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范文
时间:2023-03-16 20:0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足球场的误区
根据德勤公司的统计资料,任何一个新建成或改建后的球场,都会使所属俱乐部进入一个短暂的盈利期,但如果只是跟风式的足球建筑,往往会带来很多问题――由于缺乏规划,一些球场的出现打乱了当地的建筑格局,公众对俱乐部的投诉屡屡发生。另外,欧洲各国每年都有一些老球场退休,一些现代化建筑物会代替它们,比如伦敦白城体育场(19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在1985年就变成了BBC电视台的工作中心。
最坏的是,依然有人在吹嘘他们的球场是最完美的,实际上这种完美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球迷最终只为比赛买单,而不是为球场支付观摩门票。就像我们去悉尼歌剧院欣赏音乐家演出,是为了那奇怪的剧院造型,还是纯美的高雅音乐?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总设计师罗德・希尔德说:“比起外观,球场的安全性和球迷的舒适感才是衡量它是否优秀的标准。我们更愿意让这种标准成为‘居家指数’,而这正是一些球场所缺乏的。”
很多球场的确成为了建筑学的典范,比如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安联球场和阿森纳的酋长体育场等,但糟糕的是,因为没人愿意和别人相同,导致很多奇怪设计的出现。去年,纽约的MASS工作室完成了位于墨西哥蒙特雷市一个足球场的设计,根据设计理念,这个球场的外墙是完全用金属来覆盖的,同时有着55米高的悬臂屋顶,看上去很像是一只犰狳(俗称“披甲猪”,长相怪模怪样,介于猪和穿山甲之间)。这种风格上的出新,虽然极大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也让不少人担心会把球场弄得奇形怪状,从而失去了球场的本质。
在足球场的建造上,互相抄袭的现象依然存在。巴塞罗那诺坎普球场的改建借鉴了温布利球场的很多创意,但建筑师依然称它“要比温布利漂亮多了”。欧洲建筑商明显缺乏在足球场里的经验,有趣的是,过去各俱乐部在建筑招标上总是青睐那些体育专业建筑商,那些备受推崇的建筑大师们却被忽视了,他们认为那些大师只能建造些“小玩意”。但现在,俱乐部为追求新奇,开始频繁和先锋大师接触,结果造成各种奇怪的风景:那些年代久远、古朴破旧的球场很少出现裂缝,而一些所谓建筑史上的奇葩刚刚盛开就枯萎了。
交通便利最重要
欧洲的足球场大多建在市郊,远离喧嚣的城市似乎成为足球的特色,但交通不便却苦了球迷。有些球场远离高速公路,球迷们即使到主场看球,也得如客场般长途旅行。最有趣的是葡萄牙的布拉加市政体育场,它建在花岗石堆砌起来的山坡上,一边是陡峭的岩石表面,另一边则完全开放,观众能够俯瞰整个布加拉的市貌;英格兰的朴次茅斯俱乐部则提出要在海岛上建造体育场,酷爱钓鱼的盖达马克(朴次茅斯老板)可能是想在看球的同时也能在贵宾室里钓鱼吧。试想一下,现在朴次茅斯球场周围停着的私家车未来都会变成游艇,那会是多么壮观的景象。但问题是,球迷怎么去,难道还要在海上设置收费站?
你不可能跋山涉水,就为了看场足球比赛,也不能自夸自己的球场是圣地布达拉宫,就让你们可爱的球迷一路朝拜,翻山越岭而来。选址是建设足球场的重要课题,球场离公共区域太远,会有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更容易受到坏天气的肆虐和导致环境污染。一旦遭遇大风雪,高速公路封路,一些球场的上座率会持续走低,最低的甚至仅有数百人,这和他们的球场处在市郊不无关系。更让环保学家担心的是,每逢比赛,驶向郊外球场的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又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体育画报》去年将世界第一环保球场封号给了美国芬威球场(历史最悠久的棒球场之一,著名的波士顿红袜队的主场),因为该球场就在市中心,傻子才会开车去!照这么看,最好的体育场应该是没有停车位的,大家步行或坐地铁就能轻松到达。可以想象,如果你从家门口出发,不到十分钟就能到达球场,那么就算球票价格上涨了,你也是很容易就能接受的。
纯粹的足球场?
既要风格上的先锋,又要隐居式的传统,这恐怕很难。最矛盾的还是俱乐部关于“我们将建造一座纯粹的足球场”的言论,而这些言论还得到了几乎一致的支持,这就很可笑了。为什么各俱乐部要对那些跑道和多余的看台如此仇恨?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盛行的当下,欧洲是否需要那么多专业足球场?或许跑道和多余的场地拉大了观众和球员的距离,但为什么他们就没有想过,不设跑道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你到哪里再建一座田径场呢?
