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范文

时间:2023-03-31 19:5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情操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情操论

篇1

在自由和平等的条件下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2008年,两千年前的古希腊名著《沉思录》骤然走火,一年之间出了16个版本,其共同的宣传语是:温总理读了百遍的案头书。而2009年另一本西方名著、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也在几个月里冒出了11个版本,这次的封面上写着:温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

总理推荐《道德情操论》是在访英期间。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和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时他都引述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论述:“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后来在新华网与网友交流时总理有一次引用了这段话。

时值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温总理多次引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这段话,普遍被解释为对这种金融危机起因的分析或者说批判。确实,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引述这段话时明确说到:“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作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但是这两本书在其身后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在中国也是如此。《国富论》1902年就被严复以《原富》之名译介到中国,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诞生之日,而《道德情操论》则到1997年才有中译本。

《国富论》中的利己主义人性假设和《道德情操论》中人类同情心的人性假设看似互相矛盾,所以历来被视为斯密悖论。但这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就说: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

但是我们也不可把温总理对《道德情操论》的偏爱仅仅当作是一种“时事评论”,事实上,早在2004年接受《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采访时他就提到了这本书:“他(亚当斯密)在这本书(《道德情操论》)里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协调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此后在2005年到2007年间他还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这本书,其交谈对象有参加两会的代表,有《财富》论坛的企业家,有文学艺术家,也有人大青年学生。可见温总理对这本书和这段话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以温总理最近两次谈到《道德情操论》而言,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有网友提及“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太大的问题,一些垄断行业收入非常高”,总理以《道德情操论》里的这段话开头,表示“我们非常关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篇2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激励性 约束性

一、引言

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承认对利益的合理追逐,而社会上的涌现的市场道德问题却日益增多,从“瘦肉精”事件到“毒海带”事件;从肯德基“苏丹红一号”事件到“三聚氰胺奶粉”;从“砒霜门”再到“紫砂煲”事件,各种破坏市场秩序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折射出了当下市场经济问题的严重性。

亚当斯密被誉为西方经济学之父,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伦理学家,其主要经济思想与主要伦理思想分别在《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中得以体现。《道德情操论》的主题是“欲望的约束”,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以及道德评价的性质,强调道德正义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的激励”,《国富论》主要阐释了人的自利形成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斯密从人的利己性出发论述了利己主义的利益观。本文认为斯密写国富论的目的是论证:自利性与自由竞争可以到达市场的自我调节和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写道德情操论的目的是论证:具有利己本性的个人在追逐自身利益中需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亚当斯密对《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书的创作也是交替进行的,本文认为在本质上两书的思想体系也是一致的,并且要正确认识亚当斯密的写作目的,理解其经济思想及伦理思想,需用宏观整体思维把握《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而不能割裂开来研究。

二、从《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来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

斯密通过撰写《道德情操论》论述了人在市场经济中追逐物质财富的同时,要受道德情操的约束,强调了道德正义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性,通过撰写《国富论》阐释了人的自利形成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两本著作说明了在一个成熟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国民在追求富裕的过程中同时练就了道德修为,从而使富与德得以同时实现。而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恰恰是经济人对自己合理利益追逐带来激励与市场道德伦理对逐利主题的约束的有机统一体。市场经济其本质应该是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结合体,也是利益驱动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的结合体。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受激励机制的影响自发的追逐自己的财富,而最终又无意识的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形成。

根据“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具有利己本性的个人在追逐个人财富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促使社会福利的实现,这是现代市场激励机制的核心。计划经济正是缺乏这种激励性,而在资源的配置方面逊色于市场的力量。

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体现在形式地位平等,竞争自由,价值肯定三大方面。

首先,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能给与每一个财富的追逐者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所有人足以发挥所长,展现个人能力,来追逐财富的有利平台使市场经济下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了前提保障。

其次,自由竞争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财富的缔造者,在市场经济之下,每个人都有经济自,根据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掌握的信息,进行自主决策。人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调动。

