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范文
时间:2023-04-04 01:1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广西金秀,大瑶山交通不便,连绵的丛林,陡峭的悬崖,蜿蜒的溪水,苍茫的群峰,真的无法想象新婚燕尔的与王同惠是怎样穿越山林,深入山旮旯间的瑶家小寨。夜幕中,身陷捕虎的陷阱,勇敢的王同惠搬开他身上的石块后,执意下山寻人救援竟失足山涧。这对新婚才一百零八天的夫妻从此分离,天上,人间。1935年,寒冬。正是这感人的岁月指引着我从电视画面、从教室走进大瑶山,亲身感受他和王同惠的人生传奇,感受他们留在这瑶乡世界的精神传奇,感受中国乡村的泥土、瑶寨民风的醇厚和物质生活的落后;走进大瑶山,不仅追忆和王同惠当年的足迹,记住历史的真实,更获得了对《乡土中国》与乡土文学浅识的视角。
理想悬壶济世的青年,却在东吴大学读医学预科时意识到:人最痛苦的不是疾病,是来自社会造成的贫穷。为此,两年之后他转入燕京大学学习社会学,要治病救人,就得先治理社会。“就是这种关心中国社会的民族情绪和企图减轻中国人民痛苦的愿望,促使学习社会学。而他研究中国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图填平由于他受西方教育所产生的他同广大中国人民之间的鸿沟”。大卫・阿古什的论断在《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开篇中得到印证,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是农民。他认为,他的重点是中国,是如何更好地了解他自己的社会,以便改进它。想要使中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就必须把研究与调查深入到中国乡土。
于是,穷毕生的努力,一边学习西方社会科学,一边走出图书馆进入社会,从而去发现真理。他的实证始于中国乡土,他研究的根系也深植中国的乡土。单单广西,他就五上大瑶山,尤其初次的“蒙难大瑶山”,痛失新婚妻子王同惠。在江苏,回到老家开弦弓村。在云南,“魁阁”的条件十分简陋,禄村、易村的日子更是艰苦……正是这些困难而充实、实证而严密的田野考察让真正深入中国乡土,深入乡土中深厚坚固的乡村伦理。尤其,他独具一格的治学方法使他的著述不同于其他社会学书籍那般深奥冷僻,他善于从累积的丰富材料里提炼出理论性的精华,清晰而形象的概念、结构,《乡土中国》就是通过生动幽默、通俗浅明的论述,引领着“学生们”一面探讨一面深入。一个个课题像细线串成的珠子,剔透灵动地滑落,激起共鸣与顿悟。如今的学术研究常常脱离现实天马行空,也许就是缺乏这样向社会生活问学与治学的精神吧?
是的,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对于国人的概念不仅仅是记录着一串串脚步的印泥,也不只是远洋国外,家中老人在行李中包裹的一乡土。封建农业国家的思想影响至今,在国人身上根深蒂固。以至于中国人的乡土性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神圣感,这是中国的根系,也是中国文学的根系。为此,中国乡土文学之树蔚然成荫,生生不息。
“乡土文学”之名源于鲁迅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二十世纪早期,鲁迅等一批客居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以笔回望故乡。鲁迅认为他们的写作“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鲁迅的《故乡》、《祝福》、《阿Q正传》,茅盾的《春蚕》,沈从文的《边城》等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笔触,把旧时代中国乡土尖锐的弊端与质朴的醇美展现在读者眼前,他们的精神之树根植于乡土,发芽,茂盛,中国的乡土文学便成长起来了。之后,赵树理、孙犁分别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以浓郁的乡土性真正使文学大众化;而当代的路遥、汪曾祺、韩少功、贾平凹们又以各自的笔力对时代趋势与乡土性进行了深邃的重审和新的阐析,他们都以广阔的乡土作各自的文化场景,书写父老乡亲的生存困难,寻觅使农民真正幸福的方法。这些“为人生”而艺术的作家,最终发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乡土性中寻找答案。
由此可知,文学与社会学其实都是“人学”。
不同于作家的形象化,学者是这样论述乡土社会特性的:乡村里的人口附着在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从而形成人与人彼此熟悉的安稳且自私的礼俗社会,乡村生活富于地方性,这种人和人在空间排列的静止就是生活孤立和隔膜。而中国几千年来,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育而成的乡土社会,其基本结构特性也正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们的祖父辈,甚至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中国社会里。即使祖国正以飞速的脚步发展,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全民奔小康,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口依然是农民,大多数乡村依然闭塞落后。我曾多次到乡村,小学毕业前,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广西儿童发展状况考察夏令营”,看到今天乡村许多拔地而起的砖楼,也看到聚赌暴力和土地的荒凉,看到不少我的同龄人艰苦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成为留守少儿。其实,早就对乡村社会的孩子们有过解读:“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服从旧秩序的心愿。”在成人忙着挣钱的时代,他们无奈,只有服从成人世界。从过去无钱失学,到今天留守土地甚至被拐卖,他们服从父母,服从所有的成人,服从土地。鲁迅“救救孩子”的呼唤至今仍回响我们耳边。
针对城与乡的这种社会变革,早在1948年就敏锐指出:“中国都市的发达似乎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相反的,都市的兴起和乡村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正如今天社会转型期,城市的现代化与乡村的荒原化,越来越多城市的霓彩喧闹,越来越多乡村的泥土叹息。乡土中国在历史巨变中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沉落,历史总在轮回。当农民们放下了祖祖辈辈紧握着的锄犁,告别了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儿女,离开了血脉曾经深深依赖的土地,一批接着一批,走进梦寐中的城市,即使干的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土气”成为城里人的骂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这是中国的无奈,乡土的尴尬。六十年前的论断颇具现实意义。
也为此,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向我们解析说:是因为中国基层社会受到很深的乡土传统的影响;明白了“闰土”会与“我”生分,是因为生活孤立、荒漠和隔膜;明白了老通宝虔诚地用蒜头占卜,整个村落因为“收蚕”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是因为依赖地方性经济得以生存的本能;明白了“三仙姑”、“二诸葛”装神弄鬼,是利用了中国乡村民间信仰中的实用和功利;明白了孙犁为何重笔农村妇女,是因为乡土社会男女有别,家族以同性关系为主轴,她们常常被忽视;明白了《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对土地既矛盾又割舍不了的复杂情感,韩少功《山南水北》里浓浓的乡土情结,因为乡土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土地的关系……乡土文学真的是“为人生”的文学。
乡土社会的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好的乡土文学,在于以乡土性融汇到作品里,在乎的是发自乡土深处的生命的脉动。鲁迅的意义在于直面乡土里的国民性,他自己也说过,他笔下的人物是拼凑起来的,就是说有中国农民的通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背负的阴阳两界的悲苦、闰土无法更改的麻木无奈……无不体现出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惜;茅盾的“悯农”在《春蚕》的“谷贱伤农”中,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农民真正的出路,需要在丰收之外寻找;沈从文展现的理想化的乡土生活,那浓郁的地方色彩、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赵树理以其活脱脱的农民语言,通俗幽默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的乡村进步青年和落后长辈形象;孙犁则以自然的语言、明丽流畅的笔调刻画了众多劳动者,尤其是农村青年妇女的美好形象,形成了素朴深沉、优美淡雅的文风;而路遥把心贴近乡土,真心感受并记住农民的劳累与伤痛,《平凡的世界》在当下的意义也就不平凡了;汪曾祺继承了沈从文的风格,以文雅而清新的语言慢慢道出家乡的点点滴滴;韩少功的乡土回归、贾平凹的乡村白描都切切实实地从中国的乡土性出发,创造了一个个乡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乡土世界。
篇2
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翼文学发展强大之时,正是鲁迅先生给沙汀、艾芜那封在新文学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时,它从审美取向和文学发生学意义上,开启了四川乡土文学的先河,成为四川乡土文学发展史上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并在近80年四代乡土作家群的艺术实践和薪火相传之中,逐渐地形成一种类似“集体无意识”式的精神传统。
