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理论范文

时间:2023-04-02 14:0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争力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争力理论

篇1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5-020-07

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正呈现不断上升势头,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在此背景之下,全球气候突发性灾害剧增,粮食供给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负有艰巨的使命。2004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农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堪忧。因此,建立科学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对于正确评价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探寻当前问题及成因,增强其发展底力,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范式

产业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滥觞于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后在迈克尔·波特等学者的推动下,逐步把研究重点转向产业,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农业竞争力研究则是在产业竞争力研究基础上逐步拓展和深化的。在此,农业是广义的,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1 理论前提与概念

农业竞争力的概念源自国际竞争力,而最初的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是由国家竞争力研究引发的。其典型代表是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1985)的概念,“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产品、好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在其公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这一概念对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研究机构和组织有较深影响。

相比之下,世界经济论坛(1985)则偏向企业视角,指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自迈克尔·波特(1996)在《国家竞争优势》中从产业层面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之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逐步转为以产业为重点。他认为,在谈论经济繁荣时,“国家竞争力”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依靠运用劳动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因此,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力。”对此,其他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克鲁格曼(1996)认为竞争力概念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能是生产率的代名词。此后,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日益深化,分析视角逐步转向产业层面。

国内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层面展开的。狄昂照等(1992)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壁垒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金碚(1997)、裴长洪(1998)、盛世豪(1999)的概念与此大同小异。对此,赵儒煜等(2009)进一步提出,“所谓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同类产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关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进展。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狭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及生产率水平;广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不仅包括以上内容,也包括一国或地区给农业带来后劲的农业基础结构状况、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人口素质以及影响农业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与金融环境条件。前者直接反映农业生产成果和现期生产率水平,也反映短期内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后者更全面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农业的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现实状况及其影响水平。翁鸣等(2005)认为,农业竞争力是在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从竞争力构成来看,农业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价格和质量这两个直接因素,即质量与价格的比值;从表现形式来看,农产品竞争力可以表现为市场拓展能力和抵抗国外农产品冲击能力。

2 理论内核

基于上述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学术沿承,有关农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的理论模型也是在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相关模型基础上产生的。

迈克尔·波特(1996)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也是引导国际竞争力理论走向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他强调产业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个因素。

此后,各国学者在波特模型基础上逐步拓展。比如:金碚(1997)提出了结果原因分析框架,其中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市场占有率、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原因的指标包括价格、质量、品牌、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等直接因素和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资本实力等间接因素指标。Dong-song Cho(2000)的九因素模型则对“钻石模型”进行了细化,其中包括四种物理因素,即自然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与支持产业、国内需求;三种人力因素,即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和工程师;外加一个外部偶然事件。

受上述研究的影响,关于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则既有零散的、针对个别指标的研究,也有成体系的、多指数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为典型案例研究,其中揭示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Chenery(1961)提出,农业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影响其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Michael R.Reed(1994)认为,美国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外汇储备、外债、国际收支余额、税率等经济因素和文化(宗教、语言、教育、家庭)、法律、政治等非经济因素。Gopinath and Kennedy(2000)则探讨了农业生产要素的积累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Osborne Stefan and Michael Trueblood(2001)指出,一国的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该国资源比较优势和政府行为的科学导向。Diakosavvas(2002)则专门探讨了政府农业补贴对美国和欧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Pierre van der Eng(2004)认为某些东南亚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力加上低产出的生产技术的组合带来比另外一些人口密集程度更高的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这就是缅甸、泰国和越南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所在。Mosoma,K(2004)发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空间有限,挖掘出农产品产业链潜能才是有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Janno Reiljan and Liina Kulu(2005)认为,爱沙尼亚农业生产自1991年开始持续减少是源于政府没有对农业进行保护,使之无法得到从大规模农业向小规模农业转移所需的现代技术与工具,也无法解决失去传统贸易市场、俄罗斯及来自欧盟受补贴农产品的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但加入欧盟后借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而获得活力。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许经勇(2000)等人认为,政府支持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唐仁健(2001)认为,加入WTO后我国应着力推进“三个创新”,即技术创新——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融资创新——培育农业资本市场,组织创新——发展公司农业与农业公司,以增强农业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等人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干预、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劳动力水平等。尹成杰(2003)等人提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应注意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程国强(2005)认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农业补贴。乔娟、李秉龙(2006)认为,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三个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和政府作用。辛毅、李宁(2007)以中国渔业为例,指出产量、质量安全性、产品结构、流通效率、营销能力、汇率和贸易政策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3 评价体系与方法

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各国学者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农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数量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周孝味(1996)采用了灰色层次分析法;Matthew Gorton等(2001)运用了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DRC);Maria Sassi(2003)采用了贸易竞争力指数(TC)、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相对比较优势指数(ICS)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指标;李选才(2005)采用了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动态四个指标体系;陈卫平(2005)采用了包含竞争业绩、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指标体系;赖永剑、贺祥民(2005)则在对广西14县市农业竞争力评价时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进行了计算;Krijn J.Poppe等(2007)采用了产业增加值、Balassa指数、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劳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实际增加值的五指数分析框架;张若昭(2008)采用了生产要素、需求要素及竞争状态三个指标体系。

二、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弊病

如上所述,农业竞争力研究滥觞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产业竞争力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而农业竞争力研究受其影响,理论范式也有诸多尚待深化之处。

1 农业与工业的差异性

农业竞争力评价范式和工业竞争力评价范式的差别,源于二者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的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在市场前提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在进出口政策方面的约束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工业品面临的国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的特征,其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各国关于工业品的进出口制度基本上受WTO规则约束。除军工产品等特殊用途的工业品外,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主要受关税约束,而且在WTO框架下多数工业品关税都已降至很低水平。相比之下,各国特别是一些农业资源较差的国家,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多有保护政策,限制农产品的大量进口;而一些人口较多的国家,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而往往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因此,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的一般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式,无法准确地评价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在市场需求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通常,工业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都是在生命延续需求得到满足基础上的物质需求,价格的弹性系数、收入的弹性系数都比较高。同时,尽管同类工业品之间存在着一些质量、性能、文化方面的差异性,但在开放经济的推动下,这些工业品基本上具有替代性,少有因民族特征、国家特征而妨碍其产品基本功能的情况,而其上述特征往往增加了产品的品牌特征、异国情调,使其在市场更具竞争力。甚至常有专门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设计,其产品需求全部为国际市场特定人群。

而农产品在其产品特征上是满足生理最低需求的基本消费品,因此,农产品生产首先以满足其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进而以满足本地、本国需求为目的。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非常低。即便存在个人为防灾而囤积的行为,缺乏仓储条件也将制约其市场行为的规模,而且长期看也不过饱饥之别。因此,农产品市场需求在数量上是相对刚性的。而从产品差异性来看,由于人的进化过程与地域水土有着长期互动的深厚关系,使得特定土地上的居民形成了特定的饮食结构,农产品的替代性相比工业品要差许多,这使得一国一域的农产品市场也具有消费人群相对固定的刚性,替代性较差,只能在出口对象国出现较大缺口时占领对方部分市场,而难以像汽车、电视等工业品一样在对方有足够供给时仍能靠差异性实现出口扩大。当然,农产品消费也存在“棘轮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产量的扩大、健康饮食知识的普及、国际饮食文化交流,人们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大米、肉鱼蛋奶等产品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出现了此类国际农产品的共同市场,但不改变农产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本质特征。因此,农产品的出口,往往或是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尚有余力,或是为进口更多粮食等基本农产品而出口国内虽未剩余但需求并不迫切的其他农产品。而无论如何,上述出口都必须以对方同类产品出现供给缺口为前提。

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更有本质差别。工业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劳动力、管理人才及企业家等。在短期市场行为过程中,这些资源都可以视为存在充分的供给。其中,原材料往往是原产地的工业企业最易受惠的,但基本上可以实现国际调配。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可以在更高的利润的保障下,通过较高的市场价格获取到自己想获取的质量和数量的资源。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材料再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已经广为运用。而其他的工业生产资源如技术、劳动力、机器设备、企业家等,并不存在全球配置的障碍,只是出于成本的限制,工业企业大多愿意选择就近招聘劳动力的做法。而在国内劳动力等资源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则会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利于出口。

