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范文

时间:2023-03-24 04:3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力量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力量训练

篇1

摘 要 核心力量训练在欧美也叫做功能训练或核心稳定性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竞技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的力量及稳定性,它最初应用于康复领域。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核心力量训练迅速被竞技体育所采用。最初这种训练只用于少数项目像游泳,水上等项目。近年来随着运动链理论和神经肌肉系统训练以及本体感受性训练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几乎对所有运动项目都特别重要。国外对此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国内学者也于近期开始进行了关注。

关键词 田径 核心 力量训练

身体素质差,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滞后是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瓶颈。田径是体能主导类的项目,运动员体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运动成绩,而力量又是体能类项目的核心。稳定压倒一切,稳定的高质量动作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不管是田赛项目还是径赛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着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包括对身体姿势,动作姿势的控制。不管运动员做什么动作,都要求身体有较好的稳定性,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控制身体姿势和动作姿势,才能更好的发挥技术,所以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对身体姿势的把握都非常好,而稳定的动作往往是由良好的核心部位肌肉的力量决定的。田径项目繁多,但不管是跑、跳还是投,发力的源泉都不是远端的四肢,而是身体的核心部位。刘翔的成功和其强大的核心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很多人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就是腰腹力量训练,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目前国外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较多,但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尚有争议。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核心指的是身体的核心部位即躯干部位,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其形状类似于帐篷。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有的学者认为核心是人体的运动核心,不仅包括躯干部位而且还包括各个部位的内部关节系统,例如踝,膝,肩等关节;还有的人认为核心力量是力量的核心是力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中的核心力量指的是第一种,也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核心区域。核心的部位是在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包括附着在脊柱、髋、骨盆周围的深层肌肉和背部、腹部以及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我国学者陈小平认为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的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

提高田径项目的稳定性,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是以动作的稳定性为基础的。身体核心部位肌群的肌肉起到的正是这种关键作用。核心部位的深层肌群例如膈肌、多裂肌、腰方肌、盆底肌等控制着身体的稳定。如果这些深层肌肉缺乏力量,那么身体的稳定性就会降低。田径中的许多项目是非稳定的状态下完成的,像跨栏、跳远、链球、撑杆跳高,如何在不稳定的条件下有效率协调的发力,是田径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短跑和跳跃项目中的助跑和起跳技术中的伸髋鞭打扒地动作,还是投掷项目上肢的最后用力,看似脚对地面的作用,而实则为来自于腰髋肌群的原动肌群的发力,并通过闭合式的动力链向下肢形成有效的动量传递。肌电研究表明,协调能力好,核心力量强的短跑运动员在高速跑腾空的过程中摆动腿骨后肌群肌电放电较少,而核心力量差的运动员腿部骨后肌群放电量增大。通过肌电变化可以发现核心力量好的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可以在短暂的腾空时间里得到放松,为下一次收缩做好准备。这样不仅减少了无谓的能量消耗,节省了能量而且可以使肌肉在下一次收缩时产生更大的力量。经验说明,分别旋转生和熟鸡蛋,熟鸡蛋可以快速、持续的旋转,而生鸡蛋却转得非常缓慢且会很快停下来。这是因为,熟鸡蛋是一个凝固的整体,而生鸡蛋由于内部松散,很软,它会把外力产生的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消耗掉。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核心稳定与核心力量在投掷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所希望的躯干是一个刚体,可以最大限度的把能量在运动链内传递。

虽然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相当重要,但是传统的力量训练方式还是不可丢弃,特别是对于田径这样一个以体能为主追求发挥人体极限能力的项目,核心力量训练不能等同于田径专项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只是田径力量训练的一部分,是有益的补充,不可完全替代传统田径专项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对全面均衡的发展田径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力量训练方式应该成为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部分。核心力量对田径运动员有提高田径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按照训练时的稳定与否和动作姿势及负荷强度,将田径的核心力量训练分为7个难度等级:(1)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动作;(2)稳定状态下无负荷的运动;(3)非稳定状态下静力性动作;(4)非稳定状态下克服自身阻力的运动;(5)非稳定状态下自由力量练习;(6)非稳定状态下核心爆发力练习;(7)稳定状态下核心爆发力练习。

田径核心力量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逐级递进。核心力量的训练应该是以核心稳定训练开始,并最终结合于田径某一专项的核心爆发力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竞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2] 陈方灿.浅谈国外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些理念和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26(10):95-96.

篇2

一、舞蹈力量能力和分类

舞蹈力量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舞蹈力量是由不同类型构成的,不同力量能力之间存在着性质和技术特征的差别。

杨欧在《论舞蹈力量能力类型划分》一文中根据舞蹈者在技术技巧中的时空特征和不同作用,把舞蹈力量划分为功能性力量和技术性力量两大类。稳定性、控制性、柔韧性、速度性、爆发性等力量属于功能性力量;外开力、外旋力、蹲蹬力、控制力、踢摆力等属于技术性力量。

二、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

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相关的训练最早用于医学康复,后用于健身和运动训练,2005年,美国学者把提高稳定性的力量称为核心力量。

人体最主要的核心部位是由腰、髋关节、骨盆的三部分周围肌肉构成的,包括竖脊肌、腹横肌、腹直肌、腹斜肌、腰方肌、下背肌等从人体膈肌以下到骨盆底肌,其中浅表的是整体肌,连接骨盆和胸廓,而分布在脊柱深层的属于局部肌肉。整体肌肉收缩通常产生较大的力矩并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局部肌肉收缩时一般不会造成肌肉长度的变化和运动范围的改变。这些肌肉始终在控制骨盆、躯干部位,形成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使肌肉力量得以产生、传递和控制、优越化。

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具体表现。核心部位的肌肉用力时可以在各个平面上控制躯干的运动,还可以使脊柱形成一个结实的圆柱体以减轻周围的肌肉负荷。稳定性力量对于舞蹈者的身体形态、重心、平衡、舞姿造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保证舞蹈技术正确完成和发挥的基础。没有稳定性就没有舞蹈的美,因此,核心肌群的力量对舞蹈训练来说意义非凡。

三、核心力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力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如下。