再次,通过在形式平等的基础上自由的竞争,在积累个人财富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实现,这是对市场主体价值的肯定,这种肯定的形式也是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认可,市场通过给与个人或组织以肯定从而使社会财富实现,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受约束机制的限制是人们自发的追逐自己的财富而最终又无意识的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约束机制主要来源于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客观要求即利益约束,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基础即道德约束以及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法律约束。

首先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清晰的产权界定会在各经济主体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相互的制约机制,每个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就会受到其他经济主体的制约。这种竞争机制起到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作用,使商家不断提高自己的商品与服务质量,从而推动社会各个行业的进步。

其次是道德情操的约束,及具有利己本性的人需要在道德的约束下,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与情感。诚实守信市场道德传统之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健康发展必要前提。政府也应该加强有关诚信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

再次是法律的约束体系。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法制的健全对保障市场经济及其经济秩序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国家不仅要对各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对政府的管理职能,特别是经济管理职能与宏观调控职能要通过法律规章来规范和约束。法律能制约权利的腐败,制约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的市场主体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运行。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激励性与约束性的有机统一体。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其本质应该是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结合,也是利益驱动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的结合。一方面充分调动市场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更大程度地、更有效的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利益的协调、平衡和相互制约来约束“经济人”的行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身的形式平等,竞争自由,价值认可使具有利己本性的人们得到激励,人们尽其所能追逐自己的财富同时又促使了社会财富的累进。而在逐利的过程中,人们必须通过在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机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同时怀着利己得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之上的信念遵从道德与法律的约束。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激励性与约束性的统一。

三、结论与总结

道德和法律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有其约束和引导作用,通过的道德的教化,法律规范可以使经济主体的行为更趋向于善的一面。更重要的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经济,法制经济,不单单存在约束机制,更应该是一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结合体。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能给经济主体带来利益而不断推动和调动着人们的积极性来参与经济活动,在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这就是亚当斯密给我们“德”与“富”同时兼得的启示。

因此我们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首先应该承认的是这样的一种激励机制,承认人们的利己性的客观存在,鼓励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的行为。但是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其根源也是人的利己性的存在。我们应改整合道德、法律、法规的作用,形成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并严格划分职能部门地位和区分其利益相关性,同时用公开信息和利益约束机制,监督人们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制约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规范合法的参与经济活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3]张云德,武洪洲.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

[4]潘启雯.亚当斯密的伦理关切与道德焦虑

[5]黄天立.道德情操有什么用?――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6]王义高.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的道德观念与市场激励

篇3

一、在字、词、句、段教学中感悟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思想性较强、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课文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典型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或反映文章中主人公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抓住重点字、词、句、段深入理解,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在思想感情上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挑山工》一课的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这是课文的重点句,也是难点。要理解这个句子,得弄清它的含义。联系课文前面的叙述就会知道句子的“它”所指的是挑山工敢于登攀、永远进取的精神。理解了这个句子,有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意识到当下的人们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此外,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抓住课文中最能表达情感的句子进行赏读、品读,从这些句子中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在课文内容中渗透道德情操

课文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优秀道德情操的课文不计其数,这些课文中渗透着大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乐于助人、诚信做人、文明礼貌、爱惜生命等。

如《王二小》《十里长街送总理》《飞机遇险的时候》等课文,文中的思想道德观点正确,道德教育明显,爱憎分明,感染力极强,具有很积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上课时,既要注重讲解课文的复杂字词和篇章结构,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深刻的思想内容,适时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理论观点和道德情操。又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重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如路途美、溪水美、岩洞美、石笋美,让学生找出描写美的词、句,体验语言文字的形象描写,把它们连成画面去加以想象,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秀丽,自然而然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操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就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如低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根据图意“救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教师可指导学生看图明意,教育他们爱护动物是一种美德。在练习写简单记叙文时,我还注意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写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指导学生可以写“劝架”“成立图书角”“评选班干部”等,从而教育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做贡献,积极锻炼班级管理能力等。在写观察日记、读写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培养道德情操。

