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范文

时间:2023-03-15 01:0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小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小说

篇1

关键词:空间 《八月之光》 物理化 威廉・福克纳

传统的文学小说主要表现的是文学特性,随着文学的进程的发展,文学作品有的文学特性已经不足以构成文学作品的全部,其中所隐含的科学性尤其是物理性值得人们探索与反思。本文选取其小说《八月之光》,从时间和空间两大主题切入,讨论福克纳《八月之光》的“物理化”叙事文学特性与其物理特性的美学意义。

时间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在其著作《时间简史》对于时间定义是时间存在“实时间”和“虚时间”。[1]在“实时间”中,时间按人们正常的意识流动。而在“虚时间”中,时间的运动变的不规则,也就是说人们在“实时间”中可以回到过去穿越未来。

福克纳在《八月之光》中时间的表现方式与传统小说大相径庭。心理时间占据主导成为“虚时间”,自然时间成为客观因素变为“实时间”。由于受到柏格森的绵延学说的影响,福克纳的小说中的时间观有着极其强烈的物理特性。

在《八月之光》中,小说的故事讲的是莉娜寻夫和克里斯默斯杀人被抓的故事,前后历时只有10天左右。而福克纳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得主人公在回忆过去当中,使的时间无限延伸,主要人物在现在与过去中来回穿梭。小说第一章是莉娜寻夫的故事,第二章通过拜伦来讲克里斯默斯的故事,第三章却换成海托华的故事。在三个人物及其故事线索的铺垫后,第四章是拜伦与海托华的对话,内容是拜伦遇到莉娜后发生的各种事情和他的所见所闻。第五章又回到克里斯默斯身上,描写他杀害伯顿小姐的前一天,星期五所发生的事。该章结尾叙述道:“这时他起身朝楼房走去,步子不快。这时他甚至没想就要出事,我要肇事了。”[2]但是作者在第六章没有继续叙述这一谋杀事件的经过;而是转换时间,在六到十二章中,让时间回到过去,介绍克里斯默斯的身世之谜以及讲述他杀害伯顿小姐的复杂理由和矛盾心理。直到十二章末尾部分,我们才看到克里斯默斯终于开始他的杀人计划――“他穿过通往楼梯的门,朝楼梯走去……。”[3]而到了第十三章,时间又回到星期六的早上,呈现的是谋杀案发生之后的现场,楼房燃烧时人们围观的情景。

在福克纳看来,“昨天今天明天都是现在,不能分开,只有一个……我抛开时间的限制,随意调度书中的人物,结果非常成功,至少在我看来效果极好。我觉得,这就证明了我的理论,即时间乃是一种流动状态,除在个人身上有短暂体现外,再无其他形式的存在。所谓‘本来’,其实是没有的――只有‘眼前’,如果真有所谓‘本来’的话,那也就没有什么伤心,没什么悲哀了。”[4]文本中的物理特性往往与非线性时间密切联系在一起。非线性时间的物理特性使得故事当中的文学特性即故事、人物、主题显的更加深刻复杂。它使一个故事当中的时间进程变的空间化和多层次化,改变了传统小说中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使人物与人物,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空间的载体,增强了作品的空间立体感。福克纳通过其时间哲学体现了文学作品中物理特性,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中,福克纳作品的时间特性如物理学中的时间特性一样:过去,现在与未来相互交错,彼此存在。这种文学性中的物理特性,使得文学超脱自身局限,展现文学其特有的包容性。

空间

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探讨了空间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社会)空间是一种(社会)产物,从根本上说,空间是由人类活动生产出来的,它不是启蒙时期以来所认为的那种物化的静态结构,而是一种开放的、冲突的和再生的动态进程。”小说中的叙事进程往往与社会空间相互交融,存在于社会空间的人,其社会文化必然影响着个人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相处交流;有时会体现为一种思想同另一种思想的交锋、一个群体借机对另一个群体的压迫或反抗。社会大众的其衣食住行都属于社会空间的一部分。《八月之光》的社会背景是19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南方小镇。“我们看到的杰弗生镇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南方社会。19世纪中叶的南北战争和其后的重建时期造成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留下的浓重阴影迟至20世纪20年代仍然笼罩着杰弗生镇”。[5]

空间是宇宙的载体,当我们谈论空间,与之对应的是我们所在的宇宙。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提出平行宇宙,或者叫多重宇宙论。“根据这种理论,在我们的宇宙之外,……也可能不同”。随后平行宇宙理论成为物理学中的热门话题,平行宇宙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理论重心是宇宙并不只有一个,而空间也并不具有其单一性,空间与空间之间就如宇宙之间相互平行。