1.维持躯干的稳定性

在完成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舞姿,或为了完成舞蹈技术技巧,需要保持躯干的稳定。例如,舞蹈中的各种跳跃动作,除了要求推地动作快之外,最重要的是跳起时要保持身体在空中不变形不走样。腾空后就完全要依靠肌肉维持躯干姿态的稳定性。舞姿性的跳跃动作,肢体既有横向运动也有纵向运动,下肢的动作在不停变化,但是躯干的姿态却始终如一。

脊柱腰椎旁肌群中,表层的肌群产生运动,对抗外在负荷,维持脊柱姿态;深层肌群如回旋肌、多裂肌、棘间肌等接近腰椎中心,力臂较短,在产生运动时需要较大收缩力维持腰椎的稳定。腹横肌产生张力,横向箍紧腰椎,多裂肌依靠强直收缩增加脊柱阶段间的稳定性。

臀大肌收缩使背肌发生作用,连接了所有脊椎骨,起到了控制、稳定脊柱的作用;同时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腰方肌、骨盆底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等一系列肌肉连锁反应,保证了舞蹈演员在剧烈的旋转和弹跳中全身运动的整体性。

2.保持身体运动时重心轴的垂直

舞蹈时人体重心轴会随动作过程不断变化,也会因为舞蹈者技术性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维持动作中身体的稳定问题,实质上就是对身体重心轴的调整与控制问题。调整重心轴是维持平衡的关键。例如,芭蕾舞中的二位旁腿转(A la seconde),主力腿在动力腿的脚尖发力的瞬间找准重心轴,同时动力腿保持抬平,胯关节内收以保持动力腿在转动时始终通过人体总重心轴而不会走偏,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旋转。当旁腿上下波动时就会导致身体重心偏移出垂直轴,就会看见演员会采用臀部略后坐、收腹等动作,目的就是依靠核心部位的肌群力量迅速调整身体重心位置。

骶脊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多裂肌等多是腱膜状肌肉,附着于单关节或某一节段,当旋转发生的时候肌肉被激活,常以离心方式收缩,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腰方肌则依靠等长收缩帮助控制呼吸,增加腹内压,共同维持脊柱在额状面和矢状面的稳定性。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腹外斜肌、腰三角肌、骨盆底肌锁紧了动力腿的髋关节,以保持旁腿转动时的高度和平稳。

3.预防运动损伤

生物力学实验证明,弯曲、剪切、扭转的载荷是造成腰椎损伤的根本原因。同样,长期的腰部循环负荷也可以引起脊柱多裂肌疲劳,力量减退,增加腰椎不稳定的危险因素。

增强核心力量是避免腰部损伤的有效手段。当腹腔周围的肌肉群共同收缩时,腹内压增加,收缩力量越强大腹内压力就会越高。腹腔脏器产生流体,静压强增加,可以支持并传递一部分机械负荷和缓冲冲击,也就能有效避免腰部损伤。

结语

核心力量是舞蹈力量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核心力量训练已成为国内外运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力量训练更注重下肢力量,中枢训练多在固定的平面进行,如仰卧起坐等,功能性不强,除了对核心部位力量的认识程度仍显不足外,也缺乏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的创新。因此,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欧.论舞蹈力量能力的类型划分[M].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1):73.

[2]冯建军.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综述[M].体育学刊,2009(11):58-59.

[3]关亚军,马忠权.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

[4]温柔.舞者的“核心稳定性”及其训练[J].舞蹈,2009(10).

篇3

摘 要 核心力量及其训练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并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拓展到竞技体育的领域。现代核心力量的训练几乎可以说渗透到了所有的体育项目,而本文就核心力量的训练对田径训练的影响做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核心力量 力量训练

一、什么是核心区、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

(一)核心区

核心区是人体的中心部位,是躯干部分,它集三维为一体(水平面、额状面、矢状面)。核心区具体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以及这些部位深层的小肌肉群共32对(块)。

因此,腰腹部是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核心区的范围更广,涉及部位更大,肌肉更多。

(二)核心稳定性

是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区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状态)。

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动、静协作。

(三)核心力量

是稳定人体核心区、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竞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使人体运动的一个主要“发力源”。

因此,核心稳定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果,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力量能力。

二、核心力量在田径训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核心力量有稳定重心、保持平衡、传导力量等作用,是发力的开始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田径运动众所周知,即是跑、跳、投,但不管是哪个项目都牵扯到上下肢的合作用力和协调配合。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在上下肢之间构建一个合理的通道,使运动员四肢能协调配合发挥出最佳水平和状态。

(二)固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通过训练使人体更加稳定。

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都需要身体重心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并能在一定强度下保持身体的正确姿势。通过核心训练能促进对这种平衡的保持,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对于这种能力的控制不同,水平越高控制能力越强。

(三)构建运动链,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若核心力量薄弱,稳定性差,就会出现动作的脱节现象,从而影响最后的发力或动作定型。

类似于发力链,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最为显著。比如铅球和标枪,都需要运动员通过身体从下至上的发力,最后完成身体的一个类似于“鞭打”的效果将器械投掷出去。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能有效的帮助运动员顺利的完成运动链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动力定型,提高运动成绩。

三、核心力量训练对于田径运动的辅助作用

(一)稳定和强化髋部力量,加大向肢体的能量输出,有利于加速和动作的转换。

现代体育运动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展,田径是以时间、高度和远度来决定成绩的项目。在更高的要求下面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成绩,提高训练的实效性一直是一个困扰教练员的问题。就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训练模式来看均采用了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而核心力量的训练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相对有效和成熟的科学训练方法。

(二)提高肢体的协调工作效率,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四肢能够更加协调地完成技术动作。

田径是运动之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田径运动中的各项目能全面的发展人体各个机能部位,完善和改善人体四肢的技术技能。在田径训练中加入核心力量训练不仅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完成各种技能,并且还能协调各技术间的配合,使之能更好的完成,达到增强协调性,美化动作的目的。

(三)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动作效率。核心区如果稳定,能提高四肢的工作效率。

(四)核心稳定性不仅涉及到核心区浅层发力肌肉,还涉及深层稳定性肌肉。

(五)核心力量的增强能有效预防损伤

运动,特别是竞技训练和比赛,在运动员快速发力做动作时,最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如果运动员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核心肌群那么就能够确保肢体在完成动作中保持正常位置,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也起到保护作用,便可预防急性损伤的发生。