问题并不止于此,俱乐部真的能靠纯粹的足球场实现“利益最大化”吗?纯粹的球场大量出现,是否意味着票价能够再次提高呢?欧洲教训我们现在还没看到,但美国经验却值得一窥。除了足球外,美国绝对称得上是世界职业体育的老大,他们的足球场前身都是棒球场或橄榄球场,而自动顶棚和移动草坪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使球场同时进行商业展览和体育比赛。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座橄榄球场在比赛期间可以将草皮移出场馆外,场内立刻就变成了会议中心和音乐大厅,这样即使在比赛间歇期,俱乐部也不用担心赔本,收回的租金正好可以用来保养草皮。实际上,足球场也有这样的例子了,韩国首尔体育场通过移动草皮技术,不但能进行足球比赛,还能进行棒球比赛,甚至举办演唱会和大型聚餐也没问题。如果这种“多功能化、多样化”能成为趋势,那么斯图加特前主教练阿明・费和滚石乐队曾经的争吵就不会发生了。(2006年,滚石乐队在斯图加特队的戴姆勒球场举行演唱会,狂热的乐迷们把球场草皮踩得一塌糊涂,俱乐部不得不在短时间内更换了草皮以应付比赛。)
但足球场的最大功能并不应该只有这些,欧盟在上世纪末就曾召开会议商讨:足球场在修建前应充分考虑到突发事件和重大灾难时的避难功效(从这点看体育场更应建在交通便利处)。2001年投入使用的日本琦玉足球场顶部带有引水净化系统,遇到雨天它不会像其他球场那样简单地合上顶棚,而是将落下的雨水储存在隐藏的大水箱里,这些水被用来冲洗厕所和灌溉草皮,如果碰上紧急情况,这些水会通过净化器过滤提供三千余人在一个月内的水源。这座球场球门背后看台下的地下仓库里,还储藏着大量食品和救灾物资以备急用。欧洲足球场这次又走在了后头,例如安联球场地下是偌大的停车位,这让那些“纯粹的足球场”看上去有些冷冰冰……
结语
篇2
学建筑学的主要优势:
建筑学考研不要求考数学,很多人因为数学没过和研究生失之交臂;建筑设计上课无压力,自由;学习建筑学不枯燥,兴趣足够浓自然而然的去学,非常有意思;学习建筑学就业容易,每年招的人多。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景观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应用前景
景观学是一门全新的建筑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景观学还处在研究的基础阶段,大多数建筑设计师还处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无法跳出建筑规划的框架之中,使建筑物仅仅具有美观性,而缺乏实际功能,这也给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景观学进行全新的阐述,重点探讨景观学的重要性,并将建筑物的外观性、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及建筑物的实用性作为探讨的切入点,进一步说明景观学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景观学的应用前景,并将景观学合理的运用在国内建筑的工程中,进一步提高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从而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景观建筑学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添加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品味。例如,在施工时,合理的利用周边景观,在提高建筑物美观性的基础上同时对周边的景观进行保护,这样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味。与此同时,要想凸显建筑物的美观性,设计师就需要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表面轮廓加以控制,对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形式进行合理的排列。此外,将建筑物室内空间与建筑物室外环境进行有效地融合,同样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味。此外,景观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包括风景地带、绿化地带、建筑地带等,将景观学的设计对象拓展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能够相协调。
二、景观学的发展现状
(一)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中
就目前来讲,国内大部分景观设计师对景观学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些设计师较为注重对建筑物外观的设计,而忽略了对建筑物实际功能的设计。这就造成建筑物美观性强而实用性差的情况,从而导致建筑物无法达到居民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注重外观的景观设计并不是真正的景观设计。
(二)景观设计师无法跳出建筑规划的框架,在景观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
建筑工程往往和景观设计有着相对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施工时通常需要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建筑物的形状、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建筑物的排列形式等建筑指标。与此同时,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还具有相似之处,包括建筑的美观、建筑的风貌以及建筑的功能等,这就使景观设计师容易受到建筑规划的影响,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从而导致景观设计无法实现真正的价值。因此,景观设计师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走出建筑规划的框架,从真正的设计角度对建筑物进行美观设计。
(三)景观设计师无法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设计手段较为落后
在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进行设计时,传统的景观设计通常注重平面设计,对三维设计却显得不够重视。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师大多数仍在采用传统的景观设计形式,这种注重平面设计忽视立体设计的设计形式就使得建筑物缺乏立体感。而目前国内居民则较为青睐形象、直观以及立体的建筑形态,并且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往往要求设计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多个部分再进行开发,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师走出传统的设计思维,以现代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对建筑物进行设计。
(四)建筑开发商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在实际设计中,部分建筑开发商过于追求利益,将绿化地带转为娱乐场所,并且将某些景观分割成较小的部分,从而达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建筑开发商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造成景观的缺失,从而无法满足居民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景观学的应用趋势
(一)在设计中添加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景观设计师需要将生态建设添加到设计当中。与此同时,合理利用城市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经济资源等,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此外,在设计中需要对城市资源进行保护。例如,对城市所有的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在建设中不能给原有的景区造成破坏。
(二)在设计中添加健康设计
健康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景观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将人的健康作为设计的核心思想。例如,景观设计师可以对居民小区内进行有效的健康设计,包括建设健身广场、建设小区篮球场以及建设小区跑道等,使居民可以随时进行健身运动。因此,在设计中,景观设计师不能只考虑建筑物的美观性,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互动性,使人能够随时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从而提升居民的城市归属感。
(三)在设计中添加艺术设计
艺术同样是建筑设计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如果景观设计师能够将艺术有效的融入在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的品味。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将艺术作为建筑设计的重点,并结合城市的各个特点,其中包括城市的气候特点、城市的地理特点以及城市的文化特点,使建筑物能够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从而提升城市的内涵。例如,当某座城市处在草原地带,景观设计师就可以将草原风格融入在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物能够体现出城市的风格。
(四)在设计中添加功能设计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功能,包括建筑物的通风效果、节能效果、采光效果以及绿化效果等。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前需要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通过合理的分析,在确保建筑物能够具备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再对建筑物进行景观设计。例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可以添加景观走廊,这就能够防止景物被较高的建筑物所遮挡;与此同时,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还可以添加绿化带,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绿化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运用景观学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位,在景观设计中添加生态设计,在保证建筑景观美观性的基础上,能够对周边景观进行有效地保护;在景观设计中添加健康设计,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在景观设计中添加艺术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景观的内涵,还能够使建筑物与城市风格相匹配;在景观设计中添加功能设计,使建筑景观不仅具有美观性,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景观学在建筑行业的建设当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建筑美观的条件下,还能发挥出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总而言之,将建筑学和景观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使建筑景观能够与城市、居民相融合,从而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信娜.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4)
[2]徐子昂.为叫千村散花竹――景观建筑学初探[D].2001.