在《八月之光》中,小说中探讨的三大社会空间成为三条叙事线索叙事背景。三大社会社会空间相互平行,没有交集,却左右各个阶层的人的生活遭遇。三大社会空间的关系如平行宇宙论的原理一样,表现出极其强烈的物理特性。小说的第一条线索是关于莉娜寻夫的,她的故事所映衬的社会空间是美国南方清教主义伦理道德的没落。小说另的一条线索围绕乔・克里斯默斯的悲惨经历展开,所映衬是20世纪初期美国南方社会强烈的种族观。第三条线索叙述了牧师盖尔・海托华对于祖先的光辉历史沉溺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反应的社会空间是南方没落贵族子弟的家族观念。特定历史时期的小说人物必然摆脱不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大环境影响。20世纪初期美国南方的各个阶层都要背上传统文化的没落枷锁。作者通过存在于社会空间中的南方种族主义,清教思想,家族观念,把有着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三个人及其不同遭遇,作为三条主线,叙述了20世纪20年代一个美国南方小镇10天内发生的一起凶杀案与寻人事件。就社会空间与叙述的关系而言:前者事实上与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密切相关,在某种意思上讲,人物的生存状态反应的社会空间对于对人的影响。首先,人是社会属性的一部分,存在于整个社会空间之中,小说中的道德观是社会空间的核心,预示人物命运的走向。其次,小说人物的经历,命运反应了小说中社会伦理道德,展示社会现状,体现其复杂的社会空间属性。这种含物理特性的叙事技巧,为读者解读小说的主题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暗示着某些人物的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结论:在小说《八月之光中》,时间和空间的运用脱离传统小说的文学色彩,所展现的物理性是当今文学作品包容与发展的成果。换句话说,物理特性以不同形式和角度存在于叙事作品文学性中。现代主义及后现代小说以空间和时间为主题,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加深作品的文学主题同时反映其特有的物理性。对于作品中的物理特性,读者需要细微辨别,与文学性相互结合,才能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在《八月之光》空间叙事过程中,小说中各个人物故事展示的思想内涵也各不相同,它们融汇在一起则表现了作者对南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八月之光》用“物理化”的叙事手法构建了一个“时间化”和“空间化”的文学世界,福克纳无愧为现代主义小说大师。物理特性存在于我们现实的世界中,有些我们能感知,有些却无法体会。只有在文学的作品中,时间和空间不再如我们感知一般,小说《八月之光》以其特有物理特性让我们在感受特有文学魅力之外,更体现了未来小说的理论走向,文学作品并不只具文学性,文学性中的物理性将成为未来文学理论的转向。

参考文献:

[1]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时间简史》,吴忠超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8

[2][3]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M]. 蓝仁哲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4:83,196

[4]琼・斯坦因:《福克纳访问记》,王义国、蔡慧译,收入李文俊编《福克纳的神话》,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30

篇2

1. 前提测评,要做到集中测评和随机测评相结合,准确把握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调控教学,及时补偿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布鲁姆提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能力、情感前提特征和教学的质。他认为,这三个变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别占50%、25%和25%。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对学习新课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诊断性检测,检测学生学习新课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情感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学习,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训练结构,使得教学过程比较复杂。其它学科,如数学,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单一,要么集中于一个知识点上,要么是互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前一个知识点是后一个的准备,而后一个知识点是前一个的发展,其前提测评集中进行比较好。

小学语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总是好几个,涉及的训练点多、面广,既有词句段篇训练,还有听说读写训练。训练过程是以课文中心思想为中心的环形训练内容的推进,而在各个阶段又各有所侧重。这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前提测评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往往不可能集中进行。因此,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前提测评,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能集中的就集中进行,不能集中的就按教学进程分散安排,做到集中测评与随机测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补偿矫正。

2. 认定目标,要分层认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认定目标对教与学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我们认为认定目标可以按照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1)起动认定,粗知目标。

就是在新课开始前组织认定目标。此时认定目标,学生只能是粗略地感知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起定向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认定过程,激励学生为达标而学的信心,使之心中有数。

(2)同步认定,细知目标。

就是随着新课的进程,适时告诉学生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目标。这是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也可以根据同步进行的反馈活动,调控教学。这时的认定目标,已不是粗略的感知,而是与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的理性认识了。

(3)小结认定,深知目标。

就是在教学结束前,结合教学小结,对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价。这次认定目标,是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的概括,既是对本节课教学的再一次导向,又是对必要的矫正、补救活动的激励。小结认定应该实事求是,不走过常。

3. 导学达标

一要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二要按学科特点构建学科达标模式,分段达标。前一点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讲的。当前小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严重影响了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达标模式,要遵循这样三个要求:

(1)要以目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这主要是:

教育观。目标教学是义务教育的教学新体系。义务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学生观。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有个性差异的人。人的智力存在着差异并呈正态分布,但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能力倾向预示着学习速度,而不是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或复杂程度。

教学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由学生的学适应教师的教,转变到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上来。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教学观的根本变革。

评价观。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只在于给学生评分、划等,而在于为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与学的手段。因而,教学评价重在评过程,不只在于评结果。

质量观。教学质量不再是只看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是主要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促进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就是要看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发展的情况,要看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诸方面的全面达标。

(2)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主要是:

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如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都要经过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两个阶段。再如,学生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达的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

(3)小学语文达标模式宜简不宜繁,要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构成和教材课型的特点,集中概括为几种模式。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学构建为阅读(包括看图学文、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作文(包括说话、写话)和练习(包括写字和基础训练)三类达标模式。

4. 形成测评,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及时矫正补救,调控教学

与前提测评一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形成测评,往往是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某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步进行的。因此,也就根据具体情况做到集中测评和随机测评相结合。

在形成测评的形式上,要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能力本身的实际来决定。主要有:答问、讨论、朗读、各种形式的书面测试等。答问、讨论、朗读不可能一下子有许多人参加测试,这就要恰当地确定人眩一般来讲,答问、讨论、朗读应选中下等学生,因为他们往往可以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大多数学生的达标情况。那种形式上高水平的学习,以优等生流畅的答问、朗读包办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是不可取的。

篇3

关键词:翻译社会学;古典文学;译介模式

经济全球化已经产生强烈的文化效应,文化和经济共融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中国古典文学著作是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文学经典,而古典文学的译介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古典文学小说的译介模式,是对外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随着文化全球化,译介模式在对外传播中越发重要。中国古典文学小说要想实现本土化优势,译介模式需要及时改变。翻译社会学视角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古典文学小说进行研究。翻译社会学视角能反映出古典文学小说中社会历史状况和译者生活轨迹结合的情况,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可以更好的解释翻译实践的特殊性,使更多的人对翻译活动的开展、影响和作用有更生动的理解。

