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2 01:2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在道德评价、义利识别、义利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差异。本文就上述差异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阐释,旨在能够给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贴切的契合点。
一、中西文化在道德评价认识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较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道德境遇选择的相对性,换言之,西方文化更强调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笔者认为道德评价原则当然不能陷入人生价值神圣论只肯定其价值观的绝对性而否认其多元性、灵活性的误区。东方文化相对忽略道德境遇选择性。我们必须正视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相对性。任何道德评价准则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伦理关系的客观要求。它们起始于一定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又体现于道德行为之中,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普遍道德行为的总结。
第一,必须对道德调节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第二,道德评价准则必须在道德准则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第三,道德评价准则必须体现道德准则体系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道德评价的境遇选择,东方传统道德所要求的牺牲精神与实际的价值原则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在这种道德境遇选择中,如果我们恪守一成不变的道德评价准则,就势必使道德评价沦为空泛。可见,否定道德境遇选择的特殊性和把生活中的特殊道德选择普遍化都是失之片面的。
道德思维模式应是开放式的,绝对不能一成不变、封闭自守。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社会和个人都应抱着“求真”的道德精神来认识道德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至于一部分人出于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来指责道德准则的层次性,那就属别有用心之列了。试想,如果大家都站在极端自私的立场上评判“新生的道德观”,那么任何观念都无道德与否之分了,“道德”也就失去了任何存在的意义。在对待实践道德方面,中西文化也处处显示出对比色彩。
二、东西方文化对义利关系识别的认识差异
现代化最诱人的一笔莫过于人们将挣脱宿命论的枷锁,不再受历史的摆布,自由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未来。这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迅速得到证实:几千年的重道轻器、贵义贱利、以名正实、存理灭欲的重虚轻实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开始向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务实主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转变,正是这种无形的巨变,使得中国古老的生命文化呈现另一番景象。中国传统文化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自生自灭的。回避死亡的生命神圣论被整个意识形态化了,使其具有排斥异己的功能,因为它被一种盲目的文化力量庇护着,所以具有极强的个性。具体的表现就是对死亡的讳莫如深及寿终正寝。而且距离死亡越近,忌讳死亡越重,对死亡完全呈现惧之、避之的消极抵御心理态势。
包含浓厚儒家文化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把对家庭的责任放在首位。这表现在死亡教育上,就是中国文化强调对濒死者进行心理舒解、社会问题解决等立体化服务。而西方文化的死亡教育相对重视生理止痛术的研究和如何善待死亡的教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以独立的形象面对社会,无需通过家庭这个纽带,所以家庭责任感在对待死亡的过程中几乎不显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把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放在首位。这种观点凝聚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东方文化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灌输,并忽略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给大大的操行的实施者以相对的选择余地;而西方文化的道德教育相对重视实践道德学的研究和如何选择利己、利他的双益道德践行教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以独立的形式置身于社会,无需通过家庭这个东方视之为必需的纽带,所以家庭责任感在对待道德境遇的选择过程中作用较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墨守成规的座右铭,并且凝结在有关道德、法律、风俗、习俗之中,成为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贴于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依然是许多深受中国传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大众的人生信条。他们基本忽略求生的先决条件,在许多具体境遇下,舍生求死反而被许多人选择。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尊利卑观念。而西方文化浓缩的实践道德观几乎没有强行制定一个共同的求生准则,他们把道德选择的具体性渗透在道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注重的是人生价值确立、实施的相对性和相关性。
三、中西文化对人际关系及人生社会责任的认识差异
对人生的义务,西方文化主张从人类发展的前景和社会进化的观点来强调全体、局部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义利并重,不可只言义而不言利,每个社会人都有权利谋取个人正当的利益。人应该是所有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对人自身应实施最极端的关切,包括生命、生活、心理等一切因素。
西方文化认为道德境界确认的相对性,为当代道德学在处置一切取舍问题上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和崭新的价值观念;它改变了社会人只对社会群体负责的传统人生义务论原则,认为社会人不仅要对社会群体负责,更要对自身和小群体负责;人生价值神圣论应与家庭社会的利益以及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人类对待自身的生命、生活质量持更加科学积极的态度;这将使人类由创造生命、维持繁衍的低层次人生价值观向充实人生、享受人生的高层次人生价值观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演变而成的人生价值神圣观一直非常慎重:仅仅强调人生价值的质量而忽视或否定人生价值的神圣,可能会带来对社会责任处置上的随意性和不严肃性,因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或需要而须要对个体的人生价值进行取舍或重组时,那么在神圣观和质量观方面是不难找到理由的;在一般情况下,当代社会人应该坚持人生价值的神圣和优质的一致性,它们不能被分割,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篇2
一、为什么提出道德文化建设