相比之下,农产品生产的资源则有更多的刚性限制。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包括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土壤品质)、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生产机械、管理人才等。其中,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在全球范围看是固定的,而和平时代各国的疆界也是固定的,由此便使得各国农业用地在面积上不仅受国土面积的最终制约,也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断缩小;在土壤上,由于地球早期的地质形成过程和区域固有的河流等因素,形成了土壤中支持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决定了种植业乃至养殖业的基本方式,但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良;在气温上,由于各国地理位置的既定,使得其不可逆转地处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以及某种季风、洋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所有这些,都是固着于地理空间之上而无法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劳动力、管理人才等虽然可以通过国际流动得到,但往往外来的这些人员并不及当地人更熟悉其农业用地的相关属性。上述制约因素,在各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通常通过农业技术的推进来解决。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局部地域的农业用水,弥补土壤和气候的不足,但过度的水利工程建设在长期上会因其改变地球自身的结构而导致水源减少、断流、枯竭并诱发水旱灾害。良种的培育则加快种子基因变异过程,使之更适应于当地农业环境并实现高产。化肥的使用,也可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的供给,消除病虫害,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农业生产机械是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调节配置的,因为其自身就是专门为农业生产准备的工业品。

第四,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品的生产周期因产品加工工艺而不同,但完全可以因技术进步而缩短其生产时间。工业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因技术及进步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而且,工业品生产,除采掘业的一些特殊情形外,基本上有专门的厂房,对一般天气变异带来的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不会因此而破坏生产的正常过程。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工业品生产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相对较好的资源配置。

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各种农产品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粮食生产,因气候不同有一季、二季、三季之别;肉禽奶蛋,都各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周期;即便是蔬菜、花卉、水果类的生产,在温室等技术的推进下,可以实现反季节供给,但作物自身的生长周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许多农产品的速成栽培、养殖往往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口味和营养的降低,不能与工业品生产加速而不影响品质的情形相提并论。不仅生产周期是基本稳定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基本上也是既定的,以种植业为例,尽管机械化、化肥使用和品种改良等技术进步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也是有限的。而且,种子、培育等相关技术变革较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农业生产基本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灾害应对能力极差,水旱灾害、冰雹暴雪、暖冬冷夏、极寒天气等都将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农产品生产对信息反馈的速度也与工业品相差甚远,受上述农产品生产周期既定的影响,不论农业生产者面临多么巨大的市场变化,都无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

第五,在产品实现方面,由于面对最终需求的差异性,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工业品生产由于其产品具有较好的替代性和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所以其产品必然是追求在其特定市场领域得到充分实现,并不断扩大规模,达到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工业品具有耐腐蚀、可长期保管的特点,可以允许较为长期的库存,以等待市场机会,也可以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再改造,去适应市场需求。

农产品受其产品属性影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较工业品相差甚远,其产品实现往往为市场固有的规模约束。同样,农业生产也不可能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度地扩大规模。所以,农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往往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农产品因其具体品种不同,也有着市场实现方面的差异。其中,粮食作为最具根本意义的农产品,各国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战略储备粮食,然后出口其余部分。如果出现粮食减产不足以达到战略储备,不仅要限制出口,还需进口足够的粮食以备急需。而其他农产品虽然基本上也像工业品一样希望全部得到市场实现,但一方面受库存、保鲜等方面的限制,有销售时间制约;另一方面,农产品遇到市场销售不对路的时候,无法像工业品那样收回以在原产品基础上增减功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2 关于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思考

基于上述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竞争力研究不应沿用针对工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就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言,除计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外,理论前提、理论内核、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该做出调整,以对一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正确评价。

第一,在理论前提方面,一般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前提沿用了最初由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1985)提出的“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甚至有学者排除了贸易壁垒。基于此,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或默认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或明确提出其理论前提是“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这种以“自由竞争”的理论前提,显然不符合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同为农业部门,各国农业因地理因素、科学技术等的不同,在产品结构、品质特征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地域的异质性和产业的异质性也应成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提。

第二,在基本概念方面,前述《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996)》的概念强调“农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远离了产业竞争力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本意,而且其狭义、广义的概念不过汇集了农业内部、外部影响生产力的要素而非市场竞争力本身。相比之下,翁鸣等(2003)的概念更注重“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基本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没有考虑到一般产业竞争力中包含的在国际市场上争夺资源的能力。而事实上,除土地外,农业生产资源也可以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是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中,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是农业不同于工业部门的核心特征。考察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应考察其保障国内需求的能力为前提。

第三,在理论内核方面,农业竞争力研究基本沿袭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些研究涉猎的影响因素繁杂,层次不一,但大多数研究是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因素,即便是自成体系的研究也没有全部涵盖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中,生产资源包括土地、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企业管理、农业设施等因素;需求因素包括国内需求、战略储备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包括农业科研及推广、金融保险服务、销售、运输、信息服务等产业;结构与竞争包括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外同业竞争;政府政策则包括政府补贴等扶植政策、农户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偶然因素则是指突发性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战争、政策突变等因素。

第四,在评价体系方面,已有研究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实现关注较多,也注意到农业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农业具有首先必须满足国内需求的产业特征,用于衡量一般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能充分衡量一国农业的实力。考察一国农业竞争力,更应该注重其生产能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多寡为其竞争力的判断基准,辅以考察其满足本国需求之余的过剩生产能力与他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竞争结果。因此,考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大的指标,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 评价 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早在马歇尔时代以前就已存在,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条件下,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其有效性和重要性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鉴于产业集群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并且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两个层面入手,较全面地回顾了目前不同理论的研究文献,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当时称为欧洲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在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并对各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排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个层次上确定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若干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一组二级指标。这些具体指标因素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修改和调整。1991年前,具体分为十个一级指标和300多个二级指标,从1991年起,一级指标调整为八个要素:国内经济、国际化、金融、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二级指标也调整为290个。1995年他们又对指标体系做了调整,一级指标仍旧是上述八个方面,但二级指标调整为120个。虽然这两个机构所作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国家或地区整体层次上的,但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波特是最早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他在其钻石模型理论中提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

Pietrobelli(1998)则认为以下六个因素影响集群竞争力:人力资本和技术熟练程度;企业经营的家族性程度;相关的制度机构;企业家文化;地方提供不动产和资金的能力;企业之间合作的习惯。具体设定为14个指标(见表1)。

Padmore和Gibson(1998)在波特的钻石模型基础上,选取三组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GEM 模型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高低(见表2)。

Feser(2001)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较少考虑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动态因素,因而他提出了从生命周期、地理和关联关系三个维度来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

而Mitra(2003)则从地域范围、密度、宽度、深度、活动、跨度、领导能力、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和产权结构11个方面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状况。

随着集群统计工作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在波特集群竞争力理论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内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集群出口额、集群收入、经济贡献率、员工雇用总量、员工增长率、平均工资、人均专利数和创造就业等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来评价比较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理论研究综述

由于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虽然许多学者试图在基于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力探讨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模型,但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模型主要有两个,即新钻石模型和GEM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主要是用来评价国家竞争力的,但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极力强调了地理上的集群现象的广泛性及其对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另外几个因素:国内资源、国外资源、机遇和政府,形成了新钻石模型。该模型评价集群竞争力的基本思路是:将焦点集中在产业集团内外部和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上,分析地区生产结构的竞争力,并最终规划为宏观层面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范围的专业化模式。在新钻石模型中,各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各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国家要想在某一产业集群取得成功,产业内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是不可缺少的。

GEM模型是由加拿大学者Padmore和Gibson在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他们把前述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分为三对: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s),包括资源和设施;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包括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包括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该模型以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六个因素分别打分,他们把各个指标分为1到10这十个等级,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总得分。

GEM=2.5(пi =1,3(D2i-1+D2i))2/3

式中,D2i-1,D2i表示各个因素的得分。许多国家的应用表明,GEM模型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

结论与展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可以在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清晰全面地了解集群并且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和制定政策等提高集群竞争力,同时它也实现了集群竞争力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的关键性转变。但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群机理、创新、社会资本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而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比较完善而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文献中,对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较多地锁定在集群内部,而与集群外部的经济发展等关联度指标较少地涉及,如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的联动性指标等。对指标权重取值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讨论较少。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进行了较多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创新。这表明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也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极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战略联盟知识联盟企业竞争力价格联盟

