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范文

时间:2023-04-02 10:0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道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道德

篇1

 

关键词:社会道德 个体道德 

    田秀云教授的著作《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孰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在这方面进行了深人探索。该著作由“导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道德的特性、价值、发展规律等基本理论;“社会道德”部分系统阐述了社会道德的原则规范体系,既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重大社会领域的道德,也包括社会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和婚姻家庭等特殊领域的道德。“个体道德”相对于社会道德而言,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和个体化,它既包括个体道德品质和内心道德准则,也包括一定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以及个体道德境界的升华和道德理想人格的实现。全书立意宏大、结构严谨,论述深人浅出,语言风格朴素平实,对复杂的道德现象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使读者在无形中偶有所得。

    大致说来,本书有如下特色。其一,论及道德领域的诸多问题,具有全面系统性。伦理学研究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对某一领域的道德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挖掘,也可以对一系列相关领域的道德现象做出宏观把握,进而尝试建构一种指导性的理论体系,本书取后一种研究思路。作者的研究努力涵括社会伦理和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对道德基本理论、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各具体社会领域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要求的具体分析,还有对个体道德养成的深人探究。这一系列研究由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即社会道德必需内化为个体道德,才能实现道德的最终目的。其二,关注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伦理学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社会的道德现象,伦理学理论来源于道德现实,又回归于现实,接受现实的检验。作者既关注当今中国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如市场经济道德、行政行为道德、先进文化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也关注全球性的道德问题,如网络社会伦理、生命伦理、生态环境伦理等等,并相应地提出不同领域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其三,突出个体道德,体现出作者德性伦理的致思取向。社会道德最终要落实为个体道德,获得道德主体的认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才能根本解决。作者在结构上把个体道德作为与社会道德平行的一部分,并且,不论是社会道德还是个体道德,都把道德主体定位为行为个体,认为道德的养成、个体道德的完善是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这正暗合了德性伦理以个体德性为道德理论核心的宗旨。这是对目前伦理学界过分注重制度伦理忽视德性伦理现象的一种扭转。

篇2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社会的公共道德。

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公共道德,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师生对乡中学的对口扶贫行动,资助贫困的同龄人完成学业,这不正是良好的社会公德的体现么?

再看一个外国的例子。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么?

我这里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道德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道德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道德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清朝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历史教训。

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吗?不会!个人道德修养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必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地冲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社会公德。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公共道德,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篇3

〔关键词〕社会文化 社会现象 道德绑架

社会文化是一个宽泛的定义,泛指人类社会形成至今的种种特定社会现象。道德绑架在当今社会可说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它的存在并不合理,但却被大多数人本能性地频繁用于各事件之中。

一、道德绑架概述

道德绑架即以自身观点去要求他人,通常人们容易忽略非常重要的三点:第一,道德的范畴是什么,即怎样是道德的而怎样又是不道德的,这样的道德标准衡量虽大体上一致,但具体评判标准却还是因人而异的;第二,道德是用来律己而不是用来律人,在苛责别人之前应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己又会如何做;第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无须强求别人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己所欲亦无需强加于人的道理却显得不甚了了。凡进行道德绑架者,归根结底是源于自身思想模式固定化,且对某些人与事缺乏包容性,简而言之便是:我认为它是对的,但你没有这么做,所以你是错的。事实上,一件事情我认为对,那么我自己这么去做即可,他人没有义务遵循我的思维模式去行事,且别人做或不做与我并不相干,更进一步说,我并没有权利去要求一个不相干的人如何行事。由于国人思想在某些方面相对保守,许多既定思想被沿袭至今,就大方向而言,人们的包容度在某种方面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程度与幸福指数。

二、道德绑架的几种形式

许多道德绑架观点有着看似正确实则荒谬的逻辑,毕竟每个人所处环境与个人特性均有不同,对于每件事的看法、感知和处理方式必然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1、 大家都认为这样才是对的,所以你得这样,否则就是不对。汶川地震时有人买了新车在微博上发图,

舆论却将事件推向了道德层面,无数批判性话语以倍增速度相继出现。当人们质问着“你有钱为什么不拿去捐”时,却自动屏蔽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你自己捐了吗,捐了多少;第二,也许实际上他捐了,因为捐款与买车并不冲突;第三,他捐或不捐究竟是该由他的良知来决定还是由别人的道德观来支配?