《伦理学大词典》中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用善恶标准来评价,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的最初涵义指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具有某种客观性,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这就叫做德[2]。为此,如果期待人们在行为外显上体现“德”,必须明确“道”是什么。“道”作为人们道德结构的精神内核,犹如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道德观念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及学校道德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价值取舍的精神内核,统辖个人道德发展方向。因此,人们必须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尤其是学校道德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应该教给儿童一些永恒的道德准则,认同教师的权威,认为道德是可传授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教师权威、传授教育方式、核心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挑战。随着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推理理论、关心理论、人本主义、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加之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能强加给学生任何一种价值观”,开始注重价值思辨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但“社会主导价值观”地位的下降导致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失和无所适从。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使生活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们没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道德失范。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和吸引力的根源问题,即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思想危机的问题,给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建构了文化精神的支撑,为学生提供共同的道德根基,使人的道德规约超越世俗和功利,走向道德自觉。通过道德信仰的确立使学生理解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走向哪里。
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以及民众道德路向的迷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被重新提上日程,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核心价值教育。2007年,英国推出全国中小学“英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计划,规定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文化多元、遵纪守法等核心价值观。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NFVE),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新加坡提出新世纪注重“明智”、“诚信”、“关爱”、“合作”、“爱国”、“自信”、“创造性”等价值品质的培养。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主张价值中立,但由于价值中立教育原则带来瓦解价值共识、破坏社会凝聚力等弊端,80年代末至今,追求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重又回归美国道德教育主流。2012年11月,党的十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可以看出,各国都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重建公民道德秩序,使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塑造合格公民的无声力量。
二、文化建设何以有助于学生道德理想的重建
文化具有方向性。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建设,这是明确生活在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个体行为方式的准则和尺度。一般来讲,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持久的,它会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
篇3
1、道德文化主流是积极的
当代中国,尽管青年的道德滑坡、素养缺失现象纷繁复杂,但所占比例不大,道德文化的主流仍然是积极的,主要呈现为以下三大特点:(1)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青少年普遍认为,“作为一个人,当然要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不仅体现在言论中,更展现在实践中。八零后、九零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以实际行动努力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2)崇尚民主、平等、自由。青少年普遍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人格的足够尊重,希望父母给予较大的思想自由空间,希望学校给予所有学生以平等尊重的教育态度。不少青少年向往人的全面发展,向往普遍民主和充分自由平等的愿望。(3)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多元化。青少年的人生追求多种多样,除了健康、知识、理想、人品等目标外,越来越多的青年已注意到金钱财产和权力地位的影响和作用,但值得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能够在利己与利他中寻得完美的平衡。
2、“道德滑坡”现象频发
典型案例:(1)郭美美案件——极端拜金主义。一个小小的微博炫富事件,一个女孩的偶发个人行为,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慈善信任风暴。郭美美炫富行为的实质无非是极端拜金主义的一种表现。我国青年当前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信仰缺失引致的价值观异化现象屡见不鲜。(2)李某某案件——极端个人主义。出生艺术世家、就读名校,擅钢琴、长书法,如此才华横溢的少年却逐渐嚣张跋扈,最终锒铛入狱,观其行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在作祟,“天下唯我独尊”的心态令他枉顾法纪、淡忘道德。当代青少年于改革中成长,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教育环境,被家庭、学校、社会宠爱,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处事自私、为人冷漠,利己主义的倾向十分明显。
3、“素养缺失”前景堪忧
典型案例:(1)埃及神庙刻字案件——国民素养有待提高。南京某中学在读的初一学生,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用中文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再次引发了国内外民众对中国游客素质的质疑。或许有人说,14岁还是个孩子,不应对其偶然的行为过分苛责。但笔者认为,这一事件的重点并不在于追责,而是在于青少年正处于形成基本道德素养标准的关键时期,应以此事件为警示,重在教育,并使民众转变有些行为“理所当然、无伤大雅”的观念。(2)复旦大学投毒案件——人文教育的缺失。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事件、中南大学的割喉事件,类似事件并不偶然,足以说明我国人文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人文教育。过于注重文化成绩,未深刻意识到人文道德方面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短板。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问题的产生绝非偶然,究其原因,可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探寻。
1、家庭教育的失败
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目标的偏颇。“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成为父母对孩子前途的首要选择,“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对父母来说并不重要,唯分数论英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成人后,青年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榜样的缺失。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单亲家庭数量的急剧增加,家庭的不完整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性格养成与道德的培育。有些家庭即使完整,但是父母忙于工作或耽于玩乐,未給孩子树立起道德榜样,成人后,此类青年趋于冷漠、缺少温情。
2、学校教育的失衡
