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范文

时间:2023-03-28 06:3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文学

篇1

英文名称:The Knowledge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凤凰出版社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32开

国际刊号:1006-9917

国内刊号:32-1101/I

邮发代号:28-3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在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古典文学都被选入了教材,走进了课堂。如何运用这些古典文章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我们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历代教育家们提倡的“传道”精神的体现。

一、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代炎黄子孙,不爱自己的母亲,不爱自己的祖国,不爱自己的古典文化,那么,我们怎么会认为我们身上有龙的血脉,我们怎么配作龙的传人,我们怎么会称是一个中国地地道道的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名句都是《离骚》诗篇上的。《苏武》(节选)中,西汉时的苏武被扣留匈奴,坚贞不屈,死不投降,置于大窖中,嚼雪吞毡;放至北海,掘野鼠摘草实而食之,终于等了19年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多么忠于汉室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啊!更不说《指南录后序》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与妻书》的林觉民了,哪个不是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者,世界观都还未形成或者说还未定性,学校教育就是要抓住这一时机对他们进行培养,尤其是对人生价值取向和生命重大意义的认识。古典文学便是这种内容的典范教材:“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的项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昙花一现”的方仲永,“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陆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墓中五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肝两昆仑”的谭嗣同……以上这些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无名小卒,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写出了一首或悲伤或高亢或明丽或低吟的交响曲。

三、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以孝为先的教育。“孝”,虽说这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遗留下来的一个古老字眼,什么“以孝治天下”、“不孝有三”、“孝忠皇上”、“孝道父母”,但这些儒家思想的理念与今天提供的“以德治国”、“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等新的伦理道德风尚标准是完全相似的,只不过是文字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从《孝经》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及《礼记》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开始,到魏晋南北时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和李密为尽孝90高龄的祖母而不肯就任“东宫”的“陈情表”,都在表达这个主题。然而这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权治”加强,就渐渐地忽略了“人”这个主体和家庭生活的存在,于是就很少看到关于这个“孝”的内容了,即使有官员守孝的休假制度,也似乎仅在官人和仕人之间实行。而在民间那个“卖身葬父”的故事也越来越稀少了,乃至今天广大的农村还存在着不瞻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低下(西方国家都是不允许这种不孝行为的),也是对一个文明古国的亵渎。为了弘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加强人文主义的教育,我们就有必要发掘古典文章中关于“孝”的德育因素了。

四、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和平意识的教育。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美国在世界上发动各种目的的战争和恐怖分子在各个国家中利用不同形式制造恐怖气氛,这对向来爱好和平并希望在和平中建设自己的家园的中国人来说就尤为重要了。看看我们祖先是怎么避免“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战争,推崇“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尊重主权,尊重人权”、“和平共处”的原则的。《烛之武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凭三寸不烂之舌的烛之武、唐雎、蔺相如,就是和平的使者;秦始皇为了天下百姓安宁而不惜损伤国力修筑万里长城的壮举;“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王昭君。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生活的明证。尽管据史学家们考证,在中国历史上战争是繁多的,平均几乎每一年都有一场战争,但那只是统治者的意志,而不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意愿。

篇3

在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古典文学都被选入了教材,走进了课堂。如何运用这些古典文章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我们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历代教育家们提倡的“传道”精神的体现。

一、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代炎黄子孙,不爱自己的母亲,不爱自己的祖国,不爱自己的古典文化,那么,我们怎么会认为我们身上有龙的血脉,我们怎么配作龙的传人,我们怎么会称是一个中国地地道道的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名句都是《离骚》诗篇上的。《苏武》(节选)中,西汉时的苏武被扣留匈奴,坚贞不屈,死不投降,置于大窖中,嚼雪吞毡;放至北海,掘野鼠摘草实而食之,终于等了19年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多么忠于汉室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啊!更不说《指南录后序》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与妻书》的林觉民了,哪个不是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者,世界观都还未形成或者说还未定性,学校教育就是要抓住这一时机对他们进行培养,尤其是对人生价值取向和生命重大意义的认识。古典文学便是这种内容的典范教材:“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的项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昙花一现”的方仲永,“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陆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墓中五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肝两昆仑”的谭嗣同……以上这些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无名小卒,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写出了一首或悲伤或高亢或明丽或低吟的交响曲。

三、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以孝为先的教育。“孝”,虽说这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遗留下来的一个古老字眼,什么“以孝治天下”、“不孝有三”、“孝忠皇上”、“孝道父母”,但这些儒家思想的理念与今天提供的“以德治国”、“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等新的伦理道德风尚标准是完全相似的,只不过是文字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从《孝经》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及《礼记》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开始,到魏晋南北时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和李密为尽孝90高龄的祖母而不肯就任“东宫”的“陈情表”,都在表达这个主题。然而这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权治”加强,就渐渐地忽略了“人”这个主体和家庭生活的存在,于是就很少看到关于这个“孝”的内容了,即使有官员守孝的休假制度,也似乎仅在官人和仕人之间实行。而在民间那个“卖身葬父”的故事也越来越稀少了,乃至今天广大的农村还存在着不瞻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低下(西方国家都是不允许这种不孝行为的),也是对一个文明古国的亵渎。为了弘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加强人文主义的教育,我们就有必要发掘古典文章中关于“孝”的德育因素了。

四、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和平意识的教育。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美国在世界上发动各种目的的战争和恐怖分子在各个国家中利用不同形式制造恐怖气氛,这对向来爱好和平并希望在和平中建设自己的家园的中国人来说就尤为重要了。看看我们祖先是怎么避免“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战争,推崇“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尊重主权,尊重****”、“和平共处”的原则的。《烛之武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凭三寸不烂之舌的烛之武、唐雎、蔺相如,就是和平的使者;秦始皇为了天下百姓安宁而不惜损伤国力修筑万里长城的壮举;“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王昭君。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生活的明证。尽管据史学家们考证,在中国历史上战争是繁多的,平均几乎每一年都有一场战争,但那只是统治者的意志,而不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意愿。转贴于

篇4

“中国古典文学结课论文范文示例”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中国古典文学结课论文范文示例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古典文学结课论文范文示例”,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5