1战略联盟的演进形态

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一词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1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Nigel)提出的。根据OECD的定义,战略联盟包括从短期契约式的合同协定到合资公司的一系列合作形式,其核心是双方通过共享,如技术、技能等资源以提高双方竞争战略的效率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战略联盟定义为,企业为了突破自身资源与能力的缺陷,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能力,达到扩展新市场、研发新产品、增长新知识等战略目的而寻求适当的伙伴,通过一定形式的契约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各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

1.1战略联盟的初级形式——价格联盟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产品之间的强替代性,导致产品的竞争在市场上体现为产品价格之间的竞争。因此,控制价格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此时价格是企业所渴望的最稀缺资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尤其是寡头市场中,寡头企业发现如果相互联合控制价格,而不是一味地打价格战,会给自己带来超额利润。于是在19世纪末,企业战略联盟以卡特尔的形式出现。卡特尔及其以后的经济联合组织辛迪加、托拉斯,基本上都是以控制销售价格及采购成本为目标的联盟形式。一般认为,这是战略联盟的初级形式,其特点是目标单一、合作比较简单。在产品差异度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产业中,价格联盟很容易被采用。

1.2现代意义的战略联盟——产品联盟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合谋来获取垄断、违背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原则、以明显的价格联合为目标的联盟已不合时宜,在此情况下,现代意义的企业联盟应运而生。对于现代战略联盟,美国战略管理家迈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企业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这里,战略联盟涵盖产品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即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有创造联盟的机会。其定义把股权与非股权合作均包括在战略联盟之中,这样极大地扩大了联盟涵盖的范围。

1.3新兴的战略联盟——知识联盟

在以往的经济社会,知识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新兴的企业战略联盟便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知识联盟及相似的联盟形式。企业经营必须掌握的知识是一种组织知识,包括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知识使用的非排他性和知识产品交换的高成本,决定了企业只有通过知识联盟,才能改善企业无法高效地获得自身所稀缺的知识资源的状况,并与其他组织合作做出新的创造。与现代意义的战略联盟相比,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学习和创造知识是知识联盟中的中心目标;知识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要比产品联盟密切;知识联盟的参与者范围较广;知识联盟比产品联盟具有更大的战略潜能。

2战略联盟的时代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竞争的强度、方式、手段和策略,还是竞争的范围及结果都大大超出了以往。企业为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技术、资本、市场和人才等资源结构,纷纷寻求与其他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战略联盟。许多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都是通过不断地购并和建立企业战略联盟使其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技术的控制能力和市场的竞争能力日益增强。

据美国的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咨询公司估算,在1995~1997年的两年间,国际间的各种经济联盟大约有15000万起,其中75%是企业间的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以不同形式结成的企业战略联盟的已经达到90%。所以,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充分发挥自身核心专长的同时,必须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没计,新工艺采用、新质量标准控制、新市场拓展等各方面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产品的复杂化,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所涉及的领域和学科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从构思、设计、研制到设备选购、安装调试,生产安排,质量控制直至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呈现出日益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已经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实现其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应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在不断地通过购并优化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开始对企业间的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其合作竞争的主要形式就是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实现既合作又竞争而避免两败惧伤的双赢战略。企业战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联盟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从而使企业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合作和竞争替代单纯强调竞争为特征的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合并或兼并不一样,它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过正常交易,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企业购并意味着投入大量资金,全盘接受对方企业的全部各类资产,操作复杂而且风险很大,而企业战略联盟则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某种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谋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寻求优势互补,在合作的基础上强化其核心优势。

3战略联盟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产生恶性的过度竞争行为,恶性的市场竞争不仅会减少各自的经营利润,还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通过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可以既合作又竞争,共同维护有效的竞争秩序,减少应付激烈竞争的高昂费用,防止过度竞争。随着技术研发的日益复杂化,新产品开发的费用越来越高,企业承担的失败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分散开发风险,通过与相关研究机构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有效地降低研发费用,规避技术创新的风险。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使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进一步节约某些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各种生产储备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企业内部精细生产、外部组织内部化,寻求合作伙伴并建立战略联盟的重要动机。企业通过购并可使其短期内达到规模经营,但如果购并产生的管理费用大大超过预期,企业往往更倾向于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态和竞争模式,因其不涉及企业内部组织的膨胀,又能有效地扩大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从而实现避免企业组织机构过于庞大,因购并企业的管理风格不同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又可以通过联盟企业分享技术和市场等外部资源,并克服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把经营的风险尽量降到最低程度,可以说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规模经营以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手段。企业联盟使合作伙伴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的程度提高,在专业技术特长、零部件生产、质量控制、成品总装、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中的各自的相对优势得以整合,使最终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提高联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科技的发展已使企业从技术自给转变为技术合作和互相依赖,而战略联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共同承担开发风险,最后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企业战略联盟也是企业获得关键技术的捷径,通过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投资的风险,为避免在诸如竞争、研发、特许及贸易等方面的纠纷,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规范市场环境,共同参与制订游戏规则,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能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由企业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商,技术成果提供者、商品的销售商或商等组成的企业群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是企业战略联盟之间的竞争。企业战略联盟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出现,它是企业从采购、生产、存储、配送、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全过程里所包含的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一系列衔接活动,及其在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可以预见,在21世纪的市场竞争环境里,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实体资源来谋求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供应商、销售商、分销网络、顾客群有效地纳入一个紧密的企业联盟之内。

企业战略联盟在国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国内企业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灵活地加以运用。既要避免国外企业已经在联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优势互补的企业战略联盟,以充分发挥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给企业带来互补性的技术创新、资源和市场重新整合,联盟企业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传统文化和经营理念,借鉴和融合对方的文化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使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沈青.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13)

2宋华.网络化经济时代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分析[J].经济科学,2004(4)

篇4

【关键词】 品牌竞争力;汽车产业;自主品牌

一、品牌、品牌竞争力与汽车品牌竞争力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认为,品牌是一个由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设计等要素组成,或者是这些要素的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品牌中能用语言表达的部分称品牌名称,品牌中可被识别但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部分称品牌标志,如符号、图案、颜色、字体等。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后称为商标,商标受法律的保护,注册者享有专用权,其他任何企业都不得仿效使用。应当说,品牌是商标概念的扩展和延伸。从本质上说,从一个品牌上能辨别出销售者或制造者,根据商标法,销售者对品牌名获得长期的专用权,这与诸如专利权和著作权等权益不同,后者是有时间限制的。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不仅是一个名称、术语和标记,而且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最好的品牌传达了质量的保证,然而,品牌还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符号。

品牌不仅是企业生产或营销活动产生的象征和联想,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通过长期的投入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而且形成品牌的投入不仅包括营销方面的广告投入,还包括企业在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投入;其次品牌是一种竞争手段,它形成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的差异,因而构成对市场的一种垄断,品牌是企业占领市场和获取垄断利润的利器。品牌是由市场属性和产品属性而组成的一个系统,品牌的市场属性是指包括商标在内的一系列传递产品特性、利益、联想、文化、价值观和个性等活动的总和,品牌的产品属性是指品牌代表着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和企业形象等。品牌是产品属性和市场属性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性契约。

品牌竞争的结果就会产生品牌竞争力的大小,品牌竞争力又是一个直观却又难以定义的概念,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究竟何为品牌竞争力,本文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作分析。季六祥认为,品牌竞争力广义上涵盖企业、产业、区域、国家或国际诸层面竞争力关于品牌形象的整合与统一;狭义上则指品牌在竞争性市场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品牌更有效地获得市场认同与支持的整体形象特质,亦可称之为企业形象的整体竞争力,即以企业形象为核心,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技术路线、企业文化及信息化支持等形象要素的有效整合。实际上,品牌竞争力应当是一种比较能力,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产生强势和劣势之分。

因此,品牌竞争力应是指企业在对品牌资源进行配置时,为了扩大其市场占有率,获取相应利润,从而在与其对手的竞争中胜出的一种能力比较,这种比较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应对环境与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品牌竞争力是分层次的,汽车的品牌竞争力是一种产品或企业层次的竞争力。汽车的品牌竞争力体现在该品牌所代表的汽车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消费者认可度等,也就是不同的汽车品牌之间产生的竞争差异。