一方面是知识教育与德行教育的失衡。虽然大中小学都有设一些德育课程,但是所有零星的德育课程的总和甚至还及不上英语的一门词汇课程,如此弱化德行教育,培育出的青年高分低德或是有才无德,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本身的失衡。我国长期以来的道德教育以教师传授道德知识体系为主,而德育真正的本体“人”、受众“学生”却被边缘化了。教师机械灌输道德信条,学生被动接受道德条文的填塞,学校依据德育课成绩评估德育效果。如此道德教育,德育效果微乎其微,道德问题的产生成为必然。
3、社会教育的失范
一方面是社会组织的职能缺位。某些社会组织的职能缺位和个别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导致某些非道德的行为无法受到合理判定。对本国文化传承的不重视与不确定,使得青少年缺乏道德模范与行为标杆,对文化的尊重程度降低。另一方面是网络社会的不利影响。快速便捷的网络在提供海量资讯的同时,还有一些不道德、非主流的行为受到广泛传播,个别事件被过度夸张,青少年缺乏对信息的筛选与判别能力,极易受欺骗或被鼓动,成为不良的“范本”。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须对症下药,在思想道德文化方面,转变家庭教育的目标与方式、发挥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优化外部环境的示范引导都至关重要。
1、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1)美国经验:通过开设人文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心理咨询、生活指导、道德实践等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人格”,达到教育目的。重视公共环境建设,各式各样的图书馆、博物馆和纪念馆遍布全国,这种“实物教育”往往比直接的理论灌输更生动有效。(2)新加坡经验:道德建设法制化,将教育与严格管理、道德要求与法律结合起来,如随地吐痰者罚款200元、乱扔纸屑和烟头罚款1000元等。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大环境,并采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策略,同时,严格控制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保证舆论引导的科学性。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篇4
关键词:家庭文化;伦理道德;和谐社会;作用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单元,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层次系统。家庭道德文化是维系家庭和谐幸福的主要精神支柱,引导和规范家庭成员的文化行为、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促进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优化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使家庭成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今天,家庭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的多元化,直接影响家庭的幸福生活、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家庭道德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文明、健康、快乐、和谐的家庭势在必行。
一、家庭道德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庭道德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影响。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度上;而家庭每个成员道德素质在和谐社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道德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和推动力,家庭每个成员道德素质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能提供必要精神动力。
(一)家庭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家庭道德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由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的。因为首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幸福就构成了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准,失去了这个标准,社会和谐就是片面的,不完备的。而要达到家庭和谐幸福,就必须借助于家庭道德的力量;其次,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家庭的和谐,便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再次,家庭是满足家庭成员情感需要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带。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多变,人际关系复杂尖锐,社会矛盾也更加深刻突出,家庭作为一个“情感港湾”、“安乐窝”的价值更为突出。有了良好的家庭道德这一精神氛围,就能使人们在家庭中得到放松和调整,从而可以缓解社会压力,疏导社会矛盾,调和人际关系,这就有利于人们自我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所以家庭道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伦理保障。
(二)家庭道德与构建和谐家庭的关系
和谐社会的价值存在是以和谐家庭为标准,和谐家庭又以一定的道德为基础。伦理就是道德的规则,是对道德的价值判断。因此,家庭道德应当是符合伦理的道德。伦理应具有家庭规范和教育的功能,既是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地选择处理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复杂矛盾,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和谐;应以现代道德人格的确立为目标,充分尊重家庭成员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让个体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不仅实现自身的和谐,懂得自身的价值所在,还能对家庭成员的素质全面提升。诚信、宽容、和睦、友善,这些都是家庭伦理作为调整人类社会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和谐家庭需要道德环境
和谐家庭需要道德环境的支撑。家庭成员的道德状况类比推广到整个社会,必然影响社会风气的淳化,进而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环境。和谐家庭的道德环境,首先是家庭婚姻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关系。如果家庭婚姻道德搞好了,就能形成美满和幸福家庭,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有利于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的道德环境。其次是家庭成员关系,也是社会的成员。家庭作为人类的初级群体, 它是社会与个体发生联系的第一场所, 家庭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基础。一个具有良好家庭道德的人,进入社会后, 就会把这种良好的品德带到社会,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相反,如果家庭向社会输出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和不良影响。
二、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精华
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由“家教”发展而来,要人们学会自制、谦恭,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大伦理,懂得“孝为百善之首”(孔子语)的道理是中国家教的核心内容。正是这种家教观念维持着中国社会秩序几千年。历史是不能割断的,随着中国社会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减弱,但一种模式和文化成为传统的历史根源性,使中国传统“家教”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模式构建具有独特社会地位和独特功能。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要求