事件发生,国人爱国情绪高涨,这是好事。然而,无数暴力事件因此相继在国内出现,砸店毁车甚至伤人,损害的都是国人自己的利益。中日关系并非历来如此,在事件发生之前,卖日系商品、购日系车的这一类人并没有预知能力,在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或许只是没有经济能力关店换车,何况他们购买的钱已经给出,此时再来关店换车不会对日本经济造成任何影响,反会影响国内经济。在特殊时期可以拒绝日货,但这个意思仅仅是不再购买,并不是毁掉已经属于国内的日货,更不是伤害曾买日货的同胞。打砸者忽略的是,打的是自己人,砸的是自己人的东西。对同胞的道德绑架以及一系列过激行为并非爱国,仅仅是偏激心理作祟,却因此伤害无辜。

某明星宝宝出生时正赶上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她分享喜悦却换来骂声如潮甚至被逼道歉。恐怖事件的受害者当然是应当被哀悼的,每个人都会为他们的不幸而感到痛心。但同时应注意的是,恐怖事件并不是由无辜被骂者所造成,只是她的喜事刚好与这件悲事在时间上相冲撞,为宝宝的出生而开心并不代表不为受难者而悲痛,毕竟人们在哀悼的同时仍要继续正常生活,各人对于各事的处理表现亦均有不同。况且,是否她不发宝宝照片而沉浸在痛苦之中便能让死者死而复生?哀悼是出于人类的情感本能,但哀悼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对事件起到多大作用,予以关注是应该的,但不必让它影响到自身,若真对此事十分在意,那么可以直接去做一些对此事有帮助的实事,而不是在网络上进行道德审问。

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问题至今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农村父母为养家而外出务工,他们身上往往背负着全家人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与孩子教育费用的重担。每当此类新闻播出,评论往往一方面责怪政府保障机制不全,另一方面责怪父母不该远离家庭。如果理性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会发现几个不合理的责备点:其一,离家不是本意,而是经济所迫,若不拼命挣钱则会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若放弃工作谁来承担一切,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其二,政府早已在努力,但贫困人口众多,暂时无法顾及全面应当予以理解;其三,大多数评论者并未处于或曾处于这种环境中,也许并无设身处地想想他人境况,且他们在虚拟网络中叫嚣道德的同时,也许并未做出相应实事为其分担。

此类事件不胜枚举,亦如许多人将结婚生子与孝道扯上关系,其实这仅是个人选择,父母希望儿女幸福,自然会对孩子产生许多希冀,其中当然有些能做到而有些做不到,做不到绝非不孝。无需用既定规律来指责差异,对于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做法,可以不理解,但是应尊重,切忌用恶言恶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2、我认为这样才是对的,所以你得这样,否则就是不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常上演,部分原因是抢劫或纯粹欺凌,而更多是因矛盾而斗殴。中小学生三观尚未完全成型,看待人事物不甚全面,更易于从自身角度出发,往往以自身道德观约束他人道德行为,自己认为不对的事如果他人做了,便认为自己有资格对他人进行所谓道德批判甚至道德惩罚,无数殴打、逼跪、扒衣、事件就此发生,究其根源也许仅仅是背后议论、观点不同、恋爱纠纷、看不顺眼某种行为等完全不用上升至道德层面的事。此类暴力事件通常非一人之力所能为之,但纠集身边小圈子内朋友亦十分容易,因为友情会对中小学生本就模糊的道德观造成二次影响。道德绑架常具有的特点是跟风,某种理论无论对错与否,如果身边认可的人多了,便会成为看似正确的存在,然后所谓真理拥护者愈加增多。三个非常重要的点被忽视:其一,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律人的;其二,任何个人都无从做别人对错的审判者;其三,任何个人对他人的审判行为,本身就有悖道德。

