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范文

时间:2023-04-04 13:2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俗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俗文学

篇1

经典文学对大众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经典文学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结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从作品内容来看,经典文学的影响更久远。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汲取了通俗文学的精华,是通俗文学的升华。经典名著凝结古今人类智慧,拥有深刻思想内涵,反映一定时代的精神。百家争鸣,一部《论语》让儒家的仁爱传承千年,,鲁迅犀利的语言让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的复杂人性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泱泱华夏,一部《史记》展示了半边历史画卷。名著的深刻内涵让其经久不衰。

经典文学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留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经典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经典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更深,更广。经典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及到的是读者的心灵层面。诚然有些名著诞生之初是通俗文学,但它作为通俗文学影响的只是一代人,而它成为经典后却影响代代人,通俗文学功在当代,但经典文学利在千秋!

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第三,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四书五经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一举一动;《论语》中的思想逐渐融入民族精神,融入华夏文明;《资本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社会。经典文学以其广大受众和深刻内涵,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经典,终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兼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感沧海桑田之变幻,奏乾坤寰宇之辉煌。

反方观点

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第一,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必要根基。通俗文学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回顾文学发展的历程,“经典文学”就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的《诗经》已成为经典,而《诗经》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国风》。《国风》它首先属于通俗文学,再如《三国演义》等经典亦是由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它们经过文人的润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淘洗而成为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基础,是经典文学的土壤,经典文学是通俗文学这块土壤中长出来的一颗参天大树,试问,没有供大树扎根生长的土壤,何来参天大树呢?

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第二,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容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理解,接受,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遍布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从根本上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而通俗文学以其通俗性关注了最广大的受众――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以通俗平易的形式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典文学往往因其思想或艺术富于深刻性,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往往不易理解,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给文学的广泛传播,发展造成障碍吗?

第三,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八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篇2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商业价值;通俗文学

在华人文学世界里,金庸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就像“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在华人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金庸武侠小说所刻画的是一个特殊的古代世界,一个具有想象性、虚拟性和游戏性的远离现实的世界,它最大的特点及优长是娱乐性、消遣性、通俗性、流行性。

金庸武侠小说虽然具有某种“高雅”性,但它从根本上讲是通俗文学。通俗小说是与严肃小说(或称高雅小说、纯小说)相对应的,它是供文化程度不高的下层民众饭后茶余消遣的。因此它要真正与“俗众”相通,就得以迁就大众现存的接受能力、审美趣味、以及流行的社会价值观为必备前提。

一是金庸小说作为通俗文学自有它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道德传统和美学优势。

金庸是在杭嘉湖平原的秀丽山川与丰厚的人文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传统文人,他的血液中,流淌的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温柔血脉。查家在清代“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皇帝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金庸自幼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经历过动荡时势之后,金庸独自在异乡,通过他的武侠小说展示他对人性无限丰富性的独特理解,也正是他的小说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武侠小说难登大雅之堂的宿命。他的小说中深厚的传统文化、文学和历史的底蕴,确实给武侠小说带来了极大的提升。如其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思想,武功招式名称和心法口诀,小说语言及故事背景、内容中的诗词歌赋、药方、食谱等等,无不深深烙着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子。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曾说:“金庸小说所涉及的思想,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几乎包罗一切,而在文学方面,则诗、词、歌、赋、对联、谜语、小曲应有尽有,而且都十分妥帖得体,毫无勉强做作或捉襟见肘之感,相反使人感到游刃有余、长才未尽。”作者调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深广学养,使武侠小说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像陈世骧教授指出的《天龙八部》那种“悲天悯人”、博大崇高的格调,没有作者对佛教哲学的真正会心,是很难达到的。

金庸有很深的文字功底,描写景物常常美不胜收,引人入胜。如“这当儿也不容他多所思量,片刻间便已到了谷底,站直身子,不禁猛喝一声采,只见左边山崖上一条大瀑布如玉龙悬空,滚滚而下,倾入一座清澈异常的大湖之中。大瀑布不断注入,湖水却不满溢,想来另有泄水之处。瀑布注入处湖水翻滚,只离得瀑布十馀丈,湖水便一平如镜。月亮照入湖中,湖心也是一个皎洁的圆月。”(《天龙八部》)