传统家庭伦理的要求,既确立封建家庭的内部规则又维护封建家庭中的尊卑关系。首先是老少高低之别。就是不同辈分、年龄之间的关系,其基本伦理规则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为子纲等;其次是男女内外之别。就是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其基本伦理规则为男尊女卑、男女有别、夫为妻纲等。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这样两类基本规定外,还有尊卑、义利、理欲、公私、善恶等多类规则,它们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家庭伦理,而是社会伦理。但它们仍然深刻地渗入家庭关系之中,规范着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对家庭生活的规定也应被包括于家庭伦理之中。
(二)传统家庭伦理规范
传统家庭伦理的规范强调人际交往中是儒家所倡导的“五伦”,即以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不同的角色关系。五伦也为五种人际关系,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三种关系:夫妇、父子、兄弟。这种人伦在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身份取向为特征的伦理规范,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三)传统家庭伦理形式
传统家庭伦理体现在它所具有的丰富、细密的内容上和较为完整的伦理形式上。
首先是夫妇关系。“夫妇之道,天地之大义,风气之本原也。”(司马光《家范》)提倡的是夫妇和顺,为夫要守义,见色而不忘义,处富贵而不失伦;为妻要节俭、勤劳等。其中,为夫守义是前提,如果“夫不义,则妇不顺矣。”(《颜氏家训・治家》)夫妇只有相敬如宾,才能和睦美满,德化了家庭关系的微观基础。但在古代家长制的家庭中,夫妇之间感情吸引被“夫为妻纲”所取代,女性在家庭中除了受到与男性同样伦理规范的约束外,还要忍受男性的性别压迫。整个男权社会所要求女性的只有顺从的义务而无平等的权利。
其次是父子关系,这是家庭中的核心关系。处理这一关系的根本原则是父慈子孝。传统家训中既注重家长对子女的抚养、关心与爱护,同时也非常强调子女对家长要行“孝”道。传统家训对“孝”有许多具体的规定,首先是对父母要恭敬;其次要服侍、供养父母。服侍、供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且贵在有诚心、有敬心、有爱心。敬爱是“孝”的第一要义。有了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就能更好地赡养父母。
再次是兄弟关系。儒家所倡导的“孝悌”、“兄友弟悌”,是维护兄弟关系的主要思想。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元气团结”是“ 家道隆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兄弟者, 分形连气之人也。”(《孝友堂家训・兄弟》) 即说兄弟之间是一种血气相通、天然形成的骨肉亲情关系,相互间应友善相处,做到“友兄弟恭”。(《庞氏家训・崇厚德》)
(三)建设家庭伦理道德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文化具有珍重亲情、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维护家庭的整合性、协调性、稳定性和完整性,这是构建和谐家庭伦理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对传统伦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注入时代意识。时代意识是当代人们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悟性和思辨力给予的新的诠释。
1.建立夫妻平等相爱的伦理道德关系
现代社会夫妻关系和谐的德性要求包括:首先是夫妻双方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其次是要求夫妻双方在感情上的对等专一;再次是要求夫妻双方在家庭生活上的责任与信任。夫妻双方具有平等的人格,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夫妻,只有在平等互爱的前提下才能处理好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共同承担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夫妻关系的高层次的伦理道德要求是“双方人格同一化”,即婚姻是两个人基于爱情与信任结成的统一体的共同认识出发,发扬各自人格中好的、带有共性的方面,协调其中不和谐的方面,克服那些根本对立的、坏的方面,从而达到双方人格的同一化。这种同一化就是伦理精神,也正是夫妻关系的道德本质体现。从伦理道德上调节社会成员家庭生活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并使这种感情具有美好、崇高的伦理道德内涵。同时,在现实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婚姻家庭义务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因素,只有切实做到爱情、亲情和义务的统一,才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要求。
2.父母要抚养教育好子女
切实履行父母抚养教育好子女这一家庭伦理道德义务,关键在于“爱”(亲情) 和“教”(义务),即把抚养与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亲子关系和谐的伦理要求。
首先是要建立起对社会负责的抚育和赡养关系。赡养父母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送终,还包括“经济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抚养子女也不仅仅指供其吃饭、穿衣,更不是一味溺爱,而是父母对子女要承担起抚养、教育和监护人的责任。
其次是要建立起相互尊重的民主平等关系。一方面是父母要尊重子女,这主要表现为尊重子女的人格,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子女相处,另一方面,子女要尊敬父母,这主要表现为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孝敬和热爱,它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子女对父母高层次的伦理要求。
再次是父母应该对子女的教育应立足于以高标准、高要求的伦理道德教育子女,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从学习上和工作上关心他们,教育子女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遵纪守法,做一个具有社会公德的好公民。今天,父母对子女养不教、教不严,都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失职。
3.子女要赡养和尊敬老人
从家庭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子女之所以应该赡养父母,主要是履行家庭伦理道德义务,而不仅仅是报恩(亲情)。此外,这里所说的赡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内容,而且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做到尊敬与体贴,其中包括对老人有礼貌,虚心向老人学习,尊重老人的意见,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想方设法使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与此同时,长辈也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成年子女。
综合得出,家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观念、一种追求。人人需要文化,家庭更需要道德文化。因为家庭是人们奋斗的大本营,家庭坚定、稳固、充满动力,就使家庭成员坚定、自信、富有活力。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感情、理性是提高现代家庭生活质量的保障,家庭成员建立的美好情感、共同的追求、趋同的价值观念是家庭稳定的关键。整合家庭成员的伦理道德是家庭文化的主线和核心,因此加大家庭文化体系建设是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恒生.家庭伦理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林贵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价值[J].哲学动态,2005,(2);.
[3]朱巧香.论家庭伦理道德的失范及建构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 2002(5);
[4]高乐田.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伦理向度[J].哲学动态,2005,(3);
[5]柳中权.重构中国现代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刍议[J]. 城市问题,1998,(5)。.