3、你既然做了这件事,就该一直做下去,否则就是不对。某位明星无私资助贫困学生183人,共计捐献三百多万,为助人而拼命演出,年复一年不求回报,然而后来他身患胃癌,不再有能力继续这种行为,曾受他资助的人不仅无一人去探望,甚至对他冠以各种猜疑和谩骂。恶语如刀,伤人无形,“为什么不继续出钱了,要我们今后怎么办”、“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继续演出挣钱啊”、“你肯定自己留了不少钱吧”,多年付出竟换回如此冷漠的伤害,实在令人痛心。对于别人的馈赠,人们最初总是心怀感激的,但当它成为一种习惯,部分人便会认为这些行为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会提出更多希冀与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勃然大怒。“你本该帮我,却没有帮我”,在提出这样的质问前,是否应考虑对方有没有能力和义务去帮助你呢?这位明星在健康时从未吝啬给予,因病不得不终止善行也不是他所希望的,如此道德高尚之人,凭何受到道德指责?

某位学生品学兼优,从小到大一直是标榜性的存在,顺利毕业考入重点大学后却毅然退学改做小本生意。尽管他过得很开心也经营得很顺利,但此事一出反声如潮,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是在浪费精力财力、白熬十年苦读、辜负父母期望、断送自身前途。事实上,无论他从事何种行业,所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不会因此消失,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必然是基于自身实际并清楚相应后果的,旁观者作为外人,无权对他的生活指手划脚,更无资格去对其进行抨击。当一个始终优秀的人,某日突然偏离原本道路,不再遵循大家所认为的优秀原则,并不代表他不再优秀,仅仅是他选择了另一条也许会更优秀的道路。

4、你给了别人什么,就该给我什么,否则就是不对。当一个人对两个人施以援手或给予利益,其中一个人得到的若多于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只会感到愤怒而毫无感激。实际情况也许是,他曾经帮过我,而你没有,在你们有难时,我帮你完全是出于良知,而我帮他却是出于情分。何况,无论你得到的多或少,至少你从我这里得到了,即使你不心怀感激,亦无需因对比而将我的好心视作坏意。因此许多事情不能光从表面去评判,也许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篇4

 

关键词: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危机  道德教育  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 “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 “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 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 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 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 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 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 自觉地选择 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 。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 “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篇5

 

关健词:道德 道德缺失 表现 对策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一些人对道德水准的迷惘、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从而导致了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现今的道德缺失已不再仅仅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失衡,而是以群体为尺度的集体道德缺失:蔑视道德、缺失诚信、耻言理想、职业道德滑坡。道德的底线也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底线,正确认识道德缺失现象,探讨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对于唤醒沉睡的人性,营造德福一致的文化氛围,重塑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信用缺失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逾期应收的贷款额占贸易总额的指标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仅占0.25%一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主要是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绪,、“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失范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假冒伪劣、以权谋私、挥霍浪费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赌博盗窃、漂娟、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又滋生蔓延起来,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间题。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1.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六千年,而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原因在于,现代文明的标志被许多人误解为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强,文化就先进的错误观念已经深人人心,因此造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缺失了。

    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缺失只是间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反被中国人继承了,如重男轻女、官本位的观念早已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再如儒家学说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道德原则一直被中国人所推崇,使人们自然形成崇尚权利的意识。同时,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意识,也使得人们交往的圈子狭小,社会公共意识淡薄,自私保守,缺乏创造性思维。

    人类没有抽象的道德,人类所有的道德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要想提升中国人的道德素质,巫需拯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篇6

姥姥家院子里有一对新人结婚,喜事之后留下了一大堆气球,都给了我,我乐坏了,随手把它们放在了楼道里,打算明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