第一、二代四川乡土文学大家及其经典的文学作品,以其杰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事实上,李人和他的代表作《死水微澜》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还是被现行的文学史低估了。以李人、沙汀为代表的四川现代乡土小说,在对地方性知识的艺术建构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们的小说世界中,鸦片、茶馆、滑竿、袍哥、壮丁、生人妻、“吃讲茶”等一批经典的文学符号,早就不仅是所谓乡风民俗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代码了,它们作为文化代码和文学意象已经在接受者的阅读实践中历史地产生出一种形象的“地方性知识”――也就是关于旧社会四川黑暗的乡村经验的历史知识。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包含了乡土四川深刻尖锐的历史问题和农民阶级根本性的生存困境,从而也就为乡土四川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种美学和知识的参照系,其生动形象的认知意义实在不可低估。从知识与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上来说,乡村的思想/信仰正是以乡村的经验/知识为生长土壤和生存背景的。知识是经验走向信仰的重要桥梁,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所以,乡土文学的“地方性知识”,不但事关乡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而且也事关乡村的心灵和精神,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新农村建设无疑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在此进程中,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肯定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古典的乡村也势必发生历史性的衰败(事实上,这样的衰败已经出现了),这就意味着乡村的体制变革和制度安排必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充满矛盾和生机的历史过程。有时候,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对于个体的乡村和农民来说,可能意味着沉重的苦难、艰辛的挣扎、悲凉的呼唤和含泪的仰望,这正是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较为残酷的一面。当然,它的另一面又意味着憧憬、希望、机遇和世俗幸福的可能性。更进一步说,在乡村现代化的历史转型期,乡村经历的贫困实际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传统的乡村文化渐渐凋零溃败了,跟随资本扩张而来的消费主义文化大浪一样涌进荒芜的乡村,激荡起乡村被长久压抑的物质欲望。可是,乡村收入的增长,短期内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实现其过多的欲望。于是,现实经验与生活想像之间的落差将成为乡村普遍的心灵症候。在此情境中,如何重建乡村的精神和文化,重建一种乡村生活的意义体系和价值系统,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文化使命。而“地方性知识”对于重建乡村的文化家园和生活意义,就成为一种植根本土经验的文化依据,成为乡村文化重建的知识参照系,可以保障其有效性和方向性。
与第一代四川乡土文学相比较,当代四川乡土文学作家对于“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和表达就要匮乏得多。他们对地方性经验与知识的审美观照,更多地还局限在对四川地方方言和一些乡俗场景的书写之上。在“地方性知识”的建构方面,我认为傅恒的乡土小说倒提供了极具文化意味的艺术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中篇《么姑镇》就相当敏锐地捕捉和表现了乡村社会变革中的身份意识问题。在小说描述的川南乡村社会中,镇上人通常看不起乡下人,而县城人更看不起镇上人,此风张狂之时,乡与镇之间的通婚竟也不能实现。这样的地方性歧视,已经不单是所谓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了,而且还是乡与镇之间、镇与县之间、县与城之间因其经济文化的现实落差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偏好和价值取向。在这种多少有些狭隘可笑的地方性歧视背后,却凸显出四川乡村社会中因地缘等级不同造成的相当严重的身份差异。这是四川乡村社会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微观的身份文化,自然它也是一种极具文化意味的“地方性知识”。这样的“知识”,呈现出一种独到的文化视角,也给人们考量四川乡村问题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切入点,直到现在依然有效。
今天,我们谈论乡土文学建构地方性知识时,语境问题是无法规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换句话说,乡土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语境中,如何才能建构起有效的“地方性知识”?只有从全球性的文化角度和视界回望和书写乡土的地域经验和故事,文学才可能使本土的“四川经验”上升为“人类经验”,使地方性经验/知识获得普遍性的文化意义。所谓全球性文化视界,通俗些说就是要有一种从外面看里面的文化眼光,而不只是从里面看里面的短浅目光,要从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识上摆脱和摒弃狭隘的“盆地意识”。从外面看里面,意味着作家与乡土经验拉开了审美距离,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超越性的历史意识和反思意识,就可能洞幽烛微地发现本土乡村经验中原本被遮蔽着的历史文化意蕴,从而使文学的“地方性知识”建构在深厚的历史基石上。李人、沙汀、艾芜为何写出了至今还无法被后来者超越的名篇巨构?这同他们走出四川后,再走回来,用另一种文化眼光来观看和书写故土的人物和物象,从而艺术地提升了地域经验是完全分不开的。相比之下,当下势头正健的四川乡土作家,许多人来自乡村,出身于农民,其优势无须多赘,其劣势便是少了上述大师们那种出川、出国、游学、游历的人生阅历和文化资源。积累生存经验,提升历史眼光,拓宽文化视界,也许就是四川乡土文学作家的当务之急。
篇3
第一,对人性的关注
读完沈从文的短篇《丈夫》和《萧萧》,你总有种莫名的感动。语言上的文雅与民间口语的良好结合以及韵味上的隽永,就不必说了。感动我的是纯真的乡土风情,里面的丈夫、其妻子老七,萧萧、花狗,甚至非主要人物的五多,掌班大娘,萧萧的小丈夫,都呈现出浓郁的、温馨的人性之光辉来,这是在任何时代都可永恒地感染人的。
作品中丈夫和老七的情感写得非常好,非常朴素,也非常真。例如,他向水保的杂七杂八的诉说,其实是企图说给在船上卖身的妻子听的,这些话在他的肚子里憋了很久了。他有多少话想对为了生活而在外面挣扎的妻子说!他希望就小镰刀向老七道歉一事,则更体现出丈夫的细心、爱恋了,他把一件如此小的事情,也铭记于心,并不愿在如此小的事情上冤枉妻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质温情的丈夫了。老七的爱,不仅通过她为了这个家庭的奉献体现出来——她把卖身给士兵所得的钞票,交给丈夫带回,这是多么力透纸背的一笔!
《萧萧》让我们看到,那样的温情世界,是有一定的社会学土壤的。这是一个常识、常情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萧萧与花狗私通,竟至怀孕生子,而没有被沉潭,其实正是这种常识、常情的反映,是民间世界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生命在性与爱的呵护中,得到旺盛的生长。最后以萧萧怀抱与小丈夫新生的儿子在篱笆间看热闹终结,也是神来之笔。这里面,没有对“封建礼法”的控诉,没有对“童养媳”习俗的批判,一切来自理论乌托邦的形而上学,都是被拒斥的。我们也可以设想,在《丈夫》中,丈夫与妻子回到家乡,他们完成了人性的复归,他们在这样一个世界,也可以维持生活的必需,因为这样一个世界是仁慈和常情的世界。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讲述了湘西“茶峒”这个小山城里所发生的一切是是非非和爱恨情仇,讲述了天佑、傩送、翠翠三个人之间曲折、朦胧而又纯美的爱情故事。
完全一个田园牧歌般的世界,处处洋溢着古典诗意的氛围。山上翠绿的竹篁、丛中繁密的虫鸣、溪面上薄薄的轻雾、空中柔和的月光,都加剧了这种古典美的诗意氛围,烘托出一个和谐、清静、空灵、与世无争的世界,这就是沈从文笔下的充满了湘西风情的世界。
民风淳朴,人物豪爽仗义,坚强刚健,善良纯洁,品格高尚,这就是边地山城。老船夫为人朴直、无私奉献,无偿替行人撑船过渡,他守在小溪边数十年如一日,从来也不肯轻易接受别人一丝一毫的馈赠;翠翠是个天真纯朴的美丽姑娘,她在淳朴的民风里长大,保持了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她性格乖巧,从不发愁,有着小动物般的机警,但同时也像小动物一样易受惊吓,稍有风吹草动,也便如小动物一样的逃避,这便注定了她日后的悲剧;天佑、傩送两兄弟,长年跟着父亲在风雨中走南闯北,炼就了强健的体魄,养成了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等种种美德;船总顺顺豪爽大方,无论谁有求于他,他都慷慨解囊,替人解难……这便是湘西风情中的至美人性。
作者说自己“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确实,我们随着沈从文的笔,随处都可了解到湘西那片纯美的土地,品味到这土地上的至美人性。从《边城》所构筑的美去分析,我们都能找到一座精神的神庙,找到一份人间的至情。
的确,“人性”是他一直在探索与研究的。但这个“乡下人”从来就不愿意宣扬人性的丑陋,他一直苦苦地用一颗温和甚至调皮的心来解读他想像中的(或者说理解中的)乡村、苗人以及普通的“人性”。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这些都尤为明显:比如小说《丈夫》中的男子;《柏子》中的柏子,《贵生》里的贵生。他的代表作《边城》也是如此。他很少甚至没有去抨击、揭示里面的丑陋,而是用一种恬淡如水的口吻来叙述一切,他偏重于情与景的描写,往往用悲剧的结局让读者(也让他自己)来同情、掩饰或者说谅解人性的扭曲。甚至他赞赏一些常人看来无法理解的事,从他的《自述》与《湘行散记》里面可以看出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如此以来,倒是将人性的两个极端都极有分寸并合理化地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凸凹丰满极具人性)。
第二,城乡在道德意义和美学上的二元对立
作为一位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明显地体现着这样的模式:城乡在道德意义和美学上的二元对立。走进沈从文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乡下人的世界”是自然山水,荒莽而又秀美;人们单纯而又勇敢,他们不分平富、不讲地位,以诚相待,以善相亲,充满了温暖,而对于虚伪、做作、欺诈一无所知。“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信,即便是妓,也常常较讲道德和羞耻的城市中的绅士更可信仰”。在大量的作品中,沈从文不仅描写了湘西人世代相袭的优秀品质,而且注目那些为世人所轻蔑、所不齿的方面,并大胆进行人的价值的评估,在野蛮中见雄强,低贱中见诚实,天真中见热情。他们是一群与自然完全契合的人,总是享受生活所赋予他们的一切,渲染生命的美丽与强健,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庄严与价值,在生活和感情的撞击下闪现生命的火花,呈现“乡下人”的内在精神实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实质,使沈从文对“乡下人”的世界一往情深,而对“都市世界“给予无情的嘲讽。
沈从文模式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影响是如此深厚,以至于我认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越了沈从文的这一观点,得不到同志们的多少认同。