四、在各种活动中延伸道德情操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实践活动,是对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形成个性的另一重要途径。

篇4

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德育经验与同仁分享。

一、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二、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四、榜样模仿法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思想道德 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0(b)-0143-01

我国一直是一个礼仪之邦,在长期的文化教育中一直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真正实践的内容。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逐渐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教育相结合,重视在其他学科教育中不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初中历史教育作为我国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让学生客观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多年来的初中历史教育中,涉及到我国很多传统的优秀思想道德内容,也涉及到我国诸多的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历史人物,因此,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当代学生的启发作用,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我国初中历史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进行论述。

1、营造良好气氛,提高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

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态度是关系到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只有当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比较高的时候,才能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提高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历史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让学生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也对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有更加深刻地体会。比如,在讲到汉文帝的“文景之治”时,我们可以引入汉文帝至孝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在其二十四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得了一种病,因为不能服食药物,所以这病好得非常慢。汉文帝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母亲,常常泪如雨下,并且日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直到母亲病愈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消瘦了不少。”在这个故事讲完以后,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对自己的父母做过类似的事情?”从而引发学生们深思,以提高他们对“孝道”的认识。通过这样长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国长期以来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提高对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进而在自身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2、初中历史教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际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将历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那么就需要从自身做起,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师的教育。历史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才能使学生们对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更加的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高度。提高历史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首先,教师应该定期接受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内部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工作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工作综合能力。其次,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感悟历史人物的博大情怀和高尚情操,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历史教师应该定期对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使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反省、不断进步的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3、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强化道德素质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很多历史人物和他们的经典事件都是宣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素材,也是在初中历史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可以利用历史人物的经典事件来营造教学气氛之外,还可以利用这些事件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历史人物的一些名言名句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所需要承担和面对的现实,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担当,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结合现在的社会情况,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客观看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不足,认真努力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用历史人物的卓越表现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来鞭策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4、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培养

思想道德水平是指导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的行为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受到思想道德意识的影响。任何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识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上,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上进行教育,也要在学生的行为上进行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客观认识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思想意识的影响的,因此,要做到践行高尚的思想道德行为,就需要学生在思想上就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其次,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思想道德意识的影响,在实践行动中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要学会独自分析情况,保持自己的优秀思想道德意识来指导行为,确保在实践中真正落实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德育关系融合实践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各学科在教学中加强了与德育融合实践,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①这里明确指出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结合德育。

一、美术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契合点

美术教育以具体物象再现现实生活或以抽象语言表达作者思想境界,通过作品及与美术有关的活动发挥美育的功能。它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个人的道德情感培育具有积极作用。美术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质外,还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德育功能。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学校德育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动三个发展过程组成;美育也需要从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到审美升华。它们形成的过程具有相似之处,都是潜移默化的缓慢过程。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一个人有了辨识与评判美的素质就能无形中接纳各方面的审美理念及附属的道德观念;《礼记乐记》中提出的“乐以象德”也是说通过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国学大师王国维强调美学与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等等。这些证明德育与美育在内容上有紧密的契合点。德育重理,美育重情,通情而后达理,情理结合并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推动美育的深度发展。

二、美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实践

美术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又包括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借助课外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道德情操,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提高学生修养和审美品格,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这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篇7

论文摘要:音乐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水平,完善人的知识结构,以及增强人的体质等,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达成。

音乐是艺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以情动人,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启智健体等效应。音乐的审美功能是通过音乐教育使受教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和塑造。音乐也具有辅德、益智、健体等多种非审美功能,如音乐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通过审美与道德的转化过渡,对人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我们对音乐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达成展开探讨。