核心力量训练本身就起源于康复和健身,运动员多做一些核心力量的练习也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对于现代优秀运动员的评价不仅仅是成绩好,还包括对于伤害的免疫力。因此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好的运动员运动损伤少,损伤后也能快速恢复。

(六)核心力量不仅是练肌肉,更重要的是要练神经的调控。

过去,教练更多注意动力肌群的训练,而对稳定肌群的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训练不够。有时候还忽略了对核心区控制系统的训练,也就是神经控制。核心区控制系统的训练内容主要是核心区本体感受功能的训练。田径项目就是需要通过神经调控来稳定重心,为下肢发力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核心力量对于田径训练的帮助是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田径教练员,应该在日常的训练中科学合理的加入核心力量训练,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让核心力量在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运动损伤之间构建一种特定的稳定模式——既减少伤害又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周登篙.体育科研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3]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4

摘 要 核心力量训练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式,由于此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力,降低能量消耗,预防运动损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中。本研究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介绍了实心球的训练方法,希望这种方法能够应用到训练实践中。

关键词 核心力量 核心区域 力量训练 实心球

一、前言

实心球在训练中多用于抛和投的练习,对其如何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应用介绍不多。本研究将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介绍几种实心球的训练方法,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到训练实践当中。

二、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

(一)核心的理解

核心力量训练是由core strength training一词翻译而来,对于core我们很自然的就翻译为“核心”,但是笔者认为core应该翻译为“核心区域”更确切一些。因为对于不同运动项目,核心部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核心区域力量训练更能表明训练的针对性。本研究中所讨论的训练方法也是针对核心区域的肌群。

在解剖学上,大部分研究将核心区域定义为“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1],其顶部为隔肌,底部为盆底肌和髋关节肌[2]。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核心区域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心区域[3]。各国专家对核心区域的理解也有所不同,Ian Hasegawa 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4]。Paul J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包括的肌群有腹肌肌群、背肌肌群、横肌肌群、盆底肌群、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5]。综上所述,核心区域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在身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等作用。

(二)进行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核心区域位于身体的中间部位,是衔接上下半身的桥梁,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尽管该区域的肌肉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参与人体运动的完成,但它们可以为四肢肌肉提供发力的支点,控制身体保证身体姿势的稳定[6]。

增加能量的输出效果,提高动作用力效果:

核心区域肌群肌力的提高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为远端肢体的发力提供支点,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力量有序的参与运动,提高能量的输出效果。核心肌群被视为一个汽缸,腹部肌肉在前,背部和臀肌在后,横膈肌作为盖板,盆底肌和环绕髋部的肌肉群为底。当肢体发力时,核心肌群蓄积的能量从身体中心向运动的每一个环节传导。

三、实心球训练方法

基于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也产生了许多的训练方法。由于实心球利于抓握,有多种重量选择,而且它圆形的形状用来做支撑可以制造不稳定状态,因此可以应用于核心训练中。

此项练习可以锻炼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臀部的屈肌。

1.仰卧在地面上,双膝微曲。2.双手持球放于胸前。3.同时,腹肌收缩、抬左膝,使右肘向左膝接近,双肩离开地面。4.保持腹肌收缩状态两秒钟后恢复初始状态。5.在对侧重复以上动作。6.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试着使腹肌保持持续的收缩状态,不要放松紧张状态。7.注意保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气。

此项练习可以锻炼腹部肌肉、臀部的屈肌。

1.双膝微屈,夹住实心球坐于地上。双膝挤紧实心球保持在合适的位置。2.双手放于身后支撑身体,身体稍向后倾是双脚离开地面。3.双膝缓慢向胸前移动。保持下颌收缩。4.保持以上姿势两秒钟后恢复初始姿势。5.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试着使腹肌保持持续的收缩状态,不要放松紧张状态。6.注意保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气。

此项练习可以改善平衡感觉、肌肉的协调能力同时锻炼背部和大腿后群的肌肉。

1.以背部着地,双脚脚跟放在球上。2.双手展开放于体侧,以保持身体稳定,掌心朝上或双手攥成拳头可以更好的锻炼平衡性,保持躯干的稳定。3.始终控制着球,抬起臀部使离开地面,然后脚向臀部方向拉近。4.保持这个姿势5秒钟,然后恢复初始位置。5.如果想增加训练的强度,需要更好的平衡性,尝试使双手离开地面,放于胸前。

此练习可以锻炼背部的伸肌。

1.俯卧在地面上,双手持球将球放于头后部。2.保持脚尖、双脚和双腿并拢。3.缓慢依次抬起头部、肩部和双臂以将球抬高。4.当身体抬起时保持头部、肩部和双臂在一条线上。5.保持这一姿势5秒后将球放回到地面上。

以上练习方法,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重量的实心球,也可以增加不稳定支撑来增加练习难度。

四、结语

核心区域是完成绝大多数技术动作时力量产生和传递的重要部位,是人体动力链的中间环节,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本研究介绍的实心球训练方法都是针对该区域肌肉的训练设计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这也是后续研究需要完成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Kim M samson, Michelle A Sandrey A. Core stabile-n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tennis athletes[J]. Athol Therapy Today, 2007(5):41-46.

[2] Akuthota V. Core strengthening [J]. Arch Phys Med Re-hail, 2004.85(3):Sup 1.

[3] Kathleen R lust. The Effects of Six Week Open Kinetic-is Chain/Closed Kinetic Chain and Open Kinetic Chain/Close Kinetic Chain/Core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Program in Base-ball [M]. Morgantown:West Virginia University,2007.

[4] Hasegawa I. 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mance [J]. NACA sport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2005.4(4):15-17.