二、我国汽车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品牌的各类影响因素不能自发地形成品牌竞争力,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才能使它们转化成品牌竞争力,如成本价格因素,只有在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产品设计等环节中才能够形成现实的竞争力;人力资本因素,也只有在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品牌竞争力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过程中形成。

汽车品牌竞争力是汽车企业的品牌竞争资产、品牌环境和竞争力过程的整合统一。所谓汽车品牌竞争资产是指汽车企业运作系统中的内部经营要素,如财务、人力资本等,这些是汽车品牌竞争力的内部来源部分。所谓汽车品牌环境是指汽车品牌竞争力的外部来源,主要包括汽车产业、政府关于汽车的政策、国家或地区汽车文化、外部创新联盟等。所谓汽车品牌竞争力过程是指品牌竞争资产和品牌环境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包括汽车企业的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在一定时期,品牌竞争资产和品牌环境属于静态要素,而竞争力过程属于动态要素(许基南,2004)。

因此,汽车品牌竞争力的形成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汽车品牌竞争力是由三个要素所组成,它们是汽车品牌竞争资产、汽车品牌环境和汽车品牌竞争力过程,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要素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汽车品牌竞争力的形成;其二,汽车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汽车企业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断优化企业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即要不断创新。同时,这一过程要始终以全球化的视野和标准为原则;其三,在品牌竞争资产和品牌环境一定的条件下,成功的转换过程以增加价值,并为汽车企业未来创造新的品牌竞争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其关键是过程创新,进而优化企业的价值链,建立企业的核心能力,否则难以形成品牌竞争优势。

三、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实现路径

(一)健全汽车产业市场环境

首先,政府要把提高汽车品牌竞争力这一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计划之中,并对工程的具体实施给予全面系统的战略指导。政府要研究制定包括总体战略、地区战略、部门战略在内的适应现代国际竞争的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战略,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品牌战略组织实施系统和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品牌发展的激励机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调整汽车产业结构的要求,帮助企业制定和落实创品牌的措施,从而突出重点、发展品牌,提高品牌竞争力。

鉴于以下原因:第一,汽车自主品牌建设所需的工业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投资巨大、涉及到的关联产业部门多;第二,建立实力强大的本国研发能力是成功发展本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一环,“尽管中国拥有几个世界级的制造工厂以及一些分散于汽车行业内外的具有出色开发能力的机构,但目前在与汽车相关的广泛工程开发能力方面,还不能与世界级整车公司相提并论”,而“从对中国各类公司和实验室的走访以及专家的介绍可以看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参照美国政府的实施“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的做法,制定并实施由政府组织协调的科研开发计划,集中产学研和企业的力量,由政府出面组织协调我国汽车工业的科技开发计划是很有必要的(杨东进,2006)。

政府部门除了提供一个汽车自主品牌成长的制度环境,还应当有意识地帮助我国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践证明,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成长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参与市场竞争是汽车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市场是个大学校,竞争会激发人的聪明才智和企业家精神、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的磨练中产生、在政府蔽荫中丧失。

(二)加快汽车产业升级

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一些外资汽车企业在带来先进的汽车技术的同时,往往处于自身利益需要,有意无意地阻碍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这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后果是,自主品牌竞争力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汽车产业结构老化,直接导致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高投入和低产出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度化。尽管有种种负面影响,但是引进国外先进汽车技术并尽可能地加以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是我国加快汽车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改善产业结构和升级的重要途径。要提高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就要尽快进行我国汽车产业升级。一般来说,产业升级的途经有二:一是产业结构沿着第一、二、三次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二是产业结构的发展沿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演进。不管产业升级沿哪一条路径进行,其本质是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的方向演进。

在第一条途径当中,容易由于过于依靠静态优势而出现粗放式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如果仅仅倚仗劳动力便宜和“用于换技术的市场”的静态比较优势,被迫或甘于放弃自主品牌,退化为从事劳动密集型和简单技术密集型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加工基地,我国也许永远都不会再有汽车自主品牌,在汽车工业这一领域也就永远被锁定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如果我国汽车工业遵循静态比较优势开展国际分工,我国汽车将专业化于低技术部门,同时,劳动力资源向低技术汽车生产环节的集结会进一步强化我国汽车工业在低技术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自我增强机制将把我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分工中,长久地被锁定于低技术部门的位置,而放弃暂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自主品牌,从短期看,是放弃比较劣势、发挥比较优势的整体优化,从长远看,却是放弃追赶的机会、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看,中国汽车工业更应重视沿第二条路径进行产业升级。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比较优势已经消失,外生的、天赋的自然资源不再是竞争的主要要素,像自然资源、劳动力自然型生产要素越来越不重要,资源察赋并不是形成某个产业的必备条件,像人力资本、技术能力等获得型要素则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久竞争优势,知识和技能才是比较优势的惟一来源。

要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分工的地位、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真正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结构升级,关键在从现实出发,走一条“组装-制造-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的道路,这就是自主品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篇5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工业园竞争力

21世纪,世界各国均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也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989年,Frosh和Gallopoulos提出“工业生态学”概念,随后人们发现了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工业共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学者们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的研究,找到了工业生态学实践的直接方式――生态工业园。自此,生态工业园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热潮,项目涉及多个行业,各具特色。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截止2008年12月,已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到30个,其中行业类园区9个,综合类园区20个,静脉产业类园区1个。在国家级开发区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对于全国其他各类各级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也有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全国大部分省市甚至部分县都开始建设自己的生态工业园。但是生态工业园目前的实施状况并不如预期。蔡小军等研究表明:国外只有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给出了较详细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国内只有鲁北生态工业园有资料显示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生态位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生态位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两者之间的联系,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生态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在众多的生态学理论中,生态位理论一直处于十分醒目的地位,生态位理论现已被普遍认为是生态学的核心思想。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某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发挥的功能作用及其在各种环境梯度上的出现范围。物种之间的生态位越接近,相互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大多数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生态位的物种,这些生态位不同的物种避免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提供了多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列举以下生态位基本理论:

(一)群聚理论

生物营养级或者资源种团内部形成大小不同的群,这是群内部的一个特征。对于一个特定的种群而言,群聚的程度取决于种的生理特点、天气及其他环境条件、种的分工合作等。温度、降水等物理环境的影响常常使种群呈现非随机分布。种群总是避免过于分散和过份拥挤,使种群内个体拥有最适宜的生态位,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

(二)隔离与领域性理论

种群中个体间或者小群体产生隔离(isolation)或者保持间隔(spacing)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对种群调节有重要的作用。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或者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块地方称为领域(territory)。领域性是保持个体或群之间间隔的积极机制。这种隔离减少了竞争,防止种群过度消耗食物资源、水和其他营养物质。

(三)种内竞争与自疏理论

物种内个体之间的竞争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种内竞争明显受密度制约。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越多,对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对每个个体的影响也很严重,死亡率可能会升高而出生率下降。由于物种内竞争和密度是紧密相连的,即无论何时产生竞争,它都既来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因此,物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群数量的动态趋势。

(四)种间共生理论

种间共生理论又称种间正相互作用理论,包括偏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原始合作是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偏利共生是指两种共生植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都发展得更好,互利共生常出现在生活需要极不相同的生物之间。种间正相互作用者的存在倾向于扩大实际生态位。

二、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内涵

竞争力是一个既具有广泛涵义又极具争议的概念。一般来说,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从竞争的行为主体来看,可将竞争力分为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作为基于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范式下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区,其竞争力研究从总体上讲也应该是属于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子概念。但生态工业园构建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点是生态工业园与现有各类开发区的重要区别,所以有关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定义也应该存在差别。蔡小军等结合国内外文献将生态工业园竞争力定义为是生态工业园在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综合素质,这种更高的综合素质使生态工业园具有比竞争对手更高的生产率,进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另外,很多学者认为工业园区的实质是一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集群。产业集群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及其集体协同效应,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效益方面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支撑机构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实际上是为生态工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服务的。

三、生态位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

(一)群聚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了生态工业园

生物食物链中同一营养级生物或者资源种团群居生活在一起,要避免过分分散或过于拥挤,以使种群内个体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同样的道理,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使园区内的企业享受到诸多好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基础建设、信息服务和物流便利,可以充分享受集中的供应渠道和客户优势。俗话说,“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讲的也是群聚优势的道理。不过,与生物集聚不一样,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集聚并没有拥挤效应。相反,聚集在一个区域同类型企业越多,聚集优势越明显。它们对供应商有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把自己产品展示给更广大的顾客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使其自身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提升整个生态工业园的竞争力。同时,生态工业园区同类型企业多,可以避免生态工业园区的刚性化,增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的稳定性。

