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17:2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浪漫主义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浪漫主义文学

篇1

关键词: 清教思想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深刻影响

一、前言

在北美大陆上生活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自从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这块新大陆后,这里便成为欧洲人向往的理想之地。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们冲破黑暗,充满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开始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进入17世纪,一批批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大陆定居。这些欧洲移民虽然不全是清教徒,但清教徒人数占移民人数的大多数,而且居于主导地位。他们心中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激励和鼓舞着他们。也正是从这时起,清教思想开始在这些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个性特征乃至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种思想史。

二、清教思想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大致从18世纪末延续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爆发,从欧文的《随笔》(The Sketches)发表开始到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发表结束。浪漫主义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兴盛时期,因而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这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作家,如华盛顿・欧文、爱默生、霍桑、梭罗、麦尔维尔、惠特曼等。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期被称为超验主义,也称先验主义。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文学是外国影响与美国本土清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超验主义强调“超灵”或“上帝”,把超灵看作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人的精神和自然界都是与这一精神相通的,自然是精神或上帝的象征。伴随超验主义这一观点而来的便是对自然崇高思想的强调,对个人神圣和自力更生思想的强调。

爱默生的《论自然》(On Nature)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爱默生看来,自然是人精神的化身,欢乐时的自然呈现欢乐,哀愁时的自然则显得哀愁。人和自然界都具有神性,因而人应该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在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中,爱默生和梭罗是强调自然崇高思想,强调人的神圣和强调自力更生思想的最杰出代表。爱默生的代表作《论自然》、《论超灵》(The Over-Soul)、《论自立》(Self-Reliance)等都是超验主义强调自然、强调人的神性的伟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他把美国人看做是再生的亚当,古朴纯真地面对着整个世界。这无疑体现了清教主义的影响。

梭罗也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顶峰期的一位伟大作家。梭罗十分相信个人的力量,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而且自己是这一方面的亲身实践者。为了实践他的主张,梭罗曾在康考德附近华腾湖畔过了两年零两个月自给自足的生活。他披荆斩棘,自己动手建造房屋,并根据这段生活经历写下了他的不朽之作《华腾湖》(Walden)。

对于像爱默生和梭罗这样的浪漫主义作家来说,人是神圣的,因而永远是可以完善的。而对于霍桑和麦尔维尔这样的浪漫主义作家来说则不然。加尔文原罪观和邪恶神秘思想成了他们作品的标志。在霍桑和麦尔维尔看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罪人,因此道德鼓励对人类天性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清教主义历史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在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中,受清教思想影响最深的当属霍桑。可以说他不是一个清教徒,但从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受的熏陶看,他又从来没有摆脱清教思想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霍桑是美国清教主义所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典型产物。他的作品说教性极浓。就作品的主题来讲,霍桑最关心的是人的心灵。在霍桑的心目中,人心是万恶之源,人心皆有恶。人心深处的“恶”“罪”及其对人心灵的影响令霍桑一生魂牵梦绕。他的《大地的燔祭》、《伊桑・布兰德》、《好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面纱》、《利己主义》都是体现他这种思想的杰作,都是浪漫主义小说。《红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几位人物的描述与披露,体现了霍桑的清教伦理观――人皆有罪,而重要的是赎罪和得救。人能够通过对上帝虔诚的信仰及忏悔等方式获得生命的救赎,从而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条回归之路。

三、结语

无数文学史实证明,美国文学是在清教文化的特殊氛围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它从清教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清教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人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而且影响了美国文学的题材、创作风格。清教文化对美国文学的深刻影响并不局限于过去,也包括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可以说清教思想是美国文学中的一种思想,它已成为美国人所呼吸的民族文化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清教思想,便不能更好地了解美国及美国文学。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莫比・迪克》;浪漫主义;宗教

1956年由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执导,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主演,根据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著作《白鲸》改编而成的电影《莫比・迪克》(Moby DEck)在美国公映,影片公映大获好评,当年即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和美国评论协会最佳男配角奖以及最佳导演奖等多项殊荣。

《莫比・迪克》是一部惊心动魄、寓意深刻的灾难历险故事。捕鲸船船长亚哈(格里高利・派克饰)被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白包抹香鲸咬断了一条腿。为了寻找白鲸复仇,他胁迫船员放弃日常作业,全力追捕白鲸,期间既不考虑船员们的生命安危,也不顾及陆续出现的各种凶兆以及教徒的不详预言。最后,捕鲸船终于重创了白鲸,然而,为此的代价却是大部分船员葬身海底,亚哈本人被缠结的捕鲸绳绞死,全船只有以实玛利一个水手生还,继而成为这个悲剧故事的叙述者。

当问及观影后的感觉时,人们欷I不已。既有对大自然巨大力量的敬畏之情,也有对亚哈船长的一意孤行武断行为之愤愤,更多的是对影片所表现的宗教隐喻和象征来重新审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原著作者麦尔维尔和他所处的美国社会进行的分析为我们清晰地展现《莫比・迪克》隐喻中表达的宗教诉求。

一、宗教家庭背景的影响

麦尔维尔1819年8月1日生于美国纽约一个信仰新教的苏格兰贵族商人家庭。童年时期,麦尔维尔生活安定,然而自从1830年父亲经商失败之后,原来殷实的家境便急剧走向衰败。1832年麦尔维尔的父亲去世,家庭的经济状况变得越发艰难,麦尔维尔的母亲是一名荷兰新教归正宗教会虔诚的加尔文教徒。几近严酷的加尔文主义教条使得麦尔维尔的母亲身上带有严重的家长制作风。麦尔维尔对母亲严厉的管教十分反感,最后发展成对宗教的怀疑和反叛。到麦尔维尔15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学校,自立谋生,并曾先后做过银行小职员、农场王人、商店伙计和小学教师等工作。1839年,他在一艘往返于美国纽约和英国利物浦之间的轮船上当服务员,开始了其后5年的海上生活,在这5年间,他在邮轮上当过水手也在捕鲸船上当过渔叉手,这段海上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影响使得麦尔维尔笃信基督教,这使得他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经常用《圣经》人物的名字命名他作品中的人物并暗示其性格和预示他们的命运。

马拉美认为,象征主义应该表现人类梦幻的状态,借以展示人类心灵的闪光点,并主张用象征的形式来表现世界的意义,认为,“大自然中一切意象都有其特殊的神秘意义,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许多别的事物……并由此进入不可知的神秘世界。”麦尔维尔的作法显然是与马拉美的主张相一致的。对麦尔维尔作品中出现的大量象征,韦勒克和沃伦曾这样讲道,“麦尔维尔笔下的亚哈(Ahab)和以实玛利(Ishmael)则显示出,作为塑造人物的方式,文学中的引喻(此处利用的是圣经的经典)会起到何等经济的效果。”韦勒克和沃伦在这里指的“经济”是指由于源自《圣经》的名字对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每个人来讲都是很熟悉的,而《圣经》中拥有这些名字的人物的命运也几近家喻户晓,因此用这些名字来命名一部作品里的人物,人们会很容易明白作者对读者的暗示,理解人物的命运就一点也不难了。