沈从文的模式就是城乡在道德意义和美学上二元对立的模式,尽管有的论者认为沈从文要复杂得多,但我认为,公平的看,他并没有超越那种道德意义上的二元对立,即城市(现代)丑陋和非道德化与乡村(传统)的美好与淳朴。
沈从文在一个普遍以背叛和决裂于乡土与传统为进步的年代里构筑了一个乡土神话,一个“家”的神话,诚如他自己所言,他是在神解体了的年代,重新给神以赞颂。这个乡土神话,是沈从文留给中国文学史的不朽遗产。
篇4
1、按学生的村落、社区,亲自去寻找乡土文化
不同的村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要鼓励学生亲自去寻找并体验自己村落的乡土气息。探寻所处村落名胜古迹的文化内涵,找寻所处村落的历史名人或是英雄先烈,追寻名人足迹,弘扬先辈精神,从而加深对所属村落乡土文化的理解。不同的村落或者社区在礼俗上也存在着差异,具体体现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学生对家乡风俗习惯的亲身体验,能够深切感受乡亲之间的情感维系,以其体现出的淳朴民风。
2、老师带队,全员、全面探索重点的人文景点
通过学生自主寻找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对所属村落蕴含的乡土文化进行解说,学生在解说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深化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在同学之间也分享了更有关乡土文化的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重点的人文景观进行游览,带领学生深入体验乡土内涵。
3、利用网络、多媒体、系统地体验乡土文化
并不是所有的景点我们都能,足之所及;并不是所有的景观我们都能,目之所及。所以我们要借助多媒体为我们展示更加全面的人文地理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系统地体验乡土文化,激发热爱大自然之情。
二、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激发欲望,描绘广博的乡土人文景观
乡土作文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乡土特色”,“乡土特色”蕴含在乡土文化之中,因此在乡土作文教学中要力求依托乡土文化,优化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描绘出更加丰富的乡土人文景观。
1、课内拓展:让学生有“源”而写,养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乡土资源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只有在学生对乡土文化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对乡土作文的写作进行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学生对乡土文化有了整体感知,下一步就是如何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兴趣、亲近自然、融入社会,从而开阔视野。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教师要重点做好课程内外的延伸。例如,在讲解《回乡偶书》时,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借助“离家”、“乡音”等词语通过积极的自主探究,能够深刻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激发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可以以乡土文化加深对家乡的爱,也可以在乡情和亲情中突出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在对比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2、课外延伸:乡土资源整合、深化
学生根据乡土文化进行作文,习作中的情感流露是建立在对家乡文化深深的爱的基础上的。家乡的特产是学生引以为傲的,家乡的新变化也足以让学生振奋不已。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对生活的亲身观察、体验,写成的乡土作文是非常珍贵的,是一个地方乡土文化的缩影。教师应该积极把利用学生、学校等引入课堂教学而生成的新资源进行整合。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汇集、保存以方便进一步的研究、交流和实现资源共享。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音乐艺术;图谱学;图像学;书籍学;文献学;相互补充;互为关联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历史文化的转型和学术思潮的风起云涌,各种学术思想、方法和学科概念不断翻新变化。如以科技文化为唯一标准发展阶段,所有学科层层剥离,新学科概念汗牛充栋,而随着“多元文化”理念的回归,相近的学科嫁接交融、合而为一等,又成为一种全新的时代风尚。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关图谱图像之学与书籍文献之学的古今关系与现实意义问题,就是这一时代文化背景下不得不重新提及和需要认真探讨的学术命题,要分辨二者长期以来的互为关系,及至和相关学科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从我国历史文化、学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与接续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与分析。
一、历史文明接续关系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明传承发展的进程中,图像文化与文字文化的形式,相互接续,相互映衬,形影相随,不离不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笔者将其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即图像文明时代、图文接续时代、图文并存时代、文盛图衰时代和图像时代的回归。
其一,图像文明时代。古老悠久的华夏文明曾经历过图像时代,即在我国语言文字尚未形成之前,先民们曾经有过一个漫长的以图记事、以图说事和以图表情达意的时代,故图像文化应是早于语言文字而独立存在的中华早期文明之一。而当语言文字逐步取代了其功能和地位后,图像则又转化为一种艺术文化的形式,并在学术文化研究的平台上得以绵延传承。如《通志》说:“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图谱之学由此而生;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文,书籍之学由此而生。图成经,文成纬;一经一纬错综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1]
伴随着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时代等历史期的变迁,图像文化的形态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如青海大通出土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的舞蹈纹[2],江苏省苏州市中吴区江陵山出土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葬的透雕冠状舞蹈纹玉饰[3],包括分别见于甘肃大地湾、云南沧源、广西花山、内蒙古阴山、新疆昆仑山等地的岩画、地画图像,以及全国各地出土后世各个时代的各种图像,足以反映出这种图像文明永恒的生命活力。
其二,图文接续时代。据考证,作为具有中华文明象征意义的中国文字,是由先民们勾勒勾画的表现世间万象的图形图画渐渐地演化而成。如“象”字的产生,即缘于人和大象密切接触的历史基础。上古时代,商人驯化大象,役象代劳,并根据象的形象创造了“象”字。“象”在汉语中最初是名词,以后才引申和转化出“现象”、“象征”、“想象”等意思。[4]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甲骨文中,可见“象”字的初始形态“”。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象在中原地区绝迹。如韩非子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5]也因于此种历史的缘故,位居中原腹地的河南省简称“豫”字,主体框架为“象”,其详细字义为:形声,从象,予声。本义:大象。如《说文》说:“豫,象之大者。”[6]中国字则被称之为“象形”文字。关于中国文字(汉字)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考古发现最早的遗存,是安阳殷墟出土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已初步定型的文字――甲骨文。这种“象形”的文字,应是我国图文接续时代的有效见证。
其三,图文并存时代。世上任何一种人类文化形式的出现,都要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磨砺和体悟的过程,而一种文化形式取代另一种文化形式,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包括一方的渐兴、二者重叠和另一方减退等过程,图像与文字两种文化形式的交替,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渐进的接续关系,而且二者之间肯定有着一个较长时间的并存期。
关于我国古代的图谱图像与书籍文献长期并存与发展的历史,在先秦时代的古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如《周易・系辞上》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7]这段在古人长期的口头文化传播基础上的文字记载,将图像文化和书籍文化这两种先后生成的文化形式并置为同一源头,虽有一些夸饰、捏合的成分,但却并非子虚乌有的凭空想象或神话传说,而是以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和精炼生动的比拟手法,奇特传神地把我国历史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朽的历史印迹连缀在了一起,简约而又翔实地记述了我国图像文化与文字文化曾经并存发展的历史信息。
其四,文盛图衰时代。随着自汉以来我国古文字的逐步简化和定型,人们渐渐地用简约的文字文献取代了图谱图像的实用功能,以至于逐步呈现出文字繁盛、图像日衰的发展趋势。如《通志》说:“……刘氏作《七略》收书不收图;班固即其书为《艺文志》。自此以远,图谱日亡,书籍日冗,所以困后学而堕良材者,皆由于此。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舍易从难成功者少。”[1]上文十分清晰地描述了“图谱之学”和“书籍之学”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图成经,文成纬,一经一纬错综成文”,及至汉代文字通行,著书立说只用文字不用图像,导致“图谱日亡,书籍日冗”现象,预示着文盛图衰时代的出现。
其五,图像时代回归。20世纪以来,鉴于古文献记载已不能满足现代学术研究之需的原因,图像研究再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并在世界范围内兴盛蔓延,西方国家较前一步完成了作为现代学科属性的图像学学科理论与方法体系。作为一名哲学家的睿智与敏查,海德格尔于1938年就宣布到了“世界图像时代”[8]的到来。