(二)种内竞争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优势分析

生物物种内竞争和密度是紧密相连的,竞争来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物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群数量的作用。同理,生态工业园产业链中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来源于企业数量又作用于企业数量。当某产品生产企业很少时,需求旺盛,供给不足,这时每个企业都能在有利的环境中较快增长;当某产品生产企业具有一定数量时,供需基本上保持平衡,这时企业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和顾客就产生了竞争,从而淘汰成本高的企业,保留成本低、技术好、管理强的企业,进而调节着该种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竞争的结果不只是优胜劣汰,优胜企业还必须面临许多技术先进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竞争,从这个方面来看,生态产业系统的竞争比生物界的竞争更加多样化、更加激烈。生态工业园产业系统内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生物种内竞争有一点明显的区别,产业系统内的竞争的结果并不只是企业数量的减少和留存企业平均竞争力的提高,而是生态产业园区该产品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相关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生态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的加强。

(三)隔离与领域性理论与特色生态工业园

生物种群之间产生隔离,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而领域性是保持群间隔的积极机制。综观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生态产业园,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这种地域性是生物界的隔离与领域性理论在产业系统中的反映。在构建生态产业园区和产业链时,应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点,构筑特色生态工业园,这样才能做到成本优势、提高园区内生态产业的竞争力。

(四)种间共生理论引导建设生态工业园产业链

种间共生理论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总的来说,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至少对一方有利,而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副作用。在建立生态产业园和规划生态产业链时,要充分利用种间共生理论,使生态产业链条上的产业单位之间尽量有正面的相互影响,避免负面的不利影响。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构建生态产业链条时,是对原有产业系统的帕累托改进。

四、结语

充分利用生态位的理论知识指导生态工业园及其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将十分有利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提升。确定生态工业园及企业的生态位,构筑特色生态工业园,有利于构筑生态产业链,有利于工业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吸纳赢利的企业,并促使这些企业在全球、国家或地区等不同层面扩大潜在的或已有的市场份额,彻底避免了由于园区定位雷同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在确定生态工业园生态位的同时,进一步确定园区内企业的生态位,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经营规模上错位、档次上错位、业态上错位、类别上错位、时间和空间上错位,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而提升整个生态工业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小军,张清娥,王启元.论生态工业园悖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

[3]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蔡小军,程国强,李双杰.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8).

[5]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

篇6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基本含义和特点

1.1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表明;一方面,市场机制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家整体形象设计等方面能发挥并且正在发挥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普遍和纵深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除了必须塑造企业行为主体外,还必须有政府相应功能的支撑与服务。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所以能对当代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变革性作用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所以能长期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牢固的垄断地位,与这些国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中对政府功能的作用尚有不少异议的话,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领域,它们几乎都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一个重要职能来实施。这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与传统产业管理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分离,正在发生重要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是发达国家政府长期以来不懈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启示。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例,其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已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25%,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为了国家的利益发展技术》报告中强调,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由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带有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的出口额已占商品出口额的40%。1996年5月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确定,由欧盟部长理事会支持召开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产业的竞争力——政府的作用”研讨会,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功能及其政策问题。显然,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竞争力,是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所在。

发达国家新经济实践表明,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经济功能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功能的实现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本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行为,如把财政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去。二是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系去推动、引导、促进、调整和规范全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新活动的持续、有序化发展。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公共基础设施来提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供给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功能的形成和作用也相对复杂。这表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并不像传统产业那样简单明了。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反映政府政策、法规、规划与计划等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竞争实力。它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力。

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问题提出的重要背景。

从理论渊源上分析,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力存在和作用的基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竞争优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就成为决定一国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从政府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方式,是加快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速度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政府功能的产生和发挥,除了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必须辅之以产业政策。即从强化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的角度,增强政府经济功能对国民经济作用的效果,尽量减少“政府功能失灵”。

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不仅使政府经济功能的强化成为必然,而且使政府经济功能的重点有了战略性调整的必要。为此,必须把政府经济功能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上,进而形成一套能促进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政府政策体系。

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变革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工业序位结构等。由此形成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竞争力,一方面是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环境优化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环境优化竞争力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环境优化竞争力又与政府经济功能作用形成和效果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分析,要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效果,必须以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为关键。

从理论上分析,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之间的乘积。即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

1.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强化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的主要内容。

(2)决定和影响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因素。这是影响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一方面,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国家政府才有对其实施产业管理的必要和可能;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其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提高,从而奠定了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必要性、主动性、积极性。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投入力度指标、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力度、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机构设置和功能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行为主体利益矛盾的政府规范力度等。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因素。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幅度指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的形成和扩散程度指标;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指标;四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指标;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率指标;六是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贡献率指标;七是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指标等。

(3)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一定经济体制的影响,但经济体制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只能限制在一定限度内。其主要原因如下:

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已由过去的单纯企业化、个体化和小额化向目前的政府化、社会化和巨额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规模与实力已成为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的核心因素。这是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投入功能都能得到充实的体现。

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技术重大创新和技术、知识在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功能成为主要决定力量。由于技术、知识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相关性极小,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一般与经济体制因素关系并不特别密切。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及其知识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变量对其影响主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措施、手段等体现出来,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也成为经济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经济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政府行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何重新认识政府在国家经济职能中的作用,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政府功能的“最大化”和“最满意化”。

(4)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提高一国产业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政府通过相对超前和富有战略性的优惠政策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客观上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和规模;其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主要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推动和加快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级化调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再次,政府通过必要的、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等手段,能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最后,政府通过制定一定的产业保护和产业开放政策等手段,可提高产业发展素质。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和主要条件

2.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体系: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改善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供给;建立和健全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市场结构与市场体系;建立和强化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家才能供给和研究与开发人才供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既是一个多重目标体系,更是一个客观过程。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建设必须具有条件体系的支撑与服务。具体地,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有:

(1)国家规划和战略支撑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成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需求条件,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充分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实力条件。这主要要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贡献率提高等条件。

(3)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的条件。在市场结构改善、提供市场信息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发挥政府经济功能的主体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的可能方面。

(4)需求引导和刺激条件。引导和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和创造相关需求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支撑条件,又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形成和强化的基础和核心。

(5)高新技术企业有序竞争条件。调和企业行为主体和居民户行为主体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利害冲突和利益矛盾,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法规监管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宏观调控能力。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条件。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充分条件。

这是从根本上确保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终极手段。

2.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功能的一种超越。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既是一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供给能力的持续增长过程的方式,也是经济管理体制、新兴产业管理方式和体制的不断调整、转换和创新过程。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载体,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作用,由于产业增长的国际因素影响,由于政府功能、作用的局限性,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必然过程。

(1)提高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创新的主要内容。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形成和作用模式进行重大的转换和创新。

(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把刺激和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作为关键。这既有助于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起步阶段周期,又能极大地加快重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和战略产业化发展进程。为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必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引导和改善,进而使一定时期的产业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顺利调整。即在产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通过某种、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创造和刺激,去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价格,促进厂商调整生产方向,促进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创造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去引导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方向,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4)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指导方针是,既要能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障碍,又要能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5)建立和健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促进政府产业政策的完善,并强化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功能。这可通过形成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的产业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超前调节,提高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家或一地区能在某一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构造国际竞争的后发优势的关键。实践表明,这既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关键,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核心。

(6)形成有效的政府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管理的新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二是市场竞争主体的塑造;三是政府与企业产权关系;四是政府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宏观管理模式;五是对高新技术市场垄断的管制和规范能力等。

(7)要创造全面提高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动力机制。必须强调,长期以来,在政府经济政策目标中,需求政策占据了绝对地位,而供给政策则被大大弱化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由于其资源构成和各种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和权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创业人才资源和新型企业家人才资源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新型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在发达国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对超前,因此,普遍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并且这些新型要素供不应求程度会更明显。因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就成为发达国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一是借助优惠政策条件体系来有效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风险;二是通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供给规模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的多元化机制。这都要求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要以控减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为基点。众所周知,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高风险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风险控制就成为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目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风险控制方式主要有:一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二是政府财政直接投入战略性关键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提高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安全性;三是政府提供科技创业孵化条件体系,降低科技创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和风险;四是提供政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五是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分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