中午的时候,我正在姥姥家里睡午觉,突然一连好几声巨响把我吵醒了,我生气地说:“谁这么没有公德心,大中午的放鞭炮!”我刚要躺下,突然一激灵爬起来,“不对,放鞭炮不可能是这声音,难道……”我抓起衣服就往楼下奔去,“天……天呀,我的气球,你们!”我指着那两个大约10岁左右的男孩子,大吼:“这是我的气球,谁让你们拿来玩儿的!看看看看,满院子的气球皮,你们说该怎么办!”两个小男孩儿手里抱着最后一只气球,大眼瞪小眼的瞅着我,然后使劲儿把气球摔在地上,然后“咣”的一脚把气球踩爆了。“你,你们……”我的怒火一下子窜了上来,追着他们俩满院子跑。

最后我终于抓到了他们俩,气喘吁吁地说:“你,你们只要把院子扫了,我,我就放了你们!”他们对望了一眼,趁我不注意,一下子把我推倒在地,然后撒丫子就跑。我坐在地上愣愣的望着他们的背影,然后冲天大吼:“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没有公德心的人呐!”

我站了起来,望了望这个院子,吐了口气,说:“看来扫院子这活又落到我的肩膀上了,好倒霉呀!”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和目标。和谐社会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这样一种社会境况的实现需要宽容、理解、尊重的伦理精神支持。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道德建设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道德是为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道德的存在“有两个前提,一是人的需要和利益,二是人际利害冲突。望无限而资源有限,这必然引起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冲突的一种途径就是约束人们相对过度的欲求,规范、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强调道德精神并不是要人们以忍让来对待自己的利益、权利,而是说道德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根本问题是关照自我利益,还是关照他人利益?是优先个人利益还是优先集体、社会利益?“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总原则,是使个体的生存发展适应群体的生存发展,而不是相反。"即道德调节的基本原则是人类的类利益。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从最本初的意义上讲是符合人类的类生存和发展的。从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来看,“道德是人类的道德,是同人本身、人的活动、同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变化紧紧联系着的。”口道德作为“人类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规范,能够“加强内部团结,巩固外部联系,约束和调节个人行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这也保障了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在道德发展、变迁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以维护人类的类利益为宗旨和目标,只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道德所维护的‘类”的内涵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维护的“类”利益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

    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首先,是由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道德调节的目的是处在社会主义形态的人类、社会、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其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道德调节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意识形态在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以集体、国家和社会利益为最高最后标准。即“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道德作为一定社会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从根本意义上讲,其调节者是掌握着国家、集体主动权的人(领导者),道德是操纵在其手中的工具,调节的目的是社会秩序的和谐,是人群关系的融洽,更是统治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道德调解时必然要求维护集体、国家、社会利益。

    市场经济固有的局限性和弱点,决定了道德调节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必要性。市场活动有其自身的缺陷,如趋利性、投机性等,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容易诱发各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和贪污腐化等消极腐败现象,干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会使不成熟的市场主体,更多的关注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和他人利益,导致利益主体的短期行为,这就要求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功利观,立足国家、社会、集体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立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铸造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合力、动力和凝聚力。

篇8

关键词:社会公正道德道德建设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篇9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道德关涉;道德主体;伦理动机

[作者简介]董军,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安徽合肥230009

[中图分类号]F2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87-04

一、企业组织的道德主体地位

要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首先澄清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这关系到企业能否为其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企业是否具有道德主体地位?对于这个问题,有关现代企业理论的回答是否定的。

自由经济理论的旗手、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密尔顿・弗莱德曼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主体资格,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可能像人的个体那样去为其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责任,企业当然不可能作为道德主体。弗莱德曼的观点引来为数不少的追随者,约翰・R・丹恩利指出,企业作为一个集合体,不同于那些有意图的人。当谈到企业是有责任的时候,我们乃是指企业中的“某些人”是有责任的,因为只有那些在企业中的个人才具有担当责任的主体资格。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企业根本不应该被指望具有同人一样的道德属性,作为一个组织它不具有主体资格,也不具有道德主体地位。

弗莱德曼等人的观点是基于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性质的抽象理解,回归企业组织本身,拔开罩在企业组织身上的虚幻面纱,深入分析企业组织的现实性特征,可以发现,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是不容否认的。

