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工艺范文
时间:2023-03-28 14:3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成电路工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引言
集成电路工艺学是以半导体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半导体制造工艺过程的科学[1]。沈阳化工大学的集成电路工艺学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结合本科教学,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2]。本文结合集成电路工艺学实验这门课程,立足于现有的硬件平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讨论了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人性化的改进方法。
2.集成电路工艺学实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实验前期准备不足。
实验教师备课不充分。实验课堂问题是层出不穷的,随机的,原因也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要求教师对实验原理准确把握,对实验仪器熟练操作。而在现实中大部分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需要提高。再者学生课前不预习,等到实验的时候现看实验指导书,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做实验。
2.2教学过于依赖实验教师。
实验课上,有的学生不预习,只是单一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做实验,遇到问题自己不思考,问老师,有的老师不引导学生,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有的甚至直接把实验数据都给学生做出来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很差,依赖程度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需要进行简单的连接,便可得到“理想”结果。使得实验课的价值大打折扣,也使得学生有理由不用在实验前做准备。
2.3注重结果,忽略实验过程。
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但是它仍旧是一门需要考查的课程,现有的考评方式较大的因素取决于最后考试时的表现,由于实验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一些随机问题,导致实验结果和预期的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有的学生做完后没得到实验结果,这样有可能使得学生的分数大打折扣,导致学生一味重复老师所要求的实验,严格点说就是学生只关注了所谓的考点。至于实验课的目的和意义学生是不会重视的。
3.实验教学改革
3.1应用网络作为实验教学的平台。
我们还积极采用该课程的网络课件,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学习本实验,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教学课件、模拟试题习题案例、最新发展动态等,均可由学生在网上直接查到。还可以跟学习好的同学和任课教师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参加测试。学生的平时测验、中期总结等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设计、评分,并按学院的统一要求,通过校园网将成绩录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从而加速学生的信息传送,便于学生及时查阅成绩和学校教务部门快速管理。
3.2实验分组统一授予成绩。
在实验课程开始前,对所有做实验的学生进行分组,按照自愿结合和强弱搭配的原则,实施小组长负责管理模式。一个小组在实验阶段是一个小的团队,小组的总成绩为每个学生的成绩。通过小组实验模式,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研究,更有助于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过分重视期末考试成绩的情况,使得考评方式更加人性化。
3.3加强实验教学,理论用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开设最基本的半导体平面工艺实验,如氧化、扩散、离子注入、光刻、沉积。实验要求每组学生用抛光硅片,通过氧化、光刻、等工序制备晶体管,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研究型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4.实验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本专业原有实验教学设备中,有验证性实验所占的比例较大,其中实验内容又多以服务于理论教学而设计。这类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锻炼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现有实验条件,我们首先对已有的实验设备进行了整合,通过调试和添加一些新的器件,把现有的6个实验中的3个变为综合性实验,例如氧化工艺实验,原有的实验通过创新改革后,达到以督促学生培养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规范正确的操作手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
5.结语
上述实验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同,改革调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实现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2
等离子平板显示屏(PDP)是目前比较新式的一种显示器,主要显示直视式图像,以特殊的数字信号和立体直观的图像效果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这种直接的驱动方式能让数字电视的显示屏显得尤为清晰、出众。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数字电视的工业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在彩色电视(PDF)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电视尺寸的逐渐加大,对清晰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能降低PDF的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是摆在驱动芯片前的重要难点。PDP驱动芯片有2种类型,一种是驱动扫描电极,一种是驱动寻址电极。这两种芯片在电路结构上基本一致,主要的差异就在于提供了耐压和输出电流不同,根据目前PDF的电压要求,驱动集成电路不能超过160V,源端电流的范围在25~100mA,吸收端电流的范围在400~1000mA,主要是将数字逻辑信号变为具有驱动能力的脉冲信号,所以就需要高压集成电路来调和电路,而为了更好地提高器件的电阻和电压性能,很多HV-pLDMOS都采用了reduced surface field的内部电路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成本和制作难度,因此,我们主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能够具有高压兼容的CMOS工艺来解决这一难题,为PDP扫描驱动集成电路提供实验基础。
一、经过改良的电路结构和器件
PDP驱动芯片是多路高压的重要输出组成部分,每个输出都有高压电路。应该根据每个芯片的面积来选择相适应的电路结构,并且与当下的生产工艺相结合,达到性能最优化。图1就是2种不同标准下工业结构所展现的高压器件结构,
图1(b)在CMOS工艺的前提下充分完成了场氧栅HV-nVDMOS器件和HV-pMOS器件的结构图,而图1(a)的兼容工业比较大,主要是采用HVpMOS减少了三个光刻版、一次氧化工艺、两次注入等,同时场氧栅的厚度比较厚,对跨导和导通电阻都有很大的影响。HV-pLDMOS是比较常规的器件,在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电路对阈值电压的要求,对场注入进行适应的调整。两个P-环层注入时要保持超过10.0Lm的间距,同时漏极P-环漂移区也要超过12.5Lm。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工艺所产生的跨导减小等劣势,所以不可以将HV-pMOS器件直接作为高压输出的驱动管。运用N4(HV-nVDMOS)管来替换掉HV-pLDMOS管,同时加入二极管ZD来掌握N的导通,在面积一样的条件下,HV-pLDMOS的驱动能力要低于HV-nVDMOS,而N的器件结构比较简单,降低了设计难度。
图1 两种不同工艺情况下的高压器件结构
二、工艺流程
由于芯片主要的运用了多路的高压输出,PN结隔离可以对高压信息进行有效的闩锁效应限制,在这次的芯片工艺中,主要采用硅来作为芯片的衬底材料,首先,在电阻率达到一定范围时分别导入N+和N+埋层,让nVDMOS的导通电阻下滑,然后,依次是P+隔离、P阱、深磷N+、P-环注入,在氧化后,由于没有运用RESURF结构,所以不需要采用PDA和HV-N的注入,运用场氧作栅来取代原先厚栅氧的氧化过程,缩短了工艺流程,最后将低压的P-body、CMOS栅生长、金属铝、源漏区注入,符合CMOS的工艺标准。
三、测试结果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HV-nVDMOS管的阈值电压为1.83V,输出电流和源端HV-nVDMOS的输出流量是70mA,吸收端HV-nVDMOS管为500mA的输出流量,这是判定器件功率最关键的参数之一,由于高压的输出管上端和下端都是运用HV-nVDMOS,所以HV-pLDMMOS和高压输出电路相比于常规电路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发挥更大的驱动能力。
通过对场氧栅HV-pMOS器件的I-V特性曲线分析,我们发现,场氧栅HV-pMOS器件在耐用和源漏方面的数据都可以在170V左右,栅源耐压的范围在400V以上,符合电路的要求与标准,从特性曲线角度来看,HV-pMOS管的阈值电压数据在6.50V时,它的输出电流数据就是4.6mA,和仿真曲线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因为HV-pMOS器件只是为了能让高压信号产生平移,不再是作为输出驱动管的功能,所以它的电流处理和跨导能力都无法再对高压电路的输出产生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兼容性比较好的的驱动集成电路芯片,能大大减少工艺环节,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实验测试,HV-pMOS和HV-nVDMOS的耐压都在165V以上,输出电流的最大饱和数值为500mA。