篇5
企业伦理道德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做好设计、培育、实践等环节的工作,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和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伦理道德落到实处。
企业领导要当好企业伦理道德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企业领导按其在企业中担当角色的重要性可分为高层领导和中基层领导。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承担着很多角色,既是企业的代表又是企业对外关系的联络人;既是企业的信息监督者、传播者又是企业的发言人;既是企业资源的分配者又是企业的谈判者。高级管理人员的这些角色说明每时每刻他们都有机会深刻地影响企业的形象,决定企业的命运,他们担负着树立企业理念、创造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职责,是企业道德文化的设计师,是企业伦理道德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培育者。高层领导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企业伦理道德的定位,根据企业发展制定企业的伦理道德体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首先要成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忠实追随者,用企业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重视自身伦理道德的修炼,把自己塑造成伦理道德的楷模,作员工的表率, 避免既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塑造者,同时又是破坏者,同时高层领导要作伦理道德的传播者,通过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树立企业形象,向企业内部和外部传导企业伦理道德的理念。
中基层干部在企业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企业道德文化的建筑师。中基层干部与企业员工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接触 ,最了解企业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是企业道德文化最主要的实施者和真正的推动者。中基层干部应将企业的道德规范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在企业发展方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向员工灌输企业的道德准则,不断提炼经验,总结教训,探寻方法,随时把握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动态,及时协调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企业员工道德素质,引导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共同努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重视员工的认知和实践活动
企业是员工与业主共同组成的集合体,企业领导要时刻把握员工是企业伦理道德的主要实践者 ,要让员工感觉企业伦理道德无处不在,跟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要让员工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企业的道德文化,并积极实践企业道德文化,这样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使伦理道德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避免流于形式。
1、伦理道德要能够“看得见”。企业是员工工作的场所,也是员工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重要场所之一,企业应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使员工接受良好的道德文化的熏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的伦理道德要体现在公司的各个角落,办公区、会议室、板报、内刊、局域网等传播媒介和公共场合都应当有关于企业伦理道德的阐释,员工工作的每一个岗位、企业的办公环境、各种建筑和设施要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以此增强员工与企业的亲和力,让员工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家更好地在其中工作。
2、企业伦理道德要让员工“感受到”。从员工接触企业的第一天起,见到的第一个人开始,就要让其感受到企业伦理道德之所在。 企业伦理道德应贯穿在企业的领导风格 、各种工作制度、团队关系、激励机制中,员工在企业的任何工作、学习、生活经历都应包含高尚的伦理道德因素。企业领导可以让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讨论“企业为什么要树立高尚的伦理道德理念?为什么要建立伦理道德规范?为什么我要遵守企业的伦理道德规范?我在工作学习中如何体现企业的伦理道德?”,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让大家说出伦理道德的“味道”,领悟企业伦理道德的真谛,使员工自觉协调自己与企业的关系,以强烈的责任感履行企业的伦理道德,建立其、起与企业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一体之感,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在良好的企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将企业的伦理道德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企业道德影响员工的行为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 ,因此对员工的伦理道德培育旨在形成其道德思维模式,通过从口头到书面、从抽象到具体、从理念到行动的过程,让员工自觉自愿认识同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企业领导要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伦理道德的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和报道,让企业全体员工都知道他们为什么是先进,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企业道德规范的,要通过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旗帜, 让员工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盲点和死结,形成新的企业伦理道德思维模式,产生顿悟达到自我超越 ,使企业伦理道德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使员工自觉将企业伦理道德落实到工作和学习中。
篇6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又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方法。所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 、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值得吸取的精华很多,仅就道德教育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
1.“尊道贵德,律己修身”的修养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首先将“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有“不识一个字亦须堂堂正正做个人”的说法;做文章讲道德强调“文以载道”;做官要“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都是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倡导克己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修身原则和方法,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于律己。注重内省。这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诚 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指出了一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违仁丢义。为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 ,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时要尊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强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人伦要求中提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左f 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 ,并说:“礼,经国家 ,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苟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 ,类之纲纪”。礼,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级的体现与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礼记·冠义》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让,礼之主也”。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提倡“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哲学,达到“荣辱不惊”“弘毅坚韧”的人生境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宽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优秀品质,在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通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4.“精忠报国、克己奉公 ”的爱国抱 负和集体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贯彻着一种 “公忠”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即对国家 、民族 、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 献身的精 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 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以及“饮雪吞毡,坚贞不屈 ”的苏武 ,范 仲淹“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所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强调 “克己奉公”,始终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应该为国家民族利益尽职尽责,应以天下、国家的富强发展为已任,胸怀天下公而忘私。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至理名言。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 国的命 运紧 密地联系在一 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司马迁在《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说道 :“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名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含有坚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笃实的行动力,又含有积极主动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获得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理论的“有为”精神。主张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实现,在人生舞台上能够有所“立”。对学生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广世,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品德与境界。孔子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过分膨胀的物欲,会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己不仅以粗粮冷水、曲眩而枕为乐,更赞赏以苦为乐、勤奋好学的弟子颜回。所以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易》指出 “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佚则亡”。古代先贤们甚至进一步提出了勤俭节约的具体方法:朱柏庐在《冶家格言》中明确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资冶通鉴》则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艰难 困苦,玉汝于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审美观、是非观,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程馨莹,赵永强.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