通过数十年来的发展蔓延,海氏预言已经在学术实践中得到了有效验证,世界各国、各民族及其诸多相关学科,都广泛地运用读图、说图和研图的方法,从而全面呈现了图像时代历史性回归的壮观景象。当然,图像时代回归的另一含义,是指以现当代科技文化高度发达为标志的视频、视像,以其直观、逼真和富有色彩的生动画面,再次撼动了以文字为载体书籍文献之学的一统地位。
二、史学研究互为关系
对于古代历史学、文化学的研究,我国学人长期以来探索实践了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最具影响力的是自汉以来以书籍文献为主体史学研究的方法,其次是以图谱图像和北宋时代肇始的“金石学”,以及近现代引入西方国家考古学、图像学等以实物考据为主体的研究方法,它们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互为关联。
1.书籍文献史学研究
书籍文献史学研究,在我国学界素有文献考据之说,指对古代文字记述的史料进行考证、辨析和阐释解读的一门学问。由于文字记述有着比图形图像简便快捷的突出功效,自汉以来它逐步发展演变成为著史和进行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孔子《论语》。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之故也。”[9]在古代,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记载;献,指见多识广,熟悉历史的贤人。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说:“文,典籍也;献,贤者也。”认为“文”是经史、会要、传记等书本,可以互相参证史事;“献”是学士名流的言论纪录,可以用来考订典故、史传的是非。[10]简言之,文献是指典籍记载与学士名流的言论。
我国古代将古文献整理和研究工作叫做“校雠”,故有校雠学之称谓。传统文献学正是在校雠、目录、版本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指研究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辑佚等)及利用的一门学问。其宗旨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关于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11]这充分反映出,作为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尊重史实、重视传统的优秀品质,也为后世学人治史、证史和论史提供了有益的思想理论基础。
总之,采用古文献考据的方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史”部分,它们构成了历代史料文献的主干,“证经补史”即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核心任务。其优长和不足之处分述于下。
其一,书籍文献史学研究的优长。
自《史记》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部国家史典问世以来,之后的每个朝代都有以此为例的官修史书,其中多有《礼乐志》《乐志》《艺文志》《音乐志》等记录宫廷乐文化发展状况和具体活动的部分。历代官史文献中的内容,分别以记述帝王之事、王侯及特殊人物、年代世系和人物、典章制度、人物民族及国外诸事等为主体,是在所谓国之大事即时性在案记录基础上的编纂整合,故被尊为“国史”、“正史”,其余私人著述的此类书目则被称作“野史”。后世学人一般认为,“正史”中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可采信度,故历代“正史”中关于音乐方面的记载,即成为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其二,书籍文献史学研究的不足。
在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实践中,学人们不断发现古代书籍文献中存在着较多的遗漏、不实和自相矛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如著名音乐学家黄祥鹏先生所举《乐问》[12]百题,就是由于官史文献的不详或自相矛盾,造成后世学人的困惑和无所适从,以至于逐步形成了许多千年死结。“正史”文献中的不足之处,大概有如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古代文字记载的简约和多义性特征,致使后人无法读懂其意;二是同一历史事象,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留下不同的信息;三是同一事象在口口相传过程中,难免出现演绎夸饰成分,形成一些虚假信息;四是基于王权文化一统地位政治的诉求,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虚捧抬高或诋毁打压某一历史文化主体,造成盖棺论定的虚假历史信息;五是鉴于古代文字记述方式的单一,包括甲骨文、金文、木牍、竹简等文字载体,传承和流通都存在着较大困难,极易丢失和损毁,造成史料文献遗失现象严重;六是历代官史中主要记述宫廷乐事,广大社会的音乐生活则较少涉及,这对于中国音乐史的系统研究来说,无疑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2.图谱图像史学研究
所谓图谱图像,最初仅指人类文明肇始以来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记录保存社会万象的图形图像和铭文等,近现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图像学,渐渐地把研究范围扩展至出土相关实物的照片等。
在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实践中,由于史料文献的不足、艰涩与语义不详等原因,我国历代学人一直十分看重图像的史学研究价值。肇始于东汉时期的“古学”就包含有图像研究的成分,魏晋以来金石图像考据之风渐盛,至北宋时期形成了以“证经补史”为宗旨的“金石学”的学问,并在清朝成为显学。关于金石学,朱剑心认为:“‘金’是以钟鼎彝器为大宗,旁及兵器、度量衡器、符玺、钱币、镜鉴等物,凡古铜器之有铭识或无铭识者皆属之;‘石’是以碑碣墓志为大宗,旁及摩崖、造像、经幢、柱础、石阙等物,凡古石刻之有文字图像者皆属之;那么,‘金石学’则是研究中国历代金石之名义、形式、制度、沿革;及其所刻文字图像之体例、作风;上自经史考定、文章义例,下至艺术鉴赏之学也。”[13]可见,金石学研究包含有音乐的器物和图像;金石学的宗旨目的,除“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以外,还有着辨章学术、艺术审美之学等十分宽泛的内涵和外延。关于金石学的学术方法,“大约不出于著录、摹写、考释、评述四端。有存其目者,有录其文者,有图其形者,有摹其字者,有分地记载者,有分类编纂者。或考其时代,或述其制度,或释其文字,或评其书迹,至为详备。”[13](p.20)应该说,这里面特别值得珍惜和弘扬的是,我国一以贯之的综合性、包容性学术文化理念。
其一,图谱图像史学研究的优长。
遗存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艺术图像,有着直观展现古代社会历史文化基本形态与风貌的突出功能,尤其是如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在上古时代建立起崇高地位的乐舞文化,本身具有瞬间即失的令人遗憾的属性,历史上所保留下来的只有文字的表象述说,而无乐舞艺术本体的东西留驻于世。在近现代以来考古发现的地下遗存中,见有大量以乐舞为主体的综艺图像和一些乐器实物,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我国古代乐舞艺术包罗万有的形式形态,以及一些乐器当时的形制规格、放置与演奏方式、组合方式、艺术表现等鲜为人知的内容,这些弥足珍贵的带有直观性的图谱信息,相对于十分简约的古文字记载来说,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参考价值,而且这种艺术的图像既有着长久持续传播的纵向连续性,又有着广布于社会的横向普及性,形成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宏大体系,从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成为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二,图谱图像史学研究的不足。
图谱之学及现代的图像学作为一种学术的方法并非完美无缺,它的功能和作用是有限的,而且有着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音乐形态的研究,它只能有效展示演奏、演唱与表演的形式形态,却无法准确证明乐器的具体规格,不能还原音乐的乐调和声响;另如自汉以前的艺术图像,虽被学界誉为写实性艺术,但毕竟存在夸饰、想象的成分,需要通过其他资料予以互证;再如因当时图像载体材质和表现手法等的局限,画面细节漶漫不清,或由于画工常识欠缺或技术失误等原因,造成画面上乐器形制的失真、变形或演奏形态的不一;特别是即便我们通过深入细致地考证研究,理清了其所有的环节之后,这种研究依然不能够复原古代音乐的本体形象,故图谱图像的研究也和书籍文献的研究一样,存在着先天的局限和不足。
总而言之,在中国数千年历史文明和文化发展衍变的过程中,图文两种文化现象从无到有,续断蔓延,盛衰起伏,变幻无常,既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后人勘验历史提供了大量重要的佐证,又分别显示出其难以逾越的不足之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不要拘泥于某一局域或某种单一的学术方法,而应放开眼界,破除禁锢,从“多元文化”的宏观视野入手,把所有的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汇集到一个平台上,全面实现传统与现代学术文化的接轨,方能在多种资料和成果的互证下,全面揭示古代艺术文化发展史的面貌。所以笔者认为,图谱图像之学与书籍文献之学,在中国古代艺术史、文化史研究的平台上是一种互为的关系。
3.学术网络体系关系
如前所述,自汉以来我国进入文盛图衰和以文字著述为主体学术文化发展期,而由于历代学人并未放弃“图谱之学”在学术研究中不可取代的可视性作用,使得图、文两种学术方法得以并存互惠,相得益彰。面对全球性图像文化回归的历史潮流,二者顺其自然地复原其本元性、多元性和交融性学术网络体系。
三、本源性学术网络关系
鉴于我国古老悠久的“图谱之学”与“书籍之学”,在历经数千年传承接续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中,呈现出如江河之水一脉流贯、混溶交互、永无止息的永恒性特征,在学术研究及学术文化发展衍进的过程中,也必然地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本元文化属性。虽然说自汉以来“书籍之学”渐居统领地位,但历代学人沿袭保留下来的“左图右书”和“上图下文、下图上文、前图后文”等学术习性,足以证明远古先民们孕育创造的图像文化非但没有就此消失,而且还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通志・图谱略》:“天下之事,不务行,而务说,不用图谱可也。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文也。……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14]这充分说明,历代学人在学术理论理念的天平上,从来没有放弃“图谱之学”的重要学术地位,在学术研究的实践中,总会将“图谱之学”与“书籍之学”进行必要的比照研究,从而也就自然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牢不可破的本源性学术网络关系。