还有对女子容貌的描写,“只见一个身穿藕色纱衫的女郎,脸朝着花树,身形苗条,长发披向背心,用一根银色丝带轻轻挽住。段誉望着她的背影,只觉这女郎身旁似有烟霞轻笼,当真非尘世中人” (《天龙八部》);

写中华美食:洪七公闭了眼辨别滋味,道:“嗯,一条是羊羔坐臀,一条是小猪耳朵,一条是小牛腰子,还有一条……还有一条……”“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几般变化,我可算不出了。”黄蓉微笑道:“若是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 。

但通俗文学既然是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所以必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从金庸小说的创造目的来说,它是通俗文学的一种,从一开始便是与市场和商业性紧密联系的。

举个例子来说,《神雕侠侣》的第一段于一九五九年在《明报》创刊号上发表。约刊载了三年,也就是写了三年。这三年也正是《明报》最初创办的最艰苦阶段,在这篇《后记》中,作者写道:“武侠小说的故事不免有过分的离奇和巧合。我一直希望做到,武功可以事实上不可能,人的性格总应当是可能的。杨过和小龙女一离一合,其事甚奇,似乎归于天意和巧合,其实却须归因于两人本身的性格。”

金庸先生的好友倪匡也认为:“悲剧可以使《神雕》更完整,也相信金庸在创作开始时,也以悲剧为主旨。”但为什么又没有呢?倪匡又说:“金庸在写《神雕》的时候,正是《明报》初创时期,《神雕》在《明报》上连载,若是小龙女忽然从此不见,杨过凄凄凉凉、郁郁独生,寂寞人世,只怕读者一怒之下,再也不看《明报》。”

因此对金庸而言,读者喜不喜欢一直是他创作的重要考虑因素。当时安排《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相逢,是所有读者的愿望,金庸也就“顺应民心”安排了他们双宿双栖。太注重商业考虑和读者好恶,一直是武侠小说被诟病之处。金庸小说当然也免不了这个俗。 无论从金庸小说着想,还是从《明报》着想,读者喜不喜欢一直都是金庸小说创造和构思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必然就消弱了金庸小说的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

其次金庸小说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的是最不可或缺的一大亮点。各有特色的女性角色参与到男性为主体的江湖中,使“大侠们”的形象更为立体和丰富。作者塑造的女性形象对比前人的武侠小说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意识,是女性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作者本人的男性意识和传统女性观的局限,就会发现,金庸的小说擅长的是“众女追一男”的模式,这不仅仅是金庸小说有的毛病,也是整个武侠小说惯有的毛病。金庸认为,女性应该“不把名誉、地位、面子、财富、权利、礼法、传统、教条、社会责任等看得那么重要,而专注于爱情与家庭。女性形象在金庸小说中仍属于附庸地位,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为男性角色服务, 金庸先生认为,女子应该是温柔的、无心机的,只应该与爱情发生联系,而女强人、女政治家、有手段和心机的女人是令人恐怖的。――这是一种怎样的女性评判标准?!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说:“周芷若、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俩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 因为小昭是以爱情为中心的,为了张无忌,“别说做教主,便是做全世界的女皇,我也不愿”。严家炎在《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中提出多次出现的“-----男主人公总是被好多年轻美丽的女性包围着”的现象说明:“金庸小说积淀着千百年以来以男子为中心,女性处于依附地位的文化心理意识,虽然作者自己也许并没有明确意识到。”■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金庸的出现引起的文学史思考―――在杭州大学金庸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通俗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2.金庸:《金庸全集》.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3.林以亮等,金庸访问记[G] / / 江堤,杨晖编选.金庸:中国历史大势.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篇3

9月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文化艺术出版社、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玄幻武侠作家龙人作品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邓友梅、张锲、张炯、梁鸿鹰、舒乙、阎纲、周明、崔道怡、何西来、金坚范、雷达、傅溪鹏、李炳银、查振科、杜家福、赵春强、解玺璋、郑治清、吴祚来等出席会议。

