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范文
时间:2023-04-10 04:1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民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与杭州利群阳光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创办的利群(阳光文化传播)人民文学奖5月21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颁奖仪式。该奖设大奖和新浪潮奖两类。毕飞宇、周晓枫和娜夜分别摘得小说大奖、散文大奖和诗歌大奖。乔叶和海飞获新浪潮小说奖,夏榆和郑小琼获新浪潮散文奖,哨兵和扶桑获新浪潮诗歌奖。邓友梅、张炯、张胜友等在京文学界人士出席了颁奖仪式。
本次评选范围为新世纪以来《人民文学》所发表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新浪潮奖的评选范围为2006年第1期到2007年第3期《人民文学》所发表的新锐作者的重要作品。评委会由王蒙、陈建功、程树榛、谢冕、格非、刘震云、曹文轩、杨匡满、韩作荣、肖复兴、李敬泽等组成。评委会认为,毕飞宇在小说写作中有力地确证和肯定了性格、命运、细节等一系列小说艺术的基本价值,准确而富于历史深度地探讨和表现了处于现代化转型压力下的中国社会中生活的内在戏剧性和人的复杂的精神境遇。周晓枫的散文作品目光精准别致,行文通透挥洒,论述鞭辟入里,洋溢着散文的艺术和思辨之美。娜夜的诗歌善于从纷繁芜杂中提取诗的纯粹,并在对客观事物的观照、揭示中融入自己的主观心象,以心灵的自由拓展出颇有意味的想像与心理空间。
在新锐作者中,评委会认为,乔叶的小说以对世态人情的细致体贴和对人的可能性的执著探索,对时代复杂的精神状况作出机智敏锐的表达。海飞的小说显示了将庞杂的现实经验提炼处理为独特形式的艺术能力,坚持以想像和认识干预生活。夏榆的散文以浓烈滞重的文字证明了黑暗对人和人世的戕害,同时他也用文字来寻找、发现和打捞黑暗中可能存在的光,以自救和救人。夏榆的散文写作为孤独和美张目,为悲悯和沧桑正名。郑小琼的散文《铁・塑料厂》真实再现了一个敏感的打工者身置现代工业操作车间中,表现出细腻幽微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哨兵的诗歌《秋日札记》具有对人和事物超常的敏感和智性洞察的深度,扶桑的诗歌《满月小集》是对心灵细微感受的发掘与情感深度的呈现,两者都表现出丰盈的感性与诗性意义的开拓。
篇2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评析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它们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篇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433X
国内刊号:42-1704/C
邮发代号:38-9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4
关键词均衡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要素禀赋
三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我国政府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顶住国际上的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今年7月下旬,人民币汇率从原来的1美元兑8.27人民币升值为1美元兑8.11人民币,同时人民币不再单纯钉住美元,而是改为钉住一揽子货币,并且可以在上下1.5%的范围内围绕1:8.11进行浮动。
然而,人民币小幅升值尽管在短期内缓解了升值的压力,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它在不远的将来仍然会浮现出来,这是由经济增长差异的内在规律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会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人民币汇率调整是否是必要的,它与科学发展观是否有内在的联系?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理解汇率调整的影响,后者与政策调控的目标息息相关。
一、我国政策调控的目标
我国是个大国,人民币升值与否应该以是否有利于我国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是否有利于实现工业化、是否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为指针,既不能因国际压力而使人民币升值,也不应因国际上的政治压力和金融投机压力而维持现状。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水平调整会导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它们是由我国经济的基本因素决定的,因此汇率改革和调整的进程必须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一再强调,汇率调整“要按照内部改革的逻辑和内部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压力,来设计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不管是税收、利率还是汇率”,正是这个意思。
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政策调控的四大目标。由于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它们不可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的阶段不同、国情不同、形式不同都会影响政府对这些目标的偏好。当价格稳定更重要,当局就会偏好能够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英美政府;当充分就业更重要,当局就会偏好能够促进就业的政策工具,如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当外部均衡相对于内部均衡更重要,这大体上只存在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经济体中,此时外部均衡实现与否是内部均衡实现与否的先决条件,这种情况下政府就会更偏好那些有利于外部均衡的政策工具;如果经济增长的要求压倒其他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工具和选择就成为政府的首选,如二战后日本和韩国成功实施的产业政策。
由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和经济增长的具体阶段对政策目标的选择进行具体分析。那么,我国的政策目标是什么呢?