篇5

摘 要 短跑运动属于周期性速度力量型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传统的力量训练以下肢力量训练为主,不能解决人体如何在高速运动中对身体的稳定性及在腾空阶段为下肢提供发力的支持。本文旨在通过对核心力量及核心力量对短跑运动员的作用的研究,探索对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有效的方法,为短跑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短跑运动 核心力量 训练手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手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EBSCO运动数据库查阅了关于目前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资料。

2.访谈法。访谈核心训练专家,了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为本研究的实用性、科学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3.观察法。观摩专业训练队核心力量的训练,收集相关训练手段与总结。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核心力量训练概述及作用

核心的部位是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还包括附在脊柱、髋、骨盆周围的肌群、神经、韧带和骨骼。是以提高核心稳定性为基本特征,以发展完成专项技术动作模式下的核心专门性力量为主要目标,针对核心肌群所进行的稳定、控制、平衡及协调等能力的训练,具体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及核心专门力量训练。

(二)核心力量训练对短跑运动员的作用

1.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性,为四肢的发力提供支持

核心力量是整体发力的起始点,对上下肢协同工作和对能量的传递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随着骨盆周围肌群力量的加强,在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也有所提升,身体重心破坏到恢复的过程减短,运动员能保持在一个线性状态,对提升运动员跑速具有积极的意义。

2.预防运动损伤

对于很多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大肌肉块的力量比较强大,而深层肌肉相对薄弱,深层肌肉及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在运动训练中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这样可以较好的预防急性损伤的发生。只有身体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技术动作完成质量才会大大提高,减轻腰和膝关节的压力,有效减少潜在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三)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1.稳定条件下的核心力量训练

在稳定条件下的姿态保持,主要是刺激核心肌群表层肌肉的本体感觉,达到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提高。以下介绍三种适合短跑运动员在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方法:(1)对角俯卧支撑。从标准俯卧撑的起始姿势开始,抬起一条腿,同时向前伸出对侧的手臂,抬起的腿和手臂都要伸直。头抬起,尽可能去伸展身体。(2)站姿绳索抗旋转。站姿,双脚距离比肩宽,抬头挺胸面向前方,双手伸直抓住绳索。接着向左边拉动,保持躯干稳定,不要左右晃动,感受核心肌群的发力。(3)仰卧提腿。仰卧,手放到臀部下方,头稍微离地,腿笔直,脚踝伸直,脚跟离地约15厘米,膝盖不要弯曲,缓慢将腿提高,与地面约45度。

2.非稳定条件下的核心力量训练

在非稳定的状态下克服自身阻力而进行的核心力量练习时,运动员首先要稳定身体重心为肢体或躯干的运动创造支点,促使更多的深层肌肉群参与到运动中来,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目的。以下介绍瑞士球的训练,方法有:(1)单腿撑地收腹。仰卧置腰于瑞士球上,双手虚扶头两侧,左腿撑地,右腿脚搭载在左膝盖上。(2)球上俯卧撑。动作同一般的俯卧撑一样,区别是将双脚置于瑞士球上。(3)瑞士球卷腹。双腿弯曲将脚面置于瑞士球上,双手撑地,动作开始后依靠双腿和腹部的力量用双脚将球向后方退出同时延展下半身,同时头部、臀部和腿部呈一条直线。

三、结论

对短跑运动员来说,发展核心力量首先应该从稳定性训练开始,专门设计符合短跑运动员专项特点和运动员个体需要的动作,为短跑提供强大的能量支撑。其次应该对肌肉群进行静态和动态拉伸,增加柔韧性,提升本体感受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最后结合短跑运动专项进行练习,训练过程中增加不确定性及不稳定因素,给核心控制带来更大的挑战,加强对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保证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以高速和稳定的能力完成动作。

参考文献:

[1] 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20(5):112-116.

[2] 赵俊华,周玉斌,张成.对短跑运动员进行身体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6):133-138.

[3] 肖存峰,杜东旭.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康复性体能训练恢复研究[M].智富时代.2015.

[4] 张晨光.浅析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3):44-46.

篇6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文献,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设计过程、研究方法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未来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核心力量 研究方法 探讨

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Panjabi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脊柱稳定性(Spinal Stability)的概念。他认为脊柱稳定性涉及三方面的问题或系统:被动脊柱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1989年美国旧金山脊柱研究所(SFSI)在其设计的“动态腰椎稳定计划指南”提出了中位脊柱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它是核心稳定性的最早来源。1992年,Panjabi又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认为人体的核心稳定是一种“稳定人体系统,以使椎间的中部区域保持在生理极限范围内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成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问题。此后,核心力量训练慢慢被国内外的学者重视起来。

一、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科研方法现状分析

通过中国知网硕博论文数据库,用“核心力量”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4篇学位论文,其中以“核心训练”为关键词28篇、“核心训练方法”15篇、“训练方法”8篇、“体能训练”7篇、“力量训练”6篇、“核心稳定性”5篇,“悬吊训练”5篇、“专项体能”5篇。用“core strength”在EBSCO运动科学数据库中检索到学术论文7篇,用“core strength”和“core stability”在SCIDBS外文专题数据中检索27篇文献,本文仅从检索到的论文中选取以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章进行分析。

(一)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

国内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主要结合各个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健美操、高尔夫球等,主要探讨核心区域稳定训练对体育项目训练成绩的取得或者训练效果的提高的影响,在所查阅的国内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论文中突出的实验法则主要是实验室测量法和室外运动测量法。

国外关于核心力量的训练研究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核心力量训练对防止运动员损伤和运动康复的影响,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皮表肌电检测仪器,只有少数论文是核心力量训练结合体育项目进行研究。因此看来,国内外在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实验设计过程分析

1.受试对象的选择

国内外关于核心训练的实验中的受试对象大都来源于普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等,实验分组设计普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即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前测后测设计。,

2.实验过程

核心训练方法的检测主要是采用一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设计,对核心部位的肌肉进行训练的方法。一种是克服自身体重进行的各种身体支撑的动态和静态的练习组合,一种借助相关运动器材,例如瑞士球、平衡盘、拉力带等,使身体的静态平衡被打,迫使身体由不平衡或不稳定的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训练,进而提高身体的核心力量的锻炼效果。国外的文献中对实验数据的收集集中在采用EMG对相应肌肉反应进行检测收集,并结合肌肉参与的频度范围,对数据进行分析,突出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研究,而国内学位论文对核心力量的检测主要通过一些训练指标的测量进行统计,例如立定跳远、原地纵跳高度、十字跑、20米起动跑等作为训练过程的评定指标,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分析,分析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