1.本元性学术网络关系
在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从北宋“金石学”的勃兴,到具有现代学科定义的考古学、考据学、古器物学、图像学等相关现代学科的确立,学术研究的视角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学术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得到升华。20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理念不断翻新。从对以科技文化为中心“一元论”文化发展理念的质疑,到后现代诸多新理念的问世,学科交叉理论成为一种新趋向,致使杜威的“多元文化论”形成一股强大的国际性浪潮,并成为国际学界教育与学术研究领域最具前沿性的新理论、新视点和共同的学术取向。
目前,多元文化理论及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日渐盛行,如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和艺术学诸学科之间产生密切交融,生成了许多种交叉学科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展示着新时期多元学术文化的繁荣景象。诚然,这种在学科切块基础上的学科交叉并非绝对完美,甚至于某种程度上仍存在着“远交近分”的特征,即仅在远距离间的学科之间寻求接合点,而对于本来就有着密切内在关联的各姊妹艺术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应有的眷顾。然而,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多元糅杂、兼容并包是数千年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传统,如上古至中古时期融歌、诗、乐、舞、杂技、武术、幻术、绘画、田猎、宴飨等为一体的“乐”文化体系,近古时期以来包容更多文化形式的戏曲艺术的精神理念等,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价值与取向。历经近百年来的学科切块分割而理念尚存,足以反映出这种民族文化根脉深邃隽永的存在价值。随着多元文化理念的回归,必然形成多元交织的学术网络体系,历经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音乐文献学,与在“古学”、“金石学”学术文化传统基础上吸纳西方考古学精髓的中国音乐图像学,必将在这个网络体系中起到骨架作用。
2.交融性学术网络关系
如前所述,兼容并包是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它所呈现的是多元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状态,彰显的是中华泱泱大国海纳百川、吞吐四方的文化精神。在数十年来学科分割的状态中,较多呈现的是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奇风异彩,甚至于在同一专业领域也会出现轻重量化的差异,比如音乐的史与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在学术发展的历程中,却曾出现“重史轻论”或“重论轻史”的选择,提出过“以史代论”、“以论代史”或“论从史出”等不同主张。
故笔者认为,学科交叉仅为表象上的一个环节,学术交融才是实质性的进展,而有效地打破原有各相关学科(或曰专业方向)之间的森严壁垒,方是实施学术交融的基本要件。如音乐史与论的研究,本来同属音乐学的范畴,一味地细分彼此,极易陷入你高我低的内耗之中,学术创新将受到影响。同时,过多的强调特殊性,就等于陷入了局限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自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坛破碎之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学术文化传统均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保护与弘扬,人文社会学科再次受到应有的重视等,均为全球性学术文化的实质融营造了相对平等与和谐的氛围,在此种大文化背景之下,书籍文献之学与图谱图像之学二者形成良好的交融性学术网络关系势所必然。
四、结语
在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学术文化传统中,“图谱之学”与“书籍之学”一直成为著史与论史的两大支柱,作为具有现代学科定义的图像学与文献学,仍应是史学研究多元学术体系的主干。而由于当今的学术观念异彩纷呈,许多时候会构成学术角色的转换与互融,许多新问题、新关系都需要我们一一关注和妥善处理。
1.学科关系
现代意义上的所谓不同学科,实际上仅是殊途同归的学术研究的不同方法,它们之间往往会形成较为复杂的关系。如传统的音乐考古学将音乐文物的实物和图像作为一体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构成了其共同的研究目标,而由于这两种材料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渐渐地又形成了两类各有所偏的研究成果和学人群体。音乐图像学在西方国家的异军突起,等于从整体上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结构和形成了学理关系上的新矛盾,而音乐图像学不断地拓展其研究的范围,如旅美学者韩国介绍说:“凡举一切和音乐有关, 可以用图片呈现出来的都能作为研究对象, 这就包括了乐器、人像、手稿、文件、建筑(如音乐家的生活及表演场所)、风景(和音乐家之创作和文化背景有关者)及一切含有音乐主题的美术作品等等的图像或照片,可以说是包罗万象。”[15]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当代学术肢体细化分解之后再度交融的新趋势。
2.古今关系
从图谱之学到古学、金石学、考古学、图像学,形成了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系统链条,具有上千年学术发展史的金石学,应该说既是现代考古学、图像学的前身,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坐标。然而,实际情况如有学者说:“由于西方新学科的引入与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从科举到办学堂,金石学的发展反而越来越离开主流学问而日趋边缘化……在这种学术分类的转型过程中,综合的金石学遇到了意外的窘境。原有的金石学所包含的学术的内容,被分别归入了现代学科分类意义上的考古学、古器物学、鉴定学、考据学、文献学等。它的分支越来越强大而自成体格;而它本来的母体‘金石学’,却在被稀释、被分化、被零散化细密化之后,反而找不到自身的位置了。”①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中国音乐图像学研究,则必须在“金石学”中找到立身之本。
3.中外关系
1997年初,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的学术命题,该主张启发引导了我国学界开始了寻找逝去的珍贵文化传统的努力。如有学者将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三层次”理论[16]与中国“金石学”传统范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我们发现,这三个层次与中国汉画像研究的金石学的范式、考古学的范式与文化艺术学的范式,可以有一种内在的类比的逻辑关系。”[17]另有学者针对音乐图像学领域里的偏颇指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所以我们在音乐图像学研究方法方面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洋,更不能将西洋学者的说法当成标准,否定自己的成绩。”[16]同时,许多学者极力倡导金石学的现代学科价值,认为金石学与近代科学的考古学在研究目标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如果只强调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影响,而忽视传统金石学的传递作用,中国考古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如有学者在美学领域提出颠覆性新主张认为:“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美学,只有心性文化体系中‘天人一体’、礼乐交融的乐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美学误入歧途,忽视了中西美学在学科形态上的根本区别。所谓中国当代美学,应称为‘西方认识论美学在中国’。”[18]此观点虽有待于学界进一步切磋认定,但其历史的、现实的和学术的价值已经昭然彰显,且对于中国艺术学诸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来说,亦不无启示性、建设性意义。
4.图文关系
《周易》关于“河图”、“洛书”之说看似荒诞,实则铭心刻骨地记录了古代学人对待图、文两种华夏文明遗存的深厚情结,从一个侧面呈示展现了我国图文并重的学术文化传统。虽然从表象上自汉以来文字文献渐成为著述主体范式,而图像作为延绵古今的传统文化形态,足以弥补国史文献特别是社会文化生活记录的空白和不足,二者还可以起到互证与互补的作用。同时,我国不同时期的图像遗存,有着量大面广、持续传承的典型特征,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立学术系统。如有学者说:“图像决不是文献的视觉化,图像的象征内涵和意义也不是文献的意义可以包容的。图像本身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确定图像本身的意义就是图像学要达到的目的。”[1]
总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一个密切关联的文化振兴的系统工程,没有文化的自觉,就不可能产生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出现文化自强,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构建和谐发展新理念是第一要务。故无论是在我国数千年历史文明传承接续的文化传统中,还是在多元交织的现代学科与学术文化网络体系中,各种不同的学术理论和方法,既有着各自的独立性意义,又同时反映出本源性、多元性和交融性学术文化特征和密切关联,由来已久的图谱图像之学与书籍文献之学将永远是一对相依并存、和谐发展的互为关系。(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ZK(#]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1939年)、《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1951年)、《早期尼德兰绘画》(1953年)、《视觉艺术的含义》(1955年)等著作,奠定了图像学方法的基础。[ZK)]
参考文献:
[1]郑樵.通志・总叙[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3、365.