一、研究现状

国内外翻译学者就翻译社会学进行了有益尝试,其中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卢曼的社会系统论、拉图的行为者网络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论等理论的出现,重新审视了翻译行为和译者身份。霍姆斯(Holmes)首先提出“社会翻译学”的概念;胡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学角度表明了建设性研究的必要性;李红满根据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和当今翻译社会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问题;武光军首次翻译了翻译社会学的起源,指出翻译社会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翻译社会学的发展方向;郭建辉强调了翻译的社会历史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社会机制研究以及工业化研究;王悦晨建议翻译社会学的任务是展示和解释社会上翻译活动的合作和影响。译介学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不是简单的文学翻译而是文学译介,“译”即翻译,“介”的主要内容是传播。关于中国文学译介研究总体数量不多,刘霁认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在编撰体例内容上依附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却忽略或遗忘了许多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译介群体,“学衡派”是其中之一;江帆对《红楼梦》的英语译介行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行为方式提出了一些启发性建议;耿强指出译介过程不仅要考虑译本选材、翻译方法、营销策略等内容,更需要时刻注意目标语文化系统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郑烨主要以《中国文学》这本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的杂志为例,借助译介学与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理论探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状况。

二、译介模式

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传播,包含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五大基本要素,本研究重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小说三大要素,即译介主体、译介内容和译介途径,从而探索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最佳译介模式。

(一)译介主体

译介主体研究的是探讨“谁”翻译的问题,即译者应该是“谁”的问题。杜博妮(BonnieMcdougall)认为目前中国文学的翻译存在以下4种模式:学术翻译、商业翻译、出于政治动机的翻译以及个人翻译,4种模式翻译发起人不同[1]。就中国古典文学译者模式而言,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中国本土译介主体模式。译介主体基本上对异国文化有一定体验和了解,作品基本是由中国国内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第二种是海外华人译介主体模式。海外华人译者大多具有较强双语能力和双语文化,如美籍华人王际真、林语堂、张爱玲、许芥昱、穆爱丽等。第三种是国外汉学家译介主体模式。汉学家深谙英语汉语两种文化,具有超强的英语写作能力。英美汉学家在中国文学的译介较多,翻译《聊斋志异》的翟理斯(H.A.Giles)、翻译《西游记》的阿瑟韦利(ArtherWalley)、翻译《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闵福德(JohnMinford)等。除了这3类模式之外,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还有一种与林纾、庞德的翻译活动相似的合作翻译形式。中国国内本土译介主体模式和汉学家译介主体都存在着不足,比较科学的模式就是中外合作翻译模式,即国外汉学家与中国学者优势互补,合作翻译,以西方汉学家为翻译主体,以中国学者为翻译辅助,取长补短。“中译外绝对不能一个人译,一定要有中外合作。如果中译外译者是中国人,深谙中国文化,就需要请外国学者在语言上帮助理顺润色;如果中译外译者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人,是汉学家或者是学中文的人,就要搭配一个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外文基础又好的中国人。只靠中国人或外国人翻译我认为都不保险。”[2]

(二)译介内容

译介内容选择是翻译文本能否得到有效传播关键因素之一。翻译文本选择的成功,就会受到读者的亲睐,取得较好的译介效果,反之会达不到预期的译介效果。对作者的选择是译介主体翻译前需要做的重要选择之一,一个译者选择翻译一个作者的作品一般有几个原因。首先,因为该作者有着吸引译者的思想以及其作品深得译者的喜爱;其次是因为了解读者的喜好,认为该作家能够满足大众读者的需要;第三,是因为该作者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这一原因尤其体现在翻译发起人是出版社的时候。文本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成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国家形象及读者评价,如果将“挑选”的客体延至翻译项目的发起人、委托人、合译者、出版商、发表媒体等,那么对于“挑选重于翻译”原则的强调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翻译成品的可接受效度及最终传播力和实际影响力[3]。翻译的选择不仅体现在对作者以及文本的选择上,它同时包含翻译策略的选择。影响翻译文本和策略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空间中,译者会形成一定的文化立场,译者的文化立场直接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会在翻译一部作品时明确选择自己的文化立场。面对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译者至少可采取3种文化立场:其一,译者站在原语文化立场,就会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其二,译者站在目的语文化立场就会采取归化翻译策略;其三,译者站在沟通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立场就会避免采取极端的异化和归化策略,将交流作为翻译根本宗旨,努力寻找合适的翻译原则及策略。劳伦斯•韦努蒂认为译者总是倾向于本族语文化立场,他认为:“翻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归化过程,其间,异域文本被打上使本土特定群体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文化价值的印记,这一打上印记的过程,贯彻了翻译的生产、流通及接受的每一个环节,最有力地体现在以本土方言和话语方式改写异域文本这一翻译策略的制定中。”[4]一般来讲,当原语文化强于译语文化时,译者为求将原著呈献给译文读者,弱势文化读者往往更喜欢原汁原味的译作,译者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反之,当原语文化弱于译语文化时,强势文化认为自己文化比弱势文化更自然进步,更具普遍性,多倾向于用归化翻译方法。