3.数据收集处理分析

对数据收集的主要检测仪器为Surface electromyography(EMG)皮表肌电检测仪或者是针对特定项目的训练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前测、后测得出数据,数据处理主要通过SPSS软件或excel软件,进行T检验、F检验、post hoc test(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后续检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的后续检验等。

4.结论的分析

国内外较多的都是运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组前后和对照组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的特征分析

(一)研究方法的系统性

核心力量训练是较为复杂的力量训练,训练过程中参与动员的肌肉群较多,且相关肌肉群之间颉抗或协同作用明显,所以研究过程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如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不管是选择从某一角度研究还是从多学科交叉角度进行研究,都要求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各因素复杂的相关性、研究主体因素的动态性等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二)实验检测的滞后性

核心力量训练中的受试者,很难及时、精确对其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即便有些仪器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携带,但是都很难准确的反映受试者在运动当时真实的身体机能状况。而对于更多的实验研究中,受试者都是在训练后测定相应的指标值,相对于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势必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人体本身肌肉和骨骼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实验过程中对相应肌肉检测的复杂性,实施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所带来的肌肉变化特征,还要考虑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对人体核心区域肌肉的影响, 并且现有仪器的灵敏性和难度系数也增加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三、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感性方法多于理性方法

在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献中,更多的理论支撑来自于感性材料的收集,经验的总结,以至于探索出的训练原则和训练规律缺少强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虽然有一些生物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中,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理性和实证的方法还相对欠缺。

(二)研究方法的设计需要不断完善

核心力量训练实验设计上除了要考虑运动训练本身规律和特征,也要考虑项目的特征、技术的特征、肌肉的用力顺序等,每一步的实验设计都要与要与运动员实际的动作相符,才能保证实验数据或者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三)数据统计分析需要更加合理

在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方法分析后发现: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对统计数据差异性显著水平的检验,过度追求显著水平P

(四)实验仪器的更新速度有待加快

在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更多其它学科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应该及时大量的应用到运动训练实验当中。如三维跟踪摄像;足底压力分布测试三维化;数学力学模型;遥测技术和肌肉动力学测量技术等的使用,不仅能及时的测得所需要的生理指标,而且能使检测的数据和处理的结果更加准确的预测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1] POP MH, PAN JABIM. Biome chanical definitions of spinal instability[J]. Spine.1985(10).

[2] SAN FRANCISCO, SPINE INSTITTE. Dynamic lumbar stabitization program[M]. San Franeisco Spine Institute.1989.

[3] PANJABI M. 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 Function,dysfunction, adaptation, and enhancement[J]. J Spinal Disord.1992(5).

[4] Marshall PW, Murphy BA. Core stability exercises on and off a Swiss ball[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5.

[5] Brennan J. Thompson, Effect of Surface Stability on Core Muscle Activity During Dynamic Resistance Exercises[J]. Utah State University.2009.

[6] John D. Willson, MSPT, Christopher P. Dougherty,Core Sta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and Injury[J]. Jam Acad Orthop Surg. 2005(13).

[7] 陈小平.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前沿动态.2006.

[8] 徐鹰.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作用的影响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0.

[9] 周萍萍.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10] 武洪涛.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11] 李游.核心力量训练对华东师范大学二级男子篮球运动员跳投命中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2] 谢洪英.核心力量训练对河北省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

篇7

摘 要 跳高运动作为奥运比赛项目的重要内容,经过了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为大众接受和喜爱,对于跳高运动员而言,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爆发力的要求更高,需要极大的速度和力量,因此运动员需要在掌握跳高运动的相关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强化运动员的身体的控制能力。核心运动训练能够强化运动员的身体支配能力,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并分析了核心力量对于跳高运动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的方法。

关键词 跳高运动 核心力量 体能训练

一、核心力量训练的概述

所谓的核心就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共有29块肌肉,主要包括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核心力量是用来稳定人体的核心部位,控制人体重心稳定的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是为了稳定核心区域,核心运动训练能够强化核心部位的稳定性,提高中枢神经的的调动作用,提高跳运动的效果;同时核心运动是针对核心的专门力量,核心的专门训练是为了强化核心的部位,这样能够强化挥臂、踢击以及旋转的技术,核心部位的强化能够保护跳高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运动带来的损伤,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运动的效果,需要强化运动员的核心运动训练。

二、核心运动训练在跳高运动中的作用

对于整个肌肉群而言,核心肌肉群是发力的主要环节,是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的主要枢纽,核心力量强大能够有效的协调肢体的工作,因此通常情况下,经过核心肌肉训练的人员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强,对于自身的身体控制能力更强,同样的身姿更加的挺拔,核心力量训练的方式有很多,经过多种方式进行的核心运动训练主要目的就是要强化核心区域的稳定性、达到传输能量的作用,只有强化了身体核心的稳定相才能够促进人体更好的完成相关的工作。

三、提高跳高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

对于跳高运动员而言,核心运动训练能够强化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对于运动员的运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运动员的运动效果,首先是要强化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以及核心功能训练,提高肌肉训练的力量。

(一)强化腰、背、腹部肌肉的训练

传统的腰腹运动训练主要锻炼的是人的躯干力量和腰腹力量,但是核心运动训练与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既能够达到传统腰腹运动训练的效果,也能够强化核心部位的力量锻炼。强化腰、背、腹的训练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强化能够保障在跳高运动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动作的准确性,保障姿势的正确性,也能够保障躯干的挺拔,有效的发挥躯干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在跳高运动中,蹬腿、摆腿以及收腹举腿的准确性决定了跳高的成绩,核心运动的效果能够提高这些动作的效果。

(二)训练身体的爆发力

肌肉爆发训练对于跳高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跳高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在跳高运动中的爆发力训练的方式主要包括高弹跳、负重快速半蹲、蛙跳、连续跳跃的方式,弹跳运动需要调动的肌肉较多,因此需要综合训练各个部位的肌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肌肉跳高运动的效果,核心运动训练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刺激射进系统,调运动的速度和爆发力,提高身体中肌肉纤维的收缩速度;通常情况下的核心运动主要是训练慢肌肉纤维训练,因此,需要强化身体的爆发力的训练,例如运行瑞士球的方式来训练核心,或者通过跨步跳、全速跑、原地高抬腿的方式进行训练,提高肌肉的爆发能力,提高跳高运动员的成绩。