必须指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与一国政府财政收支能力直接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其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状况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因此,在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提高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能力。这既能增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政策导向功能,也能大大降低企业市场行为主体风险度,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形成。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的不到位,由于受其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所限,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丝毫不比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供给能力上的差距小。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条件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它在这方面的供给职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距,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条件和行为建设的重要性,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飞阶段或成熟阶段,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的手段也要进行全面调整和创新,不能再单纯依赖于优惠政策条件,而要通过建立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来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控制效率。

因此,强化政府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制度创新供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品种相比,制度创新供给的主要承担者是政府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绩效的高低和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其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的制度创新条件。21世纪美国经济优越的竞争优势,与其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有巨大密切相关。一方面,而对新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美国也在及时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如科技移民政策和降低国防R&D经费支出的政策等。国防R&D经费支出在美国科技投入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就呈现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63%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另一方面,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美国政府积极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有利的制度创新条件。如2000年联邦政府放宽对人类胚胎细胞研究的限制。美国是一个宗教保守势力较强的国家,政府经费一直被禁止用于有关人类胚胎细胞的研究。2000年,克林顿在其总统任期最后一年中终于取消了这项禁令。由于联邦政府经费在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占有最大份额,大大推动美国在胚胎细胞方面的研究进程。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美国加强了相关法律环境的规范建设。2000年6月3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全球和国内商务之电子签名法》,确认了电子签名在签订合同、使用和存储文件时的法律有效性,规范了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这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非常有利条件,如该法案承认了电子商务网站中大量存在的格式合同的有效性。为了规范信息产业的发展,2000年5月,美国和欧盟达成了“信息安全港”的协议,使隐私权问题正式进入美国科技制度创新范围。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使厂商获得了强大的消费者私人资料收集能力,直接威胁到消费者个人隐私和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厂商进行相应约束。虽然美国企业界一直不愿加强隐私权保护,但美国政府还是力排众议,对隐私权保护提供立法保障。这得到了HP等著名公司的积极支持。

(8)改善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使政府协调行为成为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各国政府加快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预期和责任都非常强烈;另一方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政府必须在新型国际分工中获得有利竞争地位,在技术、信息、管理、新产品和服务等配置竞争中处于主动。这要求政府必须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实施适当干预。这要求国家政府产业政策的设计和操作的开放化要以培植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竞争与合作机制优势为关键,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产业全球化竞争能力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能力密切对应的。因此为了提高一国在产业全球化中的竞争能力,必须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前提。为此,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功能不断强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和实施国家级中、长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这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制定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中有突出的表现;二是强化国家财政能力对研究与开发的扶持,引导社会科技投入规模和结构,提高社会科技投入供给水平;三是加大政府对知识和技术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体系;四是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财政政策,创造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需求,带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五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迅速长大;六是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提高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有干预经济的传统,但这种传统模式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促进行为相差甚远。①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过多侧重于行政功能,与市场经济要求正好相反;②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最突出地表现在组建国有企业,进入国民经济诸多行业。而在新技术产业化中,政府能直接参与的行业是非常有限的,这使得我国政府传统的经济干预功能难以实施;③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往往导致很多的投资失误,导致重复建设。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如果国家干预导致了投资失误,可能会从根本上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周期,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进而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国际差距。这比传统经济下我国政府干预失灵的危险要远大得多;④我国政府传统的干功能没有与相应的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发达国家政府干预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有行政手段,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法律手段。客观上,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条件难以有效供给,此时借助行政手段的干预功能能弥补制度创新不足和滞后的缺陷。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入到成长阶段后,单凭行政手段所能实现的制度创新功能就十分有限,同时过多的行政手段可能导致新的制度瓶颈。因此,这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承担全部制度创新功能。从我国情况分析,政府在干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功能还十分有限。实际上,现行公司法、投资法和税法对高新技术创业的限制还很多。

收稿日期:2002-03-26

【参考文献】

[1]科斯·罗纳德.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春秋出版社,1988.

[3]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蔡齐祥,邓树增.2001:高新技术产业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一)高等学校独立法人化和办学资源来源日益多样化

近些年来,各个高等学校从组织政府获取的学校经费逐渐减少,占高等学校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少,而办学资源趋于多样化。为取得更多的学费收入,各高等学校为争取更多的生源就要展开激烈的角逐,而现今学生生源十分多样化这就更加剧高等学校之间的战争。为了争取科研经费,学校之间就要展开科研竞争;为了取得更多优惠政策和福利,学校之间就要展开声誉、地位等等的没有硝烟激烈战争。

(二)高等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和全球化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教育的关注逐步提高,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正是因为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出现了好多新型的办学实体,如中外合作办学、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闽台合作办学等等。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形式势必会激化高等学校之间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竞争。随着经济世界化速度加快,国内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日益明显,特别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高等教育全球化更加明显,因此学校为自己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要努力加快自身的发展,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一大批外国高校也开始在中国开办分校,进行宣传,和国内的高等院校争夺教育资源。因此中国高等学校同时面对国内外两方的压力,因此提高高等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从而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亟待提高和改善。

二、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是高校结构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因此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建设创新型的高校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人力资源是高校资源的最主要形式,是高校组织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决定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因此想要提高提高高校竞争力必须从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下手。但是现今国内的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需要改善。主要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一)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以及对其不重视

现今很多高校还在照搬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观念陈旧,只注重于想把“人”资源管理住,而忽略了对人才资源的激发和培养。这样的管理方法引起老师的不满,压抑老师的教学热情,导致教师精神的沉闷,也使得教师的教学主动性降低,长期以往,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会给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撑。更有甚者,有很多高校根本不注重于人才资源管理,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是对高校良好发展有益的一部分投入,也是高校自身发展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的想法忽视了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的高效队伍,对学校的长期发展是有着致命的影响的。

(二)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总量不够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不断扩招导致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虽然高校的教师资源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教师的增长率不能满足学生数量增加对教师资源的需求,造成高等学校师生比日益高升,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师生比增加不降就会增加专任教师的授课负担,这样就很难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师资紧张一方面是教师总量不够,另一方面就是流失严重。由于教师因工资待遇问题二下海经商,还有许多高素质教师向国外和经济发达的城市转移,使得部分地区的教师资源缺乏严重。

(三)高校人力资源的招聘和培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招聘人才时大多都能遵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科学招聘制度,逐渐提高人力资源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如选聘人员的学历,掌握的知识面的考核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或者是不合理的地方。其中学校选聘机制不合理的部分主要是在选聘标准和原则上,现今选聘的重点参考和原则还在文凭和学历,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成绩就代表自身的能力。学历和成绩只是过去的一种阐述,并不能完全代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吸纳新资源是要综合考虑,而不是片面的将学历作为必要参考。对于重金招揽的人才需要进行培养,而不是招揽进来就任其发展,不在过问,这样会造成骨干人才的埋没。因此为了拥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教师人才资源,不仅要在选拨上下功夫,也要在招揽后进行必要的培养,引导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教师资源。

(四)高校实施的人才激励措施不够有力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国内高校人力资源大部分都未能充分的实现其自身全部价值,也没能从人力资源者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就算是部分高校建立激励措施,但是仍不够有力度。导致许多高素质教学资源转行去公司工作,从而高素质的教师资源大量流失。因此高校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措施必须实行,要在感情留人和事业做得好留人的基础上,推行适当给予激励留下高素质人才。高校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因此给予高层次的激励留下好的人才是有效的方法。高素质的人才愿意留在学校工作的原因有很多,而高校的浓郁的学术氛围是主要原因,认真分析高等学校的人事资源特点,进行合理的激励措施,为高校留下优秀人才,壮大高校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从而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措施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大部分取决于人事资源的管理,因此提高高校的人事管理水平就能适当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措施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作为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好人力资源对于高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为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再加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大大地提高高校的竞争能力。因此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将人力资源利用达到合理最大化、科学化。为教师人才创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加以关心,积极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把教师的潜质最大发挥出来。要对教师员工进行关心和培训,一切的管理工作都应该以教师为主体开展。高等学校的教育终极目标和教学与科研工作等等都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和中心。