[3]刘力民.浅析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景观建筑学[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
[4]费菲.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研究[D].2013.
[5]史葱霞.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篇4
【关键词】建筑学;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建筑设计水准和形式在不断变化,如何使得建筑学和艺术设计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结合,这是目前讨论最多的话题。本文就建筑学和艺术设计如何更好的发展做了以下简要陈述。
1 建筑学
从历史上看,建筑学一词来自欧洲,传到日本,最后到中国,他本身作为一门艺术结合技术的学科,包涵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用来呈现建筑中的美和实用性。然而,事实上,“建筑学”所探讨的不只是建筑物,更重要还有人文,也就是研究大众如何要求建筑物,以及如何实现对从无到有的建筑物实现生产过程。
建筑学的核心是建筑设计,并且建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知道建筑设计创作。在古代,一般是靠口传心授,现在虽然开办学校,但是为了掌握建筑设计这门技艺,必须还是通过实践。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掌握各种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意义等,了解到建筑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熟悉建筑设计的规律,也即是平面布局、空间整合、交通、以及实现美学规律的艺术效果等。除这两部分外,还要注意建筑设计中所需的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声、光、热学以创造使用者所要求的生活环境。因此建筑师们都要懂得实用性和美学融合的思想,在建筑中体现你要表达的价值观。
历史上的建筑学者着重研究建筑、建筑学发展和他们的规律,通过学习遗留的历史建筑,探讨建筑发展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建筑技术的指导思想,为建筑设计打下基础。
2 艺术设计
建筑学中除了建筑技术,还有重要一部分就是艺术设计。如果仅仅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服务于很多行业:社会、市场、经济、文化、科技等。并且它的评判标准一直随着社会时尚以及人们的认知改变而改变。艺术设计应用很多方面,比如: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效仿日本,将“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而来)、网页艺术设计、板式设计等。然而,艺术设计不仅是将生活和美结合,而且还要体现很多综合因素,比如表现、感官、想象等能力。
在建筑方面的艺术设计有一些很有名的环艺设计,像赫尔辛基火车站、林肯纪念堂、包豪斯校舍等,这些是将建筑学和艺术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案例。
被看做美国标志性建筑的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方圆2200平方米,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华盛顿纪念碑对面。这个宏伟的建筑利用了古希腊的传统技术,为了代表林肯时期美国36个州,在纪念堂的四周树立了36根大理石。林肯雕像是由一座大理石雕刻而成,位于纪念馆正中央,他神情严肃,两只手分别放置椅子扶手上。雕像正上方有一句话“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中”,大理石墙上还刻着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他第二次就职演说讲词。林肯纪念馆不仅仅是为了歌颂林肯总统的伟大事迹,也是为了歌颂当时勇敢的人民。
单单是花岗岩建筑没有任何含义,但人们赋给了文化和内涵,这就艺术设计的功能。林肯纪念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看到洁白的花岗岩,会想到林肯为了废除丑恶的奴隶制,而提出“人人生来平等”思想,虽然他被暗杀了,但他高大洁白的心灵会一直鼓励着后人;看到纪念堂外36根有着希腊巴台农神庙风格的石柱,会想到林肯在世时的36个州;看到纪念堂顶部护墙上有48多下垂的花饰,会想到纪念馆建成时的美国48个州。
3 中西方的建筑与艺术设计的结合
站在美学角度,建筑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学与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建筑学和艺术设计是相互融合,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关系,艺术设计是建筑完美呈现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他们的关系从建筑中就可以体现。
虽然中西文化差异很大,但建筑学上都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结合。即使中西文化的形成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在结构思想上均不同,但这些文化一般都能通过建筑和艺术设计体现出来。在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等历史大家重道德和艺术融合,重一体结合;而西方文化则看重科学和宗教,以及看重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精神和各个流派的特性。这些文化都可以通过历史中的建筑物体现出来。
在西方,古代希腊建筑是典型的西方建筑的代表,以庄重、典雅、对称、优美而闻名于世。除此之外,还有体现当时雄厚国力、超凡财富以及奢侈生活的罗马建筑群。还有建筑形式不同的拜占庭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这些西方古建筑的发展体现了各个时代民族的风俗文化和艺术水准。
当然中国的古建筑也在呈现着它独特的韵味。
我国的古代建筑着重在建筑和艺术设计的关系。建筑既要满足人们居住的最基本条件,还要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协调的目的,这就要利用艺术设计,赋给建筑物以自然情趣。中国的古典园林很好的体现这一点,结合周围环境,讲究协调,利用当地地势,建造假山,池塘,栽花种树,建桥修亭,把自己的居住地建在山水之中,使得园林更加诗情画意,有种寄情于山水的意境。古人不仅可以居住园林里,也可以在园中观赏大自然的景色。通过古人高超的建筑艺术设计,引景、点景、借景、藏景等方法,或穿林越涧,或登高远眺,或临池俯瞰,在居住中和自然景致融合一体。古典苏州园林的建筑均体现了建筑学和艺术设计最高境界的结合。
4 未来的建筑学与艺术设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结合艺术设计的建筑学已经不适用未来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当今社会,有个问题一直令专家们和建筑师们争执不休,即:建筑学是否存在危机?