关键词:民间古典文学 书籍设计 装帧设计 基本原则 内容设计

书籍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将书籍本身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结合起来,使之能够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而民间古典文学类的书籍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类书籍的内容具有特殊性。既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又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因此其专业性较强。另一方面,受众属性具有特殊性,除了专门领域的研究人员之外。就是对民间古典文学有兴趣的读者。除此之外很少会有其他人购买这类书籍。这就使得在民间古典文学的书籍设计方面,既要符合特定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又要体现出这类书籍本身的特点。

一、书籍设计基本原则概述

要保证书籍设计的最终效果符合消费者的审美特点。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

(一)可视性原则

(1)保证文字传递的明快性。书籍内容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核心,其他一切元素的设计都是围绕内容进行的,为了在视觉上带给读者更好的体验。设计文字字体应当简洁明快。

(2)保证空间设计的疏密有致。一本书籍无论是在封面设计还是在内容设计上,都需要做到空间的疏密有致,既要有留白的地方,又要利用文字或者图片加以充实,这样才能够提高书籍的可视性。

(3)保证图像精良。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在书籍设计中常常会用到图片这一设计元素。无论是封面图片还是文中插图。都要使用精美且与书籍主题相符合的图片,以起到解释说明或者美化书籍的作用。

(二)愉悦性原则

(1)纸质工艺精良。良好的书籍材料,不但可以改善书籍的整体质量,提高形式上的美感,优化设计,还能够利用“通感”将触感上升到心理层面,增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2)色彩搭配f调。色彩是视觉效果表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绿色能够让人觉得清新、自然,蓝色给人纯净、通透的感觉,而黑白相间则能够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色彩搭配方面要保证其协调性。从书籍的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色彩来强化视觉效果,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3)文化底蕴深厚。书籍本身具备较强的文学价值或者理论价值,而针对文学类的书籍,在设计方面就必须凸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不同的设计要素有效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体现书籍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例如古风图片的插入、传统字体的应用等,都能反映出书籍的文化价值,从而符合读者的内在需求。

(三)整体性原则

上文中提到。书籍设计中的一切设计元素都是围绕书籍内容而应用的,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保证书籍封面、语言风格、体例转化等方面都要与内容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强化书籍本身的文学价值,使整体设计风格看起来和谐统一,不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

(四)创造性原则

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借鉴传统的设计经验与设计结果,而是要融入设计师自身的创意。因此设计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设计学知识与美学知识。还要充分了解书籍的内容与主题。并针对书籍本身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使书籍设计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新颖独特,且符合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书籍的装帧设计,即是通过书籍艺术设计与工艺制造这两种手段对书籍的封面、文字、腰封、插图、色彩、版面、材质、装订等各个方面的整体设计过程。下面基于视觉语言表现的几个要素(文字、图形、色彩),分析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一)文字要素的应用

文字是承载书籍灵魂的重要载体。是书籍内涵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作为视觉语言表现的要素之一。文字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封面设计中,文字要素包括了书籍名称、作者名称、导语以及其他一些次要信息,如出版社名称等,其目的是为了展现书籍名称、体现书籍主题,并对内容起到一个提示作用。为了使其符合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在进行设计时,其标题应当选择楷书、隶书、行书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字体,并利用加粗使之醒目突出,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作者名称应当位于书籍名称的后方或者下方,字号不必过大,但需要加粗显示。而在导语性质或者出版社名称等次要信息的文字设计上。则可以利用一般的字体如宋体等。其字号不能过大。否则就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文字要素主要是针对书籍正文而言的,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正文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按照一般书籍的版面进行设计即可。当然,对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来说。在字体的设计方面也可以利用楷体字与繁体字,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符合古典文学的特点。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常常也会用到文字要素。腰封,即围绕在书籍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书籍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是要提升书籍的视觉效果,使之显得更加精美;另一方面,则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往往在上面印刷关于书籍内容的介绍、名人的推荐或者其他宣传文字。由于腰封面积不大,其中的文字设计字号偏小,字体一般为宋体、楷体等常见字体。

(二)图形要素的应用

图形是书籍装帧设计中除了文字之外应用得最多的一种要素,既包括了封面图片,也包括了正文中的插图等,除了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之外。其在正文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与说明。因此不同部位的图片设计效果也是不同的。

首先,在封面的设计中,图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可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用以展现籍的主体。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的图片选择上,一般会使用水墨画或者与民间传说相关的图片,以展现书籍的主题,并体现其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中,图片往往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图片的应用不能过于杂乱。选择特定的一张或者几张即可。过多的图片会影响整体的审美效果。且可能遮挡住重要的文字要素。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插图的应用应当在特定的位置,即与需要说明的文字相关,并加以标注。这部分插图需要根据正文的实际内容来选择,例如《红楼梦》的插图,则可以选择《红楼梦插图集》中的图片作为补充。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同样也可以加入图片元素,但要保证其与封面图片在颜色、内容上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提高书籍的整体视觉表现效果。

(三)色彩要素的应用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主要是在书籍的封面与腰封中。其正文版面空白处是白色.文字则为黑色。为了体现出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以及文化底蕴,在封面与腰封的设计中其颜色往往是以黑色、白色、灰色、褐色、蓝色等深沉性色调为主,而不会使用过多艳丽的色彩。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其封面设计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字体颜色则选择了黑色,十分醒目,而在蓝色主体中又应用了淡淡的白色,描绘出了书籍中展现的人物、场景,简洁而富有内涵。

三、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

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正文内容的选择、体例的选择、风格的驾驭这三个方面。

(一)正文内容的选择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中,其正文内容应当属于民间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范畴,如果是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其正文内容直接刊载原文即可。如果是民间传说之类的,则需在对这些传说故事加以搜集的基础上,由作者本人进行整理编辑,可以加入适当的评注。如果是关于民间古典文学的论著。其正文内容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具有原创性,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观点。