(二)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理规划

高校首先要仔细分析自身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与自身状况相对应的人才资源,以满足学校自身对人才资源质和量的需求。因此要根据自身实际近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人才的质和量的需求做好计算,逐步满足教育改革对人才的数量和层次需求,寻找适合的出众人才。并且寻求的人才资源结构要合理化,招聘的人才专业结构要与学校自身学科建设所需求的专业结构相辅相成,并且人才资源的知识结构体系要现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互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才资源比例要合理化,即高,中,初级人才资源比重科学合理。同时做到人才质、量和层次结构分布合理,就能大量获得高素质其适合其岗位的人才,做到无资源浪费,拥有充实且高效率的人力资源队伍,大大地提升学校自身的竞争力,促进高校良好稳定发展。

(三)招聘原则和机制合理化

为了保证高校的人才资源素质,就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招聘机制,避免片面的以学历和成绩作为应聘依据。因此在招聘之前,学校的人力资源招聘部门就要对于需求人才的岗位进行分析,搞清楚对所需引进的人力资源的能力要求。有些高校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计划和退出制度,导致有用人才进不来,碌碌无为的人出不去,使得高校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不起来,引起严重不良后果,阻碍学校自身的成长。招聘机制的好坏影响师资力量全局,因此岗位设置要提前调查好,订立合同要讲究自愿平等,以规范学校和个人的行为,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四)完善人力资源的培养机制前面曾分析得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存在着高校忽视人力资源的培养,以及培训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因此要获得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队伍就需要对引进的人才进行健全的培养。首先,要严格做好在培训前对参训人员情况调查,充分了解即将参训人员想法,比如了解参训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障碍,或者自身欠缺的地方而需要在学习的地方。其次,对于培训的项目要进行进度跟进和效果考察,了解培训的课程是否对大家的能力提升有益处。

四、结语

篇8

[摘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何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关键源泉所在。企业可以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就需要循环往复的培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利用现代企业理论不断解析自身,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理论发展;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31-02

1浅谈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

1.1知识管理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企业理论不断发展

1.1.1促进企业向知识资本管理方式转变发展

目前,全球经济已进入了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正是依赖于知识的不断积累、传播、创新、应用而逐渐确立并得以发展,它是以目前知识的发展状况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势。并且,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行之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1.1.2人力在知识经济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发展逐渐成为公司员工所关心的重点之一,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如何取得和谐统一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之一,所以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管理自有人力,如何积累和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命题。

 

1.1.3企业的管理战略也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逐渐变化

在原本的企业理论中,企业的主要投资战略为投资有形资产,如:房产、地产等。而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人才逐渐变得重要,企业内人才管理、培养、激励就逐渐变成了企业战略中重要的一环。知识经济中,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代表在企业理论中产生的作用也是异常明显的。现代企业中,知识产权作为某些企业的赖以生存发展的重武器,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知识产权的管理也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2经济全球化促进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

经济的全球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融入到了全球经济的经济大潮中。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也延伸到了全球范围,这就要求企业将国内与国际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不断的利用全球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实现自有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组织也开始逐渐走向扁平柔性化的管理模式。

 

1.3网络经济促进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也开始逐分天下,企业为了适应这种经济环境,企业管理模式逐渐走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也逐渐由原本的实体管理走向了虚拟化管理。目前,企业的权属商品市场均被深深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经济的烙印,实务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与虚拟方方面面的交融无不体现着“规模制胜”这种财富分配规则随时都有灭亡的可能。

 

2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权威定义,《哈佛商业评论》更为精确: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协调多种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因行业地位的不同导致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同,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析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找出关键的要素,实行重点管理,确保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管理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其主要特征为价值性、独特能力、延展性、不可交易性和不可模仿性。

 

3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解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贸易壁垒开始逐渐打破,国内市场逐渐向国际市场融合,但是国际市场的很多因素都异于国内,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是站在国际的视角上审视所处环境及自身状况,不断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生存的出路。

 

3.1企业多:规模小—弱、大—散

随着全球经济的到来,在我国逐渐兴起了一些新兴的项目,面对如此诸多的新项目,再加之我国诸多地方的宏观调控不到位,出现了大量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面对新的行业缺乏研究考察,盲目提项,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还有部分的企业因为旧体制的影响,管理较为官僚,流程比较散漫,逐步形成了目前我国大部企业的格局——大而散,小而弱的市场局面。

 

3.2技术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企业投资为辅的研发投资机制,很大一部分的经费都投入到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反观企业,跟风现象明显,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科研力量薄弱,企业竞争能力弱。企业竞争能力差,效益得不到保证,投入经费更加有限,如此反复,逐渐形成了我国企业科研能力普遍差的局面。

 

3.3定位错:企业战略定位——不准确

诸多企业都存在着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定位不清;面临市场的变化应对不足;对新项目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4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其强大的动力来源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培养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在市场机制逐渐健全的环境下,企业若要生存发展,就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4.1适度扩大企业规模

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甚至与国际接轨,就要适度扩大企业的规模。扩大企业规模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企业领导者必须慎之又慎,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4.2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对每个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管理水平是很难运作经营下去的。因此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包含几个基本方面:

 

首先,管理者的素质、经验。在竞争性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工作经验,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或者说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存亡。在竞争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和他的工作能力是对一个企业起作用的唯一有利因素。其次,被管理者的素质、个性特征及其业务水平、集体观念和工作责任心,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被管理者提高个人水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目标(例如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例如生产的均衡性)。

 

4.3做好员工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一个优秀的企业还要懂得如何培训员工,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能够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番事业,主动地去做,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需要企业在员工的培训方面做好工作。职工队伍的素质自然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要紧紧围绕这个焦点,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并且促进个人的发展。

 

4.4正确的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战略定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战略定位应符合三大原则:着眼未来、突出特色、勇于创新。

 

正确的战略定位应该着眼于未来,不要盲目乐观,更要突出自身的特点特色,树立专属于自身的企业品牌,随着环境与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逐步的成长壮大,参与到国际市场行业中。

 

参考文献:

[1]郭海英.用人才和品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河北煤炭,2011(1).

[2]闫志飞.基于战略钟的企业竞争战略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1(32).

[3]廖雪梅,曾国平.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识别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4]陈晓东.我国中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篇9

[关键词] 孵化器 价值链模型 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竞争力来源于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在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认为,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者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当前的价值链分析提供了寻找竞争优势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框架,即通过寻找关键增值环节并优化价值链以控制成本、提高企业或产业的运行效率。清华大学的林强、姜彦福认为:“…孵化器是执行孵化机制的社会经济组织。这种运作机制的初级形态是为被孵企业提供一些硬件设施和优惠政策等;中级形态是为被孵企业提供一些与创业有关的中介、培训和管理服务等;高级形态是形成孵化器自身的商业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使得孵化器和被孵企业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成长….。”并提出我国孵化器的未来发展“在运作机制上要建立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孵化器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而价值链理论正是为这种经济组织提升自身服务增值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工具。孵化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型经济组织,从它的价值链角度分析其竞争力是适合的。

一、孵化器的价值链分析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实现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两类。

孵化器的基本活动是个孵化器形成其价值的直接活动,包括行政服务;提供咨询、顾问等中级增值服务;提供投融资平台、基金管理、风险投资等高级增值服务,是一串各个环节相扣的增值服务过程。

行政服务是开展房屋租赁、设备共享服务、证照办理等有价工作,是孵化器的基本工作;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技术咨询、市场咨询、政策法律咨询、调研与项目开发、项目评估与建议、商业计划顾问、政策优惠与办理、市场营销开拓等是为在孵企业提供中级增值服务,对初创企业的成长中克服技术风险、市场开拓风险是极为有利的;孵化器组建基金管理公司、风险基金等,为在孵企业在基金投资项目开发、项目的评估与建议、基金管理与处分、企业管理顾问等方面,提供了其高级增值服务,推进在孵初创企业快速成长与扩张。显然,孵化器的服务过程也就是价值增值过程,是其基本活动的价值链形成过程。

孵化器的辅助活动包括基础设施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网络管理,辅助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价值的创造,但支持与影响孵化器的整个价值创造活动,因此其优劣不仅能直接影响孵化器的经营成本而且能间接影响孵化器的绩效。