参考文献:
[1]蒋苓利.功率集成电路中高压ESD防护表面电流抑制模型与器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3(10).
[2]樊航.高压集成电路中LDMOS结构在ESD应力下的特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3(10).
篇3
[关键词]市政 道路 路基 技术 要点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02-01
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的质量。路基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要求较高,路基只有达到规定要求的强度才能确保其稳定性,所以在路基施工中,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严格对施工程序进行控制,对施工中技术要点施工的质量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品质、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在道路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着车辆的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则会导致路基整体失稳、变形或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路基施工中需要提前采取科学可行的预防措施,来对路基结构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2、强度
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一旦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强度范围,则会发生变形或是损坏,所以在路基施工中需要确保其达到足够的强度,路基只有强度达到要求的标准,才能更好确保道路路面的稳定性。
3、水温稳定性
路基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在地面水和地下水作用下路基的强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较为寒冷,路基出出现季节性冰冻,而在春季则又会在温度上升的状况下冰冻路基则会融化,这样周期性的冻融作用导致路其发生冻胀和翻浆病害的发生,路基强度则会急剧下降,所以在路基施工时,需要确保路基具有较好的水温稳定性。
二、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特点
1、路基工程施工需要露天作业,不仅需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在施工所需要经过的区域内结构物及各专业管线较多,这就需要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各方协调和配合工作。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干扰因素较多,这必然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变化性,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各项规划工作,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其所包含的施工项目较多,不仅需要进行路基本身的施工,还包括土方方、涵洞、挡土墙、边坡及排水管线等多个项目的施工,所以需要做好施工中各项分工工作,各专业之间能够有效的配合。
3、路基施工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采用机械作业,在一些机械设备无法操作的地方则由人工作业进行补充,路基施工过程中其作业方式多以流水作业或是分段平行作业方式为主。在土方作业时由于需要人工进行配合,所以需要设置专人进行指挥。
三、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开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进行恢复道路中线,并定出构造物的位置等.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及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路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施工测量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认真熟悉图纸,检查图纸与设计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满足路基施工期间需要,应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及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的施工测量防线时,要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精度,使后期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要避免在施工损失,就必须仔细查找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
2、填方路基
首先,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施工前进必须行试验路铺筑,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此路段路基填筑平均高度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30cm,然后平整压实(压实度≥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压实度≥85%)后填筑。
其次,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
3、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需要分层进行,这样就需要进行每层填筑时对土层厚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当土石方运送到摊铺地点后,则需要对松土厚度利用尽进行测量,确保所填筑的土石方厚度大高于路堤的宽度,而且在确保具有足够的余宽,这样才能在压实过程中,确保路基边缘具有较好的压实度。在进行压实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确保压实度达到规定的标准。
4、路基压实
篇4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事关重大,其施工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影响到行人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努力提高施工技术,以此增强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势在必行,那么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具体要做好哪几方面工作才能取得较高的施工质量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1、做好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贯穿施工之前和施工过程之中的一项工作,具体来讲就是相关技术人员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设计图纸的基础之上,在施工现场开展的恢复道路中线、定出构造物的位置等工作,开展施工测量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二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及高程等真正落实到施工现场地面,以此也来检测施工的可行性,总之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此外技术人员在开展测量施工的过程中,还要着重注意一下几点问题,首先要认真研究和熟悉图纸,力争使图纸达到了然于胸的程度,并仔细检查图纸和设计是否存在出入,一旦发现误差,要及时予以修正和调整;其次在进行每道工序施工测量防线时,要着重把握纵横断面定位,使其真正达到一定精度,不管是构造物的定位还是几何尺寸都要严格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以免为后期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最后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就必须仔细查找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力争使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做好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道路整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做好路基填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它要达到以下几点标准和要求,一是要达到设计强度,能够自如承受汽车、自行车等各种机械车辆的载荷和抗御,也能够抗拒自然因素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二是最好采用碾压机械施工的方式,这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所必需的,当然条件十分艰苦的路基施工除外,在那种施工状况之下,可适当运用人工施工的方式,此外还要积极采用甲级鉴定过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具等,以提高施工工艺;三是要做好路基压实的检查工作,对于路基的每一压实层,相关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做好严格的检测,只有压实度达到相应标准之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四是在压实工作结束以后,不要忘记在路床顶面进行强度试验,检测对象是填石及土石路堤,看其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和标准。