[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J].文物,1978,(03).
[3]董锡玖、刘峻骧主编.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
[4]陈政.字源趣谈[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40.
[5]梁启雄.韩非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8-159.
[6] [汉]许慎撰,[宋]徐铉等校.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74.
[7]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70.
[8]海德格尔全集(上卷)[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885-923.
[9]孔子著,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八佾[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6.
[10]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6.3.
[11]孔子著,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3.
[12]黄祥鹏.乐问[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0.
[13]朱剑心.金石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3.
[14]郑樵.通志・图谱略[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837.
[15]陈振濂.金石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与我们的作用[J].艺术百家,2008,(03).
[16]杜亚雄.应该正确评价中国音乐图像学的成就[J].艺术百家,2010,(01).
[17]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360.
[18]吴高泉.中国没有“美学”只有“乐学”――评《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03.
Illustrated Iconography and Literature Philology
LI Rong-you
(Department of Musicology, Zhejiang College of Mus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02)
篇6
1.其中首要的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项目.可以看出,项目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前提,项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开展.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内容体系,同时结合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确定项目“车牌识别系统”来组织整个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车牌识别系统分为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图像校正、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等部分,并将它们作为子项目与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教学知识点建立对应关系,车牌识别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始终.整个项目教学过程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基本上可以通过车牌识别系统这一具体项目组织起来.除此之外,在实验课和实训课程中,也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指导教师的研究专长和所承担的课题,还设计了如人脸识别系统、计算机自动阅卷系统、图像碎片拼接系统、三维全景图的设计、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及三维重建技术以及高光谱图像压缩等案例.
二、教学改革成果与分析
2013年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1-1班为对照班,2014年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2-1班为实验班,2个班级学生的学时数一样,学生起步几乎也是一样,讲授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主要内容相同.在11-1班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讲授理论上的图像处理原理和方法;在12-1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为了验证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效果,对2个班级分别进行了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知识测试和编写一个图像边缘提取的程序.理论知识测试结果见表1(满分100分).编程题是通过在线考试系统完成的,由计算机给出的成绩,编程题测试结果见表2(满分20分).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乡土文化 优化 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它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不少学生作文内容陈旧老套、无病、面目可憎。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作文教学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情感,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渗透了作者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巧妙自然地结合起来。同时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月华如水的夏夜,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那渡船、碾坊、山寨、吊脚楼等等,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那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寻找美感,丰富写作题材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草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如此多样的自然风光为农村中学作文素材注入了新鲜的源头活水,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作文题目,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田野》《山村风景独好》《家乡,我为你骄傲》等,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情感。平时还可出一些小题目,如 “从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向你介绍一个有趣的老乡”“你会唱几首乡谣,能讲几个家乡的故事传说”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关注乡土的气氛,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水美,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因为做过细致的观察,有了真情实感,所以大多数学生写出的作文都较先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了。
三、体验生活,感受真情
《走进新课程》中提到:“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素材。”这里明确提到了“课外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等,而这些对于农村中学学生来说,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许多学生写劳动,往往就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出真情实感。翻地、浇水、施肥、收割等都是农村常见的农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劳动,认认真真地干一番,哪怕是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自体察劳动的辛苦,是大有意义的。让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四、感受民风民俗,抒出乡土情结
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所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特质,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生长和生活的黄土高原,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有着无与伦比的民族遗存。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如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丧嫁娶、起居造屋庆贺、开业规矩、祭祖踏青、龙灯庙会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情浓、趣浓的题材。它们有的表现了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让学生观察、采访、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写些农家事,歌颂农家人,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如果将之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篇8
一、乡土文化与初中语文课堂整合的积极作用
1.可以为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在大语文观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相关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有必要在课本之外寻找新的教学资源。而乡土文化的引入则可以更好的为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增光添彩,因为在我们的乡村深处到处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等多种文化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完美整合,从而起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2.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仅仅局限于学校资源所造成的,其训练范围过于单一。
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而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都离不开乡土文化。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乡土资源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寻求乡土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可以促使学生更热爱家乡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对家乡的乡土文化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很多学生的心中很难燃起对家乡的热爱。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入乡土文化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当地的乡土文化,由于乡土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很容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他们可以在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当中体验到家乡的文化,了解到家乡的文化之“源”,进而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乡土文化传承教育
1.多角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资源
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优秀乡土文化传承教育,我们必须要多角度的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例如,在农村做宣传的标语(打造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建立绿色生态农业基地等),农民家里的的春联(从春联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成语,例如“万象更新、龙凤呈祥”等),都可以反映出优秀的乡土文化,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对其进行优秀的乡土文化教育。
2.在课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课前导入乡土文化。课前导入是实施乡土文化教育的重点,我们语文教师在合适的课文教学中一开始就可以引入相关的乡土文化。例如,笔者在执教《故乡》之前,曾经走访过周边的很多地方,访问过很多老人,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并根据老乡的叙述把大丰市的乡土文化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乡土文化进行一定的口头描述,然后以文字和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表现出兴趣,尤其是海盐文化、麋鹿文化等乡土文化,他们更是津津乐道。经过这个充满乡土文化气息的课前导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课后衍生乡土文化。在初中课本当中很多课文是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对课文中的很多知识都一知半解,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后补充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说明。例如,我在执教完《国宝——大熊猫》一文之后,为了更好的激发起学生保护我国珍贵动物、热爱家乡的情感,便组织学生对家乡的珍贵野生动物——麋鹿进行搜集整理,调查麋鹿的生活和被保护状况,并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保护麋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写作教学中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把乡土文化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乡土文化生活,来搜集写作素材。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或者安排学生去搜集与乡土文化相关的素材,从而为孩子的习作勾勒出更美好的画面。而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无形中也对他们进行了乡土文化教育。例如,大丰市的盐文化是很多学生所熟知的。因此,我们在安排学生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写一个关于盐文化的习作,让学生在习作中把盐文化完整的表现出来。
篇9
关键词:英国图书馆 麦克考文 图书馆学思想 麦克考文报告
中图分类号: G259.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134-05
Analysis of McColvin’s Idea of Library
Abstract mcColvin was the famous British activist in library around 1900. This paper introduces McColvin'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ies, including his idea about librarians, his attention to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library, his promotion to international library, and the content of his report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y system.