龙人于1983年开始致力于武侠小说的创作,至今已历经20余年,著有《乱世猎人》《洪荒天子》《灭秦》《封神双龙传》《正邪天下》《霸汉》《玄武天下》等20部作品。他的作品在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上市后,掀起了一股东方玄幻武侠文化的风暴,被各大网络争相连载,目前网络总点击率已过10亿,在从未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他的图书发行量在千万册以上。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而且必须要重视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专家们肯定了龙人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张炯说,从古代的神话到中国古典小说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是很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龙人的这种继承和发扬,对活跃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来说,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同时他的小说多数以中国历史为背景,融合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的文学元素,对传统武侠样式加以奇异的改造,塑造正面的英雄形象,传达我们民族优秀的精神传统,这一点也是值得称赞的。何西来认为,汉文化的推广只有孔子学院不行,只有于丹讲诸子也不行,我们还需要像龙人这样的玄幻小说,有浸透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这样一种小说,我们应该为他的创作鼓劲。邓友梅则语重心长地说,作为通俗文学,语言也很重要。文学是一个语言艺术,故事可以编,细节可以编,惟独语言是编不出来的,他希望龙人包括和他一样的从事通俗文学写作的作者们还是要拿出时间来下功夫学习来提高自身语言的魅力。吴祚来认为,写作的人应该有一些文化的担当,如果能在作品里加进一些人文的东西,加一些对真理、自由、博爱、人权、维护的精神,将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通俗读物,而是有真正人文价值的武侠作品。

在崔道怡看来,这是既可欣喜又未免忧虑的事情。欣喜的是以武侠和玄幻小说领先的通俗文学作品,丰富了创作的园地,使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化、普及化。然而这种非主流汹涌澎湃,主流只受小众的青睐的态势,又不得不让人心生忧郁:商业文学时代的不断深入,会给文学带来怎样的未来?雷达认为,今天是一个不断出现新鲜的陌生事物的时期。在今天全球化和高科技的背景下,包括人文观念变化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变化,包括文学品种、文学作家的构成等,读者本身和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对这些新现象和事物进行怎样的引导。他希望,通俗文学和纯文学要互相的借鉴和互相的启发,通俗的东西要汲取一些高的审美要求。

篇4

1.文学爱好者带来了更多的作品,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被李泽厚概括为了“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新时期初文学的基本主题被季红真描述为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在20世界80年代,王朔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出现之后,文学逐渐向娱乐性和世俗性转变。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文学界带来了一定冲击,引起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较量。虽然通俗文学遭到了学界的一些评判,但是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的阅读量是不能质疑的。80年代以来,港台的文学作品在大陆得到了广为流传,例如金庸、古龙、亦舒、三毛、琼瑶、温瑞安、黄易等人的文学作品;受到影视的青睐并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的王朔的小说。尽管如此,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几乎没有通俗文学史的地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网络文学的作者的写作方式各种各样,作品当中具有特别的意味,作品当中富有生活气息,运用的语言比较幽默生动,具有文学通俗化的趋势。比如江南的同人小说、安如意的诗词解读等都极富有才情。又因为网络小说只是作者的兴趣所在,他们的职业和写作并没有什么联系。比如蔡智恒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安妮宝贝曾经是一名银行职员等。近十年来,网络文学先后掀起了都市情感、奇幻武侠、青春校园、悬疑推理等通俗题材作品的浪潮。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2.网络文学使文学真正在民间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不同的批评的声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的落后和僵化。网络文学打破了僵化的文学体制,可谓是功不可没。网络写作门槛低,所以有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了文学写作的队伍中来。网络文学创作者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在网上可以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总之,能够依靠网络上的写作出名,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个人文章中彰显的才情,受到了千万读者的点击,这就丰富了文学的发展样式。比如出现的超文本小说、互动小说、网络文学批评以及接龙小说等文学创作样式。有人认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是依靠网络才能成长的文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是发行量达到上百万次的优秀短信,短信的内容十分生动和丰富,并且还能真实的得地反映现实生活,不仅样式新颖,还极富有想象力,有的是文言文,有的是白话文,还借助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排比、比喻、借代、对偶、拟人、双关等修辞。总之,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其批评自由、活泼、生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读者的幽默和机智,使文学在民间真正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二、中国当代网络文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篇5

“小男人”——王高旭

小男人?哈哈,不用说你也知道他的形象了吧。王高旭天生一副文弱书生的摸样,虽然名字是有个高,可是是个小个子,白白的脸蛋,他那眯眯眼好像是因为看书看多了而变小的。在我们班他手无缚鸡之力,可被同桌的女霸王欺负死了。

“开心果”——熊建宇

“哈哈哈”“呵呵呵”看,那里的几位笑的前俯后仰的,一定是我们的开心果,熊建宇在恶搞了。熊建宇是我们班最爱说笑的人了。说起他的本领不得不让人佩服。他那奇怪的表情,和五花八门的动作,一鸣惊人的语音,总逗得我们捧腹大笑,所以,他是我们班的开心果!