除此之外路基填筑还要注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比如在填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透水性较好的;对于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也要适当予以合理利用,这样不但可节约施工成本,还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填筑土的过程中要注意分门别类,根据土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填筑方式,切不可出现混填的现象;填料层累计厚度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最好不要小于半米,这样才能为路基的扎实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路床顶最后一层压实厚度要特殊要求,它应该达到达到不小于一百毫米的标准。
3、做好路基填方
要做好路基填方,就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点,首先在路基填方施工之前,要先做好相关试验,建议施工企业可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着重检测这几个方面:土的松铺系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限度工作量等,并把测得的技术参数记录下来,并据此指导生产施工,除此之外,在填方施工开始之前,还要对试验路进行铺筑,并且铺筑要达到以下标准,当路基填筑高度达到平均八十厘米时,就要实施其它必要的工序,比如将原地表面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挖除,将表层翻松约三十厘米,接着再进行相应的平整压实,且压实度要大于等于93%,达到这一标准之后方可进行填筑,当填筑高度大于八十厘米时,就要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在对原地表面进行清理和挖除之后,就要对路基基底进行必要的整平处理,在填筑工序开始之前进行碾压,且压实度要达到大于等于85%的标准,之后方可开始填筑工作。
其次在实施摊平工序的过程中,要注意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每一土层的填筑都要保持一定的路拱,这样可保障路基的排水疏通,避免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二是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宽度都要至少宽出五十厘米,只有符合这样的标准,才能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一定的要求。
最后待平整工序完成以后,还要实施最后的碾压工序,建议企业可采用20吨的振动压路机开展这项工作,碾压的标准要参照试验段内所测得的压实度指标决定碾压次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碾压第一遍时压路机不可振动,并且要保持由慢到快,由弱至强的频率进行碾压,碾压轮迹重叠在0.4到0.5米之间,碾压最终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只有这样才算碾压成功。
4、做好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之前要先进行必要的整平,最终达到的标准就是将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此基础之上再开始实施路基压实工作,在压实过程之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先边后中;二是先轻后重;三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路拱,方便施工,先轻后重的目的是为了慢慢增强土基强度,先慢后快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松土被机械推动,总之只有秉持这个原则,才能使压实质量尽可能较高,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控制好压实均匀度,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只有均匀度控制得当,才能有效避免不均匀沉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等。
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举措
首先在土的问题上,要严格控制不合格土填入路基,这是施工企业普遍会犯的错误,在填土时没有进行严格仔细选择和把关,致使草皮及腐殖上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这种状况会直接导致路堤强度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路堤质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进行路基土选择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坚决避免不合格土填入路基;其次要特别注意软土区域内路基的稳定性,一些施工地带原来是水塘和水田,在特定的季节常常会处于过湿状态,鉴于这种状况,施工企业要对实际情况做全面仔细的考察,并据此采取排水疏干、抛石挤淤等举措进行处理,以此确保路基的稳定性,避免路基出现沉陷状况。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诸多技术和工艺,要真正做好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施工企业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一定可以有效提高路基施工工艺,进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园. 市政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民营科技, 2011(07)
[2] 陈永明. 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9)
[3] 赵占富,郑建跃. 浅议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J]. 科技资讯, 2009(08)
篇5
【关键词】 完善; 概算; 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石油沥青、汽柴油等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公路建设进入山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工程建设变更量的增大,加上设计理念、技术标准、规范的变化,路面加厚等因素,导致费用的加大;另外,由于项目资本金不足、建设期延长,导致贷款利息增加;更有一些国家政策性调整,如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变化、贷款利率的调整,使得公路工程原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与项目实施所需的投资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项目在审计过程由于实际支出费用与概算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项目审计无法下结论,项目竣工验收无法进行。为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真实反映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有必要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调整。但哪些项目需要调整、哪些项目不需要调?界定很困难。基于我国的国情,为避免造成敞开口子花钱的问题,避免投资突破预算,就需要对概算实行有效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完善和加强管理。
一、切实重视项目的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是指从项目确定立项到提出开工报告为止的各项工作,包括项目的预可研、工可研的编制,协作配套关系的落实,勘察设计、施工准备等工作。按照国际金融公路项目贷款程序,包括考察立项评估谈判阶段的工作,北欧国家非常重视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值得借鉴。――而我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时间约占从立项到完工所用时间的三分之一,中途被迫停建缓建工期拖延。《文摘周报》曾披露一消息:吉林省珲春至长岭子口岸铁路项目,违背常规,搞边设计边施工边立项的三边工程,结果概算为5.8亿元的工程搞得一片狼藉,给国家造成几亿元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切实重视项目前期工作,采取科学的民主决策对确保项目不突破概算至关重要。
二、实行设计招标
通过对公路工程项目设计的招标,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中标,提高设计单位的概算编制水平,建立权益双方的约束机制,牢固树立“设计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设计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的思想,对于设计中有较多漏项和重大失误的,设计单位要承担经济责任,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要进行赔偿。
三、全面推行施工单位的招标制度,强化合同管理
在施工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克服在招标投标中各种不正当行为,发现问题,必须严肃查处。项目建设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选用资质好、信誉高、设备先进的施工队伍,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作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就有保证。强化合同管理就是采用国际通用的菲迪克条款模式进行管理,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各方经济关系、经济责任,杜绝随意性。更不允许出现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的不正常现象。只有通过全面推行公路项目招投标制,强化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才能控制在项目预算之内。