(二)体例选择

由于民间古典文学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其可能有着一定的体例要求。不同的民间古典文学可能有着不同的编写格式。例如民间文学中包括了民间叙事诗、谜语、谚语、歌谣、传说、神话等多种文学形式,在具体的设计中应当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编写格式。如果在书籍中涉及不同的体例,则需要做到体例转换流畅,保证书籍的文学价值。

(三)风格驾驭

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风格的选择是内容设计的重要组成。不同的作者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是必须保证风格的应用与书籍的主体相契合。具有一致性。这样才能够让读者充分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体会书籍的内涵,体现出书籍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因此,在进行书籍内容设计时,作者必须从主题出发,驾驭好写作风格,使之能够与书籍的实际相符。

篇6

古代文学作品均是经历时光淘洗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至今仍保持着生命活力,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丰厚的人生意蕴。这些文学作品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待定型的大学生来说,往往能起到灯塔般的指明作用。如杨守森先生在《灵魂的守护》一书中所言:“文学艺术,说到底,总是与现实人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因此,不论文学观念与文学形式发生怎样的变革,关注现实,思考人生,抗拒邪恶,奋发向上,培育社会大众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将是文学永恒的追求。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创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文化旗帜,是导引人类走向理想未来的火炬与灯塔。”而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无疑在这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用,值得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加以关注和重视。古典文学作品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即是推崇儒家思想,古典文学的创作主体大多为受到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士大夫,儒家内圣外王之道被封建时期的儒学教育奉为圭臬,“绅士比其他任何阶层都更加深刻地与中国文化水融,更全面地坚持中国是一切文明中心的主张。他们从孩提时起就接受儒家传统和价值的教育,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积极同这种传统和价值打成一片的行动上”。

2当今时代

对当今时代来说,其中固然有许多需要批判继承的内容,但更有许多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内圣外王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中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内圣即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这种个人道德修为往往要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政治上的外王之道。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忠、信、节、义、孝、悌、勤、谨、仁、礼、廉、爱,从治国安邦之官品到兴家宜室之人品,其优秀的文化精神浸透在古典文学诗词文赋的方方面面,成为古典文学丰厚内蕴的根底之所在,也是古典文学作品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源泉之所在。其中诸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仍忠贞爱国的屈原,国家危难之际怀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国情怀的曹植,“一饭未尝忘君”的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更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爱,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忧思。古代先贤深浓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仁民爱物之心,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古典文学教学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学生将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有助于他们从中汲取积极的道德力量,塑造健康明朗的人格,对于培养当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追求真善美的品质,讲求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种积极的影响力显然不仅限于高校素质教育阶段,更重要的是会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良好品质。中国古典文学中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对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承载着先贤圣哲的思想情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意蕴是这些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古典文学作品与后世读者相沟通的情感基点。古人与今人隔着遥远的时空,社会制度相异,人文环境也不同,然而有许多人类的基本情感却是古今相通,亘古不变的,衣食住行是每个人为生存所要奔忙的,生老病老是每个人所必然经历的,求学入仕、是非荣辱、悲欢离合是每个人难以回避的人生际遇,正是因为这种种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中国古典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与后世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读者的情感与思想。丰子恺先生在《谈自己的画》一文中提到自己的读书感受时说:“欢喜读与人生根本问题有关的书,欢喜谈与人生根本问题有关的话,可说是我的一种习性。我从小不欢喜科学而欢喜文艺。为的是我所见的科学的书,所谈的大都是科学的枝节问题,离人生根本很远;而我所见的文艺书、即使最普通的《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等,也处处含有接触人生根本而耐人回味的字句。我读了‘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便会设身处地做了思念故园的人,或江楼相忆者之一人,而无端地兴起离愁。读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便会想起过去的许多的春花秋月,而无端地兴起惆怅。”

3人生意蕴

篇7

文化创意产业是精神生产的凝聚形态。其最大特点就是将文化、科技、经济、教育等因素融为一体,生产出既具有物质意义又具有精神内涵的产品或服务。文学作为艺术的母体具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精神和智力资源的能力,理解和挖掘文学资源,尤其是经典文学资源,有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立足长远来看,按照文化产业化的路子再造文学经典作品,会形成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可持续再造的产业链或产业群。从商品营销的角度来看,今天是一个讲究“品牌至尊”的时代,人们在购买产品时,品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甚而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文化产品也不例外。因此,就文化产品的开发而言,由于经典作品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是一种“品牌产品”,而且很多经典是头顶着“神圣光环”的“名牌”,因而比非经典作品会显现出更大的优势,更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文学经典所具有的“品牌效应”,也即商业开发价值,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首先,文学经典具有“明星效应”,能够有力争夺公众的注意力。在经济资本控制下的传播形态,日益演化为一种商业化传播,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攫取利润。而今天的经济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一个产品如果要在市场中获得成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文学经典显然具有这种功能,它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不同年代的人所推崇和重视,在大众心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对它们的关注几乎成为了一种自然状态,以至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经典作品是一种带有“神圣光环”的存在,只要它进入人们的视野,就自然而然地会聚焦社会大众的目光。人们对经典的推崇,使经典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人类文化活动的中心,占据着人类话语秩序和表征系统中的特殊位置,甚而在相当程度上对话语权构成控制,对意义的表达形成规范。在很多的社会历史语境当中,我们发现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对话语权的获得。有很多时候,文学素养和文学能力甚而会成为一个人身份的表征。而这种素养和能力的形成,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文学经典的滋养。文学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话语垄断,使经典相较于其他的话语形式,更容易争夺公众的注意力,形成引人注目的“明星效应”。