(三)译介途径

传播途径包括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图书、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译介途径同样包括报纸、杂志、出版社、杂志社等。中国古典文学译介途径主要包括本土出版社、报刊杂志等媒介、海外书展。本土出版社方面包括:其一,本土出版社。多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介途径比较单一,中外合作出版虽然近年来有所加强但为数不多。例如,由国内本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出版工程”等。其二,海外出版社;其三,中外合作出版。中外合作出版主要有贸易式、契约式和投资式3种基本模式。贸易式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风险最小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契约式是国内出版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或转让合同方式把版权给海外出版机构。投资式模式指国内出版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在海外形成出版分支机构的海外图书市场进入模式。媒介方面:在译介中国文学过程中,大众媒介的作用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报刊杂志作为大众媒体的重要形式一直是传播中国文化译介中国文学的重要途径。书展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界清醒地意识到文学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中国作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他域。中国政府也积极创造机会,开拓中国作家和国外作家、出版家、读者面对面交流的途径。办书展是新书、进行交易版权、探讨全球出版业发展动向展开深度的交流与研讨的平台,是作家作品走出国门参与交流并获得关注的重要途径。总体来说,在这3种出版途径中,中国古典文学小说主要依赖的还是国内本土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翻译目前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占有非常小的比例。比起国外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西方读者更倾向于阅读“自己人”参与出版销售的作品。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译介途径较单一,中外合作不多,主要是本土出版社。因此应该加强合作,加强中外出版机构多渠道合作:版权贸易、图书贸易、合作出版、数字出版物、国外办出版社等等;加强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拍摄。

三、古典文学小说译介模式的弊端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虽然一直致力于走出去,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翻译策略不合理:翻译的译者大多数为本土译者,但他们将中文翻译成第二外语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译者对英语的精通程度与母语相差很远,翻译时很难确保译文的准确性,甚至与原文的作品风格有很大的出入。译者要尽量避免对原太大的改动,尊重原著的文化语境。

2.选材不当:中外文学的语境不同,部分译本无法被国外读者所接受,自然也不会关注中国文学。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意识形态、文化素养以及阅读兴趣的差异,不能纯粹地追求译出的数量。

3.销售渠道单一:通过文学译介的译本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读者对译本的误读会影响在国外的广泛传播。多数译本的出版发行方式是比较单一的,以熊猫丛书为例,他们选择在国内出版并通过国内的销售商在国际书店进行推广,没有选择国外的商业出版社,这就很难了解和把握其销售市场,大大降低了译本的竞争力。中国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译者要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翻译,还要考虑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因素。文学译介不仅仅是语种的转换,它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交际行为。其次,要充分认识译介现状,翻译时不能只是埋头翻译,更应对传播状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再次,要多渠道销售译本,中国古典文学完全走出去不能只依靠自己,可以与国外知名出版社进行合作。政府和研究者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开辟新的图书译介模式与销售渠道,先在中国出版社出版再通过国外书店推介的方式固然不如与国外出版社合作。由于国外出版社更能准确了解和把握读者市场,译本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销售渠道进行推广。中国古典文学小说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译介模式,才能把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宣扬出去。译介模式的成败,体现在读者能够顺畅的拿到译本。国家应不遗余力地对译介活动给予支持,但是通过外文局图书推广渠道的模式不改变,中国文学就不能完全走向世界,《牡丹亭》的推介以及“熊猫丛书”的失败都印证了这个模式的不合理性。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要大胆实行本土化策略,充分利用本土的人力资源,充分考虑国外文化系统的诸多因素。要积极与本土的文化机构出版机构合作,选择正确的译介模式,利用本土的人力资源和销售资源,让中国古典文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1〕Mcdougall,Bonnie.TranslationZonesinModernChina[M].NewYork:CambriaPress,2011.

〔2〕鲍晓英.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3,(5):43-45.

〔3〕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论加里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63-68.

篇4

【关键词】说话训练想说敢说会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目前,藏区农村小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差,高年级学生当众说话还是畏畏缩缩,不够流利。原因之一是教学中 “重文轻语”,再加上受母语的影响所致。所以藏区农村小学教学应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得出:藏区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训练须经过“想说———敢说———会说”这三个过程,说话能力才会大大提高。

首先,创造各种机会使学生想说敢于开口。

学生不发言并不等于不会说话。要看他想说不想说。大家知道,一个人心情愉快、感情激动的时候,在放松的状态下,话“匣子”才能打开。为此,我经常运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来让学生开口。如在复习巩固时,利用自己的话重述课文大意、讲讲你听到的、看到的事情,讲讲广播里听到或电视里看到的新闻及家中或学校生活中碰到的新鲜事等等。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有话题了,他们争先恐后,侃侃而谈。在讲语文课时,我更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不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而且充分利用教材中插图描绘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讲讲插图表达的意思。如讲《桂林山水》一课的第二、三段时,我让学生借助图展开想像,理解桂林的山是怎样清、静、绿;水是怎样奇、秀、险。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学习情绪十分饱满。总之,利用插图和简笔画既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意愿。

其次,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鼓励学生开口。

有些学生开始有一肚子的话,但因为缺乏勇气,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因此,对小学生的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指责,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藏语与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较大的差别。譬如:“他把我打了”在藏语中是“他我打了”。在藏语中只有少量的量词。如:“一只鸡”——“鸡一”、“一个苹果”

——“苹果一”这样的情况出现。学生口语表达时往往语无伦次。但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我都多予鼓励,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踊跃发言、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习惯,课堂便日趋活跃。