四、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设计变更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需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报经原审批部门审查同意,进行概算调整。
五、严把工程结算关
工程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但目前,施工单位在提交的工程结算中存在着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和高估冒算的现象。据调查,目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通过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或有经验的建设单位审核,一般都能减10%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实事求是,严格按规定进行结算。
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从项目立项、筹建施工、竣工交付使用以及运营管理,全部交由项目法人负责,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项目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谁投资谁受益,克服过去那种分段负责、互相扯皮、一个项目几套人马的不正常现象。真正做到任务到位、投资到位、管理到位、效益到位。
七、严格执行概算
概算是经国家批准的项目投资的最高额,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不准突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力度。主管项目的业主要与同级财政部门签订责任书,以法律形式规范投资行为。同时坚决制止对基本建设项目的不合理摊派行为,维护基本建设的正常秩序。对于符合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应适当放宽立项审批权限;对技术复杂、地质条件恶劣的项目允许设计部门在编制设计概算时,确定概算的浮动上限指标,采用概算指标进行控制。对于确实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投资严重超概算的项目,应追究法人的有关责任。
八、缩短概算定额编制周期
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缩短概算的编制周期,可以考虑5年为一个周期,也可以考虑制定一个滚动的概算编制方法,保证执行的概算定额,更接近实际水平。对于出现的不利于概算执行的重大事项,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对概算加以指导和调整,避免概算失衡。
九、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堵塞漏洞;对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挪用挤占和流失;坚持按计划、按进度、按概算、按合同的四按拨款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Abstract: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road traffic safety and smoothnes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process gradually accelera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road and bri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tter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ridge engineering.
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echnical points
中图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路桥施工中各项技术要点
1、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在两端贴上编号标签,逐根理顺,防止互相缠绕。钢筋的冷拉工艺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从受力分析来考虑,编束时,梳理顺直,可防止钢丝或钢绞线在穿孔、张拉时由于互相缠绕紊乱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现象。当受力不均匀时,将使有的钢丝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造成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主要从受力角度要求后张法多根(束)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张拉的合力作用线处的构件核心截面以内,防止构件截面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压和边缘拉力,对称张拉可避免或减少偏心力矩,宜分批、分阶段对称地进行。另外,按控制应力先张拉的预应力筋会因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而引起应力损失。综合考虑张拉力的影响,可减少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工程施工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建立起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即结构的内应力),而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应力松弛带来的危害。为保证施工质量,预应力张拉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执行且张拉后立即做好灌浆的准备,这些对控制应力损失的减少都非常关键。张拉过程中不仅要控制好应力值,而且要随时抽查预应力筋的增长值,同时要按照对称、均匀的方法进行张拉,张拉完并封锚以后,即可开始灌浆的工作,灌浆不仅减少应力的损失,而且封闭孔道,减少预应力筋的损失,并且使其与结构共同作用,提高结构的抗裂性。
2、临时支座的预制
在路桥施工中,临时支座大多数采用预制的长方体混凝土块,在相应位置对称放置两块,待湿接头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凿除,这样施工由于预制的混凝土块薄厚不均,摆放位置错动,以及梁板本身制作尺寸的误差,容易把临时支座压坏、压碎、挤动,影响梁板的标高或造成梁板位置偏离。有些临时支座由于梁板的拖动,紧靠在台帽里侧不易凿除,即使凿除后也不易清扫,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临时支座的作用是减小和防止支架产生有害于施工的沉降,是否需要给支架设临时支座,一要看支架落地处是否坚实;二要看支架的荷载是否大;三看施工的周期是否长。一般,雨天之后要检查支架、支座变形,这一点,常被经验缺乏者忽视。
应该保证,临时支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拆装方便,落梁均匀。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待压浆强度大于35MPa 时方可拆除临时支座。拆除临时支座应做到逐孔对称、均匀、同步、平稳。临时支座拆除后,永久支座与墩顶和梁底严密贴合。结合目前的施工技术,临时支座有多种设置方法,以可卸落砂箱支座的施工方法为例。当采用砂箱支座时,要充分考虑砂箱承受T梁自重和架桥机重量后的沉降量,梁底与盆式支座间应留有空隙。在施工中会出现每个砂箱沉落量不会完全一样的情况,而导致部分T 梁吊空,产生质量隐患,解决办法有两点:
(1)通过预压试验取得砂箱在受力以后的平均沉降量,并以此指导现场安装临时支座,控制T梁的安装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
(2)适当降低支座垫石标高,预留约3cm的混凝土梁靴高度。在浇注湿接头的时候,在盆式支座上垫一块钢板,一次直接浇注到钢板上,形成混凝土梁靴。
3、承台施工
(1)采用斜面分层法施工。基础承台在浇筑时,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流淌形成坡度的特点采用“斜面分层,薄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斜面每层浇筑厚度约500mm左右,利用层面散热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小温度应力。为确保振捣密实,在坡顶、坡脚、坡中设三道插入式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振捣,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确保混凝土密实,第三道布置在斜面的中部。在斜面上各振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振捣时间以15S-30S 为宜,以砂浆上浮,石子下沉不出气泡为止,插棒间距400mm~500mm,呈梅花状布置,振动棒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并插入下层50mm~100mm,每个浇捣点要配专人振捣,严防漏振和欠振。并要保证上层混凝土覆盖已浇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防止出现冷缝。
(2)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尤其是在炎热季节,应从混凝土的原材料着手控制温度,如可采取将砂石料场遮阳浇水冷却来降低地材温度,也可以向拌和水中加冰,使水温保持在10℃左右。另外要特别注意水泥温度,尤其是散装水泥应先测其温度,如超过50℃可采取风冷却或水冷却的方法。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尽可能连续、缩短运输及停留时间,减少混凝土运输工程中的吸热。
(3)混凝土外部保温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覆盖保湿、保温层进入养护阶段,养护过程应保持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并防止表面温度变化过大,减少结构中心与表面的温度差,使结构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始终控制在25℃以下。混凝土在降温阶段如遇气温突降天气,中心与表面温差大于25℃或气温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超过20℃,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更加严格的外部保温。上表面可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条件允许可蓄水养护,或搭设保温棚,使用热水养护。