孵化器要实现其正常运营,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科技研发环境、建设必要的孵化空间、配备必要的孵化器办公设备等起码的硬件环境;组建一支高素质、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优秀管理团队,是孵化器正常运营的人力资源要素;孵化器与政府各部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密切的关系,构建与维护战略伙伴关系的网络,是孵化器运营的基本软环境。上述三者是孵化器的基本资源,是孵化器对在孵企业实施孵化活动的辅助活动。

因此,孵化器价值链是行政服务、顾问咨询服务、基金管理及风险投资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其各个独立的增值服务环节组成了一个孵化初创企业的价值增值系统(见图)。

图 孵化器价值链模型

二、基于价值链的竞争力评价模型

从价值链形成过程来看,孵化器的价值增值过程是由提供增值服务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有机结合共同实现的。其基础设施结构、人力资源和社会网络的开发与利用独立表现是没有意义的,只能通过增值服务的作用,将资源与团队智力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绩效。

增值服务的作用是孵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增值活动。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器的绩效由价值增值过程的结果来体现,绩效的高低显现出竞争优势的高低,表征为竞争力的强弱。依据价值链模型,孵化器的资源和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升级的价值体现为自我增值,增值服务活动升级的价值体现为两类:一是综合能力,表征服务过程的水平;二是就业增量、毕业企业和创造财富,表征服务的结果。

由于孵化器的绩效是孵化器的运行结果,根据国家科技部的统计报表,表征孵化器绩效大小的主要衡量指标有:

对于综合能力指标由于涉及较多参数,计算方法复杂,在国家科技部的统计指标中没有统计,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考察孵化器运行绩效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必须纳入指标体系一并衡量。

从竞争力的计量角度来看,鉴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性以及评价指标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可以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孵化器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能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指标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不相关的主因子,以再现原始指标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孵化器价值链模型还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通过降维处理把多项指标转化为少数几项综合指标。

参考文献:

[1]赵玉海: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与发展取向.中国科技统计网站.2005.12.14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中译本)[M].北京:华厦出版社,2005,3

[3]林强姜彦福: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及新趋势[J].科学学研究,2002(2)

篇10

关键词:城市低碳竞争力 粗集理论 综合评价

目前低碳城市很大意义上还只是一个概念,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2009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指出应尽快建立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低碳城市发展(潘家华等,2009)。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The Climate Institute)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E3G)联合的研究报告《20国集团(G20)低碳竞争力》中,将城市低碳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城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诸大建,2011)。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是评价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陈飞等,2011;诸大建,2011),其内涵是一个城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引用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概念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从文献查询的情况看,学者们采用城市低碳竞争力概念进行低碳城市评价的研究较少。付允(2010)等人描述了低碳城市的特征,总结了两种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并从社会、环境、经济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低碳城市的评价体系。付加锋(2010)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为维度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了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杨德志(2011)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经济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以及低碳社会四大子系统构成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

陈飞、诸大建(2011)基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发展内涵确定了低碳竞争力的模型。诸大建(2011)鉴于城市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一个基于低碳环境竞争力、低碳社会竞争力、低碳生产竞争力的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使用灰熵理论和上海市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分析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内涵、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等方面,为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将在考虑中西部城市发展自身规律基础上,构建基于粗集理论的城市低碳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力图使得评价结果客观,参考价值更大。

城市低碳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从低碳竞争力的定义来看,低碳竞争力的评价至少应考虑到两个部分:一是对于碳的排放量,排放量越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低碳竞争力应该更强;二是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发展越好,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低碳竞争力应该更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低碳城市竞争力评价是一种多因素综合评价过程。与单项评价不同,需要将较多方面的指标集综合起来统筹考虑,需要选用科学合理的定量方法(任福兵等,2010)。指标层的选取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全面性与主导性相结合、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曹黄麟,2004)。参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所使用的城市竞争力显性指标体系,以及付允等(2010)、付加锋等(2010)、杨德志(2011)、朱贻文(2011)研究中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指标选取,本文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准则层和指标层两部分。准则层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为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提供考察范围。准则层是指标层的合成指标,同时又是城市低碳竞争力的二级指标。指标层提供了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的具体指标。最终得到的中西部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众多的指标中除万元GDP耗能是负向指标以外,其余都是正向指标。对于万元GDP耗能也有学者使用了能源碳排放系数将其转化为万元GDP碳排放量。本文直接采用了万元GDP耗能指标,可以直接从各城市的统计年鉴中得到,避免了由于碳排放系数不唯一造成的差异。

在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都有其自己的单位,为避免单位的不同对后续的评价工作造成干扰,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归一化处理,其公式为:

对于正向指标:

对于负向指标:

(二)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的选取对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标体系的选取有多种方法,本文将粗集理论引入到城市低碳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中。粗糙集由波兰学者Z.Paw lak在1982年提出,粗集理论的优点是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只使用最原始的数据集,通过属性简约、权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将粗集理论应用于城市低碳竞争力的评价需要经过以下4个步骤:

1.属性的离散化。本文属性的离散化主要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实现(FCM)。通过FCM算法后得到的属性类别即作为该属性的离散值。

2.属性约简。定义决策系统为:

S=(U,C,D,f)

其中,U={ui}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表示论域,即评价系统所研究的是哪些城市的低碳竞争力;C={cj}是条件属性集合;D={di,j}是条件属性的值域;f表示一种映射关系:f:U×CD(陶志等,2007)。由此决策系统的区分矩阵为:

Mij={ck∈C│dik≠djk} (1)

若│U│=m,则区分矩阵M便是一个m×m的矩阵,每一个区分矩阵M唯一确定一个区分函数,用F来表示。区分函数是由区分矩阵来构造的,方法是先对M(i,j)所包含的每一个属性求析取,再对所有的M(i,j)求合取,最后求出区分函数的极小析取范式,得到核以及对于属性的简约。

3.权重的计算。对于权重的计算,本文计算的是属性简约后的属性权重。

定义:设S=(U,C,D,f)为一知识系统,对于等价关系P∈C有分类U/ind(P)={u1,u2,…,un},则P的信息量记为:

则某个属性cr的重要度即权重表示为:

S(cr)=I(P)-I(P-{cr}) (2)

4.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将原始数据归一化以后与权重矩阵相乘即可得到综合评价值。

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四个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

本文应用上述模型对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四个城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如表2所示。通过归一化和属性离散化后的四个城市低碳竞争力离散值表如表3所示。对表3中的离散属性求其区分矩阵得M:

由于M是一个对称矩阵,所以其上三角部分的元素未给出。进一步可以得到区分矩阵的区分函数F:

其极小析取范式为F`:

由区分函数的极小析取式可以看出,对于低碳竞争力的属性约简并不唯一。本文选择了A3:新能源比例,A7:万人拥有公交车数,A10:万元GDP耗能变化率。 作为对原属性的约简。

U/ind(P)={{成都},{重庆},{武汉},{西安}}

U/ind(P-{A3})={{成都},{重庆},{武汉},{西安}}

同理可以得到:S(A7)=S(A10)=0.375

由此得到属性A3的权重为0.375/(0.375*3)=1/3,属性A7、A10的权重都为1/3。为求得对于四个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只需要将四个城市约简后的属性加以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后与所得到的各属性权重相乘即可。则四个城市的城市低碳竞争力综合指标为:

由此得到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四个城市的城市低碳竞争力排行为:成都(0.3280)>武汉(0.2819)>西安(0.1958)>重庆(0.1942)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成都的城市低碳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城市,而重庆的低碳竞争力最低。在评价模型中,共有三个约简后的属性,且其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都为1/3。说明三个指标在低碳竞争力的评价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即不能够过度的强调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中的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的基于粗集理论的低碳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为低碳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的评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文中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动态性和可比性等因素找出了一个用于评价中西部城市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粗集理论对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四个城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从研究中得出结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评价不能够只看重某一方面的大小,而是应该给予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相同的权重系数。经济、社会、环境是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不能够将三者割裂开来。

参考文献:

1.潘家华,牛凤瑞,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2.Third Generation Environmentalism.Measuring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R].London:http://,2009, 9

3.陈飞,诸大建.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1(4)

4.诸大建.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11)

5.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6.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7.杨德志.低碳城市发展进程评估模型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

8.朱贻文.低碳城市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方法[J].中国城市研究,2011,6(2)

9.任福兵,吴青芳,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淮论坛,2010(1)