二、《圣经》的隐喻和象征

严厉的加尔文教家庭背景使得麦尔维尔对《圣经》稔熟于胸,在麦尔维尔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白鲸》里,两个最重要人物的名字均源自《圣经》,一个是追杀白鲸的船长亚哈,另一个是船上的水手以实玛利。

根据《圣经》中的说法,以色列王亚哈为了得到耶斯列入拿伯的葡萄园用计害死了拿伯。上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准备惩罚亚哈。“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就照耶和华在以色列入面前所赶出的亚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恶的事。”此后,亚哈的名字就和“恶毒”联系在了一起。虽然《白鲸》中的亚哈船长意志坚定、勇于冒险,但是在人们心中还是会隐约感到一丝凉意。这就是麦尔维尔期望看到的效果。他想通过亚哈这个名字和追捕白鲸这件事来喻指在美国的建设者们不断开疆拓土,建设新国家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邪恶的作法和行为。另外,对鲸鱼的滥捕滥杀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这个角度看,麦尔维尔在《白鲸》中体现的生态思想直到今天仍是有意义的。

根据《圣经》中的说法,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在86岁的时候和妻子撒拉的埃及女奴夏甲生的儿子。为了不让以实玛利与自己的儿子以撒共同分享亚伯拉罕的产业,撒拉让亚伯拉罕赶走夏甲母子。亚伯拉罕为难了一番,但最终还是把夏甲母子赶走了。夏甲在旷野中迷路了,水喝光了,看起来以实玛利就要死了,夏甲放声大哭,这时候上帝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夏甲说:“夏甲!你为何这样呢?不要害怕,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起来!把童子抱在怀中,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神使夏甲的眼睛一亮,看到一口水井,她马上用皮袋装满了水,给以实玛利喝。“‘以实玛利’就是‘神听见’的意思。”也暗指上帝的公正之意。以实玛利在《白鲸》当中是亚哈船长手下的水手,麦尔维尔借以实玛利之名,意指上帝是公平的,美国人并不是被上帝抛弃的一群人。最后,“皮阔得”号捕鲸船覆灭,以实玛利成为全船唯一的幸存者表明作者对被贪欲和恶毒之心浸染的人类和美国的美好期望。

麦尔维尔把“皮阔得”号捕鲸船的名字起得也是意味深长,且具有象征意义。“皮阔得”这个名字原属于美国康涅狄克州东部的一个印第安原住民种族,在欧洲移民来到北美之后,这一种族的人陆续被杀戮殆尽。麦尔维尔以这样一个几近湮灭的印第安原住民种族的名字命名捕鲸船,一方面提醒美国白人拥有的并不光彩的发家史,另一方面象征着“皮阔得”号船的命运也会如拥有这个名字的印第安原住民种族那样走向灭亡。

对于《白鲸》中体现出的美国宗教思想,有美国学者认为,无论是亚哈船长还是白鲸,都在暗指麦尔维尔所处时代,即19世纪美国社会思潮中的黑暗面。一方面是余孽尚存的加尔文主义清教思想中所体现的刻板、严厉和无意义的空洞性;另一方面是美国个人主义思潮泛滥所引发的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一面。亚哈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世界,并试图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铲除罪恶。殊不知,这种方式只能带来更大的罪恶。

篇3

关键词: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色彩

一、引言

刚开始的中国文学作品受理性的约束,而受郭沫若浪漫主义的影响,最后,使中国的文学作品从理性的约束中挣脱出来,之前的传统只是临摹自然、对理性的看重,但是后来受到郭沫若浪漫主义的影响,由之前的转变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描摹,对自我情感抒发的看重,同时尊崇自然,构建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最突出的三大特征时,首先要以自我为中心,其次要先对自己的浪漫主义进行构建。郭沫若在创作实践中,正是因为他高举的旗帜,大量民间文学创作的营养被他所吸收,所以古典文学主义的各种约束都被他摆脱出来,从而他自由的想像开始发挥出来,表达出强烈的写作情感,以上的种种因素都构成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郭沫若浪漫主义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时代背景方面对郭沫若浪漫主义风格进行分析,启蒙主义是在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维新变法后兴起的。在后来更强劲的启蒙主义者出现在20世纪的留学生中,就是在这股启蒙思潮的流行下,中国浪漫主义渐渐的开始萌芽。而郭沫若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活着,这种时代下的民主自由把他所影响,所以他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天分才会得到发展。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的那段时间里,泰戈尔、雪莱、歌德和海涅这些人的著作把他深深地影响,使他更倾向于泛神思想。这是一条将他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思想联系更紧密的纽带。从国外许多浪漫主义作品中,郭沫若不但看到了与泛神论的联系,而且他曾经还说过“在宇宙中最适合的就是泛神论。使他形成浪漫主义风格的原因还有他对当时国家的失望和担忧。总而言之,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他形成浪漫主义风格的道路是紧密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

三、郭沫若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分析

(一)《女神》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郭沫若自身有一种文艺思想,那就是“自我表现”,而他的著作《女神》就是他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文艺思想是对旧社会、旧传统的破坏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歌颂。而郭沫若的文艺思想核心被《天狗》、《日初》和《晨安》等这些著作体现出来,这些著作都具有自我张扬和赞扬自然的精神,它们不仅体现了郭沫若作品的基本观点,而且同时也是“”时期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无论在张扬个性方面,还是从自我表现方面来说,同一时期的诗人们都无法与郭沫若相比拟。

(二)《星空》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刚刚过去不久,郭沫若就开始创作《星空》,而且就在这个时候中国革命出现了短暂的低落,郭沫若的心被国家的黑暗和前途渺茫中华民族所深深刺痛。当时发生的所有事,包括郭沫若在内诗人们的心情很快地冷静下来,随后他们绵绵的思虑和苦闷都很难被激发出来。此时发生这一切影响了诗人们的创作心态,使他们的创作心态发生了高低起伏的变化,如今如果让我们想想面对这些事我们心情还会澎湃起来吗?客观的环境因素对诗人们的内心情感产生极大的影响,对诗人们情感力度的强弱和内心世界是否开放会产生产生影响。因此,许多诗人会逃离社会,反而转移到自然中,之所以他们要这样,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灵情感才会得到寄托。诗人因理想的破灭而产生痛苦、彷徨的内心情绪。诗人借身边的一些小事和日常生活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对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表达,借此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那一时期诗人的真情感被集中体现出来。