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现代化某种意义上就是工业化,实际上如果没有工业化,那么经济增长就缺乏坚实的基础。首先,工业化具有规模效应,而只有当经济增长具备相当规模的时候,占人口绝大部分的人群才会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其次,工业化是其它产业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尽管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二产业也即工业和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但它们无一例外是以发达的工业为基础的。没有发达的工业,人们的收入水平就会偏低,自然不会出现对服务业的需求;第三,工业化对其它产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工业会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先进的设备,也会解放更多的工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他们会投身于第三产业,也会形成新的产业,这些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经济增长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受限制的。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限制条件是通货膨胀,如果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快,它必然会催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破坏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这种关系在我国也是存在的,超过资源承受能力的经济增长往往引起通货膨胀,而要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部分地牺牲经济增长的速度,1988年和1992年的通货膨胀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经济动荡,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措施制止通胀的恶化以维护经济在合理水平上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上限就是不催生通货膨胀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第二个限制条件是就业率。尽管各国政府都追求充分就业,但充分就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和比率,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要求。我国劳动力规模庞大,如何使更多的公民尽可能地享有工作的权利是政府不得不时时刻刻挂在心上的事情。显然,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没有就业。为了使就业率维持在某个水平上,就需要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也就同时决定了经济增长的下限,即使就业维持在某个水平之上的增长。
通货膨胀和就业是政策必须兼顾的两个目标,尽管有时候政策会偏向于其中的一个,但同时却不能不同时考虑另外一个,即如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造成的失业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引发社会问题;反之亦然,即如果为了促进就业而造成了恶性的通货膨胀,就会形成不稳定的预期,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
由通货膨胀率决定的经济增长的上限和由失业率决定的经济增长的下限会构成一个闭区间,可以将处于这个区间内的经济增长定义为均衡经济增长。当经济处于均衡增长状态,既不会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这就是均衡的含义所在,它是平稳的经济增长,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能够持续的经济增长。均衡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模式与要素禀赋是一致的,因为只有与要素禀赋相一致,经济增长才会是最集约、付出成本最小的。经济增长也才既不会催生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高失业率,它既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是可持续的。从这个角度讲,均衡经济增长就是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经济增长。
当然,经济增长会改变要素禀赋,经济增长的方式应该随着要素禀赋的变迁而改变。均衡经济增长不但是与要素禀赋相适应的经济增长,而且应该是随着要素禀赋变迁而变化的经济增长,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
将经济增长与价格以及就业联系起来并非是我们的首创,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弗里德曼(1968)和费尔普斯(1967)就分别独立地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这实际上是限定了经济增长的上限;后来,莫迪利亚尼(1975)又提出了“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的概念,它是指不催生通货膨胀或者不使通货膨胀趋于恶化的失业率,它同样是规定了经济增长的上限。我们提出的均衡经济增长与自然失业率和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相同之处在于都结合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来规定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都是有条件的受到限制的经济增长。区别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但规定了经济增长的上限,还规定了经济增长的下限,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对经典的自然失业率和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理论的发展;二是价格和就业不再完全是一体的,而是分别规定了经济增长的上限和下限,这样就避免了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变化的影响,可以使政策工具的选择更灵活。
二、汇率调整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
在开放经济下,要素的供需不仅仅由国内要素的价格所决定,还会受到汇率的影响。汇率是决定国内外要素相对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不同汇率水平下,国内外要素的相对价格是大不一样的。由于均衡经济增长是一个区间,与经济基本面(我们称它为要素禀赋)相对应的最合适的汇率水平必定也是一个区间,并且是有限的区间,这个区间对应
的汇率可以定义为均衡汇率。如果现实世界中的汇率处于区间内,那它就是与经济基本面相一致的,是不偏离的;如果它处于区间之外,那么汇率就与经济基本面不相一致,是偏离的;距离区间越远,偏离程度越大,国内外要素价格的差异也就越大。国内外要素价格的偏离,就会出现对要素进行套汇的空间,对国内外要素的需求就会出现差异。
要素禀赋是不断变化的,象我国这种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要素禀赋变化得尤其剧烈而快速。
经济增长初期,由于资本等要素相对稀缺,劳动力和资源是相对丰裕的,为吸引资本、技术、知识等经济增长必需的要素的一个可行的选择是低估本币,以外币计价的本国劳动和资源的价格相对便宜,这就会吸引其它要素进入本国,也会促进本国资源的利用,这种经济增长是由最初的要素禀赋决定的。