最后,创设情境,加强训练让学生在说话过程中,加强口语表达的能力。

篇5

[关键词]理想;冲突;湘西风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92

[本刊网址]http://

一、湘西人民的“义”与“利”的冲突

湘西小城最初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湘西淳朴人民的重义和轻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老船夫,老船夫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还在每天为摆渡乘船,不收取报酬,而且任劳任怨,文中也有详细的表述,有的乘客心中不安,乘摆渡后会抓一把钱放到船头,但是老船夫会一个钱一个钱捡起,放到乘客的手中,并认真吵嘴般对乘客讲“我有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些”。但是有些乘客还是不好意思,不受出力不受筹之事,管船之人却耐不住情面,也为了让渡人安心,把这些渡人的钱托人到镇上去换一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将这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都放到船边,有需要摆渡的人们需要这些东西,都慷慨提供。在摆渡时,如果发现渡人从神情上对这烟草有了半分的兴趣,老船夫便即刻拿一小束烟草放到渡人的行囊边,还一面两眼放光的说,你爱吸这个吗?这个味道不错、这个妙、这个好啊,送人也是极好的东西之类的话语,让渡人拿去。茶叶也是,老船夫将茶叶放到一个大缸内,用水泡开,专门给这些赶路的渡人解渴用,老船夫渡人不收钱,边城人都看在眼里,有时,一些好心人会送一些肉粽、白酒给老船夫、老船夫仍然皱起眉头,一本正经,非要给钱不可,要不就是放下钱拔腿就跑了。从老船夫和边城人民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边城人民对于“义”的看重,边城人民的美德,不贪图利益,更看重人情,任劳任怨,毫不自私。更加能体现出边城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坚守“义”字。更像童话中所能展现出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过着开心快乐的生活,在一个所谓的美丽家园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边城中人民的生活点滴是对于“义”更加完美的诠释。随着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利”字逐渐在边城人民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并逐渐同“义”字发生了了冲突。

随着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利”字逐渐在边城人民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并逐渐同“义”字发生了了冲突。“二老,他问你要碾坊还是要渡船,你当真预备做他的孙女婿,接替他那只渡船吗?有钱船总儿子,爱上一个弄渡船的穷人家女儿,不能成为稀罕的新闻”从文中的这些话语我们就能清晰地感受到,人们对于“碾坊”与“渡船”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前进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现代化工具的出现,湘西边城人民的内心深处也在左右摇摆之中,就连最淳朴最看中“义”的老船夫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梦想,如果有这样一个“碾坊”给自己的孙女翠翠作为陪嫁,那肯定会找到翠翠的如意郎君,而那些和二老在一起的脚夫更是如此了,由次也可以预见湘西边城人民的自然纯朴之风由于“利”即碾坊的出现,肯定会出现更多的冲突。

沈从文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长河・题记》中这样说:在1943年的冬天,在我从北平回到湘西凤凰县的家乡时,从离开到现在已经有18年之久,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从事物发展的本身来看,各种事物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度,但是,从事物发展的根源来看,堕落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从农村多保留的那些淳朴敦厚的人文情怀已经大不如前了,而更有消失殆尽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物欲的惟利唯实的人生观,任何一种新东西的出现都要与传统发生斗争和矛盾,淳朴的湘西人民在面对“义”与“利”的过程中,也同样要面临同样的冲突和矛盾,内心充满着挣扎和纠结。大佬死后船总顺顺总想让二老要“碾坊”,结果二老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最终才酿成了爱情的悲剧,自己从此郁郁寡欢。而老船夫因为没有“碾坊”而感到他不起头,并觉得低人一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翠翠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君,也深深的自责。在如此之多的“义”与“利”冲突过程中,很多事情已经注定了悲剧的结局。纯真的爱情沾染上了“利”字,淳朴的人情因为“利”字而变得更加低俗,边城人民挣扎在其中,人和物都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原始状态,更加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二、“理性”“感性”之间的冲突

理性的东西更多的出自外在环境与自身思想这件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性更多的是最为真实真切的思想,思想的导向决定了选择,而选择更多的时候则注定了悲剧的命运,“理性”“感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在选择中,从翠翠母亲的爱情悲剧就可以看出“理性”“感性”冲突造就的爱情悲剧,翠翠的父亲和母亲本就可以相爱相守到老,但是为什么还是悲剧的结局呢?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翠翠的母亲不想永远离开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军人,翠翠的父亲没有履行作为军人的职责,这些冲突矛盾的叠加,终究造成了一场爱情的悲剧,理性夺走了两个年轻相爱的人的生命。

翠翠的爱情悲剧同样蕴含着“理性”“感性”之间的冲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翠翠自己太过于感性,不懂得主动表达,更没有想过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才使得老船夫误以为翠翠喜欢大佬,从而也造成了翠翠的爱情悲剧,

这些爱情悲剧的产生很多都是由于小说人物的只是被动的服从命运的安排,没有想过主导自己的命运,种种矛盾冲突,最终酿下了苦果。

三、现代文明与湘西文化的冲突

现代文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本就让已经边缘化的湘西文化难以与之抗衡,湘西文化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湘西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弱不禁风。作者也是通过现代文明的洗礼逐渐脱离原始而又神秘的湘西,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也对落后的湘西有过质疑,他质疑过湘西的闭塞和落后,身感落后文明对于社会民众的伤害,但是湘西的记忆很难在他经历的苦难岁月中所抹去,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感情氛围之中,作者的感情流露必然会在《边城》中有所体现。有学者认为《边城》是沈从文对于曾经的永恒记忆的一种致敬,同时也象征着了沈从文作品从青涩走向了成熟。

在小说《边城》的人物设置上,十分简单,翠翠和祖父的相依为命、顺顺父子的长幼之爱以及天保兄弟的兄弟手足之情都是世间真情的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则更为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在故事走向上没有过多的善恶纠葛,故事发展干净利落,可以说是作者对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简单质朴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主人公翠翠是故事发展的主线,由于父母的早亡,由于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翠翠只能与爷爷相依为命以渡船为生,这种生活和成长的本质就是一种凄美,翠翠的纯与生活的艰辛让主人公翠翠俨然就是凄美的代名词,翠翠就像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忧无虑的成长,在翠翠的身上我们闻不到一丝现代文明的气息,在她身上没有功利、没有世俗,纯净的就像女神一样,加上自然美景的衬托,让每个人都希望翠翠可以快乐生活在自己的净土中;但是故事悲剧性的发展,让我们又感到了人生的无常,人生往往很难与命运抗争。