从这一意义上讲,“不是说消费者主观上需要拆借经典,而是因为经典在客观上堪值利用。哪怕是拆借嵌入经典的只言片语或地名人名,它立刻就可以获得一种招引力,一种情调感,一种‘差异性区别’的标示,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①其次,受“明星效应”影响,文学经典还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文学经典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和很强的商业扩张性,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的产业化,使得文化生产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进而让文化产品市场形成了广泛的延伸性和关联性。一种文化产品的成功,往往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上很多其他产品的发展与兴盛,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带来滚滚财源。文学经典由于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进入市场后,更容易引发文化创意产业的连锁反应。实践表明,通过“经典再造”、“故事新编”等方式,文学经典可以被转化为异质文本,演化为戏曲、话剧、舞蹈、评书等艺术形态,通过电视、电影、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可以有效改变因传播方式的单一化和传播对象的精英化而造成的局限,增强人们消费经典的便利性,从而使经典的影响力得以迅速扩大。对经典作品的再生产,可以使经典以更快的速度向网络产品、音像产品、视听产品等文化消费领域延伸,并且这种影响力将很容易被扩散至诸如玩具、服装、旅游、休闲、礼品、文具、饮食等其他相关产品市场,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将文学经典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层次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经典文学更是如此。文化创意产业致力于生产富有审美属性的文化产品,借助经典文学充实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审美水准的提升,让文化产品更具魅力。此外,文化产品需要个性,需要富有经典意味的底蕴,将文学经典融入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民族个性,充实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当的国际潮流,文化创意产业自然也被裹挟其中。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电影为例,中国电影面对好菜坞的全球化扩张,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其具体表现为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但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影产业机制的严重不成熟。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与好莱坞电影相抗衡,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中国拥有丰厚的经典文学艺术资源,这种资源早已被国外的电影产业开发和利用——迪斯尼的《花木兰》便是显例。中国文学艺术传统完全不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有着非常独到的特色,这种传统,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对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西方世界而言,中国经典的文学艺术也有着独特的东方魅力。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可贵的文学艺术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完全有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从而占据广阔的市场。中国有着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从楚辞汉赋到明清小说,从礼、乐、诗、书等精英文化到坊间说书、戏曲故事、民间传说、通俗小说等通俗文化,都彰显出中华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可资利用的资源。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唯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沃土,从中汲取强大的能量,才能真正地与世界文化产业相抗衡。我们应该走出效仿跟风的窠臼,有意识地整合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学艺术资源,将经典作品与产业形式进行有效的组合嫁接,进而形成文化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也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阐释经典文学艺术,完全可能赢得世界观众的喜爱。《花木兰》的全球发行便是一个成功的典范,通过融合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经典故事与现代科技,使《花木兰》获得了世界观众的认可。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对《花木兰》有着原始版权的中国,却至今缺乏对这类经典故事的有效开发与运作。中国文学艺术资源的丰富性有目共睹,它完全有望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潜能:一方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植根于本土的文学艺术,因为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国际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重视现代意识对本土文学艺术的观照与超越,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积极地与“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之更加具有世界性和现代化的色彩,这样才更容易被现代观众所接受,更容易获得国际化的认同。我们应该认识到,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便是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来有效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中国有那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传说、典故,那么多优秀的文学名著、艺术作品,这些都是让我们这个国家具有东方魅力的重要元素,如不加利用或不善利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遗憾。我们应该看到,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中,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土经典文学资源将是我们的优势,把文学经典有效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将有力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层次和国际竞争力。

三、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嫁接,有助于丰富既有的文化体系

从前瞻性的眼光来看,产业化了的文学作品会对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积淀,它们也会表现出长久的历史性的文化功能,会使既有的文化体系更加饱满。实践表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融入文学元素,让经典文学在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富有激情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完全有望催生新形态的文学作品。在中国,从文化创意产业崭露头角开始,文坛便依托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掀起了一股文化创意产业批判与文学精神保卫之风。批判者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汲取理论来源,抨击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传统文学的破坏,进而倡导维护传统文学精神。他们认为,就生产手段来看,文学致力于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秘密,是人的心智的形象化体现,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更像是工厂里的流水作业,侧重于借助技术手段进行模式化生产。由此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精神无缘。这种观点单方面看非常有道理,它敏锐地看到了机械式的生产和商业化的运作对于文学的灵动和追求真善美的破坏,但如果从更多元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这种观点却未必经得起推敲。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成与发展确实对文学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文学的存在形态,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精神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与冲突,我们应该正视这一产业形态所带来的改变。事实上,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文学都难免会受到社会发展、产业变更的影响,因为文学毕竟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与各个时代的产业发展带来的变革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其差异主要在于影响力的大小,其造成的结果也不是毁灭性的。毕竟,文学精神的保持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文学对自身认同的努力,对文学追求的信守,这才是文学精神能否持续的内因,而不宜单方面地归责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创意活动的文学,难免会与文化创意产业产生诸多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出现磨合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态,我们不妨以更加理性全面的态度对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的磨合期予以观照。辩证地来看,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碰撞与融合,确实会对原有的文学形态造成冲击,但是在这种冲击动荡之中,新的文学形式也会应运而生,而它们的出现则可以有力地丰富文学的既有形式,有效地充实现代社会的文化体系。比如图文文学书籍“绘本”,便是文化产业运作的典型个案,它作为一种“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现代都市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①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它不再囿于传统的文字叙事,而是借助现代化的构图手段,着力展现文与图的内在联系,将文字与图画有机融为一体。在绘本作品中,创作者以现代技术手段为依托,让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起讲故事的任务,通过形象生动、韵味十足的图像符号来引发读者的关注,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更加可感的方式与读者展开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这种创作方式瓦解了“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学的传统观念”,重新界定了文学创作中的图文关系,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类似绘本这种结合了现代传媒手段的作品形式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它们本身将成为新的文学样式,会对文学和文化体系的发展和丰富产生重要的作用。

