J].学术月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