(三)《瓶》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20年代的文学论坛上,《女神》《星空》之后出现了《瓶》,它是郭沫若一部既闪耀又具有历史性光辉的优秀抒情长诗,全诗共有42首。在创作《瓶》时,郭沫若使用了“直抒情感”的手法,而且诗中还有许多情感非常丰富的诗句,都是着重强调诗人痛苦的心灵和感情的变化。由于等不到姑娘的来信,“我”时时刻刻都在等待,“我”的心情也变得焦急烦躁起来。由于“我”等不到姑娘的来信,“我”开始埋怨起了邮差,但是每当姑娘送到梅花来给“我”的时候,我瞬间感到非比寻常的幸福。像以上这样反反复复,诗人就对少女产生了强烈的感情。经过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可以在读者面前把自己的情感集中体现出来。

四、结论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中,郭沫若是其中之一,他的诗一般都是抒情诗。他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是受许多原因的影响。他曾出版了《女神》、《星空》、《瓶》和《前茅》等,因此,才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基础。在时期,郭沫若的出现在人们的思想解放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4

音乐与文学是最动人心弦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方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两束光芒四射的浪花,时聚时分,跳跃向前,他们在相互促进中不断繁荣,在相互渗透中蓬勃发展。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结合方式来表达其思想内容。

一、西方音乐的题材

文学属于想象的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手段是语言和文字,但是语言文学不直接形成形象,它靠词义的概括性去描摹形象,描摹的内容是具体的,确定的。而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材料是声音,声音是音乐家按一定的审美原则创造出的乐音,听众通过乐音的组合产生一定的“形象”。相对于文学,音乐是抽象的,要依靠听众听觉去感悟。所以说音乐是通过声乐器乐来表达,文学是通过文字笔墨来表达。然而,优秀的音乐家却可以巧妙的把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结合在一起,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的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浪漫主义。想当然,浪漫主义对欧洲音乐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以其自己的风格特征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浓重的感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而浪漫主义音乐崇尚自由与激情,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作品富有诗意的表现,在特征上浪漫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浪漫主义音乐的题材大多选材于文学,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几乎都是取自德国的抒情诗,特别是歌德、席勒、海涅、缪勒的诗作为数最多。作品中浪漫的和声处理及抒情的自我表现,丰富的幻想,炽热的感情,使歌曲达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门德尔松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是他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是他为莎士比亚同名喜剧写的配乐,内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意的幻想,把听众带到了莎士比亚戏剧梦幻、戏谑的气氛中。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韦伯,他创作的《自由射手》,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此歌剧追求幻想的情趣,表现了善良终究会战胜黑暗的美好理想。柏辽兹是十九世纪标题音乐的倡导者,他赋予标题以动人的力量和音画的表现,他甚至在每一乐章前都冠以详细的文字说明的标题,以便于听众能按作曲家的原意来理解交响曲的内容,使交响曲成为易被大众理解的体裁,柏辽兹的作品题材多取自文学,如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交响序曲《李尔王》(莎士比亚),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拜伦),戏剧康塔塔《浮士德的责罚》(歌德),以及他的唯一声乐套曲《夏夜》,根据法国诗人戈帝埃的诗写成。

二、中国音乐的题材

篇5

【关键词】浪漫主义;乌托邦理论;理想社会

浪漫主义属于一种文学形式,是在和古典主义对立的过程中产生的,做为一种文学精神,指导文人墨客走向一种理想的世界。浪漫主义实际上与基督教传统存在着某种精神联系,是基督教分裂出来的一种精神载体,文人政客们通过文字表达出现实资本主义的不满的同时又满怀激情的畅想未来,这种思想与西方现代社会诞生的乌托邦思想又有共通之处。

一、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的含义与起源

浪漫主义属于一种文学创作形式,与现实主义想对立。在创作上,浪漫主义侧重于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内心世界出发,在内心深处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瑰丽、奔放的语言以及夸张的写作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Romance一词,在法国大革命与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下提出,当时是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领导,进而在文学上掀起的一场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运动,借以抒发对于理想国度的向往。

(二)浪漫主义的分类

十八世纪末的西方,由于人们对当时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不满,于是文人们试图寻找解决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途径,但因为作家们所持的阶级立场不同,导致浪漫主义思潮中形成两种对立的思想,即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式现实社会的黑暗,使用言语针对封建的贵族进行批判,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封建因素,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未来,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幻想。代表的作家有雪莱、雨果、拜伦、普希金、海涅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不能正视社会的矛盾,对于社会的矛盾采取逃避的态度,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留恋过去,对于封建的资产解决存在幻想,希望在古老的封建社会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代表的作家有史雷格尔兄弟、诺瓦里斯、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等。

二、乌托邦

(一)乌托邦的起源

乌托邦一词来源于希腊,“ou”表示“没有”的意思(或者是“ 好”的意思),“topos”表示“地方”的意思,“outopos”组合在一起便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乌托邦在中文也可以翻译为,“吴”同“无”是没有的意思,“托”表示寄托,“邦”表示国家,所以“乌托邦”和起来便是没有寄托的国家即“空想的国家”。乌托邦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国度,在那里拥有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像世外桃源。乌托邦一词在十七世纪以前均被人们想象成地理位置上遥远的国家,知道欧洲航海探险的发现,使人们了解这个世界,自此乌托邦就由实际的存在转变为人们心灵的寄托,乌托邦不再是那个遥远的异国国度,而是较好的时间。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现实主义”,乌托邦便被置于历史中,但乌托邦的境界却一直指引着人类的发展。

(二)现代乌托邦的产生

现代乌托邦在西方精神史上有两个来源,一种是来源于古希腊时期,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幻想出了一个拥有严谨的法律和制度的国家,在这里每类人都有自己的德行,人们幸福的标准就是对于德行的克服与服从程度。在这个国度里伦理和政治是统一的。另一种是源自基督教,这种乌托邦强调个人的品德与信仰,只要人们虔诚的信仰上帝,上帝便会带来一个千年至福的国度。这个国度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个神圣的理想天国,这是一种精神乌托邦,需要人们内心世界的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并且对未来充满鉴定的信念。今天乌托邦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意义,它被用来比喻成一个可以任何想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或者是某些无法实现的愿望、建议、计划等。