四、将文学经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有益于文学作品的保存与弘扬

文学经典经过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得到有效的保存与弘扬,甚至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学艺术形态或作品,也可能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被激活。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一个由数字媒介主导的信息化文学社会正在形成。人们往往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电视、网络这样的媒介上,而开始摒弃传统的阅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倘若文学要作为少数人的一门学科而保留下来,它就一定要将自己的感知和判断技巧迁移到这些新媒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的生存境况势必会受到文化格局变动的影响。文学经典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形态继续下去,很有可能导致消费体验缺乏新意,继而传播范围越来越窄,传承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站在文化学的维度,大胆地将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将有助于文学经典找到另一种生存状态,从而促成经典的延续与弘扬。与以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是,除了印刷传播的方式之外,随着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的普及,原典传播发展出了数字传播的新形式。阅读现状已经表明,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传播将越来越成为经典传播的重要手段。此外,影像传播也构成了当代非常受欢迎的经典传播方式。它是一种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学经典改编现象,主要形式是经典作品的影视传播,比如电视剧版的“四大名著”,也包括各种flas、影像视频、图文书以及漫画书的传播。自2O世纪以来,电影一直占据着影像传播的主导地位,许多艺术形式,包括文学在内,都需要依照与电影的关系来审视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文学经典是否被改编成电影也成了衡量其价值和影响力的一个方面。①中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厚的文学艺术财富。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留存的中华典籍及人物事迹得以弘扬。史书《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衍生了精彩纷呈的“三国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影视界掀起了一股改编三国经典的热潮:从8O年代初的《诸葛亮》、《曹操与华佗》,到长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卧龙小诸葛》、《武圣关公》等,以及电影《见龙卸甲》、《吕布与貂蝉》的上映,在相当程度上引领了三国影视改编的潮流,之后对三国的关注被扩展到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网络作品《大话三国》、图书《水煮三国》、动漫《Q版三国》,都是以三国故事为蓝本进行的经典资源开发。在国际市场上,很多国家从中国引进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同时自己也拍摄了一些以三国为题材的电视作品。如日本横三光辉以三国时期“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等著名典故为依托,拍摄了动画作品《三国志》。与此同时,日韩等国家以三国为背景的网络文化开发更是随处可见。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对三国文化的现代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很多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比如《西游记》、《搜神记》、《红楼梦》等。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运用产业化的方式,把这些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经典作品传播出去,形成充满生机的文化输出格局,运用经典的力量有效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无论是传统的文本阅读,还是新兴的视觉影像传播,文学经典都以其丰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彰显出动人的魅力。正如汉朝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的“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是故圣人以其心来造经典,后人以经典往合圣心也,故修经之贤,德近于圣矣。”②美国辛普森也认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不仅没有全面失守,相反的,文学在这个时代完成了它的统治,并且渗透到各个学科发挥着潜在的支配作用。”⑧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代,文学经典与新兴媒介的结合让经典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篇8

将中西文学进行比较,我们习惯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西方文学是叙事性的,而中国文学长于抒情。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中西古典文学各自有着不朽的代表作。西方有《荷马史诗》,中国有《诗经》和《离骚》。叙事和抒情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这种差异前人们已经分析得很透彻。如果换一个角度,站在文体风格的视角,我们也可以找到差异的存在。在比较了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文学作品后,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古代的神话、史诗、戏剧、诗歌,一般都带有“酒神”一样的精神特质:狂欢、热情、奔放、痛不欲生、死去活来、火辣辣的宣泄,迷醉在自己的生命狂舞之中。而中国的诗歌、戏剧大多数是水墨画式的,温柔、含蓄、典雅、怨而不怒、婉而多讽,具有中和之美。中和之美酒神精神“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和观浸润下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

“中和之美”的意义和作用在各种文艺美学中都有体现,兼容互进,综合协调。孔子所盛赞《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成了历代文人追求的诗风。《礼记·经解》还引用了孔子这样一句话:“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权威地诠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中和”观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深刻地进入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和之美作为审美标准融入了一切美学创作。艺术表现须“发乎情,止乎礼义”;日常生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儒家的哲学和文艺思想中,中和是本体也是方法,更是一种美学境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儒家正统地位,迫使该教的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士”的阶层,这些“儒生”创造作品时,就很少不受其影响了。

他们适度的情感宣泄和简约的表现方式就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总体上具有了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酒神”在希腊神话中叫做狄俄尼索斯,他是古代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神话中的他驾着四轮马车到处游荡,走到哪儿,乐声、歌声、狂饮就跟到哪儿。他和他的侍从们肆无忌惮地狂笑,漫不经心地喝酒、跳舞和唱歌。关于酒神的颂词后来就成了悲剧的前身。而“酒神精神”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提出的一个理论。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诗人须有神灵凭附,转入狂热状态,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创作理论,但对西方古代文学的创作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悲剧诞生时附着在作者身上的神灵在尼采那里就是酒神。“酒神精神的本义是肯定生命包括肯定生命内涵的痛苦。

为了肯定生命的痛苦,一个人必须有健全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由此产生酒神精神的衍义:做一个强者。‘酒神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乃是支配你自己,使你自己坚强!’这里显示了酒神精神与强力意志的内在一致”。尼采认为,具有酒神精神的人在失败中仍能大笑。这种酒神精神在西方人身上就表现为重个性,“不过却不是偏向于用理智去控制情,而是让后者泛滥,于是就造成个体热爱自己生命的倾向。这个倾向即表现为‘醇酒、美人、欢歌’这样的对生命的欢愉感,同时也表现为逞强好胜的人格。中国文化,不论在国内国外,都可以说完全缺乏‘酒神性’的因素,因此,即使在‘心的文化’仍然发达的中国人地方,也只是表现为一种温情脉脉,而不是一种热情的狂泄,它与拉丁文化的差别正如中国式的迎神赛会与拉丁式的嘉年华狂欢会的歧异一般。”