“笑面虎”——洋鑫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那种笑是不会出声的,皮笑心不笑。坐在他后面的我可是遭殃了,每次写作业他就会不怀好意的转过来,“嘿嘿嘿”一阵奸笑。我不禁打个寒颤,“我有一题不会,借我参考下吧。”我不说话,“默认了吗?”边说着就拿走了。真是笑里藏刀啊!

“小诸葛”赵涛

(小诸葛?一定很聪明,每次考试都第一吧)大家肯定都这么想,是的他就是我们班的小诸葛,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游戏样样精通的小诸葛。最近我们班流行上了三国杀,基本没人都会一手,下课就对上一把,小诸葛可是战无不胜,就没人愿意和他玩了,他就用计谋了,让一位不会的同学替他上,他就在边上当幕后黑手,真阴险啊……

篇6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出版后,“娱乐”这个词汇便成为“深度”、“思想”:“严肃”等词的死敌,被思想界、文化界精英视为堕落和庸俗的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有名望的作家们也纷纷与其撇清关系。在书中,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出现使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无声无息,不知不觉,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固然,波兹曼的观点是对的,是对当下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时代的一记当头棒喝,值得所有的人警醒。然而,在娱乐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的情况下,“娱乐”一词还不至于耸人听闻,更不是让人们失去思考能力的罪魁祸首,不应因此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娱乐”一词,最早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秦王,以相娱乐。”从最初的词义而言,是“娱怀取乐,欢娱快乐”的意思,这是《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解释。在做动词时,意为“使人欢乐”;在做名词时,意为“欢乐有趣的活动”。“娱乐性”则可解释为“可以达到娱怀取乐目的的欢乐有趣的活动”。当然,词典上的解释还不足以让我们准确地理解“娱乐”一词在当下语境中的定义。假如你到百度百科去搜索“娱乐”的词条,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定义被解释为:“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让公众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这一定义,源于《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一书中由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教授詹宁・布莱恩特及多琳娜・米龙所著的第二十一章中“娱乐作为一种媒介效果”的一段论述。这个定义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可见它的释义已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

如果娱乐的含义可以按上述两位教授所界定的内容去理解,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八卦资讯”,那么,在我看来,“文学的思想性与娱乐性可以并存”就不是一个悖论,而是一个可以证实的命题了。通常而言,严肃文学与消费文学总是相对立的,一个仅供消费的文本不可能为读者提供思考的深度。然而,“文学的思想性与娱乐性是否可以并存”这一话题,就像“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是否有严格的分野”的争论一样,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近年来更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越来越倾向于一个统一的共识。既然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已没有泾渭分明的鸿沟,当下的文学作品也日益趋向于雅俗共赏,在文学观念不断地向未来开放的今天,“文学的娱乐性”也随之发生了概念的易移――假如娱乐即为“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让公众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那文学的娱乐性便可理解为文学作品借助叙事技巧给读者所带来的观赏性和愉悦感了。由此而言,文学的思想性与娱乐性在作品中并行不悖就理所当然了。

放眼古今中外,思想性与娱乐性兼具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可以随手拈来,从远古的《诗经》,到当代的小说,我们遇到这样的作品并不需要靠运气。在《诗经・齐风》的《鸡鸣》一诗中,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这样两段对话,它借助人物语言打趣逗笑,把妻子催促早起上朝,丈夫留恋床笫而撒娇耍赖的情境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充满了娱乐意味。到了《水浒》《西游记》,以通俗的语言和跌宕的故事来愉悦读者的功效就更强了,文学作品的娱乐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阅读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而在欧美,从威廉・毛姆、雅・哈谢克到索尔・贝娄,绝大部分的读者能从《午餐》《好兵帅克》和《拉维尔斯坦》等作品中获得轻松一刻的欢愉,为作家以诙谐犀利的语言对某些面目可憎的人物所作的绝妙形容和描述产生强烈的。这种阅读的不啻观赏了一场精彩的球赛,其娱乐性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当代中国通俗文学的教父式人物王朔,其作品的娱乐性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说,大凡读过王朔小说的读者,几乎没有人不在《顽主》《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中哑然失笑,享受了一次痛快淋漓的阅读体验,近乎在文字中过了一把极限体验的瘾,实在娱情乐性。在这些经典的作品面前,谁又敢说它们没有思想性?毛姆、哈谢克、贝娄乃至王朔,他们的文学地位早已得到了公认,他们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些堪称奇书的作品只是把娱乐当作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结尾写道:“使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这就是娱乐至上所带来的弊病,它提醒我们不要让一切公众话语都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当然也包括文学。要在文学作品中做到思想性与娱乐性兼具,绝非易事,一不小心,很可能就两脚踏空,满盘皆输。对此,鲁迅曾经指出:“俗文之兴,当兴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假如我们能谨记这一点,那么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性和娱乐性就不会有失偏颇,本末倒置了。