建筑学一直面临着它的危机,这个问题不是最近刚提出来的,大概在20世纪初期,什么是建筑再次成为让我们困扰的难题。因为现在工业化的发展,让建筑创造的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作品,而是批量毫无特色平庸的产品。几乎让人们懒得做出任何批评或赞美,这时候的建筑只有一个检验标准,也就是合格?不合格?优质?残次?建筑不再是美与艺术结合的代名词,而是达标的流水线的最终成果。
这个时候,许多人尝试给建筑一个新的定义,然而,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思考:建筑学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他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吗?我们不再需要建筑学了?是否只需要按照工业化模板完成流水线式的产品?
然而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稍后又相继提出了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以及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住环境”为重点资助项目。推动了建筑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这一概念带给建筑学新的启发,使得建筑学往生态建筑、景观建筑、智能建筑方面发展。
科技的不断发展,身边的建筑从茅草屋、竹屋到木结构的宫殿,从砖石的城楼到钢筋混凝土的大厦再到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的发展的每次革命性飞跃总是源于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革新。未来的计算机技术、纳米材料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给建筑学带来更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一平,程刚. 关于建筑设计的美学思想[J]. 考试周刊. 2008(05)
[2] 张刚. 建筑结构设计与艺术设计创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9)
篇5
针对目前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运用、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改革思路,并从“教”和“学”两方面提出了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教学;建筑力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07;TU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4803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建筑力学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工程中最基本的力学问题,如房屋结构中的梁、柱等构件的受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构件的承载能力及变形等。此类问题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在专业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关力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
一、学习建筑力学的必要性
建筑力学是专门为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教材一般都将这三部分内容加以删减、精简、浓缩和改写,以掌握概念为基础,以强化力学基本原理在结构中的实际应用为重点,围绕数值分析、计算组织教学。
学习建筑力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基本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构件的传力途径,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能够应用相关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建筑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出发,建筑力学教学内容为后续的建筑结构选型作了准备和铺垫,使复杂的力学原理和工程问题变得简单,可以
用浅显的、容易懂的经验和常识进行阐述和解释。
二、教学现状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学生最早接触工程知识和工程结构概念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力学课程的学习后,才可能往工程方向发展,因此,建筑力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能力、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建筑力学教学现状及问题:首先,教材选择较为局限,大多数教材都以三大力学部分内容为主,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课时不够内容取舍难;教材内容与
实际工程存在一定差距,
结合工程实践的例子少,教与学脱节。其次,建筑力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及相关专业术语还不甚了解, 导致上课没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最后,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有诸多计算问题,如微积分应用等,这对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有难度;课时量的压缩使课程学习进度加快,学生在课外需花大量时间加以巩固。
为此,探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如何学习建筑力学十分必要。
三、如何学习建筑力学
(一)调整教学内容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选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力学》(周国瑾等编著)作为教材,该教材融同济大学建筑、城规等专业多年教学改革实践,将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内容加以综合、归类编写而成。教材内容以掌握概念为基础,突出了建筑物设计、施工安全方面的考虑,如雨篷、塔吊、烟囱等的受力分析,强化力学在结构中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的展开以解析分析和计算为手段,从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出发,对建筑力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建筑力学教学重心转移到为后续建筑结构选型和相关建筑模型制作作准备和铺垫[1]。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际工程与理论知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建筑力学的理论教学重点内容。考虑建筑力学的课程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行为,重新确定建筑力学理论的知识学习领域,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划分,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更具系统性和合理性。课程内容调整思路如下:(1)在绪论部分介绍与建筑结构有关的术语及荷载的传递等,强化结构计算,特别是支座、杆件的简化,
使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初对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以及与工程实际构件计算的关系,正确认识课程重要性。(2)将空间力系的计算与平面力系结合,作为平面力系的延伸,不单独讲解,并将物体的重心相关内容合并到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进行学习。(3)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压缩定理和公理的推导
课时,增加受力图分析和相关计算课学时,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4)将结构力学中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放入静力学部分约束与约束反力的计算中,通过了解静定结构的组成规则,理解约束的种类和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习计算约束反力,便于分析结构支座平衡问题,从而可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静定结构支座反力计算和杆系结构体系的计算讲解更为深入和透彻。(5)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由单跨到多跨,再到刚架,逐层深入,由易到难。把梁的变形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放在一起,可以将挠曲线方程计算位移和用图乘法计算结构的位移联系在一起,前后衔接,精简内容。
(二)改变教学方法
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习激情,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目前,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头脑风暴法,模块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施工现场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等[2-3]。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翻阅与教材有关的书籍,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与教材知识有关的教学道具,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讲授中,如何引出要讲解的知识点,如何与前面所学内容相关联,
让学生掌握什么,如何
应用。这都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力学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4]。如讲空间一力对坐标轴之矩时,用开窗户或开门来举例,就能很好地说明力矩的计算。对于平面图形的几何特性中惯性矩的讲解,可以结合实际工程中柱的截面惯性矩,对于矩形截面,对x轴和y轴的惯性矩分别为Ix和Iy,让学生判断对于矩形柱截面,在柱网中如何摆放柱子,以增强学生对不同轴的截面惯性矩的认识,并用惯性矩的概念去解释一些结构构件受力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真正做到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建筑力学中的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杆件的轴向拉伸和压缩时,内力分布及单元体的受力比较抽象,通过
动画演示,抽象的内容简单化,针对性和趣味性更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三)学生能力的培养
建筑力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必要建筑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具备处理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作为一名建筑师,要有力学的概念,能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处理基本的构件受力问题,避免给后续的结构设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对学生而言,有的概念较抽象,要调动学生对实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比如力偶矩的概念,让学生联想手持方向盘的感觉,以此解释、分析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力偶矩概念的理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一些公式和基本定律的推导要注意讲解分析思路,提出其内在规律。各章节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并展开横向、纵向比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达到正确应用公式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知识体系更系统化。
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启发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
创新能力。比如讲完拉压杆的轴力和轴力图后,让学生思考在相同受力条件下,杆件截面在有缺口和无缺口两种情况下的破坏情况,从而引出应力概念,启发学生思考。
四、结语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但教学的预期目的和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一致的。在“教”和“学”两个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找到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建筑力学课程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真正掌握力学知识,为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建筑力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2] 严晓新.建筑力学教学新思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28(1): 175-177.