沈从文对于人物翠翠的设置和描写,更多的是寄予和谐自然的人文理想,这种人文理想的思想精髓就是把一切假、恶、丑都予以祛除,创造出心中理想的世界,但是沈从文也认识到翠翠这种人物在这种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就更不会存在这种人物所能生存的“桃花源”。沈从文只能通过自己内心的美好诉求来抗衡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无疑更加凸显了浪漫主义的执拗和伤感。

翠翠是湘西姑娘,翠翠的命运发展也印证了湘西文化的没落,故事情节中马路、车路的迎亲方式以及碾坊和渡船的物质反差,但是从湘西小镇的一些变化还是能深切体会出来的,这些变化也预示着小镇的平静之中也酝酿着一场风暴一样的巨变。老船夫的死去,也彻底证明了这一切,一场宏大的变革正在悄然开始,两种文化的针锋相对,由于中原文化的强势,湘西文化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对湘西有着浓厚感情的沈从文不希望看到这种文化的消失,此时的翠翠就是他文化坚守的化身,翠翠的身边的亲人和爱人一个一个的死去,只有翠翠还这样坚守在这片纯洁的圣土下,这种坚守是看不见希望的坚守,也没有人知道坚守到什么时候,就像故事中出现的白塔一样,在翠翠爷爷死亡的晚上也轰然倒塌,虽然最后又重新修复,但是曾经的民族文化是否能够延续就是作者留给众人的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四、平淡生活与命运的冲突

小说《边城》对于美丽的风景和人物的描写,无时无刻都是在证明生命的美好,但是生命又是脆弱的,平凡而又美丽的湘西人缺总是在命运的洪流中却走不出悲剧的命运,这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刻认识,在边城中命运的悲剧与生命的美丽始终交织在一起,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激烈的命运抗争,一切都发展的那么自然,征兆这命运的无常以及人生的孤独和忧伤。

老船夫、翠翠、一条黄狗的画面透出孤独的气息,小说中不断出现的黄昏意象:“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的白塔下,……翠翠望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的异乡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翠翠总是无端的烦恼,无由来的哭,翠翠心底的忧伤可见一斑,她的忧伤是一种典型的“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情无所依,无所释怀”的孤独惆怅心理。这种生命的孤独使得翠翠虽然对傩送有着朦胧的情意,却无法意传也无法向爷爷诉说。爷爷虽然爱翠翠胜过生命,却并不能真正懂得其少女的心思,祖父喜欢天保、傩送两兄弟却因为缺乏沟通而误会重重,层层外在因素的影响,重重的误会和矛盾,最终使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结语

沈从文通过《边城》为生命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形式,它“优美、健康、不悖乎人性”,使读者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不管是湘西边城的文化还是人物名誉都存在着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冲突,这也是《边城》对生命的一次终极探索,对生命极具启示意义,这或许也是《边城》经久不衰、充满永恒魅力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一友.沈从文现象[J].吉首大学学报,1989(1).

[2]杜素娟.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3]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2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91.

[4]沈从文.沈从文小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259,2901.

篇6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热烈庆祝市第中学建校周年庆典。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过去、现在、以至今后,对47中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发来贺电、贺信、友邻单位、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校友,表示深深的谢意!你们的到来,使中学建校40周年的庆典活动更增添了隆重和喜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着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兴亡。办好教育已成为民族复兴的头等大事。为了这个梦想,年7月一批有志之士齐聚市东郊猎德,创办了市第中学,年学校迁来现址,年被区政府确定为区重点中学,年4月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年被市政府确定为首批申报国家示范高中学校。弹指一挥间,光辉四十年,47中学走过了一段艰难创业、奋马扬蹄和快速发展的历程,由建校当初的简陋校舍发展到今天市一流的现代化校舍,由一间默默无闻的郊区普通中学发展到今天昂首迈向国家示范高中的窗口学校,47中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40载风风雨雨,40载沧桑巨变,40年春华秋实,40年硕果累累。在40年的办学历史上,几代47中人秉承“爱校、团结、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辛勤耕耘,努力工作,共培养了69批、20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创造了以一所郊区普通中学的基础勇夺年高考全省第一名的佳绩,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输送了等一大批合格的毕业生,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了等一大批正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为天河乃至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书写了天河教育和教育的瑰丽篇章,这是我们几代中人的骄傲!这是我们几代47中人的荣耀!

回顾中学40年创业、生辉的历程,我们心潮澎湃,尤其要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校友,过去,你们与47中学甘苦与共,休戚相关,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现在你们又和我们同舟共济,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你们为学校奉献了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你们是47中学40年建设与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是中学40年辉煌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人。今天,中学把你我的命运连结在一起,历史使命把我们与学校的命运连结在一起,中学40年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有我们大家的辛劳和汗水,中学40年建设、发展的丰硕成果应当由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篇7

一、农村作文教学城市化现象的原因

首先教材内容的城市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材越编越美,但从课文到习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甚至词句训练,更多反映的还是城市生活。

其次众多的儿童读物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以近年来颇受儿童欢迎的童话、小说为例,主人公几乎均出生在城市,他们各种有趣经历大都是城市生活的反映。各类学生作文选、报刊发表的优秀学生作品,也是以反映城市生活居多,这些读物无疑对学生作文的题材取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最后作文教学方式封闭,学生闭门造车,很难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教师为学生提供“引路”的范文,立意高,选材新,并且多出自城市学生之手,反映的是城市学生的生活与感受。