二、路桥施工技术中应注意的要点
在路桥建设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现代路桥建设的施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不断地涌现出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科技材料。当然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仍会遇到各种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求新方法、薪技术。
篇7
关键字: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质量是公路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公路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公路工程产品的质量管理更是事关群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施工管理企业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一、建立健全业务素质较强的监理队伍
第一,根据项目特点,开展全线监理管理工作,驻地办具体负责现场执行工作,明确各级监理机构的职、权、责,做到政令畅通、运转高效、分级负责、控制有力。在开工履约检查后,集中全线监理人员针对项目特点进行培训、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业务水平差的监理人员予以清退、更换,从总体上保证全线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第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明确总监办、驻地办两级监理机构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逐级分项建立、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卡。对关键工程明确施工、监理管理直接责任人,做到各分项工程的每道工序和所用材料谁检查、谁签认、谁负责,实施责任追究。监理单位作为一个监督管理机构,除具有相应资质、资信等级外,还应具备一批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高,有多年施工及监理经验的人员,从而保证“三控二管一协调”的具体落实,其目的就是出一个优良的产品。
第三,保证“施工自检、监理验收签认”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坚持开展监理工作必须先抓自检,坚决纠正施工自检流于形式,督促各施工单位建立能够有效运转、控制有力的自检体系,保证“施工自检、监理验收签认”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及时总结,对施工过程中先进的施工工艺及方法,给予肯定,并通过例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有效地指导施工。
二、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一,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为此,既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监理和施工企业自检,要在公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施工项目为核心的检验和质管组织:首先,是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其次,是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最后,是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第二,掌握好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测量、试验、观察、分析、监督、总结、提高,开工前首先审核分析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与分析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应恪守各自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控制有效。
1、开工前检查:具体细分至每个分项工程,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开工前检查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负责检查并逐步落实到各部门、各工区。
2、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由各工区负责,在质检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质检部门每天应及时向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汇报并作好总结工作。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由总工或质检部长进行工组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
3、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经质检科、监理认可后方可隐蔽。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再复工时,均应由项目经理或总工认可、监理同意后方可复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经技术人员、监理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主要检查成品、材料等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及其落实而且有效,以控制不发生损坏、变质等问题;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可控状态。
7、巡视检查:项目经理、总工及技术、质检部门人员定期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并及时记录,必要时技术、质检部门还应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总工汇报。
三、加强质检基础工作
第一,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实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公路建设主管单位对各级管理单位拨发专款配置器具。第三,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工作项目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第四,建立健全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奖惩制,做到奖罚分明,发挥经济的作用。第五,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重视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
第一,设计质量的控制
1、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
2、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批。
3、对设计中不详、错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施工单位直接提出或通过监理工程师上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以书面解释或补充规定。
4.及时安排专项整治检查活动和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和施工环节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及时下发质量管理文件明确质量要求、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对重点工序、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组织技术交流,借鉴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5.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是质量监理应尽量少用的控制手段,事后监理手段运用的多寡,体现出质量监理水平的高低。根据问题产生的后果不同,一般分为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质量监理的重要工作就是减少质量缺陷,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不论是发生了质量缺陷或是质量事故均应按照: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第二,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进人施工现场。
第三,施工质量的控制
1、抓好各施工阶段,以防患于未然。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施工单位内部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目的是为提高工程质量。2、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
总之,工程质量监理是一个项艰巨、细致的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十六字方针,各级监理人员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发挥监理作用,真正为工程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当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复杂,它不仅受到技术、经济、责任等方面的约束,并兼顾咨询、顾问、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代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已成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于景超,陆春赫,刘英军.浅谈WTO与土建工程项目管理[J].北方交通,2007(2).