篇9

关键词:茶酒之争;历时研究;古典文学

1唐代茶酒之争与敦煌写本

《茶酒论》唐代时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茶与酒都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见于敦煌遗书的《茶酒论》学界一般认为现存有六个写本,2015年第6期《敦煌研究》中陈静发表《敦煌写本茶酒论新考》一文,对《茶酒论》写本数量及成书年代、作者身份等进行了进一步考证,认为《茶酒论》有七个写本,创作时间应为公元800-805年。《茶酒论》的作者王敷,是唐代乡贡的进士。此文用拟人的手法写“茶、酒、水”争辩,“茶”与“酒”谁为尊?经过五个回合的论辩,“茶”与“酒”夸耀自己诋毁对方,“水”最后制止了争论,告诉二者谁也不能离开水,从而化解二者的矛盾。《茶酒论》采用寓言的形式,对话多为四字一句,辩证的道出了“茶”与“酒”自身的特点:茶乃出来言曰:“……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贡五侯宅,奉帝王家,时新献入,一世荣华……”酒乃出来:“可笑说辞!自古至今,茶贱酒贵。单醪投河,三军告醉。君王饮之,叫呼万岁。群臣饮之,赐卿无畏。和死定生,神明气清……”辩证法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有其利弊,茶与酒亦是如此。在“茶”与“酒”的争论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茶清净而酒热烈,但二者都离不开水:茶不得水,作何相貌?酒不得水,作甚形容?米曲干吃,损人肠胃;茶片干吃,只拐破喉咙!……从今已后,切须和同……若人读之一本,永世不害酒欺茶疯。离开水的滋养,茶无馨香,酒无芬芳。平民百姓有“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乡饮酒之礼”,文人的精神追求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酒“亦俗亦雅”。品茗与醉酒承载着文人们的丰富情感和生活感悟。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们有的爱茶清淡、甘苦相伴,故茶与禅有着更为深远的联系,如:刘禹锡《春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中就有“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的诗句。他们有的好酒,承魏晋风流,与道家避世归隐的追求相合。而更多的则是茶酒均可,看到茶酒各有利弊,适可而止,互补融合,这正是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

2宋代“茶”与“酒”进一步融合

活字印刷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宋代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更多地文人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许多优秀的文人更是具有集政治家、文学家等于一身的多重的社会身份,进一步推动了“茶”与“酒”的融合,使其达到高度的和谐。宋朝“茶”与“酒”大量的进入诗词当中,具有更重要的人文色彩。著名词人陆游自比“茶圣”陆羽,在其诗《戏书燕儿》中写道:“水品茶经常在手,前生疑是竟陵翁”。由此可知陆游对陆羽的敬慕,显示表现出陆放翁的宁静淡泊之趣。“酒”则多以文学史中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屈原、陶潜、李白、杜甫与酒相关的掌故入诗词,如:黄庭坚《题杜子美浣花醉归图》,苏轼《和陶渊明饮酒》,宋代的文人们常借陶潜、李太白的酒,抒发自己内心压抑的情感。在生活的实践中,人们发现茶可以使人清醒用来醒酒,因此在宋代“茶”“酒”的意象往往对举,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诗中用了诗人屈原和魏晋名士刘伶两个典故:“众人”一句化用了屈原在《渔父》中的千古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魏晋名士刘伶性风流嗜酒,在《酒德颂》中描绘醉酒之态:“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自唐代茶与禅相结合,使得茶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质,品茗的过程即代表了一种淡泊清幽的意趣。如苏轼《行香子茶词》: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茶与禅意境相合,而酒与禅是矛盾的,禁止饮酒是佛教的戒律之一,故酒便是俗人所饮之物,明显与“脱俗”的禅意背道而驰。茶可使人保持清醒,可以解醉酒;而酒却不可,常言酒后会乱性。因此人们更多地将酒与禅的联系隔断,而实则醉酒也可使人超脱世俗。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很好的描绘了醉酒豁达的景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信州之时。词人一生壮志未酬,在醉后描绘出一幅战场肃杀的场面,一位披肝沥胆、戎马一生的将军仿佛跃然纸上,画面雄奇宏伟,将作者的家国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宋代词人柳永,字耆卿,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在青年时参加科举考试屡不中第,曾流居于苏州、杭州等地,醉心于与歌妓酒醉之中,逃避现实的不顺。柳永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其的代表作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该作品完整细腻的描绘出一对有情人分别的画面,离情别绪令人动容,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既直接描绘出酒醒之后悲凉景象,又将离别之痛写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品茶”与“饮酒”对于宋代文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美妙的体验,茶的清醒与酒的迷醉使得“茶”与“酒”也在宋代诗词中进一步传承和延续。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推动了“茶”与“酒”的高层次融合。

3元代“茶”与“酒”的高度和谐

元代,汉族文人处在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特殊历史时期,更多地文人墨客经历了郁郁不平分愤懑,挫折与失意使得更多地人通过“茶”或“酒”来得到心灵的慰藉与超脱。周德清小令【双调蟾宫曲】《倚蓬窗无语嗟呀》:倚蓬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吴弘道小令【南吕金字经】《道情》:道人为活计,七件儿为伴侣,茶药琴棋酒画书。世事虚,似草梢擎露珠。还山去,更烧残药炉。两首小令作品采用当时民间的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鲜明地反映了茶在元人眼中重要的地位,更表现出文人对“茶”的推崇。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赚煞尾】:恰才立一朵海棠娇,捧一盏梨花酿,把我双送入愁乡醉乡。文中的梨花酿为一种气味馨香、酒质洁白、味道甘醇清冽的美酒“梨花春”。“一朵海棠娇”、“一盏梨花酿”与后文的“愁乡醉乡”相互呼应,关汉卿使用这类名称写美人与佳酿,使读者建立联想,足见作者对美酒佳酿的喜爱。张可久散曲【中吕满庭芳】《春情》:家家酿酒,处处闲茶。是非多不管傍人,算的个情杂……朱帘下,香销尘鸭,按舞听琵琶。在这首作品里,“家家酿酒,处处闲茶”一句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似的悠闲生活图景。“按舞听琵琶”一句又结合视觉与听觉,为我们描绘一幅更加立体生动的画面。在关汉卿的设想中,悠闲舒适的生活需要“茶”与“酒”的相伴。同样表现“茶”与“酒”和谐相伴的是卫立中的小令【双调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早客来多。客来时伴我闲些个,酒灶茶锅。且停杯听我歌,醒时节披衣坐,醉后也和衣卧。兴来时玉箫绿绮,问甚么天籁云和?这首小令中“酒灶茶锅”与下文中“醒时节披衣坐,醉后也和衣卧”对应,将“茶”与“醒时”、“酒”与“醉后”一一对应,文人所关心的并不是茶酒之争孰高孰低。而是抛却“茶”与“酒”孰高孰低的争论,真正体会“茶”与“酒”相伴带给作者的愉悦享受。酒性暖应为阳,饮酒助兴添豪情,茶性寒应为阴,品茶宜清淡。一彰显一隐逸,一个热烈,一个淡泊。“茶”与“酒”得相伴,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与超脱。