三、英国浪漫主义是一种审美乌托邦

英国浪漫主义者在突破人性社会改良后,逐步打破和英国启蒙时期的妥协关系,运用浪漫主义形式逐步代替理性乌托邦的限制。如果具体说可以用一个故事理解这种演变过程,一个英国的发明家在制造出精妙机器后,想要运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一个同样的人,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获得成功,制造出的人与活生生的人完全一样,甚至也出现了人的情感,语言表达上也很清晰,就是内部的声音也透着浓浓的应该强调,所以他想要一个灵魂,但是创造者无法给他灵魂,因而他天天折磨制造者想要一个灵魂,最后制造者受不了落荒而逃。这个故事从表面上有一些讥讽和玩笑的意味在里面,但是其真正的寓意是揭示理性时代的缺陷,英国的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又带来了环境、交通、就业等新的问题,不仅没有起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反而加深了他们的苦难。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也许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现实的残酷、未来的担忧使人们陷入迷惘。这种精神上的迷茫是使用政治手短无法解决的,于是就诞生了英国浪漫主义,为十八世纪理性所造成的精神荒原建立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与乌托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浪漫主义是乌托邦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者。浪漫主义与乌托邦一样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因为它们均是对动荡的社会、败坏的道德、不完善的经济体制进行抨击的产物。并且,浪漫主义与乌托邦一样具备宗教性又具备反宗教性,所以说浪漫主义与乌托邦是一母同胞的孪生兄弟。

参考文献:

[1]余维海;王红光.“乌托邦”的批判和批判的“乌托邦”――马尔库赛“乌托邦”的构建及其批判[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09):17-18

篇6

《诗人之恋》的文学、美学思潮背景之探究

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强调“人”,突出“个人”是情感和情绪的重点,幻想主体的中心。企望革新的作曲家们,力图突破音乐自身的界限,寻求与其他艺术的融合,用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激情。事实上,这种情绪来源于作曲家自身,希望更进一步个性的解放,在精神上寻求更多的自由。社会不满和仇恨使作曲家寄情于大自然,将内心感受与自然风光紧密相连,以满足内心对音乐的渴望。为了满足新内容的需要,作曲家从民间音乐中提取素材,将丰富的和声与多彩的调性运用于创作中,重视音乐与相关艺术门类的交融,尤其是音乐和诗歌的融合,更是浪漫唯美理想的化身。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的繁荣和抒情诗人的出现,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浪漫主义作家用诗歌来体现内心的感受,作曲家则以形象的音乐表达诗歌的深刻内涵。他们对文学的陶醉到达狂热的地步,致力于提高音乐的广度和思想深度的表达,艺术创作手法的使用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准确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使艺术歌曲更具魅力。早期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促进了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将诗歌在音乐中的作用大大地提升。到了浪漫主义中期,在继承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基础上,舒曼、沃尔夫等人将艺术歌曲进一步地完善与提高,在艺术歌曲的领域开创出另一番新景象。

《诗人之恋》美学追求的两大特色

由于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舒曼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创造风格成为反映舒曼美学追求的标志性作品。舒曼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不安与骚动,它显示了舒曼所追求的美已不再是浪漫主义时期之前古典主义音乐所倡导的理智客观、静穆的美。舒曼美学思想中更为可贵的是,他并没被浪漫主义在某些方面的消极因素所束缚,而是以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精确生动地在作品中传达着自己的美学追求。

(一)作品以乐传情之展现《诗人之恋》“以乐传情”通过抒情性、文学性、自传性、民族性四个方面来传递情感。舒曼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论美学思想的实践者,他非常强调情感在音乐中的意义,认为“理智有时会错误,情感却不会错误”,“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作出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认为音乐是“心灵的流露”,持有“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美学观点,视情感为音乐的灵魂,并将情感作为个人或是群体的某种精神生活的映射。他将与妻子克拉拉之间的爱情体验融入了《诗人之恋》的创作中,把海涅诗歌中的内容升华,用最感性、最真挚的音乐语言,使其得以完美呈现。舒曼在《诗人之恋》中虽没展现雄伟的气魄,却以沁人心脾的感召力引领我们走入他所创造的音乐世界。他的情感完完全全地融于作品中,一切都为了情感的表现而服务,毫无一丝矫揉造作。舒曼被称为“诗人音乐家”,他以诗歌体现音乐的性质,音乐则呈现诗歌的特点,作品充满了诗意的幻境。他以深厚的文学修养深入诗歌作品,了解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对诗词的阐释,营造诗意的氛围,以梦幻的想象力刻画人物情绪,从文学作品中吸取养分,着力将音乐与文学相交融,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在《诗人之恋》中呈现得尤为突出。《诗人之恋》取自于海涅的《诗歌集》,海涅较舒曼年长十多岁,两人同于1856年辞世,处于同一历史背景,两人都经历了波折起伏的爱情。正是缘于此,舒曼被海涅诗歌中强烈的感彩所吸引,舒曼的音乐语言又与海涅诗歌的韵律尤为契合。虽然《诗人之恋》的诗歌饱含了海涅的爱情心路历程,具有海涅爱情自传的性质,但舒曼将他个人的情感融于作品中,这部作品就像是舒曼当面向克拉拉作内心世界的表白,是舒曼强烈爱恋克拉拉这一史实的反映,所以这些优美的歌曲不可能与他和克拉拉曲折的感情经历分开来看,而我们从“歌”声中听出海涅的“诗”意,并在“诗”意中感受舒曼的“歌”情。19世纪是民族主义的世纪。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音乐色彩感的不断增强,音乐家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注重民族性。舒曼虽然很少直接将德国民歌的曲调用于创作中,但他以民歌的变化形式巧妙地融于作品中。这样一种源自民歌,但超于民歌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德国“利德”风格的继承和发扬,而更重要的还是受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及“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

篇7

关键词:爱斯梅拉达 伽西莫多 美女 野兽 童话 原型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最鲜明的特点,即运用了“美丑对照原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的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通过多角度的美丑对比,表现人物性格,歌颂人性的美好,尤其是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对比鲜明,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只是透过这对比,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童话——《美女与野兽》。

一.童话——《美女与野兽》

“美女与野兽”本是一个流传于法国民间的古老传说,博蒙夫人在此基础上,为儿童读者重新编写了童话《美女与野兽》,于1756年发表。此后这个故事被反复改编,但基本内容是:王子被施了魔法而变成野兽,只有美女的爱,才能解除巫婆的魔法,使他恢复原形。

这个故事深入人心,甚至演变出许多新故事,如《青蛙王子》《人猿泰山》《金刚》《暮光之城》等,但这些故事无论怎样变化,“美女与野兽”这一内核模式始终相随。可以说,“美女与野兽”已经成为了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原型,这个故事所表现出的主题也成为了西方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

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美女与野兽”的影子。

二.爱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美女与野兽”的组合

我们以图表的形式比较这两个文本:

“美女与野兽”这一故事可以归纳为如下模式:

被施魔法—成野兽—得解救—变王子—二人幸福生活。

首先美女与野兽在外形上形成鲜明对比,野兽也并不是生来丑陋,而是因为被施了魔法才变成野兽,要让他变成王子,就必须用爱来解除魔法,之后,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童话故事宣扬的主题也是许多童话都在表现的:

宣扬爱与善良,爱能战胜邪恶。

而爱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与“美女与野兽” 这一模式十分契合。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1、二人外貌的巨大反差