2、颜志新.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湖南交通科技,2008(4).
3、金德钧、王素卿、王早生、丁士昭等编著《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篇8
【关键词】路桥工程;管理难点;完善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路桥工程建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能否解决这些阻碍发展的问题成为工程建设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施工单位必须优化相关的管理措施,从而使项目顺利、高效地进行,为完成工程质量和效益提供相应的保障。
1路桥工程管理简介
路桥工程主要是进行公路以及桥梁的施工生产建设。路桥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监督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效益的同时,提升安全管控,尽最大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模式,主要包括临时道路、施工场地、机械各种桥梁桩基和设备装运。路桥工程的项目管理也要遵循一个全方位的管理模式才能很好的配合施工的进行。所以要系统全面的对各个环节加以仔细认真管理,使施工技术、安全防范达到国家的标准,这对提升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城市发展中,路桥工程项目大多数属于社会公益性质,规划和设计要符合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定位,这就要求项目在分析社会公众效益的同时,也要进行工程的可行性分析、预见性分析,这对路桥工程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路桥工程管理的难点分析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路桥工程在管理水平、技术等方面有很大提升,但是一些传统管理理念、方法一直禁锢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使得路桥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程序管理步骤繁多,效率不高
一个工程的每个步骤都应该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施工过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不然的话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会导致工程进度的滞后。然而在国内的很多路桥工程管理中,常常会看到施工程序的繁琐冗长,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管理的实际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一些施工建设单位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及时调节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调配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导致内部结构散漫,组织效率不高,分工不明确,忽视了对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控制效率。
2.2信息沟通问题严重
在一个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信息交换和沟通。由于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对待问题的重视方面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再加上信息的不及时和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准确性遗漏,所以到最终的管理者手里的信息就失去了最原始的可靠性。与此同时,横向沟通的障碍来源于专业水平的差异,使得技术性信息缺少沟通和交换,信息沟通不及时会导致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路桥工程建设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般情况下,工程建设都实行承包施工,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却存在越级承包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工程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承包商,其中一些通过不正当途径承包工程的承包商,由于自身企业管理不规范,机制不健全,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规范、安全措施和施工管理的认识程度低,造成整个工程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是,这些不正规的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习惯性的偷工减料,最大程度减少开支,造成工程质量的严重缺陷和不足。
2.4施工现场管理无秩序
施工现场是各种信息的最终汇集地,也是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决定一个工程好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我国的路桥工程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却由于缺乏完善的经验,导致局面混乱不堪。“脏、乱、差”的施工环境与国家提倡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背道而驰,施工人员在建筑垃圾成堆、尘土飞扬的环境中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这些都是施工现场管理遇到的突出问题。
3对路桥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
3.1完善管理体系,注重落实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特点进行路桥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程序实用可靠,并且有针对性。还要对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防护到位,及时检查防护设施的使用状况,并对破损的设施及时进行更换,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牢固保障。路桥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需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负责人身上,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有合理的管理架构,明确每一步的分工细则,确保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
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接到一个路桥项目工程,先对其做总体的评价和审核,包括上面说过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可行性分析,掌握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手段以及相应的管理工具;第二步,在工程实施阶段,管理决策者需要对施工进行监督和审核,严把质量关和安全关;第三步,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保证工程进度和后期竣工相关事宜。
3.2提高人员素质,响应“安全文明施工”号召
施工单位在路桥工程管理中需要根据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发挥最大的职能效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劳动力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路桥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是一线工人,文化水平有限,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安全意识防范的重要性。作为项目安全管理范畴的一部分,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强化安全意识,虽然会增加部分费用支出,但是会相应的避免很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3.3强化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
施工质量是验收路桥工程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所以在路桥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全面深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单位应该建立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专业性质完善管理职能,明确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质量责任,将责任落实到点,然后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监督施工作业、控制工程输出质量。除此之外,路桥工程管理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工期、效益等指标加以控制,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管理总目标运行顺利。
3.4优化工程队伍管理
在路桥工程管理中,项目负责人要有总体规划意识,预期工程进度安排,提前根据具体的要求如效益、工期、质量、安全等责任指标,联系项目经营权、用人权等工程承包队,有能力组织管理力量,领导承包作业队伍。按照工作计划安排,为整个工程有条理地配置相应的生产要素,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的责任分工,保证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4结束语
路桥工程管理作为路桥工程的核心,贯穿了整个施工环节,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障项目各个环节顺利实施,从而,提高路桥的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勇.浅析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民营科技,2011,(3).