[3] 王智超.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0,36(35): 204-205.
[4] 王凤波,曹朝雷,胡颖.建筑力学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J].山西建筑, 2011,37(36): 226-227.
Building mechanics course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specialty
HAN Fengxia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chi 830047, P. R. China)
Abstract:
篇6
关键字: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风水、联系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比较当代景观建筑学、建筑生态学和古代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分析其自然观、环境观和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审美意象,我们就会清晰的看到景观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的基本精神中蕴涵的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价值取向,看到其所深含的古代自然观和环境科学艺术结合的灵光,以及由此而架构起沟通的桥梁。
二、生态建筑学
所谓生态建筑学或称建筑生态学,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换过来说,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
1、建筑生态学的基本取向
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麦克翰指出:“建筑生态学的观点是革命的,它包括了时人类行为如何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了解,建筑规划设计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上。”由此可知,生态建筑学确定了其基本取向,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在现有条件下,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利用并合理的改造自然,符合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寻求创造最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设计方法。
2、环境分析主旨
自然生态系统中包含着气象、地质、地形、水、土壤、动物、植被等基本组成因素。分析研究的关键,是其间的关系。首先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来看待,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如下一些方面:
(1)自然优先
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的一切活动,都应有服从于自然。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如果像通常那样,以人的利益优先,把经济置为首位,人类会付出很多代价。
(2)自然的内在价值
人们常认为只有人才有价值。但事实上,自然也具有其内在的固有价值,自然亦有其固有的“规划”人们在进行“开发”事业时,应正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发现自然的规划,发现自然本身的目标是什么,并积极适应之,仿效自然生态系统而创造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有机谐调的人工生态系统。
三、景观建筑学
本世纪尤其是五十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设计师们在再度审视人与自然环境景观关系的反思中,使景观建筑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在科学技术领先的西方,已更臻自觉地注重于自然环境的审美观照。追求自然界固有的和谐美。顺应之并有节制地加以修饰,利用风景景观丁建筑空间的组织规划中。”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景观建筑学的基本取向,以及这些取向的其具体运用,包括景观品评、基地选择和空间组织。
1、景观建筑学的基本取向
西方现代规划设计的显著特点,不是建筑尺度,不是发展范畴,而是人们对自然的断然蔑视,以及对地形、覆土、气流、水流、树林与绿野的轻侮;而现在,我们必须知道在自然的力量(形式与特点),尊重它,回应它,并把它用到适虽它自身的目之上,我们必须重新发现自然。
2、基地选择
首先,我们要对有关地形进行详细的测量,对自然环境景观的构成因素进行勘察,然后,再用绘图分析基地自然因素:第一,最佳景色、不良景色、令人生厌景色。第二,树林中哪些保留,哪些移走。第三,洪水水位。第四,基地中建筑用地合理的进出口。第五,基地以外的讨厌物及评价、处理方案。第六,强风与微风。第七,其他特殊有关因素。
由此可见,景观建筑学所看重的,是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固有的景观美。虽然涉及了自然资源的分析,但是主要还是着眼于自然景色的保护,范围比较小,还未能从更广阔的视野上明确地从自然环境的整体系统上,去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于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应运而生,产生了建筑生态学。
四、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回归
当代西方景观建筑学与建筑神态学的蓬勃发展,使不少设计师把反思目光投向了历史,结果,人们注意到,在东方,在古代的中国,曾有一门延绵发展了数千年的学术,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
众多西方当代学者对风水理论了以积极的评价,从本质来说,植根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中的风水理沦饱含着历史真知,饱含着同当代景观建筑学和建筑学基本取向、原则与方法相吻合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当代景观建筑学、建筑生态学,实际上正是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回归和新的升华。
1、中国传统风水的基本取向
传统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特别关注于人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天人”关系,这也就是常说到的“天人合一”。基于悠久农业文明历史经验理知的积淀,风水理论认为,自然有其普遍规律即“天道”,它的存在与运作,乃“作天地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亨,逆之则否”《(黄帝宅经》)。在风水理论看来,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份,人的伦理道德或行为准则即“人道”。人道亦应与天道一致:既不能违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仗持人力同自然对抗,却可以而且必须认识、把握和顺应天道并加以巧妙运作,达到合人人的境界。基于此,在风水理论看来,人类生存基本行为之一的居住环境经营,概称为“宅”,它为人与自然的中介。
2、风水选择意向
在风水理论看来,宅居外部环境的选择,至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处在“阴阳之枢纽”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而这样的阴阳枢纽,即风水格局的理想模式,概称为“穴”。即是风水格局既须有山川聚结,形成内敛的外即“龙、砂、穴、水”的审辨,察验“生气”和辨方正位等等方法和过程。这种缜密的选择方法和程序,历经数千年的丰富实践经验与理知的积累,从而在其本质上兼容了合符现代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心理学、景观学与建筑学等多方面的合理内涵。这种选择,须通过很多具体而微妙的方法和过程,这就是风水中通常所说的“地理四科”观建筑学与建筑学分析和选择环境的主旨比较,有着惊人的相似。
3、宅的经营意向
风水之所谓“宅”,有生人居住的城市、村落、宅院等,概称“阳宅”,也有死人归宿的“阴宅”即坟墓。经营宅居环境,应仿效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它的人工生态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谐凋。在风水理论看来,宅的经营,无论其座向方位,规模大小高卑,内外空间的界合与流通,都要同自然环境相称,通过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等细腻处理,来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使之参与到宅中,进而使宅的人工生态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有卡,协同地运作。
五、风水学对现代建筑规划的启示
1、人与自然协和
以前的农业社会依赖于自然的生存法则,而如今的工业社会不再一味的遵循自然的规律,而是想着改变自然、征服自然,导致现在的生态系统被破坏。现如今人们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后,阻止这些毁坏自然规律的事情发生,但是还是有一些国家存在这种现象。顺应自然才能很好的利用自然,这是千年不变的自然规律。风水学就是指引人们朝这个方向指引,它的优点在于从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用建筑美化自然景观,既保护了自然山水又衬托出了人类建筑的美好,将人与自然高度的协和为一体,逐渐的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和、相互制约的良好循环模式。
2、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中。风水学问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进行建筑,如何开挖,以保护形势,风水还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植树,以培养生气。“培生气”和“护形势”的直接目的出于保护山水,然而客观实际却是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自然。在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先人们自然而然的以为这是应该顺应自然的理由。在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地表性态改变的能力极强的今天,更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六、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和风水之间的联系