二、农村小学作文必须立足农村实际

笔者认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必须立足农村实际,发挥农村学校独特的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农村作文教学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作文不竭的源泉,进而感受作文的乐趣,更加热爱农村、热爱生活。

1.从农村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作文生活化理论认为,小学生作文应是学生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反映,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农村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观察自然山水之美。农村虽没有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有碧空沃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春之绿、冬之雪、夏之花、秋之果,可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这些自然之美,表达不出这些自然之韵呢?关键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细腻的心灵。除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由观察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教师要重视对观察的引导,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2)了解丰富的人文风情。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地域风土培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风情往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且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感受当地农村人文风情,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这方面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一是感受乡情。受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亲缘关系的影响,农村人憨厚、纯朴、真诚,与城市相比,农村人更注重交往和互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这些素材,鼓励他们将这些素材引入习作中。

二是了解乡俗。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在节庆、婚丧嫁娶等重要的场合表现尤为突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农家传统文化的体现。这些风俗大多反映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教师可以利用节庆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探究民俗的来历、演变,捕捉其有趣的故事。

三是体察乡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等都发生了变化,通过观察、访问、实地调查等,了解和感受这些变化,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习作开拓广阔的空间。

(3)体验农村生活的甘苦。农村的孩子多数在耳濡目染中真实地感受农村生活,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加,许多农村孩子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能深切地体验农村生活中的乐和苦,这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多和家长交流,主动承担家务。也可以利用农村学校的独特优势,有组织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助老、助残活动,在活动中增加体验,积累生活经验。

(4)感受有趣的乡村生活。学生的乡村生活较之城市的孩子,多了几分自由,多了几分快乐,天地更广阔,生活更是惬意。农村学生春天到野外放风筝、摘野花,夏天到小河里捉小鱼、摸螃蟹,秋天到野外逮蚂蚱、摘野果,冬天还可以跟着叔叔、伯伯到野地里逮野兔,真是乐趣无穷。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记下来,让学生从这些有趣的生活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仓库”,作文时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从农村生活中学习生动的语言

(1)农村谚语。农村谚语是农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都非常生动形象。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谚语,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知识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2)春联。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新的一年生活更加甜美、富足。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各个方面,且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3)惯用语。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炼准确。这些词语格式大都较固定,具有特定的意义且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

篇8

1.听话、说话教学的意义

1.1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应厚此薄彼。但是,长期以来,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是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这除了受传统影响、应试教育影响等外部因素干扰外,还因为对听说读写的内在关系不甚清楚,因而把听说读写割裂开来,疏于听说,多在读写上下功夫,其结果是事半功倍,教学效率不高。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年龄段,从训练口头语言入手,加强听说能力和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1.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现代生活、学习的需要。听话、说话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备的能力,用处极为广泛,几乎人人每天都离不开听话、说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听话和说话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人机对话将成为一种新的交际方式。面对机器讲话,要求具有快速、准确、简洁的语言组织能力,否则,就达不到人机对话的目的。因此,抓紧、抓好学生听说训练,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1.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听说读写都和人的思维紧密相关。听人说话,要理解内容、抓住要点,离不开思维活动;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仅要想清楚说些什么,还要组织好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所以,听说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和书面语言相比,口头语言以声音为载体,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没有从容思考的时间,而书面语言容许在一定时间内推敲修改。所以口头语言要求有更高的应变能力,这就必然促进思维灵敏性、准确性的发展。

2.小学阶段听话、说话的训练过程

儿童年龄特征之一是喜听好说,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初入学的孩子已经“能说会道”。但他们的思维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无意注意占优势,听话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时表达不清楚,各种语病比较多。所以,在低年级专门开设说话课,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听说训练。而低年级的听说训练,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以他们熟悉的学习、游戏、生活为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引起听说的话题,训练学生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练习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

中高年级不再开设说话课,要在课内、各学科之间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强听说训练。中高年级的听说训练,要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在听的方面,中年级要能听懂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电影、电视等中的对话。到高年级要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在说的方面,中年级要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到高年级能当众做简短的发言,而当众简短的发言,不是照着稿子读,应该是稍作考虑和准备,即席发言。或者按照简单的提纲侃侃而谈。简短发言,不能只是三言两语,应该是不少于一两分钟,这是一个小学毕业生的说话能力应该达到的水平。

3.听话、说话训练的主要方式

3.1 看图说话。这是指学生通过观察、理解画面,进行听说训练的一种方式。看图可以是单幅图,也可以是多幅图。说话内容可以是从图上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图上内容联想到的。而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①要选好图画。听说训练用的图画,内容应该接近儿童生活的实际,富有情趣,以便于他们进行联想,展开想象,以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发他们说话的愿望;图意要明确,使学生能抓住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去看、去想、去说;画面的色彩要鲜明,线条要清楚,富有儿童情趣。②要设计好教学的思路,把指导看图与指导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看图说话一般按“观察――理解――表达”的思路进行训练。三者之间,观察是前提,理解是观察的深入和表达的基础,表达是对前面两者的检验。教学过程中,先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入手,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全面、细致地观察,再要求他们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把内容说出来。

2.2 听故事说话。故事可以由教师讲,学生讲或者听录音。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所选的故事还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能引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听故事前,应提出专心听讲、边听、边想、边记的要求,听后要求复述故事或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讲故事可以作为说话的一个要求,为了更有效地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中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对故事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或练习续编、改写故事等。

2.3 创设情境说话。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巧妙创设听说情境,如模拟接待客人、借书、购物、打电话等,然后根据环境进行练习,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品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一鸣惊人。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59-02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及其社会生活环境。小说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一般都是小小说,即微型小说。本文研究的就是苏教版教材中的小小说教学。