(三)合理的进行力量训练

起跳功率的提高关系到跳高运动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跳高运动的过程中,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起跳的功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起跳能力,同时需要协调的锻炼这两者,平衡两者的发展,强化跳高运动的爆发力和支撑力,因此需要合理的制定运动策略,不能够大幅度的、片面的追求力量训练,这样不仅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出现肌肉损伤;在跳高运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力量的跳跃类项目是训练中的重点,因此,在安排运动计划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训练的内容,处理好负重训练和动作完成速度的训练的协调,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不固定轨迹的机械,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姿势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刺激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强化身体的稳定性,提高身体力量的强度。

四、结束语

由于人们对于运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跳高运动是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很多的运动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提高跳高运动的效果,核心运动训练逐渐的成为了提高跳高运动员运动效果的主要方式。与传统的训练方式相比,核心运动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锻炼运动员的小肌肉群,才能有效保持身体的平衡性,但是传统的训练方式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需要将传统的训练方式与核心训练相结合,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钦凯.探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及其作用[J].科技信息.2009(9):472-484.

篇8

摘 要 核心力量训练在欧美也叫功能训练或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很好提高竞技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最早应用于医学康复领域,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运动健身。近年来,由于其良好的训练效果引起了竞技体育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国内外专家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已经逐渐被我国运动训练方面的专家学者所接受。竞技健美操的动作要求全面性、准确性、艺术性,对力量有较高的要求。核心力量在竞技健美中能起到保持姿势、动作协调、预防损伤等作用。因此,核心力量如何应用到竞技健美操的训练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核心力量 竞技健美操 训练方法

一、核心力量释义

核心通常指我们所说的躯干,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能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对于核心区域的具置,国内专家学者有着几种不同的说法,虽表述有差异,但大致相同,都是指由腰椎、骨盆、髋关节组成的整体以及所包含的肌群。我们所说的核心力量也是指腰椎—骨盆—髋关节肌群的力量,此肌群共包括29块肌肉,这些肌肉可分为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在人体运动中起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维持平衡等作用。

二、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中的作用

(一)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连续、复杂、高强度的动作,因此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要求极高,身体各部位都应该始终保持标准姿态。竞技健美操难度C组(跳与跃动作)中,如:屈体分腿跳、科萨克等,都要求运动员跳起在空中保持一定的身体姿势,核心区域的练习有助于建立以脊柱、骨盆为中枢,让身体在离地失去平衡时为四肢的运动建立稳定的支撑,正确完成各种动作。

(二)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健美操对四肢协调能力要求特别高,尤其在竞技健美操中,成套动作大约由180-200个基本动作组成,是在快节奏、高强度、高负荷的情况下协调完成这些动作,并保证动作衔接准确有力,充分展现动作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强有力的核心力量有助于以身体躯干为中心向上、下肢传递能量,提高身体向各方向的变向和位移速度,使各动作之间的衔接更加迅速、协调。

(三)提高肢体工作效率,降低能力消耗

核心力量可以比喻为人体的发动机,具有产能和传递产能的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使躯干得到稳定支撑,四肢的应力也随之减少,以及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力量,有序的参与运动,加大能量的输出。例如竞技健美操中的托举技术,看似主要是运动员的上肢在发力,而实际是运动员的下肢先行发力,通过核心肌群的整合,将下肢以及躯干的力量快速准确的传导至上肢,减少上肢的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经试验证实,其核心力量好,身体稳定性强的健美操运动员,其上肢托举能力也较强。

(四)预防运动损伤

在竞技健美操中有较多的跳跃、腾空类动作,运动员在做这类动作时,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保证肢体在动作过程中掌握平衡、迅速调整身体重心在身体纵轴的位置,使脚在落地时的支点与重心的投影点处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从而减少了运动员在下地支撑时受伤的几率。

三、健美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一)静力性练习

1.俯卧双臂撑:身体俯卧,两臂弯曲、两手相握和两肘撑地,同时两腿伸直两脚尖支撑,如果支撑身体30秒一组*2次。

2.侧卧单臂撑:身体向右侧卧,弯曲右肘和两腿伸直,并拢支撑身体,身体呈直线状,30秒为一组*2组。

3.仰卧举腿单腿撑:身体仰卧,两肩向上举起同时,左腿弯曲右腿伸直向上举腿,肩背着地和左腿撑地,用力支撑起身体,30秒一组*2次。

4.仰卧收腹固定:仰卧,臀部或双肘支撑,直腿上举30°或60°,30秒一组*2组。

(二)动力性练习

1.俯卧撑地异侧手、腿伸收:身体俯卧,左臂撑地同时右腿弯曲跪在地面、右臂向前和左腿向后平举做好准备。然后连续伸、收臂和腿,如此反复不断的进行(同时向前和向后伸展和回收右臂左腿)。

2.仰卧上、下屈伸腿:身体仰卧,两臂向前伸开,上体上抬同时两腿上举做好准备。然后两臂用力同时肩背着地,身体尽量向上方伸举,如此反复练习进行(上体下躺和向上伸举)。

3.坐姿抱胸屈伸腿:坐姿两臂在胸前交叉相抱,两腿弯曲做好准备。然后在上体稍向后倒的同时两腿伸直,如此反复(上体后倒和两腿平伸)。

4.卧姿同侧扭腰摆腿:身体仰卧、两臂向两侧分开,然后上体带动上肢向左、右连续摆动,同时摸脚(左摆时左手摸左脚,右摆时右手摸右脚)。

5.卧姿抱头下躺收腹上抬碰腿:上体仰卧两臂弯曲双手交叉于头后,两腿夹紧弯曲,然后上体收腹上抬的同时用双肘去碰腿。

(三)核心稳定性练习

1.双腿(单腿)直立踝关节力量练习:双腿(单腿)直立在气囊上,膝关节不能弯曲,在球滚动同时迅速调整,维持身体平衡。

2.球上仰卧起坐(侧向转体):练习者成仰卧躺于大软球上,两手屈臂于胸前、两脚着地成准备姿势,然后在球上做仰卧起坐(或左、右连续转体)。

3.球上俯卧撑:练习者两手撑地、两脚趾推打放在大软球上成俯卧姿势,然后连续做俯卧撑。

4.球上异侧手脚屈伸:练习者两手撑地俯卧于大软球上,然后连续交替做伸、举异侧手、腿动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核心力量是运动员体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前提之一。