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改变要素禀赋的过程。经济增长会降低资本、技术和组织管理等要素的稀缺性,同时提高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相对变化必然会改变不同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和资源等的相对比价,也只有要素的相对比价随着要素禀赋的变迁而变化,它才能使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然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相对稳定的,其调整必然会滞后于要素禀赋的变迁,这就会使国内外要素的价格出现偏离,这种偏离就产生了对要素套汇的空间。当本国要素价格偏低,本国资源是套汇的对象,会导致对本国资源的过度利用,并导致经济的过热;当本国要素价格偏高,外国资源是套汇的对象,本国经济又会陷入萧条。这就意味着,汇率的不适当定值是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自2002年以来的经济过热是国内要素价格偏低的结果,其传导机制有两种:(1)将低估资源用于出口的机制。当资源价格低估,将资源用于生产贸易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就会因要素价格的低估而享有价格优势,这必然会促进贸易品部门的发展,也会促进出口的增加,结果会出现持续的贸易顺差。(2)FDI对资源进行套汇的机制。由于资源价格是低估的,FDI就会积极流入本国以对资源进行套汇,尤其会大量进入贸易品部门,因为这可以对资源价格低估进行双重的套汇。这两种机制的共同结果是对国内资源的过度使用,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从而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背道而驰。
汇率调整可以矫正要素价格和要素禀赋之间的关系,使要素价格能够反映要素禀赋的现状,使要素禀赋能够得到最有效最集约地利用。具体说来,如果汇率不根据要素禀赋的变迁而调整,那么以前不怎么稀缺现在却很稀缺的资源如原材料,由于其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差异,就会受到过度使用,未来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进口目前正在过度使用的资源,这必然会危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相反,以前由于资本相对缺乏而不能满足的需求,如专利和科学技术在汇率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它们的人民币价格必然会较高,这就需要花费较多的资源才能换得回来,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利用从而经济结构升级是不利的。显然,汇率调整是使要素价格与要素禀赋相适应从而使各种要素都能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条件,从而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或许有人认为,汇率低估会使我国的贸易顺差增大,这就相当于持有更多的对国外资源的要求权,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原材料,以此保证我国经济增长所需资源的供给。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主体必然是以利润为导向的,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资源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上同类资源的价格,这就会产生套汇的空间,是不同于对货币性资产套汇的对实物性资产的套汇,这种套汇方式更多地集中于贸易品部门,因为成本是用人民币计价,而销售价格却可以用外币如美元计价,这里面除了由市场决定的平均利润外,还有不同货币计价产生的套汇利润,这必然会导致对本国资源的滥用,而不可能依靠利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维持经济增长。
由此可以推论,并不是任何类型的贸易顺差都是有利的,只有那些有利于提高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科学发展观实现的贸易顺差才是有利的;并非任何类型的汇率低估都是有利的,只有那些能够提高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汇率低估才是有利的;在汇率低估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时,就要选择汇率升值,通过汇率调整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
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贸易依存度一直是比较高的,一直稳定在40%左右,这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通过对进出口部门的冲击影响我国经济,而这种冲击又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因为我国对进口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而外国对我国出口品的需求弹性却比较大,汇率小幅度升值对进口的影响要小于对出口的影响。
笔者事前曾经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部门尤其是出口部门的冲击作了小范围调研。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人民币升值尽管会加大出口成本,但幅度在10%以内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由此可见,尽管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对进口的影响,但2%的升值是我国出口部门能够承受的。然而,他们又都表示,尽管小幅升值不可怕,但汇率浮动却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因为我国缺少成熟的外汇市场,也缺少相应的避险工具,汇率波动让他们很难锁定成本,而如果不能锁定成本,收益就是很不确定的。
显然,汇率制度由原先钉住美元改为钉住一揽子货币并允许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浮动对出口商的影响要远大于2%升值的影响。以前,中央银行承担了全部的汇率风险,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产品和市场开发。现在,中央银行将一部分汇率风险分散给了企业,这尽管对于长远的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建立有积极意义,但企业在目前的情况下却很难通过远期交易锁定生产成本,因此会时刻面临着汇率变动的冲击。这种冲击并不会因为汇率波动幅度较小而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企业经营的绩效是按照“年”这个单位来计算的,但汇率波动却时刻都在发生
着,企业经营的绩效是按“年”这个单位来计算的,但汇率波动却时刻都在发生着,企业经营的成本也就时刻在变,如果企业总是在高点买入而在低卖出,那累积起来的损失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企业就不可能完全不顾汇率波动而只关心经营、开发和销售这些实际事务,还要关心货币事务。
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是生产能力的形成,这又必须依靠企业的壮大。汇率升值尽管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汇率波动显然不利于企业经营。由于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冲销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为企业成长创造一个平稳的货币环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首先,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更集约的经济增长,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要灵活利用汇率工具。具体而言,就是在时机成熟时主动小幅升值,同时辅之以利率小幅调整的货币政策,使人民币汇率在经济的稳定增长过程中稳定地升值。汇率升值不是坏事,它是对有效率经济增长的褒奖,汇率贬值才是对低效增长和不增长的惩罚。