一、音乐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从本质上讲,人的审美能力养成,是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其中包括体验、想象、情感、理解等。音乐联想与想象能力是人的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记忆,如急骤、快速的旋律,往往使人联想起奔腾、跳跃、欢快等情景。如在格里格的《朝景》一曲中,以连续上三度的转调来表现旭日冉冉升起的景色,舒伯特的歌曲《魔王》的钢琴伴奏用特性音型来表现马的狂奔等。美妙的音乐,令人神思飞扬,在主体内心显现出绚丽多姿的画面、美丽动人的故事,要借助人的创造性联想与想象进行“转化”。受教者在音乐艺术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对音乐作品的内容、艺术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随之也会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更善于领悟、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含义和内在意蕴,从而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

二、音乐陶冶人的精神情操

音乐对人的精神陶冶可以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实现对人性的塑造。比如《思乡曲》可以寄托异国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恢复和保持人的心理健康,这种情感以艺术形式的宣泄,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在音乐艺术教育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是通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来产生心理愉悦,进而使人产生对人生、未来、永恒的感悟。人们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品评体会,培养起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使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使精神获得平衡,最终让人忧愁变欢悦、暴怒变温柔,人的气质和性情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改变。

三、音乐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水平

音乐有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水平的功能,它是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的,从而避免了说理方式和强制方式。比如,我们在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时,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痛恨旧道德、封建礼教,追求新道德和自由美好的人生。这实际上达到了德育的作用,且往往比理论说教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更容易收到实效。音乐教育可以使人达到优美崇高的思想境界,通过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使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等接受某种渗透,乃至灵魂的陶冶,从而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水平。

四、音乐使人知识渊博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有更加渊博的知识。比如,我们只有熟悉中国古代楚汉相争那段历史,才能深刻地理解我国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我们看过了瑞士画家勃克林的《死亡岛》这幅画,才能更好地体验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岛》交响诗,因为交响诗作者的创作灵感,正是看了这幅画后才得到的。音乐教育的整体性、完满性,有利于培养综合发展的整体人格,这正是音乐开启人的智力的重要作用;而智育倾向于知识的分化,是“将完整和完满的人撕成碎片”,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智育的互补手段,能够使被“撕成碎片”的人恢复其完满性,使人的思维、创造更为宏观。

五、音乐增强人的体质

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古代史书《乐记》中清楚地谈到了音乐的治疗保健功能:“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心绪舒畅可使疾病不治自愈,而情绪抑郁是人们致病的重要原因。音乐的健体作用有多方面的体现,人们在抒情或优美的旋律伴奏下进行健美操、艺术体操等体育活动,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在锻炼了身心的同时又强健了体魄。

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培育了受教者的集体协作观、顽强拼搏观、奋力争先观,使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极大地得到了增强;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受教者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挫折、努力摆脱困境的应变能力和互相尊重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 董晓利.我国音乐教育之目标刍议[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8(12).

篇8

1君子仁爱人格的界定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理想的人格实际就是一种“内仁外礼”的人格,孟子更进一步拓展其内涵,但归根结底,都以君子作为其理想人格的化身,并被赋予守仁、行义等五种基本道德品质。而“仁”则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核,是一种道德信念。其君子理想人格,也正是根据这一内核来进行构想的。关于“仁”的描述,大概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仁者爱人”了,它实际上包含了谦恭、宽容、不偏爱亲故、能爱敢恨以及惠民等几种基本的道德内涵。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儒家的理想人格与我们当代道德教育所提倡的要求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很大层面上讲,可以认为是继承了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提炼而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质上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君子教育”以其明确的道德指向和发展目标,能够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2音乐对健康人格的教化作用

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乐论专著《乐记》认为,音乐对人的感情、性格,意志等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必将扩展到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人的道德品质发生作用。“乐者,所以象德也”,“观其舞,知其德”。音乐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民关系和睦,相亲相敬。“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共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通过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生活情趣,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更高尚和健康。

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表达人民高尚道德品质和思想感情的手段。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对青少年产生长远的影响。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歌颂祖国、热爱人民,或歌词内容有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和做人做事基本原则的直接表达;有对学生理解、判断事物及自我教育的引导,这些虽没有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但客观地影响这些个体人格的形成;另外,就音乐本身的特性而言,它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从而在影响健康人格的过程中起到多学科、多方式、交叉的综合作用。