2.核心力量能将上、下肢及其他各方面肌肉有效整合在一起,稳定脊柱、骨盆,为四肢运动建立有效支撑,提高身体的变向速度、位移速度以及提高肢体工作效率,核心力量还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3.核心力量一般有以下三种训练形式:动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以及核心稳定性练习。

(二)建议

1.各教练员应重视核心力量训练,把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专项力量训练的补充,增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2.加强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普及,不仅在健美操项目中,其他竞技运动项目都应该加强核心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2]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30(8):1120-1121.

[3] 裴晶晶,李学恒.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探析[J].华章.2013.09:224.

篇9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归纳和分析足球训练中专项力量与核心力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出足球专项训练中须融合穿插核心力量训练,旨在提高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同时为足球专项训练的开展提供科学借鉴。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专项力量 核心力量 关系

足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展广,影响深远,比赛场地大、时间长、对抗激烈。它是人的机智、灵敏、力量以及柔韧协调素质的综合体现。整个运动过程中参加者自身体能的变化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足球运动技战术水平能否正常发挥。近年来,随着足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比赛队与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就目前来讲,我国足球运动除技战术比较落后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的专项力量赶不上世界强队的优秀运动员,在最近的两次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队先后负于科威特和伊拉克两支亚洲劲旅,2008年又在亚洲杯的预选赛中负于名不见经传的叙利亚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很多足球专家及教练员都对力量训练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且在提高运动员基础力量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改进。但是同时也发现,这种基础力量的提高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了更好地将运动员的力量转换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上来,更多的人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专项力量练习上,还没有人从核心肌群力量在运动中的作用这个角度进行研究[1]。

近年来,足球教练员通过向外国专家学习,学到了新的专项训练理念及方法,特别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足球运动动作复杂, 不管是变向跑、突然传球、拼抢、急停或者射门都要求运动员有着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特别是控制躯干和髋部的力量,身体有较好的控制力和稳定性,就能在足球比赛中更好的控制身体姿势和动作姿势,从而更好的发挥[2-3]。国外足球强国,如德国,英国,美国等已经在各级足球队伍中应用了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笔者通过对核心力量训练原理的研究和对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力图研究二者的辨证关系,探索核心力量练习在足球专项力量练习中的作用及意义。

一、足球专项力量概述

足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其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现在足球比赛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不仅要克服自身的体重,足球的重量以及对手冲撞的阻力去完成各种加速跑、变向跑,还要合理有效的完成急停、急起、转身、变向等动作,同时准确到位的传球、接球、运球、射门等技术动作也需要具有很好的力量才能完成[4]。

研究发现“足球运动员的力量特点是以爆发力(以最快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为主的一种非周期性的肌肉活动”,主要表现在足球运动中快速启动的速度、弹跳力合踢球的力量,相关的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研究则证明“足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与身体髋部,膝、踝关节以及腰腹背部的屈伸力”直接相关[5]。

二、足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释义

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并不是指足球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能力,而是指足球运动员核心区肌群及韧带在神经支配下以骨骼支撑收缩发力以稳定躯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的力量能力[6]。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体现的力量能力,集中表现在对抗中的争抢、跳起顶球(射门,传球,解围)、冲撞(抢截球)、传球(短传,长传)和射门(在常规情况下和不平常情况下)等技术方面,其快速而有弹性的爆发用力为争夺球建立了基础。足球运动员往往在比赛中并没有表现出最大力量能力,而是在激烈的对抗下,身体重心不稳定时,爆发力也无法得以施展,这时足球运动员表现的力量能力不完全取决于运动员的肌群力量,而肌群间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对力量发挥的影响程度较大[7-10]。

足球比赛中,足球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动作的发力都离不开核心区肌肉群的发力:有的动作是直接发力,如跳起争顶头球和急停后的转向;有的动作是间接发力,如射门和传球时的控制。核心力量的训练能使这些发力更加迅速和协调,做动作时保持躯体的稳定,提高技术动作完成的效果[11]。现代足球运动员的体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身体形态的运动员在足球场上都能找到自身的位置,但是不同类型的足球运动员的肌群都必须能够协调发力并且在足球场上达到一定的对抗能力,才能完成好每一个足球技术动作。

三、足球训练中专项力量与“核心力量”的关系

自从核心力量练习被引入到竞技体育的领域,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不断地研究核心训练的方法和理论,希望能够建立起其独特的训练结构体系。核心力量作为一种新的力量能力,它与专项力量练习有什么区别呢?总结归纳前人的成果,整理如下:

(一)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它不同于人们之前界定的躯干力量和腰腹力量,而是以腰椎、骨盆和髋关节为整体的一个划分,包括附着在它们之上的所有肌肉,在解剖学上属于一个新的界定,一部分腰椎以上的躯干肌并不包括在核心区域,而以往被定义为下肢肌肉的一些肌肉却被包含在核心区域[12]。

(二)在肌肉工作原理上,核心力量更强调的是稳定和平衡,强调核心深层次小肌肉群的固定作用,更强调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13]。

(三)在作用上,核心肌群虽然很多都不直接参与运动发力,但是几乎所有的运动都离不开核心肌群对核心的稳定控制,从而为力量的产生创建支点,为力量的传递建立通道[14]。

(四)从练习的过程来看,传统的专项力量练习要求身体重心都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完成的,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器械或地面提供的稳定的支撑反作用力而实现的,而核心力量的练习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相对不稳定的身体状态,以动员更多深层次的肌群协同参加练习,从而达到提高肌肉、神经本体感受。

足球核心力量训练应该是在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针对专项力量训练中核心肌肉发展不足的一个补充。因此,足球核心力量训练具有专项力量训练的性质、专项力量训练的作用和康复性体能训练的理念。尽管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有独特的作用,但不能否定传统的专项力量训练的价值[15]。专项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是互为补充的关系,都是现代体能训练的基本训练方法。

四、结语

通过对核心力量练习的理论分析和足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现状分析,核心力量练习有助于足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提高,这种训练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稳定的外力支撑身体的弊端,是对专项力量训练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但是核心力量训练同样遵循与专项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建议足球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时要与专项力量特征相结合,不可盲目地随从。可见,专项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如同主角和配角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何将核心力量与专项力量训练相结合值得专家学者们深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如何运用还有待于发掘和论证。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David Pearson, John F. Graham. Resistance Training for ClientsWho Are Athletes. NSCA’s Essentials Of Personal Training[M].Human Kinetics.2004.