一、“小说课型”的教学目标

(一)把握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是小说的主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小说的主题或塑造一位人物形象,或揭示一种生活现象,或表达一种思想观点等。因此在教小说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究小说的主题。教师应借助小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小说的背景,去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社会的本质、社会中某阶层的人的精神风貌,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作品的教育意义。

(二)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教学小说,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大要素,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成为典型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既可以通过正面描写,即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也可以通过侧面描写,即以他人的言行来反衬人物。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局四部分,有时也包括序幕和尾声。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依托,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三)初步了解小说的写作特点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有自己独特的写作特点:①视角独到,以小见大。小说往往选择一个很小的视角去细致刻画、描绘,但作者通过这个小小的视角反映的却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现象。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所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悟人物的特点,更要关注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的。③情节安排,匠心独运。阅读小说,学生往往会被完整而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的确,为了让小说精彩,作者对小说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构思,一波三折、设置悬念、矛盾冲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小说的主题而服务的,不能因为引人入胜的情节而忽视主题。④环境描写,烘云托月。学生阅读小说,一般关注的是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而对环境描写则往往会忽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绘对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烘托作用。

二、“小说课型”系列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我们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选入教材的小说分为两类:一类是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如改编自《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改编自《水浒传》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改编自《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另一类就是单独成篇的小小说,如《爱之链》、《船长》、《半截蜡烛》。

因为阅读小说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才陆续出现改编自古典名著的小说。通过对课后习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各年级对阅读小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小说最主要是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到了五年级,则要求复述课文,可见此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到了六年级,不仅要求复述课文,而且要求体会词语对表达人物形象的作用,以及和同学交流名著中其他的故事内容,可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要了解小说完整的情节外,还要体会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并阅读整本名著。

直到六年级,教材中才出现完整独立的小小说。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初步体验,所以他们在学说时,不仅要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感悟人物的形象、了解故事完整的情节,而且要分析作者是通过哪些写作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把小说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有机融合。

三 “小说课型”的教学过程

(一)生活积累,奠定情感基础

每篇小说作者都要表达一个明确的观点,这观点也就是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所体现出来的,而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所以应该在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找到一个链接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入手,抛出与课文内容、主题相关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是缓和上课气氛,放松心情;二是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学习课文的情感基调,奠定基础。

(二)揭示课题,了解预习情况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揭示课文题目。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有了一定的预习基础,所以他们进入课堂时对课文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反馈,了解哪些内容他们理解了,哪些内容他们不理解,而这些不理解的内容恰恰就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既为我们教学明确了方向,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的效果也将更好。

(三)体悟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所在,所以要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来组织教学。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的特点,同时也要关注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的。一般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对周围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四)总结提升,把握小说主旨

在将人物形象分析得深入透彻后,进行总结提升,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也是文本的价值所在。理解评价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恰如其分,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而任何对小说的再创造或是续写,都要围绕小说的主题去进行,而不能违背主题,随意创作。

四、“小说课型”的教学建议

(一)正确理解“虚构”在小说中的作用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一说到虚构,学生很容易片面地理解为编造,虚构和编造有本质的区别。小说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但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虚构,它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而非编造。

(二)提倡速读

因为小说的篇幅都比较长,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学生读小说不能像平时读其他文章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而必须快速地阅读,从整体上了解小说的大概内容。速读要求学生默读,不出声地读,俗话说:“默读便于理解,朗读便于记忆。”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快速阅读不只是求速度,还要求达到理解的程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内容,更谈不上对内容的记忆和掌握。

篇10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关于文本更为清晰的认知,挖掘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价值和意蕴。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尝试,并有所感悟。

一、提炼主题――找准教学目标着力点

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需要找准教学目标着力点,即从小说反映的主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具体来讲,即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只停留在对故事梗概的掌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上,要通过细读文本,深入挖掘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思想,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作品。初中教材中所选取的小说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来源于生活,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同时又是现实的升华。在细读时,学生也许并不能完全在作品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无法体会作者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时,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把小说所描写的生活、情感还原到现实世界中,从而使学生对小说的情感与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切身的感受。

以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为例,小说中作者将外祖母比作童年的朋友,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调皮的“我”说“我不想睡”,而在大多数人眼中本应严厉的长辈――“我”的外祖母则说:“不想睡就不睡好了。”这两句简单的对话中包含着十分饱满的感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情景,进而揣摩作者当时的感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小说中所刻画的外祖母这个“童年的朋友”形象的理解,更能在这些甜蜜的对话情景中,感悟到作者试图传递的“幸福”“亲情”的主题。

二、方向定位――突出教学设计侧重点

在日常教学中,受课时时间、课堂容量的限制,我们无法对小说的每个角度都进行细读与挖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炼,找到侧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细读。众所周知,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也常从这三个要素切入,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方面进行分析。初中小说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技巧,因此,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角度作为课堂教学的侧重点,进行深入讲解。

例如,教学王愿坚的《七根火柴》,首先,细读可以从人物解读切入:卢进勇把剩余的六根火柴交给指导员时,他一根根地数着,这个过程反映了卢进勇失去战友的悲伤和对火柴的珍惜。学生在细读文本时,便会在脑海中展开想象,勾画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次,可以从思想情感上切入,这也是文本细读的一个重点。通过细读,学生会体悟到这段描写展示出一个战士的坚强及其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

三、把握细节――抓住语言能力训练点

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把握细节,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例如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的描写:孔乙己在风光时去酒店买酒,付账时将铜钱一个一个“排”出来,而当他落魄时再去买酒,是哆哆嗦嗦从衣服中“摸”出了铜钱。同样的买酒,一次用“排”,一次用“摸”,一字之差,表达的情感却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