[2]朱熹.四书集注[M] 长沙:岳麓书社,1987.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 德 (简编本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4]正蒙·近思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篇7
学生人文素质的滑坡已在学术届乃至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当今学生不但人文知识缺乏、思辨能力差,而且学生本身在生活中表现的诸多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和不良行为也令人堪忧。有些学生不仅随便旷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甚至抢劫凶杀。社会大环境中,道德滑坡的实例更是比比皆是。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指出:“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然而,社会公民的道德感和知耻心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通过后天教育和培养形成的,是可塑的。教育对公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是公民接受的最普遍、最正规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形式,所以,道德教育应当走入课堂。在教学课堂上实施并加强道德文化教育是应对目前学生以及整个国民人文素养下降、道德滑坡等问题的有效形式。在学校中实施并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二、把道德文化教育融入外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外语教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频率最高、学习时间最长的课程。国家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可见,外语确实是课时量大,教学时间长,学生投入精力多的科目,所以,外语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其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具有民族性、人文性。”在教授语言知识、训练言语技能、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外语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必然涉及不同的文化观念、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等不可回避的意识形态与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外国文化,并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可促进其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观察能力。因此,将道德文化教育融入外语教学是可行的。
三、把道德文化融入外语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实施外语素质教育
把道德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外语课堂教学,首先应转变应试教育的外语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推行外语素质教育。因为,在外语素质教育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外语知识、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在外语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转变,实施外语素质教育。外语教学不是要学生单纯地掌握外语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或只是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而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的过程。外语教学应该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己任,它是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把道德文化教育融入外语课堂教学的途径
首先,外语教师改变应试教育的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风范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表现在教学模式上,就是注重文化教学,形成一套有层次的和系统的以文化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文化理解文化信息能力人文素养。语言教师从文化教学入手,依照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德育培养规律,通过对教材中或者是教师有意引领学生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的优秀影视作品和文学材料中的背景知识、词汇、习语表达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探讨,挖掘出该目的语言所包含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生接触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多了,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解力。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和文化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文化鉴赏能力,在鉴赏和批判中反思自己的个性,重塑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观念。这种途径是教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隐性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文化教育。
其次,在外语课堂上实施道德文化教育,实行显性道德教育。把《论语》等弘扬道德文化的中国传统优秀论著的译文版作为目的语学习的教材来用,实在是不失一个好的道德教育模式。学生既学习了目的语,也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目的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从“Every day I examine myself once and again:Have I tried my utmost to help others? Have I been honest to my friends? Have I diligently reviewed the instructions from the Master?”(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得到了道德文化的熏陶。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核心功能,外语教学恰好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是实现这一育人功能的理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好道德文化教育的切合点。努力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接近学生个体、亲近学生心灵,使道德文化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思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调动他们学习和运用外语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地思考、发现并反思学习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与蕴涵的丰富哲理,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再次,外语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做好道德示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同时,外语教师首先要以身示范,做好道德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外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强调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这充分说明,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人格水平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的形成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随着商业大潮的冲击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出现,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教师队伍中也有不少人道德行为标准下降。这样的教师在对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中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学生不能“亲其师,信其道”,因而难以“效其行”。因此,要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外语教师首先要尽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蜡烛奉献精神,内强育人本领,外强育人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兢兢业业地做好外语教育工作。
总之,实施道德文化教育是时代的紧迫要求,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文化教育形式具有其他道德教育形式不能替代的优势。所以,外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外语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形成综合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们还要教育学生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取长补短,从而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外语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做好道德教育的楷模,同时密切结合教学内容,用最恰当的方法,找准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的最佳切合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和审美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 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3] 贾东立.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特色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6(8).
[4] 梁庸.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 林永希.人文素质・人格・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教育与素质教育共同的主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4).
[6] 林红.“跨文化交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与失语”.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4).
[7]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6.
[8] 姚君伟,张向阳,张伊娜.跨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9] 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与语言研究.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10] 张雪株,张琪.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山东大学教学,2004(4).
[11] 赵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运城学院学报,2005(2).
[12] 赵同宇,刘国勤.与孩子结伴成长.中国德育,2007(3).