[3] Ian Hasegawa. NS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J].2004.11.5.

[4] Mark D Faries and Mike Greenwood. Core Training: Stabilizingthe Confusion[J].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2007.4.

[5] Paul J Goodman..Connecting the Core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J]. 2O04.3(6):10-14.

[6] Tracy Morgan Handzel. Core training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NSCN’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J].2003(6):5-6,26-30.

[7] Travis Brown. Core Flexibility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es for the core[J]. 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mal.2005.4(4):8-10.

[8] Lawrence.W.Judge. Developing Speed Strength: In-Season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Collegiate Thrower[J].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2007.4.

[9] Lan Jeffreys, Moter Learning-Applications for Agility, Part2.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J].2006.12.6(28).

[10] Travis Brown Core strength: learning the overhead squat NSCN’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J].2006(5):46-50.

[11] 于红研,王虎,冯春辉, 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报.2008.23(6).

[12]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

[13] 杜震城.击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J].体育科研.2007(6).

篇10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法作为一种现代体能训练法,是体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最初是作为医疗和健身的康复训练手段,之后逐渐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伴随着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一些专家和学者认识到以往单纯地针对肌肉进行的大力量训练,已经很难对运动员的成绩有所提高。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核心部位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以力量、稳定、平衡能力为主的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作用表现在对运动中保持身体姿势、环节发力提供支持,增强平衡稳定性、改善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控制能力等。由于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激烈对抗,攻防转换多变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根据球场上的形式不断地急停、急起,并时刻伴随着做直线的变速和曲线的变向运动,身体一直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状态的快速转换中,同时还要运用各种技术来还击对手的来球。因此,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此,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提高自身核心力量训练,以为运动员自身训练提供更多方法。

一、相关概念

(一)核心力量

有学者认为“核心区力量”是一种在竞技体育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稳定人体核心部位与控制身体重心的运转,来传递上肢与下肢发出的力量。核心力量作为人体运动的重要力量来源,不仅形成与保证了核心区的稳定性,而且其在竞技运动项目中起着主动发力的作用。也有人认为: “核心力量”指的是那些依附在人体核心区域周围的韧带与肌肉群,在相关运动神经系统的合理支配下进行的各种类型收缩所产生的发力过程。通过对比我们认为―――“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周围的那些在关肌群及与之相结合的韧带,在神经支配系统支配下进行收缩所产生的力,这种力量是为了稳定人体运动时候的重心和控制运动中的身体平衡,并进而传递人体运动时所需力量而存在的。

二、羽毛球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

(一)平衡垫训练

如今羽毛球训练中,使用平衡垫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备受关注的核心力量训练中,平衡垫也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以下是一些使用平衡垫的训练方法。

1.侧向支撑

单侧手臂支撑在平衡软垫上保持稳定30-60秒,休息,换另一侧,重复相同的动作,2-3组。动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躯干的稳定,身体不要前倾。可以提高核心肌群两侧的肌肉力量的练习,核心肌群可以控制使身体扭转,所以提高这部分肌肉群的力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2.俯卧撑爬行

俯卧撑姿势起始在平衡软垫的左边,稳定后,将左手缓慢的移动到平衡软垫上,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以及躯干要保持水平,不可出现塌腰弓背的姿势,再将后手缓慢移动至平衡软垫上。换另一侧,重复上述动作10-15次,2-3组。也可变换动作为上下移动。

(二)哑铃训练

在使用哑铃训练过程中,主要介绍使用哑铃提高我们的背部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1.哑铃附身飞鸟

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附身,双臂稍微弯屈,双手直握哑铃,保持双臂微曲,向上拉起哑铃,使上臂与后背保持水平,停留2秒,在后背用力的控制下缓慢返回,重复10-15次,2-3组,注意动作过程中不要放松背部,不要用惯性提起哑铃。

(三)BOSU球稳定性训练

羽毛球运动需要在场区内无规则跑动的运动项目,所以身体的稳定性对运动员能否很良好的发力击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BOSU球双腿下蹲

呈双脚站立姿位于BOSU球上,双膝积极弯曲后呈半蹲位,在整体动作过程中,需要保证身体重心的稳定,避免重心晃动,下蹲后可保持蹲姿位若干秒,随后积极回位,每个动作重复6-8次,2-3组。

2.BOSU球燕式平衡

单脚站立于BOSU球上,上体前倾,双手向头前方伸出,一脚向双臂的反方向平缓后伸,以燕式平衡姿势保持3-5秒,重复6-8次,2-3组,要求达到燕式平衡姿位时,上肢,腰背,下肢处于同一平面,在保持动作阶段,双眼尽力向双手伸展方向看齐,支撑腿要直立,膝关节处要避免打弯。

(四)弹力带训练方法

弹力带训练法是通过改变弹力带的伸长量达到特殊的阻力训练效果,同事弹力带可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提供持续的阻力,这是器械运动或者自由重量锻炼无法达到的。

1.弹力带屈臂

选择适合的弹力带,两脚分开,脚踩在弹力带上,进行屈臂练习,15-20次一组,2-3组动作过程中腰部不要代偿发力,

结语

在众多核心训练方法中,各有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方法才能在训练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训练效果,正确认识一般力量训练和核也区力量训练的关系,结合专项特点将两种训练方法适当地结合,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作者简介:王宏群(1991-),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14级研究生,体育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