篇9
论文摘要: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结合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针对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引言: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它承受输电线路杆塔的各种荷重,将杆塔的各种荷重传递给周围的地基,以达到稳固输电线路的杆塔的目的。目前,输电线路中常见的基础形式有: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掏挖基础、岩石基础及桩基础,其中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三类基础因其基坑成型特点习惯地称为“大开挖”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基础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为了有效地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在输电线路进行基础施工前必须做好复测和分坑工作。输电线路复测施工是指线路施工前,施工单位对设计部门已测定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直线桩,杆塔位中心桩及转角塔位桩位置,档距和断面高程进行全面复核测量。若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路径复测确认无误后,根据定位的中心桩位,基础及杆塔型式、基础根开(正面、侧面)、基础对角线(包括基坑远点、近点、中心点)及坑口尺寸等项目进行坑口放样,称此为分坑测量。通常把这两步工作统称为复测分坑。分坑,可用经纬仪及皮尺进行分坑。
1、工程案例
本人于2009年所负责的其中一项输电线路工程(220kV输电线路)工程名称为:“220kV融安~三江I、II回线路”。本工程施工图阶段勘测外业工作于2009年7月26日开始,至2009年9月19日结束。共完成线路路径勘测136.34km,本线路沿线地貌主要为丘陵地貌,仅在融安变处为河流阶地。本工程多采用掏挖基础及人工挖孔桩基础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环境的破坏但施工难度较大。
2、输电线路基础的施工技术措施
2.1掏挖基础
该基型分全掏挖和半掏挖两种,适用无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基。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开挖基坑时不扰动原状土,避免大开挖后再填土。基础承受上拔荷载时,原状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得以充分发挥作用。这种基础型式也显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以往工程的统计,由于各线路地质条件的不同等原因,采用全掏挖基础比用阶梯型基础节约钢材和混凝土分别为3%~7%和8%~2O%。掏挖基础有直柱式和斜插式两种型式。斜插式掏挖基础将主柱的坡度设置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减小了基础水平力产生的偏心弯矩,还可省去地脚螺栓同时也显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环境的破坏,但施工难度大,受土质条件限制。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掏挖基础给我们施工人员带来两个不利的因素:(1)混凝土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2)如果有缺陷无法进行修补。针对以上不利因素,我们为了保证掏挖基础施工质量应采取以下施工技术措施:(1)在配料时宜用0.5cm~4cm的连续级配制,或用85%的2cm~4cm石子掺15%的0.5cm~1.Ocm的石子混合使用I(2)为了保证地面处的基础的土壁被碰撞脱落,应采衬垫塑料布的措施,其衬垫高度约0.5cm,待浇至立柱后拆除;(3)为保证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混凝土容易捣固密实,可将其混凝土坍落度选大一级,同时为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加水泥浆量,当扩大头浇灌混凝土饱满且振捣完毕后应注意观察判断周边是否残存气体,必要时可以补充砂浆,以填充空隙,立柱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可小一些;(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是保证掏挖基础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提高其强度及密实性;(5)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如因地形限制,必须采用人工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执行“三干四湿”的搅拌方法,确保混凝土配料拌和均匀。
2.2“大开挖”基础
“大开挖”基础包含阶梯基础、大板基础、斜插基础等,所谓“大开挖”系指基坑开挖的土方量比基础本身体积要大得多,这类基础的特点是需要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的基础埋置于基坑内并回填土后夯实。阶梯型基础:该基础是传统的基础型式,适用各类地质、各种塔型,其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利用土体与混凝土重量抗拔,基础底板刚性抗压,不配钢筋。由于阶梯型基础混凝土量较大,埋置较深,易塌方及有流砂地区难以达到设计深度,因此在此类地区应尽量少用。大板基础:大板基础的主要设计特点是:底板大、埋深浅、底板较薄,靠底板双向配筋承担由铁塔上拔、下压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主柱计算与阶梯基础相同。与阶梯基础相比,埋深浅,易开挖成形,混凝土量能适当降低,但钢筋量增加较多。与灌注桩相比,在软弱地基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施工方便,特别是对于软、流塑粘性土、粉土及粉细砂等基坑不易成型的塔位。设计时,对底板的高厚比应进行一定的控制(悬臂长度:底板厚
2.3岩石基础
岩石基础分为嵌固式基础及掏挖式基础,该类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岩石基础施工技术措施与掏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岩石基础一般用于风化严重的岩石地带,基坑可以采用人工开挖或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这将给造成基坑成型尺寸偏大,从而出现混凝土量超灌,造成材料及人工的浪费。为此在进行岩石基础基坑开挖时应要求施工人员每往下挖1.0m,要进行基坑中心吊中,防止挖偏;在进得松动爆破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药量,严禁词爆破施工破坏基坑周围岩石的完整性。
2.4灌注桩基础
输电线中桩基础一般分为灌注桩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或直线塔,使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是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靠桩周与土的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承担基础上拔力和下压力,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桩基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断桩,而灌注桩基础除出现断桩外,常见的现像还有钻孔偏斜、糊钻、缩孔、孔壁坍落、护筒冒水等情况。
2.5岩石锚杆基础
该基型适用于中等凤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型式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充分利用了岩石的强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基础混凝土和钢材量。但岩石锚杆基础需逐基鉴定岩石的完整性。
3、输电线路软弱地基问题的技术处理措施
输电线路杆塔所受的各种荷重力作用于基础,并通过基础传递给周围的地基,地基的地质情况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形式、造价、质量、工期、安全运行等等。在各种地基中,软弱地基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是最明显的,稍不注意往往造成基础下沉、杆塔倾斜、甚至倒杆塔等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软弱地基的问题。软弱地基杆塔基础的施工,关键是要做好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制过程的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基底原状土受到扰动。对于软弱地基处的基础采用加石块充填加固的措施,即在最后一层土挖至设计深度时,抛入预先准备的石块,将石块夯入土中,至密实为止,并清理被挤出表面的软土,再铺上碎石;铺好混凝土垫层。开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如果流入坑内的水不及时排出,土被水泡软后,会造成坑壁坍塌,地基承载力下降。因此,做好基础施工过程的排水工作,是软弱地基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基坑排水的方法很多,施工时可根据基坑的排水量以及自身的排水设备等情况,确定采用的排水方法。对于泥、水流沙坑,为防止坑壁坍塌,减少流入坑底的水量,可以采用挡土板或沉箱等措施后再行开挖。
4、结语
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现场实际地质与设计所提供的地质资料是否相符。如不相符,要及时向设计、监理部门反映,要求地质代表到现场鉴定处理,不要盲目进行基础施工。虽然软弱地基基础是输电线路建设的难点,但只要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密切配合,科学管理,就一定能使软弱地基的线路投资得到控制,质量得到保证,并能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2002,ISBN7-5083-1136-1
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建议