篇8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基础教育 教育方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发展。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6两会期间,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说道:“应分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现在就开始着手。”作为一位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它。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如今不少学生在自身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不利于他们长期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可以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巩固知识,培养文化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在将这一巨大的宝藏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主要用于教师实施教学时,对于本身没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课本,要用积极诱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兴趣。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传授有关道德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或者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这种故事或问题必须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容易被儿童体认,这样会使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平衡,然后通过努力将其同化或顺应,让他的认知结构重新达到平衡。这样激发其动机以产生学习行为,最终习得道德知识。这一过程中要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老师要更加贴近其生活,提出各种问题和故事,使其内心产生矛盾冲突。这样有利于儿童道德阶段的向前发展和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古国――中国。由于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教授时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要按照它应有的次序交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
循序渐进是由孔子提出,经其弟子孟子继承发展,之后又被朱熹纳入朱子读书法中的。孟轲认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消退也快。他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教学是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式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有害之”。
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要求教授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夸美纽斯要求学校“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加重要。即学以致用,学习如果不能应用,那么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更应该是这样的,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不是抽象的学问,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把它付诸实践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促使传统文化对社会、个体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要结合行动,将其内容运用于实践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以行为为最终目的,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追求的是对学习者从外到内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这四者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时候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真诚和谐的环境,充分利用儿童原有的好奇心引导儿童自己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感知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并注意引导儿童把已获取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最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质本青莲.让传统文化成素质教育必修课[OL].国学教育网,2015.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观;诚信考试
一、传统道德观背景下的大学生诚信现状
“礼”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是由中国古代社会流传至今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早在孔子以前就已经有夏礼、殷礼、周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礼”与“仁”是分不开的,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到了战国,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礼”是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
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成为又一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网上流传甚广的一首词,颇能体现大学生作弊之精髓,词曰:“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交头接耳,互打手势,欲与考官试比高;需来日,看试卷成绩,互喜互贺。惜八股取士,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甚是苦恼。一代天骄,时代骄子,考试作弊出高招。俱往矣,数风流高手,还看今朝。”更有甚者,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宁愿没人格不能不及格,下联: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横批:一定要过! 面对着大学生形形的作弊手段,我们不禁要问:“天之骄子”如今怎么变得如此让社会不放心?我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方式及目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学生作弊行为不仅有害于作弊者的身心健康、败坏学风,还影响自身的诚信道德培养。在维护诚信方面,在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面对诚信,将报以何种态度进入社会,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我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诚信考试”的社会调查,希望弄够从中分析评价一下现如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为了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所有填写问卷均未署名。
(二)调查时间及对象
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间,对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现状
1.对考试作弊的态度
调查表明:对于作弊,尽管没有人赞同,但仍然有47%的同学表示可以接受,35%的同学表示无所谓。作弊问题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能够得到理解与接受,成为一种集体越轨行为,实则是大学生学习风气的败坏,价值观偏转,道德责任感滑坡的体现,这种现状足以引起重视。
2.考试作弊的目的
调查表明:有37%的同学为了避免挂科,35%的同学为了拿奖学金满足虚荣心,还有20%的人因为别人作弊心里不平衡而作弊。通过作弊替代刻苦学习而获得好成绩,说明大学生对学习的艰苦性和作弊的不光彩性没有清楚地认识,同时作弊行为也受到社会、学校风气的影响,功利主义和虚荣心理成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动机。
3.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否属于道德问题
调查表明:有68%的人认为考试作弊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是诚信危机之一,而32%的人则认为不是道德问题。学生对大学考试评价的转变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作弊行为的道德评估,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人们对其道德判断十分重视,会将之归为个人品质问题,但对于不重要的事情人们通常认为无足轻重,也就不再与道德诚信等相关联,而正是这种对大学考试评价的畸极大地支持了作弊的坦然心态。
二、作为辅导员应该如何建立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杜绝大学生的作弊问题,首先从根本出发,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识,道德责任感,只有当大学生自己意识自己作弊的行为是违反道德,破坏道德规则时才能够真正做到杜绝作弊。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必须让他意识到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找个别同学谈话等多种方式说教育感化存在作弊行为的同学。2014年3月26,我在2013级11班的开展了以“诚信做人”为主题的班会,班会期间向同学们讲解了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诚信,并搜集了古今的诚信人物事迹,比如秦末的季布――“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黄莆继为守信而求责。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有同学告诉我:“老师,以前我们感觉作弊就是违反学校规定,根本意识不到是违背道德,抛弃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现在不一样了,原来我们大学生也有要承担的道德责任啊。”
我们可以体谅大学生在这个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会犯错误,但是身为辅导员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当代大学生缺失道德责任的行为――考试作弊。以我之行弘正气,让工院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责任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作弊是小事,而有失诚信是大事,唯有传承中华传统道德责任感,才能塑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工院学生。以下是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转变老师学生对考试的看法
从大的方面说应改革考试制度和对老师学生的评价方法,评价不应只注重考试的分数,应结合平时的表现和学生老师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这样最起码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是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使老师感觉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是年总评优的一小部分,其他方面的成绩才是主要的。由转变看法到转变做法。
(二)加强自律教育,强化管理
杜绝考试作弊,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自律,特别是在强化考场纪律管理的前提下,平时加强自律意识的教育。强化考场纪律管理,包括对作弊者予以严肃处理,一定要和平时的教育相结合,而平时的教育,包括自律、尊严、诚信,应当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端正态度,以身作则,做到真正教书育人,严格教育学生不论在什么时候,考试都不能作弊,考试作弊是可耻的,即养成抵制作弊的良好班风、学风。
(三)加强人格修养,净化学生心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丰富的道德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四)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意识
每次考试后都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找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有时甚至是“虚假”的进步,给以赞赏。一点一点的鼓励加上潜移默化的引导,会使学生充满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会获得成功。
建议中提到的做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不能孤立的分开的,因为造成大学生作弊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相互关联的。要全面考虑问题,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把这些措施落实到日常管理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养成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意识,我们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扼制作弊现象的势头,还大学校园一片净土。
总之,让学生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将来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考试作弊行为属于道德缺失范畴,每一位学子都是祖国栋梁,他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当代大学生唯有诚信考试,诚信做人,具备充足的道德责任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担负起祖国复兴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育部门户网站.2014-03-26.