由上面有关西方当代景观建筑学、建筑生态学及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三者在本质上都是以注重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景观环境为基础的。相比较而言,景观建筑学在生态因素的探讨方面,重在对自然景观的品评与修饰,对自然的风貌特色加以保护和利用,但是其在具体的环境规划中,却未能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存在及运作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规划,具有局限性。而生态建筑学,是建立在人类对于自然更宏观的认识基础上,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而言,虽因古代自然科学及物质技术力量的局限,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有节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远不能达到像当代建筑学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在基本追求上却是一致的。而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中,风水尚尤注重于精神方面的两情相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这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与合同的意境,登上了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的高峰。这使传统的风水理论既具有关注生态环境的生态建筑学的属性,义具有审美的景观建筑学的属性,虽具有历史局限性,仍不失为景观建筑学与生态建筑学的兼容。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当代景观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成了传统风水理论的精神内涵的延展和物质技术手段的充实。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是从整体方面进行考虑有机的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更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以及古老的风水学说为依据,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件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
参考文献:
[1] 潘海波:《别墅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25期
[2] 亓琳,于小川,张迪:《现代建筑中的风水理论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 34期
篇7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思路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在节约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层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会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影响之下,生态建筑学应运而生,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于营造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建设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生态建筑学概述
生态建筑学是生态学和建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指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前提构建建筑的人工生态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将生态学、建筑学的相关原理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融合,合理安排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实现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将高层建筑和自然环境组建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综合分析高层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和高层建筑两者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目标就是通过可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和能源的使用,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问题,并且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减少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对高层建筑居住环境的概述,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住宅环境,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2.1.1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
一般情况而言,所有的高层建筑都需要经历决策、设计、建设、使用、拆除这样一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与自然界生命体经历的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非常类似。所以高层建筑也可以适用生态学的自我调节理念进行设计,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完善高层建筑的整体功能。例如,在设计时应该对高层建筑的通风、温度、湿度、采光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自身废弃物的排放,从而促进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延长高层建筑的周期。
2.1.2自然体系设计理念
自然体系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周边的水、土壤、空气等外部因素,并将这些外部因素与高层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从而营造一种自然的生态建筑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建筑设备,仅能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能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而且还能避免环境污染。另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达到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风等自然资源提升照明效果和通风效果的目的。
2.1.3健康舒适的设计理念
健康舒适的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使用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材料,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2)高度重视高层建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例如,充分利用保温墙技术和隔热材料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充分利用吸声材料做好噪音干扰防护。
2.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思路
2.2.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生态化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时应该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在生态化原则的指导之下,将高层建筑周边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植被特点等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好高层建筑区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整体规划设计建筑结构体系,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2.2空间组合设计的舒适化
在进行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庭院空间的利用、建筑的布局特点、空间设计的经济性等问题[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应用要求设计要满足舒适、节能的需要,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和通风、采光的环境分区等。另外,还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经济性、均匀性、舒适性和热工效应等。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平面空间布置应尽可能以南北朝向为主,还要考虑到楼梯、卫生间等辅助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2.2.3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