一般而言,人类行为的主体即可以作为道德主体,然而道德主体与一般的行为主体相比又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一,有理性。这是从道德主体的能力而言,指行为主体对其行为及其后果有非常清楚的意识,有较明确的目标,并能进行合理的决策。其二,自为性。与道德主体的理性紧密相联,作为道德主体,其行为的决策与实施一定是出于自我的意志,不受其他主体的强迫。康德之所以竭力推崇自由意志,黑格尔之所以强调必然的自在自为,就在于对道德主体这一特征的说明。其三,关系性。道德主体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这些关系的制约。正因为这些社会关系的存在,给道德主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道德主体的活动又不断产生新的社会关系,道德主体的行为就是对这些关系的处理与把握。

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能否作为道德主体呢?通过与道德主体特征的比较,回答是肯定的。首先,从理性能力来看,企业有一个指导企业行为的理性机制,即企业的内部决策机构。这个内部决策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企业行为的目标,根据其获得的信息制定出实施行为的计划与方案。因此,企业内部决策机构的存在,保证了企业对其行为及其后果有明确的意识。其次,从自为性这一方面来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是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的任何经营行为都是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主动作出的,企业理应为其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最后,从关系性角度看,企业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并受一定的关系制约。企业的经营行为实质上就是与其他主体进行物质利益交换的行为,离开了这些关系,企业就无法经营下去。正是由于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企业也就必然面对着如何处理与把握这些关系。

诚然,企业毕竟不同于自然人,其道德主体身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人的道德主体身份,它也不可能完全享有人所具有的道德权利,承担人所具有的道德义务,因为企业是有限的,它只是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企业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并不妨碍我们对企业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理查德・乔治明确指出:“企业既不是机器也不是动物。它们是由人来运行的组织,而且正因为如此,即使它们不是道德人,但是却具有了接受道德评价的道德身份。”为此,夏普・佩因提出了“公司人格”观,认为公司是道德的行为人,而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公司是无道德的纯粹的功能性机构。公司不但能够执行某些重要的职能,如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新、开发新的创意等等,它们也能够作出选择,具有独特的人格,并且能够和社会中的其他道德行为人进行交往。作为道德的行为人,人们至少可以期待它们通过遵守法律和基本的公正原则来履行对社会的义务。人们理想中的公司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他们在开展活动时应该遵守广泛接受的伦理原则,为他们的错误和不端行为承担责任,在经营运作过程中为别人着想,作为社区的一分子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企业经营行为的道德评判与伦理动机

如前所述,企业虽不同于自然人,但其与人一样具有道德主体资格,因而,企业的经营行为就不单单是经济行为。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不仅可以进行道德上的评判,而且其行为本身也蕴涵着一定的伦理动机。尽管经济学主张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中立,但这不过是一个流行的神话,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足以将其彻底击碎。

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从自利出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且认为这就是经济人的理性。按照经济人的理性,“企业目的是使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不必考虑经营活动对他人、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经营活动是特殊的活动,与社会的伦理规范无关,不能以社会的伦理规范来评价经营活动;字面上的法律规范就是企业的伦理规范,只要不违法,做什么、怎么做都行”。这就是企业的非伦理经营假设,其实质是认为企业经营行为与伦理道德无关,即所谓的“伦理中立”。根据这一观念,企业以利润为中心,只关注经营行为本身,只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完成任务的技术效果,至于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具有价值合理性、所得结果是否具有伦理公正性都不是企业经营所考虑的范畴,也不会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

然而,这种企业经营的“非道德性神话”所依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仅在理论上缺乏一定的逻辑合理性,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现实生活。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明确指出,自利不是人类的理性,理性并不等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现实的可能是一个错误;但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理性的要求则非常愚蠢。如果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在经济学理论关于实际行为的详细说明中,为自利最大化假设提供一个合理的例子的话,那么,把自利最大化行为等同于理性,进而再把实际行为等同于理,这一复杂的过程似乎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试图用理性要求来维护经济理论中的标准行为假设就如同领着一队骑兵去攻击一只跛足的