篇7

但一方面是各地不断涌现的民间文化热,另一方面却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民间文化现状和前景忧心忡忡,他们为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奔走呼号。到底什么是民间文艺?当代的大众文化、流行文艺、通俗文艺是否就是现代的民间文艺?民间文艺与平民文艺、乡村文艺是否可以画等号?民间文艺的开发与商业文化、流行文化的运作能否实现互利双赢?

民间文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集体创作,其作者往往是复数的、匿名的。在这一点上,民间文艺与通俗文艺、作家文艺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从更深层次来说,这种差异乃是根源于三者不同的生成缘由和文化追求。民间文艺是从民众文化生活的土壤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是民众深层精神需要的自发结果,而不是商业小众受利益驱动特意制作的“人工制品”,也不是士大夫追慕文化资本的“附庸风雅”。民间文艺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与民间文化生活水融的生活情态,它不具有通俗文艺和高雅文艺那样浓重的个体性、人为性、后验性,也不与生活分离而飘向精神的苍穹,它始终根植于日常生活,保留了文艺与世俗生活、衣食住行未曾分离时的原汁原味。

民间文艺也不同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民间文艺虽然像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一样广为传播和风行于市,但它们的生成状况和传播路径却大为不同。民间文艺来自民间,它是原生态的草根文化,是民间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来就不在生活之外,不是生活之外的人为装点。而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则是商业“小众”借助大众传媒处心积虑进行策划、包装、炒作,诱导大众的“行为秀”。民间文艺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传播,它孕育于民间里巷,在上流社会的附庸风雅中蒸发和弥散。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则是从上而下地推广开来,它是天际无根的云霓,由商人和其雇佣的艺人创意和制作,在闹市迅速流播,并逐渐蔓延向村野。

民间文艺洋溢着民间情调和草根精神,它以其民间性、平民性、原生性、稚拙性而区别于宫廷文艺、庙堂文艺,也显示出了与精英文化对立的文化品性。但由于具体时代语境的复杂性和民间社会权力关系的缠搅性,民间文艺在实际上与庙堂文化、精英文化、流行文化往往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盘根错节,缠绞为一。近百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大量民间文艺作品陆续得以整理出版。然而,细查这些作品不难发现,许多民间文艺往往依赖于上层社会和文化精英的采撷、整理,如是它才得以保存和流播。而它同时也必然在这种“关注”中变形。以民间神话为例即不难看出这一点。如果说神话本是“初民的知识的积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传说,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等等”(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那么,经过史家和文人的转述和修改,后世幸存下来的神话在越来越符合理性逻辑的同时也失却了原初的面貌。其中,由史官采入史籍的部分转变成了“历史”,并往往与特定政权统治的合法性、神性发生了关联,打上了鲜明的统治阶级思想的烙印。《史记・殷本纪》记载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是为殷祖;《周本纪》记载姜履巨人迹而生稷,是为周祖。神话变为了“史实”,而商周的统治也因此有了天命的依据。而由文人整理的神话则越来越被雅化。以西王母的故事为例,最早记载西王母的《山海经》中记载的西王母是一位“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司天之厉及五残”的凶神。而到了后世的《穆天子传》和《汉武内传》中,西王母则逐渐变成了诗谣酬唱、颇有威仪的风雅女神、群仙之首。那些没有被史官、文人所采用、整理、加工的民间文艺则逐渐堙灭无闻了。