Key words British Library; McColvin; thoughts on library; The Public Library of Great British
麦克考文(Lionel McColvin,1896-1976)是英国著名的图书馆学活动家,被认为是英国图书馆事业史上最富盛名的人物之一。在英国150多年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他的名声仅次于19世纪图书馆先驱爱德华·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在大约50年的图书馆职业生涯中,麦克考文早期在克里登公共图书馆(Croydon Public Library)和维冈(Wigan)公共图书馆以学徒的身份服务了10年。1921年,麦克考文在刚刚获得图书馆协会专业资格认证后便开始担任副馆长,主要从事参考咨询服务。1931年回到伦敦担任汉普斯特德图书馆馆长(Hampstead)。1938到1961年被任命为西敏斯特公共图书馆馆长。1942年,他在伊普斯威奇(Ipswich)担任馆长。在伊普斯威奇期间,麦克考文真正开始重新创造图书馆服务,建立了一所新的中央图书馆并形成图书馆在音乐和戏剧等方面的延伸活动。1951年由于对提高图书馆地位和服务标准的贡献,麦克考文获得了CBE(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国司令勋章)。1934到1951年期间,他担任英国图书馆协会荣誉秘书,并在1951年担任协会主席,1961年获得该协会荣誉成员。1958年,麦克考文服务于罗伯茨委员会(Roberts Committee),在此期间促进了1964年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法的形成。麦克考文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20世纪中期使英国公共图书馆获得了重建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此外,由于麦克考文报告的横空出世,在英国乃至世界图书馆界,麦克考文都享有极高声誉。Vollans称其为公共图书馆先生(Mr.Public Libraries),William Munford把麦克考文看作是1850年以来公共图书馆产生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1]。基于此,笔者将介绍麦克考文对英国图书馆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分析麦克考文在英国图书馆事业史上的突出作用和显著地位。
1 对图书馆员的认识
麦克考文很早就认为所有图书馆工作的质量提高在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品质,他认为图书馆员专业素质是由图书馆员的知识、处理参考咨询的能力、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并且需要不断加强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教育[2]。此外,麦克考文在20世纪30到40年代还强调馆员应具有独立性地位。他指出:“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应该保持绝对的中立。”图书馆员的职责不是改善用户的个性和心灵,而是最大程度地扩大他们的选择[3]。他的“中立原则”理念源于他对图书馆的认识,认为图书馆是公共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要为读者的知识需求提供平等的服务,还需要为读者获得知识提供公平的机会和为知识生产者进行创造性思想和观念提供进入社会的平等机会。要做到这一点,馆员需要在最大限度上保持自己的原则性,如果馆员把自己的信仰、政治倾向看得高于馆员职责,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馆员是无信仰、无政治倾向的,他就不可能是个好馆员[4]。图书馆员的工作是帮助人们成为健康的、积极的和形成独立的个性。同时,他极力渲染这样的一种图书馆事业,即免费的、不受政府、社会或是道德审查。而这与后来美国图书馆协会宣传的《图书馆权力法案》中关于图书馆应提供图书和其他馆藏资源以满足其服务社区内所有人兴趣、信息和启蒙的需要,而不应以创作者的出身、背景或是观点为由排斥任何资料,图书馆应提供有关时事或历史事件的各种表达观点的资料和信息,不应因党派或教义的不容而摒弃或排除任何资料等观点是不谋而合的[5]。
2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1927年麦克考文提出通过把图书传递给不能前往图书馆的读者,包括住在偏远地区的人、长时间工作的人、病人和残障者,以改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他声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把图书传递给那些读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并提出了利用矿车送书到家、利用志愿者和物流机构、在行业协会和工厂车间存储藏书、向病人和盲人读者大声朗诵等方式来开展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服务[6]。麦克考文的建议得到了英国公共图书馆众多馆员的大力拥护,这可以看作是麦克考文早期对图书馆弱势群体的密切关注。
麦克考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当时的英国社会关于普遍和公平服务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50年代,战后经济开始逐渐繁荣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形成了以“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和“普遍主义”(Universalism)为基本原本的福利国家的发展模式。除了在住房、教育、养老等方面给予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救助与福利之外,还在社会服务方面为儿童、青少年等群体提供了结构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在这种环境下,英国公共图书馆以“普遍服务”(Universal Service)的观念宣称自己是对所有人开放。在英国,特别是1930年代以来,公共图书馆开始以“普遍服务”(Universal Service)重新界定他们的使命,麦克考文认为一个“由所有人提供的图书馆必须为所有人服务”[7]。为此,麦克考文还曾著书论述自己对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看法,包括图书馆延伸服务和儿童服务等①。无独有偶,1964年,普遍服务的观念被写入英国《1964年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法案》中,法案的主要目的在于规定地方当局对当地居民富有的提供覆盖面广且有效率的责任。这也在客观上是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对全社会的扩展和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包容与接受。
3 对国际图书馆事业的推动
Gardner曾经说“麦克考文是一个实践家,而不是梦想家”。这是麦克考文不遗余力推动英国乃至是世界图书馆事业前进的真实写照。他推动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第一步源于1930年代中期第一次访问美国。这次访问促成了他关于国际图书馆事业的一系列文章的形成。之后,特别是二战以后,麦克考文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土耳其、斯堪的纳维亚等诸多国家进行了多次访问,参加了无数的国际会议,对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和英国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咨询,形成了一系列报告。例如他撰写的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报告(该报告关于公共图书馆在澳大利亚:现在情况和未来可能性)至今仍为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界奉为经典[8]。
此外,麦克考文对国际图书馆事业的推动是促进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关注。1949年以前,IFLA并未足够重视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1949年,UNSCEO宣言就已经宣称公共图书馆是民主的工具,同时强调公共图书馆服务与教育服务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方面需要更加亲密的合作。1951年罗马IFLA会议上,曼彻斯特城市图书馆员Charles Nowell受邀做了关于公共图书馆目标和问题的演讲。这就引起了麦克考文在IFLA会议上组织了分会场研究公共图书馆现存的问题。1952年麦克考文成为IFLA分委员会主席,该分委员会后来被重新命名为公共图书馆分部。在担任公共图书馆分部主席期间,麦克考文不断鼓励研究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同时号召收集更多的、不同的国家公共图书馆信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公共图书馆的基础。1953年麦克考文在越南的IFLA会议上提出公共图书馆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极为不平衡。这促使新成立的IFLA公共图书馆分部在国际范围内开始准备和起草有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备忘录的工作。这项备忘录于1954年公开发表,在1954年萨格勒布和1955年的布鲁塞尔IFLA会议上,公共图书馆分部不断讨论和修改这个备忘录直到IFLA在布鲁塞尔上正式被接受。1956年在慕尼黑,公共图书馆分部继续研究公共图书馆标准作为麦克考文个人工作,1957年在巴黎,公共图书馆标准公开发表草稿。1959年IFLA在马德里研究麦克考文关于图书馆而这也是后来IFLA形成关于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内容来源[9]。虽然后来无论是在1969年在哥本哈根等诸多会议上对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制定进行修改还是在1972年的布达佩斯IFLA会议上最终正式采纳标准,麦克考文对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制定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4 对麦克考文报告形成的贡献
20世纪初期,英国公共图书馆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发展。随着图书馆数量增多,馆藏增长,经费等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而1850年的公共图书馆法在经费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限制。因此,英国国会开始着手对公共图书馆法展开修订工作。从国内的背景来看,在20世纪30到40年代,英国各地已经普遍建立了公共图书馆,但各地公共图书馆各自为政,不成体系。许多图书馆服务的人口很少,服务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就有58个[7]。环视整个国际背景,当时的欧美国家,对战后重建的展望早在战争结束之前就激发了各种各样的规划活动。从政府部门到专业组织,很多领域都制定了战后重建计划,这为公共图书馆重新审视自身的使命也提供了不容错过的契机。在以上因素的推动下,英国和美国都出现了为规划公共图书馆战后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调研活动。在英国,全国性调研由英国图书馆协会发起,由麦克考文承担。调研活动从1941年开始,历时70天,同时获得了卡内基联合王国信托(Carnegie United Kingdom Trust,CUKT)的支撑。在这段时间,麦克考文几乎走遍了整个英国,对各地图书馆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后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构想,即著名的《麦克考文报告》,全称为《英国图书馆系统:一份现状报告暨战后重组建议书》(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1942,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对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价值进行的评估;第二部分介绍乡村图书馆体系、儿童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和实施、方法、图书馆员工和财政、图书馆合作;第三部分是麦克考文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建议,包括对图书馆行政单元的再组织、资金的提供、提高合作能力和更多培训活动的建议;第四部分讨论了战时图书馆服务的问题,特别是和偏远地区和小城镇民众有关的图书馆服务的情况。总的来说,《报告》是关于对战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建议,涵盖了图书馆使命及服务、组织管理、人员配置等众多方面。
具体而言,我们能从《报告》中详细了解到二战期间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概况以及麦克考文对英国公共图书馆战后发展蓝图的具体规划和发展构想。《报告》分析了当时英国公共图书馆的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加强公共图书馆的重组整合,构建全国性的图书馆网络,加大中央的扶持以及培训的力度[1]。这些都可以看作是麦克考文对英国公共图书馆提出现代化的初步构想。而报告中尤为强调“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服务就意味着不加质疑、不带偏见、不予限制地给予。图书馆是这样一种工具: 促进读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动,因此,它必须是宽容和无所不包的”[10]。
《报告》的提出在英国公共图书馆界产生了广泛、突出而长远的影响。在随后的1959年,时任英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的罗伯兹发表《罗伯兹委员会报告》,该报告继承了《麦克考文报告》的主要思想,提出了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改革措施: 成立公共图书馆管理机构,制定服务标准并由中央政府监督实施[11]。1962年工党政府教育部在《罗伯茨报告》的基础上出版了《布迪伦报告》( Bourdillon Report),提出了“高效率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标准”,如年文献入藏量、服务空间、人员配置等。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推动下,英国议会通过了《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法》(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Act)并于1964年正式颁布,这部法律采纳了1942 年《麦克考文报告》和1959年《罗伯兹委员会报告》主要思想[12]。在之后的1965年和1974年,英国基于麦克考文报告创造了真正的公共图书馆体系。