伽西莫多:

那四角形的鼻子,那马蹄形的嘴巴,那猪鬃似的红眉毛底下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只大瘤遮住了的右眼,那像城垛一样参差不齐的牙齿,那露出一颗如象牙一般长的大牙的粗糙的嘴唇,那分叉的下巴……请你想象一下那整个相貌吧,要是你能想象的话。

或者可以说,他全身都是一副怪相。一个大脑袋上长满了红头发,两个肩膀当中隆起一个驼背,……两股和两腿长得别扭极了,好像只有两个膝盖还能够并拢,从前面看去,它们就像刀柄连在一起的两把镰刀。他还有肥大的双脚和可怕的双手。

(第一卷)

爱斯梅拉达:

她个儿并不高,但她优美的身材亭亭玉立,……她伴随着鼓声这样跳着舞,窈窕、纤细、活泼得像一只黄蜂,……她那的双肩,她那偶尔从裙里露出来的一双漂亮的腿,她乌黑的头发,她亮晶晶的眼睛,真的,她真是一位神奇的妙人儿。

(第二卷)

从雨果的原著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反差巨大,一个美丽得如同仙女下凡,让人为之倾倒;一个丑陋得无以复加,让人噩梦不断。

《美女与野兽》亦如此,在外形上,二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公牛:伽西莫多的动物性

雨果三次把受刑时的伽西莫多比成“公牛”。

“他听任人家捆绑,只不过时时粗声地喘气,就像一头牛垂头耷脑地绑在屠夫的车沿上。”

“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

“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却被狗和枪刺激怒了。”

这个比喻非常鲜明形象地勾勒出了他的形象---丑陋且充满动物性。这一点在他“要水喝”的情节中亦得到了见证。

“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哮声:‘给水喝!’”

而在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以后,伽西莫多被感动,生平第一次流下了眼泪,这个细节也表明他身上动物性的一面,这意味着此前他从未流过泪,即便是遭受鞭刑,被人谩骂侮辱。伽西莫多虽是一个人,却并没有表现出人应该有的正常反应,他更多的是麻木、凶悍和冷漠。

而这一点,与野兽正相契合。伽西莫多不仅外貌像野兽般丑陋,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像野兽一般蒙昧、凶狠。

3、魔法:周围人的谩骂嘲讽

伽西莫多的动物性是天生的吗?不是。他从小就被抛弃,被克洛德收养之后,成了钟楼敲钟人,因为相貌丑陋,总是被人厌恶、嘲讽,即便在受刑时,人们仍然嘲笑诅咒他。“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从周围发现的只是憎恨,他也学会了憎恨,他有了人所共有的凶狠,他拾起了别人用来伤害他的武器。”(第四卷)他的心越变越硬,他以恶报恶。

显然,人们的嘲笑、讥讽就像巫婆的魔法,施与伽西莫多,使之压抑了人性,如同野兽。

4、一滴水与一滴泪:魔法解除,人性复苏

《美女与野兽》中,美女对野兽产生了爱,在她答应嫁与野兽的那一刻,魔法就解除了,野兽重新变回了王子,与美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爱,有强大的力量。

而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同样具有强大的力量,这是一滴心灵之水,饱含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它用爱消除了伽西莫多身上无形的魔法,让他流下了生平第一滴眼泪。

伽西莫多的泪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说明他人性的一面,逐渐复苏。从如同公牛一般野蛮、麻木到觉得愧疚、悔恨,并感受到了爱与美好。甚至在第十一卷中,“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此时的伽西莫多,完全摆脱了动物性的一面,显示出作为人,应该有的善良,包容,仁爱。眼泪,成为他人性复苏的重要象征。

伽西莫多从野兽变成了王子,只是这个王子的英俊体现在内心,他是一个心灵高贵美丽的王子。

5、结局:意犹未尽的浪漫

美女与野兽,因为爱,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故事到此结束,留给人无尽遐想。

爱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之间同样有爱,只不过爱斯梅拉达没有像“美女”那样对伽西莫多有爱情,但是她的感情难道不是一种更广博的爱吗?

而且,这两个人物的结局虽具悲剧性,也具有浪漫色彩:伽西莫多的尸骨紧紧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骨,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们时,伽西莫多便化为了尘土。而小说结尾取名“伽西莫多的婚姻”,从某种意义上也可理解为他们从此也幸福地在一起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图表清晰地看到二者的高度契合。

三.浪漫主义与童话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现象。“《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所有作品中最最浪漫主义的作品。”①而法国童话有许多特点与浪漫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来比较一下浪漫主义与法国童话。

第一,浪漫主义与民间文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浪漫主义作家都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而《美女与野兽》就是一个起源于民间传说的著名童话。

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带来了清新、健康、活泼的新气象。②

许多浪漫派作家甚至转而收集民间故事,编写童话。比如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编成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所搜集的童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等成了典范的童话作品。③

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雨果同样十分重视民间文学。例如,他的史诗著作,三卷本的《历代传说》就是以圣经故事、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的。

一部出色的童话对于孩子甚至大人都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也是起源于法国民间,经博蒙夫人的整理、改编、加工、创新,最终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从童话本身来看,也充满了对比与夸张,浪漫与想象。

可以说,这个童话故事与《巴黎圣母院》,不论是形式上,还是主题上,二者均有高度的相似之处。民间文学对于浪漫主义,对于雨果的影响可见一斑。

第二,浪漫主义和童话在创作上有相通之处。

1、对比与夸张

浪漫主义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巴黎圣母院》就淋漓尽致地运用了“美丑对照”,美则美到极致,丑则丑到顶点,这可以说是作家的一种有意夸张。

而法国童话也往往通过鲜明的对比,无情嘲讽和鞭笞贪婪、愚蠢、专制横暴的封建统治者,热情歌颂广大被压迫和被歧视者勇于斗争的反抗精神。④比如《列那狐的故事》《小红帽》等。《美女与野兽》也充分运用了对比与夸张,来表现主题。

2、想象与幻想

童话具有浓厚幻想色彩,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奇异与荒诞成为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而雨果在谈到《巴黎圣母院》时说:这本书“如果有什么优点,是在想象、多变、幻想方面”。

由此可见,浪漫主义与童话亦有相通之处。

3、追求纯净与自然

由于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厌恶,对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便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卢梭曾倡导“回归自然”,浪漫主义接过了这个口号,用以反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

而浪漫主义所向往的没有工业文明污染的纯净、自然的世界,在童话里能找到。童话营造的世界就是一个纯净、自然,充满丰富想象,充满真善美的世界,没有现代工业文明的污染。

四.隐身的原型

事实上,许多童话模式就包含有或已成为影响文学创作的原型,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