与神话相比,民间传说与文人创作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史材诗笔”的唐传奇、元代戏曲、明清小说有许多就是文人改编、整理民间传奇故事的产物。关汉卿名剧《窦娥冤》的故事源于民间流传甚广的“东海孝妇”传说。蒲松龄《聊斋志异》更是对民间鬼故事进行深加工的艺术奇葩。这些民间传说、故事在被文人整理改编时本身也在不断嬗变。以中国四大民间传奇之一的《白娘子传奇》为例,白娘子故事始出于唐代文言小说《白蛇记》,讲元和二年,陇西人李广在长安为一身着白衣的靓丽女子所惑,被“化着一摊清水”。此文言小说应是对民间传说的加工润饰,这时的白娘子还纯粹是一个害人的蛇妖,而到了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白娘子妖性减弱,执著于爱情的一面则得到了强化。到清代中期方成培编写的《雷锋塔传奇》中,白娘子更变成了一个美丽善良、坚贞不屈、执著于爱情的中国传统女性。

如果说民间文学在脱离其自发产生和流行的环境之后,虽被扭曲,大失原貌,但毕竟还是保存了下来,那么许多其他民间文艺形式则没有这样幸运。当前虽然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出于各种目的在大力保护民间文艺,但其结果并不理想。例如,四川绵竹是明清时期中国年画生产的四大基地之一,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结构、风习的深刻变化,绵竹年画濒临困境。虽然现在四川省把它列为民间文艺保护的重点项目,但曾经洋溢在这种文艺形式和这个年画之乡中的勃勃生机早已失落。目前虽还有些家庭在生产传统的手工印刷填色的年画,但他们的存在依赖的是政府文化部门的保护和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而不是民间自发产生的需求。历史上印刷年画用的木质模板现在也只有极少的老年人能够刻制。同样,朱仙镇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等的保护也不容乐观。在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潮中,许多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得到了抢救和保护,但这也不过是使它们存在于类似博物馆的环境中,它们曾经葆有的民间性却早已丧失了。

民间文艺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通俗文艺之间同样也并非泾渭分明。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民间文化和民间文艺成为了资本和商业的新宠,被纳入了资本运营的轨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开发。民间文化的大规模开发一方面使民间文艺、民间文化得以走出深闺,播于都城,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在使民间文化、民间文艺沦为商业资本和消费文化的附庸。面对这种局面,人们更多的时候往往义愤填膺地指责商品化逻辑扭曲、戕害了民间文化,了民间文艺。但实际上民间文艺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从来就不是不可兼容。中国古代的勾栏戏曲、平话鼓书、歌舞杂耍等民间文艺的演出往往就是庙会、赶集、市贸的一部分,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性的商业活动。宋代的庙会已与庙市有机结合,同时具备了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宋代以降直至民国,庙会长期集商贸、艺术、信仰、游乐于一体(参看陈艳冰《民间文艺活动的经济意义》)。现代中国的许多民间文艺样式如东北的二人转、西北的皮影戏、吴桥杂技、山东琴书大鼓、海陆丰的正字戏等也恰恰是借助商业性的经营和演出才获得生路,得以维持和发展。在此,鄙俗的商业算计与高尚的精神娱乐不但不相冲突,反而水融、相得益彰。

通行的教科书一般认为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有三点,一是民间文学由人民大众集体创作,而通俗文学则是个人创作;二是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和流传,而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三是民间文学反映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而通俗文学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且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参看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但在面对民间文艺的事实时,这种界说往往捉襟见肘。例如,唐代的说话是当时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文艺形式,元稹曾为此写有“光阴听话移” 的诗句。作为一种口头艺术,大多数说话故事没有具体明确的惟一作者,因此,说话似乎可以看做是一种民间文学。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说话都是以话本为依据的,而且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指望民间自发产生大量话本故事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说话者的背后,一定有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断创作的商业作家。如此说来,说话又符合通俗文学的标准。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儿童文学素养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4-02

儿童文学素养概念是:教师在接触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真正理解并热爱儿童的态度,具备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审美、鉴赏和创作能力,并因此而形成的教育观、儿童观等等。它的获得不靠传授、讲解,而主要存在于主体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实践生活中。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素养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儿童;相似的功能: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