生态学在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坚持节能环保的原则,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即要实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建设生态型的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周边的建筑物和交通设施进行整体布局,尽可能多的利用绿色环保材料,优化配置建筑资源,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符合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内部建设环境和外部的自然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完善高层建筑设计,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波.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5(21):215.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生态建筑学;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 言:十九世纪年代中期,“生态学”概念被德国科学家提出,该学科主要针对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展研究。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高层建筑体系应运而生,虽然高层建筑能够有效解决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缓解建筑拥挤现象,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利影响,光污染、内部噪声、能源浪费等问题愈发严重。生态学理念被应用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木、建筑领域逐渐结合形成了“生态建筑学”。生态设计理念应用于高层建筑之中,提倡在建筑中紧密联系生态环境,降低消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 高层建筑带来的问题
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志,随着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城市成为了高层建筑耸立的“钢筋丛林”,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层建筑对周围生态、气候的影响
高层建筑的空间效应十分显著,林立的建筑给局部空间的光照以及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高层建筑之间形成的狭长空间能够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微弱的空气流动都能形成高速气流。在雨、雪天气将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不小影响。并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风速呈指数倍增长,造成局部气候的改变。
1.2 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高层建筑本身的电梯、空调机组以及风作用影响等会产生特有噪声,这种噪音受到在高层建筑特殊的局部空间别明显,影响建筑的舒适感。另外,高层建筑外墙大量采用玻璃幕墙装饰,产生严重的光污染,造成对行人视觉的干扰。
1.3 高层建筑带来的其它问题
除了上述几点外,高层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都会耗费大量的自然能源,造成浪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还会容易造成人群的心理压抑等。
2 生态建筑学概念与设计目标
2.1 生态建筑学的概念
生态建筑学是将生态学理念融入到建筑学领域形成的新的建筑设计方法,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考虑,使建筑体系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态建筑学倡导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大自然能源消耗,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2.2 生态建筑学设计原则与目标
(1)生态建筑学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是从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人、建筑、环境结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达到与自然共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遵循的原则有:1)节能原则 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可降解的材料。2)环境友好原则 建筑设计要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3)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使用人员的舒适度并且兼顾健康。
(2)生态建筑学设计目标
基于上述几项重要原则,生态建筑设计目标就是尽可能减少目前常规能源的消耗、尽量采用日光、地热等环保能源;对建筑产生的废品进行分类处理,合理处置,降低日常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加大周围植物种植,创造宜居的室内外环境。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完美结合,营造一种全新的健康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办公或居住环境。
3 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通过对高层建筑存在问题的分析,将生态建筑学设计理念应用与高层建筑之中,实现高层建筑的生态化设计,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方向。
3.1 节能、环保设计
建筑在过程中,内部温度控制、采光、以及其它电气设备的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在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面前,低能耗、可再生能源是生态化建筑学方案的首选。
高层建筑进行生态设计时,对于能源使用方面,要充分利用大自然洁净能源。对于日照时间长的地域,太阳能的合理利用会大大减少电力、煤炭资源的使用,同时太阳能资源是洁净的取之不竭的无偿资源,在高层建筑中采用太阳能设备不仅可以节省巨大的能源,同时对地区环保具有重要作用。现在人类又开始结合地热能源建立太阳能与地热能源的联合系统,弥补太阳能热水系统单独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时存在的缺陷。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我国多个城市与地区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合理利用能源的之外,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注重自身温度的保存,使用恰当的围护结构,如保温材料、节能门窗、遮阳挡板及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等,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降温与保暖,并利用风力和风向的特点,降低建筑物通风过程对机械的依靠,达到建筑生态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目的。
3.2舒适化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建筑的舒适性设计逐步得到关注,成为生态化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空间之间的组合方式,综合布局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同时,建筑的布局方向考虑自然光跟周围景观的设计,建筑内部,采用光感装置可以实现光线强弱的调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感官舒适度也可以节省能源。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 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学时应从功能分区、动静分区进一步扩展到光、气、舒适度的环境分区及缓冲。平面空间以南北向布置是大多数高层建筑考虑的首选。
对于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使用。从而使建筑内部维持一个洁净无害的空气环境,利于人类的健康。
针对高层建筑中楼梯。空调和机组设备产生的噪音,尽量采用国内外研究新成果、新理论进行减弱。迪拜计划建造的动态大厦高达四百多米,每层楼可以相互独立旋转,设计时采用了特别的形状以及使用的碳素材料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
3.3 环境友好化设计
高层建筑会对周围的生态和局部气候产生影响。对周围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构成一定的损坏。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以周围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高层建筑设计也应建立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关系。
因此,设计时要整体全面进行考虑,外部生态环境要优化设计,不仅不破坏还要从空间层次以及空间布局上进行合理设计,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 改善小气候。同时通过室内景观设计,将绿色生态系统引入建筑内部,内给人以大自然的清新感受。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建筑设计应该顺应时展的步伐,将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完全融入到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力条件,与人类的无穷智慧,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节约能源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让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当代建筑设计者们都应追目标。
参考文献:
[1]荆其敏.生态建筑学[J]. 建筑学报, 2000, (7).