其次,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外汇市场。所谓深度,就是市场规模应该足够大,不是一般规模的资金就能控制、操纵得了的,这样才有利于汇率稳定;所谓广度,就是市场覆盖面要足够广,交易主体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预期才不至于是同一方向的,只有当预期是多元的且能在某种程度上互相抵消时,预期才可能是稳定的,它对经济的冲击也才会最小(李天栋等,2004,2005)。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外汇市场是企业能够避险的必要条件。
再次,要致力于金融工具的建设,只有当金融工具是多样化的,既能覆盖即期交易,也能覆盖远期交易时,企业才能通过外汇市场进行避险(李天栋等,2004)。其中,远期金融工具尤其重要,因为它是锁定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工具。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它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都可以进行远期交易,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品种单一、市场规模小,当然,企业缺乏相关意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尽管汇率制度改革对企业有许多负面影响,但却能够促使企业更多地关注汇率风险,也有利于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和金融工具的培育。当然,企业也会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政府一方面要实行积极而稳定的汇率政策,避免汇率剧烈波动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要着力创造能够平滑汇率波动的外汇市场和金融工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适应汇率升值和波动的影响,也才能保障现代化的实现。
篇5
关键词:寻根 民族身份 认同 得与失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传统与现代、西方和本土文明碰撞日趋激烈,如何在繁杂的社会环境下确认自身身份,成为个体生命不能规避的问题。新时期活跃的思想氛围下兴起的寻根文学,对于这一问题做出“民族式”回答引发了一股身份建构与认同的潮流。 寻根思潮以其身份建构认同的民族性,迅速蹿红,然而当人们对其民族建构寄予更多关注时,它却逃离了公众文化的视野,之后未在文坛上引起热议。
民族文化之所以成为寻根文学身份建构的标签,在于它在新时期文化转型阶段,让仍处于困顿中的思考者眼前一亮。在他们看来无论对于群体还是个人,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的身份。而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存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尤为重视。寻根作家立足中华民族文化,发出了民族身份建构的号召。“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厚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1]这凸显了寻根文学创作的主旨性问题,即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一
在弗洛伊德看来,认同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吸收另一主体的某个方面,之后根据那个主体提供的模式全部或部分的被改造。[2]而身份是在一系列的认同过程中形成的。按本尼迪科特・安德森话说,“民族就是个人依附其上的一个‘想象的群体’”。民族身份建构就是通过一系列努力为“想象的群体”找到合法载体,使个体对“群体”产生向往与依附,即所谓的“民族认同”。为建构“想象的群体”,唤起民族认同感,寻根作家们做出许多努力,以其独特的民族化追求赢得了很高声誉。
首先,是建构民族身份的初衷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民族身份的建构是现当代文学致力的使命,但建构的过程并不顺利。在活跃的80年代,寻根作家公开表现出对民族化的追求,无疑是一次有目的有意识的努力和尝试,这源于作家民族文化危机感所催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新时期以来,西方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中国,而文化之根因“”彻底断裂。面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寻根作家在现代性视野下以世界性的眼光重新对自身历史和文化传统进行批判性反思,寻找那个失落的“群体”,对它进行重构,并在创作中达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民族化是复兴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抗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的策略。[3]这一建构民族身份的初衷,流露出他们内心敏锐的现代建构意识。
其次,对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双向选择所体现出的深刻性。与五四和“”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不同,寻根文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做出了双向选择:认同与批判,这是在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的,反映出寻根文学民族认同建构的深度和力度。寻根文学认同的是传统儒道哲学,以发掘对于当下民族精神建构的意义。如阿城《棋王》中王一生活在 “吃”和“棋”中,知足常乐,姿态逍遥,透露出对老庄逍遥人生哲学的怀恋;王安忆《小鲍庄》描述充满仁义村庄的变迁则表现出儒家传统仁义在现实社会遭遇尴尬的无奈。选择的另一面是批判,痛斥文化劣根性,批判落后愚昧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韩少功《爸爸爸》中麻木愚钝的丙崽是民族劣根性的典型代表,还贬斥了鸡头寨闭塞落后的生活环境以及村民愚昧的传统观念。此外,韩少功《归去来》、李锐《厚土》、郑义《老井》等都是代表作。
再次,民族性内容与民族化形式的“双手抓”。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是文学创作不应回避的问题。对于寻根作家来说,要创作出能真正确认民族身份的作品,就必须具有民族风格,做到民族性内容和民族化形式的结合。在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作家们对风俗画鲜明独到的书写,目的是为文化书写服务,“这样的小说里,风俗就不仅是诗情画意的东西,而且也是富有思辨性的东西”。[4]此外,吸收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以展现民族的思维方式,达到民族身份认同的目的;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揭示和批判,是对李锐 “中国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成熟得太久了的秋天”[5]的明示。在形式上,则表现出多种民族建构式样,大多数采用“新笔记”体、传奇与神话体等传统古典小说的文体样式;在表达上,追求 “民族语言” 的叙事效果,进行寓言化的写作。
此外,用地域性小形象建构民族的大身份。千差万别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多彩的地域文化,寻根作家将民族身份的建构和认同植根于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挖掘能展现本地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核,创作了一批充满文化意蕴的地域小说。贾平凹具有浓厚的秦汉文化色彩的商州小说,张承志展示北方少数民族的原始生命力的《黑骏马》、《北方的河》等各具特色的地域小说,描绘了本地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展示了各地域的生命个体如何依附本地域群体传统生命张力向外界呈现其独特的形象,在弊端繁多的现代社会中,完成对精神故土的守望。
二
正当人们期待寻根文学引领的民族化追求带来更大惊喜时,它暴露出越来越多缺陷和弊端,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最终导致了这一文学思潮的迅速隐匿。