儿童文学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小学生喜欢的教师要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要诚实公正,还要博识多才。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自觉培养自身的素质。而阅读和教授儿童文学作品,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显然有着很大帮助。首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儿童文学作品因其阅读者的特殊性,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特点,反映儿童典型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教师在阅读和教授儿童文学作品时,无论其阅读兴趣如何,都可以借此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接受学生天真无邪的感情的渲染,也可以从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可以激发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当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和教授儿童文学作品时,会用心的为儿童营造充满快乐的学习氛围,根据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型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教学效果比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儿童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素养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根据调查显示,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却不乐观,体现为缺乏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理论知识,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严重不足,对儿童文学审美教育的观念没有深入理解。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各种层次的师范院校以及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对儿童文学课程不重视。另外,应试教育也极大地束缚了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的提升,使他们不懂得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创作手法等,严重影响了第九次课改的进展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许多语文学科的教师不知该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真正享受阅读的自由与快乐。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素养的缺乏将使语文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此外,儿童文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语文老师的儿童情怀。一个有儿童情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会让自己的教学课堂多一点儿童视角,多一点文学气息。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三、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具备儿童文学素养

俗话说,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大量地去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大量阅读儿童文学实践中丰富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提升阅读审美情趣,并从中提炼出清纯的、具有童趣的儿童文学语言,才能善于讲述儿童文学作品,让处于童年期母语的孩子的身心浸润于儿童文学的海洋。能够善于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挑选出优秀与经典作品,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儿童文学滋养,同时把这种热爱传递给孩子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大量积累可以和孩子分享有关儿童文学的丰富阅读经验和阅读资源。教师应广泛阅读各个时期本土和域外作家的儿童文学经典佳作。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加强儿童文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全面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儿童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呈现着其他文学所不具有的清晰、明确、美丽、温和的品质,焕发着源自纯真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教师越是对儿童文学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儿童一起体验来自儿童文学的欢乐和感动,越是会拥有一条更清晰与学生心灵碰撞的桥梁,更会收获一份永不泯灭的童心。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初步尝试文学创作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尝试一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乐趣,这与教学是互补的,可以在创作中了解孩子。教师具有丰富的生活素材,教师要随时动笔、记录、整理学生的趣闻,把生活中的事进行整理,在注意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创造出真正走入儿童心灵、富有想象力和独特审美趣味的优秀儿童文学佳作。

篇9

一、诵读古诗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想情操。

初中阶段是学生记忆力较强的时期,开展各种朗读、背诵、演唱、讲演等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语文听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好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又能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感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古代的诗词,内涵丰富,主旨深远,有许多是诗人内心崇高精神的自然流露,可以让学生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厚与仁慈,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思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告诉我们人生要追求什么,“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劝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叫我们要珍视父母之爱,及时回报。通过读这些古诗,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比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囫囵吞枣、口干舌燥的硬塞要有效得多。

二、诵读古诗词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当前,随着语文教育改革讨论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语文课应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而诵读古诗,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往往短短几十个字,就表现出丰富的内容,旷远的意境,“诗歌是富于形象的思维”(别林斯基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阅读这些古诗,可让学生从有限的语言文字的建构中引出无限的想象,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体现出人文的关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绵绵无期的“愁绪”;“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用富于情感的双关语来描写若有若无的“春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历史典故巧妙表达人生志向……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感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再如《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短短二十八个字,学生每读一句就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彩的乌鸦――败落凄厉的背景画;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荒郊古道上一匹精疲力尽的马冒着凛冽的西风在踯躅而行;日暮途穷,一个羁旅之人在悲哀地仰天叹喟。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通过诵读,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脑子里构成了一幅幅特色独具的画面,从而培养了想象力。

三、诵读古诗词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给写活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通过诵读诗歌,可以让学生认识美,享受美 ,从而创造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于自然的色彩、声息、动态细致入微的表现,构成一派有声有色、新鲜优美又愉悦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了一幅清新自然、宁静纯朴的山中美图,诵读这样的诗歌,学生在受到陶冶的同时,同样也得到了美的享受,自然也就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诵读古诗词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古代的诗词,无论哪一首,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呈现出诗人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带领学生去学会品味诗歌出神入化的艺术手段、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与遣词造句的方法,就是对学生再创造能力的培养。

修辞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在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以拟人居多。诗人既“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王国维《人间词话》)。风月花草,在诗人、词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采用,这些妙用辞格的地方往往正是诗人精心铸炼的诗眼。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诗眼在于“知”字,雨本无知,因人而知,诗人同样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植入人之情感,用一“知”字写善解人意之春雨,顿生妙趣。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通俗文化;引进;教学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通俗文化

通俗文化是指那种来自与民间并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钟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更加接地气儿,它具有时代性、流行性、娱乐性、非主流等特点深受广大初中生所喜爱。