篇10

在我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回顾一下本世纪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当会产生一种学术上的迫切感,那就是这种研究不能总是囿限在传统的文献范围做文章,新一代学人应当把视野扩展到全世界,应当从历史角度回溯中国古典文学由近而远地走向世界的轨迹,而且应当站在当代学术的高度,来审视不同的文化传统如何触及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这一特异的文化现象。近几百年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东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固有精神和价值的探索,实际上可以说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的互相认识和补充。这也构成了近代世界史上文化交流的丰富繁复的图像。尤其是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它的悠久的历史文化被世界所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日益深化,这本身就是文化史上令人神往的课题。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更是开拓学术领域,提高学术境界,使之成为中国文学的传统研究与世界现代文明相协调、相接轨的必要途径。

虽说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必然趋势,但像中国古典文学这样外播如此广泛而持久、影响如此巨大而深远者,实在并不多见。也许只有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庶几可比,——不过,照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思的话说:“希腊衰微了,罗马倾覆了,中国却跟我们同在,而且它的文学作品,直到今天依然如潮水般地涌现着……”纵观中国古典文学的外播历程,不难看出,实际存在着近播邻国和远播欧美两大潮流。它的流播所至,影响所及,也正是所谓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或者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领域。

中国文学的外播,同任何民族文学的外播一样,始自与近邻的文化交流。韩国史书有箕子入朝、诗书从焉的记载(《东国通鉴》),这就是说,早在殷周之交,它就借助车马舟楫之便,传入了山水毗连的邻邦。此后它又东渡扶桑,南至菲越缅泰诸国,对于远东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学在邻国的播扬之中,以东渐日本最为引人注目。公元三世纪(应神天皇十五年),儒家经籍由百济传入了日本,这是它东播的肇始(见日本《古事记》和《日本书记》)。那时,日本还没有本国的文字,从外舶来的中国文学便成了惟一的书面文学,也成了以汉字为书写媒介的“汉文学”的催生剂。关于这种情况,日本学者有所描述:“用这一帝国的共通语——汉语,来表现人类世界所共通的思想与感情,是日本知识阶层理所当然的使命”(中村真一郎《江户汉诗》)。日本文学不仅借用语言符号,而且还刻意模仿中国古代诗文的内容和形式:袭取意匠,因承手法,摹拟题目,采撷成句。随着文学思潮的兴替,汉文学作家追随中国文苑新说,步入文坛巨子者,代不乏人。甚至侍宴应制、聚饮唱和、登临抒怀、伤时感事等等文人习尚,也以中国为摹本。在假名出现以后,日本的和文学应运而生,不过,这种本土文学依然与中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由于假名的普及,中国文学通过训读本、训译本和意译本,而拥有了更为广大的读者。明治维新以后,西方文学纷至沓来,中国文学的地位相对而言有所下降,但它的传播,却借助现代学术而有了新的广度和深度。总而言之,它对日本和其他邻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实属罕见。正如有的西方学者所说:“即使拉丁语和希腊语,也未能像汉语对远东的影响那样,占据支配的、正统的地位”(孔雅瑟《亚洲文学》)。

中国与欧美相距迢遥,其间且有关山阻隔,中国文学的西播自然起步较晚。一方面,我国汉代曾经开拓西域,发使“黎轩”(《史记·大宛传》),但并没有把文学带到欧洲去。另一方面,虽然早在公元前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学家就已经提及中国,后来柏朗嘉宾、马可·波罗等人的报导也给西方人民以多种遐想,但直到十六世纪西班牙学者门多萨撰写《大史》之时,西方史籍才稍稍涉及中国的语言和文学。1590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完成了明代童蒙读物《明心宝鉴》的西译,迄今所知,这是中国文学正式西播的肇端。自明末清初以降,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华,得以亲身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出于传播宗教的目的,大量翻译儒经和其他经典,客观上却为中国文学的西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这些传教士,在中西文学交流史上出现了许多趣闻和佳话,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移植中国戏剧,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称赞中国小说,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爵士翻译《诗经》,均直接间接地与传教士的译介活动有所关联。进入本世纪以后,全球性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方传统信念的震撼,中国作为独立之邦的复兴,西方现代派对异国艺术的孜孜追求,比较文学平行学派的隆然崛起等等——这一切,均给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运,使它继而影响到了西方的现代文学。诸如意象派、垮掉派、赛珍珠、布莱希特以及其他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结缘,便是它在西播历程中的新篇章。异质文学姿态别具,彼此间易于截长补短,有着极强的互补性。鉴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预见,中国文学在西方的影响一定会日益广泛,日益深入。