原型这一概念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⑤

加拿大著名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弗莱在荣格的基础上,形成了原型批评理论。弗莱发现了文学中的“无意识的结构”——原型,而建立起他的文学批评。

他认为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⑥弗莱认为,文学的结构是神话式的,不同类型的文学构成“一个中心的,统一的神话”的不同方面,而在各种文学的具体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相似的原型和模式。⑦原型以各种不同方式显现在梦和精神病中,也显现在童话、神话和宗教等人类幻想和想象的产物中。原型的存在为文学艺术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基本母题。⑧

“美女与野兽”正是起源于民间的,带有浓厚魔怪色彩的童话故事,其中的王子、巫婆、魔法等童话元素在西方文学中屡见不鲜。这个故事模式也在不断以不同形式出现,除了前文所提的《青蛙王子》《金刚》外,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天鹅湖》等均有“美女与野兽”的痕迹。应该说“美女与野兽”是西方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型,成了西方文学的“集体无意识”,它让许多作品连成一体,最终“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同时,它也提供了爱战胜邪恶的母题。

美女与野兽,隐身于《巴黎圣母院》,让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走向了前台。

参考文献:

①张德明:《世界文学史》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②③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④博蒙夫人:《美妞与怪兽》倪维中王晔译 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

⑤⑦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第2版 增补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4次

⑥弗莱:《批评的解剖》普林斯顿1957年版,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第2版 增补版

⑧张德明:《批评的视野》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3月

篇8

[关键词]《死亡诗社》;美国;浪漫主义

一、剧情简介

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是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故事发生在一所百年名校威尔顿预备学院,它始终坚持“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校训。一所秩序森严的学校寄托了家长们的众望――他们把孩子送来接受这种刻板式的教育期待着他们成为未来的律师、银行家、医生……校训虽然是老师和家长的精神支柱,但在学生嘴里,这支柱却被替换成了“嘲弄、恐怖、颓废、排泄”。在他们心目中,这学校如地狱一般,凝重的气氛让人窒息。Keating―― 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突然间闯入了学生们枯燥而烦闷的生活,他用自己非传统的教育方式告诉学生,“所以我们要‘Carpe Diem’(抓住时间,唤醒生活),让生命超越凡俗。”Neil,Todd,Dalton等几个学生深受老师的影响,他们学会大胆地释放自己的激情和欲望,他们悄悄地组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团体“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在这里他们尽情地释放,作诗、看裸女照片、分吃小零食、击鼓狂欢……这里的一切让孩子们的血液渐渐地燃烧起来。一向不违父命的Neil执意参加了“仲夏夜之梦”的演出,面对父亲的严厉训斥他选择结束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胆小的Todd在基廷的激将之下涌出连贯的诗句,而且在Keating被迫离开学校时他敢于第一个站在桌子上喊出:“Oh Captain,My Captain!”

二、美国浪漫主义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无法占据头号交椅,但是在美国文学中却具有开创一代先河的作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18世纪末,到美国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重在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想象力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且注重艺术效果。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死亡诗社》的研究和评论很多,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影响角度进行的,例如:研究影片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或从文学和诗歌的角度,而对《死亡诗社》反映的美国浪漫主义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三、三组矛盾冲突体现的浪漫主义情怀

三组矛盾冲突的抗争贯穿整部影片使情节跌宕起伏,这三组矛盾是影片的灵魂所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追求个体的自由与理想。向传统教学的挑战、向世俗的挑战、追求自由的力量使得一位主张非传统教学的老师带领着一群被世俗压抑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

1. 通过非传统教学向传统教学提出挑战来体现浪漫主义

Welton 学院秉承的传统和纪律,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传统循规蹈矩、填鸭似的教学,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在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Keating激情四溢、卓尔不群的教法,在威尔顿掀起了惊涛骇浪。他让学生撕掉课本中那算术公式般的序言,他鼓励学生站到课桌上,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他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路寻找自己的步伐。他让学生鉴赏有思想的诗歌并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他用诗歌引领学生,激发学生。他让沉默、自卑的Todd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出内心原始的咆哮。Keating唤醒了学生沉睡的灵魂。这势必引起矛盾和冲突:代表传统权威的学校、家长,和代表自由与激情的学生。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充满束缚和压抑,另一个则是梦想的,充满热血和激情。Keating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当然也是矛盾冲突的胶着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更是指引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船长。

学生们被改变了:懦弱的Neil变得勇敢,莽撞的Dalton变得成熟,胆小的Todd变得有激情……他们不再是完成父母期望的读书工具。他们开始反抗那些厚重的期望、陈旧的价值观,反抗世俗的眼光和名誉的诱惑。但现实终究是残酷的,Dalton被学校强制退学;Neil在成功的戏剧表演后自杀;Todd不得不在诬陷Keating的调查材料上签字。Keating最终被指控为教唆学生、导致Neil自杀的罪魁祸首,被学校开除。或许这是先驱者的命运?看到最后Keating离开时,同学们都站到桌子上为他送别,胆小鬼Todd第一个站出来,喊出“Oh Captain! My Captain!”为Keating送行,接二连三学生们一一效仿,无声地反抗着压抑他们心灵自由的一切,学生们在用行动告诉我们:自由和梦想可以战胜一切。

2. 不顾家庭众望,重视个人选择,矛盾中体现浪漫主义

Todd每年过生日都会收到父母送的同样的生日礼物――文具盒,正当他坐在天桥上独自一人“享受”着自己生日的时候,Neil的开导让Todd心中压抑的乌云烟消云散,Neil建议让这个崭新的文具盒变成一只会滑翔的飞机,反正明年的生日还会收到一个同样的文具盒,Todd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拿起文具盒从天桥上扔了出去……文具在空中散落开来仿佛被封在笼子里的生命一下子获得了自由。

Neil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不惜过拮据的生活省下钱来把他送到学费昂贵的Welton学院就读,父母希望通过儿子考上大学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一向对表演充满热情的Neil,在演绎中能释放自己,可父亲非但不理解他还强烈地反对Neil把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他只允许儿子做一件事那就是全力以赴地考上哈佛大学的医学院以后成为一名医生。Neil本是“好”学生,听话,顺从父亲,他在自由的可能下健康、积极地发展。而来自父权的压力迫使他放弃理想,本来他可以隐忍,可以选择暂时放弃,但这个纯洁的孩子选择了拒绝成长来逃避为传统所改造的命运。个人选择与家庭众望之间矛盾的激化最终换来的是Neil的死。

影片是关于死亡,然而也是关于新生的。在追逐自由与传统禁锢冲突的矛盾中,Neil是牺牲者,他的死亡是无奈的缄默。他的父亲并不认为自己的强压有什么错,反而将一切的罪归咎于引导Neil进行独立思考的Keating老师。但是,学生们最后地站出来却以独特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不妥协,那种追寻真正生活的精神,是永远存在的。蒙昧―解放―镇压―觉醒,协奏曲般,反映出教育对年轻心灵的压迫和年轻心灵的成长与反抗、思想的禁锢与解放、灵魂的渴望与舒张。