以教材内容为例,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千千万万热血青年投笔从戎,为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而战斗;《歌唱祖国》就直接地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劳动人民的的热爱,对侵略者严正以待的坚定决心;歌曲《友谊的回声》以自然界中的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可爱的苹果》借物抒情,以纯朴真切的语言,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感激之情和尊师敬长的优秀品质;《原谅我》一歌中,“我”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学的信任,希望同伴的“原谅”和宽容,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生活……

3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融入君子仁爱人格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君子仁爱教育,实质上就是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通过对美的感受、体验、鉴赏及创造,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形成优秀道德品质,正确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互动式双边活动,以“教”促“学”,形成知识与能力,最终达到认知与能力的统一。

3.1要有正确的导向意识。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内容,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君子仁爱”人格为目标,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按照学生年龄和认知特征,把君子仁爱人格分解、贯穿、整合到教学内容及环节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君子仁爱人格的教育。不可把学校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只侧重于技能的培养或死板地照本宣科是不完整的教育,甚至可以说是不合格的教育。

3.2寓教于“乐”。关于音乐的美感认识,《乐记》有比较深层的论述。它强调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在开展君子仁爱人格教育中,我们应当通过音乐所具有的聆听、演唱、演奏等形式,以“音乐美”的呈现和感知为手段,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丰富精神生活。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参与并配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3.3化“说教”为“自我塑造”。孔子在培养学生君子人格时,就充分认识到了人的主体作用。所谓“君子求诸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不可否认,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限制,针对他们进行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说教方式是有必要的或者说是一种主要手段。通过音乐开展道德教育,就可以巧妙地化空洞的“说教”为有效的“自我塑造”。在教学中,道德准则和要求可以化作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铿锵的节奏或优美的旋律,激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自我意识的觉醒,将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君子仁爱”人格,并能够在学习、生活中以之为标准指导和调节自身行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帮助和引导学生以作品中品德高尚、人格健康的具有“君子仁爱”人格艺术形象为榜样,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培养高尚情操。

篇9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就像是学生的父母一样,照顾学生的一切。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最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了改变现有的德育教育现状,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一定要抓好德育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此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和热情,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可是又不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很难清楚地分辨哪些事是自己不该去做的,处理事情也大都依靠自己的情感去判断。此时,班主任要发挥作用,在学校中要经常与学生接触,善于和学生交流、沟通,用自己成熟的思想、行为举止以及高尚的道德观念来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和思想取向,用自己正确的、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可见,班主任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

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高尚的榜样,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观念和素质,确保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符合当下的道德观念要求。“德育素质的内涵是随着德育观念和德育实体的不断完善、德育经验的不断丰富、德育理论成果的科学化,不断呈现扩展和严谨的趋势。”这虽然是一位教授的话语,但是却明确地指出了班主任的德育教学一定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巩固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和道德素养,并且在教学的适当时机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工作。例如,现阶段的德育教学水平并不是很理想,部分原因是班主任教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也没能及时地更新和巩固自己的德育观念,最终导致德育工作没能达到要求的标准,使得自己的德育工作处于薄弱环节。因此,有关部门或是相应的领导应该多为班主任提供一些定期研讨和培训的机会,确保班主任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得足够快,方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

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确保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此学习阶段是学生的一个崭新的人生转折期,学生要逐渐地迈向自己人生的新时期。此时,学生的思想将由以前的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在学习中学生就会表现出对现有的知识理论的不满足,也不满足于学校教师的简单说教,不会再按常规的理解去掌握现成的知识理论。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学生也会表现得十分固执,思想十分偏激。因此,班主任若是仅采取单纯的说教进行德育教育,其作用就会显得 “微乎其微”,而且也是不聪明、不明智也不科学的。