“寻根”之下掩盖着某种功利性。多数寻根作家最早接受的是现代启蒙主义,在创作上较多地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他们之所以会走向文化寻根,一方面是出于身份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代主义试验遭遇意识形态制约后的逃逸策略需要,试图借助民族传统的包装,含蓄表现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6]因此,李欧梵说:“现在的寻根派,恰恰是昨天鼓吹西方现代派借鉴的一拨人。”[7]
参照视野和维度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寻根的目的在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找到能使民族群体与个体保持蓬勃生命张力的生命哲学。但在创作中,很多作家把视野局限在失落的仁义美德和老庄的逍遥人格以及边缘性不规范的文化,比如野史、神怪故事、风俗习惯等,试图通过不规范来打破规范,以野史来摆脱传统正史,来追寻繁衍民族的不息之“根”。以失落、边缘的文化作为民族之“根”来回答现代社会的诉求,其构建民族身份的作用受到很大的质疑,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更多错杂的矛盾。一味对丙崽式的民族劣根的批判,本质上是启蒙,而并非对民族身份的构建,使得“重铸和镀亮自我”的任务愈加艰难。
寻根民族化追求的失败,更大原因是理想遭遇现实的尴尬。拉美文学家民族写作的成功,使他们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性。因此,寻根作家以崇高使命感,掀起了一股民族认同的旋风。但他们并未认识到这种写作按照发达资本主义文化的兴趣被动地走向了世界,投送了西方后殖民主义的怀抱。这是寻根作家们事先未预料到的,因此寻根文学的民族化追求不得不宣告结束,寻根文学的悲剧正在于此。
三
寻根文学在三十年之前掀起民族化追求的热潮,为完成民族身份的建构和认同做了诸多努力,其创作具有浓重的民族文化特色,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寻根文学的民族化追求只能昙花一现。寻根文学民族身份建构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做出深刻思考,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身份建构和认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
[2]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19.
[3] 熊修雨.寻根文学民族化追求的回顾与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4] 李杭育.“葛川江文化”观[J].青春,1984(12).
[5] 李锐.《厚土》自语[J].上海文学,1988(10).
篇6
(1)民办高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
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后发现,我国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同时通过对相关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大概23%的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意义非常了解,有近30%的民办高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近40%的大学生表示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所了解,有6%的高校大学生表示对人文素质教育了解较少,剩下1%的学生表示对此问题不是很了解。
(2)民办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知识的情况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较为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认识有些模糊不清,更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素质一点都不清楚,同时也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心理。通过相关权威部门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办高校要想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体制以及条件等各方面与公办高校有所差别,这就造成了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并不全面,在相关的教学政策、组织管理、以及师资建设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有相当的欠缺。通过与公办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同相对比后可以发现,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但是在价值取向、理论修养以及文化素质方面与公立高校的学生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这种情况的出现不符合国家对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培养理念。但是我国民办高校也是我国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其同样承担着培养祖国后备人才的任务。
2我国民办高校存在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1)我国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情况来讲,从学校的校领导到各级的基层领导等都没有对此问题进行重视。如果想要在民办高校中建立起相应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在我国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定位过于理想化宏观化,导致了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不能能很哈的理解,造成了目标模糊的情况出现。同时民办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实力,这将严重的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情况。
(2)课程单一、师资力量不足
就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来讲,民办高校应该具有非常高的自主办学能力,同时在学科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教师能力以及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大多以公办院校所走的道路作为标准,只是一味的走公办院校走过的路,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以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主,并不追求教育的效果,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质量较低,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品格的塑造。