3. 唤醒生活,不再埋葬希望,抗争中体现浪漫主义

彻底挖掘自我的天资还是在传统与社会压力下将希望埋葬……在板结、封闭的现实中,总有一些光,引导着被压抑的力量反抗或斗争。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意象让人刻骨铭心。秋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起来,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飞腾,即使稍纵即逝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它们的声音。 Neil打算恢复“死亡诗社”,孩子们深夜爬起来悄悄地逃出宿舍大楼。虽然是漆黑的深夜,但那些穿行于迷雾间向往自由的身影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奔跑着;虽然看到的只是黑暗中的背影,然而那强有力的步伐带领着他们奔向某个山洞,在那里倾泻所有的愤懑,在亢奋的目光里寻觅生活的力量。 Keating喜爱诗歌,因为诗歌中的激情,是人类存在的证据。他坚持的,是大家应当有自己的想法,跟随自己的步调,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然后用最大的热情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事业承载着自己的使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地追求自由,“仲夏夜之梦”的落幕让Neil最后却成为月光下自杀的悲剧少年,他想用死亡来唤醒生活在黑暗中的灵魂;胆小腼腆的Todd,最后却勇敢地反抗校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在Keating 离开的一瞬间他的心灵得到了安慰,学生们站在课桌上向他呼唤“Captain”,Keating 虽然失去了一份工作但他却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是唤醒生活还是埋葬希望,影片通过对这对矛盾冲突的描写将故事撰写成一个关于自由与遵从、个人与权威、浪漫与现实相拮抗的寓言。

四、结语

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一部美妙的“不时髦”的影片,一部令人喜悦的反传统教育学的影片,它聪明地使我们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这是非常罕见的。《死亡诗社》的真正主题在于创造性,影片本身就是一首激情的诗,作者以纯净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与自由、生命及传统有关的故事。贯穿影片始终的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三组矛盾相辅相成,反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在迷茫中寻求自我,在黑暗中用无声的呐喊唤醒生活的希望。他们不愿做传统教育下的木乃伊,背负着父母与家庭的众望,将全部的自我掩埋得无声无息。这里有传统封闭与青春活力的对抗,“死亡诗社”是一个象征,一种理想。所谓“死亡”是凤凰涅式的死亡,是规整、呆板的庸常人生的死亡。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这种“死亡”境地正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因为紧随这“死亡”之后的不是泯灭而是重生。

[参考文献]

[1] Andrews,William L.Literary Romanticism in America[M].Baton Rouge: Louisiana University Press,1981.

[2]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刘森,耿会芹.让诗歌充满你的灵魂――从电影《死亡诗社》看基丁老师教学生鉴赏、感悟与创作诗歌[J].国外语文教育,2007(06).

[4] 美国国务院.美国文学概况[M].杨俊峰,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5] 孙宜学.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6] 于洪芹.解读《死亡诗社》主要人物思想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观点[J].电影文学,2008(14).

篇9

[关键词]浪漫主义;爱情片;特点;模式化

浪漫主义是兴起于十八世纪欧洲的一场艺术与文化方面的运动,它以高度关注人的本性为特征,强调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象,摆脱了古典主义的观念和形式,也是对固有的社会准则的反叛。这种反叛是对于封建传统文化从道德秩序到文学观念的反叛,是对于人的情感、欲念、意志的自由宣泄、表现和对于重塑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于把自我发展宣布为伦理学的根本原理的热情。卢梭也认为,“人们原始的情感是以我们自身为中心,关怀人性首先要关怀人本身”,“实现自己的意志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才是自由”。

浪漫主义的兴起是西欧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章,在文学思潮方面,这种要求个性解放,冲破封建束缚的精神力量及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就像水一样渗入到作家的创作中,卢梭、歌德、席勒、拜伦的浪漫主义作品和较早期的莎士比亚的戏剧都给人们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西方浪漫主义影片吸收了浪漫主义中那种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个性解放的要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电影作为现当代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传承了文学的、艺术的、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加之绝大多数具有浪漫情怀的表演艺术家的大胆的再创作,浪漫主义在文学的影视阶段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和登峰造极。

一、西方浪漫主义影片的特点

1、传承的爱情主题。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类永恒的生活内容之一,因此也就成了影视艺术的永恒主题。人生是一个极丰富的过程,大起大落或大喜大悲总是如诗般起伏于其中。在人生这首诗中,生生死死是浮沉的表象,使人生于生死的纠缠难解,往返不离中得以永恒的,是人的爱。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可说是最早的爱情片经典。影片中,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善良诚实,他关心和尽力维护着与他同属社会下层人物的盲女和流。尽管卓别林的喜剧性情节和十分夸张的表演总是让人禁不住要捧腹,但每当他和片中女主角在患难与共中产生了真挚的爱时,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2、自由的表现角度。

电影曾将许多著名的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如《茶花女》、《简・爱》、《日瓦格医生》(Doctor Zivago)、《安娜・卡列妮娜》等,这些影片因其丰富细腻的表现力,发射出了比它们原著更迷人耀眼的光彩。比较典型的如小说《飘》,在众多的世界文学名著中,它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电影《乱世佳人》却是电影史上的丰碑,于是连带着提高了小说的名气。对很多青年学生而言,《乱世佳人》做得最好的便是美化了郝思佳。看《飘》的时候,虽然能理解郝思佳的动机,却没办法喜欢她的自私和贪婪。《乱世佳人》则有意无意的避免在她性格上的阴暗面着墨过多,只是强调她的坚韧,描绘她的成熟,使观众包容并喜欢上这个自私,独立、好强、勇敢的女子,于是郝思佳的形象便无形中亮丽起来。

3、多元的类型结合。

浪漫主义影片在继承和发扬其精神本质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喜剧精神和悲剧精神相结合,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将人本主义和人道表现相衬映,使这一精神实质成为人类必备的艺术食粮,构成了多元的统一体。

(1)爱情片与灾难片的结合。

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尽管在这部影片中,影片的主线是冰海沉船,爱情故事只是影片的副线,但因影片对人物心理情感的真实而细腻的描写,反使本为主线的沉船事件成了露丝和杰克的爱情故事的环境背景衬托。当露丝和杰克暂时冲破传统枷锁,抒漫情怀地站在豪华的泰坦尼克号船头,迎着海风,沉浸在爱的欢乐当中,当露丝冒着生命的危险,独自到即将被水淹没的三等舱里解救杰克,当杰克将生的希望留给露丝,而自己却带着爱的幸福微笑着沉入冰冷的海底时,观众会发现,这虚构的却十分感人的爱情故事已经远远超过了真实的,让人震惊的沉船故事,尽管这是一个真实而令人惊憾的历史事件。因为影片中那惊心动魄的沉船过程已经成了露丝和杰克超越生死的爱的证明。