篇9
绿色智能建筑以开敞大空间结构为主,采用钢结构、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等形式,大空间结构能够灵活的布局各功能区;在视觉环境上较好,空间简洁美观,内部空间舒适、立面色彩宜人;为功能用房及综合布线留足空间,例如设备间、管道敷设空间、强弱电竖井及配线间等;屋内的净高不小于2.6米,保证一定的层高,走廊高度不低于2.3米;屋顶设计中采用绿化措施,对太阳能也应该合理的进行利用。
2建筑护结构设计
根据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对建筑护结构进行设计,如果建筑的节能要求高出国家标准,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具体进行节能效率的计算,对窗墙面积比及体型系数进行控制,使其达到国家及地方节能设计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大面积的玻璃墙不宜设计在建筑的北向和西向。进行建筑外墙隔热设计和外墙外保温设计时,采暖房间及非采暖房间的隔墙要设置保温层;外墙外保温体系选择时,要在外墙表面使用热反射涂料。屋面的隔热、保温设计时,首先要采用屋顶绿化及遮阳措施,如果是住宅屋面,则应该考虑通风降温措施,平屋面尽可能的设置架空层,坡屋面可设置阁楼;公建平屋面以选择浅色屋顶体系,并涂刷热反射涂料。在地下车库以及不需要采暖的房间进行设计时,地下室的顶板应该设置保温层,悬挑部位的房间及首层架空的建筑底板也应该设置保温层。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应该考虑提高幕墙、外墙的热工性能,玻璃幕墙尽量采用添加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也可以在玻璃窗外铁透明反射膜或者涂刷透明隔热涂料;外窗设计时,外窗的开启及施工时,都应该保证建筑的气密性,外窗的气密性应该满足GB/7106及GB/T7106中关于气密性的要求。
3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建筑遮阳。对建筑进行遮阳设计时,要考虑到玻璃材料的遮阳性能,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的南向、西向的外窗,玻璃采光顶及玻璃幕墙等处应该采用外遮阳措施,可调节式外遮阳是最佳的选择。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房间的日照要求及标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建筑的南向及西向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还可以种植墙面绿化植物,利用植物来遮挡阳光,实现遮阳的目的。
(2)采光与日照。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对日照的判断应该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如果是住宅建筑,日照应该满足GB50108规范及地方相关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时,根据GB5003-2001标准要求,计算窗地面积比,如果比值较小的时候,对房间的采光系数应该进行计算。应该对建筑内部的自然采光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加强,例如采用屋顶天窗、天井、中庭等可以有效的加强内部采光,此外,在外窗设置散光板、反光板等,也可以将室外的光线引入室内。对于地下空间而言,也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可以将地下室设计为半地下室,能直接开窗采光,可以设计下沉式庭院,或者使用采光天窗、窗井等方式来获取自然光线。
(3)通风换气。如果是群体建筑,那么各建筑立面要朝向夏季主导风向,而主要的房间要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建筑的剖面设计、平面空间组织及门窗的设置,要满足室内自然通风的条件,在夏季如果室外温度低于28摄氏度时,首先采用自然通风降温的方法,如果夏季室外温度过高,要防止热风大量进入室内;开窗的面积应该满足GB50352-2005通则中的规定,开窗位置应该满足穿堂风的形成要求,最好是选择在周围灰尘少、污染小、空气清洁的地方,如果是高层建筑,还应该考虑风速对窗户的开启方式的影响。
(4)隔声降噪。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如果单体建筑对噪声不敏感,那么可以将其安排在小区的,小区内不应该有交通干线贯穿,如果建筑距离城市主干道比较近,要加强窗户、墙体的隔声性能,可以采用广告牌、阳台板等措施来阻挡交通产生的噪声。如果对高噪声比较敏感的建筑,尽量不良邻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噪声源设置在地下;在设备的选择上,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低噪声设备,在设备、系统、机房、管道处,应该采取有效的消声、隔震、减振措施;对于民用建筑而言,室内背景噪声及墙体隔声性能要满足GBJ118-88规范中的要求,可以采用阻尼板、弹性吊顶及浮筑楼板等措施;医院、学校、旅馆、住宅的门厅,走廊的顶棚及墙面最好采用吸声材料,大型建筑应该采用吸声顶棚,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为噪声的影响,如果空间面积较大,且人员流动较大的空间,吸声顶棚面积应该占据顶棚总面积的75%以上。
(5)室内空气质量。由于建筑材料中,很多都含有有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对于人员密度变化大或者是人员密集的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监测系统应该具备检测进风、排风的工作性能,最好能与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系统兼容,这样就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通风系统的功能,对室内主要功能区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与分析,如果浓度超标,实时进行报警。如果房间功能中,存在污染的问题,可以单独设置排风装置;如果是公共建筑,且设置有吸烟室,应该单独设置通风系统;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计算综合污染物含量,防止过度装修,人造板材、壁纸、胶粘剂、化纤地毯等尽量少用,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添加有甲醛树脂的产品也应该严禁使用。
4无障碍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每一个部位的设计都应该满足JGJ50-2001规范要求,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最大限度的提供方便;如果是新建住宅,在设计时,应该安全根据无障碍模式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应该根据方便程度和低代价进行考量;对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筑而言,应该设置无障碍席位及陪伴席位;在无障碍通道及无掌握设施附近应该设置醒目的标志牌;如果是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应该一次建设到位。
5建筑节材
对于装饰用的格栅、飘板等构件,应该与导风、遮阳等功能相结合进行设计,在设置时,充分的考虑风能、太阳能的最大程度利用的问题,大量的纯装饰性构件不宜设置。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首先是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问题,对于门窗、墙体等结构材料最好选择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如果是商业、办公建筑,出于对室内分隔灵活性的考虑,在隔断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轻质的、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根据建筑所在地的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在满足安全性、环保性要求的基础上,可选择利用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例如粉煤灰、海泥砖等墙体材料,废纸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保温材料,麦秸秆作为材料制成的装饰材料等。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式仍然是以商品化的方式呈现的,对工业化产品的使用应该提高,降低现场作业,采用干式施工方法,尽量的采用商品预拌砂浆和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建筑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地方建筑材料,不管是主体结构还是局部构件,应该优先选择地方材料。土建与装修工程可以进行一体化设计施工。
结语
篇10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可追溯至湖南高等学堂于1905年所设的土木学科,先后有两位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敦桢,柳士英在此主持教育,1929年创办建筑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建筑学专业之一。1960年设立五年制建筑学专业,1962年招收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是国务院授权的国内第一批建筑学研究生招生院校之一。 学院下设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景观设计4个系,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2个研究中心,1个实验中心和湖南大学城市建筑研究所。
建筑学院在办学上吸取湖湘文化精华,博采国内外建筑院校的先进经验,形成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工程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