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上还不成熟,心理变化灵活、情绪复杂且不稳定,思想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此时的学生心理极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伤害,但是却有益于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转变,摸清学生此时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举止的类型,针对学生这一显著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情操陶冶和规范行为的教育,帮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方向,促使学生将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前途、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各学科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为现代社会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同时,学生在此阶段生理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第二性征会逐渐的凸显出来,这会让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有一定的转变和波动,此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爱和教育耐心,积极主动地接近学生,融入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用教师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三、班主任要善于采取多种方式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齐心协力培养高道德的人才

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个人的工作,学生除了拥有学校的“家长”,自己“真正的家长”也要肩负起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任务。只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班主任在教学时一定要善于和家长沟通,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家庭表现情况以及学生生活的环境背景,督促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培养,争取让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三者建立融洽的相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成长的自信心,坦然的面对现实,建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

篇10

休谟的主要哲学著作包括《人性论》,《人性论》第一卷改写而成的《人类理智研究》,《人性论》第三卷改写而成的《道德原则研究》和《人性论》第二卷改写而成的《论情感》,以及《<人性论>概要》和宗教哲学方面的《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对话录》等。其中,《人性论》是目前较为公认的休谟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

黑格尔述评休谟哲学、介绍休谟著作时提到了两部著作。第一部著作就是休谟的大部头专著《人性论》。但黑格尔概述休谟哲学时没有从《人性论》引用一句话,而是引用布勒写的《近代哲学史》和邓尼曼写的《哲学史纲要》。如果黑格尔读过《人性论》,那么即便他反对其中的观点和论证,在谈休谟哲学内容时也应该会引用《人性论》中的原文。所以,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大胆但似乎并不太冒险的判断—黑格尔述评休谟哲学时没读过休谟《人性论》。同时,我们似乎还可以再做出一个类似的判断—黑格尔了解休谟哲学主要是通过他所引用的布勒的《近代哲学史》和邓尼曼的《哲学史纲要》。

黑格尔述评休谟哲学介绍休谟著作时,除了上面说过的《人性论》,还有一部《关于若干题目的试论和论著》。黑格尔介绍时说这本书的“第一卷包括《道德,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试论》。而实际上1742年休谟出版的是《道德和政治论文集》(或译为《道德和政治方面的试论》)。在休谟的理解中,“道德学和批评学研究人类的品味(tastes)和情操(sentiment) ",而“政治学研究结合在社会里且相互依赖的人”。基于对“道德学”和“政治学”异于常人的理解,休谟把他的4篇哲学史论文与论及品味与情操的短文,加上政治方面论及政府的第一原理等主题的文章一股脑儿编人了他1741和1742年分两卷出版的《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中。这本“论文集”1748年再版时内容虽有删增修订,但题目未变。直到1753到1756年出版《关于若干题目的试论和论著》时,休谟才为了更好地适应大众对书籍内容范围的理解,把《道德和政治论文集》改成《道德,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试论》。所以,黑格尔介述他所知道的这部休谟著作时在时间或书名上是出了差错的。虽然存在黑格尔读过休谟这部分原著而对原著标示的出版信息记忆有误的可能性,但似乎更可能的情况是黑格尔参考引用的二手资料误导了他。

黑格尔对休谟哲学著作介绍的文字中仅提了上述《人性论》和《关于若干题目的试论和论著》,而且很可能没有读过《人性论》。至于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论情感》,以及《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对话录》等,黑格尔似乎根本不知道。当然,简要概述《人性论》的《<人性论>概要》是黑格尔去世之后的1938年才重新被发现并确定是休谟著作的,黑格尔就更不可能读过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做出一个风险较小的推断,即黑格尔介述休谟哲学的内容时,自己没读过休谟的《人性论》《道德原则研究》《论情感》《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主要哲学著作。至于黑格尔是否读过《人类理智研究》,不能确定,但总体上他不够了解休谟哲学是确定的。黑格尔自己不了解休谟哲学,所以述评休谟哲学时也就不得不依赖和借助二手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