(2)爱情片与战争片的结合。

如《卡萨布兰卡》,这部影片以二战中法国沦陷后不堪纳粹压迫的人们千里逃亡转道北非法属摩洛哥城市卡萨布兰卡为背景的,但这不是一个惊险片或战争片,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爱情和自我牺牲的影片。它曾获得1943年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并成为经久不衰的直接反映二战的爱情片。影片的核心人物是一组男女三角关系,处于两个角的是“同情”的力克和拉兹洛,另一个角上则是他们所争夺的对象伊尔莎,而那个重要的通行证则是电影的线索,从而引出了艰难的选择,爱情还是正义。很明显地,力克和伊尔莎是相爱的,但由于命运的安排,力克选择了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为了事业和爱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这使他最终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的人。片中一曲温柔蚀骨的《时光流逝》曾让多少人唏嘘不已。最终道义战胜了爱情,力克在机场目送心爱的人离去,因战争失落的爱情让人无奈。伊尔莎的经典台词“整个世界在崩溃,我们却挑上了这个时候恋爱”反映了当时一代人的心声。

(3)爱情片与超现实主义影片的结合。

如《人鬼情未了》,在这部影片中,莫丽和山姆那种横跨阴阳,超越生死界的爱被演绎得动人心魄。为了保护莫丽,被害死去了的山姆的魂灵紧守着莫丽不肯离去,为了让莫丽相信他的魂灵的存在,为找出杀害他的凶手,为了不让凶手伤害莫丽,山姆的魂灵做出了种种努力。他去恳求黑人女巫奥塔帮忙,他拼命学习和练就了用阴力促使阳界的物体飞动起来的本事,他还亲自去查清了杀害自己的凶手,并在凶手要加害莫丽时保护了莫丽,让凶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影片中的这些情节均传递出一种撼人的力量。而当山姆的魂灵和莫丽在奥塔的帮助下拥抱在了一起并感觉到了对方,当山姆的魂灵最后一次亲吻了莫丽,沐浴着金光冉冉升上天际时,人们不由得为莫丽和山姆忠贞不渝、生死不离的爱而深深感动了,并对山姆的魂灵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4、模式与套路

(1)轻松浪漫的故事,青春靓丽的主人公,简单明快的节奏,鲜艳活泼的画面。

如《罗马假日》,两个人一个厌烦宫廷礼节的枯燥烦琐,一个是囊中羞涩的小记者,罗马的一日,虽然短暂,可是轻松惬意的时光让两人体会爱情甜美。虽然最终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份和职责没有走到一起,但罗马成为他们永久爱情的象征。小巧玲珑而又典雅大方的奥黛丽・赫本演出这种纯真的公主角色最为适合不过,而“谦虚”“优雅”“英俊”“高贵”“性感”“绅士”的格利高里・派克也是最佳的搭档。影片还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

(2)现代灰姑娘的故事,女性希望幸运落在自己头上,男性则渴望充当英雄。

如《情归巴黎》,故事仍然是那个古老的故事,小鸭也最终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女主角萨布蕾娜从一个心高而命薄,性格开朗而其貌不扬的司机女儿变成一个光彩照人的现代文明标本式的时代女郎。而作为男主角的亿万富翁莱纳斯,因事业、金钱和权力而丧失了自我,直到不可思议地爱上平民的女儿,找到了他从未品尝过的爱情时,才找到了自我。萨布蕾娜在巴黎找到自我,莱纳斯在萨布蕾娜身上找到爱情。影片给每一个人物都安排好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为观众留出了一个对于九十年代爱情神话的幻想空间。

二、回归人性本源

1、永恒的主题与人性本源

这类浪漫主义影片之所以广受观众欢迎,是因为它们揭示了爱情的真谛,表现了人们对真爱的渴望与执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将金钱、地位、权势与情感或婚姻相结合,单用物质的眼光来衡量生活的幸福与否,所以,相爱的人往往不是结婚的对象。但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总能突破各种困难,最后走到一起,那种来之不易的经受考验的真情往往能打动人心,叫人向往,引起共鸣。浪漫主义影片能让观众放弃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感和位置感而进入它营造的梦境,让人的精神得到休息和解脱,使人性得以释放,使精神回归了本源。

2、教育的功能与情感的升华

篇10

而现实中,片中的故事估计很难发生。那位女侍者大抵只会请他们俩出示身份证,登记、收钱、拖行李。但无论如何,法国依然是最浪漫的国家,巴黎依旧是世人眼中最适合发生浪漫邂逅的城市,来到这里的人或多或少都在期待着一场萍水相逢。

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浪漫”的帽子扣在法国头上?大抵很大程度受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讴歌的往往是自由、平等与人性本源的至纯至善,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大革命前后尤为受世人瞩目。彼时新旧秩序混接,个人与社会对立,作家们以诗般的语言和激情描绘着社会百态。用法国学者和萌的话讲,就是“浪漫主义文学本身就是反浪漫主义的。”

和萌还提到,法国是个天主教国家,所以相对来讲,这里的人对金钱不是太感冒。也正因如此,法国的富人不喜好炫耀,而更追求雅致而低调的品味,中低收入阶级一样受到所有人的尊重,所以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对别人低声下气,人与人之间高度平等。这样说来,“浪漫”又可说是一种小理想主义。

法国还有一种浪漫,是语言带来的感性。

有人盛赞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法语有相当的音乐性,如果奔放起来,词汇的多样性和语气的层次感也是让人感觉热情澎湃,一泻千里。但相比而言,法语中的很多表达方式确实要来得委婉玲珑,不至于太虚伪,又不会让人难以接受。就连法语歌曲也被音译成“香颂”,尽管这优雅中还稍带着那么点儿肉麻。

法国是美的,这毋庸置疑。法国的美,既美得梦幻又美得现实:梦幻则梦幻在人们的言谈与风度中,让人为之流连又转瞬而逝;现实的美,则在于以美轮美奂的建筑为物质基础的城市面貌。

以巴黎为例,这座城市中难以计数的教堂、桥梁和不同时期的各式建筑,以钢筋水泥的艺术铸就了一座城市看得见摸得着的风骨。在城市的中心,今天的卢森堡公园依然保持着曾经的样貌,让人们每每坐在苗圃边的长椅上时都会想到当年雨果笔下的翩翩少年马利尤斯与情窦初开的柯赛特曾在园中漫步。

而在塞纳河右岸,又遥遥对立着彩色管线交织外露、代表着现代建筑艺术的蓬皮杜中心。这样的美,源于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多样性文化的包容,但也有很多浪漫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