Abstract :Closely related to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ervice effect of road,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project site manage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management system gradually perfec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s the essential key link of highway projects, on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highway effectively, ensure to play with the economy of highway engineering utility is proportional to the input.
Key words: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公路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其质量也倍受人们关心。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加强,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监工人员以及质检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职业道德,使公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安全迅猛的发展。公路施工质量与公路的使用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管理制度在逐步健全,对于公路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作为公路工程项目中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只用加强对于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才能有效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工程效用的发挥与经济的投入成正比。
一、对于加强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公路工程施工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然后,其中也隐藏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最近发生的哈尔滨桥梁坍塌事故,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坍塌事件等工程缺陷而造成的事故。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些工程缺陷的工程,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单位缺乏责任意思,麻痹大意忽视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没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如外,大部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存在差异,责任意识淡薄现象严重。有的单位甚至没有质检人员或者质检设备。工地质量管理室如同虚设,资料存在造假现象。因此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出现缺陷,造成事故频发。
二、加强公路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质量宣传工作有利于责任意识的深入人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宣传工作,无疑是提高全体人员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全体人员包括所用施工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各个其他相应职能部门。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都能发挥相应的质量职能。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加强相关施工技术培训,让质量第一融入每个人心。加强施工技术培训,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各个环节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对于技术薄弱的工作人员可以定期组织技术学习,并且实行帮带,技术过硬的可以带新的、技术薄弱的施工人员,保证每个施工人员的技术上的去。加强施工质量。
2、搞好多种形式质量宣传,确保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可以定期组织质量学习交流会,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各种宣传工具,对质量安全观念加强教育。让全体人员人事到质量问题不只是经济技术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生存文化,国家的经济发展,让员工具有大局意识。提高责任意识。
3、层层把关,明确质量责任。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举止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和保证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并要求予以解决。只有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才能保证每段公路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
(二)、加强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若要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不出现问题,必须保证工程管理人员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于设计工作质量的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质量范围基础上,做出重大变更的数据要严格按照设计变更手续,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办理。对于非重大的变更应该由设计单位授权的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或者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进行会审,变给出处理意见。
2、做好招标阶段要对工程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进行明确,对于各个竞标单位的资质审查,对于不符合资质审查的直接否决,对于中标企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并认真做好落实;
3、工程承揽后,项目经理要做好质量评估体系,并建立质量责任机制。施工质量必须满足验收规范以及质量检测标准。项目经理要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检查,落实质量问题的第一负责人,保证施工进程按照施工计划有序的进行,不得篡改施工标准,最终要达到合同质量要求。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作为工程的实体组成部分,工程的原材料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高低。所以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一定要加强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对于各个环节的原材料派专门负责人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3、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阶段的监控工作,对于各个阶段应该进行定期检查,以防意外事件发生影响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对于部分阶段可以进行重点检查,对于要害问题或者普遍性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对于部分阶段施工后存在的问题可以书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四)、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公路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应该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公路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情报,这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人员软件应用方面的培训。利用现代信息系统管理的优越性,不难解决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涉及大量信息难以处理的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质量管理软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给予合理的解决,提高运算的准确程度。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有利于各类质量评估报表的生成,绘制各类图形、表格给予便捷准确,最终为工程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保障。
三、结语
对于公路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公路是国民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有加强公路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人们的出现安全。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施工人员、监督人员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通过总结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凭借智慧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我国公路的发展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