虽然麦可考文报告的问世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诟病,某些建议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过于激进;而有关公共图书馆调研的建议则被认为是过于精英化。但是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中,这份《报告》对确认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应履行的管理职能、明确图书馆的职能、逐渐建立和统一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标准等如何发展未来图书馆还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诚如泰晤士报教育副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所言,《报告》不是对现在图书馆的批评,而是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建议。
5 对形成英国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不断努力
20世纪90年代英国负责公共图书馆事务的“艺术与图书馆办公室”出版了《设置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其中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是社区的主要设施;它的使命在于保证和鼓励社区内的人或团体全面获取图书、信息、知识和文学艺术成果,从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文化、民主和经济活动,帮助他们参加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教育计划,辅助他们建设性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使用信息和理解信息价值[13]。这是对公共图书馆性质、功能上的充分肯定与认可,但是在早前的英国,公共图书馆并未受到如此高的赞誉。
如前文所述,在英国图书馆界,麦克考文被誉为是公共图书馆先生,这足以说明他在推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完善公共图书馆体系等方面做出的无可取代的贡献。他认为关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源于三个原理。首先,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服务,这种服务是毫无疑问的、能给人予恩惠且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这些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所有读者活动的工具。其次,公共图书馆必须是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在选择材料还是在提供服务上,所有的图书馆必须拥有无限的资源。最后,图书馆应该是免费的。不管读者拥有何种资源,都应为他们提供所有的知识和意见[1]。
而麦克考文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思想是和当时英国存在公平和平等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他提出,图书馆应该宣扬普遍的思想,不仅仅是因为大众有平等获得知识的权利,也是因为我们相信除非人类确实享受这些权利才真正有可能理智地运用。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基点。因为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 而服务就意味着不加质疑、不带偏见、不予限制地给予。图书馆是这样一种工具:促进读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动,因此,它必须是宽容和无所不包的。
建立整个国家完整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体系也是麦克考文毕生专注的一项事业。他认为,在这个体系中,国家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对图书馆的发展负有责任并且要从中央政府处获得直接的政府补助金。在此基础上,麦克考文在当时提出了一个重要也是引起争议的方法,即建议减少当时现存的604个英国图书馆到93个,通过缩小规模和减少数量来提高服务的效率。此外,他还建议根据经济规模,减少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图书馆以便创造更多、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之间的有效合作。
麦克考文还认为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性的、公民的机构,而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图书馆体系或是国家图书馆网络。但是在提到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不足之处,麦克考文又是全面而具体的,他认为没有受到良好培训的员工、差的图书馆不能开始改革、对公共事务持不良或是差劲的态度、不能吸引当局的发展兴趣、不良的资金投入、太多缺乏效率小型图书馆管理者的存在、在管理当局中缺乏有效的合作这些都是影响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阻碍因素。
麦克考文能够在思想和实践上不断推动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处在战争状态。战争期间,英国很多图书馆藏书和建筑都被摧毁。总的来说,在1939年到1945年期间,大约有50个中央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及750000册书被破坏或是严重破坏。书籍处在短缺的状态,加上在1942年末,图书的价格较战前上涨了30%。面对这些危机,一些图书馆开始拯救计划以吸引来自公共和私人藏书家的捐赠。虽然战争对图书馆带来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给图书馆带来了一些发展的机会。对麦克考文而言,这能使公共图书馆在国家中变得更为重要。在战争开始之前,图书馆协会就已经和情报部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且提供了战时服务。如公共图书馆为情报部门分发材料和其他信息,同时也为基地办公室承担食品控制和国家登记等工作。麦克考文个人就在西斯敏特为国内防御报告中心服务,并担任办公室主管。1940年,教育委员会对各级图书馆发了一个备忘录,号召图书馆应该延伸自身的服务。备忘录中解释道,公共图书馆能够为广大的读者提供建议和娱乐活动,当黑暗来临的时候而且外界的娱乐活动不断减少,许多人能从书籍中获得战争条件下的安慰。这就使得图书馆借阅量不断上升,同时在公共图书馆开馆时间上带来了革命。开馆时间提前、减少闭馆的次数,而且一些图书馆开始周日也开馆。麦克考文和其他的图书馆员在这次战时的图书馆运动中意识到阅读量的需求和图书馆的使用将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麦克考文一直认为,在履行其教育使命的时候,公共图书馆不是直接教授人们如何阅读、如何推理、如何使用事实和思想,而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图书的需求来延伸学校的工作,这是公共图书馆与学校教育的根本不同[14]。这也是他推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之一。
此外,麦克考文对公共图书馆的选书理论亦有贡献。1925年,29岁的麦克考文管理文发表了“公共图书馆的选书理论”,从理论上阐述了“需要论”的思想,从而确定了“需要论”的地位。他认为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要求,因此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是要提供公众所要求的服务。图书馆应首先确定读者的要求,然后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图书馆在选书时除了注意书籍的知识价值外,更应顾及社会的需要[15]。他还提出一种纯理论的“图书选择评分法”,并通过举例进行证明。实际上,麦克考文的评分法是一种理论的探索,很难通过内容价值或是读者需要对各种出版物的评分进行精确计算。但是由于其选书理论明晰,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6 结语
鉴于麦克考文对英国公共图书馆做出的全方面成就,英国图书馆协会在1970年设立麦克考文奖章(McColvin Medal),以纪念麦克考文对公共图书馆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麦克考文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中,由于先后在英国不同的公共图书馆中担任过馆长、副馆长等职务,并且毕生致力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扮演的是一位卓越的公共图书馆实践家。他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国家访问、专家咨询等方式研究英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用审慎、长远的眼光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为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Alistair Black. National Planning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The Work and Ideas of Lionel McColvin[J].Library Trends,2004,52(4):902-923.
[2]Lionel R. McColvin. Public Library Policy Reviewed[J].Library Review,208-213.
[3]L.R. McColvin. The faith of a librarian[J]. Indian Librarian, 1949:1-16.
[4]于良芝. 图书馆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5]张靖. IFLA知识自由政策之知识自由声明分析[J]. 图书馆,2005,(5):15-18.
[6]Muddiman D. Public library outreach and extension 1930-2000. See:Alistair Black and Perter Hoar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braries in Britain and Ireland[M]. V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7]McColvin, L. 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M].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London, 1942.
[8]Jones, David J. Great minds: Metcalfe, McColvin and Public libraries in Australia[J].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05,54(4):386-412.
[9]Kenneth,C. Harrison.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EB/OL].[2011-10-20].http://ifl.省略/content/2/3/133.
[10]Goulding, Anne.” Public Library” lecture notes[M] . Loughborough: Loughborough University,1998.
[11]顾力仁.英国公共图书馆法——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J].教育资料科学月刊,1979,15( 4):29.
[12]Harrison K C.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 [J].IFLA Journal,1976,(2):133.
[13]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 Setting Objectives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s[M].London: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1991.
[14]McColvin, cited in Whiteman, Philip. Public libraries since 1945: the impact of the McColv in report [M]. London:C. Bingley,1986.
篇10
再造想象是依照词语描述或图表描述,在人脑中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因为再造想象中的形象不是本人独立首创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运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再现别人曾经设想过的形象,所以再造想象不但灵活、清晰、准确,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再造想象在青少年的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是学生接受知识,理解教材的重要条件。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借助语言材料,启发想象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决定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从语言文字开始,必须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凭借语言材料去启发想象,实质上经历了将语言想象成一幅画的思维过程,将抽象的语言材料、概念想象成一幅画面,然后再描述出来,这种过程就是一种创造过程。
艺术家的创作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透彻彻地表现,言尽而意未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地方,创造出一种无言意境,让学生在体味课文所创设的一种美妙境界中再造想象、就会让新形象更带色彩。有些课文结尾含蓄,耐人寻味。教学时抓住这个特点要求学生把文章续写下去,学生思想会展翅遨游,积极探讨。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对课文脉络的梳理和主旨的钻研。学生想象的具体情节不相同,结局也迥异,至于细节更是杂彩纷陈。学生按自己想象的写续篇,想象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此外,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运用了省略号。如果在教学中,针对省略号省略的地方,恰当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索,去想象,极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凭借形象材料,启发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