驴。”经济人理性所依据的只是某种推理,而不是经验性证明。

如果说理性经济人假说本身的不合理性注定了企业“非道德性神话”的破产只具有理论意义,那么20世纪以来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激烈反应就从事实上证明了这个神话的破产。持续不断的消费者运动和如火如荼的环境保护运动已经迫使企业再也不能安然于这个非道德性神话了,“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公司的经营行为要遵循道德标准,至少是在特定情况和特定范围之内加以实现。公众的要求证明,现实正在与‘企业非道德性神话’中所描述的内容背道而驰”。公众所提出的公司应该更多地考虑利润以外的价值要求形成了衡量与判断企业行为的标准,使得企业不得不对其行为作出一定的调整与让步,从而最终走出“非道德性神话”的梦魇。

“企业非道德性神话”只是经济学的一厢情愿,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可能无关于伦理而中立。作为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既是经济行为又是道德行为,不仅能够而且应该接受道德的评判。首先,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基于自觉意识、自愿、自择的社会行为。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中曾对道德行为作过如下的表述:“意志作为主观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行为包含着下述各种规定,即(甲)当其表现于外时我意识到这是我的行为;(乙)它与作为应然的概念有本质上的联系;(丙)又与他人的意志有本质上的联系。”这就是说,道德行为不同于一般行为的规定,就在于它是经过自主的意志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体制赋予它权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获得的信息独立地设计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标准经济学虽鼓吹企业行为的伦理中立、否定企业行为的伦理属性,但其所设定的经济人理性却恰恰说明了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否则其经济人理性就无从谈起。只不过这种意识行为绝非经济学的冷漠无情、无涉伦理,而是基于自觉意识、经过自主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作为行为主体的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他必须主动去了解、获取各种有关信息,根据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相关政策、选择行动的方案与手段。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决策机构就类似于人类的大脑,担负着神经中枢的作用,指挥、协调各方面的行动,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因而,企业无论对其行为本身还是对其行为的意义、价值,都有较为清楚的意识,对其行为手段的合理性与否以及行为实施以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具有较为充分的预见能力。从企业经营行为的选择性、意识性和企业对其行为的预见能力来说,企业经济行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接受道德的评判。“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和应该成为独立的伦理反思的一个对象。企业原则上同其他所有的潜在市场参与者一样,应该被视为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的一个伦理行为中心。”也正因为此,那种认为企业不是人、企业不具有意识、进而否认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属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方面,任何企业的经济行为都蕴涵着相关的伦理动机。按照标准经济学的解释,企业作为经济人,其行为的动机是单纯、简单和固执的,即把追求财富,获取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与动机。然而以这样的观点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目的是非常狭隘的,因为“人类行为是多方面的,没有哪一个因素――追求金钱、权力、正义、爱、真实、私利等等能够单独解释人们的动机。大体说来,大多数的人都具有混合的动机和不断变化的抱负。而且,他们不但具有经济上的需求,他们也有生理上、智力上和道德上的需求和能力”。虽然从表面上看,企业的经济行为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与财富,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企业经济活动还有更高的目标。“牟利的生活是一种约束的生活。而且,财富显然不是我们在寻求的善。因为,它只是获得某种其他事物的有用的手段。”韦伯所论述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方面揭示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经济活动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动机,即人们追求财富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光,以期获得上帝的恩宠。标准经济学的研究恰恰忽视了经济行为背后所深藏的复杂动机,只是将之假定为一个非常简单、易于描述的自利动机与利润最大化目标。阿马蒂亚・森在分析经济学的伦理根源时指出,经济学有两个中心问题尤为根本:第一个问题被称为“伦理相关的动机观”,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问题,它与“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广泛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关;第二个问题被称为“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是关于社会成就的判断问题,它与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一伦理问题有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比,社会利益的实现远比个人利益的实现更为卓越、更为神圣。显然,阿马蒂亚・森所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都是说明经济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伦理动机。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一个单元,其经济行为的背后同样隐含着深刻的伦理动机,现实世界中也确实涌现出一批怀有崇高目标的企业。如美国的强生公司、中国的长虹集团等,他们在利润目标的背后,蕴含着更为崇高的服务社会、报效社会的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伦理动机。