篇7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 前言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公平竞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促进和平、友谊、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体育理想,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组织内容,严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身体素质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双重教育功能,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广泛影响和独特作用方式,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参与和巨大影响力,成为可以区别于其他文化内涵而具有独立体系的一种文化形态而始终站在世界文化的前列。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主要指黄河流域)农业文化的产物。它以儒家“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各安天命”、“无为而治”等为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思想与内涵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以孔子的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及西汉末从印度传入而大盛与中的佛教释家文化,这三大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代表。两千余年来,其各自形成并传承的学说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起到主宰的重要作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亦然如此。
儒家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是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文化代表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52章)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在此强烈熏陶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强调内修性和外练性相结合,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和肉体的统一,在运动上力求健身性、自娱性、安全性和伦理道德性;强调“养”,练是为了更好的“养”,养练结合,其目的是为了“健”、“寿”的需要。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又一特征。这些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太极拳讲究动静结合、以柔克刚。武术强调内外兼修,点到为止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由民族和传统两个主要概念复合而成的。首先从地理位置看,我们国家的先民,自古就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东濒茫茫苍海,西北横亘着漫漫沙漠,西南又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这里长期占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是在黄河、长江、珠江、淮河和松花江等流域形成的农耕文化。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长期以农耕生活为主,注重血缘关系,讲求家庭精神,对传统极为尊重。
其次,传统有“传”和“统”合而为之,“传”,原之古驿道沿途设有的许多驿站,使者每到一个驿站,便可换乘车马,继续赶路,以此来传递信息。传,即为“驿”也。“传”的含义是指一站传一站的意思。引申为代代相传,相传继续的意思。“统”,本义是茧的头绪。段玉载《说文解字注》:“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一脉相承世代相继的系统。“传统”有单一的概念转变为联接的概念,是将某种根本行的东西相传继续、世代相传之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大陆、农业和宗法制度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追求的是一种个体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以形神统一、身心和谐为共同的技术要领,力求达到完美境界。在追求人际和谐的同时,中国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竞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反对人对自然的挑战与对抗,这就产生了相对封闭于其他体育体系的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人文精神,即时以人为主的强调人的主体性的精神。其所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生的意思。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是主张以人为本体(或中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权利的维护、努力实现人生的目的的一种精神。
篇8
树立“三融合”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方略
多年来,学院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能够顺利、有序、深入地开展下去,专门成立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工作小组。小组由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各项工作由党委领导统一部署。党委基于实际情况,提出了“三融合”的文化内涵建设方略,着力推动“高教性”“民族性”和“职业性”相融合。此方针的提出,明确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工作的方向,深化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学习“感动中国”精神,实践优秀道德文化 2005年至今,学院积极开展学习“感动中国”精神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文字资料、写读后感、朗诵,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实践“感动中国”所传递的优秀道德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有效地提高了思想觉悟,重新认识了自我价值,规范了日常行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内心得到了净化。在优秀道德文化的感召下,学生自发组成了志愿者队伍,长期从事社会志愿者服务。据统计,学校学生累计从事社会志愿者服务500余次,参与人数5000人次。不仅如此,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学院学生活动的传统,历届学生自觉传承此项活动,为学校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
开展“优化服务”活动,提升职业文化素质 2007年,学院启动了以“优化服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服务”旨在传播优秀职业文化,树立以“服务”为核心的职业意识,从而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此项活动主要以讲座形式展开,先后共举办了二十期,每场演讲均由省内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主讲。此项活动,对于深化大学生对职业教育、职业文化的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大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此项活动深受在校学生的欢迎,是学院近年来文化活动创新的重要成果。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实践优质思想政治文化 2013年4月15日,学院开展了“我的梦・中国梦”优秀微博评选活动。此项活动深化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抒发爱国之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起牢固的社会主义信念。
加快文化融合机制创新