篇10
关键词:伦理;精神;情感
那么,如何有效培育学校道德领导文化风格呢?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培育学校伦理文化
学校共同体是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群体性组织,这种伦理关系具有人性关切性、道德负载性、价值关涉性、情感互通性以及非功利性、非强制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建构学校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学校伦理文化的学校,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1.校园伦理的智慧性必须体现在对人性的把握与理解上
我们可以将教育的人文使命理解为两个解放的完成,即把人从自然的质朴性中解放出来,把人从自然欲望中解放出来。其实,这种解放的核心和实质就是:伦理解放。伦理解放的智慧归根结底是将人的生物性中的邪恶祛除,将善良的本性明朗化、渗透化。所以,培育学校伦理文化,就要达成关切学校中人的人性的共识,促进人性的光辉迸射出五彩的光泽。
2.学校伦理文化还应具有道德的真诚
学校的德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明德尊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学校伦理文化建设的重点。学校首先要树立“诚实”的德性文化,《中庸》言:“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不诚无物”。有“诚”方能有“信”,诚信乃立德、立人之本,这不仅是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要树立“友善”的德性文化,“友”方能“亲”,“亲”方能“睦”,“睦”才能使学校效能增强。“善”方能“容”,“容”方能“爱”,“爱”才能使学校充满温馨,师生才能体悟到学校生活的快乐。
3.学校伦理文化还要培育对他者负责的美德
责任心伦理是重建社会伦理秩序的时代性道德要求,要将“为我”的意识转化为“为我们”的意识。学校伦理文化除了营造合作、对话、反思、交流的文化氛围以外,还要培育对他人负责、关爱他人的伦理美德,要使“受过教育的人从拓展的意义上考虑他的自身幸福,他把个人的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融入一种道德道上的生活之中,这不同于把拥有知识作为受过教育的人之主要特征的观点,他把美德放到中心位置”。
4.学校伦理文化不是价值无涉的
学校伦理文化应当是在批判反思中凝聚和渗透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并将一定的伦理道德赋予日常的行为方式和生活过程中来。这就要求学校伦理文化承载一定的价值诉求和意识形态,让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在学校中蔚然成风,让正义的光芒普射。
二、培育学校精神文化
没有精神文化的学校就会与世俗性的社会混为一体。因此,学校应鼓励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通过现实的努力,缔造一个寄托人类美好理想的精神意义世界。每日,让孩子们接受崇高精神文化的洗礼,让自己时刻感受到生活在文化之中。
1.要培育引领性的精神文化
所谓引领性精神就是对共同体成员有震慑力、振奋性和向往性的精神。培育引领性的精神文化,就要将现实的生活和崇高的境界相结合,要摆脱庸俗的思想困境,相信英雄的高尚境界的客观存在,要树立正确的追求和向往,让思想之树常青。领导者和教育者都要做有思想、有追求、有境界的表率,受教育者更要坚持把自我意境的完善作为自我成长的内在基础,做有魄力、有精神气质的时代新人。总之,学校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既是精神文化的缔造者,又是其受益者。要让学校盎然向上的精神气势蔚然成风,引领每一个人走向前方。
2.要培育团队性的精神文化
萨万乔尼认为道德领导理论中团队精神应该是作为一种专业美德而彰显其魅力的,学校组织中糅合了共同体规范、专业精神、工作满足感之后的团队精神能促使教师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我们认为,共同体中的团队精神促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协作,在学校共同体核心价值观的导引下,基于责任和义务对共享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和理念作出回应,并秉承这一精神培育浓重的学校文化,让精神文化的氛围熏陶每一个身处其中
的人。
三、培育学校情感文化
情感文化是指通过情感的共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互融通、相互理解与相互包容。培育情感文化,就是让人们在道德情感上积淀起彼此之间的感情,在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对共同体的每一位个体,都有一种情感的眷恋。培养情感文化,至少要做到:
1.校长要做一个有情感的人
校长不要完全在权力的机制中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也要借助于非权力的情感因素,来增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校长是重情重义的,才能带动学校情感文化的切实建立,才能鼓励和激起广大教师的情感投入热情,教师情感的自觉投入,也才能唤起广大同学的情感认同。这样,就能逐渐培育校园的情感文化。
2.校长要自觉建构校园情感文化实体
校长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融入情感唤醒的基本元素。让校园共同体的每一个主体,都能沐浴在校园情感文化的氛围之中,耳濡目染、自觉陶冶,并通过可视、可观、可感的情感文化,转化成内在人格结构中的更深层次的文化。
3.校长要多组织情感交流的活动
情感也需要邀请,也需要通过某些载体,实现情感的相互理解和接纳,并点燃自身情感认同的自觉热情。校长要通过情感交流的活动,例如,学校管理中的民主讨论会、具体问题辩论会、各种有意义的纪念会等,来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情感融合和无障碍沟通,促进学校情感文化的养成。
总之,道德领导文化的培育,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伦理文化培育、精神文化培育、情感文化培育,是实现道德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