三、企业的道德关涉与企业社会责任之生成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及其经营行为的伦理动机构成了企业最主要的道德关涉,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成提供了逻辑前提,也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提供了可能。

(一)企业的道德关涉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社会责任目标。企业不仅是经济主体,而且是道德主体,这说明企业不仅有经济目标,而且有道德目标。经济目标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道德目标是企业在获取自己的利润之外尚具有的为他者的责任,即社会责任。既包括尊重与维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包括增进与维护其他社会公共利益,如保护环境、投资社会公共福利等。企业的道德主体性使企业能够主动意识到这一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决策。其一,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目标时就有可能充分考虑经济利润以外的道德目标(社会责任目标),不会只以经济利润为唯一目标。现实社会中一些伦理表现优秀的公司也正是在自己的经营理念之中就已注入了社会责任目标。其二,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过程中能主动遵守社会规范,接受道德评判,约束自己的行动,不损害他者的利益。这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进行道德自律的可能表现。其三,企业的道德主体性使企业在充分意识到社会责任目标的基础上有可能采取积极行动,自觉投入社会公益建设,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主动为社会做奉献。这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时道德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与高度发扬,达到了道德主体的崇高境界。

(二)企业的道德关涉为企业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提供了可能。责任是道德主体所具有的能力,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既是经济主体又是道德主体,作为道德主体,企业就具有承担责任的

篇10

 

关键词:儒家;敬畏;道德 

    一、敬畏之于儒家的道德传统

    儒家学说是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敬畏之感的学说。敬畏思想在儒家传统中多有体现,天道、自然、人类社群、自我等等都是敬畏的对象。

    儒家的敬畏传统自原始儒家创立时就建立起来了;孔子对此有原创性的阐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大人,侮圣人之言。”古代百姓普遍对于天、神等心存敬畏,而孔子则敬畏“天命”。天命在于孔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上天主宰人的命运,即自然的定数,它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非人力所能左右的一股力量;一是指上天赋予人的使命、才能,即自然的察赋。较之前者,后一层含义更为重要深刻,因为“孔子和儒家所关心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类的问题”。孔子的敬畏天命,兼具敬畏超人间的力量,和敬畏人所担负的神圣使命的双重含义。因此,孔子对于鬼神的问题采取敬而远z的态度。不管其存否,既要有虔诚敬畏之心,又要保持距离。对自然界的现象也是心存敬畏,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态度去对待,因为理性之于自然的现象,完全应该从中感悟出现象以外的真理。

    孔子提倡“知命”,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对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的感知和履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因为这是道德的要求,是天所赋予的使命。因此,对于德行要躬身而行,不可懈怠、轻忽。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但是,“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人们行事的成败与否,并非人力能够全部控制,还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不过,人的态度应该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惜。

    孟子之于敬一良,主要见之于对天和道德本心的敬畏。孟子沿用先前天论的思维传统,将道德的终极根源归结为上天。“这个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实质内容的天,对于儒家来说,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儒学不是宗教却有宗教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孟子借助“天”对于普通民众的无限威慑力量,使道德本心拥有了强大约束力,确立起人们对道德本心的敬畏。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说的正是:“良心本心我全具有,道德根据就在我心中,除此之外,毋需外求”。在道德本心的指导下,凡是正确的一定要去躬行,这样做也就成就了道德,做到了“自诚不欺”。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是孟子人生三乐之一。人只有做到心正无邪,才能无所愧作。是否愧于天,作于人,其根据全在于心,所以只有无愧于心,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做了道德本心已经告知不该做的事情,就会良心不安,就会有愧,这是有愧于心;按照道德本心的要求去做该做之事,良心则安,不会有愧,这才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心是性善说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现了人对道德本心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