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通俗文化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电子杂志地不断更新进步通俗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迅猛,通俗文化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例如,新词给力、神马、不名觉厉等等。初中生对这些通俗语越来越追捧,同时,流行语对初中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语文是最基本的课程,语文与生活中的通俗文化休戚相关,语文学习的目地是为了更好地让大家适应生活,获得与人进行各种交流与沟通的语言功能与表达能力。通俗文化就是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把通俗文化引进课堂,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书本中的知识。人们偏见的认为通俗文化是难等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化,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王元化曾经在《对当前文化工作的一点感想》中说道:“历史上那些有意义的通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例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话本等等,虽然在当时是通俗文化,但在今天都成了我们必须学习了解的高雅文化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通俗文化的方法

(一)借助与流行音乐帮助同学学习语文

中国的诗歌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从历史上看,中国最早的诗歌都有曲调都可以吟唱。现在流行音乐深受广大初中生的喜爱,有追捧,其中有许多的流行音乐都融入的有大量的中国文化传统,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与悠久。例如,为广大初中生所耳熟能详的《青花瓷》中“素眉勾勒秋千话北风龙转丹屏层鸟绘的牡丹一如你梳妆黯然腾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SHE的《中国话》中“全世界都在学中国化,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这些歌如此优美,不仅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更能让我们学到许多语文知识。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对这些流行音乐的喜爱,把这些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例如,在讲诗词《水调歌头》时,老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各种版本的歌曲《水调歌头》,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播放伊能静的《念奴娇》古诗配上流行新曲,加上明星的唱,一定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让那些古诗词变得更容易被理解。但不可忽视的是:流行音乐中有特别多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过于不正式,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同学把这些语言与诗词中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这样还能加深同学对诗歌的记忆。

(二)把优秀影视剧作品引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引起同学学习的兴趣

影视剧作品极具艺术价值,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蓝本,融入演员的演技、摄影师的摄像技术、导演的深厚功底等等精良制作而成,真实的场景加之深厚的情感,能够在观看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学水平中学语文老师要积极地从众多优秀的通俗影视作品中寻找出适合初中生观赏的作品,将生活中的通俗文化更进一步地引进初中语文课堂,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例如,老师在讲《木兰辞》时可以播放电影《花木兰》,让初中生在真实的战争场景中理解感受花木兰的勇敢,坚强以及她对父亲深深的爱。

(三)引导同学在日常所见的广告语中学习修辞手法

通常广告的语言都是比较精炼且极具吸引力的,给人以过目不忘的感觉,广告的目标就是想法设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进而抓住他们的购买欲望,很多广告创意人为了使自己的广告达到应者云集的效果,就在广告语中应用各种特色的修辞语句,其中有句式齐整的诗词、有对仗工整的对联、有恰当精妙的成语,既生动又形象,此外,这些广告语中还准确地应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句、反问句、感叹句、疑问句、拟人句、夸张句……可谓是丰富多彩。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眼镜广告“胸中存灼见,眼底分秋毫”,它之所以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这则广告对仗工整,句式齐整,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如、衣服广告“衣衣不舍”就巧妙地借助于成语谐音,生动形象,吸引人的眼球。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向同学们讲一些同学们所熟知的广告语的写作技巧与手法,安排同学们借鉴他们所喜爱的优秀的广告语,进行广告语的模仿与创作,同学们在创作中能不断加强对语文知识点的回顾与更新,而且还能帮助同学记忆诗词,成语,此外,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教会他们正确的使用修辞手法。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通俗文化的意义

通俗文化适合各种人群,因为它是人民创作的,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更好的被初中生所接收,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成绩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俗文化比较流行跟的上时代的潮流,形式多样,内容多彩,深受广大初中的喜欢与追崇,把合适的通俗文化引进课堂,不仅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人性化,还能使我们的课堂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通俗文化可以延伸语文教学的内容,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加专业有生命力,现代化社会是个大发展大开放的社会因此语文教学也应该更加开放,新课标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初中教师要致力于建设开放青春有活力的课堂。引入通俗文化可以帮助初中同学提高学习效率,开阔初中生的现代视角,帮他们掌握更多的社会交际能力,以满足他们成才与成长的需要。

结语: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根据不同初中生的不同特点,把优秀的通俗文化引入语文教学中,灵活应用并正确引导,变通俗为精华,对初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进步,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勇.大众文化[J].外国文学.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