中国古代典籍在世界各地的流传,几乎无不是通过学者的译介、注释和研究而完成的。所以它外播伊始就与传入国的学术息息相关。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国外首先形成了综合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 (Sinology);后来渐渐分化,甚至文史、语文的综合研究也渐渐解体;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终于脱颖而出,并形成了自己的治学风格和学派传统。从横向来看,如今日韩、俄苏和欧美的学术,堪称国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三大板块。尽管这些学术实体有历史久暂之分,成果多寡之别,但它们无不是既重视译介,又重视研究。两者双管齐下,互相促进,使中国古典文学的外播一步步走向深入但中国古典文学内容丰富,卷帙浩繁,学者们又不得不力求更加精细地分工,去专攻某代文学,某类文学,甚至某个作者。在各个研究领域,从大家巨擘到中小作家,从文人作品到民间文学,国外汉学界几乎均有一批各擅胜场的专门家,均撰有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这是国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进行的研究,与国内研究相比,明显具有若干特色。第一,这一研究在将中国文学与本国文学互相比照、证同辨异之时,便自然而然具备了比较文学的性质。跨越国界追寻中外文学间的实际联系,辨认中外文学间的似与不似,是比较研究关注的焦点。平行学派倡导东西方文学的比较,有利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第二,这一研究是新的研究方法的试验田。本世纪西方此起彼伏的文艺思潮,冲击着各国的学术论坛,中国文学研究亦受其影响。诸如意象派、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等创作主张和批评理论,都用于中国文学研究。另一方面,跨学科的横向研究(即移植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的理论,用于文学研究)也以中国文学为对象,积极地开展起来。凡此种种,无不丰富中国文学的研究方法。第三,国外学者的批评方法、分析角度相对来说较为灵活多变,其文艺观、价值观以及趣味好尚又与我们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这一研究所做的结论,很多在国内论坛实属罕见。第四,这一研究经常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例如,瓦西里耶夫(俄)、翟理思(英)等人所撰的中国文学史,均早于国人的同类著作,是一种开风气之先的研究。又如国外佚书的著录和考证,国内学者往往不得其便,这是一种占尽地利的研究。再如游仙诗、寒山诗研究,则又常常以不同于国内的文化心态进行观照。第五,这一研究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国外绝少关门闭牖做学问的现象,学者们很注意参考其他国家(包括我国)的研究成果,在着手做某一课题之前,务求资料详备而后止。他们重视从国际学术的背景上考虑问题,目的是为了避免资料的疏漏、观点的偏颇或者劳动的重复。 除了上述共同的特点之外,各个学术板块相互比较,也可见出不同的特点。日韩的治学方法受我国传统的影响很深,他们在吸收西方学术的同时,仍以传统眼光大量做注释、考证、校勘、索引等学问,并且做得又深又细。西方学者有不少得益于日本。前苏联和东欧学者坚持文艺观,特别重视进步文学的研究,多从社会和历史角度去考察作品的人民性、阶级性或思想性。美澳西欧诸国(尤其是美国)的学者,喜欢尝试新方法,每每从作品的形式入手,进而剖析作品的技巧和意蕴,他们明显有追随新文艺思潮和学术思想的倾向。总之,国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由于采取了移植新观念、试验新方法、开辟新领域、交流新成果等做法,使自己的学术品格具备了现代性与国际性。

既然中国古典文学的外播是一种历时悠久、横贯东西、异彩纷呈、底蕴丰富的文化现象,那么,我们如何着手进行考察,才能窥见其全貌,捕捉其精蕴从而获得有益的借鉴呢?

我们认为,要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把握这一文化现象,应该采用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两种方法。所谓历时研究,就是从纵向角度去梳理中国古典文学向外传播的历史。如上所述,它在同质文化圈和异质文化圈里的传播情况,是互不相同、各有特色的。不同对象应该不同对待,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无论遇到的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采用渊源学、媒介学和流传学的视角,分别描绘出外播的热点与重心、触媒与契机、途径与方式、际遇与影响。民族文学向国外传播的历史,并不完全等同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件,而是我们对于与之相关的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因此,任何一种有关文学外播历史的描述,都必然与文化观、历史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体察世界文化与文学如百川汇海、既见融合又见分立的总体趋势,才能明辨异国他邦对中国文学何以采取亲疏、迎拒态度的深刻原因,才能透过文学与文化交流那种错综复杂、千姿百态的表面现象,去把握其潜在的客观规律。

所谓共时研究,就是从横向角度去清理国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丰硕成果。由于国外学者的主客观条件与我们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必然会对某些作家作品、某些文学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他们也常常采用中国古今学者的定论成说,但即使如此,即使论述的是同一个问题,在那种特殊的学术环境里,也不管其独有的真知灼见、弘论博识、以及可备一说的论断。显而易见,如果单纯地依靠纵向梳理中国文学外播史的方法便不可能完善地总结这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设立专题,分门别类,横向加以归纳、整理,是一个切实可行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述而不作,引而不论,当然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说针对那些纷纭、新奇的论点,辩明它们是正确还是错误,全面还是片面,公允还是偏颇,积极还是消极,也是十分必要的。由此看来,这项工作实际上还具有披沙拣金、采珠集玉的性质。

基于上述设想,我们的“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丛书,相应地分成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两个系列。前者是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外播历史的梳理,按照学术板块分别加以描述。但为了说明某一影响的性质,也不排斥通过横向比较进行阐说。后者主要是以文学体裁为单位,整理、归纳比较重要的学术观点,与此同时,也用一定篇幅来概括说明某一学术研究的发展状况。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纵一横、纵横交织的探索,最终能够对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这一文化现象,做出系统深入、全面细致的描述。

这是一项特殊的信息反馈工作,我们坚信,它能够带来多方面的报偿。首先,它扩大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使我们得以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来考虑问题。我们在此可以看到普遍流行的“若无中国文学这块瑰宝,便不得世界文学全璧”的共识,可以看到国外学者矢志破除“东归东、西归西”这一顽固观念的试图和伟业,也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在世界各国文学衬托之中的鲜明形象。这些信息不仅启迪着我们长久弘扬中华文明的设想,而且为我们认识和评价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质和地位,提供客观公正、准确无误的参照和标准。其次,它可以带我们进入国外学术研究的氛围,使我们得以窥见形形的研究方法,以及林林总总的具体观点。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消说,这些他山之石如能及时引进,一定会有利于我们古典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实际进展。因为在此揭示的新方法、新视角和新观点,正如中国文学之补益于外国文学,无疑可以开启我们的思路,成为我们积久成习的思维模式的重要补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切磋研讨国际化,自然可得兼听的好处。所以,对我们而言,学术交流更是文学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再次,它可为文学创作提供参考。当代文学创作不可能孤立而存,总要受源远流长、势能强大的传统的制约与激发。而对于传统,我们又习惯于采取因循的态度,有时竟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国外的研究,因为换了透视的角度,对传统多有新见。例如,在《诗经》里寻找意识流手法,在梦窗词里分辨现代派的跳跃式思维,或者否认所谓传统小说心理描写不足的说法,而认为它以言谈举止写心理,更写得心机毕露,情志昭然……这些探索和观点,如达于当代作家的视听,想必会改变对古典文学的传统看去,或许会促使他们从中汲取创作的营养。最后,它可以反馈多种有关的学术信息,如每外佚书、汉学机构、学者生平、学术会议、研究计划等等。这些情况或是国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或是它附属性的种种侧面,若对此有所了解,显然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中外学术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