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文化融合机制,尝试将民族文化引入课堂,让文化与教学相结合,创新文化教育模式,将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深度发掘优质文化内涵 2007年,学院成立了贵州少数民族技术文化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少数民族技术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学院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在黔东南地区开展技术文化普查活动,所获得的成果均经转化为教学资源,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技术文化科普的开展,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让汉族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性,促进了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
民族文化与课程教学融合 近年来,学院在民族文化发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发表多篇论文和专著,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教学资源。为了有效地利用这部分资源,学院积极探索文化与课程的融合机制。在“多元文化创特色、开放办学谋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各专业相继推出了具有鲜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从而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引入课堂。
目前,开设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有“苗族水鼓舞”(民族体育类课程)“苗侗医药技术”(民族医学类课程)“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赏析”(民族文化课程)“黔东南民族民俗”(民族文化课程)“苗侗语言”(民族语言文学类课程)“民族民间工艺品鉴赏”(民族艺术类课程)“民族歌舞”(民族艺术类课程)。实践表明,民族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力地保存和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知识,而且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学生的自豪感,加深了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民族文化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民族文化的优秀性,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以验证,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以深化和发展。作为一所高职类院校,学院始终秉承着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办学理念,坚持为最需要人才的地区培养人才。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学校大力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深入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目前,开展的民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有“侗族舞蹈文化队”“侗族芦笙音乐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进了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与社会文化相结合 近年来,学院的少数民族文化团队积极参与了省内多个大型的民族文化系列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眼界,而且大力发展了优质的民族文化。学院组织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主要有“建州周年大型庆典”活动、“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上海世博论坛”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表现优异,用精彩的表演向全社会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对于促进全社会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托文化,培养有文化的人才。同时,宣传发扬各种类型的优秀文化,全面提升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社科素质 社会学 精品课程
一、相关概念探讨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有大约25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约300 多所民办学院。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
在正视我国民办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教育存在的不足。民办院校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学生生源,无论从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自身特点。作为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各大民办高校、教育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均以积极的心态来正视存在不足,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文社科素质的缺乏是众多民办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人文素质是指一种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有学者指出民办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设置欠科学。再有,民办院校的师资主要由专职教师、母体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教师资源组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给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难度。同时,民办学院教师报酬与教学数量相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求数量略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来看,社会学均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就我国而言,部分高校也把社会学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利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课程。
二、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育才学院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涵,努力打造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育才校园文化,始终秉承“厚学养德, 树人育才”的校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功利性的问题,学校领导从多角度来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从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先从管理学院开展试点,逐渐向全校推进。
社会学是一门对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证性要求都十分突出的专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将社会学课程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如下几点特色:
课堂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突出重点,解答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开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内容上,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教材,最终选取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主体教材,同时参考其他社会学教材与社会学经典著作,将《社会学概率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十三章,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增进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打消三本学生对“理论”的刻板效应和恐惧感,让学生初步具有社会学专业视角。
课堂讨论(社会热点、时事分析法)。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分析每堂课都开展,先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社会问题并进行课前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评和积极引导。这一方法接近了生活与社会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和辩论,用以引导学生注重自学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课堂讨论实现了师生良好互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会。本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原则,本课程特设置了读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列出社会学的经典读本书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经典理论来认识、分析社会。读书会最直接的作用是影响了学生课余时间结构。课程小组前后进行两次调查显示,通过加入读书会,80%学生增加了课后读书时间,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的频率由人均2次/月提高到10次/月。读书时间的增加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睡觉时间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课后辅导。一方面,配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以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有两个板块,一是校内专题报告,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课题,邀请重庆社会学界内专家、本校教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这类专题报告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经验。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由学校到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这一类主题报告,报告人均从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来解读现实问题,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深入。有学生听完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理论这样指导实践的。二是校外板块,积极为学生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参与2011年度重庆社会学界年会、社会工作年会、其他高校相关人文社科讲座等,以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得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社会调查工作室、实训室进行练习,并在校园内就学生的自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培养师资。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培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着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知识体系。民办院校部分教师的素质受到学校和社会质疑,这与教师个体素质有关,同时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有关。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其次是教师社会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培养。从整个重庆市社会学教学系统来看,社会学科班出身的师资并不多,在民办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积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让教师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等。
三、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从课程小组调查来看,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和上学期相比,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加肯定诚信的作用;更多的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学会了用各种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困境时,多了一分理性,少了几分冲动,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理性面对。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所改变。学生由起初“政治课毫无作用”,到如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规律,这样的改变也证明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建设在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上起着一定作用。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四个学期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看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艰难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单从一门课程的建设远远不够,应该做到:
一、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习。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打造精品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育,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提高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文联.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篇10
查字典为您编辑了“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
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